高效课堂教学评价初探

2024-07-30

高效课堂教学评价初探(共9篇)

高效课堂教学评价初探 篇1

高效课堂教学评价初探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评价也是课程评价中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的小学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反馈信息进行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教与学之间进行沟通、教学过程和谐融洽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恰当运用课堂评价语言,往往更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更容易建立起一种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常常使一节课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课堂上,教师通过评价,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享受探究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从而健康主动和谐的发展,也使评价成为高效课堂的“加速器和助推器”。为此,我们积极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使评价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就新课程下我校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策略探索中的一些做法予以总结,与同行们商榷。

一、精心预设课堂评价的语言

教师要进行成功的课堂评价,在课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评价准备,缺少评价预设的课堂往往会陷入被动,对学生认知能力评价过低,激不起学生的求知欲,容易使学习和学生思维僵化。而当学生求异思维活跃,提出许多超越知识体系范畴的问题,教师又会因准备不足而无法应付。就会使课堂评价变得盲目和无效。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进行教学设计,还要对课堂评价进行充分预设,精心设计评价用语。教师在备课前要考虑针对某个教学内容,学生会提出怎样的问题,教师应该进行怎样有效的引导;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会怎样回答,可能会出现几种答案,又该怎样针对不同的回答进行差异评价等。一旦教师进行了细致的预设,课堂评价就会变得更加精彩了。

二、注重发挥教师评价的魅力

教师的评价倾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个眼神,都会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教师的一句评价往往会左右学生一节课的情绪。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评价的主导作用,善于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及时地予以肯定。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激励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更要用评价的魅力吸引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学得兴趣盎然。

1.评价要激励赏识

激励赏识性评价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评价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激起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愿望。

2.评价要幽默智慧

语文课堂不仅有其预设性,更多了许多生成性。课堂评价不能过于模式化,要根据课堂的突发情况,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教学流程,巧妙应对,独特创新地进行评价。

3.评价要尊重个体差异

课堂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特长,又要关注学生的困难领域,采取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同的评价方法。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注意“多把尺子”评价学生,应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形式和不同的评价内容,尊重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些较容易的问题尽量让中等生、学困生回答,如果他们的回答有进步,教师应进行表扬,肯定其努力的过程、认真的程度等。对优等生进行评价时,则要侧重于评价他们学习的方法、思维的创新等,要求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

另外,课堂上提倡学生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理解,也就是个性化的理解。我们的课堂评价就应该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水平提出多种见解,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体验和不同感悟做出不一样的评价,充分体现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尊重。

4.评价要巧用体态语言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可以是有声的语言,也可以是无声的语言,一个轻轻的抚摸,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赏的目光,亲切地握握手,深情地抱一抱,由衷地鼓鼓掌,有力的大拇指等等,都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一节语文课上,一向不爱发言,胆子又小的赵文博举起了小手,我微笑着看着他,请他发言。由于一时紧张,孩子不知该怎样开口表达,我说:“不着急,再好好想一想”。过了一会儿,孩子开始流畅地表达,我用赞赏的目光注视着他,向他竖了竖大拇指,并走过去,摸摸他的小脑袋。只见他开心地坐在座位上,一节课都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课堂上,教师可以把有声和无声的语言结合起来,因人、因课、因时而异,灵活地、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但应指出的是,评价也包含批评。批评时要委婉、要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和人格,要给学生“留一点面子”,不要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个别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不应大声地呵斥,而是一边讲课,一边自然地走到这位同学的身边,用手摸摸他的头,轻轻地把他玩的东西放好,巧妙地提醒他注意并改正。

三、实现评价主体多元性和层次性。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接受的评价是多方面的,课堂教学评价不应该成为教师的专利,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评价的权利下放,做到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尊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同时也不忽视同学间互评的借鉴作用。

1.鼓励学生自评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自我评价,可以让学生对问题的结论有新的认识,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教师要课堂教学中应该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鼓励学生在自我评价时既要看到所取得的成绩,又要正视存在的缺点。评价时,让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当同学讲得好时,要给予肯定;当同学讲得不好时,不要取笑别人,要学会分析原因,从中得到启发。自我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引导学生互评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就学习情况,小组表现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相互评价。在评价时要求学生不能只挑毛病,专找缺点,而是要抓住同学的闪光点,尽可能多地找同学的长处,指出同学的优点。学生之间的互评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中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学生通过对他人的评价,能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既能看到别人的优点,也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同伴互助,进而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3.要注意分层次评价。

高效课堂对学生的评价,首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教学中,即使学生答不对问题,教师也不需全盘否定,而是要给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体验进步。其次,每一个人的发展都有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基于平时的学习情况,学生大概分为三大类: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我赞扬鞭策优等生;肯定、鼓励中等生;宽容激励后进生。如对优等生的表现,我通常是点点头或笑一笑,表示他们还可以做得更好,提高对他们的要求。而对中等生,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发现他们的长处;对后进生,以宽容的爱心,鼓励他们值得肯定的某个部分,以此来激发他们的信心,让他们不断相信自我,发展自我。这种分层次的评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及时反馈评价

及时评价,来温暖学生渴求得到认可和理解的心,积极鼓励使学生体验到完成学习任务的满足感和喜悦感,以更大的主动和热情投入新的学习。

五、跳出评价的误区

1.吝啬评价。曾经有这样一堂语文课。女教师备课充分,上课时游刃有余,成竹在胸,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但是她对班上一个学生的两次发言的评价却使她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一个男孩很流利地回答了一个问题后,这位老师让他坐下,并随口说了一句:“你说得差不多。”当时孩子面无表情地坐下了,而老师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这名学生又获得了一次发言的机会,与其他同学相比,他的发言是最深刻的,我以为这次老师一定会为他鼓掌,没想到老师又说了一句:“你的答案还算完整!”听完这个老师的评价,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老师对孩子太吝啬自己的表扬了,这样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2.过分表扬。在许多高效课堂教学中,老师为了活跃气氛,过分地表扬学生也十分常见,学生的回答明明只有一般般,老师则过分地表扬:“你回答得好极了!”“你是最棒的!”“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如果老师过分地对学生进行夸张性的表扬,一方面会助长学生的骄傲情绪;另一方面学生以为只要我参与了,我就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而不注重质量了。因此,教师对学生不能是一味地夸奖,要让学生既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要能看到自己的不足。

3.方式单一。老师大都喜欢用口头语言的方式进行评价。但是,重复评价越多,学生的单调乏味感就越强。久而久之,学生的反应冷淡,表扬不表扬都一回事。事实上,任何人都有获得新鲜刺激的需求,对于儿童而言,更是追求新鲜。

如果说一堂成功的高效课堂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的话,那么课堂评价则无疑是这首乐曲中的一个个震撼心灵的音符。在高效课堂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态势,用科学的评价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用智慧的评价唤醒学生沉睡的潜力,用艺术的评价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

高效课堂教学评价初探 篇2

第一因素:教师

教师是一节课的组织者, 教师的素质、能力是这节课好坏的关键。那么需要教师有哪些素质和能力呢?我认为:

1. 不断更新的教育思想和适应社会的创造能力

对教师来说, 关键问题不是单纯的掌握教育理论知识, 而是通过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来端正教育思想问题。

创造是发展的动力, 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对于依赖性强, 懒得动脑筋;迷信权威, 不敢有非分之想;照搬教条, 因循守旧;思维僵化, 不知变通等种种限制创造能力发展的桎梏应予批判, 弘扬富有创造力的科学的教育思想。是否发展人的创造能力是传统教育与未来教育的分水岭, 创造能力是教师最可贵的品质, 也是未来教师必备的素养。

2. 一专多能的职业能力和广博的学识

在新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的今天, 学生的求知要求愈来愈强烈, 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专多能的职业能力, 包括教育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利用计算机进行教育教学的管理能力。一专, 有独树一帜的学科专长, 指教师具备特定专业的系统的知识框架, 坚实的知识基础, 丰厚的知识储备, 不绝的知识源泉和开阔的知识视野。多能, 主要指教师具备的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和教育探索能力。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

新课程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 面对这一要求, 教师系统地补一些课程固然重要, 但我们认为, 结合教学实际, 教师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知识更能解决教学之急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 一些教师尽管对新课程理念有了很高的认同感, 但面对新教材, 在知识结构上常觉得有些捉襟见肘, 表现为讲解教材内容时平淡无奇, 语言苍白, 甚至于有的教师使用新教材仍沿用旧的讲法, 等等。究其原因,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知识的匮乏, 由此导致教师课程理念与教学行为之间的差距。课程理念是教学行为的先导, 而知识是教学行为的基础, 如同有了米才能考虑怎样做饭一样, 有了必备的知识作为载体, 教师才能进一步思考教学中将如何更有效。因此, 实施新课程时, 教师迫切需要学习和掌握广博的知识。

3.过硬的心理学功底

现在的小学生百分之九十五是独生子女, 他 (她) 们和多子女的孩子们有很多的不同 (包括在课堂上的表现, 喜怒哀乐, 受挫能力等) 。再加上信息时代的今天, 学生知识储备的增加, 教师怎样能更好地让这些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 调整好他们的心态, 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热情高涨的参与, 亲密的合作, 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有过硬的心理学功底, 把握孩子们的心态,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因素: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一节课是否高效率和高效益关键是看学生的素质能否最大限度的提高, 能力是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那么高效课堂要求学生有哪些素质呢?小学生素质的内容可归结为:

1.思想道德素质

“五爱”基础、道德情操、心理品质、行为习惯、文明礼貌、集体主义等。

2. 科学文化素质

知识素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审美素质———认识美、鉴赏美、表现美。

劳动素质———小制作能力、劳动技能等。

3. 心理素质

智力品质素质———观察力、思考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非智力品质素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意志品质等。

4. 身体素质

眼尖、耳灵、口利、手巧、身体各器官协调发展、运动能力强、有健康的体魄等。

上述素质教育的内容, 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 突出各个侧面的基本要求, 以促使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形成各自不同的个性。小学生素质的协同发展, 即德、智、体、美、劳以及知、情、意、行协同发展。

第三因素: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

迄今为止, 所有的有效教学著作中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有效教学策略, 从备课到上课, 再到评价, 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策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人们普遍认为, 相对于听、说、读、写、算的“基本技能”来说, 高层次的学习策略, 如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方法的策略、认知策略、合作学习的策略、科学利用时间的策略、原理学习的策略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教师的角度出发,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 仅仅掌握零碎的教学技能是难以从整体上把握教学有效性的, 必须将具体的方法、技巧上升为策略。到底有多少种教学策略, 这难以统计, 如果将每一种策略扩展开来阐述, 则可以集册成书, 比如数不尽的教师课堂提问策略、观察策略、决策策略, 学生学习的预习策略、练习策略、解题策略等等。那么在新的课改的前提下, 教师采用什么教学策略才能使课堂更有效, 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者永远探究的课题。

第四因素: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

随着社会的进步, 电视、电脑、游戏机的出现, 对儿童信息的输入密度加大, 节奏加快。相对课堂来说, 老师用一支粉笔和一张嘴就不能吸引孩子的眼球和他们长期被高科技刺激的大脑神经, 那么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就要相应的随之改变。像幻灯、摄影、电视、录像、计算机等一大批先进的教学设备就要成为学校必要的教学条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 随着科技的进步, 将会有更先进的教学设备融入学科教学、教学管理和学科科研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更生动, 更高效。

高效课堂教学初探 篇3

一、高效课堂要精心设计导语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导语的设计是否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关系到这堂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也是是否能把学生引入课堂的关键。我们在导语设计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是这样设计《“神童”的秘诀》的导入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神童”的秘诀》第一自然段,知道“神童”就是刚刚五岁半的(陈毅),大家称他为神童,是因为他年纪(小小),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神童”多么令人兴奋的赞赏!你们想不想成为神童?想不想知道神童的秘诀是什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教师在讲课之前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置悬念,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节课在即将结束时,教师把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根据板书进行归纳总结,然后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向学生提出建议、发出号召等等,使本课的教学得到情感上的升华。我是这样设计《“神童”的秘诀》的结束语:“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才就是一分的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勤奋。’我们有很多学生和陈毅一样,我们既有很好的一套学习方法,又非常勤奋。老师相信同学们只要做好这两点,在我们班这些同学中也会出现很多的神童,你们有信心吗?”异口同声回答着,他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二、高效课堂要优化教学环节

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我们要注意围绕教学目标,很好的抓住切入点,进行充分设计教学环节,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我们在精心设计课堂是要注意合适的信息量、训练量,思维量、使我们课堂教学策略更有效。老师要做到精讲、逻辑性强、表达準确、条理清晰、讲解到位;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该放则放,观察学生是否能发现问题,如果学生能发现问题要让学生说出来,不包办代替。老师要注意针对学生有疑问的重点去讲,讲解透彻,要切中要害。如在《吹泡泡》这一课的教学时,学生们对吹泡泡并不陌生,已经身有所感,我就让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玩的过程,仔细读课文,找出“放,加,和弄,蘸、扇”等词语理解吹泡泡的过程;而描写泡泡的美时,学生已经很快就能找出相应的词语,因为那些泡泡就像是在他们眼前一样。

三、高效课堂要巧妙设计提问

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务实的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很好集中他们课堂注意力,能很好引导他们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使他们通过自己大脑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充分提高学习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课堂问题,我们应该在备课时要精挑细选问题,严格控制问题的数量,要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注重问题重要性。《“神童”的秘诀》一课教学重点学习陈毅好的学习方法,了解“神童”的秘诀是什么。在导入新课之后,我让学生找出神童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学生快速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直奔主题,找到神童的秘诀。然后围绕着这个秘诀,让学生画出陈毅是怎么做的?学生们找到了“一边……一边” 高效课堂“ 入迷”等词语句。这样的详略得当的教学设计,省时高效,突出重点。

四、高效课堂要重视习作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我们过去有一阶段时间将背诵阅读,视为死读书,读死书,被课堂所抛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打破常规思路,多角度思考问题,想别人所未想,说别人所未说,写别人所未写。这样不断地积累佳句美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提升。

五、高效课堂要优化学习方式

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语文课堂上不应过分强调个性,自主探究和作学习要相互结合。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既要提倡教师发扬学生的个性, 尊重学生的表现,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也要提倡学生合作学习。我们要把在课堂学习中遇到的学习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在讨论中寻找解决问题策略,教师所做这些工作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教学中我提出问题:“你觉得陈毅使用的这种学习方法好吗?好,好在什么地方呢?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打算怎样做?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学生们在小组内畅所欲言,谈学习的方法,说自己的打算,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

六、高效课堂要塑造健全人格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培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格素质,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语文学科以其内在的人文精神和历史积淀,为塑造完美人格提供了文字基础和精神条件,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将塑造健全人格纳入语文教学之中。

如《一夜的工作》《群众也在淋雨》等篇目中的人物形象更闪耀出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群众的美好品质。教师可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采用多种教法,诱导学生形成对祖国的忠诚、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积极品格,就会储金学生对人生态度的改变,能正确正视自己。学生们乐在其中,他们才能体验美,发掘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孩子们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做人,学会尊重,学会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

高效、务实、真实的课堂教学是我一直以来不变的追求。创建高效课堂的方法还有很多,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

【作者单位:营口市老边区育才小学 辽宁】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初探 篇4

来凤县旧司镇高洞中学:张斯军

电话:***

近两年来,我们学校进行了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活动,在引导学生如何开展“自主探索学习”的课堂教学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因此,我们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阵地,改革课堂教学目标、结构、形式,改革课堂教学策略与评价标准,走“自主探索学习”之路,使课堂充满朝气,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得积极,学得主动;教师则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指导学生策略性地学习,逐步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搞好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呢?笔者介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一、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体现“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张载说过:“学则须疑。”朱熹也说:“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就是设计疑问,提出问题,即教师要结合新旧知识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独具匠心地设计一些激疑性、探究性、迁移性、发散性问题,造成“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教学境界,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或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为“自主探索学习”作充分的心理与智能准备。创设情境。情境,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营造一种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每一个学生喜爱学习,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动学生的内驱力,点燃学生的学习兴

趣之火,让每个学生主动、积极、自主地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学习。…比如川教版7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一课中我先设疑,若天不下雨,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代历史人物发问:“假如你是商鞅,你将如何实施变法?”这样可以吸引学生参与教学,增强主体意识,渲染历史情境。总之,问题要落在关键处,要在平淡中激起波澜。

二、探索,自主学习,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体现“活”。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与自学出问题来,进行探索,或学生独立自学探索,或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索,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上充分感受“我能做出来”,“我能讲给别人听”,“我能与别人争论”,“我自己能总结归纳”等成功的喜悦。让学生通过教材这座桥梁,走向更广阔的研究领域,探索更博大的未知世界。在教学中我尝试过以下一些形式,效果不错:①主题辩论,教材提供的辩题很多,如秦始皇过大于功还是功大于过。②组织学生搜集相关故事或进行讲故事比赛,如孙中山的故事,拿破仑的故事等。③知识接龙,如中国古代史出现的成语。④师生相互问难、单元历史知识擂台赛、学生自拟试题。⑤情景复现:指导学生创作排演历史戏剧,如一些成语故事,文成公主入藏等。⑥寻访遗址,探究身边历史:城北的琉璃关,县城中的红军遗址。⑦制作剪报,了解新的考古发现;或让学生就某一历史时期的人物事件办一份小报;模拟记者撰写历史新闻;与历史人物通信。⑧推荐学生阅读带有研究性的历史小读物,如《上下五千

年》、《中华历史名人传》、《秦汉史话》等,让学生阅读,并展示自己摘抄的读书笔记。

之后,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一道探讨,从而,使学生从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三、加强学习方法指导——体现“灵”。

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搜集教学反馈信息,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揭示规律、掌握规律,构建知识体系,提高思维与表达能力。

1、以时间为线索,梳理知识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有时间顺序性,也有联系性。如:记住朝代建立的时间,可知道朝代顺序,就会知道秦琼为什么不能战关公。同一朝代事件的联系也可从时间推断,如: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又设西域都护的时间为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公元前60年,前后有顺序有联系,也有因果关系,不要孤立的去记忆。

2、图表法

根据一些历史知识特点采用画简图、列表格的方法效果也很好。如三国鼎立可画简图表示其地理方位,并标出时间、建立者、都城。中国近代列强入侵可列表填出四次侵华战争及条约名称、时间、影响等。讲唐朝全盛时期可用曲线变化表示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时经济发展情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3、类比法

可把同一时期中国史和世界史内容对比,如明朝戏剧家汤显祖与生活的同一时期的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进行比较。中俄《尼步楚条约》的签定的时间可同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时间相比较。再如完成中国封建大统一的隋朝和元朝,其建立和统一的时间分别为581年、589年和1271年、1279年,尾数都是1和9,建立和统一的时间相差都是8年。相当于八年抗日战争。

4、趣味记忆法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初探1 篇5

作者姓名:赵东梅.工作单位:福海县西城区寄宿制学校.通讯地址:新疆福海县西城区寄宿制学校.邮编:836400.电话:***.个人简介:赵东梅,女,出身年月:1972年10月

籍贯:甘肃,民族:汉,学历:本科,毕业于中央电大,中教一级,教师,初中数学。

摘要:当今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讲求数学教学的灵活性,然而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本质要求是不断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了响应这些号召,关键在于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环节。初中数学是以后学习的基础环节,学好初中数学对于以后更深数学的学习埋下伏笔。教师要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现有的知识基础之上,这是提高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的有效措施。我认为应从“转变教法方式、巧设课文导入、组建学习小组”三种途径来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初探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讲求素质化教育的当今社会,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第一途径,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更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中心环节,其对于整个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虽然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相对比较落后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指导下,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教是最重要的因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据调查显示,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内容特殊性等,使得教师在教学活动安排过程中,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是否对该种教学方式感兴趣、接受情况如何等,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也很难充分地激发和调动。同时,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量的繁难偏旧问题依然出现在教学课堂上,以致于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了畏惧、厌倦感。比如在讲授公式、定理以及练习题时,单纯的任务式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以及乏味。

(二)教学活动严重脱离了生活实践

研究表明,学生之所以对数学产生抵抗心理或者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传统教学体制下的数学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几乎完全脱离,一味地背公式、讲理论,使得教学与学习非常乏味,因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与热情,所以很难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对于部分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方式甚至增加了他们的学习难度,部分学生为此失去了信心。

二、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意义

初中数学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因为初中数学是比较容易拉大分数差距的学科。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抓住数学课堂这一重要教学阵地。初中数学的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传授来实现的,数学课堂的效率如何成为了老师和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如何利用课堂有限的45分钟做好知识点的传授和习题的训练,是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由于条件的限制和教学思路的局限,对课堂的45分钟没有充分有效的利用,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在数学课堂上只是传授了基本的数学内容,而没有时间进行习题的训练和数学难点的探讨。新课标实施以来,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这一概念也应运而生。这不但是基于长期实践的教学总结,也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不但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可以促使初中数学教师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三、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基于以上对当前出现数学教学中存在着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初中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构建目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思想观念

应当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于学生而言,兴趣不仅是最好的老师,而且还是学习的主要推动力。实践中可以看到,初中数学教学阶段,通常会涉及到诸多的定义、定理和公式,这些枯燥乏味的抽象事物,容易导致学生感到厌倦,产生抵抗的心理。针对这一问

题,笔者建议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原本比较抽象的数学公式、定理生动化、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的五感能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传统的初中教学模式效率低下,主要是因为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落后,不能把课堂交给学生,而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知识,没有主动引导学生学习。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数学的题型千变万化,如果仅靠课堂讲授所有的课堂知识,那就达不到教学的目标,把知识学死,出现效率低下,随着高效课堂的提出,老师应该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为宗旨,用教材教学,研究教学方法,做好课堂教学的情况分析,因材施教,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性的学习,让学生在遇到新的问题或者难题,能够迎刃而上,不畏困难,敢于尝试,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就是为了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率意味着减轻数学教师的负担,使数学教师在付出同样精力的前提下,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初中教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为此,数学教师一定要想办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目的。所以,活跃课堂气氛是第一

位的。为此,我们要转变以前的教学模式,让初中数学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目前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比较欠缺的就是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因此,要想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就需要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运用多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四)巧设导入环节,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数学又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老师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在准备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一个好的教学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够自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初体验。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充分引用教学导人,关注学生所学内容和知识,从而使教学情景更加丰富和具有吸引力。

(五)组建学习小组,加强合作交流

新课标要求学生加强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对大家面临共同的难题进行有效的讨论和思索,对于疑难问题互相争论,在争论中能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的高低、智力状况,将学习小

组进行合理的分配。为了更好地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在开始合作学习之前,必须让每一组的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然后弄清楚合作学习的流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地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然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组织讨论和学习,教师也要随时参与到每一个小组的学习过程中,这样就能保证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合作交流有序进行。

例如:在讲授“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这一节课时,将其分为角、线段、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四个部分,然后根据这四个部分,分为四个小组,由每一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总结出课本中的知识点。在这个小组的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通过网络的形式对“轴对称图形”的资料进行搜索,大家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求知识,最后在一起汇总,由一个代表进行总结。通过这样小组的形式,可以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六)教会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总结反思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但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其中独立思考和总结反思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道出了孔子主张的读书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其目的不仅仅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因此,我们要在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总结反思能力重点进行培养,使学生养成受用一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是一个目标明确的模式,它要求老

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来实现初中数学高校课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规律,使学生们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去享受数学知识的奥秘,有着师生共同的配合,建立初中数学高效的课堂教学不再是难题。

参考文献:

[1]徐利国,徐占祥.学习行动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动力[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1(20).

[2]张彩红.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改革与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2).[3]孙朝芹.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师,2012(09).[4]侯文芝.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l(04).[5]张海青,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教法研究,2012,(4):179—180.

[6]刘光瑞.浅谈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课堂教学,2013,(1):56—56.

高效课堂教学评价初探 篇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日趋发达,教育改革的步伐是越来越快,社会对知识﹑人才以及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单凭“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这样一来,寻求和探索高效课堂,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及时改变了教育观念,更新了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合理地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探究出了一套适合我校教学的语文课堂模式——“五步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包括“课前说话——学习测评——问题探究——展示引导——迁移拓展”五个步骤,下面介绍给大家以供交流学习。

一、课前说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这就鲜明地提出了语文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为此,在每节语文课前,老师可以充分运用各种手段为学生创造说话氛围,提供说话条件。如安排诵读训练、自我介绍,安排词汇积累,安排即兴演讲、即兴口头作文,安排“校园新事”,安排词语联想训练,安排讲故事、讲童话等等;也可以播放视频片段要求学生谈认识及看法;更可以通过播放音频让学生谈听后感受。这样长期训练下去,不光达到了培养学生说话习惯、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目的,同时激活了整个课堂,为接下来学习新知识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二、学习测评

“凡事预则成,不预则废”。学习也不例外,这里的学习测评说白了就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众所周知,“预习”作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预习,学生可以自主了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从而为他们接下来有的放矢地听课学习做好准备。在实施这一环节时,教师事先要做出充分的准备,利用电子白板或大屏幕(也可以打印在纸上)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同学回答的问题(可以设计“作者情况”、“生字词读写”、“课文概述”,也可以设计“经典语段赏析”、“写法再现”等)。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可以集体答,也可以自由答。在自由答时还可以抢答,指名答,小组答。当然,具体操作时一定要配套相应的奖励机制,如鼓动全体同学鼓掌喝彩,教师直接分析评价,奖励实物,还可以为整个小组加分等。这样把课堂就完全交给了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主动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三、问题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问题探究教学环节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所谓问题探究,就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仿照科学家探究未知知识领域的途径,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出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掌握技能、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这一环节的合理运用,会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同学们将以集体利益为中心,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主动探究、强化创新意识,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快速高效的探究当中去。实施这一环节需要教师做到的是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要求设计的问题科学合理、难易适中,既能让学生饶有趣味的探究并能解决,同时要诱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自我发现问题的意识。如在《孔乙已》一课的学习中,先设计几个基本问题(文中有好几处写了众人的哄笑,作者为什么要写众人的哄笑?这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有什么联系?文章中“孔乙已”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作者通过哪些手法来刻画他,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怎样理解本文故事情节的安排的?„„),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并得出属于自己的答案。

四、展示引导

这是一个开放型环节,各学习小组将会把集体智慧的结果(问题探究的结果)尽情展示给全班同学,以便交流学习。要求教师运用电子白板或大屏幕(也可以是纸质材料)出示前一环节所确定的探究问题,学生根据自己小组讨论的情况选出优秀代表在讲台上充分展示。其他小组认真聆听,如果答案差不多则无需重复展示,一旦有差异可以立即反驳或出示自己主要观点。假如有各个小组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则需教师及时指导,通过启发诱导、循循善诱等多种方式,使其达到最终解决的目的。当然这一环节的开展也不是孤立的,而需要配套与之适应的评价方式。每当某个小组交流时,包括老师在内的其他小组除了认真听取之外,还应该在精彩之处有所赞扬,如鼓掌喝彩、小组加分、实物奖励等都是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

五、迁移拓展

“迁移拓展”似乎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时髦名词,无论文科还是理科,无论上常规课还是公开课,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往往是迁移拓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迁移”解释为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拓”的意思是开辟,“展”则应取张开、放开的意思。有探究才有研究,有研究才有发现。迁移拓展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从整堂课的学习中摄取有关信息,提出多种假设,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整合,进行多次尝试验证,推导出自己的结论,最后将自己的新知识、新经验、新感受用于新的问题情景中,形成迁移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开学生手脚,让他们积极探究。在教学理念上,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迁移拓展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续写情节,可以比较主题,可以评说思想,可以学科渗透,也可以联系生活。为此,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应该是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或是增加一些课外的知识,打开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使学生能够感受自然、亲近自然,关注社会、融入社会,审视自身、完善自身。

“自主高效课堂”初探 篇7

一、贵在备课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要想上好课, 必须备好课。精心备课才能做一节课的导演, 所以备课既要备教材, 又要备学生, 备练习, 备问题等等。

(1) 备教材-设计学案

我认为, 只有认真钻研教材, 了解教材, 才能备好课, 设计学案是想让学生在学习之前了解教师如何上课。提前一天让学生接到学案, 做好精心准备, 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就会对自己不理解的内容格外细心,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 备学生-充分准备

学生在接到学案后, 利用工具书或网络资源已经对课文有了初步认识。我经常告诉学生“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让学生充分读课文, 学生熟知课文的情况下, 有一部分A段学生就会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 所以教师应有备而上课, 针对学生平时对于课外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前做好课上可能出现的情况的应对准备。

二、重在预习

无论教育怎样改革, 目的就是教学质量的提高。预习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方法。有些人认为, 做了预习的学生上课不爱听讲, 其实不然, 做了充分预习的学生, 他一定会梳理文章的脉络, 找出疑难点, 疑难点是我们上课的重点, 当然, 这要取决于教师的预习指导, 让学生学会预习是关键。还是以语文学科为例, 学生在每周五回家时要带回下周要学习的语文课文的预习作业, 预习作业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预习生字词

解决生字词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预习时让学生从音、形、意三方面先自行解决, 如遇一词多意要把它放在句子中去理解。不能理解的组内交流, 再不能解决的老师处理。只有正确理解字词的含义才能分析句子的意思, 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2) 预习作者简介及文章背景

深入了解作者和当时的写作背景有利于我们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信息。这总要比我们当老师的在课上说给学生听效果要好的多, 他们在查找的过程中对内容的筛选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然后他还要把这些内容抄写在预习笔记上, 这就是第二遍学习, 为了在课上能尽善尽美的展示自己, 他还要把这些内容熟读, 又加深了记忆, 这是第三遍学习, 自然也就提高了学习效果。

以上是初步预习, 还有深入预习作业。

(3) 预习句、段、篇的作业

让学生通读、熟读文章, 从整篇、整段、整句入手来把握, 这已有一定的难度适合A、B段学生。

(4) 内容的思索

这是难点, 适于A段的尖子生。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取决于教师的学案制定的完美程度和预习作业的设计的精巧程度。

三、精在导演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但是, 备好课不一定能上好课。所以要求教师要有导演的技能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首先, 我们要有顺畅的流程安排, 俗话说“有备无患”, 上课前应有统筹的时间安排, 才能合理调控课堂的局面。我们不可做一个无计划的导演。

其次, 我们应有强硬的基本功, 丰富的知识、幽默有趣的语言、随机应变的能力, 这是一个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崇拜的有效法宝, 只有学生信任和崇拜你, 你才能做好导演。

当然所有的自主高效教学也不能背离应试教育的主题。

四、正确评价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时的、合理的、正确的、肯定的课堂评价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我仍然以语文学科为例, 来阐明我的观点。

语文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 在课堂评价上应有更高的要求。我们是课堂的导演, 学生是演员, 课堂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展示的过程, 也是学生学习、提高的过程。课堂评价是教师的才、识、智的高度体现。教师有机的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 与学生共同参与文本的处理, 才能做好评价。

首先, 语文教师要避免“通病”。所谓的“通病”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的习惯用语诸如“好”、“不错”、“你很优秀”等, 学生的回答好在哪?你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例如:在讲授六年级十二册的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以后, 我给学生的预习学案问题是:本文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学生在学习后反馈:环境烘托、细节刻画、虚实结合。我当时的评价是:“好极了”, 然后就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在白主任听课后他问:“学生的回答究竟好在哪?”, 我无言以对, 反思自己, 每次上课也真如此, 学生好在哪, 他根本不知道, 这又怎能算达到课堂的效果呢?

其次, 课堂上教师不能“模糊”。既然是自主高效的语文课堂, 为了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我们应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 在汇报的过程中, 学生的语言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教师应准确给予点评, 不能为了顾及学生的自尊心而对学生的缺点含糊其辞, 不予正面点评。当然, 对于他们出现的问题也不能一棒子打死,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对于出现的问题既要指出, 又要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让学生认为老师是神圣的, 从心底里佩服, 而不是抵触, 这样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

高效的课堂教学初探 篇8

关键词:以“备”促学;以“趣”激学;以“实”导学;以“向”引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当下教学的“三维目标”,但是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不乏一些把“知识和技能”当作教学唯一目标而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这些看似有效,花哨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是教学者对于新课程的理解不到位,缺乏经验和能力,导致了教学活动的形式化和高耗低效。建立高效的教学课堂是当前教学的根本要求。

一、以“备”促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备”促学,其中“备”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备课。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要备教材,深入研究教材,敢于创新,突破常规,教学内容不必面面俱到,但要重点突出。其次要备学生,分层次地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正视个体差异,为学生量身订制教学内容、目标和策略,保证层次推进,全体进步;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首先,教师可在课前明确预习要求,给出预习方法,提出预习措施,帮助和引导学生在课下对课文字词、内容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有效预习,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其次,针对课上的需要,安排学生做一些相关教具的准备。以教学《风娃娃》为例,我让学生在家制作了风车,并拿着它上学,体验风车,为课堂教学服务。

二、以“趣”激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趣”激学,即是让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先导性因素。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兴趣,就会愿意去做,并且还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的学习也是一样的。因此,我在教学中,会非常注重发挥教材本身的优势,帮学生创设一个充满趣味性,和谐型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再以《风娃娃》为例,课堂伊始,我便问:“同学们,你们都见过写什么样的娃娃呢?他们都有些什么特点呢?”学生们七嘴八舌:“芭比娃娃,漂亮,布娃娃,软绵绵……”紧接着,我给学生们展示了风娃娃的图片,“同学们觉得风娃娃怎么样?”“胖乎乎,大眼睛……”无形中就引导了学生用词和说话,拉近和风娃娃的距离。“我们今天讲的风娃娃他发生了什么事呢?”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望。

三、以“实”导学

语文有语文的独特的教学方式,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我们应坚持用语文的方式,走语文的路。若是文章适合语言教学,那么我们就咬文嚼字;若是文章洋溢文學美感,我们就创设情境,若是文章宣扬高尚的道德,我们就感受崇高……

四、以“问”引思

“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课堂问题不仅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知识的重要环节,还是控制课堂教学、回收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而非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难易适中,充分考虑和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样以《风娃娃》为例,在让学生阅读之前,我设置了几个问题:“风娃娃做了什么事,大家都在夸奖他?”“风娃娃又做了什么事,大家都在责怪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交流和讨论,从而解决老师留下的问题。“你们平时有没有做过或是遇见过好心办坏事的实例呢?”引导学生将课文知识和生活联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参考文献:

李敏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06.

(作者单位 河北省黄骅市常郭镇后王桥小学)

浅谈生物高效课堂初探体会 篇9

——正确使用导学案

新课程实施的目的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提升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所谓高效课堂一般是指以尽量少的时间和采取最优化的手段,在课堂40分钟时间内使师生教与学的效率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教学效益的最好;以教师、学生健康、稳定、愉快和持续发展为本,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如何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构建高效课堂呢?高一生物组全体老师在一年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校制定的“364高效课堂”理念为指引,以设疑激趣为先导,揭示规律为重点,精点精练为策略,主动参与为途径,创新思维为核心,评价激励为方式,整体高效为目标,实现导学案导引下的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最接近于理想课堂的教学形式,它以模式为驱动,以导学案为统领,以小组组织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为主”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为方向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

高效课堂以导学案为统领,导学案区别与教案,它以“生”为本,以方便“学”为出发点,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可行的导学案。一篇好的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但也是体现着将要“到达”的目的地。一篇好的导学案如果不能发挥它的最大值,那么就如一颗璀璨的宝石不能发出耀眼的光芒。如何正确使用导学案呢?高一生物组在一年高效课堂的实践中获得了一些体会和经验,现就使用“学案导学”来谈谈我们的体会:

一、课前预习环节是关键

预习是导学案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导学案应该在上课的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对要学的知识提前预知,对学习有个强烈的期待。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老师,一定要做好导学案预习阶段的过程指导,要设计好预习的环节,布置好预习的要点、方法、要求,积极引导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

做好的导学案课前一定要收,收必批,批必评教师可以全部批改,也可以部分批改,绝不能不批。学案检查要及时到位,对于问题较多的题号做好记录,做到心中有数,必须坚持先学后教,不学不教,提前为高效课堂做好铺垫

完成导学案的“四步曲” :有的同学拿到导学案后不问青红皂白看也不看就直接翻开教科书找书本中的定理、定义、例题等,只要是书上有的就抄写在导学案上。这样做法只是为了应付,为了完成而完成导学案,根本就不能起到导学的作用。学生拿到导学案后,第一步,先仔细阅读教学目标,这是本张导学案纲领性内容,是它的源泉同时也是核心部分。只有带着目的去预习才有可能更好的掌握它。第二步,接着我们不是做导学案而是浏览一遍导学案做到心中有一个大致的印像。第三步,然后去预习教材。第四步,最后才是填写导学案

二、课上互动探究是核心

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打开预先发下的导学案,首先复习旧知,反馈上节检测中的问题,然后是小组交流、讨论导学案上本节课内容,进行合作性学习。而教师一定要巡视,要参与到各组中去讨论、指导;对学生有争议的答案可倾听学生自己的解释,一定要熟记于心,在点拨时解决。教师的巡视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过程要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明显的学习障碍、学习的薄弱环节,等等,以使教师的学习引导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在课上,老师的引导十分重要。我们以前的教学,存在很多的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老师总是不放心学生,讲得太多,面面俱到,学生成了输入知识的机器,输出知识的传声筒,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强,无法激活学生对知识渴求的欲望,所以,学习虽苦,却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在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在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感知新知识,感受新体验,要让学生放手讨论;提出问题让学生放手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也就是说老师要借助导学案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老师既不能当“传声筒”,也不能当“甩手掌柜”。最后,教师就学生的问题及本堂课出现的问题精讲、点拨、解疑释惑,师生集体交流,学生归纳总结。

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从而构建高效的课堂。课堂后两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下一节的新课,学生应适度浏览新学案,结合教师的引领初步了解新学案,让学生的预习有目的性、针对性。一定要让学生提前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只有学生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学习起来才会减少盲目性,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

用活学生手中的“三宝”:高效课堂中的实践要求每个学生都有“三件宝贝”,即“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活页夹”是专门来搜集留存导学案的。当然也可以用其它类似的东西代替,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发放的导学案保存起来防止丢失以备后用。“双色笔”一般是红和蓝或红和黑搭配。双色笔在高效课堂上起到极大的作用,一般要求学生在接到导学案后,在预习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一旦遇到“拦路虎”,这时候双色笔就派上了用场。把不会的问题“标注”出来,这就是让每位学生明确课堂基本的学习目标,并让学生知道把不会的问题学会其实就完成了学习任务。

“纠错本”是学生通过自学、对学、群学及课堂展示后,使用双色笔把错误的或不理解的题目整理抄写在纠错本上,并在旁边有双色笔注明错误的原因、改正、警句等加深巩固和理解。一个学期下来不同学生的“个人化复习资料”就汇集起来了。这样在复习时就方便多了,针对性和目的性就更强了

三、课后总结 反思是发展提高这节课的课后就是下节课的课前,教师除了检查下节课的导学案外,还要批改上节课的巩固案,巩固案必须全批,不能部分批,这是检查和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只有了解学生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下节课的反馈才能及时,有的放矢。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证。

课后我们还应该及时做好上堂课的总结,反思我们的导学案设计时是否立足学生实际,突出引导功能,是否注重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启发性和引导性;巩固案作业量是否适当,是否体现了层次性等;检测题是否精选,学生能否及时完成,能否拓展学生思维,形成相关技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朱永新说:“作为老师,每天一反思,十年必成大器”上海教科院顾泠沅教授说:“反思是教选择以机会‘最大化’的成长方式,它能使青年教师在能力的边缘工作。”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我把这两句话修改一下:“作为学生,每天一反思,十年后必成大器”和“反思是学生选择以机会‘最大化’的成长方式,它能使优秀生更优秀,使‘学困生’在能力的边缘看见成功。”

反思,能提高我们编制导学案的质量,从而提高课堂效益。对于导学案的使用,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导学案要求教师要做好引导、指导、教导。②“学”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自主地具有开创性学习,是在一种充分参与的状态下有目的、有思维的学习。③注意使用“法”,即方法的指导,学习策略的指导。这是学生提高的关键所在。借助导学案,有效实施“364”,根本目的是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我们应该用好导学案。

四、成为导学案的好朋友

导学案在完成之后并不是把它用“活页夹”一夹完事,放在书桌的最里面再不去过问。我们要经常有事无事的时候随手翻一番,看一看,想一想,加深对知识的回顾。当你再一次光临它时也许有的题目会给你一种豁然开朗和恍然大悟的感觉。这道题原来还可以这样解答,原来苦思不得理解的知识一下子全明白了。这就是你与导学案成为朋友的亮点及精彩之处。

王宏

2014/7/3

浅谈生物高效课堂初探体会

——正确使用导学案

高 一 生 物 组

上一篇:珍惜你下一篇:网络运营服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