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风景线(共10篇)
伦敦奥运风景线 篇1
当地时间2012年7月10日, 伦敦奥运会火炬传递至温莎城堡,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现身助阵
伦敦街头的奥运吉祥物雕像深得市民喜爱
奥运气息弥漫伦敦
第三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又称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 2012年7月27日至8月12日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伦敦是迄今为止举办夏季奥运会次数最多的城市, 也是历史上首座三度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在伦敦奥运会口号2012年4月18日开幕倒计时100天时, 公布口号为“Inspire a generation”, 翻译成中文为“激励一代人”。
距第30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半个月之际, 伦敦的奥运气氛渐浓
伦敦奥运会主场馆伦敦碗与“水烟壶”相映生辉
里斯:“抓住”伦敦奥运 篇2
伦敦奥运会七月份就要拉开大幕,这场营销战争,目前的整体态势怎样?在这场北京奥运之后的第一届奥运会中,中国企业目前的表现如何,应该如何评价?它们该确立怎样的奥运营销战略?《中外管理》为此专访了“定位之父”里斯先生,听听他对中国企业在此特殊时点的评价与建议。
联想比宏基更该赞助伦敦奥运
《中外管理》:作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第一个奥运会,您认为今年的奥运营销有怎样的特点?
艾·里斯:当然,今年的奥运营销有所不同。在北京奥运会取得空前的成功之后,全世界有很多人都十分关注伦敦奥运会。他们期待伦敦奥运会上有比2008中国北京奥运会更精彩的表现。
同时,由于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伦敦奥运也吸引着很多赞助商和广告商。麦当劳、可口可乐和VISA只是伦敦奥运会众多全球赞助商品牌当中的几个。
另外,奥运会的门票也供不应求。4月份,申购人次达到2200万,可售门票只有660万张。
《中外管理》:四年前,大多数中国企业把北京奥运营销当成了一次国内传播,而从目前中国企业的情况来看,参与伦敦奥运会的热情远不如上一届。作为刚举办完奥运会的中国,您认为中国企业在伦敦奥运上有什么值得去做的事情?您怎样看待奥运营销对中国品牌国际化的价值?
艾·里斯:这对一些中国品牌来说可能是个错误。出现在伦敦奥运会上,可以帮助一些中国品牌树立真正的“全球”品牌形象。去赞助伦敦奥运会的应该是联想而不是宏基。
要记住的一个要点是,营销并非短期的活动,一个公司需要从长期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其定位。
中国企业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是要变成一个强大的全球品牌吗?这是我们的目标吗?若确如此,我们应该考虑成为奥运会的赞助商。并不仅仅是某一年的奥运会,而是几十年的长期赞助商。这样才能建立一个长期的全球品牌。
可口可乐在1928年的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中成为第一个商业赞助商,并且此后一直是奥运会的赞助商,包括1996年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举办的夏季奥运会,这使得可口可乐的标识遍布其总部所在地的全城。
正是奥林匹克的赞助商身份,帮助可口可乐建立起一个认知——它是最好的、最原创的可乐品牌,远远领先于百事可乐这个第二品牌。
中国有很多企业和品牌都在面临如何成为全球性品牌的课题,实际上,成为全球性品牌的途径之一就是赞助全球性的赛事。比如:李宁这样的中国体育用品品牌应该对奥运这样的赛事有长期的战略。
奥运,大企业的舞台
《中外管理》:伦敦奥运赞助商名单里的中国品牌很少,目前看有宏基和数字影像服务公司水晶石。那么,对于电脑品牌宏基和数字影像服务品牌水晶石,您对它们展开奥运营销的建议或风险提示有哪些?
艾·里斯:这两个公司没有一个会在“中国”或“中国公司”方面的认知上获得裨益。宏基会被不少国际媒体称为“中国台湾”企业,而不是“中国”企业。
水晶石公司尽管是中国最大的数字影像服务公司之一,雇员超过3000人,但这个公司本身并不为世界其它国家所知。伦敦奥运会也不会给这个公司带来更大的知名度。
总的来说,奥林匹克的赞助商身份对大企业来说是最有利的。一些规模小、相对没那么知名的企业并不能从它们提供赞助的资金投入中获得相应的回报。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媒体会在对伦敦奥运会的报道中提及麦当劳、可口可乐、VISA和其它赞助商,但几乎不会提到水晶石公司。
奥运营销是个长期承诺
《中外管理》:目前有一个说法:中国企业对伦敦奥运的冷落,一方面是重视不够,另一方面,也因为伦敦奥运会倾向于本地赞助商,而给中国企业设置了门槛。对一些积极参与伦敦奥运会,但没有挤进赞助商门槛的中国品牌,您有怎样的建议?
艾·里斯:如果一个中国企业没有成为赞助商,但仍然要参与伦敦奥运会相关的营销活动,那么它就需要找到一个途径将其产品与比赛本身联系起来。举个例子:拉夫·劳伦服装公司并不是伦敦奥运会的赞助商之一,但它正设计美国队出征的制服。
这将是拉夫·劳伦第三次推出奥林匹克生产线。该公司此前以这种方式参与了2010年加拿大温哥华的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据报道,拉夫·劳伦旗下带有奥林匹克标识产品销售额的10%将作为专利税支付给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
拉夫·劳伦的做法是我们非常推崇的一个例子。如果你的公司决定以赞助商身份或其它方式参与奥运会,那么你就要做一个长期的承诺,无论你在哪个层面参与奥运会。
只做一次,就是对你资金最大的浪费。
(本文译者系里斯伙伴中国区总经理)
责任编辑:子荷
伦敦2012——奥运海报展 篇3
艺术形式:视觉艺术
主办:英国文化协会、北京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 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官方海报已成为一种象征艺术与体育融合的特别庆祝方式。秉承为奥运会创作艺术海报的百年传统, 伦敦奥组委 (LOCOG) 决定重拾这一传统, 与泰特美术馆 (Tate) 和Plus Tate集团 (在英国各地拥有十九间画廊) 合作, 汇集了100多位艺术家供评审团挑选, 并最终选出这十二位艺术家。
评审团的主要评审标准是追求艺术的卓越性, 故委任英国最优秀的艺术家进行创作 (获选的艺术家中有四位曾获特纳艺术奖, 五位曾代表英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委托艺术家创作海报除了为庆祝奥运会在伦敦举办外, 也在于探究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意义。每一幅海报都是各艺术家对奥运会或残奥会的独特诠释, 而海报系列的多样性也充分体现了英国艺术家非凡的创意才能。
“艺述英国——英国艺术及创意产业节”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英国艺术节, 作为“艺述英国”的重要活动之一, 本次展览展出了这些英国顶级艺术家创作的具有非凡意义的伦敦奥运官方系列海报。
这12位艺术家通过各自对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独特诠释, 创作出了各具特色、扣人心弦的海报作品, 以庆祝2012年伦敦奥运盛事。本次展出的12幅海报全部为海报设计者签名的珍藏作品。
纵观奥运会海报的百年历史, 安迪・沃霍尔、毕加索、罗伊・李奇登斯坦、图卢兹・劳特雷克等大师级艺术家都曾为奥运会创作过海报。
一直以来, 奥运海报将艺术与奥运精神完美结合, 让观众以视觉艺术的形式感受运动之美和奥运文化。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 海报展登陆北京显得别具意义;在英国接替中国成为奥运会东道主, 同时又是中英建交40周年纪念之际, “艺述英国”将12幅珍贵海报带来中国, 带到北京, 让中国观众时隔四年之后再次感受奥运的魅力。
安西娅・汉密尔顿运用雕塑集合和拼贴营造出一种“叙述性的环境”。她的作品某种程度上取材于体魄的历史和人类身体, 尤其是女性身体的展现。《花样游泳》摆好姿势的双腿似乎是一个体操动作的瞬间, 又像是花样游泳选手摆出了芭蕾的姿势。有趣的是, 在奥运会中, 唯独女性可以参加的项目就是花样游泳。《花样游泳》展示了花样游泳戏剧般的迷人魅力, 它或许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最具艺术挑战性的体育运动。Anthea Hamilton creates narrative environments through sculptural assemblage and collage.Her work in part is informed by the history of physical prowess and representations of the human, especially female, body.In Divers the poised legs seem to capture a g y m n a s t i c p o s e o r s h o w, perhaps a synchronised swimmer diver holding a balletic position.Interestingly, the only Olympic sport exclusively contested by women is synchronised swimming.Divers evokes the engaging theatricality of synchronised swimming, perhaps the most artistically challenging sport of the London 2012 Olympic
名称:花样游泳Divers
设计:安西娅・汉密尔顿Anthea Hamilton
时间:2011年材质:丝网印刷尺寸:76×60cm
名称:玫瑰玫瑰Rose Rose
设计:布里奇特・莱利Bridget Riley时间:2011年
材质:丝网印刷
尺寸:87×69.5 cm
布里奇特・莱利是当代最具创意的画家之一, 凭借视觉效果鲜明的绘画而著称。她通过对颜色和形状之间关系的巧妙处理, 创造出移动和光线的视觉幻象。在《玫瑰玫瑰》这幅作品中, 莱利绘制出一系列水平方向的彩色条纹, 象征着田径跑道或泳道。这些颜色之间的关系给人一种运动之感, 体现出体育运动及奥运会的活力。
Bridget Riley is one of the most original painters of our time and is celebrated for her optically vibrant paintings.By manipulat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lours and shapes, she creates illusions of movement and light.For Rose Rose, Riley has arranged colours in horizontal stripes, indicating the direction of athletic tracks or swimming lanes.The relationships b e tw e e n th e co l o u rs cre a te a sensation of movement capturing the energy of sport and the Olympic
名称:游泳Swimming
设计:霍华德・霍奇金Howard Hodgkin
时间:2011年材质:丝网印刷尺寸:76×60cm
霍华德・霍奇金的早期创作中常用浓郁的色彩营造层次与质感, 打破原有界限, 塑造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他的后期创作侧重于手势和流体。每一笔都精雕细琢, 往往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成一幅画作。霍奇金是泰特美术馆和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的受托人, 1985年获得“特纳奖”。霍奇金形容自己的画是情感状态的具象表达。在这款他为伦敦奥运会设计的《游泳》海报中, 整个画面是一团深沉、呈旋涡状的蓝色液体。流动的笔触完美地体现了涌动的水流以及游泳的感受。
Howard Hodgkin describes his paintings as representational pictures of emotional situations.For his Olympic print Hodgkin has created Swimming-a deep, swirling mass of blue flooding across the page.The fluidity of the brushstrokes perfectly captures the movement of water and the
名称:大本钟2012Big Ben
设计:萨拉・莫里斯Sarah Morris时间:2011年
材质:丝网印刷尺寸:76×60cm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萨拉・莫里斯一直从城市风光、建筑细节、折纸图案以及诸多标志和符号中汲取元素, 进行复杂、抽象、带有几何图案的绘画创作。为庆祝残奥会在伦敦举办, 莫里斯以抽象画的方式再现了这座城市最著名的地标之一——大本钟。网格线与鲜明的色彩塑造出一种动感之美, 同时也让人联想到田径跑道、泳道以及各种场地标示。
Since the mid-1990s Sarah Morris h a s b e e n c r e a t i n g c o m p l e x, g e o m et r i c, a b s t r a c t p a i nt i n g s d e r i v e d f r o m c i t y s c a p e s a n d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d e t a i l, o r i g a m i patterns and signs and symbols.To celebrate the Paralympic Games c o m i n g t o L o n d o n M o r r i s h a s created an abstract representation of one of the cit y's most iconic landmarks-Big Ben.The grids and vivid colours create a sense of dynamism and also evoke images of athletic tracks, swimming lanes,
209
加里・休姆经常以鲜明的色彩和简约的图案进行多层次的绘画创作。在《首都》这幅作品中, 休姆从轮椅网球运动员身上汲取元素, 将其与植物以及柔和的色彩结合在一起。图画中的大圆圈代表轮椅的轮子, 黑色的网球悬在半空中, 暗指残疾人运动员手握网球拍蓄势待发。此外, 大圆圈还可以被看作观众们张大嘴加油呐喊。休姆为伦敦夏季奥运会创造了一个斗志昂扬的图像。
Gary Hume creates paintings with distinctive colour palettes, reduced imagery, and rich surfaces.Hume
06.
名称:GO GO
设计:迈克尔・克雷格-马丁Michael Craig Martin时间:2011年
材质:丝网印刷尺寸:76×60cm
has abstracted elements from an image of a wheelchair-tennis player, combining them with foliage and a soft and subtle colour palette.The large, circular form represents the wheel of the wheelchair and the black tennis ball hangs suspended in space, the tennis racquet poised to smash the ball across the net.The large circular form can also be seen as a mouth cheering from the audience.Hume has created an aspirational image celebrating summer sport in London.
05.
名称:首都Capital
设计:加里・休姆Gary Hume时间:2011年
材质:丝网印刷尺寸:76×60cm
迈克尔・克雷格-马丁的作品经常将一些日常用品, 比如电灯泡、椅子和雨伞, 与日常用语结合在一起。这些语言与形象的搭配有些是我们熟悉的, 有些却让人意想不到。他的思想被认为对英国20世纪90年代的艺术界年轻代表人士 (达明・赫斯特、加里・休姆和莎拉・卢卡斯等) 产生了奠基性的影响。在《GO》这幅作品中, 马丁将“GO”和一个秒表结合在一起, 传达出了运动员在发令枪打响之前那种蓄势待发的兴奋与期待, 以及观众在激励自己最钟爱的残疾运动员冲向终点时迸发出的欢呼声。
Michael Craig-Martin combines quotidian objects such as light bulbs, chairs, and umbrellas with everyday words.His pairing of language and image is based on both familiar and unexpected associations.In combining the word GO with a stopwatch Craig-Martin conveys with a sense of immediacy the excitement and anticipation experienced in the moments before the starter pistol is fired, and the roar of the crowd as they encourage their favourite Paralympian towards the finish line.
名称:致不知名的赛跑选手For the Unknown Runner
设计:克里斯・奥菲利Chris Ofili时间:2011年
材质:平版印刷尺寸:76×60cm
克里斯・奥菲利的绘画创作受到了个人经历、种族、民间传说以及圣经故事的启发, 在最近几年中, 他所居住的特立尼达岛也为他提供了创作灵感。在《致不知名的赛跑选手》中, 他刻画了一个介于超级运动员与神话人物之间的形象, 正在观众眼前奋力冲刺。这幅作品以一个奖杯瓶作为框架, 象征着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它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尽显精湛艺术、文化及体育技能的舞台。《致不知名的赛跑选手》是给奥林匹克历史和2012伦敦奥运未来之星的献礼。Chris Ofili creates paintings inspired by personal experience, race, folklore, biblical narrative, and for the last few years the island of Trinidad where he lives.In For the Unknown Runner a figure, somewhere between superathlete and mythical being, sprints past a watching crowd.The figure is framed by a vase motif-a reference to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which provided an arena for artistic and cultural expression as well as sporting excellence.For the Unknown Runner is a powerful dedication to both Olympic history and the future stars of the
名称:伦敦2012LOnd On 2012
设计:瑞秋·怀特里德Rachel Whiteread时间:2011年
材质:丝网印刷尺寸:76×60cm
虽说瑞秋・怀特里德最负盛名的作品是她的雕塑作品, 但是绘画在她的艺术实践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用她自己的话来说, 绘画就像写日记, “记忆”是她的画作的一个永恒主题。她在《伦敦2012》这幅作品中用奥运五环的颜色绘制了许多彼此重叠的圆环。这些圆环既是奥运五环, 又代表瓶子或杯子留下的水印形状——这是关于聚会的记忆, 不论是参加奥运开幕式的运动员, 还是观看比赛的观众。
While Rachel Whiteread is best known for her sculptural work, drawing has always remained a critical part of her practice.She has described drawing as being like a diary of her work, whilst memory remains a key theme.For LOndOn2O12, she has composed a pattern of overlapping rings in the Olympic colours.The rings explore the emblem of the Olympic Games, and also represent marks left by drinking bottles or glasses.They act as memories of a social gathering, such as the athletes in the stadium during the opening ceremony or the spectators of the Olympic Games.
名称:裸体超人Superhuman Nude设计:菲奥纳・班纳Fiona Banner
时间:2011年材质:喷墨打印尺寸:76×60cm菲奥纳・班纳运用生活元素创作裸体写生, 将各种肢体情景转化成语言信息。海报中的“文字风景”不仅描绘了身体形态与姿势, 还描绘了一些稍纵即逝的时刻, 例如眼神交汇时稍纵即逝的张力以及人在紧张状态下打响指等等。班纳的海报是对一名残奥会运动员的裸体写生。海报标题暗示了这名运动员异于常人的身体特征。班纳不仅重在表现人类的力量和身体特征, 同时也关注在大赛打响前运动员表现出的脆弱。班纳说:“我喜欢将运动员比作具有特殊天赋的超人。透过运动员的裸体形象, 你可以一下子领悟到他们的强大和脆弱。”
Fiona Banner creates nude studies from life, transcribing physical scenarios into verbal descriptions.These'wordscapes'define the shapes and forms of the body as well as fleeting moments such as the tension in a second of shared eye contact, or a nervous finger tapping.Banner's print is a nude study of a Paralympic athlete.The title alludes to the extraordinary physicality of this body.She focuses on strength and physicality but also on the fragility of a human awaiting competition.Banner says'I liked the idea of comparing the athlete to a superhero, with some extraordinary prosthetic gift.Looking at an athlete naked made them powerful and
名称:爱Love
设计:鲍勃和罗伯塔・史密斯Bob and Roberta Smith
时间:2011年材质:丝网印刷尺寸:76×60cm
“鲍勃和罗伯塔・史密斯”是艺术家帕特里克・布里尔给自己起的艺名。“史密斯”的作品涉及各种不同体裁:绘画、演出、音乐甚至烹调和DIY, 作品中充满了颠覆性的幽默。鲍勃和罗伯塔・史密斯将诸如此类的多样化载体与另类抗议运动的语言文体, 即民俗和朋克, 结合起来, 试图挑战已被确立的权威和价值观, 并激发人们的创造力。鲍勃和罗伯塔・史密斯运用直白的语言在捡到的木材上手绘标志。这些标志以社区活动横幅、路标以及嘉年华海报的风格呈现, 传达出直接而幽默的信息。鲍勃和罗伯塔・史密斯以残奥会的价值观作为出发点, 提出了体育精神的核心要素:勇气、激励、爱与少不了的汗水。
Bob and Roberta Smith use the immediacy of language to create hand-painted signs on pieces of found wood.These signs-painted in the style of community action banners, street signs, and fun fair posters-relay direct and often humorous messages.Taking the values of the Paralympic Games as a starting point, Bob and Roberta Smith propose the core elements of the athlete experience:courage, inspiration, love, and of course
在视觉饱和化的世界里, 艺术家似乎面临着无数种选择与可能性。在此背景下, 马丁・克里德以简单为原则从事艺术创作。他可能只用一套画笔就能完成一幅油画, 或者用同一支签字笔每天画一笔, 直到填满整个画面。重复、堆叠、间隔以及呈上升状或下降状的各种造型是克里德作品中的常见主题。在《第1273号作品》中, 克里德用奥运五环的颜色绘制出五条色带, 每条色带都是一笔完成并呈上升状排列, 似乎代表一座被扩展了的领奖台——它可以为除了冠、亚、季军以外的更多的人颁奖。克里德似乎想以这种方式对所有参赛选手的杰出表示敬意。
In a visually saturated world, artists c a n b e f a c e d w i t h s e e m i n g l y endless possibilities and choices.In response, Martin Creed imposes
11
名称:第1273号作品Work No.1273
设计:马丁・克里德Martin Creed
材质:平版印刷尺寸:76×60cm
simple rules on his creativity.He might create a painting using only paintbrushes bought in a multipack, or make only one mark a day with the same felt-tip pen until the whole paper surface is covered.Repetition, stacks, and intervals are familiar motifs in his work, along with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structures.For Work No.1273, Creed has made five single brush marks using a palette derived from the Olympic colours.The marks are arranged in an ascending form that seems to represent an extended podium offering places beyond first, second and third.Creed's image can be seen as expressing respect for the excellence of all competing Olympic sportsmen and women.
与人分享自己的生活、信仰及感受是翠西・艾敏创作的永恒主题, 她的作品中总是洋溢着同情心和智慧。艾敏将残奥会的价值观 (“鼓舞”与“决心”) 作为海报的出发点, 创作出一幅“情书”海报。两只小鸟悠然地停靠在枝头, 在“你用你的决心鼓舞了我, 我爱你”这行字下面甜蜜地亲吻。残奥会标志既像鸟儿的羽毛, 又像叶子, 从上方飘落下来。鸟经常出现在艾敏的作品中, 用以象征自由和力量, 手写文字则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艾敏的海报是为残奥会及运动健儿们充满灵感的献礼。
Always at the centre of her own world, Tracey Emin shares her life, beliefs and feelings through her work with compassion and wit.
12
名称:鸟2012Birds 2012设计:翠西・艾敏Tracey Emin
伦敦奥运那些事 篇4
作为申办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的四个城市之一,伦敦最初并未被选中,奥委会秘密投票表决会址选在罗马。但由于多次地震和火山的爆发给意大利经济带来巨大损失,罗马因财政困难宣布放弃主办权。奥委会求助于伦敦,英国人考虑再三,同意在伦敦如期举办。
(图1)如同1900和1904年,1908年伦敦奥运会再次与世界博览会同时举行,不同的是,巴黎和圣路易斯的两届奥运会都因附属在世博会的活动中而丧失了奥运会本身的魅力,而伦敦奥运会终于使得奥运成为了主角。那些博览会上的人群也被奥运会赛事所吸引,从附近的建筑上观看比赛。
本届奥运会的一大重要贡献是首次统一了比赛的长度计量单位,并沿用至今。在之前的三届奥运会上,长度计量单位的混用给比赛结果的统计带来了不少麻烦,也给奥运会在世界范围的推广带来的障碍。此外,伦敦奥运会还创建了每一国参加单项比赛最多以12人为限等规则,并在运动会结束后第一次印发了各国获奖统计表。本届奥运会出现了众多小规模冲突和对比赛判罚的不满。在中,裁判取消了涉嫌犯规的美国运动员约翰·卡彭特的参赛资格,他的两个同胞为抗议这一判决而拒绝出赛,结果决赛中唯一剩下的一名英国本土选手韦德汉姆·哈斯维尔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取得冠军,他也成为奥运会上史无前例的不战而胜的冠军。
(图3)不仅如此,英国组织者和各国代表团之间的摩擦和争议一直持续不断。当瑞典代表团走进体育场时却发现并没有悬挂本国国旗,美国代表团发现他们的“星条旗”竟被设计成“星星旗”,均大为恼怒。而原籍为爱尔兰的美国旗手马丁·谢登在通过观礼台时无视“需将旗帜下垂,以示敬意”的规定,也引起英国观众的骚动。实际上,这也是奥运会最后一次成为东道主的“专制”竞赛。图为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在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运动员面前,宣布奥运会开幕。
1948
1948年的伦敦,战争留下了满目疮痍,战后重建是整个英国的主题,这届奥运会的基调也与之大体一致。物资匮乏,参赛运动员被安置在位于伦敦郊区尤科斯布里奇和里奇蒙德公园的军队营房,或是经过整理的学校教室里,然而英国民众对奥运的热情出人意料,一共有8.5万人涌入了温布利体育场——奥林匹克回来了。
二战导致两届奥运会停办(1940年和1944年)。12年后,1936年奥运会冠军中只有两人成功地在12年后卫冕:匈牙利人约拉·埃莱克在佩剑项目,以及捷克斯洛伐克人扬·布拉扎克在双人皮划艇1000米项目。
卡洛丽·塔卡科斯原是匈牙利射击国家队选手,曾经在1938年获得世界冠军。在二战中被手榴弹炸飞了右手。后来她改练左手,并在本届奥运会的手枪速射比赛中夺得金牌。
(图1)1948年伦敦奥组委,需要一个最能代表英国的象征,于是将本届奥运会会徽主体部分设计成议会大厦,著名的“大本钟”指针指向四点,这正是第14届奥运会的开幕时间——1948年7月29日下午4点整。
一生都在操持繁重的家务,又经历了无休止的二战,来自荷兰的行家庭主妇”布兰科尔斯·科恩一人独得女子100枚金牌,被誉为“女欧文斯”。“我只是让自己跑得快点而已,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人们传出了那么多关于我的故事。”当时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表示。
(图3)罗伯特·马蒂亚斯,最年轻的十项全能奥运冠军,当他在1948年伦敦奥运会捧杯时只有17岁。同时,他还是奥运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蝉联十项全能金牌的选手,第二次成为奥运冠军的马蒂亚斯才不过21岁。
2012
1908年,伦敦从无力承担的罗马手中接过奥运会主办权;1948年,伦敦又让因“二战”而两次熄灭的奥运圣火再次重燃。而对于2012年奥运会,最新公布的民意測试显示,41%的伦敦人盼望奥运会的到来,而又45%的伦敦人不希望它的到来。同时有53%的伦敦人认为奥运会的巨额花费并非物有所值。反差明显。
英国主管体育及奥运事务的政府部长休·罗伯森近日表示,本届奥运会的开支有望控制在93亿英镑内,这是2007年申奥时做出的预算,而最初的预算仅为24亿英镑。然而有调查机构估计,本届奥运会的成本已达120亿英镑,而最终的花费会远远高于这一数字。
本届奥运的安保工作不断升级,安保人员从原先1万人增加至现在的2.3万余人,其中包括近1.7万名士兵,安保费用也随之猛涨,预算比去年增加了一倍,达到5.53亿英镑。
(图1)东道主英国参加本届奥运会的运动员共有542名,为各参赛代表团之最。然而这与他们参加1908年伦敦奥运会的710人还有不小差距,同样,获得的奖牌数肯定也无法相提并论——那届奥运会英国选手一共夺得146枚奖牌,其中金牌就达56枚。
(图2)本届奥运会除了其下属的204个奥委会派出运动员参赛外,南苏丹马拉松运动员古尔·马里亚将以个人名义参赛。由于去年7月才独立的南苏丹没有达到两年注册时间的标准,国际奥委会拒绝了该国组队参加伦敦奥运会,因此马里亚也成为奥运会历史上个人参赛的第一例。同时,国际奥委会也同意来自荷属安德烈斯群岛的三名运动员在奥运会会旗的名义下参赛。
2012·伦敦奥运会 篇5
2005年7月6日, 国际奥委会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17次国际奥委会会议上宣布, 由英国伦敦主办此次奥运会, 这是伦敦第3次主办夏季奥运会。
在伦敦当地时间2011年7月27日晚上7点, 伦敦奥运会开始倒计时一周年活动。
2012年4月18日, 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倒计时100天时, 伦敦奥组委公布口号为“Inspire a generation”, 翻译中文为“激励一代人。”
伦敦奥运会在斯特拉特福德奥林匹克体育场于北京时间7月28日4时整开幕。
伦敦奥运科技给力 篇6
个性化跑鞋
英国工程师为参加伦敦奥运会的田径运动员设计了合脚的个性化跑鞋。研究人员使用了3D打印技术,来改变鞋底的软硬度以适合不同运动员的特殊需要。设计师利用传感器将运动员的脚部形态传输到电脑上,电脑软件把运动员的脚部数据精确计算到微米,然后利用设计软件设计出一双个性化跑鞋。电脑把相关数据传输给3D打印机,把塑胶微粒打印成一双特别合脚的个性化跑鞋。这种跑鞋可加强运动员的爆发力,有效提高田径成绩。这项研究的长期目标是让普通人将来也能穿上合脚的个性化鞋子。
调节身体平衡的鞋垫
英国一家公司还为伦敦奥运选手提供了个性化鞋垫,以便更好地进行训练。该公司的研究人员综合他人的研究发现,人体并非绝对的对称,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两条腿“长短不一”可能更容易受伤,因此,他们研发出可调节身体平衡的鞋垫。奥运选手订制这种鞋垫并不是为了比赛时穿,而是平时训练时使用,因为这种鞋垫有助于加快运动员伤势的康复。
快皮泳衣
2009年7月的罗马游泳世锦赛,疯狂的“鲨鱼皮”成为世界纪录的噩梦,4 3人次共打破31项世界纪录。不久之后,国际泳联出台了《迪拜宪章》,禁用“鲨鱼皮”等泳衣。为了帮助伦敦奥运游泳选手提高成绩,制造“鲨鱼皮”的公司又推出了一款名为“FASTSKIN3(快皮3)”的泳衣。这款泳衣可降低运动员前进的阻力、改善运动员的姿势, 并缩短后游和转身等动作的时间。这款泳衣中的泳帽以精确的3 D立体头形绘图数据设计,让运动员在水中前进得更顺畅。配套的泳镜则采用智能调节密封圈和泳镜带,大大避免游泳时泳镜移位的风险。该泳镜同时具有深水望远镜镜面,能提供两侧180度的宽阔视野。
3D直播
如果不亲临赛场,怎样才能享受到现场的观感?那就是观看3D赛事直播。在伦敦奥运会上,有多个国家的电视节目将进行3D直播,这是奥运历史上首次对比赛进行3D直播。英国天空3D频道和欧洲体育台将提供每天8小时的3 D赛事直播和4小时精华内容,电视用户只需拥有3D电视机和3D眼镜就可观看到相关节目。我国中央电视台也会推出部分3 D赛事直播节目。
CIS系统
伦敦奥运会将会采用解说员信息系统(CIS), 这在奥运历史上尚属首次。这个系统反应很快, 可以让解说员在现场观众欢呼声响起来之前就已经获得比赛结果,并向全球电视观众发布。这个系统还可以帮助解说员查找背景资料,比如,解说员可通过该系统在0.3秒内就查找到某个运动员以前的比赛成绩、背景资料,等等。伦敦奥运会上,将有26个项目全面使用CIS系统。
可拆卸场馆
伦敦奥运会的场馆采用了特殊的设计和材料,在奥运会结束后大部分场馆可以拆卸后重新利用。比如,为了保证主场馆“伦敦碗”赛后的有效利用,设计人员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可拆卸的设计,最底部是2.5万个座椅和田径场,外围架设有一个可拆卸的轻质铁架作为看台,配备的5.5万个座椅同样可以拆除。在场馆的外部, 设计师还使用了一种特殊材料,是一种多孔、半透明的隔热保温材料,可以改善整个场馆的透气性。
氢能汽车
伦敦将有20~50辆氢能出租车和150辆氢能公交车为奥运会提供绿色无污染的公共交通。这些汽车采用压缩氢气作为燃料,最高时速可达130千米,一罐压缩| |氢气能让氢能出租车行驶402千米。汽车中的燃料电池利用压缩氢气产生电力, 并充入计程车乘客位置下方的电池组中,然后通过电池组驱动发动机。
无影照明
在大型场馆中,灯光的照明会在局部区域留下阴影,影响观众的视野。而伦敦奥运会场馆首次采用智能化无影照明系统,利用电脑对场馆的灯光进行科学计算,然后合理布置光源的位置和类型,并大量采用无眩光的L E D灯具,令观众无论坐在哪个席位都能获得完全一样的照明效果。
这个夏天,伦敦街头最酷的东西
低碳助力伦敦奥运会 篇7
0可拆卸的“伦敦碗”
作为2012伦敦奥运会的主体育场, 奥林匹克体育场堪称节能型建筑的典范, 在钢材日益稀缺的形势下, 该场馆对于资源的高效利用使之较同当量级的其他体育场减用了75%的钢材。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另一大特色在于其建筑所使用的低碳混凝土, 此种材料来源于工业废料, 较一般水泥含碳量低了40%;而体育场的顶环更是由剩余的煤气管构筑而成。整座体育场以看得见的方式实践着2012伦敦奥运会以“减量、再用、循环”的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宣言。而在设计上, 将体育场下体构筑于碗形基底的策略更进一步减少了钢材与混凝土的使用。
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绰号“伦敦碗”, 一共由5个环状结构组成。为了保证赛后的有效利用, 采用了可拆卸的设计:最底部是2.5万个座椅和田径场, 外围架设有一个可拆卸的轻质铁架作为看台, 配备的5.5万个座椅同样可以拆除。在场馆的外部, 设计师还使用了一种特殊材料, 是一种多孔、半透明的隔热保温材料, 可以改善整个场馆的透气性。这种新型材料出自化学巨头陶氏化工, 比传统隔热材料轻35%, 它被称为“舒泰龙” (即挤塑聚苯乙烯 (XPS) 隔热保温板) 。这些新材料、新结构的使用, 让“伦敦碗”造价不菲, 花费了将近5亿英镑。因此, 主办方希望其“可拆卸”理念可带来更长久的经济效益。不仅是“伦敦碗”, 奥运结束后, 大部分的奥运场馆建筑, 都会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 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集体变身。
和“伦敦碗”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是游泳馆“海浪”。除了吸引人的夸张大气的海浪屋顶设计和吸引眼球的蓝白配色之外, 设计师吉姆·赫温瑞还给“海浪”设计了一对翅膀, 这对翅膀, 使原本只有2, 500个座位的“海浪”增加到了17, 500个座位, 在游泳池两侧的座位, 自然光线会形成阴影, 让坐在看台的观众不会受到两边观众的影响将注意力集中在比赛中。比赛后, 海浪的翅膀会被移除, 原有的3个泳道改为5个, 对外开放。而伦敦碗的上面四层则会被拆除, 然后变成一个小型的足球场。
另外, 奥林匹克公园中有两座临时场馆——篮球馆和水球馆, 奥运结束后将部分拆除, 建材重新利用。“只要是没有长期性的用途, 我们就不建永久性场馆。”伦敦奥运交付管理局 (ODA) 的场馆与基础设施主任莱特说。永久性场馆之一的自行车馆 (Velodrome) 是伦敦奥运场馆中最“绿”的一个。自行车道的木材来自符合可持续标准来源的西伯利亚松树, 屋顶是一种轻型的线网结构。手球馆“铜箱馆” (Copper Box) 则由3, 000平方米的铜箔包裹, 其中很大部分是回收的废铜。屋顶的88根灯管可以提供自然光源, 该建筑还可收集雨水循环使用。
0游客帮忙发电的“发光地砖”
奥运会的召开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赛人群, 密集的客流量给伦敦带来一轮用电高峰。据了解, 奥林匹克体育场和斯特拉福德城市购物中心间的街道铺设了20块帕维根地砖。帕维根脚步发电系统又叫“发光地砖”, 当行人踩踏地砖时, 产生的能量的5%将会被收集起来用于点亮位于地砖中间的LED灯, 其余的能量则会被储存进蓄电池, 最长可以储存3天。这些被储存起来的电量可以通过城市供电系统进行一些低耗能的应用。而且, 用来制作这种瓷砖的材料, 100%都来自回收的废旧汽车轮胎。该产品的设计师是年仅24岁的拉夫堡大学的学生劳伦斯, 据他介绍, 这样一块用旧轮胎制成的发光地砖在其使用寿命期间至少可以耐受800万次踩踏, 劳伦斯说, “实验室数据显示, 每次踩踏带来的能量可以让LED灯闪烁30次, 如果斯特拉福德城市购物中心第一年的客流量可以达到300万人次, 那么, 这些脚步带来的电能足以满足商城一半的日常电力需求。而人平均一生会走1, 500万步, 这其中隐藏的巨大潜力难以估量。”
0智能垃圾桶
伦敦市街头和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都安装了“智能垃圾桶”, 这款与众不同的垃圾桶由Renew公司生产, 外壳非常坚硬, 单台造价2, 000美元。这款价格不菲的垃圾桶配置了LCD显示屏, 滚动播出与奥运会相关的各种资讯。这款垃圾桶还可以是一个无线网络基站, 可以为附近的手机用户提供无线网络信号。它还可以在垃圾满了之后向卫生清理部门发送信息, 以便通知清洁人员及时处理。这款垃圾桶还可以自行供电, 能源由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警察和情报部门甚至计划用它来承担社会治安、反恐等任务。为了防止恐怖袭击, 这些智能垃圾桶还具有自动报警功能, 为需要帮助的路人提供紧急报警服务。
目前, 已经有近百个智能垃圾桶在伦敦奥运期间投入了使用, 预计在不久的将来, 这种新型智能垃圾桶还将在纽约、新加坡和东京的金融区亮相。
0氢能汽车
氢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 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 被称为最绿色的环保燃料。伦敦奥运期间有20~50辆氢能出租车和150辆氢能公交车为奥运会提供绿色无污染的公共交通。这些汽车采用压缩氢气作为燃料, 最高时速可达130公里, 一罐压缩氢气能让氢能出租车行驶402公里。汽车中的燃料电池利用压缩氢气产生电力, 并充入计程车乘客位置下方的电池组中, 然后通过电池组驱动发动机。
0低碳制服
伦敦奥运会的志愿者和技术官员制服均采用了环保材料, 制服的生产过程也尽量减少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如志愿者穿着的马球衫和外套外层由100%再生涤纶制造, 包和水壶为100%可回收材料。技术官员穿着的西装外套和衬衫也含有再生涤纶。值得一提的是, 我国奥运健儿的“龙服”所用的面料也是环保再生面料制成的, 每吨再生纱线可以节约6吨石油。
伦敦奥运场馆建设最新进展 篇8
《城市建筑》在2007年11月号上曾经介绍了伦敦奥运场馆的设计和规划情况,并对北京和伦敦两座城市的奥运建设进行了比较。两年过去了,随着北京奥运盛宴的圆满落幕,国内的“奥运热”逐渐降温,但是还有很多读者关心伦敦奥运场馆的建设情况。为了满足读者的要求,本期我们将介绍伦敦奥运场馆建设的最新进展和动态,并收集了一些英国建筑界对北京和伦敦两地奥运场馆设计的比较和评价。
伦敦奥运规划的简要回顾
2003年7月伦敦宣布申办2012年夏季奥运会。根据英国奥委会提交的申奥文件,伦敦将为2012年奥运会准备28座场馆、1个奥运村和1个新闻中心。其中新建永久场馆5座、临时场馆6座、改造及利用现有场馆17座。全部场馆中的19座位于伦敦城市中心方圆20km内,并分布在三个区域内—市中心附近的中心区(Central Zone)、东伦敦格林尼治附近的河畔区(River Zone)以及东伦敦偏北斯特拉夫德(Stratford)下李河谷(Lower Lea Valley)的奥林匹克公园区(Olympic Park Zone)。伦敦奥林匹克公园是整个规划的重心,将集中建设9座奥运设施,包括用于开闭幕式和田径项目的奥林匹克主体育场,Zaha Hadid设计的奥运水上中心和霍普金斯事务所设计的奥运自行车馆,以及奥运村、奥运新闻中心和奥运能源中心等建筑群。整个园区规划占地246hm2,其中场馆建设用地约119hm2,可供观众聚集的公共空间达127hm2,建成后将成为欧洲最大的城市园林。奥林匹克公园腹地还将建设斯特拉福德国际交通枢纽,服务于连接伦敦各城区和欧洲大陆的快速轨道交通。此外,在奥运公园附近还将兴建容纳十万居民的斯特拉夫德新城以满足东伦敦地区的“后奥运”发展需求。
伦敦的奥运规划构想以改造和复兴城市落后地区为基础,以绿色设计和环保理念为亮点,获得了国际奥委会的青睐。2005年7月,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7届大会,伦敦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举办三届奥运会的城市。随即英国内阁宣布增设“奥运事务大臣”一职,代表布朗政府行使奥运监管职权。同年10月,伦敦奥组委宣告成立,统筹奥运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并组建了专门负责奥运会场馆和设施建设的“奥林匹克交付局”(Olympic Delivery Authority),简称ODA。2006年1月,伦敦奥组委公布了奥运场馆建设时间表。根据这份计划,2007年底将完成所有新建和改造场馆的详细设计,主要项目的施工都会在2008年夏天以前全面展开。2006年3月,英国议会通过了《奥运法案》,赋予ODA在土地征用和购买、人员与资金配置、城市设计与规划、交通组织和工程招标等方面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特权。2007年3月,总额为93亿英镑的东伦敦及奥林匹克公园地区建设预算获得批准(61亿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拨款,32亿为国家授权私人募集)。第一笔3亿6千万英镑资金在2007年11月到位,至此,伦敦奥运建设的序幕徐徐拉开(图1)。
经济危机的影响和伦敦奥运规划的调整
受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问题的影响,伦敦奥运场馆建设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局部调整。在伦敦庆祝获得奥运举办权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该城市的公共交通就受到了连环恐怖袭击,导致57人死亡,700多人受伤的惨剧。随后伦敦市长利文斯顿便以安保问题为由宣布将对部分场馆设置和奥运交通规划进行调整。2005年12月扎哈·哈迪德等建筑师被要求对他们的场馆设计方案进行修改以满足使用功能和安全措施方面的新要求。2006年6月奥林匹克公园的整体规划被修改,规划中的排球馆被取消,排球赛事被安排到伦敦城西部的老伯爵体育馆举行。同时,篮球、自行车、击剑、网球和曲棍球等项目比赛场馆的空间布局也发生了变化,此举据说是为了避免园区内现有80多处单位和民居的搬迁。2008年初,伦敦以北30多公里的博克博恩皮划艇障碍赛场(Broxbourne Canoe Slalom)因被查出场地有焦油污染而迁移到原址附近的另一处地块。而原计划在埃赛克斯郡维德国家公园(Weald Country Park)举行的山地自行车赛则因为地形过于平坦而将移到海德勒国家公园(Hadleigh Country Park)举行。此外,用于奥运足球预选赛的个别场馆也进行了更换(图2,图3)。
2007年底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使得世界主要经济体都遭遇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英国由于自身经济结构特点以及与美国紧密相连的资本运作机制,成为全球受经济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08年底英国工业生产量下降了7%,失业人数上涨了9个百分点,北岩银行等一批金融企业倒闭,大量公司裁员。无疑,经济危机也对伦敦的奥运建设带来影响。这种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投资巨大的奥运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在经济萧条时期创造就业、刺激内需的有力手段,很多英国企业正是靠着奥运订单才得以渡过难关;另一方面,经济危机也给建设资金的筹措带来困难。如前文所述,有相当部分场馆的建设资金是需依靠私人渠道来募集,而经济危机对这部分资金的筹措冲击较大。最近有报道称至少有两座场馆在建设资金上遭遇瓶颈。由澳大利亚Lend Lease集团计划注资6.5亿英镑兴建的奥运村,因资金问题从原定4 000套单元的建设规模缩减到2 700套单元。而原计划由私人投资4亿英镑兴建的奥运媒体中心,由于无人愿意投资而不得不申请改为政府项目,引发公众批评。此外,一些场馆周边的服务配套设施也会由永久设施改为临时设施以降低建设成本。然而,经济危机对伦敦奥运建设最大的冲击在于原先预想的一些后奥运时期的场馆利用方案和城市发展计划将难以付诸实现。英国奥运大臣Tessa Jowell在一次聚会上“后悔”地对媒体表示:“如果当初知道现在要发生经济危机,英国政府还会申办2012年奥运会吗?肯定不会(1)!”
奥林匹克主体育场
尽管遭遇了经济危机,伦敦奥运建设仍然按照计划进行,奥林匹克公园的施工场地每天有超过1万名工人在进行紧张作业。截至到作者发稿时止,各主要场馆的施工都已初见成效,进展最快的是奥林匹克主体育场。耗资近5亿英镑的体育场于2007年末开始平整土地;2008年4月开始桩基施工;截至到2009年8月初主体结构的施工已经基本完成,永久座椅部分(25万座)的混凝土看台全部浇筑合龙,作为看台支撑体系的钢桁架也已都安装到位(图4)。下一步需要做的工作包括铺装跑道和草坪,安装座椅、电子设备和体育场的外维护结构和拉膜顶棚,整个工程的施工预计将在2011年夏季完成。体育场的外围和结构(被称为exterior wrap)一直是设计上的一个亮点,因为它决定了体育场的形象。最早的设想是用高达20m的金属构架表皮将看台900m周长的外立面整个包裹起来(类似于北京的鸟巢),后来为了降低造价,设计组决定用聚苯乙烯塑料来制作这层外皮,但因塑料不是绿色环保材料而被否定。HOK主建筑师Rod Sheard曾提出用一圈室外弧形大屏幕来包裹体育场,这样不但富有动感且高科技的效果,而且场外的观众也可以随时欣赏到场内精彩的比赛场面和热烈场面。但是这个方案的费用高昂,几乎没有可行性。设计小组最终决定使用天然材料(如大麻织物)包裹,采用无数宽2.5m的布条像帘子一样挂满体育场的圆周面。布条的上部平行于体育场立面安装,下部则旋转90°垂直于体育场立面,不但留出了供行人进出的通路,而且便于营造一种富有动态韵律的空间效果。布条上还会印上由彩色图块组成的模仿印象派作品的图案以增加装饰效果,营造节日气氛(图5)。
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的设计一经公布就引发争议。有趣的是,赞扬和批评的双方都有意无意地拿它和北京奥运会的鸟巢进行对比。持赞扬观点的一派强调这座体育馆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很好地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堪称绿色建筑的典范。英国建筑杂志《Building Design》最近刊登了“Steve Morley”的一篇文章,其中比较了各奥林匹克体育场的用钢量,悉尼奥林匹克体育场平均每平方米用钢只有90kg,雅典是550kg,北京的鸟巢则达到了创纪录的650kg。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一共只耗费了1万吨钢,平均每平方米的用钢量比悉尼还少很多,可谓历史上最轻的奥林匹克主体育场,但和悉尼、雅典、北京的体育场一样都是10万人左右的规模(2)。的确,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在简化功能和节省材料方面可谓用心良苦,看台下部几乎不设传统意义的服务设施,没有餐厅也没有厨房,因而防火设计相对简单。伦敦奥运会将借鉴2006年足球世界杯场地的设计模式,在室外集中开设所谓的“快活区”(fun zone),用于满足观众餐饮、集会、狂欢、庆祝和交流的需求,大大简化了各比赛场馆内部的服务功能,既便于安保管理,也有效营造热烈氛围。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甚至连厕所也是使用废弃的集装箱改造的临时性厕所,无需管道和污水处理,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就换掉,免除了后奥运时期体育场缩小规模时拆装管道的麻烦。为此,英国奥运大臣Tessa Jowell赞赏说:“应该没有人能够指责(这个建筑)在设计构思、环保理念和未来的使用模式方面有任何不周全的考虑了(3)”。
然而仍有人对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持批评态度,指出这个建筑设计毫无美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根本不配以“国家标志”(national icon)的形象出现,特别是和北京的“鸟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Building Design》主编Ellis Woodman评论说:“虽然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很好地展示了经济、适用的可装卸结构,并以此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鸟巢形成鲜明对比,但是它的成就并不是建筑学的成就。从设计的角度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一个乏善可陈的作品(4)”。《时代周刊》的建筑评论家Tom Dyckhoff评价这个建筑是一个“毫无生气的悲剧性的”设计,他进一步预言说2008和2012的奥运会场馆将会得到历史的评价,它们会被未来的历史学家评价为“升起的东方和衰落的西方的指示剂(5)”。不久前英国皇家建筑师学将2009年度的莱伯金(Lubetkin)设计奖颁发给了北京鸟巢,再度引起了英国建筑界的争论,有不少建筑师撰文指出鸟巢造价高昂,肆意浪费材料,缺乏后奥运时期的使用方案,和当前的绿色环保理念背道而驰,没有资格获奖,更不应该被追崇。但是也有不少建筑师撰文回应说建筑是人类历史和文明的丰碑,其价值不能仅仅用经济指标和简单的环境影响来衡量。莱伯金奖委员会评委Alison Brooks评价鸟巢是“一个充满隐喻和暗示的史诗般的建筑,能够引起全球观众的共鸣”,“展现了全球合作的典范,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象征(2)”。关于体育场的争论还会继续下去,不过,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在设计上保留了未来扩展看台下部空间和重建立面的灵活性,临时的外围结构、临时的厕所设置似乎都为未来的改建或扩建埋下了伏笔,进可攻退可守,这也许正是设计的巧妙之处。
奥运水上中心
Zaha Hadid设计的奥运水上中心是另一个被关注的焦点。在项目准备过程中Zaha曾应邀对方案进行了较大修改,大大缩小建筑体量,使波浪形屋顶的面积从原先的3 300m2降到1 100m2,在奥运会比赛期间,水上中心的两翼将会临时加建由两个楔形块体组成的“翅膀”,使之从空中看上去宛如一只展翼滑翔的蝠鲼。两个加建的体块内各设约7 500个临时座椅,使场馆总容纳量符合奥运会要求。奥运会结束后这两个附加物会被拆除,使水上中心保持在2 500座的规模。这座耗资3亿英镑的建筑自2008年7月开始动工,预计2011年交付使用。水上中心的屋顶被很多英国建筑师评价为英国在建的最复杂的结构工程。160m长、90m宽、重达2 800吨的屋顶钢桁架由10跟弧度和截面高度不同的纵向主横梁和几十条横向联系次梁组成三维网架体系,整个网架仅仅由三个支点支撑(支点跨度超过120m),分别为建筑物北端的两个巨型混凝土柱和南端的一道28m长、5m宽的混凝土承重墙,使屋顶看上去似乎悬浮在两侧的玻璃幕墙上,形成轻灵飘逸的效果。整个基座部分由两万吨混凝土浇筑,屋顶体系在设计后期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和模型风洞实验,以确保在风、雨、雪灾害天气和轻度地震状态下,悬挑舒展的屋顶不会发生扭曲形变。目前该建筑正在高达20m的临时支架上进行屋顶结构的焊接施工,当屋顶的组装完成后,它将会以南侧承重墙的支点为轴,北端再向上吊起2m以安装混凝土柱顶和刚桁架之间的球状链接,完工后再会被整体向南滑动20cm卡入南侧承重墙上支点的卡槽中。屋顶结构全部就位后将会进行铝制外面板和木质内面板的安装施工以及玻璃幕墙的安装(图6)。
其他场馆
其他场馆的施工已陆续开始,耗资1亿英镑的自行车馆正在进行看台和跑道的下部基础施工,整个工程预计也将于2011年完工。奥运村的施工已经进展过半,奥运媒体中心、奥运能源中心和奥林匹克曲棍球场的施工也都已经陆续开展;斯特拉福德国际交通枢纽已经建成试运行。奥运会三周年倒计时庆典当天,伦敦奥组委的官员和媒体乘坐“奥运标枪”号磁悬浮列车从市中心抵达该枢纽,全程本应耗时7分钟,实际只用了6分45秒,展示了英国设计师对时间精准的掌控。此外,奥运篮球馆等一批临时场馆的设计方案也被陆续公布。篮球馆将采用轻形可装卸金属框架、活动看台和内包吸音与隔热材料的织物质外皮构成,造价低廉,轻巧易造,奥运会后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活动房屋挪作他用。除奥林匹克公园之外,其他场地的奥运建设也都在顺利进行,温布利体育场,Excel会展中心、大穹顶(O2)等现有设施的内部改造都将于2011年初结束。伦敦的奥运设施建设还包括在伦敦市区各处安装了很多“室外健身房”,将奥运会的氛围和体育精神更好地普及给社会大众(图7~图9)。
结语
现在距2012年伦敦奥运会不足三年,伦敦各项奥运场馆的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并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充分肯定。
在伦敦奥运会三周年倒计时的庆典仪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Jacques Rogge发表演讲指出:“伦敦的奥运规划和城市改造将为伦敦乃至全英国人民的生活带来改变,也将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谱写新的篇章,我们看到伦敦正在向这些目标迈出坚实的步伐(6)”。伦敦奥运场馆的建设者曾经在北京同行那里学到了很多经验,但是很多伦敦奥运场馆的设计理念和操作模式也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尽管英国已经不是昔日的“日不落帝国了”,但它仍然是西方比较富裕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年收入远远领先于中国,但是英国设计师在场馆设计中表现出来的“节俭”作风值得我们学习。设计对材料的精确控制和节省、对未来使用模式的巧妙构思、对临时场馆富有创造力以及对现有场馆的有效改造,都可以总结为“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操作原则,这些原则其实也是和当今绿色和环保设计思想相吻合的。经济、实用和美学价值是在大型体育建筑设计中需要平衡的三大因素,这种平衡在很多伦敦奥运场馆的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相信伦敦的奥运场馆建设会在奥运会建筑史上留下重要的篇章。
摘要:2009年7月27日,英国举行了2012年奥运会三周年倒计时的纪念活动。尽管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伦敦奥运场馆建设仍然在顺利进行。本文介绍了伦敦奥运场馆最新的设计和建造情况。
关键词:2012伦敦奥运会,奥运场馆,奥林匹克建筑,体育建筑
注释
1[1]参见:“Tessa Jowell:Britain would not have bid for2012Olympics if we knew about recession”,Telegraph,12Nov.2008
2[2]参见:“Should unsustainable building win major prize”,Building Design,Issue1878,July242009,p.9
3[3]参见:“London unveils2012stadium plan”,BBC Sport,7Nov.2007
4[4]参见:“HOK’s2012Olympic stadium design revealed”,Building Design,November72007
5[5]参见:“Olympic stadium is deflated architecture at an inflated price”,Times Online,12December2007
伦敦奥运会 篇9
现代奥运会堪称是“烧钱”最大的体育活动,牛津一份研究报告就指出,估计伦敦奥运会总花费84亿英镑(约840亿元人民币),是北京奥运会的2.6倍,将是史上最贵的奥运会.根据英国媒体报道,最终实际花费可能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际奥委会的推动下,举办奥运会的开支越来越大,结果主办国家都负债累累,例如加拿大蒙特利尔1976年举办奥运会,亏了10亿美元(约64亿元人民币),债务足足要30年时间才能完全清还. 单单是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每年的维修开支便达数百万加币.
蒙特利尔的经验,吓怕了其他有意申办奥运会的国家,导致申办城市越来越少,到了1984年这届,更只有美国洛杉矶一市申办. 但洛杉矶令奥运会“起死回生”,所倚凭着的,便是美国最擅长的资本运作——首先,当局严控开支,未有大兴土木兴建过多新场馆,大部分是翻新现有场馆;又积极开源,大搞商业赞助及出售转播权,结果洛杉矶奥运会赚到了钱,引来其他主办国纷纷仿效,奠定了“奥运经济”模式——透过现代经营手法,借着举办奥运会,借助其奥运会的巨大影响,拉动经济发展规模、水平和质量,从而带来直接或间接的收益.
以上届北京奥运会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2004—2008年期间,“奥运经济”共拉动北京GDP增加1055亿元人民币;2005—2008年期间,北京GDP年均增长11.8%,较“十五”期间提高0.8个百分点.
“奥运经济”收入从何而来呢?直接的包括奥运广告收入、门票收入、转播权收入,以及营销、商业推广及赞助等;间接的包括旅游、商业、地产、建筑、交通、体育、科技、电讯等行业的收入. 此外,主办奥运的国家,必定会大力发展举办城市,包括投资基础设施,奥运会也会为各行业带来商机;而大规模投资及相关产业发展,必定会增加原材料、工业产品等方面的需求,这又为举办城市的周边等地区带来发展机会.
说回今届奥运会,主办方英国,背负着1.73万亿欧元(约17万亿元人民币)国债,处于欧债危机下. 据悉其在开源节流方面绞尽脑汁,假若有所差池,加剧债务负担,可能成为奥运会的最大“输家”;至于最大“赢家”,毫无疑问是国际奥委会. 国际奥委会每届通过出售比赛转播权、全球企业赞助权,均能获得大笔金钱.
1. 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是一个个具有金属现代感的独眼卡通吉祥物.某商人将进货单价为8美元的该吉祥物按10美元一个销售时,每天可卖出100个,现在他采用提高售价,减少进货量的办法增加利润. 已知这种商品销售单价每涨1美元,销售量就减少10个,问他将售价每个定为多少美元时,才能使每天所赚的利润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试题创新度:★★☆
试题难易度:★★
高考命中率:★★★☆
2. 伦敦为了美化奥运主场馆“伦敦碗”,决定利用现有的3600盆甲种花卉和2900盆乙种花卉搭配A,B两种园艺造型共50个,摆放在迎宾大道两侧,搭配每个造型所需花卉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综合上述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符合题意的搭配方案有哪几种?
(2)若搭配一个A种造型的成本为1000英镑,搭配一个B种造型的成本为1200英镑,试说明选用(1)中哪种方案成本最低.
试题创新度:★★★
试题难易度:★★☆
高考命中率:★★★★
3.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甲、乙两名射击选手在相同条件下射击十次,每次打靶的成绩情况如图所示:
(1)请填写下表:
(2)从下列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这次测验结果进行分析:
①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结合看,谁的成绩好些?
②从平均数和命中9环以上的次数相结合看,谁的成绩好些?
③从折线图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走势看,谁更有潜力?
试题创新度:★★☆
试题难易度:★★
伦敦将建百米铁塔迎奥运 篇10
根据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的要求, 伦敦奥组委在60多个候选方案中最终选择了由印度籍建筑艺术师卡普尔设计的作品。这座呈扭曲状的红色铁塔建成后将矗立在位于伦敦东区斯特拉特福德的奥林匹克公园内, 比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还高。
媒体评论认为, 这是从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身上找到的灵感。埃菲尔铁塔被誉为1889年世博会的经典之作。
因塔身造型酷似高挑的阿拉伯水烟壶, 铁塔被昵称为“哈勃泡泡”。设计师卡普尔说, 他想把这座塔设计成一件英国现代艺术品。
据悉, 铁塔建成后, 将可以一次性容纳700名游客登塔参观。卡普尔说, 他可以保证, 站在铁塔观景台上视野非常好, 可环顾位于伦敦东区的奥林匹克场馆区和奥林匹克公园的全貌。
伦敦市市长鲍里斯·约翰逊说, 建造该塔将花掉1910万英镑。其中1600万由赞助商出资, 310万来自伦敦市政府拨款。约翰逊说:“我知道肯定会有人批评我是个傻瓜, 在经济危机时兴建英国最大的公共艺术品, 但我和特莎·乔韦尔 (英国奥林匹克事务大臣) 都认为, 建这座塔对斯特拉特福德和奥运会都有好处, 未来将证明今天的决定是正确的。”
【伦敦奥运风景线】推荐阅读:
伦敦奥运12-27
伦敦奥运会08-14
第30届伦敦奥运会08-26
伦敦奥运会吉祥物12-22
关于2012伦敦奥运会作文09-26
伦敦奥运会初中英语作文01-08
伦敦奥运会作文素材专项积累06-26
关于伦敦奥运会的英语作文09-14
伦敦奥运会观后感小学作文10-16
从伦敦奥运“金牌观”看阶段性绩效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