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环境

2024-07-01

美化环境(共9篇)

美化环境 篇1

1 乡村美化设计的意义

乡村美化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美好的生存环境,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观点、生活习惯,以及具有时代意义的生存空间。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乡村美化设计的基本要求,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创造出乡村所特有的生存环境,来维护生态环境,改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2 近几年我国农村居住区环境的现状

近几年,农村住宅建设迅猛发展。广大农村居住区环境有了显著的改观,农村居住条件亦有了很大的改善。有的地区,特别是沿海大城市的近郊村镇的新农居,其标准甚至超过了城市住宅,而且造型也相当丰富多彩。多年来,我国农村住宅的发展经历了经济型、温饱型到小康型,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富裕型阶段。但是,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等不尽相同,经济的发展也不平衡,因此全国农村住宅的建设必然呈现出有快有慢之势——有些扶贫地区改变不大,仍处于原有状态;有些地区徘徊在经济型阶段;有些地区进入了温饱型;靠近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近郊的农居发展较快,有很多的地方建有小康型的别墅式住宅,达到了富裕水平。总起来说,当前我国广大农村生产力发展很快,农民收益增加了,这为村镇建设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从而加快了农村住宅建设的步伐。同时,亿万农民对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观念上向现代城市生活的舒适、美化转化,这对农村住宅设计提供更高的要求,需将城市住宅现代化设施的部分内容在新一代农村住宅中体现出来(比方说汽车车库问题,农村新住宅中比城市住宅占有土地方面优势)。

3 农村居住区环境美化的目的和意义

居住区环境美化是对人们周围居住生存环境的美化。它要求建筑必须将居住工程、休憩、交通、公共服务、文化艺术等各方面要求,在空间和时间上相互和谐相结合。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设计出环境优美、安静、舒适、卫生、美观的生活小区和住宅来,为民造福,使人们安居乐业、健康长寿。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渴望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水平,要求居住环境实用美观、开敞明亮、温馨、幽雅。居民希望能有体现出它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具有民族风貌、地区特色的居住环境。因此,居住区环境的美化,日益被人们的重视,在环境美化设计中应考虑一切影响因素,创造出既满足人们的生活习惯,美观而且具有地区特色的生存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4 我国农村居住环境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居住条件已有了很大改善。但是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首先,农村建房往往无明确的设计意图,只考虑盖多大,多高的房屋,内部空间如何分隔很少考虑,往往布置不合理,不讲究比例尺度,有的房宽深比超过1:2,形成“带”式房;也没有从功能上安排空间,常常动静空间、脏洁空间、生活空间混于一室;房间数少、面积大。根据规定,控制当地住房面积和建筑面积,需吸取传统农居的优点,布局合理,功能明确,面积合理,空间序列符合生活、生产和行为要求。其次,近几年,由于没有正确引导,许多房屋越造越大,越造越高,超红线,超面积,超标准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在设计中要严格按照由当地政府颁发的用地指标和建筑面积指标,力图使农民建房从盲目追求面积引向追求功能,实行标准化、商品化住宅。最后,农村居住区环境美化不统一,乡土树种虽多,但有较大经济、生态作用的常绿树种太少,在环境美化方面很少从物理环境、人文居住环境、生态环境方面考虑,因此在新一代农居里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解决以往农居中存在的问题,优化组合居住区的功能结构,形成高效和谐、自养自净,生活舒适的理想居住模式。

5 农村居住区环境美化的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的污染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使建筑适应时代挑战。

根据“为争取持久未来的相互依赖”的宗旨,根据当今世界哲学主流———以生态为中心的世界观,根据中国“天人合一”的哲理,认为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既“生态建筑”或称“绿色建筑”的建筑观应确立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遵循自然,回归自然;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生态综合平衡,生生不息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居住区建筑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要有利于促使人造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形成自然环境的生态的良性循环,要采取多学科、各专业人才共同探讨,由建筑师进行综合设计,其建筑设计超越单一建筑建造的范围,走向设计的整个环境。

在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创造和改善居住区、住宅和居室的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利用其有利因素,防止和改善其不利因素。同时,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满足人们的艺术爱好与邻里的社会活动。要善于继承地方传统建筑的宝贵经验,并善于学习和吸收外国建筑先进和科学的设计手法与具体措施,敢于改革与创新,为居民创造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

6 结束语

乡村居住区环境美化设计是乡村美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园林规划师以及建筑设计师都应在以后的乡村美化设计中考虑一切有利与不利因素,因地制宜,创造出既实用,又美观、安静的生存环境,设计出美观、舒适且具有现代气息,又符合当地地形、地貌以及风土人情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朱保良.新世纪农村住宅设计与施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2]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面向21世纪的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林其标,林燕,赵维稚.住宅人居环境设计[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4]胡绍学.绿色生态住区[J].住区,2001,2.

美化环境 篇2

-——美化校园活动感想

土木121班08070312118熊子乔

今天我们参加了美化校园活动,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每个同学都切身体会,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绿化环境,美化校园。

图书馆是个充满书香气息的地方,我不允许这儿有垃圾的玷污。因此,我们一行人来到图书馆周边,打扫卫生,清理垃圾。一个小时的清理,图书馆的面貌似乎焕然一新,充满书香的读书学习圣地又显光芒。

这次活动虽然很累,但我们却早已将辛苦二字置之度外,同学们都很认真地清理,没有人偷懒。只是偶有些小娱乐,同学们都是笑着搞完这场活动的,给我的感觉很温馨。大家都能劲往一处使,团结一心,此时的班集体就像是一个融洽大家庭一样。

在我们打扫卫生时,偶有些学长学姐们会向我们投来笑意,我们们也以笑脸回给他们。我们懂得他们在笑什么。这笑对我们来说是鼓励,是支持。人都有过自认为卑贱的事因为好面子而没有去做,或许早前的某一天,他们也打算捡垃圾来使得校园面貌更新意,只是碍于面子,所以才没有这么做。我们做到了,我们是不怕苦,不怕累,甘于奉献的新一届。因为敬佩,他们偷来了笑意。

这虽然是一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活动,但在这次活动中,我真的学到了很多。从小我们就知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美化校园,绿化环境不再是整天口头上叫嚣的口号。这是需要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积极参与的,做到这些其实很简单,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都可以体现,小到捡起地上的垃圾,清理校园草坪,大到全民动员,植树造林。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让家园里的环境跟美好,让地球母亲永远是年青的碧水蓝天。

一年前,著名的外企“康菲”,由于技术故障,造成大批量的原油喷发在我国的渤海领域,几个月无人问津。泄露的原油致使渤海湾大批鱼类鸟类死亡,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对于我国提出的希望康菲公司尽快解决渤海湾的生态问题,康菲公司也只是给我们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如此扼腕痛惜之事,难道他们不觉得惭愧么?

像如此不顾惜环境,而仅以自身利益为重的是实属多不胜数,在此我表示很不知所措,就不多加以谈论了,就说说发生在身边的不文明,不环保的做法吧。

大学,确实是个求学的好地方,但也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比如:某些同学会在闲游时将许多零食带进运动场,而在他们吃完以后,却将残剩的垃圾仍在地上,然后就拍拍屁股走人。他们这样的行为,不仅是对校园环境的破坏,更深入更确切的说是他们自己败坏了自身素养。我不知道当这些人看到有人弯腰替他们捡起他们留下的垃圾时,他们会不会感到惭愧,然后无地自容。

对于许多诸如此类的不文明现象,似乎我们没有过多的手段去制止这类行为,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自主自觉,体现素质很简单,从这样的小事中就能看出一个人的个人修养,或高或低,或有或无。

改善民生 抓好建设 美化环境 篇3

四家乡青山村党支部书记陈中印说道:“我现今的一切都是国家给予的,作为一名党员,作为村中的书记,我有这个责任,也有这个义务,为村民干实事,让村民过得舒坦。并且我也一直把这些想法作为我谋事情的出发点,只有所做的事情得到了村民的认可,才能算得上真正的为村民们谋取利益。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开发还是很成功的,目前人均收入已达到7600元,我们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将放到绿色规划设计中。”对于示范村、对于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市委、市政府部门都相当重视,他们不仅给予长春莲花生态旅游度假区这个项目相应的扶持,还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真正做到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以改善民生问题为最终职责。

陈书记还说:“为了新农村的建设,为了让村子的面貌从旧换新,他们要着重的考虑到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要抓好开发方面的建设,第二个是着重改善民生问题,最后一个则是在改善环境、美化环境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平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对于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的前景,领导们总会与民众们进行分享与探讨,进而让民众了解到建设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重大意义,只有这样,才会在建设的过程中与民众一心,把发展中的需求贯彻到底。

现今对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道路建设已经动工一段时期了。这次道路的建设会为以后的发展谋取更多的利益,因为道路在建成后会与机场、市中心、以及吉林等交通要道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已达到100%,可以说为村民谋取致富路,不仅是政府部门的动力,而且也是政府部门的工作目标。

居家环境美化和建筑立面绿化 篇4

1 私家屋顶花园的双重作用探讨

1.1 居住区中常见的私家屋顶花园类型

1) 露台花园。露台花园一般出现在建筑的顶部, 在很多高层或多层建筑中, 将顶层变为跃层并附带露台花园是十分常见的。此外, 露台也多出现在退台式的建筑形式之中, 露台花园可以为人们营造一个理想的休闲娱乐场所。2) 阳台花园。阳台一般是建造在楼层上并凸出于室外的那部分平面, 在多高层住宅中, 它是必要的构造部分。阳台的一面或两面或三面不与建筑物墙体相连, 阳台多为悬挑结构, 其2面~3面均为低矮的围栏或护栏, 所以形成敞开型的空间[2]。在阳台上进行花园建造后, 花园可以成为室内空间的借景, 同时也成为人们休憩、欣赏外界自然风景的场所。3) 入户花园。所谓入户花园, 就是在住宅设计中, 采用了一进门就是独立小花园布局的户型。入户花园是家门到客厅、餐厅、卧室或其他室内空间的过渡连接, 把绿色空间引入家居环境中, 并使得自然空间到室内空间的过渡显得舒缓;入户花园是开敞空间, 从入户花园的构造来讲, 其相当于一个阳台, 有一面或两面开敞, 其余部分被室内墙面、地板以及天花板围合, 从而相当于一个凹阳台, 但一般比阳台具有更大的面积, 并且其使用功能和参与性比阳台更强[3]。

1.2 私家屋顶花园的双重功能探讨

1.2.1 私家屋顶花园的居家环境美化功能分析

首先, 从上述不同类型的私家屋顶花园的介绍可以看出:私家屋顶花园空间的围合界面中总有一面是由栏杆、护栏或玻璃面等构成的, 因此这里可以接触日光、风雨等因素, 人们的视线可以延伸到远方;同时来自外界环境的视线也可以感知这里。因此, 私家屋顶花园是室内空间和外界自然环境的过渡空间, 在室内空间—私家屋顶花园空间—外界自然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了由闭锁到开朗、由人工到自然的空间布局。其次, 这种空间布局序列符合居家环境的“二元对立统一律”的构成。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的构成, 普遍遵循二元对立统一律——人工与自然两种元素, 紧密结合、不可分离。二元对立统一律表现为“房屋” (人工元素的集中代表) 与“庭园” (自然元素的集中代表) 的有机结合[4]。城市的居家环境中, 私家屋顶花园和住宅室内恰好就是这两方面的代表, 在这里, 私家屋顶花园的作用在生态方面的价值比起乡村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中的自然要素对生活需要及居住环境更具补充性、调剂性。

1.2.2 私家屋顶花园的建筑立面绿化功能分析

首先, 对于整栋住宅建筑来说, 私家屋顶花园在建筑立面上形成了一定的布局特点, 这里以一多层建筑来说明。如图1所示为昆明市“水映长岛”楼盘中某多层住宅建筑, 从图1中可以看出, 建筑顶部是进行跃层式处理后形成的具有宽敞空间的露台花园, 中间层是空间相对较小的凹阳台, 并且阳台的栏杆上已经种植了部分的植物, 而底层是私人住户的陆地庭院。其次, 私家屋顶花园绿化正顺应着未来绿化的发展趋势。

在城市中, 与城市里的建筑物、构筑物相关的再生空间绿化形式一般有建筑顶部绿化、室内空间绿化、阳台、窗台、檐口和建筑物的外墙以及城市街道上的立交桥、高架桥上的绿化[5]。这些空间经过绿化后能极大的增加绿量, 丰富建筑物的外观, 同时产生极佳的生态效应。

2 私家屋顶花园双重功能实现的对策探讨

2.1 私家屋顶花园双重功能实现的影响因素

1) 住户的绿化观念意识不强。2) 政策规范不明确。3) 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

2.2 宏观对策探讨

1) 实行鼓励, 增强住户绿化意识。应该大力宣传私家屋顶花园的益处和功用, 使人们认识到营建屋顶花园的积极作用, 转变人们的观念, 增强人们的绿化意识。此外, 政府部门也应该实施一定的优惠和鼓励政策, 提高人们营建屋顶花园的积极性。在国外, 很多国家都积极实施许多相关政策来推进屋顶花园的发展。2) 制定法规, 规范屋顶花园营建。私家屋顶花园归私人所有, 经过造园后, 可以形成良好的绿化场所, 但人们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对私家屋顶花园的立面美化效果产生影响。因此为了保证私家屋顶花园的双重效果, 应该进行规范化的要求。当户主普遍进行屋顶花园的造园后, 影响建筑立面绿化效果的是私家屋顶花园的开敞围合面, 如阳台栏杆、护栏等周围的绿化种植。因此, 私家屋顶花园的种植如图2所示, 由于栏杆、护栏等围合面是可以被外界的视线所感知的, 对于这些敞开的围合界面, 应该统一规划出合理的公共统一种植空间, 进行统一种植, 并对植物的种类、形态、色彩、高度做出具体规定, 并制定相应的管理与维护规定。3) 建筑构造创新, 配备统一功能设施。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时, 也应该从实现私家屋顶花园双重作用的角度出发。这样, 既可以结合建筑外观保证风格的一致性, 也可以设置统一的公共种植区域, 同时也便于统一的维护和管理, 从而为居家环境美化和建筑立面的绿化美化都带来方便。

3 结语

私家屋顶花园具有居家环境美化和建筑立面绿化的双重功能, 其顺应着未来绿化的发展趋势。本文对现代居住区中常见的私家屋顶花园形式进行了介绍, 同时对其双重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另外也对其双重作用的实现提出了一些宏观建议, 旨在能对私家屋顶花园的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金錡.屋顶花园设计与营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2]金涛, 杨永胜.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营造[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3.

[3]房地产门户——搜房.入户花园, 把森林送给家庭[EB/OL].http://sh.villach ina.com/2006-12-12/892506.htm, 2006, 12.

[4]田银生, 陶伟.“家世界”构成中的庭园价值——中国传统居家环境结构的“二元对立统一律”分析[EB/OL].http://www.shuigong.com/papers/jianzhu/2005-11-13/paper7080.shtml, 2004, 12.

[5]谢浩.城市立体绿化空间的开拓[J].建筑设计, 2006 (11) :55.

清洁校园 美化环境 篇5

亲爱的同学们:

如今,在我们的校园里、地面上时而可见少数同学随意乱扔的纸屑、食品袋、塑料瓶等。大家都知道校园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特别在春季天气逐渐变暖之际,这些垃圾就在我们的校园里“随风起舞”,而且会成为病菌传播的源头。所有这一切,都跟我们优雅的校园环境极不相称。干净的、绿色的、健康的、卫生的校园,人人渴望。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既是校园文明的受益者,更是校园文明的创造者。为给同学们营造一个清洁卫生、舒心怡人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以实际行动来“清洁校园、美化环境”。所以,我们向全校的同学们发出如下倡议:

1、请不要随手乱扔垃圾。

2、以爱护校园环境为己任,自觉维护校园的清洁卫生,做好值日工作。

3、看到地上有纸屑、塑料袋等杂物,主动拣起来,及时清理教室内垃圾桶。

4、不再把食物带进教室内,同时应主动清理抽屉里的垃圾。

5、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减少浪费,就是减少垃圾。

6、请使用垃圾袋,防止垃圾散落。

7、坚决拥护学生会干部卫生执勤工作。

创文明和谐校园,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自觉增强保护校园环境的意识,做保护校园环境卫生的“绿色卫士”,我们一起努力吧!

第四教学部学生会

如何既美化包装又实现环境保护等 篇6

想一想,全球范围内,供人类食用的食品,大约有三分之一被浪费了。这就意味着参与到生产过程中的水、土地资源、能源、金融资源,有三分之一被浪费了。然而,人们往往认为食物对生态环境无害,原因是这些食物可以进行生物降解,而包装材料却污染环境。这样的观点忽视了粮食生产过程带来的影响。与粮食生产、运输、存储和食物制作等耗费的能源相比,包装耗费的能源只占到10%。如果通过包装设计减少食物浪费,那么将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包装避免牛肉浪费。在我们所吃的食物中,牛肉是给环境带来最大危害的食品之一。每消耗一磅牛肉,就会排放27磅二氧化碳。然而,我们还会浪费掉所购买牛肉的五分之一,相当于每年浪费800万头奶牛,而丢掉牛肉的原因往往是还没来得及食用它就变质了。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呢?食品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包装,能够让牛肉冷冻保鲜以维持几个星期。消费者可能会关注这种塑料包装对环境的影响,但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你只要对比一下哪一种包装对环境的污染更大,之前在牛肉店里,普通包装的牛肉只能保鲜一到三天,而现在这种塑料密封包装能让牛肉保质期延长到21天。这样简单地算一下:如果买到的牛肉不能及时吃掉,那么这种密封的包装将是环境保护的更好选择。

包装保护牛奶资源。美国生产的牛奶,摆放在超市货架上,其中有2%还没来得及被消费者购买就变质了。这种日常的浪费能够通过包装技术解决,譬如瑞典利乐公司(Tetra Pak)的包装方案。在美国,消费者最熟悉的就是利乐公司四四方方的果汁盒。这种包装盒通常使用特殊的纸板,由纸张、塑料和铝片支撑,再经过高温巴氏杀菌。现在欧洲和亚洲普遍使用这种包装,以防止牛奶变质,甚至无需冷藏也能保鲜。

那些有环保意识的消费者。往往不喜欢利乐公司的包装材料,他们认为这种包装不能回收循环利用(可以做到,但是工序很复杂)。然而,不管是否能够回收再利用,利乐公司的这种包装设计确实有利于环境,因为它能够将牛奶的保质期延长到9个月,也降低了冷藏的需求。2%的牛奶浪费似乎不多,但想想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足迹。由此可以证明食品保鲜技术对环境保护带来的积极影响,大于包装本身带来的负面影响。

包装解决棘手难题。食品留下的各种瓶瓶罐罐带来惊人的浪费。对此,麻省理工学院推出了LiquiGlid方案,采用一种具有超强不沾黏性的涂层,将这种涂层涂在瓶子内壁,即便是番茄酱、蛋黄酱这样黏性极强的黏稠体也能像水一样轻易地倒出来(再也不用敲瓶子了)。看起来这种包装仅仅是为了方便,然而这种创新的包装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专门从事食品浪费及可持续包装解决工作的独立顾问,保罗·巴特勒(Paul Butler)估计,大约有5%到7%的半流体食品用完后会留下空容器,而这种浪费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远远大于包装本身带来的环境问题。

另一个减少包装浪费的例子,是纽约设计师德鲁·史丹利(Drew Stanley)提出的包装方案:采用软材料包装,可以在花生酱快食用完时将内部翻出来,把花生酱刮干净。

对于包装设计,我们必须考虑包装在产品生命周期中起到的作用,考虑各个环节,从运输保护、货架展示、使用到最终的处理。消费者的环境保护认知也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人们不倾向于选择环保包装,那么这些对环境有利的包装将无法被普遍运用。

品牌特性:影响消费者行为

“品牌”和“品牌建设”是我们最常听到的行业术语,几乎无处不在。尽管时不时听到这两个词,听到人们强调它们的重要性,但是人们私底下也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品牌建设是否真的这么重要?

为了更好地讨论这个问题,我引进“特性”(Identitv)这个词。组织、产品和服务都有自己的特性。企业正是依靠自己的企业特性,即确定自己具有什么价值主张,锁定哪些消费人群,从而建立起具有企业特性的客户群体。具体说,企业若能让自己的品牌建设特性越明显,传达更多具有目标性的元素、信息,那么对于客户购买行为的推动力就越强。而只是依靠无休止的改动商标或是广告推广你无法取得这种效果。

品牌特性必须与人们形成密切的关系

你的产品或服务给市场带来的潜在价值,其实是客户心智感知价值及其客户体验感知价值的综合。客户对品牌的所有品牌认知及真正的互动,这些最终形成了品牌特性。由客户决定这些品牌认知和互动对于自己具有什么意义,企业没有决定权。也就是说,是客户确立了某一行业品类中各种品牌产品的级别。如果企业想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那么企业的品牌特性就必须与人们形成密切的关系。如今企业面临的难题在于,由于品牌产品众多,客户对品牌不会有太多的关注度,更甚者,客户不相信或者轻易就忘记了品牌的相关信息。因此,即使是最令人难忘的品牌,也面临如何影响客户购买行为的挑战。再加之我们处于数字化时代,搜索引擎等工具能够立即连接起客户和品牌之间的对话。因此,传统的增强品牌形象和企业认知度的营销方法不再适用。当客户一心回避你的品牌信息时,你别指望还能通过常规的方式争取到他。品牌太多了,没有人想看到太多不相关的品牌信息。

消费行为的号召力

在开展品牌建设活动时,许多企业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购买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消费者是企业唯一的客户。因为企业往往会从地域或心理角度去考虑,而不是考虑消费者的行为。许多品牌建设活动都和消费者真实的购物情景脱离。除了这种不一致之外,现在消费者购物行为非常多样化。购买人群会基于他们获得的产品信息,以及所在社区人群对产品的认同度进行购买,同时他们还会进一步和社区人群分享产品信息。人们更注重购买到好产品之后,和人们共享优质产品信息,而不是为拥有比邻居们更好的产品而沾沾自喜。

人们不只会购买那些能够改善自我形象的产品。如今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驱动力包括:成为某社团的一部分,实现附加价值,提升、创造价值,让自己的生活和所在的社区变得与众不同。对于营销者而言,若能让营销活动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就会让自己更有宣传号召力,这比传统的优惠促销以及包装设计都要有效。

影响消费行为

企业的品牌认证由三个部分组成:你是谁?你提供的价值是什么?客户能通过与你的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互动获得怎样的体验?在和每一个客户互动的过程中,这三点都必须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要想提高营销活动的影响力,关键在于促进客户的互动行为,而不仅仅是提升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而且,这三点必须直接关联到购买过程中的客户行为,否则你所投入的金钱将不能转化为效益。若想真正促进客户互动,你的品牌认证不能太抽象,要能够传递出关于客户习惯的信息,能够提升信任度、忠诚度和市场份额。

Sainsbury的“品牌较量”:宝贵的品牌资产

我曾亲身体验了一场品牌活动一英国超市零售商Sainsbury的“品牌较量”(Brand Match)活动,这场活动的目的在于激活、提升消费者的品牌认知,提升销售额。据该公司发布的数据,到1月份,在过去的14周内,它的市场份额上升到16.7%,销售额增长了4.8%,其中该超市零售商的圣诞节销售表现之佳是前所未有的。

“品牌较量”能马上对比出我在各大超市买到的品牌产品价格,包括乐购和阿斯达一它们是该超市零售商的两大竞争对手。如果它的某家店价格比竞争对手贵,那么它便会给你一张优惠券,这样你就能在下一次购物时补回差价。这种快速获取的价格数据基于现代化的BrandView系统,数据每日更新。

我认为这次“品牌较量”运动的成功之处在于:

采用平价策略:Sainsbury在英国的名声,在于它能够提供质量优于乐购和阿斯达的商品,但人们相应地认为它的商品贵一些。事实上,几大竞争对手的价格差不多,但是消费者对品牌产生的“记忆性结构”是很难改变的,比如认为Sainsbury的商品价格贵一些。

而推出“品牌较量”活动,是非常聪明的做法。Sainsbury并不希望自己的所有商品都是最低价,那样将会让自己付出昂贵的代价,同时也会破坏品牌形象。相反,它只是试图达到一个“平价点”,只要和竞争对手相比,保持“同等价格水平”就可以了。

个人体验的影响力:“品牌较量”的影响力在于它的个性化,它能针对我的每一次购物进行数据记录。2012年12月,超过50%的购物者发现,该超市零售商的品牌产品,要比乐购和阿斯达便宜。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改变消费者品牌记忆结构的有效方式,比信息传播、广告传播更有效。其次,对于50%认为该超市零售商的产品还是贵一些的消费者而言,他们发现价格差比他们预期的要小。他们会想:这里确实不贵。事实上,这种以优惠券返回差价的方式,令消费者放心,也会给自己带来回报。

创造品牌资产:“品牌较量”能成为一种强大的品牌资产。该超市零售商可以策划一场活动,谈论价格认知。譬如这么说:“我们的质量和价格,都是经得住‘较量’的。”然而,创造类似“品牌较量”的品牌资产,影响更深刻,它更像是重新组建消费者的记忆结构。事实上,“品牌较量”已经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度,调查数据表明,70%的购物者知道了它。

在我看来,这还是一种有效、聪明的服务,它显得与众不同,平常你看到的就是超市里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大降价”。因此,“品牌较量”似乎更有效。在该超市零售商市场份额上升的同时,其竞争对手乐购的市场份额从30.59%下降到30.1%。

强化品牌渗透力:品牌成长的关键是品牌渗透。在这一点上,“品牌较量”很好地发挥了作用。该超市零售商说:“我们的调查表明,当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情况有了充分的认识时,可以影响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物。”

商业意识:从企业的立场看,推出“品牌较量”活动也是明智之举。通过“品牌较量”活动,以优惠券向购物者返回差价。但是在现实中,并不是每个购物者都使用这些优惠券,那么对该超市零售商而言,这种做法就比降价更划算。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通过“品牌较量”还避免了价格战!

美化环境 篇7

屋顶绿化可以广泛地理解为在各类古今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 (立交桥) 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 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它是一种把绿化搬上屋顶的特殊绿化形式, 是以建筑物顶部平台为依托, 进行蓄水、覆土并营造园林景观的空间美化绿化。[1]

2 国内屋顶绿化的发展

我国从上个世纪60年代研究屋顶绿化的建造技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 城市环境不断地恶劣, 从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政府和民众开始意识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紧迫性。但由于城市建设用地紧张, 无法拿出更多的土地来进行绿化。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增加城镇的人均绿地面积等的需要, 屋顶绿化因解决了在有限的城市空间提高绿地效率这个问题而日渐被人们关注。

3 国内屋顶绿化的现状

现我国的屋顶绿化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天津、成都、重庆等。北京的长城饭店的屋顶花园式北方地区的第一座屋顶花园, 始建于1983年。从那时起, 北京一直在尝试用新的科学技术进行屋顶绿化。对此, 政府也非常重视, 都出台的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屋顶绿化的建设。同时, 其他的城市的屋顶绿化自发的以各种形式展开, 各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如:上海市静安区2002年发布了《关于上海市静安区屋顶绿化实施意见 (试行) 的通知》, 通知提出, 凡列入当年屋顶绿化实施的项目, 每完成1平方米奖励10元。深圳市于1999年11月发布了《深圳市屋顶美化绿化实施办法》等。由此可见, 有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我们有理由相信, 我们的绿色梦想将不再遥远。

4 对环境的美化作用

4.1 丰富城市的立体空间色彩和仰视景观, 改善城市立体空间空气的流动性

这主要是从建筑的立面绿化去体现的。建筑的立面绿化主要包括阳台绿化﹑建筑立面藤本植物绿化等。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 千篇一律的高楼到处林立, 工业污染不断加剧, 使得长期生活在紧张的工作状态中人们, 心情变得更加压抑。所以我们迫切想寻找一种能丰富城市色彩, 改善城市环境的方法。而屋顶绿化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屋顶绿化摘要是从几下几方面来丰富城市的立体空间色彩和仰视景观, 改善城市立体空间空气的流动性。

(1) 植物的不同花色和季相变化, 能丰富城市的色彩。同时也提高了城市的品味。

(2) 植物的高低错落哦, 能丰富城市立体空间的层次感和仰视景观, 从而丰富人们的视觉效果。

(3) 植物能缓解空气中的浮尘, 净化空气, 给浮躁的城市带来几份清凉, 同时也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心情得到放松。

4.2 丰富城市立体空间的俯视景观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建筑物越来越高, 密度越来越大, 形成大量高密度的“钢筋水泥的森林”大量的城市绿化面积和水面面积就被这些“钢筋水泥的森林”给占据了。当人们站在一定高度俯视自己的家园的时候, 出现在人们面前就是满眼的“钢筋水泥的森林”。所以人们想到了在那被遗忘的“钢筋水泥的森林”的屋顶上进行绿化。城市土地寸土寸金, 随着城市扩大, 越来越难以找到可“见缝插绿”的空间。而无屋顶绿化就觉得这一矛盾, 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屋顶绿化从俯视的角度产生的景观效果, 可以消除人们的视觉污染, 可以从整体上美化城市的环境, 同时提高城市的绿地率和城市的人均绿地率。

5 对环境的改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 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空间的越发拥挤和城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出现了“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被严重污染等诸多环境问题。屋顶绿化的出现, 对缓解这些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屋顶绿化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改善环境。

(1) 有屋顶的隔热层的作用, 降低室内的温度。

有研究表明, 在炎热的夏天, 同时使用空调, 有屋顶绿化的室内比没有屋顶绿化的室内空调的用电量能节约四分之三。

(2) 消除城市噪音, 净化空气。

有研究表明, 屋顶绿化至少可以减少3分贝噪声, 同时隔绝噪声效能达到8分贝。这对于那些娱乐场所, 特别是营业时间在晚上, 如迪斯科舞厅等, 消除噪音的效果最好。同时, 屋顶绿化能吸收空气和雨水中的有害物质, 通过植物本身进行分解, 转换为无害物质。联合国环境暑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城市的屋顶绿化率达到70%以上, 城市上空的二氧化碳含量将下降50%。[2]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屋顶的空间, 提高城市的绿化率, 进而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环境。

(3) 增加空气湿度, 形成城市空中的绿化系统,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是由于城市化的发展, 导致城市中的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只要城市与郊区有明显的温差, 就可以说存在了城市热岛, 城市热岛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 但夏季高温天气的热岛效应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来得更为明显。[3]屋顶绿化的植物能够冷却周围环境的大气并增加湿度, 创造出一个宜人的小气候。同时植物蒸腾的水分吸收热量, 并冷却大气,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4) 可以使用建筑废料在屋顶绿化的泥土或隔离层中, 垃圾循环利用, 也起到了改善环境的作用。

6 结语

城市在不断的向前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 同时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所以, 作为一位园林工作者, 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创造出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环境。对于城市建设过程出现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和绿化用地逐渐缩小的矛盾。利用各建筑屋顶开辟园林绿地, 营造屋顶花园恢复绿地最有效最直接的解决此矛盾的措施。城市屋顶绿化在保护城市环境上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据相关科学研究表明:如果把一个城市的屋顶都利用起来进行绿化, 那么这个城市中的二氧化碳的量比没有绿化前降低85%。[4]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 屋顶至今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虽然每幢楼房的屋顶面积十分有限, 但成千上万座高楼大厦的面积相加起来, 就是一个十分可观的数字。有人估计, 一座城市的屋顶面积大约为居住区的1/5。屋顶绿化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屋顶绿化, 是现代城市建设中最廉价的美化﹑改善环境的方式。随着其不断的深入创新和发展, 必将成为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杨永胜, 金淘.屋顶花园设计浅探)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与营建技术[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

[2]赵定国.屋顶绿化及轻型平屋顶绿化技术[J].中国建筑防水, 2004 (4) :17~19.

[3]陈宏.屋顶绿化: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J].引进与咨询, 2006 (9) :39~40.

美化环境 篇8

一、空间布局的品质特征

城市文化广场是由基面、边围、家具等物质要素围合所形成的空间, 是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户外活动场所, 满足休闲、交往、娱乐的功能要求, 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 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传统、风貌特色的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广场在空间构成上应具备下列四个条件:⒈边界线清楚, 能成为“图形”, 此边界线最好是建筑的外墙, 而不是单纯遮挡视线的围墙;⒉具有良好的封闭空间的“阴角”, 容易形成广场“图形”;⒊铺装面直到广场边界, 空间领域明确, 容易构成“图形”;⒋周围的建筑具有某种统一和协调, 广场的宽和高有良好的比例。

所谓广场的空间品质, 不仅要关注实体, 更重要的是要关注空间。老子在《道德经》中有“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空间的定义离不开实体, 可以被感知的实体对空间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参照老子的辩证观, 空间与实体的相互作用正是建筑空间造型的关键所在。广场除实体围合的空间外, 它的空间品质特征还要靠在广场上活动的人来丰富, 人在广场上的活动形成了广场的空间品质的丰富内涵, 因此文化广场的人性化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要尊重周围环境的文化, 注重广场的文化内涵, 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 形成广场良好景观。

二、环境小品的类型特征

环境小品是指公共空间中体量小巧、功能简单、造型别致、富有情趣、选址恰当的精美的构筑物。它置于城市公共环境中, 主要是给人们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 方便人们休憩之用, 并从中获得美感, 同时又能丰富公共环境的景观效果。

城市文化广场中的环境小品形式多种多样, 所用的构造材料也各不相同。很多环境小品设计时全方位地考虑了周围环境、特征、文化传统、空间和城市景观等因素。根据环境小品服务于人的功能, 可以分为以下四类:⒈装饰性环境小品, 它在文化广场中主要起点睛的作用, 丰富文化广场的景观, 同时也有引导、分隔空间和突出主题的作用。它包括围合与阻拦小品、水景小品、交通小品、纪念小品、雕塑小品等, 除起分隔空间的作用外, 还用以突出广场的文化性、人性化特征。⒉展示性小品, 指各种导视图版、路标指示牌, 及文物古建、古树的说明牌、图片画廊等。它对人们有宣传、引导、教育等作用, 其造型各异。⒊休闲环境小品, 指各种造型的座椅、桌、凳和遮阳的伞、罩等, 所用的材料有石材、木材、不锈钢和混凝土等, 常常结合文化广场的环境放置。其位置、大小、色彩、质地应与整个环境协调统一, 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观环境, 特别是休憩性文化广场上的环境小品更应体现轻松、恬静、温馨、活泼浪漫的环境气氛。⒋照明小品, 主要指文化广场中的路灯、地灯、投射灯等。照明小品具有实用性的照明功能, 同时本身的观赏性可以成为城市文化广场饰景的一部分, 其造型的色彩、质感、外观应与整个广场的环境相协调。灯光照明小品主要是为了文化广场的夜景效果而设置的, 突出广场的重点区域, 其造型的外观、色彩、质感都应与广场周边环境的景观相协调, 体现时代感, 并具象征意义。

三、环境小品的空间尺度人性化价值体现

环境小品在文化广场中是一种小型的实用艺术装饰品, 它虽然在文化广场中占的比例不大, 但影响深、作用大, 能够很好地美化文化广场环境和突出文化广场的主景, 成为城市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一) 环境小品对城市文化广场空间布局共享作用

环境小品是城市文化广场的家具, 作为文化广场的空间布局要素, 引导、指示公共交往空间而且具有“共享”的特征。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市中心, 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广场的代表作, 有人把它称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人们之所以把广场称作“露天的客厅”, 是因为广场具有交往功能, 是共享空间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高峰时期, 在这个共享空间里, 环境小品成为必要的空间布局载体。

城市文化广场与周围环境、街道在形式上、组成上有许多必然的联系, 它们的协调与统一是构成广场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城市文化广场的结构一般都为开敞式的, 组织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周围的建筑, 即边围。结合文化广场主题性, 运用合理适当的处理方法, 将周围建筑, 环境小品等很好地融入广场环境中。广场空间的类型和层次可看作是广场环境系统的空间结构, 丰富空间的层次和类型是对系统结构的完善, 将有助于满足广场使用多样性的需求。为了丰富空间的结构层次, 利用尺度、围合程度、地面质地等手法, 在广场整体中划分出主与从、公共与相对私密等不同的空间领域, 并可在不同空间丰富其边沿的状态。

(二) 环境小品作为城市文化广场的标志意象

广场特色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在特定的城市、特定的环境中的体现。所谓广场特色就是要表现其所具有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方性。特色就是与众不同, 它只能出现在某一处, 具有不可替代的形态和形式。文化广场上的标志性建筑就是构成其特点的重要因素, 广场特色还反映在当地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 体现在当地人民的习俗和情趣之中。广场不仅要具有特色, 它还是一个时代特征的重要载体。为了更好地表现出广场的时代特征, 就必须运用最新设计思想和理论, 追求新的创意, 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艺术手法.反映时代水平。家具是广场空间内相对活跃的因素, 一个没有家具的起居室是难以想象的, 一个没有家具的城市广场会显得异常空荡。家具的主要作用体现在空间的方向性上, 它可以用树木、水体、休闲座椅、环境小品、设施等来点缀广场, 平衡视觉。把家具作为现代文化休闲广场的标志, 营造适合多数人利用的交往空间, 形成广场文化意象。

(三) 环境小品在文化广场空间布局中的组织体现

环境小品作为一种实用、装饰性的艺术品, 它本身具有很高的审美功能, 往往通过其色彩、质感、肌理、尺度、外观造型的特点, 成为文化广场景观的焦点。在文化广场设计中主要通过主景升高、轴线的运用、空间的构图重心来突出文化广场的主景。用环境小品分隔空间, 可以增加空间层次, 丰富文化广场的景观。处理手法可分为障景和隔景。隔景又可分为实隔和虚隔。实隔如实墙、假山等;虚隔如空窗、漏窗、花架等分隔手法。如果分隔的景物设计新颖、处理得宜, 从而会给人很高的艺术情趣, 使文化广场景观更具有感染力。如文化广场轴线两旁的景观墙的应用, 其设计目的是分隔环境空间, 同时起到引导的作用。

环境小品在文化广场中除了自身的使用功能外, 更重要的作用是把文化广场中的景色组织起来, 在空间中形成过渡和连接的纽带。如文化广场中景墙的门窗除装饰作用之外, 还起着引导和连接的作用。环境小品进行空间布局时要有立意, 同时也要考虑它的科学性和文化性, 体现地方性和时代感。进行环境小品设计时, 要从其周围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征来呈现不同的风格, 用新的技术、工艺、材料、艺术手法来反映时代精神。

(四) 环境小品在文化广场空间布局中的人性化尺度体现

一般文化广场的比例设计是根据广场的性质、规模和其文化特点来决定的。环境小品在文化广场中给人的印象应为开敞性的, 否则, 难以吸引人们停留。所以一般文化广场空间应满足这样的条件比较合适:大小在1公顷左右, 广场宽度介于边围1倍建筑高度与2倍建筑高度之间。

据研究认为, 人眼以大约60度角的圆锥为视野范围。视觉在空间中就感受他人而言, 有明确的界限。一般来说, 在大约100米处, 远处的模糊人影就变成了具体的个人, 这一范围, 被称为社会性视觉领域;在70-100米的距离, 人们则可以分辨出性别, 根据姿态与服饰认出熟悉的人;在30米处的距离, 则可以看清细节, 对人而言, 可识别面部特征, 发型和年纪, 认出不常见的人;当距离缩小到20-25米时, 人们能识别对方的表情与心绪。这与芦原义信的“外部模数理论”相吻合。

尺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广场的平面尺度和其界面的高度具有一定的联系, 但最为根本的是应以人对环境的舒适度为依据。“在实际建筑总平面规划中, D/H=1, 2, 3, 4为最广泛应用的数值, D/H>4时, 相互间的影响己经很薄弱了”。芦原义信还提出:25米是外部空间亲切尺度的最大距离。从人的视觉能力来看, 距离为20—25m时, 大多数人能看清别人的表情与心绪, 在这个距离上, 见面才真正令人感兴趣, 并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对交往行为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观看他人活动的最大距离为70—100米。广场的形成与围合它的建筑物有直接关系, 因而其尺度受到建筑物尺度的直接影响。对人的行为研究表明, 人在空间中倾向于寻找可依靠的边界, 即“边界效应”。环境通过物质形式向人提供传达其意义的线索。因此, 在环境小品布局设计中, 应丰富其类型, 体现人性化特点, 从而满足多样性的需求。

四、结语

城市文化广场是城市的客厅, 是城市特色形成及空间构成的重要因素。环境小品在文化广场中经精心布局, 设计灵活新颖, 把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功能性和技术性融为一体, 与环境建筑、地形、植物、水体有机的结合, 共同构成优美的环境景观, 产生奇妙的艺术效果, 在文化广场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环境小品在文化广场中运用, 能够增强文化广场的感染力。文化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 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色体现了广场空间布局的人性化价值, 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交往空间和环境,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人们对交往空间的需求不断增加, 如何营造一个体现人性化价值的和谐交往空间是设计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城市文化广场就是人们交往的“露天客厅”。具有艺术性、时代性、功能与美观相结合的环境小品, 点缀广场环境, 活跃景色, 烘托气氛, 将成为营造人性化文化广场的核心景观。

参考文献

[1]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2]蔡永洁著.城市广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3 (]丹麦) 杨·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4][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 2001

[5]王柯、夏健、杨新海.城市广场设计[M].南京:东南人学出版社, 1999

[6][日]芦原义信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7]韩远彬.浅析环境小品在城市公园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5 (6) :1020-1021页

美化环境 篇9

摘 要:近年来,W公司大力开展环境整治活动,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然而,员工中却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与日趋美化的工作环境不相适应。为此,笔者通过走访基层单位、听取员工文明礼仪专题讨论会、开展书面调研、查阅文献、观察身边不文明现象等多种途径,广泛征集各类不文明现象,深入分析不文明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希望对员工减少不文明行为,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新变化有所助益。

关键词:文化礼仪;员工;文明

一、各种各样的不文明行为

从调研的整体情况来看,大家反映最多的三大不文明行为依次是:

(一)不遵守交通规则

一是缺乏交通规则意识。机动车辆超速行驶、不按道行驶、胡乱变道、随意鸣笛、逆行、抢道;非机动车辆反道行驶;驾驶人员不携带驾驶证,不系安全带,行车时吸烟、打电话;行人乱穿马路,乱闯红灯等现象较为普遍。二是车辆摆放不符合规范。车辆乱停乱放,久停久放,摆放不规范、不整齐,车头方向不一致。三是车容场况不佳。车辆不完好,车容不整洁,存在从车内往外扔垃圾现象,停车场内或道路上频现垃圾、杂物、痰迹等。

(二)不爱护公共环境

一是随意倾倒垃圾。员工的垃圾分类回收意识不强,存在随手扔垃圾、随处扔烟头、随地吐痰等现象。二是私自采摘花朵。私自采摘公共区域的鲜花,任意践踏花草苗木。三是施工现场未能“工完料尽场地清”。施工项目结束后,时常有各种检修垃圾未及时清运,造成安全隐患、消防隐患、环境污染及检修费的重复支出。

(三)不注意个人形象

一是未按要求着装。一些员工未按规定着全套工作服,或穿半身工作服,或不扣衣扣、卷袖管、卷裤腿,或工作服不够干净整洁、皱皱巴巴。二是未做到语言文明。没有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通勤车上大声说笑,接打电话声音大,未使用文明用语,有时说话带脏字,谈话时打探个人隐私等。

二、不文明行为背后的原因分析

对于上述三大不文明行为,笔者认为,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企业员工作为一个社会人,也免不了或多或少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文明虽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精神文明仍有待提高,许多人尚未养成自觉遵守社会规范、讲文明、守礼仪的习惯。社会环境与文明行为相辅相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约束人的行为朝着文明的方向发展,而不好的社会环境则会阻碍文明行为的实施。

(二)审美素质不高

每个人都有积极向上的愿望,都想成为一个文明人,但能做到的程度不一,这与每个人自身的观念、标准、价值判断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审美素质不容小觑。在许多员工心目中,并没有意识到穿工作服不扣衣扣,工作服不干净,谈话时打探个人隐私等是不文明行为。因此,对于这些行为,他们并未觉得有何不妥,因此,在不经意间,也会去做这些事情,从而不知不觉成为一个不文明人。

(三)缺乏相应的考核管理措施

在文明礼仪方面,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不严,未作硬性规定,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考核措施,员工违规无需接受处罚或处罚成本低。即便对施工现场有“工完料尽场地清”的要求,但是制度执行不严,现场建筑垃圾处理的职责细化不够,实施时互相推诿,扯皮不断,不了了之,对不及时清理或未清理垃圾的承包商考核乏力,处罚过轻,起不到管控的效果。

(四)硬件设施不够人性化

W公司虽然在整体环境面貌上焕然一新,但一些细节之处并未做到人性化服务,给员工造成了不便,进而易导致不文明行为的产生。如一些独立办公楼门前路段,未设置人行道,易造成员工乱穿马路;某些员工上下班必经之路垃圾桶设置较少,垃圾桶摆放密度和位置不甚合理,造成员工有时垃圾没处丢,随手乱扔;停车位不足,一些车多路段,未设置机动车或自行车停放处,造成员工乱停车。

三、关于消除不文明现象的对策

员工要形成和保持良好、文明的工作和生活习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不断地教育、熏陶、管理、处罚,逐步提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重视礼仪宣传,逐步营造文明氛围

目前,部分员工对文明礼仪知识的认识不足,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必须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入手。以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等四德教育为基础,加强企业文化和文明礼仪等内容的宣传教育。其次,充分利用好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等资源,加大对文明的投入,通过制作宣传手册、宣传短片、滚动播放监控到的身边文明行为等手段,传播文明正能量。

(二)加强考核监督,不断完善管理体系

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便能养成的,必须依靠长效的管理机制,常抓不懈。一是应制订切实可行的文明礼仪规章制度,对文明办公、物品摆放、卫生管理等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二是将文明行为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与奖金、评优等相挂钩,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考核及时奖优罚劣,予以兑现。三是采取监控、曝光、设立警示牌和举报电话等手段,对闯红灯、采花草、乱倾倒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处罚,让不文明行为无处遁形。

(三) 真心关爱员工,努力提供便捷服务

环境与文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良好的环境可以约束人的行为,而不便的环境则会引发一些不文明行为。应加强人性化服务,应耐心倾听员工的心声,深入了解员工的需求,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为员工营造一个舒适、整洁、便利的工作环境,以减少因不便引起的不文明行为。

(四)加强自身修养,自觉践行文明礼仪

上一篇:新课改中的班主任工作下一篇:PLC技术机械电气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