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绒制品消费

2024-09-22

羊绒制品消费(精选9篇)

羊绒制品消费 篇1

1 关于羊绒制品消费偏好的研究

崔岳玲 (2003) 研究了上海市消费者羊绒制品消费情况。采用调研问卷方式, 发放问卷100份, 样本涉及上海市7个具有代表性的商场, 问卷内容包括消费者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对羊绒产品要素的偏好、有关被访者的人口统计特征。围绕数据进行分析, 对羊绒制品的消费行为及消费者对羊绒制品的产品因素的偏好进行研究。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 消费者主要通过逛商店获取羊绒制品信息 (图1) ; (2) 穿着舒适性、款式和做工是消费者购买羊绒制品时考虑的最重要三个因素 (表1) ; (3) 多数消费者在需要羊绒制品时和旺季销售时购买 (图2) ; (4) 商场打折和品牌专柜打折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两种促销方式 (图3) ; (5) 消费者容易接受的羊绒制品的产品风格为:简洁、时尚、休闲的款式风格; (6) 面料选择上, 消费者倾向纯羊绒面料制品; (7) 款式方面, 倾向无装饰或者提花装饰的素雅的纯色; (8) 消费者购买羊绒制品的价格大都在500~1500元之间。

张志新、毛莉莉 (2008) 对西安市女装羊绒衫消费行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调查以消费者选购羊绒衫的注重因素 (价格、品牌、款式、颜色) 、版型选择、市场状况3方面为依据设计问卷。在西安市3大羊绒衫商场发放问卷, 调查对象为在商场购买羊绒衫的女性消费者, 样本量为200份。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得到如下调查结果: (1) 消费者年龄趋于年轻化, 购买羊绒衫的女性消费者, 36~54岁的消费者共占77.1%, 成为购买羊绒衫的主要对象 (图4) ; (2) 中低价位的羊绒衫存在较大的消费市场, 消费者在购买羊绒衫时, 可以接受的价格范围在500~1000元的最多, 占45.8% (图5) ; (3) 市场上女装羊绒衫存在的首要问题是价格高, 款式普通也是羊绒衫存在的重要问题, 合体度不高、图案复杂、同款颜色不全三者所占比例接近, 依次为14.3%、13.8%、13.4%, 这些都是羊绒衫普遍存在的问题 (图6) 。

金琳 (2006) 在研究A公司羊绒衫业务发展战略和营销策略时, 对国内羊绒衫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数据由A公司委托某市场调研公司进行问卷调查获得, 调查内容主要为消费者行为与偏好。结果表明 (原文未给出数据及分析方法, 仅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描述) : (1) 消费者对羊绒衫有多方面价值诉求, 包括款式新颖、样子好、时尚、简洁、休闲、贴身、幽雅、多样变化、创新等; (2) 受访者不购买羊绒衫的主要原因是:价格贵、款式不够多, 其他提及的负面原因包括:存在假货、洗涤后尺寸变大等; (3) 大部分购买羊绒衫的受访者 (83%) 是为自己购买, 超过一半的用于送礼, 主要是送给家人、亲戚或朋友; (4) 40%的受访者平均付500~700元购买羊绒衫, 花800~1000元 (26%) 的比花700~800元 (21%) 的还要多。调研结果还显示不同的客户群对羊绒衫的需求是不同的。通过归纳整理, 可以把市场分为款式吸引型、商务经典型、保暖耐用型、礼品型四大类。款式吸引型主要针对款式上要求新颖、样子好的为25~35岁的年轻白领。他们要求颜色种类多、时尚、休闲。商务经典型要求质量好、柔软舒适、羊绒含量高、不起球、是理想的上班服, 主要为35~55岁的注重生活品质的有一定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成功人士。保暖耐用型主要针对需要保暖作用好、耐用、价格适中的人群, 主要适合中老年人穿着。礼品型需要较多广告促销, 但价格不宜过高, 包装必须精美, 在原价基础上打折, 或组织企业团购会产生比较好的促销效果。

佘巧霞 (2006) 分析了国内羊绒衫销售情况, 认为如今的国内消费者, 特别是那些年轻消费者, 对羊绒服饰的热情已经大为减弱, 研究引述了国内某羊绒企业所做的一项调查, 该企业对全国十个大中城市中25~35岁的消费人群做了调查, 结果表明, 其中80%的受调查者对羊绒制品兴趣不大, 原因包括羊绒制品难保养及羊绒服饰款式单调陈旧等。

2 关于羊绒制品消费特点的研究

张国军 (2007) 在分析内蒙古羊绒产业市场环境时, 对国内羊羊绒绒消消费费现现状状和和特特点点进进行行了了研研究究。文文章章分分析析了了羊羊绒绒产产品品品品牌牌的的占有率情况, 前十个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合计为60.91% (图7) , 说明消费者在选购羊绒产品时还是比较注重品牌的, 前十名中内蒙古的品牌占了三个 (鄂尔多斯、鹿王、兆君) , 总共市场占有率在36.69%, 说明国内的消费者还是比较认可内蒙古的羊绒品牌的。文章还总结了我国羊绒制品消费的特点:中低档产品消费总量排世界第一, 但人均羊绒占有量较低;羊绒产品消费逐步面向普通消费者;时尚、环保的消费理念渐入人心;品牌引领市场;消费者以中老年顾客为主;产品季节性仍然比较明显。

许海清 (2008) 认为随着羊绒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内外市场需求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羊绒制品的消费特点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文章总结了羊绒制品消费的4个特点, 第一, 季节性减弱。随着纺织品工艺技术的创新, 在羊绒制品中添加天丝、亚麻、竹等原料, 使得羊绒制品的穿着不再仅限于冬季, 在一年四季中都会有消费需求, 只不过冬季仍是销售的旺季。第二, 稀有转向流行性。随着时尚元素在设计中的添加, 羊绒制品的时装化渐成潮流, 一些镶水钻、提花, 色彩明快、设计个性化的羊绒制品尤其是羊绒衫已经成为流行性消费商品。第三, 高档迈向平民化。随着羊绒工业的发展, 尤其是中国羊绒业的发展, 羊绒产量增加, 羊绒制品成本下降, 羊绒制品的消费迈向平民化, 全球消费量逐年增加。第四, 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安全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健康、舒适、环保、安全已经成为人们的消费主题。

3 小结

综合以上分析, 关于羊绒制品消费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从研究内容看, 以研究羊绒制品消费者行为偏好、消费趋势、消费特点为主, 研究视角比较单一;从研究对象看, 大多以羊绒制品中的羊绒衫为研究对象, 对其他羊绒制品研究的较少;从研究区域看, 以局部范围或区域范围内消费研究为主, 缺乏对全国总体的羊绒制品消费情况的研究;从研究方法看, 除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数据外, 大多数研究只停留在简单的文字描述上, 缺乏统计数据、理论的支撑和系统科学的论证, 研究的说服力和可靠性不高。

摘要:羊绒制品消费是整个羊绒产业链条的最终环节, 关系到羊绒产品的价值能否顺利实现。在买方市场商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 关注消费需求的发展状况对羊绒制品生产企业乃至羊绒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羊绒制品消费状况受到经济发展、价值观念、文化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因此对羊绒制品消费深入的切合实际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羊绒制品,消费,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1]崔岳玲, 羊绒行业市场分析及羊绒企业产品策略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 2003:1-69.

[2]张志新, 毛莉莉, 西安市女装羊绒衫消费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针织工业, 2008 (2) :29-31.

[3]金琳, A公司羊绒衫业务发展战略和营销策略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1-56.

[4]佘巧霞, 羊绒衫设计组织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 2006:1-63.

[5]张国军, 内蒙古羊绒产业市场环境分析[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 2007:1-72.

[6]许海清, 从羊绒制品消费特点的变化谈企业的营销策略创新[J].经济论坛, 2008 (20) :90-92.

[7]左艳艳, 李金侠, 华北地区中老年针织毛衫消费需求分析[J].纺织科技进展, 2011 (6) :90-93.

羊绒制品消费 篇2

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方案

(工信部联消费[2008]2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委(经贸委、工业主管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行政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对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做好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现将《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具体的组织实施方案。

各地工业、质检、工商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协作配合,各司其职,做好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将工作情况及时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二○○八年十月十八日

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方案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是一次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这次事件暴露出乳制品企业缺乏社会责任,企业管理和制度执行存在漏洞,乳制品行业管理薄弱等突出问题。为贯彻国务院对乳制品行业进行整顿和规范的工作部署,落实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切实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建立促进我国乳制品行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企业奶源基地建设、原辅料进厂、生产加工、储藏运输、产品出厂过程的质量管理,建立健全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产品信息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体系,通过实施行业整顿和规范,确保企业生产的乳制品符合质量安全要求,行业整体生产恢复到正常水平。

(一)确保原辅料100%合格

所有生产用原辅料达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进入加工环节的原辅料100%合格;支持企业自建奶源基地(自建牧场或投资参股养殖小区),确保生鲜乳合格。

(二)确保乳制品100%合格

严把乳制品生产关和出厂关,所有生产企业具备三聚氰胺检测条件(包括建立合法、固定的产品检测渠道);出厂的乳制品100%符合国家对产品所含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规定。

(三)严格规范生产秩序

经过生产企业整顿,打击违法行为,纠正违规行为,规范企业的生产销售秩序,使整顿合格企业的生产恢复到正常水平。依法关闭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要求、在整改期限内不能达到验收条件的乳制品加工企业,取缔非法生产企业。

(四)履行企业社会承诺

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实际行动,加强企业管理,增强检测能力,提高检测水平,完善检测制度,保证乳制品质量。向消费者负责,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恢复产品市场信誉,重振民族品牌。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企业奶源基地建设

各地工业主管部门按照产业政策,要求企业加快奶源基地建设, 企业要提高奶源基地(自建牧场或投资参股小区)养殖技术水平,依据《良好农业规范》(GB/T20014.8),分批实现标准化管理,杜绝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饲料入场。

(二)规范原辅料收购秩序

各地政府要合理划定收奶区域,严格禁止企业争抢奶源;企业实行入厂原辅料质量批批检测,严控原辅料采购质量,健全质量检测制度,杜绝含有三聚氰胺等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者其他可能危害健康物质的原辅料进厂;建立企业原辅料采购信息档案,完善原辅料质量追溯制度。

(三)严格乳制品生产管理

完善企业乳制品生产工艺、设备、检测手段;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项质量标准;严禁在生产过程添加三聚氰胺等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者其他危害健康物质。

(四)强化乳制品出厂检验

企业必须具备三聚氰胺检测仪器(酶标仪、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或气相色谱―质谱仪)和掌握检测方法的人员或建立合法、固定的检测渠道,制定严格的乳制品出厂检验制度,出厂产品批批检测。

(五)规范产品追溯与召回管理

生产企业要建立和实施产品追溯和召回制度,从原料、辅料到成品等各环节均具有可追溯性,杜绝生产环节的不合格产品出厂。生产企业应对已进入流通环节的不合格产品迅速采取处置措施,实施召回和销毁,并及时报告政府主管部门。

(六)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

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加强信息化手段,建立和完善企业质量档案、《生鲜乳、原辅料检验规范》、《化学品及食品添加剂管理规范》、《成品检验规范》、《生产工艺操作规范》、《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管理制度》、《计量管理制度》、《文件记录和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规范和管理制度,做到管理到位,责任到人。乳制品生产企业要逐步建立良好生产规范体系(GMP)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GB/T22000-2006)或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

(七)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建立乳制品生产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体系,提高从业人员道德和质量、法律意识,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八)加强生产企业监管

地方工业、质检、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对乳制品生产企业和产品质量的监管,健全乳制品质量第三方检测制度,完善监督检测手段;建立乳制品生产企业和经营者不良记录档案,公布不合格产品及处置结果,依法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九)贯彻落实产业政策

地方工业、卫生、质检等部门要认真执行《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和《乳制品行业准入条件》,规范行业投资行为,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关闭在整改期限内不能达到验收条件的企业。工商部门按照《食品卫生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依法责令企业变更经营范围或吊销营业执照。

三、进度安排

用半年时间集中开展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整顿和规范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自查自纠和监督整改阶段(9月19日―12月31日)

企业自查自纠要有具体的工作方案和措施,通过内部管理整顿和产品自检等,开展自查自纠,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各地工业、质检、工商部门要制定组织实施整顿和规范工作的方案,加强检查和监督,及时查处企业的违法行为,纠正违规行为,重点对企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对整改效果进行检查。

企业自查自纠要做到:

1.严格执行《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2.具备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规定的管理制度,健全质量安全责任制;

3.在原辅料进厂、生产加工、产品销售等环节杜绝加入三聚氰胺等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者其他可能危害健康物质;

4.具备合理的生产设备、产品质量安全必备的检测手段;

5.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各项质量标准;

6.建立健全了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产品信息管理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体系等。不合格产品全部下架、召回、销毁。

对自查出的问题,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的要求,逐一整改,彻底纠正,并进行自查整顿总结。

监督企业整改的重点是:

1.监督企业对整改前和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否逐一梳理,认真整改,措施落实,已见成效;

2.监督企业是否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产品检测手段,配备了必须的检测仪器设备,兑现向社会所做的各项承诺;

3.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克服困难,切实履行原料奶收购合同,维护奶农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4.督促具备产品质量保证条件的企业顾全大局,积极恢复生产,保证市场供应;

5.加强对整改工作的分类指导,适时召开企业整改现场会,推动整改工作落实、突出问题得到解决、整改工作成效明显企业的好做法; 6.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产品信息管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体系。

(二)检查验收阶段(2009年1月1日―2月28日)

由各地工业主管部门会同质检、工商部门组织开展对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的检查验收工作,对验收不合格企业应责令停产再整顿,至2009年2月底验收不合格的企业应予关闭。质检部门依法注销生产许可证,工商部门依法责令企业变更经营范围或吊销营业执照。各地要将验收合格企业在地方媒体进行公布,并将验收结果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

企业整顿验收合格条件为:

1.企业生产经营证照齐全(食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

2.整改前企业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已逐一纠正,并消除隐患,做到逐项整改归零,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建立了产品质量报告和问题产品召回制度;建立了产品信息管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体系;

3.企业已按照良好规范(GMP)要求组织生产。企业建立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GB/T22000-2006)或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生产专供婴幼儿奶粉的企业必须实施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

4.企业具备健全的原辅料进厂检验,进入加工环节的原辅料100%合格;企业具备三聚氰胺检测仪器和掌握检测方法的人员或建立合法、固定的检测渠道,具有完善的质量检测手段和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生产过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产品出厂检验的管理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出厂的乳制品100%符合国家对产品所含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规定;

5.有完整的整改报告,重点是企业整改内容、采取的具体措施,所存在问题解决的情况及企业整改取得的成效。

(三)巩固成果阶段(2009年3月1日-3月31日)

通过整顿规范工作,乳制品生产企业恢复到正常水平;扶持一批大型骨干企业,支持一批整改见效企业,淘汰一批落后企业,关闭一批在整改期限内不能达到验收条件的企业,取缔一批非法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强强联合等方式,加快企业集团化、集约化进程,整合加工资源,提升产业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行业加强自律和企业规范工作,加强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并适时修订完善产业政策,严格实行行业准入制度;建立乳制品质量安全事故和企业应急监测预警体系;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制定产业扶持政策。国家质检总局加强对已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资质监管;加强对乳制品质量的监督检查;逐步推行良好生产规范认证(GMP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GB/T22000-2006)或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HACCP认证);健全乳制品加工环节质量安全检测预警体系。国家工商总局指导系统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乳制品生产企业工商登记工作。对无前置许可或许可过期的,责令办理变更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全面提升乳制品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巩固整顿规范工作成效。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责任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对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组织协调,由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各地工业、质检、工商等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协作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合力,认真负责地做好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

(二)整顿规范工作要落实到企业

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会同质检、工商等部门将辖区内所有乳制品生产企业纳入整顿和规范的范围,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真空;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整顿和规范的实施方案,更有针对性的做好整顿和规范工作;要对照任务要求,严格依法行政,贯彻政策和标准,逐一企业、逐一环节,将整顿和规范工作落实到企业,落实到生产加工全过程,切实改进和完善企业管理,确保生产合格产品。

(三)加强信息报送,加大宣传力度

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及时、准确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反映乳制品生产企业动态(生鲜乳收购、企业生产、产品质量、产品库存和销售)、企业整顿和规范工作进展、实施效果、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具体建议;各地工业、质检、工商部门要相互通报情况,加强信息沟通和共享,及时会商解决问题;生产企业要与政府建立信息直报渠道和信息报告制度,定期向所在省级政府工业主管部门报送相关信息。

各地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重点宣传企业在生鲜乳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等环节所采取有效措施以及改善经营管理、加强质量监督、配备检测设备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宣传整顿和规范工作取得的成效、好的企业典型及其优质合格产品,对态度消极、整改不力的企业要给予通报、曝光。

(四)加强行业管理,严禁新开工项目

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乳制品行业管理,及时了解、协调企业整改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帮助企业恢复生产。整顿和规范期间,一律暂停乳制品加工新上项目(企业)的核准;改扩建项目(企业)必须报国家有关部门核准。

(五)做好资产清理,维护社会稳定

各地要把握政策界限,严格依法妥善处理好关闭在整改期限内不能达到验收条件的乳制品加工企业,取缔违法企业中涉及的企业资产处置和职工安置等问题,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六)做好整顿规范总结,巩固工作成果

各地工业、质检、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整顿和行业规范中好做法、好经验的推广工作,巩固整顿规范成果。要结合本地开展整顿和规范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总结,并分别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

羊绒制品消费 篇3

【关键词】ELDS 弹性系数 基本需求 额外需求

一、引言

国际上乳制品的消费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由于受消费习惯、收入等因素影响,我国乳制品消费水平一直偏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2000年国家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以来,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均有大幅提高。近十年来,大中城市成为乳制品的主要消费市场,然而农村居民消费绝对量较低。本文将在ELES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扩展线性需求函数ELDS,计算出城乡居民的基本需求量和额外需求量,从而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

二、ELES模型的扩展:扩展线性需求函数ELDS

扩展线性需求函数ELDS是以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为基础的。1973年Liuch提出了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其经济涵义是在一定时期内,在给定消费总支出和价格的前提下,消费者首先满足其基本需求支出;扣除基本需求支出之后的收入则按比例在各类商品支出及储蓄之间分配。这称之为消费者选择理论,或消费者行动理论。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Vj代表某类消费者对第j类消费品的消费总支出;Vj0为某类消费者对第j类消费品的基本消费支出;为各类消费品基本需求支出之和;I是消费者收入水平;bj为边际消费倾向,其中0?燮bj?燮1,且(j=1….n)。

ELES模型解释了消费者对其收入在各类商品支出及储蓄之间是如何分配的问题,是消费者消费行为和结构分析常用的处理方法,但是从营养和健康的角度,考虑人们消费的基本需求是不宜用消费支出来衡量的,更好的衡量标准是商品数量,基于此,文章通过扩展ELES模型,将边际消费倾向bj变换为支出弹性ej,将第j类商品的消费支出Vj变换为消费量Dj,从而得到扩展线性需求函数ELDS,具体推导过程如下:

其中Dj为消费者对第j类商品的人均消费量,Dj0为消费者对第j类商品的人均基本消费量,SDj为对消费者第j类商品的人均额外消费量或称之为人均追加消费量,由于ej可能为负值,所以额外消费量SDj可以为负值,这反映了消费者对第j类商品消费严重不足。

利用ELDS函数进行基本需求和额外需求的测算时,通常假定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各类消费品的需求量,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各类消费品价格,乳制品是对消费者收入和价格比较敏感的消费食品(程国强,2001),符合假定;假定所有消费者对某类消费品的消费弹性无明显差异,本文的分析平台是人均城镇或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符合假定;假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可代替消费者收入水平,这符合现实。

由基本需求量和额外需求量的计算公式可知,要对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乳制品基本消费量Dj0和额外消费量SDj进行计算,就要对人均乳制品消费量Dj、弹性系数ej、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I和居民生活基本消费总水平各组成部分进行测算,其中文中原始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奶业年鉴》2002-2003。

三、ELDS各组成部分的数据处理

1、乳制品弹性系数ej的测算

弹性系数是一定时期内消费量的增加率与收入增长率之间的比例,它反映了消费者因收入变化而对乳制品消费量的敏感性。根据公式:ej=(△Vj/Vj)/(△I/I),可以得到1993-2003年的全国城乡居民对乳制品消费的弹性系数和消费总水平(包括城镇弹性系数、农村弹性系数、城镇消费总水平、农村消费总水平)。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对乳制品消费的支出弹性基本上是逐年增加的;1998年以后增加幅度显著。

2、居民生活基本消费总水平分析

居民的基本消费支出指一定时期内居民用的维持基本生活的消费支出,它包括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居住支出、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医疗保健支出、运输邮电业支出、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以及杂项支出,由于杂项支出比例较少,且需求弹性较大,因此我们这里摒除此项,仅用其余七项之和来代替居民生活基本消费总水平。

3、其他数据

城乡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量Dj是来源于统计年鉴的原始数据,其中城镇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是指标“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主要商品数量”,农村数据来源于指标“全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乳制品消费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I同样是来源于统计年鉴的原始数据,其中城镇居民收入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收入则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四、中国城乡居民乳制品消费:基本需求与额外需求

乳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钙铁等微量元素,是营养全面的理想食品,对其基本需求是为了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劳动者为了恢复体力和智力的基本消费量。额外需求是满足人们舒适、快乐需要的非基本消费量,也是人们为了发展体力和智力的额外消费。基本需求是一种低层次的需要,而额外需求则是较高层次的需要。因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人们总的消费支出中,一般而言,基本需求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低,需求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根据基本需求量的计算公式:

结果显示,城乡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基本上逐年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基本需求和额外需求基本持续上升,而额外需求近年来成为农村居民乳制品消费的主要部分。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城乡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量逐年增加,城镇居民购买是主要增长源。1993-2003年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量从8.70增加到18.62千克,年均增长11.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年均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基本上逐年增加。另外,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比从1993年的10:1到2003年的11:1,城乡消费差距略微拉大。考虑到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量的绝对数较大,且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非农就业空间的扩大,城市规模的扩张,未来年份城镇居民购买将仍然是乳制品消费市场增长的主要来源。

第二,城镇居民乳制品基本需求逐年增加,形成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的稳定增长来源。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1993-2003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基本消费一直占人均消费的85%左右,年均增长10.4%,与其人均消费的增长保持高度一致,由此反映城镇居民乳制品的基本需求是乳制品消费的主要增长来源,同时,由于人均额外消费量具有低水平增长趋势,从而反映未来年份我国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仍属于基本消费需求,且仍处于增长态势。

第三,农村居民乳制品额外需求增长明显,基本需求仍然不足。随着农村居民生活的日益改善,以及居民观念的变化,乳制品逐渐走向农村家庭。但从近十年的发展来看,农村乳制品消费市场消费绝对量少是主要特征,其次其主要顾客群是农村少数先富起来的人,因此进一步启动农村市场,关注农村居民的营养健康,提高全民综合素质是当前较重要的问题。

五、结论及建议

第一,生产厂家应提高乳制品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利用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乳制品产量,并发挥规模效应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对于企业经营策略,可以按照不同的消费群体,细化目标市场,实行产品多样化研发策略,作为乳制品生产企业既要满足城市居民对乳制品营养成分和口味的更高需求和变化,还要满足农村市场低价产品市场的扩张,实行产品多样化研发策略,使乳制品成为不同消费群体都很满意的基本营养食品。

第二,经销商应针对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提高商品质量,建立通畅完善的销售网络,减少流通环节,缩短产品的流通时间,做好市场需求预测,避免产品出现积压,保证为居民提供价美物廉的乳制品。

第三,政府应大力发展中国乳业,合理引导城乡消费市场的开发启动。

(注: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十五”规划项目(2004D08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赵全厚:加强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扶持奶农和奶业[J],农业经济问题,2002(11).

[2]程国强:中国乳业:生产、消费、贸易与国际化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1(2).

[3]韩一军:90年代重后期我国牛奶生产消费及价格波动分析[J],中国农垦经济,2002(6).

[4]程漱兰:WTO背景下的中国奶业发展前景[J],农业经济问题,2002.

[5]中国奶业年鉴2002[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羊毛制品消费研究综述 篇4

1.1 关于羊毛制品消费偏好的研究

廖云 (2009) 研究了消费者对羊毛衫产品的评价标准和满意度, 为探索浙江桐乡不同类型的羊毛衫企业在产品上存在的问题, 专门对购买过该地区羊毛衫企业产品的147名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 并采用统计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桐乡羊毛衫企业的实际情况, 并根据经营模式的异同对现阶段的桐乡羊毛衫产品分为自主品牌、国内外进驻品牌、中小型生产企业三类。然后, 设计调研问卷, 问卷主体之一是了解消费者对羊毛衫产品的评价标准, 消费者分别对代表3个因子即“审美性”、“实用性”、“象征性”的11个变量进行评估;主体之二是对羊毛衫产品的“实用性”和“审美性”两个因子, 设置6个问项, 研究消费者对桐乡羊毛衫产品的满意度。 (问卷中的变量采用5点计量尺度, 提问以描述性语句的形式出现, 其中1表示“极不重要”和“极不满意”, 2表示“不重要”和“不满意”, 3表示“无所谓”和“一般满意”, 4表示“重要”和“满意”, 5表示“非常重要”和“非常满意”) 。最后, 收集样本数据, 运用信度分析和因子分析测定变量信赖度和可解释程度 (见表1、2) , 运用方差分析研究不同企业类型的产品的评价标准差异、不同企业类型的产品的满意度差异 (见表3、4) 。数据分析结果发现: (1) 三个因子能够解释这11个测评指标, 三个因子是值得信赖的 (表1) ; (2) 两个因子能够解释6个测评指标, 两个因子是值得信赖的 (表2) ; (3) 在羊毛衫产品的审美性、实用性和象征性上, 消费者对自主品牌和国内外进驻品牌的强调性比中小型羊毛衫企业高 (表3) ; (4) 消费者对桐乡地区的羊毛衫自主品牌和国内外进驻品牌的产品评价没有差异 (表3) ; (5) 从羊毛衫产品的实用性和审美性方面进行考量, 消费者对自主品牌和国内外进驻品牌的满意度比中小型羊毛衫企业高 (表4) ; (6) 消费者对中小型羊毛衫企业产品的评价标准和满意度都不如对品牌产品高 (表3、表4) 。针对调研结果的分析, 作者认为今后桐乡地区羊毛衫企业产品开发制定应朝着差异化、个性化、品牌化与高端化的方向发展。

边丽亚、徐明 (2003) 对全国范围内消费者购买羊毛衫的偏好进行了研究, 该调查涉及东北、华北、华中、华南以及西部地区五十个城市, 共发放问卷2064份。研究首先对样本进行代表性分析, 得出该样本代表了全国城镇职工中普通中等收入群体。然后对问卷数据进行购买偏好的因素分析, 问卷中列出了十种可能对消费者购买羊毛衫时产生影响的因素, 分别是价格、原料、颜色、品牌、手感、款式、体现个性、流行性、服务水平、舒适合体, 被调查者从上述十种因素中选出前五位最重要的进行排序并打分 (表5, 分值从5到0表示重要程度逐渐降低) 。对平均分值分析得出: (1) 男女消费者选购羊毛衫时所偏好的因素无明显差异, 但男性消费者较女性消费者更注重品牌。从各年龄段男女消费者对“品牌”分值的比较上也能得到验证 (表6) , 可以看到各年龄段的男性消费者给“品牌”的分值均大于女性消费者给“品牌”的分值, 各个年龄段的男性消费者都较女性消费者更注重“品牌”。 (2) “款式”排在了第一重要的位置, 说明消费者对羊毛衫的款式特别偏重, 是购买羊毛衫时首先考虑的因素。 (2) “价格”是购买羊毛衫时考虑的又一重要因素, 这与消费者的年龄和收人水平有关。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对价格的注重程度稍有差别 (原文未给出数据说明) , 45岁以上女性消费者和45-54岁男性消费者认为价格是最重要的因素, 其他年龄段的男女消费者则将价格排在款式之后, 作为重要度第二的因素;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对价格的注重程度也有差别, 当人们的收入增多时对价格的偏重程度呈下降趋势, 消费者对羊毛衫的价格变得相对“宽容” (表7) 。 (3) “颜色”是购买羊毛衫时重要度排序为第三的因素, 人们在选购羊毛衫时会考虑羊毛衫的颜色是否与其他衣服颜色相配、是否与穿着人的皮肤颜色相配等。 (4) “流行性”和“体现个性”这些具有主观色彩的因素被放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反映出目前羊毛衫主要还是作为内衣穿着, 羊毛衫不同于传统的时装, 消费者对它的流行性要求不高, 更注重它的服用性能。 (5) “服务水平”被排在了最后一位。反映出消费者购买羊毛衫时更注重服装本身的功能和特性, “服务水平”不是他们太强调的因素。但商家不能因此忽略服务对于销售的重要性, 良好的“售中”服务和“售后”服务对于羊毛衫销售而言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1.2 关于羊毛制品消费趋势的研究

陈颖、万融 (2003) 分析了羊毛衫产品的感性消费趋势。首先作者认为中国的消费市场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感性消费时代, 即消费者对商品的物质意义已不特别看重, 消费者注重的是精神上的满足, 消费行为逐渐从强调生理消费转向注重心理消费, 由目的消费转向感觉消费。然后分析了羊毛衫感性消费的特点, 认为羊毛衫感性消费具有可诱导性强, 消费者的消费内容扩展、选择范围增大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等特点, 针对这些特点作者认为:对羊毛衫产品来说, 羊毛衫感性品牌具有较高的溢价能力, 有必要打造感性品牌, 让消费者对他们身着的羊毛衫建立感情联系。为此对企业提出了打造羊毛衫产品感性品牌的建议, 如突出产品属性的象征意义, 在加强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上赋予品牌鲜明的个性等。

孙虹、苏祝清 (2008) 认为中国消费者服饰观念正在发生变化, 个性化、时尚化、休闲化等元素在中国消费者服饰价值诉求体系中的地位得以显现 (图1) , 而与之相比, 一直在人们心目中以高品质著称的羊毛服装在国内服装消费中却未获得同步增长 (表8) 。文章引用了Anovax公司对中国服装消费市场进行的调查结果 (图2) , 分析不同纤维在消费者心目中具有不同形象,

比较消费者对棉、羊毛和合成纤维3种主要纤维的感知, 结果表明, 羊毛纤维的形象并不理想。棉在大多数品质上均高于羊毛, 羊毛在“适于秋冬穿着”、“气派档次高”和“质量高”3项维度上高于棉。与棉和人造纤维相比, 消费者服饰观念中比较看重的如颜色、款式、时尚和易护理等方面, 羊毛都不占优势, 舒适性也不如棉。总之, 在消费者服饰价值诉求体系中, 在许多重要特性上棉占据优势地位, 棉在消费者感知中对羊毛构成了严重威胁。针对羊毛服装在颜色、款式等方面的劣势, 文章提出了羊毛服装应积极应对中国消费者服装休闲化趋势的建议。

孟杨 (2008) 介绍了澳大利亚羊毛发展公司对羊毛制品发展趋势的调查, 该调查覆盖10个国家, 有2.2万名消费者参与, 年龄分布从15岁到60岁, 调查主要为识别3-5年内消费者的宏观消费趋势。通过调查发现, 在羊毛产品的消费方面有14大宏观的趋势, 其中有5个被认为是迫在眉睫的, 可以把资源放在这5个趋势上, 满足消费者在这5个方面的需求。第一个趋势是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老龄人对健康和舒适型的趋势越来越大, 对羊毛产品而言代表最大的消费群;第二个趋势表现在对健康的关注, 消费者经常把健康和天然、自然两个方面划等号, 因为羊毛是天然的纤维, 所以羊毛制品非常好的适应消费者对天然、自然的需求;第三个趋势对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 消费者越来越希望了解所购羊毛制品在生产过程中, 以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第四个趋势强调个人穿着和个人时尚个性方面的追求, 希望自己能够在众人当中通过时尚的时装和表现脱颖而出;第五个趋势是高档化的趋势, 现在全球人们对高档产品和奢侈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1.3 其他关于羊毛制品消费的研究

王春昕 (2005) 在研究中国羊毛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时, 部分阐述了羊毛制品消费面临的威胁和瓶颈。研究分析了其他纤维对羊毛纤维构成的威胁, 认为目前国内的纺织品消费市场中人造纤维在可用纤维中占支配地位, 人造纤维所拥有的不仅仅是低端消费者市场, 更有一些高价值份额市场有可能被其占领, 羊毛的竞争性受到了人造纤维的威胁。同时, 棉纤维依靠其同样纯天然、舒适的纺织特性, 正在取代羊毛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并且, 羊毛纤维因存在容易缩水、不易存放且不耐洗等特性, 不适合用于制作休闲服装, 羊毛正在某种程度上失去消费者的钟爱。研究还认为羊毛服装的高价位瓶颈使其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通常情况下, 羊毛服装价格分别是棉和人造纤维服装价格的两到三倍, 对价格敏感的中国消费者还是会对高价位的羊毛产品望而却步。

游丽 (2008) 对澳毛毛制品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 首先分析了澳毛产品在消费市场中面临的机遇与威胁, 进而对澳毛产品进行战略定位。研究认为澳毛产品面临三个方面的机遇, (1) 消费者喜好的变化:全球消费者越来越偏向于购买天然的、对生态环境友好的有机产品, 澳产美丽诺羊毛就是这样的产品。 (2) 奢侈品市场的稳步成长:随着人们逐渐富裕起来, 可供支配的收入不断增加, 发达国家世界的财富积累到空前水平, 在欠发达国家里, 富有的消费者的数量也呈现出惊人的增长, 高端奢侈品市场的增长空间十分广阔。 (3) 羊毛的潜在新用途:细羊毛有一系列医学应用, 主要用于儿科, 老年护理, 烧伤和传染病医院。同样, 澳毛产品也面临诸多威胁, 例如, 其它纤维的竞争、干旱、动物保护意识、重心向肉羊生产转移、土地使用竞争激烈等等。在分析澳毛产品面临的机遇与威胁后, 作者认为澳产美丽诺羊毛产品的关键战略就是:清除消费者心中对羊毛产品的误解, 克服羊毛的一些缺点, 跟上当前的流行趋势, 逐渐走上奢侈化道路。

2 小结

综合以上分析, 关于羊毛制品消费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从研究内容看, 以研究羊毛制品消费者行为偏好、消费趋势、消费特点为主, 研究视角比较单一;从研究对象看, 大多以羊毛制品中的羊毛衫为研究对象, 对其他羊毛制品研究的较少;从研究区域看, 以局部范围或区域范围内消费研究为主, 缺乏对全国总体的羊毛制品消费情况的研究;从研究方法看, 除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数据外, 大多数研究只停留在简单的文字描述上, 缺乏统计数据、理论的支撑和系统科学的论证, 研究的说服力和可靠性不高。

摘要:羊毛制品消费是整个羊毛产业链条的最终环节, 关系到羊毛产品的价值能否顺利实现。在买方市场商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 关注消费需求的发展状况对羊毛制品生产企业乃至羊毛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羊毛制品消费状况受到经济发展、价值观念、文化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因此对羊毛羊绒制品消费深入的切合实际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羊毛制品,消费,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1]廖云, 羊毛衫顾客评价标准和满意度分析[D].浙江:浙江理工大学, 2009:1-54.

[2]边丽亚, 徐明, 羊毛衫消费偏好研究[J].中国纺织, 2003, 4 (1) :14-17.

[3]陈颖, 万融, 羊毛衫产品的感性消费与感性品牌的打造[J].针织工业, 2003, 8 (4) :53-56.

[4]孙虹, 苏祝清, 中国服装消费结构的变化对羊毛产业链的影响[J].毛纺科技, 2008 (3) :61-63.

[5]孟杨, 羊毛及羊毛服装的消费取向[J].纺织服装周刊, 2008 (3) :10-12.

[6]王春昕, 中国羊毛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市场信息, 2005 (11) :50-51.

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风险认知 篇5

一、乳制品消费习惯

消费习惯的消费偏好是决定我国乳制品消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生活习惯导致需求波动, 不同于价格变化和突发事件, 消费习惯的作用比较稳定。问卷中涉及的“您购买牛奶的频率?”的问题46%的消费者经常购买, 且家中常备牛奶。33%的消费者有时会买, 15%的消费者偶尔会买, 只有4%的消费者几乎不买乳制品。由此可以看出, 绝大部分的城镇消费者有消费乳制品的习惯。

二、购买选择因素

问卷“假如您购买牛奶, 下列因素会对您产生影响, 请对影响程度进行打分。”一题, 涉及的选项有:牛奶的口味、牛奶的价格、牛奶中的添加剂、牛奶在家庭中受欢迎度、牛奶的脂肪含量、品牌、牛奶的安全性、新鲜程度。打分形式采用的是李克特七点量表法, 从很小到很大分成7个等级。对于牛奶分口味, 价格、受欢迎程度、脂肪含量4个因素, 消费者在购买时所受的影响均处于一般或以下的水平。对于是否含有添加剂及含有何种添加剂的关心程度, 67.6%的消费者所受影响处于较大或以上水平。60.3%的消费者购买时对于品牌因素的影响程度处于较大及以上。70%以上的消费者在购买时对乳制品的安全性, 新鲜程度的考虑处于大或以上水平。

Darby与Karni (1973) 根据买卖双方在质量信息上的不对称程度, 将商品的质量特性划分为三类:搜索质量 (search qualities) , 体验质量 (experience qualities) 、信任质量 (credence qualities) 。我们将具有上述质量特性的商品分别称作:搜索品 (search qualities) 、体验品 (experience qualities) 与信任品 (credence qualities) 。食品是否安全即食品是否对人身体产生危害, 但消费者凭借自己的判断无法立即得出结论。要想确切知道该产品的安全程度除非其安全问题在食用之前被可信地披露。消费者要么需要了解该产品的生产加工流程等各环节是否符合操作标准, 要么需要对该产品进行专业的检测分析, 但是这些信息的获取需要付出高昂的检测成本。因此, 食品安全具有明显的信任品特征。乳制品的生产加工环节复杂, 消费者对乳制品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多少、添加剂添加量仅凭自身的饮用根本无法判断。所以, 乳制品是食品安全中典型的信任品。对于信任品的选择只能基于自己的购买经历, 以及对品牌的信任。以上调查中即反映这一点, 消费者在购买乳制品时以品牌这一因素来获得自己对安全性的需求。而对于乳制品的安全性, 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就是牛奶中的添加剂的问题。据此, 消费者购买乳制品要考虑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两项:安全性和新鲜程度。乳制品的新鲜程度可以通过阅读标签获得。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曝光, 消费者开始关注食品包装和标签上的内容。调查者中75.8%的消费者都会关注食品包装标签上的信息, 关注标签的人中92.1%的消费者会关注保质期的信息, 61%的消费者会关注营养构成。2011年新颁布《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7718-2011) , 细化了对食品标签的具体内容, 规范性、可操作性均加强, 同时执行力度加强。但对于乳制品的安全性, 消费者可以获取该信息的渠道只有通过消费体验和通过其他媒介所获取的信息。

三、消费者对乳制品安全的风险认知

对于风险的定义, 具体到食品行业, 可定义为食品危害事件的后果, 就是负面健康影响发生的概率和这种影响的严重程度的函数。与产品的物理属性相比, 人们的食品消费行为受产品特征引发的心理影响更大。消费者风险认知是指消费者购买决策时感到的所购买产品性能达不到预期的可能性。风险认知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消费者是目标导向的, 每一次购买行动都有其购买目标, 当消费者本身无法确定何种购买决策最能满足自己的目标, 或是无法确定购买结果将可能造成何种不利的结果的时候, 消费者就会产生对风险的认知。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是消费者自身对风险的认知, 而非风险本身。消费者一旦感知到购买风险, 其消费行为就会相应改变。食品安全风险感知是能够影响消费者态度和购买行为的重要心理。学者的研究表明客观风险与人们的主观风险感知之间存在差距, 当风险沟通方法不适当或人们对食品丧失信心和信任的时候, 很可能导致这种差距加大。

问卷中“目前, 您对牛奶及制品的安全状况的担忧程度如何?”一题, 62.3%的消费者都比较担忧或很担忧。担忧的消费者占9%, 完全不担忧的消费者仅占2.1%。周应恒等 (2010) 2009年4月对南京市民的调查中, 相同的问题所设置的选项有:“完全不担心”、“不怎么担心”、“有一点担心”、“十分担心”。“有一点担心”和“十分担心”的占70%以上。而时隔两年多后对全国的调查, 反映出公众对于乳制品安全的风险感知在2008年9月份后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 公众对乳制品的风险感知仍然较高。

摘要:通过全国性的问卷调查, 发现绝大部分的城镇消费者有消费乳制品的习惯。消费者购买乳制品考虑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两项:安全性和新鲜程度。公众对乳制品的风险感知仍然较高。

关键词:消费者,消费习惯,购买选择因素,乳制品特性,风险感知

参考文献

[1]周应恒.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研究—基于三聚氰胺事件下南京消费者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 2010, (02) .

[2]吴秀敏.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基于四川消费者生产者行为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4) :116~119.

羊绒制品消费 篇6

一、“活拔绒”事件的前因后果

2009年是一个多事之秋。这一年的2月1日, 在遥远的欧洲之隅, 瑞典的一个电视台播放了一台关于“活拔绒”的电视节目。所谓的“活拔绒”即在活禽的身上直接拔取羽绒和羽毛, 以保证拔下羽毛的新鲜以及便于之后的多次攫取, 从而达到重复获取利润的目的。该节目在播放时公布了一份“承认”生产或者销售过“活拔绒”的企业名单, 在这三十四家被公布的企业之中, 竟有十六家企业属于中国。这一名单的公布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同年的2月8日, 这家电视台又播出了一台针对于中国羽绒企业“活拔绒”的报道。两则报道产生的能量持续发酵, 一些消费者因为看出活拔绒这一行为存在着虐待动物的可能性, 故而开始抵制羽绒制品。与之配合的是各大销售羽绒制品的公司, 他们针对这种情况纷纷采取了全面退货的手段。更多的国际上的采购商人与经销商人均表示会重新制定未来的购进计划以应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抵制羽绒制品的狂潮。与此同时, 欧洲兽医联合会要求欧盟委员会作出决定, 要求任何从除欧盟外进口的动物制品, 必须要遵循欧盟内部的规则与条约。而这一提议一旦被批准, 欧盟市场将有权利拒绝进口来自中国的羽绒制品, 这将会对中国的羽绒行业造成沉重的打击。

二、百般努力为中国正名

事实上, “活拔绒”并非是中国企业的“发明创造”, 在南斯拉夫、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家, “活拔绒”的现象非常普遍, 这样做能够使洗涤助剂的使用量与水洗耗水量减少大约一半, 从而带来一部分的经济收益。虽然中国不是这种残忍方式的首创, 但却在这次的“活拔绒”报道之中受害最深。根据中国羽绒工业协会负责人的计算与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事实上, “活拔绒”这种残忍的行为在经济上是不符合利益需求的。在除去一部分附加支出与原始成本之后, “活拔绒”实际上是得不到什么利润的。除此之外, 更有我国的高级工程师在反复观察研究瑞典电视台播放出来的有关于“活拔绒”的节目画面之后, 发现了其中有很多违背常理的地方, 更是在发现之后直言这些节目画面纯属炒作的行为。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证实与澄清之后, 饱受这些节目引发的强烈后果之害的这些中国企业纷纷拿起了法律武器, 向瑞典电视台提交了律师函, 希望借此挽回自身的声誉与证明自己的清白。同年2月9日,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了一场隆重而盛大的新闻发布会, 在会上邀请了国内的一批主要的媒体记者以及瑞典电视台驻北京的记者参加该发布会。会上发布了中国羽绒工业的真实现状。在次日, 瑞典的这家电视台终于播放了对于中国羽绒工业真实情况的报导。透过电视向全球为我国的羽绒行业正了名。

三、对“活拔绒”事件的反思

这一系列事件的前后发展及中间发酵可以看作是国际贸易保护的发展趋势。近些年来, 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制定完成了比较完善的关于动物福利的法律法规。不局限于欧美这些世界发达国家, 亚洲也有很多国家相继完成了关于动物福利的立法保障。而我国在那时只有一整套完备的关于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是对于家禽保护的法律法规还并未出台。国与国之间文化的差异在这次的事件中起到了发酵的作用, 而面对这种全球化趋势, 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大力开展针对于动物的动物福利工作, 并逐步改善出口动物自身的福利状况, 让我国的贸易规则适应国际社会上的通行规则, 这才是真正的克服国与国之间贸易壁垒的最主要的途径。只有我们用行动去遵守世界上各个国家对于动物的保护法律, 用心去尊重世界上各个国家消费者对于动物产品的需求, 才能保住市场并有希望进一步的开拓市场。想要做到这一点, 我们不能只在纸面上空谈大谈各种保护措施, 应该从微小处着力, 一步步的让整个国家适应全球化的环境。在“活拔绒”这一事件之中。虽然很大程度上具有炒作的嫌疑性, 但是与此同时, 我们也可以明显的看出国际上的动物保护主义有极大的可能会上升发展为一道贸易保护的壁垒。无论是我们还是我国的企业都应该从这次的事件之中汲取到深刻的教训。

四、对待未来, 我们重新展望

首先, 我国的企业与各行业的协会在应对诸如此类的突发事件的时候, 应该在陈述问题之时实事求是, 在表明立场之时有理有节。不否认任何属于自身的错误, 不将责任层层推卸, 强行证明自身清白。也不能为了袒护其他企业的过错而将过错方应付的责任大包大揽, 貌似情操高尚实则害人害己。在这次的事件之中, “活拔绒”的做法本就不是中国首创, 在其他国家的工厂与社会之中同样采取这种极端残忍的做法。我们不要将做过的事情矢口否认, 而是应该根据事实说明真正的情况, 并据理力争, 在已经造成损失的情况之下尽最大可能的减小产生的负面影响, 减轻造成的损失。同时也应注意阻止某些国家不顾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滥用动物资源与动物福利的诸多恶劣行为。提倡多运用贸易保护这种新的形式, 最终达到维护国际农产品贸易的正常秩序的目的。

其次, 我国的企业和各行业的协会要在信息传递飞速的当今充分全面的了解国际市场上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关注国际市场上消费者的文化倾向。真正的做到知己知彼, 未雨绸缪。在将商品销售到某一国家之前, 清楚地掌握该国的文化传统与禁忌, 避免出现由于触犯他国文化传统而导致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 我国一直以来仅仅对保护野生动物的利益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 而从未对家禽畜类的保护建立法律法规。反观欧洲, 在多年以前已经出台了一套关于饲养家禽的法律法规, 并且实施的很有成效。该法律明文规定:“禁止实施任何会给家禽带来痛苦的饲养方式和饲养的计划, 禁止直接从活禽身上拔取羽毛和绒毛。”我国也应及时的出台一份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家禽的生存提供保障, 并逐步地提高全民的保护动物与动物福利的意识, 在基层做好宣传工作与立法工作, 找出工作的重点与节奏, 在开展动物福利工作之时达到有序化的目的。

再次, 我国的企业和各行业的协会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 做有良知, 重道德的社会组织。把企业的道德文化灌注到企业的方方面面, 培养出属于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 让企业内的每一个人都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精神与活力。“活拔绒”事件被持续发酵的目的就在于倡导弘扬一直以来在发达国家被普遍认同的动物保护主义精神, 在我们发展中国家里也应当将之视为弘扬社会公共道德的贸易政策, 并对这种精神给予一定的谅解与尊重。在动物产品企业以及出口动物企业之中, 加强对其的指导。引导他们以出口国的动物福利要求为根本, 从而不断地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动物福利差距, 以构造人与社会之间, 人与动物之间, 社会与动物之间的和谐与平衡。对于我国的羽绒行业, 在吸取了这次经验教训之后, 也应反省自身, 对过去的错误的制作方式加以改正并逐步完善, 使中国的产品真正靠自身实力赢得全世界的好评。

五、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之中, 需要做出改变的不仅仅是每个参与的国家, 每个人都需要为此尽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欧洲消费者抵制中国羽绒制品的本质并不仅仅是“活拔绒”这种牟利手段异常的残忍, 更深层的其实是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的冲突和未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趋势。生活这日益紧密联系起来的世界之中, 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 谁违反了国际间贸易的规则, 谁就会被这滚滚的发展浪潮淘汰出局。所以不论是对于个人, 对于企业还是对于国家来说, 适应时代的发展是自身发展的大前提。同时, 在自身商品, 货物乃至文化向外界其他国家输出的同时, 注意尊重别国的文化与规则, 只有互相尊重, 才能使贸易完整的进行下去, 才能使双方乃至全世界达到一种共赢的局面。

羊绒制品消费 篇7

1 数据来源

实证数据来源于对石家庄市、保定市、定州市、定州市吴村4地的城镇居民进行的消费者调查。样本覆盖了不同地理区位、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调查一共获取问卷400份, 有效问卷357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89.25%。

2 消费者乳制品购买行为和认知状况分析

2.1 消费者乳制品购买行为

河北省居民乳制品消费以液态奶为主, 75.8%的家庭消费液态奶, 43.8%的家庭经常购买酸奶。由于奶粉质量问题的频繁发生, 购买奶粉的消费者有所减少, 约占总人数的15.4%, 这部分消费者购买奶粉主要是给小孩替代母乳。

消费者在乳制品选择上排在第一位的是新鲜度, 占到32.6%, 第二位是保质期, 占25.6%, 排在第三、四位的分别是质量和口感, 分别占到16.3%和13.3%, 只有12.4%的消费者会考虑价格。

液态奶品牌选择方面, “蒙牛”和“伊利”两大乳业巨头牢牢占据了前两位, 经常购买蒙牛和伊利牛奶的消费者分别占到了28.9%和31.4%, 保定市本地品牌“天香”, 由于其本土优势, 主要由保定市和定州市居民消费, 共占据了14.4%, 君乐宝约占13.5%, 三元约占9.2%, “光明”约占8.4%, 其他品牌合在一起也仅占15.9%。

2.2 消费者对乳制品质量安全的认知

多数的消费者表示, 自己很重视乳品质量, 从调查情况来看, 对乳品质量很关心的占37.8%, 比较关心的占34.8%, 一般的占14.2%, 不关心的占9.2%。

被调查的消费者中, 44.5%的人不太相信产品质量和包装标识上所说的一致, 37.9%的人根本不相信产品标识, 相信的仅占17.6%。

2.3 消费者对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态度

66.4%的消费者认为政府在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没有尽责。调查中发现, 虽然大多数消费者很难准确地判定乳制品质量的高低, 但是如果货架上的液态奶被确定是优质、安全的, 那么76.7%的人表示愿意为更安全的乳制品而支付更多。

3 消费者对乳品的支付意愿分析

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 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收入状况等人口统计学特征及相关因素会对消费者是否购买乳制品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消费者之间的选择差异较大, 为了识别这些差异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笔者应用二分类逻辑回归来研究消费者的支付意愿。

3.1 模型的选择与设计

因变量对是否购买乳制品 (Y) 本身只取0, 1两个离散值。因变量:性别 (X1) 、家庭收入 (X2) 、年龄 (X3) 、文化程度 (X4) 、居民对三聚氰胺事件的认知 (X5) 、安全乳品价格 (X6) 、消费者信息获取渠道 (X7) , C为常数项, μ为随机误差项。因此, 购买乳品的消费者的经济计量模型可以表述为:

自变量对因变量的预期作用方向见表1。

3.2 变量定义及特征描述

对357份符合变量要求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首先对被解释变量和7个解释变量分别进行赋值, 见表2和表3。

将调查数据分类统计并按照需要输入Eviews3.0, 进行logistic回归。数据采集质量非常高, 400个调查样本中, 357户消费者的数据全部进入模型, 没有发生丢失数据和数据不完全的现象。

3.3 logistic回归的估算结果及显著性分析

在logistic模型中, 对消费者购买优质乳制品的支付意愿进行估计。可以利用各个变量的均值和回归系数, 求得消费者的支付意愿:

注:“+”代表作用方向为正, “-”代表作用方向为负, “+/-”表示可正可负。

结果见表3, 4。

变量X2、X5、X7的系数为零的概率分别为:0.095 5、0.025 9、0.046 4, 3个系数都小于0.1, 即表明X2、X5、X7这3个变量的系数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不为零, 表明上述3个变量均通过了检验。

3.4 实证结果分析

第一,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与居民是否具有购买乳制品的意愿没有很大的直接关系。

第二, 家庭收入、居民对“三鹿”事件的认知、消费者信息获取渠道对居民是否具有购买意愿具有很强的影响因素。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 居民对“三鹿”事件的认知对购买乳制品意愿具有很大的影响, 表明居民对乳制品的安全具有很强的关注度。消费者获取信息渠道的宽窄对居民的购买意愿也具有很强的影响因素, 因为信息渠道宽了, 消费者会知道乳制品的益处, 了解功效以后会增加对乳制品的购买, 与正常的观念也是相符合的。家庭收入越高对乳制品的消费量也会提升, 通过检验也得出了相符合的结论。

4 结论

(1) 消费者购买的主要是国内知名品牌的乳品, 消费者选择现代化市场和知名品牌的首要原因是乳制品的质量安全。但在一些小的城市 (如定州市) 和农村仍有15%左右的居民可以接受其他品牌。

(2) 绝大多数消费者对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都非常关注, 但消费者仍然存在着消费误区, 如一些消费者认为超高温灭菌奶比巴士杀菌奶质量更高, 甚至在被调查的样本中仍有26.3%的消费者认为直接饮用原奶更新鲜卫生。城镇相对来说经济发达, 生活水平高, 具备冷链销售条件, 液态奶和巴氏消毒奶都很有市场。农村居民更偏好常温条件下保质期较长的液态奶。

(3) 消费者对政府渠道公布的乳制品质量信息信任度较高, 但目前政府质量信息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

(4) 消费者渴望能购买到优质安全的乳品, 并愿意为此而支付更多的钱。

羊绒制品消费 篇8

一、研究方法与调查方式

本研究是一项定量研究即实证研究, 研究工具主要采用问卷, 问卷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涉及基本消费行为调查, 第二部分是对产品属性重视程度的调查, 第三部分是基本人口统计调查。在统计分析方法上主要利用SPSS13.0进行频数分析、双项异变分析中的交叉表分析、卡方检定和相关系数分析方法等。本次调查参与学生近180人, 共发放问卷两次, 累计发放1250份, 剔除无效问卷以后的有效问卷为811份。

二、调查资料分析与结果

(一) 基本人口统计分析

不同特征的调查样本对调查研究目的和数据分析具有较强的影响, 本调查样本人口统计特征具体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本调查收集整理。注:频数是选择人数, 频率是选择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由表1可以看出:性别和婚姻状况分布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有过饮用经历的被调查者中女性比男性高十个百分点, 已婚和未婚人数比例相近, 年龄分布具有一定的人口统计代表性, 职业分布变量在参考众多问卷的基础上结合调查地情况 确定。

(二) 基本消费行为分析

1.品牌、口味和购买地点选择方面的分析。

数据来源:本调查收集整理。注:频数是选择人数, 频率是选择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如下: (1) 品牌选择方面:杭州消费者最常购买饮用的品牌是光明 (34.0%) 、蒙牛 (29.6%) 和伊利 (24.2%) , 三大品牌选择率共计达87.8%, 本地品牌 (燕牌、美丽健等) 选择率不到8%。 (2) 口味偏好方面:被调查者最常选择的依次是原味 (56%) 、草莓 (19.4%) 和芦荟味 (14.0%) , 共占总调查样本数的89.3%。 (3) 购买地点方面:被调查者最常选择的是大型超市 (55.5%) 、便利店 (28.7%) 和家中订购 (9.8%) , 三项共占总调查样本数的94%。

2.饮用动机和频率方面的分析。

数据来源:本调查收集整理。注:频数是选择人数, 频率是选择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调查数据显示: (1) 被调查消费者饮用酸奶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摄取营养 (48.6%) 和好喝 (23.7%) , 美容、体内环保和解渴三项在选择频率上相对接近 (各占约10%左右) 。20-30岁人群对产品的美容功效最为关注。 (2) 每餐和每天饮用酸奶的消费者占总调查样本人数的48%, 两三天和五六天饮用一次酸奶的消费者占总调查样本人数的40%, 两三星期饮用一次酸奶的消费者占总调查样本人数的12%。

3.消费时间选择方面的分析。

数据来源:本调查收集整理。

消费者最常饮用该产品的时间依次是早餐前后 (44.2%) , 想喝饮料时 (22.9%) 和晚餐前后 (10.9%) , 学习工作情境和休闲情境下 (运动、逛街、看电影) 的消费频率较低, 分别占7.4%和5.5%。上述数据反映出消费者在认知角度上更倾向于将该产品定位为营养类饮品而非功能性产品或休闲类食品。

(三) 产品属性基本分析

1.问卷信度与效度的简单分析。

根据Guielford (1965) 的建议, 如α值大于0.70则表示其信度相当高, 若介于0.70与0.35间为一般可接受。如下表所示问卷第二部分α值为0.866, 可信度较高。本部分问卷题来自于经过实际运用检验的成熟问卷, 问卷的有效度得以肯定。

2.产品属性重视程度分析。

本部分问卷采用李克特5度量表法, 对某属性很不看重分别用1分到5分来表示, 分值越大表示被调查者对产品的属性越关注。

注:平均分是属性重视程度分数的加权平均

从表中可以很直观的看出16个产品属性中最受被调查者重视的前五位分别是:产品的生产日期、质量安全认证、产品口感、产品可保存时间和产品营养成分。最不受重视的属性分别是:广告代言人、广告印象、包装外观、乳酸菌菌种类型和价格。

3.因子分析。

为便于分析本研究参考主成份法利用因子分析之萃取过程, 将16个酸奶产品属性归类为四个主要因子, 根据各因子所含属性进行分类命名, 将产品的质量安全认证、品牌、口感和新鲜度 (生产日期、可保存时间) 归为产品品质因子;将乳酸菌菌种类型、热量脂肪量、浓度和具体成份归为产品成份因子;将价格、促销、容量和购买便利性归为营销策略因子;将广告代言人、广告印象和具体的包装外观归为广告包装因子, 总的信度系数为0.679。卡方分析发现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消费者对于四个产品属性因子的重视程度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在α=0.05的显著水平上不同人口统计变量与酸奶产品属性重视度上存在着一定的显著相关性, 具体见表6。

数据来源:本调查收集整理。

如表所示, 具体分析如下: (1) 纵向分析:数据显示不同特征的被调查者在产品品质上观点基本保持一致;女性比男性更为关注酸奶的产品成份;不同饮用频率和月可开销金额的消费者对于营销策略的关注度上存在差异性;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况和月可开销金额的消费者在产品广告和包装上的观点存在显著差异性, 年龄越轻对广告和包装因子越看重。 (2) 横向分析:不同饮用频率的消费者对产品品质、产品成份和广告包装三个因子的观点基本保持一致, 但是在营销策略的关注度上存在差异性;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仅在产品成份的关注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性;不同年龄和婚姻状况的被调查者在产品广告和包装重视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性;月可开销金额不同的被调查者在营销策略和广告包装因子上的关注度存在显著差异性。

(四) 消费者统计变量与产品消费行为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根据消费者人口统计变量和购买行为特征变量分别采用皮尔逊 (Pearson) 相关系数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拟合, 具体见表7。

数据来源:本调查收集整理。

如表所示, 在α=0.05的显著水平上不同人口统计变量与酸奶的消费行为变量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显著相关性, 具体分析如下:

1.性别变量与六个消费行为变量进行交叉分析发现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在口味偏好、购买动机及地点三个变量上发生显著差异。在产品口味方面, 男女消费者在芦荟和草莓口味上区别明显, 女性选择率 (104人) 明显高于男性 (48人) , 但在原味和草莓味上两者偏好一致;在动机偏好方面选择美容功效的女性比男性高10个百分点, 而选择解渴功能的男性比女性高6.1个百分点;在购买地点偏好方面女性更喜欢大型超市 (选择率比男性多9.5个百分点) , 而选择便利店和杂货店的男性比女性多10.6个百分点, 从该数据可以看出男性消费者更为关注购买便利性。

2.婚姻变量与六个消费行为变量的交叉分析发现, 不同婚姻状况的被调查者在除口味外的其它五个变量上均发生显著差异。在品牌偏好方面, 已婚人员对于光明、达能和本地品牌的选择率比未婚者高数个百分点, 在蒙牛和伊利品牌选择率上又明显低于后者;在饮用时间方面, 已婚者中选择在早餐和晚餐时间饮用的频率比未婚者的要高11个百分点, 未婚者选择在想喝饮料时饮用的频率比已婚者的高8个百分点;在购买地点选择方面, 选择便利店购买的未婚者比已婚者要高10个百分点, 而选择家庭订购的已婚者比未婚者要高约14个百分点;饮用动机方面, 选择营养动机的已婚者比未婚者高约10个百分点, 而选择好喝动机的未婚者比已婚者高约14个百分点;在饮用频率方面选择每天饮用的已婚者比未婚者要高8个百分点。

3.年龄变量与六个消费行为变量的交叉分析发现, 不同年龄段的被调查者在除品牌选择外的其他五个变量上均发生显著差异。调查结果显示, 随着消费者年龄的增大追求营养的动机越加明显, 而为了好喝而消费该产品的动机则日趋减弱。值得关注的是19岁以下青少年对营养价值非常关注 (选择率达51.8%) , 这可能是因为与父母共同居住受家庭影响所致;高消费频率人群大致集中于以下三类人群:19岁以下青少年、30~39岁和51岁人群。在饮用时间方面, 随着年龄的增大有更多的被调查者选择在早餐和晚上时间消费, 值得关注的是40-50岁年龄段的被调查者有较高比例选择在想喝饮料时饮用。在口味选择方面年龄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于随着年龄的增大选择原味的概率从47%逐渐上升到78%, 而水果味选择率逐渐减少。在购买地点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大选择在便利店购买的比例从40%逐渐降到13%, 而选择在家订购的比例则从0%上升到35%。

4.职业与六个消费行为变量的交叉分析发现, 不同职业的被调查者在饮用动机、频率和时间变量以及品牌、购买地点选择上均发生显著差异。调查显示自由职业者和自己做生意者对蒙牛品牌的选择率要比光明的高7个百分点, 公务员、企事业和赋闲在家者更倾向于购买光明品牌, 在伊利品牌方面各职业群选择率基本保持相近。在饮用时间方面值得关注的是学生群中约有31%的人选择在想喝饮料时消费, 而只有4%选择在晚间饮用, 明显区别于其他职业群体。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人群的消费频率最高, 自由职业者、自己做生意者和学生相对较低。在饮用动机上选择营养比例最高的是赋闲在家人群 (约58%) , 选择好喝的以学生最多 (约35%) , 对产品的美容功效和体内环保功能选择率最高的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各类公司, 而选择率最低的是学生群。在购买地点上选择大型超市的以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各类公司群体最高 (比其它群体约高10个百分点) , 选择各类便利店和杂货店的以学生和自由职业者、自己做生意者为多, 选择在家订购的以赋闲在家者最多。

5.月可开销金额与六个消费行为变量的交叉分析发现该变量仅与消费频率变量相关。数据显示随着月开销金额的增大重度饮用者的比例从44%缓慢上升至55%, 而中度饮用者的比例反而从41%降至34%, 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数据分析未显示出随着开销额的减少饮用频率降低的明显变化规律, 但是轻度饮用人群中以月开销1000元人民币以下样本群所占比例最高。

三、营销建议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提出相应的营销管理建议:

1.产品方面:调查显示产品口感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 另外结合考虑到长三角地区消费者的传统文化消费特征最低, 求新求变的个性化消费倾向最为明显, 因此在该地区销售的产品须特别注重口感要接近该地区的消费偏好, 调查数据显示杭州消费者偏好细腻, 浓度稠, 流动性慢, 酸度在75-80度之间的口感。

2.价格方面:价格因素在16个产品属性中位列倒数第五, 说明消费者对此的关注度相当有限。根据本调查的不完全统计杭州蒙牛酸奶有11种包装容量, 7种包装形状, 伊利有8个包装容量规格, 光明系列联合达能与三岛品牌所提供的品种更为丰富, 面对如此丰富的选择, 消费者很难进行精确的价格换算比较。因此本调查认为同一层次产品在定价上打价格差的营销价值十分有限。

3.渠道方面:本调查认为相对于超市而言便利店这个有效的零售终端其营销价值利用率明显偏低。调查同时发现三大品牌同一规格产品在各大超市单价不统一, 价格差从几毛到一元不等, 而味全品牌系列下的产品在各大超市单价基本保持一致, 体现出其渠道价格管理水平, 本调查建议加强终端价格管理。调查还发现有44.2%的人选择在早餐前后饮用酸奶, 因此本地品牌虽然在产品方面无法和三大品牌竞争, 但是完全可以利用地域优势采用销售渠道多样化策略来提升销量, 如可以考虑走“早餐路线”, “食堂餐饮路线”等, 进入大中型企业单位和学校食堂及营业面积在150至200平方米的众多中型餐饮企业是个很好的差异化渠道策略。

4.包装宣传方面:调查数据显示在16个产品属性中生产日期和质量安全认证两个要素最受杭州消费者重视, 因此建议在包装上放大质量安全标识和生产日期字号并标于显眼处。调查显示杭城消费者比较偏爱125ml的包装规格, 因此灌装时可以考虑将该规格采用不同口味的联合包装以满足城市典型三口之家需要。调查显示实物促销效果好于价格促销, 其中以买就送 (搭送牛奶饮料等其他产品) 效果最好。调查显示不同年龄段的被调查者对产品体内环保功效普遍未给予重视, 因此市场需要被引导和教育, 除了广告宣传这种方法外经过良好培训的终端导购员的价值将会日趋明显。

参考文献

[1].宋昆冈.中国乳制品工业的10年回顾与展望[J].农产品加工, 2006 (10)

[2].魏克佳.首界中国奶业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当前我国奶业形势与发展前景[J], 2006

[3].刘成果.中国奶业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4].李志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统计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 2006

[5].林伯岳.优酸乳消费者行为研究——以台中地区居民为例[D].台湾东海大学, 2001

羊绒制品消费 篇9

一、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 发现影响消费者选择决策的主要是消费者因素和企业营销因素, 以下主要对这两方面进行研究。

1、消费者因素

(1) 人口统计特征。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总结, 筛选出以下变量见表1。

(2) 消费者态度。消费者决策与其态度很多方面直接相关, 本文主要选取三个方面作为变量, 见表2。

2、企业营销因素

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 选取以下几个对消费者忠诚显著影响的营销因素, 见表3。

二、数据来源及模型分析

1、描述性统计

本次调查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 有效问卷271份, 有效回收率90.3%。样本的特征统计如下。

(1) 性别。男性114人, 占总数42.1%;女性157人, 占57.9%。女性消费者居多, 可能是因为日常生活消费品的购买多由女性完成。

(2) 年龄。20岁及以下8人, 占总数2.9%;21—30岁98人, 占36.2%;31—40岁89人, 占32.8%;41—50岁50人, 占18.5%;50岁以上26人, 占9.6%。由此可见, 消费者主要集中在21—50岁之间。

(3) 学历。初中及以下48人, 占总数17.8%;高中或中专88人, 占32.4%;本科或大专115人, 占42.3%;研究生及以上20人, 占7.5%。说明调查者多集中于中高等教育水平。

(4) 收入。1000元以下的11人, 占总数的4.1%;1000—1999元的55人, 占20.2%;2000—2999元的80人, 占29.5%;3000—3999元的84人, 占30.9%;4000元及以上的41人, 占15.3%。中低收入消费者的比例较大。样本中一部分为在校学生, 属于低收入或无收入阶层。另外在调查时, 一些消费者将收入填的较低。

(5) 职业。从事规律性职业的消费者184人, 占总体67.9%;从事不规律性职业的消费者为92人, 占32.1%。

(6) 婚姻状况。已婚的比例要高于未婚。可能因已婚消费者倾向于追求生活质量, 注重家庭成员的营养保健, 所以会更多的购买乳制品。

2、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1) 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分析, 本文选取14个变量,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 研究不同变量的作用。模型可用下式表示:

Y1表示重复购买, 1-Y1表示拒绝重复购买, β0为常数项。模型中的变量及定义见表4。

(2) 结果分析。利用SPSS18.0软件对271份问卷进行分析, 得到消费者品牌忠诚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见表5。根据模型的结果, 本文从消费者因素和企业营销因素进行分析。

第一, 消费者因素。由结果可知, 性别、收入、职业、对时间的态度和对自我形象的态度与品牌忠诚显著正相关, 说明女性消费者、高收入消费者和工作规律性强的消费者品牌忠诚较高。此外, 消费者对时间和自我形象越重视, 其品牌忠诚越高。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和对相关群体态度的影响不显著, 表明消费者品牌忠诚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历的提高而提高, 也不会因其婚否而改变。对群体态度的影响不显著, 说明消费者不会因别人的意见放弃自己的喜好。

第二, 企业营销因素。由模型分析可知, 质量、购买便利性和品牌知名度对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是显著的。说明乳制品质量越好, 购买越方便, 品牌知名度越高, 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就越高。价格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但其相关系数为负, 说明价格越不稳定, 消费者品牌忠诚越低。广告对品牌忠诚的影响不显著, 与假设不符。表明消费者在购买乳制品时, 产品的广告宣传并不是其必需考虑因素。

(注:*表示在10%水平下显著, **表示在5%水平下显著, ***表示在1%水平下显著。)

三、建议

1、从消费者因素对企业的建议

由以上对消费者因素的分析可知, 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 应多考虑女性的需要。针对不同收入的消费者, 企业应研发不同的产品, 实现价格多样化。对于职业不同的消费者, 企业可根据职业的特征, 推出不同功能的产品。如今,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重视自己的时间, 企业应当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便利, 以减少其时间上的浪费。

2、从营销因素对企业的建议

从质量看, 企业要提高消费者品牌忠诚, 应提高乳制品质量, 可从源头抓起, 保证原料奶的质量。从价格看, 消费者习惯于接受初始价格, 所以企业不应经常变动价格。从购买便利性看, 企业应拓宽销售渠道, 必要时可送货上门。从品牌知名度看, 企业可通过媒体进行宣传, 或举办公益活动, 进而提升品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裘晓东、赵平:品牌忠诚度及其测评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2 (10) .

[2]马清学、张鹏伟:影响顾客忠诚度因素探析[J].企业活力, 2003 (4) .

[3]柳茂森:消费者品牌知识对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 2011.

上一篇:特长教育下一篇:立卷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