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研讨练习

2024-07-24

课后研讨练习(精选12篇)

课后研讨练习 篇1

语文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只有基础扎实了, 才能正确全面地去理解问题, 才能举一反三, 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对其他科目才能很好地起到基础作用。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直接关乎学生各项语文能力, 包括阅读、理解、积累和运用等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而合理利用课后研讨与练习是夯实语文基础的一条重要的捷径, 是语文教师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路径。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些浅见:

一、初中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的地位之重要——不可或缺, 无可替代

初中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到底要不要?作为语文教师, 最主要的事要明了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课后研讨与练习是一篇课文很有必要的扩展和延伸, 是学好语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的态度, 直接影响到一个老师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环节的处理, 甚至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一篇课文的兴趣, 能不能认真地听好一节课, 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所以, 老师就应该从课后研讨与练习入手, 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这样就能有的放矢, 老师觉得有东西可教, 有目的可达, 学生也会觉得学起来有目的可循, 不至于一节课乱无章法。因此语文老师要从自身出发, 认识到重视课后研讨与练习的战略性地位, 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正确地对待课后研讨与练习, 通过课后研讨与练习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 我们至少要从两个方面认识到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不可取代的地位。

(一) 作为教师, 要充分认识到初中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的基础性。

一般而言, 课后研讨与练习是对语文课程的有效补充, 课程的讲解必须落实到对一篇课文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感情的处理、语文素养的综合运用上。因此, 教师在上课时, 适当地补充习题是很有必要的, 甚至在上课时对教材的挖掘和处理, 也要结合着一些习题来进行。而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题恰恰是对一篇课文最好的挖掘和补充, 能最大限度地补充正文的内容。比如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基本上都是从课文最基础的知识处理上去考虑。

如七年级上册《绿色蝈蝈》课后研讨与练习一:快速阅读课文讨论并完成下列各题。1.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2.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 找出这些称呼, 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 这样写有什么效果。3.课文多处运用拟人手法, 找出几个例子, 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这几个问题的设计, 层层深入, 把这篇课文从里到外, 由表及里地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先是谈论蝈蝈本身的特征、习性, 接着再找出作者对蝈蝈的称呼, 最后找出文中的拟人句。一层层、一步步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样的设计不可不说是独具匠心。

(二) 初中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的开放性也是有目共睹的, 可

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课后研讨与练习的设计不光重在基础知识的把握、基础能力的培养, 还重在对一篇课文进行有目的的延伸, 从而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重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我们再以《绿色蝈蝈》为例, 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的设计是这样的:去户外听虫鸣鸟啼, 辨别这些声音, 并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你看, 这一题的设计和第一题就有很大的不同, 让学生充分运用观察、理解能力, 并综合运用, 把自己所观察的内容用自己的笔形象地描绘出来。这道题目, 就能把学生的语文学习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到郊外去听这些声音, 无疑会增加他们生活的趣味性和对语文学习的趣味性, 并用练笔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初中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的设计也让我们明白了语文学习不是孤立地囿于书本知识, 而是可以从生活中学习, 并运用于生活。

二、如何运用课后研讨与练习——目标的设立、知识的补充、环节的设置

(一) 利用课后研讨与练习确立教学目标

2011版新课程标准规定: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根据这些, 教师在确立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的时候, 完全可以把课后研讨与练习中的内容作为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如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课后研讨与练习, 一、熟读这两首散文诗, 直到能背诵下来。然后进行朗诵比赛, 评出优胜者。二、体会下列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1.“你到哪里去了, 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 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2.母亲啊!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三、这两首散文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 表现对父母的爱。四、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 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我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 就是根据这几个问题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设立。问题可以确定为本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 能熟读并背诵这两首小诗。问题二可以设立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这两句话蕴含的思想感情, 从而把握本文的主旨, 并进一步深化, 让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和不易, 树立热爱妈妈的思想感情。问题三可以设立为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练笔的形式对学生的书写能力进行了有效的锻炼。

(二) 利用课后研讨与练习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补充

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是沟通课文内容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桥梁, 是联系的纽带更是学生增强语文学习能力、夯实语文学习基础的重要载体。课后研讨与练习是学生预习课文的一种有效引导, 根据练习的提问, 循序渐进, 步步深入, 逐步了解课内外的各方面知识。课后研讨与练习既有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也有对每一篇课文课堂迁移能力的要求。学生可以据此预习课文, 也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整理与归纳, 从而感知课文内容, 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比如《散步》课后研讨与练习, 一、朗读全文, 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 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二、“我蹲下来, 背起了母亲, 妻子也蹲下来, 背起了儿子……但我是妻子都是慢慢地, 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并与同学交流。三、下面这篇短文 (短文《三代》略) 也是讲三代人的故事。与课文比较, 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练习一重在本课基础知识的理解, 便于学生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练习二主要是对“整个世界”一次的理解, “为什么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 通过这个练习, 体会一家三代人就是一个中年人生活的全部。练习三对本课内容进行了有效的补充, 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体会不同的感情, 让学生明白人到中年的不易, 体会家庭的感情对一个人尤其是对一个中年人的重要。学生也可以据此感悟自己家庭生活的温暖, 学会感恩父母。在教学本课后, 我让学生回家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哪怕是刷一次碗, 收拾一次桌子等等都可以。

所以课后研讨与练习是一篇课文有效的补充和引申, 把课文从知识层面的角度引导到能力的锻炼和情感的培养方面来。

(三) 针对课后研讨与练习, 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环节

教学一篇课文, 如果能够充分地利用课后研讨与练习, 就可以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环节。

如《山市》课后研讨与练习, 一、读懂这篇文章, 完成下列各题。1.“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 (用原句回答) 2.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鬼市”?3.课外请教老师或查阅有关资料, 对“山市”这一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二、看注释, 查工具书, 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并把它们摘抄在笔记本上。根据这些练习, 我对本课的教学环节进行了设计:1.课前预习, 让学生查阅资料, 明白什么叫“山市”, 对这一现象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2.先让学生熟读课文, 解决字词障碍, 并把文中的四字词圈点勾画。3.读懂本文, 看看本文中描写的山市的变化过程, 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4.拓展延伸, 思考“山市”和“鬼市”的关系。5.课堂练习, 让学生写一写生活中见到的一些奇怪的现象。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 每一个教师都匠心独运, 对课文的教学都有自己的真知灼见, 但是, 有一点应该是共同的, 那就是:学好语文, 重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养。那么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无疑要重视课后研讨与练习并充分合理地加以利用, 树立“大语文”的概念, 夯实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生学生的综合能力。

摘要:课后研讨与练习是对一篇课文最为有效的引申和扩展, 一方面重在对课文基础知识的把握和处理, 能使学生掌握书本的基础知识, 夯实语文基础。另一方面, 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有益的扩展, 锻炼学生语文学习的技能, 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教师合理高效地运用课后研讨与练习, 达到教学目的, 夯实语文基础, 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夯实语文基础

课后研讨练习 篇2

我会连

玫瑰花里的字应该怎么读?快快连一连吧!

答案:

我会说

我会写

答案:

浇水 安静 微笑 哥哥 弟弟

我知道

玫瑰花是一种美丽的花,主要有红色、黄色和白色等颜色。玫瑰花代表着幸福,全世界的人都很喜欢它。

互动天地

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和同学议一议,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

假如小鹿种的是迎春花或者别的花(由教师根据当地情况定花名),黄莺和微风会怎么对小鹿说呢?查查有关的资料,再替黄莺和微风写几句台词。然后可按自己编的内容,进行分角色对话或表演。

扩展资料

玫瑰节

每年六月初,在巴尔干往南的山谷里,红、黄、白等各种玫瑰竞相开放,形成一片花的海洋,成千上万的游客赶往这里用各种形式欢庆保加利亚的“玫瑰节”。

保加利亚是世界著名的玫瑰之乡,那里玫瑰花的种植面积、品种数量居世界首位,而且还盛产珍贵的玫瑰油。所以保加利亚人民对玫瑰有很深的感情,不但封玫瑰为国花,还把每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定为了“玫瑰节”。

春天的第一朵花

天气凉了,漂亮的蝴蝶想,我该睡觉了。她就去找树缝,找呀找,刚找到树缝,小松鼠花花看见了,不由地叫起来:“哇,多美丽的蝴蝶呀!能让我看你跳舞吗?”

蝴蝶想,如果我不跳,花花会失望的。于是,她就跳了起来,舞步轻盈如风,飘飘如云。小松鼠花花眼都看花了,他不停地喝彩:“太棒了!太棒了!”

花花的叫声惊动了其他小松鼠。他们对蝴蝶说:“请你再跳一个舞给我们看看,行吗?”

“好吧!”蝴蝶很疲倦了,她只想睡觉,可是为了不让小松鼠们失望,她还是跳了起来。跳呀跳呀,一个又一个,小松鼠们不停地为她喝彩叫好„„蝴蝶跳着跳着,终于睡着了。咦,她怎么啦?小松鼠们惊讶了。他们赶紧把蝴蝶送到动物医院。山鸡医生查了查,笑起来:“她太累了,她睡着了。”

“她睡着了,什么时候才能醒来呢?”

“她要睡一个冬天呢!”

“肯定是什么特别的原因,才会使蝴蝶在跳舞时睡着了。”小松鼠们谈论着。

“对呀,她是为了让我们看到她的舞姿才这样的。”小松鼠花花想起来了,他把前前后后的事情讲给山鸡医生听。医生听了也很感动:“你们要好好地保护她,让她安全过冬。”

“放心吧,我们会做到的。”小松鼠们说。

小松鼠们将蝴蝶放在花花的家里,大家轮流陪着她,每天都在她床前唱歌。他们说:“蝴蝶在睡梦里一定会听到我们的歌声的。”

过了一天又一天,当春风吹散了冬天的雪花时,蝴蝶在小松鼠们的歌声中醒来了。她一看到小松鼠花花,马上想起了睡觉前的事,便一跃而起说:“花花,是你陪了我一个冬天?”

“不,是我们——所有看你跳舞的小松鼠。”花花说。

小松鼠们听到了响声,都把头探了进来:“啊,你醒过来了!”

蝴蝶很感动,她一边说谢谢,一边跳起了轻盈的舞,小松鼠们伴着她的舞步唱起歌来:“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的友谊像花朵一样开放了„„”

春天里第一朵美丽的花绽开在小松鼠花花的家里,瞧,这花儿有多美呀!

【迁移导读】

课后研讨练习 篇3

《中学语文》读者群于2015年10月30日9:30—21:30以“如何作课后反思?”为题举行在线专题研讨活动。课后反思是一线教师比较关注的话题,也是教师专业提升的一个有效抓手,因此很接地气,这也是我们选择这一话题研讨的意义所在。活动主持人魏为秋老师特别邀请了赵文汉、丁向红、桑苗、吴正兵四位老师作主讲嘉宾。他们中有功成名就的特级教师,也有默默耕耘的草根中坚,还有走上讲台不久的青年才俊,因此嘉宾方阵的组成非常具有代表性。

四位嘉宾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应该说可以折射出一线教师对于“如何作课后反思?”这一问题的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思考,不但有广度,而且也有深度和温度。赵老师的反思逻辑性非常强,反思的三个点涵盖了语文教学的基本;桑老师强调时效性特别有价值;丁老师的对比反思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吴老师的例析,反思意识深入骨髓,反思方式极富创意。

主讲嘉宾发表看法之后,在线群友与嘉宾互动研讨,活动气氛热烈,观点碰撞,精彩纷呈。现将专题研讨的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一、嘉宾观点

(一)赵文汉老师关于课后反思的见解

“反思”概念有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两种。广义理解,一切能够回头看的意识行为都可以称之为“反思”。广义的“反思”是指还处于一种模糊的意识状态,这样的意识有可能促使他改掉错误而前行,但也有可能仅仅处于意识状态而没有落实到行动中去。狭义理解的“反思”是指能够通过认真地、理性地思考,将意识清晰化并表述出来的行为。回头看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甚至错误,然后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得出结论,再思考怎样才能弥补不足,纠正错误,得出结论。并且能够把这样的一个思考过程给书面化,以保证今后能够落实到行动中去。

反思首先反思主体,要做一个“用脑、用心”去工作、去生活的人,在工作、生活中不做一个心思细腻、心灵敏感的人,他是没法发现问题的。无论工作生活多么的平淡无奇或凡庸杂乱,他总能在“无奇”中捕捉“新奇”,在“凡庸”里发现“不平凡”。

让自己心思细腻起来,心灵敏感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关键是自己愿不愿意做这样一个人。遇事总要思考一下“为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对要思考的问题不得出答案就不放过。大脑里始终保存有要思考的问题,独自一人时就拿出来反复思考。始终坚持这样去做,养成习惯,你就可以变成一个心思细腻、心灵敏感的人。

在“反思”刚刚起步时,我建议先从最浅处入手。最浅处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反思教材。教材编写有没有疏漏?教材注释有没有错误?教用教材时有没有解读非常勉强的地方?如何解读才能不勉强?教材里有没有可以再往深处开挖的地方?听别人的解读时有没有给了自己一些新的启发?传统解读甚至已经成为定论的地方有没有问题……

二是反思教学过程。这节课为什么会觉得十分得意?这节课为什么会觉得有些别扭?这节课有没有遗憾的地方?遗憾的地方应该怎样弥补?这个环节有没有另外的一种安排方法?这个问题为什么引起了同学们那么高的热情?这个提问为什么没有人响应?这节课学生的回答有没有给我新的启示?这节课学生的精力为什么集中不起来?这节课里我自己有没有一些创新?这节课我有没有一些突发奇想的灵感且效果很好的地方?这节课有没有学生的追问让我难堪的地方……没有课程观的老师就是没有高度的老师。

三是反思学情。班级学生的语文基础如何?有几个学生对语文特别有感觉?有几个学生对语文特别没有感觉?有感觉的孩子如何保持他们对语文的兴趣?没有感觉的孩子如何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如何让中间的学生有更多人对语文有感觉?假如没有考好,学生们的失分在哪里?面对失分的版块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去弥补……

语文研究有一个很大的缺憾——对“学法”的研究不够。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将反思给表述出来?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分为三步走:悟清——说清——写清。

悟清。反思中只要发现一个问题就盯住不放,然后反复地想,想熟,想透,把混沌想清楚,把朦胧的想透彻。发扬“盯”的精神,达不到清楚透彻的境界就决不放弃,这叫“悟”。即按照“现象——本质——做法”三步骤去想,基本上就可以把发现的问题想清楚了。

悟清之后要努力地说清。能够非常清楚地表述给学生听,表述给学生听时一般要注意使用学生熟悉的习惯的语言,不要用成人的语言,更不能使用学术语言,否则,你认为你说清楚了,学生依然会稀里糊涂。能够做到深入浅出,学生听后会有通透感、豁亮感、茅塞顿开感、醍醐灌顶感。

写清。按说,悟清了,说清了,也应该能够写清了。然而现实中,很多老师既能悟清,但是一写出来就变味了,别说别人不满意,就是自己也不满意。能悟清,也能说清,就是写不清,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大脑皮层里,“说”与“写”不在一个系统里,从“说”到“写”需要一次转换,这个转换环节出了问题,转换不流畅,甚至变了道。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常写,每天坚持写,让“想”与“说”转换为“写”之间的道路流畅起来,平滑起来。介绍一个办法,从明天起,每天坚持自创一个微信或说说发出去,让朋友看,一开始写不长不要紧,能写多少写多少,写着写着就可以写长了。这里的关键是“坚持”,谁能坚持,谁就可以达到“写清”的境界了。

(二)江苏苏州丁向红:课后反思面面观

顾名思义,课后反思,就是在教后思考得失,总结经验。

课后反思,根据课的多少分:一节课或一系列课;根据反思者角色分:教者或听者;按反思人数量分:个人或团队;按反思角度分:课程、教师、学生。因为反思不能离开具体因素,所以具体反思要根据分的类别客观分析。

反思,反复思索;人对感觉所得的表象材料,加以反思而得到概念,犹如反刍动物将初步吃进胃中的食物,加以反刍,使可消化。反思的能力,孩子都具备,但是反思什么内容,到什么程度,恐怕就因人而异了。这和是否掌握反思技能、具备学识素养的高低有关。

课后反思,如果坚持,必然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成长依赖于勤勉的做,更靠不断的思。混迹于网络,会发现许多因不断反思而获得教书快乐的名师,我震撼于他们的刻苦与专业,敬佩于他们因此荣获的累累硕果。如张悦群教授、张一山、邓木辉、邓维策、谷志强、岳春光、自永军等老师,他们反思课堂教学,反思与语文课程相关的所有问题,不过又各有所专,这无疑是反思的结果。

反思到什么程度?课后反思应该追求,寻找规律,优存劣改,重新建构内容。反思的最佳成果就是学术论文,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发挥价值。上述名师的治学方法,其实也向我们启示了反思方法,那就是掌握反思的工具,建构科学的知识体系。

反思的工具,即课程理论、语文学科知识、基础学科知识。语文学科知识,包括语言文字知识、语法修辞语用、文学文章学等;基础学科指哲学、逻辑学、思维学、美学等。只有掌握这些理论,并以此参照反思,培养出思辨力,才能保证对语文现象作科学分析。名师们很注重理论学习,张悦群老师为买本《课程与教学原理》,从扬州到上海辗转几百里;邓维策老师凌晨4点多起床读《小逻辑》。他们掌握了思维及研究的工具,在各自研究领域里建树卓越。

课后反思的内容,因系统层级不同,而要素不同。从教学目标看,课程——单元——课文,三级目标从大到小、从粗到细,反思确定教学要求的明确度,及贯彻实施的可操作度;从学生的知情意行角度,反思把握教学起点的准确度;从教师的储备与优长角度,反思教学实施的可能度;从教学程序角度,反思安排的优化度;从教技手段反思多媒体教学的有效度;从教学内容角度,分析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方法的科学度、实用度;从课堂系统的整体组成,即从教材、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场或教学连续性的角度,反思教学的成效度;从课程内容(汉语言的运用:听说读写)角度,反思把握课程性质和任务的准确度。

朱自清《春》一课后,大家一起反思,认为美文应用朗读的方式教学,使学生通过美的有声语言感受到比书面语言的更丰富的意蕴,这是非常好的鉴赏方法。另外,读也应该读出不同的要求变化来,如:读准——读通——读懂——美读——背诵,当然美读是诠释“艺术感性表达理念”的最佳方式,而把握准感性的形式、理念的内涵则非常重要。如此反思教学方法选择的理论依据及优化手段,很有价值。

张悦群老师在《楬橥二轮复习的真谛:类题训练》一文中强调:再好的训练形式,都需要认真操作相配合,否则就会练而无效。换言之,再好的教学理念,都需要认真实践,否则劳而无功。介绍操作步骤:1.通过限时真测,依次查“缺”找“漏”;2.遵循训练原理,强化“定点”意识;3.坚持“练点”定位,建构“类题训练”;4.做好洗题工作,确保“真实”训练。这是对练习成效的反思。

课后反思一般有个程序,对反思现象关注、收集、分析、综合、概括,最后建构出可操作实施的系统。

(三)江苏邳州桑苗:关于课后反思的几点做法

我常常观看名师的优秀案例,反思优秀背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反观自己的课堂。名师的案例往往有思想的深度,也有娴熟的教学技巧,每个教学细节背后都有新课程理念的支撑。所以名师的教学案例为我们一线老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提供了便捷有效的途径。例如我常常登录浙江著名教师肖培东的博客——我们的语文,肖老师的博客里有很多他自己的精彩的教学实录,有他作为主持人的栏目——《镜头》的材料,学习肖老师的实录,反思自己的课堂缺什么。我最大的反思是——教师学养的厚度,决定课堂的深度。肖老师的语言如行云流水,语文的诗意在语言酝酿中自然轻松地流淌,学生沉浸在语文的世界中,发现自我,收获自我。那是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反观自己的课堂太浮华、太喧嚣、太匆忙、太单薄。

肖老师的博客里也有一些教学反思,如在今年上半年肖老师在我们徐州上了一节很精彩的课——《鉴赏家》,回去不久,有关这节课的反思论文——《一句三改探真章》就登载在《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读到这篇文章,我明白课后反思,也可以反思自己这节课的备课过程,环节设计中渗透的教学理念,或教完此文后又有了哪些深刻理解或惊喜的发现。

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一有所得,及时写下,趁热打铁,以写促思,以思促教,要把“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融入自己的教学过程,只有脚踏实地地反思,怀想的天空才愈加绚烂,不再遥远。

为了使课后反思更实效,需要用教学理论来“武装”我们的头脑。读了李仁甫老师的《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再来听徐州名师卢世国老师的《狼》,才会听出门道,从而真切体会到,“生成理念的指导下”的课堂,是关注学情的课堂。

下面是卢老师教学《狼》的片段:

师:同学们读了这么多遍课文,对文章有什么疑问吗?提出来我们交流交流?

生1:为什么开篇写“一屠晚归,担中肉尽,只有剩骨”?

生2:为下文遇狼做了铺垫,增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

生3:为什么写“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生4:为下文屠户“奔倚其下”做铺垫,也与后文中“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呼应。

师:成丘的柴草垛,狼才能打洞,也为下文写狼的狡猾做了铺垫。

生5:狼为什么被杀死?(这个问题直指文章的主旨探究)

师以此为契机带领学生理解“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只增笑耳。”并让学生谈一谈理解和感悟。

卢老师的课是以“生成课堂”的精神为指导,因课制宜,因生而异,应时而变,水到渠成,这是尊重课堂,尊重学生,尊重学情的真实课堂。课堂不是再现课,老师不是课堂流程的讲解员。老师像导游,引领学生去曲径通幽,真正的欣赏权放手给学生。学生是自由的,学生的体验方式是丰富的,学生的表达是个性化的,对文本的理解就会更深刻。

同课异构是我们作为一线老师反思教学的有效途径,尤其是与名师进行“跨越时空同课异构”,在国家教育资源网上,我们徐州市特级教师秦晓华晒了一节精彩的课《葡萄月令》,我也在此网站上晒了相同的一节课,过后我把秦老师的教学录像和教学实录与我自己的教学录像和教学设计进行反复对比,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教学环节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甚至是教学时的语言和仪态都细细比较。反思自己的课与名师的课之间的差距,明白自己的不足,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这种收获是丰厚的。之后,我经常登录名师的博客和中华语文网等网页与名师“跨越时空同课异构”获益匪浅。

再设计是反思成果之一,无论是听名家的课还是反思自己的课,我都习惯再设计出自己的思路。10月23日在邳州市第二中学,参加江苏省送陪到县活动,有幸听到“徐州市名师”卢世国老师,“苏州市特级教师”沈庆九老师的同课异构《狼》,获益匪浅。我在听完课后也设计了《狼》的教学环节,虽然无法与名师相提并论,但很多东西是我之前没有认真思考到的。

教学反思,可以是整体的,如课堂上教学理念的贯彻,教学艺术,师生互动;也可以细化到一节课的每个环节的反思,对于我们这样的年轻老师,还是要每个环节每个要素都细细思考,这样青年老师才能快速成长。正如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四)江苏扬州吴正兵:教学反思写什么

1.写成功之得

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例如:在教《声声慢》的时候,在学生对诗歌进行悟读之后,我进行了总结。

师:“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中的“还”应该读“huán”。读完之后,我们会发现这首词的内容并不深奥,词的意境挺不错,有这样的感觉吗?

生:有。

师:那我们再次自由地读一读,在读的过程中,你发现有哪一句特别打动你?

(学生再次自由朗读)

生:我喜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生:我喜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师:作为一个女词人,她向我们展现了她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她把她观察的过程与我们进行了分享。她在跟我们分享一切结果的时候,并没有给我们一个答案。而是让我们也体会这种心情,让我们处于与她同样的境界,也给我们开启了一个心灵的窗户。

2.写失败之处

每一个课堂设计,总有自己不如意的地方。对课堂教学的疏漏、失误、不如意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改进的地方。

例如:在教《秋声赋》的时候,我说:大家都熟悉欧阳修,请介绍一下……等等,总觉得课堂的导语不够好。直到后来,看到了一篇课文,《三十年前的秋读——读〈秋声赋〉》。

30年前,一个年幼的小女孩秋夜灯下,随父吟读古文。秋月如珠,静静地镶嵌在星幕上。月光如水,隔着一层玻璃窗,泼向夜读的父女二人,激起一缕叹惶。秋月能照到人间最深处的痛,秋月能照遍不眠的中宵,秋月能吹奏断肠的胡笳。秋月冷愁,秋月难忘。

那朗朗上口的古文,便是宋人欧阳修的《秋声赋》。

我想,至少说明这个文章是穿透人心的,比学生简单了解欧阳修要更好一点。

3.写教学之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碰撞,往往会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教学智慧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例如:生成课堂的倡导者——李仁甫老师课例《相信未来》片段:

师:通过吟诵和朗读,我们逐渐走进了诗行之中,走进了诗的意境之中。这样的诗歌,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解读和评价呢?刚才我介绍时代背景时,提到了一位当权的领导对这首诗的解读和评价。

(手指黑板:“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师:对这样的解读和评价,你们有什么看法?她的话究竟有没有道理?认为没有道理的人,请陈述理由。

生:我们认为没有道理,因为这是一首面对残酷现实,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诗,而不是“灰色的”。

师:认为有道理的人,也请陈述理由。

生:我认为那句话有一定道理。她说“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实际上,诗人对“现在”就是持一种否定的态度嘛。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我是从开头两节看出来的。

师:这两节似乎没有写“现在”吧?

生:没有明写,但我通过一系列意象感悟到了。

师:哪些意象?

生:第一节中,诗人用“蜘蛛网”比喻当时强大的黑暗势力;第二节中,用“深秋的露水”比喻失望的泪水,用“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比喻属于自己的机会、荣誉、成功被剥夺了,“枯藤”比喻被摧残的生命。这一系列意象,都形象地反映了现实的残酷。这不正是“否定现在”吗?

师:其实按照食指诗的最后一句话,那句话似乎应该改为“(食指这个人)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就是否定现在”,因为食指太热爱生命了,他决不愿意把“现在”中的“我”也“否定”掉。然而,与食指的生命观相反,当时却有多少知识分子、干部和普通百姓在“否定现在”时,也一并把自己“否定”掉了——他们选择了轻生、自杀。

这堂课就是在学生朗读和吟诵后,李老师通过互联思维中的“彼此互联”抛出了一个新的话题:应该如何进一步解读和评价呢?回到开头介绍时代背景时,提到了一位当权的领导对这首诗的解读和评价“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对这样的解读和评价,你们有什么看法?她的话究竟有没有道理?教师很智慧的抓住“领导者言”,从而完成对食指诗主旨的解读,同时利用好这一“抓手”,抓住全诗的神韵。另外,对那句话的不同讨论,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4.写学生之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对他们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例如:在教张先的《天仙子》时,学生认为,仅仅一个“弄”字,就境界全出,我不觉得。

后来,我查了资料,进行了补充:沈祖棻说,“其好处在于‘破‘弄二字,下得极其生动细致。天上,云在流,地下,花影在动:都暗示有风,为以下‘遮灯‘满径埋下伏线。”拈出“破”“弄”两字而不只谈一“弄”字,确有过人之处,然还要注意到一句诗或词中的某一个字与整个意境的联系。即如王国维所举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如果没有“红”“春”二词规定了当时当地情景,单凭一个“闹”字是不足以见其“境界全出”的。张先的这句词,没有上面的“云破月来”(特别是“破”与“来”这两个动词),这个“弄”字就肯定不这么突出了。

5.写再教之思

教师在重教课文之时,应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例如:在宋词再教的时候,我进行了专题讲解,突破章节的限制。我选择了一个主题:“宋词里的秋天”,选了柳永的《雨霖铃》,范仲淹的《苏幕遮》,辛弃疾的《采桑子》,解读了古典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

6.写教中之惑

许多课文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在课后,需要记下这些疑惑,进行细读,查找资料,进行研究。

如:在教《今生今世的证据》时,其中有一段:

“即使墙皮全脱落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冲刷不到的那个墙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和铁钉,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当时总觉得读得不通畅,后来把苏教版和作者原文进行了对比“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和铁钉”在作者原文中是为“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钅矍和铁钉”。

那么木钅矍为何物呢?查不到相关资料。后来一位年近六十的老教师说:是夹在泥墙上,防止泥墙倒下的一种木质的东西,类似今天的钢铁模板。但也不知道是否正确。

又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多个版本都是持“卷帘人”是婢女的理解。后来看到吴小如先生的解读:及至第二天清晨,这位少妇还倦卧未起,便开口问正在卷帘的丈夫,外面的春光怎么样了?答语是海棠依旧盛开,并未被风雨摧损。这里表面上是在用韩偓《懒起》诗末四句:“昨夜三更雨,今朝(一作“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的语意,实则惜花之意正是恋人之心。丈夫对妻子说“海棠依旧”者,正隐喻妻子容颜依然娇好,是温存体贴之辞。但妻子却说,不见得吧,她该是“绿肥红瘦”,叶茂花残,只怕青春即将消失了。这比起杜牧的“绿叶成阴子满枝”来,雅俗之间判若霄壤,故知易安居士为不可及也。“知否”叠句,正写少妇自家心事不为丈夫所知。可见后半虽亦写实,仍旧隐兼比兴。如果是一位阔小姐或少奶奶同丫鬓对话,那真未免大煞风景,索然寡味了。

我认同吴小如先生的解读。

二、群友发言摘要

甘肃郭映辉:教育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教学也一样。

湖南潘璋荣:反思的作用其实也是很有限的,有时甚至是毫无用处的。有时甚至是负效应的。反思的积极作用,往往要基于外在的学习。仅仅回头看自己,往往很难发现什么有意义的东西。遇事总要思考一下“为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对要思考的问题不得出答案就不放过。

江苏卢世国:讲究“后课堂”时段的有效性,反思是较好的方法。有所得,及时写下,趁热打铁,有时教学的灵感是稍纵即逝的,我们不能等到那份热情冷却了再去寻找。

江苏戚成林:反思,其实是一种深度建构。课堂现场的很多东西是基于环境诱导或潜意识推进的应激反应,感性大于理性。经常进行有意识的课后反思,能促进自己更深层次的思考,把许多处于自发状态的好做法提升为自觉状态的好理念。

反思教材,其实是有自觉课程意识的表现。

反思过程,有一个立足点的问题。刚才赵老师更多的是从教师怎么教的角度,其实我们也应该特别关注学生怎么学的角度。

浙江范磊:反思的核心点在于“自己基于学情应该如何更恰切地去教”。

这些阐述都是来自于一线教学实践基础上的经验之谈,说的在理,易于接受和理解。

一线老师勤于课堂教学,却疏于动笔,赵老师给我们提了醒。坚持去写,不在于多少,就会有所获。

河北王金聚:反思对于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大有帮助。只有勤于反思,并及时总结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才能使自己在教学中不断进步。

深圳牛程:常思常新,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也不能上出两次一样的课。反思后再次执教,会因学生不同,再次有新的感悟

山西乔荣:教师学养的厚度,决定课堂的深度。

课后研讨练习 篇4

笔者认为, 课后练习绝非“鸡肋”。如果教师结合教学内容, 对课后练习“充分指导, 融入课堂, 有效落实”的话, 课后练习将成为丰盛的“美味”, 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养成自主预习语文的习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拓展知识面等诸方面都能发挥功效。

一、基于习题, 指导自学

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一般都会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但苦于不得法, 学生预习似蜻蜓点水, 只是读读课文, 画画字词, 既不思亦无问, 预习流于形式。现行的教材在课后习题的编排上围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这一目的, 强化了导学功能, 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若能课前针对课后习题, 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预习, 就能使学生学会预习的方法, 明白预习时必做的“功课”, 让预习更有效。如立足于“用钢笔描红、临写”, 培养学生正确地书写汉字的习惯;依托于“读一读, 抄一抄”等类型的习题, 让学生迅速准确地掌握并理解词语;借助于课后习题, 促进学生深刻地体会句子的含义。如《师恩难忘》一课的习题:

“谈起往事, 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 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对这句话理解了, 就能较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在自主预习这类习题时, 虽不能完全正确理解或只是一知半解, 但已为课前交流和课上质疑作好了进一步学习的铺垫。课后很多习题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层次的。如《变色龙》课后习题:

按下面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1) 我们发现变色龙; (2) 我们端详变色龙; (3) 我们放回变色龙。

这样的题目, 不仅能引导学生感知全文, 还能逐步训练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二、依托习题, 优化教学

语文, 所要传授给学生的东西太多, 我们往往难以取舍;而课后习题是根据所学知识的重难点来精心设计的。站在课后习题的视角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预设、取舍, 突出重难点, 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有效率。

1. 强化朗读, 有效积淀。

小学课文的课后练习, 均把读书放在了首位。针对不同课文的特点, 提出了不同的读书要求。如“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朗诵、背诵课文”“复述课文”“默读课文”, 等等。这样编排, 充分反映了教材编者对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语言的积累运用、语感的培养、情感的熏陶是非常重视的。这也是对课程标准要求的具体落实。因此, 我们要把读书的要求落实在课堂上。如《莫高窟》的课后练习:朗读课文, 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围绕这一练习, 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环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4自然段, 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莫高窟的。用心读, 大胆想象, 把文字读成活动的画面;然后说一说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再通过齐读、引读、指名读、评价读、音乐渲染读、想象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读书形式, 让学生把文字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从而达到当堂背诵的要求。

2. 提纲挈领, 洞悉全篇。

小学语文高年级的课文较长, 需要探究的问题很多, 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舍弃, 突出重点, 寻找一个精当的“切入点”, 力求抓住“动全身”的“一发”, 这样课后习题就成了许多新课的切入点。如《少年王冕》课后习题:结合课文内容, 说说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是一个很好的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是全文的纲领所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紧扣王冕“勤奋好学”“孝顺母亲”两方面辐射全篇课文的学习, 引导学生划出王冕“勤奋好学”“孝顺母亲”的词句, 品读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并加以批注, 从而让学生明白可以从人物“想的、说的、做的”几个方面感受人物的特点, 进一步深化对王冕的认识。这样的阅读指导, 能启发学生围绕主题, 抓住重点潜心会文, 教学主脉络更为清晰, 阅读整体性更为凸显, 课堂更为有效。

3. 陶醉文字, 习得方法。

就阅读教学而言, 理解课文内容与学习表达方法, 就像鸟之双翼, 缺一不可。新课标指出“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如此要求, 目的是强调读书的内化, 注重语感的培养。课后练习中的词句训练均是编者依据课标,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结合课文特点, 紧扣教学重点而设计的。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可把习题有机融入其中, 引领孩子细细揣摩, 领会句子独特的魅力。教学《金蝉脱壳》这篇课文, 我抓住课后习题“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 你认为哪种情景最‘奇特动人’”, 先将有关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 再与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我组织学生通过找句子、画词语、读文本、作复述等多种形式, 具体感悟课文内容, 引领学生沉入文本, 步步领悟, 体会其中的有趣和奇特;然后引导学生重点阅读“蝉尾出壳的情景”, 在这段话中作者观察最仔细, 描写最细致, 学生也最感兴趣;在此基础上, 回忆自己观察过的动物活动, 结合想像和联想, 抓住一系列动词描写一段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细节。然后师生评议, 相互修改。在评改中把习得的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表达能力。

4. 整合资料, 有效拓展。

新课标要求教材的编写应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能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教材的设计较为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理念, 在课后习题安排了“作家卡片 (名片) ”和“名著便览”等栏目。如在《林冲棒打洪教头》《海伦凯勒》等课文后面安排了“名著便览”, 在《给家乡孩子的信》《我和祖父的园子》等后面安排了“作家卡片”。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 拓展视野,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 课后安排“作家名片——冰心”。教学中, 我先让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对冰心奶奶有了大概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诗句“除了宇宙, 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和他们说话不必思考, 态度不必矜持……”由此知道冰心对儿童的情感以及儿童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学习文本, 有助于帮助孩子体会文本传达的情感;在教学结束时, 再让孩子们回过头来阅读这张名片。“除了宇宙, 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冰心奶奶对儿童的感情将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 当他们以后去阅读关于冰心写给孩子的作品时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种情感。另外, 名片里还提到了《寄小读者》一书, 激发起孩子们阅读原著的期待。

三、基于课后习题, 有效设计作业

课后练习不仅提示了教学目标, 还提示了练习的操作步骤和教学形式, 给了教师实施和创造的空间。由此,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规律, 设计出由浅入深, 形式丰富, 富有情趣的作业,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1.丰富内涵, 有效迁移。

许多课文由于篇幅的限制, 留下了“空白”点, 令人产生无限遐想。如教学《孔子游春》一课中“孔子论水”部分, 我从书后习题“联系上下文, 理解孔子论水那番话的含义”入手, 让学生静心默读, 圈点批注, 找出全文中与水的四个特性有关的句子、词语、段落。学生读中思考, 读中感悟, 在与文字的亲密接触中, 发现其内在的意蕴, 情感被激发。学生倾诉的愿望强烈, 理解得非常透彻。我趁热打铁:“结合生活实际, 水在你的心目中又具有怎样的品格呢?你也来当一回孔子, 赞赞你心目中的水。”课件出示:

根据句式, 续写水的其他特点。水能容纳无数溪流, 它好像 () ;水清澈透明, 它好像 () ;水 () , 它好像 () ……

通过续写, 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对水的性质、品质的认识有了深化, 对孔子借水论德的意义也有了深入的理解。

2.学用融通, 综合设计。

为建构“大语文”教学观, 使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 课内与课外沟通, 小学语文教材在课后练习中设计了一些拓展练习题。对此, 我们要学用融通, 综合设计。如《在大海中永生》习题五:搜集邓小平爷爷的一个故事, 讲给同学们听。我以教材为起点, 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社会, 自己收集、积累更多相关的资料, 吸取更多的知识, 从而扩大学生的信息量, 拓宽知识面。再如, 《石榴》习题四:品尝一种水果, 并依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赶海》习题五:说说赶海这件事有趣在哪儿, 在你童年的记忆里, 发生过哪些趣事?写作是学语文的基本功之一。有感而发, 是作文的基本要求。课后设计的一些写作练习正符合了这个基本要求。我们可以借助这样的练习, 引导学生进行练笔。再如根据《半截蜡烛》习题三的要求, 布置学生课后试着把课文改成剧本, 再分角色演一演。这样不仅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读懂文本, 感悟文本, 达到了以读导悟、读中感悟的目的,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这些练习设计, 使语文课程从封闭的课堂走出来, 走向了生活和家庭, 走向了自然和社会, 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

《观潮》课后练习 篇5

一、词海拾贝(补充词语,并把字写工整,美观.)

人()人()

若()若()

()首东()

人声()()

()天相接

漫()卷()

山()地()

风()浪()

风()浪()

二、花落谁家(给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观:a、看。

b、看到的景象。

c、对事物的认识,看法。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

2、农历八月十八日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

鼎:a、古代煮东西的器物。b、大 c、正当,正在1、人声鼎沸()

2、鼎力帮忙()

3、鼎盛时期()

三、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人声喧闹、嘈杂,像水在鼎里沸腾那样。

()

2、天底下罕见的壮丽景象。

()

3、山岳倒塌,地面开裂,形容声响巨大或变化剧烈。()

4、指天和地随着风浪翻卷,本课形容波涛无边无际。()

5、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形容似有似无,不真切,不明朗。()

提高练习

四、小法官,巧判案。(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观潮”的意思的指观看大潮。

()

2、“奇观”的意思是指怀着新奇的感觉去看。

()

3、“昂首东望”的意思是指首先向东望去。

()

4、“宽敞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这是个病句。

()

5、“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这是个比喻句。

()

6“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白色水墙。”这是比喻。()

7、“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这是个比喻句。()

8、《观潮》这篇文章是写“人”的文章。

()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浅析高中散文课后练习设计 篇6

一、课后练习的课程品质特性

(一)课后设计的工具性品质

1、工具性之信息把握能力

任何一门学科,最基础的作用必然是工具性。语文教材课后习题也以概念引入、细节感知、加强注释等方式来增强学生信息把握能力,以联系实际的方式来引导思维发散。

信息把握能力主要体现在搜集与处理两方面。搜集能力较为简单,在习题中多处体现。如《故都的秋》课后第一题中,要求学生说说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的怎样的特点。而在《荷塘月色》课后练习里,第一大题:“作者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作为常规习题,这类问题有助于学生在大篇幅文本中抓住重点,提高信息概括和分析能力,学生在作答过程中能有效调动想象力和感官,提高把握事物本质特性的水平。“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提倡对于信息的全面掌握是加强理解力、提升分析力的基本要求,这也体现了大语文的特色,处处有语文,语文知识可以运用到各个层面。

为了加强信息把握意识,习题中也多有信息扩充。如《荷塘月色》练习题中先对同感作一番全面解释,甚至引入古诗来丰富理解,这种概念引入法十分得当,在引入新知识新概念时多举例子,既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又丰富语文知识,一举两得。这种习题本身就有很强的包容性,是一道有价值的好题。

2、工具性之思维发散作用

发散思维是课后习题工具性品质的另一个方面。通过思维发散讲语文研究的灵感用于更大的审美和生活空间。如《故都的秋》课后第三题:“你读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篇?向同学介绍这些诗文,并就你最喜欢的诗文做简要的赏析。”这类举一反三的归类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将语文学习置入一个三维层面,以共时性和历时性探究来活跃思维,串起积累与发挥这一创造性过程。再回到《荷塘月色》中,第三题列举了相当丰富的评论资料,表现不同角度和意见,要求学生给出自己的看法。这类“活题”近些年十分受欢迎,源于题目看似简单,没有标答,但内在要求却十分丰富。它是要求学生在信息把握基础上做思维发散。一道好题能激发学生的智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独立的思维观念。

3、工具性之品味语言能力

语文课程就是人们利用语言,进行思维活动,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语言是文章中有形的东西,文章中有许多无形的东西有待于从有形的东西中提取,正如建筑物必须从地基垒起一样,语言就是支撑文章思想感情、构思布局和艺术风格等综合大厦的基石。“赏析美景”可以通过品味语言进行,“体会深情”也可以通过品味语言来进行。

比如《记念刘和珍君》课后第三题:“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语句的深刻含义。你觉得哪些词语需要着重品味,请标示出来。结合品味语言,背诵课文第2、4节。”的第三句,“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句话在课文中很有思考价值,表现鲁迅激怒忧愤的态度。“已”是时间副词,已经;“尤”是程度副词,更加。两个副词连用,表示强烈的递进语气。“流言”更是无形的武器,人民生活在野蛮而严密的统治中,中国被一片白色恐怖笼罩。

(二)课后设计的人文性品质

1、人文性之情感体验

作为人文学科,语文教育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情感体验是大势所趋。情感体验主要由体会作者感情、评价文本中具体人事和联系实际三级体验。

一级体验:体会作者感情。如《故都的秋》中要求体会作家的“悲凉”。这种关照视角有着充分的包容性和理解,使学生很快能把握文本中心。我们不仅可以读出一个现代“秋士”的丰富情怀,对于感情在人的审美活动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会多少增进些具体鲜活的感性知识吧。这种练习尤其对于古诗鉴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容往往与情感立场挂钩。

二极体验:评价。如《游褒禅山记》要求写一篇联系王安石的政治活动写一篇短论,凸显学生主体性和创新性,思维发散过程中确立起自我价值立场,这是练习引导学生情感体验的更重要方面,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思维与立场,健全人格品质。

三级体验:联系实际。如《记念刘和珍君》课后第四题:“关于“三一八”惨案,除课本介绍的之外,你还了解哪些?你对刘和珍、杨德群等受害学生了解多少?你还读过其他作家描写和议论这场青年学生请愿运动的文章吗?查阅有关资料,作些归类、分析,拟出发言提纲,与同学交流、讨论。想想扩展阅读和交流讨论怎样深化了你对课文的理解,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写一点心得体会。”这里既要求联系课文,整体深入地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又要求放宽眼光,开拓思路,广泛地搜集材料,深入地思考问题,并与同学合作、讨论。学生可以自己发现、解答自己感兴趣和钻研过的问题。要重视过程和方法,不要求答案统一。这将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并在思考中完成情感建构。

2、人文性之审美体验

文学兼具音乐美、绘画美乃至建筑美,因而练习中也重视强调了感官作用,以大量关乎听觉、嗅觉、触觉、视觉、感觉的文段来引起学生重视,首先使学生建立起通感理念,在细节中领悟各种感知的魅力,以想象形成画面,甚至打通学科脉络,将文学、美学、哲学等紧密联系。这类习题对于学生审美情趣的训练相当有效。如《荷塘月色》中要求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又要求理解、品味叠音词,从细节着手锻炼学生对美感的认知判断。再如《故都的秋》课后第二题:“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情思。”下面列举的两句,正是从感官、色彩等方面对故都的秋天的描摹,让人身临其境。

3、人文性之文论色彩

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关系密切。在习题中,已经可以感受到文论思想的渗透,这为拔高学生理论水平做了较好尝试。如在《荷塘月色》中习题材料中提出朱自清散文之“清”的特色,就很明显将古代文论中一字论思想引入,初步引导学生一字论理念。其实更多理论在习题编写中也可见。比如习题给出大量作家背景资料然后要求分析作家性格,写作立场,知人论世的思维贯穿始终。

二、课后设计的课程品质评析及修改意见

文本的趣味性十足。课后练习犹如学习之余的小游戏,寓教于乐是最优方式。本册教材练习的趣味性十足,既有要求学生为某个人物写小传的题目以提高学生主动性,又有将问题指向情绪情感的思索,更有联系其他学科的“大杂烩”。习题的文本理解品质较强。首先,习题大多重视基础字词(以文言文最为突出),又注重中心思想的理解,且一般不指涉立场态度给学生自由表达的可能性,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利于学生对文本全面理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习题的思维引导作用尚可。设置部分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的练习,举一反三的训练使学生培养起发散思维;设置部分关乎价值立场的问题,传递辩证的思维模式。这块的练习有待加强。习题的详略安排有所问题。比如在大篇幅的文章之后安排材料众多的习题,难免造成学生审美疲劳和思维钝化,有些较为枯燥的文体后面最好设置灵活互动型的题目。比如《兰亭集序》这篇可出题让学生以文言文写作,或者将文言文以朗诵、排演、改编等方式呈现,再如这篇题目中列出很多一词多义的情况,是否还可添加同义词这种相反情况,让学生全面学习文言文基础字词呢。

习题的时代性落后。虽然习题大量关乎其他学科,涉及面很广,但丝毫看不出时代特征。近年来周杰伦歌词、刘翔比赛新闻入教材是个很好的提示,语文习题脱离现实必然有损语文学科的现实意义,在这方面似乎还需要多些关照。

结语:人教版教材课后习题极为重视人文性,凸显学生主体性,处处贯穿新课标理念。但编写结构、时代性、学科联系上需要再多些考虑。

参考文献:

[1]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方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高中语文必修(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课后研讨练习 篇7

课后, 我们进行了研讨:这节课的问题在哪里?大家一致认为, 执教者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让学生“找一找, 从哪些词句体会到了海伦的‘不幸’‘不屈不挠’”, 其实, 这只是关注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应该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文章是怎样围绕‘不幸’‘不屈不挠’来表达的”。看似相同的两个问题, 其实有着实质性的区别, 它表明了我们教者心中到底装的是什么, 是文本内容?还是文本表达?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解力, 是不难读出海伦的“不幸”和“坚强”的。

但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感觉到了矛盾, 似乎关注了课文表达, 就要削弱了情感体验。因为课上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一段写了什么?”“作者是怎么写海伦的‘不幸’的?是怎么写海伦的‘不屈不挠’的?”最后变成了教师说得多, 学生体会得少。是学生的理解力差, 还是教师缺少方法的指导?如何在“理解内容”和“揣摩表达”之间找到一个中介, 使得“二者”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有机地融为一体呢?

我们继续研究着《海伦·凯勒》一课的教学, 不知不觉中我们达成了以下两点共识:

一、关注了语言形式同样能很好地体味情感

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是密不可分的, 作者一定会将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依附在言语形式中。请看《海伦·凯勒》第一自然段, 在描写海伦“双目失明、双耳失聪”所遭受的巨大不幸时, 作者选择了最能打动读者心弦的语句, 如“天哪……”“不能……也不能……”等。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深刻体会到海伦不幸的同时, 还能发现作者的这一表达方式呢?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1. 完成填空, 感悟海伦之不幸。

小海伦看不见 () , 也看不见 () , 甚至看不见 () 。

2. 引导探究, 体会表达之独到。

文中有没有这样来表达海伦遭受的不幸?在与文本的对话中, 你发现作者是选择了哪一种最能打动人的表达形式?请通过朗读来体会这种表达的精妙。

上面的设计在实际的课堂中让我们看到了实效, 那就是做到了内容与表达的完美统一。学生在朗读“天哪……”和“不能……也不能……”两句话时眼眶湿润了, 情绪调动了, 内容理解了, 也学到了写作的方法。看来, 只要方法得当, 关注了语言形式, 同样能很好地体味情感。

二、在常态课上不妨多“讲”一点关于写作的方法

课标在第二、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中, 指出了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或领会一些文体的写作规律, 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 为写作铺路搭桥。特别是到了第三学段, 有些写作上的知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予以点拨渗透, 学生不懂不明白的东西, 教师无需怕讲。《海伦·凯勒》是写人的文章, 我们的教学应立足于文章中的细节描写, 尤其要引领学生来学习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必讲”:

1. 学习“学盲文”的部分, 可以让学生讨论、研读问题:

“海伦学会了许多词语, 而书上为什么只列举了‘水’‘泥土’‘种子’这几个词呢?”教师可从这三种事物的特性, 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选材是完全切合所要表达的内容的, 是为表达文章中心服务的。

2. 在学完了“学盲文”和

“学说话”两个事例后, 可引导学生比较这两段的写法:“学盲文”是实写“海伦不分昼夜摸读盲文以致小手都摸出了血”, 体现了海伦所受的艰难;“学说话”则是通过“海伦在后来回忆这段学习生活”, 体现了海伦学习的艰难。这样, 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实写与回忆”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再如本文详写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 海伦把爱倾注在残疾人身上是略写, 只为升华主题服务, 让学生知道这是“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除此之外, 还可渗透“泛写与举例”“叙议结合”等表达方式, 因为到了第三学段, “叙议结合”的文章越来越多, 我们必须要有所关注。

也许, 有人会说, 讲那么多方法学生不可能马上就懂、马上会用。是的, 我们不追求学生马上就能懂会用, 只要有个印象, 等以后学到类似表达的课文还可回锅重新“煮”一回。“一回生二回熟”, 相信几个回合下来, 学生必能熟记于心。当然, 一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很多, 教师可以有选择地讲, 并对学生进行迁移训练, 尤其在某些公开课, 更要注意孰轻孰重, 适度取舍。

研读课后练习提高课堂效率 篇8

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关于课后练习的粗浅探究: (1) 指导学生预习的法宝; (2) 教师备课的指南针。

综观小学语文教材, 课后练习基本上是围绕本年段训练的重、难点设计的。低段语文教学主要训练学生的字、词、句;中段语文教学主要训练学生的解词析句的能力;高段语文教学主要提升学生品句感文的能力。无论哪个学年段, 课后练习都是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从学生的角度来说, 学生可以根据课后练习来指导自己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 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课前预习, 对课堂教学突破重、难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教师的角度来说, 课后练习更是教师研读教材进行备课的指南针。课后练习围绕教学目的设计, 体现了教材重、难点, 教师在“走进文本, 研读教材”时, 要把课后练习题很好地融入到教学设计的相应环节中, 使文本和课后练习有效地结合。

例如, 低段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称赞》一课, 课后有词的训练, 如“闻了闻”。教师可以把此项训练安排在学习生字的环节。教学“闻”字时, 可出示词语“闻了闻”, 并让学生做“闻了闻”的动作, 形象地揭示词的含义, 再让学生照例子说几个表示动作的词, 如想了想、看了看等, 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引导学生在做动作中理解词的意思。

本课课后练习中还有一项语言文字的训练, “一个比一个好”。教师可以安排在学课文内容中进行感悟、体会, 抓住小刺猬称赞小獾的语言中的关键词“一个比一个好”来感受称赞的魅力。首先, 出示一幅图 (图略) , 借助图画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一个比一个好”的含义;其次, 再出示几幅图, 让学生根据图意说出相同的句式;最后, 让学生学着小刺猬的样子, 用这样的句式来称赞别人。教师可以随机举例:某某同学最近写字写得很端正, 我想对你说:“你的字写得一个比一个好看!”这样把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看来词句的训练在教学中并非孤立地进行, 而是把理解词句的训练和理解课文内容联系起来, 加深对词句的理解, 为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称赞》一课的课后练习还安排了“演一演”的训练。课堂表演是把课文内容通过玩玩演演的形式展现出来,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大胆想象,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并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作为教师, 我们是课堂表演的驾驭者, 我们要钻研教材, 把握好重、难点, 精心设计和指导, 使课堂表演发挥更大的作用, 让学生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创造力得到提高, 真正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玩”的效果。教师先要创设情境, 让学生模拟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幻灯片出示文中的四幅插图作为场景, 为学生准备好头饰、服装等简单的道具帮助学生进入情境;接着指导学生从小刺猬和小獾夸赞对方真诚的语言, 友好的神态, 大方的动作, 并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来表演, 从中体会称赞他人的快乐。课堂表演是学生正确理解字、词、句并灵活运用的最好的诠释, 既调动了学生的表演欲望, 又激发了学习语文的极大热情, 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高段语文以六年上册教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 课后有体现情感、思维、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内容。例如,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神态和表情的词句并加以理解, 教师可以把这一内容安排在品读文本这一环节。在感悟鲁迅先生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车夫这一事例时, 抓住关键词来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情感, 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 如何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文本, 值得我们深思。教师在解读“饱经风霜”一词时可进行多元化的处理,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 在一定的语境中具备推想词句内涵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透过词语“饱经风霜”来想象车夫的脸, 可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并在想象中自然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然后再通过写一写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用词语“饱经风霜”把文本和本单元习作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 学生在写一写中把车夫饱经风霜的艰辛形象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展现出来。此处小练笔的设计为本单元预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师应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可以在想一想、写一写中理解“饱经风霜”, 并体会出车夫生活的艰辛及当时社会的黑暗。这也为后文理解鲁迅的表情为什么严肃, 为什么长叹做了铺垫, 使一系列问题迎刃而解, 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心系劳苦大众、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尚品质。结合书后练习, 深挖教材, 巧妙设计教学, 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事半功倍。

通过以上两方面粗浅的探究, 笔者认为课后练习这一重要资源应充分利用起来, 它不仅能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拓展和语言文字的积累, 还能指导教师深入探究教材进行教学设计, 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紧扣课后练习 优化课堂教学 篇9

但是, 许多语文教师却有意无意地忽略课后练习题, 把它看作课文的尾巴、附属品甚至是累赘。在处理课后练习题的问题上, 存在着重书面轻实践、重数量轻质量、重基础轻能力、重课外轻课内等几种现象。如何紧扣课后练习题,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呢?笔者以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材为例, 谈谈自己的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依照课后练习题, 细化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要上好一堂课, 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课标所讲的目标只是在宏观和策略上给予我们指引, 具体到某一课的教学, 还得针对课文特点, 制定更具体、更细化的课时目标。分析与研究课后练习题, 能帮助我们确立具体细致、恰当可行的目标。

如《钓鱼的启示》课后练习题有4道题, 分别是: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 而父亲却坚持要“我”这么做。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心情的变化。 (3) 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请找出来, 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4) 课文中哪些语句对你有启示?你由此想到了什么?写下来和大家交流。

依照课后练习题, 笔者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通过自学、教师指导, 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启示、操纵、抉择、实践”等词语。 (2) 默读课文, 抓住“得意”、“盯”、“不容争辩”等词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 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说说父亲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把自己的想法或经历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4) 抄写和背诵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或文中对自己有启示的重点句段。

这4条教学目标与4道课后练习题相互对应, 紧扣课文重点和难点, 既侧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掌握知识, 又引导学生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还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证明, 效果非常好。

二、借助课后练习题, 梳理课文

一个文本犹如一片森林, 如果一头扎进去随意乱转, 或者在一些无关紧要的词句或文章的细枝末节处咀来嚼去, 就会导致学生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只有理清作者的思路, 循着文章脉络去教学, 才能顺藤摸瓜, 溯本求源。借助课后练习题梳理课文, 能帮助我们迅速抓住教学主线, 张弛有度地展开教学, 轻松达成教学目标。

如《狼牙山五壮士》课后练习题第2题是这样的:默读课文, 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 并填空。接受任务→ () → () → () →跳下悬崖。

这道填空题是课文内容的主线, 抓住这条主线, 就能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体会五壮士的英勇气概。教学时, 笔者以该题为中心来指导学生学习。

1. 课文是围绕课题中的哪个字来写的? (“壮”) 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 事情发展的顺序是怎样的? (讨论交流, 形成板书: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3. 这五个材料里, 哪一个材料给你印象最深刻, 使你最感动?指导品读重点句段, 体会壮士的壮举。

4. 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5. 揣摩文章组织材料的方法, 体会表达的妙处: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 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 为什么要这样写?

6. 五壮士的口号声壮烈豪迈、气壮山河。你能再收集一些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吗?摘抄下来, 看谁写得多。

整篇文章的教学从初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到品读感悟、体会人物精神, 再到抒写赞美之情、进行语言训练, 全部围绕课后第2题提供的主线展开, 环环紧扣, 步步推进,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抓住课后练习题, 突出重点

语文教材是丰富的、广阔的, 要讲、想讲、可讲的东西太多。如果条分缕析、面面俱到, 势必造成课堂效率低下。如何正确取舍, 突出重点呢?抓住课后练习题是一个好方法。

如《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 教学重点是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 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上课时, 笔者围绕课后练习题第1题“默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 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 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填在表格里”设计教学, 既让学生掌握知识, 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用“△△”画出。

2. 学生自主学习:这五种新型玻璃分别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用“_____”画出写新型玻璃特点的句子, 用“~~~~~”画出写新型玻璃作用的句子。

3. 集体交流反馈, 朗读体会。

4. 小组合作设计表格。

5. 共同填写表格, 形成如下板书。

上述教学设计有梯度, 有深度, 集知识、技能、思维于一体, 让学生始终处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

四、利用课后练习题, 突破难点

每篇课文都有相应的难点, 而一些课后练习题与课文难点有密切的联系。教学时, 从课后练习题巧妙切入,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再见了, 亲人》一课, 感情真挚, 语言生动, 构思精巧。教学时, 除了引导学生体会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之外, 还要指导学生领悟课文表达上的特点。而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是一个难点。

课后练习题第3题刚好与这一教学难点有关:“朗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 想想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再和同学交流。”在教学中, 笔者利用该练习题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 默读1~3自然段, 思考讨论:1~3自然段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2. 练习交流 (填空) :《再见了, 亲人》这篇课文描写了志愿军战士在回国时和_____、_____、_____等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其中, 前三个自然段的写法非常相似, 都是先写____________, 再写____________, 最后写____________, 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____________的伟大友谊。

3. 指导朗读, 体会课文重点句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4. 想象练笔。

从课文中挑选一件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所做的事展开想象, 仿照1-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学生通过朗读、思考、练习、交流, 深刻体会了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 并领悟到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还仿照1~3自然段写出许多精彩的片段, 较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课后研讨练习 篇10

一、课后练习的内容和类型

小学语文课后练习体现了每一课的具体教学要求, 也是课文的教学重点所在。小学语文课每课基本安排了三至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朗读、背诵、默读、复述课文, 旨在让学生认真读书, 增加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二是要求学生练好写字能力。三是巩固复习所学生字和常用词语, 为今后的正确运用打下基础。四是词句练习或思维训练, 意在结合具体的词语形态, 句式变化进行句式训练, 让学生充分感知, 反复习用, 逐步实现内化与迁移, 或是启发学生感悟课文丰富的人文内涵, 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文运用能力得到发展。就课后练习的类型而言, 大体有听、说、读、写、观察、思考等几种类型, 题型是灵活多样的。

二、把课后练习作为教师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

教材是实施教学目标的阅读范本, 是语文知识的载体, 而课后练习是教材系统的组成部分, 它的编排着眼于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是学生掌握知识、进行知识迁移以及能力训练的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后练习题的内容钻研教材, 理解和把握教材, 进而确定教学目的、教学重点, 设计教学方案, 选用教学方法, 并根据练习题的性质, 分派用场, 使之落实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课后练习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一根主线, 融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步骤, 这里的主线主要是指教学过程中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潜力等各项学习活动。其基本形式是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为核心的听、说、读、写训练, 它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课堂教学是培养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阵地, 而课后练习则为学生“扎实、活泼、有序”地进行语文基本训练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演练内容。利用这些演练内容, 可以让学生手、眼、口、耳、心并用, 听、说、读、写得到全面训练, 知识、能力、情操、个性协同发展。

三、发挥课后练习的目标性作用, 明确教学重难点

课后练习是一篇课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师要在全面、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进一步借助课后“思考练习”, 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也可以利用课后练习,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理解课文内容, 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去读书。如《怀念母亲》一文, 情感丰富, 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贯穿全文, 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具体感悟, 感受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深厚情感。而课后练习第一题的编排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目标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此题为主线, 引导学生画找相关句子, 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在读中加深理解, 感受作者对母亲尤其是对祖国母亲不变的情感。进一步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 最后达成师生的共识。

四、发挥课后练习的知识转化技能,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后作业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学生预习时, 教师可请学生先看看课后习题, 对课文的重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教学时, 再让学生带着课后习题阅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理解。习题一般侧重于巩固所学的知识, 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做练习。习题可以放在讲读课文中进行。讲练结合, 读写结合, 如理解句子, 分段, 概括段意等;也可放在讲读课文之后来处理, 如造句, 背诵……在讲读过程中要达到理解到位, 有意识的体现渗透, 为学生独立做练习奠定基础。如《草船借箭》一课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诸葛亮神机妙算, 表现在哪些地方?”这个题目需要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思考理解, 教材中对理解内容和领悟表达特点的引导, 涉及诸多方面。可以说这个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完成课后练习题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相结合

不论处理课后思考题, 还是课后练习题, 教师都不能只注重结果 (即答案是不是正确) , 而忽略了完成的过程。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在思考和练习的过程中, 学会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借助思考题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 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借助课后练习题, 培养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的习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每学新的一课, 可先让学生按作业题要求预习课文, 学生通过动手查, 动口读, 动手写, 动笔画, 动脑想, 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这样做, 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长期坚持训练, 学生就会形成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想、眼手俱到的良好习惯。

六、认真研读课后练习, 落实语文知识的迁移运用

仔细研读教材不难发现, 课后练习一般均设计有一个统领全文的思考问答题, 目的是让教师在教学中从整体出发,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人物形象和优美语言, 初步领悟文章表达方法。教学时也可以由这个问题切入, 引导学生读课文、讨论交流。另外, 语文教材在课后练习中还设计了一些练习题, 使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 使课内与课外沟通。教师可依据这些练习设计, 让语文课程从封闭的课堂上走出来, 走向生活和家庭, 走向自然和社会, 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对于这类课后练习, 能当堂结合教学完成的要当堂完成, 不能当堂完成的教师要有布置, 有落实。

巧用课后练习 提高语文素养 篇11

一、巧用课后练习优化预习效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学会生字词,为他们通读课文扫除障碍;通过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结构和大意;通过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鉴于此,我们应科学地确定预习要求,以达到预期的预习效果。对于新课文的学习,学生常遇到这样的困难:一是不能正确认读、理解生字词,因而难以读通课文;二是不能整体把握课文。教材编者也正是充分认识到了这些困难,才在课后练习中安排了认识、理解字词和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之类的富有针对性的练习。我们应充分利用这类资源,把这一类练习作为预习任务,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书,为其学习新知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姥姥的剪纸》课后练习第三题“查查字典,并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几个词语”。对这一类练习,学生一般通过字典等工具书就可以完成,从而为理解课文扫除了拦路虎。

二、巧用课后练习优化课堂教学

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开展探究学习,我们可以把课后练习作为课堂讨论的话题。因为编者设计这类练习的意图,就是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中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这些练习设计讨论话题,并引导学生认真进行思考、交流、讨论,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把握学习重点,优化教学效果,更可以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例如,《轮椅上的霍金》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的强者,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课后练习第三题“年轻的女记者认为命运让霍金失去的太多,霍金是怎样认为的?你对霍金的回答是怎样理解的?”笔者把上述问题作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阅读课文、小组交流,孩子们从霍金精辟的回答中,达成了教学目标。这样从课后练习中找到切口,预设教学过程,整合教学思路,有效地把握了教学的重点、难点,进一步发挥了阅读教学的整体效应。

三、巧用课后练习优化课外实践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要引导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要帮助他们“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在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有不少实践性练习,包括课外阅读、写作练习、排演小话剧等。我们要善于利用这类练习,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我们可以一篇带多篇,引导学生阅读与本篇课文相类似的文章;可以节选的课文为基点,引导学生阅读原文全文、全书;可以课文为剧本,引导学生编排小话剧……

例如,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我们可以利用课后练习第一题“找出课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再想一想这些句子在描写上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让他们懂得:作者通过形象的比喻、具体的数据、侧面的烘托,把天游峰“高”与“险”的特点表现出来,从而反衬出扫路老人自强不息、自信豁达的人生态度。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练习写一处秀丽山水的景色,并把自己的感情融化进去。

课程标准确定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科学地安排、实施课后练习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以重视,充分发挥其优势,不仅可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而且能有效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标。

课后研讨练习 篇12

本题是人教版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第二节动量和动量定理课后练习题第四题。课本12页。

质量是40 kg的铁锤从5m高处落下, 打在水泥桩上, 与水泥桩撞击的时间是0.05s。撞击时, 铁锤对桩的平均冲击力有多大?

错解一:设平均冲击力为F

铁锤与水泥桩撞击前的速度大小

竖直向下的方向建立坐标轴。

撞击过程对铁锤由动量定理有:

铁锤对桩的平均冲击力为8000N, 负号表示与正方向相反。

解析:错因为动量定理中的F是合力, 不是铁锤对桩的平均冲击力这一个力。

正解为:解得F=-8400 N

错解二:设平均冲击力为F

铁锤与水泥桩撞击前的速度大小

竖直向下的方向建立坐标轴。

撞击过程对铁锤由动量定理有:

代入数值得:F=-7600N

铁锤对桩的平均冲击力为7600N, 负号表示与正方向相反。

解析:错因为动量定理是矢量式, 在化为标量是容易出错。

正解为: (F-mg) Δt=0-mv

解得F=-8400 N

错解三:设平均冲击力为F, 竖直向下的方向建立坐标轴。

铁锤下落时间

已知撞击时间Δt2=0.05 s

全过程用动量定理有FΔt2+mgΔt1=0

代入数值得:F=-8000 N

解析:错因合冲量理解不到位, 本题中重力冲量时间有误。

正解为:FΔt2+mg (Δt1+Δt2) =0:

小结:在处理用动量定理解题时要注意:

(1) 公式中每一个字母的物理含义;

(2) 矢量性;

上一篇:语义信息模型下一篇:CDIO电子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