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科学栽培技术

2024-09-26

毛竹科学栽培技术(共10篇)

毛竹科学栽培技术 篇1

毛竹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cv.pubescens) (又称楠竹) 具有生长快, 成材早, 产量高等特点, 用途极其广泛。一是它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广泛应用于建筑业、造纸业、农业及其它方面, 如江南的竹楼、与、墙、梁等均以竹子制作, 浙江新安江千岛湖建造的水上宾馆, 高雅别致, 吸引游客最多;二是竹笋的食用价值高, 竹笋味甘鲜脆, 营养丰富, 是我国的传统佳肴, 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以及磷、铁、钙和其它各种元素、维生素等物质, 是减肥和防止肠癌的绿色保健食品;三是毛竹具有绿化、美化作用。楠竹正因为用途广泛, 价值高, 所以市场前景广阔, 发展潜力巨大, 毛竹产业已成为林农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之一。

1 生物学特性

毛竹分布极为广泛, 从赤道两旁直至寒温带, 从平原丘陵到高山雪域都有它的足迹。全世界竹子种类约有70属1200多种, 我国的竹子资源有40多属400多种, 面积多达700万公顷, 品种毛竹 (俗名楠竹) 占80%的比例。毛竹是多年生常绿乔木植物, 属单子叶植物禾本科, 竹亚科, 但其生长发育不同于一般乔木树种, 它是由地下部分的鞭、根、芽和地上部分的秆、枝、叶组成的有机体。毛竹不仅具有根的向地性生长和秆的反向地性长征, 而且具有鞭的横向地性起伏生长。竹秆奉命短, 开花周期长, 没有次生生长, 竹鞭具有强大的分生繁殖能力。竹鞭一般分布在土壤上层15-40厘米的范围, 每节有一个侧芽, 可以发育成笋或发育成新的竹鞭。壮龄竹鞭上的部分肥壮侧芽在每年夏末秋初开始萌动分化为笋芽, 到初冬笋体肥大, 笋壳呈黄色, 被有绒毛, 称冬笋。冬季低温时期, 竹笋在土内处于休眠状态, 到了第二年春季温度回升时, 又继续生长出土, 称为春笋。春笋的笋壳为紫褐色, 有黑色斑点, 满生粗毛。春笋中一些生长健壮的, 经过竹笋———幼竹40-50天的生长过后, 竹杆上部开始抽支展叶而成为新竹。

2 造林方法

造林方法主要有移竹 ( (母竹) 移鞭造林, 切杆移蔸和实生苗造林等方法, 下面我主要介绍移竹 ( (母竹) 移鞭造林。

2.1 选择母竹

栽竹不同于栽树, 要靠竹鞭伸展, 靠芽发笋, 靠笋长成竹, 因此选母竹是通过竹株来选竹鞭实现的。竹鞭是毛竹的繁殖器官, 同时它又是地上部分养分供给的枢纽。在土壤养分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 养分贫乏地段上竹笋的萌发和存活可通过竹鞭的联系得到养分丰富地段的立竹及其鞭根系统的资源供给。因此, 地下部分生长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立竹的生长。一年生母竹太嫩, 经不起移栽后环境改变的影响, 成活率低;四年生以上的母竹太老, 生长衰退, 鞭根稀少, 鞭芽不齐, 也不易栽活。

2.2 母竹采掘:

挖掘前先在母竹四周划一个半径为62厘米的圆圈, 沿圈破土深挖, 要注意竹鞭的方向。每棵竹都有两支竹鞭, 和母竹连在一起的叫“去鞭”, 新抽发的叫“来鞭”。发现竹鞭就要顺着挖, 不能损伤竹鞭上的笋芽和须根。“去鞭”要保持67厘米长。多带泥土, 顺着竹鞭方向挖取。母竹挖好后用快刀将竹梢削去, 只留6~7对竹叶, 以减少水分蒸发。挖取母竹时, 切忌用力摇晃竹竿, 以免损伤竹竿和竹鞭的连接处, 破坏竹竿与竹鞭的输导组织。若母竹要长途运输, 必须用草包扎

2.3 母竹栽植

栽竹要求做到深挖穴, 浅栽竹, 下压实, 上松盖。按照株行距5m×5m, 栽竹390株/hm2的密度挖穴, 穴规格一般长1m, 宽、深各60cm, 并将表土、底土分别堆放。栽竹时, 穴底先填表土20cm厚, 放下母竹后解开草绳, 并顺着竹蔸自然形状使来鞭去鞭舒展。竹蔸下部用土塞紧, 上部略低于地面, 自下而上分层填土塞紧竹蔸与竹鞭周围。有条件的地方可先在竹鞭沿线撒施已腐熟的厩肥20kg或饼肥5kg后再分层填土压实。近蔸处竹鞭要压紧, 鞭两头要松, 以利抽鞭发笋, 压土时不要伤害鞭根和鞭芽, 天气干旱要勤浇水促活。植穴的上部要盖成馒头形, 压实后再盖1层松土, 并以高出地面12cm为宜。

3 林地施肥

毛竹所需要的营养元素, 除氮、磷、钾外, 一般都可以从土壤中得到满足。氮、磷、钾是竹子生长最主要的三要素, 需要量大, 土壤中常常供肥不足, 需通过施肥加以补充。施肥必须讲究科学有效, 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因此, 必须根据竹林生长需要和土壤缺肥状况来施用, 一般来说是竹林生长需要什么施什么, 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施, 土壤缺什么施什么。此外, 还要注意施肥方法, 要注意少量多次, 深施入土, 并且把握好施肥天气, 提高利用率, 防止流失, 造成环境污染而产生公害。据分析, 每生长1吨鲜笋需消耗土壤中的氮5.1公斤、磷1.5公斤、钾5.4公斤左右。因此, 要及时对笋用竹林或笋、竹兼用竹林的林地进行肥料补充。肥料以有机肥为佳, 如堆肥、栏粪、菜枯、垃圾等。施肥每年二次为好。第一次在冬季进行, 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人畜粪2500-3000公斤, 或菜饼250-300公斤, 或埋青4000-5000公斤。方法是:把有机肥均匀撒入林地, 结合冬垦和挖冬笋翻入土内20-30厘米的深度。第二次施肥是在挖春笋后, 以速效化肥为主, 时间以6-8月竹鞭排芽前为宜。方法是:在毛竹兜上方挖半圆形水平沟条施, 深15-20厘米, 施后覆土。施肥量可参照上述每生长1吨鲜笋所消耗土壤中氮、磷、钾元素的数量加以补充, 但所补充的养分一定要超过带走损耗数量中, 不包括竹的秆、枝、叶所消耗的养分及土壤流失的养分、被土粒固定不能直接利用的养分和林下其他植物所消耗的养分。这些, 在施速效化肥时都应考试进去。

4 病虫害防治

楠竹枯梢病:该病常发生于一年生新竹杈部位, 最初侧枝叶包逐渐变黄至棕黄色, 而后叶片开始卷曲, 渐次脱落, 枝梢枯死, 以致死亡。因病斑发生部位不同而分为:枯梢型 (在主杆枝节处发病) , 枯枝型 (在枝条节丫处发病) , 枯秆型 (在主秆基部发病) , 发病一般在5———10月多雨高温时节。

防治方法:严格检疫, 严防引种传入;加强抚育管理, 提高楠竹抵抗力;及时砍除病树进行烧毁, 防止蔓延;在发病期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在新竹展叶时每隔10--15天喷一次, 连喷2--3次;病原盛发期, 选期天无风傍晚, 施喷5%百菌清烟雾剂, 每7--10天施喷一次。

黄脊竹蝗。又名蝗虫、蚱蜢、蚂蚱。5-6月以跳蝻、成虫取食竹叶, 为竹林的主要害虫。大发生时, 竹林被害如同火烧, 立竹成光秆。新竹竹叶被吃光一交后即会枯死, 壮竹竹叶一次被吃光后新发叶片变黄、生长势弱、发笋量大减, 第二次被害后即死亡。死竹茎中积水, 纤维变坏, 生林也趋衰败。竹蝗一年发生1代。以卵产于背北向阳、杂草稀少、土质较疏松的山腰或山窝斜坡上, 深约4厘米左右。产卵处常见黑色园形盖状物, 这是寻找卵块的最好标志。防治方法: (1) 挖卵块。生蝗产卵地易识别, 可挖掘消灭。 (2) 幼蝻未上大竹、群集在小竹及禾本科杂草上时, 及时喷酒2.5%敌百虫粉剂或2.5%溴氰菊脂超低容量喷雾, 每亩1毫升。 (3) 已上大竹的蝗蝻可用烟剂药杀。即用2.5%溴氰菊脂每亩6-10克, 按药1份、柴油20-40份比例混合, 用喷烟机喷烟;或有741烟剂, 用药量每亩1-2公斤。喷选择无风的早晨或傍晚进行。 (4) 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我省桃江县在蝗蝻孵化时或幼虫即上竹时, 采用注射器在离地上的一节或二节笔杆注射300-400倍1059药液30-40毫升, 有效期40天以上, 杀死竹蝗、竹青虫效果显著。

竹螟:又称竹苞虫, 可吃光全部竹叶造成竹株或成片竹林死亡。

防治方法: (1) 冬季削山松土, 可消灭越冬幼虫。 (2) 在6月下旬发现幼虫苞叶时, 喷洒90%敌百虫500倍液。50%敌敌畏1000倍液, 或在近竹秆基部上方钻一个孔, 将25%乙酰甲胺磷或40%氧化乐果每株竹注射2-3毫升。

竹镂舟蛾。又名竹青虫、竹蚕。以幼虫暴食竹叶和叶鞘, 严重时将成片竹林吃成光秆, 如竹林一年连续发生二代或三代, 被害竹可死亡, 来年也不发笋。故竹镂舟蛾也为竹林主要害虫。湖南一年发生3-4代。幼虫全身光滑绿色、头红褐色。1、2龄幼虫受惊有吐丝下垂习性;2龄后的幼虫受惊即坠地, 但几分钏后又会重新上竹。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中旬老熟幼虫下竹于枯枝落叶间吐丝缀叶结茧化肾越冬, 翌年4月羽化成成虫。成虫飞翔力强、有趋光性, 白天静伏不动、黄昏或晚上10时及黎明前很活跃。卵多产在1、2年生竹上端嫩叶上, 成块状或散产。防治方法: (1) 灯光杀成虫。 (2) 利用幼虫受惊坠地习性, 击落捕杀。 (3) 卵期释放赤眼蜂, 每亩7万头。 (4) 用2.5%溴氰菊脂, 每亩4-8克, 1000-2000倍液进行低量喷雾。

摘要:介绍毛竹科学栽培技术, 主要包括毛竹生物学特性, 造林地选择, 母竹选择, 造林整地, 移竹 (母竹) 移鞭造林、林地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以期能够指导毛竹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毛竹,造林,病虫害

毛竹用材林丰产栽培技术 篇2

关键词:毛竹;用材林;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4-122-02

毛竹又称楠竹,其用途非常广泛,具有很大的国际、国内市场应用潜力;毛竹鞭根发达,栽植在江堤、河岸具有固土防冲作用;竹林四季常青,抗逆性强,也是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石台县具有悠久的毛竹栽培历史,并且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由于受到过去经营习惯的影响,以及经济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毛竹林分的整体效益不高。因此,应加大毛竹用材林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以扩大毛竹的经济效益。

1 移竹造林技术

毛竹有多种造林方法,主要有移竹造林、移鞭造林、截秆移兜造林、实生苗造林(播种育苗)和鞭节育苗造林等,其中,移竹造林法在生产中效造林率最高,应用也最为广泛。

1.1 造林整地 整地是毛竹造林的最基础工作。主要工序包括林地清理、开垦和栽埴穴挖掘等,一般在每年的秋、冬季进行。地势平缓的林地采用全垦整地的方式。全垦整地将造林地内的杂物及灌木杂草全部清理后,然后对林地深挖30cm左右,除去大石块、树根等杂物,再按栽植要求,定点挖掘栽埴穴。对于坡度15~25°的造林地,一般采用水平带整地;而坡度25°以上陡坡的造林地,采用块状整地的方式比较适宜。

1.2 造林季节及方法 毛竹造林的适宜季节是冬季和早春。选好母竹是移竹造林的前提。母竹的选择主要有以下标准,要求2~3a生、竹径约5cm、生长健壮以及无病虫害的母竹为宜。为使竹林保持适宜的栽植密度,并使其分布均匀,挖掘母竹前应进行相应标记,在竹林中分散挖掘。母竹挖取时,应先判断好竹鞭的正确走向,然后沿竹鞭两侧缓慢挖掘。为提高其成活率,挖掘时要多带宿土,不伤笋芽、鞭根、不伤竹秆与竹鞭连接处;母竹挖出后,砍去竹哨,保留5~7盘枝。母竹应选择就近栽植,尽量减少运输时间,在高温季节及远距离运输时,要用湿布或稻草包裹,并在运输途中及时浇水保湿。母竹运到栽植地点后,要及时进行栽埴,先在栽植穴底部放入10cm左右的表土,解去母竹包裹物,将母竹缓慢放入栽植穴中,舒展鞭根后先填表土,使鞭根与土壤紧密接触,再填土后轻轻踏实,填土深度要稍高于地面,以防止积水烂根。此外,在栽植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损伤笋芽和鞭根。母竹栽植后统一浇足定根水。

2 毛竹用材林培育技术

2.1 护笋养竹 护笋养竹对于竹林密度提高和产量的增加都有重要作用。其措施主要包括:(1)严禁挖掘鞭笋。鞭笋为竹鞭的幼嫩顶部,毛竹竹鞭在夏秋季节生长旺盛,挖掘鞭笋不仅直接影响新鞭生长,而且使来年竹笋的数量会大大减少,造林竹林的成竹质量严重下降;(2)区别挖掘冬笋。冬笋是春笋的前身,在用材竹林培育过程中,若滥挖冬笋,来年的春笋和新竹的产量就会大大下降。但对于部分不能出土冬笋,要在冬至前挖掘浅鞭冬笋,这样既可减少营养消耗促进春笋生长发育,又可挖掘冬笋增加毛竹收益。冬笋的挖掘要注意在护笋的前提下合理地挖取。在大年竹林内选取枝叶浓密、叶色深绿的竹株,沿去鞭的方向,寻找隆起泥块后小心开穴挖取,冬笋挖取后可施少量有机肥,然后覆土填平,以增加土壤营养条件;(3)精心管养春笋。春笋数量多少对于竹林的产量影响很大,在4~5月份春笋出土的初期和盛期,要加强管理严禁挖掘健壮春笋。为避免竹林明显的大小年出现,影响竹林总产量,对小年竹林内的春笋,更要加强留养和管护、严禁采挖。但对于病虫笋、小笋等生长发育不良的春笋应适时挖除。早春的零星长出的春笋为防止吸收多余营养,应全部挖除;发笋盛期的春笋质量好、成竹率高,应保留大部分,挖除少部分病虫、发育不良笋;发笋后期春笋生长不整齐,成竹率低,则应去除大部分,保留少部分健壮笋;春笋发笋末期,竹林中常出现生长缓慢、无光泽、箨毛枯萎等不能成竹的退笋,应及时挖掘退笋,既可防止竹林养分过多消耗,又可增加竹林效益。同时为防止牲畜破坏竹笋,要在春笋期严禁在竹林内放牧。此外,要及时防治春笋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

2.2 修山垦复 劈山就是将竹林内杂草、灌木劈倒,自行腐烂转为绿色肥料。既增加竹林的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杂草灌木消耗竹林中的水分和养分,又减少了竹林的病虫害及火灾的发生。连续劈山抚育2~3次后,杂灌长势弱化,竹林会生长旺盛,郁闭度逐渐提高,杂灌则会逐渐减少。杂灌木砍除后,便于竹林通风、抚育管理,也利于砍竹、挖笋等作业。结合林间垦复和深挖,土壤中的地下害虫挖出地面进行集中杀灭,同时清除林地内大石块、树兜、竹兜及老竹鞭。垦复时要注意不伤新发笋芽及竹鞭。

2.3 竹林施肥 毛竹生长速度快,对于营养的需求大,所以必须通过人工施肥加快竹林生长。竹林所施肥料种类主要以有机肥料为主,也可施少量化肥。有机肥在秋、冬结合垦复挖沟或挖穴埋入土内,每年可施300kg/667m2。化肥的施用一般在夏季毛竹快速生长时期,或者毛竹出笋前后30d左右,施尿素和钙肥共20kg/667m2。

2.4 合理采伐 合理采伐主要包括正确认识毛竹的采伐季节、采伐年龄,并对其采伐方法、采伐强度以及合理立竹密度进行确定。采伐季节:应在低温干燥的冬季进行。此时毛竹生理活动减弱,竹材强度高,而且不易被病虫害危害。采伐年龄:毛竹林按照龄级择伐方式进行采伐,一般以8~9a生全部砍伐、6~7a生部分抽砍、1~5a生不砍伐,全部蓄养的原则进行砍伐。采伐方法:采伐前根据竹株分布、竹龄,竹子生长状况及病虫害危害情况,按砍密留疏、砍老留幼、砍小留大、砍弱留强的原则先砍伐应伐竹株,然后再采用齐地伐倒的方法砍伐全部应伐竹株。采伐强度:对于毛竹有明显大小年的竹林,应在大年的冬季砍伐;而在竹林小年时,于每年冬季除按上述原则选择应伐竹株外,还应选择竹叶发黄,来年即将换叶的小年竹株砍伐。竹林密度:毛竹用材林的竹林密度,以保持200~250株/667m2为宜。

2.5 低产林改造 为扩大毛竹林的生产潜力,提高毛竹的经济效益,在新造竹林的基础上,可以在现有竹林中选择部分条件较好的低产竹林,改造成丰产林,挖掘现有竹林。对低产竹林的改造应选择坡度平缓,土层厚度较深(一般在50cm以上),土壤排水良好、肥沃湿润,每667m2约有120株的毛竹林。低产林改造技术的关键措施是:先期注意护笋养竹,严禁采伐低产林内毛竹、注意合理施肥等培育技术实施,促使竹林恢复到200株/667m2左右。

2.6 防止竹林开花 毛竹一旦开花结实,就会造成毛竹枯黄死亡,致使毛竹林大面积减产,因此应采取措施,防止和抑制毛竹开花。对于未开花的中老龄竹林,应加强抚育、水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以控制竹林提前衰老,抑制其开花结实。竹林若出现少数毛竹开花时,应及时将开花株砍掉,挖除老鞭竹兜、全面松土,合理灌溉和施肥,仍可推迟竹林开花。当竹林成片开花,要及时砍除开花竹株,防治开花株的扩散蔓延,对刚长出不久且不开花的幼竹,应加强林间抚育和施肥管理,经过5~6a可使整个竹林复壮更新。

参考文献

[1]周纯芳.竹林培育与利用[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柏劲松,谢红梅.毛竹丰产林建园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3(7):13-14.

[3]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竹林丰产栽培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4]陈福生.毛竹林丰产林培育探讨[J].林业勘察设计,2004(1):68-71.

毛竹栽培技术要点 篇3

关键词:毛竹,栽培,技术

1引言

毛竹又叫苗竹、楠竹, 属禾本科, 是竹类中分布最广, 用途最大, 经济价值最高的一个品种。毛竹生长快, 成林早, 伐期短, 从种植到砍伐利用需7~8年, 比速生的桉树成林成材期还要短, 比杉树提早10~15年成林。

竹林的顺纹抗拉、抗压强度比杉木大2倍, 加上干形通直, 在建筑工程常用来搭架, 竹林光滑坚硬通直, 排列整齐, 也是制造工艺美术品、文化娱乐用具的好材料。 另外, 竹笋是鲜美的蔬菜, 可制成罐头、笋干;竹壳可供包装;竹枝可扎扫把。可以说毛竹全身都是宝。

毛竹是常绿浅根。喜光阳性植物, 怕风、怕旱, 只要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山地, 都可进行栽培。栽植宜选择阳坡, 比较湿润的坡地为好。根据目前林场的经济形势及经营现状, 发展种植毛竹, 砍伐杉木后, 次年间种毛竹, 竹杉混交是一个正确的抉择。本文探讨了毛竹栽培技术要点。

2材料与方法

2.1整地

毛竹造林整地备耕是要在上一年冬季完成, 平坦地宜全垦, 山坡地可用水平带状式梅花形块状整带宽1 m、长2m, 整地后开穴, 植穴规格, 长100~150cm, 宽60cm, 深50cm。穴间距离与造林密度有关, 竹杉混交, 株行距7m左右定点, 每亩10~15株为宜。穴土经过风化后, 在春季栽培前30d即要回穴土, 回土要打碎及清除石块、树根, 先回表土后回心土当回土至1/4穴时, 每穴施放基底肥250g有机肥与底土充分混均。

2.2造林季节

“正月竹二月木”的意思是说栽毛竹比栽树早, 种毛竹应在早春1~2月进行, 选择雨季或雨后阴天栽植, 错过季节会降低成活率。

2.3母竹移栽

2.3.1选好母竹

最好选择竹龄以2~3年生的母竹。选择节间匀称、分枝低, 胸围7~14cm, 较短小的青皮竹为好, 要兜大, 鞭黄芽满的母竹。在离造林地近处采母竹, 可适当选大些, 以利速生成林。

2.3.2挖好母竹

大部分毛竹行鞭方向与其最下一枝方向大体一致。 沿这个方向离母竹基部1m处开挖, 找到竹鞭 (去鞭) , 用厉斧或利刀切断, 去鞭留70cm, 注意不使开裂, 不伤笋芽;再从向所方向离母竹50cm处找到另一条竹鞭 (来鞭) , 同样把它切断, 来鞭留30cm。再用锄头将竹兜和鞭跟下面的泥土挖穴, 母竹即自行倒下, 注意尽可能多带土, 切不可强行摇晃毛竹, 以免笋芽脱落。母竹挖起后适当包扎, 并即以利刀坎去竹尾, 不得破损;留下四、五盘枝, 并随挖随运。

2.3.3栽好母竹

母竹运到后要及时精心栽植, 栽植时必须时母竹鞭跟与土壤紧密接实, 根盘底下与竹鞭周围要分层培土压实。并注意去鞭方向要有发展余地。栽植深度, 比原土面要深2寸左右。遇天气干燥要灌足定跟水, 在大风方向要架设支柱, 以免风吹摇晃母竹。保护笋眼是栽培后能否发笋的关键, 应切实注意, 否则即使成活, 如笋眼全部破坏, 也不能发笋。这是出现“孤老竹”根本原因。

2.4抚育管理

2.4.1割灌除草

为清除杂草、藤、灌等对毛竹的不良影响, 保护毛竹正常生长。栽竹后当年除草砍杂, 采用机割或人工辟草方式, 全面劈除作业区内灌木、杂草及藤本, 以改善毛竹的生长环境。作业时, 注重保护毛竹以及有生长潜力的幼苗, 以利于调整林分密度和结构。

2.4.2人工修枝

在自然整枝不良、通风透光不畅的林分中进行, 通过合理修枝, 调整林分疏透度, 促进毛竹生长。毛竹与杉树混交林中, 杉萌芽条只留一株, 当年新竹放叶后, 应劈去梢, 留枝10~14盘, 第2年后的新竹, 在冬季钩销, 钩销后的竹, 叶子青茂, 竹杆通直。

2.4.3施肥

植后30d, 每株施放30g有机肥作促根肥;植后3 ~5个月, 每株施放有机肥100g作追肥;并在穴周2 m2内铲草松土。第2、3年春季各追肥抚育一次, 然后要全铲扩穴, 有条件的要进行全垦, 以利竹笋速生快长。立春以后, 林区内必须树立标志牌, 竹林内全封山, 严禁放牧, 注意保护, 并严防偷挖竹笋, 确保毛竹正常生长。

2.5防治病虫害

防治病虫害非常重要, 经常观察, 早发现早防治, 以促进毛竹健康倔壮快速生长。毛竹的主要虫害是竹蝗及竹象鼻虫, 可用3% 敌百虫粉喷杀或放烟防治, 也可用人工挖卵或扑杀跳蝻。

3结语

毛竹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整地备耕、选择季节、母竹移栽、栽植后的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 环环紧密相连, 一个技术要点失误, 都会影响到毛竹的正常生长。 因此, 在实践中必须熟练掌握各个技术要点, 确保毛竹健康、倔壮、快速生长。

参考文献

[1]饶林梅.毛竹种子育苗造林技术研究[J].绿色科技, 2015 (12) .

[2]沈金清.将乐县毛竹主要虫害的防治研究[J].绿色科技, 2015 (3) .

[3]王小斌.东江库区丰产高效毛竹建设基地初探[J].绿色科技, 2014 (8) .

毛竹实生苗造林技术探讨 篇4

关键词:毛竹实生苗;造林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S79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217-2

毛竹既是用材林又是经济林,它具有材质好、生长快、产量高、用途广,经济价值高及一次造林成功便可长年采伐收益等特点。多年来,全州县为了解决大面积毛竹造林用苗,降低造林成本,提高毛竹造林成效,广泛推广了毛竹实生苗造林,现就有关情况探讨如下:

1 毛竹实生苗造林的作用及意义

1.1 毛竹实生苗造林

毛竹实生苗造林是用毛竹种子培育的实生苗造林,它与传统的毛竹母竹移植造林相比,具有运输方便,造林工效高、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全州试行,1987年后我们全州进行大面积地培育,在才湾、龙水、咸水等地培育毛竹实生苗2000余亩次。生产1~2年生的毛竹实生苗2000万丛,生产2~3年毛竹实生苗小母竹1500万株。供应了六十多万亩毛竹造林用苗,这不仅解决了我县大面积毛竹造林用苗,而且支援了周边省、县毛竹造林用苗。

1.2 毛竹实生苗造林解决了毛竹母竹造林难找,投资大的困难

按照桂北毛竹基地建设布局,我们全州县每年有1至2万亩毛竹造林任务。采用传统母竹移植造林,每年需要30~60万株毛竹母竹苗,需要在5~10万亩毛竹林内采挖母竹苗,这样县内无法满足需求,且每株毛竹母竹苗的采、购、运、种费用达30元,我县2万亩毛竹造林仅苗木种植费高达1800万元(2万亩×30株/亩×30元/株)。用毛竹实生苗造林不但很好地解决了我县毛竹造林种苗供应的难题,而且造林成本有所降低。对2万亩毛竹进行造林,只需毛竹种苗种植费用180万元(2万亩×60株/亩×1.5元/株),是母竹造林成本的十分之一。就是因此造就了我县每年1~2万亩毛竹造林的可能。

2 毛竹实生苗造林技术

2.1 毛竹实生苗造林育苗技术

毛竹播种期间,要使苗床的土壤保持湿润,浇水不能过量,否则会造成苗床板结。在干旱高温时期,以沟灌的方式使苗床保持湿润;雨季还要做到及时排涝,更不能让苗圃过多积水。也可用木屑或者谷壳将其覆盖,起到抗旱的作用,在温度达到20℃~25℃时,毛竹在17天左右便发芽出土。当竹苗长出后,还要及时拔去覆草,7天左右把全部覆草拿走。当育苗地在向阳坡时,还要利用遮阴棚对其遮阳;当育苗处于半阴半阳的坡地时,不必做遮阴处理。

当竹苗过密时,可以将其带土间出,移植到缺苗的穴,使竹苗分布均匀,每穴有一至两株即可,这可以使竹苗茁壮生长,使产苗量提高。当幼苗长出3片叶子时,方可移植,还要随起随栽,进行栽植时,使苗根能够舒展。在幼苗生长时,要不断松土、除草,在对幼苗松土除草时,要提前进行保护,对幼苗的带土根部的操作要小心,培土不能太厚,苗根不能露出,要适量浇水、追肥,在冬季,为使竹苗安全越冬,还要做好防寒处理,一般是将一层稻草覆盖于竹苗之上,亦可以将5~10cm的泥土覆盖于竹丛附近。

2.2 毛竹实生苗造林

2.2.1 造林整地 造林之前要做好林地的整理,林地整理可以选择在秋、冬季,林地清理后,按一定的株行距挖坑整地,规格为60㎝×60㎝×40㎝,坑挖好后按表土在下,心土地上的要求回填种植坑待实生苗造林,对存在一定坡度的林地进行挖穴时,要使栽植穴的长边与等高线平等。在水平带整地时,还要使整地带与等高线平行,通过栽植的密度与坡度的倾斜程度测出带距及带宽。

2.2.2 定植时间与方法 全州县毛竹实生苗造林时间要求要比桂南或毛竹母竹苗造林时间晚些,一般在2月底至3月中旬最佳,时间过早毛竹实生苗消耗水分养分过多,造林时间过晚毛竹实生苗的根笋萌发都不利毛竹苗成活。种植方法:用1~2年实生苗造林,起苗时先剪去大部分枝叶,然后成丛挖起。运输前要包扎好根部,注意保湿。毛竹运到造林地后,将苗分成3~5株的小丛进行栽植。栽时要做到根舒,适当浅种,覆土分层踏实,然后盖一层松土。用实生苗小母竹造林:在苗圃地内挖掘直径1~2㎝的小母竹,一般留来去鞭各20㎝左右,保留1~2盘枝叶,最好是带土球造林,种植时要做到浅栽,然后盖一层松土。毛竹实生苗种植只要时间掌握好,种植技术要到位,其造林成活率均在90%以上,造林效果好。

2.2.3 幼林抚育 毛竹实生苗造林提倡林粮间种,如在新造林内间种豆类、谷类、芋头、红薯都有利于新造林成长,否则要认真搞好松土除草,一般7~8月浅锄松土除草一次,12月至来年1月要扩坑抚育一次。新造林管抚得当,造林当年每坑可分生10株以上的新竹,粗达1~2㎝,以后每年新增的毛竹株数和粗度都是翻倍增加,三年以后如发现幼竹数量多而细小,要进行适当的抚育间伐,去小留大,去老留嫩,去弱留强,去密留疏。使竹林内保持适当的疏密度,以促进幼林快速成材。

3 毛竹实生苗造林效果测定

3.1 毛竹实生苗造林成林时间

毛竹实生苗造林一般三年可郁闭成林,第四至第六年要进步适当的抚育间伐,如果能生产一些小母竹苗供造林用,会有更高的收入,取得好的收益。一般每亩每年产100株小母竹无问题, 造林第七年,每亩大约有200株平均径粗在8㎝、平均高度9米的立竹,在毛竹达到成林成材的条件时,可以按正常的竹林经营,效益每年每亩可达300元左右。如表1所示毛竹实生苗造林测定表。

综上所述,毛竹实生苗造林是毛竹造林的一种重要方法。利用实生苗造林,还要及时做好毛竹的育苗工作,为培养优良的竹苗积极努力。在造林时,要及时对林地进行清理,对毛竹实生林的株行距离与密度进行确定,对栽植穴进行挖掘、栽植,对幼林进行看管,使其能够快速成林。

参考文献

[1] 颜培栋,覃荣料,蒙春江,等.桂西北地区毛竹造林与成效分析[J].广西林业科学,2011,(3):210-212.

[2] 项仕法.毛竹大径材基地营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250-251.

[3] 周慧群.毛竹实生苗造林技术初探[J].吉林农业,2012,(5):149-150.

[4] 汪淅锋,沈月琴,王枫,等.毛竹碳汇造林经营模式及其效益分析[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6):943-948.

[5] 房奕全.毛竹造林技术[J].农技服务,2009,(1):127-168.

[6] 彭仁奎.毛竹造林技术[J].农技服务,2009,(12):103-104.

[7] 黃金生.毛竹造林试验初报[J].绿色科技,2011,(8):118-119.

[8] 秦忠林.毛竹种子育苗造林技术[J].农技服务,2009,(9):98-99.

毛竹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篇5

1.1 选择合适的立地条件

要做到选择合适的立地条件, 使林地的立地条件和毛竹的特性相适应, 将毛竹的生产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尽可能达到该立地条件的最大化利用。毛竹在酸性土壤的长势比较好, 而难以在石灰岩分化的土壤中繁殖壮大。合适的造林地应满足下列条件:海拔低于1000m、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水湿条件好、坡度在20°以下以及避风温暖。积水会影响到毛竹的生长, 所以在平地栽植或退耕田一定要做好排水措施。

1.2 整地栽植

影响造林的速度快慢和质量好坏的重要环节是整地。秋、冬季较适合进行造林前的整地, 通常有块状整地、带状整地和全垦整地3种。块状或带状整地适用于坡度较大的地方, 然后每年都要对其进行垦挖。若条件允许最好进行全垦整地, 将树蔸、石块和其它杂物清除, 进行松土, 促进新栽母竹繁衍的速度。一般将100cm×80cm×60cm作为挖穴的标准大小, 通常栽母竹30株/667m2, 如果很容易就能得到母竹, 则可以适当的增大种植密度, 加快成林的速度。母竹的布点要采用“品”字形, 坡地上长边要平行于等高线。在冬季和早春都可以进行母竹的栽植。尽量在穴内施入适量复合肥、腐熟有机肥和饼肥作基肥, 并将基肥与表土混匀。栽植高大的母竹后应对其进行扎架支撑, 防止大风对“螺丝钉”造成损伤, 为了不影响成活率尽量不要在栽种的当年垦挖新造林地。

1.3 竹母的选择

母竹的选择主要看母竹的年龄和带鞭长度, 要选择1~3年生、竿体中等、胸径2~3cm、生长健壮、枝叶茂盛的。母竹的采挖要注意下面几点:带宿土、以去鞭为主、留来去鞭50cm、留枝5~6盘, 并保证有2个以上健壮的笋芽或鞭芽留在去鞭上。

1.4 栽后管理

在竹林还没有完全成形之前, 每年要进行2次松土除草工作, 或者在林地里间作农作物 (芝麻、爬藤类除外) 。要对林地施肥, 幼林期间对施肥种类没有太大的限制。

2 技术要点

2.1 毛竹产量形成的基础是合适的立地条件

(1) 毛竹的生长条件需要满足气候温暖湿润、年均降雨量1000~1800mm、年均温度15~20℃、排水良好、深厚、肥沃的酸性砂壤土。 (2) 在同一块造林地中缓坡比陡坡好、阴坡比阳坡好、山谷山凹比山顶山脊好、中下坡比上坡好, 最适宜的海拔为300~900m。2.2地上结构

2.1.1 合理的竹林组成。

由于纯林会造成病虫害滋生以及地力衰退, 所以要营造竹木混交林。混交树种应选择扎根深、有根瘤自肥的 (豆科植物及杨梅) 或落叶最大的 (枫香) 树种。适宜的混交比例为7:3或8:2, 若是在贫瘠型陡坡地则最高可采用5:5的比例。对树冠庞大的树种应对其进行强度削枝。混交树种应均匀分布在林地中。

2.1.2 合理的立竹密度。

稀栽笋用竹林 (150~250株/667m2) , 密栽材用竹林 (220~250株/667m2) 。笋竹两用林 (180~220株/667m2) 。立地条件好的立竹密度小一点, 条件差的密度大一点。

2.1.3 合理的竹龄结构。

毛竹的年龄单位为度, 换叶1次就算1度, 第1次换叶只需要1年, 之后每次换叶需要2年, 以竹龄可分为1年的1度竹、2~3年的2度竹、4~5年的3度竹、6~7年的4度竹、8~9年的5度竹、10年以上的6度竹。合理的竹龄结构为:1度竹1/6、2度竹1/3、3度竹1/3、4度竹1/6。若竹林大小年明显则比例相等。

2.1.4 整齐度。

笋竹两用林的平均胸径应该在10~12cm, 材用竹林应当超过12cm, 而笋用竹林在8~10cm之间。在春季, 留大去小的原则应当贯彻在留笋养竹的每个方面。

2.1.5 均匀度。

丰产毛竹林的分布要均匀, 留稀去密的原则要贯彻在留笋养竹的过程中, 可利用林窗在松土施肥的时候将竹鞭引入。

2.1.6 叶面积指数。

所谓的叶面积指数, 就是指单位面积上竹株叶面积总和与土地面积之比值。在丰产毛竹林上, 叶面积指数至少要达到7, 可以通过改变立竹密度来达到。

2.2 地下结构

清除、深翻、浅锄老死鞭来管理土壤, 增加幼壮龄鞭和有效鞭段的比例, 使之达到80%左右, 构成网络舒展。

3 集约的经营水平

3.1 留笋养竹

(1) 挖夏笋, 在8~9月挖夏笋, 记住要挖浅鞭与细鞭。 (2) 挖冬笋。适度挖掘, 不能只挖一条鞭挖光, 并且记住不能弄伤鞭芽和根, 挖掘之后要覆盖上土并踩实, 一般如陡坡的竹山和地理条件较差的不进行挖掘, 而冬笋的挖掘应该在1月上旬之后结束。 (3) 在3月25日初期出土的春笋应当适时挖取。由于大多笋是浅鞭, 长成之后易被风吹倒。 (4) 在清明前后出土的盛期春笋应该用插竹签的方法来挖掘, 留高去低、留稀去密、留大去小、留壮去弱的四留原则, 保证了春笋能被留足;材用竹林应当留下35~40株/667m2, 笋用竹林留下25~30株/667m2, 笋竹两用林留下30~35株/667m2, 在大年时间内, 应当增加留养的春笋。笋的数量留够之后, 应当把剩余的春笋全部留下, 成竹的时间应当记录下来。 (5) 从4月10日直到出笋停止出土的末期, 春笋应该一个不留, 因为退笋率太高。

3.2 抚育管理

3.2.1 在每个出笋大年的6、7月份, 深翻与垦复定于秋冬两季或大小年明显的竹林之内进行。

每4~5年, 年材用竹林进行1次, 每3~4年笋竹两用林1次, 每2年笋竹林进行1次。先劈杂, 坡度小于25°进行深翻, 而在25~30°的就采取水平带状轮垦的方法, 而坡度在30°以下的只需进行劈草浅锄就可以了。深度必须控制在20~25cm之间, 土块不能被敲碎, 石头、树头、竹兜头及老鞭、死鞭都应该去除。

3.2.2 铲山或除草。

5~9月之间进行2次。在5~10cm的深度将草头翻开, 将林地铺平。

3.2.3 以农家肥和复合肥为主。

施用化肥时应多次少量, 在连续施肥2年之后停肥2~3年。3~5月长叶肥, 7~8月长鞭肥, 8~9月孕笋肥, 而11月之后产笋肥。只施肥2次, 产笋肥可以收到好效果。每年应施25~50kg/667m2不等。

撒施与深翻结合进行, 深翻前配好化肥, 带状撒播, 最后进行深翻。挖沟时应当挖水平带状沟, 幼壮龄竹上缘应当挖弧形沟进行施肥。而对于竹兜施肥, 将新竹兜的竹节打通, 然后把化肥施入其中, 最后每兜用0.5kg的土覆盖。用针筒将毛竹增产素直接注射到竹腔内来进行微量元素的调节。

3.2.4 防治病虫害以及风倒雪压的预防。

主要靠预防, 减少纯林的数量, 及时预报病虫情况, 注重林地的卫生, 假如有问题发生, 要及时诊治避免加重。对于风倒雪压灾害, 应当适量留下盛期的壮笋, 并注意混交竹林的建立, 用钩梢来减少灾害发生的几率。

参考文献

[1]安曼云, 杨汉奇, 杨宇明, 孙茂盛.我国黄竹天然竹林资源现状和保护策略分析[J].山东林业科技, 2010 (4)

[2]高海有, 邓超颖, 周小慧.笋用竹正常植株和病害植株根际微生物的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0 (9)

毛竹丰产栽培与管理技术 篇6

一、毛竹林的营造

1、选地:

毛竹造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性能良好、保水能力强、不积水、酸碱度适中 (ph值为45—7.0) 、背风向阳、土壤深度在50cm以上的山坡中下部或平缓的山谷地带。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15-20℃, 年降水量为1200-1800mm。对土壤的要求也高于一般树种, 既需要充裕的水湿条件, 又不耐积水淹浸。板岩、页岩、花岗岩、砂岩等母岩发育的中、厚层肥沃酸性的红壤、黄红壤、黄壤上分布多, 生长良好。在土质粘重而干燥的网纹红壤及林地积水、地下水位过高的地方则生长不良。

2、整地:

通过整地可以创造适合毛竹成活和新竹成长的环境条件。整地工作应在造林前的秋、冬季进行, 包括清理林地、开垦和挖掘栽植穴等三个工序。将造林地内的杂草、灌木全部砍除、清理后, 全面深翻25-30cm, 将表土翻入底层, 且除去土中的大石块和粗树兜、树根等, 再定表土翻入底层, 且除去土中的大石块和粗树兜, 树根等, 再定点挖栽植穴。

3.挖穴:

坡度不大的造林地采用全垦整地, 坡度较大 (15-20度) 的造林地采用水平带整地, 在坡度25度以上陡坡的造林地则采用块状整地。在坡地上挖穴时, 应注意穴的长边与等高线平行。带状整地即整地带与等高线平行, 带宽带距视坡度缓陡及栽植密度而定, 一般为3m左右。整地带上先劈除杂草灌木, 后沿带开垦, 翻土深度40cm左右, 再在已翻土的带上按造林密度和株行距挖穴。块状整地是根据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确定栽植点, 清除各栽植点周围2m左右的杂草灌木, 按栽植点挖穴。无论那整地方式, 都须在挖栽植穴前确定好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离。打穴规格:毛竹移竹造林每亩密度20-35株;株行距可用5×6m或4×5m;栽植穴的规格穴是长1.5m, 宽0.8m, 深0.5m左右。

二、母竹的选择、挖掘与运输

1.母竹选择:

母竹以竹龄2—3年生 (以二年生为主) 、胸径3—6cm、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枝叶繁茂、竹节正常、无病虫害的新竹为宜。

2.母竹的挖掘与运输:

挖掘时应先判断好竹鞭的走向 (一般与母竹秆基椭圆形的长边方向平行) , 再细心扒开土找到竹鞭。竹鞭来鞭去鞭的识别, 来鞭既前一株母竹延伸出来的鞭出的新竹, 鞭芽朝新竹的鞭对新竹来说为来鞭, 从新竹新发展出来的, 鞭芽向外的称为新竹的去鞭这对挖母竹具有重要的作用。来鞭留3.0一4.0cm截断;去鞭留4.0—5.0cm截断, 然后沿鞭两侧逐渐挖掘。挖取时要多带宿土, 做到不伤鞭根, 不伤笋芽, 不伤“螺丝钉” (竹秆与竹鞭连接处) , 不伤母竹。挖出后, 留5—7盘枝, 砍去竹尾。母竹运输的路途和时间越短越好。运输时必须包扎好, 保护好鞭芽和“螺丝钉”。

三、毛竹的种植:

种植时间春节前后遇雨或土壤湿透后, 种植时间要求最迟在春分前种植完成。种植时先在穴底垫上表土l0—15cm, 然后解去母竹捆扎物, 轻轻将母竹放入穴中, 使鞭根舒展、下部与土密接, 再填土、踏实, 使鞭根与土壤紧密结合, 踩踏时后注意不要太用力, 要防止损伤鞭根和笋芽。栽后浇足“定根水”。栽后天晴应浇定根水, 再覆盖松土至高出地面5—10cm, 表面盖上茅草, 然后用支架支撑固定母竹秆, 防止风吹摇动, 影响成活。

四、毛竹的幼林抚育管理

1、幼竹的养护:

新种毛竹第一次萌发新竹株, 可能萌发数量较多的小竹笋, 此时应及时除去细小竹笋, 每株留下2—3个粗壮竹笋形成新竹株, 同时要及时防治病虫害, 竹林内严禁放牧。

2、除草松土:

新造竹林每年安排锄草、松土2次, 5月和9月各一次, 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有利竹林生长。

3、水肥管理:

新竹种植后久旱不雨要浇水, 保持土壤湿度, 对低洼山谷地, 还要注意防止积水, 避免烂鞭、烂笋, 影响成活。施肥一般在锄草、松土后施用土杂肥或化肥, 第一次在5—6月, 每株施尿素100—200g, 可采取环沟施或用水冲施;第二次在9—10月, 这时可施有机肥或化肥, 每株可施放有机肥3—5kg或化肥200—300g。

4、林地套种:

坡度平缓的林地内, 可直接套种巴西豇豆、饭豆科杂一号、二号等固氮作物, 以增加短期收入, 改善土壤肥力。

五、毛竹成林的抚育管理

1、调整竹林结构:

材用竹林合理的立竹密度为3000—3600株/顷, 毛竹林合理的竹龄结构由一、二、三、四度竹组成, 其比例应为3:3:3:1;同时建立毛竹与其它树种特别是阔叶树组成的混交林, 有利于抵御自然灾害, 防治病虫害, 促进竹林生长。

2、科学的经营管理

劈杂垦复:一般选择在11月至翌年1月休眠期, 先劈草、劈杂, 后由下坡向上坡进行全面深翻, 平缓山地翻土深度为20—30cm, 翻土时尽量把杂草压入土中, 土块一块压一块, 不要敲碎, 边翻边捡去林中石块, 挖除老竹蔸, 死竹鞭、老鞭、树头等杂物:坡度陡的山地采取带状或块状深翻, 翻土深度为10—20cm, 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劈杂一般每年一次, 全面垦复深翻4—5年一次。

锄草松土:培育丰产毛竹林, 最好每年进行锄草松土2次, 分别在5月和9月。

毛竹林施肥:丰产毛竹林一年应施4次肥, 第一次在早春2月施速效肥, 促进春笋的早发和生长, 也称长笋肥, 每公倾可施尿素375kg, 采用环沟施放法。第二次应在5—6月施速效肥, 此期间, 春笋已挖完, 留养新竹, 开始抽枝展叶, 地下开始行鞭, 也称发鞭肥, 每公倾可施尿素375kg, 可结合锄草松土进行, 方法是除草后撒施, 然后松土覆盖, 也可将肥料直接施放于砍伐后的竹蔸内, 先打通竹蔸内的竹节, 施后复土。第三次应在9月进行, 这时毛竹鞭根笋芽开始分化孕笋, 也称发芽孕笋肥, 每公顷施复合肥 (毛竹专用肥) 225kg, 施肥方法与第二次相同。第四次应在11—12月施一次有机肥, 也称发笋肥, 此次可施放土杂肥、牛粪肥或堆肥, 每公顷施肥7500kg, 可结合挖冬笋时施放, 也可用撒施后翻土覆盖。

科学的采伐合理留养母竹:采伐时间一般在竹林休眠期, 对象一般是五度以上老龄竹或病虫危害的竹子, 保持合理的立竹密度3000—3600株/公顷和合理的竹龄组成:1度、2度、3度各占30%, 4度占10%。

3、病虫害防治:

青田县毛竹栽培技术 篇7

全县竹林面积9 466.67 hm2, 其中毛竹林面积7 866.67hm2, 占竹林总面积的83.1%, 蓄积量为791万支;小杂竹林面积1 600.00 hm2, 占竹林总面积的16.9%。毛竹林主要分布在青田县西部地区的东源镇、船寮镇、北山镇、章村乡、舒桥乡、贵岙乡、万山乡、黄垟乡、万阜乡、汤垟乡、方山乡、吴坑乡、仁宫乡13个乡镇, 小杂竹主要分布在山口镇、海口镇、高湖镇、腊口镇、仁庄镇、章旦乡、石溪乡、祯埠乡、阜山乡、岭根乡、季宅乡、海溪乡、高市乡、巨浦乡、小舟山乡等15个乡镇。

青田县毛竹产业以出售原材料为主, 形成了以乡镇企业为骨干, 以个体户为主体, 辐射千家万户的加工业模式。并形成了以传统产品为龙头, 竹产品系列多样化的加工销售一条龙体系, 高效毛竹林年平均产值可达2.25万~3.00万元/hm2。青田县现有大小各类竹加工厂65家, 其中已注册的企业28家, 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5家, 带动了青田县近2 000人就业。同时, 形成了竹筷系列、竹胶板系列、竹凉席系列等四大系列逾150个品种, 其中年生产竹筷4亿双, 占全县竹制品的65%。据统计, 2011年青田县竹产业总产值达1.57亿元, 有近2万农民在毛竹产业中直接受益, 约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2.2%, 全县农民人均竹产业收入约1 970元[1,2,3,4]。

1 母竹选择

选择一至二年生、胸径2~3 cm、生长健壮、枝叶茂盛、无病虫害的毛竹作母竹。挖掘母竹时要尽量带长竹鞭, 一般来鞭长25 cm, 有健壮芽4个以上, 挖出后及时斩梢, 保持切口平滑不开裂, 一般留枝5~6盘, 以减少水分蒸发, 提高毛竹的成活率。

2 种植地选择

毛竹有强大的地下鞭, 生长快, 种植地应选择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地势平坦的地方, 可以全面整地;坡度较大的地方, 一般以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较为适宜[5,6]。

3 栽植

毛竹种植最好在清明节前进行。栽竹时先在穴内填厚20 cm的鲜土, 以使母竹放入穴后竹蔸顶端与周围地面平齐。栽植母竹后要及时浇水, 施底肥, 春季干旱的地方, 要特别注重栽植后前1~2年的灌溉。新造竹林每年应进行2次松土除草, 以避免杂草与竹苗争夺养分, 同时要做好种植地的培土工作[7,8]。

4 培育管理

4.1 护笋养竹

冬笋可发育成春笋, 为了保护春笋, 一般冬笋不进行采挖。春笋—幼竹生长期 (4月) , 要禁止人畜入林, 注意防治害虫。春笋出土后, 若发现退笋, 应及时挖掘并加以利用。为了促进竹鞭蔓延, 提高成竹的质量, 竹鞭生长盛期 (5—8月) 不能挖鞭笋。另外, 为了改变毛竹林大小年, 小年时可以留养毛竹, 以促进竹林高产[1,2,3]。

4.2 压青、施肥, 培育丰产竹园

栽种在缓坡或坡间洼地的毛竹林, 必须进行垦复, 并于春、夏季用嫩槎、杂草300 t/hm2进行压青, 客土厚15 cm。压青后立竹可超过2 850株/hm2, 平均胸径16 cm, 最大胸径可达20 cm, 毛竹林可以连续多年丰产、稳产。为了培肥竹园, 应在夏季开沟或挖土埋施有机肥。

4.3 合理采伐, 调整立竹结构

严禁笋期伐竹, 竹林采伐以冬季竹子生理活动缓慢时进行为宜, 可以有效避免虫蛀。毛竹林采伐必须做到采育兼顾, Ⅲ度以下的毛竹不能砍伐, Ⅳ度竹可以有计划地砍伐, Ⅴ度竹应全部砍伐。应该根据竹林立竹度及竹株年龄确定伐竹数量, 立竹度应保持约3 000株/hm2, 要求分布均匀, 一般Ⅰ度竹占30%、Ⅱ度竹占30%、Ⅲ度竹占30%[1,2,3,4]。

摘要:介绍青田县毛竹栽培技术, 包括母竹选择、种植地选择、栽植、培育管理等方面内容, 以促进青田县毛竹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毛竹,资源现状,栽培技术,浙江青田

参考文献

[1]吴陆斌.庆元县毛竹林培育与开发利用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9) :228, 230.

[2]洪传礼.毛竹林培育与开发利用[J].安徽林业, 2002 (1) :16.

[3]李必林, 潘日贵.庆元县高山毛竹林培育及开发利用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 2010, 16 (8) :18, 40.

[4]戴香社.毛竹造林培育[J].湖南林业, 2007 (7) :25.

[5]陈正金, 潘建平, 杨桂娥.龙泉市塔石乡毛竹资源及低产林改造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4) :248, 251.

[6]杨绍中.安吉县竹林资源现状和开发对策[J].浙江林业科技, 1998 (4) :63-65.

[7]周芳纯.竹林培育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8.

皖南山区毛竹丰产栽培技术 篇8

关键词:毛竹,丰产,栽培技术,皖南山区

皖南山区是指安徽省南部山地丘陵一带,长江南部,与浙江、江西交界处。此地气候宜人,潮湿多雨,降水量充沛(达1 100~2 500 mm),全年温度适宜,年平均气温在15~16℃,无霜期达230 d以上,土壤以红壤酸性土为主,空气湿度较大。毛竹的经济价值较高、用途较广,适宜种植在温暖湿润、年平均温度在15~20℃之间、降水量在1 200~1 800 mm的地区,因此皖南地区非常适宜毛竹的种植。本文结合皖南山区的实际情况,对毛竹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1 种植区域选择

毛竹虽然适生能力较强,但是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首先,需要有充足的水湿条件,但是还要避免积水涝渍,避免长期对根系淹渍。对于地下水位较高、土质黏重的地方则不易生长。其次,毛竹属于喜阴植物,在选择种植区域时,应选背风坡的山谷、山麓、山腰地带。第三,毛竹具有深根性,土壤厚度需要在50 cm以上。对于土质方面,虽然在板岩、页岩、花岗岩、砂岩等母岩中均可发育,但是为了促进其快速生长可选择在肥沃、湿通透性较好的砂质土或砂质壤土,一般在p H值4~7之间的红壤、黄红壤、黄壤上较易生长[1]。

2 苗木准备

毛竹造林的方式一般有4种,分别为母竹移栽造林、毛竹埋鞭造林、截秆移蔸造林和毛竹实生苗造林,其中母竹移栽的方式使用较多且优点较为明显。在毛竹栽种之前,要选择二至三年生、生长旺盛、无病虫害、鞭芽饱满、枝叶繁茂、鞭根未受到损伤、胸径在5 cm以上、分枝低,第一篷分枝有二杈,盘枝4~5个的种苗。为了方便运输以及保护毛竹能够快速适应新种植区的环境,根系中可适量带些宿土。如果运输距离较远且不易搬运应做好保湿防护等措施,可用稻草或草袋包裹运输[2]。

3 栽种

栽种时间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最好在阴雨天后进行。种苗运输到目的地后要尽快栽植,以免长时间放置导致苗木干枯。在栽种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整理,做好清理杂物、深翻土壤、全面开垦、深挖坑穴等,一般造穴规格为120cm×60 cm×50 cm,株行距为5 m×6 m,深度在20 cm以上,栽种密度为450株/hm2左右。挖穴完毕后施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施完后要将表土与穴内土搅拌均匀,然后再将种苗放入,并踏实,使鞭根与土壤紧密结合,然后浇灌定根水,并适量覆盖土层。为了避免种植区域风级过大影响毛竹成活,可用支架将其固定[3]。

4 抚育管理

4.1 林分控制

对于新种毛竹应根据种植区域的环境、坡度、土壤的肥瘠情况合理控制立竹的密度与竹龄结构。无论是种植、养护还是砍伐,应使其形成一个竹龄的阶梯,以便于竹林可持续发展。种竹成活后用于养竹护笋,一般保留3年内新竹,每丛3~6株;6年内主要用于新竹的储蓄,每丛6~15株;6~8年的新竹主要在于养护,每丛15~25株。在每次砍伐去留的过程中应去劣留优,逐渐优化竹林品种。

4.2 精心管理

在毛竹进入生长休眠期时,应将其土壤进行深翻、除去杂草。深翻的深度一般在20 cm左右,将杂草一起翻入地下,慎用化学除草剂。同时,拣出老竹蔸、死竹鞭、老鞭、树头等杂物。深翻复垦在种植初期可每年1次,毛竹生长成熟后可每5年1次。松土除草可同时进行,每年在春末、秋初各1次。以上管理活动均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竹林生长。

4.3 肥水管理

毛竹需水量较大,土壤也需要潮湿,在种植过程中应根据雨水量对灌溉情况进行调节,但要避免积水等造成的烂鞭、烂笋等情况的发生。施肥过程一般与除草和松土工作同时进行,一般可施加土杂肥或化肥。第1次在2月,为了促进春笋的早发与生长可施加速效肥。第2次在5月左右,主要为促进抽枝展叶,地下行鞭,可株施尿素100~200 g;第3次在9月左右,为了促进笋芽分化孕笋,可株施有机肥3~5kg;第4次在11月左右,以土杂肥、粪肥为主,以便促进翌年笋子生长。施用方法可根据种植环境以及工作量选择环沟施或用水冲施。为了改善土壤环境,增加肥力还可以在林地进行套种,如各种豆类等[4]。

4.4 病虫害防治

毛竹林常见的虫害有笋蝇、笋夜蛾、竹象虫、竹蝗、竹螟、竹斑蛾等,以侵蚀竹笋、叶子为主,一般的虫害使用化学药物就可以防治,但是对于竹蝗、竹螟、笋蝇和竹斑蛾这种较为严重的虫害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处理。毛竹主要的病害有枯梢病和水枯病等。枯梢病发生后需要从发病部位以下的2节全部截除,避免病菌的蔓延与传播,同时还要喷洒1%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进行消毒处理。如果发生水枯病则要将病竹立即清除和销毁,否则会大面积地蔓延[5,6]。

参考文献

[1]姚杏蓉.皖南山区毛竹丰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1(11):103.

[2]张建中.皖南山区毛竹丰产培育的技术要点[J].安徽农学通报,2015(10):87.

[3]李贵书.宁国市毛竹林资源概况及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3):214.

[4]赵忠保.毛竹丰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0(3):185-186.

[5]蒋维昕.毛竹的遗传结构及群体演化[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3.

毛竹科学栽培技术 篇9

关键词:毛竹 病虫害 发生 防治

竹林是一种特殊而独立的植被型,是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毛竹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用途广、效益好、一次造林永续利用的独特优势;竹鞭错综复杂,具有很强的保水、保土和改良土壤物理结构的能力,有巨大的生态效益,是优秀的生态和绿化林种。毛竹主要害虫有竹螟、竹蝗、竹斑蛾、笋夜蛾、笋蝇、竹象虫等。前三种虫吃竹叶,以致植株的光合作用效能降低,营养不良,竹笋产量减少。后三种虫为害竹笋,幼虫蛀入笋内,轻则抑制竹笋生长,重则造成腐烂。防治竹螟、竹蝗、竹斑蛾和笋蝇,可喷敌百虫杀灭,或敌敌畏烟剂熏殺。对竹夜蛾和竹象虫要及时挖除受害的竹笋,杀死幼虫。冬季松土除草可消灭躲在草中和土中的害虫。这里就针对这些困扰做一些简要介绍。

一、毛竹病虫害

1、竹笋夜蛾

竹笋夜蛾是毛竹笋期的主要害虫。每年的3月下旬及4月上旬出笋期间,幼虫开始蛀食毛竹新笋,被害率一般在30%~40%,被害竹笋不能成竹;即使成竹亦常断头折梢,竹材干脆易折,失去效用。

笋竹夜蛾在1年发生1代,以卵在竹林地面的禾本科杂草枯叶中越冬。次年3月上旬孵化,先啃食杂草并在杂草中蜕变。3月下旬至4月初,当竹笋出土时幼虫即到笋上蛀入笋尖小叶;竹笋被害后,表面失去光泽,早晨笋尖无露珠,笋内有蛀孔、虫粪,逐渐腐烂发臭。

调查中发现,竹笋夜蛾的为害与竹林密度、坡向等因素较为密切,一般林缘被害重、林内轻,林内若有小溪则更重,砍伐过度或郁闭度小,林地荒芜,杂草丛生严重;反之则轻。

2、竹螟

竹螟(竹织叶野螟)是毛竹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其大量取食竹叶,冬季极易造成大量新竹死亡,致使下年出笋减少30%~50%,新竹胸径下降20%~30%。

竹螟在1年发生1~3代,以1代为主,其生长发育极不一致,虫态交错和世代重叠的现象十分明显。据观察,其2代分化率较低,成灾可能性极小。以老熟幼虫入土结茧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为羽化盛期。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羽化当晚即扑灯。经调查发现,和毛竹林相邻的板栗林及栎林中成虫数量最多,常形成成虫聚集地,药物防治此害虫有些困难,但其以1代为主,所以在5月下旬至6月初,用黑光灯或灯光诱杀,既有效又环保。

3、刚竹毒蛾

刚竹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也是毛竹主要的食叶害虫。大发生时不但将当年的竹叶食尽,使竹林成片枯死,而且造成竹林下年度竹笋大量减少。

该虫1年发生3代,以卵和1~2龄幼虫在竹叶背面群集越冬,翌年3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越冬卵也相继孵化,4月上旬结束。为害期从3月中旬至10月上旬,成虫多数在早晨及傍晚羽化,有较强的趋光性。在竹林中成虫与幼虫有世代重叠现象。经观察,虫害多发生在阴坡的山洼处,山脊被害轻;郁闭度大的竹林发生重,反之则轻;林下植被多的发生重。

4、毛竹叶螨

毛竹叶螨虫体微小,早期不易为人们发现,往往到大发生时才被发现,此时防治极其困难,防治投入极大。因此测报是毛竹叶螨防治的一项基础工作,必须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坚持在螨虫初发阶段小范围内及早防治,做到“治早、治小”,降低防治成本。同时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努力提高林分整体质量,预防叶螨发生。

5、枯梢病

毛竹的病害相对较少,从毛竹林来看,常见的是毛竹枯梢病,一般7月中旬发生,危害当年新竹,造成枯梢断头,导致毛竹的材质较差。

二、综合防治措施

1营林措施

(1)结合抚育清除病虫竹、残竹、弱竹及杂灌,增大林间通风透光,破坏病虫滋生和越冬场所,使竹笋夜蛾等失去中间寄主,使越冬病虫的基数大为减少。

(2)加盖客土或垦复。即每年8月至翌年3月给林地压上10~15cm厚的客土或垦复同样的深度,破坏害虫越冬场所和途径。据2004年调查发现,压土竹林的被害率仅为10%左右,而未压土的竹林被害率达60%。此项措施不仅控制了害虫的大发生,而且能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3)合理施肥,科学疏笋。挖除退笋,促进竹林健康生长,增强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2、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黑卵蜂、平腹小蜂、寄生蝇等天敌;禁止滥用广谱性化学杀虫剂,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防治。

3、人工诱杀成虫

利用成虫趋光性强的特点,在成虫期的夜晚于林中设置频振式黑光灯或灯光诱杀成虫,灯下放1盆水,加入少许柴油,防治效果很好。

对一些虫口高的林分,在6月下旬或8月下旬可适当使用一些低残留、对环境污染小的农药防治,达到控制虫害大发生的目的。具体做法是将柴油、氯氰菊酯、敌敌畏按20∶1∶1的比例装入烟雾机,选择无风或微风的清晨或傍晚进行。操作员与风向垂直行走,早上喷烟时应从山坡上向下作业,晚上反之,这样既可提高防治效果,又可防止操作员受烟害。值得注意的是喷烟前要检查烟雾机是否有漏药现象,戴好防护用品。烟雾机喷烟口有时喷火,应立即熄灭,烟雾机工作中也会突然熄火,应立即关闭药液阀门。

通过2年对比来看,烟雾防治也有不足之处,受天气、时间的影响太大。无风的傍晚喷药最好,这样烟雾停留的时间长,特别是对竹螟的防治最好。

枯梢病的防治主要是加强检疫,减少侵染源,竹园中的病竹病枝要集中烧毁。5~6月连续喷2~3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波尔多液。

对于防治效果不好的要及时采取其他防治措施,只有相互结合,综合防治,防治病虫害的效果才会更好。

三、毛竹苗期管理:

毛竹丰产综合培育技术 篇10

1 建立合理的地上系统 (即母竹管理)

粗放经营的竹林, 以清明至谷雨期间留养母竹为宜, 花年竹林每年留养竹450~750株/hm2, 大年竹林留养900~1 500株/hm2。集约经营的毛竹林, 推迟留养母竹可增产、增值。经过对清明、清明至谷雨、谷雨3个时间段留养母竹对比, 表明谷雨留养母竹效果最佳, 比清明至谷雨时段留养母竹增产27%, 增值28%;比清明前留养母竹多出笋40%, 增值40%, 差异显著, 且新竹质量没有下降。推迟留养的母竹都是深鞭发的笋, 竹笋粗度加大, 更能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养分和水分, 增强抗性, 增产效果明显[1]。

白露以后伐去5度以上老竹, 4度竹可适当给予择伐, 择伐时要避免出现空缺, 砍伐株数应与留养竹株数一致。留枝盘数应在15档左右, 立竹数2 250~2 700株/hm2, 1~4度竹的株龄结构为1∶1∶1∶1, 平均胸径7~8 cm﹙6~7级﹚。

2 培育合理的地下系统

2.1 竹鞭管理

竹鞭分布在土壤上层10~50 cm处, 横向起伏生长。鞭梢生长的速度在一年间按慢—快—慢的节律进行:当早春土壤温度回到5℃时即开始活动, 5月以后随着气温升高, 降雨量增大, 进入快速生长季节, 以6—10月生长最旺, 11月生长减慢, 12月至翌年1月停止生长;竹林发笋长竹则在3—5月。大小年分明的毛竹林:大年大量发笋长竹, 地下鞭生长量较小;小年主要是换叶生鞭, 地下鞭生长量较大, 交替进行, 每2年为1个周期。毛竹发笋比例最高的鞭段长度约2 m, 又称为有效鞭段。可以在竹鞭生长期内, 适当挖除鞭笋, 清除老鞭、细弱的浅鞭或断鞭来促发岔鞭, 既能调整竹鞭的生长方向, 又能增加发笋鞭的比例。竹鞭的生长特性:趋肥、趋松、趋润。竹鞭以20 cm左右深度产笋量高。一般每深5 cm, 竹笋增重0.25 kg。高产型笋用林的竹鞭要求以三至五年生的粗壮鞭为主。

2.2 土壤管理

除“三头”和深翻林地, 每年春笋结束至入霉前 (5月) 和秋分前后 (9月) , 结合施肥翻垦2次, 翻垦深度在40 cm以上。翻垦时, 应剔除褐色的老鞭、霉鞭和细弱的浅鞭, 同时除掉“三头” (即石头、树蔸和竹蔸) ;2—3月和7—8月各除草1次, 深度7~10 cm。垫土:每年或隔年冬季在竹林地的上坡挖取客土, 加盖在林地上, 也可以别处取客土。加土厚度以7~10 cm为好, 过薄达不到加土的目的, 过厚则出笋时间推迟, 甚至出现烂鞭现象。在垫土的同时, 应清理排水沟, 防止林地积水。

2.3 施肥管理

竹林施肥对竹笋出土有促进或延缓作用。增施氮肥, 竹笋出土多在前期, 笋期也延长。偏施磷肥则发笋后移, 以中后期为盛, 由此可调节发笋出笋时间、周期及利用状况, 定时定量养笋。

2.3.1 施肥量。

年产竹笋22.5 t/hm2、产竹11.25~15.00 t/hm2的笋用林, 每年应施畜禽栏肥7.5 t以上, 通常分催笋肥、笋穴肥、行鞭肥和孕笋肥4次施入, 4次施肥的大致比例分别为4∶2∶3∶1, N∶P∶K=5∶1∶2。氮肥对增加收笋量有显著效果, 主要对竹笋个体发育起促进作用。追施氮肥可使收笋量稳定, 施氮肥3 750 kg/hm2可达最高产量;磷通过提高笋芽发笋或直接促进笋芽形成增多发笋数而增产;钾在于和氮、磷互相配合, 有助于氮、磷功能的发挥。通常施尿素225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硫酸钾75 kg/hm2能提高竹林产量和竹笋产量, 连续施肥3年以上, 经济效益显著。

2.3.2 施肥方法。

毛竹林地施肥方法一般有4种, 分别为撒施、蔸施、穴施和沟施。重点介绍沟施, 即沿等高线方向开沟, 水平带间距1~2 m, 沟深20 cm, 沟宽20 cm, 将肥料施于沟中, 加土覆盖。沟施的优点是林地沿水平带形成阶梯和土壤疏松带, 能起到蓄水、保水、保土的作用。施用肥料处于20cm土层, 易溶解和转移。根据竹鞭趋肥、趋松、趋润的生理特性, 诱导竹鞭在15~25 cm土层生长, 形成良好地下鞭空间结构。出笋早且主要集中在沟的两侧, 便于挖笋和留养母竹[2]。

2.3.3 施肥时间。

具体如下: (1) 催笋肥。在早春 (雨水前) 施入, 以促使笋芽膨大生长, 提早发笋。在离母竹干基1~2 m处开深20~30 cm的沟, 将混合肥 (用人粪或猪粪每50 kg掺复合肥或尿素2 kg) 浇入沟内, 然后覆土填平。 (2) 笋穴肥。挖取竹笋的笋穴, 当天施用混合肥或尿素0.2 kg/穴左右, 由于笋穴肥一般埋施较深, 并最接近粗壮的竹鞭, 能较快被吸收利用, 故应重施。 (3) 行鞭肥。为了恢复母竹的长势和竹鞭的伸长, 在春笋停挖后至入霉前, 结合深翻, 每隔2 m开深20~30 cm的水平沟, 将肥料 (栏肥、饼肥或煮熟的黄豆等) 施入沟内, 即用土覆盖。 (4) 孕笋肥。秋季 (9—10月) 笋芽开始分化, 为充实行鞭, 促进笋芽分化发育, 可在夏末初秋, 结合深施入畜肥。

2.4 笋期管理

挖笋与留笋养竹是竹林集约经营的重要环节。毛竹林地下竹鞭芽可达15万个/hm2以上, 且每条竹鞭都能出笋成竹。虽然挖掘鞭笋使平均鞭长和节长变短, 但鞭段数量明显增加, 出现单侧多岔, 竹鞭纵横向之比为3∶2, 多分布在10~40 cm的土层, 以1~3龄抽发新鞭最佳, 2~5龄鞭发笋最强。壮芽多分布在竹鞭中部, 竹鞭上有84.7%的侧芽能萌发成竹鞭及竹笋[3]。

只要加强竹林的水肥管理, 加速笋芽萌发转化, 及时挖去早期的浅鞭笋, 调整转化冬春笋的营养矛盾, 就可促进春笋及时萌发, 提高笋产量。实践证明, 清明至谷雨间留养的母竹产量、质量最佳, 可获最高笋产量, 其他所有早期、初期、末期笋均可提早挖光。挖笋要及时, 疏笋要均匀。整个笋期以没有退笋为佳。

2.5 水分管理

2.5.1 竹林水分管理。

“竹怕秋冬旱, 出笋少一半”。8—9月 (笋芽分化期) 和10—12月 (孕笋期) 是水分管理关键期, 管理程度直接影响冬笋和翌年春笋的产量。水分管理不仅能增加出笋数量, 而且能增加单个竹笋的重量。研究表明:在8—9月干旱季节, 竹林灌水可提高冬笋产量3~10倍[4]。

2.5.2 竹林用水量。

8月至翌年2月, 如出现连续20~30 d干旱, 有水源的地方要减少灌水, 一般要求自然浇灌75~120t/hm2, 喷灌用水量75~120 t/hm2。有条件的地方, 灌水后用稻草覆盖, 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参考文献

[1]葛勤像.毛竹丰产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4) :241.

[2]郑林水, 周紫球, 陆媛媛, 等.不同肥料对毛竹冬笋品质特征的影响[J].林业科技, 2011, 36 (4) :43-45.

[3]关永忠.毛竹现代培育技术及成效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 2011 (1) :99-102.

上一篇:装饰设计下一篇:热洗清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