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

2024-10-22

科学技术(精选12篇)

科学技术 篇1

“发展就是硬道理”,这一论断已经为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所证明。同时,30年来的经验教训也说明,发展有一个是否科学的问题。党中央适时地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新理念,为我们指明了当前及今后发展的正确方向。现在已经非常明确,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要论述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样有是否科学的问题,同样需要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

1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发展很快。无论是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科技成果、高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都快速增长,为该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看,发展是不平衡的,有许多薄弱环节和滞后因素;是不协调的,各部门、各方面之间未能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合力。例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但产业整体规模不大,缺乏高科技大企业、大集团;创新体系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但企业(特别是大量中小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入,但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并未真正放活,科技人才流失严重;有比较雄厚的科技实力资源,但相互间缺乏协调、组织、合作,各自的优势难以互补,未能发挥系统、集成的效果;科技成果数量不断增长,但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不多;科技投入逐年增长,但研究开发的经费投入不足。正是这些,制约着该省科学技术更好、更快地科学发展。近些年来,黑龙江省科技综合实力在全国排位从第11位下降至第12位、13位,说明该省科学技术发展相对落后于兄弟省市。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安全事故”(如矿难、食品农药毒害)、“环境事故”(如企业的废气、废水污染)频频发生,充分说明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危害人类。而科技发展类似于经济发展模式,更多地追求量的增长,更多地追求近期的经济效益,缺乏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环境的长远考量。

在当前国内外新的复杂环境条件下,科研领域出现了一些令人关注的伦理道德问题。一些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急功近利片面追求“成果”的数量,甚至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相当多的“科技成果”不能应用,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成果的诚信度因而受到质疑。

由此,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最近发表文章指出,“不适当的科技发展也会带来风险”,“倡导对科技发展的反思,倡导建立一种新的科技观和科技伦理观”,“保障科技朝着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1]。这一观点的提出,是非常正确适时的,犹如胜利面前的清醒剂,前进路上的警示灯。通过反思,可以认识不足,纠正以往的偏颇,确保科学技术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 几点意见和建议

如何推进该省科学技术的科学发展,是一个需要重点研究探讨的战略问题。我们学习研究了一些兄弟省市的经验,联系本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1)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指出,这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是推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的中心环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战略。国家科技部推出了《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黑龙江省也已经启动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正在有效推进,形势非常好。

最近,一些发展较快的省市把创新引领作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战略。河北省石家庄市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他们把科技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贯穿到城市经济、科技、教育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功能。河南省提出,要构建引领区域发展的自主创新体系,推动区域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把中原经济区建成创新要素集聚区。

对于黑龙江省来说,目前还没有这个条件。该省战略仍然是着力于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发展“十大重点产业”,通过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培育新型战略性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这是从本省实际出发做出的正确抉择。实际上,黑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两个层面的工作,一方面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一方面是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就产业部门来说,更侧重前者;就科技部门来说,更侧重后者。但是就省委、省政府来说,“两手都要硬”,既要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要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当前要重视,未来更要高度重视,要用超常规的措施组织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科技部门首当其冲,要把自主创新战略摆在首要位置,为引领全省今后的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2)面向开放搞创新。创新是对现有科学技术的突破,超越,因此它的起点高,难度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创新的途径有三条: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已为许多地方的实践所证明。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世界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和技术储备”,“充分运用后发优势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发展”[3]。江苏省的经验是:放眼全球谋转型,面向开放搞创新。他们说,面对全球化,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江苏科技部门正在布局创新国际化战略,主动融入国际创新体系,配置全球创新资源,引进来,走出去,在开放中融合,在融合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他们把这一做法比喻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梯登高,实现跨越式发展。广东省东莞市的经验是,整合世界科技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他们连续七年举办国际科技合作周,共有25万科技人员、企业家参与,签订科技合作项目280多项,促进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100多所著名高校院所1000多个项目在东莞生根、开花、结果。这些经验很值得参考。虽然黑龙江在这方面早已有所作为,但是无论规模还是成效都不如人家。

(3)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把企业推上自主创新主体地位。温家宝总理在湖南考察时说:“企业的前途在于创新。”科技创新的核心问题是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的需求是经济社会需求的反映,而这正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我们当然要把它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然而,自主创新以企业为主体,就目前的情况看,还有很大难度。就黑龙江省而言,大中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好于中小企业。例如,大庆石化、哈飞、哈电站、东轻集团等,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许多中小企业创新意识差,创新条件更差。也正是因为这样,黑龙江省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

企业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最好的途径就是产学研相结合。安徽省合肥市摸索出了一套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以产促研,坚持发展自主品牌的大中型制造企业创新模式;以研促产,靠原始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模式;产研并举,走科技成果产业化道路的转制科研院所创新模式;招引创新,通过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产业创新;引进消化先进技术的新兴产业创新模式;科研院所通过机制创新实现产业发展的模式。合作的前景很广阔,大有可为。

自主创新是个占领制高点的战略,不是应急之举,也不一定能立竿见影。对于企业来说,要有较大的资本投入,而这个投入有很大风险性,所以大多数中小企业持谨慎态度。在今年的两会上,有代表对政府以项目形式推进产学研结合把企业推上主体地位的做法提出异议,认为目前的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还没有真正具备市场行为能力,因此很难避免企业追求短期利益的倾向,达不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他们建议,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方向是正确的,但是要由政府主导,由政府从政策、利税、知识产权等方面引导、鼓励企业走上自主创新之路。这些意见很值得思考。

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要求各级科技部门要把科技工作的重点,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转移到企业方面来。这是科技工作上的一个重大转变,需要从思想上有深刻认识,组织措施上有新的举措。要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体制机制,从事创新的事业。

(4)举全省之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自主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现代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复合体。自主创新必然要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没有各方面的协同是无法实现的。自主创新首要的任务是聚集支持创新的资源、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创新要素以及将这些要素组织起来的机制。国家科技部把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归纳为三大载体: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前我省正在这三方面组织实施,进展顺利,形势很好。

石家庄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五大工程”是: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工程,产业系统创新工程,创新资源整合工程,创新环境支撑工程,创新文化营造工程。合肥市的做法是,狠抓三条主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创新平台载体培育,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青岛市实施“三大保障”工程:加强科技创新平台保障,强化科技创新要素保障,强化科技创新政策保障。苏州市着力抓好三大关键环节:创新型企业,领军型人才,自主知识产权;四项运行机制:完善科技政策激励,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合作深化,科技成果转化。

这些经验中,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在实施自主创新工程中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二是要以管理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三是创新要素的聚集、服务平台的建设要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才能有持续的效果。

(5)统筹兼顾,加强薄弱环节,强化重要环节。统筹兼顾,才能协调发展。

统筹兼顾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促使相关因素、相关环节协调动作,相辅相成。过去因为条件的限制,只能采取重点推进的办法;现在我们处在一个新的高起点上,有条件有能力,可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要处理好以下十大关系:

1.抓科技成果与抓科技人才并举。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运用产学研结合的机制培育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

2.兼顾应用开发研究与基础性研究。加强基础性研究。兼顾当前与长远的需要,为长期持续发展做好科学技术储备。

3.兼顾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把科技工作的重点逐步转到企业方面来。在办好高新技术开发园区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同时,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逐步建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4.兼顾城市与农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为“三农”发展提供最新技术。

5.兼顾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与科学技术的宣传普及。科普宣传是一个薄弱环节。要鼓励科学家参与科普宣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6.重视自主研究与强化国际合作并举。引进智力与引进技术同等重要。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世界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与技术储备。

7.既要出台政策法规,又要加强科学管理。鼓励技术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为科研工作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

8.硬科学与软科学都要抓好。特别要加强软科学研究,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立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基础上。

9.建设服务平台与完善运行机制同等重要。运行机制的建立是一个薄弱环节。没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公共服务平台不可能持续有效发挥作用。

10.加强财政投入与吸引社会多元投入并举。社会多元化投入是一个薄弱环节。要加快产学研相结合的进程,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 总结

科学技术的科学发展问题是一个新的命题,如何实现黑龙江省科学技术的发展却是一个长期值得思考的命题,希望本文的意见和建议能够为黑龙江省科学技术的科学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8.

[2]黑龙江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黑龙江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专题报告[R].哈尔滨:2005,9.

[3]解读《“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N].科技日报,2011,9.

科学技术 篇2

大会主持词

潘宏飞

(2010年5月13日)

同志们:

五月,是阳光明媚、芬芳迷人的季节。沐浴着五月的温暖阳光,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县第四届科学技术奖励暨科学技术普及大会,这既是一个表彰大会,更是一个向新一轮科技创新高地冲刺、推进我县科技事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再上新台阶的动员会。在此,我代表县四大家领导向全县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出席今天会议的不仅有县四大家的领导,有两办及县直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来自农村工作第一线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分管科技的副乡(镇)长,乡(镇)政协主席,还有荣获县第四届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单位和个人

我县科学技术奖励的评审表彰每两年举行一次,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和全国人民一道,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应对了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始终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要措施。科技在支撑、引领县域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1 日益凸显。科技助力经济发展,创新促进产业振兴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县第四届科学技术进步奖突出了科技惠及民生的特点,如何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县长曾德权同志将在他的讲话中诠释。

大会第一项议程,请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朱鹏程同志宣读表彰文件。

大会第二项议程:颁奖。

一、颁发宣恩县第四届科学技术奖(共分6轮进行)

1、请曾德权县长向宣恩县第四届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县人民医院《腹腔镜在泌外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项目组颁奖,请项目主持人上台领奖。

2、请县人大常务副主任熊真、县政协主席刘兴贵同志为荣获县第四届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县农业局《简易高效水压式沼气池及其综合配套改进技术》、县水利局《仿生态人工繁殖大鲵子二代技术》项目组颁奖,请项目主持人上台领奖。

3、请县长曾德权,县人大常务副主任熊真,县政协主任刘兴贵,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朱鹏程、副县长潘宏飞分别向荣获县第四届科技进步三等奖的县医院《切(削)痂+自体微粒皮移植+异体皮覆盖在深度大面积烧伤中的应用》、县教育局《教师职业道德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建构初探》、县医院《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治疗脑出血》、《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宇)取代阿托品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农 2 副产品地方标准制定》、《TO生物制片透明剂在病理技术中替代二甲苯的临床应用》。项目组颁奖。请项目主持人上台领奖。

4、请县人大常务副主任熊真,县政协主席刘兴贵,县委办公室主任朱鹏程、副县长潘宏飞分别向荣获第四届科技进步优胜奖获得者县医院《静脉窦损伤修补术》、《高血压脑溢血的外科治疗》、《中心静脉导管在自发性气胸中应用》项目组颁奖,县民族医院《中工熏蒸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推广应用》、《复方蛇蝎散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与推广》、《PPH(痔上粘膜环切术)》项目组颁奖。请项目主持人上台领奖。

二、颁发2009年度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目标考核奖

1、请县长曾德权向荣获第一名的李家河乡党委政府颁奖

2、请县人大常务副主任熊真为荣获第二名高罗乡党委政府颁奖

3、请县政协主席刘兴贵、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朱鹏程为荣获第三名的珠山镇党委政府、晚关侗族乡党政府颁奖。

4、请县长曾德权、县人大常务副主任熊真、县科协主席刘兴贵向荣获先进单位的县多种经济办公室、县广播电视局、县农业局颁奖。

三、颁发科普先进工作者奖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大会第三项议程:请获得县第四届科技进步奖单位的代表 3 发言,请县医院院长乾维德作《走科技创新之路,促进医院持续发展》典型发言。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县委副书记、县长曾德权同志作重要讲话。

曾县长的讲话立足宣恩、高屋建瓴,一方面重点阐述了,科技进步和在县域经济发展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努力增强我县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及切实落实建设创新型宣恩的各项支持措施。另一方面,同志们,今天的大会开得非常成功,让步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获奖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为榜校,弘扬自主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宣恩为建设小康宣恩作出应有的贡献。

下面通知两个具体事情:

1、会议结束后,希望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的精神,尤其要深刻领会曾县长所作的主题报告的深刻内涵,要在全县范围内营造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

2、散会后,请参会的县领导、乡镇参会人员及获奖单位的代表到县委宾馆就餐。

科学技术的边界 篇3

科学、技术与社会(简称STS)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复杂化,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逐步发展起来的。殷登祥先生主编的这套丛书,即是中国STS学科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该丛书共包括六本学术著作,分为三个部分。《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殷登祥著)一书是第一部分,概括论述了STS的学术内容,并尽力反映国内外STS研究的新成果;《科技革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钱时惕著)和《新科技革命与中国现代化》(黄顺基著)两本书是第二部分,着重阐述了当代新科技革命的内容、特点和发展趋势,及其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作用和内在机制;《社会动力学与信息化理论》(钟义信著)、《生物科技与当代社会》(朱圣庚著)、《航天科技与社会第四次浪潮》(黄志澄著)是第三部分,选择了新科技革命中最有活力的三项高科技,作为典型案例,具体研究它们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和规律。”尽管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但是,作者们并不泛泛而谈,而是表现出了鲜明的学理精神。一谓之真。他们多从基础概念、基本问题的辨析人手,从而进入自己的研究对象。如殷登祥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研究对象和定位为开篇;钱时惕以论述科学、技术的定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关系为开篇;钟义信以定义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为开篇等。这种人思方式,反映了一股较真的劲头,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另外,作为一套丛书,各部著作的观点也不强求统一,展现着学人各自不同的思考。如钱时惕概括历史有三次技术革命,黄顺基却提出两次科技革命的说法,虽大同却存小异,凸显了思维的原真色彩。二谓之实。各书都能追根溯源,博采众说,正反兼举,对具体问题的论述详尽而公允。像殷登祥之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定义,就列举比较了美国、日本和中国学者的观点。在分析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中,多个学者都阐明它是一把双刃剑,已经带来了生态危机,也带来了社会问题。三谓之高。著作都立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来探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都以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来提出科学技术的合理利用,推测科学技术的可能趋势。从这样的着眼点出发,问题的论述并不局限于个人的专业视野,而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毫不夸张地说,丛书显示了我国学者对STS学科,对科技哲学,对社会发展多年来的潜心思索。

也许国人历来擅长添加式的思考,喜欢补其不足吧,也许不习惯于做反面文章,不习惯于从破中立吧,该丛书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反思尚不深入,没有把它作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的核心问题提出。而这却是当代哲学的一个热点问题。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在物质层面很容易观测出来,酸雨、气温升高、生物灭绝、太空垃圾……我们信手就可以列举一大堆。科学技术在改造物质环境的时候,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物质环境。无论我们以何种借口来开脱,即便中国的科学技术真的没有发展到那一步,这个问题也是回避不了,绕不开的。然而,相对于这个可以直接言说的破坏,就哲学家看来,更要命的还是精神层面的问题,它不那么受人重视,即使有所发现也不那么好解决。“技术的本质肯定不是技术性的。它并不存在于机器、事物中。它存在于现代人的思考方式中。”科学技术如今已发展成为统治世界的力量,一切事物借助科学的名义才能通行,只有科学才是正确的,科学成为真理的化身,科学技术的思维范式也就变成了社会生活的标准。这带来了工具理性在世界的主导地位。我们力求将最经济的手段运用于最合理的目标。最小的支出,最大的收益,这成为一切社会行动的基本原则。人际交往有时是一种利益交换,人命有时要用金钱来衡量,许多荒诞不经的东西在效益原则下台理出笼。所以全国各地盛行量化标准,高校的学术成果以论文数量、刊物等级来衡量,质量被忽视了,或者被定量为转载率、引用率。急功近利成为一个显著的时代特色,人们只关注结果而不重视过程。尽可能少的投入必须产生尽可能多的回报,当人们不由自主地如是想的时候,工具理性似乎全面控制了我们的社会。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逐步进入这样一种当代状况:世界开始变得非精神化并服从于先进技术的统治。雅斯贝斯在《时代的精神状况》中说技术和机器成为群众生活的决定因素。哈贝马斯的《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认为,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工具理性活动,同时为现存统治提供了合法性基础,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无论赞扬还是反对,工具理性的这个胜利,使人类从愚昧和迷信中解放出来,我们由此知道,社会生活的模式不是上帝的旨意,我们可以重新设计安排它,让它成为个人生活的福祉,成为人类的福祉。麻烦的是,随着这个解放,“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一切的创造物都只是手段和工具。没有神圣所赋予的光环,每一个事物都值得怀疑,每一个解释都是相对而言,我们因此生活在不安当中,生活在流动与过程当中,脚下的大地正在分崩离析。英雄维度失去了,我们不再献身于曾经以为神圣的东西。个人的狭隘化、平庸化盛行起来,表面上个人以自己的选择丰富了生活,实质上各种生活只是“机械复制时代”的产物,“光韵”在消失,徒有整齐划一的干瘪的代价——利益模式。即时即地性不受重视,边缘人物和少数派不被尊重,各种独特的东西开始不断地被抹杀。人们刚从神圣原则中解放出来,就立刻落入了效益原则。

科学技术的威力何其巨大!新的科技革命正方兴未艾,人类社会的前途命运与之紧紧相连,没有科学技术的推动发展,肯定没有人类社会的未来。然而,科学技术倘若控制了生活的全部,人类也没有未来。今天反对科学不仅不可能,逃避科学也是不可能的,可是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时候,反思科学技术应是题中之义。换言之,我们应该寻找科学技术的边界。人所共知科学技术不应该、也不可能局限在物质层面,科学技术对人类的服务是没有止境、没有边界的。我们要寻找的其实是科学技术用不到的、或者用得不恰当的地方,进而弘扬价值理性,使两种理性各自为用,互相补充,而不成为一边倒的霸权主义。价值理性对守护人类的精神家园,营造社会的和谐与美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可以引导科学技术的物质活动,使之不危害人类、环境和世界。当然,这个寻找首先需要深入发掘其弊端。只有对弊端认识清楚了,我们才能摸索合理的做法。也许这就是国外学者多年来积极探索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原因吧。海德格尔振聋发聩地瞽示世人,在技术时代中,技术的品性导致的不是人控制技术,而是技术控制人,人完全束缚于技术的框架,受技术的统治和支配,自觉不自觉地按照技术的要求去行动。这多少成为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写照。他的声音无疑既有哲学范围的学术意义,又对维护人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像他一样敢于探究负面,善于发掘负面,于科学,于技术,于社会,都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科学技术 篇4

1 科学技术期刊编辑人员应当具备的综合素质

政治敏锐、职业道德高尚、专业水平高、业务技能强、综合素质优的编辑队伍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科学技术期刊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灵魂。一篇稿件从文章作者投稿到正式出版发行,编辑人员起着无法代替的核心作用。政治思想素质、文化及业务素质和编辑职业道德素质都是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是从事编辑工作人员的首要素质,业务素质是从事编辑工作人员的核心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则是从事编辑工作人员的基础素质。

1.1 政治思想素质

个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技能是人们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政治思想素质的高低是社会政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编辑队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编辑工作的实质就是通过刊物的出版,贯彻宣传党和国家建设中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具有很强的宣传和导向作用。因为编辑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编辑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认真、自觉地培养自己的政治敏锐性、政治洞察力、政治鉴别力,学习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不断提升政治敏锐性、遵守政治纪律和编辑纪律。期刊编辑人员在文章的编辑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法律法规问题,这就需要编辑人员同时具备基本的法律常识和遵纪守法的意识。

1.2 文化及业务素质

编辑工作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行业,文化及业务素质是科学技术期刊编辑人员的核心素质。一名合格的期刊编辑人员要具备较强的选题策划能力;具有联系作者、组织稿件审核专家的能力;具有对稿件的选择、修改、加工、组织排版等多项能力。

第一,具备较强的选题策划能力,有能力判断稿件质量的高低。目前,大部分科学技术期刊的稿件来源仍然是自由投稿,科学技术期刊编辑人员对于主动策划、选题以及组织高质量稿件来源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第二,联系作者、组织稿件专家审核考验的是期刊编辑人员的沟通能力。编辑人员进行稿件初审大致上是审查稿件是否符合本刊物的基本录用要求,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还要从专业角度对稿件的学术水平进行初步评判。只有符合初审要求的,才能向对口专业方向的专家送审稿件。与作者及审稿专家的良好、有效沟通,既充分肯定和尊重作者的智慧与劳动,又给评审专家真正的尊重,有利于建立稳定的作者群,也有利于科学技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具备对稿件的选择、修改、加工、组织排版等能力。主动向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学术和学科带头人、课题项目主持人、国家或省市级基金项目主持人等约稿。同时,也应该争取更多的机会参与科学技术期刊相关活动,进行学术交流,加强期刊工作各个方面的业务联系。

第四,具备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科学技术期刊要具备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色,才能吸引固定的作者群体和读者群体,这需要编辑人员具有不断创新意识和能力,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决断力,一名优秀的期刊编辑人员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并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第五,具备多项编辑工作实务技能的能力。期刊出版要符合标准化和规范化,在期刊的编辑过程中,编辑人员要熟悉相关专业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数字及法定计量单位的用法、论文标题的拟定、论文中英文摘要的编写、作者署名、关键词的标引、图表的设计和编辑、引文和注释的标注、参考文献、法定计量单位等内容,合理应用国家知识产权法规以保护科学技术期刊和作者的知识产权。

1.3 编辑职业道德素质

职业道德素质也可以称为职业精神,是期刊编辑人员的基础素质。科学技术期刊编辑人员也应当将爱岗敬业作为最基础的职业精神。由于科学技术期刊是为文章作者、期刊读者服务的软性载体,而编辑工作的性质是“为他人服务”。从接受文章作者投稿开始,在期刊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编辑人员付出大量的劳动,这就要求期刊编辑人员要有对文章作者和期刊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有淡泊名利的良好心态,不辜负文章作者对期刊编辑的信任、对期刊的信任。

2 提高科学技术期刊编辑综合素质有利于科学技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2.1 编辑人员的创新精神和意识引导科学技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期刊通过发表创新性论文、支持创新性学科、创办具有本刊物特色的栏目等工作方法可以不断促进科学技术期刊的内容、形式创新,提高科学技术期刊的专业学术水平,逐渐扩大刊物的影响力,进而实现期刊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期刊需要依据相关作者群的特点,借助学科优势,结合社会和文章作者、文章读者以及科研工作者的共同需要,对科学技术期刊未来发展进行科学定位,抓期刊重点、创建期刊自身特色。为此,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应主动从各种渠道获取创新信息,通过浏览相关业务领域的主要科学技术期刊,了解本领域专业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及研究的热点;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了解国家、省市级基金项目以及重大科研攻关项目。

总之,科学技术期刊编辑人员应当不断提高对“创新”的敏感度,不断提高、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紧密跟进学科前沿领域,要通过抓时效、抓特色等手段来不断丰富科学技术期刊的内涵和影响力,发挥科学技术期刊传播科技成果的基本职能,引导科学技术期刊的发展。

2.2 编辑人员的职业素质有效保证科学技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在科学技术期刊领域中,不乏责任编辑人员编校稿件质量较差,为大量出刊而办刊的不良现象,对科技文化的长远发展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追究其原因往往是因为有些科学技术期刊编辑人员职业素养不高,滥用权利、滥用办刊条件和滥用出刊环境,忽视了期刊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因此,科学技术期刊编辑人员应当将“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职业精神贯穿于期刊出版发行工作的各个环节,开展编辑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始终将期刊编辑人员应有的职业素质作为维护科学技术期刊的品牌形象的有力保障,为科学技术期刊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对于期刊社会职能的实现与彰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需要编辑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强化自身综合素质、修养,努力提高编辑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加强科学素养及选题组稿的能力,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来应对新形势下科学技术期刊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期刊编辑工作者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将使科学技术期刊整体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使科学技术期刊充分实现其社会价值并获得可持续发展。

摘要:高质量、高素质的编辑人员队伍是科学技术期刊生存的基础、质量的保证,对科学技术期刊行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研究论述了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综合素质,阐释了爱岗敬业、尽忠职守、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职业精神对科学技术期刊发展的重要作用。编辑应从自身出发,不断提高编校水平及创新意识,以引导科学技术期刊健康高质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 篇5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于明禾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2.知道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著名文学作品。3.了解毕加索等美术家的艺术成就。

4.通过爵士乐、好莱坞等,了解现代音乐和电影业的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

1.图片导入,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类比分析,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史实,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3.播放音乐、影像,使学生从欣赏角度更好理解现代音乐和电影的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成就,认识文化呈现的世界性、民族性与多样性;感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树立尊重知识,热爱科学和献身科学的意识;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视野欣赏文学艺术。

二、教学重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欧美文学和美术的主要成就;爵士乐和好莱坞。

三、教学难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如何评价荒诞艺术;如何理解爵士乐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

(一)问题探究,把握重点 1.什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次大战后,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纷纷增加科研经费支出,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美国开始,发展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一系列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工业部门。社会生活进入原子时代、电子时代,社会物质生产各领域的面貌为之一新。这就是第三次技术革命。

2.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原因。

首先,这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次,由于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由于战争和战后社会的需要,比如原子弹和航天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此外,第四,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保证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功。19世纪,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基本上还是科学家和发明家个人的事业,到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垄断组织和高等院校把大量科技工作者集中起来,有组织地开展科技研究,科技成了集体的事业。二战后,国家又成了科技事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国家拨出巨资,制定计划,组织全国力量联合攻关,效果比过去更加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事业的国家间合作有了广泛发展,国家之间、跨国公司之间均在一些重大高科技项目上加强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由于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大大加速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同时,由于世界矛盾不断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客观上也促进了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经济竞争、政治斗争、军备竞赛等多方面进行对抗,结果是刺激了与军事相关的新技术的发展。冷战结束以后,世界的主要矛盾是经济竞争。因此,世界各国都把科学技术作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这也极大地促进了科技革命的发展。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第三次技术革命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较,有许多特点,最突出的是:(1)技术革命群体化。这次技术革命以群体形式出现,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的高技术群。前两次技术革命主要以一两种技术的突破为代表,而且它们的出现是单一的。作为第一、二次技术革命标志的纺织机、蒸汽机以及发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虽然也带动了其他技术的发展,但彼此的联系并不紧密,新技术的数量也是有限的。而第三次技术革命则不然,它是以核能、电子计算机、宇航三大技术开头,随后又有一批批新技术汇入这次革命的洪流而形成一个宏大的技术群。其数量之多,门类之广是空前的。在这一技术群中,信息技术是带头的核心技术,其中,除电子计算机之外,还包括激光技术、光纤 通信、微电子技术等一切有关信息的处理、传输、变换、存取、设计、制造的技术,这些又是技术群中的技术群。信息技术的核心是信息控制,它是优化物流、节约能流、分散人流、降低财流的有效手段。它被应用到各个技术领域,成为主要的控制手段后,便使各种技术在发展中的横向关联性、综合性、交叉性极为突出,使各种技术间呈现出极强的群体性。

(2)科技社会化和大科学时代的开始。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所揭示的正是技术系统、生命系统与社会系统间的共同控制规律。所以,这次技术革命与社会的结合比过去两次技术革命要紧密得多。美国科学学家普赖斯于1962年6月发表了著名的以《小科学、大科学》为题的演讲。他认为二战前的科学都属于小科学,从二战时期起,进入大科学时代。所谓大科学,是指以统一的方式把相关的科学事业组织起来加以科学管理的科学。过去的小科学是分散的、个体的、随机组合的研究,现在的大科学是社会化的集体活动,其研究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发展到企业规模、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德国V2火箭的研制、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计划”被认为是大科学开始的标志,而阿波罗计划则是大科学时代的“代表作”。1961年经美国总统任命、在副总统约翰逊直接领导下完成的阿波罗计划,共得到政府拨款250亿美元,共有120所大学、2万多家企业、400万人参加。由此可见,大科学的主要特征是:国家大幅度地增加对科学事业的投资并加强控制和监督。美国政府对科研事业的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20~30年代为0.2%~0.4%,1950年上升为1%,1960年猛增至2.7%,1964年为3%。科研队伍不断扩大,科学研究集体化、技术专门化、管理科学化、按课题原则进行组织,体现了“三论”的准则。由于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的各项技术都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战略性、时效性、风险性强的新技术,没有大规模、多学科的有机配合和国家的统一组织、规划和投资,是很难完成的。这就决定了这一新技术群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3)发展进程高速化。第一次技术革命从1712年纽可门单作用蒸汽机的发明开始,到1784年瓦特的可作机器动力的双作用蒸汽机的发明,前后共72年。第二次技术革命从1831年法拉第的发电机模型开始,到1888年美国人泰斯拉交流电动机的发明,前后共57年。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代表电子计算机从1946年正式问世,仅仅30年就经历了5代,每6年其运转速度就提高10倍,存贮量增加20倍。如果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相比,80年代生产的电子计算机运转速度增加三十多万倍,体积缩小到三万分之一。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也大为缩短。例如,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为84年(1698~1782)、电动机为65年(1821~1886)、无线电为35年(1867~1902)、雷达为15年(1925~1940);而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的技术则多在10年以内,如原子能利用为6年(1939~1945)、电子计算机为5年(1946~1951)、晶体管为4年(1947~1951)、激光器仅为1年(1960~1961)。这说明科学──技术──生产的循环在加速。正因为如此,各主要国家的科研成果和人类科学知识的总量在迅速增加。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科学情报系统》的统计,科学知识的增长率,20世纪50年代每年增长9.5%,60年代为10.6%,80年代为12.5%。另据英国科学家詹姆斯·马丁的推测,人类的科学知识增长一倍所用的时间,19世纪为50年,20世纪中叶为10年,70年代仅为5年。

4.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1)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往,提高劳动生产率,人们主要是依靠提高劳动强度,而在新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则主要是通过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来实现的。现在,整个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小字部分还通过对西方国家和苏联工业生产增长因素的分析,得出“当代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的结论。

(2)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造成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第三产业不仅仅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商业、运输业、通讯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等,而且还包括大多数与信息工业相关的部门。”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得到普遍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大大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的投入。其中突出的项目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高速信息公路计划”,西欧国家的“尤里卡计划”和日本政府采纳并使用的“科学技术立国”口号及对科技政策的相应调整等。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出现了许多变化,教材小字从衣、食、住、用等各方面作了生动的描述。以上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重大变化,正如教材中资料所引江泽民总书记的论述所指出的。

(3)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的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此外,世界经济结构出现新格局,发达国家发展技术密集型企业,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但科技水平的差距,也加大了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由于不能像以前靠抢夺殖民地来发展经济,因此科技的竞争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也愈来愈加重要。

(二)联系实际,活动延伸 1.一起了解好莱坞

好莱坞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郊区,美国著名的电影生产基地。1886年,房地产商哈维·维尔克特斯在洛杉矶郊区买下了一块地,他的夫人将苏格兰运来的大批冬青树栽在这里,就有了好莱坞这个名字(在英语中,Hollywood是冬青树林的意思)。1907年,导演弗朗西斯·伯格斯带领他的摄制组来到洛杉矶,拍摄《基督山伯爵》。他们发现,这里明媚的自然风光、充足的光线和适宜的气候是拍摄电影的天然场所。从1909年开始,著名的制片人格里菲斯在好莱坞以天然背景拍摄了好几部影片。当时,美国电影的中心在东部,纽约是大本营。从此以后,许多电影公司纷纷来这里拍片,开始了美国电影业移师好莱坞的大转移。1912年起,许多电影公司在好莱坞落户,著名的电影公司有:米高梅公司(Metro Goldwyn Mayer,简称MGM)、派拉蒙公司(Paramount)、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Century Fox)、华纳兄弟公司(Warner Brothers)、雷电华公司(Radio Keith Orpheum,简称RKO)、环球公司(Universal)、联美公司(United Artists)、哥伦比亚公司(Columbia Pictures)。早期,电影全是无声电影,这一时期的电影都是喜剧,最著名的喜剧演员有查理·卓别林。他的《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已经成为名垂青史的优秀影片。1923年,有声电影问世,好莱坞空前繁荣起来。1927年,在米高梅影业公司老板路易斯·B·梅耶的指导下,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正式成立。不久,梅耶建议设立学院奖来鼓励并表彰那些对电影事业做出突出成就的电影人。于是,1929年5月16日,在好莱坞的罗斯福大酒店举行了第一届学院奖。学院奖的奖品是一尊身高13.5英寸的锡铜合金的镀金裸体人像。1931年,当学院的图书管理员看到这尊金像时吃惊地说:“它真像我的叔叔奥斯卡!”从此,奥斯卡这个名字就传开了。从第七届起,学院奖正式更名为奥斯卡奖。奥斯卡奖分为两大类:成就奖和特别奖。成就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表演、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音乐、最佳音响、最佳化妆、最佳短片、最佳纪录片、最佳动画片和最佳外语片等。在当今世界名目繁多的各种电影大奖中,奥斯卡奖无疑是最具权威、最有影响、设奖范围最广的电影奖。它象征着美国电影艺术的最高成就。几十年来,好莱坞拍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电影。如20世纪三十年代拍的《乱世佳人》《公民凯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拍的《卡萨布兰卡》、五十年代的《教父》、七八十年代的《克莱默夫妇》《金色池塘》《星球大战》、90年代的《辛德勒名单》《侏罗纪公园》《拯救大兵瑞恩》和《泰坦尼克号》。如今,好莱坞在美国文化中已经具有了重大的象征意义。可以说,好莱坞的发展史就是美国电影的发展史。好莱坞生产的影片不仅满足美国电影市场的需要,还出口到世界各地,不仅输出了美国的文化,更为好莱坞投资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科学技术的“无用之用” 篇6

科学技术研究的有用性并非现在才开始受到质疑。长久以来,人们习惯于认为,企业家为社会创造了更大的财富与价值,以为所创造的经济利益大小才是衡量对社会“有用”贡献的标准。1975年,年仅17岁的盖茨离开哈佛大学,创建了电脑软件公司——微软,仅仅在十几年里,微软公司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多数人看来,衡量事物是否有用的标准仅仅是它能够带来多大的物质利益。由于大多科学技术理论的研究者远远不能达到像比尔·盖茨那样的成就,因此很多情况下科学家被认为远不如企业家那样直接地推动社会进步。在常人看来,国家对科研项目的投入大部分是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除了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人工合成胰岛素等少数对社会进步和发展毋庸置疑地具有重大贡献的科研项目,大多数科技研究都是在做无用的重复工作而已。按照这种观念,国家与其在科研上大量投入,不如节约政府财政资金、扶持企业的发展;与其在教育上填鸭式地给学生灌输科学理论,不如教会学生更为实用的就业技能。

科学技术的无用论并不是毫无根据的。首先,对于有用性的论述涉及未来的、潜在的价值和当下、现实的利益之间的取舍问题,认为科学技术无用的人更倾向于后者的立场。其次,在科学的划界问题上,确实存在着一种“伪科学”,它并非以探求真理为目的,而是为了牟取一己私利。前苏联的李森科事件就是伪科学的典型范例。另外,还存在着一种学术的权威使得所谓的科学研究成为脱离实际的“闭门造车”运动。在托勒密天体学说、燃素说、牛顿经典力学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并被新的学说取代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批又一批的学术权威将精力放在为过时理论的辩护上。这类工作就好比17世纪风靡欧洲的关于第一类永动机的设计运动,最后不过是一种无用功。

认为科学技术是无用的,甚至反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人士以19世纪英国卢德派(主要为手工业者)为主要代表。在他们看来,机器不仅是无用的,而且它挤占了工人的工作和工资, 因此他们反对任何以机器为基础的现代化。这种观念显然目光短浅,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机器的出现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它比任何废奴主义的布道者更为根本地解放了奴隶,生产力的发展比任何空想共产主义者更大方地给予了劳动者更长的假期和更高的真实工资与物质财富。尽管在卓别林出演的《摩登时代》里,机器被描绘为一种异化人类的物质力量,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它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贡献,虽然在当时,它的价值是不明显的甚至是消极的。

科学技术的无用之用

在作者看来,嫦娥登月的意义并不仅在于证明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经济价值,更多在于它为其它领域带来的潜在价值。一些人认为国内存在航天事业超苏赶美的“过快、过热”的思想,以至于将其斥为“面子工程”,但就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而言,这并非一个入不敷出的形象工程。以美国阿波罗计划为例,它通过研究宇航员采集到的月球岩石样本,使科学家能够详细地研究月球的物质成分,这对于太阳系起源和地球、月球起源研究意义重大。宇航员针对月球的表面形态、重力、磁场、月震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和探索,获得了宝贵的认识宇宙的直接经验,而这只是阿波罗计划取得成果的“冰山一角”。事实上,这一事件对整个太空的探索及美国很多学科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尽管有人认为,美国在阿波罗计划完成后没有后续的登月计划,从而推断中国的登月计划是多余的,但实际上,美国在成功登月后从未放弃对太空的探索,中国的科技进步在几个世纪之内也不会从阿波罗计划中获得更多益处。因此,对太空的独立探索是中国提振科技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国家强大和人民富裕的重要推动力。

引用2000多年前《庄子》中的一句名言:“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科学技术的功用也有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侯建国认为,基础研究似乎远离现实生活, 但它其实是“科学—技术—生产力”这一链条中的首要因素,一流大学应有与其发展定位相符合的科研创新战略。基础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客观世界的规律,拓展人类的知识边界。很多问题的研究似乎离人们的现实生活很远,难以在短期内转化为生产力,因此人们开始忽略它们的重要性。科研创新要深刻认识基础研究的“无用之用”,高度重视产业突破的“无中生有”。

在笛卡尔看来,知识好比一棵参天大树,哲学及形而上学是它的根基,数学、物理和化学是它的树干,医学、生物学、经济学等应用学科是它的树杈。按照笛卡尔的逻辑,功利主义推崇的应用科学只不过是这棵参天大树结的果实而已,应用科学之所以能够给人类带来如此丰硕的果实是因为这棵大树的茁壮成长。笛卡尔的比喻很好地阐释了科技理论以及哲学的价值,换言之,它们的本质是“无用”的。正是这样的科学哲学传统,使西方科学界长期以来没有将数学、哲学等基础科学研究斥为奇技淫巧,而是将它们看作是人类智慧的源泉。这也是近代西方发达国家能够在科学技术领域领先的重要原因。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在望远镜发明的400多年后,它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等领域,更开启了天文学的新时代,极大地提升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然而,在当时的中国,望远镜却被认为是旁门左道,拒绝引入。

钨丝电灯的发现无疑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人们却低估了成功的成本。在大多数人眼里,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的一千多次失败,相对于它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微不足道的,但深入考察电灯泡可以被制造的理论,其实早在之前的几个世纪,人们就已经有了相应的论述,直到法拉第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发电机、欧姆等科学家证明了电流通过电阻可以实现电能与光能的相互转换,电灯的出现才成为可能。缺乏这些理论和设备的支持,即使爱迪生再怎么天才和努力,也不可能发明钨丝电灯。相比而言,爱迪生一千多次失败的尝试,只不过是科学的树杈上结出的“索然无味” 的树叶,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对基础科学的看似“无目的”“无方向”的探索和发展。

基础科学研究看似毫无用处,但它的潜能却相当巨大。美国经济学界曾经对基础研究的经济价值进行过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过去25年里美国经济增长的50%归功于以基础研究为动力的研究和开发。尽管在美国诞生了像比尔·盖茨、乔布斯这样耀眼的企业家,他们为美国经济增长带来了骄人的贡献,他们在电子产品市场上的成功却不能离开基础科学研究,正因为计算机等相关设备的出现,才为他们的成功创造了条件。让我们回顾一下194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它是个耗资巨大的庞然大物:重30吨,占地150平方米,肚子里装有18800只电子管,但在当时用途却有限。 时至今日,再来回顾这一“无用”的发明,才能发现和理解它当时蕴涵的价值和意义,实际上,以它为标志,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的崭新一页。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它们都证明了许多在当时看似不起眼的、没有价值的研究与发现,后来在应用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们简略回顾一下X射线发现的故事,1895年,物理学家伦琴在阴极射线的实验过程中发现了被屏蔽的仪器的一块氰化物发出了辉光,通过七个星期的深入研究,伦琴指明了投射物发出辉光的原理,这一效应并不是阴极射线本身所致,而是一种极具穿透力的射线产生的投影,因而将这种射线命名为X射线。这一研究成果对于许多领域尤其是临床医学的影响是颠覆性的,在伦琴发现X射线后仅仅几个月时间内,它就被应用于医学影像,在之后的实践过程中X射线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在此之前,至少还有一位研究者曾见到过这种辉光,却将它归为实验误差,认为这仅仅是由于阴极射线本身导致的偏差,没有开展深入的研究,因而后来悔恨不已。

在科学研究领域,诺贝尔奖的三个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被公认为世界最高基础科学奖。这一领域的很多获奖者,都是“无用之用是为大用”者。以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为例,获奖者是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他们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了贡献。值得一提的是,诺贝尔奖得主之一的日本科学家、现年80多岁的下村修当年对水母很感兴趣,孜孜不倦地进行了研究,于1962年从一种水母中发现了荧光蛋白。当时,有人认为他的荧光蛋白研究对科学毫无用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受重视,后来,马丁·沙尔菲继续研究,发现绿色荧光蛋白本身就能发光,而钱永健又在研究改造绿色荧光蛋白中取得了多项成果。如今,绿色荧光蛋白“已经成为现代生物科学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在它的帮助下,研究人员能够看到以前不能见的新世界,包括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过程和癌细胞的传播方式。

在工业化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科学技术活力四射,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随着科学技术研究被细化为许多狭窄的专门领域,基础科技研究似乎逐步远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这方面,尽管莱布尼兹提出的微积分理论给数学及其它学科带来了颠覆性的革命,然而在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中,微积分根本派不上用场,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会计学似乎比微积分更为实用,因而会计学也更受重视。然而,基础科学已经融合在工业化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建筑、汽车等工业产品的结构设计,都离不开看似枯燥乏味的微积分的应用。

科学的无用还体现在它并非一种所有人都必须掌握的知识,也不可能被每个人掌握,并且人们也很难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自科学技术的推动,这是因为很多科学技术的作用通常是隐蔽的、潜在的,往往被一般人忽视。

科学技术 篇7

学院教学、研究实力雄厚, 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员工近400人, 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并涌现一批出色的中青年骨干;全日制学生近3000人, 其中本科生近1300人, 研究生近1700人, 是北京大学规模最大的教学单位, 每年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

学院覆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一级学科以及12个二级学科, 学科建设成绩斐然, 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按2011年度US News和QS的评价体系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1/12) , 北京大学在“电子工程”学科排名第36位, 在“计算机科学”学科排名第45位;按ESI的评价体系, 北京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科均进入全球研究机构的1%。

学院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或工程研究中心) , 并与多家知名中心组建了联合研究机构。十年来, 学院承担了一批立足于国家需求、面向国际前沿的重大科研项目, 到账科研经费近15亿元, 并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7项 (其中第一完成单位8项) 和省部级科技奖励25项 (其中第一完成单位20项) , 在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400余篇, 其中SCI收录论文1600余篇, 获得授权专利450余项, 出版学术著作近150种。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 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数学力学系的计算数学专业, 以及物理系的无线电物理、电子物理和半导体物理专业。1958年12月, 在物理系无线电物理、电子物理等专业基础上成立了无线电电子学系, 1996年更名为电子学系。1978年, 在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和无线电电子学系计算机专业基础上组建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系。1985年, 为了发展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由数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电子学系等校内十个系 (所) 联合组建了信息科学中心。1986年, 成立了微电子学研究所。

科学技术 篇8

1 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技术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在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的前提下, 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建设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 坚持发展经济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用高科技的产物来服务于人, 满足于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人类在提供脑力劳动, 如何做到尊重人、相信人和发展人是现阶段企业领导的用人工作基准。在长期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影响下, 能够充分调动人类的自我意识, 这种强调个人意义的价值都会通过劳动体现出来, 使人在极大地限度上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

可持续发展观是科技创新中又一个重要的原则, 它是人类在面临大自然的惩罚时所换来的觉醒, 是全人类必须坚持的走下去的必然之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是在满足现阶段人类发展需要的基础上, 又不损伤后代人的发展。这其中包含在科技发展与环境承受能力的范畴、共同保护科技发展下的人类生存环境、绿色无污染为目标的科技发展等等方面。将科技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原则相结合, 充分的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有效的增强绿色科技的意义。

全面协调是指全社会的文明进步, 即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然保持满足人民的幸福感。协调发展是指经济与人、自然、科技相互配合, 从而构造较为合理的社会经济结构。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经济利益的提高与社会效益收入并不是相矛盾的, 作为科技经济发展的主流社会, 协调好科技进步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重要思想。

2 科技创新的基本要求

2.1 创新思维方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以往的思维模式, 转变成较为系统的、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思维模式。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 将以往危害人类健康和发展的污染品转化成健康的、绿色无污染的物品, 从而造福于人类社会, 一定程度上符合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有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才能促进科技的创新发展, 转变思维模式也是有效训练人才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实践操作中不断训练大脑灵敏度和智力的开发都有助于创新的思维模式培养。

2.2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精神

科技创新的基本要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只有不断的提高自我修养和道德水平, 才能从各个方面满足科技进步对人才的要求。只有创新科技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思想基础, 构建了适合发挥人才创新精神的软环境。

2.3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

现阶段的社会是经济为主流的社会, 也就是科技为主导地位的社会。科学技术对经济、环境和人文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因此科学发展观要求科技的创新一定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在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一定要注重对科学技术的创新, 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使技术不会枯竭, 经济不会落后。科技的创新一定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与创新科技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一直是发展中强调的重中之重, 面对发展经济遭到破坏的环境, 人类正在进行改善环境的补救行动, 因此改善生存的环境也是创新科技的必然要求。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一直是科技创新下社会经济的必然要求, 只有减少将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冲突才能真正的立足长远发展。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一直是这些年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 针对以往的经验进行总结, 可以把发展的问题概括成为人类生存的大问题。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为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事业提出的新要求, 是全面协调社会建设、促进各种生产关系的基础。科技的进步是人类生活进步的重要基础, 科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资源的均衡是现阶段全人类必须深思的问题, 必须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经济协调发展的局面。

3 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3.1 实施社会经济战略的关键

根据党的十八大内容指示,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发展的主要目标。实施以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是创新科技的基础, 通过创新思想, 转变经济理念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质量, 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储备。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主要都是强调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科技就必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科技人才, 培养优秀的人才就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 而经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3.2 社会基础设施的完善

科技创新不仅仅要求人才的储备, 同时也需要提供共同进步的社会环境。在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科技, 转变生活和生产方式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创新科技构建的经济社会同时也离不开和谐的社会文化基础。培养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良好的文化氛围都为创新型社会起到了辅助作用。

3.3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科技创新是一条长远发展的道路, 对于科技发展的投入也是整个社会最重要的支出。有效的科技创新措施可以再短时间快速促进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对整个经济时代产生深远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对科技投入的自己你还不能和发达国家比较, 但在国民支出上占有重要比例。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我国还存着不足, 这也是我们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的地方, 及时的调整投资结构, 加大对人才教育和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 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加强引导和扶持创新科技的进步, 在一定的政策上对创新科技进行支持, 以达到社会经济进步稳定社会和谐的目的。

4 结语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科技的进步源于对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只有不断的储备新型知识人才可以保证科技不会落后。我们坚持走以人为本, 全面可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道路, 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思想, 从而不断的创新科技。在新的历史时期, 高新技术是长大国家实力的关键, 科学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去, 其中包括军事、国防、经济等等方面, 满足了我国不断发展的物质与文化需求。本篇文章就科学发展观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做出了详细的阐述, 充分论证了科学发展观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 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王建福.论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J].经济师, 2010 (08) .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3]李志红.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2) .

[4]刘相, 朱健, 田海花.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10 (02) .

[5]林忠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给发展战略带来的变化[J].社会科学研究, 2010 (06) .

[6]王云鸽, 彭志君.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现状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23)

科学技术转化本质探析 篇9

辩证唯物主义揭示出:运动是永恒的, 物质是不灭的, 运动是实现了物质转化。人类出现后是加速了转化, 人类主要是通过科学和技术把握和加速了转化, 科学和技术也主要构成了当前物质转化的主要内容。从人类社会角度看, 科学技术转化可以帮助人类战胜疾病、净化环境, 还可以转化为财富, 转化为产业, 转化为工作岗位。科学技术转化既有实际的经济效益, 还有潜在的社会效益。从生产力的角度看, 科学技术转化本质是科学技术对天然自然的开发利用就是使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现代科技整体来看, 科学是对转化的认识活动, 技术是进行转化的实践活动, 在转化的过程当中, 对转化的认识和转化工具的形式在当代很难分出彼此, 转化过程中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不可分体现为科学技术的一体化。从科学技术合规律性来看, 人类科技手段和水平无法违背物质不生不灭这个根本自然法则, 人类科学技术不论如何先进, 也不可能凭空创造一个实物粒子, 或使一个粒子消失得无影无踪。科学技术其本质不过是人们按不同方式对各种资源进行转化利用的过程。

人类主要是通过科学和技术把握和加速了转化, 科学和技术也主要构成了当前物质转化的主要内容。纵观人类的科技发展史, 以前的社会, 人类主要是重视科学技术的创造功能, 而忽视了其转化功能, 科技的创造功能实际仅仅是转化功能的一部分。生态危机等全球性问题促使人类觉醒, 提示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必须从创造功能到转化功能转变, 把科学技术理解为是转化。

2 人与自然界的转化关系

2.1 资源稀缺本质与科技转化

自然资源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每种自然资源都有其特性, 但所有自然资源也都有一些共性。了解这些基本特性和共性, 对于认识人类社会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从资源的角度看, 科学技术对资源转化的关系, 自然资源属于“硬资源”, 科学技术 (人才、知识、文化、制度等) 属于“软资源”。人类对资源“转化”的过程, 是一个由低级转化 (自然资源) 到高级转化 (社会资源) 、由硬转化到软转化、由浅转化到深转化、由单极转化到多极转化、由小规模转化到大规模转化、由简单转化到复杂转化、由自发转化到自觉转化的发展过程。从资源稀缺的本质角度看, 资源稀缺的本质是人类社会与自然资源关系的核心问题。自然资源有限性与人类的需要无限性的矛盾根源在于人类科技手段和方法转化资源能力不足。

2.2 生产劳动与科学技术转化

生产原来是指生物的繁殖现象, 一个物种数量通过“生产”而增多。柏拉图把生产理解为“从非存在者向存在者的转变”, 亚里士多德把生产看做“从潜能到实现”的运动。生产的基本含义就是“带来了新东西”, 劳动就具有这种意义上的生产性, 因为劳动总是把某物变为另一物, 把不存在的转化为存在的[1]。劳动过程总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展开的, 技术也要随着劳动对象和社会需求改变而改变。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都是对把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手段和方法的改变。

3 科学技术转化本质特征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作为一个综合的, 复杂的过程, 其主要表现在互动性、条件性、综合性、创造性和顺序性等五个方面[2]。此外, 从自然哲学层面来看, 转化具有阶段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根据转化的程度来看, 转化的阶段性表现为转化可初步分为:浅转化、半转化和全 (面) 转化等几个阶段。从转化的整体性来看, 转化是原点开始经历不同阶段之后又回到起点的过程, 实现循环。如煤炭燃烧之后, 热的回收是科学家的认为是发现回收的方式和途径, STS研究者是强调转化是一个辩证的循环过程, 通过科技的手段、具备一定的条件之后, 人类能够实现全转化。从转化的总体进程来看, 人类社会目前主要还是处于半转化时代。但在某些领域已经实现了全转化, 如钢铁工业, 从矿石的开采到冶炼到废旧钢铁的回收, 实现了物质循环。碳中和是能源技术实现全面转化的标志。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垃圾分类回收等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出现, 预示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正在经历着从半转化向全转化的过渡过程之中, 人类也将迎来全面转化时代的到来。科学和技术的转化本质, 是在物质、能量和信息三个层面的循环运动过程。

4 科学技术转化路径

近代以来,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更加密切, 出现了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和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统一的明显趋势, 造成了一个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充分体现了客观世界的统一性。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表现为转化, 主要需要通过三种路径:第一种是通过投资实现转化;第二种是通过人才的学习, 实现转化;第三种是通过专利制度实现转化。

第一, 通过投资实现的科技转化。探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创新路径, 就具有了理论建构和经济运作的重要创新意义。其创新路径基本有三条, 即人格化的教育创新过程、物质化的工具创新过程和制度化的改革创新过程, 本文仅探讨人格化的教育创新过程。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但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必须经过人格化的教育创新过程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教育使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本, 劳动力质量创新是一切创新的根本前提[3]。

第二, 通过学习实现的科技转化。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思想, 只能作下述意义上的科学理解, 即以理论文字、数据图形和符号定律等知识形态存在的科学技术, 一旦在实践上被用来改造自然时, 就会由潜在和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和物质的生产力, 并日益成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第一动力。因此可以肯定, 由科学技术到生产力之间还必定具有转化过程和创新路径。而且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和程度, 又总是与教育的发展速度和发达程度呈正相关的必然联系。

第三, 通过专利制度实现的科技转化。科技成果是知识的集合, 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是知识流的运动, 在这样一个知识密集的领域, 知识管理天然地存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德鲁克认为:“知识”是一种能够改变某些人或某些事物的信息———这既包括使信息成为行动的基础的方式, 也包括通过对信息的运用使某个个体 (或机构) 有能力进行改变或进行更为有效的行动的方式[4]。”

目前, 我国在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由于其生产力具有二重性特点:既包括机器大工业等传统生产力, 又包括现代科技生产力, 也就是说, 科学技术既发挥半循环转化功能, 又发挥循环转化功能, 由此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出现了一系列二重性的特点。这样社会主义打造生产力基础的任务应该分两步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迅速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基础, 在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更要打造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新的生产力基础。S

摘要:科学和技术的本质是转化, 从转化论出发, 解读科学技术的转化本质, 并在此基础上从新的角度探讨自然界演化过程、科学技术产业化、资源与能源危机以及社会的生产力等与科学技术的转化本质的关系。

关键词:科学技术,转化

参考文献

[1]包国光, 王健.人工自然范畴和人工自然的结构特性[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1月, 第6卷第1期.

[2]马孝民, 关蒙恩.科学技术转化生产力过程的基本理论特征[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02) .

[3]俞宪忠.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教育创新路径[J].社会科学战线, 1999年第05期.

科学技术社会评估引论 篇10

一科学技术社会评估的背景

科学技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进步的,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与启蒙运动的理念息息相关:人类希望获得个性自由和身体解放,那么科学技术就通过装备制造帮助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通过技术、工艺升级扩展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空间,通过发明创造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这时的科学技术史依赖于特定的社会文化,并服务于特定的社会需求。但是,到了20世纪,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新工艺、新技术的利用远远超出了人类原有的生产生活范围,开始从中观层面扩展到了宏观太空和微观世界,原本很多仅是停留在人类想象中的梦想开始逐步变为现实,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航天技术、试管婴儿、计算机芯片、核武器等的发明。与此同时,这些技术的破坏力和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多地被证实,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造成的伤害遗留至今,幸存者饱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肤灼伤等辐射后遗症的折磨,根据日本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7年8月,广岛因受原子弹爆炸伤害而死亡的人数已超过25万。2011年9月1日,美国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地球轨道上的太空垃圾数目已达到临界点,相撞的机会大增,并威胁1000个人造卫星的安全。该报告称,地球轨道上已有2.2万余件可以侦测到的太空垃圾,其中不少是发射导弹后被摧毁的卫星碎片。太空垃圾不仅给航天事业带来巨大隐患,而且还污染了宇宙空间,给人类带来灾难,尤其是核动力发动机脱落,会造成放射性污染。

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多年来未受到科学研究界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相对于它们所取得的成绩来讲,显得微不足道。人类发明了各种航天器大大地推进了通信技术、气象预测技术的发展,对整个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正面效果,而太空垃圾的制造也并非有意而为。二是基于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认识,科学界假定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而得以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从现在转移到未来。针对成千上万的太空垃圾,科学家也提出了多种处理方案,比如激光发射器、太空垃圾收集车、定位跟踪、自杀卫星、空间工友等等。但是这些解释,并不能取得公众的充分谅解,特别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世界末日的传言愈演愈烈,人类对于科学技术的态度出现了矛盾,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了担忧,而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研究也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重新确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是一种自律的力量,按照自身发展的逻辑前进,支配、决定着社会、文化的发展。90年代美国政府的制造业扩展伙伴计划(MEP)帮助企业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大大地推进了中小企业生产现代化的能力,企业获得了技术革新和产品创造的新方向。这一事件并不支持上述观点,反而证明社会调整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社会建构论强调技术的社会属性,技术价值的社会赋予。一战期间,德国科学家沃尔特·纳斯特和弗里茨·哈伯用氮和氢成功地合成了氨,德国因此能在很长时间内顶住英国海军切断天然硝酸盐供应线造成的压力[1]。这一事件将科学技术引入了国家政策的范畴,成为科技反作用于社会的典型事例。关于如何构建科学技术、社会、人类及其周围环境的友好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技术整体论认为社会与技术之间的互动作用促使社会技术整体处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物理要素的永恒流动和进化之中[2]。基于此,除了推进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从更加广泛的受众、更多角度对科学技术发展本身加以研究,这也是对目前科技评估的有益补充。

二科技评估的争议及科学技术社会评估的内涵

迄今为止科技评估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1966年美国国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关于科技创新直接和间接影响的报告,1967年该委员会主席又向国会提交了关于成立技术评估委员会的法律草案,旨在引起国家对技术评估的重视,并将赋予其制度化的法律地位。经过多次讨论协商,1972年9月13日,美国总统签署颁布了《技术评估法》,并批准成立专门的技术评估办公室和技术评估理事会,法律明确指出理事会的任务就是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效果,为国会决议提供信息支持。法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形势和政策的评估,80年代初,国会科技选择评价局和法国国家科学评估委员会开始负责这一工作。1986年日本科学技术会议政策委员会编制了“研究评价指南”,为国立研究机构的科技评价规定了具体的标准,其后日本政府先后编制、颁布了《科学技术基本法》、《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国家研究开发评价实施办法指南》等,明确了科技评估的地位,确定了评价目的、评价对象、评价者、评价时期、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处理和实施办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评估也迅速发展,逐步建立起了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科技评估体系。随着科技评估的发展,各国政府逐渐把科技评估作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

长期以来,关于科技评估的内涵及操作存在着一些争议:(1)在科技评估中对于“科技发展后果”的界定大多数仅仅是指其实现的直接后果,而不能充分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因此而产生的间接影响;“科技发展后果”大多数作为事后评估,很少在假设某项科技成果已经运行的基础上,对其影响进行预测性分析;(2)科技评估中过分强调科技首次引进后可能产生的后果,而忽略了科技本身可能存在争议的伦理、道德问题;(3)与上一问题相对的是,科学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创建一个对于科技影响的具有中立价值的评判体系,这也就更使得伦理问题没有立足之地。

这些争论为科学技术的社会评价奠定了基础,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引入科技评估,不仅应关注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还应加强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政策和规划研究,因此笔者认为科学技术的社会评价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发现机制研究,也就是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文化、伦理等多个维度来讨论科学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前景和风险,将科学技术发展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联合评估;(2)规避科学技术风险的政策研究,主要是制定抵御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战略政策等,将科学技术发展的自发性和政策的调节性结合起来,旨在弥补科学技术自发性发展的盲目性;(3)研究科学技术的发生机制,科学考察社会政治、经济、生产生活对科技发展的需求,将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外部要求结合起来,旨在提出科学技术发展的应有方向;(4)研究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方案,旨在针对科技发展的趋势作出政策方案上的回应,包括科学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和具体执行步骤等的综合战略。

科学技术社会评估的复杂性决定了这一研究的跨学科性和综合性,需要形成一个囊括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社会心理和伦理学的综合性研究体系,充分借鉴多学科知识,围绕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发展框架、合意性、可接受性进行社会对话,并最终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战略。

三科学技术社会评估的方法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科学技术的社会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系统分析的方法总和。系统分析的特点不是在于方法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而是借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来处理问题,特别是管理领域所产生的方法。因此,在讨论科学技术社会评估的实际方法学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其起源——系统分析法。

20世纪著名的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首次提出“系统”一词,使系统分析的观点和方法得以更好地从各具体学科中抽象出来,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系统分析[3]。系统分析的方法最初是由美国兰德公司开始应用,当时该公司主要通过这种方法解决区域内的军事管理、工业应用、学校、医院、公共交通等系统设计和相关问题。系统分析方法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需要全方位地掌握相关数据,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和其他一切对于解决问题有关的因素。基于这种方法,人们可以方便地设计和解决工业、交通、国防等综合性的问题,但是该方法并不只强调分析解决问题,它还注重知识的引导、政策指导。系统分析法与组织管理运行联系较为密切,对于改进、发展、调整组织管理系统,推进组织创新。旨在帮助人们在做出决定或选择行动时,通过对自己的目标系统、成本-效益、实施项目的风险定量比较等等,提出备选政策或战略,进而作出更有效的管理决定。近年来,系统分析法逐渐整合为两个方向,一是高校和科研机构把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在一些研究领域逐步加以系统化、理论化,一是从作为分析经济合理性的应用工具和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体系通过弧形分离的状态,逐步走向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体系,运用数学工具和经济学原理分析来研究社会系统问题,涉及世界、国家工业、科技、国民经济等的发展规划等等,在解决有风险的、不确定的经济社会政策方面、改进决策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会评估即是属于后者。

当前,系统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各种研究方法已经日渐成熟,体系已经构建得较为丰满,基本可以达到全面考虑各种维度的各种属性或功能的目的。具体而言,系统分析法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1)确定问题,也就是确定现实情况与理想需求之间的差距,要求明确问题的本质、范围、时间、程度等等;(2)设定目标,即根据问题的状况,结合受众的需求,设定明确的定量或定性目标;(3)调查研究,寻找问题发生的根源,为作备选方案作准备;(4)提出备选方案和方案评价标准,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设计问题解决的若干方案,提出方案评价的标准和基本条件;(5)方案评估,在充分考虑技术、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情况下,收集多个利益群体的代表意见,评估并确定最后方案;(6)提交选定的方案,向客户或主管部门提交选定的方案,并说明选择原因。

今天,人类处在一个根本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高度变化的科技时代,任何不经意的未加考虑的新设备或新技术的发明都可能对地区、国家,甚至全人类造成不可逆的负面结果。利用系统分析法能够对科学技术进行评估,不一定拘泥于上述的6个步骤,重点要在考虑常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基础上,加入道德、伦理评价的视角,不断改进数据、方案搜集的方式方法,通过问题专家的参与、充分发挥公共话语权的作用,建立技术风险预警机制,防止可能出现的冲突;同时及早识别可能需要的科技创新,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一方面可以减少像苏联切尔诺贝利灾难、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那样的后果,另一方面也是推进科技与社会互动的有效途径。

四科学技术社会评估的案例分析

事实上,科学技术的社会评估已经开始慢慢渗透到了科技发展过程中。纳米技术自出现以来很长时间都被认为是绝对安全的。上世纪90年代,公众对于纳米的认识是极少的。在同时期的科学杂志中,“纳米”一词总是被冠以“好的”这一前缀,文中也多引用正面的看法,区别于多数具有负面公众形象的火电厂、化工厂等,纳米技术承诺给公众更好、更清洁、更美好的未来,也因此通过感兴趣的公众和公共媒体,纳米科技与国家政治建立起了友好的关系。但是2000年以后,纳米技术的二重性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纳米技术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威胁被公开讨论,纳米技术存在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比如皮肤对纳米材料的吸附及其对皮肤的毒性(某些化妆品已含有纳米颗粒);纳米颗粒进入饮用水时与水中其他污染物如何相互作用,以及纳米颗粒在水中如何起毒化作用;纳米颗粒对操作者肺部影响的研究和在通风道中纳米颗粒对动物的影响;沉积在海洋或淡水水域的纳米颗粒对环境的影响;某些情况下,纳米颗粒可能吸收或释放环境污染物。

针对这一问题,各国政府部门将科技评估人员、咨询专家、纳米技术专家联合起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首先明确这一讨论的目标——纳米技术的发展方案。其次,针对已经发展起来的纳米技术,多个组织进行了公众调查和访谈,以公众参与的形式启动了纳米技术负面影响的发现机制。2007年,美国研究人员完成了一项人们关心纳米技术问题的调查,美国公众更关心纳米技术制造的微小监视产品可能造成个人隐私被曝光,以及纳米技术可能会导致美国更多就业机会流失的问题。而科学家则关注许多纳米材料极难回收循环利用,其废弃将浪费大量资源,同时纳米材料可能存在着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纳米材料的废弃将污染地球环境和危害人类健康。不同人群的参与保障了这项讨论的多学科、能够建立起纳米技术风险的多领域发现机制。第三,问题专家参与,针对纳米技术的潜在风险制定抵御政策。2003年以来英国皇家学会和皇家工学院也编制了很多建议,主要是在纳米材料生产过程使用预防手段,旨在将纳米技术的风险降至最低。美国学者米勒出版了《纳米技术手册:商业、政策和知识产权法》,该书重点针对纳米科技的政策和规章制度,探讨政府为迎接纳米科技需要做哪些准备,详细阐述了纳米科技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分析并确定了纳米科技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四,对于纳米科技的深入讨论由公众层面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纳米科技未来走向的问题随之被重视起来,专家们提出了多个备选方案,各国也有针对性地作出了选择。2001 年,日本在召开 “推进重点领域战略专家调整会”的基础上,确定了纳米技术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包括应用纳米技术制成的信息通信元件,具有环境适应性的高增值材料和微量影响环境因素的管理技术,对体内病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微小系统等等[4]。2006年美国国家纳米计划拨出3900万美元用于支持纳米技术的环境、健康和安全的影响研究以及这些影响的风险评估,这笔资金接近纳米技术研发总投资的4%[5]。在此过程中,纳米技术的社会分析充分地融合了多个领域公众、专家、政府管理部门的意见,虽然现在各国的政策和方案取向有所差别,但是基本保障了评估的全面性。

同样的过程出现于日本福岛核事故处理过程中。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8.8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自动停止运行,但用于冷却核反应堆的紧急发电机却全部停止运行,不能继续对核反应堆进行冷却。事故发生之后,日本政府迅速明确事故后遗症,在居民生活、食品安全、核电站的修缮等方面作出反应,同时根据国际社会的要求,对于污染物的排放也作出了较为妥善的处理。在解决表面问题的基础上,日本当局组织成立专家对该事件的深层次问题予以确认。随后,日本国内和国际专家介入调查,4月,日本首相菅直人称将成立对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独立调查委员会。5月,日本官方宣布,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派团于5月24日至6月2日访日调查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7月,日本经济同友会代表干事长谷川闲史在记者会上就今后的能源政策表示,逐步减少核电站是“最现实的路线”,认为政府应该促进核能及化石燃料替代能源的利用。4月26日,来自福岛县的150多名农民聚集在东京千代田区东京电力公司总部门前举行抗议集会活动。他们手持标语,不停高呼“不要核,要农业”的口号,强烈要求东电尽早结束核危机,并赔偿农户损失。面对各类国际公约的过时性和日本政府执行力上的不足,国际社会也介入了事件的处理过程中,4月17日,美国制造的机器人进入反应堆厂房探辐射量。法国阿海珐集团向灾区送去防护服、口罩、核电站员工专用手套等装备,并派去核电专家和技术人员,以自身丰富的经验、先进的技术赢得了核泄漏处理的先机。此后,事故的发生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于核技术政策的讨论。4月15日,日本《朝日新闻》主编船桥洋一在亚洲博鳌论坛上表示,日本国内目前有核电站45座,此次福岛核电站事件后,日本可能在未来30年都不会新建核反应堆。6月20日,在维也纳出席国际原子能机构部长级核安全大会的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王毅韧说,国际社会应总结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经验教训,完善核电安全标准。统观日本核事件的处理,虽然表现出了稍许的差强人意,但是对于核电技术的讨论基本上也包括了问题确认、调查研究、群众和专家讨论以及政策选择等内容,这也正是科学技术社会评估的基础和起点。

总之,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类迫切需要建立起对其的合理态度,包括科技的副产品、科技风险、扩展科技边界、有效的科技干预等等。我们留给后代人的财富,取决于我们拥有的科技,同时我们的科技观也有重要的意义。社会评价以各种方式将各种社会群体中的人联系起来,作为一种特殊的与相关学科关联的科研活动,这些信息供应给媒体、反馈给公众,作为建议提交给政策制定者,正是塑造公众对于科学技术态度的重要途径,是现有科技评价的有利补充。

参考文献

[1]樊春良.全球化时代的科技政策[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0.

[2]李三虎.技术决定还是社会决定:冲突和一致——走向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社会理论[J].探求,2003(1):34-42.

[3]Ludwig von.Bertalanffy,”General System Theory:foundation,development,applications”[M].NewYork:GeogreBraziller,1968:4.

[4]沈海军.纳米科技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28.

浅析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 篇11

关键词:科学技术;发展;负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N9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8—0076—02

从古猿进化到人类,从石器发展到电子计算机,电话的发明,电灯的使用,卫星、火箭的发射使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变成了现实。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膨胀、信息安全、生物制品和生态安全等问题一一呈现在人类面前,使人类犹如刚从睡梦中醒来,真正领会到了科学技术的“双刃剑”的厉害。那么,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负面影响有哪些呢?以及引起负面影响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来解决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一下。

一、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表现

1.科学技术面临的社会问题。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对自然地了解和驾驭能力越来越强,人类在战胜自然地同时,科学技术却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全球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信息安全问题和生物制品与生态安全问题等。1962年,雷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揭示了:“19世纪末,已有六种工业致癌物质为人类所知,20世纪创造了无数新的致癌化学物质,并且使广大群众与它所亲密的接触。”[1]正是因为这些致癌物质中的一种叫DDT的化学杀虫剂喷洒到空气中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引起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那个春天死寂一般的宁静。在长江流域,一些人为一点点的蝇头小利长期对森林滥砍滥发,水土流失严重,最终导致1998年百年一遇的长江特大洪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2]

2.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伦理道德问题。1997年,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羊“多利”的诞生,使克隆技术从此不断在技术上获得新的突破和发展。克隆技术的成功实践是人类科技史上的伟大壮举,是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由此产生的伦理学问题是不可忽视的。比如,个人能否违背自然规律去自由选择后代性别,这样又如何来保证正常的人口性别结构?如何确定无性生殖出来的人与提供遗传信息的人的伦理关系?用克隆技术改造人种,可能导致人的面目、本性和情感的改变,家庭和社会秩序失常,人类遗传进化紊乱和基因库退化,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特别是,如果繁殖出“动物人”杂种、制造出“类人机器”,那么又如何将人类和动物区别开来等等。”[3]面对克隆技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说:“鉴于我们最为珍视的信仰和人性的观念,克隆人必然要将引起人们深深的忧虑,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是诞生在实验室以外的奇迹。”[4]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在人与社会、伦理道德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我们需要反思造成这些不利影响的原因是什么并克服之,从而更加有利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影响,从而造福人类社会。

二、科学技术负面影响产生的原因

1.科学技术自身的缺陷,这是产生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由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过程,都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也不例外。例如,1946年出现的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体积庞大且十分笨重、技术速度十分慢、实用效果并不理想,然而,今天的计算机已突飞猛进的向前高速发展着,不仅体积越来越小且计算速度相当快、实用性相当强,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现实利益的需要,说到底也就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一己之私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在本质上社会性的。也就是说生活在社会上的人都是现实的人,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大到一个集团或国家无不是如此。由于受经济利益或政治文化等因素的驱使,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也无不受到巨大的影响。一个小果农或小菜农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竟然用具有剧毒的化学药剂乙烯利来催熟水果或蔬菜,以期蔬菜、瓜果早上市卖个好价钱。当今头号强国美国为了自己经济利益的需要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一度向海湾地区和主权国家南斯拉夫投下了贫油弹,给这些地方的老百姓带来了贫血、肿瘤等疾病等巨大的灾难。马克思认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种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得尺度来建造。”[5]正是现实利益的驱使,使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在现实世界中还有不小的市场,归根到底还是人的价值选择或科学技术滥用的问题。

3.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也是科学技术产生负面影响的一个重要前提。每一个人或某一代人受客观事物的本质、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等限制,往往对某一客观事物的认识存在难以预见或根本无法预见的后果。正是由于人类这种认识的局限性,导致了盲目滥用科学技术,最终给人类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和代价。1962年,雷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做了这样的描述: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人们大量使用含有机氯化物的剧毒杀虫剂六六六或DDT来杀虫,以提高粮食的产量。短期内取得了杀虫的效果,粮食产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然而,这些剧毒物的制作者和使用者们却全然没有预见到这些杀死害虫的毒物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贻害无穷。“人类制造的杀虫剂,无异于为自己种下了一棵毒果。”[6]

如上所述,引起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因素如此之多,这犹如给唯科学主义者一针清醒剂,使他们从中更加清醒地来认识科学技术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从中最大限度的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作用,克服科学技术负面影响来造福人类。

三、面对科学技术负面影响而采取的措施

1.辩证的看待和使用科学技术。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运用它,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完全取决于人类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7]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既可给人类带来积极的影响又可给人类带来负面的影响。然而,科学技术本身无所谓好与坏,它是中性的,要想让科学技术是造福人类还是祸害人类归根到底还得取决于人类自己。也正如马克思所说:“火药无论是用来伤害一个人,或者是用来给这个人医治创伤,它终究还是火药。”[8]中国人利用火药来做烟火,而西方人却用在军事上,后来对其他国家的入侵起了重要的作用,给其他国家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指南针中国人用来看风水,而西方人却用来做航海技术、争夺世界霸权等的辨别方向;飞机的发明给人们带来了交通的便利,节约了人们的时间,而却被恐怖分子用来撞击美国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对于科技的负面影响例子不胜枚举,就看发明和使用科学技术的人怎么来使用它了。

2.对科学技术的发明者和应用者进行科学技术伦理道德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尽量减少科学技术负面影响,从而使科学技术更好的造福人类。“所谓科学技术伦理道德是指科技活动的道德引导,它规定了科技创新活动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想行为规范。规定了科技发明者和使用者在发明和使用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它告诉和教育发明者和使用者什么样的科技行为是善的,什么样的科技行为是恶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9] 这样无形当中就提高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明确了他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他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遵守它和执行它,从而更加有利于避免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如阿·汤因比说:“要消除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只有通过每个人的内心革命性变革,对付力量所带来的邪恶结果,需要的不是智力行为而是伦理行为。”[10]

3.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方法来取代原有科学技术的缺陷,进而运用已有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未来作出预测,从而发挥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造福人类。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一些对人类有害的东西将逐步被淘汰并被新的科技发明所取代。含铅的汽油逐渐被不含铅的汽油所取代;氟利昂破坏臭氧层逐渐被一些环保的制冷剂所取代;一些具有剧毒的杀虫剂也被禁用等等。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的积极影响对未来作出预测,从而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利用科学技术可以对经济的发展情况的做出预测,对整个城市规划做出预测,对地震、海啸做出预测等等。2004年12月,在太平洋发生地震、海啸之前,太平洋预警中心向太平洋海域地带发出了可疑的地震信号并作出了及时预测,使该地区的人们早有准备,减少了地震或海啸带给人们的巨大损失。

4.建立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体系;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一些贪图经济利益的国家要及时放弃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的单调的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利用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来造福整个人类。

总之,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我们要正确的对待科学技术的双重作用,克服其消极的作用。既要反对唯科学主义又要反对反科学主义,要看到二者合理的一面,反对以偏概全,充分发挥科学的积极作用。我们有理由并且坚信只要人类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人类的明天会越来越来好。

参考文献:

[1]茆诗珍,许俊华.消除科学技术负效应的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杨玉辉.自然辩证法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林平.克隆震憾[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张兵.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主体根源探讨:第9卷[J].石家庄学报,2007,(1).

[7]爱因斯坦谈人生[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

[8]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21.

[9]官宪.浅论科学技术的负效应[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3).

科学技术 篇12

二十世纪的中国科学技术从起步到发展, 有自己的辉煌, 也经历了曲折。在这个发展的历程中, 有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也有些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为了使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在二十一世纪走上更加健康发展的道路, 为了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我们思考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给我们留下的启示。

1 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是科技发展的脊梁

五四时期倡导的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 不仅对二十世纪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而且也将是中国科学技术继续发展的脊梁, 它支撑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宏伟大厦。在封建社会, “神学”本身就与科学不相容的, 封建专制的思想统治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都是起阻碍作用。没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没有资本主义的长足发展, 就没有现代科学。资本主义发展中许多生产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资本主义市场竞争规则迫切需要人们发展与探索科学技术,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才第一次产生了只有用科学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不论是西方, 还是中国封建帝王统治时期, 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 大都对新的科学思想与技术加以禁锢, 对掌握新的科学思想与技术的人加以迫害。

从某种意义上说, 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科学的开端, 没有民主也就没有现代科学的发展。而科学精神其实质是创新与求实精神, 科学是以客观事实为根本出发点, 而不是主观臆断。科学精神不仅在自然科学技术发展中至关重要, 而且在现代社会科学发展中也是重要基石, 并延伸到管理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 奠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 也奠定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

2 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与经济兴衰密切相关

一个国家经济的兴衰与该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统计, 从公元1001到1500年期间, 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 有中国人创造的约占58%[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世界经济200年研究报告中指出, 1820年时中国仍然是最大的经济强国, 依次是印度、法国和英国, 美国排在第九位。1830年中国的工业产量还是英国的三倍, 但是, 科技的中心已经从中国移到欧洲, 中国的科技已经落后, 同时中国的经济也开始逐步落后于欧洲、美国、日本等。自1800年起继英国之后欧洲大陆和美国、日本等国全力推广瓦特发明的高效能蒸汽机, 从而改变了整个世界。到1830年英国产业革命达到高潮时期, 德国仍然还是个落后的农业国。但是以李比特为首的科学家发展了急需的肥料技术和有机化学, 首创了前所未有的肥料业和煤化学工业, 并迅速发展了合成化学工业, 人类进入化学合成时代和人工制品时代, 1875年世界科学中心从英国转移到德国。美国自1850年结束了完全照搬欧洲技术的历史, 走上了技术创新之路, 电子技术革命起源于欧洲, 完成在美国。电子技术的兴起和运用, 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世纪, 世界科学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日本曾经因为善于消化和改进引进的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二经济大国。但是, 日本基础研究落后,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 日本在高科技产业领域与美国的差距在拉大。据统计, 如以美国的研究与开发投资、绝对规模和技术开发能力为100, 日本只有56。旧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低, 近代科学技术几乎与中国无缘, 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几十年, 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也有相当的距离, 中国人民饱尝了科学技术落后而导致的经济落后的痛苦。

当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候, 我国还在争论科学技术的位置放在哪里。曾经认为科学技术属于上层建筑。实际上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马克思也说过“生产力中包括科学”。邓小平在一九八八年说:“依我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进一步表明, 没有科学技术, 生产力就发展不起来,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没有科学技术的社会, 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能有多大呢?又有什么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呢?科学技术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那么我们的经济建设不依靠它, 怎能搞上去呢?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增长, 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可以使生产工具得到不断改进, 加速实现生产的现代化和自动化, 并使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不断革新;科学技术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劳动技能和劳动的复杂程度, 从而使劳动者能更有效地发挥生产主体的作用;科学技术可以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和种类, 使各种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并提高劳动对象的质量, 可以大大节约劳动消耗, 使一定数量的劳动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品, 提高经济效益;科学技术可以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 并引起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 使一些新兴产业部门迅速发展起来;科学技术可以促进管理科学化, 生产要素配置最优化, 使人、财、物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提高效益, 同时, 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 使之成为独立的新兴产业, 并将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部门。因此, 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学技术。只有科学技术才能克服我国人口多、资源和资金短缺的困难, 才能缩短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科学技术进步, 从根本上决定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况且, 许多领域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是根本无法涉及的。经过二十世纪的洗礼, 中国人民已深刻体会到没有发达的科学技术, 就没有强大的中国。科学技术已在人们的心中扎下了根, 连不识字的人都知道科学技术有用。

3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科技发展前提

在生产力的要素中, 人是最活跃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进行现代化建设, 就是发展生产力, 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使科学技术能迅速地发展与应用, 人才是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中国发展历程表明, 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才能大力提高生产力, 才能搞好经济建设。

冷战结束后, 世界各国的竞争围绕着综合国力的竞争而展开。在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中, 经济实力是中心, 而现代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推动力量。因此, 当前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不仅决定着世界各国在国际舞台中的地位和利益, 而且决定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兴旺发达。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经济实力的增强, 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因此, 冷战结束后,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采取一切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高科技人才。在初等机械化生产中, 劳动者体力与智力的支出比例为9:1, 在中等机械化生产中, 两者支出的比例为4:6, 而在自动化生产中, 劳动者体力与智力的支出比例为1:9[2]。科学技术已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强大驱动力, 而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的素质的提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制造业的优势曾被日本人夺走的背景下, 波士顿大学教授梅里·怀特指出:“日本人的成功, 大部分是由于他们的蓝领工人懂得高等数学, 看得懂复杂的工程图纸, 并能从事先进的技术工作, 他们在这些方面比美国的蓝领工人强多了。”[3]对此, 美国采取措施, 迎接了挑战。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美国人凭借科技的优势, 不仅夺回被日本人夺走的领域, 而且美国人还夺走了日本人制造业的优势。经济发展从来都是不平衡的, 我国只有重视教育与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 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 而且善于留住人才和发挥人才的智慧, 才可能利用后发优势, 从新的起点上重新崛起。

4 良好的机制是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 没有良好的科技发展机制, 只靠科学工作者或科学家的一股热情是难以保证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持久发展的。不能以一两个特别的例子来否认这一点。一个民族, 如果仅仅提倡科学家的无私贡献, 不给它们必要的生活保障, 必要的科研条件, 在艰难的条件下也会产生若干个科研成果, 但是要整个民族的科技事业兴旺发达是不可能的。对科研人员的管理, 如果也套用一般行政管理方式, 必然阻碍科技的发展。例如, 我国的教育改革已进行多年, 但是许多不适应现代教育的管理模式还在高校普遍使用, 是教学改革的绊脚石。比如, 在教师管理中, 沿用计划经济的年终考核模式, 规定优良百分比, 不论你单位人员构成、工作实效, 一律按上级规定的百分比评优, 多么简单的数字管理!可是, 它不是客观的衡量一个人, 严重地挫伤了一些教师的积极性, 有的教师谦让连续多年不评优, 有的为此产生了矛盾。科研院所的管理问题也是如此。甚至由于管理方式陈旧, 出现了伪科学、假学者、假院士、假科学家, 严重地阻碍了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因此, 必须深化科技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将那些不适应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管理模式抛弃, 同时建立起适应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机勃勃的良好科技管理体制, 从而加速我国科技进步, 促进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5 让思维自由翱翔, 才能产生一流科技成果

科学是思想的升华, 一流科技成果来源于思维的自由翱翔。可以想象, 在一个思想被禁锢、言论被限制的社会怎能产生现代科学技术。二十世纪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告诉我们, 什么时候让思维自由翱翔, 随后的一段时间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春天, 什么时候限制思想自由, 祖国的科技事业就受到摧残。然而, 自由与民主这对孪生兄妹历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压制, 使人民发展科学和增强国力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但是, 人民为争取自由、争取民主的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新中国建立后, 从旧中国而来的一些封建思想、封建迷信不能在短期内消失,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学的发展。“文化大革命”更是扼杀了民主与自由, 科学家连基本的人身自由都没有, 还谈得上什么发展科学。二十世纪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告诉我们, 给科学家以学术自由、言论自由、生存自由, 对科学工作实行民主管理, 科学家才有自由的思想, 才能产生一流的科学技术成果。只有这样, 我国才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才能圆本土中国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梦。

摘要:全文回顾了二十世纪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概况, 简要阐述了二十世纪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 分析了所经历的曲折历程。在此基础上, 从二十世纪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所给出的启示出发, 提出了几点反思。作为全文第二部分, 在回顾二十世纪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及总结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对二十世纪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二十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历史回顾

参考文献

[1]李六一, 孙忠年, 王学礼.创新知识经济灵魂[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91-92.

[2]徐久刚.邓小平生产力思想概论[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3.

上一篇:聚醚醚酮下一篇:控轧控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