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收管理办法

2024-10-04

新征收管理办法(精选8篇)

新征收管理办法 篇1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案)》

(简称新征管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规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第五条 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分别进行征收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或者协调,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第六条 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向税务机关提供与纳税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消息。

第七条 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无偿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

第八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税务机关应当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

纳税人依法享有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控告和检举税务机关、税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第九条 税务机关应当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税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税务机关、税务人员必须秉公执法、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礼貌待人、文明服务,尊重和保护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依法接受监督。

税务人员不得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不得滥用职权多征税款或者刁难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第十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制约和监督管理制度。上级税务机关应当对下级税务机关的执法活动依法进行监督。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对其工作人员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和廉洁自律准则的情况进行监督检

1 查。

第十一条 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稽查、行政复议的人员的职责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第十二条 税务人员征收税款和查处税收违法案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税收违法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收到检举的机关和负责查处的机关应当为检举人保密。税务机关按照规定给予奖励。

第十四条

本法所称税务机关是指各级税务局、税务分局、税务所和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并向社会公众公告的税务机构。

第二章 税务管理

第一节 税务登记

第十五条 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报之日起三十日内审核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办理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的情况,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本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和扣缴义务人办理扣缴税款登记的范围和方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六条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之前,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税务登记。

第十七条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持税务登记证件,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立基本存款帐户和其他存款帐户,并将其全部帐号向税务机关报告。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当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帐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件号码,并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帐户帐号。

税务机关依法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开立帐户的情况时,有关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当予以协助。

第十八条

纳税人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税务登记证件不得转借、涂改、毁损、买卖或者伪造。

第二节 帐簿、凭证管理

第十九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帐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帐,进行核算。

第二十条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报送税务机关备案。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抵触的,依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款、代扣代缴和代收代缴税款。

第二十一条 税务机关是发票的主管机关,负责发票印制、领购、开具、取得、保管、缴销的管理和监督。

单位、个人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经营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应当按照规定开具、使用、取得发票。

2 发票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二条 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指定的企业印制;其他发票,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指定企业印刷。

未经前款规定的税务机关指定,不得印制发票。

第二十三条 国家根据税收征收管理的需要,积极推广使用税控装置。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不得毁损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

第二十四条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保管期限保管帐簿、记帐凭证、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

帐簿、记帐凭证、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不得伪造、变造或者擅自毁损。

第三节 纳税申报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

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第二十六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直接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也可以按照规定采取邮寄、数据电文或者其他方式办理上述申报、报送事项。

第二十七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申报。

经核准延期办理前款规定的申报、报送事项的,应当在纳税期内按照上期实际缴纳的税额或者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预缴税款,并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税款结算。

第三章 税款征收

第二十八条 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征收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

农业税应纳税额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核定。

第二十九条 除税务机关、税务人员以及经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委托的单位和人员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税款征收活动。

第三十条 扣缴义务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代扣、代收税款的义务。对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负有代扣、代收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税务机关不得要求其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

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时,纳税人不得拒绝。纳税人拒绝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报告税务机关处理。

税务机关按照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手续费。

第三十一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

3 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

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第三十二条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第三十三条 纳税人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书面申请减税、免税。

减税、免税的申请须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减税、免税审查批准机关审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单位和个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擅自作出的减税、免税决定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并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

第三十四条 税务机关征收税款时,必须给纳税人开具完税凭证。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税款时,纳税人要求扣缴义务人开具代扣、代收税款凭证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开具。

第三十五条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帐簿的;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帐簿的;

(三)擅自销毁帐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四)虽设置帐簿,但帐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帐的;

(五)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六)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额的具体程序和方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

第三十六条 企业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的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

第三十七条

对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责令缴纳;不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扣押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扣押后缴纳应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必须立即解除扣押,并归还所扣押的商品、货物;扣押后仍不缴纳税款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扣押的商品、货物,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第三十八条 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责令限期缴纳应纳税款;在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税务机关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如果纳税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税收保全措施:

(一)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二)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纳税人在前款规定的限期内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必须立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限期期满仍未缴纳税款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冻结的存款中扣缴税款,或者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税收保全措施的范围之内。第三十九条

纳税人在限期内已缴纳税款,税务机关未立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使纳税人的合法利益遭受损失的,税务机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4 第四十条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强制执行措施:

(一)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二)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对前款所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同时强制执行。

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强制执行措施的范围之内。第四十一条 本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规定的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的权力,不得由法定的税务机关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行使。

第四十二条 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必须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不得查封、扣押纳税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

第四十三条 税务机关滥用职权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或者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不当,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担保人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四条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者他的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应当在出境前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担保。未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又不提供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

第四十五条 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执行。

纳税人欠缴税款,同时又被行政机关决定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税务机关应当对纳税人欠缴税款的情况定期予以公告。

第四十六条 纳税人有欠税情形而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的,应当向抵押权人、质权人说明其欠税情况,抵押权人、质权人可以请求税务机关提供有关的欠税情况。

第四十七条 税务机关扣押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时,必须开付收据;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时,必须开付清单。

第四十八条 纳税人有合并、分立情形的,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并依法缴清税款。纳税人合并时未缴清税款的,应当由合并后的纳税人继续履行未履行的纳税义务;纳税人分立时未缴清税款的,分立后的纳税人对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四十九条 欠缴税款数额较大的纳税人在处分其不动产或者大额资产之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

第五十条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因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或者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者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知道该情形,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的规定行使代位权、撤消权。

税务机关未依照前款规定行使代位权、撤消权的,不免除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尚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五十一条

纳税人超过应纳税款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3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退还。

第五十二条

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5 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缴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

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第五十三条 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和税款入库预算级次,将征收的税款缴入国库。

对审计机关、财政机关依法查出的税收违法行为,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有关机关的决定、意见书,依法将应收的税款、滞纳金按照税款入库预算级次缴入国库,并将结果及时回复有关机关。

第四章 税务检查

第五十四条 税务机关有权进行下列税务检查:

(一)检查纳税人的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检查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帐簿、记帐凭证和有关资料;

(二)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货物存放地检查纳税人应纳税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检查扣缴义务人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经营情况;

(三)责成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文件、证明材料和有关资料;

(四)询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问题和情况;

(五)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检查纳税人托运、邮寄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有关单据、凭证和有关资料;

(六)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帐户许可证明,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帐户。税务机关在调查税收违法案件时,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税务机关查询所获得的资料,不得用于税收以外的用途。

第五十五条

税务机关对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前纳税期”的纳税情况依法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可以按照本法规定的“批准权限”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或者强制执行措施。

第五十六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的税务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隐瞒。

第五十七条 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税务检查时,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当事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情况,有关单位和个人有义务向税务机关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及证明材料。

第五十八条

税务机关调查税务违法案件时,对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可以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

第五十九条 税务机关派出的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应当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并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被检查人有权拒绝检查。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条 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

6 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

(二)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帐簿或者保管记帐凭证和有关资料的;

(三)未按照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查的;

(四)未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帐号向税务机关报告的;

(五)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或者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的。

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经税务机关提请,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一条 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帐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记帐凭证及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二条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三条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四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五条 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欠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六条 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

第六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办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抗税,除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八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纳或者应解缴的税款,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除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外,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九条 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7 第七十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逃避、拒绝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挠税务机关检查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非法印制发票的,由税务机关销毁非法印制的发票,没收违法所得和作案工具,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二条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本法规定的税收违法行为,拒不接受税务机关处理的,税务机关可以收缴其发票或者停止向其发售发票。

第七十三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依法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帐户,或者拒绝执行税务机关作出的冻结存款或者扣缴税款的决定,或者在接到税务机关的书面通知后帮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转移税款,造成税款流失的,由税务机关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四条 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罚款额在二千元以下的,可以由税务所决定。

第七十五条 税务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涉税罚没收入,应当按照税款入库预算级次上缴国库。

第七十六条 税务机关违反规定擅自改变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和税款入库预算级次的,责令限期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第七十七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本法第六十三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涉嫌犯罪的,税务机关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税务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八条

未经税务机关依法委托征收税款的,责令退还收取的财物,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致使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九条 税务机关、税务人员查封、扣押纳税人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的,责令退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条 税务人员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勾结,唆使或者协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本法第六十三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一条

税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或者索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财物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二条 税务人员徇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不征或者少征应纳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税务人员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调离税收工作岗位,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税务人员对控告、检举税收违法违纪行为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及其他检举人进行打击报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税务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故意高估或者低估农业税计税产量,致使多征或者少征税款,侵犯农民合法权益或者损害国家利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四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的开征、停征或者减税、免税、8 退税、补税以及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的,除依照本法规定撤消其擅自作出的决定外,补征应征未征税款,退还不应征收而征收的税款,并由上级机关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五条 税务人员在征收税款或者查处税收违法案件时,未按照本法规定进行回避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六条 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第八十七条 未按照本法规定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检举人保密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八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税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的,作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可以采取本法第四十条规定的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则

第八十九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委托税务代理人代为办理税务事宜。

第九十条 耕地占用税、契税、农业税、牧业税征收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关税及海关代征税收的征收管理,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外国缔结的有关税收的条约、协定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条约、协定的规定办理。

第九十二条 本法施行前颁布的税收法律与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本法规定。

第九十三条 国务院根据本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九十四条 本法自2001年5月1日起施行。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没有规定的,依照其他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一律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并应当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

纳税人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其签订的合同、协议等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一律无效。

第四条

国家税务总局负责制定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技术标准、技术方案与实施办法;各级税务机关应当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总体规划、技术标准、技术方案与实施办法,做好本地区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支持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并组织有关部门实现相关信息的共享。

第五条

税收征管法第八条所称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保密的情况,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收违法行为不属于保密范围。

第六条

国家税务总局应当制定税务人员行为准则和服务规范。

上级税务机关发现下级税务机关的税收违法行为,应当及时予以纠正;下级税务机关应当按照上级税务机关的决定及时改正。

下级税务机关发现上级税务机关的税收违法行为,应当向上级税务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第七条

税务机关根据检举人的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奖励,奖励所需资金列入税务部门预算,单项核定。奖励资金具体使用办法以及奖励标准,由国家税务总局会同财政部制定。

第八条

税务人员在核定应纳税额、调整税收定额、进行税务检查、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办理税务行政复议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夫妻关系;

(二)直系血亲关系;

(三)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四)近姻亲关系;

(五)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其他利害关系。

第九条

税收征管法第十四条所称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并向社会公告的税务机构,是指省以下税务局的稽查局。稽查局专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

国家税务总局应当明确划分税务局和稽查局的职责,避免职责交叉。

第二章

税务登记

第十条

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对同一纳税人的税务登记应当采用同一代码,信息共享。

税务登记的具体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第十一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向同级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定期通报办理开业、变更、注销登记以及吊销营业执照的情况。

通报的具体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制定。

10 第十二条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如实填写税务登记表,并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有关证件、资料。

前款规定以外的纳税人,除国家机关和个人外,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的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税务登记证件的式样,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第十三条

扣缴义务人应当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扣缴税款登记,领取扣缴税款登记证件;税务机关对已办理税务登记的扣缴义务人,可以只在其税务登记证件上登记扣缴税款事项,不再发给扣缴税款登记证件。

第十四条

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不需要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变更登记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第十五条

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按照规定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注册登记的,应当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告终止之日起15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纳税人因住所、经营地点变动,涉及改变税务登记机关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登记前或者住所、经营地点变动前,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并在30日内向迁达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被其他机关予以撤销登记的,应当自营业执照被吊销或者被撤销登记之日起15日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第十六条

纳税人在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前,应当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缴销发票、税务登记证件和其他税务证件。

第十七条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或者其他存款账户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报告其全部账号;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报告。

第十八条

除按照规定不需要发给税务登记证件的外,纳税人办理下列事项时,必须持税务登记证件:

(一)开立银行账户;

(二)申请减税、免税、退税;

(三)申请办理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

(四)领购发票;

(五)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六)办理停业、歇业;

(七)其他有关税务事项。

第十九条

税务机关对税务登记证件实行定期验证和换证制度。纳税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持有关证件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验证或者换证手续。

第二十条

纳税人应当将税务登记证件正本在其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办公场所公开悬挂,接受税务机关检查。

纳税人遗失税务登记证件的,应当在15日内书面报告主管税务机关,并登报声明作废。第二十一条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持税务登记证副本和所在地税务机关填开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营业地税务机关

11 报验登记,接受税务管理。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第三章

账簿、凭证管理

第二十二条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或者发生纳税义务之日起15日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账簿。

前款所称账簿,是指总账、明细账、日记账以及其他辅助性账簿。总账、日记账应当采用订本式。

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的纳税人,可以聘请经批准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专业机构或者经税务机关认可的财会人员代为建账和办理账务;聘请上述机构或者人员有实际困难的,经县以上税务机关批准,可以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进货销货登记簿或者使用税控装置。

第二十四条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纳税人使用计算机记账的,应当在使用前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会计核算软件、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纳税人建立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能正确、完整核算其收入或者所得。

第二十五条

扣缴义务人应当自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按照所代扣、代收的税种,分别设置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

第二十六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会计制度健全,能够通过计算机正确、完整计算其收入和所得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情况的,其计算机输出的完整的书面会计记录,可视同会计账簿。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会计制度不健全,不能通过计算机正确、完整计算其收入和所得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情况的,应当建立总账及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其他账簿。

第二十七条

账簿、会计凭证和报表,应当使用中文。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二十八条

纳税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安装、使用税控装置,并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报送有关数据和资料。

税控装置推广应用的管理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另行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九条

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合法、真实、完整。

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保存10年;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章

纳税申报

第三十条

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制度。经税务机关批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采取邮寄、数据电文方式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

数据电文方式,是指税务机关确定的电话语音、电子数据交换和网络传输等电子方式。第三十一条

纳税人采取邮寄方式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使用统一的纳税申报专用信封,并以邮政部门收据作为申报凭据。邮寄申报以寄出的邮戳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

纳税人采取电子方式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要求保存有关资料,并定期书面报送主管税务机关。

12 第三十二条

纳税人在纳税期内没有应纳税款的,也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纳税人享受减税、免税待遇的,在减税、免税期间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

第三十三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纳税申报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主要内容包括:税种、税目,应纳税项目或者应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项目,计税依据,扣除项目及标准,适用税率或者单位税额,应退税项目及税额、应减免税项目及税额,应纳税额或者应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额,税款所属期限、延期缴纳税款、欠税、滞纳金等。

第三十四条

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时,应当如实填写纳税申报表,并根据不同的情况相应报送下列有关证件、资料:

(一)财务会计报表及其说明材料;

(二)与纳税有关的合同、协议书及凭证;

(三)税控装置的电子报税资料;

(四)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和异地完税凭证;

(五)境内或者境外公证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文件;

(六)税务机关规定应当报送的其他有关证件、资料。

第三十五条

扣缴义务人办理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时,应当如实填写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并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的合法凭证以及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有关证件、资料。

第三十六条

实行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可以实行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等申报纳税方式。

第三十七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确有困难,需要延期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税务机关提出书面延期申请,经税务机关核准,在核准的期限内办理。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不可抗力,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可以延期办理;但是,应当在不可抗力情形消除后立即向税务机关报告。税务机关应当查明事实,予以核准。

第五章

税款征收

第三十八条

税务机关应当加强对税款征收的管理,建立、健全责任制度。

税务机关根据保证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入库、方便纳税人、降低税收成本的原则,确定税款征收的方式。

税务机关应当加强对纳税人出口退税的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三十九条

税务机关应当将各种税收的税款、滞纳金、罚款,按照国家规定的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及时缴入国库,税务机关不得占压、挪用、截留,不得缴入国库以外或者国家规定的税款账户以外的任何账户。

已缴入国库的税款、滞纳金、罚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第四十条

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方便、快捷、安全的原则,积极推广使用支票、银行卡、电子结算方式缴纳税款。

第四十一条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一条所称特殊困难:

(一)因不可抗力,导致纳税人发生较大损失,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的;

(二)当期货币资金在扣除应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后,不足以缴纳税款的。

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可以参照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的批准权限,审批纳税人延期缴纳税款。

第四十二条

纳税人需要延期缴纳税款的,应当在缴纳税款期限届满前提出申请,并报送下列材料: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报告,当期货币资金余额情况及所有银行存款账户的对账单,资产负债表,应付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等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支出预算。

13 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报告之日起2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不予批准的,从缴纳税款期限届满之日起加收滞纳金。

第四十三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经法定的审批机关批准减税、免税的纳税人,应当持有关文件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减税、免税手续。减税、免税期满,应当自期满次日起恢复纳税。

享受减税、免税优惠的纳税人,减税、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告;不再符合减税、免税条件的,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未依法纳税的,税务机关应当予以追缴。

第四十四条

税务机关根据有利于税收控管和方便纳税的原则,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委托有关单位和人员代征零星分散和异地缴纳的税收,并发给委托代征证书。受托单位和人员按照代征证书的要求,以税务机关的名义依法征收税款,纳税人不得拒绝;纳税人拒绝的,受托代征单位和人员应当及时报告税务机关。

第四十五条

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四条所称完税凭证,是指各种完税证、缴款书、印花税票、扣(收)税凭证以及其他完税证明。

未经税务机关指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印制完税凭证。完税凭证不得转借、倒卖、变造或者伪造。

完税凭证的式样及管理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第四十六条

税务机关收到税款后,应当向纳税人开具完税凭证。纳税人通过银行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委托银行开具完税凭证。

第四十七条

纳税人有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条或者第三十七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采用下列任何一种方法核定其应纳税额:

(一)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

(二)按照营业收入或者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

(三)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

(四)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采用前款所列一种方法不足以正确核定应纳税额时,可以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纳税人对税务机关采取本条规定的方法核定的应纳税额有异议的,应当提供相关证据,经税务机关认定后,调整应纳税额。

第四十八条

税务机关负责纳税人纳税信誉等级评定工作。纳税人纳税信誉等级的评定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第四十九条

承包人或者承租人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在财务上独立核算,并定期向发包人或者出租人上缴承包费或者租金的,承包人或者承租人应当就其生产、经营收入和所得纳税,并接受税务管理;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发包人或者出租人应当自发包或者出租之日起30日内将承包人或者承租人的有关情况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发包人或者出租人不报告的,发包人或者出租人与承包人或者承租人承担纳税连带责任。

第五十条

纳税人有解散、撤销、破产情形的,在清算前应当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未结清税款的,由其主管税务机关参加清算。

第五十一条

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六条所称关联企业,是指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一)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拥有或者控制关系;

(二)直接或者间接地同为第三者所拥有或者控制;

(三)在利益上具有相关联的其他关系。

纳税人有义务就其与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向当地税务机关提供有关的价格、费用

14 标准等资料。具体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第五十二条

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六条所称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是指没有关联关系的企业之间按照公平成交价格和营业常规所进行的业务往来。

第五十三条

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与其关联企业之间业务往来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与纳税人预先约定有关定价事项,监督纳税人执行。

第五十四条

纳税人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可以调整其应纳税额:

(一)购销业务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作价;

(二)融通资金所支付或者收取的利息超过或者低于没有关联关系的企业之间所能同意的数额,或者利率超过或者低于同类业务的正常利率;

(三)提供劳务,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劳务费用;

(四)转让财产、提供财产使用权等业务往来,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作价或者收取、支付费用;

(五)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作价的其他情形。

第五十五条

纳税人有本细则第五十四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可以按照下列方法调整计税收入额或者所得额:

(一)按照独立企业之间进行的相同或者类似业务活动的价格;

(二)按照再销售给无关联关系的第三者的价格所应取得的收入和利润水平;

(三)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

(四)按照其他合理的方法。

第五十六条

纳税人与其关联企业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支付价款、费用的,税务机关自该业务往来发生的纳税起3年内进行调整;有特殊情况的,可以自该业务往来发生的纳税起10年内进行调整。

第五十七条

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七条所称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包括到外县(市)从事生产、经营而未向营业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的纳税人。

第五十八条

税务机关依照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扣押纳税人商品、货物的,纳税人应当自扣押之日起15日内缴纳税款。

对扣押的鲜活、易腐烂变质或者易失效的商品、货物,税务机关根据被扣押物品的保质期,可以缩短前款规定的扣押期限。

第五十九条

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所称其他财产,包括纳税人的房地产、现金、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和动产。

机动车辆、金银饰品、古玩字画、豪华住宅或者一处以外的住房不属于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所称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

税务机关对单价5000元以下的其他生活用品,不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第六十条

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所称个人所扶养家属,是指与纳税人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直系亲属以及无生活来源并由纳税人扶养的其他亲属。

第六十一条 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八条、第八十八条所称担保,包括经税务机关认可的纳税保证人为纳税人提供的纳税保证,以及纳税人或者第三人以其未设置或者未全部设置担保物权的财产提供的担保。

纳税保证人,是指在中国境内具有纳税担保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没有担保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作为纳税担保人。

第六十二条

纳税担保人同意为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的,应当填写纳税担保书,写明担保对象、担保范围、担保期限和担保责任以及其他有关事项。担保书须经纳税人、纳税担保人签字盖章并经税务机关同意,方为有效。

纳税人或者第三人以其财产提供纳税担保的,应当填写财产清单,并写明财产价值以及

15 其他有关事项。纳税担保财产清单须经纳税人、第三人签字盖章并经税务机关确认,方为有效。

第六十三条

税务机关执行扣押、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时,应当由两名以上税务人员执行,并通知被执行人。被执行人是自然人的,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本人或者其成年家属到场;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执行。

第六十四条 税务机关执行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的规定,扣押、查封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时,参照同类商品的市场价、出厂价或者评估价估算。

税务机关按照前款方法确定应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价值时,还应当包括滞纳金和扣押、查封、保管、拍卖、变卖所发生的费用。

第六十五条

对价值超过应纳税额且不可分割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税务机关在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担保人无其他可供强制执行的财产的情况下,可以整体扣押、查封、拍卖,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滞纳金、罚款以及扣押、查封、保管、拍卖等费用。

第六十六条

税务机关执行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的规定,实施扣押、查封时,对有产权证件的动产或者不动产,税务机关可以责令当事人将产权证件交税务机关保管,同时可以向有关机关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机关在扣押、查封期间不再办理该动产或者不动产的过户手续。

第六十七条

对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税务机关可以指令被执行人负责保管,保管责任由被执行人承担。

继续使用被查封的财产不会减少其价值的,税务机关可以允许被执行人继续使用;因被执行人保管或者使用的过错造成的损失,由被执行人承担。

第六十八条

纳税人在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后,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税款或者银行转回的完税凭证之日起1日内解除税收保全。

第六十九条

税务机关将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变价抵缴税款时,应当交由依法成立的拍卖机构拍卖;无法委托拍卖或者不适于拍卖的,可以交由当地商业企业代为销售,也可以责令纳税人限期处理;无法委托商业企业销售,纳税人也无法处理的,可以由税务机关变价处理,具体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国家禁止自由买卖的商品,应当交由有关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

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滞纳金、罚款以及扣押、查封、保管、拍卖、变卖等费用后,剩余部分应当在3日内退还被执行人。

第七十条

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三条所称损失,是指因税务机关的责任,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担保人的合法利益遭受的直接损失。

第七十一条

税收征管法所称其他金融机构,是指信托投资公司、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机构以及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

第七十二条

税收征管法所称存款,包括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合伙人、个体工商户的储蓄存款以及股东资金账户中的资金等。

第七十三条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的,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发出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责令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

第七十四条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在出境前未按照规定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纳税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出入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阻止出境的具体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会同公安部制定。

第七十五条

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的加收滞纳金的起止时间,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税款缴纳期限届满次日起至纳税人、扣

16 缴义务人实际缴纳或者解缴税款之日止。

第七十六条

县级以上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将纳税人的欠税情况,在办税场所或者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定期公告。

对纳税人欠缴税款的情况实行定期公告的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第七十七条

税收征管法第四十九条所称欠缴税款数额较大,是指欠缴税款5万元以上。第七十八条

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多缴税款的,应当自发现之日起10日内办理退还手续;纳税人发现多缴税款,要求退还的,税务机关应当自接到纳税人退还申请之日起30日内查实并办理退还手续。

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多缴税款退税,不包括依法预缴税款形成的结算退税、出口退税和各种减免退税。

退税利息按照税务机关办理退税手续当天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活期存款利率计算。

第七十九条

当纳税人既有应退税款又有欠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将应退税款和利息先抵扣欠缴税款;抵扣后有余额的,退还纳税人。

第八十条

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所称税务机关的责任,是指税务机关适用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不当或者执法行为违法。

第八十一条

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所称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是指非主观故意的计算公式运用错误以及明显的笔误。

第八十二条

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所称特殊情况,是指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因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未扣或者少扣、未收或者少收税款,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第八十三条

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补缴和追征税款、滞纳金的期限,自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缴未缴或者少缴税款之日起计算。

第八十四条

审计机关、财政机关依法进行审计、检查时,对税务机关的税收违法行为作出的决定,税务机关应当执行;发现被审计、检查单位有税收违法行为的,向被审计、检查单位下达决定、意见书,责成被审计、检查单位向税务机关缴纳应当缴纳的税款、滞纳金。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有关机关的决定、意见书,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将应收的税款、滞纳金按照国家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和税款入库预算级次缴入国库。

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审计机关、财政机关的决定、意见书之日起30日内将执行情况书面回复审计机关、财政机关。

有关机关不得将其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的税款、滞纳金自行征收入库或者以其他款项的名义自行处理、占压。

第六章

税务检查

第八十五条

税务机关应当建立科学的检查制度,统筹安排检查工作,严格控制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检查次数。

税务机关应当制定合理的税务稽查工作规程,负责选案、检查、审理、执行的人员的职责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规范选案程序和检查行为。

税务检查工作的具体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第八十六条

税务机关行使税收征管法第五十四条第(一)项职权时,可以在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业务场所进行;必要时,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可以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前会计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调回税务机关检查,但是税务机关必须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开付清单,并在3个月内完整退还;有特殊情况的,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当年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调回检查,但是税务机关必须在30日内退还。

第八十七条

税务机关行使税收征管法第五十四条第(六)项职权时,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账户许可证明进行,并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

检查存款账户许可证明,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17 税务机关查询的内容,包括纳税人存款账户余额和资金往来情况。

第八十八条

依照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6个月;重大案件需要延长的,应当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

第八十九条

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应当依照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的规定行使税务检查职权。

税务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应当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无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当事人有权拒绝检查。税务机关对集贸市场及集中经营业户进行检查时,可以使用统一的税务检查通知书。

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式样、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条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证件验证或者换证手续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九十一条

非法印制、转借、倒卖、变造或者伪造完税凭证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二条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未依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件号码,或者未按规定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账号的,由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九十三条

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非法提供银行账户、发票、证明或者其他方便,导致未缴、少缴税款或者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除没收其违法所得外,可以处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的税款1倍以下的罚款。

第九十四条

纳税人拒绝代扣、代收税款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由税务机关直接向纳税人追缴税款、滞纳金;纳税人拒不缴纳的,依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执行。

第九十五条

税务机关依照税收征管法第五十四条第(五)项的规定,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检查纳税人有关情况时,有关单位拒绝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九十六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税收征管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处罚:

(一)提供虚假资料,不如实反映情况,或者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

(二)拒绝或者阻止税务机关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的;

(三)在检查期间,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转移、隐匿、销毁有关资料的;

(四)有不依法接受税务检查的其他情形的。

第九十七条

税务人员私分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九十八条

税务代理人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造成纳税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除由纳税人缴纳或者补缴应纳税款、滞纳金外,对税务代理人处纳税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第九十九条

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当事人处以罚款或者没收违法所得时,应当开付罚没凭证;未开付罚没凭证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及其他当事人有权拒绝给付。

第一百条

税收征管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的纳税争议,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对税务机关确定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减税、免税及退税、适用税率、计税

18 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以及税款征收方式等具体行政行为有异议而发生的争议。

第八章

文书送达

第一百零一条

税务机关送达税务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

受送达人是公民的,应当由本人直接签收;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家属签收。

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的财务负责人、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

第一百零二条

送达税务文书应当有送达回证,并由受送达人或者本细则规定的其他签收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即为送达。

第一百零三条

受送达人或者本细则规定的其他签收人拒绝签收税务文书的,送达人应当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理由和日期,并由送达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将税务文书留在受送达人处,即视为送达。

第一百零四条

直接送达税务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有关机关或者其他单位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

第一百零五条

直接或者委托送达税务文书的,以签收人或者见证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或者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邮寄送达的,以挂号函件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并视为已送达。

第一百零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可以公告送达税务文书,自公告之日起满30日,即视为送达:

(一)同一送达事项的受送达人众多;

(二)采用本章规定的其他送达方式无法送达。

第一百零七条

税务文书的格式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本细则所称税务文书,包括:

(一)税务事项通知书;

(二)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三)税收保全措施决定书;

(四)税收强制执行决定书;

(五)税务检查通知书;

(六)税务处理决定书;

(七)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

(八)行政复议决定书;

(九)其他税务文书。

第九章

附则

第一百零八条

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所称“以上”、“以下”、“日内”、“届满”均含本数。第一百零九条

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所规定期限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期满的次日为期限的最后一日;在期限内有连续3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按休假日天数顺延。

第一百一十条

税收征管法第三十条第三款规定的代扣、代收手续费,纳入预算管理,由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

第一百一十一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委托税务代理人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规定。

第一百一十二条

耕地占用税、契税、农业税、牧业税的征收管理,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一百一十三条

本细则自2002年10月15日起施行。1993年8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19

新征收管理办法 篇2

一、主要措施和成效

1. 注重归口管理, 实现了收益征管的专业化

为进一步理顺职能, 明确分工, 构建科学、高效的资产收益管理框架, 按照体制、机构、职能和人员“四个到位”的要求, 对财政内部的职责分工进行了调整, 把国有资产收益作为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实施归口管理, 2009年7月正式组建“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收益征管办公室” (以下简称“省征管办”) , 为省财政厅直属的正处级参公管理事业单位, 与厅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处合署办公 (一个党支部) , 统一承担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征收、使用、闲置资产调剂和资产处置等工作, 并配备了10名专职征管人员, 针对性地开展了资产收益征管的政策法规研究、制度办法制定、业务流程设计等基础性工作;9月, 省政府专门召开省直国有资产收益征管会议, 进一步强化了省征管办作为资产收益征收主体的地位, 为省直资产收益征管工作的整体推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 注重制度建设, 促进了收益征管的规范化

加强资产收益征管工作必须坚持制度先行、做到依法征收。为此, 武汉市财政局把制度建设摆在首要位置, 按照“征管范围延伸到哪里、制度建设就覆盖到哪儿”的原则, 先后出台了《湖北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征收与使用管理办法》、《湖北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湖北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收益收缴业务操作规程 (试行) 》、《湖北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启用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收益专用票据的通知》等一系列规范性的制度文件, 明确规定了资产收益征收的范围、职责、管理权限、管理方式、操作流程和收益使用等内容, 规范了资产收益征收行为。

3. 注重环节控制, 提升了收益征管的精细化

为创新资产收益征管方式, 做到源头控管、以票控收, 武汉市财政局建立了“四统一”的征管工作体系。

(1) 统一征收范围。对所有事业单位的资产处置收益, 行政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以及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对外投资上缴收入、经济实体利润分成收入、特许经营权收入等资产收益实行“收支两条线”, 收益全额上缴省级财政专户, 纳入预算管理。

(2) 统一合同管理。印制了规范的出租出借合同文本, 对出租出借行为严格按照统一的合同文本签订, 对合同期限长、价格偏低等问题合同进行了全面清理, 已签订的合同必须报省征管办备案, 作为年度国有资产收益征收的依据。

(3) 统一票据管理。印制了“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专用票据”, 明确了使用范围, 实现了票据购领、缴销与监督收益入专户的“三位一体”, 达到了“以票管收”的作用。

(4) 统一财政专户。设立了“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财政专户”, 专门用于归集、记录、清算国有资产收益, 对资产收益按照“收支挂钩”的原则纳入单位部门预算管理, 既减少改革阻力, 调动了多方积极性, 又规范了资产收益收缴行为。

4. 注重全程监督, 促进了收益征管的预算化

为强化资产收益征管手段, 武汉市财政局探索了资产收益征管与部门预算有效结合的机制, 实现资产收益征管的全程监控:

(1) 严把资产收益部门预算编制关。从2009年起, 湖北省将资产收益纳入部门预算统一管理, 在省直2010年度部门预算文本中增加了“国有资产收益安排的拨款”科目, 由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处和征管办负责核定单位年度国有资产收益计划和审核单位资产收益部门预算项目支出, 作为部门预算编制和批复的重要依据。

(2) 严把资产收益部门预算审核关。单位缴入省级财政专户的资产收益原则上纳入次年单位部门预算安排使用, 实行“两不变、三不用”, 即:资产收益的所有权、使用权不变, 主要用于缴款单位按标准发放津补贴、事业发展支出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财政部门不调剂、不平调、不用于平衡财政预算。

(3) 严把资产收益部门预算支出关。资产收益的使用实行以收定支, 由缴款单位根据部门预算安排的支出项目, 提交用款计划, 再由行资处 (省征管办) 审核项目支出使用范围、收益缴库情况和拨付额度后, 提交国库集中支付, 从严监控资产收益使用和拨付。

5. 注重信息管理, 提高了收益征管的科学化

(1) 建立资产收益信息数据库。联合审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占有、使用和收益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 对资产收益结构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对省直各单位的资产收益相关信息纳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2) 建立“财政下达征收指标、单位开缴款书、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征管模式, 以“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 增加了收益收缴、票据管理、统计报表、实时查询、清算划缴等功能, 对事业单位资产收益项目、合同编码统一管理。

(3) 搭建了网上办公平台, 实行了动态监控。开展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和处置事项的网上申报、合同录入、审核、备案、信息发布等网上业务, 保证了资产收益信息畅通, 提高了资产收益征管效率。

6. 注重优质服务, 做到了收益征管的人性化

(1) 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良好的征管环境。运用新闻媒体宣传、业务培训和印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收益征管手册》等多种方式, 把资产收益征管的意义讲清, 把政策讲透, 把作法讲明, 资产收益“国有”意识深入人心, 资产收益财政统管的理念逐渐被部门单位理解、接受和支持, 为资产收益征管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 精心组织, 分工负责。将资产收益征管工作常态化, 变年度征收为日常征管, 对征管人员进行分片包点征收, 责任到人, 采用编制收益报表、印发催缴通知、合同定收、查账核收等方式, 对重点收入单位上门催缴、跟踪监督收入解缴情况, 使资产收益征管工作落到实处。

(3) 分类指导, 协同征收。积极探索直接征收与委托征收相结合、直接缴款与集中汇缴相结合的方式, 对实行垂直管理部门的国有资产收益由垂直管理部门统一收缴再划解财政专户, 既充分调动主管部门的积极性, 又提高了征管效率。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当然, 全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征管工作也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资产管理的体制不顺畅、制度体系不健全、工作机制不完善, 资产收益征管难以做到全覆盖;资产收益征管与预算管理尚未实现无缝对接;资产低价出租、暗箱处置、资产收益坐收坐支等情况仍然突出, 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资产收益征管的手段弱化等等。上述问题的存在, 究其根源在于资产收益征管的制度不够完备、体系不健全和监督约束机制薄弱。

下一步, 武汉市财政局将紧紧围绕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 进一步深化资产收益征管体系建设, 创新手段, 分类推进:

(1) 健全一个制度框架。进一步完善资产收益征管的相关工作机制, 不断提升资产收益征管制度的执法层级。

(2) 抓住两个重点。充分挖掘资产收益征收潜力, 重点抓好对外投资和无形资产收益征管, 逐步做到应管尽管、应收尽收。

(3) 打造三个平台。全面实施资产分类管理营运, 打造“公开拍卖、闲置资产调剂、政府投融资”等三大平台, 最大限度地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新征收管理办法 篇3

【关键字】土地储备、房屋征收、新时期、影响

0、引言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颁布出台后,与原《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相比,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有了更为完善和详细的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政策的实施,也在不断影响土地储备制度,改善发展形势,对于我国今后经济发展获取土地载体产生一定的影响。以下本文就对此做具体介绍。

1、新时期房屋征收政策

在新时期我国房屋征收政策中,不仅规范了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和补偿活动,同时也有效维护房屋资产征收的公共利益,有效保障被征收房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效确保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1】。确保公共利益明晰化,强制征收司法化,实现补偿标准市场化、征收过程程序化等新亮点,在法律层面上规范了上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房屋征收、补偿工作的监督和检查,优化土地规划策略,制定科学的土地储备对策;对于对房屋评估结果存在异议的被征收人,须允许其申请依法进行复核评估,维护被征收房屋人的合法权益。

2、土地储备制度特征

2.1规划落实房屋土地资源

对于储备土地,土地管理部门按照法定土地管理程序,根据当前土地市场运营机制,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调控。在土地储备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多个规划因素,科学编制土地储备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将年度实施计划落到实处,实现对土地的回收、土地收购以及土地置换等管控形式,确保国家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2.2调控房屋征收职能

根据“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的相关规定【2】,增强国家政府部门对新时期房屋土地的调控能力。当前土地储备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土地储备中心代表国家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土地,实现土地资源管理“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有效地调控土地市场,并且采用“招、拍、挂”市场化运作方式供应土地;土地收益上交财政,除中央政府参与分成的部分外,其余留给地方政府,促使地方政府获得土地资产的最佳效益。

2.3改善土地储备形势

新时期房屋征收政策增强了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效力。不仅改变土地征收功能与供应结构,同时也确保政府垄断土地,避免滥用土地使用权、转让土地使用权现象的发生;实现“毛地出让”权利向“净地出让”权利的转变,稳定土地使用权规划参数,有利于政府有效地控制土地,更好实施土地规划。

3、房屋征收政策对土地储备制度产生的影响

3.1提升政府调控手段

对城市中心区、旧城改造区域以及近期发展的地域,根据其土地开发特征,优先细化控制房屋土地资源,充分发挥调控作用,在土地储备供地方案中,在城市中应该严禁供给别墅类房地产项目的储备土地,有效发挥国家土地储备的房屋建设用地调控能力,切实解决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维护、防灾减灾、文物维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用地需求。在实际土地储备工作中,可通过召开土地储备、房屋拆迁工作大会,将土地储备和房屋征收任务分解到各部门,通过制定工作方案,严格奖惩举措,将任务落到实处,有效解决土地储备与房屋拆迁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对于保证性安居工程的用地需求,政府各相关部门应该做到“依法依规、公开透明、让利于民”,动员组织社会力量主动参与房屋征收,运用提案等方式优化房屋征收。如在北京土地储备中,与过去相比,政府主导土地一级开发成本比以往企业项目低30%左右,大大降低了土地储备开发成本。

3.2增强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益

针对新时期存量房屋土地,应该强化其土地的利用效率,有利于提升土地资源的总体规划质量。针对实践来看,对于一些经营性资产,如:厂房等,政府往往采取土地储备的方式予以“定点收购”,双方根据市场价格进行协商,当然操作中有时也会参照征收补偿的相关程序进行。另一方面,一些区县政府的征收补偿资金来源需通过土地储备机构为平台进行融资,解决征收补偿费用来源【3】。对于国家的土地储备机构,也应积极组织展开土地前期开发工作,可以为政府供给“净地”提供有效保证。土地储备管理部门应优先储备闲暇土地资源,狠抓落实房屋征收储备工作,并且可以依法查办违法行为,对于非法占地、卖地、租地等现象给予制止,并实施处罚。

3.3强化土地的市场运营工作

完成国家土地资产的市场化运营工作,为土地招标、房屋土地拍卖以及土地资产的挂牌经营制定相应方案,确保土地市场的完善化、公平化竞爭,提高土地市场的竞争透明度,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政府部门的土地资产收入,还可以促进城市化建设进程。对于土地储备中,一些房屋征收部门,也可以根据房屋征收的施行单位规定,得到房屋征收储备后的权益补偿,但房屋征收施行单位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建立市区房屋征收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市区房屋征收从业机构、从业人员以及征收补偿安置资金、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等社会关注的事项纳入信息化管理,从源头上对市区房屋征收工作进行监督,逐渐建立房屋征收信息网上查询机制。

3.4强化土地储备制度执行

对于我国的土地储备制度立法执行效果,应该明确表明当前土地管理中土地储备制度的性质,划定好土地储备的使用功能范围。应该启动在土地收益评估范围内的土地资产保护工作,有效地维护我国国有房屋土地资产,加强土地储备的调控机能,使其实现土地增值。可以应用科学的测算方法,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审定土地储备资源的范围,有目标、有明确方案地进行土地储备工作,确保房地产市场与土地市场的谐同发展【4】。切实解决土地储备中的遗留问题,提高新时期房屋征收人员的素质,加强土地储备政策宣传,发挥土地储备制度的司法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应该要依据房屋土地总体规划策略,并且可以结合近期房屋建设规划内容,有组织的进行土地储备【5】。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房屋征收政策的影响下,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实现土地储备制度与房屋征收补偿的共同协作,不仅可以促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可以有效的维持房地产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品;李世平;土地储备制度与房地产业发展[J];特区经济,2012,07(18):41-42.

[2] 陈标金,李颖欣;房地产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与政策调控效果——兼评房地价格关系[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12):76-77.

[3] 毛中根,林哲; 土地管理,土地储备制度与房地产开发——兼论地价与房价的关系[J];上海经济研究,2010,21(14):56-57.

[4] 杨宗艳,陈辉;对我国土地储备模式的探讨-土地储备[J];国外建材科技,2011,06(34):45-46.

新征收管理办法 篇4

新规明确了征地主体、被征地农民社保、新旧补偿标准衔接等问题

自今年11月1日起,三亚开始施行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新规定,这是南岛晚报记者11月3日从三亚市国土环境资源局获悉的。据悉,新标准明确了征地主体,并对新旧补偿标准衔接问题作出详细规定。

新规明确被征地农民社保问题

随着三亚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设项目逐渐增多,各区镇开展征地工作强度不断增大,征收集体土地补偿费用与被征地单位、个人较高预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促进三亚市各区镇更好开展征地补偿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协调农村事务的积极作用,妥善处理征地矛盾,切实保护被征地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三亚市土地征收补偿工作顺利进行,三亚市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和《海南省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全市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三亚市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管理规定》。凡在三亚市行政区域内征收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因国家为公共利益及实施规划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的权限,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为国有土地,并依法给予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的,适用本规定。

据了解,新规定明确了组织实施征地的主体——各区、镇人民政府,并对原征地补偿相关规定中,收回国有农场、林场、盐场、矿场及部队土地使用权的补偿,以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与留用地安置问题作了进一步明确。

新规明确新旧补偿标准衔接问题

在3日下午召开的三亚市征地补偿新政策解读会上,三亚市国土环境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对新政策执行有关注意事项进行政策说明。其中,备受关注的是新旧标准衔接阶段的补偿问题。

据悉,按照《海南省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海南省征地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征地过程中已依法与被征地单位和个人签订《征收土地补偿协议书》的项目征地,其征地补偿仍按双方约定的补偿标准执行。标准公布实施前已依法办理用地报批但尚未与被征地单位和个人签订《征收土地补偿协议书》的项目征地,按市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方案进行补偿。根据上述规定,结合三亚市征地补偿的实际情况,新规定出台后,三亚市的征地补偿项目用地在有批准权限的人民政府批准征地补偿方案之前,被征地单位和个人的补偿金额低于本规定补偿标准的,按本规定补偿标准给予补足。

新规同时规定,各项补偿具体标准由三亚市政府根据土地年产值、经济总量和价格指数变动情况适时调整公布。收回以有偿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补偿标准按收回时剩余使用年限的土地市场评估价格给予补偿,通过增加奖励或其他补偿方式已达到或超过本规定补偿标准,不再给予补偿。新规颁布实施前,涉及征地遗留问题的补偿不执行新规定。

此外,新规施行后,《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三亚市征用土地补偿和安置办法的通知》、《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征收土地补偿奖励办法和调整青苗补偿标准的通知》同时废止。《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海南省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海南省征地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与新规补偿标准不一致的,按新标准执行。

三亚土地补偿:“同地同价”提高标准

日前,海南省三亚市政府召开征地补偿新政策解读会,就三亚土地补偿新规中的新特点和新要求进行解读。新出台的《三亚市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管理规定》已于11月1日颁布并执行,新规对三亚现行征地补偿标准进行了修订,改变了全市各片区“同地不同价”现象。

新规11月1日起实施有四项变化

随着三亚建设项目逐渐增多,各区镇开展征地工作强度不断增大,征收集体土地补偿费用标准偏低于被征地单位、个人较高预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妥善处理征地矛盾,结合三亚的实际情况,三亚出台了《三亚市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管理规定》,于11月1日起实施,执行新的征地补偿标准。

据介绍,新出台的规定相比以前的旧规定有了四项明显的特点变化。一是明确了征地主体,组织实施征地工作主体为区、乡镇人民政府。二是对旧规定中未明确的部分做了明确规定。包括明确对收回国有农场、林场、盐场、矿场及部队土地使用权的补偿;也明确和细化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安置留用地问题。三是按“同地同价”原则大幅度提高了补偿标准,取消了区域片价,在征地中只执行一个标准,解决了原征地工作中一个地区几个标准问题、执行不同标准的难题。四是对新旧补偿标准的衔接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补偿按最高标注执行

据悉,按照《海南省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海南省征地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征地过程中已依法与被征地单位和个人签订《征收土地补偿协议书》的项目征地,其征地补偿仍按双方约定的补偿标准执行。标准公布实施前已依法办理用地报批但尚未与被征地单位和个人签订《征收土地补偿协议书》的项目征地,按市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方案进行补偿。根据上述规定,结合三亚市征地补偿的实际情况,新规定出台后,三亚市的征地补偿项目用地在有批准权限的人民政府批准征地补偿方案之前,被征地单位和个人的补偿金额低于本规定补偿标准的,按本规定补偿标准给予补足。

新规同时规定,各项补偿具体标准由三亚市政府根据土地年产值、经济总量和价格指数变动情况适时调整公布。

征收管理类习题 篇5

单选题

1.一般纳税人申请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优惠备案,金三系统中如何操作? A税收减免备案模块下进行操作。

B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附表四)直接填录即可。C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附表三)直接填录即可。D无需任何操作。答案:B 2.《会计法》对不依法设置会计帐簿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的罚款。A 2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 B 2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3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3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 答案:D 3.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萎缩,应实行(),有利于扩大总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A平衡性财政政策 B 赤字性财政政策 C 盈余性财政政策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B 4.纳税人因住所、经营地点变动,涉及改变税务登记机关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登记前或者住所、经营地点变动前,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并在30日内,向迁达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30日内‛是指()30日内。

A申请办理注销税务登记之日起 B注销税务登记之日起

C原税务登记机关受理注销税务登记之日起 D原税务登记机关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的日期之日起 答案:B 5.下列关于税收管理员工作要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税收管理员不直接从事税款征收、税务稽查、审批减、免、缓、抵退税和违章处罚等工作。

B税收管理员发现纳税人有未按规定开具、取得、使用、保管发票等违章行为,应向所在税源管理部门提出管理建议。

C税收管理员发现纳税人有涉嫌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其他发票违法犯罪行为的,应提出工作建议并由所在税源管理部门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

D税收管理员实行轮换制度,具体轮换的时限由省级税务机关确定。答案:D 6.某企业的应收帐款账户,借方期初余额为8700万元,贷方本期发生额为13000万元,借方期末余额为14000万元,则该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为()。

A 18300万元 B 9700万元 C 7700万元 D 35700万元 答案:A 7.普通发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部门指定的企业印制。发票上应当套印()。A 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 B 全省统一发票监制章

C 全市(州、地区)统一发票监制章 D 全县统一发票监制章 答案:A 8.纳税人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税务机关有权()A核定其应纳税额 B规定其财务核算方式 C确定其会计制度 D制定某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建帐 答案:A 9.根据新《税收征管法》规定,适用于核定征收的情况包括()。A 个体经营户;B 帐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帐征收的;C 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D 关联企业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的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答案:B 10.征管法颁布后,假设某年春节的放假日期为2月7日-2月 14日,那么下列有关税种申报期顺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期不顺延 B.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期顺延5天 C.增值税的申报期顺延7天 D.消费税的申报期顺延4天 答案:C 11.机构纳税人办理车辆购置税纳税申报时,提供的车主身份证明是()。

A 营业执照 B 法人营业执照 C 法人代表的身份证 D 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答案:D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欠缴税款3万元的纳税人在处分其不动产或者大额资产之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

B 对拍卖或者变卖收入不足抵缴税款、滞纳金的,税务机关应依法补正。

C 是否为扣缴义务人当事人之间可以约定。D 直接送达税收法律文书不是最基本的方式。答案:B 13.企业基本生产工人的劳动保险费应当计入()。A 制造费用 B 生产成本 C 营业外支出 D 管理费用 答案:D 14.新开业的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的企业应在()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A 办理税务登记的同时 B 发生首笔增值税业务时 C 开业6个月之内 D 次年1月底之前 答案:A 15.自行填开发票入账属于()行为。A 未按规定取得发票 B 未按规定保管发票 C 未按规定领购发票 D 未按规定开具发票 答案:A 16.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管理规定,下列哪项基金缴纳义务的确定发生时间不正确:

A 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的,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或者无书面合同的,为发出电器电子产品的当天

B 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为发出电器电子产品的当天 C 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的,为发出电器电子产品并办妥托收手续的次日

D 采取其他结算方式的,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答案:C

17.国家电网公司所属企业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发电户处购买电力产品,可由国家电网公司所属企业开具()。A 增值税专用发票

B 普通发票 C 定额发票

D 货运发票 答案:B

18.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预付卡使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可在发卡机构拓展、签约的特约商户中使用 B 可用于提取现金 C 可用于购买、交换非本发卡机构发行的预付卡 D 卡内资金可向银行账户转移 答案:A 19.网络发票管理办法中规定,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在网络出现故障,无法在线开具发票时,可离线开具发票。开具发票后,不得改动开票信息,并于()小时内上传开票信息。A 12 B 16 C 24 D 48 答案:D 20.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税务机关为其核发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其有效期限一般为30日,最长不得超过()日。

A 60 B 90 C 120 D 180天 答案:D

21.停复业登记是指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个体工商户需要停业的,应当在停业前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停业登记。纳税人的停业期限不得超过()。

A一年 B 两年 C 三年 D四年 答案:A

22.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是()A 利润表 B 现金流量表 C 所有 D 资产负债表 答案:D 23.刘某打电话给税务所长:如不答应减免应缴未缴的3万元税款,就伺机将其撞死。张某的这种行为属于()。

A 骗税行为 B抗税行为 C偷税行为 D逃税行为 答案:B 24.税源调查报告属于()

A 总结 B 调查报告 C 税务调查报告 D 报告 答案:C 25.一窗式管理一律实行‘一窗一人一机’模式。基本流程为()A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认证、IC卡报税、纳税申报受理、票表税比对及结果处理

B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认证、纳税申报受理、IC卡报税、票表税比对及结果处理

C纳税申报受理、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认证、IC卡报税、票表税比对及结果处理

D纳税申报受理、IC卡报税、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认证、票表税比对及结果处理 答案:B

26.在难以确定纳税人的情况下,境外个人在境内发生应税行为而在境内未设机构的,其应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不能是()。A代理人 B受让者 C 出入境管理机构 D 购买者 答案:C 27.对纳税人的以下欠税,税务机关应该公告的是()。A已宣告破产,经法定清算后,依法注销其法人资格的企业欠税 B被责令撤销、关闭,经法定清算后,被依法注销或吊销其法人资格的企业欠税

C已经连续停止生产经营一年(按日历日期计算)以上的企业欠税 D失踪一年以上的纳税人的欠税 答案:D 28.税务机关应当根据定期定额户的经营规模、经营区域、经营内容、行业特点、管理水平等因素核定定额,不能采用哪种方法。A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 B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 C按照盘点库存情况推算或者测算核定 D按照纳税人生产经营场地大小 答案:D

29.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不应遵循的原则。A管户与管事相结合 B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C管事与管税相结合 D属地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 答案:C 30.下列各项中,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不承担税务登记义务的是()。A 依法负有代扣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 B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体工商户 C 企业在外地设立的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 D 只缴纳个人所得税、车船税的事业单位 答案:D

31.列不属于税务行政处罚类型的是()。A 罚款 B 没收非法所得 C 停止出口退税权 D 注销税务登记 答案:D

32.下列各项中,适用税务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的是()。A 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罚款的违法案件 B 对法人企业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的违法案件 C 案情简单,但是事实不清楚的违法行为

D 案情简单,但是违法后果比较严重且有法定依据给予处罚的违法行为 答案:A

33.对于纳税人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处理不正确的有()。A 如能重新取得合法、有效的专用发票,准许其抵扣进项税款 B 如不能重新取得合法、有效的专用发票,不准其抵扣进项税款或追缴其已抵扣的进项税款

C 被依法追缴已抵扣税款的,适用‚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的规定

D 被依法追缴已抵扣税款的,不适用‚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的规定 答案:C

34、金税三期工程(优化版)应用系统在内蒙古国税系统正式上线于()月()日。A 1月1日 B 1月8日 C 2月1日 D 2月8日 答案B 35.金三系统中,操作‘增值税即征即退申请’流程时,纳税人哪种状态可以使流程进行下去。

A纳税人因存在疑点问题正在进行稽查 B登记状态为非正常户或注销户 C纳税人进行过放弃免税权备案 D纳税人欠税 答案D 36.金三系统中、一个发售柜台,可以对应()个库房管理员。A 1个 B 2个 C 3个 D多个 答案: A 37.税务机关征收税款时,必须给纳税人开具()。A发票 B收据 C代收税款凭证 D完税凭证 答案D 38.纳税人在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后,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在收到税款或银行转回的完税凭证之日起()内解除税收保全。

A 48小时 B 12小时 C 1日 D 8小时 答案:C 39.下列检查中,超越《征管法》所赋予税务机关权限的是()。A到车站检查纳税人托运应纳税货物的有关单据 B到机场检查纳税人托运应纳税商品的有关单据 C到邮政企业检查纳税人邮寄应纳货物的有关凭证 D上路检查纳税人所运输的应纳税商品、货物 答案:D 40.纳税人欠缴税款(),并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其所欠税款,税务机关应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 数额在10000元以上

B数额在10000元以上且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 C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 D数额占应纳税额的20%以上。答案:A 41.纳税人未按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的,税务机关()。A责令限期改正,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B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000元以下罚款 C责令限期改正,处2000元以上罚款 D 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罚款 答案:D 42下列不属于纳税人采用的会导致偷税后果的手段。A 企业销售材料、逾期不作账务处理 B 将营业收入挂应付款、结转下年后转出 C企业实现经营收入100万元申报80万元 D因计算错误,少缴税款 答案:D 43.下列哪项不是经济与税源关系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A对比分析法 B因素分析法 C分组分析法 D加权平均法 答案: D 44.非正常户处理的操作步骤第一步为()A 失踪纳税人公告 B 非正常户认定 C 非正常户解除 D非正常户注销 答案: B 45.‚一户式‛存储管理是指依托信息技术()。A 将纳税人报送资料按户输机 B 将报送信息及基础信息归集

C 将散存于税收征管各个环节的资料加入归集 D 有关部门联网后,纳税人所有信息共享 答案:C 46.纳税人拒绝代扣税款的,扣缴义务人应当()

A 暂停支付相当于纳税人应纳税款的款项,并在一日之内报告主管税务机关

B 向税务机关报告后,依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八条规定执行 C 向税务机关报告,经税务机关同意后,依照征管法第六十八条规定执行

D 暂停支付应付款项,并在一日之内报告主管税务机关 答案:A 47.首问责任是指第一个()纳税人办税事宜的税务人员负责为其答疑或指引。

A 接洽 B 被咨询 C 受理 D 辅导 答案:C 48.下列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中,不属于流动负债的有()。A 预收账款 B 其他应交款 C 预付账款 D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 答案:C 多选题

1.定额要素可以分为哪两类?

A定额依据 B 调整系数。C 定额项目 D面积 答案:AB 2.下列哪些是邮政‚双代‛业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A加强税收征管 B为纳税人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C减少税收流失 D降低税收成本 答案:ABCD 3.下列哪些是邮政‚双代‛业务系统的主要功能? A普通发票代开B发票验旧申请C税款征收D查询统计 答案:ABCD 4.下列哪些税务违法行为,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A.未将全部银行帐号报告给税务机关 B.未按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

C.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设置代扣代缴税款帐簿 D.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

E.未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税务机关备案的。答案:ACDE 5.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因(),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可以行使撤销权。

A.怠于行使到期债权 B.放弃到期债权 C.无偿转让财产

D.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不知道该情形的。答案:BC 6.下列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政策的陈述,正确的是()A 年应税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B 应税销售额未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可以按照现行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C 经常性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并且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个体工商户,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D 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E 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答案:ABCDE 7.多缴税费形成的原因构成了退抵税(费)审批业务的各种数据来源,金三系统中‚录入退抵税费信息‛用例考虑了以下哪几种情况。A 误收多缴

B 入库减免 C 汇算清缴结算多缴

D 退税利息 答案:ABCD 8.总局自2015年1月1日起对新认定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新办小规模纳税人推行了增值税发票系统升级版后,哪些发票可以继续使用。

A 通用定额发票

B 客运发票

C 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

D 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 答案:选ABC 判断题

1.征管法规定的行政处罚,一般应由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决定,但罚款额在3000元以下的,可以由税务所决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外国缔结的有关税收的条约、协定同《税收征管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条约、协定的规定办理。(√)

3.对外国企业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征收预提所得税时,应允许从收入中扣除已缴纳的营业税税款。(√)

4.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应当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25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税务登记证及副本。(×)

5.分配主管税务所(科、分局)只能在税务登记时进行操作。(×)6.金税三期系统中用票人和票证管理员不能为同一个人。(√)7.委托代征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负有扣缴税款的法定义务人,在向纳税人支付款项时,从所支付的款项中直接扣收税款的方式。其目的是对零星分散、不易控制的税源实行源泉控制。(×)

8.金税三期中,纳税人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9.金三系统中,如果上级税务机关已经做票证计划汇总,本级机关也可以直接修订或删除票证计划。(×)

10.企业在预缴中少缴的税款不应作为偷税论处。(√)

11.对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税务机关可以指令被执行人负责保管,保管责任由税务机关承担。(×)12.税务机关对建账户采用查账征收方式征收税款。不可以采用查账征收与定期定额征收相结合的方式征收税款。(×)

13.欠税纳税人在处分其不动产或者资产前,应向税务机关报告。(×)14.纳税人在税务机关批准的延期申报期限内,可不缴纳税款。(×)15.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

16.金税工程的核心是建立科学全面的发票协查信息管理子系统。(×)简答题

1.《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是否规定了有效期限?逾期如何处理?

答:根据《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税务机关按照一地一证的原则,核发《外管证》,《外管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为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征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持税务登记证副本和所在地税务机关填开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营业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接受税务管理。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2.2015年8月1日起施行的《税收减免管理办法》第四条中,减免税分为哪几类?

答:核准类减免税和备案类减免税。

3.金三系统中,委托代征操作流程第一步是什么?

答:设立税务登记—签订委托代征协议,并发放委托代征协议证书。在登记管理模块找到‚委托管理‛—‚委托代征协议签订‛。4.税收管理员发现所管纳税人那些情形应提出工作建议并由所在税源管理部门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 答:涉嫌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以及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行为的;涉嫌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其他发票违法犯罪行为的;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税务检查的。5.简述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含义?

答:税收管理员制度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明确岗位职责,落实管理责任,规范税务人员行为,促进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的基础工作制度。

6.任意列举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两种情形?

答: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形:(1)没有货物购销或者没有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而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2)有货物购销或者提供或接受了应税劳务但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数量或者金额不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3)进行了实际经营活动,但让他人为自己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7.简述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原则。

答: 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应遵循管户与管事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属地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8.什么是税收优先权?

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 篇6

(2005年11月15日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5号发布根据2011年12月19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改〈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的决定》修订)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征管法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车购税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根据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三十条、车购税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纳税人应到下列地点办理车购税纳税申报。

(一)需要办理车辆登记注册手续的纳税人,向车辆登记注册地的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二)不需要办理车辆登记注册手续的纳税人,向所在地征收车购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车购税实行一车一申报制度。

第三条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时应如实填写《车辆购置税纳税申报表》(见附件1,以下简称纳税申报表),同时提供以下资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复印件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以下简称统一发票)报税联由主管税务机关留存,其他原件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退还纳税人。

(一)车主身份证明

1.内地居民,提供内地《居民身份证》(含居住、暂住证明)或《居民户口簿》或军人(含武警)身份证明;

2.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居民,提供入境的身份证明和居留证明;

3.外国人,提供入境的身份证明和居留证明;

4.组织机构,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二)车辆价格证明

1.境内购置车辆,提供统一发票(发票联和报税联)或有效凭证;

2.进口自用车辆,提供《海关关税专用缴款书》、《海关代征消费税专用缴款书》或海关《征免税证明》。

(三)车辆合格证明

1.国产车辆,提供整车出厂合格证明(以下简称合格证);

2.进口车辆,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货物进口证明书》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车辆进(出)境领(销)牌照通知书》或《没收走私汽车、摩托车证明书》。

(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四条符合车购税条例第九条免税、减税规定的车辆,纳税人在办理纳税申报时,除按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提供资料外,还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提供下列资料的原件、复印件及彩色照片。原件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退还纳税人,复印件及彩色照片由主管税务机关留存。

(一)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和国际组织驻华机构的车辆,提供机构证明;

(二)外交人员自用车辆,提供外交部门出具的身份证明;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列入军队武器装备订货计划的车辆,提供订货计划的证明;

(四)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车辆,提供车辆内、外观彩色5寸照片;

(五)其他车辆,提供国务院或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第五条已经办理纳税申报的车辆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按本办法规定重新办理纳税申报:

(一)底盘发生更换的;

(二)免税条件消失的。

第六条购买二手车时,购买者应当向原车主索要《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以下简称完税证明)。

购买已经办理车辆购置税免税手续的二手车,购买者应当到税务机关重新办理申报缴税或免税手续。未按规定办理的,按征管法的规定处理。

第七条底盘发生更换的车辆,计税依据为最新核发的同类型车辆最低计税价格的70%。同类型车辆是指同国别、同排量、同车长、同吨位、配置近似等(下同)。

第八条最低计税价格是指国家税务总局依据车辆生产企业提供的车辆价格信息,参照市场平均交易价格核定的车辆购置税计税价格。

第九条免税条件消失的车辆,自初次办理纳税申报之日起,使用年限未满10年的,计税依据为最新核发的同类型车辆最低计税价格按每满1年扣减10%,未满1年的计税依据为最新核发的同类型车辆最低计税价格;使用年限10年(含)以上的,计税依据为0。

第十条对国家税务总局未核定最低计税价格的车辆,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价格低于同类型应税车辆最低计税价格,又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可比照已核定的同类型车辆最低计税价格征税。同类型车辆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并报上级税务机关备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应制定具体办法及时将备案的价格在本地区统一。

第十一条车购税条例第六条“价外费用”是指销售方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补贴、违约金(延期付款利息)和手续费、包装费、储存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保管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第十二条车购税条例第七条规定的“申报的计税价格低于同类型应税车辆的最低计税价格,又无正当理由的”,是指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低于出厂价格或进口自用车辆的计税价格。

第十三条进口旧车、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受损的车辆、库存超过3年的车辆、行驶8万公里以上的试验车辆、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车辆,凡纳税人能出具有效证明的,计税依据为其提供的统一发票或有效凭证注明的价格。

第十四条主管税务机关在为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手续时,对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车辆应当实地验车。

第十五条主管税务机关应对纳税申报资料进行审核,确定计税依据,征收税款,核发完税证明。征税车辆在完税证明征税栏加盖车购税征税专用章,免税车辆在完税证明免税栏加盖车购税征税专用章。

第十六条主管税务机关对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车辆,在未接到国家税务总局批准的免税文件前,应先征税。

第十七条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车购税缴税凭证上的应纳税额保留到元,元以下金额舍去。

第十八条主管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价格低于最低计税价格,除按照规定征收车购税外,还应采集并传递统一发票价格异常信息。

第十九条完税证明分正本和副本,按车核发、每车一证。正本由纳税人保管以备查验,副本用于办理车辆登记注册。

完税证明不得转借、涂改、买卖或者伪造。

第二十条完税证明发生损毁、丢失的,车主在申请补办完税证明前应在《中国税务报》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指定的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刊登遗失声明,填写《换(补)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申请表》(见附件3,以下简称补证申请表)。

第二十一条纳税人在办理车辆登记注册前完税证明发生损毁、丢失的,主管税务机关应依据纳税人提供的车购税缴税凭证或主管税务机关车购税缴税凭证留存联,车辆合格证明,遗失声明予以补办。

第二十二条车主在办理车辆登记注册后完税证明发生损毁、丢失的,车主向原发证税务机关申请换、补,主管税务机关应依据车主提供的《机动车行驶证》,遗失声明核发完税证明正本(副本留存)。

第二十三条已缴车购税的车辆,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准予纳税人申请退税:

(一)因质量原因,车辆被退回生产企业或者经销商的;

(二)应当办理车辆登记注册的车辆,公安机关车辆管理机构不予办理车辆登记注册的。第二十四条纳税人申请退税时,应如实填写《车辆购置税退税申请表》(见附件4,以下简称退税申请表),分别下列情况提供资料:

(一)未办理车辆登记注册的,提供生产企业或经销商开具的退车证明和退车发票、完税证明正本和副本;

(二)已办理车辆登记注册的,提供生产企业或经销商开具的退车证明和退车发票、完税证明正本、公安机关车辆管理机构出具的注销车辆号牌证明。

第二十五条因质量原因,车辆被退回生产企业或者经销商的,纳税人申请退税时,主管税务机关依据自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之日起,按已缴税款每满1年扣减10%计算退税额;未满1年的,按已缴税款全额退税。

第二十六条公安机关车辆管理机构不予办理车辆登记注册的车辆,纳税人申请退税时,主管税务机关应退还全部已缴税款。

第二十七条符合免税条件但已征税的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车辆,主管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税务总局批准的《设有固定装置免税车辆图册》(以下简称免税图册)或免税文件,办理退税。

第二十八条车购税条例第九条“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车辆”是指:

1.列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免税图册的车辆;

2.未列入免税图册但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免税的车辆。

第二十九条主管税务机关依据免税图册或国家税务总局批准的免税文件为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车辆办理免税。

第三十条需列入免税图册的车辆,由车辆生产企业或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填写《车辆购置税免(减)税申请表》(见附件2,以下简称免税申请表),提供下列资料:

(一)本办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车辆合格证明原件、复印件;

(二)车辆内、外观彩色五寸照片1套;

(三)车辆内、外观彩色照片电子文档(文件大小不超过50KB,像素不低于300万,并标明车辆生产企业名称及车辆型号,仅限车辆生产企业提供)。

第三十一条主管税务机关将审核后的免税申请表及附列的车辆合格证明复印件(原件退回申请人)、照片及电子文档一并逐级上报。其中: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分别于每年的3、6、9、12月将免税申请表及附列资料报送至国家税务总局。

(二)国家税务总局分别于申请当期的4、7、10月及次年1月将符合免税条件的车辆列入免税图册。

第三十二条纳税人购置的尚未列入免税图册的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车辆,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应先办理纳税申报,缴纳税款。

第三十三条在外留学人员(含香港、澳门地区)回国服务的(以下简称留学人员),购买1辆国产小汽车免税。

第三十四条长期来华定居专家(以下简称来华专家)进口自用的1辆小汽车免税。第三十五条留学人员购置的、来华专家进口自用的符合免税条件的车辆,主管税务机关可直接办理免税事宜。

第三十六条留学人员、来华专家在办理免税申报时,应分别下列情况提供资料:

(一)留学人员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留学生学习所在国的大使馆或领事馆(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出具的留学证明;公安部门出具的境内居住证明、个人护照;海关核发的《回国人员购买国产小汽车准购单》;

(二)来华专家提供国家外国专家局或其授权单位核发的专家证;公安部门出具的境内居住证明。

第三十七条防汛和森林消防部门购置的由指定厂家生产的指定型号的用于指挥、检查、调度、防汛(警)、联络的专用车辆(以下简称防汛专用车和森林消防专用车)免税。第三十八条防汛专用车和森林消防专用车,主管税务机关依据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批准文件审核办理免税。具体程序如下:

(一)主管部门每年向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提出免税申请;

(二)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将审核后的车辆型号、数量、流向、照片及有关证单式样通知纳税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

(三)主管税务机关依据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批准文件审核办理免税。

第三十九条纳税人购置的农用三轮车免税。主管税务机关可直接办理免税事宜。

第四十条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对已经办理纳税申报的车辆建立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档案。

第四十一条主管税务机关应依据车购税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与公安机关车辆管理机构定期交换信息。

第四十二条完税证明的样式、规格、编号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规定并印制。

第四十三条纳税申报表、免税申请表、补证申请表、退税申请表的样式、规格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自行印制使用。

第四十四条本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解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依照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新征收管理办法 篇7

一、增加一条, 作为第六条:“购买二手车时, 购买者应当向原车主索要《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 (以下简称完税证明) 。购买已经办理车辆购置税免税手续的二手车, 购买者应当到税务机关重新办理申报缴税或免税手续。未按规定办理的, 按征管法的规定处理。”

二、第十三条改为第十四条, 修改为:“主管税务机关在为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手续时, 对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车辆应当实地验车。”

三、第十四条改为第十五条, 修改为:“主管税务机关应对纳税申报资料进行审核, 确定计税依据, 征收税款, 核发完税证明。征税车辆在完税证明征税栏加盖车购税征税专用章, 免税车辆在完税证明免税栏加盖车购税征税专用章。”

四、第三十九条改为第四十条, 修改为:“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对已经办理纳税申报的车辆建立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档案。”

五、删去第四十一条至第四十六条。

六、第四十八条改为第四十三条, 修改为:“纳税申报表、免税申请表、补证申请表、退税申请表的样式、规格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自行印制使用。”

七、删去附件5和附件6。

本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新征收管理办法 篇8

为了规范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促进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规定,我们制定了《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水利部 中国人民银行

2014年1月29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促进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改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水土保持补偿费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和地貌植被、不能恢复原有水土保持功能的生产建设单位和个人征收并专项用于水土流失预防治理的资金。

第三条水土保持补偿费全额上缴国库,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年终结余结转下年使用。

第四条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缴库、使用和管理应当接受财政、价格、人民银行、审计部门和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征收

第五条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生产建设项目或者从事其他生产建设活动,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地貌植被,不能恢复原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缴纳义务人),应当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

前款所称其他生产建设活动包括:

(一)取土、挖砂、采石(不含河道采砂);

(二)烧制砖、瓦、瓷、石灰;

(三)排放废弃土、石、渣。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

开办生产建设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的水土保持补偿费,由县级以上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权限负责征收。其中,由水利部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水土保持补偿费由生产建设项目所在地省(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生产建设项目跨省(区、市)的,由生产建设项目涉及区域各相关省(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分别征收。

从事其他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的水土保持补偿费,由生产建设活动所在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

第七条水土保持补偿费按照下列方式计征:

(一)开办一般性生产建设项目的,按照征占用土地面积计征。

(二)开采矿产资源的,在建设期间按照征占用土地面积计征;在开采期间,对石油、天然气以外的矿产资源按照开采量计征,对石油、天然气按照油气生产井占地面积每年计征。

(三)取土、挖砂、采石以及烧制砖、瓦、瓷、石灰的,按照取土、挖砂、采石量计征。

(四)排放废弃土、石、渣的,按照排放量计征。对缴纳义务人已按照前三种方式计征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其排放废弃土、石、渣,不再按照排放量重复计征。

第八条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征收标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会同水利部另行制定。

第九条开办一般性生产建设项目的,缴纳义务人应当在项目开工前一次性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

开采矿产资源处于建设期的,缴纳义务人应当在建设活动开始前一次性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处于开采期的,缴纳义务人应当按季度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

从事其他生产建设活动的,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的时限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十条缴纳义务人应当向负责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如实报送征占用土地面积(矿产资源开采量、取土挖砂采石量、弃土弃渣量)等资料。

负责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确定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额,并向缴纳义务人送达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通知单。缴纳通知单应当载明征占用土地面积(矿产资源开采量、取土挖砂采石量、弃土弃渣量)、征收标准、缴纳金额、缴纳时间和地点等事项。

缴纳义务人应当按照缴纳通知单的规定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

第十一条下列情形免征水土保持补偿费:

(一)建设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服务设施、孤儿院、福利院等公益性工程项目的;

(二)农民依法利用农村集体土地新建、翻建自用住房的;

(三)按照相关规划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田间土地整治建设和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的;

(四)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市政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项目的;

(五)建设军事设施的;

(六)按照水土保持规划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活动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免征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除本办法规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减免水土保持补偿费,不得改变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对象、范围和标准。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应当到指定的价格主管部门申领《收费许可证》,并使用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征收依据、征收标准、征收主体、征收程序、法律责任等进行公示。

第三章缴库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的水土保持补偿费,按照1∶9的比例分别上缴中央和地方国库。

地方各级政府之间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分配比例,由各省(区、市)财政部门商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十六条水土保持补偿费实行就地缴库方式。

负责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填写“一般缴款书”,随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通知单一并送达缴纳义务人,由缴纳义务人持“一般缴款书”在规定时限内到商业银行办理缴款。在填写“一般缴款书”时,预算科目栏填写“1030176水土保持补偿费收入”,预算级次栏填写“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收款国库栏填写实际收纳款项的国库名称。

第十七条水土保持补偿费收入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列103类01款76项“水土保持补偿费收入”,作为中央和地方共用收入科目。

第十八条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确保将中央分成的水土保持补偿费收入及时足额上缴中央国库,不得截留、占压、拖延上缴。

财政部驻各省(区、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负责监缴中央分成的水土保持补偿费。

第四章使用管理

第十九条水土保持补偿费专项用于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主要用于被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和地貌植被恢复治理工程建设。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年度水土保持补偿费支出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应当按照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规定审核水土保持补偿费支出预算并批复下达。其中,水土保持补偿费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由发展改革部门商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第二十一条水土保持补偿费的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水土保持补偿费支出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列213类70款“水土保持补偿费安排的支出”01项“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02项“预防保护和监督管理”、03项“其他水土保持补偿费安排的支出”。

第二十三条各级财政、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按规定使用水土保持补偿费,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截留、转移、挪用资金和随意调整预算。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擅自减免水土保持补偿费或者改变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范围、对象和标准的;

(二)隐瞒、坐支应当上缴的水土保持补偿费的;

(三)滞留、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水土保持补偿费的;

(四)不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将水土保持补偿费缴入国库的;

(五)违反规定扩大水土保持补偿费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

(六)其他违反国家财政收入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缴纳义务人拒不缴纳、拖延缴纳或者拖欠水土保持补偿费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五十七条规定进行处罚。缴纳义务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六条缴纳义务人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不免除其水土流失防治责任。

第二十七条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在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工作中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各省(区、市)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第二十九条按本办法规定开征水土保持补偿费后,原各地区征收的水土流失防治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补偿费等涉及水土流失防治和补偿的收费予以取消。

第三十条本办法由财政部商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上一篇:强化核心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做合格党员研讨材料下一篇:历史上经典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