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随笔体会(共14篇)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体会 篇1
小学音乐教学研讨活动学习研讨体会教学随笔
本次活动通过两位老师的常态课让大家从中吸取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及经验,也让我们看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对我们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听了两位老师的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教师课堂上一些巧妙的语言,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要上好一堂低年级的课更要注重细节,注重语言的艺术,当然对于课堂上的生成,老师的处理更为重要。下面我就三点谈谈收获。
一、巧妙语言规范课堂习惯
孙老师的课给了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方法,而这些好的方法就在于课堂上的不经意间的语言。如:“老师找举手最端正的.同学回答”用这样巧妙的语言来引导学生端正举手的好习惯。“同意他答案的请坐直”而在我的课堂上可能会说“同意她答案的请举手”但这样对孩子养成习惯没有任何帮助,孙老师用这样的方法来规范学生的课堂常规,既不生硬也收到了好的效果。对于学生的评价语言也十分的丰富,在我的教学中往往都忽略了课堂语言的巧妙运用,而对于低年级教学是很重要的。
二、旋律线、手势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对于低年级音乐学习中有太多时候学生不能正确把握音高变化,这时用小手划旋律线的方法是最好用的,可以给学生一个暗示、一个提醒,对孩子们准确演唱歌曲很有帮助。孙老师在一些手势、动作上的运用也十分巧妙,如:当学生唱到“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时,音高节奏不够准确时,巧妙的用动作让学生感受到高高的、一片大森林的感觉,配合动作,学生演唱的很不错。所以说旋律线、手势在音乐教学中是很有效的。
三、充分的聆听歌曲
我们都知道低年级学生学习歌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听,但我往往为每一遍给学生提什么要求而纠结。而在李老师的课堂上让我看到了让学生听歌曲有很多很多的方法。李老师运用律动的方法、男生拍手女生表演、女生加油男生表演的方法让学生不断的沉浸在歌曲当中,既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充分的聆听了歌曲,为后面的演唱奠定了基础,所以在学生第一遍开口唱时,给了再坐老师一个小小的“震惊”,让我们看到了多听的效果。
虽然这次活动只有短短的一上午,但听了两节课,通过大家积极、热烈的研讨,让我受益匪浅。也会将吸取的好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体会 篇2
1.1 读课文。
达到“三读”, 即把课文读准、读熟、读懂。《语文课程标准》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为阅读教学第一学段目标, 足见其重要性。“三读”, 与课标中的“正确、流利、有感情”依次对应, 读懂了才能做到读得有感情。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必须首先做到。
1.2 理解课文。
就是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 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教材中所选文章都是精品, 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就更不要说了。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 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 也要把握好, 以便引导学生感悟、学习、运用。老师领悟得深, 学生才能领悟得深, 甚至在老师的引导下, 超常发挥。否则,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包括鉴赏能力) 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1.3 认真思考课后习题, 有的要先做一做。
例如, 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 (或全文) , 我先背下来;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课文, 我先读好。
1.4 查阅资料。
一是阅读《教师参考用书》, 二是上网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进行阅读。
2. 提倡创意阅读, 注重读写结合
在阅读过程中, 学生会拿书里的世界与自己周围的世界作比照, 拿自己与作者或书中人物作比照, 既理解了作者, 又更好地认识了“自我”, 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从而实现“有创意地阅读”。因此, 有时朗读中闭眼想象的效果反而要比看图片更好。我完全可以让学生边听边想象霍金的形象, 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 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近人物, 用心感受人物命运的悲惨。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实现的, 学生对人物的理解都会有自己的感悟。书是无声的, 但它有生命。只有当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才能让那些方块字涤荡幼小的心灵, 才能让阅读成为心灵的对话, 让学生眼前出现一个辽阔而绚丽的世界。所以我们一定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让学生在尝试读好的过程中, 不自觉地体会课文的思想与情感。
《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感悟霍金人格力量时, 我指导学生朗读体会, 在读中感悟霍金的哪一句话最打动人心, 学生说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带着无比感动景仰之情全体站起来表达了对霍金的崇敬。教学效果较好, 但如果我能把最后总结的话换成:“假如霍金来到我们教室, 来到我们身边, 面对这样的科学巨匠, 面对这样的生活强者, 你难道不想对他说些什么吗?”让学生动笔写出内心感受, 这样, 一定会比教师用美的语言渲染效果好得多。语文课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品位。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3. 关注学生行为, 帮助学生学会感恩, 懂得尊重他人
在生活中, 每天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画面:早晨, 家长送孩子来上学, 家长给孩子们背着书包, 孩子们在一旁边走边玩、打闹。快放学的时候, 家长早早地在学校门口等着接孩子。生怕孩子找不到自己, 尽量找显眼的位置, 让孩子能很快看到自己。放学后, 赶紧接过孩子手中的书包, 嘘寒问暖, 给孩子递上提前买好的吃的东西。孩子们一边悠然自得地吃着一边走, 无视家长的存在。我不知道当你看到这里, 会作何感想?我想要说的是:现在的孩子缺少感恩之心, 不懂得尊重别人。
作为老师, 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东西很多, 其中有一点非常重要, 那就是让学生学会感恩, 懂得尊重。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 爷爷奶奶娇惯, 爸爸妈妈忙于自己的工作, 很少有时间管孩子, 再加上生活条件也比以前好很多,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要什么家长买什么, 不买就发脾气。在家里什么事情也不做。只管享受, 不懂感恩, 认为这些就是父母长辈们应该给的, 把“粒粒皆辛苦”,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抛诸脑后。我们在学校, 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会感恩, 知道父母长辈的不容易。可以结合重大节日开展一些活动。比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母亲节、父亲节, 让学生为自己的父母长辈们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让学生平时在家里做些家务, 长辈们生日时, 能为他们做点事情, 有的时候甚至是一个理解的眼神, 一句体贴的话语, 父母都很满足, 知道自己的孩子长大了, 懂得关心别人了。
4. 引领孩子读书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 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 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 只有在实践中, 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 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 推荐给学生阅读。另外, 我还结合教材所涉及的内容, 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使学生尽量领悟不同类型的文章的写作技巧, 同时, 鼓励学生阅读中外儿童名著, 领略书中的精妙所在。我们班还设立了图书角, 更加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总之, 我愿做一个牧羊人, 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尽情享受。
5. 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 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 学习及方法上的, 都要十分重视, 努力从多方面积极引导, 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 严格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尤其要指出的是, 培养习惯, 正面引导固然重要, 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 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这样一说, 似乎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相悖, 其实则不然。笔者认为, 真正的“以人为本”, 并不完全是课堂上的热热闹闹, 一味地顺从和迁就学生, 必要时, 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 教师是为孩子的未来着想, 才是“以人为本”最本质含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 以下八个方面的习惯非常重要:一是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二是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三是勤于动手、动笔、动脑的习惯;四是大胆、大方、大声说话, 说普通话习惯;五是爱惜书本文具的习惯;六是好问的习惯;七是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习惯;八是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
随笔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3
[摘要]
随笔作文教学以打破固有僵化的写作教学模式,冲破传统死板的写作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观察社会、体验生活的能力,训练学生记录生活的能力,培养良好持久的写作习惯为研究目标。大力提倡学生以我笔写我心,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人生感悟诉诸笔端。
[关键词]随笔作文教育教学培养兴趣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20
作文越来越为众多的学生所厌恶,作文教学也走入了一个无法超越的畸形低效的怪圈。针对制约作文教学健康发展的种种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并采用多种训练方式,教会学生用心去观察、用真诚去感悟,让每一位学生均体验到作文成功的快乐。
一、培养“随笔作文”的兴趣
需要是动机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件事,先要愿做,有兴趣做,才可能积极去做和认真去做。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先要从培养随笔写作兴趣入手,要培养学生随笔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可采用这样一些方法:
1.讲究批改方式,多用鼓励性评语。在以往作文批改中,教师见到差的作文心中就厌烦,随意给一个低分,连评语也不写。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不会改正缺点,还会产生逆反心理,由怕到厌烦。在随笔作文批改中,教师要有一颗爱心,满腔热情,评语要用鼓励性语言。既要肯定点滴优点,又要诚恳地指出缺点和不足,还要介绍一些修改的具体方式。要用谈心式、讨论式的语气,让学生从评语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老师的殷切期望和一片爱心。事实证明,以情育人,表扬比斥责批评效果更好。
2.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激励学生写好作文。反之,如果一个人办事总是感受不到一丁点成功的体验,再坚强的人也难免丧失信心,何况是中学生。教师要想办法积极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例如:编印一本班级作文集,让每个学生都有作文入选,都能品尝一下“发表作品”的喜悦;按作文能力分组进行竞赛,让更多的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摘一些单项或片断的作文练习,让较差的学生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功……
3.表扬强化,使后进生增强信心。教师的目光不能只盯住学生随笔中的缺点,不能成天只对学生讲这里写得不行,那儿写得不好,说得一无是处。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的心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表扬强化的作用,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随笔中的每一优点和微小进步,哪怕是一个好句子,一个用得合适的词语,一项新颖的材料……都要及时给予表扬肯定,鼓励继续发扬。
二、重视课堂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众所周知,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积累得越多,在写作和口语交际中,越能出手成篇,出口成章,运用自如,恰到好处。目前,中学生的生活积累很少,书本知识积累更是如此。一些学生对文言美文的积累是屈指可数、微不足道的。即使识记了一些,有的学生在运用时也是张冠李戴,令人忍俊不禁。怎样才能改变学生的这种状况呢?这就需要经常对书本知识温故知新,从而充分理解,加深印象。譬如说,今天要学习余光中先生的《乡愁》,那么,关于游子思乡之情的佳句有哪些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回答,对常见的名句进行复习。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把这些基础的知识来一个大串联,不但复习了旧知识,而且巩固了新知识,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讲清楚基本的作文知识,注意方法指导
当前,由于一些教师和学生急功近利,重作文技巧,轻基础知识,使一些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很不够,从而在作文中出现了错别字满篇、语句不通、语法错误等问题,作文难以提高。作文是对各种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反映。因此,要写出好的作文来,就必须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包括词汇、语法、修辞,基本的文体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把作文写好。
要让学生清楚地掌握一些基本的作文知识,使他们明白记叙文怎么写,说明文怎么阐述,议论文注意哪些问题,各种应用文体的格式怎样。这样,学生在做的时候才能注意该注意的问题,进行正确合理的表达,通过反复体会,随笔作文水平也就慢慢提高了。
学生的随笔作文需要指导,但绝不是像有的教师那样,以为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作为教师,决不能越俎代庖,教师能做的和需要做的就是以“平等中的首席”身份指导他们掌握技巧,端正他们的写作思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
四、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为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观察生活,观察社会,从周围的生活当中寻找自己的写作素材,加大自己的思想深度,增大自己作文的内涵,避免言之无物的弊病。随笔写作应伴随着学生的生活,唤醒他们的写作兴趣。学生们在感悟生活点滴、体验人生甘苦、评论社会风云、品尝自然胜景的过程中,审视生活,反省自己,使自己的精神世界,生命品格得到升华,使学生们真正体会到了以我笔写我心的痛快。让生活唤醒写作,随笔教学便有了鲜明的人文教育色彩。
课内比教学心得体会 教师随笔 篇4
咸丰湾田小学陈华生
近段时期以来,我校组织了课内比教学活动,我聆听不同年级、不同老师的课,收获颇多。
置身于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课堂上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她们或浅唱低吟,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听课之余,我的感触颇深,下面就略谈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当我听着教师们的课时,我想教师们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有的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听老师声情并茂的介绍,一下子就勾起了学生思绪。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不仅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覃老师的课,语言不仅具有艺术的魅力,更具有惊人的感染力,特别是他的范读,好像使人身临其境一般。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说每一句话都是那么精炼,都是那么让人回味。杨老师特别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他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师与生、生与生进行交流对话,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进行自主学习。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还培养了综合运用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中,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篇5
——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
板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眼睛”,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浓缩;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思想内容的艺术形式。简洁明了的板书,不但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也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由于语文学科本身的复杂、灵活和多角度的特点,以及学生在课堂上以记录板书为主的学习,语文教学中的板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板书的形式很多,有在教学中不尽人意的板书:如“一片空白”式(只讲不写)、“随心所欲”式(凭兴趣想啥写啥)、“随写随擦”式(固定位置写)、“五彩缤纷”式(啥都写)……但也有很多可取的板书:
一、图示式
通过图示可以揭示课文的主旨,且更直观、形象。如《古井》这篇课文,主要讲乡亲们到井边挑水的情景和乡亲们帮助村里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却不要报酬。这些内容突出了古井不仅源源不断地为乡新们提供泉水,而且还陶冶了人的性格,所以作者把古井比作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我在上这一课时,首先在黑板正中画了一口古井,让学生脑海中初步有了“井”的概念。然后激发学生阅读课文,二、提纲引领式
这种板书比较适合学生对长课文的把握,只要抓住了主干,那么枝叶就很容易添上去了。三、一般规律式
这是教者最常用的、从文体特点入手的一种方法。虽然它便于学生对课文知识的认识与掌握,但一成不变教条容易使学生产生怠倦感。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板书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者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环节。至于用什么板书形式那要根据具体课文而定,只要能为教学服务,在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就是最好的。
翠华镇中心完小
孙敏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篇6
盛夏的惠山倒真是树木葱笼,藤萝摇曳,但山脚下的二泉却颇让人失望。我听不到淙淙的流水声,只看到被栅栏围着的一圆一方两口被圈起来的泉井。隔着栅栏往里看,确实能看到泉水,还比较清澈,但失去了鲜活的生命的流动,这泉的魅力也流失了大半。我不知道,看到这样的泉水,即使月光照水,阿炳的情思还能随着音乐恣肆汪洋吗?到底是阿炳的沧桑情怀成就了这泉,还是这历史上的泉真的美得足以催发阿炳的情。以景生情,情景共生吧。
我在诺大的“天下第二泉”下拍了照,又在泉池周围上上下下的台阶上转了几遍,想象着当年阿炳拉琴的位置,但终未想清楚。恍兮惚兮,阿炳可真曾经来过?此地真是享誉世界的二泉映月的诞生地?
我沿着山路一直向前,终于,找到了阿炳,他长眠于山脚下。阿炳墓设计成舞台的形状,墓碑上刻着民间艺术家华彦钧之墓几个大字,前面的空地犹如一个梯形舞台,舞台上,一个黑铜塑的阿炳弯着腰“痛苦”地拉琴。从没见过如此痛苦扭曲的拉琴姿势。阿炳生前贫病交加,颠沛流离,未曾有过炫目的舞台生涯,但他需要舞台,他应拥有舞台,这震惊世界的“二泉映月”怎么能没有舞台?这墓前的舞台,是后人对他缺憾人生的弥补?
墓外还有一个“二泉音乐广场”,墓边还有“中国泥人”,让人觉得很滑稽,许是后人希望阿炳和泥人,这无锡的两个宝贝,在广场上同台演出?
当游完寄畅园,走出锡惠公园后,觉得一上午的逃课还是很值,在无锡,阿炳确实曾经来过,阿炳是属于无锡的,二泉映月是属于无锡的。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篇7
学生是赋有生命活力、充满智慧源泉的人群,利用学生的学习和社会生活,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从生活入手,寻找生活与音乐的结合点,如速度与走、跑结合,力度与敲门结合等,使音乐问题看得到、摸得着,贴近学生的生活,开发学生创新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探询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也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通过器乐合奏、音乐童话剧、音乐小品、歌词改编、旋律创作等多种形式模拟爱劳动、郊游、参加舞会、动物乐园等生活情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体验音乐带来的欢悦感和成就感,学会用美的眼光对待生活、用愉悦的心情感受生活,创设课堂中一幅幅“活生生”的生活画面,把教室变成一个生活大舞台,实现“生活经验音乐化”。
2.以角色扮演体验情境
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要充分表现歌曲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歌曲中的角色不只在音乐教材上,而且是同学自己。这样,学生对教材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加深内心体验。由于运用了表演,不仅使歌曲描绘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而且罩上情感色彩。这种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高兴,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而且富有戏剧性,学生自然积极性高、印象深刻。以角色扮演体会情境,用得最普遍的是童话、故事中角色的扮演。如带领学生欣赏《龟兔赛跑》一课,那些龟、兔等小动物头饰一戴,教室里马上沸腾起来。学生一个个高兴不已,争相扮演。歌曲中的角色一下子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同学们面前, 孩子们成了热情的演员或观众,全部进入了教材描写的情境之中。
3.利用创编旋律提高识谱能力
创造性能力培养应该贯穿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识谱教学中的各项内容和能力培养,都应该以即兴活动形式给学生机会,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在即兴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敏锐听觉、迅速反应、富有表现力的节奏感,对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对音乐的形象、表现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
以教学生唱《卖汤圆》为例。由于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歌特点,因此在学唱新歌之前,我将乐曲中的旋律顺序打乱,以短小动机为单位排列在一起, 先让同学们听每组动机的音高,再根据自己的感觉重新排列成流畅的旋律,并一起弹唱。这样,以听为先导,创编为手段,再让大家听一听、唱一唱教材上的歌曲,这样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创编旋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可以在学唱新简谱之前创编,也可以在学完新歌之后创编。这样都能让学生在乐趣与成就感之中学习简谱。
4.精选教法 ,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是顺应其成长发展的规律。这并不是说完全根据兴趣和要求决定其学习内容、难度及时间量,而是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时要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音乐教学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平时教学中我时时注意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在备教材的同时,也备学生, 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 让他们演唱、演奏、表演、讨论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学习,有时还让他们自己上台演唱表现、讲解,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5.根据表现加分扣分 ,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 :对学生的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 ,在不同阶段的回顾和对比中,把握其进步与发展,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我把学生按组分配,以小组为单位。 (1)每堂课带音乐课本来的加1分,不带音乐课本的要扣1分;(2)积极参与学习,积极发言的加1分,不认真学歌的、不认真欣赏音乐、乱讲话扰乱纪律的根据情节轻重扣1~2分;(3)乱换座位的扣1分, 在给学生加分扣分时, 我采用随堂评价与累计加分的方式,发现一直认真学习音乐的学生,就及时表扬加分,树立学习榜样,发现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及时善意地提醒,该扣就扣,“一碗水端平”。下课时结合我校开展的学校班级常规管理评分办法评定。由于我赏罚分明、说到做到,一些学生好几节课不带音乐课本、乱讲话、不认真学歌,想蒙混过关,都受到了扣分处罚。自实行加分扣分以来,学生的行为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不带音乐课本的学生少了,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少了,乱换座位的学生少了,学生在课堂上变得积极主动,下课后,询问自己得分的学生越来越多,看到这一情况,我非常高兴,说明这一手段对培养学生上音乐课的良好习惯已经奏效。
6.注重学生在 “变声期 ”的嗓音保护
“变声期”是发声器官发育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 , 这个时期发声器官的生理变化特别大,应注意保护。“变声期”的孩子会发觉难以控制自己的发音,音域不稳定,发音不持久,音质粗糙,歌唱起来比较费劲,容易“跑调”。变声期间,男孩子的声带显著增厚加长,喉头突起,胸声增强,失去清脆、纯净的声音,嗓音变得低沉﹑浑浊﹑沙哑,严重时甚至会失音,歌唱中易出怪声。教师应正确引导,经常测试学生的音域变化情况。“变声期”练唱时应控制在学生的现有音域内,不可让学生勉强唱太高或太低的音。教会学生轻声歌唱,告诉他们每次歌唱时间不宜太长,发挥积极保护嗓子的作用,以免学生对歌唱失去信心与兴趣。只有做到“练习保护相结合,练习中有保护,保护中有练习”,让学生顺利渡过变声期,练出一条理想的好嗓子。学生才会对歌唱感兴趣,才会真正喜欢上音乐课。
7.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评价
小学英语教学实践随笔 篇8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Let’s do指令
一、教学目标
学习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我定的教学目标是:sheep,cow,hen,goat,horse,lamb几个单词要了如指掌,其复数形式要懂得;“What are they?They are ...”句型能在课上课下熟练应用;要善于提问、敢于开口,在小组活动中要积极踊跃。
二、教学设计
知识滚动,以旧带新,分散难点,关注重心,短语交流,对话问答,提倡实践,学以致用。
三、教学手段
利用游戏、悬挂彩图、播放动画,创造语境,丰富课堂,加强练习。
1.Warm up
①Free-talk:温故知新,为新知铺垫。
②演唱Old MacDonald Had a Farm:载歌载舞,其乐融融。
2.Presentation
①通过PPT呈现单词,让学生看图猜想,熟悉“What are they?They are...”句型,和Let’s do 的指令一起学习。
设计理念:让英语学习充满韵味。
②Game:What’s missing?
设计理念:巩固单词。
③牢记单词,sheep,goat,lamb;巩固句型What are they?They are ...;一起学习Let’s do的指令;练习“sheep”。
设计理念:加深单词“sheep”的印象,铭记在心。
④唱演交融。巩固Let’s do的指令。
设计理念:听、说、做三位一体,形成同步理念。
⑤Game:Guess what are they?
设计理念:寓教于乐,复习新知。熟悉句型“What are they?They are ...”
⑥Finish the exercises
设计理念:检测、抽查、摸底。赞美优秀,鼓励落后,带动全体。
四、总结
小学生年纪小,单词易忘,句型模糊,掌握不牢,教师必须利用歌曲、游戏、视频课件、彩色图片等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心理疲劳,要激起学生对新知的探求欲,听指令做动作要求完美到位,操练句型要深入;教师教学语言要轻松优美,口气柔和,动作到位;必须不断改善教学,让课堂生机勃发、春光熠熠。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篇9
铃声一响,我微笑地走进教室。孩子们个个坐得端端正正,似乎在等待我这次让他们写什么内容。当他们看到我两手空空地走进教室时,脸上露出了疑惑不解的表情,同桌之间开始议论起来,“老师今天想要干什么?”“会不会是开班会?”……那几个见作文就头疼的男孩此时乐开了花,“哈哈,今天不写作文了。”“哇塞!太好了!”……
看到孩子们开心的样子,我清了清嗓子:“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尊严》这一课,大家都对文中的哈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哈默之所以赢得了镇长杰克逊大叔的信任与帮助,是因为——”
“尊严!”
“是呀!是哈默的尊严赢得了镇长杰克逊大叔的信任、帮助,也是尊严让他二十多年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尊严是可贵的,难怪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哈默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富翁。”我继续说到,“老师今天要给同学们带来一道‘数学题’,同学们请看——”随即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财富”、“智慧”、“健康”、“尊严”、“知识”五个词,要求学生就“你认为谁最重要”进行排序,孩子们听到我的要求后一个个都愣住了。
“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五个词写在一块呢?”我说,“因为这都是与人生有关的,这五个词都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代表了人生的价值。”
“那么你认为谁应该放在第一位呢?可要开动脑筋哟,说出你的理由来!”我继续说道。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老师,我认为该把尊严放第一位,没有了尊严,活着也是没有意义的。”
“老师,我认为健康该放第一位,假如我们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什么事也干不成!”
就在我暗暗得意于学生天衣无缝的配合,准备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的答案不同,可以吗?”“当然可以!”我鼓励他。“可……我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应放在第一位!不过您黑板上没有写,一个人的品德不好,拥有什么也没有用;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即使身体残疾了,也会社会做出一点事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又沸腾起来,学生们有的说该把“诚信”放第一位,有的学生说该把“友谊”放第一位,还有的学生说应该把“时间”放第一位……我拍手示意,待学生安静下来后,说:“孩子们,谁该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呢?咱们今天也争论不出结果来,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看,咱们还是把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写下来吧,最好举几个事例来说明,也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咱们写好之后再来辩论,好吗?”
“好!好!”有些学生等不及了,马上拿起笔写起来。我特意观察了平时那几个“讨厌”写作文的学生,他们此时也在本子上写得飞快。
下课后,其中一个不爱写作文的男孩跑到我的面前,一脸“坏笑”地说:“老师,我们上当了,你这是让我们写作文,不过,我的笔不知怎么回事,今天特能写。”我笑了笑说:“是嘛?看来你还是挺会写的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你现在正走在成功的路上哟!”听了我的夸奖,他笑呵呵地走开了。
对于小学生习作,我们教师应有系统地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奇异的体验活动来充实学生的感性体验,帮助他们收索习作素材,同时努力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给学生表达的自由,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 语文教学随笔
★ 小学教学随笔
★ 语文教学教育随笔
★ 教育教学随笔语文
★ 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 语文古诗词教学随笔
★ 小学语文新课标随笔
★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
小学语文军神教学随笔 篇10
这个难点的突破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把握的。如何将课文深入浅出地教好,让学生得到情感升华与体验,这是对教师与学生、文本之间的挑战。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读课文感悟“神”
1.从沃克医生的神态变化中感悟。这篇课文描写的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描写人物的同时,重点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和情绪变化。手术前,沃克医生的表情开始是“冷冷”的,当刘伯承拒绝用_时又“愣住了”,手术后,当病人说出刀数时,沃克医生又对他非常佩服。这些神情的变化,先让学生读书中自主发现,然后再充分地感情朗读,并想想、议议: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从侧面了解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2.从刘伯承在治眼过程中的表现感悟。教学时让学生默读,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刘伯承手术时表现的相关词句:(1)刘伯承不愿意使用麻醉剂。(2)手术时,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汗如雨下。(3)手术结束后脸色苍白,勉强一笑。学生通过朗读,抓住重点词句感悟到一般的军人是做不到的,从而领悟到刘伯承手术中忍受剧烈痛苦,体现出他坚强的意志。
二、在读中感悟,领会“神”
为了表现刘伯承将军坚强的意志,课文主要写了沃克医生情绪、神态的变化。要理解这些变化,必须联系上下文,结合刘伯承手术前后的表现;同时,理解了这个变化,也就体会了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沃克医生情绪变化这一主线,让学生充分自主读书感悟。通过有层次地读,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并用语言表述出来。我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把思绪推向__。在指导学生找重点词语时,一改过去把词“揪”出来独立理解,而是随学生思绪流程,让学生积极自主地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去文中寻找答案。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改变以往重知识轻思维过程的教学模式。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使他们得到自主,活泼的发展,在本课教学中,我选择了“尝试——认识——再实践”的教学方式。我让学生在充分自读课文,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用标识符号画出表现人物情绪、心理反应和神态变化的词语,从中体会沃克医生和刘伯承将军的心理变化过程。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情得到升华。
三、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体会“神”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体会 篇11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个重要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阅读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判断和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与体验,进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所以,我们应该把握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这一关,采取科学合理的教法,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水平。
一、培养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个人知识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语文教学一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二要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有些教师很注意培养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学习语文,这种做法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活动、做游戏,要以学好语文为基础。我们提倡的是“快快乐乐学好语文”,要在“好”字上做文章,不要过分地在“乐”字上做文章。
阅读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教师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在文本、教师、学生的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说出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让学生去提,让学生去议,答案让学生去辩,结论让学生去得。学生要品出自己的味,品出自己的情,还品出自己的疑……这时的读已经不单纯是对课文语言的忠实再现了,而是能够表达自己情感与理解的“二度创作”了,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读书最高境界,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阅读课文后,还需在整体上要对课文自觉地进行品评鉴赏,最终实现课文语言的内化。如读罢课文后,引导学生掩卷深思,从写作技巧、思想内容、知识信息等方面自觉地总结收获,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
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让其“暗中摸索”。我认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例如,学习《乡下人家》一课,在理解“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一句时,渗透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快很快,这句话形象地呈现了“雨后春笋”的美妙画面,尤其是一个“探”字,拟人化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来,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理解这句话时,要多让学生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从而使自己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晴。所以,指导学生读书要翻前看后,读后想前,上下联系,整体感知,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逐步掌握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
三、把竞争意识引入阅读教学之中
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敢于创新,敢于竞争。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竞争意识,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要教会学生学会竞争,要使学生懂得,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跟自己竞争,敢于跟同学竞争。在阅读教学中,一是结合有关课文有机进行拼搏进取顽强意志、公正竞争等方面教育。二是开展各种阅读竞赛活動。教师要利用教材因素创设竞争环境,激发学生战胜或超过对方的激情,教给学生正确的竞争方法等。像词语接龙比赛、朗读比赛、辩认比赛、看谁记得快比赛、看谁想得妙比赛,等等,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树立敢于竞争的信心。对于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可运用成功教育原理创造一些风险不大但成功率较高的环境,让他们参加竞争。如:参加力所能及的竞赛,解答力所能及的挑战性、竞争性的题目,使他们尝到成功的乐趣。对于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在顽强拼搏中获得。
四、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课,应该努力让学生自主读书,但自主不等于放任,阅读与训练是相
辅相承的,学生的字词语言思维等阅读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长期的训练。不同的年龄段,学生的阅读水平是有差异的,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也是有层次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中高年级也可以按照“读通——读懂——品读”这样几个层次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学生一旦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学生能力的飞跃,即由“学会”变成“会学”;二是学习习惯或学习态度的飞跃,即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即能达到自主读书,不等老师讲,自主习作,不等老师改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就会被很大地激发,学习自觉性就会极大地增强,其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并可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五、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如今社会要求学生有很强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这也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上了日程,提出了要引导学生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并在教学设备中对学校的硬件建设作了具体的要求。
利用多媒体还可以丰富学校的阅读氛围。如:校园网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总而言之,阅读是学生以及所有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既要重视课内语文教学又要抓好课外阅读。教师在日常学习中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行之有效的阅读技能和技巧,我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
阅读能使人积累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进行相关知识、情感、态度的交流,让人身心愉悦。以上的几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种方式的探索,都基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之上,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注重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并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点滴体会 篇12
提起阅读能力,很多老师就自然想到读懂词语,读懂句子,读懂段,读懂篇,就会想到朗读、默读和背诵,以为训练这些就是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这是对阅读能力的误解。没有真正领会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和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没有做到“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其实读懂并不难,问题是阅读能力不仅仅是读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这里说的是“重点”,自然还有其他能力。课标还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当然还应当有语感、朗读、默读、背诵以及速读等能力等。这种综合能力还被表述为独立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是独立阅读能力的基础和核心。
课标提出的每一条阅读教学目标,都需要我们从各年段发展的连续性上整体把握,认真学习领会,认真贯彻执行,绝不能只关注本年段的目标。
这种语文教学每天都“这样重复昨天的故事”,削弱了孩子的阅读需求,扼杀了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也是学生厌恶语文课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阅读教学首先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阅读过程中充分理解文本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有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作用。怎样进行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阅读兴趣的激发
1. 加强朗读训练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之一。朗读训练是实现这一目标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张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要辅之以朗读技巧和朗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将一句话、一个片段、一篇文章读正确、读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一般来说,朗读训练主要有两条途径:(1)教师范读“激情”—师生小结“言情”—学生依“情”朗读—体会感情,了解文意。(2)学生尝试“激情”—师生矫正“言情”—学生依“情”朗读—体会感情,了解文意。这里的“情”,指的是课文中某句话或某个自然段特定的语境和情境中所蕴含的感情。
2. 恰当的鼓励
阅读教学是文本、生活与人的心灵之间的一道桥梁,教师应把爱心、微笑、激动、感受带给学生,营造一种配合、民主、愉悦的氛围,变苦学为乐学、趣学。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如在教学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时,先让学生理解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然后才能入情入境地读,抒发自己的情感。具体朗读时,教师给予学生适时的评价:“你敢于站起来朗读就是了不起的进步”“你读得真甜美”“你会读好的,相信你能行”“你简直就是一位了不起的演讲家!”……这样的评价语,往往让学生心花怒放,大大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真正做到了自己与作者、与文本融为一体。
3. 小学阅读教学是融多方面能力培养于一体的综合训练
小学阅读教学是一项基础工程、系统工程,是融多方面能力培养于一体的综合训练,有其特殊性。因此教师要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纲,真正领会其精神实质,不随意提高阅读的门槛,不人为地设置阅读的障碍,相信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正确、精心引领下,是可以逐步建立信心,激发阅读欲望和兴趣的。
二、阅读教学应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氛围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太阳》这一课时,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上网去查阅有关的天文知识,让学生通过上网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解决课文中的疑惑。再让学生在班上把上网后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汇报,各小组互相交流讨论。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对天文知识的浓厚兴趣,课外,这位教师还让学生组织了一个天文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在上网或到图书室借阅课外书及观测天体,进一步让学生去认识、探索宇宙的奥秘。
三、把握文章脉络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善于看文章的人一定要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所谓思路,就是作者写文章的思维脉络,是作者构思文章的顺序。
从教学上讲,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之前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作者的构思特点,那么,就可以驾驭教材,并根据文章的脉络进行阅读教学。从学生来讲,如果学生在学习之前初步摸清了作者的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脉络,就会学会独立阅读的方法,也就会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开放思维发展的质疑点,培养阅读能力
“质疑”是学生在对教材深层次理解和探究的基础上的一种求真、求异的思维过程,它蕴含着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体现,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学会思维、开放学习思维的质疑点。
五、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如《草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课前可以播放赞美草原的歌曲,播放描绘草原景色的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抓住景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写蒙古族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可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六、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1. 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检查预习效果,进行总结评比,久而久之,熟能生巧,阅读能力自然形成。
2. 培养学生细读深究的习惯。
首先,教给学生自读课文的方法,每篇课文都要求多读,并带着问题读,每次读的要求不同;其次,要教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着重解释,让学生知道只有用词准确,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3. 让学生依据文章的内容想象情景,创设情境,从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 为学生提供阅读的空间和阅读的材料,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自觉地进行阅读。
5. 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积累词汇,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通过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将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教师在这方面要予以足够的重视,采用最佳的阅读方法。阅读教学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投入学习精力,更能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然而,无论如何阅读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基础知识,离不开语感的培养,离不开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离不开对生活的感悟,离不开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问题”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摘要:<正>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为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加强阅读教学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环节。提起阅读能力,很多老师就自然想到读懂词语,读懂句子,读懂段,读懂篇,就会想到朗读、默读和背诵,以为训练这些就是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这是对阅读能力的误解。没有真正领会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和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没有做到“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乐霞.语文教学“读”领风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得体会[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
[2]王新民.浅谈小学阅读教学的点滴体会[J].中国:东盟博览,2013.
小学科学教学随笔 篇13
李飞丽
每天我们滔滔不绝的在课堂上讲个没玩没了,不仅学生听得疲倦,老师一天下来也疲惫不堪,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面对此困惑,我经常思考:怎样让学生学的轻松,老师讲的也不累。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我经常留意自己的课堂环节,是哪些地方设置的不合理、哪些环节老师没必要讲,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基于这样的思考和留意后,我发现我给学生放手的机会太少了,几乎都是我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怪不得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死气沉沉。
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之后,在备课环节上我更加细心,准备更充分。首先,我了解了整节课的环节后,思考哪些地方是让学生由活动中发现的,哪些地方需要老师做出引导。其次,我的课堂语言要精简到位,不能重复啰嗦。在上四年级《一天的食物》时,这样成就感我终于体会到了。我找了一些蔬菜水果主食副食肉类等食物的图片打印出来,精心的设计了教学环节。当我拿着这些彩色的美食到教室时,孩子们很新奇。在引出今天所学知识后,首先我让学生分别写出昨天自己吃过的三餐都有什么,于是孩子拿出记录本认真的写了起来。写完后,请一两个孩子展示自己的结果。在展示结果时,我引导孩子怎么分类,于是,我拿出准备好的图片让孩子在黑板上贴出他们的分类方法。孩子们很兴奋,每个小组派出两个代表把他们的分类方法分别展示出来,每个小组的分类方法都不一样。还让孩子们了解到其他小组同学的想法。这样一堂课下来,孩子们不仅自己动手动脑学到了知识,还让这些知识更加深刻,老师也很轻松。此时,我才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放手,让学生去发现知识,主动学习,这样老师才能获得真正的轻松!
谈到科学教学就要说到科学精神、科学态度。那么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最勤劳的名族。按常理说,既聪明又勤劳的人是应该取得伟大的成就的。为什么在我们中国大地上自工业革命以来就没有取得过引领世界变革的新技术呢?答案很简单,我们每个老师都知道,那就是缺少创新才能!为什么既聪明又勤奋的民族就缺乏创新呢?
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上世纪说过一句话:“你们根本不用担心中国,因为中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100年内,无法给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她的这句话让中国的思想家们非常不舒服。但从她说过这话到现在,中国的确没有出现大的思想家。没有新的思想 就不会有创新。撒切尔夫人的话让我们每个中国人听起来都感到不舒服,但事实就是这这样。我们为什么不会产生新的思想呢? 因为我们目前的社会现实还是一个不太敢怀疑权威——尤其是权力——的环境,还是处于一个思想相对封闭与禁锢的文化系统中,很多人“把自己的脑袋变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以至于有人就认为现在的中国“是一块不产生思想的地方”。例如,我们老师不敢怀疑专家,尤其是有权力光环的专家,有的老师也会在下面对专家的讲评有异议,但是很少甚至没有人去直接的质疑专家。因为害怕,害怕说错了,害怕领导不喜欢,害怕影响自己的工作(比如评课,一般是专家怎么评,老师就怎么讲。实际上讲一节所有人都公认的好课,是不可能的。也是非常有害的)。学生不敢质疑老师,害怕说错了被老师和同学嘲笑,老师一般也不允许学生质疑自己,挑战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权威,那样会感到很没面子。于是老师的脑袋成了专家领导思想的跑马场,学生的脑袋成了老师思想的跑马成。比如在课堂上,我们的老师会问“是不是啊?”学生回答“是”。老师接着问“真是这样吗?”有学生就会说“不是”。如果老师接着问“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几乎就没有学生发言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学生养成了揣摩老师心中答案的习惯,不愿意或者不会独立思考”。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为了老师心里的那个答案而放弃自己思维的尊严,为了老师一句廉价的表扬而放弃自己的思维,一旦如此,我们教育的灾难就已经降临。没有了自己的思维,还能有创新吗?
小学教学随笔 篇14
200X年的夏天,我离开了我的学校,又来到了另一个学校。而这一次,身份变了,我不再是一个学生,而是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出现在了嘉峪关市第四中学,从此以后,我是一名人民教师了。而在这之前,我从来不了解这两个词对我意味着什么。这一学期下来,我心里似乎有了些许的概念,而老师的形象似乎也有了轮廓。
从第一天的军训开始,我就告诉自己,我要教好这个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那种热情还真不是说说而已。在随后的教学生活中,我越来越发现我班上的某些学生开始原形毕露了,开始打闹、不写作业、上课说话 而我像所有新上任的老师一样,理想主义的认为说服教育应该是可以以,我不骂他们,不打他们,只是每天给他们讲好多话,不是大道理,不是大空话,将我的奋斗的过程,讲一个成功的人该具有的特点,讲这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讲社会现实 总觉得能够感动他们,然后和他们一起奋斗、一起成长。经常和学生打成一片,开家长会,家长都反映学生说我像他们的大姐姐,学生也经常跟我撒撒娇,开开玩笑,关系很是融洽。我的心理健康活动课也要求我以这样的形象出现的他们面前,加剧了这种局面。而事实证明,这一切是行不通的。于是,我在迷茫的同时把眼光放到别的老班主任身上。不交作业要打手掌心,迟到要罚买扫把、罚卖盆栽,上课说话要发扫地等等,我开始思考,也许正是这些琐碎而具体的惩罚措施才是监督他们的有效办法,因此我也开始适度学习,稍做改变,比如说迟到的要做卫生,只到下一个迟到的人出现。我也时常产生内心冲突,刚上完一节气氛很好的的活动课,跟学生交流的很好,俨然一位善解人意的知心姐姐,一下课立刻又变成一个严厉的班主任的形象,我不是没有角色冲突的烦恼。我从一个“天使”变成“恶魔”,我开变得严厉,开始惩罚他们。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成长,还是一种保守。 另一方面,我也很单纯的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变得很优秀的,而现实中,有的学生就算你用尽全力,他的表现和成绩也只会让你苦笑。我开始想到老教师的那句话,老师并不是万能的,不是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我对这个观点的看法,就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变得很优秀,特他们的个体差异还是存在的.,比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基础、天赋等等,因此我给他们每一个人的目标都应该是因人而异的,都应该是适合他们的,而我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上提到的“跳起来摘到的苹果是最甜的”,最能反映这一点。至此,我从一个理想主义者走到了现实中来。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体会】推荐阅读:
教师随笔小学语文参考07-25
小学语文课堂随笔范例09-25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随笔05-22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随笔08-24
小学一年级部编语文上册随笔10-27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体会06-29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体会06-07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心得体会(教师反思随笔)11-06
感悟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0-15
小学语文教学法心得体会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