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共9篇)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 篇1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
湛江市麻章第二小学 洪 梅 504394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课堂教学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地,随着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但是,积深已久的语文教学弊端,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滚滚大潮中,更加明显。语文,本应以其特有精致的语言、鲜明的形象、丰富的内蕴、广阔的视野,使孩子们产生强烈的兴趣。如果它一旦沦为应付考试的工具,只有机械的操练、乏味的“分析”就会成为孩子们的学习的负担,令他们黯然神伤。迈入二十一世纪,面对这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世界,我们必须有一种加快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的紧迫感。从我所听过、看过的教学观摩课中,也产生了一些疑惑,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对课堂学习方式的疑惑。
1.“自主”与“自流”。“你喜欢学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你想怎么学?”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的确,它能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是物本向人本的提升,是认识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然而凡 1
事都有个度,当新的课文还没有成为学生产生强烈阅读欲望的“诱因”、学生还没有对阅读文本产生欲罢不能的内驱力时,便让学生自定、自选学习内容,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还有,在汇报(全班交流)时,学生汇报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自己没主见,教学无主次,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如此教学如何能有益有效?学习离不开教师,自主学习的确需要宽松的教学氛围,但为了让学生去自主,教师让出“平等中的首席”,甚至不去组织学生学习,退出教学的舞台,成为一个旁观者,这实质上是把自主学习异化为了放任自流。例如,有位教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在学生初读后问学生:“此刻你心中有什么滋味?是不是觉得酸酸的、甜甜的、苦苦的?”接着让学生说感受,谈体验。学生一会儿说酸,一会儿说甜,一会儿说苦,东一榔头西一棒,杂乱无章,学生说到哪儿,教师就跟到哪儿,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主导权,对教学无组织,对学生不引导,弄得学生和听课的教师如坠雾中。我们既反对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也反对教师跟着学生走。教师应该是学生的领队,当学生需要“引导”时就站到队伍前,需要“穿针引线”时就插到队中,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确实担当起促进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
2. 合作学习“拉郎配”。“合作学习”目前被教师视为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的最有效方式,风靡小语课堂。但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呈现的方式、活动的展开、合作的组织等有些主观随意。只要教师觉得该合作学习了,即使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毫无探究欲望,也必须迅 2
速加入学习小组;教师觉得该汇报成果了,即使学生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合作学习也必须戛然而止„„合作学习成了变相的“拉郎配”,成了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例如,有位教师教学《曼谷的小象》,一节课组织了三次合作学习。第一次在初读课文后,要求四人小组谈谈初读后的感受;第二次在重点理解小象拉车、洗车部分,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你觉得小象怎样,哪些词语表现了小象的聪明、乖巧?小象为什么会这么聪明、乖巧?”第三次大组交流:“假如不要小象帮忙,我们还有哪些办法把车拉出来?”第三次合作学习,除了第二次有必要外,其余两次纯属为合作而合作,毫无意义。我们认为合作学习不只是一种外在的东西,而是一种精神和内在的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契机,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呈现的方式、学习的组织等。不要大事小事必合作,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合作学习的价值,否则这种合作学习就会浮于表面。课堂教学中以下几种情况比较适宜使用合作学习:
(一)是出现了新知识,需要培养探索、合作能力时;
(二)是遇到大家都企盼解决的问题,而依靠个人能力又不能实现时;
(三)是学生意见不一致且有争论时。
因此,要改革课堂教学的结构。改革课堂教学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工程。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3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教师要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只有充分考虑,才能设计好教学过程。例如,在教《要下雨了》这课时,学生对课文看似容易理解,其实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的。在备课时,我就考虑到这点,在课堂上,采用提问和朗读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了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教师要设计可操作的教学活动,实实在在地落实教学目标,踏踏实实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为了炫耀教师水平而追求“新”、“奇”、“特”等。曾经有位教师上自然课,把材料发给学生后就任由学生摆弄,整节课老师几乎不说话,学生嘈杂的声音充斥了整个课堂。用了将近一小时的时间,学生得到是一些破碎的似是而非的结论。执教者自认为充分实现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理念,我认为其实扭曲了高效课堂的实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能学到一些什么呢?一节课就这样白白地浪费了,这就是华而不实带来的课堂教学的低效率。
二、对课堂流行语的疑惑。
随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 4
己的方法来学习语文。这些流行语的产生本身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热闹的背后有许多让人深思的问题。
1.“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堂上,教师言罢,教室里立刻人声鼎沸,场面极为热闹。但学生喜欢的方式真的只有大声朗读么?这跟教师的导向有很大关系。在小学阶段,教师比较强调高声朗读,因为,这样易出效果,也便于教师检查。但是,其他的阅读方式学生难道就不需要掌握了么?在《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退一步说即使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阅读方式,也不要总强调“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学生不喜欢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随心舍弃了。比如默读和浏览,要求学生将字码直接译为意码,这是一种高心智的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对默读提出了具体的分段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默读。但在学生自主选择时,往往避难就易。如果一味地用喜欢的方式读,极易让学生产生遇难逃避的不良心理。
2.“你学懂了什么”。教师话落,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场面热烈感人。教师或全盘肯定,或蜻蜓点水式评 5
价,不深究,听之任之。仔细品评,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可谓竞相纷呈。然而遗憾的是,教师的种种表现常缺乏针对学生语言表达加以点拨、引导及在情感体验上体现“拨云见日”的功力,给人以“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更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提问单纯地成了教学的形式,而没有成为深入探究的绝佳途径。下一环节的教学几乎又是从“零起点”开始,很少去考虑学生已经获得了哪些信息,造成资源浪费。
3.“你想学哪一段,就先学哪一段”。如同在语文课堂中设置了学习超市,教师根据多数学生的选择进行教学。表面上看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教学中,这种方式对所有的课文都适用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或写人、或叙事、或状物、或说理。结构或并列或总分,文体有别,结构各异,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个性,一概以“你想学哪一段就学哪一段”可以吗?而实际上,我们常常看到的只是教师虚晃一枪,“真主意,假商量”而已。教师总是有办法赶着学生朝设计好的圈子里钻。
4.“你真棒”。现在教师视批评如越雷区、如履薄冰,似乎稍有批评就会扼杀一个“牛顿”,夭折了一个“爱迪生”。殊不知,一味这样只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温柔杀手”。当课堂上激烈争论的学生期待教师的明辨是非时,教师所给予的“你们都有一定道理”“你们都很聪明”就会弄得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的观点到底对不对,这种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赏识,只会对学生正确理解知 6
识造成误导。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赏识的分寸。
三、对语文课堂学习内容的疑惑。
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语文学科在课程特性上出现了异化、变质现象,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有的课堂注重知识内容的任意拓展,而忽视了语文课的本体训练,这较多出现在教学常识性课文时。例如,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第七册的《新型玻璃》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读研专题:“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作用呢?请自主选择一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研读,然后向大家汇报。”学生没费多大力气就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作用罗列出来,至于课文是如何借助语言对这些特点、作用进行说明的,学生则根本没有去细细研读、体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一些教师为了体现所谓的新理念,将《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专挑“科技含量高,网上资料多”的课文让学生研读,但在设计研读专题时,既不注意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年龄特征,结果只能失去语文课应有的本色,“种别人的田,荒自家的园”,将语文课上成常识课,让课堂成为少数尖子生的“一言堂”。有的课堂热热闹闹、唱歌跳舞,学生的活动形式多,唯独读书不多,语文教学变成了艺术教学。我们不能否认,绘画、唱歌、表演走进语文课堂可以使语文课更轻松、更活泼,可以带给学生 7
欢乐,使语文学习更快乐;增强课堂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加强“整合”,可以开阔视野,使语文学习效率更高,更能体现大语文观。但艺术究竟该在什么时机走进语文课堂,学科之间究竟以什么方式整合,应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应为“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服务,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如果为追求气氛而“艺术”,为整合而“凑合”,结果只能是语文学科丢失本性,异化本质。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我们的主战场。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课堂教学因素占了相当的比例。在这纷繁的课改大潮中,作为一线教师,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常常进行教学反思,停下步子聆听心灵思考的声音,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我想,瞻前顾后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郸学步也不好。拥有可贵的灵魂思想,善于去伪存真,学会吸取精髓,才能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减少在左右摇摆中的机械追随与模仿,潜心提炼,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我们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 篇2
一、教师首先要做智者, 能拨开云雾见月明
教师对当今的课堂改革和自己的课堂要有清晰的认识。课堂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我的课堂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吗?我认为课堂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 减轻学生负担, 让学生学得轻松, 教师教得愉快, 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课堂改革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教法、推倒从来, 而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寻求新的教育模式、评价模式等的新尝试、新变化;课堂改革不是走形式, 而是要落到实处;课堂改革不是盲目跟风, 今天一种做法, 明天一种模式, 而是要结合实际探索实践, 积极稳妥地推进。因此, 教师既要克服畏难情绪, 不被课改吓倒, 不把课改当作高不可攀的事而不求改变, 也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 不做急于求成的事。在课堂改革面前, 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 澄清模糊认识, 不断学习, 不断丰富自己, 完善自己, 提高自己的品质。要用先进的课改理念和课改经验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不照搬照套, 应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尽最大努力去提高课堂的品质。在理念更新和课堂实践中架起一座桥梁, 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自然、有序地学习和参与实践体验, 为学生的发展、将来的幸福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要做学生, 要心无旁骛脚踏实
教师是课堂改革的首要因素。教师要上好课, 必须先要研好课。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同时语文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课程, 可以说语文教学是将多种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在《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报告中指出“语文课要让学生感动, 感动会给学生生命铺上了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语文教师就是创造感动的人。要感动学生, 教师首先自己要感动。感动来自哪里?感动来自教师的学习。因此, 语文教师要先做学生, 静下心来学习, 细心研究教材, 研究学生, 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 上出语文课的特点, 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的情感与魅力。要上好语文课, 语文教师不仅要学识丰富。同时, 要具备人品。一个不具备人本教育思想、不尊重学生的老师, 是不能感染影响学生的, 是上不出好的语文课的。
三、教师要做自己, 做课堂改革的主人
我的课堂我做主。教师是课堂的策划者, 好比导演, 课堂就是舞台, 学生是演员, 舞台千变万化, 演员形形色色。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 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手法。课堂效果怎么样, 就看教师怎样导。
在倡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的今天, 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课堂教学要由教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师生互动上来,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前提是必须“认识”学生的价值。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资源是学生, 不仅是为了突出学生主体, 而是必须能够让学生的学业水平超越教师的原有知识水平。因而, 教师应该充当发动学习的人——让学生和学习直接对话。我以为这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作用的重要体现。
第二,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方法, 探寻好的教学模式。教无定法, 但教一定是有法的, 好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方法因学生而变, 随学情而变, 教师要遵循“学规律”去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 教学的重心由获取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所研究出的课堂两步法、三步法、四步法、五步法……都不是僵化的规定, 但好的教学模式都遵循了先学后交流再教的规律。新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小组讨论, 课堂展示、质疑问难等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语文课堂中。的确, 这些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如果流于形式, 就会失去效果。要将学习活动落到实处, 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应进行目的和实施方法的指导, 提醒学生活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使得学生有迹可循, 避免资源的浪费, 减少参与时的盲目性。同时, 教师应提高参与意识, 主动走进每个小组, 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就在身边的亲切感, 既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又能够及时的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予以指导帮助。只有这样, 才不至于使课堂活动流于形式;只有开展不流于形式的课堂活动才是课堂质量的保证。
第三、创造性教学是课堂改革的基本要求。好的课堂不能模式化, 提高课堂质量, 要求教师要具有创造力, 创造富有生命意义的课堂。要实现创造性教学, 教师首先必须用好教材, 要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让教材处于“激活”状态,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的教学环境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删减, 使之更切合学生的实际。尊重教材, 紧扣目标, 依据教材, 超越教材, 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要实现创造性教学, 教师还应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 保护学生个性化发展。针对不同的学生, 因材施教, 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学习上的优长, 在课堂中自信学习并获得最好的发展。要实现创造性教学, 教师还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 设置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促成学生的思考与冥想、探索与发现、交流与争辩、体验与感悟,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 启迪学生的学习智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点滴体会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误区;扭转观念
要适应新课程体系教学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但是,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首要的是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树立良好的改革意识,更新观念,取长避短,我们基础教育的弱点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差。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但以“填鸭”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听讲——记忆——练习——知识再现”为主的教学方式是造成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课堂完成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成为我们在课改中的研究重点。
一、扭转教学观念、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服务的,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1、充分利用视觉作用,让孩子去画、去看、去描。儿童记忆材料是以视觉加工为主,但孩子更喜欢生动直观、色彩缤纷的图画、图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深刻地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用图来增加情趣,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画资料,将看图和学习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运用色彩,为教学服务,鼓励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色彩,想象、描绘自己心目中的世界。神秘的星空,太阳初升的草原、山村、森林、大海等,在孩子的笔下,变得多姿多彩,充满生机。
2、充分利用学生语言积累,让孩子去说、去读、去讲。大家知道,拼音教学是枯燥的,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从学生熟悉的语言环境中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识,再通过学生的口头语言,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3、开放课堂教学的空间。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课堂教学应顺应孩子的天性,从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出发,设计教学方法,如在上《复习拼音》一课时,我将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皮卡丘引进课堂,以学生喜欢的“打靶开花”,“找朋友”等游戏,展开复习内容,以闯关的形式贯穿整个课堂,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的积极性被激发,情感得以交流,个性得以张扬,自主、实践、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课堂教学轻松活泼,学生学得扎扎实实,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使课堂显出勃勃生机,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认真实践,学生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
1、从学习内容着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具有几方面的特征,对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过程有内在的动力支持,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从教学内容入手,在教学中坚持两个原则,即学生自己能说出来的教师不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方法交给学生,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如生字的分析,课文的朗读等,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理解方法,学生谈出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再进行点拨。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充满成就感,有了自信心,这一切,又激发他们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
2、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习惯。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进行合作学习,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成4人一组,互教互学,共同提高,为了使这种学习方式不流于形式,教師从细微处着眼,进行指导,让每个学生承担着不同的学习任务:有的当组长,负责整理每个小伙伴的发言,并准备在全班交流时能谈出自己小组的见解;有的当主持,负责协调小伙伴的发言顺利;有的作音量控制员,控制小伙伴发言的声音等等,每人承担的角色随时更变,这样,每人都需要与他人交流、合作。不仅如此,对学生如何发言,如何倾听,如何评价,如何质疑等,教师都给予具体的指导。
3、建立新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重视感动情感的开发。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式和发展,建立新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旨在改变传统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确定性,而感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那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感动情感的开发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教师而言,感动是取得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一个冷漠、毫无激情的教师,他的教学必定是枯燥无味的,而激情源于感动,开发感动情感是形成教师课堂教学激情的重要因素。在这种前提下,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与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的根本是创设学生乐学的教学扭转,为此,语文教师必须根据自身的感情认真挖掘教材的感动因素。而教材的感动因素往往源于文本的关键处,它是文本与师生生活最密切的触及点。只要教师紧紧扣住这一触及点切入教学,感动便会如约而至。
总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革,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教师有一定的课堂教学评价艺术,需要教师方方面面无私地付出,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我将一如既往,付出努力,迎接成功。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点体会 篇4
为了加快推进素质教育,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去年5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6月,教育部下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8月,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接着,《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实验区开始使用。因此,准确把握《课标》精神,并以此为依据改革教学,便成为课程实施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个人学习、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以求教于同道们。
关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语文教育专家们在各种媒体上已经发表了多篇论文,论述深刻,阐释清晰。因而,本文主要是结合本地的小学语文教学教研实践,第一,谈谈对语文课程目标的认识,第二,就实现课程目标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我们知道,课程目标对于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改革语文教学,首先要对语文课程目标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而当我们把《课标》精神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结合起来思考时,就会对语文课程目标有一个准确的认识──那就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我们知道,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而整个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不同学科的具体目标来完成,所以,语文课程目标是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相一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要体现时代要求。并将课程功能的转变列为六个具体目标之首: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承倾向,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纲要》还强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由此,我们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再来看看语文课程目标。既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那么语文教育就应该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课标》在前言的“课程性质与地位”部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对语文素养进行了具体阐述。“课程目标”部分,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出了课程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实施建议”部分,又围绕如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出了教材编写、教学、评价、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建议。可以这样说: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贯穿于《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我们领会、执行《课标》精神的核心。
第三,怎样理解“语文素养”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对其进行了具体阐述:“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另外,在课程总目标中,又对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提出了十项具体要求。我们从中体会到,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个性品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使学生有较强的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使学生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健康的个性等。
课程目标,既是教材编写的目标,也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因此对语文课程目标有了清楚的认识之后,如何采取措施,改进教学,实现课程目标,便成为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在此结合我们学习、实践《课程标准》的实际感受,提出三条教学建议。
第一,整合教学过程,体现三个维度。
如前所述,语文课程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也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围绕这一总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又从语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以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譬如,总目标中的“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而“学会汉语拼音,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等属于“知识、能力”方面的教学目标;像“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等则是侧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全面理解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教学过程也应体现出目标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对此,《课标》的“教学建议”部分指出:教学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哪一个年段、哪一项内容的教学,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都必须综合考虑教学目标,努力体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具体地说,对于一堂课的教学,既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制定明确的语文知识、能力目标,又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应该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获得怎样的学习方法,形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这样,使语文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这三个方面的目标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实现。
比如,一位教师执教《爬山虎的脚》一课,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爬山虎的叶子与脚的特点,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2)在阅读过程中,能对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并主动探究解决;(3)继续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体会和再现课文所描绘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了解作者是运用哪些生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的,学习并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又注意了对教学过程的整合,使这三个方面的目标在同一过程中实现。比如,检查预习时,当学生说出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并提出不懂的问题时,老师就这样提示学生:下面我们来深入地学习课文,看一看对于预习中你已读懂的内容,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对于读不懂的问题能不能自己读书解决。这一方面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又是在引导学生学会经历学习过程:对于已经读懂的内容不要满足,对于没读懂的内容要力求通过自己读书探究解决。再如,在学生通过读书想象,了解到爬山虎叶子的美丽与可爱后,老师就进一步总结鼓励:我们就应该这样一边读一边想,不但读懂了课文,而且还获得了美的体验。这既是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读书,就应该边读边想;而情感的熏陶,需要潜移默化地体验和感悟,等等。
这样,学生在主动的阅读实践过程中,不仅认识到了爬山虎的叶子与脚的特点,而且喜欢上了爬山虎这种植物,同时也学到了一些阅读的方法,有利于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而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抱着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做教学的有心人,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第二,改变学习过程,加强语文实践。
以前的语文教学,教师关注的多半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对学生所经历的学习过程往往有所忽略。课程改革之后,为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必须切实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因为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语文教育,应该使学生经历一个怎样的学习过程,才能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目标呢?回答是:加强语文实践,别无他途。这也是由语文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
我们知道,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而语文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又决定了语文能力的提高必须靠大量的语文实践来实现。正如《课标》所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语文素养,还包括良好的品德、健康的情趣、正确的价值观等人文素养,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必须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来完成。《课标》“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来实现。综上所述,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必须靠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实现;同时,学生道德品质、健康个性、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又必须靠语文实践过程中的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来实现。
那么,如何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首先是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还是《爬山虎的脚》一课的教学,在认识爬山虎叶子的美丽与可爱时,教师就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可以把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展开丰富的想象,试一试能看到怎样的画面?而认识爬山虎脚的特点时,学生仍旧像刚才那样一边读一边想象,并把想象到的爬山虎脚的样子画了出来,有的学生还边读书边对照实物来认识。这样,学生在大量的读书、想象、思考、感悟、观察、表达的语文学习实践中,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形成了阅读能力,还获得了审美的体验,学会了学习。正如《课标》“教学建议”部分所指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可以这样说,加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尽力促使他们自己去阅读、思考、感悟,自行探索,自求了解……这样,通过一项项内容的学习,学生所得到的不仅是一个个结论,而且通过自己能动地听说读写、思考、体验等实践活动,悟出了怎样去读,怎样去想,怎样去说,怎样去写,从而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表达方法等,真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其次是拓宽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领域,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育体系。《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然后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道理讲得非常明确,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已经有不少实证。如,昌邑市奎聚街办中心小学针对传统语文教学封闭、单一的弊端,主张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密切结合,构建了名曰“一体两翼”的大语文教育体系。他们以学科课程教学为突破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地位,不论是阅读教学的“六段主动式教学结构”,还是作文教学的“学导式教学模式”,都是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在活动课程教学中,他们重点抓“大阅读”课,设计了“五种课型”,让学生经历大量的读写实践;在课外、校外活动中,他们组织了学生自愿参与、自主进行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母语大环境里历练语文学习的本领。实践证明,“大语文”教育体系不仅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学生其他学科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在更加广阔的时空领域里学语文用语文,不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而且在学习实践中真切地认识到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更加热爱祖国的语文,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加浓烈,使语文学习形成良性循环。这是对语文教育体系的整合,也是对语文教育体系的创新,应该是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第三,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课程教材改革之后,实施的关键就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这是关系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要害问题,也是语文课程目标将其列为三个维度之一的原因所在。因此,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就必须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实践中,形成语文能力,受到情感熏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合力攻关、深入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的创新精神,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建议”中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已成为今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心任务。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前提与基础就是自主学习,因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是提倡创造性的学习,这是和过去的维持性学习、接受性学习相异的。而创造性学习的基础就是自主学习,所以高质量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
那么,如何加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认真阅读《课标》的这两部分内容,便可概括出以下几个要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允许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专题性、探究性、综合性学习是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当然,对于不同内容的学习,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措施也会有所不同。下面我们来看一个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例子。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 篇5
庄晓华
读了李建萍主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一书,深受启发,感触很深。《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把学习变成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借助发展性的评价,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下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谈谈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些想法。
一、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策略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和发现新问题,自己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课题。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的理解是:素质教育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为了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理念,必需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初步解决现实问题能力。
㈠、改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方式的建立。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因而,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完善、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式。
㈡、以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来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习。因此,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必须以科研实验为先导,从课堂教学改革人手,构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新型学习方式建立的教学模式,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科学的教学行为。
㈢、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建立。
新课程主张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发展性教学评价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它是促进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助推器。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我认为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有正确的评价目标。教师的评价目标要从静态的、一维的、单一的、终结性的、刺激性的评价转为动态的、多维的、综合的、发展性的、激励性的评价;要从注重智力转为注重多元能力,即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再现能力、应用能力、对知识的重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假设能力、推理判断能力、选择能力、求异能力、质疑能力、批判能力、立论能力、概括分析能力;要从关注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转为关注了解学生理解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创造了什么、发展了什么。
2.教师要有饱满的评价激情。教师的评价倾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个眼神,都会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真诚的热情,特别在学生采用自己习惯、擅长的学习方式或提出有创意的想法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以学生肯定、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信息,使每个学生随时都感受到来自教师、同学间的鼓舞。
3、教师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教师要注重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产生更多的积极效应。例如,结合过程和结果评价学生,既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又能促进学生注重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结合教师与学生评价及学生间相互评价,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探索、体验的过程和教学相长的过程;结合书面考试、口头表达、课堂提问、平时作业等评价形式,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程度。
二、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原则
教学中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还应遵循以下原则:⑴全体参与性原则。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成分自由的发展。因此,面向全体,注重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方向。⑵主体能动性原则。“现代教育派”代表人物杜威的“学生中心说”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这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⑶启发探索原则。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目的在于引导而不是代替“学生的探索”。⑷求异求优原则。要引导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尽可能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并能从“异”中求“优”。⑸民主愉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平等对话,互相尊重,相互启发,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情绪。这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保证。⑹个性化原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帮助,这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客观要
求。⑺实践操作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脑、动手、动口。这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⑻评价激励原则。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成果,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帮助学生实现成功,体验成功。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 篇6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让学生经历过程、体验学习,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新的方法,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习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组织操作活动,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能把操作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一个操作活动。还要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采取边说边操作,边讨论边操作等方式,让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规律等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如: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与其让学生准备一个实物钟面,不如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把大格、小格、时针分针及其相互关系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 再如,为了理解“形变体积不变”的道理,可以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这样不是更浅显易懂吗? 对于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2、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即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在自主探索中,教师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放与收、过程
与结果之间的辨证关系。对于那些比较简单的,学生通过努力解决的问题,就应大胆地放。比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了一个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6厘米,求圆的面积?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和暗示,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3、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示范把圆转换成学过的图形,再通过学生的观察推导出公式。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发展。我在教学中曾这样尝试过:先小组讨论3个问题,圆与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你想通过什么方法推导圆的面积公式?面临什么困难?通过小组讨论得出不同之处是圆是由一条封闭曲线围城的平面图形,面临的困难是如何把曲线转化成直线。聪明的同学也许会想到把圆平均分成2、4、8、16份,然后各自操作,再讨论,随着等分份数的不断增加,你有什么
发现吗?有的同学会说,份数不断增加,曲线越来越直,全班再想象,如果把这个圆无限等分下去,会怎样?最后学生会明白曲线最终会变成直线,拼成长方形„„可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4、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如简便运算123-97,可利用学生买东西的经验来帮助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3元零钱,买一件97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3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3+3=26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习题。再如:某公园的门票成人每张10元,儿童每张5元,30人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每张7元,28个成人和40个儿童,该如何购票?学生们通过思考、计算,找出了多种解法,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
联系生活实际,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验“用数学”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
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5、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将原本枯燥、乏味、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直观,能够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先用课件演示一些学生们比较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如飞舞的蝴蝶、空中的飞机等。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图形美吗?美在什么地方?‖通过师生间的讨论、交流,学生感受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两边全等的特点,体会图形对称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通过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动态素材,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他们的审美情感。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 篇7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现状
“少时若习惯, 长大成自然”。 小学低年级时期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 对学生打好语文知识基础和培养语言能力都意义深远。 然而, 从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现状看, 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阅读教学课时分配不合理。 小学是打基础阶段, 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阶段。 具体教学活动中, 大部分教师都将教学重点放在识字、写字教学上, 而忽视阅读教学。 这种情况将导致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效果良好, 而缺乏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对其未来进行更高阶的语文学习不利。 二是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与互动。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大多年龄偏小, 具有好奇心重、注意力不集中、想象力丰富及好动、顽皮等特点, 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 如果没有与他们互动, 及时督促他们, 学生就会思绪“神游”, 无法专心学习, 最终影响阅读教学整体效果。 三是教师对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认识不足, 重视度不够。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时常听到这样一种论调:低年级语文就是识字教学, 阅读教学只是“点缀”, 因为低年级学生大多没有足够能力理解文章。 这种看法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 但经不起任何推敲和检验。 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课堂, 并积极参与课堂。 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现状来看, 教师对课堂氛围能促进教学的认识明显不足, 引导低年级学生自由阅读时, 缺乏必要的引导, 致使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不读或者默读。
二、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改革具体对策
针对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 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 阅读教学时, 要想取得良好教学成效, 当务之急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只有培养起阅读兴趣之后, 才有可能配合教师主动学习, 进而产生巨大的阅读动力。 那么, 该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语文的兴趣呢? 笔者认为是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应本着快乐教学原则, 用情趣引导的方式开展教学。 如学完二年级语文《白雪公主》后, 大部分学生都会意犹未尽, 这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 引进更多有趣的童话、故事, 包括《中华上下五千年》、《安徒生童话选集》等, 以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作为引导, 为学生打开阅读大门, 拓宽阅读视野, 从中收获兴趣和喜悦。
(二) 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师生互动是一节高效教学课堂的必备要素, 一方面, 通过互动可以及时掌握学习实时动态, 帮助教师及时调整课堂。 另一方面, 学生通过与教师互动, 能收获教师的关注, 更好地理解和感知文章。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十分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如教学《秋天的图画》这节课时, 笔者先用情景导入方式与学生开展互动:“大家看一看窗外, 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么? 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通过两个简单的问题, 学生的注意力立刻被集中起来, 大家踊跃回答刚才提的问题。 接着, 笔者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趣:“秋天是这么美的季节, 我们要不要一块感受下呢? ”在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后, 笔者顺势引入今天的教学主题———《秋天的图画》,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 认识和感知秋天的“美”。 通过类似课堂互动, 既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 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让他们感受到语文知识的丰富多彩。
(三) 强化学生对阅读技巧的锻炼
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 教师除了进行识字训练打好基础外, 还要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技巧。 其中, 最基础也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查找文章中心内容和段落的中心句子, 懂得如何概括段落大意。 如指导学生阅读《难忘的一天》这篇文章时, 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通读, 读完课文之后, 笔者提出以下问题:“文章中的我最难忘的一天是哪一天? 为什么这一天这么难忘? ”很快, 学生便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到答案。 接着, 笔者再一段段地讲解, 讲解过程中要求学生概括段落大意。 还可以针对段落中的重点句子重点指出, 并选取重点句子的重点词语遣词造句, 以此加深学生对词句的理解, 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进行低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 教师还可以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各种条件, 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如上阅读课之前, 可以发动班里学生自愿贡献课外读物, 建立班级“阅读角”, 阅读课和课外时间与学生一块阅读。 之后, 还可以组织学生就自己阅读的收获和体验进行交流, 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对表现不足的学生及时提点。 久而久之, 会有更多学生加入到阅读队伍中, 班级阅读氛围自然形成。
三、结语
教师要顺应改革发展要求, 针对阅读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革与优化, 以培养和提升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为学生未来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金桂芝, 王玉林.关于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 , 2015 (35) .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篇8
关键词: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改革
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科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才能培养在教学方面具有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才能适应小学语文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需要。
一、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
教师的高素质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关键,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先进教育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不仅会影响其教学行为,而且对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有重大影响。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并且把先进教育理念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学生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长、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仅是积累知识,而且包括能力的发展、人格的健全。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更新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学生观,引导学生认知语文知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過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实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2、建构多元知识结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课程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一个成功的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具备语文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备非常宽广和全面的知识修养,广泛学习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力求实现自身的知识结构对儿童生活的全面覆盖,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3、具有自主创新意识。新课程具有高度的创造性,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实施者,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才能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教师创新意识的强弱和创新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创新教育的成败,也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教师要具有自主参与意识,善于创新,并将其渗透于语文教育教学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小学教师具备创新意识、较高的教育研究能力,才能在实践中探究并创造性地加以解决。
4、形成课程文化意识。新课程要求教师认识到“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为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要深刻理解小学语文课程对儿童发展的多元意义,能根据具体的社会环境、学生情况、教育条件等,选择、利用、开发相应的课程内容与资源,在教学实际中不断增强课程资源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做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
二、小学语文教学实效不佳的主要原因
小学语文教学建设与实施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也深刻影响到他们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进程。小学语文教学实效不佳的原因如下。
1、重理论,轻实践。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更多地体现在其拥有的实践性知识上,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是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专业支撑。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逻辑性,理论知识的学术性,注重规律原则的教学,偏重学术的阐释。这种线性单向的封闭理论体系,远离了丰富的教学实践,不能及时吸纳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同时,由于教育实践知识的缺失,学生很难将显性教育知识转化为缄默教育知识。
2、重传授,轻反思。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基本取向依然是强调专业知识培养的“理智取向”。今天教师教育的基本取向已经由“理智取向”转向了关注教师个人知识的“实践——反思取向”和关注教师成长文化背景的“生态取向”。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主要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偏重教学技能训练,实习主要是感受性、模仿性的实践,忽视了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生长点,反思习惯的养成是其专业能力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和动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方法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并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的有效性,进而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此,我们以理论性与实践性、开放性与创造性、研究性与发展性为基本准则,将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与研究活动等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革。
1、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课程从封闭走向开放。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应以固有的、封闭的理论形态而存在,而应在丰富的、动态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生成。教师必须有前瞻的意识和眼光,具有鉴别选择的能力,不断吸纳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我们应构建一个动态开放的教学体系,用这个动态发展的体系来保持与时俱进的品格。我们采取的措施有:组织师生定期走访教育实习基地校,深入小学课堂了解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情况;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对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有较为深入、全面的了解,并对相关教育现象进行讨论和思考。
2、评析教学案例,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体验。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将小学语文教学有关实例引入小学语文教学论课堂,通过直观感受学习间接经验.加强理论同实际的联系。案例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体验。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是有着真实背景的知识。它能被用到类似教学实践情境中去解决相关的教学问题,加强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直观体验和认识。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 篇9
2009年12月9日,我与周志文老师参加了重庆市第三届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活动。
本次赛课活动的上课内容主要是计算课(人教版教材),本次赛课突出了新课程的教学研究专题性和针对性,以赛促研究,以赛代训。同时也充分展示了新课改六年来的小学数学课堂改革成果,进一步推进了全市小学数学课堂改革。竞赛课都能充分落实新课程背景下的计算教学的新理念,展现新课堂背景下常规教学内容的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来自全市各区县的22位选手展开了紧张而激烈的角逐,我县隘口小学的张永新老师参加了本次赛课。
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但是,一直以来,计算教学却得不到师生的青睐:老师不 喜欢上计算教学,在公开课的教学中,很少看见计算教学的身影;学生也不喜欢上有关计算教学的课,对他们来说,计算往往就是做不完的习题。以至于到最后,计算教学就沦为“题海战”。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乃至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必备的数学素养之一,所以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传统的小学计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量题目的训练,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概括。新课改以来,在计算教学中存在一些教师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师没有起到很好的主导作用,课堂上遍地都是“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不同的算法吗”“你喜欢怎么算就怎么算”。40分钟的课堂教学经常都是你说我说,而减少了很多必要的练习,但在进行了一个阶段时间之后,大家发现学生们的思维虽然活跃起来了,显得热热闹闹,但是学生讨论交流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课堂上缺乏必要的练习,有不少学生对算理并不理解,结果计算错误率偏高了,不少学生的计算速度也大大降低,这显然不是新课程改革的本意。那么,计算教学应该如何做才能扎实而不失灵活,我们一线教师又应该如何做才能克服计算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从而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呢?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这已是当今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理念。如何把这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所面临的问题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一改以往计算教学的枯燥乏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新课程标准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使计算教学充满了生活气息。计算教学不但要关注计算能力,还要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更要关注与人合作的意识,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数与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周围事物的重要工具之一。对于每个人来说,在小学阶段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这是终身有益的事情。并且,学习数与计算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其中计算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单看各册的教材目录就可以明了;并且在教学评价中,计算的比重也是显而易见的,单是一张数学试卷,从简单的分值来看,100分的试卷中计算就占了40分,还不包括综合运用中的计算,但在教材这方面,所提供的教学素材较为单调,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使计算教学也富有活力。
二、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的尝试
1、带着研究的态度进行学习。
玻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计算的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大胆放手,引导学生带着研究的态度自主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如:第二节傅老师的小数和整数的相乘的教学。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整数乘法运算的知识与技能,这方面内容的学习完全可以在学生的主动探索、研究中掌握。这部分内容的关键是处理小数点。怎样在积的适当位置点上小数点,也是笔算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应让学生在计算情境中体验竖式计算,研究积小数点位置的规律,主动构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例1从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实际问题出发,根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这个已有概念,列出算式0.8×3。这是学生第一次遇到小数乘法,它的得数是几?搜索相关的知识经验,一般有两条思路: 一是把3个0.8连加;二是把0.8元看成8角,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这两种方法都是小数乘整数的认知平台。教材里写出0.8×3的竖式,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它。初步看到小数乘整数也可以列竖式计算,竖式的形式和整数乘法很接近;由于一个因数是小数,积也是小数。
例题继续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计算2.35×3,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笔算方法。教材要求先用加法算,再用乘法算有两点意图:一是用加法启发乘法。计算加法是从最低位起,一位一位地算的;是向相邻的高位进位的;和里要点上小数点的。这些步骤与方法启发乘法也这样进行,学生算过乘法后,又会进一步感受到小数乘法可以像整数乘法那样去乘,只是积里要点上小数点。二是用加法验证乘法,结果是正确的,过程与方法是合理的,增加继续研究小数乘法的信心。
通过例题的教学,学生初步知道小数乘整数可以列竖式笔算,乘的方法和整数乘法基本相同。“试一试”着重教学积里有几位小数,即怎样在积里点小数点。分别看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明白“因数里有几位小数,积里也有几位小数”。“练一练”第2题,根据一道整数乘法等式,写出四道小数与整数相乘的算式的积,专门练习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里小数点的位置。“小数和整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把例题里的感知和“试一试”的收获结合起来,通过在小组里说说的方式,整理计算思路,明确计算方法,建构计算法则。
2、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计算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当运算意义以生活场景为背景时,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大大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易懂,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去理解和建构知识。现实生活既是计算教学的源头,更是计算教学的归宿。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以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一般来说,教材上计算题的呈现方式都是比较单一的,大家都觉得比较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甚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度的改编,丰富例题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在期待中开始并进行计算的教学。
一道简单的计算题,教师联系了学生最感兴趣的人——教师——联系了实际生活,使原本单调的计算变得生动起来,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让人有所期待。
由此可见,我们应在计算教学中注重把计算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体现新课程的理念,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来自于身边的生活,感受到数学与经济的密切关系,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使课堂中的数学更贴近生活,走向市场。
3、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学习。(1)、组织比赛。
孩子们总是非常要强,不论做什么,都想争个第一。教师便可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善加利用,使单纯而枯燥的学习变得富有激情和活力。例如,在学习了小数四则计算以后,我便在班级里组织了一次计算比赛。在比赛时,学生们个个信心十足,以平时十倍、百倍的仔细检查着自己的试卷;成绩出来以后,成绩好的学生春风得意,而那些失误的学生是懊恼万分,只恨自己当时没有再认真一点检查。
(2)、开火车。
低年级练习口算的时候,大多会采取开火车的形式。“开火车”练习面广量多,且富有童趣,小朋友们都非常感兴趣,参与性很高。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在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玩的乐趣,又使知识得到巩固,那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甚至在玩的过程中,更大大提升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更加喜爱数学。
4、在错误中不断提升
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而关键之处在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吸取教训,使自己下次不再犯错。
在计算中,学生的错误总是层出不穷。不是抄错数字了,就是背错乘法口诀了,要么是小数点点错了,都是一些极小的错误,但却经常出现,让人忽视不得。也因此,课堂作业我总是坚持进行面批,每每批到错题,我常会多问学生一句:“来,检查一下,你这题哪里错了?”可是,却往往有学生对我说:“老师,我看不出来,你让我重新算一遍吧!”看来,有些学生还是不善于进行检验。针对这一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更该注意对学生进行计算方法和检验方法的指导;碰到错题了,要追着问一句:“错在哪里了?”要求学生在原题上找出错误,找不出来,就师生一起找;同时我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错题记录下来,整理成错题集,以提醒自己和警戒自己。
培养学生的较强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一直以来,计算课的枯燥乏味却使学生望而生畏,对于计算是退避三尺,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改变以往例题单一的呈现方式,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联系现实生活,联系游戏活动,进行多媒体的整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让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计算的课堂变得让学生有所期待。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07-13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10-04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06-02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计划06-2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探讨背景10-22
学习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心得体会09-02
小学部编语文教学的心得体会07-06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简短的心得体会10-29
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体会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