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教案分析

2024-10-22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教案分析(精选11篇)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教案分析 篇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教案分析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毛泽东思想诞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认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基本内容,探讨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意义。

2、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分析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的重要意义。

3、了解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总结,认识其对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前预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通过预习问题的解答,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分析、讨论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大背景,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明白思考历史问题一定要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出发来考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程,充分认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断探索、不懈奋斗的精神和勇气。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和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

难点: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中国的大门开始被西方的炮舰强行打开的时候,西方产生了两个伟大的人物:马克思、恩格斯。他们在欧洲研究调查,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文化上的优秀成果,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几十年后,列宁领导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他的理论、思想和实践就是列宁主义。不久,在世界的东方,又出现了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毛泽东。有了毛泽东,有了毛泽东思想,中国迎来了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你知道毛泽东思想是怎样诞生的吗?”

(二)新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

时代背景:20世纪前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萌芽(国民革命时期)

92年冬至1927年春,毛泽东针对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先后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探索出了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将党的工作重点从敌人力量强大的城市转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在农村开展游击斗争,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在农村积累发展革命力量,逐步削弱敌人的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相关:《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意义:打破了俄国革命模式,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举,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成熟(抗战时期)

①著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战争中的战略问题》

A、解决了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B、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②、194年中共七大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意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继续发展(建国后)

①、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②、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中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我们的

经济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思想

3、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②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

③毛泽东思想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后讨论

有人认为毛泽东思想就是指毛泽东个人的思想;也有人认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对上述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试阐述你的观点。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小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理论于实践,又必须经实践的检验,而理论又会反作用于实践。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正是这一哲学原理的反映。毛泽东思想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并经过中国革命实践检验为正确的革命理论,这一理论又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所以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整个过程正符合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精髓。

六、板书

一、背景:“走什么样的路”

二、过程

1、萌芽:农民问题

2、形成:工农武装割据

3、成熟:新民主主义理论

4、新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三、影响:

(大革命时期)

(“十年对峙”)

(抗战)

(建国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教案分析 篇2

(一) 历史教训:借鉴西方工业化发展的经验

(1) 建立健全工业化管理制度,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现代工业社会迅猛发展, 建立健全现代的管理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建立期货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等, 促进资本快速流通。与此同时, 西方工业建设中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以铁路运输为核心的交通网络为工业化物质流通提供了极大便利。

(2) 注重国民教育和技术革新。教育是任何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 西方国家很早就对教育领域大力投入。同时, 西方工业化进程中的三次伟大而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 促进了技术进步和革新, 加快了工业化发展的步伐。

(3) 建立市场机制,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市场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解决了经济发展中的生产效率问题, 推动了西方国家走上了工业化发展的道路。

(二) 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

(1) 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没有注重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他认为人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还可以促进社会变革, 肯定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促进和决定作用。

(2) 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并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根本动力。积极而重要的劳动者这一因素带动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生产力发展又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和人类社会全面进步及协调发展的基础。

(3) 确立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马克思理论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互助互进的, 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

(三) 发展需求:国情与世界发展相结合

(1)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要有科学发展观这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将发展目的和发展规律有机结合, 实现社会和谐与健康发展。

(2) 科学发展观有益于总结和概括社会发展经验。古典经济学一味追求财富的不断增长和经济指标的提高, 但资源消耗极大, 忽略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等原因导致了国家经济结构失衡, 社会发展滞后, 社会腐败、政治动荡和失业增加等问题的出现。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析

“三个代表”指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 “三个代表”之间的辩证关系

(1) 发展中国的先进生产力为中国先进文化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不断的以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 我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这“三座大山”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都是为中国先进文化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物质基础。

(2) 发展先进文化为中国发展先进生产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也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我们只有全面把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 才能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只有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加强科学文化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 才能不断推动文化、政治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满足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3) 满足中国最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根本动力和根本目的。人民群众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主体, 这就要求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作为我国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二) “三个代表”的指导意义

(1)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理论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总的目标, 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也成为了党执政兴国成败的标准。

(2) 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理论武器。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要有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 因此, 理论需要不断地发展和自我完善。三个代表把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机结合在一起, 昭示了社会主义的规律以及本质, 也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途径。同时, 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也需要三个代表作为理论武器, 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3) 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党的事业、活动以及先进性都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才能发挥党的领导核心的作用;在三个代表的指引下, 党能严格遵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 提高执政水平, 巩固执政基础;在三个代表的思想里, 党明确了如何保持生命力和先进性, 如何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如何在群众中获取为国为民的力量,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 它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产物, 对发展内涵有着深刻的理解, 创新了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 对我们把握大局和做好各项工作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是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产物, 给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重要的科学论断和战略思想。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宏志.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

[2]欧阳志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三次飞跃——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J].河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34 (4) .

[3]骆方金.论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必然性[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45 (5) :1-4.

[4]能建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酝酿、形成及发展[D].北京师范大学, 2005.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教案分析 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马克思主义法学;宣传教育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011-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体现,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探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法治思想的本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国,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由列宁等继承和发展的科学理论。在作为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源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马克思针对黑格尔的观点提出不是国家与法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与法;在人和法的关系上,不是人为法律而存在,而是法律为人而存在;在民主问题上,马克思认为民主是一切国家制度的本质。这就科学地回答了法学的根本问题——法决定于物质生活条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正确阐述了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其主要表现为:(1)统治阶级的意识,“不受他们之中任何一个单个人的任性所左右”;(2)国家意志即法律,就是说只有上升到国家意志的那部分统治阶级意志才是法律;(3)统治阶级归根到底受到经济关系的制约。他们还明确指出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共产党宣言》中,在揭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这一规律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法的本质,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2]这指出了法的阶级属性和物质属性,即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自《共产党宣言》发表后,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实践斗争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升华。马克思又在《资本论》(第1卷)、《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中,使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成为严谨的科学体系。

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了社会主义法治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法制建设思想,包括“法制统一”思想,加强法律监督,彻底废除旧法,以及党和领导干部要带头守法等等。这些思想传播到中国,给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带来有益的借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发展历程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逐步传播,尤其是中国产业工人力量的壮大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到了五四时期中国思想界的主流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与各种思潮的激烈交锋与理论展示之后,马克思主义逐步展示了对改造世界的理论魅力,展示了其理论自身的先进性并确立了它在中国社会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不仅继承了他们的基本思想和观点,还对其法治思想做出了创新和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支配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前进。在法律思想上,毛泽东重点对法的本质做了通俗而明确的阐释,他指出:法律是上层建筑,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制定的,它是维护革命秩序、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生产力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夕,他发表了著名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书,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3]这就是新中国的国体,清楚地表明了我们共和国的性质,并有中国特色,为新中国的政权与法制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4]。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看待民主法制问题,密切地结合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实际,坚持民主法制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服务。这不仅丰富了内容,而且体现了时代特征,如正确认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改革、发展与稳定必须结合起来等等都对我国的治国方略产生了重大影响。

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就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5]。他指出并阐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依法治国是个巨大的推动,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

胡锦涛同志继承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在其统领下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法治思想。他总结了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经验和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号召全国人民贯彻执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高度重视公平正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党的十八大上,中国共产党提出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地将“法治”纳入到当前和未来全国人民长期坚持的价值观思想体系中。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等等,这一系列理论和举措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完善。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建议

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应该继续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并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在这里,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和阐释等等。在国家与法的问题上,论述了法的来源与本质,法是国家意志的表现,国家依旧是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由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等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改造中,在伟大的革命实践的过程中,总结革命的经验及教训时阐发的,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理解和阐释这些原理。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

马克思主义法学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需要、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意愿的理论及学说。我们要进一步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馬克思主义法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首先,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不同的民族与时期,有不同的形态。我们必须从中国实践出发,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其次,要合理借鉴中国古代和西方法学某些合理的东西,要继承与发扬世界法治文明的精华,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原则。最后,要与时俱进,使其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三)加强我国法治宣传教育

法治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普通民众才是法治的直接受众。但我国普通民众的法治意识普遍比较淡薄,这与法治宣传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例如现如今我国的学校教育以德育和政治教育为主,法治教育普遍不受重视,中学教育仅仅涉及一些肤浅的法律知识,高等教育原来开设的法律基础公共课也被并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导致整个社会因法治“缺课”而难以形成法治文化。所以我国的普法宣传教育应当面向社会,要加强学校教育,通过专门的课程学习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并应由“法制宣传”转向“法制宣传”,能够更好地发挥“围绕法治和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的应有作用。不仅向民众宣传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宣传法治观念,正如萨维尼所说的“法律乃是‘内在地、默默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它植根于一个民族的历史之中,源自普遍信念、习惯和‘民族共同意识。”[6]重点培育民众的法治意识并使其内化到普通民众的文化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王会军,李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溯源——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法治思想的认识与思考[J].思想理论研究,2013(11):39-4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9.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80.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5]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29.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教案分析 篇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都是实事求是。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由此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了解事实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任何一种思想的提出,都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索和发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自提出到在全党得到确立经过了十九年的探索和宣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1930年5月,他通过《反对本本主义》初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在战争时期,具有严重教条主义倾向的党的领导人,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为了揭露错误的思想根源,毛泽东发表《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深刻地对党的思想路线作出了系统的哲学论证。在之后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他借中国传统文化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恢复

但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1957年下半年以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不同程度地偏离了,以至于发生了“文化大革命”。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邓小平指出,毛泽东倡导的作风中最根本的东西是实事求是。在领导和推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他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1978年12月,邓小平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强调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1980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邓小平把实事求是放在了第一位。

经过邓小平等人的努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到了重新确立和恢复。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

此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被不断地创新和升华。

江泽民在邓小平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在1997年的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继续强调了实事求是。进入21世纪,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确地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胡锦涛作为领导人,也对其作了补充,进一步完善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又进一步提到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在今后的时间里,实事求是这种思想路线必将继续继承和发展壮大下去。

四、总结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教案分析 篇5

(20分钟 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川陕甘革命根据地

【解析】选B。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军到达井冈山地区,1927年,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个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党开始也是不懂得农民工作的重要性,把城市工作放在第一位,农村工作放在第二位。”此处的“开始”是指()A.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B.国共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选A。此处的“开始”是指我们党还不懂得农民工作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性时期。国民革命时期我党还未意识到农民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性。

3.苏共二十大召开前夕,毛泽东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在中央领导集体内提出了“以苏为鉴,走中国自己的路”的思想。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著作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论人民民主专政》

B.《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

【解析】选D。根据材料“苏共二十大召开前夕”应为1956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故A错误;《新民主主义论》写于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故B错误;《论人民民主专政》写于1949年,故C错误;《论十大关系》写于1956年,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15分)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材料二 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毛泽东于 1 1949年3月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1)材料一中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开创的民主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时代》周刊将毛泽东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有何现实意义?(11分)【解析】第(1)题较简单,注意限制语“民主革命道路”;第(2)题要注意时间“1949年3月”和限制语“当时”,对“现实意义”的回答要全面。答案:(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原因:毛泽东领导人民取得了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即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引发中国社会的巨变。成果:毛泽东思想。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篇6

1929年 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

1930年 毛泽东 《反对本本主义》 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1937年 毛泽东 《实践论》、《矛盾论》 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1938年 六届六中全会 毛泽东 实事求是路线的形成;

1941年 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 毛泽东 实事求是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 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初步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观点;

20C50S后半期 毛泽东 偏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错误;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起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980年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首次作出了概括;

2000年 十三届四中全会 江泽民 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002年 十六大 胡锦涛 强调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2012年 十八大习近平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形成时期:1921-1935国民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形成标志: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成熟时期:1935-1945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成熟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继续发展时期:1945-1976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1922年 二大 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1923年 三大 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但是并没有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 1925年 四大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1927年 八七会议 毛泽东 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著名论断

1927年 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 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新中国成立前夕 系统论述例如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新民主主义的道路的探索:

1928年 毛泽东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斗争》 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30年 毛泽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政权的思想;

1938年 毛泽东 《战争和战略的问题》 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阶段:

1949-1953年 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1954-1955下半年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 1955-1956年底 发展高级社——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

1981年 十一届六中全会 提出初级阶段理论的概念; 1987年 十三大

首次论述;

1997年 十五大

丰富了初级阶段的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980年 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

1986年 邓小平再次强调“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1990年 邓小平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教案分析 篇7

一、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介绍

中国近代体育思想, 是指1840年到1949年这段历史时期在中国流行和实施的体育思想, 是人们对体育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产物, 它来源于体育教育实践, 并对体育教育具有指导作用。它在形式和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本身固有的由古代延续下来的以武术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体育思想;一是由西方传入的近代体育思想。鸦片战争后, 中国开始接触到西方近代体育思想, 从而开始了它缓慢的体育近代化的过程。我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发展演变, 始终受到外国体育思想的影响;受国家政治、经济、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并为实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教育的目标服务。

二、中国近代体育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之前的体育教育 (1) 洋务维新时期的体育教育

19世纪60年代, 清王朝在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的情况下, 推出了一次所谓的洋务运动, 提倡“办洋务”、“兴西学”。洋务学堂就是洋务运动中创设出来的新式学校。洋务学堂以学习“西文”和“西艺”为主要内容, 军事学堂设体操课。此外, 在洋务学堂中, 还开展了以西方的近代体育运动项目为主的各种体育活动, 可以说在我国学校中最初出现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是从洋务学堂开始的。甲午战争失败后, 洋务运动便偃旗息鼓, 资产阶改良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又领导了一次维新变法运动, 旨在努力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试图通过改良的办法使中国富强自立。他们主张废八股、科举, 提倡“西学”、兴办新式学堂, 初步设想了一套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 强调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公开提出在学校中必须德、智、体三者并重, 并且十分重视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养护及健康成长。

(2) 《壬寅·癸卯学制》时期的体育教育

1901年, 清朝政府为了缓和阶级矛盾, 开始推行“新政”, 进行教育改革。1902年, 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壬寅学制) , 虽未付诸实行, 但将体操作为学校一门正式学科课程, 以政府文件的形式, 第一次在我国得到认可和确立, 自此奠定了体育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蒙学堂第一、二年级的体操课时多达每天1课时, 中学堂每周2课时, 突破了中国封建传统教育不设体育课的历史, 这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与西方教育的接轨。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 是我国第一个新教育学制, 其主要内容是编练新军、淘汰绿营, 废八股、废科举, 兴学校、选派留学生, 设立学部 (教育部) 管理教育, 颁布学堂章程等。按照《癸卯学制》系统规定, 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均有一定的标准, 章程还对当时体育课的内容、目的作了一些简要说明, 使教育工作者能明确体育课的作用与意义。

2、“五四”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体育教育

这一时期的体育教育在各级学校都得到了开展与普及,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教育中不重尚武和基本不设体育课的历史, 使我国的现代体育教育初露端倪。

(1) 《壬戌学制》时期的体育教育

1921年10月30日, 第7届全国教育联合会以广东省提案为依据, 参酌其余9省提案, 形成1921年学制系统草案, 史称“辛酉学制”。1922年9月, 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 将辛酉学制稍加修改, 11月1日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令》, 1922年是“壬戌”年, 被称为“壬戌学制”。至此我国教育开始设包括体育课, 从抄袭日本转而效仿美国。当时学校体育改革是将“体操科”改为“体育科”, 扩大学校体育实施的范围, 开始重视体育教育方法的研究。另外, 《壬戌学制》丰富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更加适合儿童少年的身心特点。新学制使体育课课程内容比较丰富, 既包括田径、球类和游戏以及健身法等内容, 也包括与体育运动相关的生理卫生等内容, 这样一来使得体育教育的内容更加趋于全面。

(2) 《戊辰学制》时期的体育教育

1928年5月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以1922年新学制为基础并略加修改的《整顿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 即《戊辰学制》。这一新学制主要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 只是对以往学制系统的进一步确认, 而其本身并未产生大的影响。1929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 1929年公布的《高中以上学校军事教育方案》规定“凡大学、高级中学及专门学校、大学预科并其他高等以上学校, 除女生外均应以军事教育为必修科目”, 认为“军事教育之目的在锻炼学生身心、涵养纪律、服从、负责、耐劳诸观念, 提高国民献身殉国之精神, 以增进国防之能力。”从此, “军事训练”成为高中的必修课程, 课程量在战前一般为每周3课时并保持了1年。此外, 曾一度要求对高中学生每年暑假实施三个星期的集中训练, 抗战后则加重到每周3课时通贯三年, 体育课每周2课时一直保持到新中国成立之前。

三、近代体育教育思想对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第一, 本土特色是国家体育教育立教之本, 政府重视是体育教育发展的关键, 以人为本是体育教育发展的灵魂, 非均衡发展是体育教育发展的常态, 体育教育理论渐次性走向成熟;第二, 当前我国体育教育面临着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体育教育质量问题、终身体育教育问题、体育思想创新问题等;第三, 北京奥运周期将使我国体育教育深受关注, 对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理解将更加深刻, 可以全面认识体育教育的多种功能, 直接促进国民对体育教育的重视, 加速东西方文化交融。

因此, 北京奥运之后我国体育教育应做到树立“自主发展”的体育思想,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以学生身心健康为本、重新制定评价标准, 立足本土化、融合国际化, 面向未来、构建新的体育教育体系等。

摘要:自近代以来, 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与政治制度几经变化, 而每一次变化不仅为中国体育思想的变革和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甚至促使中国的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蜕变后仍在持续着自身的历史进程。本文从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相关概念、产生的背景出发, 分析了中国近代体育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重点探讨我国近代体育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近代体育教育思想,形成,发展

参考文献

[1]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室:中国近代体育史简编[G].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79, 2.[1]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室:中国近代体育史简编[G].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79, 2.

[2]王其慧, 李宁.中国体育史[M].武汉:武汉体育学院教务处印, 1984.[2]王其慧, 李宁.中国体育史[M].武汉:武汉体育学院教务处印, 1984.

[3]徐剑雄, 王加强.浅析我国近代体育思想的演变及其内涵[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0, 11 (2) .[3]徐剑雄, 王加强.浅析我国近代体育思想的演变及其内涵[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0, 11 (2) .

[4]郭希汾.中国体育史[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1919, 2-3.[4]郭希汾.中国体育史[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1919, 2-3.

[5]古稚辉.近代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演变[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06.[5]古稚辉.近代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演变[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06.

[6]John K.Fair bank: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6]John K.Fair bank: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发展数学语言 形成建模思想 篇8

关键词:体验;运用;发展

数学语言已成为人类社会交流和贮存信息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也证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大胆放手,给学生充分的交流与探索的空间,在积极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才能够更好地找出解决相关数学问题的方式和途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数学教学应当:“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数学课堂的积极交流,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促使他们通过数学语言的组织与叙述,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指导学生的数学语言不断发展,让学生在运用数学语言叙述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去发现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能够有效地促进数学建模思想的形成。

一、关注学生现实生活,体验数学语言,形成建模意识

数学内容是抽象的,我们要挖掘现实世界中蕴含的丰富资源。数学源于生活,而且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在体验中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通过数学语言叙述,引领学生建立数模的意识。如,教学“认识平行”一课时,我的开场白就是:“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直线,它们之间有各种各样的位置关系。”通过课件演示,把它们从生活图片中选出来,得到几组不同位置关系的直线。接着引导学生自主讨论,对于每一组图,学生回答:“它们是交叉的”“它们是不相连的”“两条直线是不连在一起的”。他们用自己所理解的语言来描述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引导:交叉指的就是相交,两条直线不连在一起可以说成它们是不相交的。这样将学生的生活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随着学生的叙述,依次出示“互相” “相交”“不相交”“平行”等词,从数学的角度理解它们各自不同的含义,从而理清并认识“相交”与“平行”这两种不同的位置关系。这样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数学建模意识。

通过体验与叙述,学生能具体、形象、直观地感受和理解相关知识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这类概念有了切身体验与把握,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一找他们外部特征上的共性,认识到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寻求构建解决这一类数学问题的模型。如,有位老师在教学“认识方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建立合理、正确的方向意识,就出示一张生活场景方位示意图让学生体验,并提出几个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反复叙述。学生通过“我最喜欢吃苹果”“苹果种植在水库的东北面”“水库的东北面种的是苹果”“我最喜欢的草莓种植在水库的西北面”“水库的东南面种的是我喜欢的橙子”等语句来更好地理解方向,形成概念。

二、开展师生互动交流,运用数学语言,求解建模过程

小学生天性好动、好说,教师要创造多向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自由充分地交流自己的思想与见解,使其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以求共同进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因此,教师要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提供多问、多说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交流的氛围中,培养学生数学叙述的能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逐步求解数学建模的过程。如,在总结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给学生自主交流的时间。经过多次的发言,学生能够依次用数学语言叙述只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以及带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各是怎样的,同时认识到括号的作用。随着计算法则的概括与形成,可以逐步建立起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在数学问题的分析过程中,一个数量关系式的建立,实际上就是一个模型思想的建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适时开展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语言来分析数学问题,理解不同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数量关系,熟悉了这一类的解题模式,就能熟练地求解同一类的问题。如,教学“用转化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首先出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根据这样的信息,让学生来交流:“看到这样一条信息,你能想到什么?还可以用怎样的语言来叙述它们之间的关系?”生1:“把女生人数看成单位1的量,女生人数×=男生人数。”生2:“也可以把男生人数看成单位1的量,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生3:“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3,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3∶2。”教师再提出:“如果把全班人数看成单位1,这里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生4:“把全班人数看成单位1,全班人数×=男生人数。”生5:“全班人数×=女生人数。”这样层层提问与回答,让学生理解从一条信息中怎样找出单位1的量,如何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并建立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式,引导求解此类问题的建模过程。

三、重视实践活动指导,发展数学语言,形成建模思想

实践活动课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语言的平台,是一种蓄势积累、形成数学模型思想不可缺少的过程。而新课标更是强调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列出了专门的“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并指出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各种综合实践课,放手让学生亲历各种探索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运用数学语言去讨论、分析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交流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建立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在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表面积的变化”实践活动课时,我以“拼拼算算和拼拼说说两个活动”为主线,指导学生交流,找出拼图个数与拼成图形表面积变化的规律,发现正方体个数与拼成图形表面积大小变化的解题模型。如,活动一: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我先让学生观察桌上的长方体,组织小组讨论和验证:观察一下,体积有没有变化?你有什么发现?谁来指一指,少的两个面在哪?看着直观图想象一下少了哪两个面?让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长方体,学生展开积极讨论:“拼成长方体后,体积没有变化,表面积有了变化。”“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两个正方体表面积的和少2平方厘米。”“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减少了原来两个面的面积。”“少的两个面重叠在两个正方体的中间,现在从外面看不到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交流活动二: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在两个活动后,我指导学生运用发现的规律进行实践操作,并讨论这几种摆法中,哪种方法最节省包装纸?先自己比一比、说一说。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自由讨论与交流。最后让学生在比较与交流中总结出最节省的包装方法,并完成实践操作。这样,学生不但获取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通过以上的亲身经历使学生积累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活动经验,形成数学研究的基本思想。

通过数学课堂的积极交流,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揭示数学的奥秘,从数学的角度主动探究、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灵活运用数学语言的学习能力,在不断地交流与探讨中总结数学知识的规律,促进数学建模思想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李雅云,李宝庆.小学生数学语言学习的调查研究.教学与管理,2011(10).

[3]李雅云.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中的错误分析与对策.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03).

党思想路线形成发展进程及其意义 篇9

【摘 要】毛泽东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结合中国实际,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又加上了“解放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十六大强调了“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这是对党的“实事求是”路线的继承和发展.坚持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需要,是适应时代发展 新变化、实现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党的思想路线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指引下,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并随着时代和国情的变化而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字】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思想路线 重要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早倡导者。毛泽东在 1929年6月14日写给林彪的信中,首次使用了“思想路线”一词。在1930年5 月的《反对本本主义》中明确提出了“思想路线”的概念。1937年7、8月间撰写的哲学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具有严重教条主义倾向党的领导人,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或唯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的挫折。毛泽东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提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观点。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中国革命艰巨的任务。

毫不犹豫的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四)2004年胡锦涛讲话

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越是形势好,越是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高,越是要坚持求真务实,越是要保持清醒头脑,越是要坚持好的工作作风。所以说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这些论述,进一步强调了贯彻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也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三、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思想路线关系到政治方向。思想路线涉及到认识问题,人的认识是有差别的,有高低的,对事物的认识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行为。党的思想路线是全党的认识论,主要涉及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如何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等重大理论问题。有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就会有正确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等。反之,其他路线也会出问题。因此,要特别重视思想路线,不断纠正思想路线的偏误,让它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

思想路线关系到实践成败。回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思想路线对实践的作用非常明显。我们的愿望是好的,但不时犯了教条主义错误,欲速不达,损失严重。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作了精辟论述。他说:“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我们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确立 篇10

在延安中国革命博物馆,珍藏着一块刻有‚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的石碑,这四个大字气势恢宏,刚劲有力。为什么中国革命博物馆生命要保存这块看似普通的石碑呢?因为它非同寻常,它是我们党确立思想路线的历史见证。在延安中国革命纪念馆,保存着一块刻有“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的石碑。这块石碑,有一段不寻常的来历。

早在1931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叛变后,党中央的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由王明主持,但白色恐怖下的党中央机关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王明等人经常是四处躲避。恰好此时,共产国际需要中共派一个负责人到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并参加共产国际的领导工作。于是,“九一八”事变后,王明到了莫斯科。担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主要负责人,并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和书记处候补书记。28岁时就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然而王明不真正了解中国的实际,以他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路线给我们党带来了惨痛的损失和教训。

要真正懂得中国的实际,并非易事。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的那天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卓越的领导人,就尝试着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向形形色色的教条主义作斗争。遵义会议后,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王明的时代虽然结束了,可是所造成的影响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肃清,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还在作祟。

教训如此之多,情况这样复杂,毛泽东认为有必要组织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对党的历史经验、路线,进行认真地学习和清理。这就是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整风运动开始不久,1942年6月12日,中共中央党校大礼堂在“红色首都”延安的宝塔山下落成,毛泽东应邀兴致勃勃地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那字体兼具山海之势,颇见一代伟人的气度与风采。1943年12月12日,这四个大字被刻在石板上,镶嵌在大礼堂正面墙上,作为全党同志学习的座右铭。1947年3月,胡宗南进犯延安,人们郑重地取下石刻,埋入地下。解放后,党校旧址上办起了师范学校,师生们在一次建校劳动中挖出了石刻,交延安革命纪念馆保存至今。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第四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我们认识事物总要遵循一定的方向、途径、方法和原则,例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还是从主观思想或是以往狭隘的经验和本本上的理论出发。方向、方法的不同说明思想路线是不同的,思想路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认识的正确与否,也直接决定着人们行为的正确与否。所以,树立什么样的思想路线是极其重要的。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也有其思想路线,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立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只有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才能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才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路线,对于正确地制定和贯彻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

1、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

①第一次提出“思想路线”概念。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 1929 年 6 月14日写给时任红四军纵队队长的林彪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这封信长达8000多字,分析了红四军党内存在的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认为那些错误的思想“只是历史的结穴,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同年 12 月,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关于主观主义”的问题。此时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已初具雏形。②初步界定思想路线内容

1930 年 5 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在这篇文章中提出著名的论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原文中指出:本本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也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这里,“从斗争中来”,是说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不能搞本本主义;“创造新局面”,是说不能照抄照搬,而应该有创造性。这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运用和体现。

资料:《反对本本主义》原文为调查工作,《调查工作》仅是毛泽东一生浩瀚著述中的一篇短文。此文在反围剿的战争中不慎丢失了,毛泽东很惋惜‚丢了这篇文章就象丢掉自己的孩子一样,时常想念‛解放后仍时常挂念。此文稿被闽西老区的一位农民党员赖茂基将冒着生命危险保留下来。1957年2月他将自己保存的《调查工作》一文献出。1961年1月,当毛泽东再次看到这篇失而复得的文章时,喜出望外,高兴异常。他曾激动地指着这篇文章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找到它就像找到我失散的孩子一样重要。‛1964年中央决定重新印发这篇文章时,毛泽东将文章的题目改为《反对本本主义》,并作了如下批示:‚这是一篇老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那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我们叫它做本本主义。

2、抗日战争时期

①对思想路线作了哲学论证。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具有严重教条主义倾向的党的领导人,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指责“调查研究”为“狭隘经验论”,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或唯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为了揭露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1937 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随后写《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②第一次借用“实事求是”来概括党的思想路线

1938 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同时,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实事求是”一词出自东汉班固所著《汉书 河间献王》,原文是“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在歌颂河间献王刘德求实的治学态度。毛泽东借用了“实事求是 ”这句成语的形式,吸收了其中朴素的合理因素,并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高度作了最新的科学的解释,赋予了崭新的时代的内容,时实事求是这一成语获得了新的强大生命力。这也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之一。不断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③思想路线的确立。

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1941 年 5 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教案分析 篇11

【关键词】语文教学 思想道德 形成发展

在素质教育中,语文教学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较之其他学科,它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既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任务,又具有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审美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功能。语文教材丰富而广泛的内容,既为素质教育提供了素材,也使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可能。中等职业学校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与普通高中相比,更有优越性。因此,中职语文教学更应在素质教育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一、语文是学习其他课程和工作后接受再教育的基础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教学要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既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又具备过硬的基本能力,形成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从而不断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个基本点,才能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才能为学生学习其他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准备“工具”,才能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学生走出校门后适应时代发展,更新知识,接受继续教育,在更广阔的领域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二、语文教学对学生高尚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语文学科是知识性、思想性的统一,“诗言志”“文载道”“文道合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语文教材有着丰富而广泛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或展示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或反映优良传统、崇高的思想道德风格,或表现对科学、真理的捍卫和追求,或记叙优秀人物的事迹,或塑造感人的艺术形象、表现高尚的道德情操……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这些教育因素,通过赏析领悟、激情朗读、再现形象、理性阐发等手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文化的情感,这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培养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语文教学对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既掌握扎实的文化、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又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的一代新人,是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根本任务。语文教学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大量的革命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舍己为民的崇高职业理想,献身革命、献身科学文化事业的高尚职业道德以及高超娴熟的职业技能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职业道德教育的素材;同时教学过程中的作者介绍、背景讲解、词语赏析、表情朗读、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的分析等皆可巧妙结合、带入意境、相机渗透。《游褒禅山记》的作者王安石的改革创新精神以及作品所表现的“深思而慎取”的明辨真伪的精神。《梦和泪》中所表现的著名作家冰心不忘民族屈辱,强烈的爱国情怀……教材中蕴含的这些品质和精神的激发力、感染力是神奇而有效的。语文教学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又不同于职业道德课的教育。职业道德课主要是理念的灌输,而语文课则是教化、熏陶、感染,是形象性、情感性、有机性和渗透性等特点的结合。它寓教于形、寓教于情、寓教于义,具有更见成效的教育效果。语文教材中也有直接寓教于理的素材: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庄子》中的《庖丁解牛》,《礼记》中的《教学相长》等等。

四、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在各科教材中,语文教材最富有情感因素,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寄寓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怀和审美倾向,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开发这些“情感资源”,把握这些审美倾向,在教材和学生之间铺设一条情感通道,让教材中的情感注入学生心田,使学生形成美感体验,激发审美情感和审美探求欲,从而提高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激发审美情感,培养审美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表情朗读,产生感情共鸣,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二是借助现代化教学媒体把语文课文中的间接描写变为直观形象,把学生引入作品的艺术境界,达到入其境、感其情、悟其美的效果。三是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在脑海中再现作品的生活画面和人物形象。四是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美进行鉴赏,使教学过程形成审美情感流程,激发学生的审美探求欲,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美,为什么美。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把体验、领悟到的美和观察到的美转化为自己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培养审美创造力。

上一篇:《我真希望》教学反思(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下一篇:人生高中读书心得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