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技术标准制修订

2024-08-25

北京市技术标准制修订(共8篇)

北京市技术标准制修订 篇1

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申报书填写说明

1、项目类别

(1)一类项目为制定项目。申报一类项目应以充分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应已形成具有详细技术内容的标准草案,并且能够在当年完成标准从起草到报批的全部工作。

(2)二类项目为研究项目。二类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取得成果,形成标准草案的,可申报为下一年度的一类项目。鼓励所有标准项目通过二类项目转为一类项目,在确定立项时优先考虑。二类项目研究单位应在每年11月30日前将年度研究进展情况书面报告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原二类项目编号:曾经立为二类的项目填写。

3、涉及领域:一项标准涉及多个领域的,可多选。

4、标准性质

(1)强制性:只有涉及安全、卫生以及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的可以申请制定强制性标准。

(2)推荐性:绝大多数标准均应申请制定推荐性标准,由各标准相关方自愿采用。

(3)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文件引导其发展,且不具备制定为地方标准条件的项目;以及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及其他国际组织(包括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技术报告的项目可以申请制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5、必要性:阐明立项的必要性,不少于1000字。说明标准是否在全市范围内具有普遍性,涉及全市性的关键共性技术,不属于部门内部规范,标准的实施主体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标准涉及的内容是否属于本市经济或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否列入本市各行业“十二五”重点工作任务;是否列入市政府折子工程或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是否能够通过制定该标准解决本市发展或管理中的难点问题等。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支持的研究项目、需要为本市重大项目建设提供配套技术支撑的标准项目、地方标准复审确认需要修订的项目,重点纳入地方标准立项范畴。

6、可行性:阐明标准是否已经具备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实施该标准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以及技术基础,不少于1000字。

7、范围及主要技术内容:阐明标准的范围及主要技术内容,给出标准的框架结构。应注意标准规定的内容必须是技术要求,即便是管理类的地方标准也应当是实现管理中的技术要求。

8、主要强制的内容:阐明要进行强制的主要条款或主要技术指标项。

9、强制的理由:阐明强制的法律依据和强制的必要性,不少于1000字。

10、强制性标准实施风险评估:评估强制性标准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以及社会承受度等,以及如何防范和应对这些风险。

11、法律法规依据及与之关系:列出制定该标准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依据,以及政府文件中提出的明确的工作任务等,并说明本标准与这些依据之间的关系。

12、与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内容异同:所制定的标准应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未被纳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如果已有相应的标准或计划而又确需申请地方标准立项的,应阐明与相应标准或计划的本质性区别,详细说明确需立项的理由。

13、计划及起止时间:列出包括起草、征求意见、送审、报批等环节在内的工作进度计划,一类项目应在立项当年完成标准从起草到报批的全部工作。

14、保障措施:阐明主要起草单位为标准编制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15、经费是否落实:确认能够提供或已获得标准调查研究、试验验证、起草、征求意见、审查、宣贯培训等所需的全部经费。

16、与相关部门、相关行业协调的情况及意见:标准涉及多个相关部门、相关行业的,应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并达成一致意见,在此阐明具体协调情况,并将征求意见的复函或协调会会议纪要作为项目申报书的附件。

17、有关研究基础和前期研究成果:阐明已进行过的与本标准相关的科研课题或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将科研报告或调研报告作为项目申报书的附件。

18、必要的试验验证数据及统计分析:给出已进行过的与本标准相关的试验验证和统计分析的结果。,并将试验报告和统计分析报告作为项目申报书的附件。

19、主要起草人员:主要起草人员组成应包括标准各主要相关方的代表,分工应明确。可由科研机构、检验检测机构、企业、行业协会等组成,应包括具有标准化工作经历的人员,特别是具有标准编写工作经历的人员。

20、主要起草单位:由本标准的牵头起草单位签署同意申报立项的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

21、主管部门及组织实施单位:由本标准的行业主管部门签署同意申报立项的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如果组织实施单位涉及其他行业主管部门,应在项目申报书单独增加“组织实施单位”栏目,由负责组织标准实施的部门签署同意申报立项的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

北京市技术标准制修订 篇2

会议首先由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和船舶等行业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节能、节水、安全生产和环保产品等综合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别介绍了化解产能过剩相关的标准化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随后, 国务院相关部委和行业协会的代表从化解产能过剩政策的角度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需求。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标准是化解产能过剩工作的重要基础, 为化解产能过剩各项政策, 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行业准入、阶梯电价等政策的实施提供有效支撑, 具有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市场开拓的作用。

大家认为本次会议既促进了国务院相关部委和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对接, 也促进了行业领域和综合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互动, 提出要探索建立化解产能过剩标准化联动机制, 加强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 建立化解产能过剩标准制修订绿色通道, 及时满足化解产能过剩工作的需求。

《危险化学品目录》制修订工作 篇3

7月21日,《危险化学品目录》制修订工作领导小组及专家组会议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召开。受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危险化学品目录》制修订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孙华山的委托,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司长、领导小组副组长王浩水主持会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农业部、卫生部、质检总局、民航局10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有关司局负责人和专家组全体成员出席会议。

会议讨论、正式成立《危险化学品目录》制修订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审议并原则同意《危险化学品目录制修订办法》。专家组听取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关于《危险化学品目录》制修订工作情况的报告,讨论了纳入《危险化学品目录》中的化学品危险性信息、数据源和《危险化学品目录(样例)》。

会议充分肯定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危险化学品目录》制修订方面所做的大量前期工作,各成员单位表示将积极参与此项工作,共同推进《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制修订。

会议要求,下一步要尽快确定《危险化学品目录》制修订工作办法,提出专家组工作规则,制定工作时间表,加快工作进度,尽早公布《危险化学品目录》,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及其配套规章的贯彻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

7月21日,《危险化学品目录》制修订工作领导小组及专家组会议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召开。

北京市技术标准制修订 篇4

【发布日期】2002-07-18 【生效日期】2002-10-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修订)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2.07.18-实施日期:2002.10.01

(1994年9月8日北京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2002年7月18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修订)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已由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于2002年7月18日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公布,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2年7月18日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工会组织

第三章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基层工会

第五章工会的经费和财产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本市各级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三条第三条 本市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以及其他组织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对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给予支持。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职工户籍、就业期限、就业形式等为由,以解除劳动合同、降低工资、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手段,阻挠和限制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不得对参加和组织工会的职工进行打击报复。

第四条第四条 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和物质利益。

工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障职工民主权利的实现。

工会通过劳动法律监督制度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监督单位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参与劳动争议处理,为职工提供法律服务,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工会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职工互助合作,帮助困难职工群体,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工会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密切联系职工,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依靠职工开展工会工作,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第五条第五条 工会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加经济建设,努力完成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鼓励职工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等活动,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技术业务素质,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

第二章 工会组织

第六条第六条 本市工会各级组织的建立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各级工会委员会、工会联合会及工会主席、副主席经民主选举产生。

第七条第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以及其他组织有会员25人以上的,应当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不足25人的,可以单独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的会员联合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选举组织员1人,组织会员开展活动。

女职工人数在25人以上的,应当建立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在同级工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女职工人数在25人以下的,应当在工会委员会中设女职工委员。女职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代表和维护女职工的特殊权益。

第八条第八条 市和区、县建立地方总工会。乡镇、街道建立工会委员会、工会联合会或者工会工作委员会。社区、村内企业较多的,企业基层工会可以建立联合会。同一行业或者性质相近的几个行业,根据需要建立产业工会或者区域性的工会联合会。

第九条第九条 工会组织的建立,必须报上一级工会批准。

上级工会可以派员帮助和指导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的职工组建工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

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开业或者成立半年尚未组建工会的,上级工会应当派员帮助和指导职工组建工会。

第十条第十条 市和区、县总工会以及产业工会,从成立之日起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基层工会组织具备民法通则规定的法人条件的,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有关规定,经办理法人资格登记,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市和区、县总工会委员会以及产业工会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基层工会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或者5年,期限届满仍未进行换届的,上级工会有权责令其限期进行换届。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工会主席、副主席不得由本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兼任,也不宜由分管劳动、工资、人事的企业负责人兼任。

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不得作为本企业基层工会委员会的成员。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工会应当对新当选的工会主席、副主席、委员以及配备的专职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培训。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撤销、合并工会组织。

基层工会所在单位终止或者被撤销,该工会组织相应撤销,并报告上一级工会。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职工200人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的工会,可以设专职工会主席或者副主席;工会应当根据工作需要,设工会专职工作人员,具体人数由工会与单位协商确定。

乡镇、街道工会可以设专职工会主席或者副主席;乡镇、街道职工人数较多的,应当根据工作需要,设工会专职工作人员。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基层工会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延长期限相当于其任职期间;非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期限短于任期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任期期满。但是,任职期间本人有严重过失或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除外。

工会主席、副主席任期未满,单位不得随意变更其工作岗位或者调动其工作。因工作需要变更工作岗位或者调动时,应当事先征得本级工会委员会和上一级工会的同意。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罢免工会主席、副主席必须由工会召开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讨论,非经会员大会全体会员或者会员代表大会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不得罢免。

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违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民主管理制度,工会有权要求纠正,保障职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决定的事项,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办理。

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集体控股企业以及事业单位改革、改制方案,兼并、破产方案,重大技术改造方案,职工裁员、分流、安置方案等重大决策问题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社会保障基金缴纳情况、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职工福利基金使用方案等涉及职工福利的重大事项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决定。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各级工会应当建立劳动法律监督组织,设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对企业贯彻实施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企业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意见和建议;拒不改正的,可以提请劳动行政部门依法作出处理。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工会帮助、指导职工与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签订劳动合同,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以及续订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单方面解除职工劳动合同时,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工会认为其违反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应当及时提出改正意见或者建议;工会要求重新处理时,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企业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因防治工业污染源搬迁或者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时,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企业自裁员之日起,6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建立平等协商机制,就劳动标准的确定、劳动关系的调整、重大劳动争议的处理以及集体合同的签订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任何一方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或者拖延。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以及职业培训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

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织代表职工与相应的企业组织或者企业就前款事项签订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会议审议通过。

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的代表依法就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代表职工一方参加集体合同、工资协议协商的代表为职工协商代表。职工协商代表由工会委派或者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

职工协商代表在本人劳动合同期限内,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在任期内劳动合同期满的,单位应当与其续签劳动合同至任期届满。但本人有严重过失或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除外。

职工协商代表因参加协商占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其工资照发,其他待遇不受影响。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发生有关人员非法扣留职工合法证件以及对职工非法搜身、侮辱、虐待、体罚等侵害职工人身权的情况时,工会应当予以制止,要求纠正;情形严重的,提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支持职工依法提起诉讼。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定,有下列侵犯职工劳动权益情形之一的,工会应当代表职工与其交涉,要求停止侵害,采取措施予以改正;单位应当予以研究处理,并在15日内向工会作出书面答复;逾期不予答复又不改正的,工会有权提请劳动行政部门或者劳动安全卫生监察部门依法处理:

(一)克扣或者拖欠职工工资的;

(二)不提供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条件或者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的;

(三)超出国家规定随意延长劳动时间的或者不支付加班工资的;

(四)未依法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五)侵犯女职工或者未成年工特殊权益的;

(六)其他严重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工会对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进行调查时,有权向有关单位或者知情人了解情况,查阅、复制与侵权事实有关的资料,有关单位应当予以协助,提供便利条件,不得设置障碍,阻挠或者拒绝调查。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处分职工,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及时研究,并以书面形式答复工会。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各级工会建立劳动保护监督组织,设立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依法对企业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企业应当予以协助,不得妨碍或者阻挠。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工会依照国家规定,对新建、扩建企业和技术改造工程中的劳动条件和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进行监督。企业或者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国家规定通知相关工会参加劳动条件、安全卫生设施的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工作。尚未建立工会组织的,由其上一级工会或者企业所在地工会实施监督,参加验收。企业或者主管部门对工会提出的意见应当认真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工会发现企业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督促并协助企业消除隐患和危害,企业应当及时研究答复和处理;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时,工会有权向企业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企业必须及时作出处理。

企业未能采取措施及时作出处理,对职工生命安全、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的,工会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和控告,支持和帮助职工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企业发生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应当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并通报同级工会;重大伤亡事故,同时报市总工会。对于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报告的,工会有权提请劳动安全卫生监察部门依法作出处理。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必须有工会参加。工会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有关部门对工会提出的意见,应当及时研究,给予答复。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发生停工、怠工事件,工会应当代表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或者有关方面协商,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并提出解决意见。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对职工的合理要求,应当予以解决;不予解决的,工会应当立即向上级工会报告。上级工会应当及时会同劳动行政部门、有关主管部门了解情况,共同协商处理,尽快恢复生产、工作秩序。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企业工会应当参加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员,主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

本市乡镇、街道以上工会可以建立劳动争议调解指导委员会,帮助、指导所属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开展调解工作。

市和区、县总工会建立兼职劳动争议仲裁员队伍,参加同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工作。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市和区、县总工会可以建立法律服务机构,为基层工会和职工提供法律服务。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市和区、县总工会参与监督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使用以及职工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实施。

基层工会应当监督本单位依法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督促本单位按照国家和本市的规定为职工建立养老、医疗等补充保险。

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支持工会组织职工开展互助补充保险、消费合作社和特殊群体生活服务等互助互济活动。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工会根据人民政府的委托,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以及先进工作者的评选、表彰、培养和管理工作。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本市有关国家机关组织起草或者修改法规、规章以及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对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组织监督检查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执行情况时,应当吸收工会参加。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劳动就业、工资、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时,应当吸收同级工会参加研究,听取工会的意见。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建立政府与工会的联席会议制度,向同级工会通报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和与职工有关的行政措施,研究解决工会反映的涉及职工重大利益的问题以及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制度。具备条件的乡镇、街道,也可以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制度。

三方应当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就劳动规章、政策的制定,劳动标准的确定,集体劳动争议和职工突发事件的处理等进行研究、分析,协商解决涉及劳动关系的各项重大问题。三方形成的协议或者决定,各方应当组织贯彻实施。

第四章 基层工会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集体控股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的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工会负责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的日常工作。

前款规定以外的企业及其他组织的工会可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民主管理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保障职工民主管理权利的实现。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工会应当在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召开前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征集议案,提出议题的建议,提请大会审议。

企业、事业单位准备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决定的事项,应当于会议召开7日前以书面形式提交工会。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工会应当监督、检查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决议的执行,对发现的问题应当向企业行政方面提出意见或者建议,并报告上级工会。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研究经营管理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召开讨论有关工资、福利、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会议,必须有工会代表参加。

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支持工会依法开展工作,工会应当支持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依法行使经营管理权。

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 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中应当有职工代表。

董事会、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的工会委员会提名,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选举产生。

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六条 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以外的其他公司在监事会中应当有职工代表,在董事会中可以有职工代表。

董事会、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采取与公司相适应的民主形式选举产生。

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 公司的工会主席、副主席经民主选举可以作为董事会、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

第四十八条第四十八条 董事会、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行使各项职权时,应当表达职工的意愿,并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报告工作,主动接受职工的监督。职工可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相应的民主形式,罢免、撤换由其选举的董事会、监事会中不履行职责的职工代表。

公司工会应当维护董事会、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的合法权益,支持其参与决策,履行职责。

第四十九条第四十九条 基层工会委员会召开会议或者组织活动,应当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以外进行,需要占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的,应当事先征得单位的同意。

基层工会的非专职委员占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参加工会组织的会议、活动或者从事工会工作,每月不超过3个工作日,其工资照发,其他待遇不受影响。

基层工会的劳动法律监督员、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劳动争议调解员依法行使职权时,不受每月3个工作日的限制。

第五十条第五十条 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工会委员会的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奖励、补贴,由所在单位支付;社会保险和其他福利待遇等,享受本单位职工同等待遇。

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对依法履行职责的工会工作人员,无正当理由不得调动工作岗位,不得进行打击报复。

第五章 工会的经费和财产

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一条 工会会员按月缴纳会费,会费标准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有关规定执行。

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应当于每月15日前,按照全部职工上月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经费。逾期未缴或者少缴的,应当及时补缴,并按照欠缴金额日5‰缴纳滞纳金。

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拨缴的工会经费在税前列支。

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二条 上级工会有权对下级工会所在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拨缴工会经费的情况进行检查,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少缴、无正当理由拖延或者拒不拨缴工会经费的,基层工会或者上级工会应当催缴。经催缴仍不缴纳的,基层工会或者上级工会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拒不执行支付令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四条 建立一级工会财务管理的工会组织,应当由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或者会员大会选举产生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

各级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本级工会经费年度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工会资产管理和各项专用基金使用情况等进行审查监督,并定期向会员代表大会或者会员大会报告,接受监督。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或者会员大会有权对经费使用情况提出意见。

下级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接受上级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工会主席任期届满或者在任期内离任的,工会应当按照规定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查。

第五十五条第五十五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应当为同级工会和本单位工会办公、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设施、活动场所以及其他物质条件,并提供上述设施、活动场所重建、改建、扩建、维护时所需的费用和其他帮助。

第五十六条第五十六条 工会财产、经费和国家拨给工会使用的不动产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任意调拨。

工会合并、分立、撤销、解散前,其财产、经费应当在上级工会的指导下进行审计。工会合并,其财产、经费归合并后的工会所有;工会分立,其财产、经费由原工会合理分配;工会撤销或者解散,其财产、经费由上级工会处置。

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七条 市和区、县总工会以及企业、事业单位工会所属的为职工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其隶属关系不得随意改变。

第五十八条第五十八条 市和区、县总工会的离休、退休人员的待遇,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同等对待,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负担。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九条第五十九条 工会对违反本办法规定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有权提请本市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采取责令改正、通报批评、行政处分等措施予以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六十条第六十条 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提请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处理:

(一)违反本办法第三条第三款的规定,阻挠、限制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或者对参加和组织工会的职工实施打击报复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二款的规定,阻挠上级工会派员帮助和指导职工组建工会的。

以暴力、威胁等手段阻挠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一条 职工因参加工会活动或者工会工作人员因履行本办法规定的职责而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单位恢复其工作,按照解除劳动合同前正常工作期间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标准补发应得的报酬。

职工或者工会工作人员因前款原因被解除劳动合同而又不愿意恢复工作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单位给予本人年收入两倍的赔偿,按照解除劳动合同的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责令改正,依法处理:

(一)妨碍工会组织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

(二)非法撤销、合并工会组织的;

(三)妨碍工会参加职工因工伤亡事故以及其他侵犯职工合法权益问题的调查处理的;

(四)无正当理由拒绝或者拖延进行平等协商的。

第六十三条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侵占工会经费和财产拒不返还的,工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返还,并赔偿损失。

第六十四条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对依法履行职责的工会工作人员无正当理由调动工作岗位,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恢复原工作;造成损失的,给予赔偿。

对依法履行职责的工会工作人员进行侮辱、诽谤或者进行人身伤害,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五条第六十五条 工会工作人员不履行本办法规定的职责或者因其他违法行为,损害职工或者工会权益的,由同级工会或者上级工会责令改正,或者予以处分;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国工会章程》予以罢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六十六条第六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1990年11月3日北京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北京市中外合资企业工会条例》同时废止。

北京市技术标准制修订 篇5

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各分局,市局各业务处室:

为确保《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地方税务局个人出租房屋管理办法>的通知》(京地税征〔2003〕685号)(以下简称《办法》)的贯彻落实,妥善解决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市局对原《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

对在原《办法》执行期间,按综合征收率征收税款,并单独征收入库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税负加重的,可以由纳税人持完税凭证直接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办理退税。

二○○四年四月十四日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个人出租房屋管理办法》(修订)

第一条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个人出租房屋的税收征管,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其他有关税收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并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

第二条 个人(含外籍个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下同)在本市范围内出租房屋而发生的应税行为,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个人出租房屋并取得收入,依法应分别申报缴纳以下税费: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房地产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以下统称“税

第四条 对个人出租房屋应征收的各项税费可选择以下方式计算缴纳:

一、分税种计征方式:按照政策规定,分税种计算缴纳各种税费;

二、综合征收率计征方式:按每一百元应税收入含五元的税额的负担水平统一计算应纳税额,即按实际收入的5%计征。

对个人出租、转租或再转租行为,本着纳税人自愿和不增加税负的原则,确定分税种计征或按综合征收率计征方式。

第五条 对于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地方税务分局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并结合房屋的地区分布、结构类型、质量面积、市场租金价格等不同情况核定其应纳税

第六条 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地方税务分局根据实际情况可自行征收个人出租房屋的各项税款,也可委托其他单位或部门(以下简称“代征人”)代征代缴。

第七条 各区县局、分局的税务所应认真做好个人出租房屋的税款征收入库的各项工作,并可以为完税方提供代开发 票的服务,同时做好税源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第八条 受税务机关委托的代征人必须具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并且具有代征税费的实际能力。

第九条 代征人可确定为各级政府的外来人口管理部门、区县房屋土地管理局以及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或经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确认的其他单位。

第十条 代征人的代征资格由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地方税务分局认定,在双方协商一致后应与代征人签定《委托代征税款协议书》(一式四份)。同时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地方税务分局向代征人核发《委托代征证

第十一条 代征人应严格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严格依照《委托代征税款协议书》规定的代征范围、代征内容、权限以及期限进行税款的代征代缴工作,认真履行代征义务,严格遵守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的《委托代征税款管理的暂行规定》,并指定有关人员为办税人员,由办税人员专门负责具体的代征工

第十二条 代征人不得再行委托其他单位代征。

第十三条 如遇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废止或修订,税务机关应及时通知代征人,并修改或终止《委托代征税款协议书》,换发或取消《委托代征证书》。

第十四条 税务机关对税款代征工作有权进行检查、监督、指导,并负责对代征人的办税人员进行相应的业务辅导和培训,及时向代征人提供代征税款所需的各种税收票证。

第十五条 税务机关可根据实际需要,向代征人提供发票。

第十六条 代征人应接受税务机关的指导和检查,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有关情况,提供资料信息等。

第十七条 代征人应按照有关规定向税务机关领购发票和税收票证,并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和《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收票证管理办法》以及其他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做好发票和税收票证的各项管理工

第十八条 代征人应在代征税款时向纳税人开具税务机关规定的完税凭证,税款专户存储,严禁挪用税款,并在次月10日内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缴款书》填报房产税科目(个人出租房屋子目)向银行汇总解缴税款。

第十九条 代征人应于次月10日内将上月的税票、发票使用情况和征收税款的情况报送税务机关。

第二十条 税务机关应按规定依据实际入库的代征税款的5%的比例向代征人返还手续费。

第二十一条 代征人不得从代征税款中坐扣手续费。

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有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税收违法行为的,税务机关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代征人以外的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税款征收活动。未经税务机关依法委托征收税款的,责令其退还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致使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

第二十四条 代征人在代征税款的过程中,纳税人拒绝代征税款的,代征人应在24小时内报告主管税务机关,由主管税务机关依法进行处理,代征人不得对纳税人进行处罚。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与代征人在代征税款时发生争议,可以向委托代征税款的税务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第二十六条 代征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税务机关可以单方面终止《委托代征税款协议书》,取消其代征资格和《委托代征证书》:

(一)未按照《委托代征协议书》规定办理代征业务的;

(二)代征人玩忽职守,不征、少征税款的;

(三)代征人故意刁难纳税人或者滥用职权多征税款的;

(四)代征人再行委托其他单位和个人代征税款的。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

北京市技术标准制修订 篇6

1 准确选择标准对象

毫无疑问, 如果对产业活动过程中的人、物、管理的所有内容, 都能通过制定科学、实用的标准进行规范, 无疑会大大提高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然而, 这种假设, 理论上可能, 实践中不能。我们所能做的, 只能是尽可能多地将设计、生产、管理、操作等各个环节的重要控制内容 (标准对象) 形成标准。因此, 对标准对象的选择要根据实际需要, 综合分析其必要性、紧迫性与重要性, 依轻重缓急选定标准对象, 提高标准的时效性。

譬如:现在在家中收看数字电视, 无论电视机多么轻薄, 都免不了要加一个机顶盒, 使用两个遥控器, 否则就无法收看数字电视节目。由于目前各地的数字电视接收条件不一, 各地的机顶盒不能兼容, 使得机顶盒生产企业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造成机顶盒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既提高了营运商的成本, 又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 从而制约了我国数字电视的推广和发展。针对这种状况, 国家出台了《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机顶盒》标准, 这一标准的出台, 将实现机卡分离, 解决各地数字接收条件不一、机顶盒不兼容及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 极大地节省了各种资源, 加速数字电视的推广。

又如, 现在我国手机用户每年更换量都非常大, 据统计, 2008年国内用户的手机更换量将达2亿部, 以每部重100克计算, 每年将产生重量为2万吨含有大量铅、汞、镉、六价铬等有害物质的电子垃圾。为此国家启动“废弃通信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环境无害化处理要求”标准的研制工作, 这对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上述极具时效性的标准, 会对产业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充分说明了标准对象选择的重要性。

2 提高标准施行的经济性

任何标准的实施, 都需要进行或多或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不计成本地实施标准是不现实的。再好的标准, 企业在实施的时候都会考虑成本投入与效益产出, 无效益的投入企业是不会愿意做的。因此, 一个好的标准, 应该以促进产业、社会的健康发展为原则, 在尽可能地保护适用对象的切身利益的前提下, 努力提高标准施行的经济性。

譬如:石油勘探开发作业, 本来油气井井口距民宅100米就可满足安全要求, 若有关标准为了更加安全, 加大到500米, 那么, 安全间距的加大绝对提高了安全系数, 但是, 也可能极大提高了钻井作业成本。因为, 井位是不可变的, 可变的只有为了满足安全要求, 去迁建民宅, 如果距井口500米之内只有一户两户尚且好说, 如果是一个几十户几百户的村镇, 那安置费可就不是一个小数字了。如果居民既不迁建, 也不离家, 必将直接导致勘探工作的无法进行。

又如, 某建成厂区, 当初按标准要求设计储罐间距20米, 但是, 在标准修订中, 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系数, 将安全间距扩展到25米。安全系数提高了, 可工厂若要按照新标准进行整改, 不仅影响正常的生产, 而且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

3 提高标准的可行性

任何一个标准, 都是与其当时的社会环境、经济基础及科技水平相适应的, 并不是标准技术水平高、指标先进就是好标准, 就一定能施行。 一个好的标准, 必须符合国情, 充分考虑其可行性。通过标准的约束, 不断淘汰落后生产力, 促进社会的科学发展, 无可厚非。但是, 不考虑国情, 不考虑现实条件, 一味地等效采用发达国家的标准, 一味地拔高装备配置水平, 就极可能让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 甚至破产。

譬如HAN阻隔防爆储罐属本质安全型储罐, 加油站采用HAN阻隔防爆储罐, 无疑大大提高了本质安全可靠度, 不会发生爆炸事故。但是, 目前在用埋地设计、可燃气体检测仪再加之严格管理等手段, 也基本能够保障油罐的安全运行。如果在现阶段下, 要强制在所有加油站中推行HAN阻隔防爆储罐, 那么动辄十万数十万元的高昂投入, 会让一般的加油站无法承受, 这样的标准虽然出发点是好的, 但是, 却因施行成本太高而不具备很好的可行性。不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 就是发达国家, 也没有广泛采用这种技术。

又如, 盛装易燃液体的埋地式双层储罐, 在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广泛采用, 好处不少, 既能对储罐泄漏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又能防止单层储罐出现泄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但是, 若要在当前的中国推行这种双层储罐, 眼下就要进行数亿数十亿元的投入。我们的经济实力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 却要采用与发达国家相匹配的标准, 这种“接轨”是不切实际的, 从理论上讲不具备可行性。

4 提高标准的衔接性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标准体系, 决定了对同一个标准对象可以有多个标准, 譬如:对厂区受限空间的动火作业, 既可以有化工行业的HG系列标准、石油行业的SY系列标准, 也可以有石化行业的SH系列标准、国家安全生产的AQ系列标准, 还可以向上升格形成国家GB系列标准, 向下延伸形成地方标准、企业标准。那么, 对同一标准对象进行标准制定时, 就应综合考察相关行业的类似标准, 对同样的内容, 尽量形成最科学合理、最经济实用的统一“规范”。将本可规范一致的内容, 搞得五花八门, 是不科学的。

与此同时, 对于标准所涉及的相关内容, 应该充分考察相关的标准条款, 作好衔接, 不要出现条款相互矛盾的现象。

5 提高标准的实用性

制定标准的目的, 是为了提高工作水平, 因此, 制定标准务必求实务实, 讲究实用。不能搞华而不实的样子货或形象工程。譬如达标升级标准, 不抓主要矛盾, 事无巨细, 长篇累牍, 看起来哪条都有用, 实际又没多大用;许多条款, 笼统要求多, 量化东西少, 可操作性差, 有与没有差不多。这些内容, 都会大大降低标准的实用性。

还有一个现象, 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引领下, 许多标准都在大力提高科技含量, 努力采用先进的仪表、设备。采用先进的仪表、设备, 一般情况下, 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 应该充分考虑所谓的先进 “仪表、设备”的适用条件、功能特点, 如果只看其一, 不看全面, 就可能因为采用貌似先进的仪表、设备而带来新的问题。事倍功半, 花钱不讨好。

譬如:预放电避雷器是新型避雷装置, 原理很好, 在雷电没有形成以前, 就对其放电引爆云团, 让雷电未等近身, 便被“远程引爆”。 这就好比某处出现一个液化气气体泄漏形成的云团, 随时有爆炸的危险, 为了避免造成爆炸伤人, 在其形成之初, 就先把它引爆, 而不是把它驱散。这种预放电避雷器在应用中就出现这样的场景, 装设该避雷装置的罐区上空, 雷声阵阵, 此起彼伏, 恐怖吓人, 让储罐区中的作业员工胆颤心惊, 而没装的地方, 寂静无声, 安然无事。如果把这样的设备在相关的标准中强制应用, 标准的实用性必将大打折扣。

6 提高标准经费的充裕性

要把一个标准制定好, 不做调研, 闭门造车是不行的;不做实验, 光靠臆测也不行;靠一二个人的努力, 不靠大家的集思广益也做不精。人力投入需要钱, 资料查询、实地调研、实验验证、专家论证需要钱, 标准成稿、征求意见、专家开会审定, 等等, 都需要钱。而且, 随着物价的上涨, 标准编制的各项费用与日俱增。因此, 要保证标准编制达到较高的质量, 就必须有充裕的经费做支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经费不足, 是无法编制出高质量的标准的。当前, 标准编制经费的不足, 严重制约了标准化工作水平, 已成不容讳避的事实。

7 标准征求意见的广泛性

标准的制订, 主要起草人往往也就那么几个。古人云: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 必有一得。几个人再用心, 也难以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周周全全, 在很多情况下, 甚至会出现重大疏忽。

譬如, 在对国标GB4692-85《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修订征求意见稿中, 起草人增加了对“氢气罐”的定义, 这本是好事, 但是, 该定义当中却没有明确该标准中的“氢气罐”不包括移动式氢气瓶, 而标准的后续条款中有要求氢气罐装设防雷装置的规定。且不说氢气罐装是否应装设防雷装置, 仅根据其前面定义中的“氢气罐”的定义可以顺理成章地推断出“用于气割作业的移动式氢气瓶应装设避雷装置。”这样的低级错误, 绝对不是起草者不懂, 而是起草人的千虑一疏。

因此, 标准编制完成后, 要广泛征求意见, 努力避免标准中出现错误, 更不能出现硬伤。老子曰:世人皆知救患, 不知使患无生。标准中存在隐患, 那将是使患“丛生”具有大规模杀伤性隐患。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标准的质量。要使此“患”无生, 广泛征求意见, 是至为重要的保障。

8 提高标准修订的及时性

从理论上讲, 任何标准都不可能穷尽当时的一切现实存在, 都会受到当时的科技、经济等因素的制约, 存在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缺陷与不足。同时, 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 就会出现与编制之初不相适应的种种情形。在法学界有句名言:“法律一经制定, 便已落后于时代。”这充分说明, 立法滞后是任何法典都不可避免、任何法典都具有的局限性特征。

因此, 对于标准实施之初就已经存在或在实施之后新生的缺陷与不足, 必须用科学的理念, 实事求是的态度, 及时进行修订。当前, 许多标准已经严重过时, 却不能得到及时修订、废止, 标准不再成为产业发展的“推进器”, 反而成为壮大发展的“绊脚石”。《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标准实施后, 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 以确认现行标准继续有效或者予以修订、废止。”

因此, 无论从理论高度上分析, 还是从工作需要、法律规定上来讲, 都应不断提高标准修订的及时性, 从而持续提高我国标准化工作水平。

北京市技术标准制修订 篇7

北京林业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

下简称推免生)的质量,规范高等学校推免生工作,促进推免生工作的健康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免试,是指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必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

学统一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本办法所称推荐是指按规定对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遴选,确认其免初试资格并向招生单位推荐;本办法所称接收,是指招生单位对报考本单位的具有免初试资格的考生进行复试和选拔。

第三条推免生工作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

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激励高校在校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创新、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研究生选拔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第四条开展推免生工作,应当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第五条进行推荐和接收工作,应当制定科学、全面、严谨的评价体系,坚

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选拔。在对考生平时学习和科研能力综合测评基础上,突出对考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等的考查。

第六条国家提倡优势互补、加强交流,鼓励推免生在不同地区间、招生单

位间及不同学科间的交流。

第二章推荐

第七条遴选推免生条件:

(一)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

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一贯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及从事本专业研究所具有的专业能力倾向。平均学分积在专业排名前20%、平均学分积不低于80分、国家外语四级考

试不低于65分或六级通过者。(国家四六级改革后的标准:四级考试成绩455分,六级成绩425分)。

(三)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

录。在科学研究和学习活动中,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习惯,有一定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四)在校学习期间受过纪律处分者、所学课程的考试成绩出现不及格者失去

推荐免试资格。(体育课、全校公共选修课除外,但所有课程第一次成绩均要参与学分积的统计,体育课补考后要通过)。

(五)对在国内外大学生学术性比赛的获奖者、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物(需有CN

或ISSN刊号)上发表有一定篇幅和质量的学术论文者、在校学习期间取得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并获奖的学生,其所获成绩必须反映在占10%的专业综合考试中。

(六)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在良以下者,推荐后又出现不符合推荐条件者取

消推荐免试资格。

(七)体育生推荐免试条件为:获得全国大学生比赛前3名,北京市高校比赛

前3名或一级运动员以上,并能继续保持高水平者,且满足遴选推免生条件的(一)、(四)、(六)条,学习成绩在根据折分标准折算后要达到及格。

(八)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的培养潜质者,经三名以上本校本专

业正教授联名推荐,经本院学术委员会审查后上报学校经遴选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可不受综合排名限制。

(九)在制定综合素质的规定时,应当对文艺、体育及社会工作特长等因素

予以适当考虑。

第八条推荐程序

(一)各学院成立以院长或主管教学副院长为组长的推荐免试评审小组。推荐

工作的组织评审等各环节工作由组长负责(组织、评审、签字等)。学生工作(2+3)的保研工作由党总支副书记负责。体育生的保研工作由体育部和学生所在学院共同负责。

(二)各学院以专业为单位进行综合成绩排名。

(三)综合成绩=平均学分积(占85%)+专业综合考试(占10%)+综合素质(占

5%)。综合成绩满分为100分。(专业综合考试及综合素质的规定及评定由各学院负责,相关规定、评定标准及评定结果报教务处备案)。

(四)推荐免试生的工作步骤为:各学院以综合成绩排名提出推荐初选名单,在学院内公示5天。经学院推荐免试评审小组组长签字后填表报教务处(含替补名单)。

(五)同一专业内满足推荐要求的人数少于予推荐名额时,空余名额需返回教

务处重新分配,不可院内自行调配。

(六)各学院不设定接收函的最后期限,最后期限由学校决定,到达最后期限

后未拿到接受函的同学将失去推免资格,排名后面同学依次替补。

(七)获得免试研究生资格和获得计划内推荐资格是优秀学生应享受的权利,除学生自动放弃外,学院不得以各种理由使学生失去这一权利。

(八)全校汇总推荐人选名单,由教务处审核报主管校长批复,在全校公示期

满后报北京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批准。

(九)为保证我校优秀生源能够继续在我校深造,学校设立“北京林业大学‘爱

林’奖学金”,凡在本专业综合成绩排名前5名者,留校继续攻读研究生,可申请本奖学金。以“北京林业大学‘爱林’奖学金”管理规定为准。

(十)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其解释权在教务处。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市技术标准制修订 篇8

(1997年7月15日 国经贸经〔1997〕4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计委、内贸(物资)厅(局)、供销合作社、冶金厅(局)、汽车更新领导小组办公室、机械厅(局)、交通厅(局)、公安厅(局)、环境保护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大,1986年制订的《汽车报废标准》已不适应汽车生产和交通运输发展以及交通安全、节能、环保等需要。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将修订后的《汽车报废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汽车报废标准(1997年修订)

凡在我国境内注册的民用汽车,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报废:

一、轻、微型载货汽车(含越野型)、矿山作业专用车累计行驶30万公里,重、中型载货汽车(含越野型)累计行驶40万公里,特大、大、中、轻、微型客车(含越野型)、轿车累计行驶50万公里,其他车辆累计行驶45万公里;

二、轻、微型载货汽车(含越野型)、带拖挂的载货汽车、矿山作业专用车及各类出租汽车使用8年,其他车辆使用10年;

三、因各种原因造成车辆严重损坏或技术状况低劣,无法修复的;

四、车型淘汰,已无配件来源的;

五、汽车经长期使用,耗油量超过国家定型车出厂标准规定值百分之十五的;

六、经修理和调整仍达不到国家对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要求的;

七、经修理和调整或采用排气污染控制技术后,排放污染物仍超过国家规定的汽车排放标准的。

除19座以下出租车和轻、微型载货汽车(含越野型)外,对达到上述使用年限的客、货车辆,经公安车辆管理部门依据国家机动车安全排放有关规定严格检验,性能符合规定的,可延缓报废,但延长期不得超过本标准第二条规定年限的一半。对于吊车、消防车、钻探车等从事专门作业的车辆,还可根据实际使用和检验情况,再延长使用年限。所有延长使用年限的车辆,都需按公安部规定增加检验次数,不符合国家有关汽车安全排放规定的应当强制报废。

上一篇:学生对老师的赠言下一篇:五一美容院如何稳定老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