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两当红色旅游开发

2024-09-16

浅谈两当红色旅游开发(通用9篇)

浅谈两当红色旅游开发 篇1

浅谈重庆的红色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重庆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开发和利用水平还较低.应当加大对重庆“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开发战略,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运用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提升重庆旅游产品档次,提高重庆“红色旅游”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 者:胡建国 漆丹 钟铭 刘黎亚 HU Jian-guo QI Dan ZHONG Ming LIU Li-ya  作者单位:胡建国,HU Jian-guo(重庆煤田宾馆有限责任公司)

漆丹,QI Dan(重庆市无线电监测站)

钟铭,ZHONG Ming(重庆机械工业供销总公司)

刘黎亚,LIU Li-ya(重庆水务集团)

刊 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 分类号:F590.3 关键词:旅游资源   红色旅游   重庆  

浅谈两当红色旅游开发 篇2

1.1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为红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被誉为“红土地”的江西,红色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品位极高,具有不可代替性和一定的垄断性。如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军旗升起的地方———英雄城南昌、红色故都———瑞金、秋收起义策源地———萍乡等革命圣地。省内有81个县(市)被国家定为老革命根据地,赣州瑞金、上饶集中营、井冈山茅坪等景区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有336处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革命文物4万多件,其中一级文物172件(套)。由此可见,江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是一座亟待开发的金矿,发展前景极为乐观。

1.2 区位条件优越,为红色旅游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江西省地处中部,是东西部的腹地,东南沿海的后花园,加之紧邻“长珠闽”等国内旅游主要客源地,区位条件优越。近年来,红色旅游景区的交通条件已得到较大改善。昌北国际机场开辟了国际航线,吸引了更多的海外游客;井冈山军用机场改扩建为旅游机场,现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航线;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建立了“天”字型高速公路的格局,不仅形成了与相邻六个省会城市省际8小时经济圈和以南昌为中心的省内4小时经济圈,而且井冈山、南昌、瑞金、安源等红色旅游景区都有高速公路相通,景区的可进入性大大提高。交通的便利,可以带来大量的游客。

1.3 客源市场充足,市场潜力巨大

发展红色旅游,在游览中开展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途径。本省、外省很多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都会在江西召开,是重要的一个顾客来源。

1.4 政府的高度重视,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近年来,为了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其开发提供了正确的指导,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明确将旅游业特别是红色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红色旅游的发展目标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通过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另外,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红色旅游城市和景区的旅游星级饭店实行水电费、有线电视费的价格优惠;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计划中,优先安排红色旅游开发用地。

2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江西不断完善红色景区配套设施的建设,开发初具规模,红色旅游产品渐成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体制相对滞后,市场竞争力不强。江西红色旅游在拥有机遇的同时,也受到管理体制的制约。旅游产业机构还不够合理,计划经济痕迹尚未消除,管理上的条块分割现象依然存在。由于景区涉及到林业、文物、文化、旅游及地方政府等部门,互相掣肘,效率不高,难以形成统一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也不利于区域内资源的整合,项目和产品开发无法按市场化运作,竞争力差,发展活力不足。这种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对正在推进中的红色旅游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体制瓶颈。

(2)资源开发层次较低,旅游产品单一。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只停留在传统的基础上,没有针对具体的资源特性来进行有效的开发,从而使开发显得过于粗糙,产品单一;革命遗址、旧址、纪念馆大多以展示形式为主,内容雷同,展示方式单调、僵硬,与悠久历史文化结合不多,特色不浓,品味不高,失去了自身魅力。景区均以参观为主,缺少体验性、参与性的项目,不能满足现代游客体验参与的要求,对游客吸引力不高。

(3)我省红色旅游企业融资方式非常有限,发展资金主要依靠自筹,外源性融资过分依靠银行贷款,但所获贷款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4)宣传力度不够,发展极不协调。除井冈山、南昌、瑞金等主要红色景区有较高的知名度外,其他许多革命遗址、遗迹等红色景区只在当地或周边地区有一定的影响,这与其丰富的红色资源极不相称。这是因为宣传投入较少,使其一直鲜为人知,游客稀少,造成红色资源的极大浪费。发展极不协调,如红色旅游主要景点之一的贺龙指挥部旧址平时门可罗雀,而与之仅两街之隔的滕王阁内却游人如织。

(5)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保护意识不强。随着旅游发展,从业人数不断增加,但总体学历水平、文化、业务素质偏低,从而导致管理水平不高,服务质量较差。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愿从事旅游行业,造成旅游人才的流失,而真正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员中受过正规培训的不多,尤其是优秀营销人才及高层管理人才紧缺,无法满足本省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红色旅游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由于保护意识差,破坏现象仍然存在,不少地方更是急功近利,只是一味满足快速扩张的旅游需求,以致吸纳游客过多,造成严重的破坏,这些都不利于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 对策及建议

3.1 创新旅游市场化经营思路,突出地方特色

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方面应体现其独特性,注意发掘自身潜力,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包装,各显特色,展示区域独特性,避免红色旅游景点重复建设和红色产品雷同开发;另一方面,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展馆档次,改变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陈列,使表现手法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可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立体多维展示,可开发一些体验、参与式的旅游项目,达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譬如利用战争遗迹、题材进行战争场景再现,策划穿越、探险等参与性项目,激发游客的兴趣。

3.2 加强宣传促销,大力开拓客源市场

强化宣传推介。继续广泛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种旅游交易会、推介会、展销会等进行旅游促销,举办红色旅游文化节等各种主题活动进行宣传促销。要大力开发特色红色旅游产品和线路。旅行社要适时利用革命纪念日、伟人纪念日、旅游黄金周等喜庆节日,开展红色文化研习游、革命摇篮体验游、红色故都寻访游一等系列红色旅游活动。积极开展“井冈山精神”等红色旅游研讨会,增强红色旅游文化吸引力。应把这种革命精神看作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并将其放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范畴中去研究、去保护、去挖掘,从而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3.3 大力培养和引进旅游人才,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已成为旅游业能否持续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把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作为改善资源配置状况、提高效率的重要工作来抓。主要途径有:一是培养内部人才。应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培训或选派人员到旅游业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经验,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二是引进专业人才。首先应依托省内高校开设的旅游营销、旅管、导游、景观设计等专业,吸收优秀的旅游毕业生。三是可以在全国甚至是全球范围内公开招聘优秀旅游营销人才、旅游高层管理人才。

3.4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丰富的红色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失去这些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开发利用红色旅游资源的同时,不能竭泽而渔,应切实保护好这些珍贵的资源。应以正确的历史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来对待,树立长远观念,为子孙后代保留珍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址和遗物,准确把握红色和旅游的结合,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理念,力保红色资源不“褪色”,适度地开发利用。要严格遵守旅游规律,保护性开发,加强景点维护管理,使之永续利用,对游客和当地居民倡导绿色消费和红色旅游的观念,取得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丰收。

摘要:江西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何推动红色旅游向纵深发展,使红色旅游产业成为推动江西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红色旅游,优势,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2]文军.开发江西赣州六县(市)红色旅游的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3]叶周.“红色旅游”独具魅力[J].人民论坛,2004,(10).

[4]林明太.莆田发展红色旅游的SWOT分析及对策[J].莆田学院学报,2003,(4).

浅谈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 篇3

[关键词]红色旅游;井冈山;发展对策

一、引言

2005年2月22日正式颁布实施的一个关于红色旅游的发展规划表明,在未来几年里,我国将兴起发展“红色旅游”热潮,党和政府决心将众多的革命根据地开发成为一个个红色旅游景区,以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并推动革命老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红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如何充分利用当前旅游形势,进一步挖掘其资源潜力,已成为我国建设旅游产业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本文通过对井冈山红色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期有利于我国红色旅游业的开发。

二、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状况

1接待人数与旅游收入逐年增加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井冈山旅游业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八·五”期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近90万人次,其中海外旅游者0.6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1亿元以上,创汇百万元以上。到2003年,井冈山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6亿元。2004年1-10月,游客人数已超1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53.5%、65.2%。到了2008年,井冈山共接待游客370PZA次,实现旅游收入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8%、34.6%,其中接待入境游客万人次,创汇151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5%、22.3%。2010年接待游客453.6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24亿元,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108%和194.1%。

2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

从住宿条件来看,井冈山全市共有各类宾馆130多家,床位万余张。其中四星级宾馆6家,三星级11家,二星级7家,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从交通基础建设来看,集航空、铁路、高速公路于一体的立体式交通网络已形成。泰井高速公路是国内首条通往旅游景区的高速公路,2003年10月动工,2005年3月建成通车,投资18.1亿元,线路全长82.6公里(含23公里连接线),宽24.5米;京九铁路从井冈山脚下穿越;吉井铁路直至井冈山新城区,是吉(安)衡(阳)铁路的东段,将成为京九线与京广线的5L--东西连接线,全长80.3公里;已开通井冈山至北京、九江、南昌、深圳、上海等省市的列车。

如今,井冈山市境内公路总里程959.6公里。从井冈山出发,驱车到南昌由过去的近7个小时缩短为现在的3个小时,驱车到深圳只需6个小时,大大地拉近了井冈山与全国各地之间的“距离”。目前,已形成以赣粤高速、泰井高速、319国道为主框架、京九铁路、吉井铁路为主干道,井冈山机场为主航道的立体交通网络。

3景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状况

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至今仍保存较好的革命旧址有29处,其中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0处,主要有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井冈山烈士陵园、八面山和红马石哨口遗址、红军医院、井冈山碑林、井冈山会师纪念碑等;列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8处;原市政府所在地茨坪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和党、政、军领导机关及后方单位所在地,因而也是红色资源最集中的地方,陈列开放的7处革命旧址均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江西重点博物馆之一,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号工程,馆藏文物5800多件。

近年来,井冈山市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先后对行洲红军标语群、步云山练兵场、会师纪念馆、会师广场进行大规模修建,在黄洋界哨口实施“情景再现”工程,再现当年“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的战斗场景,把黄洋界景区塑造成游客体验井冈山革命斗争、接受传统教育的红色体验景区。除此之外,大量保留的红军标语、革命诗词、革命歌舞等是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井冈山红色资源具有历史文化价值高、数量多、革命文化沉淀深厚、主题鲜明、分布集中和开发维护好等特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是红色旅游开发的主要对象。

三、井冈山红色旅游发展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1井冈山红色旅游发展的机遇

(1)国内的旅游业蓬勃发展,红色旅游也得以快速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旅游业以其发展前景好、产业带动性强、投资回报率高,被誉为当代世界永不衰败的“朝阳产业”。而革命圣地有红色的文化底蕴,从而成为人民的首选之地。

(2)国家和地方对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大力支持。

随着红色旅游蓬勃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对井冈山红色旅游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江西省制订了《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保护规划》。对井冈山多处重要的革命旧址进行了修缮复原,投巨资新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实现省会南昌到井冈山道路高速化,并对红色旅游城市和景区的旅游星级饭店,实行水电优惠价格,旅游汽车客运附加费等优惠减收。

(3)井冈山是知名度最高的红色旅游景区(点)之一,其发展同时受到政府和各旅游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根据地的摇篮,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井冈山市应充分发挥这些“红色资源”的优势,发展“红色旅游”。近年来,井冈山推出一系列的“红色旅游”产品,在大江南北引起了旅游者的强烈反响。广东、北京、上海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海外游人也慕名前来观赏游览。

2井冈山红色旅游发展的挑战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特别是“红色旅游”、“都市旅游”、“工业旅游”都在迅速的发展。这不仅给井冈山带来了机遇,还带来了挑战。

(1)来自同质旅游产品的挑战。江西是一个革命老区,有许多红色旅游资源。如南昌——军旗升起的地方,瑞金——共和国摇篮,安源——中国工人运动发祥地等等。这给井冈山带来了巨大的竞争。

(2)来自异质旅游产品的挑战。近年来,各种形式的旅游产品层出不穷,虽然红色旅游在整个旅游市场占据的份额不断增大,但是,与其他异质旅游形式相比,红色旅游所占市场份额依然不容乐观,生态游、休闲游、文化游、出国观光游依然是整个旅游市场的主导。

(3)来自资本市场竞争的挑战。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而作为企业,投资一个项目一般以追求利润、回避风险为主要目的,在投资之初必定会再三考虑景区的各类情况,并尽可能地预见未来的投资回报。而红色旅游景区为了自身的发展,也希望有更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能为其利用,井

nlc202309011427

冈山景区与其他红色旅游景区一样,都尽可能地展现出自身的优势以吸引外来投资,这就产生了不同地方相同资源、相同地方不同资源对外来投资的竞争。井冈山红色旅游在这方面还面临较大的困难。

(4)来自自身管理水平的挑战。在井冈山上,宾馆的档次较低,服务水准不高,没有跟上旅游业的发展。井冈山需要搞好饭店内部住、吃、购、娱的配套建设,进一步提高饭店的接待服务质量。而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是人才,还需要井冈山景区不断地去挖掘和培养。

3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1)充分把“红”和“绿”相结合

井冈山有丰富的革命人文景观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这也是精华所在。我们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井冈山的旅游资源:历史红,山林好。“红”、“绿”相映是井冈山最大的优势所在,确定它的性质为革命胜地与自然景观融合的革命纪念地型风景名胜区。—方面,井冈山作为革命根据地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这也决定它的旅游项目带有革命教育意义;另一方面,井冈山的自然景观美不胜收,植被覆盖率超过80%,并保留了大片次原始森林带,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溪瀑跌宕等有利于开发度假、科考等高层次专题旅游的项目。

(2)开发体验型的旅游项目

井冈山要改善和提高纪念地展馆档次,改变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使表现手段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如可采用声光电结合的半景画、全景画等。要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除了组织对实物、遗址的参观外,也可以安排定时的有关历史的影视、歌舞专场;可适当开发或增加参与性的旅游项目,如策划当年革命者工作、战斗、生活、劳动的场景,来吸引旅游者参与和体验;还可以提高导游的讲解能力,丰富解说内容,寓教于乐,使旅游者获得更多的收获。并且使井冈山红色旅游产品更具有活力。

(3)发展横向联合,加强区域合作

井冈山要在地域界限上转变旅游点或集中的局限可以以井冈山为中心,邻近县市为依托,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内通8大景区,外连周边地区的大旅游格局。与吉安、万安、赣州合作,设计和开发宋代名胜古迹精华游;与永新、宁冈共推井冈山斗争成功之路、革命历史教育游;与湖南炎陵合作,推广井冈山、炎陵、衡山线路,并借助一年一度的炎帝陵祭祀活动在炎陵举行旅游促销活动,从而在发展布局上,以红色旅游和观光教育型旅游为主,并开发以度假、休闲、娱乐、民俗、风情等为辅的多功能旅游的新局面,进一步巩固提高井冈山在全国红色旅游产品中的地位。

(4)突出树立井冈山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加大促销力度

井冈山旅游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深化旅游产品、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狠抓旅游市场促销工作。一是要根据不同客源市场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工作。对广东、上海、湖南等主要客源省市,主要以不断推销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取胜,如野营、度假、垂钓、健身、休闲等适应周末旅游需求的项目,灵活运用各种促销手段。对北京、河北、湖北等地新辟的客源市场,必须抓住整体形象宣传这一主题,树立全新的井冈山旅游形象。对港澳台地区及其他海外游客,不断提高接待服务水平,争取客源稳步增长,并逐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二是要重视企业在旅游市场开发中的作用。旅游企业是市场开发和产品销售的主体和骨干,加强市场开发,扩大市场销售,必须密切与企业的关系,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旅游企业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形成有效的促销体制。三是要突出主题,积极组织好有关促销宣传活动。要组织有关各方进行研究,尽快把今后几年“主题形象宣传”的具体方案拿出来,为树立全新的井冈山旅游形象,扩大宣传发挥重要作用。

(5)加强井冈山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目前,全国各地红色旅游景区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已成为每个红色旅游景区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经过这些年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井冈山红色旅游人才队伍已有较大提高,但仍缺少战略性旅游策划人才和旅游营销行家,严重地制约了井冈山红色旅游的长远发展。因此应把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改善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配置状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工作来抓。要注重红色旅游从业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浅谈两当红色旅游开发 篇4

3月23日到28日,单位组织我们50余名同志踏上江西红色学习之旅,寻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感受积淀深厚的革命精神。23日下午16:00,我们踏上红色旅程。五天的行程短暂而紧凑,在几天的旅程里我们重温了峥嵘的历史,看到了众多的文物,听见了动人的故事;既感受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又领略了祖国的山川秀美,更重要的是重温了一代伟人的豪情壮志、丰功伟绩。“匡庐奇秀甲天下”庐山深幽的景致意境和悠久的文化沉淀令人流连忘返,“革命摇篮”井冈山,革命的星星之火从这里开始燎原,“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滕王阁、南昌八一纪念馆,这次红色之行对我们是一种精神和心灵的洗礼。

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北濒长江,南傍鄱阳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古名山。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称。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绝壁、云海、瀑布”被誉为庐山“三绝”经过一夜的车程,终于到达了庐山。行驶在盘旋的公路上,经过一个又一个山头,透过玻璃窗,看着时时变换的山势,感受着千秋各异的草木,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据当地导游介绍,庐山还有“三怪”(司机开车帅、导游跑得快、屋顶铁皮盖)和“三宝”(石耳、石鸡、石鱼)。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游览了黄龙潭、三宝树、花径、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芦林湖、含鄱口、三叠泉……。我最喜欢的景点是:花径和三叠泉。

花径为一山中花园,正门石梁上刻着“花径”二字。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桃花之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就吟咏于此。三叠泉瀑布位于庐山的东侧,是庐山著名景点之一,有“不到三叠泉,枉为庐山客”之说。瀑布象一条长长的白布被叠过三次,所以叫三叠泉。据说,李白名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即写此处胜景。我们拾阶而下,大约走了一千级台阶,来到了三叠泉最下面。尽管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但我还是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只见瀑布从天而降,飞流直下,溅起无数耀眼的水珠,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尽管两天的行程匆匆忙忙,但我还是领略了庐山的美丽。

二、品味故居风韵,追忆似水流年。

庐山之美不仅仅在于它美丽的风景,这里更是一座政治名山。这里有一套很别致的小别墅,三面环山,掩映在绿树翠竹中。这里就是著名的“美庐”。蒋介石与宋美龄当年居住的地方。绿荫笼罩下的“美庐”别墅,产生出一种和谐的美。走进别墅,内

部的各种设施均保存的非常完好,游览四周,脑海里依稀产生了电影般的画面,仿佛看到“老蒋”如何在这里办公、休息生活。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旧物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与“美庐”遥相呼应的是毛泽东在庐山的旧居“芦林一号”,和美庐的小资情调相比,芦林一号更显得大气。这里就是毛主席在庐山学习和办公的地方,随涌动的人流前行,大厅、杂屋、厨房及毛主席的卧室,历历在目。那些旧物,书桌、衣柜都曾留下过毛主席印迹。如今历史的硝烟散去,只留下静静的故居、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故居前人潮涌动,来参观学习的人很多,给本来幽静的别墅增添了许多生机,大家纷纷合影留念,让这一刻的激情定格成永远的回忆。

三、“军旗升起的地方”

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个英雄的城市。1927年,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在这里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南昌城头升起了第一面军旗,人民军队在这里诞生,从此南昌被誉为英雄城。走进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历史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随着一声枪响,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在血雨腥风中,一批批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英勇无畏地抵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

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走进大门后,一只有力的大手紧握一把巨型枪杆破石铜制雕塑而出,毅然耸立在眼前,直指天花板上一块蔚蓝的天空。周围的墙壁是大型的浮雕,雕刻者战士们举着大旗,杠着枪杆,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的场景,战士们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神情和气概跃然壁上,一下子就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血雨腥风的夜晚,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沿着馆内的走道从一个展厅逛到另一个展厅,陈列的物品让人目不暇接,除了历史的痕迹,还有现代南昌的风采,红谷滩新区展示着南昌的新面貌,南昌大学培育着一代代祖国栋梁……走走停停,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享受到了一场红色视觉盛宴。

四、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

滕王阁,素有“西江第一楼”之誉。雄踞南昌抚河北大道,坐落于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依城临江,瑰伟绝特。展现在面前的滕王阁已不是过去的滕王阁,历经人世千年沧桑,战祸兵乱,迭废迭兴达28次之多,现在我看到的滕王阁是由江西人民花了巨资于1989年建成的。虽说失去了历史的厚重,整个楼全部应用现代的建筑材料,水泥、花岗岩、电梯、空调,还有永远不绝的人流,充满阁内的大厅、走廊、楼梯,但不失是一座声贯古今、誉满海外的名阁。它巍然耸峙于赣江之滨,与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其实,不管滕王阁

太现代也罢,还是太有名也罢,都是次要的。但它有了王勃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称《滕王阁序》)已经足够了。即使这座阁荡然无存,而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始终不减,在人们的心目中它的形象萦绕于怀,熠熠发光。我拂去岁月的蒙尘,逆着时间行走,去看一看少年时的王勃。

认识了当时中国最有才气的诗人,最为璀璨的文学之星,也应该登上因他而出名的滕王阁。把都市的喧嚣拒之门外,以一颗平静之心去倾听滕王阁的脉音和心跳。滕王阁共有明三层暗七层,建筑在赣江东岸的冈峦之上,碧瓦丹柱,画栋雕梁,飞檐翘脊,高耸云天,巍峨壮观,具有一派大唐建筑风貌。对于阁内镌刻的王勃《滕王序》全文、江西历史文化名人的群像、江西名山大川图和磨漆画《百蝶图》,我只能走马观花似走了一圈。我最大的心愿是登阁远眺江天水一色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或许王勃登阁见到如此瑰丽的景色,才使他诗情喷发,写下传世的佳作。

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这里,中国共产党树立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第一面红旗,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革命的星星之火从这里开始燎原……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没有接受瞿秋白的邀请进城,而是进山当起了“山大王”,历史记载的“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

里出政权”等思想均在井冈山时期产生,这些思想含蕴于青山、淬火于实践,指导着工农红军的方向。作为伟大思想的诞生地,井冈山拥有独特的人文资源。朱德的扁担、井冈翠竹等课文从小就让我们感动。

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中国革命摇篮、向往已久的井冈山这片热土,先后瞻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参观了茅坪八角楼、黄洋界哨口、小井红军医院和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生活过的旧址旧居,观看了给我们以无限回想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一次井冈行,终生井冈情。井冈山,中国革命的精神高地,井冈山,继往开来的领航灯塔。井冈山之行,我们为革命前辈坚定的理想信念所震撼、为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染、为敢闯新路的谋略所感叹,也为勇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所折服,更为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的优良作风所感动。每一处革命旧址,每一张陈列图片,每一个往日的激情故事,带给我们的都是一生的感动、一生的记忆、一生的动力。

六、珍惜现在,努力工作

红色旅游的特征及开发研究 篇5

——以于都县为例

摘要:在深入开展对于都县红色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于都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分析了于都县红色旅游资源特征,评价了开发中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开发问题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红色旅游 特征 开发 于都县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1】。红色旅游的特征,决定着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向、内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质在于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价值,提高其吸引力,使之成为现实的旅游吸引物【2】。1 于都红色旅游资源

于都县是著名革命老区县,诞生过赣南第一支正规革命武装、第一块红色根据地、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具有丰富和富有意义的红色旅游资源。

1.1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红色景点群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红色景点群,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是展示1934年8.7万中央红军将士出发长征的重要旧址群景区。景区以革命旧址、旧居、长征渡口、浮桥、遗物、文物资料、革命纪念设施、模拟情景、革命故事,以及沙盘、图表、画、声、电、光等现代手段,反映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期伟大革命历史。已开放的革命旧址、遗迹、纪念设施主要有: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毛泽东长征前夕旧居何屋暨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于都革命烈士纪念馆,赣南省三级干部大会旧址、县城南门渡口江泽民题名的“于都长征大桥”、西门渡口原军委副主席张震题名的“红军大桥”等。1.2罗田岩名胜景区

罗田岩,位于县城南郊。是一处发育较好的丹霞地貌景区。这里岩深谷邃,丹岩绝壁,树木参天,风景秀丽,又是赣南著名的佛教圣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森林公园。其开发于南北朝,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自北宋时亨誉

盛名,并创“华岩禅院”。为历代风景名胜区。景区主要有历代名人摩崖石刻,周敦颐讲学和纪念遗址,濂溪书院、濂溪阁,千年古柏、《爱莲说》碑刻,千年古庙、漏米岩、于阳一览,还有帝临亭、卧云阁、高山仰止亭、居然亭、望需亭等。1.3屏山

屏山是红九军团长征集结渡河出发旧址,也是陈毅、项英率领留守下来的中央红军打游击突围地区。屏山拥有不可多得的高山牧场、森林生态景观、红色历史等优秀资源,1.4.莲花山

莲花山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红二十四师驻地等旧址,莲花山拥有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独特的寺庙、泉池飞瀑、红色旧址等资源。2 于都红色旅游资源特征分析 2.1红色资源种类全,数量多

红色资源根据具体的性态可以分为无形和有形两大类,其中有形态红色资源主要是革命遗址和纪念场所【3】;于都孕育了众多革命人士,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一方面在片土地上孕育培养了众多长征英雄,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于都先后参加红军人数达68000人,占当时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另一方面革命遗址和纪念地多。

2.2红色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可达性强

近年来,于都加大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建设投入力度,开展了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旅游项目。多数的旅游资源都在县城内,交通方便,紧密性强。2.3非物质红色资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

于都大多数红色旅游资源与客家民俗文化资源相交融和,于都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依托于赣南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相互融合的文化母体3 于都县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3.1资源整合开发

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于都县确定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屏山旅游景区、盘古山矿山公园、五星级酒店4个旅游重大项目;规划设计了红色旅游公路建设项目;报送了莲花山红色

【4】。

旅游项目、罗田岩红色旅游项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盘古山矿山公园、屏山风景区等旅游产业项目。其中,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莲花山红色旅游项目和罗田岩红色旅游项目进入了国家、省红色旅游项目库。3.2品牌建设,特色开发

从去年底开始,于都县由县委宣传部、县旅游局组织实施于都新形象征集活动,共征集到全国各地发来的于都新形象“表述语”作品193条和于都“旅游口号”作品152条。同时,该县启动了北京至深圳旅游品牌专列、赣州至南昌高速大巴、公交车候车亭、高速大巴车载视频广告宣传活动新平台,并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赣州市旅游品牌专列和旅游形象标识、摄影文学作品征集新闻发布会暨启动仪式。今年上半年,该县邀请中央电视台“华人世界”摄制组,拍摄采访《客家足迹行》节目;主动策划、筹划,配合拍摄电影《少共国际师》等。此外,该县还先后参加了江西省旅游局在北京举办的以“红耀中华·客盈天下”为主题的旅游推介会和第八届海峡旅游博览会等。3.3精品线路开发

于都县属于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的赣州-瑞金-于都-会昌-长汀-上杭-古田线这一条。依靠这条线路建立本县自己的精品旅游线路,见表1:

于都县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旅游线路

序号 县城核心红色+爱莲县城、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长征 区

(廉政)+边 佛教

前夕毛泽东旧居-于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印象于都河旅游观光,罗田岩-宝佛公园-其他革命旧址 县城核心区项目-于都“刘胡兰”旅游线路 旅游特色

地域

旅游项目 县城+东红色+爱莲县城、梓牺牲旧址(梓山长源芦坑)-红一 线

(廉政)+山、黄麟、军团渡河旧址-黄麟温泉、红色旧佛教+温泉+宽田、段址、雪山等(住温泉)-杨公坝风杨公风水绝屋、银坑、水绝物文化观光游-将军旧居-竹

特文化

于阳

篙寨、天华山游

县城核心区项目—里仁暴动旧址—3 县城+南红色+爱莲县城、利上坪九路突围旧址—腾代远旧居— 线

(廉政)+村、禾丰、矿山公园—盘古山茶文化旅游—屏佛教+矿业铁山垅、山—盘古文化游—莲花山—小溪森遗址游+南靖石、盘林度假 方高山森林古山、小牧场+盘古溪、祁禄文化+茶文山 化游+森林度假游

县城核心区项目—孟口、鲤鱼、中4 县城+西红色+爱莲县城、罗埠(石尾)渡口-陈云旧居既红五线(廉政)+坳、罗江、军团集结旧址-罗江罗母渡、前村佛教+生态+小溪 旧址旧居

等旅游-赣南小三峡旅游(罗坳峡山)

资料来源:于都县旅游局

从上表可看出,于都县建立的精品红色旅游路线以县城为核心,分别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建立线路,既有自身的特点还将作为赣南红色旅游区域的一个组成部分,统筹规划,精品开发。4.于都县红色旅游开发的问题

在近几年来,于都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在不断的提升,红色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和基础服务设施也进一步完善,整体红色旅游产业体系规划逐步实现与改善。2011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约102万人次,同比增长2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25%。

红色旅游业对于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但由于于都红色旅游起步较晚,相比其他地方发展缓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4.1 资金投入建设不足

由于财政困难,旅游建设投入不足,造成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薄弱。很

多小有名气旅游资源缺乏包装。旅游区规模小,旅游区的接待能力弱,服务设施数量少,档次低;红色旅游区环境保护措施跟不上,资源破坏较为严重;缺乏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隐患较大。4.2 规划不合理,产业化程度不高

红色旅游区的规划建设盲目随意,造成资金浪费。缺乏有较高约束力的高水平的红色旅游产业整体规划和各区建设详细规划,景点破坏性大,开发效率不高。旅游景点小、散、弱、差、无龙头,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市场发育不全,产业化进程缓慢,单个景点优势形不成组合优势,缺乏对接融入、多边协作等联合方式。4.3 管理不善

旅游业景点、宾馆、饭店未有效的进入旅游规范管理体制,旅游业权属交叉,管理无序,点多面广等问题,给游客造成建设和服务管理严重滞后感觉。有的各自为政、无序开发、管理随意,甚至影响旅游业的向上争资争项工作。5 于都红色旅游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5.1 科学规划,打造红色旅游精品

科学规划,形成红色旅游品牌。首先,要对全县的旅游线路及各景点统一规划,完善店里、通讯、宾馆等基础设施。以县城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为中心建设精品线路;加强与其他红色旅游景点联系,构建红色旅游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规划,确保红色旅游资源合理、有序开发。5.2 深挖红色旅游内涵,丰富旅游内容

深挖红色旅游内涵,一方面要加强原有红色旅游景区旅游资源的在开发。例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的深度开发就不要在停留在观光游览上,而是要开发一些具有体验性的旅游产品来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另一方面对未开发的具有“红色旅游”要素的旅游区的开发。例如莲花山和罗田岩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两地既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在今后的开发中可以将生态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相融合深度开发。5.3 以游客为中心,实施体验导向性开发

以旅游景区为剧场, 以景区建设为布景, 以食、住、行、游、购、娱为道具,,以旅游者为中心, 为旅游者创造难忘的回忆。同时,红色景区强调游客对项目的参与性、互动性与融入性, 强调游客对文化的、历史的、生活的、习俗的体验,让游客真实地感受到革命年代的氛围,切身体验到革命年代的斗争生活方式,使游客更好地了解革命历史,理解红色精神,“寓教于游、寓教于乐”,于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洗礼【5】。

参考文献:

【1】魏鸿雁 章锦河 潘坤友 中国红色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6)

红色旅游 篇6

周日的上午,阳光明媚,微风习习。我们地信学院团校第三组的学员们在组长的带领下来到清华大学,寻访红色足迹。

走进清华大学的大门,我们径直向前走,不知不觉,来到了了清华大学的有名的二校门。二校门位于清华主干道之一清华路,是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被认为是清华大学的象征。二校门为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站在清华路,北望二校门,可遥看清华大礼堂、日晷和清华学堂等景观。

二校门为清华最早的主校门,始建于1909年。1933年,校园扩建,园墙外移,有了新的大门(今日的西校门)。此后,这座最早的校门就被称之为“二校门”。春夏秋冬,年年岁岁,时光荏苒,矗立在校园主干道上的二校门,在风雨中,默默见证着清华大学的历史与发展。它不仅仅是清华园的鲜明标志,更是长期以来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之品格的象征。当然,这也是我们每个团校学员应具有的品质!在二校门

合影留念后,我们继续前进,远远看到一座雕像,走进一看,原来是闻一多先生。闻一多先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国民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李公朴的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当天下午在西仓坡宿舍门口即被国民党昆明警备司令部下级军官汤时亮和李文山枪杀。想到中学时学到的闻一多先生的慷慨激昂的演讲,看着他凌乱的头发和胡须,我们不禁肃然起敬······

随后,我们来到了景色宜人的“水木清华”。水木清华是清华园里最幽静之处,是学生晨读和休息的好去处。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正中朱柱上悬有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南西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著名的爱国人士韦杰三就曾在清华就读,1926年3月18日,他参加北京各界群众在天安门举行的抗议八国通牒的国民大会和示威游行,遭到段祺瑞反动政府的屠杀,腹部连中四弹,倒在血泊中的他仍念念不忘祖国振兴富强,他说:“我心甚安,但中国快强起来啊!”3月21日凌晨,这位爱国志士停止了呼吸,年仅23岁。在水木清华北面的土坡上,就有他的墓碑。历史,就这样被创造。

浅谈两当红色旅游开发 篇7

一、红色旅游及红色档案

1. 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是我国90年代后新兴的一种旅游形式, 它以革命伟人、重要的革命事迹和历史为线索, 以革命历史、光荣传统、伟人足迹、英烈遗迹为载体, 通过目的地观光、参与体验等形式以达到放松身心、缅怀先烈、传承革命意志和民族内涵目的的一种主题旅游活动。由于旧地重游所展示的真实真景易于让游客身临其境, 了解当时的革命历史;参与式体验易引发游客共鸣, 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绪, 所以红色旅游也成为国家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我国, 江西、北京、上海等省市, 纷纷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定期接纳政府公务员和学子等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2. 红色档案。

红色档案, 即在革命年代围绕着“红色人物和红色革命事件”所形成的革命历史档案, 其本身与革命历史档案的外延有交叉。它是指在革命历史档案中那部分能够反映革命传统和革命爱国精神的档案, 可以是人物的, 亦可以是事件的, 其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基础, 甚至可以直接作为红色旅游的新主题和新亮点, 参与到红色旅游项目之中, 成为红色旅游的一部分。

二、红色旅游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红色旅游虽然兴起时间不长, 但集中开发、重复开发的情况比较严重, 资源透支, 明显后劲不足。其参与者比较固定, 多为机关单位人员和学生, 他们定期或不定期到这些地方接受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这些纪念地和标志物所承载的革命传统和精神却受到来自规划方、运营方及资源方的多方限制, 并未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鉴史、育人、养德的作用。因此, 出现了以下这些问题。 (1) 开发及运营模式过于单一。旅游路线老化, 简单不变;旅游形式主要以橱窗讲解、静物展示、文字解说为主, 真实还原性不强, 缺乏参与性;旅游产品局限于纪念币或纪念邮票等, 鲜于创新。 (2) 旅游流于形式, 后劲不足。很多景观只限于摆几张桌子、立几块牌子, 宣传一下建筑、口叙一下历史, 单一的模式使游客出现审美疲劳, 缺乏吸引力。 (3) 旅游从业人员历史素养不足。有些导游解说时不尊重历史事实、哗众取宠, 甚至有不少地方为争取项目和资金, 肆意夸大自己的历史地位, 随意篡改、夸大历史事件, 变更事件地点。 (4) 开发视野偏离。很多红色旅游景点选择了红古与红绿结合的运营模式, 但却过多地专注于开发自然风光, 弱化了红色旅游本身的宣传及教化等功能。红色旅游如何摆脱这些问题, 走上一条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看红色旅游线路及产品的丰富程度以及旅游服务本身的质量能否稳步提高。

三、红色旅游档案与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 挖掘革命历史档案, 打造新的旅游线路及题材。

从丰富的革命历史档案中挖掘深刻的红色文化底蕴, 以革命历史档案资源开发带动旅游资源开发, 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存史作用和价值。各大红色旅游景区大多是革命老区, 不乏有着浓厚红色气息的名人、名迹和轶事等, 在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这部分珍贵文字及实物, 记录着那些为人所共知的或不为人知的名人轶事。通过挖掘, 它们完全地重现在我们面前, 可以为新的旅游题材或是新的旅游线路的开发提供历史和信息支持。这些信息经过筛选和加工之后, 完全可以服务于红色旅游。

因此, 景区所在地的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合理地筛选和研究档案, 考证历史事实, 重温历史进程, 帮助旅游管理部门及公司发掘更多尚未开发的潜力路线。“从历史中来, 到历史中去, 应该是红色旅游开发的一条准绳。”红色旅游资源的生命在于其革命教育意义和历史研究价值, 其根本是基于历史事实的。在资源开发中, 我们要尊重历史, 切莫把“红色”变成“黄色”或“黑色”。

2. 创新红色档案利用方式, 丰富旅游产品。

红色旅游的主要卖点在于革命历史、红色文化内涵和革命传统精神, 其副产品比较稀缺, 大多为纪念性质的纪念币、纪念邮票等, 形式比较单一。在创新旅游产品方面, 我们同样需要打好红色档案这张牌。档案的价值是不断扩展的, 因此我们不能固守历史凭证、参考等作用, 应适时地、开创性地对档案信息进行挖掘, 综合多方的力量 (如与史志部门、出版社等合作) , 编研出档案成果。如拍摄历史纪实片, 出版革命历史图册、伟人名录、轶事录, 复制实物、手稿等。要走市场运作之路, 将这些编研成果转化为社会公共产品, 投向市场, 满足旅游者求知、休闲等需求, 从而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 发掘档案的美育功能, 开发新的旅游热点。

档案本身具有宣传教化、文化休闲的功用, 红色档案也不例外。现在, 越来越多的市县开始重视革命历史档案的教育性和档案馆的文化特性及资源优势, 将目光逐渐投向档案管理部门。例如在云南, 活跃着一个新的旅游热点, 成千上万的人走进了市县档案馆, 接受革命传统和民族教育。将游档案馆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 组织参观者进档案馆看实物、照片, 或是看档案馆辅助开办的档案精品展等, 这使得档案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档案馆所具备的美育功能得到发挥, 档案资源再也不是深藏闺中的神秘之物, 而是进行宣传教育的必备条件。当然, 档案馆布局应极尽文化氛围, 馆内有礼品 (编研书籍或图册、纪实片等) 可供选购。这样, 档案馆同样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一个可以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永恒基地, 一个可供广大参观者浏览、学习的圣地。

4. 建立和善用红色档案, 提高红色旅游服务质量。

首先, 红色档案本身所蕴藏的海量资源是完善现在红色旅游景区建设的信息及物质基础。其所收藏的文字、图片、影像及实物, 完全可以成为遗址遗迹、纪念标志物等背景介绍的基础及原貌恢复的重要依据。如伟人题写的对联、使用过的物品、写过的信函, 都可以成为充实景区景观、丰富红色内涵的重要物件。以上种种, 可以使景区更好地制造出身临其境、原汁原味的效果, 从而提高旅游质量。其次, 红色档案本身有着存史和教育的功用, 其翔实的记载可以成为旅游从业人员吸收新知识的源泉, 并可用于导游或是景点建设规划, 为现实服务。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讲叙历史, 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学习使得导游从业人员的历史素养进一步提高, 避免了因导游人员历史知识匮乏而出现张冠李戴、混淆历史的情况, 从而提高讲解质量。

当然, 基于红色档案的旅游开发, 并不是毫无理论依据的。它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我国保存了大量的革命历史档案, 可用于信息的开发。从中可以择取经典的、极具教育意义的部分进行加工, 开发新的旅游路线, 设计新的旅游产品;也可以从中筛选特定的信息、实物或照片进行复制, 达到情景再现。通过这种资源的叠加, 使红色旅游资源进一步完善, 教育信息进一步充实, 旅游品质也进一步提高。其实, 在我国有现成的利用档案资源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实例。如云南丽江通过对“东巴档案”的挖掘, 开发出了众多的如东巴文化衫、东巴神灵雕塑、神路图、路牌画等产品, 这就是“东巴档案”在文化旅游中的价值扩展。

总而言之, 以红色档案为载体进行信息的挖掘, 以红色旅游档案为基准进行旅游行业的规划和准入, 可以使红色旅游路线得到优化、旅游产品得到丰富、旅游形式得到创新、旅游质量得到提高, 使红色旅游走上一条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责编:孙海燕)

参考文献

[1]和璇.论东巴档案在旅游热潮中的价值扩展[J].兰台世界, 2007 (1) .

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 篇8

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的核心内涵

红色旅游是在传统的革命教育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对人们政治思想的教育并且还发展了旅游黄金周,因此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发展尤其迅速。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红色象征着革命,并且有很明显的时代性。红色旅游主要是在革命根据地以现存的革命纪念物以及其背后的故事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倾听革命故事,学习革命精神。

红色旅游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红色文化,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及相关理念。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者对马克思列宁的理论有很深的认识,并且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把他们的理论发扬壮大,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理论体系,这些成果都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中国人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向,成为中国人民的一份宝贵的财富。

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的传承

发扬红色旅游的重要载体作用。中国共产党在争取民族解放开展民族斗争的过程中,留下了不少非常珍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而红色旅游就是纪念和传承红色文化的一种良好的方式。可以通过建造纪念碑、遗址、纪念馆等方式,对过去发生的事情展开回忆。让当今社会的人们可以借助这些纪念物或者旧址体会到中国在进行革命战争时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所处的艰难境地,感受到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进而更加珍惜眼前幸福的生活。

在全球化、经济化、区域化的时代大背景下,红色文化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逐渐成为帮助国家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当今社会中,更要努力保护好红色文化,并通过各种方式将其传承下去。在红色旅游逐渐兴起的大背景下,红色文化这一核心理念通过更加真实直观的方式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给更多的中华儿女。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方式,它能够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提高红色文化的感染力,让更多人了解革命精神,了解红色文化。

发展红色旅游,传承红色文化。在对红色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红色文化能够把早期中国共产党革命过程中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中华儿女。想让人们了解红色文化的方式有很多,但红色旅游是最能让大众接受的一种方式,因为他能够让人们亲身体验,亲眼看到一些纪念品,并通过导游的讲解进而全方位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当然,传承红色文化的方式有很多,例如观看红色纪律片等,借助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让游客有感同身受,进而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并引起共鸣。

逐步发展红色旅游,加强红色文化的传承。红色旅游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其核心还是红色文化。想要发展红色旅游,关键是要明确红色文化的内在含义,将其精神传承下去。

首先,可以通过对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的改善来发展红色旅游。可以让纪念馆、旧址遗址等地增加一些游客可以互动参与的项目,提高旅游的体验性和创新性,让游客亲身体验,达到红色旅游真正的目的。其次,在旅游过程中,对红色旅游景区的宣传讲解工作也至关重要,精确可以培养一些专业人员对红色旅游景区进行讲解,传承红色文化。让红色旅游胜地所承载的故事更加形象,更加具有说服力。此外,对红色旅游进行合理规划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前提,只有明确红色旅游的概念,明确其指导思想以及基本原则和目标,并制定了不少保障红色旅游的措施。在对红色旅游进行合理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而且要注重改革创新,提高旅游质量。

红色旅游发展纲要 篇9

为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感情,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二)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其重要目的就是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把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革命老区大多位于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发展红色旅游,是带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举措,可以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动商贸服务、交通电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四)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长,对旅游内容和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品结构,更好地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旅游需求、促进旅游发展,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具有积极作用。

二、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循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要求,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主要载体,进一步加强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发挥旅游产业优势,将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政府组织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和市场有效运作,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改进和完善薄弱环节,全面提升红色旅游开发和管理水平,促进红色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手段和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把发展红色旅游同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相结合,同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同有效保护和利用革命文物相结合,同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同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结合,寓教育于旅游之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2、坚持因地制宜。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实事求是地确定重点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把握好建设规模和标准,避免过度开发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造成损坏,做到朴素实用、功能完善。

3、坚持统筹协调。注意做好红色旅游区规划与相关区域的城乡规划以及交通建设、环境保护、风景名胜和文物保护等专项规划的衔接。整合相关旅游资源,把发展红色旅游与发展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工农业旅游等密切结合,形成综合型、复合性的旅游产品,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4、坚持多方参与。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行政优势和经济手段相结合。公共性质建设项目的投入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经营性质建设项目的投入通过市场运作方法加以解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发展目标

——加快红色旅游发展,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2004至2007年参加红色旅游人数的增长速度要达到15%左右,2008至2010年要达到18%左右。

——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使其成为主题鲜明、交通顺畅、服务配套、吸引力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

——配套完善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使其成为产品项目成熟、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项目密切结合、交通连接顺畅、选择性和适应性强,受广大旅游者普遍欢迎的热点旅游线。

——重点打造100个左右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使80%以上达到国家旅游景区3A级以上标准,其中40%要达到4A级标准。到2007年,争取有5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年接待规模达到50万人次以上;到2010年,争取有8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年接待规模达到50 万人次以上。

——重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展示和宣讲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在规划期内普遍得到修缮。

——实现红色旅游产业化,使其成为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的优势产业。到2010年,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00亿元,直接就业人数达到20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到1000万人。

上述目标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2004至2007年,以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重点,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初步形成红色旅游发展的框架;第二阶段为2008至2010年,进一步巩固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实现规划目标,推动红色旅游全面发展。

(四)主要任务

1、建设红色旅游精品体系。从打造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入手,通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打造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2、建设红色旅游配套交通体系。结合国家干线公路及农村公路建设规划,重点建设红色旅游景区(点)与主要干线公路的连接线,切实改善通达条件。

3、建设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体系。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加强对重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加大保护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使重要的文物、遗址、纪念地、名人故居、文献、建筑等得到妥善保护。

4、建设红色旅游宣传推广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优势,统筹策划,利用多种宣传方式,打造红色旅游的形象和品牌,形成组织得力、参与广泛、宣传有效的推广体系。

5、建设红色旅游产业运作体系。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采取灵活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参与红色旅游的开发经营。

三、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布局

(一)围绕八方面的内容发展红色旅游

发展红色旅游主要围绕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组织开发。

1、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党建军等重大事件,展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创建初期的奋斗历程。

2、反映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革命根据地、创建红色政权的革命活动。

3、反映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和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4、反映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抗日救国、拯救民族危难光辉历史。

5、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重要事件和地下工作,彰显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夺取全国胜利、建立人民共和国的奋斗历程。

6、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爱国统一战线,同心同德、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

7、反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成长经历和丰功伟绩,以及他们的伟大人格、崇高精神和革命事迹。

8、反映各个历史时期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革命烈士的主要事迹,彰显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二)培育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1、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2、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3、以百色地区为中心的“左右江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百色风雷,两江红旗”。

4、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历史转折,出奇制胜”。

5、以滇北、川西为中心的“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艰苦卓绝,革命奇迹”。

6、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7、以松花江、鸭绿江流域和长白山区为重点的“东北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抗联英雄,林海雪原”。

8、以皖南、苏北、鲁西南为主的“鲁苏皖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东进序曲,决战淮海”。

9、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千里跃进,将军故乡”。

10、以山西、河北为主的“太行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太行硝烟,胜利曙光”。

11、以渝中、川东北为重点的“川陕渝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川陕苏区,红岩精神”。

12、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人民胜利,国旗飘扬”。

(三)组织规划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根据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旅游规律要求,规划建设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主要规划原则是:

1、红色旅游资源集中,便于与客源地和中心城市连接,形成旅游的网络节点。

2、内部景区(点)之间交通连接顺畅,或者经过改造、部分路段建设后能够满足旅游需求。

3、便于连接“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形成支撑重点红色旅游区的骨干框架。

4、便于与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结合,形成吸引力强的复合型旅游线路。

(四)重点建设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建设100个左右内涵丰厚、品牌突出、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管理服务水准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本要求是:

1、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重点,包括对广大群众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重要革命历史文化遗址,革命领袖故居、旧居、活动地以及重大战役、战斗遗址,具有重大影响的革命烈士事迹发生地等。

2、景区已基本具备外部通达条件或其外部交通建设可以列入到近期建设规划。

3、通过建设和完善,景区年接待规模应达到10万人次以上。

4、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可形成有较强吸引力的综合旅游景区。

四、发展红色旅游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要加强对发展红色旅游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成立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宣传部、国家旅游局负责同志牵头,民政部、财政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文化部、民航总局、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任成员,负责研究解决发展红色旅游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检查、督促规划纲要实施。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密切合作、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宣传部门负责审定重大宣传报道和陈列内容,指导广播、影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搞好宣传推广工作,为发展红色旅游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项目审核和投资计划安排;旅游部门负责红色旅游发展中旅游工作的组织协调及规划指导、线路组织、宣传促销、管理服务和人员培训工作;财政部门负责从现有财政渠道组织协调红色旅游相关区域规划编制、宣传推广、教育培训和革命文物保护、展示经费;民政部门负责组织落实本系统与红色旅游相关的烈士陵园、纪念馆建设改造的有关项目计划,加强烈士陵园和纪念馆的管理;交通部门负责做好与发展红色旅游相配套的交通项目计划安排和建设;铁路、民航部门要配合红色旅游做好有关车次、航班的组织调度工作;建设部门负责做好红色旅游区(点)规划与当地城乡建设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相关内容的审定和衔接,做好相关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开发管理工作;文化部门负责组织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和文学创作,指导组织与红色旅游相关的文艺演出活动;文物部门负责相关革命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和文物征集、展陈、维修等方案的制定落实。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分工要求,制定相应方案,提出具体措施,将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工作真正落在实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落实相关责任,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强统筹保障,将发展红色旅游的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二)落实规划要求,塑造整体品牌

各地要按照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当地红色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的特色,确定各自的具体主题,组织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将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有机结合,努力形成对旅游者更具吸引力的旅游区和旅游线路。

宣传、发展改革、旅游等部门要加强对红色旅游区域开发建设的指导和协调,严格控制相同题材和内容的项目,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杜绝庸俗化和过度商业化。跨行政区的红色旅游区要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开发项目的统筹协调,树立、维护和共享红色旅游主题品牌。本规划纲要确定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规划由国家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组织编制,并报全国发展红色旅游协调小组审定。

(三)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开发保护

国家将安排一定的基本建设投资,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红色旅游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同时对东部地区的重大项目给予一定支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将有关项目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一定的配套资金。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红色旅游景区内的道路、供电、消防、环卫、给排水设施以及环境整治、与干线公路的连接道等;国家交通建设资金支持的重点是为红色旅游景区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直接配套的干线公路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路网,以改造为主改善路况条件。中央财政将按现有财政渠道,主要对中西部地区的重点红色旅游区、旅游线路的规划编制和重要革命文物的保护、展示工作给予适当经费补助。

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电信、能源、生态等方面的建设要考虑红色旅游发展的要求。西部开发和农村扶贫注意做好与红色旅游开发建设的协调配合。国家开发银行可结合自身职能,在红色旅游的规划编制、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性贷款支持。鼓励各类商业银行对红色旅游提供金融支持。引导各类企业、组织参与红色旅游的建设经营。

(四)加强宣传教育,做好规范管理

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分工协作,结合建党、建军、建国等重大纪念活动以及其他重要节假日,组织好红色旅游的系列宣传推广工作。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有关地方和部门要精心准备,适时推出一批反映这些主题、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红色旅游产品。要精心组织编排适合旅游者需求的红色旅游线路,策划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活动,营造健康浓郁的红色旅游氛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关规定,对青少年参观游览提供便利条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红色旅游作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堂,共青团、工会和妇联要将红色旅游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鼓励企事业单位将红色旅游与本单位文化建设相结合。铁路、民航和交通部门要制定具体措施,对中小学、大专院校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旅游活动,保证票源,在车票、机票和船票价格上给予优惠。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方面出台具体措施,鼓励旅行社开展红色旅游经营业务。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分级分类开展红色旅游教育培训工作。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旅游局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红色旅游培训资料。国家和各省区市旅游部门要组织开展红色旅游管理人员、导游和讲解员的培训,编写和推广使用专门的红色旅游导游词和解说词。

各地要加强红色旅游区(点)、项目的监督管理,切实保证红色旅游的安全、质量、秩序和效益,防止以红色旅游的名义从事损害红色旅游形象的活动,保证红色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上一篇:安全生产法考题及答案下一篇:记叙随笔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