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2024-10-26

化学工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精选9篇)

化学工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篇1

化学工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若干规定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在发展化学工业的同时,严格控制新污染的产生,加快老污染的治理步伐,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委、国家经委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一切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的化工建设项目,包括利用外资、中外合资、合作项目和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化工建设项目)。

第三条实施化工建设项目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当执行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化工建设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审批制度和防治污染及其它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

化工建设项目要积极进行三废资源综合利用、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家的自然资源。对于技术成熟、确有经济效益的综合利用措施,必须同防治污染及其它公害的措施一样,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在勘探、开采化学矿山时,必须按照国家矿产资源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综合勘探、综合评价、综合开采、综合利用”的方针。

第五条化工建设项目必须符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化工建设项目要采用无三废或三废排放量少的先进工艺,采用无毒无害,低毒低害的原料路线,采用技术先进,效率高的三废处理设施。凡是采用被淘汰工艺的化工建设项目,组织评审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单位不得同意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主管计划部门不得上报或批准项目建议书和计划任务书。

凡是依托老企业建设的化工建设项目都应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条件下,同时治理企业的老污染。化工建设项目投产后,排放的污染物必须达到国家或地方标准。

第六条化工系统各级计划、基建、财务和物资等部门都应按照本规定将化工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纳入计划,计划部门必须将计划预安排的化工建设项目及早通知环境保护部门。各级化工环境保护部门是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要从前期准备工作入手,会同有关部门完成以下工作,并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

1.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预安排和审查环境影响评价费用是否合理。

2.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对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组织预审。

3.对承担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4.参与初步设计中环境保护篇章的审查,监督设计采用治理技术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5.监督检查设计与施工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和综合利用设施是否落实和参与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工作。

6.监督检查化工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后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和效果。

二、关于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规定

第七条化工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在时间上要同步进行和完成。建设单位在上报项目建议书时,必须着手委托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做好环境影响评价的准备工作。

第八条建设单位在与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签订环境影响评价的委托协议后,要为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创造条件,应按照协议的要求,向承担单位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所必需的基础资料,并对基础资料的正确性负责;环境影响评价的承担单位必须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内容、深度,迅速开展工作,并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负责,必须对评价结论负责。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经过环境保护部门同意后不得擅自更改。

第九条为确保大中型化工基本建设项目和限额以上技术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其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必须由掌握化工行业生产工艺和污染物排放状况及化工单元操作方法,具备化学工程分析能力,并持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的单位承担。建设单位在着手选择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前,必须报告化工部环境保护办公室。化工部环境保护办公室给予指导或建议建设单位做出选择。

承担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与项目所在地区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搞好协作,发挥地方的优势,以缩短环境影响评价周期。

第十条小型化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省、自冶区、直辖市化工厅(局、公司)、计划单列市化工局(公司)会同建设单位自行安排和选定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小型化工建设项目要保证环境影响评价质量,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编审制度,主管机关的环保部门要严格进行“三同时”把关。

第十一条凡经当地主管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可以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小型化工建设项目,应由建设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填写报告表,报送项目主管环境保护部门审查,再送交地方主管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为有效。

第十二条环境影响评价费用应根据化工建设项目的评价工作量合理收取,不得任意提高收费标准。评价费用在项目可行性研究费用中列支。

凡因环境影

响评价承担单位工作失误而引起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修改,不得再收取费用,凡由于其它原因引起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修改,可酌情补收费用。

第十三条由设计、科研、勘察等单位组成的化工部环境影响评价咨询服务中心及其成员单位,主要负责承接化工部门安排的或化工建设单位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任务,保证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在条件可能时也可承接化工系统以外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第十四条对从事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实行资格审查制度。

化工部部属科研、设计、勘察、大专院校等单位从事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需填写国家环境保护局编制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申请表》,由化工部环境保护办公室审批后,报送国家环境保护局,办理评价证书核发手续。

第十五条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编制完毕后,由建设单位负责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上报建设项目主管机关〔化工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厅(局、公司)、计划单列市化工局(公司)〕的环保部门进行预审,预审合格后再报地方环境保护部门或国家环境保护局审批。固定资产投资在2亿元以上或化工部直属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由化工部环境保护办公室或由其委托的单位组织预审,其它项目按照建设项目分级负责的原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厅(局、公司)、计划单列市化工局(公司)的环保部门组织预审。

负责预审的单位自接到建设单位提交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之日起,一个月内(表为半个月)提出意见。逾期没有提出预审意见的,则按同意处理。建设单位应将逾期生效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报送化工部环境保护办公室。

第十六条根据化工部建设项目现行管理体制,固定资产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或500万美元(含500万美元)以上的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及一些由化工部安排投资的小型基本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化工部化工规划院评审,其中化学矿山项目,由化工部化学矿山规划设计院评审,其它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厅(局、公司)、计划单列市化工局(公司)负责组织评审。

对报审的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单位应组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必须有主管机关环境部门预审意见的文件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审批文件。没有上述文件的建设项目,评审单位不得召开评审会,计划部门不得上报或批准项目计划任务书。

第十七条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评审的要求如下:

1.提请评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建设单位,必须在召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前一个月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报送组织评审单位同级的化工环保部门〔化工部环境保护办公室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厅(局、公司)、计划单列市化工局(公司)的环保部门〕一份。

2.化工部环境保护办公室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厅(局、公司)、计划单列市化工局(公司)的环保部门,在收到送审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后,要首先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内容、深度是否符合要求。评审单位要按照化工部有关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内容和深度的规定和要求,审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中的环保篇章。

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提出意见,退回建设单位,转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的承担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进行补充、修改,待符合要求后,再重新报审。

3.评审单位在召开评审会时必须请同级化工环保部门派人参加评议,充分发表意见。凡是末经同级化工环保部门同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不得批准上报。

三、关于设计、施工、验收阶段的规定

第十八条化工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必须按照化工部发布的《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6)化基字第1066号〕有关环境保护篇章的内容要求,编制初步设计的环境保护篇章,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及其审批意见所确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九条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化工建设项目应采用成熟的三废治理技术。凡是有污染而又没有污染治理措施,或虽然有治理措施,但污染物排放仍超过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化工建设项目,计划部门不得批准计划任务书,设计单位在接到设计任务后,有权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异议,未经最后确认,可暂不开展设计。

第二十条各级化工科研主管部门,在安排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科研任务和鉴定科研成果时,必须同时安排三废治理的科研任务,同时鉴定三废治理技术,在鉴定时,必须有同级化工环境保护部门参加。凡是三废治理技术不过关的科研成果,一律不得鉴定,化工建设项目的设计单位不得将其用于设计。

第二十一条化工建设项目的厂址、原料及工艺路线的选择必须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审批结论作为依据之一,凡是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建设项目必须另选厂址或改变原料、工艺路线。

化工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图布置和三废污染防治措施应符合化工部发布的《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的具体要求。

第二十二条各级化工计划主管部门在安排和审查化工建设项目时,对与主体工程相关的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工程所需资金、设备、材料,必须同时列入计划,切实予以保证,不留缺口。在施工过程中不得以任何理由为借口,挤掉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的资金、设备、材料

化学工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篇2

松原石化工业园区作为松原市城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带动松原市经济增长、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储备高技术人才、发展教育及工业园区等多项任务。工程的建设对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完善、建立完备的石油化工基地有着重要的意义。工程位于吉林松原石油化学工业循环经济园区,是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松原综合组团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进行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松原石化工业园区作为松原市城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带动松原市经济增长、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储备高技术人才、发展教育及工业园区等多项任务。工程的建设对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完善、建立完备的石油化工基地有着重要的意义。工程位于吉林松原石油化学工业循环经济园区,是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松原综合组团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进行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通过对本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本园区内的产业落地提供了良好条件; 相关的生活、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及成熟完整的交通路网为产业招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基于产业园的发展方向,吸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型产业入驻,为松原市的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同时有机的与周边开发区的产业合作与配套也是本开发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本项目位于松原石油化学工业循环经济园区的建设使松原市发挥石油资源和地缘优势,集约资源开发利用,整合传统产业,培育发展石油化工新兴产业。继续发挥原有吉林省石油产业基地的作用,依托中部经济发展核心区,做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进一步强化 “联结点” 的作用。加快石化园区的建设,必将为松原市经济发展构筑有力而坚实的载体,从而带动城市经济跨越式的向前发展。本工程区域用地的区位优势明显,处于现状石油产业集中和未来石化产业发展空间拓展区域,其建设可以进一步优化城市内土地,促进石化工业集中化,为石化产业集中、产业壮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可以优化城市现有资源配置,促进生产要素集聚,提升产业层次,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有利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进而带动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并且也有利于企业的统一集中管理,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生产成本,不但可以推动特色经济发展促进企业间的联合与协作,形成合力,还可以加快企业创新步伐,发挥品牌效应,形成规模优势,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2 项目环境风险分析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吉林松原石油化学工业循环经济园区规划区内,建设区域位于吉林松原石油化学工业循环经济园区核心区,区域范围东起阿阑霍阿大街、西至大广高速公路绕城段、南至长白高速公路、北至长白铁路。该场址阳光充足,通风良好,视野开阔,附近没有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源,环境状况良好,建设条件较好。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主要的环境风险涉及大气污染物、噪声、固体废弃物及污水。大气污染物主要是各类建设车辆排放的尾气,如NO2、CO、HC及悬浮颗粒等。噪声污染主要包括推土机、装载机、搅拌机、挖掘机、电锯等施工机械产生,特别是夜间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强烈的噪声污染,噪声级别一般为70 ~ 100d B ( A) 。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施工过程中弃、余土,废弃砖石,混凝土碎块及其他建筑废弃物,还包括一部分生活垃圾。污水主要是施工用水排放和施工机械产生的含油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污染物包括BOD5、CODcr、油类等。

3 项目环境风险防范

环境保护对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部分针对松原石化工业园区在施工中存在的环境风险提出以下防范措施。

3. 1 项目设计期

在设计阶段,建筑物与道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要尽量加宽,确保噪声污染源远离附近建筑物; 项目建成后,应在道路两旁增加树种,这些树种能有效地吸附噪音及尾气; 对有振动的设备采用减振垫,与振动设备连接的管道采用柔性接头来防止设备产生振动的传播。

3. 2 项目施工期

( 1)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噪声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人员的影响较大,噪声过大不仅会影响在施工现场的沟通,更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巨大伤害。因此,在进行噪声污染防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噪声污染源较高的地方,施工人员不应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而应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工时,使施工人员能有充分时间休息,减少噪声对其身体的伤害。

( 2) 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随着近年来空气质量的下降,人们对于空气污染也越来越重视。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空气污染的情况,因此,在施工中要特别注意施工对空气造成的巨大影响。要采取特定措施对在施工中产生的扬尘进行处理,减少扬尘的扩散范围,并注意要适当洒水,注意机械及人工在施工过程中的动作幅度,还要注意风向。将易扩散的材料进行集中堆放,同时作业时应加强劳保措施。

( 3) 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保持是道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立各种拦挡措施,并在道路工程两侧铺设排水管理,确保水土流失能够得以有效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也要注意分段施工。在雨季施工时,更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

( 4) 管网运行风险防范

管网的运行是该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一旦管网出现问题,该项目的供暖、供水、供气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项目建设前及建设中应防患于未然,管理的施工要特别注意严格把关,按标准进行铺设。一旦出现问题,要有完善的预案,马上组织人员施救,使事故危害降到最低。

( 5) 其他防治措施

对于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垃圾、废弃物等,需要妥善处理,不能随意丢弃,应实现统一管理、统一堆放、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理。

3.3项目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不同车辆所产生的噪声也是有所不同的,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当代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在项目建设中控制噪声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要规范机动车的文明行车习惯,减少机动车的乱鸣笛,保证路面的顺畅通行,限制行车速度,对噪声超标的车辆要进行维修,淘汰噪声严重的污染车辆。

( 2) 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机动车的空气污染可以通过对车辆性能的改进来实现,安装尾气净化装置,用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汽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对施工现场的车辆,要定时洒水,吸附灰尘。对行驶车辆要进行检测,对不达标的汽车严禁上路。在路两侧栽种能吸附汽车尾气的灌木乔木,使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总之,石化工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项目给经济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对环境也会造成破坏。因此,在进行该项目计划、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对环境风险的分析识别及其控制,尽量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李刚.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影响的模糊综合评价[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2]李沫蕊,陈明,李剑.如何应对石化行业突发环境事件[J].环境保护,2013(12):52-54.

化学工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篇3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绿色发展

我国工业园区建设伴随着改革开放而产生,但目前园区建设普遍存在污染企业相对集中,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控制污染不利,环境问题相继出现,环境承载力不足已成为影响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创建生态型工业园区,全面提升工业园区环境管理水平,实现保护优先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1 工业园区的定位

建设工业园区是把企业向更大规模、更高档次、更大科技含量推进,把工业园区作为产业升级的载体,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园区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来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个企业社区通过产业链关联共同使用公用基础设施、集中管理降低运输成本,发展循环经济,能获得比单个企业个体行为的最优化所能获得的效益之和更大的效益。 目标是在最小化参与企业的环境影响的同时提高其经济效益。这类方法包括通过对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园区企业(新加入企业和原有经过改造的企业)的绿色设计、清洁生产、污染预防、能源有效使用及企业内部合作。生态工业园区是最具环保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的工业园区。

国内外工业园区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表明:只有科学规划和合理组织,营造良好的建设发展环境,实现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的集聚效应和规模发展,才能打造出集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齐全、物质减量循环、污染控制有效、管理体系完善等功效于一体的工业企业集聚区域。[1]因此,创建生态工业园区是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 河北省现有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工业园区建设始于“十二五”期间,“十三五”得到蓬勃发展,现已形成县县有园区的局面。多年来,工业园区建设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很多工业园区的发展情况来看:仅仅依靠末端治理,工业园区的环境保护的成本将非常高。梳理现有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现状及管理水平,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2.1 园区规划不科学,产业布局不合理

工业园区的建设与经济发展提速密不可分的,各地为了实现工业的快速发展,顺应上级工业企业进园入区的要求,发挥土地集约化效益,为建园区而建园区,不论是园区选址、产业定位还是园区布局,都带一定的盲目性。园区规划往往不是在充分调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缺少科学性,与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不能很好地衔接与协调。

2.2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区域环境问题突出

工业园区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合理配置,污染物的集中治理,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环境效益最大化。然而,由于目前许多园区的规划得不到落实,集中供水、供气、集中供热、集中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等设施不完善,固体废物处置场、甚至给排水管网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园区规划承诺的设施未能先建先行,先期入驻园区的企业不得已而自行建设临时设施,导致造成重复性投资,分散治污水平低、排放去向无出路等现象,还形成一个企业一座锅炉房、烟囱林立,一个企业一个污水处理站、排污水分散的局面,造成园区企业肆意排污难监管,区域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2.3 准入门槛低,低水平重复建设,规模效益难发挥

由于园区企业大多是当地形成的众多特色企业的简单聚集,企业规模小,产品单一,规模效益难以发挥,致使低水平重复建设情况普遍。企业设备自动化水平有限,清洁生产水平不高,环保资金投入不足,治污水平低,单位产品排污量居高不下。

2.4 环保管理薄弱,环境保护与GDP追逐相矛盾

政府建设园区重点考虑如何招商引资,怎样实现GDP的增长,从而忽视了环保工作。有的園区虽然组建了安全环保部门。地方政府的GDP政绩驱动,使园区环境管理弱软无力。

3 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总量控制、集中治理、统一监管的原则。[2]创建生态工业园区,推动工业聚焦区生态化改造和产业升级,是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1 以规划环评统领园区建设,与项目环评协调联动

园区的规划环评应遵循全程互动、一致性、整体性、层次性和科学性原则。2015年实施的新《环保法》明确规定:“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进一步强化了规划环评的法律地位。多年的实践表明,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对园区建设从决策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特别是2009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颁布实施,建立了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所包含的建设项目,不予受理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3]

新《环保法》提出:环境保护要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4]规划环评基于区域发展与环保的综合要求,循环经济发展要求,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估,明晰园区与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功能区、环境敏感区的生态位置关系,论证规划目标与发展定位的合理性、规划规模的环境合理性、规划布局合理性、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环境合理性等,并从环境保护角度提出科学有效的规划调整建议,提出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4]工业园区应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体现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发挥重要作用。

建立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捆绑机制,将规划环评结论作为规划所包含建设项目环评的重要依据,可以避免工业园区盲目建设,或因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引发新的区域性环境问题。

nlc202309011806

3.2 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准确定位

首先,工業园区的设立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生态红线的总体要求,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以及其他环境敏感区设立工业园区。如果工业园区选址涉及村庄的,应考虑村庄搬迁,或合理规划园区工业企业布局,通过功能分区、物理隔离等措施,实现生产区与生活区的相对独立,避免因园区开发而造成对村庄居民的污染影响,避免形成“城中园”或“园中村”。

第二,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应与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产业布局应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匹配,功能分区应与环境保护目标一致。如果上述关系处理不好,就会造成想进的项目进不来,进来的项目无处放,园区内部相互制约。比如某园区,本来产业定位是新能源产业的制造基地,但地方政府为了规划好获批,园区规划中只划定一类、二类工业用地,土地利用规划明显与产业定位不协调。如果该规划获批,则太阳能、风能产品、储能设备制造企业就都不能入驻,明显与园区产业发展方向相违背。在规划环评过程中,通过与规划部门沟通,及时对规划用地类别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三类工业用地;并且对功能分区提出了优化建议,将污染较重的产业布局在远离生活区的位置,基本无污染的产业与生活区相邻。不仅使园区规划得以顺利实施,也从源头避免了园区工业生产对周围环境形成污染。

3.3 基础设施先行,统一规划、集中管理是根本

环境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既是工业园区的必备条件,也是优势所在。园区可依照现化化的水准,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好园区道路、供水、供热、天然气、雨水、污水、供电、通信等网络,集中供水、集中供热、集中污水处理厂、集中固体废物处置场等基础设施,实现资源配置和废水固体废物的集中处理处置和统一管理。园区环境基础设施要在企业入驻前先行建设,为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创造条件,但要根据园区的开发时序合理规划分期建设规模和建设时间,既要避免企业因无设施可依托形成的无序排污,也是避免园区初期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过大造成的浪费。

3.4 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总量控制,实现源头控污

各工业园区应根据当地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确定发展目标,选择适宜发展的产业。对入区企业要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总量控制,来倒逼产业“淘汰落后”、“上大压小” 、“上档升级”,从源头控制污染。

首先,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应符合产业政策导向,《新环保法》明确规定: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售或者转移、使用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再者,就是产业选择要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及传统产业相衔接,既不能“低小土”规划落后,也不能“高大上”脱离实际。对于地方特色产业,要用引导企业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淘汰落后”、“上档升级”。《新环保法》规定: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第三,要严格执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确定应当由目前的目标总量逐步向环境容量总量过渡。在某地太阳能产业建设项目审批时,科学地运用了环境容量总量,为保护区域水环境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地环保部门在项目审批过程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做出了科学预见,并用环境容量倒推的方法确定了合理的排放浓度,从源头上控制了污染。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了预见是科学有效的。

第四,以环境容量为先导,引导行业有序发展。有的行业过分集中又会受到环境容量的限制,因此要控制建设适度规模,不能盲目地发展。例如某防水卷材小区聚集了几十家企业,该类型企业排放的主要源为废气,主要污染物为有机废气和粉尘。该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是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应采取下列措施:一是要以环境容量定发展规模,二是要通过推行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工程措施腾出环境容量。

3.5 实施生态化改造,打造循环经济园区,实现绿色发展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成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生态工业园区应遵从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其目标是尽量减少区域废物,将园区内一个工厂或企业产生的副产品用作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物“零排放”。工业生态学将工业园区这样一个人工生态系统设想为自然生态系统,也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与储存,并通过工业代谢研究,利用生态系统整体性原理,将各种原料、产品、副产物乃至所排放的废物,利用其物理、化学成分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地组成一个结构与功能协调的共生网络系统。

国外的经验以及我国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对于已经建设的工业园区,重点应该应用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的理念,对其进行生态化改造,使其形成互补的生态工业链,达到产业升级和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化,以及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5]

4 结语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实现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要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创新环境管理理念,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科学制定规划、合理产业布局、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和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实现环境保护工作由传统的末端治理向生产、流通、消费、贸易和投资等全过程控制的转变,从工业生产领域推动环境和经济不断融合,实现绿色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魏云慧.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业园区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112

[2]南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南昌市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条例[N]. 公告第3号,2008-8-13

[3]国家环境保护部. 关于学习贯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N]. 环发[2009]96号,2009-9-2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2014-4-24

[5]国家环保总局科技司助理巡视员. 工业园区必须加强环境保护[J]. 中国环境网,2007-2-12

工业园区环境管理规定 篇4

工业园区环境管理规定

根据国家和深圳市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宝安区有关环境保护的政令,为做好园区的环境保护工作,避免环境污染,特制定本规定,园区内任何使用人均应遵从。

一、用水排污

1.工业园区内所有的生活污水都必须排入公共污水管道;所有工业废水须达到或经过预处理,符合城市污水处理接纳标准后排入公共污水管道。

2.严禁采用或其它用水稀释工业废水。

3.工业生产作业区域地面须设计雨水、污水分流渠道。

4.设备清洗须设置在生产作业场所之内。

5.装卸液体化学品场所和废料区须有遮蓬,须设置防污设施以防止飞舞溢流而排入雨水管道。

6.空调冷却塔内的废水须排入污水管道。

7.由压缩机、发电机房溢出的油和含油废水须经过撇油处理后才能排入公共污水管道。

8.所有用筒、罐等容器盛装的化学物品及油都应存放在建筑物内或有遮蓬的专用存放处,存放处地面须涂上一层防化学腐蚀材料。

二、空气排放

1.工业园区内严禁在露天场地(所)燃烧废弃木材或其它废料。

2.对大气产生污染的工业或商业项目必须装置有效的污染防治设施进行消毒、除灰尘等。

3.使用合格的燃气燃油能源,油的含硫量不得超过12%(综合园区和靠近住宅区500米的园区,使用燃油的含硫量

第1页,共4页

不得超过1%)。

4.所有废气的排放均应达到环保部门规定的要求。

三、噪声

生产设备的安装应考虑其运作特性和作业操作过程特点,采取必须的消声、减震等措施,以确保其噪声达到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放标准(白天不超过65分贝,晚上不超过60分贝)。

四、固体垃圾

1.园区内工业“废渣”的存放及处理设置需报批。

2.园区内不得擅自建造露天垃圾池(箱)。

3.一般工业“废渣”不得任意丢弃,堆放场所要有防止扬散流失的措施,以防止对大气、水土造成污染。

4.对含汞、佩砷、铅、铬、氢化物、黄磷、其它可溶性剧毒“废渣”以及其它易污染环境的工业“废渣”,必须专设具防方、防渗。

五、电磁波幅射

易产生电磁波污染的项目,必须采取屏蔽或抵消波幅射等措施,以确保电磁波达到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放标准。

六、绿化、保洁

1.为确保文明生产和绿化环境,发挥园区内绿化能够净化空气、防尘、防噪声和改善内部小气候的正常功能。不得往公共绿化场所抛弃垃圾、杂物;不得不得占用公共绿地堆入物品、搭建构筑物;不得往公共绿地拔洒污水、工业废水;不得损毁绿地草皮、花草、灌丛、乔木、树木等。

2.工业园区内除管理人负责公共部位的常规工作外,也十分倚重各使用人对清洁环境的配合维护,体现各使用人优良的行为素养,同时应重视对各属的员工进行教育与规管。

3.各使用人应抓好内部清洁和使用物业范围的外部包干清洁工作,共创园区整洁的卫生环境。

4.空调分体机安装的外墙、生产车间的风机口外墙要定期清洁。

七、对违反本规定的,由责任者负责。

化学工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篇5

科学实验室安全保护制度

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的重要阵地,藏有各种教学仪器和化学危险品,因此必须做好防盗、放火、防水、放毒和安全用电等工作。

一、非学校科学实验室管理和工作人员不得随便进入实验室。

二、实验室门窗和锁保持完好,室内无人,随即关锁好门窗。

三、实验室内注意放火,装备灭火设备。

四、对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要妥善分开保管,储藏在安全地方。

五、实验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防止事故发生。

六、实验室下水道必须保持畅通。

七、对毒品和腐蚀品实验完后将剩余药品收回,将毒液等处理好。

八、危险品入库要验收,明确等级,入库后定期检查,严格管理,认真执行“五双”管理制度,即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领料、双人记帐、双人管锁。

九、注意安全用电,各类电器定期检查,保证使用安全,每天上下班检查总闸启闭情况,用电器着火立即切断电源,用砂箱扑灭。

富川高中

化学药品管理使用制度

一、化学药品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学校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管理,充分发挥作用。

二、国家调拨或自购的化学药品均应及时验收登入仪器保管帐。较贵重、非易耗易损仪器亦应登入学校固定资产帐,由实验员或管理员统一保管。

三、化学药品与仪器应分室保管。各种药品都应粘贴防潮、防蚀标签,按不同性质分类摆放在药品柜中。柜外应有明显的分类标志。

四、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药品,要妥善存放在专库或专柜中,取用时,对取用人和取用量要进行登记,限量放发。用剩的危险药品要及时全部回收。坚持每学期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小心使用。用过的仪器要及时整理、洗刷,晾干后归放原处,经常保持清洁卫生。

六、化学仪器、药品只供教学使用,不准挪动它用或个人借用。外校借用时,须经教研组同意,学校主管领导批准后由实验员登记借出。

七、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需用的药品提前一周作出计划准备,上课前任课教师必须按实验操作规程自己动手先做,以确保实验成功。

八、使用化学药品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九、每学期末教研组要清点仪器、药品和材料,统计消耗和损坏的数量。按配备标准有计划的及时补充,保证教学需要。

化学工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篇6

渝环发〔2006〕59号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关于加强关停破产搬迁企业遗留 工业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市)环保局:市环保局经开区、高新区分局,各工业控股集团,各有关单位:

近几年来,因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发展需要,我市对部分企业实施了关闭破产及异地搬迁,但部分企业实施关闭破产和搬迁后,原址遗留工业固体废物及被污染土壤未能得到及时妥善处置,留下了环境污染隐患。为加强我市关停破产和搬迁企业遗留.工业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依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加强关停破产搬迁企业遗留工业固体废物及被污染土壤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遗留工业固体废物及处置责任人的认定

(一)遗留工业固体废物是指企业结束生产经营和其他活动后,在原址遗留的危险废物(含废弃危险化学品)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二)搬迁企业遗留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置责任原则上由原企业承担;因改制或合并、分立而发生变更的,原企业所承担的环境污染防治责任由变更后的企业承担。

关停破产企业遗留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责任,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三十五条认定。

二、遗留工业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流程

(一)企业实施关闭、破产及搬迁前,应就原址遗留工业固体废物状况依法向环保部门进行中报二遗留工业固体废物的申报由遗留固体废物责任人负责;对无明确责任人或者责任人丧失责任能力的,由企业生产所在地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经济主管部门或其所在地人民政府指定单位代为申报。搬迁企业申报登记截止时限为原址停止生产一月前,关闭破产企业截止时限为关闭破产半年前。

(二)环保部门收到申报后,应尽快安排进行现场检查核实。原址留有工业固体废物的,由环保部门对遗留固体废物责任人提出限期处置要求。属危险废物(含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应委托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安全处置;属一般业固体废物的,按照国家相关环保标准制定处置方案,经审查后实施;对不能直接判明性质的固体废物,应委托市环境监测中心进行鉴别监测,并将结果报市环保局认定后分类处置。

(三)遗留工业固体废物完成处置并通过验收的,环保部门应在原址遗留工业固体废物申报审核意见书上签署验收意见。

三、原址土壤环境质量的风险评价与修复

(一)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应进行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

(二)遗留固体废物责任人应委托相关评价单位编制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报告,报环保部门组织审查。评价所需监测应委托省级以上法定环境监测机构进行。

(三)风险评价基准限值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土镶功能修复方案,报环保部门组织审查后实施。

(四)土壤实施修复后,应及时委托具有省级以上法定环境监测机构进行验收监测,由环保部门组织验收。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进行土地开发。

四、加强协调配合,严格建设项目管理

(一)搬迁企业原址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已通过审查的,其搬迁项目环评文件可引用审查结果,不再对原址土地土壤状况进行评价;未进行土壤风险评价或未通过审查的,其搬迁项目环评文件不予审批。

(二)在本通知下发前已完成搬迁的企业,原址遗留工业固体废物以及被污染的土壤未得到妥善处置和修复,或处置修复责任、措施未落实的,其搬迁新建项目环保部门暂缓验收。

(三)对利用关停破产搬迁企业原址土地进行开发,原址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料中应包括相关环保部门出具的原址遗留工业固体废物申报审核意见书,土壤风险评价与修复审核验收意见。上述资料不齐的,环保部门暂不审批。

五、监督管理工作的事权划分

市直管企业搬迁、关闭、破产的遗留工业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由市环保局负责;其他企业由所在地环保部门负责。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受市环保局委托负责承担企业遗留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监督、指导工作。

六、违法行为的处理

(一)拒不按照规定进行遗留工业固体废物状况申报登记或者在申报登记时弄虚作假的;拒绝环保部门现场检查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相关规定,对违法责任人从上限进行处罚。

(二)遗留危险废物逾期不处置或者更置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实施行政代处置外,并依照第76条规定对违法责任人进行处罚。

(三)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遗留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不当,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情节较重的,除依法对遗留工业固体废物责任人进行处罚外,对遗留工业固体废物责任人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直接负责主管人员还将按照《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进行处理。

二○○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环保 固体废物 污染防治 通知

化学工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篇7

1 工业类项目建设特征

1.1 从工程量和造价的角度分析:以工艺设备安装为主, 土建施工为辅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 工业类项目土建施工是为工艺设备安装服务的, 土建施工对象多为主体反应器基础、厂房基础及主体砌筑, 以及其他辅助、配套的工程。这些工程一般用来容纳、支撑设备, 为设备提供公用资源。我们以焦化厂扩建工程为例, 其土建施工主要包括场地平整、厂房及设备基础施工、地下管线开挖和回填、厂房主体砌筑或混凝土浇筑、围墙施工等;工艺设备安装包括焦炉主体、装煤推焦设施、煤气化产回收设施、发电设施等的安装。与水电站、公路、矿山开发、长距离管道工程等生态类建设项目相比, 土建施工工程量少, 但工艺设备安装过程复杂、工程量大、造价高。

1.2 从全寿命周期对环境影响的角度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小于运营期

生态类项目主要包括农林水利、采掘、交通运输及部分社会区域类项目, 其环境影响重点是施工期施工行为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工业类项目以工业设备安装为主、土建施工为辅, 施工期施工行为对外环境的影响很小, 对环境的影响集中于项目运行期间污染物的排放[2]。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 当前厂房的建设越来越便捷, 多数厂房不再使用土木结构而改用钢结构, 在施工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小。

2 工业类项目环境监理现场工作应关注的重点

根据目前对环境监理的定位,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是环境监理工作最重要的依据。环境监理应落实过程控制的原理, 确保项目建设与环评及批复文件一致。其主要内容包括:主体工程和环保设施设计审核监理, 施工期环保设施“三同时”监理, 施工行为环保达标监理, 试运行阶段环境监理。工业类项目环境监理现场工作应关注的重点包括设计文件、施工行为、环保建 (构) 筑物、拟安装的环保设备、试运行期环保设施运行效果等。通过上文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工业类项目施工期施工行为对环境影响较小。

因此, 工业类项目环境监理内容应重点关注施工期环保设施的建设, 并应关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行为对外界环境的影响。

3 工业类项目环境监理特征

环境影响报告书一般会根据环境影响因素不同将环保设施划分为废水、废气、降噪、固废暂存、风险防范等部分, 环境监理的目标是保证这些环保措施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要求落实到位。而工程监理的控制目标主要包括投资、进度、质量、安全、合同、信息、组织协调等;工程监理协助建设单位管理施工现场, 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活动具有管辖权。因此, 我们可以发现如下特征:

3.1 需要关注环境监理与工程监理之间的协调性

环境监理的重点内容是环保设施, 工程监理内容包括全部施工工程。在环保设施方面, 工程监理与环境监理的工作内容重合。但工程监理控制的是环保设施的施工质量、进度、成本及施工安全等, 而环境监理控制的是环保设施施工内容是否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要求。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应特别注意环境监理与工程监理的协调性[3]。

3.2 环境监理对环保设施的施工控制属于细部验收的范畴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环保设施的规定主要体现在污染物去除效率上, 只要去除效率能够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 即认为满足环保要求。而环境监理就是要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中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 环境监理是将全部环保设施进行细分, 对细分的环保设施进行监理, 控制各分部分项环保工程满足环保要求, 具有验收的特性。

3.3 对施工行为环保监理属于过程控制的范畴

施工行为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可以划分为气、水、声、固废等部分, 由于施工活动持续进行, 此部分环境影响持续存在, 因此属于过程控制的范畴, 应该伴随着施工活动的进行而持续下去。

4 工业类项目独立式环境监理方法分析

环境监理方法是为保证环境监理工作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方法。我国的环境监理制度是在类比工程监理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4], 工程监理中的巡视、旁站也被引用到环境监理中。作为一名环境监理工程师或现场环境监理技术人员 (与工程监理相互独立的环境监理机构) , 在工程施工现场开展工作时可采用的方法有巡视、旁站、跟踪检查、环境监测等[1]。在上文中我们分析了工业类项目环境监理的对象及其特征, 下面, 我们通过对比来说明巡视、旁站、环境监测在环境监理中的运用特征。

4.1 巡视

通过巡视, 工程监理可以全面、及时地把握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动态[5]。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监理单位主要负责人、监理部项目负责人等, 每季度至少对现场巡视一次, 对重要环节和关键工序应增加巡视频次, 监理员应对现场进行经常性巡视。巡视检查内容包括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 施工作业面操作情况, 施工现场材料/构配件的制作、加工、使用情况, 进场材料质量检测、报验的动态控制情况, 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安全设施使用、保养情况, 施工现场各作业面的安全操作、文明施工情况等。

由于环境监理控制内容不同, 其在巡视时应紧密结合环境影响报告书。我们以装煤推焦地面除尘站的建设为例, 来说明环境监理的巡视特征。按照建设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 当焦炉及相关土建工程完工后, 即安排除尘站安装单位送货并负责安装, 部分非标设备需要建设单位提前焊接制作。由于环境监理对材料质量、进货质量、施工安全、隐蔽工程报验等没有管控责任, 因此其主要工作为设备进场前核对设备型号、设备安装时巡查除尘管道对接情况;实际相当于对除尘站这一环保分项工程进行了施工期提前验收, 确保与环评及批复一致。

4.2 旁站

按照2002年颁布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 (试行) 》,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是指监理人员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监理中, 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实施全过程现场跟班的监督活动。旁站监理人员应对需要实施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在施工现场跟班监督, 及时发现和处理旁站监理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如实准确地做好旁站监理记录。

环境监理在制定旁站监理方案时, 重点在于对隐蔽工程、关键连接的施工内容进行监理;对施工质量的管控则由工程监理负责。我们以煤化工项目的建设为例, 来说明环境监理的旁站特征。按当前环保要求, 生产装置区、储罐区均要求防渗, 并设置初期雨水、事故废水、消防废水收集措施, 建设容积足够的事故水池。各防渗层所用原材料的进货质量、施工质量、防渗效果等属于质量控制内容, 由工程监理统一控制;而防渗层层数、厚度, 雨水收集管路与事故水池的连接口, 雨水切换阀的安装, 厂区总排口的施工, 将事故废水抽送至废水处理站的设施等建设内容是环境监理应重点关注的施工内容, 应作为旁站监理方案的一部分。

4.3 环境监测

工程监理一般采取见证取样、平行检验、抽检复试的方式对建筑材料、构配件、主体结构的质量进行控制, 而环境监理一般应视建设项目所处的外环境条件对施工期噪声、扬尘等进行监控。如建设项目位于人口稠密区附近, 应特别注意噪声影响, 可对厂界噪声进行监控, 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措施, 以防止噪声扰民;位于城市建成区的项目还应特别注意扬尘污染。必要时, 环境监理单位可在主要环境敏感点附近合理设置噪声、扬尘监测点, 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 为环境监理提供技术支持[6]。

5 总结

设计环境监理制度的初衷是落实环评报告书及其批复文件, 尽量避免批建不一致的情况发生。环境监理的原理在于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控制, 提前对各分项环保设施的批建符合性进行控制, 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和整改。目前, 工业类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大多与工程监理相互独立, 工程监理一般受住建部 (或水利部、交通部) 管辖, 环境监理大多归属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管辖。工业类项目有其不同于生态类项目的施工特征, 环境监理有其不同于工程监理的项目管理特征, 独立式环境监理与工程监理在监理对象、监理内容上有交叉、有不同, 环境监理技术人员应准确把握以上特征, 以实现环境监理服务企业、支撑监管、保护环境的宗旨。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建设项目环境监理[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4:68.

[2]李煜.浅谈工业类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的重点[J].青海环境, 2014 (2) :80-81, 87.

[3]王东.浅论工程建设环境监理中的问题和建议[J].污染防治技术, 2009 (4) :8-9.

[4]谢建宇, 马晓明.工程环境监理与工程监理的比较和发展建议[J].四川环境, 2007 (2) :109-112.

[5]时润生.试论监理巡视在三大控制中的作用[J].建设监理, 2001 (3) :12-13.

化学工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篇8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信息化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建设项目环境通常采取评价制度,在调查显示当中可以发现,我国的很多地区对于建设环境管理制度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为了提高我国建设项目环境的保护力度,我国有关部门应当加大管理力度,增强对于环境工程的管理和监控。下面笔者将会对于我国现有的一些状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内容:

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现如今我国对于环境管理评价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主要包含五个部分,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公众评价,由于不同的人对于环境的意识程度不同,所以这一点是现如今的最主要问题。所以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的稳定性,我国有关部门应当对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管理和建设。

1.2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是环境保护工作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如今我国在工程当中监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无论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离不开监理工作的。从某些程度意义上来看,监理工作是任何一个工程当中的中心环节。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以及施工的工作总结阶段都是需要有项目环境监理工作人员的相关参与,由此可见项目监理工作的重要性。

1.3建设项目验收阶段

建设项目工程验收阶段的环境保护范围主要包括工程项目有关的子项目和公共设备,以及各项生态保护设施。环境影响工作的报告说明以及一些资料文献等。在项目验收阶段的主要工作流程是项目竣工并申请竣工验收,如果验收没有合格要再次进行重新改进,然后重新验收,工程的验收关系到后期对环境的影响,所以工程的验收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信息化體系的建设原则

2.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现如今我国对于环境方面的工作已经采取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一些措施,我国在环境方面已经开始了可持续战略的运用。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已经采取了环境的预防制度,并不是一味的注重污染过后的处理,而是更加的注重环境的预防和保护,在传统的环境保护当中,我国很多时候都是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措施,而现如今我国在环境的保护方面则有着新的独特之处,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现如今的环境保护当中应用十分广泛。随着科学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不仅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管理信息化体系有着新的认识,也有着进一步的改进。

2.2坚持因地制宜,服务为先的原则

采取因地制宜,服务为先的原则是当代的一大发展目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信息化体系并且让其与有关部门紧密的联合起来,坚持环境保护管理的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国有关部门在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时候一定要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政策。我国国土面积非常的广阔,所以我国就一定要注重环境方面的保护和管理以及加大自身的执法力度。现如今是个信息化的时代,我国所以的国有企业也已经在信息化的设备当中进行信息的交流,所以提高信息文化水平,形成各具特色的统一体系是当代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

2.3遵循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原则

业务需求应该从实际需求出发,区分出事情的轻重缓急,然后根据其程度的不同进行具体的策划和分析。现如今我国的环境不是很乐观,所以笔者在此建议有关部门在进行环境保护方面一定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我国人口众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目标。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信息化体系架构框架

3.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信息化决策支持体系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信息化决策体系是现如今的一个重要发展目标,决策支持体系整合地理遥感和移动互联网数据资源,在进行资源了解和掌控的同时如果能够对每一个污染源和污染点都通过图片的形式来进行展示和分析,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目前据有关数据显示在数据处理方面如果能够将检测数据、总量指标以及排污数据等进行具体的比较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工作量。

3.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信息化全过程管理体系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全过程管理体系应该监理横向管理和纵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信息化的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多的是需要信息的输送和信息的管理,现如今我国的互联网机制发展的尤为壮大,很多地区在管理方面已经采用了互联网的管理体系。一个项目从最初的立项到施工阶段在到最后的竣工阶段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既要完成工程的审核,又要完成工程的项目集成和综合评价等多个环节,所以由此可见环境保护管理信息化全过程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进行项目管理以及环境保护当中需要改进的还有很多,在这个科技发展飞速的二十一世纪当中,信息化的出现使得更多的项目需要由互联网去完成,信息化的项目建设也为传统的项目建设增添了很多便捷之处,更大程度上实现了绿色以及低碳环保的节能机制。我国现如今所提倡的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都是非常有必要发扬和传承的一项工作机制,所以为了达到和谐优美的未来环境,我们应该履行自身的责任去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曹晓红,李继文.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中的问题和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02):14——15.

[2]张志强,焦德福等.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初探[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07):36——37.

[3]张传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伤害有色金属,2010,22(03):249——254.

[4]谢华生,朱丹.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体系的建设[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26(05):53——56.

备注: 请审核一下(反回件)中的红字内容,看是否有语病或者掉字、错字。

化学工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篇9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简本)

编制单位: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二〇一一年

瓮安磷化工工业园区发展规划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建设项目概况

22瓮安磷化工产业园包括位于县城北部3km的银盏-羊子坪-木老坪片区和县城西侧4km的青坑片区。规划总面积35.04km,其中银盏-羊子坪-木老坪片区占地31.64km,青坑片区占地3.4km。规划期限近期为2010-2015年,远期至2020年。主要发展以磷化工、精细化工、配套产业以及轻工产业。

1.1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与调整建议1.1.1总体产业定位及产业结构

2磷化工工业是瓮安县加快推进工业化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依托瓮安县磷矿产业建立磷化工工业区,打造贵州息(烽)开(阳)瓮(安)福(泉)磷及磷化工产业带的重要工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力争成为全省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大型磷煤化工和精细化工工业基地和全国资源综合利用或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基地。产业总体设计为:以磷化工为核心,补链配套煤化工、氯碱化工和新型建材工业等产业为基本产业骨架,构建磷-煤、磷-氟、磷-煤-氯碱、磷煤氯碱-建材等生态产业链,共同组成多种物质和能量链接利用的生态工业网络,形成由煤磷磷化工、精细化工及高新技术产业、综合利用及配套产业三大主导产业集群构成的循环经济型产业结构体系和以磷化工为主导的生态工业群落。

银盏轻工业区是以特色食品、制造加工为重点的特色工业基地和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带动瓮安农业产业化发展和重要的工业经济增长极,目标是建成贵阳城市经济圈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生态型工业区,黔南州和瓮安县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相结合的示范区。重点发展以特色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绿色轻工业,以机械加工维修、电子电器组装及灯饰家具等为主的加工制造业以及有机肥、包装印刷等综合利用及配套产业。

1.1.2规划产业链

(1)磷化工区

磷化工区是以磷为主的磷-煤、磷-氟、磷-煤-氯碱和处置上述产业固废的磷煤氯碱建材产业,共四大产业系统。

①磷―煤化工产业链:湿法生产磷酸;部分用于生产高效磷铵,适度发展高效磷复肥和硝基复合肥;部分精制湿法磷酸与热法磷酸发展食品级和电子级高纯度磷酸;依托黄磷及高纯度磷酸发展磷化物及精细磷酸盐,精细磷化工系列产品,向下游煤化工及碳一化工产品延伸,发展生产高附加价值的化工新材料及中间体等精细化工产品。②磷―氟―精细化工产业链:回收磷矿伴生氟资源生产无水氟化氢和氟硅酸钠,延伸生产技术成熟的氟塑料以及氟橡胶、含氟致冷剂等高附加价值产品。

③磷―煤―氯碱化工产业链:利用氯碱产业配套生产磷化物和有机磷化合物等高附加价值精细化工产品,有效利用副产物,延伸磷化工产业链。

④磷煤氯碱―建材产业链:利用工业聚集区内磷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和工业硅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磷石膏、黄磷渣、电石渣和冶金渣作为辅助原料,生产水泥及建材,形成工业聚集区的循环经济产业链。(2)精细化工区

①黄磷―赤磷―热法磷酸―精细磷酸盐和黄磷―磷化物―有机磷化工产业链

以黄磷为基础原料,做大黄磷—磷酸—精细磷酸盐产业链和黄磷—磷化物(包括三氯化磷、三氯氧磷、五氧化二磷、五硫化二磷等)—亚磷酸酯、磷酸酯等有机磷化工产业链。拓展产业链,实现横向多品种的耦合共生和纵向产业链的延伸,积极发展中间产品和下游产品,形成多品种、多功能、多规格的系列化产品体系。利用青坑工业小黄磷生产企业黄磷炉尾气热源生产“五钠”、“六偏磷酸钠”。

②湿法磷酸-精制磷酸-磷酸钠类、食品级磷酸盐产业链

以湿法磷酸为基础原料,以湿法磷酸净化制工业磷酸铵,以尿素净化并进一步制磷酸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高聚合度聚磷酸铵等产品。③无水氟化氢-氟化工产业链

以磷矿伴生氟资源为依托,以湿法磷酸生产装置尾气回收氟化氢为基础原料,通过生产二氟一氯甲烷及四氟乙烯等中间原料产品,延伸产业链,进一步发展高附加价值精细氟化工产品。

④甲醇-碳一化工-精细煤化工产业链

以甲醇为基础原料,采用羰基合成制醋酸、甲醛,形成精细化的下游产品。利用黄磷炉尾气合成甲酸、醋酸、草酸、碳酸二甲酯等高附加值的碳一化学品。(3)综合配套产业区

综合利用磷化工区和精细化工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构建以建材工业为主的补链产业。考虑到规划产业的原料、工艺技术、产品和废物等因素,建立包括为主导产业所需的辅助材料生产加工、深加工、材料合成、特种合金以及机械、设备加工、维修、包装等聚集区综合利用配套产业链。(4)轻工业区

银盏轻工区产业规划:特色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制造加工业和综合利用及配套产业等,主要发展与县域农业、林业、畜牧业以及磷化工配套产业。

1.1.3总体规划

(1)总体布局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产业关联和功能分区,集约和节约利用土地,形成“一轴、一心、七区”的空间结构形态: “一轴”——即以连接银盏轻工业聚集区并纵贯银盏—羊子坪—木老坪片区的工业区快速主干道为发展主轴,依次布局各个功能区,合理布置区域道路网络系统。

“二心”——即规划布局磷化工工业聚集区和银盏轻工业聚集区管理服务及科技研发中心各1个。主要布置为工业区提供管理服务及科技研发、商业、金融、教育培训、治安管理等机构和等综合服务设施。

“七区”——即根据工业聚集区产业关联和分类集聚发展需要,在工业聚集区内规划布局磷化工工业小区、精细化工工业小区、综合利用及配套工业小区、青坑工业小区和特色食品加工、制造加工区、综合利用及配套产业等七个不同产业类别并相互关联的产业园区。(2)土地利用规划

瓮安磷化工园区规划用地见表2.2-1,规划图见图2.2-3。由表可知,工业园区主要以工业用地为主,占75.53%,其中磷化工用地占38.21%;配套仓储用地占4.69%;道路、公建以及绿地等基础设施占地19.78%,其中绿化用地占12.82%。

1.1.4资源能源规划

(1)水资源

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的用水量指标和日变化系数,预测青坑工业小区水资源供水量为1.5万m/d;银盏—羊子坪—木老坪片区总水资源供水量为16.8万m/d。

以瓮安河以及瓮安河一级支流白水河的各口塘水库设取水口,新建16.6万m/d净水厂1座。一路向北部的磷化工工业小区供水,一路向和南部以及瓮安县规划的银盏轻工产业聚集区供水。水厂近期建设规模为8.5万m/d,远期进行扩建,以保证区域生产、办公以及工业区杂用水的需要。青坑河为供水水源,远期拟选择落马塘水库为青坑工业小区供水水源。在青山水库建设取水设施和水厂,水库水经取水泵送入水厂,处理后通过输水管道向工业聚集区重力供水。(2)电力资源

预计总用电负荷2015年为37.85万kW,2020年为50.4万kW。规划从国家电网220KV瓮安变电站及220KV果果坪变电站双回路、双电源分别引入各口塘4×6.3万KV变电站。然后经变电站供应工业区。(3)燃气资源

预测工业园区燃气需求量为40万m/日。利用瓮安县已建焦化厂供应燃气。该企业目前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每日可向外提供煤气40万m,后期随着工业区企业的入住,将陆续达到最大产生,每天向外提供80万m/日煤气,以满足开发区发展建设的需要。

1.1.5公共基础设施规划

333

3(1)交通规划

规划建设道真—新寨高速公路马场坪—瓮安—湄潭段;改扩建雍阳—玉山—珠藏公路为二级公路;利用S205、S305改建猴场—天文县道的部分路段为二级公路,组成工业区的外环线;提高工业区周边与工业区联接的道路包括国道、省道、县道和其他重要道路的区域性干道一般要求达到一、二级公路的标准,山地地段的公路应达到三级公路的标准。园区内以南北向快速主干道为主轴,以功能分区为基础,构建 “一纵七横二环”的道路主骨架:“一纵”——即纵贯磷化工工业区和银盏轻工业区的快速主干道,总长约9公里;“七横”——在快速主干道两侧,规划七条自西向东的横向主干道构成方格网路网。“二环”——通过工业区附近的S205、S305省道及猴场—天文县道路段、新建工业区西侧木老坪—扁山路段,以及磷化工工业区和银盏轻工工业区之间的分割道路分别形成两个环路。建设连接磷化工工业区专用道路;提高横穿片区县道为二级公路;改建连接玉华、矿区以及瓮安县城连接道路。新建一条由青坑农业中学—岩孔槽—何家湾—新寨—银盏的二级公路,贯通青坑工业小区南北中轴线。

规划工业区与县城公共交通一体化。工业区公交路网密度3公里/平方公里,按300-500m间距布局公交站点,在主干道上的交叉路口和人流集散的地点,设置港湾式候车站亭;按800人/标台进行公交车辆配置,并备用15%的车辆,将公交服务延伸到各工业小区及大型企业。

(2)给排水规划

将银盏—羊子坪—木老坪片区白水河水厂服务区域划分为两个区域:北部的磷化工工业小区划分为一个供水区域;中部的精细化工小区、综合利用及配套工业小区、管理服务及科技研发区、化工物流南区以及银盏轻工产业聚集区划分为一个供水区域。工业聚集区采用生产——生活——消防联合给水方式,在区内道路上设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的间距不大于120m,保护半径不超过150m。

规划工业区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入驻企业的工业废水应经自行处理后循环利用,外排的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少量循环利用剩余的工业废水。规划银盏-羊子坪-木老坪片区以中部分水岭为界分为北、南两个区域设置污水收集系统,并配套建设北、南两个污水处理厂,南部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0.9万m/d,北部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0.8万m/d。(3)电力工程规划

各塘口变电站出线为35KV、10KV两个等级,采用六回路送往各个工业小区,供电网采用双回路环状供电,供电电源线路原则上不采用架空敷设,走向基本沿主次干道市政电缆沟埋地敷设。(4)供气规划

燃气管网规划采用环状、支状相结合,各用气片区逐步联网。

1.1.6综合减灾规划

33(1)防洪规划

按50年一遇进行防洪标准规划。

建设河道防洪堤、河道清淤、拆除阻水桥梁和违章建筑;加强河道管理,严格执行《贵州省河道管理条例》;做好聚集区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改善流域植被;建立综合防灾指挥组织体系,做好聚集区防洪预案,加强气象和水情预报。(2)抗震规划

工业区中甲、乙类建筑按7度设防,丙、丁类按6度设防。(3)地质灾害规划 入住项目建设用地选址必须以《地质灾害评估报告》为依据。入住项目工程建设必须以《工程地质详勘报告》为依据,避开不良地质地段。特别应重视地下溶洞、采矿挖空区等潜在的地表塌陷危险。应避免高切坡、高填方、挖深槽、大爆破等不合理的工程活动,避免诱发新的地质灾害。严格地质灾害危害性评估、边坡支护设计、工程勘察等内容的施工图审查。(4)人防规划

人防隐蔽工程面积不小于0.5m/人。(5)消防规划

组建消防队伍,设消防站2个,配套相应装备。总图规划对于危险及易燃、易爆等设施应进行合理布局。用地消防甲、乙、丙三类消防安全保护区。新建建筑必须按照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配套建设消防设施。强化火灾等应急事故预测、预警、预报及应急处置能力。

1.1.7绿地景观规划

22园区内绿地总用地面积9.2km,占工业建设用地的30.0%。工业园区形成“一心、两园”的园林绿化和“两圈、两轴、多节点”的绿地空间布局结构。

1.1.8环境保护规划

(1)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 地下水:执行《GB/T14848-1993》中的III类标准;

声环境:工业集中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2)3类标准,居住区执行2类标准;主次干道红线外距离分别30±5m、20±5m内区域达到4a类标准。(2)污染治理指标 废气:处理率100%; 废水:处理率100%;

固废:一般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100%,危险废物收集率达到100%(3)环境保护制度

工业聚集区实行污染物“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进入工业聚集区项目实行污染治理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的“三同时”制度。(4)环境保护措施

园区规划建设南北两座污水处理厂,用来收集和处理园区产生和排放的废水,达标后排放。

入驻企业须优先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烟尘污染;,引导企业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水平。除SO2、NOX等常规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排放除满足达标排放外,实施严格的总量控制,鼓励废气资源化合综合利用项目配套建设。

规划在磷化工工业聚集区设置2个工业渣场和1个一般固体废物渣场,用来暂存磷化工企业产生的磷石膏等废渣以及一般固体废物和垃圾。鼓励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指导的废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和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和处置量。合理规划企业布局,主干路两侧预留一定绿化区域,以减少企业噪声或者道路噪声的影响,保证噪声达标。

强化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意识,加化学危险品管理,对污染治理设施定期维护和检查。建立企业、工业区两级风险事故应急机构,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入驻企业应建立事故应急水池,避免事故排水对地表水体的污染,属于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装置和储存装置区四周应设置围堰,事故泄漏的物料和消防灭火废水必须收集至事故应急水池并进行妥善处置,杜绝事故废水废液进入外环境。

1.1.9生态保护规划

园区划分为工业区、管理区、生态涵养区和生态绿地,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资源开发环保先行,做好环境影响预测工作,严格环境执法力度。

1.1.10 循环经济产业规划

磷化工企业生产的产品是下游精细化工企业的主要原料,产生的主要废物(包括废渣和废气)是下游精细化工和配套建材产业的主要原料,根据循环经济的要求建立完善的生态产业链,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生产和污染物处置成本。主要物质产业规模按照循环经济链条要求规划。

回收生产过程中的废热,将其转化为有效能源,实现能源节约和优化。企业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新鲜水的用量和废水排放量。

工业区在提高科技研发和产业化水平的基础上,根据行业清洁生产、分离技术、净化技术、节水技术、节能技术、废物综合利用等技术的发展需要,引进国际或国内先进设备及加工技术,推进磷化工行业的科技进步,建立自主的科技研发园,形成以磷化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磷化工行业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

1.1.11园区开发现状

银盏-羊子坪-木老坪片区目前主要是农村和农业用地,涉及村庄12个,26838人,总用地33261亩。区内尚无在产企业。青坑片区主要以工业为主,目前正常生产的有5家企业,3个黄磷厂、1个磷肥厂、1个建材厂。

1.2园区环境影响评价级别及标准1.2.1 环评等级及评价范围

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为以园区中心为中心,边长50km范围。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为排污口上游500m和下游5km范围。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级范围主要为园区内。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为园区外1km范围。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为园区红线外200m内。

1.2.2评价标准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为三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排放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黄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2008和《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DB52/12-1999)。水环境功能区划为Ⅲ类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排放污染物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噪声环境功能区划为三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和4a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和4a类标准。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2.园区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结论2.1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1)环境空气:银盏—羊子坪—木老坪片区和青坑片区两地的SO2、NO2、TSP、PM10、氟化物和P2O5浓度在各点位和时段均没有超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

(2)地表水:银盏—羊子坪—木老坪片区和青坑片区的化学需氧量均不达标;两地的总磷指标部分不达标。下司水库基本达标,上游化学需氧量不达标,表明存在一顶的污染源。地下水:两个片区的地下水监测结果表明硝酸盐氮、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均超标,其余指标均达到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Ⅲ类标准。

(3)噪声环境:规划区域噪声现状基本满足3类区域要求,银盏轻工业区的东南角和西南角区域夜间不能满足3类区域要求,主要是由于距离国道较近所致。通过该项目合理规划,绿化隔离带的设置能够改善区域的声环境现状。

(4)生态环境:规划园区植被覆盖度较高,银盏-羊子坪-木老坪约450ha,为中度水土流失区,青坑片区约100ha,为强度流失区。

2.2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1)固废污染严重。主要是生活垃圾和工业固废利用率低。

(2)城市噪声污染扰民现象突出。从影响范围来看,主要噪声源是生活噪声,其次是交通噪声;从音频来看,交通噪声影响最大。

(3)结构性污染难以短期改变:瓮安县工业结构主要以能源、原材料等传统工业为主,“十五”期间,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污染、高能耗企业在短期内难以取缔。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导致很大的二氧化硫排放量。

(4)生态环境脆弱:瓮安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具有独特的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结构。该生态系统地形破碎,沟壑纵横,石山、半石山、砂石山分布面积很广,植被相对稀少,地表渗露性强,保水能力差,土层瘠薄,生物量低,承载能力弱。县内石漠化征兆明显,耕地资源有限,大于25度的不宜耕种的坡耕地占耕地的15.0%。

2.3限制因素分析

(1)资源环境约束的挑战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是国家强制性要求,国家对工业发展的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将使瓮安磷化工工业在项目选择和准入、工业用地、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以及产业配套等方面将受到一定限制;资源环境约束,尤其是水资源将是工业区发展面临的挑战。化学需氧量和总磷等环境容量也存在一定的限制。(2)交通仍然是制约工业区建设的主要因素

由于瓮安县对外交通特别是连接贵阳市的公路等级较低,尽管近邻贵阳中心城市,但长期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使瓮安区位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不能发挥,工业发展缓慢,缺乏支撑工业发展和要素聚集的交通物流及综合服务条件。因此,近期交通仍然是制约工业区建设的主要因素。

2.4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符合性结论

磷化工产业规划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符合当地的发展规划。规划项目中部分国家产业政策中的限制类,一定要严格控制,强化环保治理措施。规划与当地的整体发展目标协调,环境功能区划合理。规划选址基本合理,但是近期交通有一定的限制,水资源是工业园区长期发展的限制型因素,需慎重考虑!

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1园区排放污染物

通过采用物料衡算和排污系数法,根据规划主要工业产量,计算了主要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量。

(1)废气污染物

园区排放气体污染物2790226.67万m/a。其中青坑片区排放208548万m/a,银盏-羊子坪-木老坪片区排放2581678.67万m/a;主要污染物SO2青坑片区277 t/a,银盏-羊子坪-木老坪片区3670.5 t/a;NOX青坑片区80t/a,银盏-羊子坪-木老坪片区2557 t/a;氟化物青坑片区2.9 t/a,银盏-羊子坪-木老坪片区157.5t/a;银盏-羊子坪-木老坪片区排放甲醇2100t/a,甲醛89.21t/a,氨气305t/a。(2)废水污染物

园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0999552m/a,其中青坑片区排放40032m/a,银盏-羊子坪-木老坪片区排放10959520m/a。主要污染物COD银盏-羊子坪-木老坪片区排放1165.103t/a,青坑片区排放3.9 t/a;氨氮银盏-羊子坪-木老坪片区排放150.359 t/a,青坑片区排放0.57 t/a;总磷银盏-羊子坪-木老坪片区排放69.3394t/a,青坑片区排放1.4t/a。(3)固体废物

产生工业固废1370100t/a,其中青坑片区866000 t/a,银盏-羊子坪-木老坪片区504100 t/a。产生磷石膏4055000 t/a,危险废物6201.032 t/a。

3.2园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大气环境预测结论

预测结果表明,主要超标范围都在红线以内,红线外的超标范围没有敏感点,所有敏感点的污染物浓度都达标,说明园区建设产生的污染物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2)水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由于现状监测水质瓮安河席子河段COD已经超标,预测南区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水在2200m后,污水厂排入部分指标已经衰减到排放以前的水质浓度。按流量计算,本监测流量尚不及平均流量的40%,因此可以确定,南区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口建设对瓮安河水质影响较小。北区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水在排放口下游1100m处水质已经达标,说明排放污水对环境影响较小。

由于瓮安河和草塘河COD均已超标,建议枯水季节污水厂污水最好不要排入河流,应考虑回用,回用于园区的环境绿化、道路冲洗等园区杂用水,一方面减少污染物排放对已超标河流造成的污染压力,另一方面回用水资源可降低园区的用水压力。建议在污水处理厂建设同时考虑污水回用。(3)固体废物

园区产生的固体废物经过妥善处理后,不会对地表、地下水环境已经大气环境造成影响。(4)生态环境

调查及预测结果表明,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科学选址、合理布局、生态恢复、绿化美化等措施后,能够避免石漠化以及水土流失出现,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3.3园区环境容量及污染物排放总量3.3.1环境容量

(1)水环境容量

通过计算,除青坑河外,瓮安河、白水河、席子河段以及草塘河水环境容量均为负值,说明已经没有水环境容量。(2)大气环境容量

SO2剩余大气容量6652.5 t/a;NOX剩余大气容量15263 t/a;氟化物剩余大气容量479g/a;P2O5剩余大气容量4734.32 t/a。表明该区域具有较高的大气环境容量。

3.3.2总量控制

按环境容量的90%计算总量控制指标,则大气总量控制指标为:SO2为9540t/a,为16110 t/a;水环境已经没有容量,建议污水不排放,全部回用。

3.4园区环境风险结论

园区规划产业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除中间产品外,包括易燃品黄磷,硫磺,易爆品氢气、黄磷及三氯化磷的蒸汽等,有毒有害物质氨、氯、CO、三氯化磷,五硫化二磷,腐蚀品硫酸,氟化氢。此外,渣场本身由于体量大,存在溃坝、渗透污染地下水等安全隐患等等。在上述物质属于重大危险源,在储存、生产、运输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环境风险隐患,因此磷化工产业园区为高风险产业园。

园区管委会从管理和安全出发,对各产业区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从技术、工艺、管理方法等方面加强对区内企业风险防范措施建设的管理,检查、监督产业区内各企业采取严格的防火、防爆、防泄漏措施,以及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大力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另一方面产业区还应建立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体系,配备一定的硬件设施,以加强对潜在事故的监控,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消除,将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建立园区内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实施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包括降低风险的措施和应急预案。

3.5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及生态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中的硫酸、磷酸和磷肥行业应按照国家清洁生产指标的要求,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水泥行业可以达到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建议建设单位参照《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一批)中的“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提高磷石膏的综合利用率,保证进园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入园企业根据循环经济规划,建立相互衔接的产业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实现能源的联网供应。

根据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要求,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链条。输入原料矿石后经过产业链的衔接生产精细磷化工产品,提高产业的深加工能力和磷化工产业附加值。

4.环境保护措施

4.1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控制入区项目的准入条件,对排放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项目,必须从严控制。进驻企业的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工业聚集区产业布局和环境保护规划布局,进入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要求。针对进驻项目排放的废气情况,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合理布置和调整厂区总平面布置,以减少其对工业聚集区和环境敏感点的大气污染影响。(1)控制污染排放

控制特征污染排放,堆场扬尘污染控制,园区大气环境功能为二类区,因此空气质量严格执行二级标准。磷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

(2)提高能源利用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耗总量

应积极引导入驻企业使用清洁能源,提高气化率,减少烟尘污染;按照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水平,努力开展废气资源的回收利用。

(3)总量控制

规划区域的大气环境现状良好,根据规划预测的结果表明,每年排放的化合物的种类较多,而总量控制仅仅控制的是SO2和NOX,因此总量控制实现的前提下,应在开发过程中逐步监测多种污染物的协同影响。

(4)推行行业准入制度,搬迁不达标企业

应在规划区域内实行行业准入制度。对不达标的企业和不符合规划的企业,应坚决予以搬迁。

(5)企业选址布局

应将高污染行业与居民聚居区远离。根据园区的规划安排,高污染的磷化工远离瓮安县城,应注意将主要为大气污染排放的企业,如排放恶臭的食品业安置在远离居住区的区域。(6)发展清洁能源,鼓励二次能源

由于该工业聚集区需要大量清洁能源,规划综合考虑利用瓮安现有一座年产60万吨的焦化厂产生的焦炉煤气作为工业聚集区的清洁能源,同时统筹规划瓮安县城市燃气改造。

4.2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污水处理

磷化工、精细化工和银盏轻工区废水应在厂区内处理达到二级标准以后,再进入污水处理厂做进一步的处理。企业、管理区排放的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在园区南侧和北侧建2座污水处理厂处理。根据分析结论,处理后污水应回用于园区的杂用水。(2)污水资源化

工业区污水处理站的处理出水尽可能回用于区内外绿化、道路浇洒以及企业循环用水系统补充水、车间地坪和生产设备冲洗水等。应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鼓励企业采取一水多用、中水回用、污水综合利用措施,企业的设备冷却水要全部循环使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对污染源实行污染预防等措施。采用适当的行政和经济手段,提高企业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降低新鲜用水量,减少工业废水排放量及污染物排放量。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雨污分流。

4.3固体废物影响的减缓措施

重点是固体废物的集中收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处置措施。

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开展工业固废的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各企业应按“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要求,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清洁原料,以尽可能少产生工业固体废物。(3)危险废物处置规划

聚集区内各工业小区产生的危险废物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危险废物管理暂行办法》、《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文件的要求以及“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进行管理,送交贵州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或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处理单位进行最终处置,无害化处理处置率为100%。(4)生活垃圾处理规划

工业聚集区紧邻瓮安县城,生活垃圾收集送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集中处置,在聚集区南北两个区域各规划设置一座垃圾转运站,实现聚集区内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100%。

5.总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磷化工产业规划符合国家和贵州省产业发展规划,在满足污染治理、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区建设等基本要求的情况下,磷化工园区建设给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6.建议

建议规划核实轻工产业水资源的消耗量或采用耗水量更低的生产技术,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量。

7.建设单位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瓮安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联系地址:瓮安县银盏乡岩脚桥(县污水处理厂内),邮编550400 联系方式:0854 2636366 传真:0854-2636548 联系人: 任森奎 电子邮箱:wagtgs@163.com

8、环评编制单位及联系方式

编制单位: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上一篇:企业员工外派培训协议书下一篇:梦想花开之乌龟拉车(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