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学工业

2024-08-13

石油和化学工业(精选9篇)

石油和化学工业 篇1

引言

在产业分工越来越明细的经济背景下, 石油和化学工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十一五”以来实现了高速发展, 化工产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2%~15%, 已初步形成了具有20多个细分子行业、4万多个 (种) 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品种大体配套的, 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完整工业体系。

随着经济的持续和快速发展, 我国的能源需求不断上升, 特别在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还不高的情况下, 煤炭、石油、电力、天然气等主要能源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此外, 随着能源消耗的增加,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是紧密相关的, 从一定程度上说, 降低能源消耗就降低了环境污染物的排放。

我国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 而高能耗行业的能源消费又占整个工业终端能源消费的70%以上。化学工业本身是个高能耗的产业, 能源在化学工业中不仅作为燃料、动力, 而且也是原料。因此, 必须重视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能源消耗。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传统的粗放经营和依靠资源消耗来获得经济增长的观念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势, 在确保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情况下, 能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是实现化学工业降低能源消费的根本途径。通过石油和化学工业能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可以顶替部分一次能源, 等量投资所减排的温室气体CO2、酸雨气体SO2及总悬浮颗粒物降低, 从而体现出一定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国能源工业的总方针是“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 把节约放在首位”, 要逐渐推进结构调整、加强工业节能、实施节能工程、加强管理节能和倡导社会节能等。

对石油和化学工业能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的分析, 主要建立在国家能源利用政策的基础上, 从企业、化学工业区、区域和国家等层面进行统一规划, 实现不同层次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根据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能源利用状况, 对其能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进行分析, 探讨进行能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规划 (以下简称能源利用规划) 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经过不断的完善后, 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此种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国内的企业、化学工业区、地区及行业等各个方面的能源规划。

1 规划的必要性

(1) 经济总量大幅度提升, 相应的能源消耗也逐年增加。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经济总量获得大幅度提升的同时, 相应的能源消耗的压力也逐年增加。尤其在区域产业结构本身具有高能耗的特点的情况下, 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必定会给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很大压力。

(2) 工业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高能耗产业比重大, 工业能源消费结构是否合理, 是影响该区域能耗总量的最主要的因素。

例如, 吉林省吉林市是国家老工业基地, 是国家重点工业城市之一, 被称为“化工城”。经过50多年来的调整改造, 形成石化、汽车、冶金、农副产品深加工、旅游等五大支柱产业。此外, 医药、轻纺、建材、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也正在步入发展快车道。石化、冶金等对吉林市的经济贡献最大, 同时, 也是能源消耗大户, 单位产值能耗最大。可以这样说, 对吉林市工业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行业同时也是消耗能源最高的行业。对高耗能行业进行统筹规划, 实现节能降耗, 对确保吉林市经济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3) 能源规划对区域乃至化学工业区循环经济工作的实施十分重要。

对于部分区域或化学工业区, 工业经济发展如果延续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将加剧能源与经济之间的矛盾, 未来能源的匮乏将阻碍经济发展。通过能源工程规划, 可以推动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工艺的应用, 推动配套工艺的完善, 推动不同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能源共享, 实现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 对区域循环经济的实施乃至化学工业区的循环经济模式的建设十分重要。

(4) 能源规划将为区域和化学工业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

探索出适合于该地区和化学工业区的能源有效利用的成熟技术和经验是一个系统工程, 期限长, 工程大, 而且会遇到很多诸如政策体系不完善、指标体系不健全、管理部门不明晰等压力和挑战。

通过对能源系统工程的规划和实施, 可增强区域经济和化学工业区应对诸多挑战的能力, 更好地满足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为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作出更大贡献。

(5) 从企业的角度分析, 进行能源规划将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 产品结构的优化, 降低运行成本、淘汰高能耗的落后产能, 提高产品竞争力。

2 规划目标

(1) 规划确定科学合理的节约能源量化指标。

科学合理地制定量化指标, 使得指标切合实际情况, 在实现提高增长质量的基础上, 让节能工作能够变得“看得见, 摸得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指标, 根据这一总体目标, 各个地区均制定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指标及降低比率。在接下来的“十二五”期间, 对相关指标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化学工业区的能源利用规划需要全面考虑到原料消耗、燃料煤的消耗、电力的消耗及其他资源的消耗 (如水等) , 并参考同类型的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的能耗, 确定化学工业区的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值。

企业也应建立定量的节能规划目标, 对于重点企业来说, 五年目标不应低于企业所签订的节能目标责任书的承诺目标。

此外, 规划目标中应包含地区和企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和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等具体指标的定量说明。

例如, 《吉林省能源“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末期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比较值和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等 (见表1、表2) 。

(2) 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等五部门在全国开展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 这是国家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各地区根据存在的能耗企业的情况和其他耗能水平, 确定适当的“关、停、并、转”等措施, 制定政策及详细的能源利用措施。

地区和化学工业区尽可能实现产业集群化和公用工程一体化建设, 加强生产管理, 降低主要产品和主要生产装置的综合能耗等措施。

各产业、各个项目及装置之间除了各自的能源使用实现效率最大化外, 优化布局, 并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 改变传统的能源供应方式, 形成能源流动的良性循环, 使能源的节约与使用进一步升级。

(3) 完善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综合评价体系、规划发展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力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能源利用率有大幅度提高, 增强能源节约利用的示范意义。

(4) 逐步培育能源节约的风尚。

倡导节约能源的理念, 营造公众参与的社会氛围。

3 能源利用分析

能源消费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 (地区) 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和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 是观察能源消费水平、构成和增长速度的总量指标。能源消费总量分为三部分, 即终端能源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能源损失量。终端能源消费量指一定时期内全国 (地区) 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和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在扣除了用于加工转换二次能源消费量和损失量以后的数量。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指一定时期内全国 (地区) 投入加工转换的各种能源数量之和与产出各种能源产品之和的差额, 它是观察能源在加工转换过程中损失量变化的指标。能源损失量指一定时期内能源在输送、分配、储存过程中发生的损失和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各种损失量, 不包括各种气体能源放空、放散量。

石油和化学工业的主要耗能项目为化工装置和公用工程等。能源消耗主要以能源类原油及其制品、原煤、燃料煤、天然气、电力、水等为主。

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是影响能源利用水平的重要因素。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能源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能源效率偏低, 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仍很艰巨;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般情况下, 进行石油和化学工业能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规划并不意味着能源消耗总量的减少。事实上, 石油和化学工业能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一般是建立在节能改造、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链和预留发展空间的基础上的, 规划和预留发展项目建成后, 总体能源消耗总量可能会显著增加。

在进行能源利用的的时候, 要关注以下几点:

(1) 能源规划要与经济政策、标准和规范等相结合。事实上, 经济政策、标准、规范、指标体系和能源管理最终确定了能源消耗水平。

(2) 要强调产业和产品结构对总耗能的影响。不同产业和产品结构, 能耗量可能会有显著的不同。事实上, 产业和产品结构是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后确定的, 并不仅仅是能耗指标。在进行不同企业、工业区、区域能源消耗指标的对照时, 首先要同时对照产品构成和产业结构, 使得比较具有可比性。例如, 原料深加工的能源消耗就比石油炼化一体化的能源消耗小, 因此不能笼统地对耗能指标进行简单地比较来确定先进性等。

(3) 高效的能源利用是建立在按质用能的基础上的, 它是提高能量有效利用率的核心。按质用能就是要注意能质匹配, 梯级用能及热电联产使用。在石油和化学工业能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中应注意:对生产各环节进行热力学分析, 尽可能利用燃料中的系统化学能, 尽量避免用高质能干低级活, 注意减少污垢热阻强化传热设备, 降低传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

因此, 在能源集成中, 不仅各成员要寻求各自的能源使用实现效率最大化, 如采用先进合理的生产工艺、先进单元操作技术、高能量利用效率的设备等, 而且要实现总能源的优化利用, 成员间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集中供热或热电站的设置, 可以充分发挥规模效益、采用先进技术、有效利用低位能;根据不同生产单元对能量等级要求不同进行合理配置、梯级利用;对生产装置余热进行集中回收利用于低能级的工艺生产、供暖、洗浴供热等。

(4) 能源的利用要建立在能源节约的基础之上。石油和化学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废气、废物, 通过一定的形式, 进行回收和利用, 可以充分挖掘节能潜力。

只有对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能源利用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 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能源的节约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推动区域经济、化学工业区或企业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进行规划、建设和运行, 更好地满足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 规划思路

我国的石油及化工企业基本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中央直属企业, 二是市 (区、县) 直属企业, 三是民营企业。其生产包括石油化工、基本化工原料、煤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日用化工、轻化工、农用化工、油脂化工、生物化工等。

最近几年, 国内化学工业区的建设进程加快, 化学工业区将不同类型的化工企业进行整合、集中发展, 便于进行能源管理和实施科学合理的能源规划, 为能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提供了机遇。从而使得化学工业区更好地带动地区农业、轻工业、建筑业、纺织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总体上, 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能源合理利用可以按照如下思路进行。

(1) 从企业层次上分析。从能源有效利用的角度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规划;通过热能的分级使用, 实现按质用能, 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热污染, 还会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实际上, 节能也是企业利润增长点。

(2) 从整个企业间相互关系层次上分析。通过企业间的工业共生关系, 运用经济杠杆将不同的企业联系在一起。通过对副产蒸汽在不同企业之间的使用, 实现不同企业之间的能量流动, 加强企业之间的整合, 实现共赢。如吉林市宏鼎化工有限公司设计年生产硫酸8万t, 年产蒸汽8万t, 蒸汽完全销售给邻近的吉林奇峰化纤有限公司, 从而实现了企业间的能量合理流动。

(3) 从公用工程一体化的角度分析。化学工业区采用公用工程一体化的理念, 对于分散用户尽可能实现集中供热, 集中建设, 实现热力供应联网运行, 统一管理, 节约初期投资, 总体上降低运营成本, 减少能源消耗。

(4) 从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符合国家关于能源方面的政策。此外, 实现集中供热、淘汰分散的小锅炉, 采取能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措施, 对于区域大气环境的改善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 要形成一个节约能源的氛围。把节约能耗作为一项本职工作来对待, 各级部门和企业可以将具体节能目标细化, 对地方政府而言, 细化具体的节能目标, 便于更有效地实施能源管理, 对于企业, 可以将指标落实到车间、班组、个人。同时, 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 让每位员工收入与绩效考核挂钩。开展节能宣传和教育活动, 加强全员学习培训, 成立学习机构。推动发展模式的改变, 真正转到低消耗的轨道上。

(6) 从区域和国家层面上, 制定能源管理政策, 把石油和化学工业能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贯彻到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投资管理以及财政、税收、金融和价格等相关政策中;制定能源利用的规范和标准, 制定最高能耗限定值及能耗等级标准;建立能耗指标公报制度, 建立重点耗能企业能源计量与节能效果评价体系等。

(7) 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促进能源节约型工业园健康有序的推行。要通过建立合作式伙伴关系, 提高机构的能力, 如改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与企业的关系、与社区的关系、与社会服务的关系 (如能源效率咨询公司) 、与竞争单位关系、与非政府机构和组织的关系等。

5 能源利用规划

5.1 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国发[2009]16号) 、《石油和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石油和化工产业振兴支撑技术指导意见》及各地区、各行业的政策文件、标准和规范等都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石油和化学工业平稳和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意见, 以便于通过鼓励、限制和淘汰等, 对相关行业进行规范管理。

(1) 着眼于内部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控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我国目前石油和化学工业中部分产品结构不尽合理, 高端产品能耗较低, 但市场潜力巨大, 如专用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等大量依赖进口。而中低端产品产能比重较大, 甚至存在过剩和重复建设存在加剧之势。国内资源能源的现状已无法承载合成氨、化肥、纯碱、烧碱、电石等高载能产业的扩张。

因此, 石油和化学工业能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要着眼于内部结构优化升级, 严格控制高载能产品在行业中的比重, 高耗能化工产业比重相对下降会推动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下降。

(2) 统筹重大项目布局。

从能源消耗总量的全局角度上, 坚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立足现有企业、靠近消费市场、方便资源吞吐、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 统筹重大项目布局。例如, 严格控制炼油乙烯项目新布点等。

(3) 合理确定产业规模。

装置大型化可推动石油和化学工业生产能耗物耗的不断降低, 因此通过实施规模经济战略和淘汰落后产能, 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 进而降低综合能耗水平。

以常减压蒸馏装置为例, 在同等规模下, 单套装置能耗比双套装置约减少19%、比3套装置约降低29%。因此, 对炼油行业采取区域等量替代方式, 淘汰100万t及以下低效低质落后炼油装置, 积极引导100~200万t炼油装置关停并转, 并防止以沥青、重油加工等名义新建炼油项目等, 就是合理确定产业规模, 适度控制和规范炼油行业发展的必要选择。

(4) 增强产业关联度。

在化学工业区产业规划和规划实施过程中, 对工业区内部的产业进行整体优化是非常必要的, 布置相互关联的产业项目, 加强产业之间的上下游联系和不同产业之间的链接, 减少中间环节, 实现原料和产品的互换, 这是节约资源和能源, 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措施。

产业集群发展是降低能源消耗、增强地区经济实力的有效方式。

例如, 吉化实施了有机合成厂苯乙烯氢气送化肥厂综合利用项目, 每小时回收氢气3500m3, 年节能折合渣油近万吨。

再如, 炼油—化工实现一体化, 有利于原料的优化配置和资源的综合利用, 可以将10%~25%左右的低价值石油产品转化为高价值的石化产品, 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价值, 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5) 推动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的生产。

对于化学工业区而言, 需要对进入工业区的项目进行严格的筛选, 尽可能延长产业链条, 推动区内的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低能耗方向发展。

例如, 在焦化生产系统中, 焦化煤气进行合理利用, 配套建设煤气综合利用设施, 如:合成甲醇、双氧水、煤气提氢或煤气发电等。

5.2 强化工艺节能

(1)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

采用先进、高效、节能的生产工艺, 加快前沿技术自主化、关键技术产业化, 可以减少原料的消耗, 增大资源利用效率, 可以实现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大降低能源消耗水平。

例如, 炼油乙烯行业重点推广液化气制高辛烷值汽油、渣油加氢处理、资源梯级使用, 磷肥行业重点推广硫酸生产余热回收, 焦炭行业重点推广干熄焦等技术。再如, 大型化工装置中 (合成氨、乙烯等) 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蒸汽透平带动压缩机再将尾气用于转化炉或余热锅炉等, 提高热效率。

(2) 挖掘主要装置的节能潜力。

在生产项目能耗中, 生产装置的能耗占有较大比例。例如, 吉化炼油装置总能耗中, 生产装置能耗占90%左右。其中芳烃装置及2套催化裂化装置是炼油耗能最高的装置, 3套装置站全厂能耗的比例达到55%左右, 仅芳烃装置能耗就达到28%左右。

因此, 应在主要生产装置能耗中挖掘节能潜力, 及时发现工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综合研究, 确定节能方案, 并加大实施力度。

例如, 石油炼制通过提高装置开工负荷和换热效率, 优化操作, 降低加工损失;乙烯生产优化原料结构, 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乙烯裂解炉, 优化急冷系统操作;以洁净煤和高硫石油焦替代燃料油 (轻油) , 推广应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和石油焦气化燃烧技术, 采用能量系统优化、重油乳化、高效燃烧器及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余热和地热等, 都是通过对生产过程的优化, 抓住主要耗能环节, 进行合理的技术改造, 从而实现能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3) 确保系统安全、稳定和长周期连续运行。

石油和化学工业启动运行能源消耗很大, 不在最佳工况下运行也会导致能源的利用不合理。保证生产连续运行、在最佳工况下运行及安全、稳定运行, 减少设备瞬间启动频次, 保证设备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防止突然失效造成系统的停产等, 这些是实现节能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为此, 在生产中要抓好装置可靠性、安全性的预测和评估, 搞好已发生的故障分析, 系统地追查故障原因, 完善设备的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 加强工人人的技术培训及考核, 防止人为的失误。

(4) 淘汰、停产落后生产装置。

规模小, 工艺、设备落后的生产装置会严重制约能耗指标和经济效益, 故经过科学合理的论证后, 进行淘汰、停产, 从而降低系统能耗总量。

(5) 有效利用新型助剂, 减少能源的消耗。

对于部分石油和化学工业生产, 适度地采用新型助剂, 可以改善产品结构,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能源消耗。例如, 在炼油技术方面, 国外不断研制开发新型催化剂和助剂, 以增产轻质油品;在急冷系统中使用减粘剂, 可以提高运行效率。例如吉化在乙烯装置的急冷油系统中就采用了减粘剂, 每年节约蒸汽8万t, 急冷油泵由原来的3台运转改为2台运转, 每年节电640万kWh。

5.3 加强余热的回收利用

余能回收利用涉及工业生产的许多行业, 如钢铁、有色、建材、电力、石油与化学工业、轻工、煤炭等, 在这些行业企业中, 到处都有余能排放, 有相当部分是值得回收循环利用的。

石油和化学工业中, 对这些余能回收并加以有效利用, 可以替代部分常规能源, 降低能源消耗、成本费用、单位产值能耗。

以下举例说明石油和化学工业中余热的回收利用。

(1) 高品位余热回收利用。

500℃以上的各种高温烟气, 如炼焦等冷却产生的高温烟气, 硫酸及其他生产过程反应热放出的高温烟气, 一般可以用余热锅炉将其转化成蒸汽和电力供生产使用, 顶替一次能源。

在焦化生产系统中, 推广干法熄焦技术。新建及改扩建焦炉应有入炉煤调湿和荒煤气显热回收技术装备, 原则上还要同步配套建设干法熄焦装置。并使得力争2020年干法熄焦或相应技术普及率超过50%。

齐鲁石化集团公司回收了丙烯腈生产废水焚烧炉的900℃高温烟气;山东国大黄金公司回收硫酸生产过程的反应热。

催化剂齐鲁分公司在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过程中, 将分子筛焙烧炉产生的高温烟气 (500~550℃) 引入闪蒸干燥机, 作为分子筛浆液的干燥热源使用, 不仅回收利用了高温烟道废气的热量, 又将其充分吸收净化处理, 达到了节能、环保和减排的目标。采用该技术后, 分子筛焙烧过程能耗降低30%以上。

(2) 中温余热回收利用。

硫酸、合成氨或其他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100~400℃的余热, 也是宝贵的能源资源, 用换热器回收后, 可用于预热生产用的原材料和产生蒸汽回用于工业生产, 从而减少燃料的消耗。

(3) 低品位余热回收利用。

石油和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 有时会产生的大量温度只有几十度的低品位热能。对于这部分热量, 一方面可通过工艺过程优化等用于生产过程;另一方面可用于制取生活用热水或采暖用热水。

(4) 放散可燃气回收利用。

石油和化学工业中, 放散可燃气分布很广, 如石化企业的火炬气, 电石、炭黑生产出的可燃气, 还有轻油储存与操作的挥发气等。它们回收后都可用于部分替代常规能源。如火炬气通过抽吸、储存、净化、压缩、输送等工序, 或者变成液化石油气, 供生产、交通运输和生活使用, 也有的以气态就地燃用。由于回收设备比较简单, 回收成本较低, 在一定浓度、一定规模的条件下, 经济上还是可行的。

(5) 优化工艺流程, 实现不同物料间的能量转换。

在生产中部分反应物料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进入反应器中, 同时也有部分高温物流需要冷却才能达到反应要求。因此, 在工艺设计过程中, 实现需要冷却的物料与需要加热的物料之间热量交换, 从而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

例如, 炼厂中通过实施装置间的直接热联合, 进行能量的系统和优化利用:催化循环油浆加热初底原油, 节省常压炉燃料消耗;催化主分馏塔顶循做气分脱丙烷塔再沸器热源, 节省气分装置蒸汽消耗;催化柴油或精制柴油做污水汽提塔再沸器热源, 节省蒸汽消耗;除盐水直接被工艺物流加热后进除氧器, 利用工艺物流的低温热, 减少除盐水的加热蒸汽消耗等。

(6) 采用高效节能单元工艺和设备, 提高热效率, 减少热量或冷量损失。

例如, 动力系统采用变频技术, 优化换热设备的结构型式提高换热效率等。

5.4 优化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的优化主要是基于化学工业区和企业层面上的分析。

化学工业的集中发展是近年来国内外化学工业发展的主流模式。通过建立化学工业区, 实现产业的空间集聚, 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实现化学工业的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化学工业区可以实现生产规模的大型化、物料的上下游链接和公用工程的一体化供应, 这些都推动了能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优化化学工业区的总体布局, 科学合理地进行企业内部的总图布置, 是实现能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在进行总体布局时, 立足于“一体化”的构想, 实现产业链设计一体化 (产业链进行合理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耦合) 、公用工程一体化 (整合电力、通信、热力、供水和排水等) 、物流传输一体化 (完善输送管网、仓储和道路的规划和建设) 和环境保护一体化 (建立集中的环境保护设施, 实施统一的环境管理) 等。

(2) 由于化学工业区可以实现上下游的产业链接, 因此统筹布置规划的产业, 实现产业关系紧密的集中布置, 从而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总量。

(3) 总图布置合理紧凑, 物料流向符合工艺流程, 以减少物料的反向运输及中间运输, 减少物料输送行程, 降低输送动力消耗。

(4) 坚持供热中心靠近用汽负荷大的生产企业或者生产装置, 以减少蒸汽输送过程中的热能损失。

(5) 坚持将各类动力供应设施尽量接近负荷中心, 以减少动力消耗。

(6) 合理利用位差, 减少能量消耗。

5.5 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1) 在长距离引水、管网配水、冷却循环水、中水回用、工业废水排放等各种形式的给排水中, 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真空高速输水装备形式, 合理确定工程流量和出水水头, 减少能量损耗。

(2) 选用内壁光滑的供水管材, 减少管道沿程水头损失;采用低阻力阀门和倒流防止器等, 减少管道局部水头损失, 从而降低供水能耗。

(3) 选用高效、节能的变速水泵。变速水泵的应用可避免传统供水系统中按供水最不利情况计算所引起的水量、电能的浪费问题。循环水泵的运行也可采用变流量变扬程的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变频调速装置比一般供水设备节电10%~40%。

(4) 合理利用给水管网余压, 采用分区给水方式。

(5) 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 减少用水量及加压能耗。

(6) 科学选择冷却塔型式, 优化冷却塔的设计, 并进行合理布置, 降低电耗和减少新鲜水的补充量。例如, 吉化染料厂对专用循环水冷却塔进行改造, 改善了布水, 加大了淋水密度, 减小了阻风面积, 降温效果明显提高, 实现了冬季单塔运行, 并实现了年节电11万kWh。

(7) 采取措施减少冷却水的用量。循环冷却水是能源消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减少冷却水的消耗, 不仅可减少电耗, 还可以减少补充水的消耗。因此, 在确保生产平稳运行的前提下, 调整生产装置的冷却水用量, 也是能源节约的重要措施。吉化电石厂通过调整装置的冷却水用量, 减少1台电机运行, 日节电1800kWh。

(8) 提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能力, 采取污水处理厂全流程智能控制技术路线。根据相关运行经验, 可以达到降低能耗10%的效果。

(9)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进行清洁生产, 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例如, 催化剂齐鲁分公司2006年开始进行分子筛装置回用催化剂滤液的试验工作。该工艺投用后, 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水耗大幅度降低, 分一车间吨分子筛水耗由70m3降低到25m3, 分二车间由45m3降低到22m3。此外, 为了进一步实现水的重复利用, 一是对分子筛、催化剂的带机重新进行了分段, 将带机后段水洗水滤液逆流回用到带机前段;二是优化了分子筛交换水洗工艺, 将部分产品的二次交换滤液应用于一次交换中。通过以上改进措施, 进一步降低了水耗。

(10) 实现废水的综合利用, 在减少排放的同时, 减少了新鲜水的消耗。例如, 山东海化集团循环经济实践中, 热电分公司投资修建了一个废水泵房和废水池, 将纯碱厂和热电分公司产生的废水集中回收, 经中和沉淀后再用到热电厂冲渣、冲灰, 目前废水泵房全天候运行, 节约海水约800t/h。

5.6 实现电能效益最大化

(1) 根据国家的电力政策、地区电网和化学工业区的实际用电情况, 确定主变电站的设置方案。

(2) 降低电力输送损失。根据用电负荷, 选择输送电压, 从根本上减少输送能耗。选择最短的输送配电线路, 在同样导线截面下应选择载流量大的电缆, 既节省投资又减小线损。

(3) 优化电力供应系统, 实现电网的集中统一规划布置, 并实现电网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4) 合理配备设备动力, 合理确定泵的流量及扬程, 合理确定搅拌器的结构及转数, 降低能源消耗。例如, 某热电公司先后对2台循环水泵进行了双速改造, 循环泵改为双速电机, 冬天运行低速电机, 夏天运行高速电机, 春秋天用高低速配合运行, 比原来用2台高速电机节电明显,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5) 采用高效节能的电气设备。生产装置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并优先选用国家推荐的节能产品。选用节能电机, 选用节能型或先进的全封闭节能变压器, 选用节能的低压电器元件等。

(6) 提高功率因数。选用功率因数高的电机;对于大型电动机, 应优先选用同步电动机, 以提高功率因数;对于灯具也应选用功率因数高的照明灯具, 如金属卤化物灯或其他节能灯具。选择合理的补偿方案。

(7) 对于大功率的动力设备, 必要时采用蒸汽轮机拖动的方式, 充分发挥工业透平的优势, 减少大功率电机的频繁启动对电网的冲击, 并可减少能源的二次转换,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8) 积极推动变频技术在石油和化学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9) 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 采用DCS集散系统实现最优化控制。

(10) 加强电力消费管理, 对高耗电行业、高耗电产品的准入和运行进行严格控制和严密监管。

5.7 降低供热系统的能源消耗

(1) 石油和化学工业的热负荷稳定且供热量较大, 需要统一规划供热系统, 并统一部署、分步实施。

(2) 供热系统的能源消耗与由热源、热网输送和用热设备的能源效率等有关, 需要统筹考虑, 关注所有中间环节。

(3) 集中供热。集中供热有多种形式, 如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 常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等。此外, 还发展热、电、冷联产技术和热、电、合成气联供技术等。相对于分散供热, 集中供热有明显的优势。集中供热以一个或几个热源点为依托构筑热力管网, 通过热力管网向用户输送热能。集中供热的锅炉容量较大、热效率较高、经济性较好, 相应的供热成本较低、供热质量较好, 而且有利于进行环境管理。

(4) 热电联产。热电联产是实现能源有效利用有效形式, 具有节能、环保、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好等特点。长期以来热电联产一直为国家所鼓励与支持,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若干规定》 (计交能[1998]220号) 和《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 (急计基础[2000]1268号) 等。

(5) 区域联供。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往往是在当地尚未具备热电联产生产条件下, 为解决分散供热问题先行发展起来的, 一旦条件成熟, 热、电负荷较成规模了, 资金也充裕了之后, 都会努力向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转化。根据供热要求和热用户的实际情况, 可以在一个地区或者化学工业区设置几个集中热源点, 进行联网供热, 以提高热网运行的灵活性、经济性和可靠性等, 从而实现区域联供。

(6)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燃机与汽机组成的大型的联合循环发电机组, 比同等功率的燃煤亚临界机组效率高。如用燃机进行热电联产, 其能源利用率更高, 更为节能、节水, 而且环境保护性能好。小型的燃机热、电 (冷) 联产以小型天然气燃机发电, 将燃机尾气供直燃机制冷、制热水、供采暖, 可以取得能质合理匹配、能源多级利用、能源利用率高的效果, 环保方面也极有利。此外, 通过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可以同时实现热、电和合成气的供应, 最大程度地实现能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7) 推进科技进步、提高锅炉及工业炉的热效率, 减少厂用电率和降低燃料及水资源的消耗。针对燃料煤的特点, 必要时进行燃料的混配、提高锅炉的上煤质量以及进行燃烧调整。通过调节风门挡板, 调整风、煤配比, 从而控制燃烧, 降低排烟浓度、飞灰和排放本身含碳量, 提高燃料煤的利用效能。

(8) 为使各个压力等级供热管网具有最大供热调节灵活性, 各级之间均可设有可调整抽汽的抽汽式汽轮机。利用抽汽、凝汽量的变化来适应机、泵功率变化, 以调整抽汽、凝汽量来保证各供热管网压力恒定。根据供热负荷要求, 并使供热系统达到最大节能目的, 凡功率小于5000kW的机泵可以采用背压式蒸汽轮机, 背压至相对低的压力等级的供热管网, 满足该压力等级的热力的供应。只有对于用户用汽量骤减或骤增, 管线运行工况偏离正常值太大时, 才考虑以备用的主汽减温减压方式供汽。例如, 优先选择热电联产供热时应配合使用减温减压装置作为备用及补充汽源;同时也要求对于用热加强计划与调度, 努力使用热负荷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9) 从能源节约、资源和能源有效率用的角度上考虑, 工艺耗汽后产生的凝结水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回用, 提高蒸汽冷凝液的回收率, 充分利用低位能, 减少能耗。一般要求蒸汽用户工艺冷凝水回收率不小于供汽量的60%~80%, 汽机清净冷凝水应争取100%回收。在供热工艺外管廊上设有工艺冷凝水和汽机清净凝结水回收2条母管。工艺冷凝水返回脱盐水处理装置, 经混床处理净化后, 作为脱盐水外供。汽机清净凝结水则直接返回锅炉除氧系统作为锅炉补给水用。例如, 吉化动力一厂和有机合成厂增设2套先进的蒸汽冷凝水回收系统, 项目投运后, 每小时回收凝结水310t, 极大地实现了对水资源和能源的节约。

(10) 根据当地气候及热用户的负荷特点, 采取灵活机动的采暖、伴热方式, 加强管理, 进行优化控制。如吉化染料厂根据吉林市冬季气温变化频繁、早晚温差大的特点, 在气温较高时采用55kW小泵送采暖热水, 气温较低时采用75kW大泵送采暖热水。

(11) 科学合理进行热补偿、疏水, 并进行水击防范, 要有切实、周全的保障措施确保供热安全可靠。及时准确地进行生产调度:通过汽轮机抽汽、减温减压器等进行供汽侧调节;通过热用户运行负荷的调节和热用户的减温减压器二次调节等用汽侧调节。并设置热网监测系统, 对各主要热用户的热网参数装设联网监测系统, 实时采集用热端参数, 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回馈供热端, 指导供热调节。

(12) 室内外供热及其他动力管道选择合理、采用经济比摩阻, 以减少管网阻力, 从而减低能耗。

(13) 加强设备及管道的隔热和保温等措施, 减少散热损失。

(14) 降低运行能耗。例如, 应根据不同的时间负荷适当地调整供热机组设备运行方式:如冬季循环水温低, 真空满足要求时可以减少循环水泵运行台数;机组升降负荷操作中, 考虑机组各辅机能耗的特点, 升负荷先启动能耗低的高效辅机, 降负荷时先停运能耗较高的低效辅机, 降低全厂耗能;机组低负荷运行时, 在保证燃烧稳定的前提下停止部分引风机运行, 降低厂用电率等。

(未完待续)

石油和化学工业 篇2

罗海章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理事长 刘淑兰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 副理事长、秘书长 武希彦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 理事长齐焉 中国硫酸工业协会 理事长 张文雷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 秘书长 曾宪成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 理事长、秘书长 底同立 中国纯碱工业协会 会长 范仁德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 会长 孙莲英 中国涂料工业协会 理事长 王 擢 中国染料工业协会 理事长 孙伟善 中国电石工业协会 秘书长 于希椿 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 理事长 杜 军 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 理事长 杨启炜 中国胶粘剂工业协会 理事长 季 刚 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 理事长 李海廷 中国化学矿业协会 理事长 姚献平中国造纸化学品工业协会 理事长 李志强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 理事长 尤金德 中国膜工业协会 常务副理事长 张 林 中国化工装备协会 副理事长 荣世立 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 秘书长 潘宗高 中国化工施工企业协会 秘书长 任振铎 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 常务副会长、秘书长 陈明海 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 秘书长 孙腾良 中国化工机械动力技术协会 理事长 方晓骅 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 副会长 周献慧 中国化工环保协会 秘书长 揭玉斌 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 副理事长 吴锦容 中国监控化学品协会 理事长 齐润通 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 秘书长 刘均安 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 副理事长、秘书长 孟宪杰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协会 秘书长 李希宏 中国石油化工信息学会 秘书长 徐京燕 中国磁记录材料工业协会 理事长 任耀生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 秘书长 温 洪 中国化工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副会长、秘书长 龚七一 中国化工学会 副理事长 吴明钰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 副会长 傅兴顺 中国石油化工劳动学会 副理事长、秘书长 樊晶光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秘书长 曹其效 中国化工体育协会 常务副主席 费广泰 北京化学工业协会 常务副理事长

佟加安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会长 张莉萍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常务副会长、秘书长 曲桂莲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会长 张 旭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秘书长 李 韵 安徽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会长 周雨清 福建省石油和化工行业协会 会长 罗小茶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常务理事 刘 言 山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会长 苏 东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秘书长 刘益民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主任、党组书记 冯惠流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常务副会长、秘书长 喻少帆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秘书长 赵 玢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理事长 褚英豪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会长 马中学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会长 牛桂然 青海省化工协会 秘书长 李东辉 大连市石油和化工行业协会 副会长、秘书长 章燕庆 宁波市石油和化工行业协会 秘书长 钱兴坤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副院长 谢在库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科技开发部主任朱一然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办公厅副主任、对外联络部主任 齐 斌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 文亚非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生产经营办副主任 梁仕普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煤制油化工部总经理 徐保良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 企管部主任 李大鹏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助理 陈谋乔 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代总经理 汪世宏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陆正平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总裁 尤金德 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济师 付 旭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主任 魏 云 中联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党委书记 张 勇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院长、党委副书记 李钟华 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 副院长、总工程师 王子镐 北京化工大学 校长 刘汉君 国务院国资委石化离退休干部局 局长、党委副书记 潘五星 国务院国资委石化机关服务局 局长 魏乃新 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 副主任 刘东方 化学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主任助理曹志德 化工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副主任刘继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 秘书长胡迁林 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主任

余亿尧 北京中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 程嘉树 赛拉尼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区总裁 杨雪岗 旭阳化工有限公司 董事长 贺孟升 拜耳(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对外联络处首席代表 王述纲 昊华华东化工公司 总经理、党委书记 徐大刚 上海化工研究院 院长 王绪江 天津合材树脂有限公司 董事长 郑书忠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院长 么志义 唐山三友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党委书记平海军 沧州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王一宁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 副总经理 狄重阳 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党委书记 王光彪 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李 彬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总经理 逄玉俊 沈阳化工大学 校长 严根山 梅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总经理 顾和祥 常熟三爱富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 陈 群 常州大学 副校长 游立志 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 芮敬功 南京红宝丽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 伟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党委书记 蒋慧儿 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 总裁、总会计师 王伟松 浙江皇马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席伟达 宁波化工园区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丁 叮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党委书记 潘学松 巢湖香枫塑胶助剂有限公司 董事长 黄光明 江西贵溪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 周时平固铂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 总经理 张建宏 山东东岳化工有限公司 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 君 海洋化工研究院 院长、党委书记 苗聚才 国务院国资委青岛培训中心 主任、党委书记 马连湘 青岛科技大学 校长、党委副书记 吴俞岐 中国漯河石化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局主席 李志强 黎明化工研究院 院长、党委书记 江涤清 武汉葛化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党委书记 李作荣 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吴元欣 武汉工程大学 党委书记 肖 勇 惠州大亚湾石化工业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 曹 光 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董事长 谢学端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 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古共伟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 院长、党委书记 宋晓军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济师 郑才友 贵州赤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党委书记

石油和化学工业历史谱写新篇章 篇3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重要的能源和基础原材料工业, 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在石油和化工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下,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形成了包括油气开采、炼油、基础化学原料、化肥、农药、专用化学品、橡胶制品等约50个重要子行业, 可生产6万多个 (种) 产品, 涉及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完整工业体系。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成立10年来, 坚持以振兴行业为己任、以服务行业为宗旨, 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 深入开展行业调查研究, 积极建立行业经济运行监测系统, 深刻分析研判行业发展形势, 及时提出促进行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和政策主张;多次向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等政府部门反映行业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 积极提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建议, 其中许多意见建议得到重视和采纳;先后参与了数十项国家经济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制修订工作;受政府委托, 组织完成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项目的论证、评估、验收、协调、管理等相关工作, 多次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表扬;坚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为行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机制保障;积极与国外同业组织开展对话合作, 为石油和化工产品出口及企业“走出去”, 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探索建立贸易预警和协调机制, 组织企业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维护产业安全;加强行业自律, 大力推进“责任关怀”, 促进企业提高健康安全环保水平, 履行社会责任;推动构建大型企业、专业协会、地方协会以及地方行业管理机构组成的支撑工作体系, 形成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合力。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工作, 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等活动, 坚持科学办会、民主办会, 凝聚和团结代管的专业协会、学会和事业单位以及地方协会的力量, 不断开创联合会工作的新局面。

石油和化学工业 篇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根据国家科技奖励主管部门批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设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简称石化协会科技奖),聘请石油和化工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对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申报的科学技术成果,进行评审和授奖工作。

第二条 为了奖励在全国石油和化工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调动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 石化协会科技奖,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鼓励团结协作联合攻关、鼓励自主创新和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促进石油和化工行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促进石油和化工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加速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四条 为维护石化协会科技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其奖励的申报、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五条 中石化协会科技奖受理本协会所属的会员单位和为石油和化工做出贡献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及公司所取得的学技术成果。其获特等、一等、二等奖的项目,将由石化协会择优向科技部推荐申报由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奖。

第六条 成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下称石化协会奖励办),负责科技奖励的日常工作,该办公室设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部。

第二章 奖种的设置及奖励等级

第六条 石化协会科技奖设立以下奖种:

(一)技术发明奖(奖励产品、工艺、材料、方法和物质等发明);

(二)科技进步奖(奖励技术开发类、工程建设类、应用基础类和社会公益类,包括:计量标准、科技信息、科技著作、软科学成果等项目);

(三)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奖励45岁以下为石油和化工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第七条 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分别设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其奖金额分别为20万元、12万元、8万元、5万元。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不分等级,其奖金额为8千元。

第三章 科技奖励范围和申报渠道

第八条 科技奖励的范围包括:

(一)技术发明类成果,运用科学技术对产品、工艺、材料方法及其物质等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或已取得了发明专利,实施后取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二)科技开发类成果,研究开发或系统集成的高新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中使之产业化,具有示范和扩散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三)工程建设类成果,在大型工程建设中的施工、设计、勘探等方面有创新,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程度较大,对推动本领域科技发展有较大意义,并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四)应用基础类成果,能够阐明自然现象、特征、规律,在学术上有新见解,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对科学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价值的;

(五)社会公益类成果,在社会公益性领域研究或编撰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计量、标准、信息、著作、档案、软科学等公共类成果,并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的;

(六)青年科技突出贡献者,需在某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有系列高水平文章发表或至少有1项重要科研成果排名第一或有3项以上科研成果排名在前三位,(以专利或鉴定证书、验收证书等排名为准并附相应的证明材料),同时取得经济或社会效益的。

第九条 科技奖励的申报渠道主要有:

(一)石化协会所属会员单位完成的优秀科技成果;

(二)石油、石化和化工行业中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科技型企业、民营企业完成的优秀科技成果;

(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完成的石油、石化和化工的优秀科技成果;

(四)石油、石化和化工各专业协会组织申报的优秀科技成果。

以上单位所取得的优秀科技成果,按本办法要求均可向石化协会奖励办公室申报。

第四章 科技奖励的申报要求

第十条 申报石化协会科技奖励的项目,必须取得应用于实践一年以上或公开发表、出版、颁布、实施一年以上的证明材料。申报技术发明奖的项目必须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第十一条 申报石化协会科技奖的项目应提交下列文件:

(一)石化协会科技奖励申报书(书面材料和软件生成的电子文档);

(二)技术评价证明:技术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或著作权、专著出版权、软件注册权等证书;科技成果鉴定证书或科技成果评估报告(原则上是由中石化协会或国家科技部认证的权威机构组织的成果鉴定或评估)、行业组织的验收;应用基础研究、科技信息、软科学、出版物等未鉴定项目需五位同行专家评议的推荐意见;

(三)完整的技术资料和实验总结报告;

(四)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五)特种产品、设备或技术的行业许可证、准入证、登记证或注册证;

(六)未申请专利的项目,需提供科技成果查新报告书(2年以内);

(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生态证明、出口证明、收录或引用证明等;以及申报项目要求的其他证明。

第五章 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

第十二条 技术发明奖的主要完成单位是发明人所在单位。

第十三条 科技进步奖的主要完成单位应是在项目研制、开发、投产、应用和推广过程中提供技术、设备和人员等条件,对项目的完成起到组织、管理和协调作用的。

第十四条 技术发明奖的主要发明人应是该项目的部分或全部创造性技术内容的独立完成人。

第十五条 技术发明奖单项授奖人数实行限额,每个项目的授奖人数一般不超过6人。第十六条 科技进步奖的主要完成人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项目的总体技术方案中做出贡献的;

(二)在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的解决中做出技术创新的;

(三)在成果转化和应用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

(四)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起决定性作用的。

第十七条 科技进步奖单项授奖人数和授奖单位实行限额:

一等奖的获奖人数不超过15人,单位不超过10个;

二等奖的获奖人数不超过10人,单位不超过7个;

三等奖的获奖人数不超过5人,单位不超过5个;

特等奖的获奖人数和单位的限额,由中石化协会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研究确定。

第六章 科技奖励的评审和授奖

第十八条 石化协会科技奖每年申报、评审一次。“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 和填写说明及每年科技奖励申报通知,将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奖励网”(.cn)上公布。

第十九条 中石化协会科技奖终审授奖项目将在“中国化工报”刊登,在“中国化工信息”周刊和以上网站公告评审项目、征求意见和颁布授奖。

第二十条 石化协会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负责申报项目的受理工作,并对申报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和争议项目的协调工作。对不符合申报要求的材料不提交评审。

第二十一条 石化协会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在聘请同行专家预审和评审的基础上,采取无记名投票的表决方式确定授奖项目,其授奖项目应由到会评委的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特等奖三分之二(含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

第二十二条 石化协会科技奖的评审实行回避制度,当年有申报项目的评委,不得参加本科技奖的评审会议。

第二十三条 剽窃、侵夺他人科技成果的,或者以其它不正当手段骗取科学技术奖的,经石化协会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会调查核准后撤消其获奖资格。

第二十四条 参与科技奖励评审活动和有关的工作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将予以行政处分。

第七章 科技奖励的异议及处理

第二十五条 石化协会科技奖励接受社会的监督,其科技奖励的评审工作实行异议制度。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获奖项目、获奖单位和获奖人持有异议的,均可在初评结果公布之日起30日内向奖励办公室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第二十七条 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提供书面异议材料,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个人

提出异议的,应在异议材料上签署单位和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加盖本单位公章。

第二十八条 对获奖项目的技术内容或申报书填写不实等提出异议,属实质性异议。其异议由奖励办公室协调,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推诿和延误。必要时,可组织评委或专家进行调查处理,报评委会主任委员会裁决。

第二十九条 对授奖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提出的异议,属非实质性异议。其异议由主要完成单位负责协调,提出处理意见报奖励工作办公室审核并报评委会主任委员会备案。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条 石化协会科技奖获得者的事迹,应记入本人档案,并作为考核、晋级、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三十一条 “科技著作”申报除按本办法外,参照执行“科技著作评审工作暂行规定”。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石化协会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发布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石油和化学工业 篇5

预计全年总产值增长约11.5%;收入增幅10%左右;利润总额下降约11%。

一、经济运行缓中企稳 (一) 产值增速稳中加快

今年以来, 经济增速持续回落, 7月触底后逐步趋稳, 增速开始加快, 9月出现1年来累计增幅首次上扬, 小幅回升态势初步确立。统计局数据显示, 截至9月末, 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6874家 (主营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 , 当月总产值10699.8亿元, 同比增长11.8%, 比上月加快5.8个百分点, 环比增幅8.6%。1~9月, 累计产值8.92万亿元, 同比增长10.7%, 较1~8月加快0.3个百分点;占全国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3.3%。分季度看, 一季度同比增长16.1%, 二季度增幅9.5%, 三季度7.4%。1~9月, 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 较1~8月加快0.3个百分点, 占全国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14.0%。

油气开采和炼油业增速加快。农用化学品增长较快, 基础化学原料和专用化学品企稳。东、西部地区增长趋快。内资企业和非公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二) 主要产品保持增长

能源生产加快, 主要化学品增速逐步趋稳。1~9月, 全国原油天然气产量约2.20亿吨油当量, 同比增长2.0%, 增速比1~8加快0.5个百分点;主要化学品总量约3.43亿吨, 同比增长8.4%, 比1~8月回落0.1个百分点。

原油增速加快, 天然气缓中趋稳。化肥、农药持续较快增长。乙烯产量下降, 其它重点产品总体缓中趋稳。

(三) 投资增幅较高

前三季度, 石油和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1.23万亿元, 同比增长29.1%, 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约10个百分点, 高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幅8.9个百分点, 投资持续较快增长。

化学工业增幅最高, 油气开采投资加快。化学工业中, 合成材料、基础化学原料和化学矿采选等增幅较大。地区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 投资增速超过60%以上的省区有6家, 分别是海南、甘肃、贵州、江西、河北和内蒙, 依次为128.3%、94.7%、84.5%、67.1%、65.7%和60.9%;投资下降有2家, 其中北京下降48.6%。西藏地区完成投资3950万元, 同比增长6.6倍。

内资和外商企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港澳台持续下降。

(四) 行业出口回稳

进出口总额增幅回落收窄。海关数据显示, 1~9月, 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总额4736.39亿美元, 同比增长5.3%, 增幅比1~8月回落0.5个百分点, 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6.7%。其中, 出口1290.85亿美元, 与上年持平, 占全国出口总额的8.6%;进口3445.54亿美元, 同比增长7.4%, 占全国进口总额的25.6%。9月份, 进出口总额531.42亿美元, 同比增长1.2%, 环比增幅10.7%。其中, 出口总额154.82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环比增长2.3%, 同比增长1.2%, 结束了连续三个月负增长的局面。前三季度, 累计逆差2154.7亿美元, 同比扩大12.4%。

能源进口增长趋缓。橡胶制品出口下滑趋缓, 9月化肥出口创历史新高。中西部地区进口快速增长, 出口下降。

(五) 市场需求缓中企稳

今年以来, 能源和主要化学品的消费增长总体呈趋缓走势。数据显示, 1~9月, 我国石油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58亿吨 (油当量) , 同比增长5.6%, 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主要化学品表观消费总量约3.26亿吨, 增幅8.3%, 较1~6月回落0.5个百分点。

石油消费增长平稳, 天然气回落。化肥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基础化学原料消费增长总体趋缓, 合成材料需求回升。

(六) 价格触底反弹

前三季度, 石油和化工行业价格总体呈持续回落态势, 但三季度以来下滑趋缓, 企稳迹象明显。统计局价格监测显示, 9月份, 石油和化工行业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1.2%, 降幅较上月缩小2.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下降4.3%;炼油业上涨0.8%;化学工业下降3.3%。1~9月, 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者出厂价同比涨幅1.1%, 比1~8月降低0.3个百分点, 价格明显企稳。

9月份, 石油和化工行业产品销售率为98.3%, 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其中, 石油天然气开采销售率为99.9%, 炼油业99.1%, 化工97.1%, 专用设备制造96.7%。1~9月, 石油和化工行业产品累计销售率为98.1%, 与1~8月持平。

二、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一) 效益下滑幅度较大

今年以来, 全行业效益持续下滑。今年1~8月, 石油和化工行业利润总额4676.40亿元, 同比下降15.0%, 高于全国规模工业利润平均降幅3.1%的水平。其中, 化学工业利润总额同比降幅达18.4%;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也出现了下降, 降幅3.2%, 是2010年以来的首度下降;至8月, 炼油业已连续13个月累计亏损, 亏损额达323.19亿元, 这一状况将延续至年底。

行业效益大幅下滑的原因, 一方面是需求放缓, 价格下挫所致。但根本上是产品结构不合理, 竞争力较弱, 管理创新不够。这一问题在化学工业表现更为明显。在市场较好的情况下, 矛盾往往被掩盖, 一旦危机来临, 矛盾便会凸显。目前, 利润跌幅最大的恰恰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有机化学原料、合成材料和专用化学品三大产业。2011年三者利润之和占化工利润总额的近60%, 利润增幅均在20%以上;而今年前8月, 利润降幅分别达55%、50%和18%, 占比降至约46%。今年1~9月, 我国主要化学品需求一直保持在8%以上的增速, 进口有机化学品超过2500万吨, 进口合成树脂超过2300万吨, 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应该说国内市场需求没有大的问题。关键是我们的产品与这些进口产品同质化严重, 竞争中难以坚守和巩固阵地。

(二) 行业成本持续上升

今年以来, 运输、环保、人工、水电气等费用不断上升, 成本压力持续上升。数据显示, 1~8月, 石油和化工行业销售成本6.41万亿元, 同比升幅11.5%, 高于收入增幅2.3个百分点;每100元主营收入成本为83.30元, 同比提高1.74元。其中, 化学工业销售成本3.89万亿元, 升幅12.1%, 每100元主营收入成本达87.11元, 比去年同期上升1.35元。

此外, 税费增长较快, 企业负担较重。

(三) 供大于需问题突出

目前来看, 我国化学品总生产能力是相对过剩的, 特别是一些大宗产品过剩较大。最新数据显示, 今年9月份, 甲醇装置平均利用率约为55%, 烧碱装置利用率约为75%, 纯碱装置利用率约72%, 电石约76%, 聚氯乙烯约60%等。值得关注的是, 一些严重过剩的行业产能扩张仍在继续。产能的无序扩张, 不仅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还会制约产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

(一) 世界经济复苏曲折艰难

今年以来, 欧债危机愈演愈烈, 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速持续放缓, 世界经济复苏曲折艰难。近期, 国际机构纷纷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10月9日在东京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 预计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为3.3%, 2013年为3.6%, 比今年7月的预测值分别下降0.2和0.3个百分点。基金组织对全球经济前景走势趋于悲观。

(二) 国内经济运行逐步趋稳

经济增幅回落收窄。前三季度, 国内生产总值3 5 3 4 8 0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7.7%。其中, 一季度增长8.1%, 二季度增长7.6%, 三季度增长7.4%。1~9月, 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其中9月份增幅9.2%, 较8月加快0.3个百分点, 呈现企稳趋势。1~9月,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 21.80万亿元, 同比增长20.2%, 延续平稳增长走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4万亿元, 增幅14.1%, 与1~8月持平, 继续平稳较快增长;进出口总额2.84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6.2%, 增幅与1~8月持平, 显露企稳的积极变化。价格企稳趋势明显。先行指数再度回升。

前三季度,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已出现明显企稳的趋势, 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落实, 这一局面在四季度将进一步巩固。

(三) 主要相关行业发展总体平稳

1. 煤炭业

增幅回落趋缓。数据显示, 1~9月, 煤炭行业销售产值2.16万亿元, 同比增长12.0%, 增幅较1~8月回落1.5个百分点;增加值同比增长9.9%, 增速比1~8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 9月份增加值增幅8.3%, 较上月加快3.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 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约30.2亿吨, 同比增长2.8%, 其中化工行业耗煤约1.4亿吨, 同比增长6.5%, 在四大耗煤行业中继续保持增速最快。

2. 汽车业

行业经济增长平稳。据统计, 1~9月, 全国汽车制造业销售产值3.63万亿元, 同比增长12.3%, 延续下半年以来的平稳态势;增加值同比增长9.7%, 增速比1~8月减缓0.7个百分点。汽车产销量保持增长。前三季度, 全国汽车总产量1519.5万辆, 同比增长7.3%。其中, 轿车产量816.3万辆, 增幅8.4%。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 1~9月我国汽车销量为1409.23万辆, 同比增长3.4%。

汽车行业的平稳发展, 对成品油、合成橡胶、合成树脂、涂料等领域的生产、研发意义重大。

3. 房地产业

景气度继续下滑。统计数据显示, 1~9月,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1万亿元, 同比增长15.4%, 增速保持平稳;房屋施工面积52.54亿平方米, 增长14.0%, 较1~8月回落1.6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13.5亿平方米, 同比下降8.6%, 降幅比1~8月扩大1.8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6.84亿平方米, 同比下降4.0%, 降幅与上月基本持平。9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4.39点, 较上月回落0.25个百分点, 景气指数在上月短暂回升后再度下滑。

总的看, 在宏观政策调控之下, 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正步向平稳发展的轨道。

4. 纺织行业

经济增长企稳。数据显示, 1~9月, 纺织行业销售产值3.99万亿元, 同比增长10.6%, 连续3个月保持平稳增长。其中, 纺织业销售产值2.29万亿元, 增幅11.6%;化纤制造业销售产值4829.3亿元, 增长3.0%。1~9月, 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 增幅较1~8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 纺织业和化纤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5%和13.0%。前三季度, 全国化纤产量达2835.2万吨, 同比增长11.9%。

总体看, 目前, 纺织行业持续下滑的局面基本得到控制, 但要走出低迷, 还需一段时日。

5. 塑料制品业

经济增长企稳回升。三季度增长逐步趋快。数据显示, 1~9月, 塑料制品业销售产值1.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3.9%, 继续稳中趋快。1~9月, 全国塑料制品总产量4112.6万吨, 同比增长10.2%, 增速比1~8月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 塑料薄膜增长8.6%;塑料人造革、合成革增幅15.2%;日用塑料制品增长11.5%, 均较上月有所加快。

总体而言, 进入第三季度后, 石油和化学工业主要相关行业均出现了经济运行企稳的积极变化, 这对本行业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四、经济增长预测

综上所述,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 今年四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将步入平稳和小幅回升阶段, 全年产值增长约11%。

(一) 市场走势预测

预计四季度石油和化工市场总体将以平稳运行为

主调, 波动相对较小, 价格稳中有所回升。

1. 国际油价

今年前三季度, 国际油价波动较大, 总体微幅上涨。1~9月, WTI原油均价 (普氏现货, 下同) 为96.46美元/桶, 同比上涨0.8%;布伦特原油均价112.11美元/桶, 同比上涨0.6%;我国大庆原油均价115.514美元/桶, 同比涨幅5.1%。总体看, 一季度涨幅较大, 二季度跌幅较大, 三季度明显回升。以WTI为例, 一季度同比涨幅达到10.4%, 二季度下跌7.5%, 三季度又反弹0.4%, 油价走势有如过山车。其中9月份, W T I原油均价为95.63美元/桶, 环比上涨4.0%;布伦特原油均价114.03美元/桶, 环比涨幅3.2%;我国大庆原油均价111.62美元/桶, 环比涨幅2.5%。

世界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是前期国际油价显著波动的根本原因;而中东地区紧张的局势, 以及资本炒作等因素加大了这种波动的幅度。

从目前全球石油供需情况看, 依然是需求比较疲软, 供给相对宽裕。值得关注的是, 近年来北美地区原油产量快速增长, 这种趋势有可能在未来数年内改变整个世界石油供需格局, 也将对油价走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预计今年四季度, 国际石油价格总体上走势会相对平稳一些, 均价与三季度大致持平。WTI原油现货价格预计在90~95美元/桶上下, 布伦特原油均价仍维持在105~110美元/桶左右。

2. 化肥市场

进入8月份以后, 化肥价格总体由涨势转入跌势, 9月跌势进一步加大。当月价格总水平同比跌幅3.1%, 较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

市场监测显示, 1~9月, 尿素市场均价为2292元/吨, 同比涨幅8.2%;磷酸二铵均价3180元/吨, 同比下降6.6%;磷酸一铵均价2740元/吨, 同比降幅2.2%;国产氯化钾均价3116元/吨, 同比涨幅2.2%;45%氯基复合肥均价2711元/吨, 同比涨幅7.9%。9月份, 尿素市场均价为2100元/吨, 创年内新低, 环比下跌2.8%;磷酸二铵均价3120元/吨, 环比涨0.6%;磷酸一铵均价2630元/吨, 环比跌0.8%;国产氯化钾均价3070/吨, 环比下跌1.0%;45%氯基复合肥均价2560元/吨, 环比下跌0.8%。

总体看, 前三季度, 国内化肥市场前半期高位运行, 而后半期回落, 整体有一定涨幅。其中, 尿素和复合肥涨幅相对较大, 而磷酸二铵下跌较多。

四季度, 化肥市场总体将继续回调格局。当前, 国内化肥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产量增长加快, 但需求在减缓。9月份, 尿素市场均价为2100元/吨, 已跌至1年来的新低。预计四季度国内化肥市场总体仍将保持回调之势, 但在成本和出口支撑之下, 回调幅度会较小。尿素市场均价可能在2100元/吨上下波动, 磷酸二铵可能继续维持在3100元/吨左右;国产氯化钾在进口增加和产能增长的双重作用下, 仍有下调的空间, 在3000元/吨附近振荡的可能性较大。

3. 基础化学原料市场

三季度, 基础化学原料市场价格下滑趋缓, 呈现明显企稳走势。1~9月, 基础化工原料生产者出厂价格累计降幅5.3%, 比1~8月扩大0.5个百分点。9月份, 基础化学原料价格同比下降9.3%, 降幅较8月缩小0.7个百分点, 年内首次由扩大转为缩小。从市场走势看, 三季度中后期有机原料市场反弹力度加大;无机原料市场积极企稳, 下行趋缓。

我国无机化学原料总体供大于求, 价格取决于需求和产能释放的程度, 但在成本支撑之下, 未来价格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极为有限。有机原料总体决口较大, 价格主要受原油价格走势和进口影响。预计四季度, 基础化学原料市场总体将延续企稳回升格局。

市场监测显示, 1~9月, 硫酸 (98%, 净水) 市场均价528元/吨, 同比跌幅11.5%;烧碱 (片碱, ≥96%) 均价3261元/吨, 同比涨幅13.9%;纯碱 (重灰) 均价1587元/吨, 同比跌幅23.9%, 两碱市场走势截然相反;电石均价3556元/吨, 同比跌幅12.3%;硫黄均价1709元/吨, 与上年基本持平。

预计四季度, 主要无机化学原料市场将以企稳为主调。硫酸均价可能在500元/吨上下振荡;烧碱将延续高位运行态势, 片碱均价可能在3350元/吨左右;纯碱 (重灰) 可能在1500元/吨上下徘徊;电石价格有可能在3500元/吨附近振荡。

1~9月份, 丙烯市场均价10053元/吨, 同比跌幅10.2%;甲苯 (石油级, 净水) 均价8866元/吨, 同比涨幅6.3%;纯苯均价8349元/吨, 同比涨幅4.0%;苯乙烯 (一级, 净水) 均价10397元/吨, 同比跌幅6.3%;乙二醇 (涤纶级) 均价7930元/吨, 同比跌幅17.5%;甲醇均价2781元/吨, 同比跌幅4.4%。三季度有机原料由于前期跌幅较大, 总体上回升步伐较为明显, 特别是8、9月份, 回升势头不断加强。9月份, 价格环比上涨面接近90%, 较8月再次大幅提高。

四季度主要有机化学原料市场将延续回升态势, 但回升幅度有限。预计四季度丙烯均价可能会接近11000元/吨;甲苯均价可能回升至9000元/吨左右;纯苯价格可能接近9000元/吨;甲醇均价有可能达到2900元/吨的年内新高。

4. 合成材料市场

前三季度, 合成材料价格总体降幅较大, 是化学工业中降幅最大的市场。9月份, 合成材料制造生产者出厂价同比下降12.2%, 降幅较上月继续缩小0.1个百分点, 出现企稳迹象。1~9月, 合成材料生产者出厂价格累计同比下降9.6%, 降幅较1~8月扩大0.3个百分点。9月份, 三大合成材料市场价格走势分化。其中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单体价格较上月普遍上涨;合成橡胶继续下行。

目前, 合成材料市场需求增长平稳, 价格主要取决于与进口产品的博弈。预计四季度合成材料市场总体上将巩固三季度的企稳局面, 价格保持相对平稳。

合成树脂前三季度, 合成树脂价格总体呈低位震荡走势, 跌幅较大;但第三季度中后期, 回升趋势不断加强。市场监测显示, 1~9月, 聚氯乙烯 (SL100) 市场均价7172元/吨, 同比跌幅16.7%;高密度聚乙烯 (5000S) 均价11233元/吨, 同比跌幅2.1%;聚丙烯 (F401) 均价11122元/吨, 同比跌幅10.3%;PA66 (1300S) 市场均价为30484元/吨, 同比跌幅9.1%;P O M (500P) 均价为22546元/吨, 同比跌幅6.8%;聚酯切片 (长丝级半光) 均价为10333元/吨, 同比跌幅18.1%。从9月份价格看, 回升势头较为明显, 价格普遍较8月明显上涨。

四季度合成树脂价格将保持较平稳走势。聚氯乙烯 (LS-100) 市场均价可能回升至7500元/吨左右;高密度聚乙烯均价可能达到11500元/吨上下;聚丙烯价格可能会在11500元/吨附近振荡。

合成橡胶今年二季度以来, 合成橡胶市场持续下挫, 整体跌幅较大。1~9月, 顺丁橡胶 (一级) 市场均价23889元/吨, 同比跌幅23.9%;丁苯橡胶 (1500) 市场均价21314元/吨, 同比跌幅23.6%;氯丁橡胶 (A-90) 市场均价33778元/吨, 同比跌幅1.1%;丁腈橡胶 (26) 市场均价24222元/吨, 同比跌幅15.3%。国内外市场需求减缓和天然胶价格大幅下跌是合成橡胶市场持续走低的主要因素。

四季度合成橡胶价格可能逐步企稳。由于国内市场需求增长相对平稳, 国际轮胎市场的变动将会成为影响合成橡胶市场的主要因素。预计丁苯橡胶均价可能在20000元/吨上下波动;丁腈橡胶均价在23000元/吨左右;顺丁橡胶可能在21000元/吨附近振荡。

合成纤维单体进入二季度后, 合成纤维单体市场急剧下挫, 前三季度整体跌幅较大。但三季度后期, 价格总体出现明显触底回升迹象。1~9月, 己内酰胺 (≥99.9%) 市场均价为20956元/吨, 同比跌幅23.6%;丙烯腈 (≥99.9%) 市场均价14850元/吨, 同比跌幅23.8%;精对苯二甲酸均价8297元/吨, 同比跌幅19.5%。市场显示, 9月份, 合成纤维单体价格持续下跌的趋势受到遏制, 反弹幅度超过4%。

四季度合成纤维单体价格将继续上扬。我国纺织行业对外依赖程度较高, 纺织品的出口状况对合成纤维单体价格影响至关重要。随着纺织行业的企稳, 合成纤维单体市场可能会延续目前反弹趋势。四季度己内酰胺均价可能回升至19000元/吨上方, 丙烯腈均价可能上扬至15000元/吨左右。

(二) 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预测

预计2012年四季度全行业产值约3.33万亿元, 同比增长12.7%, 环比增幅10%;其中, 10月份产值约1.06万亿元, 环比持平或略有下降。预计全年产值12.25万亿元左右, 增幅11.5%;利润总额约为7350亿元, 下降约11%;主营业务收入12.0万亿元左右, 增长约10%;进出口总额约6550亿美元, 增幅8%;投资约1.86万亿元, 增幅30%。全年原油产量约2.05亿吨, 增幅1.0%;天然气产量约1100亿立方米, 增长7%;主要化学品总产量增长8.6%, 达4.5亿吨左右。

石油和化学工业 篇6

一、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依法经营、强化自律,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深入推进“责任关怀”,努力构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发展环境。

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严格遵守安全法规,强化安全管理,积极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努力提升全行业本质安全水平。

三、坚持节约优先原则,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开展对标活动,淘汰落后产能,大幅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强度,全面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四、坚持绿色发展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广泛应用先进技术、工艺与设备,深入开展“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

五、坚持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严格质量标准,强化质量管控,做到100%产品达标出厂,追求卓越,争创品牌。

我们坚信,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一定会在创造“金山银山”的过程中,开创保护“绿水青山”的新局面,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为石油和化学工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2015年9月18日

石油和化学工业 篇7

(二) 促进现代煤化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科学合理布局、量水而行、清洁高效转化、技术装备自主化、示范先行的原则, 稳步开展升级示范。

科学合理布局。结合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开发, 坚持“靠近原料、靠近市场、进入化工园区”的原则, 按照“量力而行、量水而行、量环境承载能力而行”的布局要求, 采用“产业园区化、装置大型化、生产柔性化、产品多元化”的方式, 完善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 统筹考虑区域资源供给、环境容量、产业基础等因素, 使现代煤化工的发展在总量上得到合理控制, 在布局上更加合理, 在技术特色上更加突出。在蒙东伊敏、蒙西大路、新疆准东、新疆伊犁、陕北、宁东-上海庙、云贵、安徽两淮等中西部地区建设大型煤化工产业基地, 形成与东部石化产业互补的产业格局。预计到2020年, 全国煤 (甲醇) 制烯烃产能达到1300~1500万吨, 煤制乙二醇产能600万吨, 煤制油产能1000~1200万吨, 煤制天然气产能150~200亿立方米, 煤制芳烃100万吨。

推进升级示范。重点围绕提高项目能效、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终端产品性能和附加值、加强体系优化集成、降低投资成本等内容, 稳步开展升级示范。

煤 (甲醇) 制烯烃重点开发产品差异化、高端化技术, 优化生产工艺, 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 在升级示范基础上, 适度扩大产能。

煤制乙二醇进一步完善工艺技术, 提高产品质量, 在实现长周期满负荷运行的基础上适度进行推广。煤制天然气, 完成自主化合成气甲烷化技术工程放大, 优化和完善固定床加压气化技术, 开展组合气化工艺研究, 开发高效污水处理和回用技术, 通过示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污染治理水平。

煤直接制油在持续完善技术装备水平, 保证装置在高负荷下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 开发特种燃料等高附加值新品种。

煤间接制油开展高温F-T合成工程化研究, 针对费托合成油品组成特点和市场情况, 在生产柴油的同时, 生产高碳ɑ-烯烃、超硬蜡、高碳醇、橡胶填充料、聚-α烯烃 (PAO) 、润滑基础油等石化行业难以获得的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和专用化学品, 提高项目的综合竞争力。

积极推进百万吨级煤制芳烃工程化示范, 积极开展百万吨级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百万吨级沸腾床加氢“煤油共炼”技术示范, 推进CO2捕集、封存、驱油工程示范。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 采用煤化电热一体化、多联产的方式, 大力推动煤化工与煤炭开采融合发展, 利用褐煤热解、褐煤和高硫煤气化技术, 建设以半焦和石油替代产品为主的煤化工项目, 延长现役褐煤、高硫煤矿井服务年限。

推动与传统焦炭产业融合发展, 利用现有焦化装置, 采用环保碳基燃料共焦化、化工焦低成本纯氧气化、新型费托 (F-T) 合成技术, 生产LNG、苯、乙烯裂解料、高档溶剂油、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等高附加值产品。

推动盐湖资源开发的融合发展, 利用煤制烯烃, 发展氯化工产品, 做好盐湖资源开发氯的平衡。

推动与化纤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煤制芳烃、乙二醇产业化, 推动聚酯向西部转移, 优化调整化纤产业布局。

推动与冶金建材产业融合发展, 集中转化高铝煤炭资源, 推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产业化, 大力发展粉煤灰制建材产品, 探索利用合成气直接生产还原铁。

推动与石油化工产业融合发展, 建设集发电、制热、制氢于一体的整体气化联合装置, 推动原油加工由脱碳向加氢转变, 发挥煤炭液化与原油加工中间产品互为供需的优势, 开展煤炭与原油联合加工示范。

(三) 促进生物化工及生物质燃料规模化应用

重点开发新型生物基新材料、生物基化学品, 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促进生物化工与生命科学结合, 推动生物基材料向现代医疗材料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人造器官、高分子材料基医疗器械等。利用已有生物化工产业基础, 加快培育新型生物化工产品的竞争优势, 重点推进生物乙醇、生物乙烯、葡萄糖酸、有机酸、有机醇等若干重大品种取得实质性进展, 实现对石油原料的部分替代。进一步推动林产化学品的规模化发展, 开发化学改性制备木质素衍生物的关键技术和腰果酚、木质素、糠醛共缩聚技术。加快开发生物基聚合物聚乳酸、聚羟基脂肪酸酯 (PHA) 、聚碳酸亚丙酯 (PPC) 、二元酸二元醇共聚酯、生物基多元醇、生物基尼龙、生物基聚乙烯、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生物基聚氨酯、非粮淀粉基塑料、秸秆纤维热塑成型加工、多取代纤维素材料、生物基增塑剂、催化剂等生物基塑料和功能材料及木质复合材料, 推进生物基塑料在3D打印、汽车用品、日用塑料、纤维与纺织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加大对非粮作物种植扶持力度, 加快制定生物化工和生物质燃料标准体系, 形成非粮生物乙醇等生物质燃料的规模化发展。抓好纤维素乙醇、生物航空燃料、生物质制气等生物质能源的示范工程建设, 做好技术储备, 为大规模产业化奠定坚实基础。力争到2020年, 生物质燃料乙醇规模达500万吨, 生物柴油200万吨。

(四)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服务业, 重点发展科技服务、研发设计、工程承包、信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融资租赁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优势企业通过业务流程再造, 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 开展工程项目、工业设计、产品技术研发和检验检测、工艺诊断、技能培训等服务外包, 整合优化生产服务系统, 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 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全产业链紧密结合, 提高从研发设计、工程建设、生产控制、污染治理、安全环保监测、市场营销、经营核算、项目决策等全过程管理效率。

八、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围绕产业发展重大需求, 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中的一些关键共性技术瓶颈, 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进一步完善行业创新体系, 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一) 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

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和高端专用化工产品, 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

突破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和深海、极地等新领域勘探开发技术, 开发低品位原油资源勘探开发和提高常规及老油田采收率技术, 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加快研发高性能工程塑料、高端膜材料、加工性能优良的含氟聚合物、高端硅橡胶和高强高模特种纤维等化工新材料技术, 促进产业化。

突破高效定向催化、先进聚合工艺、材料新型加工和应用等行业共性关键技术, 推进高性能专用合成树脂、合成橡胶、阻燃材料、合成纤维原料的生产示范。

电子化学品重点开发高纯试剂、高纯气体、高性能新型封装材料、高性能基板树脂、新型液晶材料等的制备技术。

优化现代煤化工关键工艺和流程设计, 提高已建示范工程的稳定性, 开展低阶煤分质高效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和工程示范, 进一步提升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水煤浆水冷壁气化、单喷嘴冷壁式粉煤加压气化等大型煤气化技术, 积极开展催化气化、加氢气化等定向气化和新型煤气化技术的工程化研究。开发新牌号高性能聚烯烃树脂制备、军用及航空特种燃料生产等延伸产业链技术。

推进生物基大宗化学品与现有化工材料 (如塑料、纤维、橡胶等) 产业链衔接发展, 重点突破具有重要下游衍生物应用基础的化工产品。

研发符合我国炼厂特点的国Ⅵ汽柴油完整技术、满足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的高端润滑油制备和低碳烯烃生产技术工艺, 形成材料品种体系、生产体系、应用配套体系、检测评价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

(二) 研发推广一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技术与工艺

围绕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突破资源环境制约, 着力发展化工过程强化、催化材料及工程、高端石化产品、原料多元化、绿色制造工艺等成套关键技术。

无机盐行业加快功能化、系列化、精细化、环保化等产品和技术研发。

氯碱行业加强膜极距离子膜电解槽、国产化离子膜、低汞触媒的推广, 加快开发无汞触媒和其他无汞工艺, 推动烧碱氧阴极技术、催化氧化制氯工艺等先进技术。

纯碱行业加强全流程节能降耗系列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突破重碱湿分解直接制取重质纯碱技术。

硫酸行业加快制酸新技术、硫资源回收新技术、新型催化剂等开发与应用。

农用化学品行业重点发展高效环保新型肥料高工效省力化农药绿色剂型、关键助剂与应用技术。

橡胶加工行业重点发展乘用子午胎、巨型工程胎、摩托车胎等产品全自动生产装备和技术, 绿色轮胎和智能轮胎关键制备技术、高端橡胶制品加工工艺以及废橡胶高效综合利用的绿色环保工艺。

涂 (染) 料重点开发水性化、高固体份、粉末化以及建筑、汽车、船舶等领域高性能、高附加值和特种功能产品。

胶粘剂重点开发改性型、水基型、热熔型、光固化型、高固含量等新型胶粘剂产品制备技术。

造纸化学品重点研发绿色化制造技术、造纸纤维节约技术、功能性造纸化学品、特种纸专用化学品、现代大型高速纸机化学品应用技术等。

(三) 提升重大装备国产化水平

围绕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及国计民生重大需求, 着力突破高端石化产品成套关键技术。

以油气勘探开发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以及高端石化装备为突破口, 开发页岩气勘探、气体钻井等技术和装备, 极寒地区、沼泽地区使用的特种钻机及小井眼钻机等特种钻机。围绕勘探、生产、加工、储运、服务等环节, 发展大型高端化、智能化的海上作业与辅助服务装备、特种资源开发装备、大型海上结构物、水下系统以及关键设备系统, 推进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装备以及海底矿产资源装备的开发。

以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大型乙烯、大型煤气化、大型费托合成反应器、大型等温变换及浆态床等温甲烷化反应器、低阶煤提质 (热解) 等成套装备, 以及大型离心压缩机组、大型空分设备、关键泵阀等为重点, 推进重大石化装备国产化与自主化。

开发燃煤工业锅炉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设备、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处理技术装备、油田钻井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与成套装备、废油再生基础油成套装备、二氧化碳生物转化清洁能源技术装备等节能环保设备。

(四) 加强行业标准体系建设

围绕行业转型升级和重大工程需求, 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健康、安全等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 着力提高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加快新兴产业关键技术标准研制, 重点研制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生物工程、生物农业、现代煤化工等标准, 统筹推进重大专项标准综合体建设;合理制定能耗、排放、健康、质量等限额标准, 提高标准水平和行业准入条件, 推动限制和淘汰能耗高、污染重、安全条件差、技术水平低、生产方式与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 以及资源能源消耗多的落后产品, 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重点研制危险化学品管理、化学品生产、废弃化学品管理和资源化利用等领域标准, 制定食品添加剂和涂料、胶粘剂、染料等涉及消费品安全领域的标准, 推进食品安全标准清理、整合与实施, 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加快碳排放、大气污染防治标准研制, 提升油品标准水平, 完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标准体系。强化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标准研制, 开展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 推进绿色化工产业标准体系研究。

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 积极推进“团体标准”建设, 初步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适用性强、基本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行业标准体系。

(五)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整合产业链各环节的创新资源, 创新组织模式, 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依托骨干企业和重点科研院所, 示范建设若干家国家及行业级技术创新平台, 构建有影响力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到2020年, 建成70-80家行业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 建设1-2家国家级创新中心和一批检测研发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

九、深入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坚持源头预防、过程控制、综合治理, 深入推进清洁生产, 加强污染治理, 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 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行业。

(一) 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引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推行机制, 以炼油、石化、化肥、氯碱、纯碱、无机盐、农药、染料、橡胶等行业为重点, 加快制修订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审核。

炼油行业加快推广应用催化加氢、低氮燃烧、催化烟气脱硫脱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基础化工大力推进电石渣、碱渣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实施磷石膏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积极开展电石尾气、黄磷尾气、焦炉气等资源性尾气生产乙二醇、甲醇等化学品的综合利用。加快直接氧化法环氧丙烷、甘油法环氧氯丙烷、丁二烯法己二腈等清洁生产工艺的推广应用, 逐步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传统工艺。

农药、染料及中间体等精细化工行业加快推进先进催化技术、溶剂替代技术和定向转化技术, 逐步限制、淘汰高毒、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和工艺技术。

建立技术推广服务平台, 加快先进技术交流推广, 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 开发推广环保、安全替代产品。

到2020年, 重点行业排污强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 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争取达到50%。创建50家绿色工业园区, 200家绿色示范工厂, 500项绿色生产示范工程。

(二) 强化污染治理

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全面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加快提升燃油品质。在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 (VOCs) 综合整治。限时完成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的油气回收治理, 在原油成品油码头开展油气回收治理。完善涂料、胶粘剂等产品挥发性有机物限值标准, 推广使用水性涂料, 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有机溶剂。贯彻落实《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 大幅减少石化行业VOCs排放, 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基本完成VOCs综合整治工作, 建成VOCs监测监控体系。

加大高难度废水治理力度。全面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加快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油、农药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 对氮肥、农药、染料等重点行业实施清洁化改造, 加大行业高浓度难降解废水治理力度, 加快解决煤化工、农药、树脂等行业含盐废水的治理及再利用, 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 从源头上解决含盐废水的治理难题。

加大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加强危险废物处理处置。针对磷石膏、电石渣、碱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 以提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 推动固废资源规模化、高值化利用为目标, 加大研发力度, 开发处理量大、运行稳定、经济可行的综合利用技术, 拓宽市场, 走多元化综合利用的道路。针对危险废物, 要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督促企业加大环保投入, 积极采用焚烧、氧化等先进技术进行处理处置, 杜绝非法转移。

到2020年, 石化行业VOCs排放总量较2014年削减30%以上, 低汞触媒替代率达到100%, 无汞触媒成功实现商业化应用。

(三) 促进节约低碳发展

进一步完善能效“领跑者”发布制度, 完善行业节能标准体系, 充分发挥节能标准在能源管理工作中的基准作用, 开展行业能效对标, 提升企业能效水平。

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节能技术, 推广应用先进煤气化、乙烯裂解炉耐高温辐射涂料、水溶液全循环尿素、氯化氢合成余热利用等先进高效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 以及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电动机用铸铜转子、高能效等级的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高效换热器、螺杆膨胀机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乏汽与凝结水闭式回收等通用节能技术装备。

加强企业能源管理,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 推进炼油、乙烯、化肥、氯碱等行业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 开展石化和化工企业能源审计和能源统计, 对能源的购入存储、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等环节实施动态监测、控制和优化管理, 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

加强CO2捕集和利用, 推广CO2驱油、煤基多联产、CO2合成有机化学品等技术, 在陕甘宁等有条件的地区开展CO2捕集、驱油与埋存示范项目。

(四) 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深入实施责任关怀和HSE安全管理体系, 加强源头监管, 淘汰不符合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职业危害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 提高行业整体安全技术水平。

进一步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应急救援和宣传教育培训体系, 着力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技术装备安全保障能力、依法依规安全生产能力、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 以及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杜绝违章操作事故发生。

加强仓储物流等危险化学品储运企业的安全监管, 认真履行危化品安全监管职责, 落实运输资质认可、剧毒化学品准运、运输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等制度。研发推广危化品运输用GIS、GPS和信息网络技术, 建立危化品运输实时、动态安全监控系统。

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 加强全面安全管理, 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五) 全面加强质量管理

深入实施质量兴业战略和品牌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企业质量意识, 开展质量兴企活动, 建设先进质量文化。进一步普及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质量管理和方法。深入开展质量管理小组、信得过班组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 提高企业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 树立行业质量标杆。强化企业品牌建设, 制定和实施品牌管理体系, 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 提升企业内在素质, 打造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 建立健全行业品牌建设评价机制, 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行业整体形象。

(六) 规范化工园区建设

按照一体化、规模化、集约化原则, 加强化工园区建设。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及区域产业布局规划要求, 结合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优化化工园区区域布局。严禁在生态红线区域、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及其他环境敏感区域内建设园区。新设立园区应当符合国家、区域和省市产业布局规划要求, 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隔离带, 与周边居民区保持足够的安全、卫生防护距离, 强化园区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权威性。制定颁布化工园区设立、建设和管理条例, 规范准入制度, 强化安全环保标准。

建立入园项目评估制度, 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产业政策, 支持鼓励类项目进入园区, 禁止新增限制类项目产能 (搬迁改造升级项目除外) , 落后工艺或落后产品应予以淘汰。建立企业升级与退出机制。对园区内的企业, 督促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产业政策规定的项目开展技术改造, 限期完成整改, 实现产业升级。对无法通过整改达到国家相关规定的项目或企业依法实施退出。支持园区承接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入园, 鼓励当地政府将搬迁企业的环境容量进行等量或减量转移。新建化工企业全部入园, 现有危险化学品企业原则上逐步搬迁入园, 早期建成的大型石化基地, 应结合历史现状妥善处理, 确有搬迁难度的企业应通过周边居民搬迁或环保、安全改造等方式逐步提高安全水平。

控制园区投资强度, 满足国家或地方相应工业用地投资强度标准要求。按照循环经济发展及安全和环保风险防控要求, 加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及监控、应急系统等配套保障, 实现园区物流信息传输一体化、公用辅助工程一体化、安全环保应急一体化和管理服务金融一体化。加快园区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与应用, 推进“智慧化工园区”建设。

到2020年, 化工园区布局更加合理, 集约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显著增强, 形成10个左右年产值超千亿的世界级化工园区。

十、积极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以公共平台建设、智能工厂示范、信息技术推广普及为着力点, 努力实现集研发设计、物流采购、生产控制、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全链条全系统智能化, 大力推动企业向服务型和智能型转变。

(一) 研究推广重点行业两化融合解决方案

重点研究推广基于生产企业设计、装备设计与改进等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设备集成与模拟优化、设备故障在线诊断与预测维护的行业生产全流程信息化改造方案;针对乙烯及其衍生物、芳烃等炼化主装置的模拟仿真、优化控制、调度计划、故障诊断和维护、资源与能源优化等技术方案;基于石化化工生产过程的HSE (安全、健康、环保) 解决方案;基于装置侧线、反应罐釜、进出厂点等关键节点的数据计量及实时采集, 实现物料跟踪及物料平衡、能耗监测及精细管理的石化化工生产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基于全行业的质量检测、能源消耗、环保监测等在线监测与管控集成解决方案;具备灾害预警、安全管理、智能采选功能的数字矿山解决方案。

(二) 建立完善两化深度融合技术标准体系

围绕材料性能和质量控制、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物料管理和产品流通、数字化研发和服务等, 加快制修订一批数据采集、传输、交换及接口标准和信息安全标准、智能监测监管标准、电子标签编码及应用标准, 以及传统化工产品、危险化学品、农资化学品的识别、定位、追溯通用规范, 实现物料、产品、设备编码和各种接口标准的统一。

(三) 促进“数字化企业”建设及智能制造

推动企业管理系统与控制系统的有效集成, 实现数据信息集成共享, 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 向智能制造迈进。提升企业过程控制系统效率, 推动先进优化系统 (APC) 和生产执行系统 (MES) 的应用与普及, 促进生产计划、生产过程、能源平衡、质量管理、物料平衡等方面的平稳运行, 实现精细化管理。

深入研究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和实施路径, 加快推进应用进程, 实现生产设备与虚拟信息网络的融合, 推动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过程、物流仓储产供销产业链一体化, 实现产品可追溯、制造过程可监控、效益可实时计算, 进一步增强企业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四) 培育电子商务和物流业发展

支持石油和化工行业现货交易平台等第三方大型电子商务行业平台发展壮大, 创新商务模式。支持行业大型企业自有电子商务平台向行业公共平台转化。鼓励行业协会、电商公司、农资生产企业联合建立农资电子商务平台。推动石油和化工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 壮大油气、石化、农化、危化品等专业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业, 增强行业的供应链协同管理能力。

十一、全面提高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水平

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历史机遇, 深入统筹“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推出一批重点合作项目, 开拓一批新兴市场, 培育一批“走出去”优势企业, 全面提升行业对外开放水平。

(一) 加快“走出去”步伐

加强海外油气供应能力建设。深化与俄罗斯油气合作, 构筑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及远东油气合作带。加强南图尔盖盆地、阿克纠宾地区现有项目周边的滚动勘探开发, 在哈萨克斯坦建成多个千万吨级油气区。巩固阿姆河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 在土库曼斯坦建成海外天然气生产合作基地。以国内市场优势换取中东上游资源权益, 扩大合作规模, 提高权益产量。积极推动艾哈代布、鲁迈拉、哈法亚等项目快速上产。加大与非洲合作力度, 力争获取优质陆上及海洋合作区块和项目, 形成风险勘探主力区。平稳推进西非地区油田建设, 加快赤道几内亚、加蓬、阿尔及利亚、刚果等项目勘探, 加大安哥拉宽扎盆地、西南非海岸盆地的区域研究。稳步推进委内瑞拉重油、加拿大油砂、美国页岩油气等低成本高效开发, 加快安哥拉安第斯项目滚动开发进度, 积极推动墨西哥湾盆地、巴西Campos、Santos盆地深水盐下构造带研究, 加快油田勘探评价及项目实施。坚持资产动态管理和价值管理, 不断优化资产组合, 形成有序的进出机制, 确保海外资产保值增值。

完善海陆能源安全通道。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油气战略运输通道, 加强我国与中亚、西亚能源通道建设合作, 推进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设, 扩大中亚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推进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建设, 提升中俄油气管道输送能力。确保中亚等油气管道安全稳定运营, 加快建立跨国油气管道安全稳定运行机制, 确保油气运输安全。

推进“一带一路”石化全产业链合作。发挥中国在炼油领域的比较优势, 做实东盟、扩展中东、推动中亚/俄罗斯的炼油产能合作布局。充分利用境外轻烃资源, 发展境外烯烃业务。在天然气、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 发挥其资源优势生产甲醇及下游产品。有序推进煤制气、煤制油等煤炭加工转化领域合作, 推动我国煤炭深加工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走出去。推进橡胶、磷、钾、硼、化肥、农药、染料、氯碱等传统优势产业与具有资源优势或市场潜力的国家和地区开展产能合作。围绕龙头项目, 结合纺织、建材等下游产业转移配套需求, 重点规划建设若干海外石化/化工产业园区, 推动上下游一体化的链条式转移、集约式发展。

深化工程、技术和装备合作。巩固拓展中东、中亚、非洲等传统油气勘探开发服务市场。积极参与沙特、印度、俄罗斯、阿联酋、科威特、阿曼、伊拉克、伊朗和越南等国的炼化产能扩建和油品升级改造项目。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储运、港口、电力、路桥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程市场。建立示范工程, 树立中国品牌, 打造EPC总承包的竞争优势, 大力推动我国标准国际化, 带动装备出口。

(二) 培育对外贸易新优势

稳定石油、天然气、天然橡胶等资源性产品进口, 提高市场保障能力。引进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大规模天然气运输、特种材料和特种纤维生产制造等先进技术和关键装备, 促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巩固扩大氮肥、磷肥、无机盐、纯碱、农药、染料、橡胶、轮胎等传统优势产业出口, 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 建立境外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 把出口产品价值链延伸到境外批发和零售终端, 实现从资源原料和初级产品出口向深加工和精细化产品出口转变。培育新型贸易方式, 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优化国际市场布局, 巩固美、欧、日等传统市场, 加大东南亚、印度、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开拓力度。

主动参与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安排, 建立健全贸易摩擦预警系统, 维护产业安全。有序推进油气金融衍生品的设计与发展, 加快油气现货、期货贸易平台的建设和完善, 促进能源资源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提升我国在国际能源资源市场的影响力。

(三) 提升外资利用水平

引进外商投资和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 继续发挥外资在引进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方面的作用。鼓励外资投向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高端专用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与医药、高端化工装备、节能环保等产业, 在我国设立全球研发机构。推动中外企业合资合作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鼓励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在全球范围开展合资合作。

(四) 提升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全球资源利用、业务流程再造、产业链整合、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 在境外开展并购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 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基地和全球营销及服务体系。发挥骨干企业的技术和资金优势, 推进上下游产业链融合和集群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与油气勘探开发、炼化装置、现代煤化工建设等业务。

十二、营造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一)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围绕充分发挥市场对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激发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积极推进油气行业监管体制、危险化学品监管体制、油气价格机制以及行业准入和标准化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 在制定行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基础上, 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 积极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建立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体系, 减少行政干预, 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建立常态化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以建立完善开放的现代油气市场体系为目标, 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前提, 深化石油和天然气体制改革, 放宽准入, 促进油气市场主体多元化, 允许社会资本参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和天然气管道、储气库等基础设施建设, 赋予符合条件的炼油企业进口原油资质和使用权, 放宽对出口产品品种的限制, 进一步深化国内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改革, 提高政府油气行业监管水平。

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统一与协调, 整合行政、社会、科研以及企业等资源, 设立统一、高效、专业化的监管机构和专家队伍, 搭建统一的危险化学品信息申报、统计、评估、监测平台, 建立科学合理的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体系, 完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使用等环节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 克服“九龙治水”、多头管理的痼疾, 提高危险化学品管理水平和效能。

(二) 制定和完善产业配套政策

围绕提高国家能源保障能力, 进一步完善油气勘探开发政策, 建立勘探开发风险基金, 支持企业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通过财税扶持政策, 支持老油田提高采收率和边际油气田有效开发, 鼓励页岩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资源以及深海油气资源的开发。推进成品油消费税等税收改革并加强征管, 制定有利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外贸政策和加工贸易税收政策。修订完善天然气利用政策, 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科技、节能环保、税收、金融等领域的产业政策, 落实和完善企业科技研发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 支持企业更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和行业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改革, 全面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 使创新组织和创新人才都能获得成果收益。针对科技成果产业化薄弱环节, 建立由政府、企业、民间资本等共同组成的产业化基金和孵化基金, 对已经进入中试的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 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完成“最后一公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探索建立行业知识产权银行, 推进产权交易, 切实保护发明创造。

完善出口退税政策, 支持国内石油和化工产品公平参与国际竞争, 提高国际竞争力。完善节能环保、新能源、生态建设的财税金融政策, 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生态修复与建设、先进适用环保技术研发给予支持。参照重大装备“首台套”政策, 制定化工新材料应用扶持政策, 对化工新材料新产品的应用与推广给予重点支持。

(三) 加强法规建设和行业自律

深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进一步完善行业法律法规, 加强企业守法意识和行为自律, 建立规范有序、稳定透明的市场秩序, 树立行业良好形象。推动修订《矿产资源法》及其相关条例, 制定《石油和天然气法》等法律法规。

加强行业自律。严格遵守国家工商管理条例要求, 合法合规经营, 诚实守信经营, 有序开展竞争, 营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牢固树立安全环保的红线意识、底线意识, 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 深入实施责任关怀和HSE等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等内部制度体系, 确保能耗和污染物排放100%达标, 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环保事故。

健全行业监督执法体系, 加强企业能耗、排污情况和安全生产的抽查, 对违反安全生产法规、节能环保政策、标准的行为给予严惩。通过严格的政策法规体系, 推动企业提高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促使技术落后企业退出市场, 实现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四) 提高行业协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石化联合会、各专业协会和地方协会是促进行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架起了有效沟通与协调的桥梁, 在反映企业诉求、参与行业管理、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行业协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 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改革措施, 加快自身改革, 着力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服务、组织、协调、引导等作用。一是加强行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平台建设, 建立石油数据中心和化工数据中心, 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及时发现行业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向政府部门反映企业诉求。二是加强产业政策研究平台建设, 重点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行业重大问题研究, 提出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政策建议与意见, 助推行业转型发展和重大改革。三是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组织、协调、管理国家重大科技计划, 组织企业构建行业科技创新平台, 开展行业科技奖励, 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等信息咨询服务。四是加强质量标准化服务平台建设, 组织企业开展质量信誉承诺和QC小组活动, 开展品牌建设活动, 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技术咨询和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五是加强国际交流服务平台建设, 为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开展高层次国际合作搭建桥梁。

(五) 提升全员综合素质

石油和化学工业 篇8

2007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分别在上海、南京、成都、广州举办了四次培训班。这些培训主要是解决REACH法规的知识普及和思想认识问题。而这次“应对欧盟REACH法规预注册工作会议”所要解决的是实际操作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REACH法规的预注册程序、信息资料的收集、注册材料的准备以及IT注册软件的应用。会议特别邀请了欧盟化学品管理局所在城市赫尔辛基的REACH法律事务所有关专家和国内有关专家参与专业培训。

注册是REACH法规的核心和基础。制造商和进口商需要提供化学物质相关资料到欧洲化学品管理局注册。而注册人必须是欧盟境内的企业法人, 非欧盟企业不能直接向欧盟化学品管理局申请注册。中国企业可以在欧盟境内设立企业, 作为注册主体, 也可以委托欧盟进口商或其他企业以及律会、商会、协会等中介机构进行注册。由于需要注册的企业很多, 会造成同一时间里有许多企业准备注册同一物质, 为了让所有注册者都能联合注册, REACH法规要求所有注册者进行预先注册, 以共享注册信息特别是化学物质有内存特性的相关信息。

2007年, 我国向欧盟出口化学品涉及923个海关税则号, 出口10t以上的企业有12436家, 其中出口1000t以上企业798家, 这些企业需要在3年之内完成注册。出口量超过1000t的有360多个品种, 这些品种也必须在3年内完成注册。

石油和化学工业 篇9

一、辽宁省石化行业发展的总体评价

辽宁是我国最早的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建国六十多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辽宁石化产业获得长足发展, 形成了行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比较雄厚的综合性石化产业体系。2011年, 全省石化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18%;规模以上企业2083家, 占全省12.4%;资产总额5000亿元, 占16.4%;从业人员50.7万人, 占13.7%;销售收入8276亿元, 列山东、江苏、广东之后, 居全国第四位。

近些年, 辽宁省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原油开采业比较稳定。

辽河油田年产量在1000万吨左右, 可稳定开采20年。我国已探明油页岩储量中, 只有抚顺的油页岩得到工业性开发利用, 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2011年全省共生产原油1000万吨, 占全国的4.9%, 产量居全国第七位。辽宁原油开采业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较大, 据初步估算, 当原油价格达到每桶70美元左右, 辽河油田利润空间逐渐打开。2011年以来, 辽河油田受益于高油价, 全年利润超过90亿元。今年前五个月, 实现利税76亿元, 同比增长193.4%;利润54.3亿元, 增长70%。

2. 原油加工能力强, 但效益受价格影响波动较大。

2011年, 辽宁完成原油加工量6352.1万吨, 占全国的14.2%, 居全国第一位。原油加工业运行既受到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 又受到国家成品油出厂价的政策制约。当原油价格每桶80美元时, 辽宁省原油加工进入正常运营, 可承受能力为每桶95美元。2011年, 原油均价超过每桶110美元, 全省原油加工企业绝大部分亏损, 亏损总额为134.7亿元。今年上半年, 中石油七大炼厂亏损101亿元, 同比增亏53.7亿元。受石油加工业影响, 石化行业整体效益下滑。2011年, 全省石化行业实现利润仅69亿元, 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3.7%, 比上年减少91亿元。今年前五个月, 石化行业仅实现利润10亿元, 同比下降82.1%。

3. 传统原材料产品占主导, 精深加工产品少。

辽宁是我国重要的炼油、油品储备和集散基地。石化产品品种齐全, 已形成以化肥、医药、农药、染料、油脂化工、橡胶化工、精细化工为代表的产业体系。辽宁省化工产品价格廉、质量好。其中, 抚顺石化石蜡出口量占全国的35%以上;辽阳石化的聚酯切片在国内市场占有相当份额, L5060P氯化聚乙烯专用料, 填补国内空白, 统领全国氯化聚乙烯 (CPE) 市场;锦州石化的润滑油添加剂系列产品, 控制国内市场;沈阳化工的PVC糊树脂闻名全国, 白炭黑、氯化石蜡、丙烯酸及脂等在东北占有重要位置;沈阳蜡化是东北唯一一家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的生产厂家;辽宁奥克的环氧烷精细加工核心技术、主要产品产量均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太阳能光伏电池用晶硅切割液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

但多年来, 辽宁“油头大, 化身小”, 精深加工能力不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2011年成品油产量3507.5万吨, 居全国第一位, 而产业链延伸能力极强的标志性产品—乙烯只有106.8万吨, 居全国第六位。乙烯产量仅占原油加工量的1.68%, 远低于上海的10.7%、广东的4.82%、江苏的4.53%。2011年, 生产烧碱57.3万吨、纯碱33.8万吨、化肥63.4万吨、硫酸78.8万吨、塑料301.4万吨、轮胎1669.7万条, 这些产品作为化工行业和其他行业的原材料, 只是附加值较低的产品, 精深加工产品较少, 高附加值产品少。全省化学工业精细化率仅为42%, 与全国平均水平大体相当。

4. 央企占主导地位, 地方石化企业发展不足。

辽宁省石化产业中, 中央企业有10户, 包括辽河油田、七大炼厂、华锦和沈化, 年销售收入占全省50%以上, 是产业发展的支柱。多年来, 大型石化公司主导产业的上游资源, 与地方企业石化产品后加工发展脱节, 产业拉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在产业规划布局和资源优化配置上, 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没有形成应有的合力。各地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 由于缺少中央企业的入驻和参与, 多数工业园区缺少可供构建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和大项目, 制约了园区和地方企业的发展。目前, 石化行业年产值超10亿元的民营企业不足10户, 民营企业比例小, 规模化、集群化程度低, 产业链延伸能力不强, 行业整体活力不足。

5. 结构得到优化, 但规模总量增速下滑。

“十一五”以来, 石油加工业占石化工业的比重持续下降, 由2005年的59.6%下降到2011年的44.2%。而化学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化学原料、橡胶、塑料三个产业平均增幅超过石化工业增速12个百分点, 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年均增幅达到30%, 塑料制品增幅达到37%, 化学工业占石化工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29%提高到2011年的50%, 全省石化工业的内部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

但整个石化行业总量增幅呈下滑态势。“十一五”初期, 石化工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7.4%, 是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近六年来, 石化工业年均增速为18.8%, 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幅近8个百分点。2011年, 石化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下降到18.7%, 比重下降8.7个百分点, 由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退居第三。今年前五个月, 全省石化工业增加值增长5.9%, 低于规模以上工业3.9个百分点, 增速下滑的局面仍未扭转。

二、辽宁与江苏石化行业的比较分析

江苏省是我国最重要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制造基地之一, 石化行业有20多个主要产品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规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全行业整体制造能力、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 特别是化学工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已形成显著优势。

1. 规模和效益比较。

2011年江苏石化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42万亿元, 是辽宁的1.7倍, 但利税是辽宁的2.45倍, 利润是辽宁的14倍。

江苏原油加工量3400万吨, 仅相当于辽宁省的40%, 但乙烯产量153.9万吨, 是辽宁的1.5倍。江苏原油加工业实现利税与辽宁大体相当, 但实现利润66亿元, 而辽宁省则亏损134亿元。

江苏化学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28万亿, 是辽宁省的3.3倍, 而实现利税是辽宁省的5.4倍, 利润是辽宁的8.1倍。其中: (1)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销售收入是辽宁省的3.3倍, 利税是辽宁省的6.2倍, 利润是辽宁省的13.7倍。 (2) 化学纤维制造业销售收入是辽宁省的30倍, 利税180亿元, 利润114亿元, 而辽宁省利税为-9000万, 亏损1.8亿元。 (3) 橡胶制品业销售收入是辽宁省的7.3倍, 利税是辽宁省的2.9倍, 利润是辽宁省的3.3倍。 (4) 塑料制品业销售收入是辽宁省的1.5倍, 利税是辽宁省的1.8倍, 利润辽宁省的1.7倍。

2. 行业结构比较。

2011年江苏石油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470亿元, 占石化行业比重为10%, 低于辽宁34个百分点。而化学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占石化行业比重为90%, 高出辽宁40个百分点。其中,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占63%, 高出辽宁30个百分点;化学纤维制造业占12%, 高出辽宁11个百分点;橡胶制品业占5%, 高出辽宁0.3个百分点;塑料制品占10%, 低于辽宁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和化学纤维制造两个产业占江苏石油化学工业的75%, 精细化工产业优势十分明显。

3. 企业构成比较。

江苏省规模以上石化企业5293家, 是辽宁省的2.5倍。目前, 世界500强企业和世界化工100强企业已有100多家落户江苏, 如美国的杜邦、雪佛龙、陶氏, 英国的捷利康, 法国的托、罗纳、爱森, 德国的拜耳、巴斯夫, 荷兰的阿克苏, 瑞士的诺华等一大批跨国公司, 一些高起点、技术先进的大项目入驻, 外商、台商、港商合资和独资化工企业已超过500家。目前江苏已经形成以扬子石化、金陵石化等中石化集团企业为主体、生产装置先进、生产规模庞大的新型石化;以先进技术为主、产品与国际接轨的外资石化;以江阴澄星磷、三木集团等一批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民营石化企业构成的大石化产业格局, 形成中央企业、外资企业、本地民营企业三分天下的发展局面。

4. 产业布局比较。

江苏绝大多数石油化工原料需要从国内外购进, 石化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沿岸8个市, 已经形成具有产业链特征和集群优势的产业带, 拥有国家级化学产业园4家、省级化学工业园6家、市级化学工业园30多家, 集中了全省2/3的生产能力。从煤油、乙烯、聚酯及酸碱盐等上游产品, 到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中游产品, 到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等下游产品, 产品门类齐全、专业配套、产业链较紧密。辽宁石化产业依托于中石油大庆石油管道和辽河油田, 依托于港口, 形成了沿海和内陆的分散布局, 在大连、抚顺、盘锦、辽阳、锦州、葫芦岛和沈阳均有大型石化企业。近些年, 辽宁石化产业园发展较快, 已有16家, 但规模都不大。特别是中央和地方企业、上下游产业还没有形成合力, 产业链不紧密。

三、加快辽宁省石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石化产业是辽宁省的传统优势产业, 加快发展振兴石化产业,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敢于亮剑、重塑辉煌, 不仅是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 也是调整优化辽宁省产业结构, 增强工业经济实力的战略举措。要坚持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着力拉长产业链条, 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加工深度, 在壮大规模总量的同时, 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1. 把化学工业作为主攻方向。

辽宁与江苏石化产业的差距在化学工业, 发展潜力也在化学工业。据专家测算, 如果每桶原油50美元, 若加工出烯烃、二甲苯等, 再加工成乙二醇、对苯二甲酸等基本化学品, 价值将达200美元。若合成医药、农药原料以及原染料等精细化学品, 价值就达400美元。若再加工成专用化学品等商品, 价值可升为5000美元以上。辽宁石油加工能力位居全国第一位, 具备发展化学工业的巨大潜力和经济实力。近些年化学工业快速发展, 规模实力显著增强, 爆发力即将显现。只要我们因势利导, 加大支持力度, 化学工业一定能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们应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 坚持炼化一体化、园区化、精细化, 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特种化学品、精细化工等高端石化产品, 培育从炼油、乙烯、芳烃、三大合成材料、基本有机原料到精细化工等系列产业集群, 把产业做足、做精、做大、做强。

2. 构建沿海新型石油化学工业产业带。

辽宁沿海城市石化产业基础较好, 现有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已形成规模。近些年正在建设盘锦荣兴、锦州龙栖湾、绥中石河、丹东海阳红港等4个亿吨新港区, 为以“大进大出”为特征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 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应以沿海经济带现有石化产业园区为基础, 以盘锦辽滨经济区精细化工园区、大连长兴岛石化产业园区为重点, 依托新建的盘锦荣兴等新港区, 再规划建设若干化学工业产业园, 立足于延伸石化产业链条, 立足于对石化原材料的吃干榨净, 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特种化学品、精细化工等高端石化产品, 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 努力构建沿海新型石化产业带。

3. 积极吸引国内外化学工业产业转移。

江苏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经验就是, 通过吸引国内外起点高、技术先进的大企业、大项目, 带动了石化产业整体水平提高, 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与国际接轨。辽宁石化产业上游、中游原材料产品丰富, 生产要素和商务成本低, 具备承接国内外石化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 应瞄准世界500强和世界化工100强企业, 瞄准国内江苏、上海等石化产业发达地区, 以石化产业园区为依托, 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主题概念招商和以商招商, 迅速形成大开放、大发展、大园区、大石化的态势, 吸引国内外石化产业加速转移和快速集聚。同时, 积极引导本地石化企业通过搬迁改造, 向石化产业园区聚集, 尽快形成规模效应。在注重引进高端产业项目的同时, 要根据石化企业上游产品的产能、性能和特点, 积极引进产业链下游的化工制品、民用化工品等产业, 不断提高终端化学产品的比重, 增强对石化上、中游产品的加工转化和承接能力。

4. 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

精细化工是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深加工产业, 日渐成为代表石化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以及大型石化公司将核心产业向精细化工方向转移, 积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大力发展辽宁的精细化工产业, 不仅是提升石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更是在国内外新兴产业竞争中抢占发展先机的必然选择。辽宁省要以辽滨经济区精细化工产业园、抚顺石化新城、辽阳芳烃基地等产业园区为重点, 以沿海石化产业带为依托, 以吸引台湾精细化工产业为着力点, 以民营企业为主导, 充分发挥辽宁科研力量强的优势, 走产学研联合发展之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促进石化和化工产品向精高加工方向发展, 提高精细化工率, 发展一批竞争力强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创建一批知名品牌, 使辽宁的精细化工产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5. 建立中央企业、地方企业合作发展机制。

辽宁的石化产业发展, 离不开中央企业的大力支持与合作。要主动与中石油、中石化、兵器集团等中央企业接触, 共同商讨发展大计。支持炼油企业调整产品结构, 重点提高含硫原油综合配套加工能力和成品油的油品质量, 扩大以生产烯烃、芳烃为主的炼油能力, 优化炼油流程, 多出优质乙烯原料, 为辽宁省下游产业发展提供充足原料。引导中央企业新建的重大项目进驻化工产业园区, 与园区企业搞好产业链上下游生产的配套衔接, 努力形成管道相连、仓储共用、上下游无缝对接的炼油与化工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6. 完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的配套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大型石油化学工业项目对水、电、气、管道输送、码头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要求条件更高, 要超前建设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特别是针对外资企业需要建自备码头的实际, 统筹搞好港口岸线资源规划, 统筹自备码头的建设和管理, 既要让外资企业用得方便, 又要管理好、服务好。二是建立辽宁石化产品交易中心。这样既可发挥对石化产品的集散作用, 又可以打破行业垄断, 促进石化产品市场交易的公开、公平。目前, 天津、山东、上海、武汉等地已经建立了石化产品交易中心。

摘要:石化工业是辽宁省的传统优势产业, 和江苏省比较, 规模、效益、行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业布局都有很大的差距, 做大做精石化工业是辽宁省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对此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对策建议。

上一篇:诗歌的表现内容下一篇:市场营销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