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录井

2024-05-30

石油录井(共5篇)

石油录井 篇1

我国石油录井的设备与技术发展已有半个世纪, 期间石油录井的设备与技术发展共分为四个阶段, 分别是:第一阶段岩屑 (心) 录井, 即主要以人工方式收集各类所需要的数据与信息;第二阶段岩屑录井与综合录井仪, 其标志为实时监控与数据自动采集等技术的应用、推广得到实现;第三阶段则是以罐顶气分析、定量荧光分析、岩石热解分析等新技术为标志, 在这个阶段中, 石油录井设备与技术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同时综合录井仪设备及相关技术的应用与研究速度也逐步加快;第四阶段就是目前将综合录井仪作为井场的信息平台, 以数据库与专家系统为基础的监控、数据远程传输、数据实时评价系统, 其中还包括了钻井、测试、定向井、测井等技术。

1 石油录井设备的应用现状分析

1.1 综合录井仪设备中的防爆技术分析

作为石油地质勘探录取综合资料的专用系统设备, 综合录井仪的工作环境通常在钻井等现场危险区域里, 因此确保综合录井仪设备自身的安全性能是必须得到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 我国所使用的综合录井仪设备系统中逐步推广应用了正压防爆安全控制系统, 使综合录井仪设备能够在一类危险区域内工作, 并能够有效防止在电源开启时或非防爆设备在工作时因产生电火花等而可能引发爆炸事故的危险。

1.2 综合录井仪设备中的气体分析技术

目前综合录井仪设备中常用的气体分析技术即色谱分析技术, 无论是普通色谱还是快速色谱, 其所耗费的分析周期均在240秒至30秒范围内, 属于现代综合录井仪设备中的标准设备。但其缺点也相当明显, 即分析周期长, 在发现薄层油气层时较为不利, 无法实现快速钻进与实时性, 另外, 其配套设备与维护相对复杂, 尚无法实现无人值守与现场分析, 系统的刻度稳定性也不佳, 还需要使用标准物质进行定期校准。

1.3 综合录井仪设备中的计算机及软件技术分析

随着计算机及软件技术在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与发展, 录井设备也逐步实现了从人工到自动化的跨越, 尤其是在录井资料方面, 不仅使资料分析从简单化到综合评价、解释发展, 而且使工作强度大幅度降低、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1.4 综合录井仪设备中的网络技术分析

综合录井仪设备依靠网络技术, 能够在现场对各类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与分析, 并实现数据的远距离传输, 以供远程决策人员所用, 并能够及时在钻井过程中发现油气层、发现并解决钻井过程中的问题、实时进行现场地层评价等, 使油气层评价与发现的周期有效缩短。目前我国所使用的综合录井仪设备都具备信息发布与采集功能, 可发布井场及录井的其他信息, 但是其中单井系统较多, 其自身并不能对其他井的信息进行显示, 而只是在信息中心才能实现对其他井信息的了解, 因此单井系统缺乏一定的信息透明性。

2 石油录井设备的发展展望

2.1 石油录井设备与技术的定量评价功能开发

随着我国石油开采力度的进一步加大, 所遇到的油气层类型也呈现复杂化的态势, 其地质条件与钻井条件对于石油录井设备与技术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比如, 识别深井油气、水平井地质导向与岩屑捞取、识别欠平衡钻井时的油气、识别隐蔽型油气层、预测复杂地层压力、识别原油混入钻井液时的真假油气、应用PDC钻头描述岩屑等等问题。因而, 开发石油录井设备与技术中的定量评价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2.2 从地表转移向地下的信息采集技术

石油录井信息采集的实现是依靠钻井液将地下的工程信息与地质情况携带至地表面, 同时由录井设备完成分析与采集。但是往往在地下信息向地表面的返回过程中, 会因钻井条件与地质条件影响而导致信息失真问题的出现, 同时其影响程度会随油气层勘探难度、类型复杂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在日后的石油录井设备发展中, 必然会研制出井下录井技术与设备, 并在钻头附近安装该设备以实现油气信息的直接获取, 同时传递信息至地表面供处理分析, 从而使影响因素有效减少。

2.3 实时远程监控技术在石油录井设备与技术中的发展

远程监控技术的必然发展, 首先是随着勘探难度的不断加大, 现场更需要联合多元技术来实现油气的识别显示, 并对油气层进行综合解释与评价, 而专业人员也需要对现场施工作业进行及时的支持, 同时进行技术指导与决策。其次是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技术为联合多元化技术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比如技术专家支持、智能专家系统、动态实时数据库、数据共享、数据交流等。三是勘探区域的分散、交通条件恶劣, 为使油气勘探的管理成本与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 同时使现场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都需要实时远程监控技术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2.4 现场数据中心系统的构建

由于在勘探现场要利用多元化技术来对钻井过程、油气层进行综合解释与识别, 同时对油气层进行准确评价与实时监控已成为石油录井设备与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而在施工方间实现专家系统支持、动静态数据库支持、数据共享与交流是必须具备的条件, 所以构建起以综合录井仪设备作为核心的现场数据中心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2.5 油气水综合评价与解释的信息化

目前用以对油气水进行识别显示的技术众多, 其都拥有自身的优缺点, 也受到来自不同条件的影响与限制。然而却并不能实现将各类数据资料结合起来开展综合解释, 这种实际情况使解释的成果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油气水综合评价与解释的信息化也是必然, 其中所需要的技术支持包括数据库、专家系统、数据共享与交流系统、FEWD、LWD等。

2.6 石油录井设备与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与强化

如前所述, 随着油气层类型越来越复杂, 勘探难度持续加大, 传统的录井设备与技术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对于勘探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也无法较好解决。因此, 石油录井设备与技术的完善与强化应具备针对性的, 包括钻井工程条件、地质条件、勘探目标等, 以使勘探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7 石油录井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力度要加强

目前的石油录井技术的基础理论在应对各类复杂类型油气层与勘探新技术时, 往往会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其技术方法已呈现出落后的态势。因此, 在面对新问题时, 我们应使用新技术、新观念来对油气识别等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这就必须建立在对基础理论研究力度加强之上, 同时这也是我国录井设备技术能够连续、长期发展的前提条件。

2.8 信息资料的定量化发展

在勘探工作中, 能够对油气层开展快速准确的定量评价是相当关键的。然而目前石油录井信息定量化程度却较低, 其中部分重要参数仍然需要送实验室进一步分析处理, 比如储层含油饱和度、渗透率、孔隙度等, 并未能实现现场测量, 使油气层被快速、准确地定量评价的时间受到极大影响, 进而使勘探的效率与效益受到相应影响。因此, 定量评价油气也将是石油录井设备与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

2.9 识别隐蔽油气层能力的提升

在油气层类型复杂多样的情况下, 在遇到稠油油藏、古潜山油气藏、低渗低压气藏、隐蔽气藏等条件时, 石油录井设备与技术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与功能也愈发重要。但目前我国在对隐蔽油气层进行识别的水平仍然不高, 为使石油勘探与开采的效率与效益得到保证, 就必须加快提升隐蔽油气层识虽的通知。

2.1 0 石油录井设备与技术的发展应与相关勘探技术相符合

越来越多的深探井、定向井等, 以及高压喷射技术、欠平衡钻进技术等的开发与应用,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如何有效识别油气层, 同时对其进行综合解释成了石油开采企业需要攻克的另一难题。比如在应用PDC钻头实现钻进时, 其对储层的判断准确率会降低;在遇到更为细碎的岩屑时, 由于其代表性较差, 从而使荧光录井、地化录井、岩屑录井的难度加大等。

摘要:石油录井技术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与油气勘探开发需求的不断加大而得到逐步发展的, 旨在为油田提供全面、准确、有效的各类信息的井筒技术。随着石油资源已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支柱资源, 如何更为高效地开采石油资源, 成了我国石油开采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我国石油录井设备的现状介绍, 进一步阐述了石油录井设备的发展展望。

关键词:石油录井设备,现状,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1]李联玮.录井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J].当代石油石化, 2006, 14 (9)

[2]冯琦.综合录井仪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2)

[3]王印, 万亚旗.综合录井仪标准化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录井工程, 2008, 19 (1)

[4]姜永, 白生平, 赵书滨, 刘超, 赵健, 关生, 陈亚西.综合录井仪技术在钻井工程上的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 2009, 31 (2)

[5]鹿志文, 王传伟, 唐莉.钻井仪表应用技术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仪器仪表, 2007 (5)

[6]李绍芹, 姜春来.综合录井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J].石油科技论坛, 2007, 26 (3)

石油录井 篇2

9月17~18日,由中国海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三大能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石油工业录井技术交流会在广西北海召开。会议以“创新录井技术、引领行业发展”为主题,展示了国内录井行业新技术新成果,研讨了低油价新形势下录井行业的应对举措及发展方向。来自国内外企业与高校的170余名代表参会。

本届交流会由中国海油承办。总公司副总地质师、勘探部总经理谢玉洪在会上致辞时指出,会议为广大录井技术人员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有利于推动国内录井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促进行业内的合作发展。

会议收到论文150余篇,择优收录82篇。27名代表在会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着重交流了录井资料采集、处理、油气层解释与评价、录井装备研发及录井信息等领域的新认识、新进展。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上海分公司分享的有关深水勘探录井和低渗层气测录井校正技术等内容受到关注与肯定。与会人员还围绕石油工业寒冬期录井专业怎么办,录井公司如何走出国门,录井行业如何转型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录井,就是记录、录取钻井过程中的各种相关信息,录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最基本的技术,是发现、评估油气藏最及时、最直接的手段,被誉为油气勘探开发的“眼睛”。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录井行业已由早期简易的技术手段发展为应用各种先进物理、化学方法,涉及石油地质、钻井、地球化学、传感技术、信息等多学科领域的现代录井技术体系。但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入、钻井工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国际油价的下跌,录井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迫切需要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

刘健赴中国海油驻鄂企业调研

9月17日下午,总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刘健在参加完湖北-中央企业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座谈会相关活动后,赴中国海油驻鄂企业调研,并与企业负责人座谈。在听取了化学公司、销售公司、气电集团驻鄂企业的工作汇报后,刘健表示,驻鄂企业干部员工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尽职尽责、主动作为,在生产经营和市场开拓等方面探索出了一些好的做法,为实现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作出了积极努力。

刘健强调,当前国际油价持续低迷,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公司面临着异常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困难面前,各驻鄂企业一是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多想办法、多下功夫,尽最大努力完成全年生产经营任务。二是要严防死守、高度重视安全环保工作。安全环保既是生产经营的前提,又是生产经营的底线,越是困难时期,越不能掉以轻心。三是要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廉洁从业。发挥好合规审计、纪检监察的作用,将廉洁从业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抓好抓实。四是要继续发扬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精神,加强沟通、互相帮助,有效形成发展合力。

对驻鄂企业下一步的产业发展,刘健提出四点要求:第一,大峪口公司面对化肥行业产能过剩、市场充分竞争的局面,要充分围绕资源做文章,深入研判市场形势,积极掌握核心技术。第二,油气销售在新建、收购加油站时要考虑长远、合理测算价格,在加油站数量增加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不能单纯靠加油站数量的增加破解发展难题,要进一步创新方法,抓住湖北发展的机遇,实现业务突破。第三,气电集团LNG(液化天然气)产业要保持先发优势,加快市场开拓步伐,找寻市场机遇,积极占领市场。第四,要深入思考中下游产业的品牌建设和品牌宣传工作,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中海油软件正版化工作获国资委表扬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和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在京举办2015年推进国有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培训。作为稳步推进软件正版化的37家央企之一,中国海油获国务院国资委点名表扬。

为了保护正版软件知识产权,维护中央企业权益的良好形象,近年来,国家版权局、国资委等多个部委不断加强推进软件正版化的工作力量和监控力度。本次培训通报了推进国有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情况并部署了下一步的工作任务,对软件正版化法律法规及工作实务、网络安全新形势下的软件正版化进行系列专题培训。

中国海油结合“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软件正版化工作要求,制订出一套既能够满足各个业务部门及下属公司的多样化业务需求,同时又考虑了统一、集中、灵活的软件采购与管理流程。总公司信息化部从1998年开始逐步落实通用正版软件的统一采购和规范使用,并先后与多家软件公司签署统一采购协议,将正版化工作逐步推行到各级单位。通过有效管理、积极沟通、实时反馈,软件正版化工作已形成集中、主动、有序的统一管理模式,逐渐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保证了软件采购和使用的合规性。

下一步,中国海油将结合国务院国资委在本次会议上提出的具体要求,巩固公司在软件正版化工作中取得的成果、继续推进软件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建立软件正版化的长效机制。

杨华要求中海油2016年年底前100%完成油气管道隐患整改

9月15日下午,总公司召开管道隐患整治推进会。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杨华,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刘健参加会议,并对油气管道隐患整治工作提出要求。杨华强调,要全力做好隐患整治工作,确保在2016年年底前彻底完成整改。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资委和能源局等主管部门的部署,中国海油自2014年起组织开展了管道隐患排查及整治工作。目前管道隐患整治工作第一阶段已经完成,144项隐患完成整改116项,整改率达80.6%,其中重大隐患13项全部完成整改。

杨华强调,要深刻认识管道隐患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千方百计打好管道隐患整治这场攻坚战。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重视隐患整治工作,要下定决心,敢于较真碰硬,充分利用各方面条件和资源,齐心协力做好隐患整治工作,确保于2016年年底前实现整改率100%。

刘健对下一步管道隐患整治工作提出要求:一是以更大的决心和努力对剩余的28项隐患进行整改,确保于2016年年底前全面完成;二是在完成隐患整改的同时,要确保在建及新建项目不出现新的安全隐患,将隐患遏制在设计阶段;三是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与协调,积极推进隐患整改;四是对现有隐患,在未彻底整改前,要严防死守,加强管线沿线的巡检和监管力度,确保不出现安全事故;五是对未整改完成的隐患,要做好应急预案。

浅谈石油录井过程中的防雷保护 篇3

1 雷电的产生

雷电是一种自然灾害天气。饱含水气的云层受到强烈气流的作用,或上下、或左右剧烈运动,产生电离现象,带正电荷的水珠上升到云层上部,负电荷沉积在云层的下部,静电感应导致地面正电荷的聚集。这样就在云层与大地之间形成一个大电容,当云层的电荷达到一定程度时,击穿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空气,产生雷电反应。因此,雷电是因强对流天气而形成的雷雨云之间或雷雨云与大地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雷电持续的时间很短,大约几到几十微秒,但却产生强大的电压和电流,属高压尖峰脉冲。

2 雷击的分类及危害

直击雷是指雷云直接通过人体、建筑物或设备等的对地放电现象。此时雷电的主要破坏力表现为放电产生的强大电流。雷击放电的电量大约为25~200 Ka,甚至更高,当击中人体、建筑物或设备时,强大的电流转变成热能。雷击点的发热量大约500~2 000 J,可熔化50~200 mm3的钢材。因此雷电流的高温热效应将灼伤人体,引起建筑物燃烧,使设备部件熔化。在雷电流过的通道上,物体水分受热汽化而剧烈膨胀,产生强大的冲击性机械力。该机械力可以达到5 000~6 000 N,使人体组织,建筑物结构、设备部件等断裂破碎,造成人员伤亡、建筑物破坏,以及设备毁坏等。

感应雷是指雷电在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的放电时,产生强大的磁场,在电源线路、信号线路、设备间连接线路中感应50 Kv,甚至更高的脉冲电压。因静电感应在地面聚集的电荷不能得到全部中和,在释放的过程中,也会产生30~40 Ka,甚至更大的电流。如造成侵入,可使电气设备遭到损害。

直击雷只在雷云对地闪击点周围造成灾害,损害的范围较小。而感应雷虽没有直击雷猛烈,但无论雷云对地闪击还是雷云对雷云之间闪击,都可发生并造成灾害,发生的几率远比直击雷高;而且可在较大范围内的多个局部同时产生感应雷过电压现象,并可通过电力线、电话线等传输,致使雷害范围扩大。

3 录井作业现场雷电风险分析

在钻井作业区,高耸的钻塔是最高点,是天然的雷电接闪器,因此综合录井仪基本可以避免遭受直击雷的破坏。仪器房距离地面较近,但仪器房为钢质材料,在接地良好的情况下,基本可避免滚地雷的破坏。

高耸的钻塔在强对流天气下,容易堆集静电感应电荷,遭受直接雷击的几率大大增强。当发生雷击时,都会在周围形成强大的感应雷电。录井仪器设备均属于高档电子仪器设备,同时各种信号线以及电源线多为架空,容易遭受感应雷的袭击。雷击造成的主要后果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以下几种:

(1)数据采集卡烧毁。由于各种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在从接口箱到工控机的采集卡之间需要通过数据总线连接,一旦发生感应雷电后,该区域强大的电磁波作用于信号线,在信号线上感应产生出瞬态尖峰脉冲沿着信号线向两端快速传递。由于数据采集卡绝缘强度低,过电压耐受能力差,一旦遭受雷击,不可避免地造成板卡损毁。另外,雷击传递到传感器也可能导致传感器烧毁。

(2)安装在井架上的传感器损坏。井架遭受直击雷袭击后,会产生瞬态高能量尖峰脉冲。如果安装在井架的传感器紧固不牢,与井架之间存在一定的电阻,则容易被雷电击毁。

(3)电源系统。仪器房外部的电源线也容易受到感应雷电袭击,不仅造成电气设备的损坏,同时也会传递到其它用电设备,造成损害。

4 雷电防护等级

根据环境因素、设备的重要性和发生雷击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将雷击防护分为A、B、C、D四级,分别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具体如下:

(1)建(构)筑物预期的年平均雷击次数:

N=K·Ng·Ae

式中:N—建(构)筑物预期的年平均雷击次数

K—校正系数,位于河边、湖边、地下水露头,以及特别潮湿的建(构)筑物取K=1.5

Ng—建(构)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Km2·a)。

Ng=0.024Td1.3

Td—年平均雷暴日,根据当地气象台站资料确定,d/a。(比如德阳)d/a=63;

Ng=0.024Td1.3 Ng=6.641 857 84

Ae—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Km2。

undefined

L、W、H分别为建筑物的长、宽、高,单位m。L=65,W=50,H=20,Ae=0.028 354

N=K·Ng·Ae N=1.5×6.64 185 784×0.028 354=0.282 48

(2)因雷击引起建(构)筑物破坏的最大年平均雷击次数:

Nc=5.8×10-3/C

C=C1+C2+C3+C4+C5

式中:C1—信息系统所在建筑物材料结构因子。当建(构)筑物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材料时,C1取1.0;

C2—信息系统及设备重要程度因子。C2取2.0;

C3—信息系统及设备耐冲击类型和抗冲击能力因子。相当弱时C3取3.0;

C4—信息系统及设备所在雷电防护区因子。建(构)筑物及设备在LPZ2区内时C4取0.5;

C5—信息系统及设备雷击事故的后果因子,会产生严重后果时,C5取1.5;

C=C1+C2+C3+C4+C5=1.0+2.0+3.0+0.5+1.5=8.0

Nc=5.8×10-3/CNc=0.000 725

(3)建(构)筑物及设备雷击防护等级,E=1- Nc/N

E=1-0.000 725/0.282 48=0.997 43

(4)建(构)筑物及设备雷击防护分级标准

E>0.99 为A级

0.95

0.80

E<0.95 为D级

根据计算结果,录井仪器房系统防雷工程方案的雷电防护应按照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供电、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防护应按A级防护设计,应在低压系统中采取3~4级SPD进行保护。

5 感应雷的防护

5.1 电源系统的防护

因雷电灾害造成电子设备的损毁事故中,超过50 %都是通过供电线路侵入的。因此,供电线路的防雷保护尤为重要。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的要求,须在进户的供电线路中加装多级电源浪涌保护器。由于仪器房的特殊性及相对于供电系统的独立性,难以安装多级电源浪涌保护器。根据这一特点,对电源线路拟采用串联式电源浪涌保护器和电耦电感配合的方式进行防雷保护。电源浪涌保护器型号为3P080-5型1台、3P040-5J型1台;电耦电感型号为:LJ-T35A。

将上述两个电源浪涌保护器并联安装在防爆控制系统前端,并用隔离电感有机组合。前级为泄流能力强、通流量大的泄流器件,将大部分雷电电流泄放入地;后级为反应时间快,限制电压低的防雷器件,把前级的残压进一步降低。当雷电侵入时或开关过电压超过3P040-5J的阀值电压时,3P040-5J电源浪涌保护器将在25 ns内由高阻变为低阻,形成短路,将雷电过电压分流入大地。当雷电电流过强时,3P040-5J短路后,将通过退耦电感,将大部分雷电电流反射回3P080-5电源浪涌保护器,由3P080-5将强大的雷电电流短接入地。这两级电源浪涌保护器的有机配合,能达到多能电源保护器的作用,有效降低雷电对供电系统的损害。

5.2 信号系统的防护

仪器房外安装的传感器,经架空信号传输线接入仪器房内的数据采集卡电路板。在雷击时,信号传输线接路上将产生感应雷电。不仅影响数据的准确性,而且会造成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电路板的损坏。因此,应重点保护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的I/O接口。

具体方法:在进入数据采集卡前端信号传输线路的各接口,分别安装1只信号浪涌保护器,型号为24TCH303(485总线SPD),用于泄流和旁路信号传输线路上的感应雷电电流,保护数据采集卡接口和数据采集卡电路板。每个传感器前端也都安装1只24TCH303信号浪涌保护器,用于保护传感器。同时,将传感器紧固在井架上,确保与井架之间良好的导电性。

24TCH303信号浪涌保护器为二级串联浪涌保护器,雷电通流量为5KA(8/20 ns),具有插入损耗小、反应时间快(小于1 ns)、残压低等优点。

钻井队内部以及钻井队与外部的所有电话通讯,全部集中由仪器房内的程控电话交换机实现。涉及的范围更广,情况更复杂。通讯信号传输线路上产生的感应雷电侵入仪器房后,不仅会损坏程控电话交换机,影响通讯,而且可能造成其它设备的损坏。因此,应对程控电话交换机进行保护。

具体方法:在程控交换机前各接口,分别安装1只语音信号浪涌保护器,型号为171T12J6-2,用于泄流和旁路通讯信号传输线路上的感应雷电电流,保护程控电话交换机。

171T12J6-2信号浪涌保护器为二级串联浪涌保护器,雷电通流量为5 KA(8/20 ns),具有插入损耗小、反应时间快(小于1 ns)、残压低等优点。

另外录井机房输出至办公室和钻井平台的视频信号传输线路也应加装相应的浪涌保护器用以保护各监视点的视频终端和机房内的视频分配器。这些设备价值不高但其传输线路有可能将雷电引入机房和各监视点,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选择这类浪涌保护器要考虑信号的插入损耗,以免影响信号传输和画面的清晰度。

5.3 接地与均压联接

接地是防雷的基础,并能有效过滤干扰信号。设备的正常运行须有一个达标的接地网络(国家标准为4Ω以下)。仪器房内配备的接地系统根本无法达到国家有关标准。主要表现为接地电阻大,接地线径小,通流能力差。由于钻井流动性大,因此,在仪器房周边做一组可快速安装与拆卸的接地装置。具体方法:

(1)材料的选择:

a)接地体采用Φ25×150的高强度铜包钢接地棒6根。接地棒顶端可压接Φ20的接线柱,并有高强度敲击点;

b)6条Φ35,两端带接线端的接地跳线;

c)1E01V36E高分子化学降阻剂数包。

(2)施工方法:

在仪器房外空旷的一侧,将6根接地棒按间距3 m左右一字型排列;或按日字型排列。将接地棒打入地下,再在每个接地棒外侧倒入调好的高分子化学降阻剂稀释液,将6根接地棒用接地跳线相互连接。在仪器房防爆电源下端安装铜质汇流排,所有设备和防雷器的接地线接入汇流排。用不小于Φ25 mm2的铜芯引下线汇流排与地网相连。

6 结 语

现代防雷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建筑物构架防雷和室内电子电气设备防雷,即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防雷措施应强调全方位的系统保护。同时良好有效的防雷系统应有良好的等电位联接。应将所有金属物体,包括电源线、信号线、金属外壳及仪器房的金属门窗等进行电气连接,防止各点的电位差损坏设备。做到布线合理,采取屏幕或穿金属管,另外除机房内以外的浪涌保护器都应安装在具有防爆功能的防爆箱(盒)内防止浪涌保护器在雷电泄放时产生电火花产生其它灾害。总之应从多方面进行防范,降低雷电灾害的发生,实现石油录井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周志敏,周纪海,纪爱华.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接地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石油录井 篇4

1 石油录井施工队伍开展QC活动的必要性

石油录井技术被誉为“勘探开发的眼睛,钻井安全参谋和信息传输的中枢”,在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承担录井施工任务的主体———录井施工队伍,既负责现场录井设备的管理与使用,也要在现场对录井资料快速分析和应用,保证钻井过程中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及时准确发现。

任何一支现场录井队伍在技术层面,涵盖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地质技术等多方面,在施工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出现技术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录井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有效解决和应对录井施工现场所遇到的困难,在依托录井公司后勤技术服务单位支持的同时,有些问题还需要现场录井技术人员开展QC活动,对一些录井技术问题能够有效解决。

2 石油录井施工队伍QC活动现状

2.1 质量管理活动在录井施工队伍中存在漏洞

作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首要发现者,录井施工队伍通常依附于钻井施工队伍开展工作,在钻井施工现场跟踪钻井施工全过程。同时,由于受到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形势影响,以及录井市场激烈竞争,同一个公司的录井施工队伍分布极可能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国内外均有施工队伍参与市场竞争。这就造成录井施工队伍远离单位基地,甚至孤悬他乡,公司的质量管理部门在质量管理方面可能会因为偏远地区的录井施工队伍交通、通讯不便而容易忽视,导致质量管理活动在录井施工队伍中存在漏洞[1]。

QC活动的开展缺少相关部门的指导与帮助,不利于QC活动的开展,其活动效果也难以保证。

2.2 现场技术人员开展QC活动精力不足

目前录井队伍分为综合录井队和常规录井队,按照市场需求及有关标准要求,综合录井队配备7名录井技术人员,常规录井队配备3名录井技术人员,每位人员均有对应的岗位。

录井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24h不间断地对钻井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现场录井技术人员通常分为两班,连同交接班时间,每班技术人员通常工作近13h,因此现场录井技术人员工作劳动强度较高,造成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开展QC活动。

2.3 现场技术人员缺乏QC活动相关知识

根据岗位分工,录井施工现场地质技术人员重要职责是跟踪钻井施工过程,及时录取各种地质资料、钻井液资料、气测资料、工程资料,并在现场对钻遇地层中流体含油气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快速准确发现石油天然气资源。

因此,现场地质技术人员在技能培训及自我学习过程中,往往偏重于录井理论的学习与提高,对于QC活动的相关理论知识缺少学习主动性,使得这部分同志在开展QC活动时容易存在目标不明、过程混乱、活动吃力等问题。

2.4 现场技术人员缺少QC活动的主动性

由于录井施工现场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条件相对简陋,精神文化生活极为单调等原因,现场技术人员通常是为了完成录井施工任务而忙碌,对于本职工作之外的任何活动均缺少积极性,因此,在录井施工现场开展QC活动普遍存在着活动小组主动性相对较差的问题。

2.5 现场QC活动针对性差

录井施工过程中,录井技术人员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造成这些问题原因千差万别,问题的后果严重性也各不相同,现场技术人员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缺少严谨分析,就开始确在现场成立QC小组,开展活动。

通过对某公司录井施工队伍近3年来的QC活动材料统计分析发现,多个现场施工队伍QC活动可能是解决类似的问题,但是选题理由千奇百怪,文字表述相距甚远。另一方面,有些问题是工作中人为偶然因素造成的,经过技术人员的及时指导就能排除,但有不少施工队伍却是针对该问题开展QC活动进行攻关,显然失去了QC活动的意义。

2.6 QC活动PDCA循环不完整

对现场施工队伍部分QC活动材料进行研究,即使是一些质量较高的活动,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往往也存在着只重视解决问题,为解决问题而开展活动,忽视巩固措施的制定,使得一些QC成果被束之高阁,PDCA循环不完整,造成本次活动失去了必要的应用价值。

3 提高录井施工队伍QC活动有效性的方法及途径

通过前文对目前录井施工队伍QC活动现状分析,为了有效提高QC活动质量,结合录井施工队伍自身特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3.1 扩大质量管理工作覆盖面

在录井公司层面,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管理的主管部门要认真梳理质量管理现状,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补充完善,尤其是在质量管理知识培训方面,在做到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对每支录井施工队伍的主要负责人员强化QC活动基本理论培训,为录井施工队伍开展QC活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进而促进QC活动质量的提高。

3.2 质量管理人员重点指导施工队伍QC活动

在QC活动小组备案工作伊始,质量管理人员要结合有关技术单位人员,对各个小组所申报的活动题目进行综合分析,确认与录井施工现场关系密切、影响现场录井施工质量的题目进行综合,挑选技术全面的QC小组承担本次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质量管理人员要进行跟踪指导,尤其是关键环节,要帮助活动小组成员合理分配时间,利用交接班过程,开展小组活动,现场针对问题,安排相关工作,提高小组活动效率[2]。

某录井公司共有108支录井施工队伍,分布在国内外多个录井市场,通过积极宣传,2011年录井施工队伍申报QC课题27项,公司质量管理部门从课题的针对性、实用性等方面入手,安排专人与课题申报人进行沟通,经过筛选,同意13项注册。

在活动过程中,公司质量管理人员通过内部QQ等方式对录井施工队伍的QC小组成员进行日常业务指导,帮助他们采用合适的分析工具,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使他们提高了活动水平,提高了活动质量。二大队申报的《井深记号自动记录装置的研制》更名为《缩短色谱气测仪记录原图整理时间》,活动的目的由“装置研制”变为“缩短录井原图整理时间”,开阔了该小组成员的视野,也提高了该课题的经济效益。

在年底课题验收表彰中,公司的2项一等奖QC成果均为录井小队获得。

3.3 完善QC活动机制,提高录井施工队伍积极性

由于施工现场人员的岗位职责侧重点在于油气资源的及时准确发现,QC活动在一定状态下是增加了现场人员的工作量,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劳动强度,因此,部分人员对QC活动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作为质量管理部门对于这种情况应予以理解[3]。

一方面为了促进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活动,另一方面施工现场技术人员遇到的问题也具有普遍性,现场开展QC活动效果更觉有实用性,因此,质量管理部门应该在公司层面进一步完善QC活动管理机制,奖励政策应该适当向现场施工队伍倾斜,让现场QC活动小组感觉到温暖,认知到活动价值,促进录井现场施工队伍QC活动的积极性。

4 加强现场施工队伍QC活动成果的推广应用

随着录井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勘探开发难度的提高,录井施工队伍将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技术问题,需要现场技术人员对各类问题进行继续开展QC活动。

无论录井新问题多么复杂,但其发展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前期的QC活动成果对该问题解决具有指导意义。

为了更好地促进现场录井施工质量的提高,质量管理部门应加强施工队伍QC成果的管理与推广应用工作,为录井现场新问题的及时解决提供支持,充分发挥QC成果的作用。

5 结论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加强与应用,某录井公司现场录井施工队伍的QC活动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经过对2011年全公司QC活动进行评审,现场施工队伍的成果占全公司一等奖的76%,经济效益突出,其中录井二大队的《缩短色谱气测仪记录原图整理时间》获全国优秀QC小组成果奖,录井一大队录井232录井队的《降低DHI综合录井仪故障率》获河南省优秀QC小组成果奖,该公司QC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同时,2012年的QC活动小组登记中,现场录井施工队伍登记数量已由2011年占全公司的34.23%提高到62.17%。现场施工队伍的QC活动取得了质与量双突破。

现场录井施工队伍在QC活动中尽管具有多种困难,有些困难看似难以解决,但是,只要质量管理工作到位,能够认真考虑到录井施工队伍的现实状况,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在QC活动中的作用,针对性的制定应对措施,就会极大地改善录井施工队伍QC活动的质量,促进录井行业质量的整体提高,为石油工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以某地质录井公司的录井施工队伍开展的QC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录井施工队伍QC活动现状,列举了日常QC活动中存在的几种主要问题,结合这些问题,对如何提高现场录井施工队伍QC活动的有效性给出了方法。

关键词:质量管理,施工队伍,录井,QC活动

参考文献

[1]张丽辉.建筑施工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现状与对策[J].山西建筑,2011(2):249-250.

[2]杨国梁.试析企业QC活动与学习型团队建设[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27(4):30-32.

石油录井 篇5

伴随着石油业的前进, 油田查看开采的范畴持续扩张, 录井业也随之有了新的前进机会。在承袭以及开展以往录井优点措施的过程中, 人类凭借措施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改革, 持续拓展录井业新的服务范畴, 开采出新的利益成长点。当前, 录井工艺以开展成以往石油业以及信息措施相综合的集化学、电子资料、电、声、磁、机器为整体的全面措施, 牵扯到石油地况、钻井项目、地球化学以及物理、传感措施、信息处置以及运送等很多科目、很多范畴的现代化专业措施, 其特征是信息化以及智能化。

身为一项新的科技, 在上世纪末核磁共振就已经被普遍的运用到石油地况以及石油项目的探索部分。它对信号的测验有着显著的优点, 就是能够不会因固体骨架等遇到干扰, 拥有安稳性质同时信息丰厚。并且, 可以有选择的对物体开展检测, 能够检测的更准确, 在检测的程序中可以更清楚的辨析出油、气、水等在核磁共振部分存在显著的不一样, 防止在以往方式中的不足。以往的行为是经过对外形模子的使用开展的, 会遭到岩性、井眼以及地层水矿化的作用。尤其辨别情况以及储存位置的评估都在使用核磁共振之后获得了处理。全部这些措施的运用, 能够更加精准的评估地层油气构造, 计算的储存量更加科学, 对产层的构造估算更加精准, 推动了油气田的开采量。

1 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

人类在不一样的范畴中都运用了核磁共振措施, 在石油项目部分的运用和别的部分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石油项目部分, 这项措施充分使用核磁对油水开展检测以及解析, 最后解析出油水在地层以及岩石中是什么样的形式以及状况留存的。能够把原子核划分为两类:有自旋以及无自旋特征两种。有自旋的原子核中其氢核具有正电荷, 因此拥有电性, 而且能够自旋, 因此自旋特性的原子核中的氢核和具备磁性的磁针相似。在一个永恒稳定的磁场中, 因受到外界的作用, 在氧原子核内部就会出现核磁共振。

出现核磁共振氢核中一起出现共振, 氢核活跃到高能状况时能量不会降低, 致使经过辐射谱线的形式想要回到低能状况是实现不了了, 关键是由于氢核收取的能量不多。之前收取的能量没办法再从高能状况转变到低能状况时辐射出去, 这个程序就是弛豫程序。流体所在的位置空隙情况还有岩样的渗透性都对流体出现核磁共振的弛豫时间存在很大的作用。这样从流体数据、渗透性以及砂岩孔缝大小等系数, 在核磁共振措施的协助下, 能够获取比较精准的检测资料。

2 核磁共振测量中的参数

核磁共振措施在石油项目获取了普遍的使用, 要准确解析其用途, 第一要先搞清楚这项措施的检测系数。必须要了解检测系数, 才可以推动核磁共振措施获取真正的施展。其关键检测系数包含:岩石渗透性, 岩石孔缝状况, 含有饱和状况, 岩石能流动物体等。岩石中存在的流体和原子核从激发状态回复到平衡排列状态是成正比的。所以, 要想获取岩石孔隙状况, 就要适当的了解弛豫时间的长久。岩石孔隙散步状况, 在弛豫时间谱中能够展示出来。如果孔缝太小, 会因为毛管力的限制流体可能会无法流动。所以, 要对弛豫设定一个有关的范围, 才可以对孔缝开展熟悉人事。假如弛豫时间要比孔隙流体的弛豫时间就, 就会被管制住, 叫做束缚流体, 反之则称作可动流体。按照遮盖渗透情况以及孔缝之间的联系, 能够经过对数据开展解析运算, 以便使用弛豫时间谱, 最后能够得到比较精准的渗透性数据。把油以及水杯的氢原子提取是很难的, 使用核磁共振措施, 能够检测含油状况。

3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在石油工程中广泛的应用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是根据核磁共振原理测定岩石孔隙流体中氢原子核的核磁共振信号强度及流体与岩石孔隙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孔隙度、渗透率、流体饱和度、流体性质以及可动流体、束缚流体等物性参数的技术。该项技术在室内储层评价、开发试验研究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的研究与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核磁共振技术被认为是迄今为止的最接近渗流机理的一种录井方法。凭借着在测量渗透率方面明显的优势。一方面核磁共振技术首先减少了误差的存在, 特别是在实际测井的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 渗透率的计算准确度提高。核磁共振技术局域明显的优越性, 在地质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效果, 主要是因为对提高渗透率的计算精度有很大的作用。作为计算油气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 含油气饱和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油藏的高度、孔隙的结构、流体性质和岩石的物性等因素影响了含油气的饱和度。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得到的含油气饱和度与岩样内的含油量和总液量之间的比例是常数。

针对油藏, 核磁共振录井通过对一个岩样 (岩心、岩屑或井壁取心) 的核磁共振测量, 即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绝对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含水饱和度、可动流体饱和度、可动油饱和度、可动水饱和度、束缚流体饱和度、束缚油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等多项物性参数, 进一步分析还可对原油黏度、岩石润湿性等进行测量。对于气藏, 核磁共振录井能够获得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绝对渗透率、含水饱和度、含气饱和度、可动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等物性参数。将核磁共振技术分析所得出的物化参数应用于钻井现场, 及时分析岩心、岩屑和井壁取心, 具有用量少、速度快、一样多参、准确性高、连续性强、可随钻分析等常规岩心分析和测井所不可完全替代的优点。在划分和评价有效储层、指导现场钻进、为完井讨论及完钻测试提供数据等方面极具意义, 因而在石油天然气的勘探与生产中作用巨大。

核磁共振录井措施拥有非常普遍的前进范畴以及运用前程。这种措施在改善以及前进的过程中还必须增强下面的作业:增强钻井现场运用的普遍以及扩张;研发使用安稳性强、工作效率快、精准性高、体型小的新式设备;使用差谱、移谱等很多形式开展信息说明, 提升说明精准性;增强检测说明系数的数量以及精准性。

4 结束语

当前录井措施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及机会同时存在的前进时机, 油气检查开采的前进以及有关行业措施的前进, 为录井措施供应了开阔的前进范畴。以录井资料为重点, 很多录井措施为根本, 创建以及持续改善现在录井措施系统, 促进录井措施以及有关新措施密切相连, 相互辅助, 会昭示其顽强的生命力以及运用意义。

摘要:在石油的查看以及开采程序中, 核磁共振措施获得了普遍的运用。这种措施包含以下几个部分:随钻、录井、测井、辨别流体模块样式的底层检查等核磁共振措施。在石油的开采程序中施展着日益关键的用途。文章主要从核磁共振措施的理论解析着手, 对核磁共振录井措施在存储物性评估地层等部分使用的方案开展解析, 关键对储存物性评估开展具体讲述, 进一步解释了核磁共振录井措施对石油项目部分有着日益关键的位置以及用途。

关键词:核磁共振技术,石油工程,录井,储层物性评价

参考文献

[1]王为民, 赵刚.核磁共振岩屑分析技术的实验及应用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1) .

[2]李玉君, 任芳祥.核磁共振技术在石油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 (21) .

上一篇:质量与数量下一篇:土地征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