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测试题

2024-06-19

第4单元测试题(共7篇)

第4单元测试题 篇1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题3分,共45分。)班级: 姓名: 1.最近各地卫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警察”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获得社会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②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 ③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 ④主流媒体能够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近来,一些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为了提高收视率,粗制滥造,颠覆历史,将革命历史题材武侠化、快餐化,变为纯粹的娱乐品,罔顾公共理性。这启示我们()A.文化传承应该坚持与时俱进 B.影视创作应该坚持百花齐放 C.文化建设需要弘扬民族精神 D.影视创作需要注重社会效益 3.一场气势恢宏的音乐会《人文颂》,拉开了主题为“贸易扬帆、文化远航”的深圳第九届文博会的序幕。《人文颂》以交响乐的形式,演绎着“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中华思想精华,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传递着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这告诉我们()①文化自信来自中华思想精华 ②文化自信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文化自信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④文化自信需要进行文化创新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2013年4月12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六部门启动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部署在全社会大力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这是基于()

①激励干部群众立足本职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③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④弘扬民族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坚持的是真,希望更多有故事的人来到这里展现自己,希望这些人的故事能够感动别人,影响别人。”长期以来,中国达人秀节目一直坚守着这样的理念,从而在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这说明文化创作应该()A.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反映群众的呼声 B.提供大众喜闻乐见的产品,满足人们的需要 C.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D.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和影响力

6.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推进,浙江“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教师”、“最美警察”等“最美人物”不断涌现。他们的出现,不仅影响全国、感动 命题:李大磊 校对:关金锋 时全社会,也为浙江构筑道德高地、建设精神家园注入了强大的力量。这表明()①弘扬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③先进模范人物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示范作用 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出路是传承传统美德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③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8.“一诺千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诚信意识是()

A.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B.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C.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D.思想道德建设的着力点

9.多读一些向你传递真善美、高尚道德和科学素养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你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告诉我们()

A.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B.凡科学文化修养,都有助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C.加强自身修养必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D.要在科学文化陶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10.近几年我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响应。该活动的开展()

①是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②能够消除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影响,提高人们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③有利于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④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保证,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2013年8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向全国青少年推荐《青年邓小平》等100种优秀图书、100部优秀影视片。这一做法是基于()①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迅速崛起 ②优秀文化能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③培育“四有”公民要以社会主义文化为导向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下列古语中,强调科学文化 修养的重要性的是()

A.世事洞明皆学问

B.仓廪实而知礼节 C.养心莫善于寡欲

D.腹有诗书气自华

13.惠州市龙门农民画被中央文明办选为“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制作元素。目前,数十幅公益广告在全国各大媒体和中国文明网展播。此举是基于()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并促进人的发展

B.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积极影响 C.来自民间的传统文化都具有历久弥新的活力 D.在文化激荡中需要奏响主旋律文化

14.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要求“不孝敬父母不得被推荐”,引起社会热议。这是因为()

A.个人品德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着力点之一 B.孝道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核心

C.孝敬父母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D.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是()A.坚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C.坚持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制度 D.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

二、主观题(共3个小题,16题9分,17题8分,18题6分,共23分。)

16.雷锋精神犹如一座魏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8分)

17.2013年10月11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齐鲁大地拉开帷幕。这是一场文化的 盛会、艺术的盛宴,更是山东省落实“文化强省”战略和文化惠民政策的实际行动。伴随着“十艺节”的举办,山东全省公共图书馆达到152个,1300多个乡镇基本实现综合文化站全覆盖,7万多家农家书屋建成;“十艺节”还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成为真正的主角,群众文化活动风生水起,各类文艺演出近万场,广场演出5万多场,让广大人民享受到了真正的文化大餐。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山东省是怎样让广大人民享受到真正的文化大餐的。(9分)

18.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交通部首次实施节假日期间中小型客车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政策。这一“还路于民”的惠民政策被民众广泛赞誉。然而随着大量自驾车涌上高速公路,全国各地高速公路纷纷告急,这一政策也备受争议。针对这一问题,高二某班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以下材料:

中国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表示,2013年春节继续实行高速公路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交通部将加强出行信息服务工作,以保障顺利通行。针对今冬可能出现的极端雨雪天气,以及违规驾驶造成的人为拥堵,交通部将与相关部门加强联动,做好预警预判。

为了更好地实行免费通行政策,使得道路更加畅通,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提出建议。(6分)4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B D D D B 6——10:B B A D C 11——15:C D D A D

二、主观题

16.①开展学雷锋活动,有利于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培育“四有”公民。(2分)②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2分)③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分)④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推动思想道德建设。(2分)

17.①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3分)②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让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3分)③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3分)

18.①国家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素质。(3分)②公民要加强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自觉遵守交通秩序,文明出行。(3分)(其他言之有理的也可酌情给1—2分。)

第4单元测试题 篇2

A卷(选择题)

Ⅰ. 单项填空(10分)

1. —________do you study English, Xiao Ming and Xiao Li?

—We study English by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s much as possible.

A. WhatB. WhyC. WhenD. How

2. —How do you solve the math problems?

—I solve them by working________ a group.

A. andB. addC. withD. at

3. —How can we improve our spoken English?

—You have to practice________ as much as you can.

A. speakB. speakingC. spokeD. to speak

4. —What are you doing?

—I am watching the actor________ the actions.

A. doB. to doC. didD. done

5. Most of the students enjoy________ pop music.

A. listen toB. listening toC. hearD. hearing

6. —I got________ “A” in the math test.

—Congratulations.

A. aB. anC. theD. ×

7. —Shall we watch TV right now?

—Sorry, I have a lot of clothes________.

A. to washB. washC. washingD. washed

8. I think________ isn’t easy________ the bird to find his mother.

A. it, forB. this, toC. it, ofD. that, for

9. —Mount Tai is one of the________ to visit in China.

—I agree with you.

A. good placeB. better place

C. best placeD. best places

10. —I don’t know what to do with my spare money.

—________you give it to the children from Aids(艾滋病) families?

A. What aboutB. Why not

C. Why don’tD. Let me tell

Ⅱ. 完形填空(15分)

Joe wanted a computer. He asked his parents __1__ the money and they said he must get it himself. But __2__ did he get it? He thought about this when he walked home. Not many people wanted to ask children to work for them. Maybe he could take away snow for the neighbors. But this was not __3__. He had to wait a long time for that. He couldn’t cut grass for their gardens __4__ he had no tools to do the work with.

Then he saw one of his classmates, Dick, delivering(送)__5__. I could do that, he thought. Maybe I could even get the computer __6__ away. I could pay __7__ it a little each week. He ran to __8__ up with Dick. Joe asked him a lot of questions. He learned that it was __9__ to get twenty-five dollars each week. He learned that the job took __10__ three hours each night. Dick __11__ him the phone number of the newspaper manager(经理).

Joe almost flew home. After he had told his mother __12__ he thought, she __13__. “I think it is a __14__ idea,” she said. “I’ll call the newspaper.”

“Wait, Mum,” Joe said. “I’ll call. After that, I’m going to be a businessman now.” Joe’s mother smiled __15__.

1. A. aboutB. forC. atD. with

2. A. whenB. whyC. howD. what

3. A. springB. summerC. autumnD. winter

4. A. becauseB. whenC. whileD. after

5. A. newspapersB. bikesC. computersD. tools

6. A. nowB. rightC. justD. only

7. A. onB. toC. ofD. for

8. A. takeB. catchC. carryD. get

9. A. friendlyB. kindC. possibleD. wrong

10. A. atB. aboutC. beforeD. after

11. A. taughtB. gaveC. madeD. asked

12. A. thatB. whenC. whatD. where

13. A. smiledB. shouted

C. criedD. worried

14. A. bigB. largeC. greatD. bad

15. A. sadlyB. happilyC. politelyD. angrily

Ⅲ. 阅读理解(20分)

(A)

Xiao Ming brings his school report home. He doesn’t want to show it to his parents. He puts it under his bed. Then he throws his schoolbag on the table, goes in to the sitting room and turns on TV. There is a football game on it and he begins to watch it. But after supper his dog Bobby goes under the bed and brings his school report out. His mother sees it and begins to read.

“Oh dear!” the woman calls out. “You are no good at all! Look! You get a zero in the English test, in the math test, too. Oh! You get zeroes in all your lessons. You pass only P.E. Tell me how you study at school!...”

“Don’t be angry, Mommy,” says Xiao Ming. “Nobody is perfect, you know!”

1. Xiao Ming comes home________.

A. in the morningB. in the afternoon

C. in the eveningD. at night

2. Xiao Ming is good at________.

A. EnglishB. mathC. all his lessonsD. P.E.

3. Xiao Ming puts his school report under the bed because________.

A. he hopes to look after itB. he’s afraid his parents see it

C. it’s too bigD. it’s no use

4. Who is Bobby?

A. Xiao Ming’s mother.B. Xiao Ming’s father.

C. Xiao Ming himself.D. Xiao Ming’s dog.

5. The woman is angry because________.

A. her son puts his school report under the bed

B. the dog finds the school report

C. her son is not good at his lessons

D. her son likes football at school

(B)

Little Tommy was doing very badly in math. His parents had tried everything——tutors(家庭教师), cards, special learning centers—in short, everything they could think of. Finally they took Tommy to a Catholic(天主教的) school.

After the first day, little Tommy came home with a very serious look on his face. He didn’t kiss his mother hello. Instead, he went straight to his room and started studying. Books and papers were spread(铺开) out all over the room and little Tommy was hard at work. His mother was very surprised. She called him down to dinner, and as soon as he finished eating, he went back to his room without a word. In no time he was back hitting the books as hard as before. This went on for some time, day after day while the mother tried to understand what was happening.

Finally, little Tommy brought home his report card. He quietly put it on the table and went up to his room and hit the books. His mom looked at it and to her surprise, little Tommy got an A in math. She could no longer hold her curiosity(好奇心). She went to his room and asked, “Son, what was it? Was it the nuns(修女)?”

Little Tommy looked at her and shook his head, “No.”

“Well then,” she asked again. “WHAT was it?”

Little Tommy looked at her and said, “Well, in the first day of school, when I saw that man nailed(钉) to the plus sign(加号). I knew they weren’t joking.”

6. Why did Tommy’s parents send him to a Catholic school?

A. Because he could eat well there.

九年级英语第4单元测试题三套 篇3

( )6. He said the ______ way to travel was by plane.

A. most comfortable B. most lively C. least expensive D. least dangerous

( )7. The students in Class Two decide to ______ English this term.

A. go on to speak B. practise speaking C. practise to speak D. enjoy speaking

( )8. Our teacher told us that you ______ a trip.

A. are going B. are going on C. were going on D. were going

( )9. I’ve never seen ______ mountain in my life.

A. so interesting B. so interested a C. such interested D. such a interesting

( )10. ______ wonderful train ride they had!

A. How B. How a C. What D. What a

III. 完形填空。(15%)

Mr Cross wanted to go to his hometown 1 . He liked to sit beside a window when he was flying. So he 2 a window seat when he got in the plane. He found that all of them were taken 3 one. There was a soldier sitting in the seat beside this one and Mr Cross was happy that the soldier had not 4 the one by the window. When he 5 it, Mr Cross saw that there was a piece of paper 6 some words on the seat. It said, “This seat is broken. You can’t take it, Thank you.”

“A broken seat in a plane? Is that 7 ?” Mr Cross said 8 , but he walked on and found 9 empty seat, not beside a window, to sit in.

When the plane was quite 10 , a very beautiful girl got into the plane. As soon as he saw her, the soldier quickly took the paper off the seat beside his and let the girl sit in during the whole trip.

( )1. A. by bus B. by ship C. by train D. by air

( )2. A. found out B. found C. looked for D. looked

( )3. A. only B. on C. except D. to

( )4. A. sat B. taken C. put D. seen

( )5. A. reached B. arrived C. saw D. got

( )6. A. and B. with C. for D. of

( )7. A. good B. comfortable C. dangerous D. possible

( )8. A. loudly B. happily C. to the soldier D. to himself

( )9. A. other B. others C. another D. the other

( )10. A. fast B. rushed C. crowded D. full

IV. 阅读理解。(10%)

Most Americans enjoy moving from place to place. For example, they often drive their cars 120 to 160 kilometres away just to have dinner with a friend or even fly to London or Paris just to watch a football match. In some states only one person in five lives in a place for more than five years. One may be born in one city, and go to school in another. He may finish his middle school in two or three cities, and then go to college far across the country. When he begins to work, he may possibly move from job to job. Moving from one job to another, which is called “job-hopping”, is very common in the United States.

第4单元测试题 篇4

1、涂一涂、填一填。

12+14=+()=()

2、在上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

()()

3、比较大小。

1○39402.5○15758○9101.1○39400.87○5849○350.65○14

4、计算下面各题。

12+13=47+25=67—12=35+56=89—34=

5、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

12+79—1434—58+141—79—2923+34—13

6、解方程。

79+X=1X—27=59X+19=353X+4X=5.67

7、淘气写作业用了34小时,笑笑写作业用了56小时,谁用的时间多?多多少?

8、图书分类

书的种类文艺书科普书故事书漫画书

占书总数的`

几分之几15

37

225

421

(1)文艺书和科普书一共占书总数的几分之几?

(2)根据表中信息提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和一个列综合算式解决的问题,并解决。

9、小丽家装修需要30块木板,木板的形状如下图。

(1)一块木板的面积是多少?(用两种方法计算)

(2)如果每块木板需要15元,那么小丽需要花多少钱?

10、估计下面图形的面积。(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cm2)

第4单元测试题 篇5

代史、近代史试题

课时训练(十五)古代人类文明

一、单项选择题

1.[2017•泰安]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①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②印度河、恒河——古印度——种姓制度 ③尼罗河——古埃及——甲骨文 ④黄河、长江——中国——种姓制度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2017•海南]西方有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时间惧怕金字塔”。创造金字塔的国度是()A.中国B.古巴比伦 c.古印度D.古埃及

3.[2017•西宁]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4.[2017•德州]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B.《罗马法》

小学幼儿教育精选

c.《拿破仑法典》D.1787年宪法

5.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国。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等级()A.婆罗门B.刹帝利 c.吠舍D.首陀罗

6.[2017•德州]“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她”是指()A.古代希腊B.古代中国 c.古代埃及D.古代印度

7.[2017•绥化]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当时执政的是()A.汉谟拉比B.凯撒 c.屋大维D.伯利克里

8.[2017•攀枝花]条条大路通罗马。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假如走②号通道,可到达的是()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小学幼儿教育精选

9.[2017•泰安]从“征服意大利半岛”“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凯撒夺取政权”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A.希腊文明的繁荣 B.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c.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 D.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10.他攫取了罗马国家的最高权力,使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并开始了长达百余年的“罗马和平”。他是()A.屋大维B.凯撒 c.伯利克里D.亚历山大

11.[2017•昆明]下表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是()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 c.北魏孝文帝改革D.明治维新

12.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小学幼儿教育精选

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建立法西斯专政 D.战后社会改革

13.1075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在与罗马教皇的斗争失利后,被迫前往卡诺莎城堡向出身低微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忏悔,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最终才获得了格里高利七世恩赐的一个赦罪的吻,这就是历史上的“卡诺莎之辱”。它充分说明在中世纪的欧洲()A.基督是救世主 B.国王软弱无能

c.王(国王)权高于教(教皇)权 D.教(教皇)权高于王(国王)权

14.[2017•东营]“中国万达”2017年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于5月7日举行,该项赛事举办十年来,已荣获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等多项荣誉。与马拉松运动起源相关的是()A.希波战争B.布匿战争

c.罗马帝国的扩张D.特洛伊战争

15.英国人富勒在《西洋世界军事史》中说:“随着这一战,我们也就站在了西方世界的门坎上面,在这个世界之内,小学幼儿教育精选

希腊人的智慧为后来的诸国奠定了立国的基础。”文中“这一战”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它是东西两大古文明的碰撞,在世界古代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请你判断:“这一战”是()A.希波战争B.布匿战争 c.罗马内战D.十字军东征

16.[2017•江西]“罗马从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共和国转变为一个庞大的帝国,是突然而惊人的,这使人联想起亚历山大的征服。”下列对材料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A.罗马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同时建立 B.亚历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罗马共和国 D.罗马取得布匿战争胜利后称霸地中海

17.[2017•聊城]下面这幅漫画的主题应是()

A.文明交流B.民族融合 c.习俗差异D.国家冲突

18.[2017•西宁]如果开展一次以“古代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交流”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下列可纳入的重要史实有()①马可•波罗来华

②鉴真东渡

小学幼儿教育精选

③玄奘西游

④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9.[2017•枣庄]由圣诞卡、圣诞树和圣诞老人,可以联想到每年12月25日西方传统的“圣诞节”。这一节日与下列哪一位人物有关()A.耶稣B.释迦牟尼 c.穆罕默德D.犹大

20.[2017•深圳]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分别是()A.道家思想、佛教B.法家思想、基督教 c.儒家思想、佛教D.儒家思想、基督教

21.沙特阿拉伯的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在这个国家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A.基督教B.佛教 c.犹太教D.伊斯兰教

22.[2017•临沂]右图中的“伊斯兰历”即伊斯兰教的历法,在我国也叫回回历或回历,为世界穆斯林所通用。这种历法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是为了纪念穆罕默德在这一年()小学幼儿教育精选

A.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B.使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c.使各部落承认了他的独尊地位 D.基本上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23.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其共同特点是()①都诞生于公元前

②都诞生于亚洲

③最后都为统治者所利用

④它们的传播都有利于各地区间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2017•泰安]古希腊的一部世界文学名著再现了古希腊的社会图景,成为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史料。这部作品是()A.《俄狄浦斯王》 B.《天方夜谭》 c.《荷马史诗》 D.《神曲》

25.2017•东营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小学幼儿教育精选

正确的是()历史现象原因

A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一度达到全盛查理•马特改革 B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c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马可•波罗行纪》

D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廷帝国灭亡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后来,日本就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侵略战争,同老师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 国家把田地分给贫民,六年一次,死后归还。受田者负担租庸调。租为田租,交纳稻米;庸为徭役,每人每年十天,也可以绢布代替;调为贡物,交纳各种土特产。

——646年日本某次改革内容

(1)材料一中,日本在亚洲的第一位老师是谁?日本派往学习的使者称什么?日本向老师学习的事例是什么?(2)简述材料二中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此次改革的影响。

小学幼儿教育精选

(3)近代日本向中国发动了哪些侵略战争?签署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4)从日本历史发展和中日交往历史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战争是人类文明交融与发展的一把‘双刃剑’。”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2)和平交往是人类交往的主要形式,它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进行佐证。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人类交往主要有哪些形式?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种“和而不同”的世界文化?

小学幼儿教育精选

参考答案 1.A 2.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创造的。故选D项。

3.D [解析]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故选D项。4.A [解析]根据题干中“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部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5.B 6.A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她”是指古代希腊。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雅典的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7.D [解析]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故选D项。

8.A [解析]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所以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是罗马共和国时期。

小学幼儿教育精选

9.B [解析]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逐步征服意大利半岛;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罗马与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最终罗马取得胜利;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罗马最高权力后成为独裁者,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这些事件都与罗马共和国有关。故B项正确。10.A 11.B [解析]根据这次改革内容中的“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可知,这次改革是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日本参照隋唐制度进行的改革,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故选B项。12.A 13.D 14.A [解析]公元前490年,在希波战争中的马拉松平原战役中,雅典人获胜,派战士菲迪皮茨返回雅典报捷。他一口气跑完漫长的路程,向雅典人呼喊:“雅典胜利了!”说罢,倒地气绝而死。为纪念这位英雄,后来,人们设立了马拉松长跑项目。故选A项。15.A 16.D [解析]A项错误,罗马帝国于公元前27年建立,比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后期)建立的晚;B、c两项错误,罗马共和国为争得地中海霸权,同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小学幼儿教育精选

争,并取得胜利,D项正确。罗马取得了布匿战争的胜利,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海上霸主。

17.A [解析]“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创造的,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6世纪,“阿拉伯数字”的写法已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此后“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漫画体现了文明的交流,A项是正确选项。

18.A [解析]①②③均体现了中国和世界其他文明的相互交流,④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这一事件与中国没有联系,没有体现中国与世界文明的交流。故选A项。

19.A [解析]圣诞节是基督教的节日,基督教会确定耶稣出生的日期是12月25日,并将这一天定为“圣诞节”。A项是正确选项。

20.D [解析]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基督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故选D项。21.D 22.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A项为正确选项。23.B 24.c [解析]《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相传它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人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的小学幼儿教育精选

社会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史料。c项是正确选项。

25.B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一度达到全盛的原因是伯利克里改革,A项错误;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是由于阿拉伯人的传播,与《马可•波罗行纪》无关,c项错误;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的军队攻陷,拜占廷帝国灭亡,D项错误。所以正确选项是B项。

26.(1)中国隋唐时期。遣唐使。大化改新。

(2)内容:实行土地国有;削弱贵族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影响:标志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3)侵略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侵华战争。条约:强迫中国签署《马关条约》《辛丑条约》。(4)要善于学习、和平交往等。(言之有理即可)27.(1)①客观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融和发展。例子:亚历山大东征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在罗马帝国扩张过程中,其文化渗入它统治的广大地区;等等。(言之有理即可)②破坏人类文明的交融与发展。例子:2001年,信奉伊斯兰教的塔利班政权炸毁了巴米扬大佛;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东罗马帝国灭亡,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被付之一炬。

(2)马可•波罗来华传播了中西方文化,《马可•波罗游记》小学幼儿教育精选

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是新航路开辟兴起的原因之一;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3)人类交往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暴力冲突,一种是和平交往。态度:既要提倡多元文化并存,又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抢救具有独特意义的文化遗产;坚持对外开放,在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增进了解、减少隔阂;坚持学习、借鉴和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言之有理即可)

三年级数学上册1—4单元测试题 篇6

一、填一填。

1.填上适当的单位

( 1)欣欣的身高128( ),体重28( )。她每天早吃一颗45( )重的鸡蛋,然后乘车去7( )外的学校上学。她做作业的时候,每写错一个字,就得花5( )的时间拿35( )长的橡皮擦,擦掉重写。

(2)兰兰系红领巾大约需要30( ) 一支铅笔长约2( )

小包装食盐每袋重500( ) 一个南瓜重3( )

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 ) 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 )

2.一瓶水500克,4瓶水重( )克,合( )千克。

3.常见的质量单位有( )、( )、( )。

4.上衣578元,裤子219元,吴小姐要买这两件衣服,带( )百元就可以。

5. 士英小学午休时间是12:30~下午1:20,学校的午休时间是( )分钟。

6. 在○里填上“>”“<”或“=”

4000千克○4吨 100厘米○100米 35分米○350毫米

180秒○3时 9分○90秒 4公里○4000米

7.在钟面上秒针从数字“10”走到数字“4”经过( )秒。

8.在加、减法竖式计算中,( )要对齐。

二、选择

1.1分钟我们可以干完的事情是( )。

A、跑5千米 B、写一篇400字的作文 C、做10道口算题

2.妈妈2小时行100千米,妈妈的出行方式是( )。

A、骑自行车 B、步行 C、乘汽车

3.478+28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的和比1000大一些 B、它们的和大约等于760

C、478不到500,281不到300,它们的和不到800

4.小明从16:50开始写作业,写到17:40才写完,小明做作业共花了( )分钟。

A、40 B、50 C、60

5. 下面长度中,与50米相等的是( )。

A、5千米 B、500厘米 C、500分米

三、我会判(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

1.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 ( )

2.一张银行卡的厚度是1厘米。 ( )

3.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一定是三位数。 ( )

4.所有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 )

5.1千克棉花和1千克盐一样重。 ( )

6.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8848千米。 ( )

四、计算

1.口算

370+450= 750+360= 92-34= 38+47=

62-17= 820-520= 620-490= 560+740=

217+296≈ 523- 192≈ 304+489≈ 748- 362≈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523+389 = 708+479=  327+425=

800-590 = 530-290=  602+398=

五、填一填

6000米=( )千米 16吨=( )千克 50厘米=( )分米

180秒=( )分 8000克=( )千克 14毫米=( )厘米( )毫米

80秒=( )分( )秒 2吨400克=( )克 2时=( )分

8000米 - 4千米=( )米 1吨 - 600克=( )克 100秒 + 20秒=( )分

六、动手操作题

1.在 钟 面 上 画 上 时 针 和 分 针

p

过( )分 过( )分

6:45 7:15 8:00

2.画出一条比5厘米短4毫米的线段。

七、解决问题

1.下表是某百货超市部分商品的价格表

商品名称 自行车 电风扇 台灯 MP4 …

价格(元) 455 134 138 237 …

1) 妈妈用一张1000元的购物卡买了一台电风扇和一个台灯,购物卡大约还剩多少元?

2)张华要买一辆自行车和一个MP4,要付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2.一台电风扇245元,一个电饭煲187元,妈妈有400元,买这两件商品够吗?

3.李芳家、学校和刘文家在人民路的一旁,李芳家离学校245米,刘文家离学校788米。李芳家距刘文家多远?

4.三(2)班有30人去划船,小船限坐4人,大船限坐5人,如果每条船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船?如果租一条小船6元,租一条大船7元,怎样租船合算?需要多少钱?

5.用一根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4根做凳子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

6.妈妈带小冬坐长途汽车去看外婆,途中要走410千米。它们上午7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附加题

七年级语文第4单元 篇7

16.《化石吟》

编写:李磊 初审:刘亚 校审:张瑞颖、李继兵 审批:刘俊华

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教学难点: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一.预习导学: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比比谁知道的多。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葱茏 骸骨 档案 猛犸 悄然

骸骨: 葱茏: 太古: 叹服:

造物主: 海枯石烂: 3.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结构上有何特点?

4.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

二.课堂研讨: 1.解题:《化石吟》是一首 诗,以诗的形式写。“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2.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感受其中对自然高妙的赞叹和节奏韵律之美。3.学生自由诵读,结合生物学知识理解诗歌内容。思考:

(1)化石作为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诗人是怎样打开读者思维闸门的?

(2)体会第3节中“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在行文中的作用。

(3)摘录出诗中4、6两节的比喻句各一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4)第3节中的“你”具体指代什么?能否改成“他”,为什么?

(5)化石重视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6)全诗七节的思路层次是怎样安排的,请简要概括。

三.巩固达标:

人常说,无人分享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而无人分担的痛苦则是真正的痛苦。虽然我们是小小少年,生活的天空晴多阴少,但我们依然在每一天为达成我们的每一个小小心愿劳碌拼搏。那一个个来去匆匆的身影,凝聚了几多苦乐悲欢。用笔用心记录下达成愿望的心路上的一段心绪,一缕情怀,让心怀通过倾诉变得更加健康而亮丽。

春天的小语是枝头的青绿,夏天的欢声是翻腾的热浪。秋天的吟唱是大地奉献给人类的渴望,冬天的倾诉是白雪带给我们的肃穆与冥想。

拥有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湛蓝而高远的天空,是我们少年人的向往!珍惜宁静,放飞童心。

(1)给加粗的字注音 一缕()冥()想 吟()唱 湛()蓝 肃穆()倾()诉(2)这是一段文学栏目的少年主持人的话,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请简答。

(3)文中“春、夏、秋、冬”四句写出了()

A.努力向上的精神

B.少年的情怀 C.四季的美好

D.喜怒哀乐(4)“拥有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湛蓝而高远的天空”,作为主持人的话,实际上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放飞童心”,可与第一段中的“___________”二字照应。

四.课堂小结:诗人张锋以一首科学诗《化石吟》,饱含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17.《看云识天气》

编写:李磊 初审:刘亚 校审:张瑞颖、李继兵 审批:刘俊华

学习目标:

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②理清文章的思路。③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将它们整理到家庭作业本上。学习过程

1、检查预习

2、听读课文,思考:

a.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b.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 请你设计一种表格来完成,看谁设计的好。四人小组合作完成。思考品味:

1、分析第二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指出概括说明作用。

2)“往往”、“常常”两个副词起什么作用?

2、详细研究各种云同天气的关系。1)“改名换姓”、“躲藏”是什么修辞手法?

2)从积云到积雨云,则是夏天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的变化速度和以上有什么 不同呢?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3、讨论最后一段作用。

1)观察云的形状、光彩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呢?

研讨探究: ①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

②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但语言生动,对云的描摹也细致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有何好处?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你能否仿照课文中的例子造几个句子?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云的谚语、成语、俗语、诗词及文章片断等。

布置作业

留心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写一则观察日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18.绿色蝈蝈

编写:王冰太 初审:刘亚 校审:张瑞颖 李继兵 审批:刘俊华

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增加字词积累。

2、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蝈蝈的生活习性.

3、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4、巧用读书笔记,增加知识储备。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并掌握概括要点的方法。

2.体会文章语言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3.体会并学习文中拟人的手法的运用。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做得更好!)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静谧.()大颚.()吮.取()钳.子(低劣.()篡.夺()喑.哑()窸窣..(gōu()火 shòu()猎 贪lān()哀háo()

2、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

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螳螂那样捕杀姐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经。(这并„„而是因为贪婪..才吃死去的同伴。(二、课堂研讨: 整体感知

1.速读,你从文中获得了关于绿色蝈蝈哪些方面的信息?

2.用简洁语言归纳梳理结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3.作者告诉你们的这些信息,他是怎么得来的?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并说说你的启示吗?

3.合作学习

(1)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引出蝈蝈的呢?

(2)作者是如何知道蝈蝈喜欢吃什么食物的呢?

(3)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试结合具体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探究体验

《昆虫记》叙述生动流畅,文笔诙谐幽默,你能从文中体会到这一点吗?再读(默读),探究品味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或质疑。小组交流,代表发言。

三:小结

四.学习反思:学过本文,你有何收获?还应加强什么?写下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19.月亮上的足迹

编写:王冰太 初审:刘亚 校审:张瑞颖 李继兵 审批:刘俊华

学习目标:

1.积累“观测、畅谈、里程碑、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等词语。2.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2.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做得更好!)

1、下列加点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观测(câ)泯灭(mǐn)厄运(â)发酵(xiào)B、啜泣(chuò)小憩(qì)竦峙(shì)飞跃(yuâ)C、铁锹(qiāo)海域(yù)卓越(zhuō)潜行(qián)D、干涸(gū)梦寐(mâi)畅谈(chàng)轨道(guǐ)

2、选择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A、清澈 倔强 玷污 堕落 B、点缀 雏形 畅谈 观测 C、慷慨 闲适 禀告 风韵 D、报酬 奥恼 蹂躏 分辩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昂首挺立: 畅谈:

可望而不可即: 神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4、给下列各句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1)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________(探索、摸索、求索)太空的重要一步。

(2)于是,第三级火箭再次发动,使速度达到了每秒10.5公里,进入登月轨道,向着月球________(奔、飞、驶)去。

(3)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________(挂、飘、悬)在飞船的上方。

(4)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________(观看、观测、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

二、课堂研讨:

1.整体感知

(1)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2)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

2.合作学习

(1)读课文的第5、11语段,在课本上标记出含有数字的语句,思考: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一系列数字的作用是什么?

(2)结合课文第4语段中的议论性语句,思考:为什么说人类第一次登月“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3.探究体验

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记录登月的过程,尽管没有过多的议论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举出片断说明。

三:小结 四:巩固拓展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登月的宇航员兴奋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报告,他们已经胜利着陆。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兴地祝贺他们的成功。日上午11时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紧接着,奥尔德林也来到了月面。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这是一个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1.概括文段内容。

2.文段以________为其写作顺序,语言标志有________。3.为什么作者要精确地记录登月的时间?

文段二:

在树林里,有时人们会听到“笃、笃、笃”的响声。如果你蹑手蹑脚、屏住呼吸走上前去,就会发现,这是森林“医生”啄木鸟在“工作”。啄木鸟长着一把天生的“手术刀”,这就是像钢凿一样的嘴壳。它祖代相传,以食虫为生。当它停落在树干上时,就举起“手术刀”东敲敲、西啄啄,从敲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击树干的声音中,得知害虫潜伏的部分,然后在树上啄一个小洞,把细长的舌头伸进去,利用上面的粘液和小钩,将虫子钩出来吃掉。害虫虽然隐藏在树干深处,但一旦被啄木鸟发现,便休想逃命。

根据调查和研究,啄木鸟勤勤恳恳,从不贪懒,每天都要敲打树干500~600次。近年来,有人通过高速摄影测算出,啄木鸟啄树的冲击速度,是每小时2080千米,当啄木鸟的头部从树上弹回来时,它减速的冲击力也大得惊人——约有1000个重力常数。要知道,一辆汽车如果以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撞在一堵砖墙上,其力量才不过10个重力常数。可想而知,1000个重力常数,这是多么巨大的冲击力!奇怪的是,啄木鸟从来不会因此而得脑震荡,头颈也不会受到任何损伤。

①为什么啄木鸟有这种奇特的本领?②科学家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研究,还对啄木鸟作了解剖。③结果发现,啄木鸟的头部是一种天然防震器。④它的构造与众不同:脑子被细密而松软的骨骼包裹着,在脑子的外脑膜与脑髓之间,有一条狭窄的空隙,这样一来,通过流体传动的振动波,也许会得到减弱。⑤此外,啄木鸟的头部有非常大而有力的肌肉系统,也能起到消震和吸震的作用。⑥以后,科学家又发现了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这就是啄木鸟的头部和它的“手术刀”是一前一后作直线运动的,一点也没有侧向运动。

1.给下面的字注音。

蹑()颈()剖()2.最后一段中第⑤句是病句,应该把 和 这两个词对调。3.第一段中有两个“它”,指代的对象一样吗?它们指代什么?

4.啄木鸟是如何捕害虫的?

5.第三自然段开头的一句话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6.啄木鸟在啄木时能防震的两个原因是什么?

五.学习反思:学过本文,你有何收获?还应加强什么?写下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20.山市

编写:王冰太 初审:刘亚 校审:张瑞颖 李继兵 审批:刘俊华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

2、体会山市形成的过程和它的美丽神奇

3、了解山市形成的原因,培养探索科学的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反复诵读课文,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其美丽神奇的特点,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并且养成探究的精神。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做得更好!)

1、结合课文注释和有关资料,了解作者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2、查找有关资料,探寻山市形成的原因。

二、课堂研讨:

1.导入.2.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掌握生字。(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奂山()高插青冥()黯然缥缈()()()高垣睥睨()连亘()遂不可见()窗扉()倏忽()酒肆()逾时()(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注意这些字的写法。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碧瓦飞 mãng()高垣pì nì()()海市shân楼()直接xiāo汉()

2、再读课文,注意文言文朗读的节奏: A、提示

(1)在诵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凡表示人物、地点、事件、事物名称的词或短语中间不能停顿,表示一个完整的概念的短语之间不能停顿,语义特别密切、组成一个词组的词语之间也不能停顿。

(2)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3)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4)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B、分小组展开朗读比赛,并且互相点评 3.合作学习

三读课文,掌握难词难句,疏通文意。1结合注解,细读课文,标记难词难句 2学生提出难词难句,师生共同解答

3.解释加点的词语。

(1)然数年恒不一见()(2)相顾惊疑()(3)念近中无此禅院()(4)始悟为山市()(5)连亘六七里()(6)历历在目()(7)黯然缥缈()(8)或凭或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4.翻译下列句子

a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b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4.探究体验:

(1)山市形成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请发挥想象,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描述。

(2)山市变化的几个阶段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叙写的,找出相关的标示性词语。用一个成语概括山市的特点。(明确: 以时间为线索描写山市变化。)

(3)文章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人们又称“山市”为“鬼市”?

5.质疑问难

问题: 试答: 三:小结

四:巩固拓展

1、《山市》作者,字留仙,别号,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朝代)文学家。早岁即有文名,但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才补为贡生。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2、《聊斋志异》是一部 共491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记特写、随笔寓言等,多数故事通过描写 来反映社会生活,揭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写鬼写妖高人一等。”他自称本书为“孤愤之书”。

3、准确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数年恒不一见()与同人饮楼上()

高插青冥()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

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堂若者()

坊若者()历历在目()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2)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五.学习反思:学过本文,你有何收获?还应加强什么?写下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

编写:王冰太 初审:刘亚 校审:张瑞颖 李继兵 审批:刘俊华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月球的基本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2.掌握收集和处理有关信息的能力 3.据要求,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 二 活动重点

学会搜集整理归纳有关“月球”的知识,懂得整合相关学科知识,达到“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复习目的 三. 活动难点

收集材料有困难的,可以组织学生重点阅读课本附带的资料 四 活动过程设计

一、活动准备:布置任务,利用半个月时间,结合中秋节开展活动 1一份这次学习的时间安排表;2一份详细的阅读书目和部分网址 3与月球有关的文字,传说,图片,录像

(每人一个文件袋,利用两星期左右收集有关材料,学生预先分组准备月球知识擂台赛,写一份自己对月球的认识)

二、活动导入

导语:

三、月球文化展示

1.把搜集来的资料、图片,筛选整理后,制作成幻灯片,向同学介绍。2.展示自己文件袋里收集的材料、图片,各小组交流成果,互相补充,互相探究,互相质疑,合作交流、协作学习、资源共享。

四、“我是月球小专家”擂台赛

提供擂台赛的题目,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比赛结束后进行总结

班长主持,课代表记录,以小组为单位,分五轮 第一轮 必答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比赛规则:

① 两队同学代表分别先抽取五个问题,赛台选手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

② 答对一题得10分,答不完整或答错不扣分,再由场下同学回答。③ 答题时间30秒。

题目:

① 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登上月球的? ② 哪个国家的哪个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 ③ 关于月球的来源有哪些说法? ④ 你知道月球上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 ⑤ 人造月亮是怎么回事? ⑥ 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⑦ 月海是海吗? ⑧ 最大的月海叫什么?⑨ 月球与地球的年龄哪个大? ⑩ 月球的半径是多少? 第二轮 抢答题; 比赛规则:

① 主持人读完题,说“开始”时,第一时间举手者有优先解答权。② 第一发言人答不对或不完整的,小组其他人可适当补充,不得超时。③ 限时一分钟,答对一题加10分。④ 答错扣10。题目:

1. 人到了月球上为什么那么轻? 2. 月球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 3.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上的什么建筑? 4.月球是行星吗? 5.“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___________” 请对出下联。6.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着谁成功飞向太空,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活动。

7.民间所说的“天狗吃月”指的是什么自然现象? 8.一人在白天同时看到了月亮和太阳,这可能吗?

9.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和地球差不多,所以人类可以到月球上去建立月球村。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这个说法对吗?

10.月球上大大小小的坑是怎么回事? 第三轮 小组合作竟答题; 比赛规则:

①在规定的时间内答题。

② 本队队员相互合作,完成规定的任务。③ 答对或基本答对加10分,答错不扣分。题目:

1.在2分钟内写出与月亮有关的别号或雅称,写多少算多少,每个10分。2.在2分钟内看谁说出的带月的四字词语多,写多少算多少,每个10分。第四轮 风险题 比赛规则:

1.每组选手选择一道不同分值的题目。2.在2分钟内完成。

3.答对加上相同的分数,答错扣去相同分数。题目:

1.10分的风险题:至少唱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歌。

2.20分的风险题:1)背一首关于月亮的诗。2)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3.30分的风险题:

第一组题(1)请猜谜语:明月当空——人尽仰(谜底“昂”)(2)请对歇后语:“猴子捞月亮”对什么?(白欢喜一场)

第二组题(1)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请说说为什么说月亮是“嫦娥”。(2)请猜谜语:“中秋菊盛开”,打一成语。(花好月圆)

第五轮:积累题

让学生看到活动的成功与失败,取长补短,提高对月球的认识

比赛规则: 1.由主持人说出一句带“月”的诗词句子, 之后由各组派一位代表回忆片刻后立即背出, 要求把诗词题目及作者也背出来。2.背对的所在组加10分3.背错的所在组不扣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五、“我是一个月球人”语言表述

开场白:你驾驶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注意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六、小结

结束语

让我们乘着“神州”号飞船,实现“嫦娥奔月”这一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 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一次“太阳与月亮”的对话;

让我们把今天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写成随笔,留在成长的记忆里。

上一篇:与一把手廉政谈话下一篇:16-17综合评估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