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补偿及功能定位论文

2024-10-21

行政补偿及功能定位论文(精选6篇)

行政补偿及功能定位论文 篇1

[内容摘要] 行政补偿的功能即行政补偿作为一种法律制度预期将会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影响。行政补偿制度的产生渊源于对财产权利的保障。为了实现保障权利的目的,往往会借助于平衡利益的方法,同时也即实现了利益的平衡。因此,行政补偿的主要功能可以归结为:一是权利保障,二是利益平衡。

[关键词] 行政补偿 功能 定位 权利保障 利益平衡

本文系作者拙著《行政补偿制度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即出)相关部分改写而成。

行政补偿的功能即行政补偿作为一种法律制度预期将会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影响。从不同的角度讲,行政补偿的功能多少不一。笔者认为,行政补偿制度核心的功能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权利保障,二是利益平衡。当然,行政补偿的功能最终能否得到切实的发挥,事实上受制于一国客观社会政治状况、行政补偿制度的具体设计以及其他相关制度的配合等[①].本文在此仅从理论上进行粗浅探讨。

一、作为权利保障机制的行政补偿制度

行政补偿是行政主体必须履行的一种积极义务。[②]因此,笔者并不赞同行政补偿是对受损权利的救济的观点,而毋宁认为它是对权利的一种保障机制,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权利进行救济也是对权利的一种保障。权利保障功能是行政补偿制度的最核心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其他功能相对于对权利的保障功能来说只能处于一种从属的地位。权利保障及其程度如何,是评价一国行政补偿制度完善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准。

(一)财产权及其保障

行政补偿制度起源于对财产的征用。因此,述说行政补偿制度的权利保障功能不能游离于财产权之外。在公民的基本人权中,财产权居于核心地位。保障个人财产权,则使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有了基本的物质保障,生命权、自由权、平等权也就有了物质前提,从而整个人权保障便有了扎实的根基。因此,对财产权的尊重构成了宪法的一个内在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国家机关作为其所属成员共同认可的一种权力象征,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还具有不可推卸的保护责任。

自然法论者认为,财产权作为个人主观权利是一种不可转让、不容侵犯的自然权利。它归属于个人,仅仅因为人之为人的属性。这种权利先于,甚至高于国家的权力。之所以要建立国家,就是为了有效地保障个人的财产权利。由此,可以推论宪法的第一规则显然是强迫国家如此来组织自身以确保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类社会中每一位成员的-包括财产权在内的-个人权利。由于基本权利保障了人民广泛的自由权利,当此种自由的行使,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宪法所要保障的公益时才予以限制。[③]

(二)财产的征用与补偿

对个人权利的这种认可既确定了公共活动的方向,又决定了政府行为的限度。它本身就是规制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所有规则的源泉。国家有义务保护个人的权利;但是,如果限制个人的权利对于保护国家的普遍权利而言必不可少,国家也必须拥有这种限制权。《人与公民权利宣言》肯定了国家的权力受个人权利的限制,国家的行为只能为个人权利提供保障,并且必须是以实现对自由的保障为目的。“但个人的自由也必须受到限制;就连最极端的个人主义者也承认,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社会生活才有可能实现。”[④]因此,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现代各国宪法几乎都赋予政府强制征用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权力。然而,这种权力的行使显然也不能是“肆无忌惮”和“为所欲为”的。“强制性权力的行使不是率性而为的,它必须经过正当化才能与社会中的一般暴力区别开来。”[⑤]财产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的可限制性,并非因为国家在法律上有对于人民的优越地位,而是以宪法肯定这种基本权利的存在为前提。因此,从法治主义的要求出发,当国家要求某一公民出让某项合法权益而使他人或全社会受益时,应当以受益人分出既有的部分合法权益给利益出让人为前提,即政府必须对财产的征用给予公正的补偿。唯有如此,宪法所保障的基本人权才能得到真正的尊重和维护,“法律所维系下的利益关系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否则必然会伤害相关利益主体进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利益活动。行政补偿正是基于上述法理所确认的一项现代法律制度。”[⑥]

财产征用补偿原则滥觞于法国《人与公民权利宣言》,[⑦]绵延发展至今,各国大都在其宪法中规定了政府的征用补偿义务。征用条款与补偿条款在法治国家被视为“唇齿条款”[⑧],须臾不可分离。即它首先承认行政主体对公民个人权利(主要是财产)的“宽容的干预”,但必须以相应补偿为代价,充分体现了其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功能。

现代意义的财产征用补偿条款则是由魏玛宪法最先确立的。该法第153条第2款规定:“公用的征用,仅限于裨益于公共福利及有法律根据时,始得行之。为公用的征收,除联邦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应予以相当补偿。”第156条规定:“联邦得依据法律,照公用征收之规定,将私人经营企业之适合于社会化者,予以赔偿收归公有。”战后德国基本法第14条第3款规定:“为公共利益起见,财产可以征收。征收应依法实行,并依法确定征收方式和赔偿金额。” 美国联邦宪法第5条修正案规定:“非依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非有正当补偿,不得征收私有财产供公共使用。”1947年《意大利共和国宪法》第42条也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私有财产在法定情况下得有偿征收之。”1947年生效的日本宪法第29条规定:“私有财产,在正当的补偿下,得为公共利益而使用之。”1993年俄罗斯宪法规定:“每个人都有权拥有私有财产”:“任何人都不能被剥夺属于自己的财产,法院判决除外”,强制划归公有“只有在事先等值补偿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由此可见,政府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享有的征用权构成了对个人财产权的实质性的制约,反过来为了保护个人财产权,宪法又以包括公正补偿在内的各种机制对政府的这种征用权设置了种种限制。

综观各国宪法,一般都规定政府对公民私有财产的征用须受到三个法律限制:其一,征用的“公益”目的性。“征用的目的,是牺牲人民之私有财产,也藉此达成一个具体的、急迫的”公益需求“,因此,征用之公益有别于一般的公益,是一种”特别选择的公益“。只有在公共利益明显大于个人因正常期望受挫而蒙受的损害的情形中,才能允许对私域予以上述必要的干预。当然,公共利益仍是一个需要作出价值评断的概念。各国往往在宪法之外另行立法,对需要征用的情形加以明确。[⑨]其二,征用的”公正补偿“。也就是说国家或者政府对私有财产进行征用,必须进行充分的、合理的补偿。”对抗政府的一系列的干预,补偿可能是一个很有力的武器。“[⑩]其三,征用的”正当程序“。诸如听证会等类似程序,以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

(三)小结

作为一项近代民主制度,行政补偿制度是在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在推翻封建专制,取得革命胜利以后,为了保卫胜利成果,纷纷通过立法将各种权利明确和固定下来,并将权利保障奉为至上的原则。这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商品交换关系总和的“市场”,它对于法律的最初始、最本能、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自由、平等和权利保障。[11]法治的思想渊源于自然法的理念,根植于商品经济的土壤。其基本内涵是:法律至上,以制约权力为手段来保障权利。没有对市场主体权利的充分保障,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因为没有相应的补偿,就会使市场主体如履薄冰-他们无从预计自己的财产何时将被无偿征用。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行政补偿起源于财产的征用,但是今天行政补偿的原因行为已经不限于征用,对于行政主体的一切合法职权行为及其附随效果导致公民合法财产的损失都要给予补偿;另一方面,需要补偿的权利也不再仅限于财产,包括财产权在内的一切公民的合法权益受损都应得到补偿。

二、作为利益平衡机制的行政补偿制度

利益冲突在任何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法正是起源于利益的对立、矛盾和斗争。利益调节或再分配是法律的一大功能。法律公平与否,取决于利益平衡与否。对复杂的利益冲突寻找和发现适当的组织和程序模式并进行法律规范,也正是行政补偿制度的基本任务。

1、利益三分:个人、国家与社会

根据美国社会法学者庞德的学说,法律的作用和任务在于承认、确定、实现和保障利益,或者说以最小限度的阻碍和浪费来尽可能满足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为此,就必须对各种利益加以分类。庞德根据耶林的学说,将利益分作三大类: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个人利益是直接从个人生活本身出发,以个人生活名义所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公共利益是从政治组织社会生活角度出发,以政治组织社会名义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社会利益是从社会生活角度出发,为维护社会秩序、社会的正常活动而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12]

单从学理上讲,笔者认同庞德对利益的“三分法”。但是,庞德所称“公共利益”实指国家利益。在我国语境中,习惯于将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统称为“公共利益”。笔者认为,对利益进行学理上的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利益的本质与内涵,对利益的分类不能再人为引起不必要的混淆。为此,本书采用个人利益、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三分法”。但是,为了行文的便利,并照顾汉语用语的习惯性,我们也将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统称为公共利益。在此,理论上的精确性暂时让位于行文的便利性。譬如,行政补偿制度要求行政补偿的原因行为要具有“公益性”,此处所指“公益”就应该包含了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

然而,我国传统法学理论中一般不认为社会利益是一种独立的利益,在西方也有同样的观点,比如边沁就认为“个人利益是唯一现实的利益”,“社会利益只是一种抽象,它不过是个人利益的总和”。但是否认社会利益独立存在的观点是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客观实际的。在理论上也是不堪一击的。社会利益的确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其本质上是个人利益,但它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社会利益只不过是每个具体的个人利益之一部分的总和。易言之,每个具体的个人其中一部分利益总是与其他人的一部分利益是共性的[13].因此,社会利益是源于个人利益而又独立于个人利益的一种利益。社会本身是利益的直接享有者,最终惠及个人。

另外还有一种观点是将社会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混同。在此,有必要对此予以分析和辩正。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是有区别的。第一是利益的主体不同。社会利益的主体是公众,即由不特定多数人组成的公众社会。“社会利益的主体不能与个人、集体相混淆,也不是国家所能代替的,尽管社会利益表现在权利形式上,其主体可以是公民个人、法人、利益阶层或国家。”[14]我国法学理论与立法上通常都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并列在一起提出,这常常给我们造成某些错觉。但是,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提法是计划经济时代基于所有制的三种形式而言的。“这种划分在逻辑上是穷尽的。”[15]在今天,所谓集体利益如果相对于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来讲,它毋宁就是一种“多数”的个人利益。譬如,某个农村集体小石灰窑的“集体利益”(如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相对于社会利益(如追求环境保护)来讲,就是个人利益。第二是社会利益有其自己的内容。尽管关于社会利益的理解多种多样,但一般认为,社会利益关涉经济秩序与社会公德。而国家利益则偏重于指国家作为法人的利益和作为社会利益捍卫者的利益。[16]如在国际交往之中的民族利益或者国家安全等利益。

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二者的关系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公共利益本质上是个人利益。但公共利益一旦从个人利益中分离出来就具有相对独立性。

2、个人与公共-利益冲突的现实性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凸显了他们之间的斗争性或对立性。如果认为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总和,则仅从逻辑上讲,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无从发生冲突。这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公众”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包含了个人,而整体不可能和其组成部分发生冲突。因此,必须首先明确,我们所说的冲突,其实是指不同部分之间的冲突,即一个或一群个人的利益和另一群或一个人的利益之间的冲突,即使是一个公民和其他所有公民之间的利益冲突,把它说成是这个公民和“公众”之间的冲突也是不准确的,因为“公众”也包含了他,而他不可能和自己发生冲突。但是,个人却可以在不同的利益之间做出不同的选择。假设,某地政府为了公共-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决定要修一条公路,而这条公路将要穿过某一位农民的苹果园。虽然,公路修好之后,这位农民也必然利用其行车,也就是说公路的修筑也会并且一定会给这位农民带来益处,但是,如果要让这位农民在保护果树与行车方便之间做出选择,很可能农民不同意公路穿越自己的果园。这时,农民实际上是放弃了能够分享的包含在“公共”利益在内的那部分个人利益,而倾向于坚守自己的“纯粹”个人利益。然而,农民放弃的包含了自己的利益在内的公共利益中的那部分不是可以单独分割出来的,也就是说公共利益不是按份的。一如笔者前文论及,公共利益是一种源于个人利益但又独立于个人利益的利益。公共利益不可能是某个社会成员独占的利益。因而,每个社会成员总是反对从自己的个人利益中分离出公共利益,总是希望能从公共利益中多分得一份利益。因此,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就有了冲突的现实性。

3、个人与公共-利益平衡的必要与可能

在社会秩序中,个人与社会之间肯定会有合作的空间,也肯定会有相当紧张的空间。利益冲突无处不在。这也是法律制度存在的价值之一。但是,这并是说可以让某一个具体的利益冲突没完没了。冲突的无限膨胀必然引发制度性的危机。因此,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必须寻找调适与消解的途径与机制。

现代法治则要求“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行政法最根本的问题都是如何协调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从现代各国的行政法状况看,无论是立法者、执法者还是司法者,都不再在两者之间发生冲突时,当然地认为公共利益或个人利益优先。进行利益衡量成为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基本方法。而衡量的结果,正是为了实现两者的平衡。”[17]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将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在我国传统理论和制度中,存在一种公共利益至上的倾向。行政立法只是行政管理的手段,立法过程中往往只考虑公共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只能说是体现一种道德上积极的观念,从法律的公平和正义的角度看,却未必可行。公共利益至上方法论的运用会损害个人追求利益的积极性,影响公共利益实现过程中的民主性,从而导致社会利益总量的下降。”[18]其实,“社会或国家并不是什么深不可测的神秘之物,它们无非就是处于特定社会关系的个人;忽略了个体,就不可能有意义地谈论国家与社会。”“国家不是天经地义的。它的存在是为了个人服务,而不是反过来。自由主义要求,个人权利被作为公共权力的起点和终点。”[19]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个人才是道德和政治义务的真正本源”。[20]庞德指出:“17世纪曾经一度对公共利益推崇备至,只考虑统治者利益而扼杀了个人的道德和社会生活,以至保护个人权利的《人权宣言》和《权利宣言》应运而生。今天,若不适当地强调社会利益同样是危险的。”[21]

社会和国家必然是由众多个人组成的;在这个意义上,个人利益也就是社会和国家利益。因此,保护个人利益也就等于是在保护公共利益。譬如,财产权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个人权利,但对它的法律保护无疑将促进整个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因而具有显然的社会价值。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正如亚当。斯密的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论证所隐含的那样,每个人对于个人利益的追求(其中并不必然排除理想和正义的追求),完全有可能导致社会共同福利的提高。”[22]

严格地从逻辑上讲,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不可能“平衡”的。因为整体利益总是大于其组成部分的利益的。但是,如果从行政职权行为的整体考察的话,利益的平衡则是可能的。当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行政主体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合法行使职权可能造成某个人或某些个人利益的特别损失,从而,发生了第一次不“平衡”的结果。但是,接下来,行政主体必须给予受到特别损失的某个人或某些人以公正补偿,从而,发生了第二次不“平衡”的结果。然而,从整个行政过程来看,却是可能达到平衡的。正是因为方向相反的两次过程中的“不平衡”,达到了整个过程的作为结果的利益的平衡。或者说,正是因为发生了第一次的不平衡,才需要行政补偿这种制度的功能发挥其第二次“平衡”的效用。“行政领域不同性质的权利义务不对等关系是倒置的,倒置的不对等关系的存在,体现了行政法的平衡精神,也使得行政法的平衡状态成为可能。”[23]

4、小结

在现代社会,政府所追求的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本质上应该是一致的。“行政法所保护的、所应保护的是一种以公正为核心的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致关系。”[24]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不存在谁上谁下的问题。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基于“正义”的立场,实现法权的最大化。[25]典型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与极端的整体主义的价值观都是非理性的。然而,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性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虚设。在现实生活中的某一具体时空之下,两者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冲突与矛盾。为此,就需要从社会的现实物质条件出发,用法律的手段对二者加以协调,以实现最大限度的正义。按照罗尔斯的观点,社会公正既不容许为了少数人的更大利益而牺牲多数人,也不容许为了多数人利益或者社会整体而牺牲少数人。[26]但是,由于社会的一体性,而且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际交往的频繁,社会连带关系确实在更大程度上得到发展,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全、安定与协调发展并最终使个人利益得到保证,公共利益也必须首先得到维护。也就是说,公共利益相对于个人利益具有暂时的优位性。国家为了维护公益必须掌握具有强制性的大量权力,进行各种社会管理活动,虽然这些活动常常造成对个人利益的侵犯(包括合法与违法),也不能停止行政主体执行公务的行为,而只有在造成损失后给予补偿,从而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

行政补偿制度利益平衡的功能表现为对于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重要性作出估量,并为协调利益冲突提供标准和方法,从而使利益得以重整。行政补偿制度利益平衡的理论上的逻辑是,一方面,法律不能只考虑公众(社会或国家)一方利益,也不能仅仅照顾个人一方利益。个人利益的实现不是现代公平价值的全部内容。另一方面,主张社会利益只是为了对个人利益的适度限制,而不是彻底否定个人利益。“完全纯粹意义上的社会本位或强调社会利益是市场经济本身所无法接受的,也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27]个人的利益不获承认,人们则会丧失致富的动力和降低工作的积极性,就会无精打采,毫无效率,对自己和社会的未来逐渐丧失信心。行政补偿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在于协调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于一个良性的法律和社会秩序之中。

-(作者系河北科技大学讲师,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硕士)

[①] “规模效益”是经济学上的一个重要词汇。实际上,法律制度功能的发挥也受制度规模的影响。只有形成一个相关领域的制度群或称制度丛,其中某一制度才能借助与其他制度的相互关系得到尊重并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②] 关于行政补偿的法律性质,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行政责任;有人则认为将行政补偿作为一种具体行政行为看待更为可取。笔者认为将行政补偿定性为一种积极的法律义务的更为合适。

[③] 陈新民著:《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8-349页。

[④] [法]莱昂。狄骥著,郑戈、冷静译,《公法的变迁》,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⑤] 季卫东:《“应然”与“实然”的制度性结合》,载[英]尼尔。麦考密克、[奥]奥塔。魏因贝格尔著,周叶谦译:《制度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代译序VIII.[⑥] 参见章剑生:《论行政补偿》,载《法学与实践》1994年第3期。

[⑦] 其规定是:“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系必要时,且在公平而且预先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⑧] 参见陈新民著:《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26页。

[⑨] 征用乃重大公益的急需,为了“大我”,理应牺牲“小我”,理智的人民当会忍受这种合理的牺牲。但是,征用的目的,必须严格限定,否则,人民辛苦而累积的财产,即可被滥权侵犯。Jean Bodin(1530-1596)的一句话,虽不能不谓夸张,但足令人省思,这句话是:“人民对自己的杀父之仇,容或可忘;但是,对剥夺财产之怨恨,终生不忘!(参见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版,第482页。)

[⑩] [美]路易斯。亨金等编,郑戈等译:《宪政与权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57页。

[11] 孙笑侠著:《法的现象与观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页。

[12] 沈宗灵著:《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92页。

[13] 如有的学者就指出:“个人利益是单个社会成员所具有的各种利益,包括自身的特殊利益和所分享的公共利益。”参见叶必丰:《论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载《学术季刊》1997年第1期。

[14] 孙笑侠著:《法的现象与观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15] 孙笑侠著:《法的现象与观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16] 沈宗灵著:《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93页。

[17] 甘 文著:《行政与法律的一般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50页。行政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关系通常体现为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差别与冲突。但公民权利和行政权力的关系本身却不仅仅是行政法问题,还涉及到宪法问题。公民权利与行政权力的抗衡始终是以公民权利所依托的国家权力与行政权力抗衡为基础。

[18] 甘 文著:《行政与法律的一般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页

[19] 张千帆著:《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2、480页。

[20] [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译序第46页。

[21] [美]庞 德著:《普通法的精神》,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47-149页。

[22] 苏 力著:《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1页。

[23] 罗豪才、甘 雯:《行政法的“平衡”及“平衡论”的范畴》,载罗豪才主编:《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24] 叶必丰著:《行政法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第12页。

[25] 参见童之伟:《法权中心的猜想与证明-兼答刘旺洪教授》,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6期。

[26] [美]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页。

[27] 孙笑侠著:《法的现象与观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行政补偿及功能定位论文 篇2

数控机床由于可以根据输入代码自动完成对复杂共建轮廓的加工,越来越受到制造行业的重视。但是,机床在部件设计到装配过程中,加工和装配工艺等原因,造成机床本身存在误差,导致加工零件轮廓与设计轮廓存在较大误差。近年来,随着加工件精度要求不断提高,对机床的加工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误差补偿技术在提高机床精度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1,2]。

对于三轴机床,存在21项几何误差[3]。每个运动轴存在3个方向的平移误差、绕3个轴的旋转角度误差以及3个运动轴间的垂直度误差。在这些误差中,对机床精度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移动轴在其运动方向的位置精度。

1 位置精度产生原因及评价

影响机床运动轴运动方向的位置误差主要有反向间隙和螺距误差[4,5]。

反向间隙:丝杠和螺母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当正转变为反转时,在一定的角度内,尽管丝杠转动,螺母需要在间隙消除后才能带动工作台运动,这个间隙成为反向间隙。反向间隙的存在会影响到机床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从而影响机床的性能。因此,为了得到良好的动态运动特性,必须对其加以补偿。

螺距误差:机床的滚珠丝杠的制造存在误差,丝杠的螺距制造完成时并不是完全均匀的,在机床的使用过程中,经常加工某特殊外形的零件也会导致丝杠磨损不均匀,造成螺距的不均匀,由丝杠螺距造成的误差称为螺距误差。螺距误差对机床的定位精度会产生很大影响,当温度变化时,丝杠的热变形也会造成螺距误差的变化,因此,对螺距误差的补偿是非常必要的。

关于定位精度与重复定位精度的评定方法,我国在《机床检验通则》第二部分“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确定(GB/T 17421.2-2000)”中给出了通过直线测量机床的单独轴线来检验和评定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方法。

位置偏差Xij,为运动部件到达的实际位置Pij与目标位置Pi之差:Xij=Pij-Pi。

式中,Pi为运动部件要达到的位置,Pij为运动部件第j次向第i个目标位置趋近时实际测得的到达位置。某一位置的单项平均位置偏差

上式表示由n次单向趋近某一位置Pi所得的位置偏差的算术平均值。某一位置的反向偏差Bi可以表示为:

即从两个方向趋近某一位置时两单向平均位置偏差之差。轴线反相偏差为沿轴线或绕轴线的各个目标位置的反向偏差的绝对值

在某一位置的单向定位标准不确定度的估算值Si↑或Si↓:

因此,轴线单向定位精度A↑或A↓可表示为:

于是,轴线双向定位精度A表示为:

2 位置误差测量原理

测量机床定位精度的仪器一般采用激光干涉仪。Renishaw的XL-80激光干涉仪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XL-80激光头,XC-80环境补偿器及其传感器,直线、角度测量光学组件,XL-XC USB电缆组件,三脚架,以及Laser XLTM软件。

激光干涉仪对测试环境有较严格的要求,测试时,要求环境最好处于恒温中,测试前需开机运行机床半小时左右,使机床各部件达到热稳定,各进给轴处于较好润滑效果,尽量避免空气流动和润滑不均造成测试精度的降低。

激光干涉仪的安装光路为激光头—分光镜—反射镜,在测试过程中要确保激光干涉仪的光路与运动轴的轴线相平行,这是激光干涉仪调光的基本准则。在调试时可选择先调试反射镜或分光镜,其目的是保证被反射的光返回到激光头的接收孔内,然后再放上分光镜或反射镜,使干涉光返回到激光干涉仪的接收孔内,若激光干涉仪稳定亮起三盏以上的绿灯,则调光结束。

两列相互干涉的光,当其中的一列光波向相对于另外一列光波移动时,在相干光的某处相干涉的明暗条纹间产生移动,且明暗条纹出现的次数是两列光相对移动的距离除以波长的二分之一的整数倍。激光通过分光镜,光束一分为二,一束射向一个固定反射镜形成参考路径,另一束射向可移动的反射镜形成测量距径。这二反射镜所反射的光,回到分光镜内重新会合,合并成一道光束并产生干涉条纹射至光电传感器,传感器感测出这些条纹的明暗变化,经由信号处理电路加以处理,即能计算出移动反射镜所移动的距离。

3 定位误差补偿实验及结果

数控系统一般自身带有螺距误差补偿和反向间隙补偿功能。用Renishaw XL-80激光干涉仪对机床的定位精度与重复定位精度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其反向间隙和螺距误差进行补偿。测量时,根据“机床检测通则”,对每一进给轴,每米至少选择5个目标位置点,并且在全程上至少也有5个目标位置。对本机床测量时,X、Y轴行程均为600mm,测量间距取等距20mm,而Z轴因其行程较短,只有300mm,测量间距取等距10mm,使得三进给轴均满足目标位置点每米多于5个的要求。根据公式,可以求得误差补偿值。在补偿过程中,对于轴线双向定位精度的补偿方法,只需要补偿各点的位置误差,不需要补偿反向间隙;对于轴线单向定位精度补偿的方法,位置误差和反向间隙均需要补偿。根据激光干涉仪对机床的测量结果,将所得的各轴反向间隙写入数控系统,并使反向间隙有效,将丝杠的分段的螺距误差生成数控加工补偿程序写入数控系统,即可完成反向间隙与螺距误差的补偿工作。

补偿前,X轴定位精度测量结果:均偏差范围M,16.830;系统偏差E,17.260;单向重复R↑,5.127;单向重复R↓,4.548;反向差值B,1.240;定位精度A↑,20.367;定位精度A↓,20.452;定位精度A,21.073。

补偿前,Y轴定位精度测量结果:均偏差范围M,24.650;系统偏差E,24.900;单向重复R↑,1.222;单向重复R↓,1.514;反向差值B,0.500;定位精度A↑,25.229;定位精度A↓,25.778;定位精度A,25.778。

由于采用了滚珠丝杠和电机丝杠直接连接,反向间隙在补偿前已经具有很高的精度,其偏差值较小,电机经联轴器直接与丝杠相连接的安装方式具有较小的反向间隙。经实验验证,反向间隙补偿效果不显著,甚至会产生微小上浮量,因此在本机床只对螺距误差进行补偿。

补偿后,X轴定位精度测量结果:均偏差范围M,1.900;系统偏差E,2.600;单向重复R↑,2.663;单向重复R↓,1.665;反向差值B,1.433;定位精度A↑,3.456;定位精度A↓,3.194;定位精度A,4.005。

补偿后,Y轴定位精度测量结果:均偏差范围M,4.933;系统偏差E,5.400;单向重复R↑,0.924;单向重复R↓,1.058;反向差值B,0.633;定位精度A↑,5.113;定位精度A↓,5.446;定位精度A,5.746。

补偿后,三轴定位精度分别为4.005μm、5.746μm、3.271μm,与补偿前相比有了较大提高。而由于受到螺距误差补偿影响,反向间隙仍有微小上浮,但仍在预期精度范围内。

参考文献

[1]吴敏镜.超精密加工技术的现状和展望[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2,38(3):1-3

[2]P.A.Mckeown.The Role of Precision Engineering in Man-ufacturing of the Future[J].Annals of the CIRP,1987,36(2):495-501

[3]王清明.超精密车床几何误差分析与补偿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1999

[4]吴敏镜.超精密加工的概况与展望(上)[J].机械工艺师,1992,(7):37-38

港口物流中心功能及定位分析 篇3

关键词:港口;国际物流中;物流中心运作模式

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海运港口在现代国际生产、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有资料表明,世界贸易周转量的90%是通过水运实现的。海运运量占全世界贸易总体运量的80%。港口已成为保障一国经济顺利运转的生命线,是国际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当今时代,港口作为国际运输的枢纽和国际经贸的支撑点,参与经济腹地资源要素分配与综合物流配送的作用更加受到重视。因为港口拥有海、陆两大辐射面的优势,不仅起到连接世界性和区域性生产贸易和消费的中心纽带作用,并且开始变被动为主动,主动策划、积极参与各种经济活动,在更大程度上为这两大辐射面服务。这种职能和角色的转变源于港口已从过去单一的运输服务向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后勤基地转变,从单一的中转站功能向物流分拨中心转变。而在经济新形势下则进一步要求将港口逐步建设成为高度现代化、商业化和信息化的国际物流中心和区域经济中心。

欧洲海港组织对港口的定义为:港口是由一定的水域和陆域及相应设备,从事接卸船舶、存储货物,同时包括海运相关贸易企业的活动。我国《港口法》定义港口为:港口是指具有船舶进出、停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仓储等功能,有相应的码头设施,有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域组成的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流术语标准》给物流中心下的定义是: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应具备符合下列要求:主要面向社会服务;物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大;少品种、大批量;存储、吞吐能力強;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凡从事大规模、多功能物流活动的场所即可称为物流中心。由于国际物流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这种物流是国际间贸易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最终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就大范围国际物流而言,某些小国家或地区可能成为物流中心,如我国香港、新加坡等就具有国际物流中心的地位。其次自由贸易区、保税区等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物流中心的功能。就小范围而言,港口码头、保税仓库、外贸仓库等都可以成为国际物流中心。当前人们所说的国际物流中心多指由政府部门和物流服务企业共同筹建的具有现代化仓库、先进的分拨管理系统和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外向型物流集散地。国际物流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大规模集结、吞吐国际货物,因此必须具备运输、储存、保管、分拣、装卸、搬运、配载、包装、加工、单证处理、信息传递、结算等主要功能,以及金融、贸易、展示、货运代理、报关检验、物流方案设计等一系列延伸功能。

港口历来都是各国对外经济的门户,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港口的功能和角色已发生多次转变。以20世纪60年代为分水岭,在此之前的港口属于第一代港口。我们称之为“运输中心”,其主要功能是运输、转运和仓储。集散大宗的散货与液体货物,港口规模主要依赖港口腹地的资源货物的充足状况。第一代港口主要运输的货物以杂货为主。主要功能定位在运输方式的转换,即从水路到陆路的转化。在主要的生产特点方面,以货物流通为主,很少提供相关的增殖服务。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出现了第二代港口,我们称之为“配送中心”,其主要功能是在运输、转运和仓储基础上再加上管理和加工。在这一阶段,扩展服务的思想开始出现,港口从功能上开始以运输型向集运输、工业和商业活动并存转变。活动范围也从单纯的装卸、储存、航运服务增加了货物转变、拆装等工业与商业服务。在这一阶段,以集装箱运输代替杂货运输是其发展的主要特征,集装箱吞吐量成为现代港口功能和地位的主要标志。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以及国际经济、贸易、航运和综合物流的发展要求。第三代港口开始出现,我们称之为“综合运输物流中心”。第三代港口的决定因素是技术和信息,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真正意义的现代流通开始形成。物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在物流活动的应用,有效整合了港口物流各要素,形成可以实时控制的整体物流系统,港口角色开始转变为信息处理中心、运输配送中心、商贸金融服务中心的结合体,实现了现代港口发展的质的飞跃。这一阶段的港口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以港口为中心,以海运、海陆空联运为特征的现代港口物流中心。目前世界上的大港口,如鹿特丹港、纽约港、汉堡港、马赛港等都是著名的国际物流中心。

作为国际物流中心,港口的枢纽功能已逐渐让位为平台作用。大范围的公路网和铁路网以及信息网络在各国、各地区的建成,以前的经济腹地为港口供应货源的模式,逐渐被港口为所在腹地提供信息支持、决策帮助和运行基地的模式取代。世界各大港口物流中心功能虽然几乎相同。然而由于政治、经济、地理等各方面的原因,各港口的定位却各不相同,运营模式也各有特色。在我国。目前各大港口也正在朝着物流中心转化,上海、广州、天津、深圳、宁波、厦门等港口都在积极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因此有必要结合国外港口物流的发展经验,探究国外物流中心的成功运营模式,指导我国港口物流中心的定位和建设。本文将港口物流中心运作模式分为以下类型:

第一,地主型港口物流中心。此模式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港口地区码头设施、临港工业以及其他设施的用地等,该部门拥有经营管理自主权和土地使用权。港口物流中心是其中部分仓库和堆场组成的公共型港口物流中心。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只负责管理、提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本身不直接参与物流中心的经营。该部门实际上相当于一级政府机构。当物流中心建成后再有重点地选择业务基础牢固、信誉好的物流经营方加盟。逐步吸纳工商企业加入物流中心,工商企业可将原材料采购、配送等职能交物流中心负责,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参与供应链管理。地主型港口物流的管理模式代表着当今世界港口发展的一大方向,目前鹿特丹港、汉堡港等港口所采用的都是这种管理模式。以鹿特丹港为例,其土地、岸线和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属于鹿特丹市政府,市政府下设港务局,负责港口的开发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港务局对港区内的土地、码头、航道和其他设施统一规划和投资开发,在港区内开辟专门的物流中心。重点引进和布局与港口相关的产业。参与经营的私人企业以租赁方式进行,一般只需投

资码头上部的机械设备、库场及其他辅助配套设施,这样有利于更多的私人企业参与该港的经营。

第二,合资型港口物流中心。此模式即多方合资经营港口物流中心。以港口为依托,联合数家海、陆运输企业组成物流中心,甚至可以以股份制形式组成现代物流中心,成为装卸、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的统一体,开展一条龙、门到门、架到架的综合性服务。该模式的优点是一方面可以解决港口资金缺乏的困境。另一方面通过与国内外先进的物流企业进行合作,可以更快地了解和掌握国际上现代物流中心的经营、管理和运作方式。其典型代表为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安特卫普在港口物流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港务局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港口基础设施,而物流、土地开发以及海运业务则由私营物流运输企业经营,并预留了大批地块用于发展内陆河两岸的配送业务。这样当地政府融资经营港口的渠道变得多元化,降低了投资各方的风险。

第三,独立型港口物流中心。即港口企业自行组织专业化物流中心。这种模式的物流中心在组建过程中,注重建立港与港、口岸与口岸之间的沟通管道,以港口为联结点,建立企业、城市、区域、全国性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提供一条龙的、完善的物流服务。汉堡港和香港港物流中心的运作就属于这种模式。香港港的主要特点是物流企业行业相关度高,实行一条龙经营和一体化服务,物流中心充分利用港口各项资源和设施,与海关等有关各方联合协作,为企业提供包括腹地运输、拆装箱、报关、报验、包装、质量控制、库存管理、订货处理和开具发票等在内的一体化物流服务;并充分利用其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利条件为企业提供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服务,提供货物在港口、海运及其他运输过程中的最佳物流解决方案以及其他辅助性增值服务。

第四,联合型港口物流中心。即港口与保税区,或者与所在城市共同组建物流中心。联合型物流中心注重发展临港工业和与国际班轮公司联盟。港口所在地政府在调整港口产业、产品结构方面提供帮助,解决港口用地、仓储、疏港道路等方面的困难。港口与国际班轮公司之间的联盟是基于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班轮公司实行的是定线、定港、定班、定时的运输方式,有利于港口形成综合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而且可以拓宽港口投资渠道。新加坡港大胆创新,在运作上所采取的是供应链型物流中心和联合型物流中心两者相结合的模式。新加坡港执行自由港政策,直接投资建设港口设施。并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如开辟大面积的保税区,对中转货物提供减免仓储费、装卸搬运费和货物管理费等,以吸引世界各国船公司。进一步巩固其国际航运中心地位。

行政补偿及功能定位论文 篇4

及业态定位、功能布局说明

一、项目地理位置:

江华春晓商业广场位于江华县唯一一条老商业街春晓路核心地段,北面临街为春晓路,南面为教邮小街,东为永发路(暂定),西为盛世路(暂定)。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东面入口为长征路,西面临近江华县政府;往西步行离萌渚路仅约3分钟、往东长征路约100米。距离火车站、汽车站都非常便利。附近有爱塞丽雅大酒店、咖啡地带等休闲场所。

二、项目配套设施:

江华春晓商业广场总占地面积8000平米,总建筑面积26000平米,单层面积为6000多平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共四层。工程建筑为全框架结构。拥有配套完善的设施,其中包括双向扶梯、中庭天井、休闲小站等;外围有临时停车场,100米临街广告展示橱窗。

三、项目经营优势:

江华春晓商业广场是由零陵永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江华分公司鼎力打造而成,与江华瑶族自治县市场服务中心联合管理。

商场将携手大型知名连锁西式快餐、国内连锁品牌电器等作为战略合作伙伴,集品牌旗舰店、精品服饰、鞋类、中外化妆名品、义乌小百货、新型超市式农贸市场为一体,引领江华商业购物新概念,满足顾客“一站式”消费的大型商业购物中心。

春晓商业广场是江华首家商业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主题概念型购物中心,拥有上万个商品,200多种品牌,50多个精品旗舰店。可以满足春晓路每日上万人次的消费需求。

春晓商业广场将依照江浙商业发展新模式,全力打造江华购物中心时尚新坐标。

四、项目业态定位:

春晓商业广场是江华首家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主题概念型购物中心;

主力店:大型知名连锁西式快餐、国内连锁品牌电器;

次主力店:50多个精品旗舰店;各类品牌化妆品、名品服饰、鞋类中心、名牌皮具箱包、世界精品钟表眼镜、著名金银珠宝品牌。

五、功能配套:

药店、眼镜、银行、移动、联通、电信营业厅、美容美发造型、美甲专门店、宝贝孕婴生活馆、玩具总动员、咖啡茶座等等。

六、春晓商业广场各楼层经营布局如下:

-F1生活 实惠(新型农贸市场):6000M2,共322个内摊位,40个市场门面店,经营农贸产品、肉类、水产品、鲜活产品、各类海产品、水果蔬菜、调味佐料等;

F1外铺优雅 潮流(精品旗舰店):大型知名连锁西式快餐、国内连锁品牌电器,一线品牌形象展示店、各类食品经营店;

F1内铺炫目 酷感(名品中心):国际国内名品化妆品、金银珠宝、钟表眼镜、视听数码、手机电脑、皮具箱包、名烟名酒名茶、一线品牌服饰、鞋类;

F2休闲 商务(品牌服饰、鞋类):大型知名连锁西式快餐、国内连锁品牌电器、精品男装、女装、时尚休闲装、男正装、淑女装、商务休闲装、运动品牌;

行政补偿及功能定位论文 篇5

教学目标 有效课堂 要求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终点,它存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线、灵魂。它不仅关切到教学活动的趋向,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方式,一节“好课”判断标准也绕不开教学目标的关照。教学实践活动中,如何预设教学目标,这不仅是教学理论问题,也是教学实践问题。本文以教学目标关涉的课堂教学的功能、价值,以及预设的规范及要求进行说明。

一、教学目标何以关涉着一节“好课”

何谓教学目标?目前,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主体预先确定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可以测度的教学结果[1]。从结果的形态上看,它既是教师对“教”的效果的提前预见,也是对“学”的结果的设想,且这种预设内含有稳定与变化、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从实施过程上看,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系列教学活动的参与方可达成,教学行为的具体描述(包括教学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只是其外化的载体。

可见,教学目标直接关切着教师应当向学生“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何种程度”的问题。这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结果的问题,它还直接关乎着整个教学行为的有效性问题。美国学者鲍里奇曾提到有效教学的关键是清晰授课,也即告知学生课时目标[2]。换言之,教学目标与有效教学又有何种联系?

1.教学目标制约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是学习者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后所应达到的教学效果的具体描述。这一描述不是随意化的结果,它是教师在充分分析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认知特点和教学辅助手段之后的一个综合研判。可见,教学目标是融合着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介四个要素构成的教学结构。现实中对教学四个要素的不同组合产生了各异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因其组成要素的结构组合不同会有不同的形态,它是为教学目标而生的一种教学模型,制约着具体的教学策略。诚然,这一教学结构着力解决的是“怎么教”“如何学”和“教到何种程度”的问题。

2.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基本走向

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首先要关照的问题就是教学目标,它决定着教学该向何处去的现实选择,也即教师应当向学生“教什么”的问题。其实,“教什么”是对教学内容的高度精炼概括。“教什么”的问题明晰后,才能围绕“教什么”设计系列教学活动以及活动实施的方式等。所以,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是否合理。这也迎合了物理学的耗散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初始细小的变化能在以后产生极大的差别,也即由无序达到有序。这也预示貌似平凡的教学目标设计直接决定着整个教学活动的优劣。

3.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根本依据

一节课是否成功该如何判断?其依据在哪里?当然,课堂教学成功与否有许多判定指标。从微观角度讲,一节课的优劣一般地说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素质等方面考虑[3]。从宏观角度讲,一节课具体成效如何还要回到教学目标中考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课程标准的功能:“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学有效性的意蕴要求教师在教学系统设计中尤为注意教学目标的预设。

现实中又该如何预设教学目标?这既是教学实践问题,也是教学理论问题。教学目标预设涉及到诸多要素,如主体、准则、价值取向、参考依据和表述等。下面仅就教学目标预设的规范及要求进行说明,同时以预设背后的实践形态强调这种预设的实践价值。

二、教学目标预设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预设要全面

教学目标是一个由若干具体目标组成的多层次、多维度的目标系统。从纵向层次上看,教学目标包括课堂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学科目标、课程目标以及教育目的。从横向层面上看,教学目标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这里的“全面性”意味着教学目标预设不能有所遗漏。“不能遗漏”是指任一课时教学目标的预设要从其上位目标的一般要求作为思考起点,具体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思考、谋划,深挖一节课可以且有必要呈现的教学目标,也即教学目标预设的最大化原则。诚然,这里的最大化原则不是教师每节课都按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格式机械地陈述、画地为牢,而是把三维教学目标“当作思考教学目标的一条重要原则,然后根据具体的内容、学生与情境来确定目标的重点”[4]。如此一来,设定的教学目标就是“全面性”的目标,这里的“全面性”是个相对概念,它是针对具体的教学场域而言的全面。

目前,教学目标预设热衷知识与技能目标,淡忘或轻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缺失学生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一问题背后折射的是基于“考试”的课堂教学目标预设思维,是应试教育情结在教学目标设计上的体现。为使教学目标设计得较为“全面”,教师要把三维目标作为思考设定教学目标的原则和方向,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情境合理预设教学目标[5]。教学目标预设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中,尤为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预设思考。下面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经常不被教师重视,从而导致教学目标预设的非全面性。

七年级英语(上册)《This is my sister》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通过单词游戏,能够记住新单词;2.通过听说练习,能够掌握对人物提问和回答的基本句型;3.通过巩固训练,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介绍他人。

从该课的教学目标预设看,它仅预设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缺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本节课是否需要预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呢?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掌握“This is my……”句型,教材也是从家庭成员的介绍入手练习、巩固“This is my……”句型。家庭是一个人重要的社会生活领域,围绕“家庭”设计相关活动能够升华学生对家庭亲情的感悟和珍惜,从而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际教学活动中,该教师在课堂的最好环节播放了央视公益广告Family,宣告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束。教师这一无意之笔恰是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环节,但这位教师却没有刻意关注,这也反应了教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预设意识的缺失。

2.教学目标预设要准确

“准确”讲究的是教学目标预设中内在的逻辑要求和语言规范。具体而言,“逻辑”强调的是教学目标间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层级关系,不能相互包含,同一教学目标的预设不能重复。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既有整体意识,又有部分观念。毕竟一节“好课”的实现关乎到教学目标的整体优化,但整体优化的基础是各教学目标的独立实现。因此,教学目标预设时要从逻辑要求和语言规范方面提升准确性。

如在初中八年级英语(上册)《Whats your hobby?》一课中,一教师把该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知识目标】1.能根据音标正确拼读并运用单词表中的单词及短语,如hobby,poem,maybe,collect stamps等。2.能正确地运用不同的方式,如like/enjoy/prefer/

be fond of/be interested in+doing结构来表达兴趣爱好。3.能运用本课所学语言,就自己和他人的喜好进行交流。【能力目标】1.能听懂有关喜好的话题,并能听懂朋友的邀请。2.能正确地谈论爱好,根据实际情况拒绝或接受朋友的邀请。3.能正确朗读课本的文本材料,在图片提示下基本读懂谈论爱好的文章。4.能正确地写出自己和他人的兴趣爱好,能根据图片写一个跟爱好相关的小故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有益于学习和身体健康的兴趣爱好。

由以上教学设计可以看出,该教学目标预设不清晰。首先,“能运用本课所学语言,就自己和他人的喜好用英语进行交流”是一种能力目标,它不应是知识目标的范畴,不应在知识目标中预设。其次,在能力目标中,目标1和目标2在对象所指上又相互交叉,“能听懂有关喜好的话题”和“能听懂朋友的邀请”本应是不同活动的目的取向,二者在难度上没有差别。相反,“能听懂有关喜好的话题”和“能正确地谈论爱好”、“能听懂朋友的邀请”和“根据实际情况拒绝或接受朋友的邀请”才是目的取向一致基础上的不同能力要求。这是对教学目标间不能相互包含逻辑的违背,否则会影响教学目标达成活动的准确设计。逻辑的同一律要求概念必须保持与自身的同一,不得在不同含义的相同词语之间进行变换,以保证思维的确定性,否则,就会削弱教学目标达成活动预设的针对性,造成教学目标因没有对应的执行活动而虚设、落空。

“语言规范”强调的是教学目标的表述清晰、具体,忌笼统、模糊。以往教学目标设计表述中教师较多地使用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诸如“了解、掌握、理解、应用”等词汇。这些描述心理活动的词语之间界限不易于简单区分,学生更难于明白其具体程度要求。因此,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尽可能地使用行为描述性语言,诸如列出、指明、辨别、背诵等词语。因为只有行为术语才能够清楚、具体地表现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6]。如一教师对高二英语《reading and vocabulary module》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设计为“了解克隆的相关知识,加深对科学发展的认识”,“了解”一词在程度上没有泾渭分明的界定。其实,教学目标的这种模糊性描述,让学生不知道该如何理解。如果该教学目标采用行为描述性语言陈述为“通过自我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反映克隆的段落,并谈谈个人看法”,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就显得直接、明了,学生也易于执行相关教学活动,教学目标也易达成。

3.教学目标预设要有学生

“有学生”是指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活动要最大程度地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目标最终指向的是学生的变化,且这种变化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教学活动的结果,是学生“学会”了的结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学会学习是在学生“内部自我”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内部自我主要是学生所有的个体因素,包含学生的动机、个性因素、情感、经验、信仰以及智力因素[7]。可见,学会学习也是一种能力,它内嵌于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维度,应当成为教学目标设计考虑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学目标中达成目标的活动设计要突出学生关于自我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获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预设和表述时时刻有学生意识,以学生的当下生活关照教学目标预设,让学生成为教学目标实施的主体。

当前,一些教学设计过多地关注教学目标本身,却很少关心“人”,尤其是忽视学生学的任务。其教学目标虽是从三维目标进行设计,但多是从外在于学生内心世界入手,是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关于世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忽视学生内心世界。如在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2 What's the matter?》教学目标设计活动中,一教师为达成“can use the new language sentences in daily life”教学目标,设计了几个简单的师生对话后,然后又设计了5个对话练习习题。习题如下所示:

1.—________—I have a headache.

A.What's the matter,Judy? B. Where are you, Judy?C.Who are you?D.What are you doing,Judy?

2.He________stay at home and look after his mother yesterday.

A.needed to B.must C.have to D.has to

……

如果把以上习题设计成一个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角色扮演医生和病人的任务,以巩固所学的基础语言材料:I have a…You should/shouldnt…。这种活动设计将学生的体验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在体验中感悟语言的教学活动设计,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相信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与习题联系的方式相比,更能把学生吸引到语言学习的交流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达成教学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如密.教学目标与目标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1997(5).

[2] 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 江玉安.评课的三个基本问题:内容、标准与思路[J].课程·教材·教法,2007(3).

[4] 崔允漷.目标——不该被遗忘的教学起点[J].人民教育,2004(Z2).

[5] 魏宏聚,杨润勇.中小学教学技能研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6] 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7] 盛群力等编.21世纪教育目标新分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行政补偿及功能定位论文 篇6

景观设计中的场所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空间有了与人的互动而形成。场所=空间+空间中人的行为,它集社会性、时间性、空间性以及使用性于一体。人性化的功能定位和实施在场所营造中就显得极为关键。

关键词:人性化;场所;功能定位;途径

景观设计学中的场所可以认为是一个空间有了与人的互动而形成的。场所=空间+空间中人的行为,它集社会性、时间性、空间性及使用性于一体。路易斯. 史泰博认为“为了营造成功的公共空间,人必须与空间产生联系:‘拥有’它。一旦人们成为空间的使用者,并开始认同空间,‘空间’就慢慢变成了‘场所’。” 功能是以“人”作为标准的。当一个空间有人出现时,他的目标通常会很明确,随之就需要一个基本要素:使用功能。场所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基于使用性,景观中场所人性化的功能定位就极为关键。一个场所是否人性化,不在于规模大小或复杂程度,而主要体现在是否满足人的身心需求,是否具有明显的让人识别和记忆,并调动诱发人的情感的特征。

一、 场所中功能定位的影响因素

(一) 场所特征

场所实质上是由建筑表面、铺地、节点、树及街道设施等围合产生的信息场,限定空间的同时也散发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与人交互作用就产生了空间体验。塑造一个场所时,目标要求有:可达性、实用性、安全性、可见性、全局性、系统性、持续性、灵活性。而突出某个场所的特征,首先应建立该场所使用者行为的系统分析,有针对性地设计空间形态和功能,注重小环境的相对独立性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场所的特征决定了空间的属性和优劣,是整体环境塑造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 人的行为活动

人作为场所的主体,其行为活动对场所功能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人与场所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双向关系,一方面人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需要综合各种环境信息并结合自身的经验对场所作出判断和评价,进而作出反应。人的行为心理是相互关系的基础和纽带,场所功能是依据人的需求而来的,并非设计师能完全决定,它还会在发展中受到使用者有意识或无意识行为活动的再塑。

(三) 时间因子

时间是筛选场所的利器,时间因子是鉴定一个空间功能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景观各系统在同一空间中处于一种持续流动、互换、转化的状态,从场所形成起,就开始经历着日升月落,雨雪风霜,洪涝干旱的考验。同一场所在一天、一周或者一年之内不同时段,所具备的效用和提供服务的对象都是多变的,空间要素需要不断调整。

(四) 技术条件

技术条件是一个可变性极大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工艺和景观材料。创意与技术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创意中不可避免的要将这些因素纳入考量。一方面被制约在当代的技术条件以及因技术含量所带来的成本限制之中;而另一方面若当前技术不能满足设计创意实现,新的需求则会反作用推动社会技术的革新。

三、 公共空间多功能整合的实现途径

(一)尊重场地,合理运用景观手段实现场所的功能集合

在发现和保持场所特征的基础上,选用适宜的景观手段改善功能结构。景观手段要具有规范性、系统性、实效性和创新性。例如利用“化零為整”:对场地中可有可无的要素进行筛选。“求同存异”:在满足最主要功能需求的同时,保留或增加少量具有发展价值的功能区域或设施。

(二)利用人的行为活动与场所间的互动性,优化功能结构

人的社会性特征决定了人与外界交流的必要。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更通过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感知与场所产生互动,不同背景的人在场所中完成复杂的信息交换。人的日常行为习惯奠定了场所的特性,而场所反过来又为人的行为活动提供空间依据,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共同体。

(三) 正视和协调场所中不同个体的特性和相互作用

场所中各要素配置方式和比例与整体环境的关系,就如同化学元素的组成一般。虽然基本元素相同,但由于数量和构成方式的差异,最终“化学性质”也相异。要素的改变可以更新系统,相同要素重新排序所得到的效果不同。场所中的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体,二是使用的人。

(四) 尊重时间演化所造就的景观生长

时间作用于景观环境所产生的变化,通常是使用者通过感性认识所获得的。场所的使用功能不是永恒固定的,按昼夜、星期、季节、时间长短发生着变化,在使用过程中景观要素会随着时间发生改变,自然状态下的植物会优胜劣汰,硬质景观日渐磨损。面对这不可避免的情况,设计师在开始阶段就应树立一种延续的时间观。

(五) 充分借助和发展高技术措施

城市设计相关的高技术成果,例如高科技集成设施,交通系统、安全系统、视听系统等,都可在景观设计中借鉴和实施。高技术的水平和高科技含量材料会极大促进场所功能的效果,借助高技术带来设计的创新和价值是发展的趋势。

三、结语

使用者对于场所功能的要求有很多,从没有计划的、完全自发到即兴的、临时的,再到反复思考所成的,各有不同。场所主要使用、附加使用与特殊活动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同的。在功能定位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制约和促进,营造出人性化的场所,这是景观设计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徐磊青,人体工程学与环境行为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英]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K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上一篇:城管局领导讲话下一篇:课文雷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