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补偿论文

2024-05-27

行政补偿论文(精选5篇)

行政补偿论文 篇1

行政补偿是现代国家文明的产物, 是法治政府的体现。但现今行政补偿的实施却有诸多不畅, 司法救济的疲弱为其一。行政补偿争议兼具民事争议和行政争议性质, 虽然《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了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但法律法规对其他类型的行政补偿的司法救济途径却没有明确规定。调解作为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 我国《行政诉讼法》并未明确将其纳入行政补偿诉讼中, 而只规定了与行政补偿诉讼类似的行政赔偿诉讼可以调解。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但实践中已经存在行政补偿诉讼适用调解的情形, 由于程序及效力、救济不明导致问题频发, 影响纠纷解决。

一、行政补偿诉讼兼有合法性争议和合理性争议

根据行政补偿是否依照法律规定进行, 行政补偿可分为法定补偿与裁量补偿。法定补偿, 是指行政机关以及其他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明确规定给个人、组织的补偿。法定补偿包括三种形式:一是应否补偿以及补偿的方式与数额均由法律、法规和规章作出明确规定, 行政补偿义务机关没有裁量余地, 只能严格依法进行;二是法律、法规或规章明确规定予以补偿, 但对如何补偿未作规定, 留由行政补偿义务机关裁量;三是法律、法规或规章明确规定应予补偿, 并规定了补偿的界限和标准, 但行政补偿义务机关在如何补偿方面有一定的裁量余地。裁量补偿, 是指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合法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是否应作补偿未作规定, 而由当事的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根据公平合理原则裁量作出决定。法定补偿与裁量补偿的主要区别在于法律、法规和规章是否有应予行政补偿的明确规定, 而不在于行政补偿义务机关在补偿过程中有否有裁量因素。[1]虽然法定补偿也可能有合理性争议, 但主要引发的是合法性争议, 而裁量补偿则主要产生合理性争议。在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框架内, 合理性争议并没有纳入受案范围, 但这不利于解决纠纷, 保护相对人权益, 长期以来为人诟病, 也是最近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讨论热点。笔者认为行政补偿诉讼不应区分合法性争议和合理性争议, 相关争议都应纳入受案范围, 但在是否适用调解上应该进行区分。

二、行政补偿诉讼的合理性争议适用调解

调解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纠纷方式, 对于行政补偿诉讼大有裨益, 但是却不能适用于所有行政补偿诉讼, 其适用于合理性争议。

(一) 保证行政权力不被随意处分, 不能突破法律底线

公权力具有不可随意处分性, 公权力的处分与公共利益息息相关, 随意处分会损害公共利益, 降低政府形象, 严重时会危及政府合法性。调解产生的前提是诉讼客体实体上处分权的存在, 但行政权力的处分必须谨慎。行政职权的行使方式、范围、程序等都是法定的, 合法是行政行为应该达到的最低标准, 没有协商的余地, 不能通过调解突破法定框架。所以行政补偿诉讼的调解宜限定在合理性争议范围。

(二) 有利于体现违法成本, 加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 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如果涉及合法性争议的行政补偿可以通过调解解决, 则意味着行政机关先前的违法行为不用再明确因为违法而被撤销、确认违法或者要求履行, 易让行政机关把违法行为后果看轻, 认为违法行为可以通过金钱补偿等方式解决, 违法成本过低, 影响其依法行政观念的培养。

(三) 避免合意的贫困, 保护公民权益

哈贝马斯所提出的“真之合意论”, 合意是构建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终点问题, 也是起点问题, 必须认真对待。[2]“合意在大多数场合是在相互妥协的基础上形成的, 而妥协的公正性主要以当事人各方地位平等为前提。”[3]但在行政补偿争议中, 补偿方和受偿方的地位不平等, 资源、信息等方面处于强势的行政主体可能会使用威胁、恐吓等手段迫使行政相对人作出无限度的让步, 导致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有违《行政诉讼法》的初衷。[4]合法性争议的行政补偿诉讼不能调解, 因为补偿至少是在法律规定的最低限以上。如果合法性争议的补偿也能调解, 则在调解过程中由于双方的妥协, 特别是相对人由于畏惧公权力、担心诉讼成本等因素, 可能接受法律最低限以下的补偿, 造成“合意的贫困”, 这不利于公民权益的保护。

三、行政补偿诉讼调解制度程序设计

为避免使合意沦为恣意, 自愿沦为强制, 对调解过程给予一定的程序保障就必不可少, 但又无需过于严格, 应当兼顾效率、公平、利益三者的平衡, 尤其防止行政机关借用调解损害相对人利益。[5]

(一) 调解启动条件

笔者建议行政补偿诉讼调解的启动应该由原告提出或者由被告提出且原告同意, 经法院审查后开始。调解制度是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 法院作为中立第三方, 在诉讼关系中应该消极被动才能保证公平, 所以调解应该由当事人申请启动, 而不宜由法院依职权启动。

但笔者认为当事人启动程序应该分别设置。调解的目的主要是解决纠纷, 原告作为利益可能受损一方, 且地位又相对不利, 此时应多考虑原告的诉求。所以调解如果是原告提出, 则可以启动;如果是被告提出, 则需要原告同意才能启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行政机关为了用较为复杂的诉讼程序去拖延原告, 使原告畏惧诉讼而故意不接受调解。

法院针对原告的申请或者原告同意的被告申请进行审查, 区分出合法性争议和合理性争议, 对于符合条件的争议进行调解。

(二) 调解启动时间

民事诉讼调解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提出来的, 因为不涉及公权力, 当事人有实体处分权, 可以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随时凭自愿进行调解。但行政补偿诉讼的调解不能这样。首先因为行政诉讼涉及的处分权不能随意使用, 所以调解不是任何阶段都能进行, 只能适用于一审。其次行政补偿诉讼调解必须要在区分合法性争议和合理性争议之后才能进行, 因为只能对合理性争议的行政补偿诉讼进行调解, 所以不能在立案阶段进行, 而应该在审理过程中进行。

(三) 调解过程中证据的出示

在行政补偿诉讼调解过程中, 可以实行心证开示。心证开示起源于德国, 是德国法官在案件和解过程中行使诉讼指挥权的方式之一。心证开示指“法院在审理开始时、和解方案说明及证据调查终了阶段, 均分别说明法院就该事件之理解、想法, 指出争点, 表明法律上的见解及事实上之评价。即使最终辩论阶段, 亦开示接近判决内容预告之法院的法律见解及心证, 听取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之反论, 资以得到比较合理之和解的解决或适当之判决。”[6]心证开示的法理基础, 来源于防止突袭性裁判——除致力于防止“认定事实的突袭”及“法律适用的突袭”, 亦着力于防止“推理过程的突袭”和“促进诉讼的突袭”, 以确保获得值得当事人信赖的裁判。[7]这使得调解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体现双方合意。

(四) 调解与判决的衔接

“对补偿争议可使用调解, 调解不成, 人民法院应当作出判决”[8], 不能出现“久调不判”的情况。有些法院为了体现“和谐司法”, 降低判决率, 即使双方当事人调解并未达成合意, 也不对行政补偿诉讼进行判决, 出现“久调不判”的现象。此种现象不利于纠纷的解决, 不利于当事人权益的保护。所以应该规定调解的期限, 建议规定为15天, 如果调解不成功, 则应该马上进行判决。

如果调解不成需要判决, 则面临证据认证的问题。在调解过程中, 当事人为了达成调解, 可能会做妥协, 承认本不存在的证据或者作出不利于己的承诺。如果调解不成则这些“证据”就不应该承认, 因为这不是当事人本意的体现, 是一种权宜之计, 法官在作出接下来的判决之时应该忽略之前调解中达成共识但后来有争议的证据。

综上观之, 行政补偿诉讼为行政诉讼, 调解在其合理性争议中适用, 需要用程序机制予以规范, 使得调解在实践中能够得到规范操作, 最大限度地发挥调解的作用, 保护当事人权益, 有效解决争议。

参考文献

[1]董保城, 湛中乐.国家责任法——兼论大陆地区行政补偿与行政赔偿[M].台湾:元照出版公司, 2005:242-243.

[2]高秦伟.中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现状与课题[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01) .

[3][日]棚濑孝雄.王亚新译.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7.

[4]朱新力, 高春燕.行政诉讼应该确定调解原则吗?[J].行政法学研究, 2004 (4) .

[5]潘文娣.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研究[N].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 2004.

[6][日]木川统一郎.民事诉讼法改正问题[M].日本:成文堂出版社, 1992:145.

[7]江伟, 熊跃敏.德国民事诉讼上的和解制度介评——兼论对改革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启示[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04) .

[8]窦衍瑞.行政补偿制度的理念与机制[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7:216.

行政补偿论文 篇2

[ 王卫洲 ]

在征地拆迁纠纷中,争议根本原因大多为补偿问题,对于不服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如何解决,《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款作出如下规定:“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

正是由于这样的规定,很多人认为对补偿安置方案不服,应当政府通过特殊的“协调”“裁决”程序处理,被征收人诉至法院或申请行政复议往往被拒之门外,现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及相关法律规定,对此事予以论述,希望能够对被征地农民处理这类争议有所帮助。

笔者认为,对于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服,应当首先以批准该补偿安置方案的人民政府为被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对于行政复议结果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如果没有申请行政复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告知先经过行政复议后,再提起行政诉讼,这里的行政复议即《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的“裁决”,这种案件属于行政复议前置类型,理由及法律依据如下:

第一、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的裁决,实质为行政复议。

1、对于裁决的含义进行解释,要结合土地管理法制定的背景及行政复议相关规定来进行,行政复议属于政府裁决。

很多人将“裁决”理解为与行政复议相不同的程序,是属于对于法律理解的错误,实质上裁决是对行政机关作出的给类决定的统称,其中包含:土地确权决定、行政复议决定、国有资产产权纠纷裁决、专制强制许可使用费裁决、劳动争议仲裁等各种,行政复议决定即属于其中一种类型。

如:现行《行政复议法》明确将行政复议决定归纳到“裁决”的范围,如《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二款就规定“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用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于1998年,正处于国务院《行政复议条例》施行期间,《行政复议法》尚未出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实施条例二十五条所使用的“裁决”一词,正是当时行政复议的同义表述。《行政复议条例》将“行政复议”与“裁决”是作为同一概念加以使用的。《行政复议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本条例所称复议机关,是指受理复议申请,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政机关。”该条例其他条文还多次出现行政复议机关对行政复议事项作出裁决的表述。

可见,行政复议与裁决并非相互不同的概念,而属于包含与被包含的概念,即行政复议决定属于裁决的类型之一,关于这一问题国务院法制办行政复议司司长方军同志在《论征地补偿争议的法律救济途径 》作了更为详细和精辟的论证,读者可以在国务院法制办官网阅读。

2、对于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服,申请裁决的,应当通过申请行政复议这一类型的裁决处理。

案例:经国务院批准二广(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常德段)项目征地,湖南省常德市杨先华、周军民梅伯练等27人因不服二广高速公路项目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依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法制办作出(国法复函[2011]358号)文件明确答复:“杨先华周军民梅伯练等27人:来信收悉,你们对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政府批准的二广高速公路(梅城段)项目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服,向国务院申请裁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因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补偿发生的纠纷,不属于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符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据此,你们对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政府批准的二广高速公路(梅城段)项目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服,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的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不属于国务院裁决的范围,特此告知 ”

依据上述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的解释和复函可知,市县政府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行为,属于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对此不服申请裁决的应当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实际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所称的“裁决”是指行政复议,笔者认为根据《行政复议法》及《行政诉讼法》,针对这种关系到公民切身利益的具体行政行为也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

在2011年5月18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依法做好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行政复议工作的通知》(国法[2011]35号)进一步作出明确解释,全文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近年来,一些地方因不服市、县人民政府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引发的行政争议有所增多,部分争议未能得到及时处理,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为了进一步依法做好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行政复议工作,经征求全国人大法工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并报国务院领导同意,现通知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因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补偿发生的纠纷,不属于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符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第四十二条规定,“本法施行前公布的法律有关行政复议的规定与本法的规定不一致的,以本法的规定为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下级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经上级行政机关批准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批准机关为被申请人”。依照上述规定,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有关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服要求裁决的,应当依照行政复议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提出申请。

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才措施,积极受理,依法审理,公正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行政复议案件,及时化解行政争议,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八日

之后安徽等省已经按照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上述文件的精神废止了《征地补偿争议裁决办法》,并规定了对于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笔者以为,根据国务院的解释,不服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应当向上一级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而一些人理解的“裁决”属于对裁决程序的误解。

二、关于土地管理法事实条例与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裁决机关”存在的一些不一致的问题。

根据上文所述,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裁决实为行政复议,然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二十五条与《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裁决机关并不一致。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二十五条规定为“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而《行政复议法》第十三条规定为:“第十三条:“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因为征地批准机关只有省政府或国务院,而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机关却是市县人民政府,其上一级机关因该是市或省人民政府,两者不相同。

针对这一问题,国务院法制办行政复议司司长方军通知认为:“这一规定却与当时的《行政复议条例》保持一致,因为《行政复议条例》认可单行法律、法规对行政复议管辖所作的具体规定,故该规定是基于行政复议条例的框架下制定的,国务院《行政复议条例》第十二条虽然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由上一级人民政府管辖。但同时该条例第二十二条又规定:“其他复议管辖,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可见,《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由国务院或者省级政府管辖因市、县政府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复议案件,与《行政复议条例》的规定并没有任何冲突。”

在《行政复议法》施行后,根据该法第四十一条关于“本法施行前公布的法律有关行政复议的规定与本法的规定不一致的,以本法的规定为准”的规定,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行政复议机关需要按照《行政复议法》的有关规定作出相应调整,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由市县政府的上一级政府依法受理,同时这也和《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关于依法做好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行政复议工作的通知》(国法[2011]35号)的规定一致。

三、关于是否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问题。

我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基本是一致的,符合行政复议的要求,应该符合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只要《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的要求,案件就应该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 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根据上述规定可见,只要符合行政诉讼法关于在管辖、利害关系、诉讼期限等方面要求,应该属于受案范围。

四、行政复议前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规定:“土地权利人对土地管理部门组织实施过程中确定的土地补偿有异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土地权利人先申请行政机关裁决。”可见该类案件属于行政复议前置,只有经过行政复议之后才可以提起诉讼。

关于完善我国行政补偿程序的思考 篇3

一、关于行政补偿程序的界定

(一) 行政补偿及其程序的意义

行政补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 因合法的行政行为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失, 由国家依法予以补偿的制度。行政补偿, 作为一种权利保障和利益平衡机制, 对为了实现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合法地给特定人带来特别损失时依法予以弥补, 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行政补偿程序, 是指行政补偿的实现步骤、方式、顺序、手续和时限的总和。我们必须承认行政补偿既是一种实体制度, 也是一种程序制度, 实体制度主要是关于权利内容的规定, 程序制度是实体制度的延续, 是维护权利的操作过程, 仅有实体没有程序是不健全的制度状态。完整、科学的行政补偿程序作为一种制约机制, 能够保障行政补偿依法、合理地进行, 从而保证行政补偿立法得以充分、完整的实施。完善行政补偿程序的法律意义还在于保护权益受害人运用程序权利对抗公权力主体和补偿义务机关违法或者滥用权力, 减少公权力主体出现违法和不公正补偿的机率。

(二) 对于行政补偿程序的界定

关于行政补偿程序, 目前理论界形成了两个主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把行政补偿程序设定为主动补偿程序和应申请补偿程序, 第二种观点是把行政补偿程序设定为行政程序和救济程序。参考其它国家的立法实践, 国家损害补偿的处理程序通常首先经过申请、调查、协商、作出决定等几个步骤组成的诉前处理程序, 这种处理程序通常是由行政主体主持的行政程序。通过诉前处理程序, 公权力主体如满足了相对人的请求, 相对人取得了所要求的补偿, 补偿处理程序即告终结。补偿义务主体如果拒绝相对人的请求或部分拒绝相对人的请求, 双方不能就补偿数额或补偿方式达成协议, 或相对人不服补偿义务机关单方面作出的裁决、决定, 即开始司法诉讼程序, 所以对于相对人请求国家补偿, 各国法律通常都规定了两种程序, 即补偿义务机关的补偿程序 (通常称之为行政程序) 和司法诉讼程序 (可以称之为救济程序) 。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 即我们所说的行政补偿程序包括了行政补偿的行政程序及其救济程序。

二、我国行政补偿程序的立法现状

从现行的法律法规看, 涉及行政补偿的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土地征用及土地收回的补偿;二是公用征收的补偿;三是公用征调的补偿;四是行政活动调整的补偿;五是因公益遭受特别牺牲的补偿;六是因保护国家或公共财产所致损失的补偿。这些规定在各个执法领域中对合法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救济起积极作用,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但遗憾的是, 中国的法制传统长期“重实体, 轻程序”, 我国至今尚未有一部对行政补偿制度作出专门规定的法律。绝大部分涉及行政补偿的法律对补偿程序要么未作规定, 要么规定极为简陋, 缺少操作性, 详致补偿程序的规定很少见。而我国统一的《行政程序法》的制定尚在讨论中, 从而引发不少问题, 使程序违法出现的可能性和机率进一步增大。

(一) 关于行政补偿的行政程序

我国以单行法律法规确立损失补偿的不少, 但在这些法律法规中设定损失补偿程序的却不多。从立法实践看, 对于行政补偿的具体行政程序的规定主要有如下情况:第一, 规定由补偿单位主动给予补偿。如《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依法征用、拆迁归侨、侨眷私有房屋的,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第二, 规定依申请补偿。如《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因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和地方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受到损失的, 可以向当地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补偿要求。经调查属实并确实需要补偿的, 由当地人民政府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给予补偿。”第三, 极少数法律法规规定了较为细致的协商补偿程序。如《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1998) 》第二十五条规定:“征用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 由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并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用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 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 (镇) 、村予以公告。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 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 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 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 (镇) 、村予以公告, 听取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 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二) 关于行政补偿的救济程序

对行政补偿的救济, 行政调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本应都是重要的救济渠道, 但我国现行的行政补偿法律法规极其缺少救济程序设置。目前, 行政补偿纠纷已屡见不鲜, 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但这些纠纷应否经过复议程序, 如经过复议程序对复议结果不服, 又能否诉诸法院或者因行政补偿引起的纠纷能否直接向法院起诉等问题, 绝大多涉及行政补偿的法律法规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只有极少数对此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比如,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1998) 》第二十五条规定: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 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用土地方案的实施。征用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三个月内全额支付。

我国作为严格成文法国家, 在行政机关对法院的人事和财政方面都存在强有力制约的国情下, 一般行政诉讼开展的难度都比较大, 则法无明文规定的行政补偿诉讼开展难度更是可想而知。法院在公权力机关或明或暗的干预下, 一般都尽量不予受理。我国大量的行政补偿纠纷, 比如拆迁补偿纠纷、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移民补偿纠纷等, 有些地方的法院要么直接或者变相的不予受理, 要么立足于做行政机关和当事人的工作, 尽量让双方诉讼外解决。

三、亟需完善行政补偿的行政程序和救济程序

要想从根本上健全行政补偿制度、完善行政补偿程序, 关键是要转变指导思想和观念。具体来说, 就是实现立法、执法指导思想从管理本位向权利本位的转变, 并贯彻到程序规范的制定中去。我国目前正在讨论制定《行政程序法》, 补偿行为的作出必须遵守《行政程序法》的基本规定和要求, 将来在制定《国家补偿法》时, 也可以对国家补偿程序进行有针对性的详细规定, 以强化对违法或显失公正等补偿行为的救济, 加大对受害人的保护力度。

(一) 完善补偿的行政程序的建议

从实践看, 完善行政补偿的行政程序和救济程序已迫在眉睫。应确立我国行政补偿的基本程序, 所有涉及到行政补偿的法律法规必须同时规范国家行政权的活动方式和步骤。这样, 一方面可确保国家行政权的运作不背离法律宗旨, 另一方面能为行政相对人寻求法律救济时提供具体的范围和理由。行政补偿的行政程序可以分为行政主体的主动补偿程序和应申请的被动补偿程序两种。主动补偿程序包括以下基本步骤:征收前对征收事项的合法性和公益性进行调查并拟定征收方案, 必要时举行听证会;发出补偿通知;听取被补偿人意见;向被补偿人说明补偿理由, 答复补偿人提出的意见;与被补偿人达成补偿协议。应申请的行政补偿则应遵守如下程序:行政相对人提出补偿申请;行政主体依法审查;就补偿具体事项双方协商;达成协议。在这两种行政程序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尽量协商达成补偿协议, 当然法律可规定, 若无法达成补偿协议, 先由上一级行政机关或法定主管机关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 则由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裁决。

(二) 完善补偿的救济程序的建议

在前面提到的两种行政程序中, 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尽量协商达成补偿协议。当然法律可规定, 若无法达成补偿协议, 先由上一级行政机关或法定主管机关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 则有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裁决。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相当重要的权利救济程序。对于在“征收前对征收事项的合法性和公益性进行调查并拟定征收方案”时产生的争议, 除非在行政征收具有高度紧迫性和及时性的情况下, 才可排除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诉讼权。对于行政补偿金额等产生的纠纷应一律遵循“司法终局”的原则, 应积极保障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诉讼权益。司法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 司法救济以个案审理的方式, 解决行政机关与所有者在征用及其补偿问题上的争议。

程序正义是保障实体正义、实现法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程序具有独立的价值。完善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可行方案之一, 就可以从补偿程序入手, 通过对实现行政补偿程序手段和救济途径的规定, 推动行政补偿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促进行政补偿的公正和合理。

参考文献

[1].姜明安.行政补偿制度研究[J].法学杂志.2001, (5) .

[2].张梓太、吴卫星.行政补偿理论分析[J].宪法学、行政法学.2004, (1) .

[3].青锋、张水海.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J].http://www.chinalaw.gov.cn, 2004-10-9.

行政补偿论文 篇4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以下称《行政强制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称《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有关市、县级人民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以下称征收补偿决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人民法院的审判、执行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办理有关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审查标准、强制执行方式、新旧规定衔接等问题需要尽快解决。为了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精神和意图,保障被征收人合法权益,确保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依法顺利实施,有必要通过司法解释明确具体原则、细化工作规范、增强可操作性,减少法律、法规适用中的争议与分歧。

另据悉,对于贯彻执行《规定》的具体要求和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近期以通知的形式予以明确。

一、关于案件的管辖

记者:在房屋征收补偿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管辖问题上,为什么司法解释规定由房屋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决定管辖法院?

负责人:我们对此的基本考虑是既要体现原则性,又要兼具灵活性。从目前法律和司法解释有关级别管辖的规定看,对于行政诉讼案件,《行政诉讼法》明确了以国务院各部门、省级政府为被告的一审案件由中级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了以县级以上政府为被告的一审案件(不动产物权登记案件可除外)由中级法院管辖;而对于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法律没有规定级别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若干解释》)规定的管辖法院是“不动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司法解释起草过程中针对管辖问题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基层法院不宜直接审查市、县级政府作出的决定。按照《条例》规定,市、县级政府既是征收补偿决定作出机关,也是非诉强制执行申请机关,案件在当地往往重大敏感,如果由基层法院直接受理审查,客观上可能存在一定困难,既然以县级以上政府为被告的诉讼案件由中院管辖,将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初始审查权置于中院亦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处理。另一种观点认为,处理行政纠纷应坚持尽力使矛盾解决在基层的原则,基于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特殊性,基层法院最了解本地情况,上级法院应当以复议审查、监督指导为主。如果一律由中院初始审查,其了解把握情况的全面性、协调沟通的便捷性和自身案件承受能力有限,也会大大增加上级法院的负担,不利于矛盾在本地有效化解。

经反复讨论,认为后一种观点更可取。基于各地行政审判司法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前一种观点所顾及的问题,实践证明并非通过提级管辖这一权宜之计就可以从根本上加以克服。从总体上看,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法院受理诉讼案件或者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是以“不动产所在地的基层法院”管辖为原则。同时,上级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案件的管辖法院。因此,《规定》在确立了以基层法院管辖为原则的同时,也赋予高级法院在管辖问题上的决定权,可根据本地情况灵活处理,既可以就本地相关案件管辖作出统一规定,也可以就个案管辖作出具体处理。这样规定也符合我国地域广大、各地情况差异较大的特点。

二、关于受理条件与程序

记者:司法解释对市、县级政府申请强制执行提出哪些具体要求,对法院受理相关案件的程序如何规定,主要出于何种考虑?

负责人:《规定》对申请机关提出申请应当提交的材料作了详细列举式规定。即市、县级人民政府除须向法院提交《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强制执行申请书及附具材料(包括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材料)外,还应当提交征收补偿决定及相关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征收补偿决定送达凭证、催告情况及房屋被征收人、直接利害关系人的意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材料,申请强制执行的房屋状况,被执行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址及与强制执行相关的财产状况等具体情况,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这主要是考虑,通过在申请要件上提出明确具体要求,有利于监督和促进行政机关改进和完善征收补偿程序,同时,以列举的方式作出规定指向明确,有利于增强实践操作性。《规定》所指的“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与《条例》规定的“补偿决定”是同一概念。上述“征收补偿决定及作出的证据”包括了补偿决定、征收决定、评估报告、项目批准文件等相关材料;“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材料”在《条例》第十二条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中都有明确要求,申请机关应当认真对待,避免草率敷衍行事。

在受理程序方面,《规定》明确了法院认为强制执行的申请符合形式要件且材料齐全的,应当在接到申请后五日内立案受理,并通知申请机关;不符合形式要件或者材料不全的应当限期补正,并在最终补正的材料提供后五日内立案受理;不符合形式要件或者逾期无正当理由不补正材料的,裁定不予受理。申请机关对不予受理的裁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由上一级法院作出裁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判断申请是否符合“形式要件且材料齐全”,除了依据《规定》本身相关要求(如对申请书的形式要求和申请材料完整性要求)外,还要依据《若干解释》第八十六条等具体规定。第二,是否“限期补正”申请材料由法院根据审查情况酌定。之所以适用不予受理裁定而不采用“将材料退回申请机关”的处理方式,主要是考虑法院在受理阶段以形式审查为主,立案之后还要进一步作出实质审查;《行政强制法》和《若干解释》都对不予受理裁定作出明确规定;“限期补正”使法院具有一定的程序控制余地,能够起到有效监督申请机关的作用,故不宜以“退回”作为处理方式。第三,在复议裁定方式上,《行政强制法》第五十六条表述为上级法院“作出是否受理的裁定”,《规定》原则性表述为“作出裁定”。主要考虑是上级法院需要有选择裁定方式的自主性,如裁定“维持”或“撤销”原裁定,要求下级法院“重新审查作出裁定”等,比单一裁定是否受理,更具操作的科学性、合理性。

三、关于审查标准与程序

记者:司法解释对法院准确把握相关案件的审查标准提出哪些具体要求,对法院审查相关案件的程序如何规定,主要出于何种考虑?

负责人:在审查标准方面,《规定》坚持以人为本的正确导向,坚持程序合法性与正当性审查标准,详细列举了裁定不准予执行的八种情形。特别是“明显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严重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被执行人基本生活、生产经营条件没有保障”、“明显违反行政目的,严重损害公共利益”以及“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正当程序”等规定,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创新性。这种列举的总体考虑是:征收补偿问题复杂多样,目前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规定的审查标准往往比较原则、笼统、分散,有必要综合汇总并结合新情况、新问题及行政法研究成果,使之具体化并一目了然,在严格审查标准的同时给予法官必要的裁量权,坚决防止滥用强制手段和“形式合法、实质不合法”现象的发生。具体到“正当程序”的规定而言,引入正当性标准是对现有法律规定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虽然《行政诉讼法》第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即遵循合法性审查标准,但是正当性问题在一定条件下也会涉及是否合法问题。《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所列举的可撤销行政行为中,对“滥用职权”、“显失公正”的判断标准与一般合法性标准有所不同,引入正当性标准应当是法律的应有之意。同时,从形势发展和有关要求看,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也明确规定了“程序正当”原则,体现了我国在加强政府法治建设方面的新发展和新进步。人民法院在审查征收补偿决定时,既要看是否合法也要看是否正当,完全符合推进依法行政的需要。此外,从国际范围看,“正当程序”已成为普遍公认的行政法和宪法原则,亦有必要借鉴。

在审查程序方面,《规定》明确了人民法院审查时可以根据需要调取相关证据、询问当事人、组织听证或者进行现场调查;经审查,法院就征收补偿决定依法作出是否准予执行的裁定,不准予执行的裁定应在规定期限内送达申请机关,准予执行的裁定应在规定期限内送达申请机关和被执行人;法院裁定准予执行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议申请机关依法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征收与补偿活动顺利实施;申请机关对不准予执行裁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并由其作出裁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法院可以根据需要调取证据、询问当事人、组织听证、现场调查等,主要源于现行法律、司法解释赋予法院的相应职权。由于相关案件牵动各方面利益较大,法院的审查必须严谨细致、慎之又慎,视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切实履行好司法审查职能。第二,裁定表述形式为是否“准予执行”,而非《行政强制法》表述的“是否执行”,主要是考虑到申请强制执行的对象和依据是行政法律文书,这种表述更精准科学,且多部司法解释一直沿用“准予执行”的提法,需保持稳定性、一致性,与《行政强制法》亦不存在矛盾。第三,提出司法建议的情形,主要是在作出准予执行裁定同时,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就审查中可预见的与强制执行相关需要注意的问题,书面建议申请机关依法采取必要措施消除隐患或者落实必要的应对预案,也可以针对政府组织实施行为提出相关建议。第四,在复议裁定方式上,《行政强制法》第五十八条表述为上级法院“作出是否执行的裁定”,《规定》原则性表述为“作出裁定”。主要理由与前述有关不予受理复议裁定相同。

四、关于办案期限

记者:司法解释对法院办理相关案件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是否可以申请延长审查期限,主要出于何种考虑?

负责人:关于办案期限问题,可就四个关键节点分别作出说明:

一是提出申请的期限。《规定》明确了申请机关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逾期申请的,除有正当理由外,法院不予受理。需特别指出的,《若干解释》第八十八条规定为行政机关“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天内提出。逾期申请的,除有正当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而《行政强制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为行政机关“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依照本章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针对上述“180日”与“三个月”的区别,《规定》依照《行政强制法》规定为三个月,同时保留了《若干解释》有关逾期申请的相关规定,以使法院有一定的裁量空间。至于何种情况属于“正当理由”,可依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条相关规定作出认定。

二是法院受理的期限。《规定》明确了法院应当在接到申请后五日内立案受理,不符合形式要件或材料不全的应当限期补正,并在最终补正的材料提供后五日内立案受理。上述五日的规定与《行政强制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保持一致,同时,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九条的规定精神,规定了对材料不全的应当限期补正的情形。“限期补正”的时限实践当中是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关于法院认为补正的材料合格、应在最终补正的材料提交后五日内立案受理的规定,使得行政机关有机会作出补正,也有利于法院避免草率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三是法院审查的期限。《规定》依照《行政强制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将相关案件审查期限统一规定为立案之日起三十日,主要考虑此类案件具有复杂性、敏感性,法官需要有相对充裕的审查时间,以做到审慎稳妥、判断准确,防止因草率作出是否准予执行的裁定而损害被征收人合法权益亦或实现公共利益,也可以防止公众产生审查程序流于形式的误解。同时,规定了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查期限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主要考虑是虽然《行政强制法》未规定延长审限情况,但针对个案特殊情况延长审查期限实践中确属必要,《行政诉讼法》亦有相应规定,便于法院审慎办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至于何为“特殊情况”,法院要有相应的判断权,如“案情疑难复杂”、“请求待决”、“征求有关部门意见”、“需要调查取证”等是目前常见的申请延长审限理由,无需在司法解释中体现。就申请延长审限的操作程序而言,基层法院应参照《若干解释》第八十二条规定的程序,直接报请高级法院批准,同时报中级法院备案。

四是复议的期限。《规定》明确了申请机关对不予受理裁定或不准予执行裁定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都是“自收到裁定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上一级法院都是“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裁定”。这样规定与《行政强制法》保持一致。在起草《规定》过程中,许多法院反映十五日的复议审查期限对上一级法院过于短促。我们考虑,既然二审诉讼案件中存在着二审法院延长审限的制度,不应排除上一级法院在特殊情况下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复议审查也可延长审查期限。

五、关于强制执行方式

记者:为什么在强制执行方式上,司法解释规定了法院裁定准予执行的,一般由作出征收补偿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执行?

负责人:这主要是基于探索以“裁执分离”为主导的强制执行方式的需要。所谓“裁执分离”,是指作出裁决的机关(机构)与执行裁决的机关(机构)应当分离,即不能由同一机关(机构)既行使裁决权又行使执行权,从而体现权力的监督与制约,防止权力的滥用侵害相对人合法权益。体现在房屋征收补偿决定的强制执行方面,“裁执分离”主要体现为两种情形:一是根据《条例》规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也就是说,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不能自行决定强制执行,而必须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审查后作出是否准予执行的裁定。这一规定的意义在于:征收补偿决定的合法性、正当性需要受到司法机关的监督,经人民法院审查确认合法有效的,才能进入执行程序。二是就人民法院内设机构而言,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由行政审判庭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需要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由人民法院的执行机构组织实施。

《规定》明确了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执行的,一般由作出征收补偿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也是从现实可行性出发,经有关国家机关反复协商后形成的共识,符合“裁执分离”的司法改革基本方向。同时,在个别例外情形下,人民法院认为自身有足够能力实施时,也可以依照《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应当说明的是,一般由作出征收补偿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规定,与《条例》关于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规定并不矛盾,前者的意义在于实现“裁执分离”接受司法监督,后者的意义在于经司法审查确认并明确具体实施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已于近日下发专门通知,要求人民法院不得与地方政府搞联合执行、委托执行;对被执行人及利害关系人认为强制执行过程中具体行政行为违法而提起的行政诉讼或者行政赔偿诉讼,应当依法受理。

六、关于新旧规定的衔接

记者:司法解释对于《条例》施行前已依法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项目涉及的强制执行是如何规定的,主要出于何种考虑?

负责人:《规定》明确对行政机关依据《条例》施行前的规定作出的房屋拆迁裁决,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执行的,参照《规定》第九条有关强制执行方式的规定精神办理。按照《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条例》施行前已依法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项目,继续沿用原有的规定办理,但政府不得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我们认为,从进一步强化对拆迁管理行为的监督、维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角度考虑,对于《条例》施行前已依法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项目,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就相关裁决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审查并作出裁定。

据初步了解,实践中各地还有大量已发放许可证的项目存在强制执行问题,这也是近一段时间以来人民法院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在相关通知中,已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审慎处理好新旧规定之间的衔接问题,包括要严格立案、审查,对是否准予执行审慎作出裁定。同时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规定,认真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坚决防止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强制执行引发恶性事件的紧急通知》的具体要求,凡存在补偿安置不到位或其他不宜强制执行情形的,不得裁定准予执行;对于裁定准予执行的,要按照《规定》第九条确定的“一般由作出征收补偿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方式妥善处理,以促进房屋拆迁活动依法稳妥有序进行。需强调的是,《条例》施行后起诉到法院的相关案件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可能会大量增加,不少地方法院面临审查、执行力量不足等现实困难,需要有关方面给予关注并及时妥善解决。

七、关于《规定》的突出特点

记者:请您总体介绍一下司法解释有哪些突出特点?

行政补偿论文 篇5

关键词:人口,计划生育,补偿制度,研究分析

1 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补偿

1.1 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补偿现状。

“对于行政补偿, 除个别单行法对某些行政管理领域 (如土地征用) 的补偿做了一些零散的规定外, 整体的、规范化的行政补偿制度尚未建立。”目前, 我国行政管理领域的行政补偿仅限于行政许可、土地征用等个别范围。对于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补偿而言, 除一些地方制定了某些人口和计划生育的行政补偿政策外, 目前尚无单行法律法规的规定, 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益需要而受到损害, 则无法得到适当的行政补偿。

1.2 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补偿与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赔偿的异同。

两者部是因行政主体在管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务过程中对相对人的合法财产权、人身权等私权利造成的损失、损害所给予的行政救济。

1994年我国制定了《国家赔偿法》, 正式确立了国家赔偿制度, 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赔偿制度由此建立。但对于行政补偿, 除个别行政管理领域外, 由于我国尚未建立整体性的、规范化的行政补偿制度, 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补偿无法可依。

两者的主要区别:a.前提不同。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补偿的前提具有合法性、正当性, 合法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行为或相对人因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益而受到损失、损害的补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补偿前提具有违法性, 因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违法或不当, 使相对人受到的损害所给予的赔偿。b.目的不同。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补偿是为了保障相对人的合法财产权、人身权等私权而对相对人损失的合理补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赔偿是为了对行政违法侵权行为的惩戒;c.性质不同。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补偿是交换性的、替代性的, 通过合法行政行为来实现, 属于行政义务的范畴;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赔偿是惩罚性的, 其前提属于违法行政行为, 属于违法责任的范畴。

2 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赔偿程序

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机关 (含县级以上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受害人享有获得人口和计划生育执法机关 (赔偿义务机关) 赔偿的权利。根据《国家赔偿法》, 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赔偿的程序是:

2.1 申请和受理。

受害人的赔偿请求, 应当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 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人根据受到的不同损害, 可以同时提出`数项赔偿请求。

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2年, 自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6个月内,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 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 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请求赔偿应当递交申请书。赔偿请求人书写申请书确有困难的, 可以委托他人代写, 也可以口头申请, 由赔偿义务机关记入笔录。赔偿请求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2.1.1受害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2.1.2具体的要求、事实根据和理由;2.1.3申请的年、月、日。

2.2 确定赔偿方式和数额。

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 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赔偿义务机关对依法确认有《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 (一) (二) 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并造成受害人名誉权、荣誉权损害的, 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 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 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 按照《国家赔偿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 按照《国家赔偿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确定赔偿方式、计算赔偿数额。

2.3 向受害人赔偿。

赔偿义务机关对有《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应当在收到赔偿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给予赔偿。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 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不得向赔偿请求人收取任何费用。

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予赔偿, 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或方式有异议的, 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4 向责任人追偿。

赔偿义务机关赔偿后, 应当责成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对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 有关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 应当移送有关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补偿制度的意义

3.1 保护相对人的合法生育权、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权等生存权, 依法管理人口和计划生育。

“人权最基本的内容是人的生存权, 生存权最重要的体现和保障则是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在现实生活中, 公民人身权、财产权不仅可能受到政府违法行为的侵犯, 而且更可能受到政府合法行为的损害。”政府对于公民依法享有的生育权、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权等人身权因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行为受到损害, 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不仅对其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应予以赔偿, 更应对其合法行为导致的损失给予补偿, 否则其行为显然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让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宪法原则不适应。

3.2 保护相对人协助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务的积极性, 维护人口和计划生育等社会公益。

“行政主体

事后如不给予相对人以适当的补偿, 就可能挫伤他们协助公务的积极性, 最终不利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基层行政主体在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过程中, 为了执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维护人口和计划生育等社会公益, 有时得损害特定相对人利益, 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但事后须对该相对人以适当或对等的补偿。

3.3 保护热心于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者的权益, 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特定个人、组织为了维护和增进国家、社会公共利益而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在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过程中, 常常会遇到许多乐于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奉献的公民个人, 他们义务在宣传动员、说服教育一些公民遵守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 经常会使他们自己的人身权或财产权等私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4 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4.1 健全行政决策机制。

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机关应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行政决策权。在坚持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基础上, 不断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机关内部决策规则, 强化决策的合法性、科学性、民主性。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与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机关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探索建立目标责任考核评估长效机制。

4.2 完善行政决策程序。

对于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决策事项, 要收集相关信息, 通过召开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 以及向社会公布等形式, 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对于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及专业性强的决策事项, 组织专家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

4.3 健全行政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

确定行政决策督办机构和人员, 对决策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与评估, 并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加强对决策活动的监督, 完善行政决策的监督制度和机制, 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 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决策过错造成重大损失的, 应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郭志刚.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相关人口研究问题[J].学海, 2010 (1) .

[2]李艳.浅谈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法制建设[J].新西部 (下半月) , 2010 (2) .

[3]田雪原.新中国60年人口政策回顾与展望[J].学习论坛, 2010 (2) .

上一篇:QoE下一篇:汽车行驶记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