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相关政策

2024-10-20

治未病相关政策(共8篇)

治未病相关政策 篇1

治未病相关政策及工作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战略部署,落实吴仪副总理关于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国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卫生健康前移的战略方针,从健康需求出发,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围绕亚健康的内涵及其中医辨识、分类、干预等关键科学问题集中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设立“中医„治未病‟及亚健康中医干预研究”重点项目。

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两年来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要把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的作用作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两年来的深入调研、反复修改完善、广泛征求意见,2009年4月《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要求,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推动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人员准入条件和服务规范,加强引导和管理”,为中医“治未病”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6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为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继承创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造福人民健康,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站在全局高度,高瞻远瞩,做出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战略决定。《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发挥“上工治未病”思想在预防保健和医疗中的作用。

2007年11月29日,在中医中药广东行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仪式上,吴仪副总理宣布我省“治未病”健康工程正式启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宣布确定我省为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8年8月出台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确定了两批、共46家“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涉及17个省(区、市)和局直属直管医院,同时确定了上海、广东为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省市。

广东省中医院率先运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有关课题的研究成果--“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KY3H模式)”的部分服务内容,目前已开展体质辨识2万多例,健康调养月门诊量达3000余人次,形成了9种体质的调养方案和专科调养方案。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根据服务人群的特点,开展孕前体质辨识与保健指导,至今开展孕前体质辨识近万例,给予体质保健指导2000余例,受到群众的欢迎。

广东省中医院通过整合中医体质辨识、健康调养咨询门诊以及传统疗法中心,成立“治未病中心”,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各项工作很有成效。浙江省中医院在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中进行“辨体优育”,实施孕产妇体质辨识,提供孕前、孕中和产后的辨体干预和辨体施养,其着眼点、切入点紧紧扣住了中医“治未病”的重点,很有建设性。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通过建立“健康保健中心”,为亚健康及健康人群提供中医药服务,思路很好。武汉市中医院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不同的季节,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疾病进行适时干预或预防,深受群众欢迎。他们在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中,从服务模式、服务范围、服务途径、服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为开展中医“治未病”试点工作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历经30余年的研究,以《黄帝内经》和历代医家的体质理论为依据,建立了《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为中医“治未病”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工具。昆仑健康保险公司联合有关企业、中医医院,将中医“治未病”理念应用于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提出了治未病健康保障模式(“KY3H”模式),这种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可嘉,令人感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治未病‟及亚健康干预研究”项目将从亚健康量表及评价指标体系、亚健康状态中医辨识与分类、亚健康基础数据库、亚健康中医药干预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分为“辨识体检中心”、“健康调养咨询门诊”、“传统疗法中心”等三大板块,环环相扣。如果有人前来就诊,一般先到辨识体检中心,做一个西医体检和中医体质辨识,明白自己属于哪种体质,易患什么疾病。做西医体检前一天晚餐要清淡,晚餐后禁食,当天早晨起床后禁食、水,空腹抽血,遵医生指导做相关检查。也可以单纯做中医体质辨识检查,就不需要提前做以上准备,但在看中医师前,必须认真填好体质情况调查表。通过“辨识体质”后,到“健康调养咨询门诊”,请坐诊的中医药专家把脉开方,“量身打造”一套怎样不生病的“锦囊妙计”。但要注意的是,健康调养与一般看病有所不同。去找专家前,建议事先把自己的体质辨识报告、体检结果、以往看病的资料等健康档案按时间顺序整理好,把最想要专家帮您解决的问题分类写下来,以便专家更深入、细致、准确地为您制定健康调养的计划,指导您如何正确养生保健。专家的建议,假如您觉得很难做到,您可以直接给专家说明,和专家一起另想办法。最后,再到“传统疗法中心”,根据中医辨证选择针灸、按摩、熏蒸、砭石等不同的中医干预方案进行调理。

我在广州“治未病” ——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纪实(名院名采)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7:30 05:53:24

一堆需要修改、完善的建筑设计图,使我不得不整日面对电脑。繁忙的工作迫使我放弃了酷爱的足球运动。挨更守夜、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近来,一直自以为身体强壮的我,常常感到疲惫、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效率大大降低。朋友说我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建议我到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去看看,什么是治未病呢?带着疑惑我来到了广东省中医院。

1.导诊

来到位于广州市大德路的广东省中医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明净的门诊大楼。刚进大门,导医小姐就面带笑容地迎了上来,听我表明来意后,亲自把我带到了北区三楼--中医体质辨识中心。一路上,她告诉我治未病中心由三大块组成,在中医体质辨识中心我会了解到自己是什么体质;在健康调养咨询门诊医生会为我提供针对性的健康调养方案;如果我需要接受非药物治疗可以去传统疗法中心。

2.健康评估

来到体质辨识中心,医生指导我填写了中医体质量表,询问了我最近的一些生理和心理的情况后,为我制定了个性化的体检方案,并运用一套先进设备进行全身功能检测与经络测评。经过系统的中西医检查和评估,医生说我是湿热体质,还为我介绍了这种体质的常见表现、心理特征、易患疾病等,使我对自己的体质和健康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

对我提出的睡眠质量不好的问题,专家首先疏导了我害怕睡不好的心理障碍。并提醒我,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守时规律,注意睡眠卫生,晚间避免进食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少吃夜宵。

3.健康调养咨询

知道了自己的体质,我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健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进了西区五楼的“健康调养咨询门诊”。一位经验丰富的专家接待了我,看过辨识体检报告、仔细询问一番并诊察舌脉之后,为我制定了一套健康调养方案,告诉我从调节心理、平衡膳食、起居调摄、运动保健、自我穴位按压及经络保健等几个方面进行日常调养的方法,并推荐给我几种适合的药膳和健康茶饮。

4.传统治疗

在医生的指引下,我来到了传统疗法中心,在那里,看到许多人在接受各式各样的中医传统治疗。接诊医生看过我的辨识调养报告后,为我做了平衡火罐,治疗20分钟后,我顿觉轻松,疲惫尽消。

5.收获

离开时,我怀揣着体质辨识报告、健康调养咨询报告和医生赠给我的健康手册,细细品味着此行的收获。在这里,我不仅清楚地了解了自己的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一些帮助我不生病、少生病的方法。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广东省中医院浓浓的中医氛围更让我久久回味。

治未病相关政策 篇2

1 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的重大意义

1.1 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行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于保障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乃至生命质量的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对医源性疾病、化学药物毒副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入,“绿色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医药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内在的文化认同使中医“治未病”思想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各种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养生保健方法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2]。中医治未病是以预防为主、关口前移,让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3],“我的健康我做主”,这不但是老百姓真正的期盼,也是贯彻“预防为主”战略方针的具体行动。

1.2 是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医疗费用的持续增长,对有限的社会资源提出了严峻挑战,“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4]。同时,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疾病谱中比重加大等因素的影响,给现有的医疗保障模式和体系带来压力和挑战。从世界范围看,即使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基于现代医学和以巨额财政补贴为代价的医疗健康保障模式,也被认为是“供不起和不可持续的医学”[5]。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是“穷国办大卫生”[2]。因此,必须将有限的卫生资源投放到那些最具有成本效益的服务中去[6]。通过中医“治未病”,防患于未然,使人们不生病、少生病或延缓发病,就是最具成本效果的服务之一[6]。

1.3 是实施“健康中国”伟大战略的重要抓手

现阶段我国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仍然较差,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严峻挑战。为此,政府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健康中国”战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健康公平性,实现社会经济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公共政策为落脚点,以重大专项、重大工程为切入点的国家战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有助于全面改善国民健康,确保医改成果为人民共享,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充分体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坚持预防为主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四个基本原则之一[7]。中医治未病以其独具特色的先进理念、丰富多彩的特色技术、历史悠久的深远影响,必将成为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故积极探索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对于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4是弘扬中医治未病理论和技术的重大举措

中医治未病出自《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预防思想[8]。中医治未病是指通过治理调养体质,增强个体抗病能力,防止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变的方法,其内容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9]。它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长期以来在保障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人们身心健康中发挥着独特作用[10]。中医“治未病”思想被国际上称为“最先进”、“最超前”的思维,它将人的认识带入“无病世界”、“无医世界”的高境界。国际上于20世纪末,围绕医学目的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大讨论,所得的共识是“好的医生应是使人不生病的医生,而不仅是把病治好的医生”,“医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是关于健康的科学”[11]。这与中医“治未病”之目的不谋而合[12]。随着人民群众健康观念的变化、医学模式转变和医学目的调整,中医治未病理念和预防保健实践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治未病工作,自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工作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体制、机制、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中医治未病理念尚未全面普及,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量较小、面较窄,服务模式和体系不完善,服务手段和形式单一,专业技术队伍缺乏等问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13]。积极探索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深入推进中医“治未病”工作,必将使中医“治未病”理论和技术得到全面继承,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2 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开展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以全面促进人民健康,提高健康的公平性,实现社会经济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预防为主”,实现医学模式的根本转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挖掘改革潜力,破解发展难题;按照“以人为本、统筹推进,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原则。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积极探索中医治未病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促进中医治未病现代化,让中医治未病深入参与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领域,突破中医治未病事业发展瓶颈。积极探索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指导的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新型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构建中医治未病服务供给体系,完善服务技术(产品)体系,建立服务支持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3 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的目标任务

3.1 探索中医治未病新都模式(简称“1233工程”)

构建中医治未病服务提供体系,完善服务技术(产品)体系,实施中医治未病“1233工程”建设。即建设1个中心:中医治未病中心;打造2个平台:中医治未病供给端联盟、中医健康云平台;创新3个模式:混合所有制模式、连锁经营模式、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探索3个结合:中医治未病与基因技术、免疫技术、智能化技术相结合。

3.1.1 建立一个中心

通过创新混合所有制模式,由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引入社会资本、技术、管理模式、营运机制建设中医治未病中心,制订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方案和服务流程。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中医治未病中心的运营监管。

3.1.2 打造两个平台

即中医治未病供给端联盟和中医健康云平台。通过打造两个平台,建立新都区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具体为健康检测与评估、健康指导与监测、健康干预与维护六大服务模块。

3.1.2. 1 打造中医治未病供给端联盟。

由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联合社会资本建立新都区中医治未病中心,建成新都区中医治未病健康教育、科研培训、业务指导中心,并与各基层中医治未病工作站签订“中医治未病服务合作协议”,成立中医治未病供给端联盟,与当地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向居民提供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3.1.2. 2 打造中医健康云平台。

由新都区中医治未病中心主导,开发中医治未病信息平台和后端医师平台;联合智能健康检测设备厂家,开发前端健康感知平台;实现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移动设备上线,实现移动健康管理。

3.1.3 创新3个模式

3.1.3. 1 创新混合所有制模式。

以混合所有制和产业化为推手,把中医治未病体系从公立医院体系剥离,借助生产企业、中医药高校、科研机构、中医院的学术技术成果,形成独立的运行机构。

3.1.3. 2 创新连锁经营模式。

以中医治未病中心为基础,探索创新中医治未病连锁经营模式,实现“标识标牌、技术服务、经营管理、服务理念”四统一,坚持“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三化管理。

3.1.3. 3 创新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

在中医治未病中心实现生产、学术、科研、运用一体化模式,激发中医治未病中心内部人才的能动性、创造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中医治未病服务质量。

3.1.4 探索3个结合

3.1.4. 1 中医治未病与基因技术相结合。

应用于健康检测与评估。在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状态评估等项目的基础上,应用基因检测技术,开展基因筛查服务,对于高危人群利用中医健康云平台进行实时服务跟踪,指导开展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3.1.4. 2 中医治未病与免疫技术相结合。

在广泛开展针刺、灸法、拔罐、推拿、刮痧等中医特色干预技术的基础上,应用免疫技术,调节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平衡,提高对“未病”人群健康干预与健康维护的质量。

3.1.4. 3 中医治未病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

实现移动健康管理。通过运用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把治未病服务延伸至家庭,实现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服务的一体化。

3.2 建立中医治未病服务支持体系

探索建立中医治未病工作运行新机制,加强治未病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播,建立政策保障制度,推动健康保险创新,为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开展提供支撑。

3.3 探索与社会养生保健机构联动机制

创新中医治未病服务模式,将中医治未病中心、中医治未病供给端联盟与社会养生保健机构联动起来,探索与社会养生保健机构联动开展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方法、途径、机制和模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互补不足,构建开放性的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联动体系。

3.4 建立中医治未病服务评价体系

根据健康服务效果评价的常用原则和方法,探索建立中医治未病服务评价体系,即干预健康状态成效评价、中医治未病内部绩效评价和外部绩效评价;开展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效果评估研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4 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的保障措施

4.1 政府引导

新都区政府成立了由区长为组长的“成都市新都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计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卫计局党委书记、局长兼任,负责协调日常工作。

4.2 部门协作

明确区政府办公室、区委编办、区目督办、区卫计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政府法制办、区人社局(区医保局)、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的责任,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协同配合。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组织、指导、协调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4.3 市场驱动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一方面引入社会资本,采用混合所有制模式,不断增加健康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引导和激发需求。

4.4 多方参与

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养生保健机构、商业保险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另一方面,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密切合作,最终确保中医治未病工作顺利推进。

上工治未病 篇3

学习内经时,有“上工治未病”之说,当时不甚了了,仅感原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四大方针之一并非新中国的首创,而是源自历史悠久的祖国医学。虽感言之有理,但这只是卫生行政部门或从事防疫专业的同道们的工作。因此,作为一名临床外科医师,对此甚少关心。

从事肿瘤专业工作之后,逐渐感到“手术刀”的作用实在是有限的。癌症之所以危害严重,一是由于其“多发”,二是由于其“难治”。如能易“多发”为“少发”,变“难治”为“易治”,则癌症之害当可人为减轻。我经过近30年对乳癌及胃癌早防、早治的研究,更加深了对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控制癌症三个“1/3”战略方针的体会。我们在山东胃癌高发区临朐县从事现场防治研究时,发现距该县仅200里盛产大蒜的苍山县胃癌的发病率甚低,两县相差竟达8倍,如能证实多食大蒜确有预防胃癌发生的作用,岂非又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至此,深感我们祖先“上工治未病”的英明、伟大。其实广义而言,举凡手术并发症的预防等,均应属此范畴。这些不但不是与已无关的他人之事,而且是应贯彻于自己从医生涯中的又一必须遵循的准则。

有鉴于上述认识,但深感“独木难成林”,且“治未病”有异于“治已病”,是一项专业性的群众工作,是必须提高认识及改变观念才能开展的全民性工作。于是,我便视健康教育为己任,积极参与各种媒体的科普宣教,其后又发现航空班机上是写科普文章的绝佳场合,既安静又无干扰。因此,不时因有感而发,利用外出公干之际,于旅途写些短文。后又感癌症的演变常有一较漫长的癌前阶段,往往长达10余年,但看到人们现今已熟知积极治疗高血压或高血脂症,以预防冠心病及脑卒中,而颇少为了预防癌症而来医院就治某一慢性疾患,深感到有必要对癌症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于是又组织撰写了百余万字的癌症科普系列图书,以期对癌症的预防有所助益。

治未病科工作制度 篇4

治未病科是以中医“上工治未病”的思想为核心理念,以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与慢性病患者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改善人群体质、促进疾病痊愈、防止病后复发为目的,集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和医疗为一体的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为加强对此项业务的管理,促进其发展,逐步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健康促进需求,依据《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有关条款,制定本制度系列。

一、日常管理制度

1、治未病工作在院长统一领导下开展临床业务工作,系医院一级业务科室,与其他临床科室分工合作,相互写他配合,促进业务拓展。

2、工作人员必须遵从医院管理规章制度,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创新工作方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保健促进需求。

3、工作人员具体岗位责任见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4、科室应当定期召开会议,对日常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5、不定期的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理论与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结合实际积极从事科研活动,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推广。

二、医德医风管理制度

1、认真学习贯彻卫生部发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每年至少对医务

人员开展一次医德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2、将医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纳入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和评价科室工作的重要标准。

3、制定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办法,建立医德医风档案,每年底进行考核评价。

4、机构新成员必须进行医德医风岗前教育,未参加爱培训不得上岗。

5、建立医德医风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科室考核和上级考核制度。常听取患者和社会各界意见,接受社区群众监督。

6、医务人员医德考核结果,作为应聘、晋升和续聘的重要条件。

三、质量监控制度

1、医院质量管理部门应经常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医疗质量核心制度的贯彻落实。

2、强化对该科室医务人员的质量、安全教育,做到依法执业,规范执业。

3、不定期检查科室承担的辖区卫生部门下达的社区卫生服务任务的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和补救方法。

4、科室应经常进行“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三严”(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培训和考试考核活动,提高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5、督查医疗风险防控预案与医疗风险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6、监督检查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投诉的登记、报告、处理、分析情况。

7、对体质偏颇人群、亚健康人群、病前状态人群、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和其他关注健康管理的人群,充分运用“互联网+健康管理”技术、家庭医生签约模式等服务方式,建立健康管理数据库,提升治未病服务质量。

四、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健康档案,要扩大建档率,不断增加业务辐射面,积累和提升个人健康档案的信息量。

2、创造条件开展健康体检和医保特门管理工作。

3、健康档案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项目齐全、字迹清晰、表述准确、不得随意涂改。

4、健康档案每年至少随访一次,实施动态管理,及时向服务对象反馈信息,实施深层次的健康干预管理和健教指导。

5、健康档案应及时收集和记录、统一编号、归档保管。

6、健康档案管理应责任到人、制度到位、硬件落实、管理达标,逐步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

7、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和健康咨询与指导,按照《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风险评估﹑健康咨询﹑健康干预。

五、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1、在医院中医药治未病工作小组领导下,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印发防病治病科普读物,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积极开展“治未病进社区”公益活动,开通社区健康咨询服务热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

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六、健康咨询工作制度

1、建立健康服务咨询台,负责门诊导医﹑咨询﹑预约﹑便民服务等工作。工作人员要认真﹑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为顾客服务。

2、负责协调病人就诊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接听热线电话,做好电话咨询随访工作。

3、发放健康保健知识手册﹑健康教育处方,播放有关健康教育的录像﹑录音、电影等多媒体资料,拓宽群众获取健康保健知识的渠道。

4、为顾客提供饮用水﹑出借轮椅,进行服务项目和收费查询等服务。

5、保持环境整洁,维护就诊秩序,提高安全意识,防范安全隐患。

七、综合干预区域工作制度

(一)预防保健门诊工作制度

1、科主任应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领导,提高门诊窗口的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群众对治未病的认同度和依从性。

2、科室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具有执业资格,具备能胜任治未病业务工作的业务技术工作能力。

3、对疑难病员不能确诊或病员两次复诊仍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

级医师指导诊疗工作,必要时及时提请会诊。科主任﹑主任医师应定期出门诊,解决疑难病例的诊疗业务与医患沟通工作。对某些慢性病员和专科病员,应及时转往专家门诊或上级医院。

4、对65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少数民族病员、特殊优抚病员及来自远方的病员,应优先安排就诊。

5、对病员要进行认真检查,简明扼要准确地记载病历。科主任、上级医师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6、门诊与住院部应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用及病员情况,有计划地收治病员住院治疗。

7、加强预检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控制与报告。

8、门诊标示应明白,设有导诊服务工作人员,做到热情关心体贴病员,做到文明服务,优质服务。耐心地解答问题,尽量优化、简化服务流程,有序安排病员就诊。

9、门诊应经常保持整洁,改善候诊环境,加强候诊教育。设置轮椅、饮水设施等便民设施。做好院务公开,做到“一站式”便捷服务。

10、实行“三合理”医疗原则,尽量采用安全、高效和经济适宜的诊疗方法,实现精准医疗,多学科联合诊疗,确保患者享受同质化诊疗服务,减轻病员费用负担,提高顾客的服务满意度。

11、对基层或外地转诊病人,疾病好转或体质改善后,转回基层或原地康复时,要负责任地提出诊治和康复指导计划。

八、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1、各级专业技术人员都应完成继教学分(详见主管部门有关继教学分管理的规定),否则,职称晋升、考核、医师定考和执业变更都将受到影响。

2、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工作岗位的需要,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以期达到符合任职工作岗位的要求。

3、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结合本职工作,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培养独立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的能力,真正起到技术骨干、中坚力量的作用。

4、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动向,把握其发展方向,用于改进指导本科室的工作,制定本科室业务发展规划,起到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5、继续教育采用临床实践、理论知识学习、技术训练、参与教学科研、参加学术会议、学术技术讲座、互教互学、专科培训等方式。

6、科室应结合专业特点和临床业务开展教学查房、专题讨论、危重病例、死亡病例讨论、手术示范、新技术操作,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提高全院医护人员的“三基”理论与技能。

7、在院长领导下,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全院性的学术讲座,介绍国内外医学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更新与拓展医护人员的理论与技能。

8、鼓励与支持医护人员撰写医学专业论文,有计划地安排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为他们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促进人才培养和技术结构优化,提升整体诊疗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九、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一)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是科室医疗质量、安全与服务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2、负责制定本科室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健康促进干预工作,努力完成院级下达的目标管理工作任务。

4、组织全科人员业务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引进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疗法,提升服务质量。

5、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严防并及时处理医疗纠纷与事故。

6、安排好科内人员轮换、值班、会诊、出诊、休假,组织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帮扶对口支援的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7、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疑难病例讨论。

8、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带教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主任不在岗时,代替主任行使管理职能。

(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

高工作。

2、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临床“三基”培训,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培训。

3、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4、定期参加专家门诊工作。主持科内会诊,参加院内、院外会诊和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

5、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6、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医事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本院规章制度,做到依法、科学执业。

7、指导全科结合实际开展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和临床科研工作。

(三)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内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工作。

2、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发生医疗纠纷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及时向科主任汇报。

3、指导住院医师的诊疗业务工作。

4、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

5、主持疑难床病例讨论、会诊和上级医师查房。审查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院。审签下级医师的病历。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

7、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做好资料积累,经验总结和扩大推广应用。

8、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

(四)临床医师(士)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限,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的值班工作。

2、具体负责对病员的诊疗业务,接受上级医师的指导。

3、客观、真实、及时、规范地书写好病历,经上级医师和科主任审签并质控后及时归档。新入院的病历,应在病员入院后随即下达医嘱,24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48小时内请示上级医师查房并完成记录,其余记录内容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规定的时限按时完成。检查和改正实习医师的病历记录。

4、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员病情的变化,提出是否需要会诊、转科或转院的意见。

5、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实行24小时负责制,在下班以前,做好交班工作,对需特殊观察的重症病员,以书面方式记入医师值班交接班记录本。

6、参加科内查房,对所管病员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视一次,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巡视)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和诊疗意见,听取并记录好上级医师查房时交代的注意事项和下达的医嘱,执行后记入病程录。请他科和/或院外专家会诊时,应陪同诊视,做好记录并执行会诊医嘱。

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配合护士进

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8、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应用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提高诊疗水平。

9、随时了解病员的心理、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知情同意告知和医患沟通工作,建立和谐的医患惯性,鼓励患者参与维护医疗安全。

10、遵照科内安排参加一定量的门诊工作。

治未病中心科室介绍 篇5

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中医预防保健方面的特色优势,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我院于2009年3月3日日正式成立体检“治未病”中心。

一、机构设置

体检“治未病”中心下设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等部门。健康咨询与指导由我院的名中医工作室的老专家负责养生指导,健康干预由我院的针灸经络科、推拿科、康复理疗科负责担任,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风险评估有我治未病中心人员专门负责,各部门各负其责,共同承担医院中医预防保健方面的工作。

二、科室理念

健康从“治未病”开始!

三、服务宗旨

让人不生病、少生病、迟生病、不生大病、带病延年、高龄自理、提高生活质量。

四、治未病的具体内容

未病先防 —— 未病养身,防病于先; 欲病早治 —— 欲病就萌,防微杜渐; 既病防变 —— 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瘥后防复 —— 瘥后调摄,防其复发。

五、主要服务人群

①身体健康,无异常指征,需保持最佳状态者; ②体质偏颇,有疾病易患倾向者; ③自觉症状明显,但理化指标无异常者;

④理化指征处于临界值,但尚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者,即疾病的易患人群; ⑤慢性疾病稳定期需延缓发展、预防并发症者; ⑥病已痊愈,但需预防复发者;

⑦大病初愈、大手术后身体虚弱,需进一步调理者。

六、治未病中心工作流程 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风险评估(常规体检、中医体检)、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等部门组成,承前启后,环环相扣。

1.开展宣传,成立组织。(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通过媒体广泛宣传中医“治未病”文化,成立领导小组与技术指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

2.开展试点,总结经验。(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选择条件成熟,基础较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治未病”服务工作,不断探索和总结“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

3.推广普及,建成网络。(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医院—社区为一体的,特色明显、效果显著、管理规范、体制完善、群众满意的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体系。

七、治未病中心服务内容介绍

1、健康状态信息与采集内容介绍。主要用于采集和录入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信息辨识体检部服务内容介绍

2、健康状态辨识与风险评估内容介绍 ①中医体检

通过中医体质量表的填写,结合医生的问诊与分析,对个人体质类型作出判断,让您充分了解自己的体质类型,以及易患疾病的倾向。该体质辨识体系科学性强,是有效制定个性化健康调养指导方案的基础。

②西医健康检查

在专家的指导下,为您制定个性化的全身健康检查方案,让您明确疾病诊断。③心理状态评估 若您经常出现情绪低落、恐惧、压抑、紧张、缺乏自信、没有成就感、烦躁、抱怨、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社会适应能力差等,您可能出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可以在此进行心理测评。

3、健康咨询与指导服务内容介绍

主要用于根据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健康干预方案,指导服务对象进行健康干预,接受服务对象的健康咨询。

①影响因素分析

专家通过综合分析,为您指出哪些是可能影响您健康的危害因素,并指导您如何进行预防。

②平衡膳食指导

根据您的体质和健康评估结果,结合季节气候情况,专家会给予适合您的健康平衡膳食指导,并推荐适合您的养生保健、增强体质的药膳方、食疗方等,帮助您改善健康状况。

③运动养生指导

运动养生也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属性,采用不同的运动方案。因此,根据中医运动养生理论指导,结合您的体质、健康状况和时令季节,专家将为您制定个性化的养生运动方案。

④起居指导

专家根据咨询者的体质、健康与疾病状况,结合其性格特征,对其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作出指导。

⑤情志调摄

专家会根据您的性格、情志特征,给予情志调摄建议,或采用情志疗法,达到改善情绪、或采用情志疗法,达到改善情绪、调整心态的目的。适用于现代人因工作压力大、紧张度高、节奏快或生活事件引发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及身心疾病。

4、健康干预内容介绍 ①针灸经络调理

主要根据个体体质特点进行相应的针灸经络治疗,能打通经脉,调其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

②推拿调理 运用一系列特定的手法作用于人体相应的穴位或部位,刺激经络和腧穴,通过经络系统的调节和腧穴的作用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促使人体气血流通,从而使人体增强抗病能力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③穴位或经络自我保健法

专家根据咨询者的体质状态、脏腑经络虚实状况,指导其进行穴位按摩、经络敲打等自我保健。

④膏方指导

由专家根据就诊者的体质偏颇或疾病状态,开出适合其身体状况的处方,由我院制药基地制成专用膏方,每晨以沸水冲服一匙,服用方便,省却了煎煮汤药带来的麻烦,且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作用药力缓和、稳定持久、易存易携,适合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是亚健康者的理想养生保健中药制剂。

⑤穴位贴敷

是针对冬天容易发作的宿疾,运用中医“冬病夏治”的理念,抓住最佳治疗时机,在阳气旺盛的夏季特别是最热的三伏天进行防治,通过将辛温祛寒药物贴在督脉、膀胱经的不同穴位上,减轻冬季发病症状。穴位贴敷治疗能很好体现“治未病”理念,尤其适用于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虚人感冒等疾病的预防。

⑥中药药膳调理

药膳是从食疗学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特殊形式的食疗食品。它是把药物和食物合理配伍,运用中国传统的烹调技术,结合现代食品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的有一定保健治疗作用,色香味形俱全的特殊食品。药膳取药物之性,食物之味,借助食品的形式,食借药威,药助食势,相得益彰,共同起到保健强身、治病延年的目的。

积极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

争取每月下基层不少于4次。每次安排不少于5名工作人员,为基层提供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评估及干预服务。

1、开展中医健康教育 深入基层,与社区、幼儿园、企事业单位联动,利用多种媒体举办中医养生班、健康讲座,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本知识、养生保健方法,以及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及手段。

2、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评估

定期深入基层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评估服务,对广大群众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状况评估,根据患者的自身健康状况及体质判定结果,综合分析提取评估健康信息,由医院和社区根据不同人群制定相应干预计划,对其进行健康调养来减低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达到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状态的目的。

3、开展中医健康干预和中医康复治疗服务

治未病工作总结2012 篇6

基层指导工作是医院核心医疗工作的外延,树立中医院的品牌形象,传播中医文化思想,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群众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是医院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切实提高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中医药技能水平,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中医药综合实力,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相对安全”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药指导科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着实的开展各项工作,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对毛井、虎洞两个乡镇中心卫生院中医药工作进行了相应指导。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中医药工作三级网中承上启下的一环,具有尤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抓好卫生院中医药工作,我科对两个中心卫生院的指导、检查工作分了三部分进行。为促进我县基层中医药工作全面开展,我院组织两个医疗小分队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并进行督促检查。对于毛井、虎洞中心卫生院日常中医药工作,我科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还存在着中医适宜技术不够熟练,操作还不到位,致使部分就诊者存在的问题不能缓解,我们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进行了整改。对于两个中心卫生院依靠自身力量无法克服的困难,比如中医药柜、中医适宜技术设备等,我院都给与了帮助和解决。强化慢病患者健康干预及食疗方法,使我县的中医药工作逐步完善,呈现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全面发展,共同跨越的发展局面。

二、加强了对村卫生室中医药工作指导。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指导检-1-

查工作,主要由我院和两个中心卫生院进行督导检查,村卫生室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村医年龄偏大,对特殊人群中医体质辨识不够到位。对一些规模大、病员多、中医药工作开展较好的村卫生室,我科进行重点指导,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全面促进村卫生室的中医药工作。

二、结合实际进行中医药培训工作

1、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培训,推动了毛井、虎洞中心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在我院举办了2次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2、组建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形成了一个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毛井、虎洞两个中心卫生院中医科、中医医院、中医专科为枢纽,村卫生室的中医药人员为基础,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顺利地开展乡村两级中医药工作。

3、为推进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我们为两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及慢病管理举办了中医体质辨识培训班,讲解了中医体质辨识知识及健康干预方案和食疗方法,让学员们真正学会体质辨识。

4、紧密结合中医药宣传工作组织了大型义诊活动,结合中医药科普宣传知识,将传统中医文化的精髓贯穿到基层去。通过义诊、健康咨询、健康讲座,运用中医药的方法使基层的群众获得了简便验廉的医疗服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14种及慢性病等健康教育资料24000余份,办中医药文化专栏12期,通过医院宣传了中医药科普知识。通过多种渠道、多种

途径提高了群众的中医药知识知晓率,知晓率达90%以上。

在扩大推广培训项目的基础上,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门的跟踪检查、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更好的的开展提供保障。争取充分创建二甲医院,带动全院中医药人员更好的完成工作,使全县中医药人员的技能更加提高,更好的为广大病员服务。

基层指导科

“治未病”的中医健康教育 篇7

1 中医医院为什么要开展“治未病”的中医健康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概念和医学模式的改变, 健康不仅仅是个人身体和精神的健康, 还包含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中医医院的职能定位已由单纯的医疗型向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复合型转变。中医医院的职责不仅担负着治疗疾病, 还要向广大群众传播健康知识和技能、开展社会预防保健工作、帮助群众建立自觉自愿的健康生活方式。“未病先防、防微杜渐、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传统理论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内涵本质是一致的[1]。因此, 中医医院开展“治未病”的中医健康教育具有独特的优越性。21世纪我国的卫生事业关键在于预防保健, 中医“治未病”引领人类健康发展方向, 开展“治未病”的中医健康教育对促进人们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

2 如何开展“治未病”的中医健康教育

中医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 采取集体和个体的形式, 普及中医基本知识及养生保健方法及技术的一项工作。其目的是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起居、饮食, 增强体质,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治未病”的医学思想为中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思想支撑, 充分体现了预防医学和个性化诊疗的理念。中医医院可以通过网络或视频、宣教栏宣教、印制中医健康教育处方、举办专题讲座或义诊等将中医“治未病”思想传递给广大群众[3]。

2.1 促进中医传统健康文化宣传, 传播中医“治未病”理念

大力宣传、传播中医“治未病”理念, 提高社会认知和认可程度;加强中医预防保健知识与方法宣传, 提高广大群众增进和维护健康的自主行为能力。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构建形式多样的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中医健康文化传播平台。印制专业的中医“治未病”宣传资料, 通过放置在医院门口的宣传架上供大家取阅和送资料下社区、下单位等方式普及中医“治未病”的知识。

2.2 运用“治未病”思想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

中医医院可根据中医特色开展“治未病”的健康教育工作[4]。为了适应中医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 可组织形式多样的服务。

2.2.1 聘请中医专家编写中医健康教育处方, 制订各类人群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运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社区居民开展养生保健, 增强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 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调护、瘥后防复“及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生活水平的目的。名老中医根据体质辨识结果为就诊人群进行健康评估, 辨证施治, 随机制订健康调养方案依照辨识结果及因人而异的调养方案, 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 缓解不适, 阻断疾病的发生发展, 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2.2 积极探索中医药在保健护理、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通过开展中医药特色护理、创新和拓展“以健康检测、评估为基础, 健康风险干预为关键, 健康促进与改善为目的”的健康体检后续管理与服务, 将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既普及实用的中医保健调理技术, 又使新医改环境下的医院健康体检运营体系得到有效的整合优化, 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治未病科要求受检者认真填写中医体质辨识量表, 结合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对其进行体质辨识, 让每位受检者了解自己的健康状态。针对不同体质类型提出有针对性的中医调养方案, 提供健康咨询、饮食指导、运动指导, 并且进行示教和发放碟片, 建立永久性电子健康档案, 不定期随访或电话回访, 随时与他们取得联系, 掌握第一手资料。根据“未病”所在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形态时期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 使健康教育指导计划充分体现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 达到养生健体的“治未病”效果。

2.2.3 组织中医专家举办“治未病”的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 春季是一年中阳气转盛、万物复苏的季节, 同时也是“百病发作”的季节, 因此要格外重视“治未病”。我院2012年3月20日由治未病科举办了中医健康教育活动, 并特地邀请医院中医专家给居民讲解“中医养生与体质调养”, 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讲座之后还为居民提供了一对一的义诊咨询活动。讲座与义诊活动让居民能够了解自己的体质和掌握更多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指导其日常生活起居。居民很珍惜与专家面对面接受健康教育和互动的机会, 愿意积极参加健康讲座和免费义诊活动, 大家都期待着下一次的义诊活动。我院治未病科还开展了针刺、灸法、火罐、推拿、刮痧、保健运动和各种有效的中医药康复治疗项目, 在传播中医养生理念的同时指导了居民的健康生活。

2.3 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一种特色疗法, 是一种预防养生保健方法, 其基本理论依据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据中医《黄帝内经》中的“天人合一”观, 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藏于冬。夏季阳气最旺, 可以借药物温热之性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 使人体阳气充沛, 抗寒能力增强, 减轻疾病的症状, 减少疾病的发作。冬病夏治是中医“治未病”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防病治病的一个主要手段。我院治未病科已成功开展了“三伏贴”疗法, 以接受呼吸系统类疾病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咽炎、体虚容易感冒等) 、痹症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等) 、肾病养生保健 (分肾阳虚、肾阴虚、阴阳两虚3类) 治疗者居多, 这些疾病多为冬季易得或易加重, 在疾病尚未发作之前提前治疗可以减少发病频率、减轻发病症状,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病人经过连续3年或3年以上治疗后发作症状明显减轻, 发作间隔延长甚至痊愈, “治未病”的“三伏贴”疗法已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接受并逐渐推广。

2.4 举办以“推广膏方, 服务健康”为主题的膏方节

中医膏方作为中医治疗方法中重要和具有鲜明特点的组成部分, 具有历史悠久、效果明显、服用方便、防治皆宜的特点, 在预防保健、疾病治疗、预后防复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冬令进补”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一个中药的进补原则, 数九寒冬是进补膏方的最佳时期。我院治未病科于每年立冬到翌年的立春开展膏方节活动, 一直备受市民信赖。我们诚邀医院资深中医专家坐诊, 号脉开方, 通过中医辨证制定最适合每个个体的滋补膏方, 以期阴阳平衡。膏方节期间可举办各种中医养生保健专题讲座, 宣传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为居民科学养生提供帮助, 避免或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 努力让居民“少得病、晚得病、最好不得病”, “花小钱, 办大事”, 以实现“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目标, 达到祛病健体、健康长寿的目的。

总之, 中医医院的发展必将以“治未病”的思想精髓为核心,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保健、养生、康复、诊疗等服务。而使“未病先防”的理念深入人心, 中医健康教育要先行, 这样才能让人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充分体现中医特色, 把中医传统健康文化的优势真正彰显出来。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赵歆, 王利敏, 陈家旭, 等.亚健康调查中的中医健康教育[J].中医管理杂志, 2010, 18 (9) :784-785.

[2]朱建平, 王岩梅, 黄铮, 等.浅谈“治未病”与中医健康教育[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8, 5 (12) :1065-1066.

[3]祝亚兰, 杨郁文.中医特色理论与现代健康教育及疾病预防[J].江苏中医药, 2007, 39 (4) :54-55.

导引“治未病” 篇8

这里说的“未病”,主要是指“欲病之人”。就是指那些到医院检查没有发现什么病症,但又确实感到身体不舒服的人,即现代称之为“亚健康”的人。

世上最好的医生,莫过于使人不得病。传说有人问神医扁鹊,为什么你哥哥没有你出名,却被公认为医术比你高明?扁鹊惭愧地回答:“那是因为兄长专治未病,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当前,人们越发感到“治未病”的重要。有人做过一个计算,“治未病”,即预防疾病上投资一元钱,相当于节省了8.59元的医药费,或100元的抢救、误工、陪护费。

导引能够“治未病”,就在于这种方法能够治病于初期,防病于未然,促进病后康复,防止疾病复发。即通过早期干预,阻止亚健康状态发展为疾病。

现代研究表明,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导引功法,可以通过运动,调节器官功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双向调节血压,增加肺活量,延缓动脉硬化,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尤其是可以通过呼吸和意念的自我调控,增强神经内分泌功能,促进免疫物质的活性,增强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呼吸器官是人体唯一由自主神经和随意神经共同支配的器官。一些学者特别强调吐纳在导引“治未病”中的作用。吐为呼,纳为吸;呼气时副交感神经兴奋,吸气时交感神经兴奋。人的五脏六腑都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一呼一吸的调控,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中枢进行良好的调理,可增强五脏六腑的功能。呼吸就是生存,呼吸就是生命。导引中的吐纳,调控了呼吸,就是改善了生命,提高了体质。

吐纳调控呼气和吸气,又称“调息”。以现代生理学解释,调息的主要特点是呼吸加深,频率减慢和均匀,这种呼吸状态有利于情绪的自我调控。人的呼吸与情感、认知等都有关系,俗话说“心平气和”,十分有道理。平稳、深长的呼吸可以稳定人的情绪,有助于思维的准确和行为的恰当。人的心态也可以从一呼一吸中表现出来。用“调息”来调理心态,可调出健康的心态,进而一步步远离亚健康。

上一篇:世界无烟日活动简报下一篇:感恩父母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