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现状

2024-10-22

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现状(通用8篇)

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现状 篇1

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风险随之显现出来。规避风险需要借助金融监管的力量,我国政府相关部门逐步采取措施、加强监管,日益形成规范的监管体系。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不同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着重对国内外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分析解释了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中存在的差异及国内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对我国逐步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形成规范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差异;国内外比较;对策与建议

一、引言

在网上支付发展的带动下,我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在网络应用上越来越重要,互联网理财产品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余额宝等理财产品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互联网金融由传统的金融业和互联网共同组成。作为一种创新金融,存在着互联网融资平台、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等新型模式,这些模式对联网监管及传统金融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比较了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模式,并且试图找到异同点,希望能不断完善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

二、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的分析

1.国内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的案例分析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银监会、证监会、工信部等相关部门频频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人民银行是其主要的监管机构,总体看来,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已经形成较为系统的监管体系。我国对P2P网络借贷的监管模式还处于真空状态,有很多方面需要健全,应对单笔融资额度、债权转让的范围等方面进行规范,另外P2P行业协会也将在银监会相关指导下开展自律管理工作。中国证券业协会对投资者的范围进行了严格限定,规定合格投资者是净资产不得低于1000万人民币,金融资产不得低于三百万人民币,最近三年个人平均收入不低于五十万等。但是严格满足这一规定的人是少数的,对于一些网络银行、网络保险等网络平台,我国的监管也在加强,逐步推出一些辅助服务。

2.国外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的案例分析

美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基本上较为宽松,主要是在原有法律框架的基础上,补充新的法律法规,使原来的监管法律体系能够对新的网络电子环境适用,表明了现有的法律体系对互联网金融的适用性。国外互联网金融监管实行注册登记制,多个监管主体对互联网金融实施监管。美国并没有单独的设立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而是由已有的金融监管机构根据法律规定的职责各自开展监管,规范信息的披露,对业务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警示,对消费者权益进行有效的保护等。英国互联网信贷的规模和发展速度都较弱于美国,但其行业的自律性却远远强于美国。英国政府实行较为宽松的监管政策。对于网络信贷业务的准入方面,在英国建立P2P网贷公司需要递交申请,并须要取得P2P网络信贷的营业牌照,但没有规定和限制最低资本金。英国法律制定了严格的信息披露的体系,要求借贷双方都需要在借贷过程中明确利率、期限等重要的要素,并且对相关合同的签订、履行和终止以及债务追偿、行政制裁、司法介入等各个方面做出了细致的规范。在日本,政府对互联网金融实行严格的监管体制,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则是由日本政府直接负责构建,并且在特殊情况下会采用行政干预手段。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建设方面,自网络银行出现在日本,日本政府就开始制定一系列的针对网络银行监管的法律法规,同时将网络银行逐步纳入到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之中。这些法律法规不只是维护了网络交易的安全性,而且有效的惩戒了欺诈,逃税,洗钱等各类危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日本严格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从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安全、行业规划、风险管理、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多层面的推动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比较

在P2P网络借贷门槛上,美国规定首先借贷平台需注册为证券经纪商;其次,在监管主体上,美国将P2P借贷实行二级监管,界定为证券交易,而中国没有明确的监管主体,仅进行合规性监管;再次,在P2P网络借贷监管目标上,欧盟、美国、英国注重消费者的权益,均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视为最重要的.目标,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在众筹融资监管措施上,美国的众筹融资平台需在证券交易委员会与行业自律组织注册,美国规定筹资人需充分披露信息、需充分揭示风险;欧盟在众筹监管中,根据现有法律条文进行监管,不断防范各种风险;中国证监会没有出台监管措施,只能依照现有相关法律进行金融管理。在监管主体上,美国实行二级监管,由联邦和州共同进行管理;中国准备将众筹划归为证监会监管。在网络平台在监管主体上,中国对网络平台牌照的监管由银监会负责,小额信贷的监管由人民银行和金融办公室负责,美国对网络平台监管主体包括美联储、货币监管局、储蓄机构监管局、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在监管原则上,欧盟采用机构监管原则,美国采取审慎监管原则来促进网络平台的发展。这是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差异分析。

四、国内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金融业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金融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但是,金融监管的考验也日益加剧。目前,就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缺乏明确的监管机构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采用的仍然是分业经营监管的模式。对于混业经营模式,我国缺乏明确具体的监管机构,这样就造成在监管过程中的监管信息比较分散,各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比较模糊,易出现监管盲区。

2.缺乏制度监管

目前我国的监管体制仍然只是传统的监管体制模式,缺乏法律法规制度的约束,我国现有金融业的法律法规针对互联网金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与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为鼓励扶持互联网金融发展而制订的规范;三是保护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在互联网金融业监管方面,我国仍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明确监管。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监管执法中就会缺少合法的依据,就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

3.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

我国针对互联网金融业采取的监管手段不能满足监管要求,采用的手段和组织形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金融业的创新发展比较迅速,属技术密集性行业,因此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监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来适应金融监管模式,以提高监管效率。

五、国外互联网金融监管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1.加快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

对于国内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的建设,首先可以进行互联网金融法律立法,其次可以进一步完善和修正互联网金融配套的法律体系。这加快了互联网金融监管发展的框架性和原则性内容进行细化立法,能够系统地建立起与互联网金融监管更为适宜的法律制度。最后,制定相关的部门规章和国家统一标准,发布互联网金融行为指引以及标准。

2.完善征信体系

应着力建立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征信体系,并且向全社会开放,保证征信体系的权威性和完备性。权威的社会征信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构筑一个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为相关协会发挥对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和自律作用提供了保障。建设征信体系可以实现信用监管,通过加强风险分析,促进互联网金融体系的稳定,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通过提高透明度和效率,从而促使经济稳定增长。因此,完善征信体系有助于防范风险以及提高监管效率。

3.建立动态的、全面的监管机制

作为一个新型的业态,对互联网金融固定化的监管模式不能够长久地保证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只有建立其动态的全面的监管机制,才能够保证互联网金融长久且稳健的发展。动态的监管机制应该定期以补充更新的形式将新产生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归纳入已有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框架之下,明确监管责任,保持监管的完整性。相关的监管机构要随时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动态,了解最新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行情,及时的发现和识别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做好问题解决的预案和风险的预警,如定期将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价予以公布,时时确保其行为的安全合法。

4.完善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

监管机构应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和交易过程,进行长期的监督管理和不定期的审查,应要求互联网金融机构加强信息披露和相关风险的提示。同时可借助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定期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进行披露,可以要求信贷业务提供者公开信息,使得消费者可在不同平台和机构发布的相似的信贷条款中做出选择。由于投资者的金融知识和辨别风险的能力与专业机构相差较大,造成金融投资者在金融消费中处于弱势地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在互联网金融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相关的法规中增加互联网金融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制定处罚措施,制定互联网金融行为过程中对于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对互联网金融中投资者的资金托管进行实时保护,确保投资者的资金安全。

5.推动建设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机制

市场作用在互联网金融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推动行业自律监管,迫使政府直接的监管方式更加灵活,效果更为明显,自觉性更强。在市场的作用下,国家应该拟定行业标准,规定行业行为准则,引导行业发展、规范行业发展;同时需要积极地推动行业的同业监督,使各类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监管机构得到发展。因此行政化的监管应该仅仅在互联网金融形成的初期适用,是临时性的措施,当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成型后,就应该退出,让权于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组织。

参考文献:

[1]陈敏轩,李均.美国P2P行业的发展和新监管挑战[J].金融发展评论,(3).

[2]邓舒仁.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文献研究[J].金融纵横,(11).

[3]张光涛.构建金融监管新思维促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和规范发展[J].经界:学术版,2014(8).

[4]段玲.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应对措施[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

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现状 篇2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指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狭义上讲, 是指通过计算机连接终端和网络服务平台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所形成的虚拟金融市场。广义上讲, 还包括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的实体金融机构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互联网金融———成为时下最为流行的词汇之一。严格来讲, 金融互联网不是简单的行业叠加, 而是在金融领域实现了安全、移动等通信及网络技术水平上, 衍生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新模式与新业务。金融互联网从传统的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信用评级审核等, 逐渐向无线支付、掌上理财、O2O等新产品及服务模式上转变。

根据目前现有的业态形式和国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验来看, 普遍将互联网金融划分为六个模式: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门户。在对这些细分模式的案例对比的基础上, 总结目前现有我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1 高效率和低成本

互联网金融的高效率主要体现在, 由于行业本身不受到了地域和时间限制, 则信息传递的效率高、业务达成的效率高。以P2P产品人人贷为例, 有贷款需求和有闲置资金的用户, 分别在网络上公布信息并完成信用评级及审核认证, 随后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信贷行为的撮合, 一般来说出借方获得的利息高于银行存款, 借款方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设置借贷条款和金额。这种双赢局面 (考虑到人人贷本身的抽成则应是三赢局面) 在传统的金融领域中, 考虑到信息和地域的限制却很难达成。安信证券一份研究报告显示, 2012年网络借贷行业的成交量达200亿元, 而2013年成交规模预计达到600亿元, 与6年前相比, P2P网贷的市场交易量增长了约10倍, 该数据也间接证明了正是互联网金融的高效。

1.2 开放的服务形式和透明的服务内容

互联网的特点是信息的传播速度快, 且信息相对透明。互联网金融也秉承了这一特点, 实际上随着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金融领域的信息传播也随着介质的进步而变的更加快捷和透明。

1.3 用户需求的个性化

在传统金融服务领域, 无论是银行、还是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受制于产品形式的单一、渠道的单一和地域的限制等, 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是具备一定限制条件的。而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实际上就是多元化的产品服务内容和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地域限制, 所以互联网金融的整体发展具备长尾效应。

用户对金融服务本身具备不同的需求, 包括资产规模门槛、投资期限、预期收益等, 所以传统金融服务中, 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大多愿意服务于高净值的用户群体。但阿里与天弘基金合作退出的余额宝项目证明, 也由于其产品本身没有资金规模和投资期限的限制、产品购买不受地区限制、此外预期收益比无风险投资略高等特点, 所以短期内该产品聚集了大量人气。上述案例反映出, 互联网金融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1.4 相关技术快速发展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是建立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的, 随着物联网技术和云技术等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金融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这些高新技术按照业务流程可以主要分为大数据运算、数据挖掘、云技术、可视化技术和LBS位置服务等。

建立在互联网金融产品或服务平台上的大数据运算功能作为收集用户信息、用户行为、用户偏好的整体数据入口, 在经历后台数据加工与挖掘的基础上得出更为精准的用户分析和产品服务推送。此外在过程中通过云服务减少企业服务成本、加快服务响应速度, 整体提高了互联网金融的产品用户体验和服务效率。

1.5 竞争日趋白热化

目前参与到互联网金融竞争领域的企业类型包括传统金融企业 (包括银行、基金公司、券商、信托、借贷公司等) 、电商企业 (阿里巴巴、苏宁、京东、国美等) 、和第三方金融公司。由于互联网金融本身具备外部性, 建立相应的平台、获得规模用户成为这些互联网金融公司的首要目标。传统金融企业的典型的案例包括建行善融商务、民生电商、E中信等, 而阿里巴巴等电商公司由于拥有大量的用户基数, 在原有业务体系上成立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和个人金融服务, 是电商企业迈进互联网金融的代表。这些跨国规模门槛的企业都在尝试建立自己的平台, 且现有的市场格局的竞争环境也日趋白热化。

2013年底前期的各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补贴价格战就是最好的例证之一。百度、网易、数米基金等在新产品上市初期都做出了类似保收益的承诺, 分别将互联网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定到了8%-12%, 远远超出了市场水平。以补贴提高产品收益, 用来换回用户数量及销售规模的行为在业内非常普遍,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该行业目前的竞争压力非常大。

2 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的特点

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基础上, 相应的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从业态和商务模式上相应有了发展和变化,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跨界融合

2013年8月15日, 平安旗下平安金科与eBay签约合作, 未来平安金科江为eBay卖家提供融资方案, 为互联网商家与金融机构提供合作平台。实际上金融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联合在今年屡见不鲜, 最具备示范效应的是2013年6月13日正式上线的“余额宝”, 这是典型的基金与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合作的跨界产品。

近期电信行业也推出了货币基金的合作产品, 中国联通与安信基金推出“话费宝”, 该产品的运作原理是将客户的电信合约计划费用投资于基金公司管理的货币基金产品, 而每月分红得到的基金份额则一部分支付于该月话费。此种类型的产品是金融领域内部的跨界合作, 开始向不同行业的跨界创新的延伸。

2.2 产品形式具备颠覆性

互联网金融下的新产品, 相较于传统的服务产品在形态和功能来说更具备颠覆性意义。比如拉卡拉退出的移动智能POS, 在一定意义上已经颠覆了用户对于传统POS机和移动结算POS的认知, 其小巧的设计更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便捷特征, 而移动支付和互联网支付也部分取代了传统金融企业中生活支付的部分功能。

传统的银行ATM服务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出现了新的面孔———VTM (Video Teller Machine) , 国内简称为虚拟柜员机。这款产品已经在国内部分商业银行投放使用, 该产品具备互联网时代鲜明特色, 除了具备传统的ATM的查询、存钱、取钱和转账功能外, 还能够进行发卡、销户、挂失、存款证明开具等银行柜面业务。此外还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用户线上直接与客服人员进行视频和操作讲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传统金融的柜台业务虚拟化, 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行个人业务的服务效率。

而最具备颠覆意义的则是比特币的出现。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 这种“货币“根据特定算法而计算生成,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而金融机构发行, 但是比特币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 甚至可以兑换大多数国家的真实货币。虽然目前很多国家并不承认比特币, 且该领域缺乏系统监管, 但这种虚拟货币在个别领域中已具备了真实货币所拥有的的全部特性。

2.3 支付形式创新

互联网金融的支付手段主流的方式目前包括:NFC、二维码、线上直接支付等, 这相对于传统的货币支付来说, 是在支付手段、支付渠道和支付方式上的创新。截止2013年3月底, 国内已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223家, 除了大量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外, 其中NFC移动支付也就是通过近场通信实现移动支付目前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了信用卡支付领域。而另一种支付创新是作为支付的“货币”本身也有了变化, 出了前文中提到的比特币外, 部分互联网货币基金也拥有了支付功能, 其中余额宝和华安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产品, 目前均已实现了代替“货币”进行支付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 互联网金融在支付手段上的不断推陈出新, 从本质上讲是在逐渐削弱银行的支付中介作用, 但由于规模目前不是很大, 所以无法取代传统金融支付的支柱地位。

3 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简析

考虑到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企业规模和业务整体运作流程,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存在以下几个风险。

3.1 流动性风险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 是手段和渠道上面的变革, 国内的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是金融企业的互联网化。金融机构存在的流动性风险是普遍问题, 而互联网金融企业相应的也存在流动性风险问题。由于互联网金融的用户数量规模大、且用户推广成本比例偏高、交易渠道畅通便捷等原因, 互联网金融企业出现挤兑风险明显大于传统金融企业。

3.2 信用风险

在资历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运作时间短, 后台对接项目运作时缺乏管理经验, 这些企业或多或少面临信用风险。以P2P公司为例, 据不完全统计, 今年年初至今, 由于运作不规范等问题造成的P2P公司资金链断裂, 从而造成的跑路案例已接近50起, 而去年在统计的P2P跑路平台共75家。信用风险, 大多因为P2P企业大部分的业务流程是在线上完成的, 而线上模式只能寻求到信用记录和其他零散信息来确认放贷, 而传统的金融业务中, 有担保抵押和完整的信用评分, 这是大多数P2P企业目前无法做到的。当借贷方出现问题后, 企业无法重新拆借或追回贷款, 从而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引发信用风险。

3.3 运营风险

大多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推广, 是通过补贴、活动、精准营销等一系列高成本推广方式完成的, 这使得互联网金融公司获得个人用户的成本偏高。例如百度百发金融产品和网易金融分别推出的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 百度和网易分别对其进行了现金补贴。推广成本再加上人员成本, 平台搭建维护成本等, 互联网金融本身就是高价品。在运营过程中要面临很多人员和系统等问题, 这些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 持续投入成为唯一可行办法。

3.4 技术风险

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本身带有互联网企业的属性, 其平台搭建和系统开发、后台数据整合、系统认证和防火墙等均需要一定投入。此外金融企业本身的属性是用户信息中有大量的个人真实身份信息和金融账户信息, 这部分数据的安全性如果出现系统漏洞或安全漏洞, 非常容易被盗用者使用并造成个人用户损失。如出现技术风险, 则对互联网金融企业乃至个人用户都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随着互联网金融日趋快速发展, 我国的监管层也给予了相当重视。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 互联网金融的细分领域中, 仅互联网货币基金、第三方支付等发展较为成熟, 这是由货币基金是基于传统基金公司作为销售和担保平台, 而第三方支付发展时间较长, 且有明确的担保规则决定的。而在众筹、P2P等领域中的风险问题则存在的较多。未来如需要解决上文中提到的风险, 需要互联网金融企业分别在商务模式创新、信用审批和担保流程、后台数据管理等多方面加强建设。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成为重要课题之一。由于互联网本身具备高效、透明、低成本和用户需求个性化等特点, 互联网金融行业整体都具备了打破地域性、打破行业领域、产品信息公开透明等进步元素。而互联网金融产品在创新上, 出现了跨界融合、支付技术快速发展和颠覆性的具体产品形式等特点。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创新,金融创新

参考文献

[1]罗明雄, 唐颖, 刘勇.互联网金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3.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篇3

二、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发展从各个方面看起步都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晚,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起步发展于近10前,相关文献相对较少。大部分论文是从2010年至今的,特别是自2012年和2013年之后,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研究飞速地增加。谢平和邹传伟等人在2012年首次提出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研究了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他们认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科技将会颠覆式地影响金融模式,可能产生第三种金融模式即互联网金融,不同于传统银行的间接融资,同样也不同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在此论文中谢平和邹传伟还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支付方式、信息处理、资源配置等问题。闫真宇认为互联网金融风险是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活动产生的不确定和不可控造成的,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特性决定了复杂性,其主要有五大类,其一是法律规范,其二是技术风险,其三是业务管理,其四是货币政策,最后是洗钱犯罪。周华认为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时金融机构可以才用大数据建立更好的信用等级,降低信息的不对称,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张朔以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余额宝为例,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将互联网金融风险归结为系统性技术风险、由规模导致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收益风险。许玥、陈勉、夏江山等在分析了余额宝对银行业的冲击后,认为互联网金融风险来源于政策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法律风险。李媛认为,不同的 P2P 网贷平台模式具有不同的风险来源,通过对无担保的线上模式、有担保的线上模式和线下模式的特点进行描述,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来源总结为投资风险、信用风险、资金掌控风险等。董妍将 P2P 平台的风险来源归因于以投资风险为代表的正常风险和以卷钱跑路或审查不严为主的非正常风险。张松、史经伟、雷鼎认为,在互联网金融形势下,操作风险主要包括金融业信息化的操作风险、行业间的关联性风险和消费者操作不当风险,这些都会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赵继鸿以基于服务主体的互联网金融运营风险为研究对象,认为整个互联网运营主体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征信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信誉风险、操作风险、技术风险、收益风险、纵向竞争风险、法律风险和破产关停风险这十项风险。王振、王凯(2015)着重分析了跨界经营风险,认为跨界混合经营虽然在零成本增加的基础上增加了服务,但并不是最优选择。(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R Zhu,UM Dholakia,X Chen,R Algesheimer.Does Onlin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Foster Risky Financial Behavior?[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12,49(3):394-407.

[2]JER Lee,S Rao,C Nass,K Forssell,JM John.When do online shoppers appreciate security enhancement efforts? Effects of financial risk and security level on evaluations of customer authentication[J].2012,70(5):364–376.

[3]EC Chaffee,GC Rapp.Regulating Online Peer-to-PeerLending in the Aftermath of Dodd–Frank: In Search of an Evolving Regulatory Regime for an Evolving Industry[J].Washington and Lee Law Review,2012,69(2):485-533

[4]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的基础理论[J].金融研究,2015(8):1-12.

[5]闫真宇.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J].浙江金融,2013(12):40-42.

[6]许玥,陈勉,夏江山,等.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余额宝”的风险分析及政策建议[J].金融发展评论,2014(5):55-58.

[7]李媛.国内P2P融资平台风险分析及监管政策构想[J].武汉金融,2014(9):26-27.

[8]董妍.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以 P2P 网贷平台为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15(3):79-81.

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现状 篇4

【摘 要】 2016年,校园贷问题频发:从3月份的河南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因无力偿还贷款跳楼自杀事件,到6月份的“裸条”事件。各种“校园网贷”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校园贷的讨论。本文就校园贷平台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监管建议。

【关键词】 校园贷平台 监管 建议

随着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各类P2P平台层出不穷。不同的融资需求对象,适宜不同的P2P网贷平台,校园贷就是其中一种受到很多大学生青睐的贷款平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超前的消?M观念促使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寻求贷款;另一方面,为了扩大业务量,抢占校园市场,各贷款平台放松了对学生贷款的审核力度。因此,校园贷具有低门槛、零首付、方便快捷等特点。

一、互联网金融校园贷简介

校园贷是互联网金融深入校园市场的产物,主要为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提供贷款或分期服务,其本质是一种分期消费、提前消费,目前主要活跃在二、三线城市。校园贷通常分为三种:一是诸如分期乐、趣分期等为大学生提供购物分期贷款及额度较低的现金贷款的平台;二是如投投贷、名校贷等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和创业贷款的P2P贷款平台;三是提供如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购物信贷服务的传统电商平台。

二、互联网金融校园贷平台的发展现状

根据数据统计,目前校园贷平台排名前十的分别为趣分期、分期乐、爱学贷、名校贷、优分期、99分期、仁仁分期、零零花、桔子分期和喵贷。

作为排名第一的校园贷平台,趣分期是互联网金融领域获投轮次最多的平台,它创立于2014年,主要业务是为年轻人提供包括电子产品、奢侈品、户外健身、旅游等商品的分期消费。并于2015年8月获得了约2亿美金的融资,2016年1月获得近5亿美金的F轮融资,完成VIE架构的拆分,但在2016年9月,趣分期宣布退出了校园市场。在此之前,学生在趣分期申请分期购物,网站并不收取利率,但需要支付服务费,这种服务费并不是统一的,消费越高,服务费越高。

三、互联网金融校园贷平台存在的问题

目前而言,互联网金融校园贷平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各校园贷平台间的信息共享缺失。由于征信系统的不完善,且各大校园贷平台间属于竞争关系,并不会将自己的客户信息共享,借款人在一个平台上的借款达到了最高额度,可以立即到另一个平台去申请一个账号继续借款,平台放款时并不会审核借款人是否已经借过款,这就很容易导致自制力较弱的学生们过度消费,或者在这个平台上借款来还另一个平台的钱,东借一点、西借一点,最后借款金额越来越多,资金漏洞越来越大,从而彻底还不上贷款,产生违约风险。

第二,各校园贷平台的准入门槛过低。校园贷平台五花八门,且大多属于“一分钟申请,十分钟审核,快至一天放款,零抵押零担保”类。门槛低,手续简单,在正规的校园贷平台申请贷款,除了提供学籍信息和身份证、学生证之外,还应该与学生的家长签订协议,在家长允许的情况下给学生放贷,然而很多平台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并不会审核这么严格,甚至有个别平台只需要学生提供学生证就能完成申请,也不会在意申请者是否是证件持有人,因此一个学生可以在多家分期平台、用多个身份信息注册并贷款消费。

四、互联网金融校园贷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互联网金融校园贷作为一个合法存在的民间借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为广大有资金需求的大学生带去了帮助:家庭困难的同学可以通过校园助学贷款缴纳学费,继续求学;在校创业的同学可以通过校园创业资金贷款获取创业的本金,实现自己的梦想;参加培训班的同学可以通过校园培训贷款获得培训费用,增长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负面影响

第一,校园贷影响了大学生的理财观念。许多在校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开始独立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财务开支,但他们的消费观念并不理性,自制力较差,喜欢互相攀比、追求时髦,存在严重的超前消费现象。当自身的财务收支不平衡,财务供给适应不了消费需求,更容易依赖于校园贷或者分期付款,从而导致自身的理财观念淡薄。更甚至,当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时,只能让家长帮忙偿还,这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第二,校园贷影响了人身安全。校园贷平台的催款方式往往伴随着恐吓、威胁,甚至强行控制人身自由等。若按正常的法律程序,对于逾期的借款人,放贷者应通过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不会对借款人造成人身伤害。

第三,校园贷影响了信息安全。各种校园贷平台可以通过借款人授权获得隐私性信息,这些隐私性信息结合大数据,可能对借款人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借款人资金账号被盗用的风险。很多校园贷注册时需要学生的学籍、身份证等信息,严重影响了借款人的信息安全。

五、互联网金融校园贷的监管建议

针对校园网络借贷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认为,首先,应当提高校园贷平台的准入门槛,审核借款人和放贷人的基本信息。其次,定位校园贷平台的中介角色,规范平台行为。再次,鼓励校园贷平台加强自身建设,成立平台联盟,进行行业自律。最后,进一步明确监管主体,完善监管制度和规范。

当然,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某一个角色的努力。校园网络借贷这个行业的发展,除了需要平台自身加强监管,提升准入门槛,实行透明化借贷外,还需要借款人加强理性消费意识,提升对金融理财相关知识的了解,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家长、老师也要多关心孩子,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其成长状况,引导其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不仅如此,对于放贷人的一些违法犯罪的追款行为,对于一些问题平台,有关部门还应加强对这一方面的排查治理,让犯罪行为消失在萌芽状态。

校园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虽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就其本身而言,它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政府和行业应该共同努力,解决相关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

国内外联网审计比较 篇5

一、计算机联网审计

在国外,特别是欧洲、北美洲等发达国家,他们普遍在计算机联网审计方面起步较早、联网审计经验丰富。在德国,联邦审计院与财政部的联网系统已经运行了十年,该系统同样是实时提取数据,完成信息共享。只是这个系统对审计法院内部直接访问财政部系统的人员有权限要求。在挪威,审计部门在对方财务系统里安装一个定期发送数据信息的软件(双方协商好什么时间、哪些数据完成定期发送),审计端安装有一个中央接收器,信息经过加密处理后,通过互联网传送到接收器上,审计人员将接收器里边的数据传送到数据捕获系统,再从数据捕获系统传送到审计内网。该套系统并不是实时发送信息。

但是对于我国来说,由于整体网络建设起步较晚,网络环境、特别是广域网接入环境不太成熟,对审计部门研究网络环境下的审计工作造成了困难。直到九十年代,我国还在进行非网络环境的计算机审计工作。

二、政府提供网络基础平台

在政府为联网审计提供网络基础平台和技术保障方面,国内与国外存在着较大差距。在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包括审计部门在内的政府机构享用国家财政拨款、政府专门机构负责搭建的统一网络平台,并且所有的网络维护和运营工作也由政府来承担。以德国为例,德国原来的首都在波恩,后来由于东西德合并,首都迁到柏林。考虑到部分联邦机构还设在波恩,包括联邦审计院也在波恩,德国政府特别建立IVBB系统,IVBB是德国联邦政府机构信息网络平台的简称,该系统使所有联邦机构都可以通过网络相连。

这与我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在中国,政府有打算为国家各个部委提供网络基础设施,但还在落实当中,致使不仅先期启动的海关、税务、银行等部门自行组建网络系统,目前本应纳入政府统一网络平台的部门也有可能因此而自行组建网络系统。

三、联网审计的法律保障和法律环境

在法律保障方面:国外的宪法或者财政法对需要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有明确规定,除特别加以说明的信息不允许公开以外,不说明的信息都可以公开。在法律环境方面:公民对法律的认识以及执法守法意识非常好,对法律条款的理解和认识比较透彻。

尽管我国近年来完善了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我们在法律环境上还有所欠缺,公民的守法意识不强,而且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不透彻。

四、我国联网审计的优势

首先,我国在利用计算机开展审计监督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上比国外要好。由于中国处于经济腾飞的重要时期,经济活动非常活跃,导致我国经济信息量比国外多,涉及的审计内容比国外复杂,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现行阶段的客观情况所在。国外近年来对中国的金融审计非常有兴趣,对我国利用数据仓库等技术进行计算机审计工作的探索表示称赞。

其次,联网审计起点高、发展快。虽然我国在联网审计上起步较晚,但是由于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发展模式,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2015十大国内互联网政策 篇6

腾讯研究院

1.“互联网+”行动计划 政策简介: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2015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提出促进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若干能形成新产业模式的重点领域的发展目标,并确定了相关支持措施。

点评:2015年3月“互联网+”概念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业界热度几近沸点。各类政策利好促使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领军企业及广大中小互联网新秀公司,纷纷从互联网+金融、+医疗、+教育、+出行、+制造业、+房地产、+旅游等不同垂直领域探索解决方案。互联网+基于传统行业现实痛点进行深度挖掘和改造,有利于提升传统产业质量和效率,进而通过创新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这与当前政府力推的“供给侧改革”高度贴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

政策简介:2015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了《网络安全法(草案)》,该草案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就网络数据和信息安全的保障等问题制定了具体规则,构建了我国网络安全的基本制度。

点评:习近平主席提出,我国要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在这一背景下《网络安全法》加快立法进程,一是明确我国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利益以及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原则是网络主权原则;二是明确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战略地位和价值;三是将网络数据安全纳入国家网络安全视野;四是明确网络安全监督管理体制建设。《网络安全法》将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任务落实为具体的制度安排。

3.《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草案)》

政策简介:2015年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为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改革,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发展,促进行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草案)》。

点评:作为共享经济的典型形式,网络约租车在全球发展迅猛,其监管问题也提上日程。《办法》肯定了网络约租车的合法性地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在管车、管人、管平台三个方面的具体规定,抬高了市场准入门槛,也可能导致共享经济模式不再是“共享”,而是“专享”,引起全民热议。互联网+时代,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共享经济发展,促进行业创新,将真正考验政策制定者的智慧。

4.《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

政策简介:2015年10月19日,国务院提出将从2015年12月起试行、从2018年起全国统一正式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我国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

点评:在负面清单制度下,国务院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在中国境内禁止和限 制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业务等,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业务各类市场主体(包括境内外投资者)皆可依法平等进入,为此各级政府将依法采取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和措施的改革。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我国市场准入制度的顶层设计,将倒逼我国行政审批制度,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职责边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赋予市场主体更多主动权、激发市场活力,构建更加开放、透明、公平的市场准入管理机制。

5.新《广告法》

政策简介:2015年9月1日,新《广告法》开始施行,这也是广告法实施20年来的首次修订,修改幅度之大、规定之细致严厉,也被称为“史上最严广告法”。同时工商总局制定的《互联网广告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也开始征求意见。

点评:新《广告法》修订顺应了现代广告产业尤其是互联网广告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新情况,首次将互联网广告纳入规范。对广告主、广告发布者和广告经营者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定位,强调了广告主是第一责任人;客观评价了网络游戏对未成人的影响,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预留空间;将信用档案黑名单制度首次引入广告执法领域。这些规定对规范广告活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具有积极意义。

6.《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政策简介:2015年7月18日,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鼓励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从业机构相互合作,拓宽从业机构融资渠道。

点评:《指导意见》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及业态进行了明确,提出要积极鼓励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和服务创新,并划分了互联网金融监管职责。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在意见中得到认可;人民银行负责互联网支付业务的监督管理,银监会负责网络借贷、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监督管理,证监会负责股权众筹融资和互联网基金销售的监督管理,保监会负责互联网保险的监督管理。这意味着互联网金融业务在政策上得到承认,由不同主管部门负责不同业态的监管走势逐渐明朗。

7.《关于放开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经营类电子商务)外资股比限制的通告》

政策简介:2015年6月19日,工信部发布通告,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放开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外资持股比例可至100%。

点评:自加入WTO以来,中国政府根据入世承诺,逐步在基础电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领域开放业务类型;工信部于2014年出台政策,在上海自贸区新增试点四项开放业务,且不再对应用商店、存储转发业务设置外资股比限制,而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经营类电子商务)外资股比限制为55%,2015年1月份,工信部允许在上海自贸区经营电子商务平台的外资股比最高达到100%。之后,工信部于2015年6月份发文取消部分试点开放业务地域限制,此次则在前述基础上,对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经营类电子商务)取消持股比例限制。此系列政策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中国电信业务逐步开放的趋势,为外资直接进入相应业务领域提供了可能。

8.《“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

政策简介:2015年5月15日,商务部发布《“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将在农村电商、线上线下融合以及跨境电商等方面创新流通方式,释放消费潜力,解决电商“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的问题。此外,国家还颁布了《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助力“互联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点评: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互联网+”战略,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作为其中十一项重点工作之一,其发展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互联网+”战略的实现。同时,国家陆续出台多份促进电商发展的指导意见,显现了国家在此方面的决心和重视程度,暗含了在经济总体增速持续下降的驱使下,国家寄希望于以电子商务这种经济新模式来推动产业发展,从而加快培育形成经济新动力。

9.《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

政策简介:2015年6月10日,国务院法制办就《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办法》规定:网络广播电视内容服务单位应配备专业节目审查人员,互联网禁止自制时政新闻节目,此外,网络广播电视服务单位应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障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履行安全保障义务。2015年9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广电总局四部门出台了《关于依法严厉打击非法电视网络接收设备违法犯罪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有关部门正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依法严厉打击非法电视网络接收设备违法犯罪活动。2015年11月6日,广电总局为了管理电视盒子市场的混乱,屏蔽首批81个非法应用。同时,广电总局针对网络电视和电视盒子再次发布禁令,要求七大牌照商对照包括“电视机和盒子不能通过USB端口安装应用”在内的四点要求自查自纠。

点评:从2014年中旬开始,监管部门陆续发文,对于“互联网+电视”加大监管力度,实施严格监管,这一思路一直延续至今。此次管理办法的修订,就是将之前严苛的系列监管政策以法律规范形式加以固化。同时,再辅之以高强度的执法行动。二者的有机结合,配套使用,足见监管部门力度和决心之大。其背后已不仅仅是广电总局的监管要求,更是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意志体现。未来互联网电视终端的管理、内容的审查更趋严格,已成定局。

10.《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政策简介:2015年8月31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纲要》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大力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加快政府信息平台整合,消除信息孤岛,推进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增强政府公信力,引导社会发展,服务公众企业;以企业为主体,营造宽松公平环境,加大大数据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力度,着力推进数据汇集和发掘,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促进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完善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科学规范利用大数据,切实保障数据安全。

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现状 篇7

一、旅游与金融地产相结合

旅游地产是指依托周边旅游资源而建的, 有别于传统住宅项目的集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置业项目, 它最早产生于19世纪以前的地中海区域, 经历了由贵族消费到分时度假两个阶段。在我国, 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地产出现在1994年前后, 以三亚、珠海提出发展休闲度假, 打造顶级旅游胜地为标志。21世纪以来, 中国房地产业和旅游业成为拉动内需的最热行业, 旅游地产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目前生活环境和空气污染压力下, 购房者对于旅游地产的需求与日俱增, 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扎堆旅游地产, 截至2012年底, 我国已面市的旅游地产项目共有2259个, 涉及旅游地产开发领域的企业共有1629家, 其中房地产企业约占80%。目前国内的旅游地产产品包括分时度假、主题社区、度假村、产权式酒店等。

国内旅游地产虽然发展速度快,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 许多城市旅游地产同质化竞争十分明显, 业态单一, 且没有统一规划。其次, 开发商缺乏旅游地产专业开发经验, 依然沿着房地产开发的老路走, 不注重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建筑风格、装修、服务等无法令消费者满意。最后, 由于我国商品房按时段划分产权是法律盲点, 因此在国外备受推崇的分时度假产品无法推出, 限制了旅游地产市场的发展。就此, 本文给出如下建议:

1. 结合国外经验, 有规划地进行创新。

目前国外的旅游地产项目主要有郊区主题度假和城市文化休闲两种, 前者注重消费者的参与式体验, 后者注重对一个城市文化的追溯与品位。开发者应合理定位, 推出符合国内外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2. 注重服务品质的提升及配套设施的完善。

旅游地产主打体验式消费, 因此要提供给消费者最好的体验, 建筑装修风格要与风景融合, 服务要体现当地民族风情。

3. 打造生态旅游, 坚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是旅游地产存在的根本, 开发过程中要最大程度的保持风景区原貌, 不能为了增加卖点而疯狂开发, 破坏消费者对景区的印象, 进而造成客源流失。

4.

国家应对旅游地产行业适当干预, 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开发配额实行审批制度, 并在开发经营过程中进行监督, 同时完善立法, 对旅游地产的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二、旅游与银行信贷业务相结合

旅游信贷业务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银行为旅游企业、旅游项目的开发提供信贷, 另一种是银行为旅游消费者提供贷款。

1. 金融机构根据旅游项目的风险和经营情况, 为旅游行业提供信贷支持。例如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将为省内各级旅游主管部门、旅游相关企业、景区以及旅游支持对象提供包括资金开户、结算、融资咨询、财务咨询等金融服务, 在了解旅游行业的融资特点与需求基础上, 为旅游项目农家乐提供贷款贴息资金, 逐步建立旅游专项资金贴息相关配套政策。

2. 银行为个人旅游提供贷款支持也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旅游贷款业务, 另一种是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贷款旅游贴近每个人的生活, 是金融与旅游相结合最直接便捷的方式, 而信用卡分期付款的方式为自费旅游提供了可行性。

比较两种业务方式, 旅游贷款额度高, 但有一定门槛限制, 适用于时间长、花销大的旅行。以“随兴游”旅游贷款为例, 若贷款用作出国保证金, 贷款期限可选3个月或6个月, 贷款年利率为8%;若贷款用作团费或境内外消费支出, 贷款期限可选1年、2年或3年, 贷款年利率分别为8%、9%、9%。信用卡分期支付产品随意性大, 但授信额度有限, 适用于短期旅行。在授信额度内, 消费者可选择分期付款的方式, 但须按照期数交纳一定的手续费。以建设银行为例, 该行提供了3、6、12、18、24期的信用卡分期业务, 目前手续费分别为1.5%、2.2%、4.4%、6.6%、8.8%。如果超过了授信额度, 可临时申请提高额度, 但临时额度不能分期, 需要在首次还款时一次性还清。

国内旅游信贷业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银行的风险控制上。由于旅游项目的开发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消费者征信体系还不完善, 因此商业银行对旅游信贷采取谨慎的态度, 抑制了旅游信贷市场的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 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3. 进一步坚定金融机构货币信贷政策支持旅游业发展的信心, 增强服务区域经济、尤其是区域特色旅游经济的理念, 认真开展调查研究, 抓住机遇, 积极寻求信贷支持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有效方式。

4. 将信贷投入与地方政府旅游发展战略相结合, 了解政府和旅游企业金融需求, 适当提供的金融服务。

5. 旅游投入要集约化, 区分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长期支持和短期支持的关系, 同时金融机构要加强合作和沟通, 强化信贷投入的规模效应有和有效性。

6. 政府和银行应积极完善信用制度, 健全征信体系, 制定个人旅游消费信贷政策。加强对个人旅游消费市场的调研, 依据居民的收入水准和信贷能力, 推出银行的个人旅游消费信贷产品, 适度开发旅游消费信贷市场。同时各地旅游部门需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 在具体贷款条件、资格审查的规则中对旅游消费信贷予以适度的倾斜。

三、旅游与保险业务相结合

旅游保险是金融业与旅游业结合最密切, 起步最早的业务。然而随着旅游品种的日益丰富, 以及消费者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旅游保险业务显示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1. 旅游保险产品设计不合理, 种类有待丰富。

我国的旅游保险产品主要有旅行社责任保险、人身意外险、交通人身意外险、住宿人身意外险、旅游景点人身意外险和旅游救援保险, 保险责任范围小, 选择余地小, 难以满足自助游、特种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的要求, 许多项目如潜水、蹦极等属于主险的“除外责任”, 使旅游保险的实用性大打折扣。同时, 有些保险公司在旅游意外伤害险中将价格高的死亡给付、伤残给付等列为主险责任, 使游客无法自主选择低保费项目, 结果导致低风险客户拒绝投保, 高风险客户出现逆向选择问题。

2. 消费者对旅游保险产品缺乏系统认知。

旅客参团游玩基本不会考虑保险问题, 甚至不了解旅游意外险和旅行社责任险的区别, 旅行社工作人员为了以低价位吸引客户, 不会主动推荐游客购买保险, 阻碍了旅游保险的宣传渠道。

3. 产品定价方式不科学。

目前我国旅游险费率大部分是工作人员凭经验确定的, 而不是靠精算技术, 同时不同公司的产品互相抄袭。

针对以上问题, 提出针对性建议如下:

(1) 合理开发新产品, 扩大保障范围。考虑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 将旅游景点推出的项目全部列入旅游保险范围, 同时深入研究自助游、特种旅游等旅游产品的特点、风险和参与群体, 根据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专项保险。

(2) 加强宣传, 帮助消费者建立旅游保险消费意识。定期进行保险公司员工和旅行社员工的内部培训, 宣传中注意结合案例, 同时走品牌化道路, 将旅游保险这种无形商品冠以知名品牌, 给消费者提供了解旅游保险产品的渠道。

(3) 提高保险业从业人员素质, 用科学的方法合理制定保险费率。同时优化理赔程序, 划清旅行社与保险公司的责任, 防止由于责任认定困难而造成理赔难。

(4) 加强行政监管, 将是否投保作为旅行社考核的重要指标。在向旅行社办理经营许可证、业务年检的时候, 应当对没有投保旅行社责任险项目的单位进行必要的惩罚, 依法督促旅行社向游客介绍旅游意外险。

参考文献

[1]文秀娟, 缪小清.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初探——以广东省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17) .

[2]石曦.我国旅游保险产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金融, 2013 (3) .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探讨 篇8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现状

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在我国,随着云计算、支付平台、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技术发展和金融行业信息服务的拓展,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开始兴起。根据麦肯锡公司于2016年05月26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创新系列报告称,截至2015年底,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市场规模达到12-15万亿元,占GDP的近20%。而互聯网金融用户人数也超过5亿成为世界第一。我国互联网金融依然处于发展时期,存在许多缺陷与漏洞,所以急需一套较完整的监管体系与之相配合。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毫无疑问,互联网金融监管是 “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1.理论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三点:

(1)风险:互联网金融最主要也是最显著的一个问题就是高风险,除了普通的金融行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之外,技术风险也是其存在的独特风险隐患。从风险管控的角度,加强监管是非常必要的。

(2)用户:互联网金融的用户规模非常庞大,其服务本群的金融知识、风险识别能力都比较欠缺,属于金融领域的弱势群体;而且现实情况并非如教材中的理性人假设一般,用户规模的庞大和用户素质的底下更容易造成非理性的行为出现。于此可以体现出强制性的、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时间持续的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3)规模:互联网金融机构如果涉及大量用户、达到一定资金规模,一旦出现问题,很难通过市场出清方式解决。比如,支付宝、余额宝的涉及人数和业务规模很大,如果破产还可能损害金融系统的基础设施,构成系统性风险。

2. 实例分析

从e租宝到中晋系,近期以来中国P2P旁氏骗局频频曝光,这个现象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的P2P,本应连接借款人与投资人,使得借款的途径扩充简便,然而在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的今天,P2P资金池、假标、挪用、非法集资等问题凸显,就是因为监管制度的缺位所造成的。

首先,P2P平台的信息技术风险高,其资金运用端不透明又导致了高金融风险和欺诈风险;其次,P2P属于民间借贷的一种,用户规模覆盖范围大、用户平均的金融素质低;再次,一部分P2P平台涉及的金额积少成多,规模已经不容小觑,其震荡和破产必然会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这些特征都符合我们在理论上的探讨,足见P2P平台监管的必要性。不仅对于这个模式,整个互联网金融体系都需要配套的监管制度,来保证这一行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

互联网金融监管涉及面广、监管主体多,既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也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比较复杂。

总体来看,对于一些比较传统金融业务在线化的监管最为完善:比如我国网上银行和网上保险发展起步较早,配套监管政策最为完善。

我国的网上支付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迅猛,其监管体系建构的速度也非常快。到目前为止,至少出台了一系列比较细致的政策,比如《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在第三方支付的准入门槛、监管范围与细则、预付卡管理、备付金存管、互联网支付管理等方面都有政策可依。

监管最为薄弱的即网络借贷,因为其在15年《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之前,合法性地位都没有受到保障,准入门槛过低、借贷资金监控缺位、信贷审核与风险评价机制不健全、内控制度不完善、信息披露机制缺失等问题颇多。近年来,P2P平台“卷款跑路”的现象多次出现,我国急需推出完善细致的监管政策来规范网络借贷领域秩序。

四、总结

虽然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的背景之下,我国目前已有部分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但监管都以部门规章或行业自律规范形式出台,监管力度较低,惩罚力度较弱,现有监管制度在对信用风险、操作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的监管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保证互联网金融这样一个新兴领域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平,邹传伟.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 金融研究. 2012(12)

[2] 饶越. 互联网金融的实际运行与监管体系催生[J]. 改革. 2014(03)

[3] 张晓朴.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探索新金融监管范式[J]. 金融监管研究. 2014(02)

[4] 孙楠. 中国互联网监管研究[D]. 辽宁大学. 2015

作者简介:

上一篇:大坡乡中学三关工作总结下一篇:建国71周年华诞祝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