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于漪老师报告有感

2024-10-19

观于漪老师报告有感(共4篇)

观于漪老师报告有感 篇1

观于漪老师报告有感

——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灵

第一次聆听于漪老师的报告,用“震撼”两字似乎难以形容当时的心情:原来教师应该这么当!教师人格应该达到这样的高度和境界!教师应该有这样的胸怀„„于漪老师对于孩子的那份爱,让我深深感动。其高尚的人格、严谨的学风、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学生满腔的热爱掀起我心中的涟漪。

怎么对待学生,我们经常会听见这样一种言论:假如你是孩子,假如是你孩子。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在于漪老师身上我切身感受到了这种精神,对孩子我们除了爱,还是爱!

教师是一个光辉而神圣的职业。面对学生,首先就要关心和热爱每一位学生,但是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啊,因为我们好像总是倾向于好同学,对一些学习行为习惯不是很好的同学怀有偏见。于漪老师是一位语文老师,她主张每位学生都应当成为语文的“发光体”,对每位学生不偏不倚,尽量发觉其潜能。回顾自己教学生涯,好像做的很是不够,有一次上政治课的时候,学习行为习惯较差的吴同学和学习成绩优秀王同学不知道什么原因在课堂上突然吵了起来。我非常生气,课堂上吵架,像什么话?!立即进行了阻止。其间吴同学充满委屈的想向我申辩什么。我一挥手就制止了他说话的势头,并大声呵斥道:“你还有理由说什么?作业从来不认真做,上课开小差,现在居然无法无天在课堂上和同学吵起来,到办公室去!”他满怀怨恨的眼神告诉我,他有多么不服„„在气头上的他扭头出了教室。等他走后我对王同学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上课时候怎么可以吵架?”她欲言又止„„事后经过了解,事实确实是冤枉了吴同学,其实是王同学不对在先,其他同学也有反应说我处事不公,偏袒好同学。过了3年,有一次邂逅早已毕业的吴同学,他率先给我打了招呼,随意聊起上学时候的事情,我向他进行了道歉。但他说的一段话却让我感触良多,他说:“老师,当时我是很生气,但是那时的我已经习惯了。小时候我很聪明的,但从小学四年级起,我的成绩一落千丈,然后只要犯错误,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那样对我的,老师越那样对我我就越叛逆,越不遵守校纪校规,看你们能把我怎么样„„不过,现在想想真是太幼稚了,你看我现在什么都不是,以后也不知道该干什么。”透过他那仍旧清亮的眼睛,我看到了一丝无助和迷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假如四年级时他能碰到一位于漪老师式的老师;假如期间有一位老师去深入他的心扉对他加以开导;假如我当时能冷静公正的处理并在第一时间向他道歉„„一切的假如都只是假如,留给他的却只能是对过往的懊悔和将来的惘然。回想起来我仍旧很心痛,老师曾经有机会把你拉回来却错过了,也许当年我也太年轻,太无知了。

于漪老师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面对这位教学泰斗的言论,我无地自容。我需要学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做好教师首要的一步就是要心怀学生,心怀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我们教师的爱。孩子,虽然你们现在还小,可是在我眼中的你们是花朵和希望。你们是懂事的,当我开心的时候,你们会“肆无忌惮” ;当我不高兴时候,你们会 “适当收敛”;当我发怒的时候,你们会“悔不当初”„„其实我知道应该让你们无拘无束的,终有一天你们会羽翼丰满,遨游长空。可是现在你们必须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所以我才会不时在你们偏离轨道的时候拉住你,告诉你,那里不可以去,咱们走错了„„

“我无怨无悔,因为选择了教师,我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我就一辈子和年轻人在一起!我一辈子的生命,是和肩负着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如果下一辈子还叫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教育这多情的土地,选择我们可爱的学生,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 用于漪老师的话为自己加油!

观于漪老师报告有感 篇2

那么我们的教师应该怎样对待名家优秀教案、优质课课件?笔者再读了于漪老师的“一课三备”法, 认为最务实有效的方法是:在独立深入钻研文本的前提下, “拿来”, 根据学情“或使用, 或存放, 或毁灭”.

一、读懂文本, 潜心挖掘“深度”

“在读者面前的不是一束印着黑字的白纸, 而是一个人, 一个读者可以听到他的头脑和心灵在字里行间跳跃着的人.” (左拉) 想要听到这种跳跃声的人, 必定是读懂了文本且能潜心地挖出文本“深度”的人.教师只有解读到这个层次, 走进课堂才有可能有效地引领学生去感悟、体验, 让学生真正有所得.

对新的文本,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在不看任何参考的前提下, 解决如下八个问题: (1) 文本写了什么内容? (2) 思路怎样? (3) 表明什么样的主旨? (4) 文本有何特色? (5) 突出文本中的什么作为读写训练的例子且训练如何进行? (6) 教学中可能会碰到什么疑点和难点? (7) 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疑点和难点? (8) 文本让你懂得了什么, 联想到了什么?教师解决了这些问题, 就整体把握了文本的基本内容、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和关键句的深层意蕴、艺术手法, 把握了作者的行文思路, 确立了文本的知识点与能力训练点, 能正确地引领学生领悟出文章的形式美与内容美, 通过对词句的揣摩、语言的品味, 也悟出了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 联想到文本的现实意义.至此, 教师对文本形成了独特的见解.

杨绛先生的《老王》, 是一篇叙事散文.一般在分析完老王的思想性格, 以及朴素的语言中体会深沉的感情, 再理解文章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后, 教学任务算是基本完成.但此时, 如果教师真正潜心读懂了文章, 就会有这样的问题产生: (1) 处在不幸中的杨绛先生觉得“愧怍”, 你从杨绛先生身上看到了一种怎样的美德? (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精神.杨绛先生认为对象老王这样生活困难的但心地善良的人、乐于助人的人, 我们应该给予关爱、以善良去体悟他们的善良, 建立平等、互助互爱、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 (2) 读完杨绛先生的《老王》你有何感悟. (“文革”时期, 生命对生命的同情心从麻木到死灭, 人性的丑陋、残暴、疯狂充斥着整个社会, 像老王这样一个社会底层的人且一直保持着善良这个最基本的人性美德, 温暖着同样不幸的他人.读这样的文章, 当下社会的每个人都应该深刻反省, 假药、有毒食品、矿难、凶杀……这些内心灰颓、冷漠、嗜血的人在老王这样的普通人面前, 应该自我救赎, 才能恢复人性中的善良美德, 真正做成一个人.) 笔者认为, 这样的挖掘, 既有针对性, 又具时代性, 更能引出学生对社会、对人性的深深思考.

当然, 独特的个性化解读, 是建立在深厚的阅读积淀之上的, 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 笔者在此不复赘言.

二、博采众长, 细心拓展“广度”

教师的教学思路, 是对文本中作者思路的独特理解后的再创造, 它符合文本的特点, 针对教学目标, 体现出落实重点、突破难点的过程.在完成这一过程后, 教师就可以博采众长, 来解决个性化解读过程中的疑问和发现, 进行探究性解读.

首先是去研究教参, 把名家课件、教案“拿来”, 针对学情“或使用, 或存放, 或毁灭”.虽然有教参是鸦片的说法, 但教参毕竟是对文本的权威解读, 名家的课件、教案肯定也有独特的见解, 能有效弥补独立解读文本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偏差.

其次是多听有经验的教师的课, 多向同学科的教师讨教.在听课和讨教中来拓展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完善教学思路.

放手让学生解读文本也是笔者屡试不爽的好方法.学生对教师所选择的文本的自由、个性化解读会产生“多元理解”, 这种“多元理解”既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和作者心灵交融, 也可以帮助教师拓展思路, 产生新的灵感, 还可以使教师的解读和文本一起走进学生的心灵, 还是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最有效的手段.即使达不到“一千个读者有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创造性阅读的结果, 文本还是会给学生留下理解、延伸、联想的空间.

这样博采众长, 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加开阔, 条理更清晰, 所悟的道理更透彻, 在这基础上筛选整合, 形成最佳的教学思路和最完备的教学策略.大到对文体的整体把握, 小到文本中的一句话、一个字的表现力, 在教师心中自有个性化的体悟和见解, 这样走进课堂, 教师就会有游刃有余的自信, 就能居高临下深入浅出地将学生领到关键点上, 只有这种有侧重地引领探究 (而不是面面俱到地泛泛而谈) , 才能与学生的心灵对话, 才能擦出学生的思维火花, 才能唤醒学生的智慧的愉悦, 这样的课堂才是师生共同的舞台, 才会有语文的诗意.

三、回眸打量, 耐心上升“高度”

真实的课堂教学是有缺憾, 也有反思;有充分的预设, 但又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所以根据课堂实际教学的经历, 重点的落实、难点的突破以及学生的反馈, 重新修正教案, 写出教后心得.再通过练习来强化课堂中缺失, 才能让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季氏将伐颛臾》的课堂教学后, 笔者曾有以“过于理想化的教学设计其实是一句空话”为题的简短心得:

在教授《季氏将伐颛臾》之前, 因为我认真翻阅了《论语》, 也看了一些关于《论语》的解读文章, 如于丹的《论语心得》、南怀瑾《论语别裁》, 对孔子主张仁政和实行礼治的政治思想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所以教学过程能游刃有余地围绕“了解《论语》及孔子主张仁政、实行礼治的政治主张”这一教学目标展开, 提出如:“孔子听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为何如此激动?” (这一问题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孔子的仁政思想)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为何要跑去见孔子?” (旨在明确孔子的人格魅力) 等问题, 较为成功地激发了学生解读文本的兴趣, 这些设计应该说是成功地落实了重点.

但是这一课也有看似新颖实际却过于理想化的教学设计, 如教学最后环节—“作业布置”中的一个问题:《论语》的内容是以人伦教育为主, 其中有许多有关人格修养和处世方法的语录,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收集整理, 甚至可以做一个专题研究.”教后回想, 提出这样的研究课题, 虽然有一定的价值, 但却忽视了高一年级学生的学情:他们的研究水平, 学业负担以及资料的拥有情况.对这些我没有一个切实的考虑, 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我一厢情愿的行为.还不如来一个切合高一学生的文言文教学实际的要求, 引导学生关注原文, 落实一些根本性内容, 如文言字词的积累和熟读成诵更具体有效些.

这样“一课三备”, 深入钻研文本, 不断地“拿来”, 针对学情“或使用, 或存放, 或毁灭”, 反复修正教案, 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素养, 又积淀了教师自身的语文功力, 提升了教师的人文情怀.

听于漪老师报告的心得体会 篇3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读书时候的校训,我想这句话用在于老师身上丝毫不为过。

学高为师,在于老师的侃侃而谈中,我们很清楚有一条主线,那就是学习。于老师说教师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时代也已经过去,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使“一桶水”不断的净化,变成源头活水,使学生喝的都是甘露。一位名师,高龄81,但依然把学习当成是生命中的主旋律。依然要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让我感到惭愧。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才要不断学习,在教学中不断积累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同时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

身正为范,如果说不断学习是主线,那么“你选择了教师,就选择的高尚。”这句话就是另一条主线。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要发扬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人民教师,始终牢记教师的神圣职责。于漪老师的报告带给我们的是深深的震撼。

观于丹《朋友之道》有感 篇4

近日,观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朋友之道》,其中有不少感悟,有赞成的,又有不太能够理解的。反复反省,大约是因为,孔老与于老师是以君子高尚之眼光看待交友,而我却是以常人愚昧的眼光看待此事吧

个人认为,在如今这个复杂的社会,各类朋友都应当结交。损友也好,益友也罢,朋友就应该多多益善,毕竟出了门就得靠朋友,人脉多了好办事儿,另一方面,朋友的多样性有利于我们对复杂社会的深入了解。

然而朋友又分为几种,一是泛泛之交,一是娱乐朋友,还有一是君子之交,最后,是知己。

泛泛之交,既包括了与自己世界观、价值观有所不同的朋友,也就是性格不合的朋友,也包括了孔先生所说的“损者三友”。

与性格不合的人结交,有利于自己全方面思维的锻炼,这类朋友以不同的视角,可以让我们了解社会中人性的多种多样,让我们在做事时考虑更为全面,更懂得考虑不同人的感受,这对我们EQ的提高甚为重要。

笔者愚昧,认为孔老与于老师对“损者三友”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的评价较为偏激。这类人虽表里不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却又处事圆滑,面面俱到,善于照顾不同人的情绪,有着广泛的人脉,与之结交,利害参半。首先自己要有清明的理智,以及明确的是非准则,时时提醒自己不要与之有过多的纠缠,仅作为泛泛之交即可。

因为只是泛泛之交,彼此之间有所隔阂,不能过于放肆,交往之时,最需注意分寸。不能“燥”、不能“隐”、不能“瞽”、不能“自取其辱”

娱乐朋友主要是那些与自己有相似爱好的朋友。

我们与之一起完善共同的兴趣,一起发展共同的爱好,他们是我们放松的天地,游戏的伴友,他们可以伴我们游遍大江南北,品遍天上地下,一同嘻嘻哈哈,挥洒青春热血,少了他们,人生不知会缺少许多乐趣。与这类朋友交往可以比较随意,有“燥”稍许,有话直说,但又要有所保留,不能将秘密托出。

君子之交便指孔子所说的“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这类朋友本身所具有的品质具有为我们拨云见日,明灯之路的作用,是我们思维的路标,心灵的港湾。与他们交往,不似与玩乐、酒肉朋友般疯狂、频繁。更多的是心灵的交往、思维的碰撞。在他们面前,可以畅所欲言,让自己的所思所想与之交流,以获得升华。与这类朋友结交,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要使自己“配得上”他们,更要相互尊重、相互珍惜。

知己,不但具有“益者三友”的品质特点,更重要的是,要能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彼此有着共同的默契。在他们面前,用以对抗世俗的面具总是多余的,不用纠结于分寸,不用斟酌于言辞,他们就是你在苍茫人海、嘈杂社会中的心灵归宿。知己不须频繁联系,即使多年未联系,再次见面,仍熟悉如昨。

写到此时,才发现,笔者对“朋友”的定义大于孔老与于老师。他们所说的“好”朋友的标准,与笔者所说“君子之交”与“知己”的定义相似。对于其所说的“坏”朋友,个人认为不能与其绝交,而应保持浅交。而居于“好”“坏”之间的“娱乐朋友”应该是在多数人的朋友中的大多数。毕竟,“好”朋友是可遇不可求的,于老师说:选择一种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交上什么朋友,又主要取决于个人自身修养水平。要交到利于自身发展的“好”朋友,自己首先要符合“好”朋友的标准

本人承诺:此乃本人原创

上一篇:关于徐志摩生平故事的资料介绍下一篇:手机消费者满意度情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