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程简介

2024-11-02

宏观经济学课程简介(通用8篇)

宏观经济学课程简介 篇1

《宏观经济学》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 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 开课单位:管理学院 课程性质:必修 总 学 时:48 学时 学 分: 3分

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 教学目的: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规律, 宏观经济学通过对国民经济总量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宏观经济变化规律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通过经济总量的分析以期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宏观经济学包括理论分析和政策研究两部分。理论分析就是研究各经济总量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政策研究则是要研究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适用条件及作用特点。理论分析是政策研究的基础与前提,政策研究则是理论分析成果的具体运用。宏观经济学一般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均衡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政策理论等。

课程内容简介: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方法。基于总量分析,宏观经济学采用了其它分析方法,比如,静态分析方法、比较静态分析方法以及动态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和边际分析方法;流量分析方法和存量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短期分析方法和长期分析方法。近年来,在宏观经济学领域出现了一种寻求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趋势,推崇的方法是将宏观分析建立在微观个体的基础上,来研究宏观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

宏观经济学是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必开的专业基础课。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在财经类和管理类学科占有重要地位。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内容是不断演变,材料不断更新,对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的认识和规律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入。学科的发展要求我们教学内容、体系也要随之发展更新,以体现其时代性和发展性。教学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以导读与释疑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以课堂内外的讨论为辅; 3、倡导阅读和思考; 4、注意课后的作业练习。

考核形式:平时(30%)+期中(20%)+期末(30%)先修课程:经济数学、微观经济学

教 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高鸿业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1、《现代西方经济学》,陈友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财政学》,陈共,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公共经济学》,张馨、杨志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宏观经济学课程简介 篇2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创新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庞大体系的重要分支,以社会总体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与失业、通胀、经济增长等问题。这门课程是高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主要学习国民收入、失业、物价水平的测算指标以及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等理论知识,多采用侧重于理论、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授方式。由于《宏观经济学》内容抽象、理论性强且涉及较多图表、模型及不同流派观点,学生存在对知识点认识浅显、实际应用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这将影响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因此,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将抽象知识与实际运用相联系,培养学生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和目的。

一、《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

1、教师授课方法单一,课堂效果不佳

《宏观经济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体,侧重于教材中的纯理论学习。具体地,各高校教师多根据教材内容制作PPT课件,或沿用教材自带的课件作为课堂的讲解材料,通过教师的口头表述将知识点传输给学生。随着高校扩招以及学生报考经济管理类专业热情的高涨,实际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越来越悬殊,这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实施多样化的授课方式造成了障碍。《宏观经济学》课程基本抛弃了板书讲授法,课件也偏重理论介绍,缺少对知识点具体的解释和拓展,加之,大课堂的课程环境减少了师生的即时交互和反馈,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对课堂效果造成了消极影响。

首先,教师的客观讲解难以引导学生对理论形成主观认识,如果教师对理论内容也缺乏深入理解,形象、直观地讲解将更加困难;其次,缺乏互动的单一授课对学生的课堂约束力不足,学生对课件的依赖性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最后,《宏观经济学》本身内容抽象,学生很难依靠自己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偏重理论教学将进一步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进而偏离培养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工具理解、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的目标。

2、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目前,各高校普遍采用的《宏观经济学》教材主要有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直接引进的外文版教材或自编教材,这些教材的内容框架相差不大,且语言简洁通俗、清晰条理,较为适合基础学习。但是,现有教材大都以理论阐述为主,对现实经济问题或实际案例的分析较少,学生在系统学习后无法深入理解相关理论且学习兴趣不高,例如学习IS-LM模型时对推导方法的由来和模型的实际意义一知半解,造成了学生对理论的实际应用或运用相关模型分析现实的经济现象存在一定困难。

值得思考的是,教材只是学习工具之一,一般更新周期较长,缺少对前沿重大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评述,但要求教材完全与实际经济环境挂钩是不可能的,而脱离现实地学习经济学理论无异于“瞎子摸象”,因此,依靠纯粹地改革教材来改善《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远远不够,教师和学生应能动地、多渠道地收集资料和信息作为教材的拓展,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课后时间利用率低,自我学习能力差

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余时间明显增加,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压力却有所下降,在传统的讲授方式下,学生除课堂上的机械听讲外,课外作业量和任务量过少,课余时间的利用率较低,加之,教师和学校对学生课后作业质量的重视度不够,这更加剧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懈怠程度;在长期的传统教育方式下,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较差,缺乏独立思考、开拓思维的锻炼。《宏观经济学》的课程内容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对其基本原理有深入的认识,能够将所学的理论转变为应用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如果一直保持上述现状,学生将难以形成宏观经济学的思维,难以提高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敏感度。另一方面,缺少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我检测的过程,学生自然缺乏对课程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更无法将对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这将大大影响教学的效果。

4、课时安排较少,缺乏相关支持课程

《宏观经济学》通常被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各相关专业的公共课程,现阶段各高校一般安排的课时数在50 左右,仅足够基本的理论讲解,若要求教师对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并配合课堂讨论、作业汇报、阶段检测等环节,则课时数明显不足,这就造成了《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客观障碍。另外,《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涉及较多的图形、表格、公式及相关推导,并与现实联系紧密,对学生的数学基础、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相关数学课、实践课、实验课等支持课程的开设具有其必要性。但是,现实的教学中未能做到跨学科建立联系,且实践性课程带来的效果较差,这也是学生普遍对宏观经济学的数学分析理解困难,认为部分基本原理抽象难懂的重要原因。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宏观经济学》课程在教学形式、学生表现及课程安排等方面均存在不足,应针对这些问题加快推进实际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培养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目标的实现;此外,《宏观经济学》理论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面对西方理论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冲突,探寻适合中国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的教学思路十分必要。为达到这一目的,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丰富讲授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模型相对抽象,又涉及严格的前提假设,教师在讲解理论的同时,应结合现实经济问题或贴近生活的例子对理论做深入浅出的解释。如在学习国民收入的核算时,可与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活动包含在GDP的核算中,或结合当前国家的经济现实问题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另外,教师在准备课件内容时,不应只局限于教材的理论知识,可利用案例材料帮助学生对知识形成具体、主观的认识。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实现PPT课件和板书讲授的有效结合,增加课堂上师生的双向交流,并适当穿插对已学知识的回顾或阶段性测验,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自主思考,增强课堂的约束力,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参与感,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效果。教师因素是组织教学的关键。《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对理论有深入透彻的认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质量。因此,管理部门应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教师培训,有计划地组织教学队伍进行实际调研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教师本身也应积极参与科研,在对相关经济课题的调查研究中形成对经济学原理的独特见解。

2、多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为提高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率,充分调动课堂积极性,应采取灵活的课堂形式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完全地融入到课堂。具体地,在教学过程中可增加提问环节,可要求学生就某一问题搜集信息和资料进行课堂讨论,或选择某一部分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对学习成果做出公开汇报。另外,教师应根据课堂内容安排适量的课后作业,以开放性题目为主,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或独立完成。

采取灵活的课堂形式可实现多重积极效果:首先,经济学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只有通过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才能形成特定思维,自主学习能够使学生建立起信心,巩固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其次,学生经过搜集信息和课堂讨论,在增进双向沟通的同时,能够扩大个人的信息储备,增加对热点经济问题的关注度,培养自身的经济敏感度,提高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课堂讨论和公开汇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打破中国学生被动学习的桎梏,也为教师提供了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依据。

3、实现参考资料的多样化,摆脱教材的束缚

《宏观经济学》课程通常将教材作为唯一的参考资料,而教材的时效性不强并偏重于理论讲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极具现实性和时效性。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学习相关原理的前提下,多关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的财经报道,培养阅读经济文献、外文原著的习惯,并适时地组织学生就前沿经济问题展开讨论,帮助学生多渠道地积累知识,拓宽知识面,激发其学习宏观经济学的积极性。

一方面,《宏观经济学》最早由西方发达国家兴起,英文著作的表达方式与中文译文有所差异,阅读外文原著可启发学生对经济学基本原理产生新的思考;学生也可通过阅读宏观经济学相关文献了解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研究和见解,经过系统思考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形成对问题的创新性思维。另一方面,《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等报纸杂志或相关网站、经济半小时及财经郎眼等财经类节目都对全球重大经济事件提供了详细的报道和评述,加强对经济时事和热点的关注不但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具体化,而且能够增强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设相关实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宏观经济学》是典型的社会科学课程,与自然科学相比,相关实践性课程的开设相对匮乏。为引导学生实际应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教师应当科学地搜集兼备说服力、代表性和时效性的案例供学生讨论分析,由学生自主地选择相关知识点发表个人见解;教师也可根据需要设定情境,要求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设计经济策略以解决特定情境下的经济问题、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并充分利用经济学相关的分析软件和设备通过实际的操作演练达到理论应用的目的;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组织学生到相关科研单位实习、调研,为学生提供实践性的学习环境,或邀请统计部门、财政部门、金融部门工作人员举办讲座,使学生了解宏观经济学相关部门的实际运行情况,从而对宏观经济学形成更加具象的认识。与此同时,适当延长《宏观经济学》课程的课时,增强数学等支持性课程与《宏观经济学》的跨学科联系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

三、结论

试析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 篇3

关键词:分析;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

宏观经济学课程是财经类本科院校开设的重要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经济学课程建立理论基础,使之能够掌握宏观经济学分析工具,用来认识和理解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尤其是中国宏观经济问题。本文根据教学实践,对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该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路径。

一、把握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思维趋向是该门学科的重要前提

宏观经济学的课程体系是较为清晰的,它遵循理论基础—理论—理论应用的分析顺序,包括一个总量(GDP)、三大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和AD-AS模型)和四大问题(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要把握课程体系架构的要点,可围绕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这条主线,寻找每一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和先后顺序,整个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决定国民经济的两个主要力量,图1表明,短期国民收入的主要决定取决于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又取决于3个市场的变量,即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市场。曼昆认为在长期内,真实GDP的增长依赖于要素投入的供给增加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图1表明,国民收入的长期决定有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不同经济学家围绕需求与供给谁占主导地位就形成不同的宏观经济学流派。

实际上,按木桶理论的逻辑,需求和供给是同一木桶上的两块木板,它们对GDP的影响,完全遵守短边规则。总需求这块木板本身又是由若干小板组成的。具体地说,是由C、I、G和(X-M)组成的,即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组成的,这几块小板也有个长短问题,例如,总需求的两个基本部分:消费和投资,相互关系密切,一板过短,则短线制约不可避免。一个国家的总产品供给能力受两个因素制约,一个是一国的资源禀赋,或称为资源环境条件,第二个因素是该国的资源产出率或要素生产率,即资源或要素投入量与有效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对比关系。由此可见,宏观经济学的思维模式将趋向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同时着手,只有实行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才能实现供需的均衡。供给决定论与需求决定论在争论与对立中,最终必将走到合流与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握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思维趋向,以国民收入这条主线把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经济理论串起来,使其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既见到树木,又看见森林”,不至于迷失方向,使他们在把书读厚后,又会自然会把书读薄。

二、理解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联系和区别是该门学科的基础

学习宏观经济学,必须要回答两个问题,即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吗?它们的联系是什么?回答这

两个问题的关键性概念是生产可能性曲线和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经济学研究的起点,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用来说明和描述在资源的稀缺性情况下可能达到的最大产量组合曲线,它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

假定用现有资源来生产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如果全部用来生产黄油,可生产15万吨,如果全部用来生产大炮,可生产5万门;如果同时生产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则可能有各种不同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的产量组合,将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的各种不同的产量组合描绘在坐标图上,便可得到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2所示。图2中的AB线即生产可能性曲线,或称生产可能性边界。

在AB线上任意选择C和D点进行比较,表示生产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的两种不同组合,到底应选择C点,还是D点,或者是AB线上的其他点,这就是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微观经济学是假定资源已经实现了充分利用,也即生产一定处于生产可能曲线上,来研究经济理性人如何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即选择AB线上哪一点进行生产,资源配置依靠看不见的手,即价格机制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微观经济学理论又称为价格理论”。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是社会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的点,而生产可能性之外的任何一点(如G点),则是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所达不到的。那么,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如H点)说明什么?它说明生产还有潜力,即还有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资源闲置。在此前提下,经济理性人会实现资源更高的利用程度,即经济理性人会使经济慢慢靠近充分就业状态,也就是H点如何移向AB线上的任一点。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在经济利益博弈过程中往往出现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矛盾和冲突,难以使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那么宏观经济学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帕累托改进,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自然发挥重要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微观经济学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资源如何充分利用就成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两者的具体比较如表1所示。

实际上,研究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基础成为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现在几乎所有的西方经济学家都认识到,由于宏观经济产生于许多居民户和厂商的相互作用,所以要理解总量行为,就必须分析居民户、厂商与政府在劳动、商品与资本市场上的决策行为和相互作用,就必须坚持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原理结合起来,实现两部分经济学的内在的合理的统一。正如斯蒂格利茨所说:“整个经济学界已经相信宏观的变化必须以微观经济学的原理为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拿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作比较,使学生理解两者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既复习了微观经济学又促进宏观经济学的学习。

三、构建宏观经济学与现实经济现象的联系是该门学科的实践桥梁

学习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分析和理解当今国家的经济现象,同时也只有与经济现象紧密联系才能更好地把握宏观经济理论。我们认识事物要从具体上升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体,从而更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可以从国家当今财政或货币政策入手,分析我国为什么要采取如此的财政或货币政策,从而从具体的经济政策上升到宏观的经济理论,再用宏观经济理论来分析经济政策,使学生更能够把握宏观经济学的本质。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国家财政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这完全从宏观经济学理论找到根据。我国这几年尽管经济高速增长,但是生产能力普遍过剩、消费不足仍然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从目前形势来看,生产能力全面过剩,这是“十一五”期间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将生产能力问题在各个领域解决的话,国内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线天”的情形。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将存量消化掉,这可以利用“四个存量需求”来实现,“四个存量需求”两个在投资方面,两个在消费方面。两个投资分别是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和民间的投资,两个消费分别为城市消费和农村消费。前三个已经解决,唯一没有真正启动的是农村消费。我国有2/3的人口在农村,而它的消费水平却远远低于城市的消费水平。但是,农民收入低,缺乏购买力,培育不了市场,由此可见,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消费能力,才能有效地启动内需。对农村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新农村建设,拉动农村消费和投资,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政府在基础设施上面的投入本身是一个投资需求,同时还会创造出很多的消费需求,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为0.74,如果农民收入每年增加300元,则农民人均消费每年能增加200多元,农民消费总水平年均能增加1500多亿元。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必然会启动内需,从而拉动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这是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现实样板。

上述说明,宏观经济理论必须与经济现实相结合,既可以增加宏观经济理论的说服力,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溫家宝.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导刊,2006(4).

*本文得到湖南省教育厅课题(08C474)的资助,课题主持人刘战平。

宏观经济学课程简介 篇4

专业论文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摘要】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在实际组织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授课方法单

一、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差、课时安排较少、缺乏相关支持课程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丰富讲授形式和内容、多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参考资料的多样化、增设相关实践性课程等对策建议实现《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 教学 改革与创新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庞大体系的重要分支,以社会总体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与失业、通胀、经济增长等问题。这门课程是高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主要学习国民收入、失业、物价水平的测算指标以及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等理论知识,多采用侧重于理论、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授方式。由于《宏观经济学》内容抽象、理论性强且涉及较多图表、模型及不同流派观点,学生存在对知识点认识浅显、实际应用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这将影响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因此,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将抽象知识与实际运用相联系,培养学生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和目的。

一、《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

1、教师授课方法单一,课堂效果不佳

《宏观经济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体,侧重于教材中的纯理论学习。具体地,各高校教师多根据教材内容制作PPT课件,或沿用教材自带的课件作为课堂的讲解材料,通过教师的口头表述将知识点传输给学生。随着高校扩招以及学生报考经济管理类专业热情的高涨,实际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越来越悬殊,这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实施多样化的授课方式造成了障碍。《宏观经济学》课程基本抛弃了板书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讲授法,课件也偏重理论介绍,缺少对知识点具体的解释和拓展,加之,大课堂的课程环境减少了师生的即时交互和反馈,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对课堂效果造成了消极影响。

首先,教师的客观讲解难以引导学生对理论形成主观认识,如果教师对理论内容也缺乏深入理解,形象、直观地讲解将更加困难;其次,缺乏互动的单一授课对学生的课堂约束力不足,学生对课件的依赖性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最后,《宏观经济学》本身内容抽象,学生很难依靠自己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偏重理论教学将进一步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进而偏离培养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工具理解、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的目标。

2、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目前,各高校普遍采用的《宏观经济学》教材主要有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直接引进的外文版教材或自编教材,这些教材的内容框架相差不大,且语言简洁通俗、清晰条理,较为适合基础学习。但是,现有教材大都以理论阐述为主,对现实经济问题或实际案例的分析较少,学生在系统学习后无法深入理解相关理论且学习兴趣不高,例如学习IS-LM模型时对推导方法的由来和模型的实际意义一知半解,造成了学生对理论的实际应用或运用相关模型分析现实的经济现象存在一定困难。

值得思考的是,教材只是学习工具之一,一般更新周期较长,缺少对前沿重大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评述,但要求教材完全与实际经济环境挂钩是不可能的,而脱离现实地学习经济学理论无异于“瞎子摸象”,因此,依靠纯粹地改革教材来改善《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远远不够,教师和学生应能动地、多渠道地收集资料和信息作为教材的拓展,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课后时间利用率低,自我学习能力差

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余时间明显增加,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压力却有所下降,在传统的讲授方式下,学生除课堂上的机械听讲外,课外作业量和任务量过少,课余时间的利用率较低,加之,教师和学校对学生课后作业质量的重视度不够,这更加剧了学生在课余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间的懈怠程度;在长期的传统教育方式下,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较差,缺乏独立思考、开拓思维的锻炼。《宏观经济学》的课程内容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对其基本原理有深入的认识,能够将所学的理论转变为应用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如果一直保持上述现状,学生将难以形成宏观经济学的思维,难以提高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敏感度。另一方面,缺少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我检测的过程,学生自然缺乏对课程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更无法将对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这将大大影响教学的效果。

4、课时安排较少,缺乏相关支持课程

《宏观经济学》通常被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各相关专业的公共课程,现阶段各高校一般安排的课时数在50左右,仅足够基本的理论讲解,若要求教师对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并配合课堂讨论、作业汇报、阶段检测等环节,则课时数明显不足,这就造成了《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客观障碍。另外,《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涉及较多的图形、表格、公式及相关推导,并与现实联系紧密,对学生的数学基础、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相关数学课、实践课、实验课等支持课程的开设具有其必要性。但是,现实的教学中未能做到跨学科建立联系,且实践性课程带来的效果较差,这也是学生普遍对宏观经济学的数学分析理解困难,认为部分基本原理抽象难懂的重要原因。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宏观经济学》课程在教学形式、学生表现及课程安排等方面均存在不足,应针对这些问题加快推进实际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培养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目标的实现;此外,《宏观经济学》理论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面对西方理论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冲突,探寻适合中国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的教学思路十分必要。为达到这一目的,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丰富讲授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模型相对抽象,又涉及严格的前提假设,教师在讲解理论的同时,应结合现实经济问题或贴近生活的例子对理论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做深入浅出的解释。如在学习国民收入的核算时,可与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活动包含在GDP的核算中,或结合当前国家的经济现实问题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另外,教师在准备课件内容时,不应只局限于教材的理论知识,可利用案例材料帮助学生对知识形成具体、主观的认识。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实现PPT课件和板书讲授的有效结合,增加课堂上师生的双向交流,并适当穿插对已学知识的回顾或阶段性测验,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自主思考,增强课堂的约束力,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参与感,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效果。教师因素是组织教学的关键。《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对理论有深入透彻的认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质量。因此,管理部门应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教师培训,有计划地组织教学队伍进行实际调研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教师本身也应积极参与科研,在对相关经济课题的调查研究中形成对经济学原理的独特见解。

2、多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为提高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率,充分调动课堂积极性,应采取灵活的课堂形式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完全地融入到课堂。具体地,在教学过程中可增加提问环节,可要求学生就某一问题搜集信息和资料进行课堂讨论,或选择某一部分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对学习成果做出公开汇报。另外,教师应根据课堂内容安排适量的课后作业,以开放性题目为主,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或独立完成。

采取灵活的课堂形式可实现多重积极效果:首先,经济学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只有通过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才能形成特定思维,自主学习能够使学生建立起信心,巩固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其次,学生经过搜集信息和课堂讨论,在增进双向沟通的同时,能够扩大个人的信息储备,增加对热点经济问题的关注度,培养自身的经济敏感度,提高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课堂讨论和公开汇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打破中国学生被动学习的桎梏,也为教师提供了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依据。

3、实现参考资料的多样化,摆脱教材的束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宏观经济学》课程通常将教材作为唯一的参考资料,而教材的时效性不强并偏重于理论讲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极具现实性和时效性。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学习相关原理的前提下,多关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的财经报道,培养阅读经济文献、外文原著的习惯,并适时地组织学生就前沿经济问题展开讨论,帮助学生多渠道地积累知识,拓宽知识面,激发其学习宏观经济学的积极性。

一方面,《宏观经济学》最早由西方发达国家兴起,英文著作的表达方式与中文译文有所差异,阅读外文原著可启发学生对经济学基本原理产生新的思考;学生也可通过阅读宏观经济学相关文献了解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研究和见解,经过系统思考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形成对问题的创新性思维。另一方面,《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等报纸杂志或相关网站、经济半小时及财经郎眼等财经类节目都对全球重大经济事件提供了详细的报道和评述,加强对经济时事和热点的关注不但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具体化,而且能够增强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设相关实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宏观经济学》是典型的社会科学课程,与自然科学相比,相关实践性课程的开设相对匮乏。为引导学生实际应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教师应当科学地搜集兼备说服力、代表性和时效性的案例供学生讨论分析,由学生自主地选择相关知识点发表个人见解;教师也可根据需要设定情境,要求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设计经济策略以解决特定情境下的经济问题、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并充分利用经济学相关的分析软件和设备通过实际的操作演练达到理论应用的目的;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组织学生到相关科研单位实习、调研,为学生提供实践性的学习环境,或邀请统计部门、财政部门、金融部门工作人员举办讲座,使学生了解宏观经济学相关部门的实际运行情况,从而对宏观经济学形成更加具象的认识。与此同时,适当延长《宏观经济学》课程的课时,增强数学等支持性课程与《宏观经济学》的跨学科联系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

三、结论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不是教条,是用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经济也正在快速崛起,繁荣的背后隐藏着许多问题,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对经济问题的敏感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宏观经济学》的课程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理论联系现实的能力,增强实际应用力和创造性思维,因此,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学生的教学方法极具必要性。在实际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勇于创新,善于总结,在“改进—实践—再改进”中提高《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效果。

(注:基金项目:山东省《宏观经济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课程编号为2011BK144。)

【参考文献】

经济学课程 篇5

属于,经济学更偏重于理论,且经济类专业的课程实用性都比较强。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经济学专业就业前景很好,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其他的主干学科:经济学。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毕业实习,一般安排12周。学年:4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备注:相近专业:财政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国民经济管理贸易经济保险金融工程税务信用管理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投资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房地产经营与估计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毕业生能力相关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专门人才,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2.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3.了解中外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及应用前景;4.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5.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6.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国民经济管理贸易经济保险环境经济金融工程税务信用管理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投资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海洋经济学国际文化贸易

管理经济学课程小结 篇6

经过这七周管理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让我们初步了解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与基本理论,同时让我们认识到管理经济学不仅是一门简单经济学理论课,同时也是一门注重实际应用的课程,它是链接经济学理论和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桥梁。

本门课程我们主要进行绪论和1、2、4、5、6章的学习,对于每一章的学习,我们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现在课程已经基本结束了,我觉得有必要进行一个课程的最终总结,以达到整合提高和总结提炼的效果。

绪论部分,主要学习了一些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边际分析法的应用和不同的利润之间的区别和应用。第一章 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

本章主要讲解了市场需求、供给、和价格三者的相互关系,其中需求量及其影响因素、需求函数、曲线;供给及其影响因素供给函数、曲线;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供求法则的相关分析与应用也就是需求-供给分析法。这让我们知道了如何应用经济学方法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需求价格供给之间的关系。第二章 需求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一些关于需求弹性的一些类型: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及其交叉价格弹性的知识和应用,我们使用“需求弹性”作为工具来说明需求量对某种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即E=Q%/X%。三种类型的弹性分析分别从价格、收入和相关产品价格变化入手来分析对需求量的影响。同时也介绍了影响不同弹性的因素。

第四章 生产决策分析

本章内容主要讲解了生产技术及其决策分析,生产函数、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决策、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规模与收益的关系、规模收益的类型、影响规模收益的因素和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的关系。

一、生产是指一切能够创造和增加效用的人类活动,生产的整个过程体现为从投入到产出的一系列活动。生产要素是指在生产中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生产函数是指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行的生产要素组合和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生产函数的一般表达式: Q=f(x1,x2,…,xn)Q ——代表在既定条件下,任一投入要素组合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最大产量。

x1,x2,…,xn ——代表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资本K和劳动L两种投入的生产函数:Q=f(K,L)。三个基本概念:

1、总产量(TP):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要素以后所得到的产出量之和。

2、平均产量(AP):平均每投入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产出量。

3、边际产量(MP):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变化。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一定技术水平下,若其他生产要素都不变,连续增加某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会使边际产量增加到某一点,超过这一点后,再继续增加该种要素的投入会使边际产量不断减少。

二、等产量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生产同一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有效组合方式的轨迹。其特点是(1)等产量线凸向原点,其斜率绝对值递减。(边际收益递减所导致)(2)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3)距离原点较远的等产量线代表的产出水平较大。(4)在同一等产量图形中,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三、如果各生产要素都以同样的比例增加,则产量的变化有3种可能:

(1)产量的增长比例大于生产要素的增长比例,这种情形称为规模收益递增。

(2)产量的增长比例等于生产要素的增长比例,这种情形称为规模收益不变。

(3)产量的增长比例小于生产要素的增长比例,这种情形称为规模收益递减。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一般要经历规模收益递增、不变和递减3个阶段。第五章 成本利润分析

本章内容主要讲解了成本与利润分析,成本是企业为获得各种所需要的各项资源而付出的代价。针对于不同的会计或决策目的,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成本”概念,在本章中,主要涵盖了11个“成本”的概念。包括相关成本与非相关成本、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外显成本与内含成本和边际成本。成本与利润分析方法主要讲解了贡献分析法和盈亏平衡点分析法。

1、相关成本是指适宜于作决策用的成本。(用市价计算出的成本)非相关成本是指不适宜用于决策的成本。(有过去价格计算出的成本)

2、机会成本是由资源的稀缺性和替代性引起的。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为获得一定的成果所付出的代价,不仅包括经济活动本身的资源投入,还应包括所放弃的收益(机会损失)。

会计成本是会计师在帐簿上记录下来的成本。会计成本不能用于决策,但它是确定机会成本的基础。

3、增量成本是指企业因作出某一特定的决策而引起的全部成本的变化。属于相关成本。

沉没成本是不因决策而变化的成本。属于非相关成本。增量收入是指因作出某一特定决策而引起的总收入的变化。

运用增量成本进行决策的方法是把增量成本与增量收入加以比较。

4、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成本。可变成本则随产量增减而变动,是产量的函数。

6、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上,产量增加一个单位,它给总的成本所带来的多大变化。数学表示:MC = △TC/△Q 或MC = dTC/dQ 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相关概念简单应用。最重点的内容是贡献分析法和盈亏平衡点分析法。贡献分析法是增量分析法在成本利润分析中的应用。贡献是指一个方案能够为企业增加多少利润。即 贡献(增量利润)=增量收入-增量成本

贡献分析法是通过贡献的计算和比较来判断一个方案是否可以接受的方法。(1)如果贡献大于零,说明这一决策能使利润增加,因而是可以接受的。(2)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方案,他们的贡献都是正值,则贡献大的方案就是较优的方案。

盈亏平衡点分析法又称量(产量)—本(成本)—利(利润)分析法,它是根据产量、成本、利润三者之间相互关系来评价选择方案进行决策的分析方法。盈亏平衡点分析法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1)研究产量、成本变化与利润变化之间的关系;(2)确定盈亏平衡点产量;

(3)确定企业的安全边际:企业预期(或实际)销售量与盈亏平衡点销售量之间的差额。

第六章 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

本章主要介绍了一些市场结构的分类、不同竞争条件下企业行为模式,重点是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的相关理论和条件结论。短期产量最优是P=MC=MR 长期均衡是P=AC=MC 关于企业行为分析也是基于这些基本理论。

结束语:结束了本门课程的学习,让我们收获颇多,这大部分功劳是任老师辛勤的付出,在此真诚感谢老师,祝愿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对这门课上课方式的建议:继续课堂多媒体的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效果,可以多加一些讨论,分享之类的环节,加大同学们的兴趣与积极性。

工业09-2班

吴佳伟

宏观经济学课程简介 篇7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经济学类专业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性课程, 也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实践性课程。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性强,派别多,系统庞大,教学内容丰富,涉及大量图表、经济模型和专业术语,并且使用的教材基本为国外教材,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存在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从当前的教学实践看, 讲授型课堂仍然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内容形式单一,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从学生的反馈评价看,学生不能及时理解掌握其基本理论和要点,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针对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法, 通过构建一个研讨型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优势

研讨式教学法起源于德国教育家弗兰克创办的师范学校,这种教学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被广泛运用。直到1997年研讨式教学法才被引入国内,随后被得到极大关注研讨式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教师进行全面、具体、自主和自由的学术探讨,从根本上充分挖掘课堂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潜能打造一个在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的课堂,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的教育目的。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它的明显优势体现如下:

(一 )教学过 程 更 加 真 实 。

宏观经济学的研讨主题一般是现实经济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贴近生活,具有高度真实性,因此教学过程相较于传统讲授法更真实。比如在讲授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时,教师可以将研讨主题设定为“中国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政策实践”。研讨现实中的真实热点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弥补学生实践不足的“短板”。

(二 )培 养 学 生 综 合 能 力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基础课,其能力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科研能力,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法适用于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却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研讨式教学方法是一种能让学生共同参与到现实问题的探讨中,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的一种学习方法。把宏观经济学课堂变成一个研讨型课堂,可以弥补讲授型课堂的不足, 并且能更好地让学生紧跟学术前沿、促进学生分析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强化,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

将研讨式教学法运用于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研讨主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求知欲。同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以研讨主题为核心展开讨论, 在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中的实践看, 研讨型课堂的设计既要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又要考虑课堂的可控性。不仅包含课堂的研讨过程,而且应贯穿于课前的准备、课中的研讨和课后的评价等全过程。具体来看,该模式的操作程序具体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一 )科 学 设 计 研讨 主 题

研讨式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是师生共同参与的“问题研究”的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在参透教材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并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基础上, 科学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又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研究性探索性问题。

研讨式教学法能否实现教学目标,研讨主题的确定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设计研讨主题时不能根据主观想法随便确定,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根据课程内容、性质及能力要求,精心设计。同时,研讨式教学法能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能否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当中取决于研讨主题难度的高低,太难、太专的主题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很难参与,太过浅显、简单的问题不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研讨主题必须在考虑学生研究能力的基础上,科学设计,问题难度要适中。具体来讲,联系宏观经济学的课程特色及要求, 在讲到国内生产总值部分时, 教师可以把研讨主题设定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GDP的变动情 况、变动原因及 影响因素”;讲授宏观 经济政策实践时,可确定主题为“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政策比较分析”;针对增长理论,可确定讨论主题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及与主要发达国家的比较分析”等。这些研讨主题的确定,既依托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既激发学生兴趣,又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研究的空间。

(二 )合 理 安 排 研讨 小 组

确定研讨小组是研讨式教学过程的准备阶段,教师在“导论”课上,先介绍宏观经济学的性质、内容、学习意义及能力要求,然后讲解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方法,特别是研讨式教学法的内涵、教学过程,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完成任务要求,使学生对研讨式教学法有一个基本认识。

每次研讨课前,由教师向学生提供研讨主题,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研究,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兴趣确定选题。在学生初步选题确定后,根据自愿组合、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原则组成每组3-5名成员的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研讨式学习。

确立研讨小组后,学生自主查阅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由于学生对于查阅资料经验相对不足, 因此教师需要告知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和要求,帮助学生制订研究计划。此阶段各小组可以通过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学术期刊文献检索网站检索文献,阅读经典原著,还可根据需要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学生通过材料阅读、归纳总结、形成基本观点,最后撰写研究报告和制作PPT讲演稿。

(三 )组 织 课 堂 讨论

通过对某个经济热点问题的探讨、分析,获得对问题的正确认识,形成经济学思维方式,以此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宏观经济学研讨式教学法的最终目的。课堂讨论是这一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在课堂研讨过程中, 每个小组推举一人向全班同学介绍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陈述过程需要有观点、数据、材料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的论证体系。在小组代表陈述完毕后,同小组同学可以对该问题进行补充。接下来是教师和其他同学的互动环节。师生可以对该问题进行提问,由小组代表回答,还可以进行辩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真正发挥主导作用,正确引导,使学生明确研讨主题,抓住争论的焦点。教师要把握课堂研讨时间,既要让学生参与讨论,又不能影响教学进度。最后是教师点评,从形式到内容,指出优点和不足,同时对学生疑惑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补充说明。研讨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深入交流和互动,真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研讨 的 课 后 延 伸

研讨阶段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终点。研讨课程结束后,教师和学生都应进行总结。教师的总结包括研讨主题的确定是否恰当,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研讨等各个阶段的表现,对研讨课堂的把握有没有改进的余地,等等。学生可以从在阅读、分析和研讨过程中学到的知识;课前准备、课中研讨等过程中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等进行总结。同时,经过研讨阶段,学生可以对研讨主题撰写研讨心得或直接撰写小论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包括论文的规范性要求、论证方法和研究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笔者从本院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中的推行来看,总体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增强。这种问题驱动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由于研讨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从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到观点的提炼,再到具体解决问题方法的确定,从报告论文的撰写到主要观点结论的陈述都需要学生积极参与, 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并在此过程中,极大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从笔者对参与宏观经济学研讨型课堂的学生口头调查及专门针对研讨式教学法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来看, 超过90%的学生反映“研讨式教学法优于以往的讲授型教学方法”。第二,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意识。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科研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研讨式教学法要求学生最后撰写报告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科研方法、科研论文撰写的规范要求,无形中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在课堂上,每年会有部分同学撰写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科研小论文。

研讨式教学法在理论上具有宏观经济学课堂中实践的诸多优势,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有亟待完善的地方。第一,加强教师课前准备,强化对学生的指点和辅导。实际上,在研讨型课堂中,对教师的学术能力、组织能力及课堂管理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学生在文献收集和对主题的把握方面由于经验不足,难免出现偏差,教师需要及时辅导。第二,优化研讨教学流程。在研讨过程中需要教师把握每个阶段的时间,包括学生陈述的时间,学生提问的时间,课堂讨论时间,以及最后教师点评的时间。并且从课前准备、课中讨论到课后评价都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时间, 并监督各个小组的完成进度情况,否则,很难实现预期目标。第三,考核评价体系亟待优化。学生在研讨式课堂中的表现,具体包括在研讨小组中承担的角色、完成的任务、课堂研讨中的参与积极性等应该纳入最终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四、结语

信息技术与经济学课程整合研究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经济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实现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这种方式可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一、经济学学科特点及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

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有其自身不同的学科特点,研究课程整合问题首先就应该对课程所在的学科特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适当运用信息技术,使之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当中,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现代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1.经济学学科理论多流派、多观点,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创新。经济思想和经济学理论以一定的、客观的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又反过来反映和推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由此,经济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不同研究学者在不同时期、不同问题上的不同见解而形成不同经济思想和理论流派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直到今天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使得经济学的学科理论形成了多流派、多观点的特点,并随着人类社会客观经济实践活动的发展,其理论又不断发展和创新。因此,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上述特点,使学生了解不同学者之间对于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并能够试图从中寻求对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借鉴意义、有启发的东西来。这样的教学内容时间跨度大,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如果不借鉴先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无法充分体现着众多流派、众多观点及其发展和不断创新特点的。

2.经济学学科理论性强,同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经济学科学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学说。相对于自然科学技术来说经济学科学是软科学,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其理论概括而且抽象,理论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借助于其理解力来加以消化吸收,不可能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以此得到对经济学理论的所谓直观感受。同时,这些理论如果不加以应用的话,则理论就是“空谈”。实际上,经济学理论具有更强的理论应用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无不是人们自觉运用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内在规律并以此作为指导而取得的。而且这种应用并不是将理论原样照搬,而是有创造性地加以应用。这就要求在经济学课程的课堂上,要借助信息技术采集大量的案例信息来阐述案例适用的理论及理论应用的效果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经济学理论的理论性强及应用性强的特点。然而,在传统方法下的课程教学中,课堂理论讲述枯燥、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只能死记硬背,在理论的应用方面更是无法体现。所以学生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学得“死”,学得被动,这与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落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3.经济学学科理论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增强了学科的综合性。经济学学科理论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程度很大,而且,在本学科领域之外又融进其他一些学科,如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等,这就使得经济学理论呈现较强的综合性。由此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应该体现这种学科理论的交叉和渗透,使学生对知识能灵活掌握和运用,同时能加以创新。在信息技术条件下,通过超文本技术、网络技术等是可以体现这种理论的交叉与渗透的。无疑这在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下却是难以实现的。

二、信息技术与经济学课程整合的现状

现代高等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高校课堂教学呈现出内容多,节奏快,前沿性、跨越性、综合性强的特点。传统的“教师黑板”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当前高校教学的需要。虽然目前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教学手段在高校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高校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教学效果并未达到理想境地。文章采用调查问卷法,通过对重庆五所高校五十多位讲授经济学课程的教师的调研,发现在信息技術与经济学课程整合方面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教师调查问卷概况

向教师发放调查问卷60份,收回问卷56份,教师问卷调查的内容共有20题,包括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价值观调查、教师个人信息技术能力及与学科教学整合设计能力方面的调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调查以及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环境调查等,调查试题分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及填空题。

(二)调查的结果与说明

1.对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价值观的认识。调查显示,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能有效处理学科中的问题占75%,认为效果一般的占21.4%,没有一位教师认为是无效的,可以反映出现代教师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总体上是认可和接受的。92.9%的教师认为信息可以改变教学和学习方式,94.6%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主要运用于收集、整理、加工,使用教学资源,这说明绝大部分教师认可信息技术是一种可以改变教学方式的手段,是一种可以辅助教学的技术手段。

2.个人信息技术能力及与学科教学整合设计的能力情况。调查数据反映所有的教师都能进行汉字输入、编辑,能浏览、上网下载信息,96.4%的教师能运用PPT制作信息化教案,绝大部分教师不会使用flash、authorware、网页制作工具(如frontpage、dreamweaver)等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问卷数据还显示,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了解得较深的只占19.6%,了解的一般的占57.1%,不太了解的占23.2%。正在做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的研究的老师只占3.6%。

3.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调查数据显示,有89.3%教师平均每天使用电脑时间在4小时以上,96.4%的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上课(主要是采用PPT),课下使用电脑主要用于备课的占23.2%,用于科研的占62.5%,其他占14.3%。说明绝大部分高校教师平时工作已经离不开电脑,但是真正把电脑使用与教学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比例不高,很多教师未真正做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自己教学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更多是用于专业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程度不明显。

上一篇:《度破讷沙》翻译赏析下一篇:脑筋急转弯最先看到的是哪种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