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研究

2024-08-08

宏观经济学研究(共12篇)

宏观经济学研究 篇1

一、对于通货膨胀以及福利成本问题的主要研究

张成思等人从资本轮动下行业发展的角度对于中国的同伙膨胀进行了适当的分析, 从国民经济的基本行业进行划分, 从投资品与消费品两个部分为研究对象, 最终创作出了潮涌与通货膨胀的理论关系分析模型。并且通过结合1998年我国公布的经济数据进行理论模型的分析。

杨自辉等人研究的CPI和PPI非线性传动机构, 在15个国家 (包括中国) , 分析其动态演进。发现二者之间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 同时二者的关系受到国家制度的影响而存在较大的差别。在我国, 二者同样呈现着非线性的传输机制。也就说明了我国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风险。但是, 反向的下游价格对我国的上游价格机制也日益突出, 因此, 中国正面临着一个成本推和需求拉动因素交织复杂的情况。

二、对宏观经济学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研究

学者胡永刚等在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发现, 将产出以及同伙膨胀看作成一种相应变量, 将财政支出规则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进而将财政政策对我国消费的影响作出相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到, 国家的政策对消费方式有着很大的影响。

学者朱军通过运用贝叶斯估计模型的方法对我国财务政策对我国的消费状况进行模型分析。其研究结论是, 财政政策在开放性经济的国家中, 其所发挥的“乘数”效应相对即较小。

学者张佐敏在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之中, 通过对经济学中的金融规则、采购规则等规则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经济均衡利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效应与政策不同的财政规则的影响 (DSGE) 模型。其通过研究结果表明, 如果在未来某一时间内对国家的债务进行规模化调整, 通过对税率进行均衡化调整, 那么自动稳定规则有利于弹性空间的坤站, 同时根据规模化调整而设置不同的固定利率可以进一步促进稳定产出。

三、对于经济周期问题的研究

学者欧阳志刚通过对我国的经济波动以及国际合作的趋势和循环进行调查论证, 并对共同缺失下的分解经济周期和趋势进行研究。进而根据影响因素建立了非线性因素变量模型。通过对国内外对我国市场的冲击研究其对我国经济波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经济在波动性上具有一定的国际协调性, 世界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周期以及经济增长趋势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国际经济增长的趋势, 将推动我国经济下行。

郑挺国等人构建了一个经济周期测度模型的动态因子模型, 利用该模型可以对季度数据和月度数据进行综合利用。他们利用该模型对中国经济周期进行了识别, 通过对我国经济进行宏观数据收集的方式, 对我国在2001~2005年时间内进行周期的识别和计量。通过研究发现, 利用动态因子模型可以有效的对我国的经济周期的转化进行相位捕捉。同时也可以用来提取一致性指数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适用于我国。

四、对于全要素生产率与我国经济增长基本点问题的主要研究

范志勇等利用参数和非参数方法计算我国1981以来到2010年以前的基本情况, 即为我国经济收入状况以及经济收入特点, 通过利用指数以及计量等分析方法, 得出结论为在此时间段内, 我国的要素产出率呈下降趋势, 并且要素产出为我国的经济收入贡献同样呈现下降趋势, 资本投入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并且我国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也进一步导致我国的经济收入同实际产出相比降低, 从而我国经济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龚关等在利用资源配置效率的测量方法下对规模收益进行分析。他们他们证明了对数的方差tfpi衡量资源失真会增加使用的计算错误, 因此他们运用MRPI和MRPL衡量资本和劳动力配置扭曲的方差。通过该方法对我国的制造业以及劳动弹性进行分析, 并且结合我国2000家制造业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表明, 我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将在2007和1998中增长57.1%。

邵一航等从企业的异质性的角度, 对资源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配置的影响进行分析。在研究的基础上, 他们进一步对交通和其他硬环境以及金融市场所造成的软环境的失真进行了比较, 并将数据扩展到2007年。研究发现, 优化的资源配置能给整个样本期间的全要素生产率、资源分配带来多大的效益, 这是研究的边界, 是整体资源配置恶化的根本原因。金融环境的扭曲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其仁.经济密度甚于人口密度[N].经济观察报-2012-03-19 (049) .

[2]邓江年.“二次改革”应从顶层设计开始[N].南方日报, 2012-01-30 (F02) .

[3]张曙光.冲破思想禁区调整利益格局[N].中国经营报, 2012-01-30 (A01) .

宏观经济学研究 篇2

理论知识不夯实,偏离实际。课程设置不够科学,课程门类有待进一步完善,教材内容不够新,有点陈旧。宏观经济学教材内容有点脱离市场实际,停滞不前。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方面表面化,严格的执行和督导不足;宏观经济学教学资源不够丰富,高校不够重视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对宏观经济学课程目标认识不完整,宏观经济学课程价值与实际教学不一致。[2]教学方法单一,不重视实践教学。宏观经济学教师素质亟待加强,缺乏全面的理论经济和应用经济知识,实践经验比较缺乏,宏观经济学教师不但要具备深厚的全面彻底的理论功底,更要具备丰富的相关实践经验,真正具备“双师型”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3]当前宏观经济学使用的教材内容显得过于单薄,知识和容量不够宽广,内容缺乏必要的前瞻性、新理论、新知识在教科书很少有反映。宏观经济学教师专业知识面不够广,教与学两方面积极性较低;专业知识不专业,没有掌握相关的方式方法。[4]教师学历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手段单调呆板,说教式、单向传送式、灌输式的教授法使广大当代大学生容易产生对宏观经济学抵触不耐烦的情绪。较少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考核方式不够丰富,匮乏呆板单一。许多学校宏观经济学主要集中在理论知识,缺乏必要的实践知识。学习兴趣不是很高,对宏观经济学课程缺乏足够的认同感;宏观经济学教材水平较低,且反复出版。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正式的宏观经济学教育手段教学方式非常单一匮乏,基本都是传统教育单向传输的。教材选用不够规范,不够合理。说教式、单向灌输式已经不符合现代宏观经济学教学理念,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应该是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教师应该成为主导,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以知识传播为重中之重,相应专业教师明显不足,当前从事宏观经济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可以分为四种类型:[5]①教师的本专业就是宏观经济学,②教师本专业为理论经济学方面的专业,③教师本专业为应用经济学方面的专业④教师即非经济学科班出身。其中教师属于第一种类型的较少,属第二、第三种类型的最多,属第四种类型的教师也占一定的比例,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宏观经济学开设初期,绝大多数教师都属于第四种类型,他们几乎没有从事宏观经济学教学经验,他们教学内容局限于自己原来的教学领域,虽然有少数教师通过了宏观经济学相关的进修学习,但也难以完全达到宏观经济学教学的要求。

宏观经济学研究 篇3

关键词:信息经济 价格 分析

一、微观信息经济学

1.微观学派。马尔萨克被称为西方信息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先后发表了《向一门组织与信息的经济学理论方向发展》、《评论信息经济学》以及《信息系统的经济可比性》等一组文章。首次提出信息论中的信息测度方法并不适用于经济信息范畴,强调信息经济是研究如何确定最优信息系统的学科。

2.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微观信息经济学是从对市场行为的信息条件进行分析开始的,对商品的价格信息和质量信息有较多的分析,对信息的成本、价格、效用等有较多的研究,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一)市场信息的四种形式及其效用分析

(1)市场信息的四种形式。市场信息一般分为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同质信息和异质信息;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四种基本形式。公共信息是市场运行的基础,而私人信息是市场存在的基础。同质信息是指那些具有同等性质并将导致同样结果的经济信息;异质信息是指那些性质上有所差别并将导致不同经济结果的信息。市场信息的第三种形式是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第四种形式是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

(2)不对称信息理论。不对称信息是西方信息经济学主要的研究方向、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微观信息经济学将这种关系称为委托——代理关系,它是掌握较多信息的代理人通过合同或其他经济关系与掌握较少信息的委托人之间展开的一场对策,经济环境状态在其中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二)最优信息经济的实现问题

实现最优信息经济有两种途径:一是信息搜寻,一是最优信息系统的选择。市场调查是信息搜寻的典型方式,搜寻成本与搜寻次数成反比。搜寻的预期收益等于预期成本时的搜寻次数即为最佳搜寻次数。最优信息系统即所得到的效用与所支付的成本差额最大的系统。

(三)信息资源配置理论

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特别是有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条件下,市场机制对社会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是低下的。资源配置与信息结构有关,信息结构有纵向、横向与混合之分。在一定的信息结构下,可以通过信息的集中化或分散化来追求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保证高效的传递下,二者对资源的配置效率是等价的。但信息传递的效率通常受私有信息的影响。

(四)信息商品及微观信息市场理论

信息商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有保存性、共享性、老化可能性和知识创造性等特征。信息价值本质上是一种依据概率对预期收益进行计算的预期价值。信息市场有两层含义,一是在商品市场中生产、传播、分配信息而形成的信息市场,这实际上是市场信息的流转问题;一是由于信息商品的交换而形成的信息市场。前一种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价格信息。微观信息经济学讨论由市场信息而引起的市场均衡问题。市场信息流转的低效率不利于有效地提高市场效率。后一种问题主要是宏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它又有有形与无形信息市场之分。

二、宏观信息经济学

1.宏观学派。西方信息经济学的又一创始人是马克卢普。他于1962年发表了《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这一重要论著,并提出了知识产业这一概念。尽管当时学术界众有反对声音,但知识产业的现实及其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使国际社会对此作出积极反映。因此,知识产业理论被认为是信息经济学的一个里程碑。马克卢普的主要研究导致了信息经济学宏观学派的形成。

2.宏观信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信息产业的壮大及其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巨大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宏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信息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信息产业的出现是信息与信息技术的产业化结果,不同于传统的农业、非信息的制造业与服务业,信息产业是一种为产业服务的“产业”,有“第四产业”之称。它按不同标志进行不同的分类。

(1)关于信息产业的定性研究。关于信息产业有两种概念:一种范围较小,认为信息产业只包括信息本身,如信息收集、处理、传输、利用等,即通常意义的信息服务业;另一种范围较大,认为不仅包括信息本身,还包括信息技术制造业。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一般规律:其一,信息产业促动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激发,二是需求拉动。其二,信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软硬比例适度。

(2)关于信息产业的定量研究。美国经济学家波拉特创立的波拉特方法是当今世界上通用的测算信息产业的方法。波拉特把国民经济中的信息部门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然后分别对其价值进行计算。

(二)信息市场及其相关问题

信息市场的出现是信息商品化的结果。信息作为商品,具有传统商品的特性,同时又具有区别于物质商品的特点。信息市场是信息商品的交换场所或交换关系的总和。在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研究市场容量和市场份额。

(三)信息经济及其发展规律

信息经济是相对于物质经济或工业经济而言的。它以信息技术为物质基础,以信息产业为部门构成,以信息活动作用的强化为主要特征。在信息经济中,经济活动对信息活动的依赖达到了空前密切的地步。对信息经济的规模有种种测定方法,其规模要适度,要与整个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物质产品的现实规模相适应。

(四)信息技术的经济评价与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选择和采用主要涉及经济比较和经济评价的问题。这需要运用费用效益分析等技术经济方法。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活化、捷化、智化、优化等作用犹为明显,具有知识与智力密集的特点。这在促进生产增长、导致市场扩大、强化效益提高、引起劳动和就业变化上都有巨大促进作用。

(五)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需求分析及效益评价

信息系统能提供信息产品或服务,而从基本建设的观点看,信息系统也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产品,它所产生的间接效益远远大于直接效益。以尽可能少的费用建立与完善效益尽可能好的信息系统,是必须贯彻执行的重要原则。

三、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联系及区别

目前,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进程中,经济学界更多地关注微观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动态,十分重视对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介绍及对各种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经济问题的研究,而对于宏观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乌家培先生所做的大量研究表明,将宏观与微观信息经济学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可能的、值得探索的。

四、总结

信息经济学按照学科层次划分为宏观信息经济学和微观信息经济学,并对二者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内容做了简要的概括和介绍,同时叙述了信息界学者将二者融合,形成统一的学科结构体系的可能性和所做的尝试。近年来大批学者投入信息经济学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形成了大量的理论及计量方法和模型。

参考文献:

1.查先进.我国信息经济学理论研究之述评[J].图书与情报,1995,(3).

2.吴建南,石晓虹.信息经济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情报科学,1998,(7).

3.刘廷元.西方信息经济科学的四个分支学科概述[J].图书与情报,1992.

4.陶李.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理论浅析[J].社科纵横,2004,(8)

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篇4

1 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

教学模式一般包含五个基本要素, 即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功能目标、教学活动操作程序、教学实现条件和教学效果评价等。其中, 教学指导思想是教学行为规范的理论依据;教学功能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 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 也是教学评价的尺度和标准;教学活动操作程序规定了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安排;教学实现条件是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 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的时空组合等;教学效果评价是在特定的教学模式下对是否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进行评价。

2 传统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传统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课堂教学以教师在讲台上满堂灌、学生在台下全盘听为主要形式。教学内容上表现为教师按教学大纲讲解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并通过课上提问和课后习题训练的方式加强学生记忆, 学生也满足于仅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以通过考试为目标。作为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和方式, 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到较系统的理论知识、收获较多的宏观经济相关信息, 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 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样存在着许多弊端,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学观念和教学指导思想陈旧, 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新时期宏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要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由于教师有着对宏观经济学基础内容和理论体系的全面把握, 而学生在学习之前却对其不甚了解,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引导和启发学生理解并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 但课堂教学的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改革要求并不矛盾。“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在宏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有更多的参与, 教师要围绕着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然而,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了教学中“教”的作用, 却恰恰忽略了教学中“学”的重要性, 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尤其是在我国正努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今天, 这种教学模式已越来越滞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 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科学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

2.2 教学功能目标不明确, 学生普遍缺乏学习主动性

传统宏观经济学更加注重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教师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更多地采用单一的讲授法, 虽然偶尔穿插课堂提问和课上训练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但是其问题答案大多为唯一、封闭和定型的, 不能较好地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这种被动的、机械的学习方式, 消极的学习情绪和枯燥的学习氛围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最终造成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学习主体缺位。

2.3 教学方法单一, 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单一, 大都沿袭“填灌式”的陈旧的教学方式, 虽然教学手段已经由原来的板书教学转变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 但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本质上并未改变。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 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把握也只能通过课后作业及期末考试来测评, 而无法实现课堂即时的了解。此外, 在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课堂上, 教师更多是单调地讲授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模型, 虽然其中也有相关案例的讲解, 但是大多数案例已陈旧过时, 带有明显的时滞性, 大部分是反复被引用的国外的经典案例, 而对于国内的热点、焦点问题和比较前沿的经济动态则很少提及。并且, 系统的理论学习之后也没有相关的实践教学部分, 使得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存在严重的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因此,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4 教材内容陈旧, 理论脱离实践

传统宏观经济学教材内容的产生以西方工业大生产为背景, 其形成的经济氛围是充分竞争的市场竞争体制。其中许多理论与我国经济的发展现实并不相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经济理论很难找出现实比照。另外, 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内容以新古典主义学派为主, 而对其他不同学派如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主义、新凯恩斯主义等的介绍比较少, 因此学生不能充分了解到当今世界各国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全貌。而且新古典主义学派的理论推演基于一系列的严格假设, 但这些理论假设非常严苛且与现实现象不完全相符, 导致其对客观经济事实的解释和预测能力有限, 不利于学生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现状、规律和相关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把握。

2.5 教学效果评价不高, 学生的满意度较低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主体多倚重于专家、行政领导和教师自身, 而新时期的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满意度, 强调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应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相联系, 倡导主动、合作、探求的学习方式。一般从以下三方面的指标来考察: (1) 教师教学设计的合理与否; (2) 学生的参与是否积极; (3) 教学过程对学生创造性的激发程度。传统的“注入式”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其教学效果评价中学生的满意度普遍不高。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基于以上缺陷, 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各种信息的广泛传播, 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要求不断呈现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直接挑战着传统宏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 创新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 革新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就成为教师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3 创新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新时期宏观经济学教学应该适应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 围绕五项基本要素反思教学模式操作、总结教学实践经验, 提炼出关于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的基本思路,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创新宏观经济学教学指导思想, 突出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地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强调“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就要求改革传统的宏观经济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现状。创新宏观经济学教学指导思想, 就是要突出教师和学生在宏观经济学课堂参与过程中的“双主体”地位, 转变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教学而忽略学生学习的现象。新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 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精神,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经济学, 其内容较多、理论抽象且逻辑性强, 经常运用数学模型来说明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和阐述相关经济学原理。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忽略学生的主动参与, 教师大都生硬地将抽象的内容灌注到学生的大脑中, 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晦涩难懂、吃力乏味, 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降低了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效率。只有创新宏观经济学教学指导思想, 加强学生在宏观经济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无论是通过案例教学还是启发式教学, 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 实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 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2 革新宏观经济学教学功能目标, 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趣味性

在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过分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受过去应试教学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大多以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为目标。但是,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目标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革新宏观经济学教学功能目标就是要求改变学习主体缺位和学习主动性不强的现状, 确立新阶段的教学目标即实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创新宏观经济学教学功能目标,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要求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通过情景设置、案例分析、交互讨论和模拟实验等多种教学形式, 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互动。学生通过积极地参与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的讨论、学习与研究, 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革新宏观经济学教学目标, 要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最高目的,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敢于用批判的态度学习和研究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 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以适应新时期“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3.3 改善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 规范教学活动操作程序

改善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情景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式, 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宏观经济学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 其应用性和现实意义也很突出。所以教师在继承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上, 应该更多地选择贴近生活的案例或创设特定的经济背景, 将宏观经济学抽象难懂、枯燥乏味的原理与理论转变成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现实案例和生活情境。通过案例教学和情境式教学, 教师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主动发问、善于思考、学会总结。教师也可以选择讨论式教学和研究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和研究式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 教师积极组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并成立讨论小组或科研团队,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模拟实验、教师讲评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在这过程中, 教师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有效设计增强学生的专业敏感度,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提高不仅依赖于有效的教学方法, 而且需要规范的教学活动操作程序。教师需要做好三个环节, 即课前的规划与准备、课上的引导与启发、课后的总结与反思。课前的规划与准备包括案例的选择、资料的搜集和知识的整合;课上的引导与启发要求教师创设自由、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 组织、引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互动交流;课后的总结与反思是对课堂收获和不足的全面思考, 是一个自我修改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此外, 为确保教学活动操作程序的有效实施, 教师应注重加强学生的课前学习, 夯实学生的学科理论基础, 因为只有使其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师才能引导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经济问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才能更好地实现宏观经济学教学目标。

3.4 丰富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实现条件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大都注重基础概念及理论模型的阐述和解释, 比较偏重于理论教学。创新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首先要丰富其教学内容, 宏观经济学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应该遵循“基础+应用”的原则。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 所以宏观经济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技巧,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技巧灵活应用于错综复杂的现实经济社会的能力, 这就需要拓展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 使其与新时期教学目标相协调。另外, 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设计除了注重应用性的加强, 也需要及时反映其学科先进性和创新性, 因此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应适当引入本学科领域最新的学术观点和科研成果。

基于以上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应当适当拓展宏观经济学教学课时, 并且分阶段制定宏观经济学教学目标。配合不同的教学阶段, 教师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和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教学预期。改革教学实现条件, 还要求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作为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的主导, 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 为了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师的整体水平, 应该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或研讨会等活动, 培训或研讨的重点应该集中在理论水平的提高、教学理念的改善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 从而不断改善宏观经济学教师专业素养、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3.5 完善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教学效果评价是检测和反映教师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也是评价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是否成功的标准和关键。传统的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有学生评价、院系评价、教学管理部门评价和专家评价等, 教学效果评价方式较为多样, 但是普遍存在着“重评价、轻反馈”的现象, 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中“反馈”成了最薄弱和最容易被人忽视的环节。因此, 高校应该完善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价反馈长效机制, 一方面能够使教师充分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并不断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另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检测、修改和完善教学模式并使其不断优化。

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 新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应该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这也符合教育改革的根本要求——“关心每个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和体验者, 对于自己是否获得预期学习效果和学习目标等相关信息, 能够给教师以最为直接和迅速的反馈。宏观经济学教学只有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 才能充分体现新时期教育“育人为本”的根本出发点, 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在宏观经济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 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完善与创新, 使之更好地体现现代教育的教学思想,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目标, 从而提高宏观经济学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为新时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理论扎实且具备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摘要: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存在明显的缺陷, 不能满足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和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 严重影响着宏观经济学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弥补传统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的不足, 本文提出了创新教学指导思想、革新教学功能目标、改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郭玉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10) .

[2]贺景霖.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3 (1) .

[3]张慧.宏观经济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 2013 (2) .

[4]甘小军, 王!.当前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J].高等教育, 2013 (2) .

宏观经济学研究 篇5

经济学:

第一题:

1.均衡价格

2.需求弹性

3.预算线

4.等产量线

5.完全竞争市场

6.公共物品

7.GDP

8.边际储蓄倾向

9.乘数10.IS曲线

第二题:1.概述消费者行为理论。

2.概述市场结构及企业行为理论。

3.概述宏观经济政策。

行政管理学:

一.1.威尔逊的《行政学之研究》是行政学的发瑞。

2.法约尔提出了“跳板原则”。

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

4.1983.《彭德尔顿法》奠定美国公务员制度基础。

5.职位分类以人为中心,品位分类以事为中心。

6.政治领导由考任录用,行政领导由选举产生。

7.林德布洛提出了渐进决策模型。

8.机关文书处理包括发文和收文处理两方面。

9.国防和社会治安是私人产品。

10.资产阶级权力分立和制衡用及实践是依法行政的法政基础。二.1.行政职能构成。2.行政领导者主要职责。

3.韦伯理想行政组织原则。

4.现代人事行政特征。

5.法治行政基本法则。

三.1.中国行政改革核心问题。

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探析 篇6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有两条道路:“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即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具体,是指文中提到的表象的具体等。可见,这里的具体即是对存在于客观对象表面的、人的感官能够直接感觉到的具体实在的反映。而这里所说的抽象,是指文中提到的抽象的规定、简单的规定、简单的抽象、简单的概念、比较简单的范畴、比较简单的关系、简单的经济范畴、简单的东西等。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中的抽象,是相对于表象具体而言的,是从研究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抽出本质属性而形成的概念。作为概念、范畴,它已是理性认识的东西。马克思指出:“从实在和具体开始,从现实的前提开始,因而,例如在经济学上从作为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的人口开始,似乎是正确的。但是,更仔细地考查起来,这是错误的。”所以,在没有对人口进行逐层分析之前,它只是一个空洞的抽象。

这就告诉我们,要认识一个事物,就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的联系,而不是事物的片面的、现象的、外部的东西。倘若我们不知道对象的本质是什么,它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相互关系怎样,它们的生存条件和发展过程如何的时候,它就只是一个关于整体的混沌的表象。因此,我们只能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来研究和说明对象。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即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具体,是就许多规定和关系的总体而言的,它不再是感性的具体,而是理性的具体,即文中提到的思想具体、思想总体、思想整体、许多规定和关系的总体、精神上的具体、具体的范畴等。

二、科学抽象法的误区

将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方法及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当成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是错误的,原因是:第一,这里说的是理论思维的方法,是揭示科学真理的方法问题,即运用思维来掌握和再现具体的方法问题。事实上,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就已经超出了感性的范畴。毛泽东指出:“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做出合乎伦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

第二,列宁指出:“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显然,这里的抽象就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抽象,它是不能通过感官直接感觉到的。事实上,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过程,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已经包含了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抽象上升到具体则蕴含着抽象概念的进一步凝练和深化,所以这两个阶段与两条道路或两种方法没有对应关系,不可相提并论。例如: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各种形式的占有—占有—资本主义占有、各种货币表现—货币—资本主义货币、各种具体劳动—劳动—资本主义劳动等,都是科学抽象法的具体运用,这里所涉及的概念前者是感性认识,是表象,后两者则均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这一认识过程,第一阶段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是具体上升到抽象;第二阶段是理性认识形象化、具体化及精确化的阶段,是抽象上升到具体。

三、正确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第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过程,似乎不直接同外界的具体事物发生关系,但它却必须从实际出发,整个过程也不能脱离实际。一切概念、范畴、理论等都是对在实践中所获得的丰富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的结果,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这一过程的产物。

第二,从最简单的范畴上升到复杂的范畴,从最抽象的规定上升到具体的定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有时也被称为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就是说,范畴的逻辑顺序应当和历史的发展过程相一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过程,是以反映对象本质的抽象规定为逻辑起点的,因而找到这一逻辑起点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中,这一逻辑起点应该与特定对象的历史起点相一致。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该起点还需与历史的起点相一致。

第三,必须搞清楚作为起点的抽象规定和一系列后继的各个规定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实现从起点到终点、由抽象到具体的上升过程,才能把反映具体对象的诸多规定综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宏观经济学研究 篇7

一、导致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出现割裂的原因

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 往往相对独立。学生对微观和宏观部分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和思想体系有学科体系的原因, 有教材选择和使用的原因, 也有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首先是学科体系的问题。西方经济学发展到今天总共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虽然在学科体系上形成了主流体系, 但总体的学术流派林立, 思想和研究观点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 这就导致在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学习中, 并不了解和掌握整个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全面, 导致学习中不能建立起有机体系, 而容易造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形成割裂的局面。

其次是本科教材的选择问题。当前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划分和教材的编写一般都是遵循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视角展开的, 同时为了保证全面性和一定的前瞻性, 将部分非主流经济学的流派思想也纳入了教材体系中。此外, 主要的本科教材都是使用国内学者编著的教材, 加入了国内学者的主观思想, 同时也避免不了国内学者思想体系的束缚, 导致当前的教材使用中, 学生很难通过阅读教材看到历史上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演化历程和不同观点的分野。加上大量非主流经济学思想的编入使当前教材在学科体系的传播和影响上, 作用大为下降。造成学生无法读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密切联系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是教学环节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认可教师往往会突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自学科中的重点部分, 而往往忽略两门课程的衔接部分。在微观经济学部分, 消费者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内容, 而其他部分往往安排的教学时间和讲授深度有限。而在宏观经济学部分, 无论是是先讲短期模型后讲长期模型, 还是先讲长期模型后讲短期模型, 都更多从宏观经济学产生之初, 宏观经济学几点问题入手。忽略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讲授过程中, 也回避了众多打通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纽带的因素。最终导致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 微观经济学介绍消费者、厂商、单一市场结构等微观问题, 而宏观经济学介绍政府和货币当局如何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学关注的统计指标等。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联部分

首先, 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联的最为重要的思想纽带。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是强调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主体作用的。而且, 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对特定的社会环境、历史传统、文化法律等有十分明确的限制。这说明,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仅强调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 还强调维系市场经济基础的软环境。

其次, 方法论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共同的基础。无论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是众多主流经济学家通过不断发展演化中创造性的运用了数学中边际、均衡等研究方法而形成的。虽然受到研究方法的限制, 现代西方经济学存在众多局限, 但整体上来说, 西方经济学的主体地位在整个经济学界上不可撼动。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两大板块,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式、研究思路是相通的和密切联系的。

最后, 存在着许多可以打通和关联的知识理论。造成现实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明显割裂之感的重要原因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兴起。由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强调了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积极干预经济, 导致大家往往忽略微观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中的发展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等。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包含着宏观思想, 宏观经济学理论有扎实的微观基础。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教学中的衔接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既然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就应该消除两种之间割裂的感觉。使两者之间真正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并使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门西方经济学不可分割的部分成为有机整体。

一是在教学中为学生梳理不同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脉络, 在经济学思想上的地位, 以及不同理论的地位、作用和选入教材的原因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 可以使学生很清楚的了解到所学的知识点不是孤立的, 而是彼此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的。微观理论的提出的基于既有宏观经济学思想的, 而宏观经济学的演化中, 微观基础也是其可以发展和延续的重要依据。因此, 通过明确知识体系的方式可以避险学生对知识点形成孤立认识, 杜绝了教学过程分割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密切联系。

二是突出方法论的地位,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经济学研究方法在不同知识点中的应用。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 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和发展使得学科体系日臻完善。虽然这样的发展也饱受非议, 但总体上奠定了西方经济学在整个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因此, 需要学生认真学习和研究方法论方面的知识, 体现不同知识点中相同方法论的使用技巧和密切关联。

三是通过课程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考核方式的调整, 避免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经济学思想体系学习产生障碍。由于以往教学中经常会根据难易程度、结构组织、如何考核等问题安排教学的重点内容, 这样一来, 往往会导致一些结构较为庞大、联系紧密、难易适中, 容易考试的部分成为所谓的重点部分。而一些学科体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就被教学过程人为的删减了。这样的后果之一就是造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形成人为阻隔, 成为孤立的知识小岛。因此在教学中, 一方面通过调整整个专业的培养方案, 增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比重;一方面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大纲中也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增加对必要的思想体系、研究方法的教学时间。此外, 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后续课程世界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也进行了有益的调整, 使其教学过程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能够密切联系。

摘要: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思想体系上存在着密切联系和衔接关系。但由于当前经济学本科教学过程中以知识点的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导致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各自重点知识的教学引导下, 两门课程在思想体系上的联系往往被忽略。通过对两门课程在思想体系上的联系梳理, 从而达到教学衔接的目的, 并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奠定经济学思想基础, 从而使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门真正成为经济学教学中的有机整体。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衔接

参考文献

[1]张守一.对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的评论[J].经济学动态, 2009 (9) .

[2]张守一.经济学拳击:凯恩斯VS弗里德曼[J].当代财经, 2009 (6) .

宏观经济学研究 篇8

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1.宏观经济学拥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它是由众多经济思想流派的学术观点和经济理论构成的, 宏观经济学整个理论体系可谓包罗万象。它包括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新制度学派等多个派系。由于体系庞大和流派林立, 使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日臻完善, 于此同时, 过多的学术排斥和对立也给宏观经济学的初学者带来许多误解和困惑。

2.宏观经济学既包含抽象的理论, 同时也存在着复杂的数学模型。它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结论都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前提之上的抽象的理论分析, 分析中排除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能影响结论的影响因素。而这种抽象的理论分析对涉世不深的学生来说无疑会造成许多疑惑与费解。于此同时, 宏观经济学分析大多都是利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来进行分析的, 面对大量的数学推导和模型学生会感到枯燥和乏味。抽象的理论和复杂的模型都会给宏观经济学的初学者带来不安。

3.宏观经济学直接产生于现实经济生活, 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经验总结, 是一套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理论体系, 它也能指导并反作用于现实经济生活。因此, 宏观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过程中, 应该结合本国的国情, 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做好价值判断。

二、研究性教学在宏观经济学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研究性教学把经济学和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联系起来, 使学生深刻的理解经济学重要概念和理论, 并运用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提升。

1.利用教师个人优势, 形成教学团队

教学质量的提高, 离不开优秀教学团队的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使教师资源效益最大化。学校如何利用不同教师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资源决定效益的高低, 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有的教师专门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的结合;有的教师对宏观经济学的多媒体教学情有独钟;有的教师热衷于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有的教师喜欢探讨对社会经济问题的认识, 有的教师精通计量经济模型等, 这些都是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所必需的资源, 利用好教师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资源, 把他们安排到相应岗位, 其实也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的表现。

2.理论联系实际, 精选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哈佛大学在20年代首创的一种教学方法, 其目的在于培养实用型、高素质和创新能力强的管理人才。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性较强, 加之大量的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的许多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和历史背景大相径庭, 甚至有很多西方意识形态的东西学生很难接受, 枯燥感油然而生。相反, 如果教师引入经济学案例去深入理解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就容易得多。经济学的力量就在于它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应用。那些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掌握的理论, 如果把他放到案例中去剖析, 使学生不但掌握了理论, 而且还学会了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成就感反倒油然而生了。这便充分显示了经济学的美妙之处:精彩的理论分析。例如, 通过结合生活中一些热点问题, 将国外成熟先进的市场经济理论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可以增强经济学理论的现实感, 也可以将中国的市场经济案例运用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组织学生辩论, 使学生的思维在碰撞的过程中得到升华。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反应力、思维逻辑等诸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训练, 为将来走向社会准备条件。但是, 在引入案例的同时, 一定要结合本国的国情, 一定要和本国的经济情况相融合。这样, 才更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的原理来分析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并帮助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3.讲清楚前提假设, 关注理论的表述

假设是一种理论所适用的条件, 任何理论离开了假设可能就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了。宏观经济学由于体系庞大和派系林立, 不同的学派由于假设条件不同, 从而导致政策主张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 教学中对理论的前提假设要清楚的说明是关键。比如, 在对财政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上, 凯恩斯学派假定在短期中价格的刚性, 进而得出财政政策对增加国民收入非常有效的结论;而古典学派假定价格具有伸缩性, 财政政策的结果只会导致价格的上升, 对国民收入没有任何影响, 进而得出财政政策无效性的结论。因此, 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理解观点的分歧所在。

课堂是开放的、多元的、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改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因此, 我们宏观经济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 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并将其形成一定的特色, 贯穿自身的教学生涯, 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课堂。

摘要:宏观经济学课程是高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是在微观经济学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以国家整体宏观经济运行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课程。它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经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工具课程。这一课程理论性极强, 学起来枯燥乏味。文章结合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就研究性教学方法在个人工作中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以期对宏观经济学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和启迪。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参考文献

[1]谢琦.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0, 6.

[2]陈银娥, 王毓槐.《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来自课堂外的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2) .

[3]朱文蔚, 李清泉.《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基于地方高校特点的几点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 (04) .

宏观经济学研究 篇9

城市是一个人口高度集中, 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地位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往的中心。城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而产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以非农活动为主, 它依托于一个地区并对这个地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尽管, 规定城市的自然界限困难重重, 但是这也不是一个不可捉摸的问题, 城市也是有范围和边界的。城市的范围是各国根据法律或政治边界为每一个城市确定的行政管理区域, 城市的范围决定了城市的规模。城市, 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以获取聚集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人口、经济和科学技术等的集中地域。因此, 城市规模就是人口、经济和科学技术等在一定地域上的聚集。城市规模反映了大、中、小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 也是城市内部各种经济关系和内容的总和。城市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 多数城市在地区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大城市则更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进程。而城市经济学正是集中于对城市内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进行空间经济分析, 它把城市作为国民经济结构中的一个点来分析。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路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运用区位分析的方法, 侧重于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 其核心问题是城市内部的厂商和居民的区位选择问题;第二种是从宏观层面来探讨城市经济问题, 在这里, 城市内的空间结构被忽略了, 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萧条的过程, 并以此作为提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政策为主要目标。

城市是怎样产生的

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第一个重要命题是:城市是怎样产生的, 他为什么能够存在?在古典经济学时期, 城市出现被认为是劳动分工的结果, 正如斯密所说的那样, 越来越精细的劳动分工, 使大量的熟练工人得以形成, 为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做出了保障。企业的出现, 带来了企业选址的问题, 于是古典区位理论被用来解释城市的形成, 后来又出现了工业区位理论、“中心地带理论”, 但是这些理论在解释城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均犯了与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一样的错误, 即他们大多借用物理学、几何学而不是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 直到1926年黑格 (Haig) 借助纽约的城市统计数据, 第一次充分讨论了集聚经济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但是这项研究对集聚经济的理解仍然是描述性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 城市经济学家开始用更为精密的计量经济学工具来探讨集聚经济的存在性, 这方面的论文的确表明大城市对吸引企业进驻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随着城市中企业的不断增加, 相应的人口也不断往城市里迁入, 于是城市或者城镇成为了为周边人口所组成的市场区域提供商品和劳务的核心区域, 城市居民数量越多, 中心区所服务的范围也就越大, 较小范围内的居民居住区从空间上就嵌入到了更大规模的市场域内, 同时出售那些更为频繁使用的商品和劳务。城市经济学家、经济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都普遍认为, 规模报酬递增是促使城市产生的重要原因, 规模报酬递增表现在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无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 或者是在总量上研究城市内的经济乘数等方面, 因此, 规模报酬递增在解释企业和居民都往城市中集聚上也颇具说服力。这些都是城市形成过程中的“向心力”部分。古典城市劳动分工说、古典区位理论、规模报酬递增理论尽管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城市会形成, 但是仍然不能说明城市为什么到了一定规模之后就不能再进一步的增长, 同时也没有说明阻碍城市增长的动力是什么。在这方面伊文斯的研究是具有开创性的, 他认为工业经济中城市体系实际上是两种相反的作用———集聚经济所带来的好处与经济活动在狭小范围内集中所产生的外部不经济如污染、高昂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等———达到均衡的结果。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之下, 很多经济学家对这一理论进行具体的运用, 例如当企业发现其在郊区生产的产品运到城市中去销售的运费小于其在城市中直接选址生产而带来的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的上升时, 企业宁愿选择在郊区生产, 而不会再迁入城市中去了;还有, 当居民在郊区买房节约的成本足以弥补其上下班的交通费用和时间成本时, 或者他厌恶城市里面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情况时, 居民也不会再往城市中搬迁了。这样, 城市的规模就在这两种相反的力量的作用下达到均衡, 此时城市不会缩小也不会扩大。阻碍城市扩大的更个方面都可以概括为城市发展的“离心力”, 其主要表现为经济的负外部性、“城市病”等问题。起初解释城市形成的经济学说都可以看成是外生性地城市经济学说。随着各种分析工具或者模型在经济学中的运用, 新经济地理学家们用一种内生性地经济学说来解答城市何以形成这一问题, 它以非常坚实的微观经济学假设为基础, 并利用“超边际分析”等现代技术, 结合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国际贸易学、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技术流派内生地处理了空间聚集与分散、城市形成等城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城市是怎样发展的

城市经济研究的第二个重要命题是:城市经济是怎样增长的?只有解决这个问题, 城市才能得以发展与繁荣, 并且, 城市经济的增长始终是城市经济学以及城市发展政策制订者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对于城市经济的增长问题, 研究者们更多的是套用研究经济增长的模型, 只是把这些模型研究的问题规定在了城市这一特定的空间范围里。所以研究城市经济增长模型之前, 有必要先回顾一下经济增长的模型。经济增长理论始见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原因的研究》, 后来到20世纪40年代, 哈罗德和多玛提出了哈罗德—多玛模型, 力图在全社会只有一种既可以作为资本品也可以作为消费品的产品、只有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以及生产中要素和投入比例不变等假设下, 采用长期化和动态化的分析方法探讨一国经济的长期运行情况。罗斯托 (W.Rostow) 和刘易斯 (A.Lewis) 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把提高储蓄率当作经济由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关键。在索洛的古典增长模型中, 他认为, 无论起始点在哪里, 经济都将收敛于一个平衡增长路径———模型中所有变量以恒定比率增长。罗默 (P.Romer) 认为技术是经济系统的中心, 是内生的, 技术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 技术和资本间彼此促进的良性循环能够长期稳定的促进经济增长。卢卡斯 (Lucas) 的新增长理论认为, 经济增长是一个从劳动密集型技术向人力资本密集型技术转移的过程, 人力资本的外部性通过城市化的传导促进经济增长。

而研究城市经济增长的模型主要有: (1) 经济基础模型, 它是1936年由H.霍伊特 (Homer Hoyt) 提出来的, 基础模型的思想是将城市的产业部门按照是否向城市外“出口”产品和劳务而分成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 基础部门向非基础部门提供需求, 城市经济的增长取决于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的比例, 这一比例越高, 则城市经济增长率越高; (2) 城市经济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 (Input–Output Model) 是由里昂惕夫1936年提出的, 在这一模型中, 考察了城市经济中所有产业之间及它们与居民之间的经济联系, 并将这种联系用投入产出表的形式表示出来, 更加全面和精细地展现了城市经济活动, 之后W.伊萨德 (Walter Isard, 1951) 运用空间经济模型进行了区域和跨区域投入产出分析;W.Z.赫希 (Werner Z.Hirsch, 1968) 通过城市公共服务支出项目模型和区域规划模型以考察投入产出分析在城市政府决策中的地位与作用; (3) 凯恩斯乘数增长模型, 该模型是总需求函数在城市经济学中的运用, 该模型中涉及到城市内居民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从而来决定城市的经济规模, 该模型解释城市的经济得以发展是由于乘数效应发挥着作用, 通过城市居民—厂商之间的商品流动传导机制和地方投资传导机制, 最后拉动城市的经济增长; (4) 城市经济学家盖里、秋山、藤原 (Ghali, Akiyama and Fujiwara) 通过改造索罗 (Solow, 1957) 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柯布—道格拉斯式的城市部门生产函数, 该模型通过某个城市某个时期的技术水平、技术进步速度、资本和劳动等变量共同决定这城市的经济水平, 并得出了地区间的经济增长率存在着长期收敛的趋势。 (5) 缪尔达尔 (Myrdal, 1957) 最早系统地阐述了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的思想, 由于存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二元经济结构, 使得经济体中比较发达的地区获得更快的发展速度, 而落后地区发展会更慢。普里德 (Pred, 1966) 、布拉德福德和凯莱基安 (Bradford and Kelajian, 1973) 则对累积因果效应模型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 解释了很多城市衰弱的原因, 从反面证实了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

城市问题的产生与求解

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第三个重要命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新的问题, 所谓的“城市病”问题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并且怎样在经济学的范畴内对这些问题进行求解?这里的“城市病”问题表现在诸如土地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城市政府管理问题等方面。既然是城市问题, 就离不开城市的“空间存在”这一根源性的特征, 这些问题的求解也就首先被规定在了城市这一空间范围内了。

城市企业和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 但是城市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 于是城市的土地问题就集中表现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不合理和尖锐的土地供求矛盾上。城市土地利用缺乏合理的规划, 城市大量圈地同时又造成土地浪费,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城市土地问题还存在着一个“空间错位”现象, 所谓“空间错位”, 主要表现为地面空间人车混杂, 即人的活动空间与车的活动空间不能分离, 混杂在一起, 这也是引起城市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解决城市土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要充分的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 控制土地开发的规模,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集约化地利用城市土地资源。

住房是房地产的基本形态之一, 城市中50%以上的房地产以住房形式存在。目前我国城市住房问题表现在住房供给不足, 房价过高, 住房质量下降, 城市住房制度缺失等方面。城市住房问题要按照住房“供应 (效率) —分配 (公平) ”的二元目标, 可以把比较成功地解决住房问题的模式划分为“市场—救济型” (美国、英国为代表) 、“市场—福利型” (瑞典、荷兰为代表) 和“市场—保障型” (新加坡为代表) 。城市住房还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性, 于是会出现市场失灵, 需要政府介入, 进行统筹调节;在住房价格方面, 政府要进行合理的引导, 让城市居民形成一个科学稳定的心理预期, 有助于稳定房价。在城市住房市场方面政府干预非常普遍, 其形式不仅包括对市场活动的管理, 而且包括基础设施以及住房上的投资。

城市的交通问题主要体现在交通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特别是公共交通的供需方面, 集中体现为交通拥堵。道路空间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必须合理规划与构建城市交通网络体系。更新交通管理的技术及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意识等。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则是交通的供给与需求。交通是一种准公共产品, 如果只靠市场来提供, 它必然会供给不足, 这对于缓解交通拥堵于事无补。缓解或者消除交通拥堵可以通过征收“交通拥挤税”、“汽车使用税”、公共交通补贴、错开上下班时间等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价格机制来调节交通的供给与需求。在城市道路的设置方面, 以城市核心区域为原点的环状和放射状的道路设计对于缓解交通拥堵也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往往会使车流量堵在连接环线的入口处, 因此, 形成网状的道路系统才是从根本上缓解交通拥堵的一个可行的方案。

随着人口和其他要素的过度集中, 大多数城市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将使未来城市经济发展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我国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表现为空气污染、水域污染、城市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认识到环境的外部性产生污染问题, 随后发展到以科斯 (R Coase) 的产权理论角度去认识环境问题, 最后发现归根到底还是制度方面的缺陷导致了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经济学界普遍认为造成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原因是外部不经济, 而课征环境税可以使外部性成本内部化, 能有效地缓解环境污染问题。此外, 环境税收还要与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投资和补贴、押金、污染权交易、排污收费等手段配合使用, 特别是在开征环境税收时, 要与排污收费制度相互协调, 对某一类污染物的治理在选择征税或收费时, 要依据成本—效益原则, 选择成本较低的手段实施较为有效的污染控制, 这样才能从总体上缓解城市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

在研究城市政府作用方面,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日本的城市经济学学者山田浩之提出的“有必要先把城市当作一个系统来把握”, 其中包括“城市间系统”和“城市内系统”, 它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为实现城市内部与外部各自和相互之间的均衡, 城市政府的基本任务就是与企业家等城市主体结成不经过市场的“公共经济关系”。城市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城市公共产品和进行城市管理上。

城市经济学的前沿性问题

城市经济学研究第四个命题是:城市经济学的发展方向问题, 也就是城市经济学所谓的前沿性问题。一门学科的前沿问题决定学科的发展动态, 也决定学科的生命力, 一门学科的发展取决于对其前沿性问题的研究上。近年来, 国外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可集中归纳为一下4个领域:区位分析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化;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设计;特定城市市场与城市经济模型的建立;城市经济问题、城市政府行为和城市经济政策分析。概括而言, 近年来国内城市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研究;都市发展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及协调分析;区位选择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城市政府职能与城市治理模式

摘要: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城市地域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学科, 属于空间经济学的范畴。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 自然有其独特于其他学科的一些研究范式。首先它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那就避免不了研究城市中的经济学问题, 这就回到了通常的经济研究领域, 也就是研究城市中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研究城市经济如何实现可持续增长。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把经济的研究放在了城市这一特定的空间之上。我们自然就会问:什么是城市?城市是怎样形成的?城市经济又是怎么样发展的?城市的边界在哪里?城市空间下的城市问题有哪些?这些正是这一学科的重点或者叫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研究 篇10

关键词:经济学语境范式,经济学语境模型,经济活动目标,核心域,公共域,商业域

经济学的语境范式 (Contextual Economics 或Economics in Context) 是由生态经济学家尼瓦·古德雯 (Neva R. Goodwin) 、女性主义经济学家朱莉·纳尔逊 (Julie A. Nelson) 等学者构建起来的经济学研究范式。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人与商业企业、家庭、社会团体、非营利组织和政府机构等组织的经济活动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 研究的是个人、家庭、商业企业和其他亚国家团体的经济活动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微观经济学层面上来说, 经济学的语境范式在经济学语境模型的基础上界定了微观经济活动的终极目标——福利, 阐述了资源维护、生产、分配和消费四种基本经济活动, 并把经济活动划分为核心域、公共域和商业域三个领域。

一、经济学的语境模型

经济学语境范式的核心是把经济置于其运行的自然和社会语境中进行研究, 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来研究经济。经济学的语境范式首先建立了经济学的语境模型来研究现实世界经济运行的动态关系。具体来说, 经济学的语境模型如图1所示:

从经济学的语境模型中可以看出, 经济活动是在自然和社会语境中进行的, 自然和社会语境包括生态语境、历史和技术语境、政治语境、制度语境以及人类动机、伦理和文化语境等等。

二、经济活动的目标

社会科学家通常对两种问题作了区分:实证问题是关于事实本身的问题, 即“是什么”, 规范问题则是与目标和价值相关的问题, 即“应该是什么”。但是实证和规范问题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 现实生活本身在“是”和 “应该”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对目标的讨论显然是一个规范问题, 即使是从严格的实证意义上来说, 规范问题也是理解经济活动的关键, 这是因为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人的经济行为, 人的行为必然要受到其目标和价值观的影响。

研究目标的一个很有益的方式就是把目标分为不同的层次。有些目标是中间目标, 这些目标本身不应该是目的, 它们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这些目标是达到深层次目标的手段。从《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成因的研究》一书的题目就可以看出, 亚当·斯密对“财富”一词的重视程度。“财富”通常被定义为个人所拥有的全部物质资产的价值。用较为专业的术语来说, 财富是具有生产和获得有价值的物品或者服务的可行能力。但是, 财富真的是经济学研究的全部内容吗?把追求国民财富作为终极目标的人通常认为, 较为富裕的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更为强大、更为安全、更为幸福。由此看来, 与财富相关的终极目标就是富强、安全、幸福。而个人可能把财富作为追求安全、舒适、权力、地位或快乐等终极目标的中间目标。积累物质财富之所以有时被看作是经济学的唯一目标, 是因为财富能够被用来实现多样化的终极目标, 财富因此被当作近乎通用的中间目标。阿玛蒂亚·森在讨论经济学的伦理学根源时就指出, “虽然从表面上看经济学的研究仅仅与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有直接的关系, 但在更深的层次上, 经济学的研究还与人们对财富以外的其他目标的追求有关, 包括对更基本目标的评价和增进。‘挣钱是不得已而为之, 财富显然不是我们真正要追求的东西, 只是因为它有用或者因为别的什么理由’”[2]9。

市场效率其实也是一个中间目标, 人类经济活动的目标需要超越效率。二战以来, 许多经济思想家把效率当作经济决策的核心目标。当然, 效率有多方面的好处, 效率意味着用较少的资源来获得更多的产出, 节约资源当然是很好的。鉴于此, 经济学家把为决策者提供建议, 从而实现经济运行的最高效率看作是自己的职责。效率目标的最大吸引力在于它能使人们达成一致意见, 任何正常人都不会支持浪费资源的行为, 都愿意在既定的成本基础上生产出更多有益的产品。由于效率的好处非常明显, 因此追求效率通常被看作是纯粹的技术命题, 效率被看作是降低成本。但是如果效率的目标仅仅局限于降低各种成本, 而所降低的成本包括降低员工的工资、医疗, 那么效率的目标就不一定是值得追求的。效率目标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规范性判断, 即效率的界定必然隐含着某种价值标准。一般来说, 新古典经济学家采用的价值标准是市场价值标准。他们认为, 产品售出后而获得的货币最多时, 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这一信念与以上讨论的积累物质财富的目标如出一辙, 两者都假定“多即是好”, 而 “多”指的是能够在市场上出售的产品, 即新古典经济学所假定的经济目标是追求“多”, 多生产、多消费。然而, 效率目标还有其他的价值标准, 对人类至关重要的很多东西不是在市场上买卖的, 如健康、公平和生态可持续性。用既定的投入旨在使健康、公平和生态可持续性等产出的价值最大化的政策, 可能与旨在仅仅使生产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政策非常不同。同样, 只想使投入的货币成本最小化的做法也会导致很高的社会和环境代价, 太重视市场价值意义上的效率会忽视其他非常重要的目标。与此同时, 权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 “多”的目标会带来很多其他社会和环境问题时, “多”就不是人类值得追求的目标。

经济学的终极目标是福利 (well-being) 。福利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第一, 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 包括生存、成长、健康、生育、安全、休息等需求的满足。第二, 追求幸福, 包括满意感、快乐感、自尊、内心宁静等等。第三, 个人潜能的实现, 包括享有身、心、道德、社交和精神发展的机会。第四, 生活机会的公平分配, 尽管不同的个人和文化对评判社会资源和机会分配的公平方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追求公平的目标具有普遍性。第五, 经济和社会关系的自由, 这就意味着在与他人的责任关系限度内 (和在其决策能力限度内, 如对待孩子) 要容许个人对自己的生活自主决策。第六, 民主参与社会决策, 很多社会决策都会对社会成员有所影响, 个人应该有机会参与社会决策的过程, 从而有机会参与社会治理工作。第七, 寻求生命的意义。良好的社会关系, 包括与亲友、家人、同事等维持信任关系以及国家之间的相互敬重与和平关系。第八, 生态平衡, 维持良好的生态平衡关系,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可以长期地持续下去, 要考虑到现在和未来人的福利[1]9。

以上这些要素都可能是经济活动的终极目标, 其表现形式不是僵滞不变的, 会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其中前三个主要与个人有关, 而最后五个关系着整个社会, 可以通过社会价值观念来影响个体的行为。有些关系到生存问题, 有些则关系到生活质量问题, 还有的既关系到生存问题又关系到生活质量问题。也许有人认为有些目标不太重要或者应该加入一些其他目标。规范分析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随着人类不断的反思和讨论以及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不管怎样, 很明显的一点就是任何对生活质量进行的合理性讨论都必须超越简单的财富或者效率概念。

三、四种基本经济活动

对经济学目标的讨论解决了经济学的目的性问题, 下面要讨论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什么样的活动是经济活动, 经济学要解决怎样的问题。经济学的语境范式指出, 基本经济活动主要有四种——资源维护 (Resource Maintenance) 、生产 (Production) 、分配 (Distribution) 和消费 (Consumption) 。

资源维护的意思是看护、保持以及改善自然资源、人造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活动, 这些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美好生活的基础[1]11。资源 (resource) 在这里是与资本相同的概念, 是具有潜在经济贡献的资产。按照这一定义, 对国民经济生产作出贡献的资本主要包括五种:自然资本 (natural capital) 、人造资本 (manufactured capital) 、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 、社会资本 (social capital) 和金融资本 (financial capital) , 这些资本都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是人类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要件。自然资本指的是由自然提供的天然资产, 如适合农业种植或者人类其他用途的土地、淡水资源、矿藏和未开采的原油等等。人造资本是指通过把生产活动应用于自然资本而产生的有形资产, 包括建筑、机器、精炼油存量、交通基础设施和存货等等。人力资本指的是劳动力, 特别是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社会资本指的是信赖、相互理解、共同价值观、协调经济活动的社会知识等等。金融资本指的是经济主体可用的购买力。尽管金融资本不直接参与生产活动, 但是它可以通过提供资金间接地促进生产, 它还可以为分配和消费活动提供便利。

资源维护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植树造林工程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木材是一个很常见的资源维护活动, 资源维护当然还包括很多其他内容。儿童照护和教育活动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 而且还直接为当代人的老年照护提供了支持。资源维护的其他活动还包括计算现在和未来要开采的原油量, 维护公路、地铁等交通基础设施, 维修工厂器械以及维持必要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员工的士气与干劲等等。新古典经济学认为, 基本的经济活动只有三种, 生产、交换 (或分配) 和消费, 漏掉了第四个基本的经济活动:资源维护。资源维护也是基本的经济活动, 因为没有对生产工具和机器的维护, 就不能持续地进行生产;没有对社会和自然基础设施的维护 (如法律和通信系统) 物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就无法进行;没有和谐的家庭、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社会关系, 就没有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没有健康、平衡的生态系统 (包括洁净的水和空气以及其他人类生存必需品) , 生产、交换和消费会彻底陷入瘫痪状态。

生产是第二种基本经济活动。生产是把资源转化为有用的产品的过程, 产品的形式可以是物品, 也可以是服务。生产作为经济活动, 是在既定的时间范围内将部分资源 (即投入) 转化为新物品和服务 (即产出) 的过程, 采用何种生产方式依赖于可用的技术。生产过程还会产出不合乎标准和要求的产出, 如废品。废品是既不能用于消费也不能继续用于生产过程的产出。

分配是在人们之间分配产品和资源的过程。在新古典经济学中, 分配活动有两种形式:交换和转移。当人们用货币来购买物品或者服务时, 当人们为雇主提供劳动力而获得工资报酬时, 就是在进行交换活动。从本质上来说, 市场是一种为交换关系提供便利的社会制度。一般来说, 当人们专门从事某些物品和服务的生产, 而通过交换来满足其他需求, 其境况要比自己生产一切所需的物品和服务会大有改善。分配的另一种形式是不求回报的转移支付, 如财富在代际之间的继承, 政府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对老年人支付退休金等等。分配还表现为物品、服务或资产转移, 如地方学校为当地孩子提供免费的教育服务, 父母为孩子提供食品和照护服务。这些非货币转移被称为实物转移 (in-kind transfers) 。

消费指的是物品和服务被最终使用的过程。在宏观经济学中, 消费活动经常被用来与资源维护活动中的投资进行对比。消费活动与投资活动是通过储蓄活动连接在一起的, 储蓄是节制当前消费水平的行为, 目的是为了将来获得收益。

现实世界中这四种基本经济活动不是截然分开的, 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 资源维护活动经常与其他三个基本经济活动 (生产、消费和分配) 交织在一起。例如, 使用可循环材料造纸既可以看作是生产活动 (因为生产出了新的产品) , 也可以看作是资源维护活动 (因为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程度被降到最低) 。当然, 不是所有的生产、消费和分配活动都可以同时被看作是资源维护活动。消费极其不健康的食品对于维护人力资源来说没有任何帮助作用。把握资源维护和其他经济活动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最后一点是, 有时资源维护意味着不进行任何生产、消费或分配活动。例如, 通过把不必要的消费减少到最低限度实际上是在维护资源, 尽管这种行为好像是一种 “无为或者静止”状态, 但是把资源维护看作是经济活动意味着把某些消费降到最低限度可以提升福利水平。经济活动的目标是提升人类的福利水平, 是生活水准或生活质量的提高, 而不是追求为消费而消费的消费主义。

四、经济活动的三个主要领域

经济学的语境范式指出, 经济活动通常是在三个主要领域中进行的, 即核心域 (家庭和社区) 、商业域 (营利组织) 和公共域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 [1]20。经济学的语境范式把这三个领域简称为家庭域、商业域和政府域。为了着重强调社区和家庭的同等重要性, 还把家庭和社区称作核心域, 同时使用公共域来指代政府和非政府组织, 因为非政府组织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样来划分经济活动, 把家庭看作是具有生产性的经济组织, 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性别歧视和男性中心主义经济观。

(一) 核心域 (The Core Sphere)

在货币、有组织的市场和政府制度出现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内, 人类社会是通过宗族和社群来进行自我组织并从事经济活动, 以达到维持和改善生活条件之目的的。核心域是由家庭、家族和社区团体等机构组成的, 它们组织资源管理活动、生产活动、分配活动和消费活动, 规模通常很小, 一般不需要使用货币。核心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劳动的报酬方式, 劳动的报酬通常是劳动所生产的物品而不是外在的货币。如, 菜园劳动的报酬是具体的果实, 而对孩子良好照护服务的报酬是幸福、健康的儿童。人们可能会自愿为其社区提供服务, 因为他们意识到生活在健康的社区中非常重要。核心域另外一个特点是, 核心域的各种活动是应对直接需求而组织起来的, 而不是按照支付能力。核心域是许多经济活动的中心场所, 而这些经济活动对于维系人类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这些经济活动包括:第一, 生育和养育孩子。第二, 对人力资本的维护和投资做出决策。第三, 照护老、弱、病、残等等。第四, 完成许多物品和服务的生产。第五, 组织储蓄和投资。第六, 部署消费支出。第七, 对劳动力的供给做出决策。第八, 组织休闲时间的使用。

如果核心域能够非常有效地支持生活质量, 那么很多人都能享受到这些重要的物品和服务, 即便是核心域的生产规模不是很大。因为大部分核心域活动都是面对面的交互行为, 因此核心域是培养和构建良好社会关系能力的主要场所。当然, 核心域也有失效的时候或者不足之处, 如照护孩子、老人以及病人的责任可能在男人和女人之间存在不平等的分配, 这些责任也可能剥夺了贫困家庭和社区中的个人资源。小规模的、通常是非正式社会关系网络的能力有限, 对于很多经济目标来说, 其实现必须依赖于较为正式和规模较大的组织。

(二) 公共 (目的) 域 (The Public Purpose Sphere)

家族和社群是人类最早的组织形式。但是, 规模较大的组织很快就出现了。人们发现, 融入到更大的群体中能够增强相互保护的力度, 增加社会联系的优势。公共域包括政府及其辅助机构和非营利组织, 如慈善协会和职业协会以及联合国等机构。这些机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有着明确的公共目的, 这一公益机构在规模上超过了家庭或者非正式的社群。公共利益有多种定义, 这些定义差别很大甚至有些内容相互抵触。公共域组织被赋予保卫国家疆域、消除贫困、提供正式的医疗和教育、保护自然环境、稳定全球金融市场等目的。公共域组织一般要比核心域组织的规模大, 组织结构也较为正式。公共域组织的经济功能通常有两种:规制 (regulation) , 即公共域组织要为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设定规则或者标准;直接供给 (direct provision) , 即公共域组织直接参与经济活动。

公共域组织一个基本的功能就是规制经济行为, 也就是为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设立标准或者是游戏规则。公共域组织通过促进立法和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通过维护与合同有关的规章或者是信息披露规则, 通过制定标准或者通过执行其他协调功能来为经济活动创建良好的法律和社会基础设施。政府为其他的经济主体制定必要的规章和标准, 金融和证券市场的政府规制在宏观经济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非营利组织对经济活动也起着规制的作用, 它们是参与到标准设定过程。

公共域组织通常是提供法律、社会和信息等基础设施来支持和限制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公共域组织生产许多的物品和服务, 包括国防、基础实施 (如公路、海港配套设施) 和教育、医疗等服务。直接的公共供给通常被用来提供私人不能公平地或者有效地提供的物品和服务。有些物品是由公共域来提供的, 因为社会一致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能够获得这种物品, 不管他们的家庭背景如何, 也不管他们有没有支付能力。有时候, 由于大量外部性、交易成本、市场势力的存在或者是由于信息集中的优势, 由公共域组织来生产某些物品和服务具有很高的效率。公共域组织通常通过税收转移、捐献和会员费等形式来筹集所需要的资金来运转。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和规制服务之间有着复杂的交互关系。

公共域机构的主要优点是:与核心域机构一样, 它能够提供内在价值很高的物品和服务, 同时由于其规模庞大, 因而能够进行更广的社会协调职能。这一点是核心域所不及的。与商业域相反, 公共域组织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这些活动来获得利润, 而是生产这些物品和服务本身。公共域当然有其缺点:与核心域相比, 公共域的组织、特别是政府通常因为冷酷无情而遭到批评;与商业域相比, 公共域机构和组织有时候被指控为僵化、调整速度慢, 由于规章的过度繁多和官僚性而导致无效率。公共域组织也可能会无视其提供公共服务的内在公益目标, 而有意增加它们自身的预算。由于公共域组织通常是由税款或者捐款所维持的, 而税款和捐款与服务的质量联系不是很密切, 所以公共域组织在提高其产品的质量方面缺乏货币激励。

(三) 商业域 (The Business Sphere)

美国政府把商业企业定义为“旨在以至少等于生产成本的价格生产物品和服务的实体”[3]20。商业企业希望寻找机会来采购和管理资源, 在产品售出之后达到使商业企业的所有者获得利润的目的。核心域满足的是直接需求, 公共域满足的是公共群体的需求, 而商业企业满足的需求是, 通过市场表现出来、人们可以支付得起的物品和服务的需求。商业组织的其中一个优点是, 商业组织因为其目标明确, 所以其运营效率非常高。一般认为, 追求利润会使企业以最低的成本生产最有价值的产品。追求利润还会鼓励创新:当人们获悉创新能够获得经济报酬时, 就会有更多的动机去发明创造。通过企业的效率和创新改进产品的质量, 降低产品的价格, 从而能够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当然, 商业利益可能和社会总体福利相一致, 也有可能不一致, 这就是商业域的弱点所在。商业企业的行为可能会增加社会福利, 如通过决策来满足客户和员工的全部需求, 消除负的外部性, 包括影响自然环境的外部性。这些方面的工作可能是出自于商业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良好信誉, 也可能是来自于其客户和员工的压力, 也可能是由于政府的规制。但是, 为了市场交换的生产行为, 本质上没有矫正市场外部性的动机。有时候, “创新”是一种谎言, 例如, 安然 (Enron) 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发明了不寻常的会计惯例, 向投资者隐藏了其濒临破产的财务状况, 从而使其上报的利润不断增加。医疗和教育等领域很难界定其明确的目标, 企业可以通过“创新地”忽视与生活质量相关的很多层面来增加利润, 而这些层面是很难计量和估算的。

附带说一下“非正式域” (The Informal Sphere) 。在许多工业化程度不是很高的国家, 非正式域所占的比重很高。非正式域主要由市场规模较小的企业构成, 其运行通常不在政府的监管和规制范围之内。尽管这一领域属于追求利润的私人生产范围, 因而可以被看作是商业域, 但是它与核心域也非常类似, 因为这些生产活动的规模很小, 而且依赖于家庭和社区关系。像核心域一样, 非正式的商业活动通常被政府编制的账户所忽略。在美国, 非法的街贩贩毒交易和保洁服务等非法移民的地下经济是非正式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在工业化不高的国家和地区, 大多数人被雇佣来从事没有进入政府账户的小规模农业、贸易和服务的现象是很常见的, 所以非正式域可能成了经济的主要部分。如果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欠发达国家, 则必须要留意由这些非正式经济活动带来的复杂化现实, 把它看作第四个领域来讨论。但是, 对于工业化国家而言, 可以把它合法地归类到商业域或者核心域, 至于如何归类更为合适是一个有待开放研究的问题。

五、结语

经济学语境范式的微观经济学体系从经济学的语境模型出发, 深入地探讨了福利作为经济活动的终极目标的内涵, 提升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福利层次, 高度认可目标和价值、经济活动的自然和社会语境、特别是家庭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活动的重要性, 因而超越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经济学语境范式的微观经济学体系, 在新古典经济学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位一体经济活动的基础上, 加入了资源维护的内容并把它置于人类四种基本经济活动之首, 超越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和市场价值标准。自然和社会资源对于维系经济活动和提升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学的语境范式对看护、改善或者维护这些自然和社会资源所必需做出的工作进行系统的研究是经济研究一个质的飞跃。经济学语境范式的微观经济学体系为21世纪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较为合理的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Neva Goodwin, Julie A.Nelson, et al, Microeconomics in Context[M].New York:M.E.Sharpe, Inc., 2009.

[2]阿玛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王宇, 王文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浅析宏观金融理论研究方法 篇11

关键词:传统金融理论;凯恩斯理论;金融协调观

一、传统金融理论的方法论

(一)传统金融理论概述

金融学专业早期主要关注的是纯货币理论问题,如货币的起源、货币的作用、货币本位制度等,当时的金融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当时,货币经济和实体经济是分离分析的,认为货币运行对实体经济运行的影响微乎其微,所以金融理论的影响极为有限。从方法论角度来看,传统金融理论的主流分析模式是以供求为基础的局部均衡,而并不涉及每一部分之间的联系。

(二)关于传统金融理论方法论的思考

传统金融理论对金融的研究大多是首先把金融分割为不同的市场,如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等,然后再分别从不同的金融市场角度来分析和研究,从而建立起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理论体系。这套金融理论体系虽然极大地推动了金融的发展,但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所暴露出的缺陷也日渐增多。在传统金融理论体系中,经济学家把金融看作经济发展的一种工具,特别是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人们为金融市场开发出了许多新型金融产品,使之操作起来更为科学和规范,但事实却是金融危机并没有被遏制,甚至愈演愈烈。由于受传统金融理论角度的限制,金融始终被看成一种工具,各国为摆脱金融危机也只是对金融这件“大机器”修修补补,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近代金融理论的方法论

(一)近代金融理论概述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金融理论在整个经济理论体系中的附属地位。危机发生后,经济学界、各个经济组织及政府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这场危机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总结。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就是对整个这次经济危机最经典的理论分析。在这本被许多国家当作教科书的著作当中,凯恩斯批判了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有效资源配置可以达到自然均衡,否定了古典派的传统分析方法,提出了“有效需求”这一经典的概念,认为在经济出現问题的时候,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有必要的。运用凯恩斯的理论,国家通过干预经济,可以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增长。

(二)关于近代金融理论方法论的思考

1.近代金融理论的进步性

近代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宏观金融理论,近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增长理论等都很好地解决了当时的许多经济问题。近代资本主义大多出现了或出现过经济危机和萧条,所以凯恩斯主义成为了近代金融理论的核心。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受企业资本边际收益递减、民众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和流动性陷阱的影响,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已经不可能靠经济金融市场自动调节回到均衡状态了。因此,凯恩斯主张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毫不犹豫地出手宏观调控(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达到经济复苏、充分就业的目的。

凯恩斯主义对过去市场主导体制是一场真正意思上的革命。在凯恩斯理论政策取得一定成效后,众多的凯恩斯追随者不断完善凯恩斯主义理论,使之逐渐成为西方政府在经济萧条时期的政策指导,也成为西方经济理论中几大核心理论之一。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许多国家的经济能够走上正轨,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调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近代金融理论的缺陷

20世纪70、80年代,许多西方国家都出现了滞胀和失业问题,这是大部分凯恩斯主义的支持者也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凯恩斯主义的积极财政、宽松货币的宏观政策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并不是可以无限期使用的。经济如果不是处在萧条阶段,凯恩斯主义的无限刺激有效需求带来的经济虚假繁荣掩盖了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调,最终导致了滞胀的出现。这引发了经济学家的深思,凯恩斯宏观经济政策只是治疗经济萧条的一味短期而有效的良药,而在长期经济发展中不能妄用。

三、现代金融理论的方法论

(一)现代金融理论概述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结束了传统金融理论对金融界的统治地位,金融理论创新势在必行。当代金融理论主要包括金融资源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和金融协调理论三大理论。

1.金融资源理论概述

金融资源理论是把金融表述成为一种经济发展实实在在的资源。它的研究目的是社会和经济的总资源是否能够支撑或很好地支撑经济的发展,研究对象是金融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及和资源开发、配置的契合程度。金融资源理论是保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理论,它有效地减少了经济的虚假繁荣和经济危机的发生。

2.金融发展理论概述

金融发展理论是随着世界金融的不断深化产生出的新型理论,主要研究经济和金融发展的相互关系,即研究金融在经济运行中所发挥的作用,目的是找到经济和金融发展最优的契合点。具体来说,这个理论是研究建立什么的金融体系可以最大化地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研究怎样有效配置资源可以使金融稳定发展,进而使整个经济有序发展。

3.金融协调理论概述

金融协调理论是研究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相关关系的理论。它运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金融内部要素之间和内外部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以期在合理的要素分配之后达到内外部的双重均衡,寻找金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搭配,最终提高金融效率,从而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并制定合理的金融政策,促进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关于现代金融理论方法论的思考

1.关于金融资源理论的思考

金融资源理论的核心就是:金融不再是经济发展的工具,金融是一种资源,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资源。金融资源理论的最终问题就是能够明确金融资源是否足够支撑经济的发展。节约、合理利用金融资源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所以,金融资源理论的基本方法论主要是协调方法。首先要研究货币、资金、金融机构、金融场所及金融制度等金融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保证金融系统内部资源的最优结合。其次,协调好整个金融系统外部,即金融资源和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等各项资源的最优节点。只有做好了金融资源的合理运用,才能保证金融资源理论的活力。

2.关于金融发展理论的思考

金融发展理论通过调节金融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找到金融系统对经济发展的最优发展程度,从而对长期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现代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大。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完善政治制度及各种法律法规,通过各种政策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鼓励投资者加大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所以说,在现代金融发展理论中抑制市场的完全自由化并不会抑制金融发展的速度。相反,它能够促进金融各个要素的有序发展,对整个金融业的稳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3.关于金融协调理论的思考

金融协调理论实践的重点就是将金融协调观贯穿到金融、经济政策的运用中。金融协调观强调效率至上,一切以金融效率达到最高为金融各要素之间的最优契合点。构建金融协调政策体系不仅强调协调观,还需要系统、动态、均衡地考虑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尤其注意在政策使用时的政策搭配和相机抉择,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政策目标,违背了金融协调理论的本质。另外,金融协调理论强调全面的资源有效配置,而不是以前仅仅强调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

参考文献:

[1]崔满红.金融资源理论: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J].经济学动态,2005(09).

[2]白钦先,丁志杰.论金融可持续发展[J].国际金融研究,1998(05).

[3]沈军,白钦先.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一个基于系统科学的新视角[J].财贸经济,2006(01).

[4]李军.论政策性金融对金融发展理论的意义[J].学习与探索,2008(02).

[5]周丽娜.金融资源的富集作用与商品金融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05).

[6]Michael Seiler.Performing Financial Studies:A Methodological Cookbook[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宏观经济学研究 篇12

对于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关系, 业内人士普遍赞同“理论经济学是基础, 应用经济学是具体运用与实践”的论断。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现阶段在我国这一问题又被重新提出来进行探讨。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关系又亟需进一步考量, 深入研究, 用来适应我国经济管理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指导解决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相关问题。

1 重应用、轻理论的现状

当前, 在我国的经济学术界, 重视应用经济学、忽视理论研究的情况普遍存在。这种现状在出版界、学术界、教育界都有体现。

1.1 出版界的片面倾向

当前, 在各类经济刊物和经济学论著的收编、刊印、发行工作过程中, 在目前来看, 应用经济学的成果比之于理论经济学更加受欢迎。其论文和刊物更易于发表和发行。但是相比较而言, 很多出版社对理论经济学研究成果并不是太“感冒”。一般来说, 其对投稿作者的态度也十分冷淡。甚至很多的出版社更是颁布了许多硬性的条例和规则, 一般要求理论性学术专著的作者在出版时提交相应的资助金。并且在很多时候, 资助金额的额度非常之高。这就导致理论经济学研究者花费巨大时间和精力得到的学术成果难以发表和公诸于世。即便发表出来也是困难重重, 销路不畅。这些高水平学术著作的流失, 对于经济学整体发展来讲极为不利。与理论研究的尴尬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应用经济学研究的成果则大受欢迎。很多表面上“求真务实”、“贴近实践”的“学术成果”, 其实是短时间内粗制滥造得来的, 毫无研究学习价值可言。但却受到了出版社、经济刊物编辑社的欢迎, 得以鱼目混珠、迅速发表, 极大地影响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研究。

当前的理论经济学研究普遍缺少专门的经费来源或资助, 理论型学者除非有了重大研究成果, 否则, 一些比较小的研究成就发表的性价比就不高。有的发表后得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不及赞助费来的多。所以, 很多毕生从事理论经济研究的老专家、老学者成就不高, 研究成果也很少为人知晓。相比较之下, 从事应用经济学的研究的年轻学者, 由于学科的影响, 往往硕果累累, 平步青云。这在当前的经济学术界中屡见不鲜。如此鲜明的反差, 让人们在感叹年轻一代思维活跃, 大胆创新的同时, 也不禁思考, 理论经济学难道真的没有成果可以发扬吗?答案必然是有, 只是当前的社会倾向性导致了这种畸形发展方式的产生。

1.2 理论学术研究不受重视

在当前经济研究学术界, 应用经济学倍受重视。这与当前社会飞速发展, 经济进步而精神文化相对不健全有关。众多学者急功近利, 追求经济效益和名誉, 热衷于从事应用经济学研究。尤其是在各种经济实务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上, 往往人才济济。很多学者挤破头皮也要加入到应用经济学研究的队伍中。这一风气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学界日益严重, 甚至已经影响了一大批有志于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年轻人的专业选择。相反, 相关的理论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冷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年轻学者渐渐向应用经济学或经济实务问题方向上集中, 导致了理论经济学基础研究人才短缺。更有甚者, 原来从事理论经济学的研究, 已经对研究方向轻车熟路的学者、专家纷纷改行。进入到应用经济学的研究中来。尽管他们并不擅长这一方面的研究, 但仍然硬着头皮赶上来, 以期获得学术成就和认同。这样一来, 理论经济学的研究更加停滞不前。从长远上也影响了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水平。

1.3 教育界重视应用经济学教育

在目前的高等院校的经济学教育工作中, 应用经济学普遍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们的青睐, 而理论经济学无人问津。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从报考专业人数和志愿填报上看, 应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二者差异悬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的财经院校迎来招生火热季。金融、会计、证券期货、对外贸易等专业行情火爆, 分数线年年创新高。这些专业实际上都是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注重实务性。其就业前景、薪酬水平也高于理论经济学研究。相比之下, 金融分析、经济学基础等相对偏向于理论经济学的专业则无人问津。这在研究生招生中体现得更为突出。很多报考研究生的同学, 宁愿选择应用研究中的一个差专业、水平一般的导师, 也不愿意选择理论经济学中的好专业或者“大老板”。

另一方面, 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两门学科中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多数学生对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持厌烦的情绪, 相比对应用经济学或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反而有着更强的兴趣。所以, 对理论经济学课程, 大多学生通常只是消极地应付考勤或者考试。很少有同学去认真学习、钻研和探究其根本。在学生兴趣的导向下, 很多院校为谋求学生的满意, 调整了课程的设置。将理论经济学课程时间减少, 补充应用经济学课程的时间。企图以此满足学生的要求,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显然这种方式是错误的。没有了理论经济学知识的辅佐, 学生们难以在应用经济学上深入研究探讨, 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片面倾向的原因

对于应用经济学一边倒的倾向性必然造成经济学的畸形发展。不仅严重阻碍理论经济学的正常发展, 也会导致应用经济学的长远发展受到限制。其重要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2.1 市场经济的冲击

客观上讲, 市场对人们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行为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当前, 理论基础研究收益少, 见效慢, 而应用经济学却恰恰相反。无论是研究人员、学校, 还是学生, 都意识到应用经济学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的巨大潜力。因而对应用经济学的偏好体现在从学校到个人的各个层面上。甚至学校的研究基金的分配上也向应用经济学研究倾斜。在出版社和经济刊物编辑社方面, 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和市场效应, 忽视其在经济学学术研究中应当承担的责任。种种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才、资源向应用经济学方向倾斜, 必然导致理论经济学发展缓慢、缺乏动力。这也是应用经济学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2.2 观念、认识落后

对于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关系, 当前的学者、专家、管理者、企业家普遍缺乏全面认识。这是当前两大学科之间不平衡问题的主观原因。这一点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决定作用。片面的认识直接导致人们在思想观念上重视应用经济学而轻视理论经济学。这一点与我国的经济学研究和教育体系的完善有着很大关系。因此, 全面认识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关系, 革新理念上的不足, 是克服当前经济学发展片面倾向的重中之重。这一点内容, 在目前的学术界和教育界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3 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相辅相成

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指出, 理论来源于实践, 理论指导实践。但是很多人认为, 理论经济学只有学术价值。应用经济学才具有实际价值, 才是解决各种经济问题的重要武器。有应用经济学为指导, 不需要理论经济学也能够很好地实现企业管理、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但实际上, 马克思主义明确表示事物的发生发展具有其必然规律, 有其内在的客观意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也都能够找到基础理论上的依据。只有对这一理论有了充分认识, 才能够从根本上发现经济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防止问题的出现。所以, 理论经济学的发展能够为应用经济学提供前进的动力, 为经济现象和变化找寻理论价值和依据。

举个例子来说, “管理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门类的新兴学科, 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典型的一门应用经济学, 它是微观经济学在企业管理和经济运行中的重要理论指导。而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经济学, 其产生和发展已经有了近三百年的历史。这段历史为管理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参考和理论指导。

综上所述, 应用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完善, 必须以理论经济学为指导。经济实务的产生和发展更是与理论经济学的进步和发展密切相关。所以, 当前我国在经济学研究中现存的重实务、轻理论的片面化思想, 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本末倒置的落后观念, 这个问题值得重视。另一方面, 从社会的根源上来讲, 这也体现出了急功近利思想在经济学学术研究、发展中的蔓延甚至是泛滥。

4 解决经济学畸形发展问题的策略

4.1 改变学术界观念和现状

当前学术界对应用经济学研究倾向性严重。要想基础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平衡发展, 必须要从观念上改变、扭转当前重应用、轻理论的研究形势。通过研究基金、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 为理论经济学研究注入更多的动力, 为理论研究者提供更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促使学术工作者更多地投入到理论经济学的研究上来。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学术研究上的片面思想, 为两大学科平衡发展提供保证。

4.2 革新经济学教育观念

从学校到教师, 再到学生, 都必须在观念上明确地认识到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密切不可分的关系。深刻体会应用经济学根植于理论、理论经济学体现于应用经济学运用的本质特征。坚定学习基础经济学理论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自觉地学习基础经济学, 加强对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实践, 积极主动地钻研以提高理论水平, 彻底改变其消极对待、应付考试的态度。

4.3 创新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

采用传统的满堂灌输的教学手段, 理论经济学的课堂难免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理论教学不能指望通过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理论经济教学过程中, 应当让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交流。通过相互交流、讨论, 达到启发思路、拓宽视野的作用。同时, 应当鼓励学生写作, 不管是学习心得、感悟, 还是评论甚至文章, 都应当鼓励学生多创作。教师应当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起到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平衡理论经济学学习和应用经济学学习之间的精力和时间, 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创新的学习方法既能够促进学生理论经济学的学习, 又能够为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锻炼的机会。

4.4 理论联系实际

强调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并不是要将基础理论教育与应用经济学实践教育分割开来。所谓的基础理论决不是完全脱离实际的纯理论, 而是与经济社会实际密切结合、密不可分的理论。做到所学有所用, 不能学而无用。那样的培养方式也是不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理论必须能够服务于经济实践才有存在的价值。所以, 基础理论的学习与经济学实践紧密结合。通过结合实际学习理论, 联系理论进行实践, 才能对理论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对实践有更高层次的认识。这正是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式。

5 结语

理论经济学是各种应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为应用经济学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持。没有扎实的理论经济学的基础, 对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了基础经济学的指导和基础, 应用经济学的发展无法实现。在当前重应用、轻理论的形势下, 必须大力加强对理论经济学的发展力度, 保持经济学平衡发展, 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继祥.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辨析[J].江汉论坛, 2000 (05) .

[2]余斌.“第二届全国现代政治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创新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08) .

[3]程恩富, 王朝科.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引领应用经济学创新[J].教学与研究, 2010 (02) .

[4]刘汉林.从经济学的分类看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04) .

[5]于立.现行经济学学科设置问题与法律经济学的兴起[J].改革, 2011 (04) .

上一篇:迁移分布下一篇:客户端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