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评价

2024-10-19

宏观评价(通用9篇)

宏观评价 篇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总量持续增加, 同时产业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 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 全球市场扩张速度明显放慢, 外部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 我国必须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加大人力投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概述

在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人力资本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应当加大人力资本投入, 提升地区人力资本质量, 提高地区人力资本存量。

(一)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所投入的物质资本在人身上所凝结的人力资源, 是可以投入经济活动并带来新价值的资本性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对于“资源”, 人们考虑的是寻求和拥有, 而“资本”, 人们考虑的是如何让它增值和生利。

(二) 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是指由资本投资形成的, 凝结于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在一个较为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中, 人力资本存量可以用人力价格或人力成本来间接衡量。

人力资本存量的计量方法主要有:累计成本法、未来收益法、教育存量法。

二、优化层次分析法

(一)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AHP) 是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蒂教授于20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提出的, 它是一种简明实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二)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在分析问题的组成元素以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 将元素按属性分组, 按支配关系分层, 以同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 对下一层次的某些元素起支配作用, 同时也受上层元素的支配。

2、构造判断矩阵。根据企业环境对系统的要求, 比较同层各元索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这实际上是将人的判断思维数学化。 (表1)

3、确定优先次序。根据判断矩阵, 计算对于上一层某元素而言, 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元素其重要性次序的权值, 最后将结果汇总, 权值最大的元素对结果的影响最显著, 计算方法主要有和积法、幂法和方根法。

4、检验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 (表2)

当λmax=n, CI=0为完全一致, CI值越大, 说明判断矩阵的完全一致性越差。通常只要CR<0.1, 就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否则需要重新进行两两比较判断。

(三) 优化过程

1、问题分析。在比较同层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时, 层次分析法的标度为1~9, 再考虑倒数的因素, 易造成影响因素权重过大或者过小, 与实际情况不符。

2、优化措施。针对该问题, 本文将标度之间的间距由1变为0.5, 具体请见表3。 (表3)

三、因素评价

(一) 影响因素指标构建。基于专家评价法, 并查阅相关资料, 进行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宏观影响因素指标确定, 主要包括经济水平、政府政策、教育资源、文化环境。 (图1)

(二) 评价过程。 (表4)

对于表2, rmax=4.164, RI=0.90, CI= (rmax-4) / (4-1) =0.055, CR=CI/RI=0.055<0.1, 满足一致性。

可以看出, 在四个宏观影响因素中, 对于地区人力资本存量而言, 经济水平、政府政策、教育资源、文化环境的影响权重依次为0.34、0.40、0.08和0.19, 可以知道, 政府政策影响最大, 其次为经济水平。

四、结论

通过优化的层次分析法, 我们可以看出政府人才政策对地区人力资本存量有着重大影响。地区政府应该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 改善人才环境,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 提升地区人力资本质量, 提高地区人力资本存量。

此外, 地区经济水平对地区人力资本存量也有着重要影响。不同地区应根据自身特点,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加大人力投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钱雪亚, 王秋实, 刘辉.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再估算:1995-2005[J].统计研究, 2008.12.

[2]焦斌龙, 焦志明.对中国资本存量估算[J].经济学家, 20l0.9.

宏观评价 篇2

摘要:2003年以来,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过热,并引发了原材料等部分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为避免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问题,2004年我国进行了一场以“适当控制固定资产规模,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为主题的宏观调控。本文不仅分析了这次宏观调控的原因及2003-2004年经济过热的原因,此外还分析了此轮宏观调控的效果。

关键字:宏观调控 经济过热 “软着路”

一、2004年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投资增长过猛、货币信贷投放过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部分瓶颈环节影响经济稳定发展的问题。

(一)有关部门统计显示,2003年之后再次出现了投资高速增长和开发区热,2004年前两个月的城镇投资同比增长高达53.0%,1季度全社会投资增长43.0%,全国各类开发区的总数达到6000多个。为防止经济增长出现“过热”,2004年,国家在项目审批,土地控制,贷款限制、提高存款准备金比例等方面制定了十几项新政策,对投资进行调控。国家发改委2004年9月17日宣布:此次全国共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0600个,总投资规模172744亿元。国土资源部在2004年12月底宣布:全国共核减各类开发区4813个,占总数的70%;压缩规划面积249万公顷,占全部开发区规划面积的65%;退还农民耕种面积26.17万公顷。会同有关部委清查81962个新上项目用地,涉及土地面积79.26万公顷;清查出违法占用土地项目7184个,涉及土地面积3.65万公顷;对停建、暂停并限期整改及取消立项的7077个项目,分别采取了停止办理用地手续、停止后续供地、停止发放土地证、收回土地等处臵措施。并对一批涉案干部给予了行政处分、党纪处分、移送司法机关等处罚。在2003年投资增长接近翻番的基础

上,2004年前两个月,钢铁工业投资增速达到172.6%;水泥行业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786亿元,同比增长133%;电解铝行业在建能力仍有310万吨。近年来,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三大行业在发展中投资增长过快,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预期需求,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问题十分严重。低水平的重复投资如果过度集中,给宏观经济造成的损害却是巨大的。以钢材为例,当市场需求急骤增大,钢材价格大幅上升,大量低水平投资受到高盈利的强烈刺激,就会以比高水平投资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如果需求增长过快过大,以至于普通正常技术的生产能力增长都难以应付时,就会有大量不合格的低劣投资蜂拥而入。

(二)2003年的第四季度,GDP的增长出现了几乎两位数的高水平,全年达到了9.3%。紧接着,在2004年第一季度达到9.7%的高位,达到或者超出了参照值。2004年一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8%。4月,CPI涨幅再度提高,比2003年同月上涨3.8%,创下7年以来新高。另外,根据统计,2004年第一季内地通货膨胀现象有逐渐升温的倾向,而达到2.8%的水平,比去年同期上升2.3个百分点。这些数据都说明了2004年的经济情势已经逐渐有失控的迹象而不容乐观,部分行业过热现象已经愈发严重。

(三)2004年第一季的外贸资料显示,中国宏观经济急剧恶化。2004年中国第一季外贸资料显示进出口总额2398亿美元,同比增长38.2%。其中,出口1157亿美元,增长34.1%;进口1241亿美元,增长42.3%。进出口相抵,逆差84.3亿美元,为多年罕见。而导致逆差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对基础能源和原料的需求迅速膨胀所导致。而且中国在大量进口的同时也推动了国际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出口退税率的降低、进口原料取代国内原料、进口税率下调的因素也恶化了贸易赤字。此外,我国外汇储备仍然大幅度

增长,2003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4033亿美元,比2002年末增加1168亿美元,增长40.8%。但是,2004年3月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4398亿美元,同比增长39.2%。2004年1季度国家外汇储备累计增加额为365亿美元,这一季度的成长已是去年全年的1/3,而且同比也多增加69亿美元。

二、2003-2004年中国经济过热的直接原因分析

第一,中国经济过热现象来源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中国经济与其它国家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低水平的重复投资现象特别严重,例如目前饱受批评的钢铁和水泥业。这些行业基本上是不计市场销售表现,竞相投资增产,造成资金和资源的错误配臵。举例而言,2004年头两个月的30个制造业中,投资增幅超过一倍的有16个行业。其中水泥行业全国共有4,800多家,数目超过其它国家同类企业,但75%的工厂仍然使用落后的工艺生产。另外,2003年投资增长近一倍的钢铁业,今年头两个月的成长率由高达1.726倍,成长速度惊人。根据估计,2005年年底的钢铁产量将达3.3亿吨,但是同样的需求要到2010年才能达到。

第二,地方政府搞政绩工程的盲目乱投资现象严重。根据资料显示,由1998-2001年,银行体系对政府部门的净债权以平均每年61.6%的速度增长,而对企业债权增长平均是每年10.4%,也就是社会信用总量是向政府倾斜,而且在2003年以后,银行对政府的授信基本上也是失控的。今年头两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53%,增幅超过去年同期一倍,是199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今年头两个月,中央项目投资仅增加12.1%,但地方投资项目的增长却高达64.9%。过度投资现象屡禁不止。我们以天津市为例,该市将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基础建设作为未来几年天津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5年总投资将超过7000亿元。2004年1月12日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03年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46.7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城市

基础设施投资额263.7亿元,增长34.2%;房地产投资211.4亿元,增长20.2%;工业投资382.5亿元,增长23.5%。这个成长率看似激动人心,但却是用银行的信贷所堆出来的,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几大国有银行就合计为这座城市提供了总额竟然高达1100亿元的银行信贷。

三、金融宏观调控的效果分析

2003年以来,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过热,并引发了原材料等部分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为避免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问题,“适当控制固定资产规模,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成为2004年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

2004年以来继续推进和完善金融调控:第一、1月1日宣布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较大程度上赋予商业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导向和贷款风险确定贷款利率水平的自主权;第二、3月以来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第三、提高再贷款利率0.62个百分点、再贴现利率0.27个百分点;第四、在去年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后,4月11日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很快就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总体看,宏观调控所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已取货币供应量增长幅度回落到合理区间,2004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增幅比上年末回落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9.6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2.1万亿元,同比增长8.7%。总体看,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幅度已回落到合理区间,与经济增长基本相适应。

(二)2004年4月份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7%,增幅比3月份回落了8.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幅下降较明显;贷款增速下降明显;新开工项目得到初步控制;中国市场上钢材和电解

铝价格终于大幅下跌;4月份中国贸易逆差从3月份的5.4亿美元扩大到22.6亿美元;4月份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9.1%,已是今年以来连续第三个月滑落。2004年5月份当月的投资增长幅度下降为18.5%,上半年,全社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8.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比1季度回落14.4个百分点。前3个季度全社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7.7%,比上半年又回落0.9个百分点, 低于上年同期2.8个百分点, 2004年全社会投资增长26.6%,比2003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

(三)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稳定增长,支付能力充足.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5.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4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3.3万亿元,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存款增加1.59万亿元,其中定期存款增加9641亿元,活期存款增加6289亿元,居民户存款稳定性增强。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1.63万亿元,财政存款增加564亿元。2004年1至4月份,过快的货币信贷增长势头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一些基本矛盾仍然客观存在,货币信贷增长仍高于预期目标。

(四)金融机构外汇各项存款余额1530亿美元,同比增长3%。全年外汇各项存款比上年增加44亿美元,同比多增加60亿美元。全部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为5.25%,超额储备率较高,支付能力较为充足。外汇储备增加较多,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2004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6099亿美元,同比增长51.3%,增幅比上年末提高10.5个百分点。全年外汇储备比上年增加2067亿美元,同比多增899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与上年末基本持平,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五)2004年一季度,金融机构流动性充足,货币市场利率走低。全年银行间市场利率基本平稳,除1月份受春节因素、4月份受

中国人民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因素的影响,银行间市场利率水平较高外,全年市场利率基本平稳。12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2.07%,比去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1.88%,比去年同期低0.29个百分点。市场利率基本平稳。

2004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之后,使得经济和投资增速下降,企业盈利增长甚至出现明显放缓的局面,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

参考文献:

宏观评价 篇3

在房地产领域,政策与市场的关系很拧巴。岁末年初,京沪深等城市房市量价齐升,推涨了房价预期;同时,又恰值地方“两会”相继召开,三地针对楼市调控政策基调的表态均使用了“严格”字眼,广州则强调“坚决”。谁知,楼市却仍在“耍个性”,你归你喊“话”,我归我涨“价”。

税收领域,为抗危机而出的慌乱之策多,不是明减暗增,就是还没充分论证透就急吼吼地推出,结果引来各方反弹。前者如结构性增税,某些地方财政无米下锅,虽然明知这么做会竭泽而渔、掏空税源让地方经济陷入恶性循环,却仍然在无奈之下杀鸡取卵,向企业征收“过头税”的做法正在蔓延。后者如营改增。初衷是“为中小微企业减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但现实却是企业有增有减。而地方政府心里也有一笔“减收账”,那些税负增加企业的补贴,都需要地方政府自己掏钱兜底,这种让财政“抽血”常态化的事,地方很两难。很多事实表明,让地方出现抵制心理的政策措施,地方一般都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来暗暗地架空之、化解之、对冲之。

政策规划与调控已经成为悬在产业头上的“—把刀”。有关部门一旦将某些行业圈定为“政策阳光照耀下的地带”,就往往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举措,而对另一些产业实行较为严厉的税收甚至强行关停并转,表面上是扶持符合发展方向的产业、淘汰过剩或夕阳产业,但现实却往往造成产业逻辑被扭曲,反而催生出被政策、规划注入了过多激素的膨大型产业,外部形势一有风吹草动,立马现原形,泡沫立破。典型的例子比如光伏。

总之,宏调被异化的类似领域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各种负效应的自我曝光,是宏观调控让位于宏观调放的客观推手。而“宏观调放”,恰恰是2013年政策风格新特征。至于这种转换背后的时代背景,则是我们一再强调的国策“再均衡”。作为对前一轮均衡国策的纠正,再均衡的中性化表述下自然隐藏着市场化的倾向。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宏观调放”,正是这种倾向的具体表达式。不理解这一点,就抓不住领导讲话背后的蛛丝马迹。当新一届领导把目光从西柏坡转向深圳时,“改革”的希望呼之欲出:但紧接着重提“摸石头过河”的讲话又难免让人困惑:摸了30年的石头,怎么还要摸?殊不知这已经是进步,其中传递出的隐含信息是,至少没有说什么石头是不可以摸的,毕竟在过去,有些不可摸的石头是人们心知肚明的。这些过去不可摸、如今却可摸的“石头”,恰恰是“宏观调放”的对象。

宏观调控重在“控”,本质是管制市场之权;同理,宏观调放重在“放”,本质是放权。而“放权”是市场化改革的前提。当年改革开放的一个关键背景,就是因为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已经累积起奇高无比的运行成本,唯有“放权改革”,才能化解计划体制成本、突破旧体制僵局。概括过去30年的放权大体上“兵分三路”:一路放权给“个人”,如农民拥有了农村土地承包权,企业家拥有了民企创办权;一路放权给“国企”,这从历次的国企改制可见一斑;还有一路放权给地方政府。31个省市变成31个“地方经营公司”,形成过去30年中国经济万马狂奔的壮观局面。诚然,像货币权、财税权以及这些年使用频率极高的“宏观调控权”,基本还是掌控在中央及其部委的手中。此外,“放权”还意味着“让利”。“权”和“利”的关系往往千丝万缕,因为“利”随“权”走。

如今,市场化改革历经初始阶段的磨砺后,来到了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汹涌的深水区。很多被扭曲的结构,被异化的价格(无论房价、股价还是资源价格),被勾兑的寻租空间,被架空的宏调……归根结底都是市场化不彻底惹的祸。而宏观调放,就是行政放权于市场、政府放权于社会、国企让利于民企等,通过“调放”修正过度失衡的结构天平:换言之,调放是以“看得见之手”的“退”换取“看不见之手”的“进”。至于201 3年宏观调放的主战场,至少可以从两个角度来预判。一是“条”上的调控权重将压缩,为的是给“块”让出更多的创新空间。二是在一些过去看似坚冰的领域将出乎意料的成为调放主攻方向,而这些领域的调放动力往往来自体制外。

具体而言,我们预计,金融领域的调放力度将前所未有。规模膨胀的影子银行是金融市场化不完全的产物,但影子银行的失控,信托市场刚性兑付危机等一系列风险正在搅动金融格局。混业势不可挡,而混业的本质就是去边界化,金融领域原有的垄断墙、玻璃门都将被自下而上的市场力量所拆除,银行寡头躺着也赚钱的日子将一去不返;利率市场化与汇率市场化的步伐将加大,其表达式更多是技术层面的推陈出新。而房地产作为中国政治经济关系最复杂的领域,“三限”之类的计划手段难以维系,房价早已“春色满园关不住”,政策敌不过市场趋势之后,将切换思路,从单纯行政性管控转向财税手段的调放,适度放开房价的同时推出房产税,对楼市进行市场化调整。此外,地方在“铁公基”、社会事业、资源等领域,将对民资民企抛出更多的橄榄枝,虽是形势所迫,却也在客观趋势上加速民资民企的“国民待遇”化。这也意味着新“非公三十六条”的最大推进者更可能是地方而非部委。

不过,“宏观调放”作为2013年政策风格转换的方向与特征,依然面临着力度、深度有多大的问题。事实上,究竟能“放”到什么程度,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利益关系复杂的领域,虽不得不“放”,但推进慢,多以时间换空间。比如房产税的推出,虽然“开弓没有回头箭”,但因为事关众多利益攸关方,注定会成为年度最纠结的措施之一。其次,对那些高度垄断的行业而言,“宏观调放”还仅仅是打开了一条缝,如果不同时伴随着游戏规则的跟进,结果就会出现类似“鸿门宴”的吊诡现象,民资进入基本“输多赢少”。最后,地方作为2013年创新的主战场,更是面临着对手中权力“放”与不“放”的两难。自199年分税制以来,多数地方已经把放到自己手里的权用得花样翻新、炉火纯青,何况,在经济上“还权”越多,留给政府自己的越少,因此难免会有“自废武功”之感。如果说当年中央放权给地方,是因为计划体制运行成本过高所致,那么如今,地方政府手中的很多权力要放给市场、放给社会,则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与胸怀,以及对形势的前瞻性把握。

2月25日。2013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巴塞罗那开幕。会上.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柴洪峰与中国移动副总裁沙跃家共同宣布,即将推出“手机钱包”客户端,并在全国14个省(市)开展试点,为用户使用手机终端进行快捷“闪付”提供便利服务。

2012年,银联与中国移动达成移动支付合作,通过推动金融业与通信业的行业资源共享,为移动支付推广探索模式和积累经验。随着双方台作的持续推进。作为近场支付重要技术的远程发卡和应用管理平台(TSM)已实现双方系统的互通互联,并吸引了中行、邮储、中信、光大、广发、浦发等商业银行首批加人,工行、农行、建行、交行等十余家主要商业银行也启动了相关合作,为移动支付尤其是近场支付加快推广创造了条件。

银联与中国移动台力打造的“手机钱包”,正是基于日趋完善的跨行业TSM平台而拓展的手机支付新应用。用户借助该客户端.将可进行手机“闪付”所需的多种操作,包括金融IC卡申办、账户余额查询、电子现金圈存等。其中。 “空中”办卡的独特功能尤受关注。通过“手机钱包”将可向银行提交办卡申请,并将审核通过的卡片信息下载至专用手机SIM卡,省去银行柜面等传统方式办卡的繁琐。配套使用具备近距离无线通讯(NFC)功能的手机终端,完成办卡和电子现金圈存后。便可在带有银联。闪付标识的终端上快捷支付。

该产品正式推出后.客户将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试点地区的中国移动营业厅。咨询办理专用SIM卡、NFc手机及相关业务。上述加入银联与中国移动TSM平台台作的商业银行均将支持该产品。目前,银联联台商业银行等各方正在加快完善移动支付近场使用环境。全国120万台“闪付”终端逐步覆盖自助售货机、超市、便利店、快餐店等零售场所.以及公交、菜市场、停车场、加油站、旅游景点等公共服务领域。随着产品服务的日益丰富和使用环境的优化,移动支付将以更便捷、遂心、时尚的支付体验,走进更多百姓的日常生活。

宏观评价 篇4

1 二流理论

交通流中的车辆可以分为两类:运动车辆和停止车辆。停止车辆是指在交通流中停顿下来的车辆, 停车的原因包括信号、标志、临时装卸货、临时上下客、拥挤等, 但不包括车流以外的停车, 如停车场的停车、路旁停车位的长时间停车等。将交通流划分为二流的目的就是要定量描述路网的服务水平。二流模型基于两条假设:①车辆在路网中的平均行驶速度与运行车辆所占的比重成比例;②路网中循环试验车辆 (即交通观测车) 的停车时间比例与路网中同期运行车辆的停车时间比例相等。

第一个假设涉及到行驶车辆的平均行使速度ur和行使车辆比重fr并有

ur=umfrn. (1)

式中:um为最大平均行驶速度, n表示道路交通服务质量的参数。定义平均行程速度ut=urfr, 则有

ut=umfrn+1. (2)

因为fr+fs=1, 这里fs为停止车辆比例, 式 (2) 可以写成

ut=um (1-fs) n+1. (3)

边界条件为:fs=0时, ut=um;fs=1时, ut=0。

上述关系也可以表述成平均行程时间的关系, 用Tt表示平均行程时间, Tr表示平均行驶时间, Ts表示停止时间。对于单位距离来说, Τt=1utΤr=1urΤm=1um, 这里Tm为平均最短行驶时间, 代入以上各式即可。

二流理论的第二条假设把试验车在路网中的停车时间与全部车辆的停车时间联系在一起, 根据前述可得出

fs=ΤsΤt. (4)

由式 (3) 可得

Τt=Τm (1-fs) - (n+1) . (5)

与式 (4) 结合

Τt=Τm (1-ΤsΤt) - (n+1) . (6)

由于Tt=TS+Tr解得

Τr=Τm1n+1Τtnn+1. (7)

相应地有

Τs=Τt-Τm1n+1Τtnn+1. (8)

很多实际研究结果证实了二流模型, 表明用参数nTm能够很好地反映城市路网的交通状况。

2 基于二流理论的道路网络宏观交通特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城市道路网络宏观交通模型可表示为有序多元组

W= (ΝARDCΤrΤs) . (9)

式中:W为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系统, N为城市道路网络节点 (交叉口) 集合, A为城市道路网络系统路段集合, R为城市道路网络转弯关系集合, D为任意两节点间的可达性, C为城市道路网络总通行能力, Tr为城市道路网络的车辆平均行驶时间, Ts为城市道路网络停车时间。

评价模型 (9) 中节点集合N是对城市道路网络交叉口的抽象表示, 这样可以对各个交叉口进行编码;模型中的路段是由其临近的交叉口有序排列表示, 具有方向性, 例如 (i, j) 与 (j, i) 表示两条方向不同的路段;模型中集合R抽象表示了车流通过各个交叉口的转弯关系, 对于任意一个交叉口不同方向转弯交通流可以用与该交叉口紧邻的交叉口表示, 因此, 集合R可以表示为R={ (i, j, k) |i, j, kNijk}, 其中节点i与节点k是节点j 紧邻的节点, 它们之间的有序排列表示了交叉口j某一进口道的一个转向。

指标D表示任意两节点间的可达性, 可达性反映道路网络中两节点间的联结程度, 一般用时间与距离来描述这一评价指标。本文选取时间阻抗来定义可达性, 因为行程时间能够反映交通出行费用与交通负荷的大小。当交通阻抗越大时, 可达性越差, 所以交通阻抗关于可达性是单调递减的, 一般可用反比例函数或负指数函数表示, 本文采用负指数函数表示, 即两节点间的可达性

Dij=e-αRij. (10)

其中:Rij是两节点间的交通阻抗, α为待定参数。

评价指标C表示交叉口和路段的通行能力, 为评价现状路网和交通特性提供依据。因为城市路网中的车辆时走时停, 其交通流呈现间断流的特征, 而二流理论可以用来描述这种状态, 根据二流理论的基本原理, 参考文献[1]引入城市道路网络模型

V=Vm (1-fs, min) n+1[1- (ΚΚj) π]n+1 (11) Q=ΚVm (1-fs, min) n+1[1- (ΚΚj) π]n+1. (12)

式 (12) 两边对密度K求导dQdΚ=0, 得到最佳密度

Κm=Κjπ1+ (n+1) ππ. (13)

再将式 (13) 代入式 (12) 得到城市道路网络的通行能力

Q=ΚmVm (1-fs, min) n+1[1- (ΚmΚj) π]n+1. (14)

式中:fs, min为最小停车比例, Kj为阻塞密度, π为反映路网服务质量的参数, n表示道路交通服务质量的参数, km为最佳密度。

指标Tr与TS是以二流理论思想为基础, 用于评价宏观道路网络交通流特性。根据二流理论可知, 这两个评价指标均是Tm与n的函数, 而Tm与n能够很好地反映城市道路网络的交通状况。根据文献[1], 二流模型的参数Tm与n受到驾驶员行为以及路网形态的影响, 其中路网的形态对二参数影响较大, 通过实验数据证明Tm与n, 可表示为

Τm=3.59-0.54C1 (15) n=-0.21+2.97C2+0.22C3. (16)

式中:C1为平均每条街道的车道数, C2为单向街道的比例, C3为街区的平均长宽比。

3 城市道路网络宏观交通特性评价模型

图1表示一个3×3的道路网络, 其中节点代表各个交叉口, 节点内的数字是交叉口的编号, 交叉口之间的路段被抽象为网络图中有向弧, 弧段上的数字代表阻抗 (时间) , 不同方向弧段的交通流、通行能力与阻抗各不相同, 反映了道路网络交通流空间分布不均衡。假设交叉口 (节点) 1, 3, 7, 9无信号控制, 2, 4, 5, 6, 8为多相位信号控制。与图1相对应的城市道路网络宏观交通特性评价模型描述为W= (N, A, R, D, C, Tr, Ts) 。式中:N={1, 2, 3, 4, 5, 6, 7, 8, 9}, A={ (1, 2) , (2, 1) , (1, 4) , (4, 1) …}, R={ (1, 2, 3) , (1, 2, 5) , (1, 4, 7) …}。

通过集合NAR, 从总体上反映了图1所示道路网络各交叉口、路段之间的关系。指标DCTr与Ts主要用来评价宏观道路网络的交通特性。

1) 两节点间的可达性 (Dij) 可根据各路段的阻抗, 利用式 (10) 计算。

2) 路网的通行能力 (C) 可根据具体的道路形态和路网交通服务质量, 采用式 (14) 进行估算。

3) 以图1的实际道路网络形态以及交通阻抗 (时间) 为基础, 根据二流理论公式 (7) 与 (8) 计算平均行驶时间和停车时间。

通过以上几个评价指标可以从总体上反映图1所示道路网络的连接情况以及实际的交通流特性, 从而评价路网的服务水平。

4 结束语

宏观道路网络交通效果评价是交通流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 二流理论是描述道路网络的宏观交通流理论模型。本文以二流理论为基础, 建立评价城市道路网络交通特性的模型, 该模型系统地考虑整个城市道路网络交通体系, 为进一步研究宏观交通流作了铺垫。随着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对宏观交通流理论的需求日益迫切, 准确建立评价宏观道路网络交通特性的模型还有待深入研究。

摘要:为研究宏观道路网络交通特性, 以二流理论为基础, 建立道路网络宏观交通特性的评价模型。该模型引入图论的分析方法, 考虑可达性的评价指标和街道的实际交通情况, 全面而抽象地描述城市道路网络路段与交叉口之间的关系, 并给出道路网络宏观交通特性的评价指标, 最后以一简单实例说明利用该模型评价城市道路网络宏观交通特性的过程。

关键词:二流理论,道路网络,宏观交通流,交通特性,评价模型

参考文献

[1]王殿海.交通流理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

[2]张■, 杜豫川, 董茂强, 等.基于二流理论的城市干道交通特性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 2005, 23 (2) :4-7.

[3]Herman R.Prigogine I A two-fluid approach to town traffic sci-ence, 1979:204.

[4]张国强, 晏克非.城市道路网络交通特性仿真模型及最短路径算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2, 2 (3) :60-62.

宏观评价 篇5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从1985年的6.14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878.04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19%, 远远超过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然而, 由于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估计不足, 加上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经验,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所取得的经济绩效并不乐观。从宏观层面来看, 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 (衣长军, 苏梽芳, 2008;王英, 2012) 。国内现有的文献大多从单一指标角度评价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经济绩效, 而事实上如果想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对外直接投资宏观经济绩效, 需要使用一个包含多个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 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 本文拟构建一个包含多个指标的评价体系, 综合评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经济绩效。

一、文献综述

(一) 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理论上,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挤出国内投资, 从而不利于母国的经济增长 (Stevens, Lipsey, 1992) ;另一种观点认为对外直接投资能使企业进入新的市场, 以较低的价格从国外进口中间产品, 从而能够促进母国的经济增长 (Herzer, 2010) 。从实证研究来看, 使用发达国家数据大部分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使用中国数据有些研究发现, 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衣长军和苏梽芳, 2008) 。

(二) 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从理论上看, 一方面, 由于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资源补缺效应、传统产业转移效应、新兴产业促长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以及投资收益效应等积极作用, 故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 由于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失业效应和重合产业国际竞争效应等消极影响, 故不利于调整产业结构 (汪琦, 2004) 。在实证研究上, 使用发达国家的数据大多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优化母国的产业结构 (Blomstrom, 等, 2000) , 使用中国的数据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并不明显 (王英, 2012) 。

(三) 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影响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在理论上, 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存在替代和互补关系, 即对外直接投资可能会减少出口, 也可能会增加出口。实证研究大多发现, 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张纪凤, 黄萍, 2013) , 很少有实证研究发现替代关系的存在, 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研究使用的是总体数据 (Blonigen, 2001) 。

(四) 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一条重要渠道,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 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可以获得东道国的技术溢出, 从而提升母国的技术水平。实证研究大多都发现对外直接投资通过逆向溢出效应可以显著提高母国技术水平 (Driffield, 等, 2009) , 但也有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水平没有显著的影响或者会对母国技术进步产生阻碍作用 (Bitzer和Kerekes, 2008) 。对此, 学者们一般认为,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溢出效应的产生需要母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越一定的“门槛”水平 (李梅, 柳士昌, 2012) 。

(五) 对外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

从理论上看, 对外直接投资对就业有双重影响, 即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对外直接投资会对母国就业产生影响是政策制定者长期担心的问题, 之所以担心是因为他们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对外直接投资会减少本国同类产品的出口, 导致国内生产萎缩, 就业减少 (Jasay, 1960) 。但也有人认为, 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存在互补效应, 对外直接投资会扩大母国产品出口, 有利于减少失业 (戴翔, 2006) 。对外直接投资的净就业效应取决于替代效应的消极影响和互补效应的积极影响之差额。

二、指标选择和灰关联系数

本文使用1985—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综合评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经济绩效。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数据的可获取性, 使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外贸易、技术进步和就业5个宏观经济指标构建对外直接投资宏观经济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使用灰色关联方法计算灰关联系数, 以此衡量对外直接投资对宏观经济指标的贡献, 最后在此基础上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经济绩效。

(一) 指标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说明

使用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反映对外直接投资FDI, 使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经济增长GDP, 使用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和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反映产业结构STR, 使用进出口总额反映对外贸易TRA, 使用发明专利授权量反映技术进步TE, 使用中国从业总人数反映就业L。

以上所有指标的原始数据均可以从中国统计年鉴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网站获取, 需要将以美元表示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和对外贸易额转化为以人民币表示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和对外贸易额。

(二) 计算灰关联系数

由于我们要评价的是对外直接投资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故需要计算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外贸易、技术进步和就业的贡献, 这里使用灰关联系数来衡量对外直接投资对宏观经济指标的贡献, 灰关联系数计算基本步骤如下。

1.收集原始数据序列:Xi={xi (k) }, i=FDI, GDP, STR, TRA, TE, L, k=1985, …, 2012。

XFDI为系统特征序列, 代表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向量;xFDI (k) 代表k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XGDP, XSTR, XTRA, XTE, XL为相关因素行为序列, 分别代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外贸易、技术进步和就业向量。

2. 对各序列变换, 得到序列X'I={x'I (k) }, 其中x'i (k) =Xi (k) =xi (k) /max (xi (k) ) 。

3. 求差序列:Δi (k) =|x'FDI (k) -x'I (k) |, i=FDI, GDP, STR, TRA, TE, L。

4. 计算相关因素行为序列和系统特征序列之间的灰关联系数 (苏为华和余明江, 2002) :Ri (k) =1/Δi (k) +1, i=FDI, GDP, STR, TRA, TE, L。

根据上面的步骤就可以求出1985—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宏观经济指标的贡献, 即对外直接投资和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灰关联系数。

三、综合评价

(一) 数据预处理

从上面计算求得的数据可能还不能直接使用, 故在综合评价之前, 还需要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 主要包括指标正向化以及数据的无量纲化两个方面。

1. 指标正向化

本文选取的对外直接投资宏观经济绩效指标体系共有5个指标。因为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外贸易、技术进步和就业的实际影响到底是正是负还不清楚, 需要作出进一步的判断, 这里将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外贸易、技术进步和就业分别进行回归, 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外贸易、技术进步和就业起正向作用, 说明外直接投资对宏观经济各指标的贡献 (灰关联系数) 都是正向指标, 不需要对灰关联系数进一步处理, 可以直接使用。

注:表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2. 数据的无量纲化

由于原始数据的量纲不同无法进行直接比较, 这里对指标值使用标准化方法进行处理消除量纲的影响。

(二) 指标权重和综合评价方法

目前对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要有两类方法: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类权重确定方法各有优缺点, 由于我们使用的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 这里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权重, 可以有效消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在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权重之后构造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 使用综合评价函数求出对外直接投资宏观经济绩效的综合评价值。

1. 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

为了分析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是否适合使用主成分分析, 这里使用变量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分析, 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有些变量之间相关系数较高, 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 适合使用主成分分析。

2. 确定主成分个数和系数

这里依据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 且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确定主成分的个数, 表3报告了总方差解释。

从表3可以看出, 前2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大于85%, 且特征根大于1, 为了不出现变量信息丢失, 这里提取2个主成分。

表4报告了因子载荷矩阵, 将表4中每列系数除以表3相应特征根的开根后可以得到两个主成分的系数向量, 进而可以获得每个主成分的函数表达式。

以累积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构造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 计算各主成分值, 利用综合评价函数求出综合评价值, 图1给出1985—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经济绩效综合评价结果。

从图1可以看出, 在1985—2012年期间, 虽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持续扩张, 但对外直接投资宏观经济绩效并没有持续增长, 而是呈V型。在2007年之前, 对外直接投资宏观经济绩效呈缓慢下降趋势;2007年之后, 对外直接投资宏观经济绩效呈较快的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2007年之前, 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和就业的贡献逐渐下降;2007年之后, 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和就业的贡献较快上升, 从而导致对外直接投资宏观经济绩效呈现V型。

摘要:基于中国1985—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 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外贸易、技术进步和就业的贡献, 在此基础上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经济绩效。结果显示,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经济绩效并没有持续增长, 而是以2007年为分界点呈现V型分布。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宏观经济绩效,灰色关联方法,主成分分析

参考文献

[1]戴翔.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新加坡为例[J].世界经济研究, 2006, (4) :70-76.

[2]李梅, 柳士昌.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地区差异和门槛效应——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分析[J].管理世界, 2012, (1) :21-32.

[3]汪琦.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及其传导机制[J].国际贸易问题, 2004, (5) :73-77.

[4]王英.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我国OFDI宏观绩效评价[J].世界经济研究, 2012, (4) :71-75.

[5]衣长军, 苏梽芳.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评价与主体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 2008, (1) :38-43.

[6]张纪凤, 黄萍.替代出口还是促进出口——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影响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13, (3) :95-103.

[7]Bitzer J, Kerekes M.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ransfer technology across borders?New evidence[J].Economics Letters, 2008, 100 (3) :355-358.

[8]Blomstr覿m M, Kokko A.Outward investment, employment, and wages in Swedish multinationals[J].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2000, 16 (3) :76-89.

[9]Blonigen B A.In search of substitution between foreign production and export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1, 53 (1) :81-104.

[10]Herzer D.Outward FDI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 2010, 37 (5) :476-494.

[11]Jasay A E.The social choice between home and overseas investment[J].The Economic Journal, , 1960:105-113.

宏观评价 篇6

关键词:出口制造业,宏观质量,指标,相关性分析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以玩具、纺织服装、电子产品等产业为主体的外向发展模式。在近几年, 广东的出口额一直居于全国榜首。但另一方面, 珠三角地区总体产品的质量水平不容乐观, 产品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 这充分暴露出政府在产品宏观质量评价和监管方面的不足, 也反映出企业对自身产品质量的管理和改善有所欠缺。同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出口制造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 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的关键。因此, 珠三角地区亟需建立健全一套能够真实、全面反映宏观质量水平的评价体系, 而评价体系的基础在于对评价指标的设定。

1 预选指标的确定

在对产品进行宏观质量评价时, 传统的宏观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贯穿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的5项指标:产品召回率或投诉率、抽查合格率、产品销售率、顾客满意指数、产品回收利用率。随着对宏观质量研究的深入, 这一概念的范围也在发生改变。对于不同的行业而言, 选择的宏观质量指标应当能够反映该行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有针对性, 并能够引导各地区和各行业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高产品的质量, 从而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借鉴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等其他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出口商品质量的特征, 尤其是电子、制衣、制鞋和玩具等产业的商品质量特征, 并同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 确定珠三角地区出口制造业宏观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考虑行业结构水平、行业整体质量水平、行业综合竞争力、对公共影响等方面, 通过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来评价出口商品宏观质量。并从质量资源、质量能力、质量文化、质量管理水平、企业绩效和社会影响这六个要素来确定相关的评价指标。珠三角地区出口制造业宏观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预选指标如下所示:

2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珠三角地区200家出口制造业 (以电子、制衣、制鞋和玩具等产业为主) 为研究对象, 根据预选指标设计调查问卷, 收集这些企业2010-2011年间的质量经营状况数据, 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79份。

为了便于比较, 需要把不同量纲的指标用标准化处理的方法统一起来, 定性的指标需要利用一些数据处理方法首先进行定量化, 再进行标准化处理。在这里定性指标用“1”和“0”来表示, “1”表示对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 “0”表示抑制作用。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操作时, 分别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和归一化。

3 对预选指标进行筛选

3.1 指标筛选的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频率统计法、理论与实际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对预选指标进行筛选。对于相关性分析, 这里采用SPSS软件, 对同一要素层上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从而剔除一些相关性较强的指标, 方便评价工作的进展。

3.1.1 频数统计法

主要是对目前国内外有关制造业宏观质量评价的研究如国家质量综合管理部门所用的宏观质量统计分析指标和地方政府使用的宏观质量统计与分析指标等, 及我国各地区广泛开展的对企业质量的考核体系的研究, 进行频率统计, 把使用频率较高的指标作为主要的选择对象。

3.1.2 理论与实际分析法

主要是对目前珠三角地区电子、玩具、制衣和制鞋等出口企业的质量管理情况和运营现状进行实地考察, 结合今后的发展趋势, 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比较, 选择一些针对性强的易于获取数据的指标。

3.1.3 相关性分析

针对每一要素层的指标, 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相关性分析, 根据欧式距离计算出的各个指标之间的距离, 如果距离数值越大, 说明两个指标越相关, 具体结果如表2-7。

从表2知, 品牌自主性和企业的采购定价能力、企业地位这两个指标有很高的相关性, 故把采购定价能力和企业地位这两个指标剔除。

从表3知, 以上四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不高, 故不作剔除。

从表4知, 以质量为导向和质量被认为是核心要素这两个指标相关性较强, 故剔除指标企业以质量为导向这一指标。

从表5知, 质量改善情况和项目的自检能力都与质量统计工具的应用水平有很强的相关性, 故剔除质量改善情况和项目的自检能力这两个指标。

由表6可以看出, 通过环保认证这一指标与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很强的相关性, 环保方面的资金投入占成本的比例和环境检测达标情况这两个指标相关程度也较高, 因此, 根据数据获得性的难易, 剔除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和环保方面资金投入占成本的比例这两个指标。

利润的变化趋势和市场份额的变化趋势有高度的相关性, 退货的有无和海外质量事故的有无有高度的相关性, 因此把利润变化趋势和海外质量事故这两个指标剔除。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经过以上的严格筛选, 剔除一些没有必要的指标, 确定最终保留的指标为22个, 如下表所示:

4 结语

本文分别从质量资源、质量能力、质量文化、质量管理水平、企业绩效和社会影响这六个方面来选择宏观质量评价指标, 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对预选指标进行筛选, 剔除相关性较高的指标, 从而保证了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和精简性。全面而不冗余的评价指标, 为珠三角地区出口制造业的宏观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蒋家东.质量竞争力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9:167-231.

[2]程虹, 李丹丹, 范寒冰.宏观质量统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83-105.

[3]李钊, 王立志, 田武.产品质量宏观评价的指标体系[J].商业经济评论, 2010, (11) :32-34.

[4]赵玉忠, 何桢.对中国制造企业质量管理现状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2) :166-167.

[5]Kolbrun Sveinsdottir, Grethe Hylding, Emilia Martinsdottira.Quality Index Method (QIM) Scheme Developed For Farmed At-lantic Salmon (Salmosalar) [J].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2003, 14 (3) :237-245.

宏观评价 篇7

1 城市路桥项目产生的效益

城市路桥项目作为一种现代化城市交通基础设施, 为全社会提供良好的道路交通条件。其所产生的效益主要表现为:

因此, 其经济评价应包括直接经济效益评价 (笔者将另文论述) 和宏观社会经济效益评价两个层面。

城市路桥项目所产生宏观或区域社会经济影响是指项目建设过程中给某一区域 (国家或省) 社会经济所带来的影响, 涉及的宏观领域相当广泛。大致可分为社会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两个部分。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项目建设对城市发展、城市运输结构、城市交通状况的影响以及项目建设发生征地拆迁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等方面。宏观经济效益则主要表现在项目建设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两个方面。在这些宏观或区域社会经济影响中, 例如项目建设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在评价中就很难体现为具体评价数据, 宜结合交通量预测的结果加以定性分析。而对于可以进行定量计算的宏观经济效益, 如何在评价中科学地加以确定和分析, 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点。

本文以投入产出分析理论, 结合《福建省城市市政 (路桥) 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研究》的课题研究, 论述如何定量地分析城市路桥项目所产生的宏观经济效益。

2 投入产出表及其主要系数

投入产出模型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测算交通项目建设投资经济效益的方法, 也是《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 中推荐的宏观经济影响分析常用的几类经济数学模型之一。投入产出表及其主要系数简述如下:

投入产出表也称部门联系平衡表或产业关联表。它以矩阵形式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 (通常为一年) 生产活动的投入来源和产出使用去向, 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 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几个基本平衡关系如下: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 (1)

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 (2)

总投入=总产出 (3)

每个部门的总投入=该部门的总产出 (4)

中间投入合计=中间使用合计 (5)

利用投入产出表进行经济分析, 需要计算投入产出表的各种主要系数如下:

2.1 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 记为 aij (i, j=1, 2, …, n) , 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产品 (或产业) 部门的单位总产出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将各产品 (或产业) 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用表的形式表现就是直接消耗系数表或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通常用字母A表示。其计算方法为:用第j产品 (或产业) 部门的总投入Xj去除该产品 (或产业) 部门生产经营中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xij, 用公式表示为:

undefined

2.2 完全消耗系数

完全消耗系数, 记为bij, 是指第j产品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 对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之和。利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计算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的公式为:

B= (I-A) -1-I (7)

2.3 增加值系数

增加值系数, 是指第j部门生产单位产品中的增加值, 记为gj (j=1, 2, …, n) , 用公式表示为:

undefined

其中Vj表示第j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的增加值总额。

3 城市路桥项目宏观经济效益的内涵

3.1 项目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城市路桥项目建设消耗大量的钢材、水泥、沥青、砂石、能源、劳动力以及使用大量的各种筑路机械。同时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业和他非物质生产部门等国民经济各部门, 都为了项目建设投入了大量的生产和服务, 从而拉动这些行业和部门的经济发展。反映在经济效果上, 就是城市路桥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增长, 即项目建设对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增长具有拉动作用。

这种拉动作用可细分为直接经济效益 (Direct economic benefit) 、间接经济效益 (Indirect economic benefit) 和诱导经济效益 (Consumption multiplier effects) 。直接经济效益是指城市路桥项目建设对建筑业 (按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解释, 城市路桥项目建设属于建筑业中的土木工程建筑业) 本身产值所做的净贡献;间接经济效益是指受产业关联因素的影响, 市政路桥项目建设所成生的 (为提供建筑业生产所需原材料) 中间投入部门产值增长的后联乘数效益;诱导经济效益是指由于上述中间投入部门就业人员收入增加所导致最终需求增加的消费乘数效益。

3.2 项目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城市路桥项目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表现在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吸纳大量的社会劳动力。作为基础设施, 城市路桥项目的建设和通车运营, 不仅带动了项目辐射区第三产业等相关产业部门的迅速发展, 促进地区经济进步、产值增加, 同时也为诸如交通管理、道路养护、汽车修理、加油站、餐饮、旅店等配套设施服务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这种效益也可细分为直接就业效益 (Direct employment benefit) 和间接就业效益 (Indirect employment benefit) 。直接就业效益是指由于建筑业增加最终需求为建筑业新创造的就业人数;间接就业效益是指建筑业增加最终需求后, 所引起的其他中间投入部门就业人数的增加。

4 城市路桥项目对国民经济增长影响的测算

城市路桥项目建设属于建筑业中的土木工程建筑业, 考察其建设所产生的直接、间接和诱导经济效益, 则必须通过分析计算建筑业建设投资所产生的三种效益得以实现。

4.1 直接经济效益

城市路桥项目所在的建筑业属于物质生产领域, 其本身会产生工资、利润、折旧和税金等增加值, 创造GDP。直接经济效益是指建筑业项目建设对建筑业本身生产总值 (GDP) 所做的净贡献。其计算公式为:

DEG=G×△Y (9)

式中:

G= (g1, …, gj, …, gn) 为增加值系数向量, 其中gj代表建筑业的增加值系数;

Y为n行1列的列向量, 表示建筑业对各产业部门最终需求增加的数额, △Y= (△y1, …, △yj, …, △yn) T。在计算直接经济效益时, 令△Y矩阵中除建筑业增加△yi单位最终需求外的其余生产部门最终需求增加为0, 即△Y= (0, …, △yj, …, 0) T。

4.2 间接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消耗大量的钢材、水泥、沥青、砂石、能源、劳动力以及使用大量的各种筑路机械。这些中间消耗品的生产企业在为项目建设之需而生产的过程中创造出一定数量的增加值, 创造GDP。钢材、水泥、沥青等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同样要消耗矿石、电力等中间产品, 这些物品的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同样也创造出一定数量的增加值, 如此循环下去, 依次传递。因此将这种受产业关联因素影响, 因建筑业建设投资所成生的 (为提供建筑业生产所需原材料) 中间投入部门产值增长的后联乘数效益, 称之为间接经济效益。其公式为:

IEG=G×B×△Y (10)

式中:

B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

Y含义同上。

4.3 诱导经济效益

建筑业项目建设的直接和间接效益使有关部门扩大生产, 提高效益, 这样会使这些部门工作人员的收入增加。人们的收入增加后, 必然将自己一部分的增加收入用于消费, 于是社会的最终需求得以增加。社会最终需求的增加必然刺激各部门进一步扩大再生产, 从而导致收入的进一步增加。在以上的每一个循环中, 均会给有关部门带来效益, 通常把这一系列由于消费的作用而产生的各生产部门效益之和成为消费乘数效益。建筑业的消费乘数效益, 就是指其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总和所引起的消费的作用而引起的GDP增值。其公式为:

CEG= (DEG+IEG) ×1/ (1-c) (11)

式中:

c为边际消费倾向, 0

4.4 GDP乘数与GDP贡献率

将上述三种经济效益相加, 即可得到建筑业建设投资的GDP总效益。GDP乘数, 即建筑业每增加一单位最终需求, 所产生的GDP。分为简单GDP乘数和累计GDP乘数。其公式为:

简单GDP乘数= (DEG+IEG) /建筑业当年总产出 (12)

累计GDP乘数= CEG/建筑业当年总产出 (13)

GDP贡献率的计算公式为:

GDP贡献率undefined

式中:

建筑业投资额、GDP均可从相关统计年鉴中查得。

4.5 城市路桥项目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由于城市路桥项目属于建筑业中的土木工程建筑业, 因此按照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出来的建筑业GDP乘数, 就可以用来在实际工作中评判城市路桥项目的宏观经济效益, 也即其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用某一城市路桥项目的建设投资额, 乘以GDP贡献率和累计GDP乘数, 就可以定量地分析出该项目所累计创造的GDP以及其对GDP的贡献。

5 城市路桥项目对劳动力就业影响的测算

与考察城市路桥项目所产生的宏观经济效益同理, 考察城市路桥项目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效益, 也必须通过分析计算建筑业建设投资所产生的就业效益入手。

计算就业效益, 应结合国家或地方统计部门公布的投入产出表和相应年份各行业就业人数, 根据就业人数统计的行业口径, 将42×42部门合并成12×1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具体如下:

01——部门保持不变;

02~25——合并为一个部门;

26——部门保持不变;

27~29——合并为一个部门;

30~31——合并为一个部门;

32——部门保持不变;

33——部门保持不变;

34~35——合并为一个部门;

36~38——合并为一个部门;

39、41——合并为一个部门;

40——部门保持不变;

42——部门保持不变。

以上代号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2×42部门投入产出表中的统一部门代号。

5.1 直接就业效益

直接就业效益表示由于建筑业增加最终需求为建筑业所新创造的就业人数。其公式为:

DEL=L×△Y (15)

式中:

L= (l1, …, lj, …, ln为就业系数向量, 其中lj代表建筑业的就业系数;

Y含义同上。计算直接经济效益时, 同样△Y矩阵中除建筑业增加△yj单位最终需求外的其余生产部门最终需求增加为0, 即△Y= (0, …, △yi, …, 0) T。

5.2 间接就业效益

间接就业效益表示建筑业增加最终需求后, 所引起的其他中间投入部门就业人数的增加。其公式为:

IEL=L×B×△Y (16)

式中:

B、△Y含义同上。

5.3 就业乘数

将上述直接就业效益、间接就业效益相加, 即可得到建筑业建设投资的就业总效益。就业乘数, 即建筑业每增加一单位最终需求, 为所有部门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其公式为:

就业乘数= ( DEL+IEL) /建筑业当年总产出 (17)

5.4 城市路桥项目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由于城市路桥项目属于建筑业中的土木工程建筑业, 因此按照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出来的建筑业就业乘数, 就可以用来在实际工作中评判城市路桥项目建设投资的就业效益, 也即其对劳动力就业产生的影响。用某一城市路桥项目的建设投资额, 乘以就业乘数, 就可以定量地分析出该项目所创造或保留的就业岗位数量。

6 应用实例

6.1 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2005年, 福建省全省GDP为6575.27亿元, 其中建筑业为357.83亿元。全年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46.07亿元。按2005年福建省投入产出表计算的各行业对建筑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如下:

根据上述公式, 得到建筑业简单GDP乘数为4.4278, 建筑业投资对当年GDP总量的贡献率为3.1%。同时由2008年《福建省统计年鉴》, 计算出2005年福建省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2981, 因此计算出累计DGP乘数为6.3083, 即每亿元建筑业投资可累计创造GDP6.3083亿元。

福建省福安市××工程项目总投资为3.07亿元, 在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的前提下, 按上述累计DGP乘数和GDP贡献率计算, 可累计创造GDP19.37亿元, 投资贡献率达0.207%。

6.2 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按2005年福建省投入产出表计算的各行业就业系数如下:

根据上述公式, 得到建筑业就业乘数为718.77, 即每亿元建筑业投资共创造或保留就业岗位约719个。福建省福安市××工程项目总投资为3.07亿元, 在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的前提下, 按上述就业乘数计算, 可创造或保留就业岗位约2207个。

7 结论

本文结合《福建省城市市政 (路桥) 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阐述了城市路桥项目主要的社会经济效益。并从投入产出模型的理论出发, 论述了如何定量分析城市路桥项目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并给出了三种经济效益、GDP乘数、贡献率、直接和间接就业效益、就业乘数的测算方法。同时通过某工程实例, 具体测算了该工程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指出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上述效益和乘数, 分析城市路桥项目建设投资的宏观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南周庆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定量分析.公路交通科技, 150-154, 2006 (5)

[2]王元庆张志敏周伟.公路建设投资乘数的算法研究.中国公路学报, 105-108, 2004 (2)

[3]李建新.城市道路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的方法与内容.中国工程咨询, 20-21, 2009 (2)

[4]王燕宋辉.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计算方法的探析.价值工程, 40-42, 2007 (4)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 (第三版) [文中简称《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 ]

宏观评价 篇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体制和机制的建设进程,我国农业的成本核算开始逐步走向市场化、要素化、公开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人们开始逐步重视不同发展要素对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和降低对策的研究。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农业生产成本的核算要素和重视对象主要还是集中在化肥、农药、燃料、种子、租金、人力等方面,甚至有不少的学者认为这些才是影响农业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其实,这么多年以来,不论是学者还是政府政策研究者们都共同地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影响要素,这就是水成本问题。而之所以忽视也有客观原因,即政府采取的大大降低水价和进行大额补贴的政策,这就使得表面上的农产品成本中水成本并不高。

换个角度来看,水成本偏低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掩盖了中国农产品高成本的问题,而且助长了大水漫灌的农民种地习惯。本文以对中国水情的分析为基础,把中国农业生产的水成本放到国际大环境中去比较,试图对水成本市场化的科学路径有所解释,并对政府的农业生产水战略和水政策进行重新设计。

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1 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生产的成本要素的核算主要集中在化肥、农药、种子、燃料等基本生产资料上。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提速,各种发展要素供给普遍出现紧缺,从而价格阶梯性上升,导致农业生产的成本跟随性增加。事实上,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不仅化肥、农药、种子和燃料等的价格上升很快,而且劳动力和土地价格(土地租金)也开始普遍上升。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农业的高成本时代。需要提醒的是,我们对整体农业生产的成本变化的分析思路有问题。这表现在:一方面,我们的专家学者甚至政府部门的研究人员,确实对于上述提到的成本要素的分析非常到位,这甚至有政府统计部门的农村统计调查队的入户蹲点统计资料做后盾。但另一方面,我们确实忽视了农业生产的水成本的统计分析和成本控制问题。实际上,我们认为在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成本结构当中,水成本实际上是比重最高的、最重要的和最难以控制的成本。

1.2 水成本的基本特点

为什么水成本会有这3方面的特征呢?这是因为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因为水成本是必然成本,是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不能取消的成本。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不给农作物浇水是不行的。二是因为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是农业生产缺水的地区,我国人均拥有的水资源占有量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2 250 m3)[1],亩均只有1/2。因此,越是缺水,水资源的内在价值就应该越高。三是因为目前农户交的水费之所以只占农产品生产成本的6%左右,其重要原因是政府对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部门的大额补贴,这种补贴政策在一定意义上掩盖了水成本的事实真相,如果一旦取消这种特殊补贴,水成本将占到农产品生产成本至少40%。四是因为许多地方农民还没有形成“水商品”的概念,认为自己就应该无偿地用水。五是因为实施节水农业战略是必然的战略和政策选择,但是成本也必然是很高的,这个成本如果让农户完全承担,则根本承担不了,因为节水设施的整体投入实际上要高于其边际收益的,如果让政府完全承担,则农户就完全有可能丧失搞节水的积极性,因此难度最大。

1.3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要在农业生产的水成本公开化、市场化的前提下,如何认识农产品的成本结构和调整重点问题,以及如何进行调整。农业用水是指由水利工程直接供应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用水和水产养殖用水,由此所发生的与水相关的费用叫水成本。也就是说,在目前我国的具体的国情条件下,通过大幅度调整农业用水价格政策,推动水成本市场化进程,明确政府和农户在这种调整中各自的责任、义务和权力,设计一个社会各方面都大致可以接受的价格改革和实施方案。要完成这项研究,需要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成本水平、国际比较、区域差异等许多密切的问题进行分析。

2 研究基础:我国的基本水国情

2.1 我国的基本水国情

我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目前年平均降水总量约6.188万亿m3,年水资源总量约2.7万亿m3,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2 250 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按亩均算只有1 300 m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目前,全国已有6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城镇缺水200亿m3以上,而农业用水每年亏缺300亿m3,农村有2 000万人口饮水困难。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环境问题之一。据预测,在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高峰,需要粮食增长到6.4~7.2亿t才能满足需求。按照现有水平预测,为了满足这种粮食需求,灌溉面积需要发展到0.6亿hm2,此时,用水量将从现状的4 000亿m3增长到6 650亿m3。从目前我国水资源供需状况来看,如此大量的农业水资源供给是不可能实现的。

2.2 我国农村水资源利用率

目前,我国的耕地灌溉率已经高达40%,农田灌溉用水总量3 600~3 800亿m3,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5%。据中国工程院预测,在不增加灌溉用水的条件下,2030年全国缺水高达1 300~2 600亿m3,其中农业缺水500~700亿m3。我国每年农业因缺水导致的经济损失超过洪涝灾害,甚至任何形式的自然灾害,而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发达国家却高达70%以上。我国每立方米净耗水生产的粮食不足1 kg,远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2~3 kg)。如果我们把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到发达国家的0.7,则仅节水灌溉一项即可节水900~950亿m3,不仅可以解决7亿t左右食物生产的用水,还可以富裕出400~500亿m3的水用于国民经济的其他重要领域。因此,农业节水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紧迫性。

2.3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潜力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节水问题,特别是在战略和政策上扶持节水农业的发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效益。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通过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可以在现有耕地规模和灌溉用水量的基础上,满足今后16亿人口的农产品需要。如果把全国灌溉用水的平均利用率提高10%,每年即可节约400亿m3水用于农业,相当于全国每年农业用水量的10%。我国每方水的节水成本大约是2~3元,而水的调运成本却需要10元。近几年以来,在全国建设的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中,已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63.3万hm2,节水150亿m3,增加粮食生产能力230亿kg。

3 我国农业生产的水成本水平

3.1 我国农业水成本概况

据国家有关权威部门的统计,目前,全国灌区的灌溉总面积为0.53亿hm2,其中粮食主产区的省约占40%,农业水费标准为240~480元/(hm2·a),取平均数360元/(hm2·a)。我国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左右,约3 400亿m3,其中90%以上用于灌溉。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仅0.42左右,明显低于节水先进国家0.7~0.8的水平;作物水分生产率全国平均约0.8 kg/m3,发达国家可达2 kg/m3以上。造成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低,浪费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产观念、工程设施、灌溉技术、价格偏低、管理体制、国家政策等许多方面。

3.2 我国水利工程水价标准

全国水利工程水价水平普遍较低,这是当前我国节水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长期以来,考虑到农业是我国的经济基础,农民承受能力差,我国的农业水价执行的水平低且调整缓慢。据调查,2005年大中型灌区现行农业平均水价0.065元/m3,实际供水成本水价0.17元/m3,农业平均水价仅为成本水价的38%,平均水费实收率仅为57.3%,实收水费只占成本的22%。2007年全国百家水管单位农业水价0.061 6元/m3,2008年全国平均农业水价0.073 3元/m3,目前大概在0.10元/m3左右。以水资源短缺的河北省为例,河北省的农业灌溉按斗口计量,供农业用水水价标准平均为0.11元/m3,这个标准已执行10多年未作调整。再比如宝鸡峡灌区的单方水供水成本费用为0.493元/m3,而2001年省政府批准的农业水价为0.175元/m3(含电费、外购水源费),仅占成本的35.5%。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农业用水成本是360元/hm2,每方水约0.05~0.20元,占供水成本的20%左右。这只是个大致的平均水平,地区之间的差别比较大。

3.3 我国农业水价管理的缺陷

对于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价格偏低,而且还存在与此相关的问题,直接影响节水农业的正常发展。一是水费实收率低。水管单位农业水费实收率仅为40%~60%。100家大中型水管单位农业水费实收率只有70%左右。目前国有水管单位供农业用水价格全国平均约为0.03元/m3,考虑乡村正常的成本费用后约为0.035元/m3,农民实际上缴水价平均为0.05元/m3。二是国家水利工程投入不足。根据水利部农水司1999-2000年对全国195处2万hm2以上的大型灌区的调查,骨干工程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有20%已报废或失效。灌溉田间工程系统普遍配套不全,大部分无计量设施,无法准确计算用水量。三是水费支出不合理。许多灌区的农业水费收入基本上全部用于发放工资。水管单位将水费中的30%返还给乡、镇、村,对支、斗、农、毛渠的田间工程进行维修,但大部分乡镇未将这些经费用到工程维修上。四是没有建立起节水的利益补偿机制。灌溉供水单位的收入取决于农民用水量,农民采用节水措施后,节约的水大多情况下不能为供水单位带来补偿利益,灌溉供水单位没有节水的积极性。五是农业用水的浪费很大。目前多数灌区渠系多为土质渠道,根据近年来灌区实测资料,现状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48左右,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38,农户用水普遍是大水漫灌,有的灌区的尾水灌区输水损失高达80%。

4 世界农业生产的水成本水平和主流倾向

4.1 国外代表性国家的农业水价水平

从世界各国情况看,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的水成本问题,积极探索在市场机制条件下的节水农业政策,通过调整农业水价激励节水农业发展是共同的战略决策。比如美国过去由于水便宜,农民采用大水漫灌,耗水量达需水量的6倍多,经过调整水价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即当灌溉水价由4.7美分/m3提高一倍达到9.4美分/m3的时候,灌溉效率即由40%提高到60%,因此认为调整水价可以作为解决供需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必须在用水户的实际承担能力内。根据许多国家的测算,在种植业中水费占产值的比例各国有所不同,印度为5%~12%,越南为3%~8%;水费与灌溉增产效益的比例为:印度17%,印尼8%~12%,菲律宾10%,泰国9%。

4.2 制定水价政策必须考虑的因素

同时,制订农业水价还要考虑水资源的时空变化、丰枯季节、干旱和湿润地区不同以及用水户承受能力的影响等。为此,多年以来,各国政府都坚持执行“低补政策”。即一方面制定的农业水费标准普遍较低,另一方面,对农业用水进行补贴。例如印度规定灌溉水费不应超过农民增加净收入的50%,一般控制在5%~12%;别的一些国家也以灌溉水费占灌溉增产效益的比重作为灌溉水费现实可行的标准。不少国家的农业用水量占据第1位。为了发展农业,各国政府都对灌溉用水实行补贴,工程投资与维护管理费主要依靠政府补助,例如欧洲各国补贴灌溉费用的40%;加拿大补贴工程投资的50%以上;日本补贴工程投资和维护管理费用的40%~80%;印度补贴大型工程费用的80%;马来西亚补助全部工程投资和部分运行费用;坦桑尼亚补助全部工程投资和运行管理费;孟加拉国补贴工程投资的95%。还有一些国家的灌区实行合同水费,每年或者几年订一次合同,不管用水与否,均按照合同缴纳水费。灌溉水费的计收一般都是由税务局负责,但也有些灌区开始实行农民用水户协会直接向农民计收水费。

4.3 国外农业水价政策的导向

客观地说,在西方国家中,对于农业用水实际上多数执行的是市场制政策,目的是促进市场机制与用水机制的完全对接,这与我国完全不一样。美国农业水价的制定总原则是:供水单位不以赢利为目的,但要保证偿还供水部分的工程投资和承担供水部分的工程维护管理、更新改造所需开支。美国所采用的水价结构随水资源条件不同各地有较大差异,特别是累进水价。澳大利亚的供水分为政府控股、政府作为基础设施管理兼有经营、私营等3种,不管哪种模式,对于各用水户都按全成本核算水价,包括年运行管理费、财务费用、资产成本、投资回报、税收、资产机会成本等项。灌溉水价主要根据用户的用水量、作物种类及水质等因素确定,一般实行基本费用加计量费用的两费制。以色列为鼓励农业节水,用水单位所交纳的用水费用是按照其实际用水配额的百分比计算的,超额用水加倍付款。对配额水的前50%的用水按正常价收费(0.1美元/m3),其余的50%将提高水价收费(约0.14美元/m3);对于超过配额用水的前10%,定价为0.26美元/m3,再多的超额用水为0.5美元/m3。可以看出,美国和澳大利亚是完全采取市场制的水价政策,农业用水水价虽不以赢利为目的,但要求完全收回成本。而以色列是典型的激励型累进水价制。

5 我国不同区域的农业水价综合比较

5.1 我国农业水价总体水平

严格地说,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用水价给出一个确切的评价,是很难的。这是因为我国地域辽阔,水利设施、渠系配套、自灌提灌、计划内计划外、降雨量大小、种植植物品种、生产工艺等区别很大。所以,只能对最主要的作物和区域作出大致的判断。根据有关调查和统计分析的结果(见表1),1980-2000年的20年中间,我国农业生产的水成本占土地总收益的变化趋势是持续上升,其中,按照主要农作物中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的情况看,分别从5.3%、3.2%、3.0%和1.0%上升到10.7%、10.4%、8.3%和5.2%,取中间值应该为8.0%左右。从区域来看,一般北方灌区水费占生产成本的10%~20%,南方一般只占3%~5%[1]。

5.2 西北地区的农业水价水平

在西北地区,陕西省的农业水价标准最高。在其省属5大灌区的自流引水灌溉中,斗口灌区的粮食作物水价为0.115元/m3,经济作物水价为0.30元/m3。在抽水灌区,除按上述标准计收水费外,还要按方加收电费。如交口抽渭灌区和东雷抽黄灌区分别高达0.195元/m3和0.571元/m3。农业水价居于中间水平的是甘肃省。甘肃省实行的是两部制水价,自流灌区每年收费按15~45元/hm2,再按0.03~0.08元/m3计收水费;抽水灌区再加收电费。全省农业水价平均0.07元/m3。青海省农业用水水费按照实物折价后的平均水价约为75~225元/(hm2·a)。新疆全区农业灌溉水价平均为0.029元/m3。上述各省(区)的水价尽管有高有低,但均未达到成本价格。如新疆约为成本的63%,陕西为55%,甘肃为50%等。抽水灌区水价高的主要原因是电费问题。比如,甘肃省尽管在抽水电价上实行了极为优惠的政策,电费只有0.045元/kWh,仅为全省平均电价的17%,但斗口灌区水的成本价仍然高达0.4元/m3。

对近年来的水成本变化,可以通过新疆建设兵团的专题调查报告看出[2]。该课题对2008年所调查的8种大宗农作物、12种特色经济作物、6类园艺作物、3个畜种的成本效益及主要成本构成项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棉花、小麦等大宗农作物的水成本比重棉花8.9%,玉米15.2%,小麦14.5%,水稻23.1%,甜菜10.1%,油菜2.8%,油葵8.2%,制种玉米18.4%;各种特色农作物水成本比重啤酒花6.3%,马铃薯6.3%,红花5.2%,薄荷5.7,薰衣草6.4,万寿菊5.1%,留兰香14.0,茴香17.9%;大宗园艺作物水成本比重苹果5.4%,红枣10.6%,梨8.9%,葡萄9.6%。但是,在认识这些水成本比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成本高低与土地的总收益不能直接挂钩,这是因为不同农产品的产量不同,每公顷总收益就有很大的区别。

5.3 我国其他地区的农业水价和水成本情况

根据对华东地区(包括东北3省及内蒙古东4盟)的水价调研报告看,水利工程水价仍然偏低,特别是农业水价不足供水成本的一半,目前的平均供水价格仅为0.019 8元/m3,比2001年国家计委下发的《关于改革农业用水价格有关问题的意见》中所提供的全国农业平均供水价格0.03元/m3还低34%。据对豫、晋、内蒙古的水价调研报告,水利工程供水还没有真正当商品来看待,也没有按照补偿成本和合理盈利的原则确定水价,水价标准普遍非常低。东北地区目前的灌溉面积达357万hm2,其中水田占210万hm2,现有2万hm2以上的灌区共15个,其农业灌溉一般是水库给灌区供水,灌区再供应农户的模式。农业用水水费如下:黑龙江省每公顷水田收150元;吉林省提水浇按0.012元/m3,自流灌按0.013元/m3,水库供水按0.018元/m3;辽宁省提高到0.03元/m3;内蒙古赤峰市以旱田灌溉为主,水费按0.06元/m3计。以上水费均与成本水价相差甚远。

6 农业水价调整科学参照系的确定及政策建议

6.1 推进中国式农业水价改革必须考虑的因素

要科学确定农业水价调整的参照系是很难的,因为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就总的思路来看,水价市场化,搞市场制或者阶梯式、累进式的水制。但是,中国的国情又不允许完全照办西方国家的做法,只能参考。我们认为,推进中国式农业水价改革必须在前提问题上充分考虑这样几个因素:一是不论是城市水价还是农村水价,从长远发展趋势看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水价调高是必然现象;二是中国是世界最为缺水的国家,因此也必然是水价向高走的国家,这是就水而言短缺国情的必然市场竞争结果;三是目前中国的水价水平与西方国家比较是非常偏低的,美国是9.4美分/m3(0.625 1元/m3),以色列正常价是0.14美元/m3(0.931元/m3),超额价是0.5美元/m3。我国只有0.065元/m3,是美国的1/9,以色列的正常价的1/14、超额价的1/50;四是中国的农业水价改革必须以中国国情为基础,分区、分类地推进,不能搞“一刀切”。

6.2 农业水价改革的原则

除上述这些前提性的分析因素外,还需要在调整思路上明确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水费是经营性收费,是农业生产成本的组成部分,不能把水费看作是额外负担。二是要坚持水价改革透明化、公开化和公正化,这样才能解决“水费便车”问题,减少农户的负担。三是要重视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水成本问题,不能仅仅只看化肥、农药、燃料和种子等的费用,如果水成本真正市场化了,很有可能是农产品的第1大成本。四是从水价改革和执行较好的灌区来看,提高和调整水价,有利于促进节水,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节水型高效农业的发展。五是我国的农业用水基础价很低,虽然提价空间大,但提价需要渐进推进,分步到位,不可能一步到位,农户的承受能力培养需要一个阶段。

6.3 对我国农业水价改革的政策建议

本文提出水成本概念,主要目的是为了强调水成本对农业生产过程市场化的重要性,强调政府应该在宏观决策上重视和解决水成本问题。下面只从宏观决策的角度提出几点建议。

(1)关于尺度依据。

必须在农户实际承担能力范围内适当调整水价,使农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经济承受能力均可以接受。根据目前国内对灌区的调查、测算和分析成果显示:农业水费占农业生产成本的比重一般以20%~30为宜;占产值的比重以5%~15%较合理;占灌溉增产效益的比重以30%~40%较合理;占净收益的比重以10%~20%较适宜。以上指标是从水费占生产成本、灌溉增产效益、产值及净效益4个方面给出了各适宜标准值,应该说,这个指标体系还是可靠的和有可行性的,可以参照。当然,在参照这个指标体系的时候,应该区别不同的农村产业的具体情况而选择。

(2)关于补贴政策。

要对灌溉用水进行适当的财政补贴,但要改变补贴方式,使补贴方式对促进节水有效,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农民的用水权。现在的问题是,从国外的情况看,对农业用水进行财政补贴实际上包括2大方面:一方面是对大中型水利设施建设的直接投资和管理拨款,政府之所以要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这些水利设施的共同特点是投资很大、建设周期长、回报率低。另一方面是对农户用水收费的补贴。第1种补贴应该继续坚持,而第2种就应该区别不同情况和采取不同方式了,不能再简单化处理。比如,一是对定额之内的补贴要高于超定额的用水的补贴;二是对节水方式的补贴要高于传统灌水方式的补贴;三是对提灌的补贴要高于自流灌溉的补贴;四是对粮食作物的补贴要高于对经济作物;五是对农作物的补贴要高于养殖业的补贴;六是大面积规模经营式的专业户的补贴要高于个体农户的补贴。

(3)关于区域差异。

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有0.533亿hm2,大部分集中在主要河流的中下游地区,而这些地区在客观上又是雨水比较好的地区。所以,如果全国一个水价就难以起到调节的作用。建议国家在制定区域水价调节系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雨水东南多西北少的实际情况。一是在农业用水的国家财政补贴政策上要有区域差别,对西部的补贴要高于中东部地区;二是中东部的农业用水基础价要适当高于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三是对西部地区自身来说,多数地方是国家级或者省级贫困县,对这些地方的水战略重点应该首先放在大幅度增加水利设施投入,再考虑农业用水的补贴方式;四是对民族地区来说要区别水源涵养区(如三江源区)与水资源利用区(如银川灌区和河套灌区),水价改革重点应放在后者。

(4)关于用水额度。

农业用水额度是个大问题,也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应该制定4大类用水额度。一是与传统灌溉方式对称的最大用水额度。目前大水漫灌的耕地年用水量一般为500~800 m3,为了抑制浪费应该这个额度定在500 m3为宜,在500 m3之内是基础价,超过部分是成本价。二是与农村各种养殖业对称的成本价用水额度。从扶持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上对农村的各种养殖业实施成本价政策,同时不宜再制定用水额度。三是与农村经济产业发展对称的微利用水额度,对农村的工业、商业、贸易、服务等完全经营性产业则实行水成本加微利的水价政策。四是与国家的农村鼓励发展政策有关的特优惠水价额度政策。比如,节水型农业、新兴农业、生态林、湿地等,由于特殊的发展需要可以采取既优惠价格,又实行补贴的政策。

(5)关于实施步骤。

不论我国的实际情况多么复杂,农业用水价格改革的目标一定是向市场制靠拢,决不能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就可以说水价改革可以慢些。相反,由于我国严重缺水和大量浪费水并存的国情,我们确实需要快些改革水价。又由于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的75%~80%,因此,农业用水价格改革是国家水战略的重点。按照我国常规的决策执行程序,一般都是先实验后推广的方式,但是,我们认为,对于农业用水价格的改革却不能选择这种思路,应该选择“国家宏观决策+地方全面实施+政策适应调整”的方式。这是因为我国的水价改革实际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并且已经有许多比较成熟的经验和做法。所以,只要国家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完全有可能在“十二五”规划期间达到理想的目标。

摘要:不重视水成本是我国长期以来农业经济研究中的严重不足,这既影响农产品的成本分析质量,也影响节水农业的正常发展。农业用水价格改革必须根据中国国情走渐进式、分类分层次的市场化的道路,充分考虑和解决好政策扶持和基础条件问题。

关键词:农业生产,水成本,水价格,宏观决策

参考文献

[1]国家计委价格司.1980-2000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Z].

[2]饶华,高新康.兵团农业成本比较效益与农业结构调整[J].兵团经济研究,2011,(1).

[3]廖永松.灌溉水价改革对灌溉用水、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EB/OL].中国乡村发现网,2008-11-28.

[4]李华.制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应体现以工补农政策[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2).

[5]郑通汉,王文生.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算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6]施熙灿.国外(地区)水价概况[EB/OL].中国水利科技网,2011-01-10.

[7]楚鹭伊人.我国水价形成机制发展历程及评述[EB/OL].中国水利科技网,2009-01-22.

[8]许学强,李华.试论新形势下农业水价改革[C]∥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10.

[9]李华.制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应体现以工补农政策[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1):39-40

宏观评价 篇9

宏观经济学来源于法国魁奈的《经济表》和英国马尔萨斯的“马尔萨斯人口论”。1933年, 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现代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936) 出版后迅速发展起来。《通论》提出的最有影响的见解是经济大萧条产生于有效需求的不足。凯恩斯认为, 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律”和“流动性偏好”的存在, 市场完全有可能出现供求非均衡状态。同时由于价格和工资存在“黏性”, 市场自发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不能迅速发挥作用, 而政府干预的公共支出却能够作为外生性工具发挥替代作用。这一见解推动了当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 并且为宏观计量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一般均衡”理念的指导下, 希克斯等人提出的IS-LM模型与AD-AS模型一起成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

二、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模块的划分

(一)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国的整体经济运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经济运行等宏观经济问题的社会科学, 其研究领域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二) 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主要模块

1. 国民收入的核算。

国民收入是反应整个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 在宏观经济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亦是国际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国际统计项目。国民收入的核算主要包括两个指标, 一个是国内生产总值 (GDP) , 另外一个是国民生产总值 (GNP) , 国民收入的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2. IS-LM与AD-AS模型。

IS-LM模型是希克斯和汉森根据凯恩斯观点提出的, 该模型是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多恩布什把IS-LM称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该模型通过利用利率的传导机制, 分析了政府主动干预经济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效果, 成为战后各国主动干预经济运行的首选理论依据。但从实践来看, 该模型存在不少缺陷, 特别是70年代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的崛起, 对传统凯恩斯理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由于国内经济学研究水平的落后, 大多国内经济学教材仍然继续沿用这一思路。但在国外许多国家, IS-LM模型有时出现在宏观经济学教材中, 但只是作为建构AD-AS模型中总需求曲线的一个阶梯。进一步将总需求和总供给结合起来解释国民收入与价格决定之间的关系, 就是AD-AS模型。

3.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在经济学中, 经济增长通常有两层含义, 一是经济总量的增加, 二是人均产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的程度可以用经济增长率来描述。哈罗德 (1948) 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 多玛 (1946、1947) 也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型。由于两个模型几乎相同, 所以一般称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一般的表达式为:尽管哈罗德多玛模型存在重要缺陷, 但不能否认该模型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经济增长理论最有影响的是索罗提出的“slow增长模型”。索洛模型又称作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外生经济增长模型, 是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的经济增长模型, 是Solow于1956年首次创立的, 用来说明储蓄、资本积累和增长之间的关系。自建立以来, 这一模型一直是分析以上三个变量关系的主要理论框架。模型表达式为:索罗模型解释了发达国家富裕的根源在于较低的人口出生率和高的储蓄率, 并认为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两个源泉。新古典增长理论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内生增长理论, 该理论是20世纪80中期被提出, 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 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内生增长理论仍然处于当代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研究的活跃时期。

经济周期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 主要理论有熊彼特经济周期, 萨缪尔森提出的乘数—加速数模型等。

4.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问题。

1958年, 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13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 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同时, 货币工资就是通货膨胀率, 这条曲线就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1968年, 弗里德曼指出菲利普斯曲线忽略了影响工资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人对通胀的预期。对工人来说, 实际工资才是真正重要的, 所以名义工资变化率必须用通货膨胀率来纠正。工资变化率部分地由预期通货膨胀率决定, 部分地由实际失业率决定;通货膨胀率等于工资变化率减去生产率增长率。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现代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的现代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 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在长期, 人们有充分的时间调整通货膨胀的预期, 所以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从自然失业率出发的一条垂直线, 它表明在长期内,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不存在替代关系, 从一地程度上解释了滞涨现象。

5.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模型。

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多恩布什模型为代表。Mundell (1963) 、Fleming (1962) 提出了一种开放经济分析框架, 该分析框架通过把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引入IS-LM模型, 从而对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作用进行了分析。Dombush (1976) 在存在适应性预期和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形下, 发展了汇率的波动理论。分析了汇率、利率和其他经济变量间的关系, 具体阐述了货币扩张政策所造成的影响, 较好地解释了货币超调现象。作为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延伸,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本知识模块的主要内容。

三、结论

与微观经济学不同,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收入的总体运行情况, 但国民经济是个庞大的体系, 需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模块, 同时需要剖析他的内部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 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展开宏观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因此, 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 按照模块进行知识分类, 帮助学生建立框架性知识体系, 教给他们建立知识模块化的方法, 这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和系统地把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摘要: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知识框架的角度出发, 以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思想为主题, 将其零散的知识进行模块分类, 并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工作的经验, 对高校宏观经济学教学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模块化,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 2011, 第一版.

[2]Mundell, R.A.1963, “Capital Mo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Policy under Fixed and Flexible Exchange Rates”,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29, pp:475-485.

【宏观评价】推荐阅读:

宏观思路10-21

宏观学习05-11

宏观研究05-14

宏观目标06-01

宏观配置06-06

宏观政策08-10

宏观影响08-16

宏观统计08-22

宏观体制08-25

宏观模式09-12

上一篇:三个关键点下一篇:企业营销成本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