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视角

2024-12-13

宏观视角(共11篇)

宏观视角 篇1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对成本管理模式的研究, 一方面促进了成本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 也有利于企业各项改革措施协调配合, 齐步前进, 推动企业各项专业管理朝着科技化方向发展。

一、经营管理之道

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之所以成功, 固然有方方面面的成功因素, 但是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经营和管理。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国策, 使中国走上了富民强国之路。我认为“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可以理解为经营和管理国家之道。出类拔萃的企业家之所以成功, 就是他们聪明才智在经营之道上的集中体现。

二、加强经营理念, 切实改善公司管理

经营是一门学问, 既需要渊博的知识, 又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 但是也并非深奥, 只要经营者不时地回头望, 不时地总结、反省和思索, 用常理去“悟”, 一定能悟出经营“秘诀”来。人是先求生存再图发展, 企业亦然。我们实现事业目标的载体是公司, 公司能赚钱才能有发展, 年年都赚钱才可能不断地扩大产品开发和生产的规模, 逐步接近事业目标。公司一定要严格执行“量入为出”、一切从紧的原则, 要在“开源截流”上狠下功夫, 落到实处。公司在控制成本问题上应当适当采取一些断然举措。

“开源”的措施有三:

1. 认真盘点自己的产品和资源, 组织得力干将完成资源组合成商品的任务, 尽快形成销售。这当中要注意:

第一, 商品要适销对路。要知道, 好商品不一定好销售。市场部门一定要把消费者的经济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分析透, 订出可以达到计划目标的销售策略。 (注:市场上有一些商品的策略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例如:金华火腿虽然美味, 但是买整只的人少, 一旦分切成小块, 方便消费者各取所需, 销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第二, 商品定价要审慎, 要尽量客观地评估我公司商品的价值, 以同类商品的国内外市场价为参照, 不要促销心切而一味降价求售, 以免使公司未来经营陷入混乱。第三, 要注意售前、售中、售后联络及服务, 要积极满足客户的特殊需要;

2. 要进一步开拓国内外的“代客加工”业务, 争取接到较大订单或项目合作。

有“物美价廉”的优势, 只要把住质量关, 确保物美, 是一条长期可靠的收入渠道。

3. 拓展合作, 争取外部支持。

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之后, 谋划融资, 借助外部支持以求进一步发展, 是正常的发展之路。企业在漫长的发展之路上奋斗, 没有开放的理念, 不在发展中创造条件寻觅机会、争取支持拓展合作是不行的。所谓融资就是企业以未来盈利前景去吸纳外部资金, 许诺投资者在投资之后分享该企业之盈利。现代融资的基本方式有:

(1) 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机构对鉴选的科研项目或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项目进行投资, 通常出资方要求所占项目权益比例较大, 可占到该项目的70%。一旦项目有了收益, 出资方 (即大股东) 首先安排偿付投资;投资方无限期享受该项目的收益。投资过程严格按投资者的审批程序进行, 无须担保, 如项目失败, 互不追索。

(2) 基金投资募集国际资本市场的游资及社会公众投资者的闲资, 组成“基金”形式的共同财产, 交由可信赖的投资机构管理及运营。这类机构按分散投资原则运作, 他们关注企业实力、地位、信誉、盈利、资产, 认真评估公司前景, 待项目有了收益回报投资者。

三、策划经营, 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兴衰关键在于人才。企业规模大了, 光凭人力管理控制已经远远不够, 必须要靠严密的组织和分层负责的管理机构去实行, 靠规章制度去规范和控制。

一个二、三十人公司的经营者率先垂范做好表率, 大小事一把抓, 是可以把公司经营好的;但是一旦公司发展到百人以上, 企业的经营者再以亲历亲为的方式工作就无法顾及了。怎么办?关键在于企业领导人要“放手”, 策划好分层次的塔形管理结构, 让下属在公司授权范围内, 有充分自由的经营管理权。试想, 一旦公司拥有一个完整、严密的经营架构, 有一批忠实能干的称职主管围绕着经营目标进行不懈的努力, 为公司排忧解难, 还怕公司没有前景吗?

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不越权”、不包揽, 充分使用团队力量分工协办。即便是自己主管的业务, 例如对外接待业务, 也只需要“抓两头带中间”, 讲究工作艺术, 注意身份对等;一般的商业谈判一旦搭上了桥铺好了路, 确定了谈判口径、底线和技巧, 中间过程就交由他人具体去谈, 自己在幕后了解谈判动态, 适时加以指导。“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式, 自己辛苦不说, 还剥夺了别人工作的权力, 掩埋了别人的才华。

四、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

经营管理基本方法是搞承包, 把部门业务或项目 (包括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时限等) 分层承包下去, 明确“责” (特别是经济责任) 、“权”、“利”, 单独核算、落实到人, 跟踪考核。

对承包部门及承包人的要求是五个字:全 (完成任务要全面) 、高 (工作标准要高) 、时 (要求工作时限) 、协 (明确相关部门的协作关系) 、核 (自我考核及公司考核) 。

项目也要搞承包。项目承包往往是跨部门的, 所以特别要强调第一责任人有责有权, 由他统一指挥和调动项内人员和事务, 项目的主办或协办人员不论职务高低必须服从或配合。倘有异议可以提出意见或越级反映, 但是不能影响工作进度。一旦立了项, 就要全力支持, 特别要注意有始有终, 跟踪考核, 奖惩分明。

摘要:市场经济中, 传统的成本管理思想已不能适应现代成本理念,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不仅仅是孤立地降低成本, 而应立足于整体战略目标及企业外部环境, 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成本最小化。

关键词:经营管理,融资,宏观视角

参考文献

[1]陈胜群.《企业成本管理战略》[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

[2]夏宽云.《战略成本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

宏观视角 篇2

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于劳动和资本的投入,以及生产技术的进步。其中资本是通过政府和消费者的储蓄以及投资进行积累的,一国储蓄率水平与一国长期水平的人均产出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相反人口增长率对长期水平的人均产出具有反向的作用。宏观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产出的增长核算主要取决于不同生产要素的增加,其中主要包括资本、劳动的投入和积累。

一、宏观经济增长理论

(一)经济增长核算理论

经济学中利用生产函数来核算生产要素影响产出增长,生产过程中需要要素的投入,生产商品需要工厂车间的建立,原材料以及中间产品的进口。另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技术研发和投资,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能够提高产品生产率,提高产出的另外一个方面是雇佣生产能力更强的劳动,提高劳动的技能和素质。经济增长核算方程Y是关于资本K和劳动L投入以及生产技术的方程。产出的增长比例等于劳动份额与劳动增长的成绩与资本份额与资本增长沉积以及技术进步之和。劳动和资本投入对生产增长的影响,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增长率与该要素投入在总收入的比例,技术进步又称全要素生产增长率,即生产技术的提高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所投入要素效率的增加。

(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核算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一般形式为Y=AF(K,N),其中经济学家柯布――道格拉斯所估算的经济增长核算方程Y=AK0.25N0.75,经济核算的方程比较准确的描述了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生产过程中,当要素投入比例不变的过程,生产技术的进步会导致产品生产工序和工艺的提高,一方面提高每单位劳动生产商品的数量,另外一方面提高产品生产的`品质。根据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显示,资本投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0.25,即投入一单位资本用于生产时,资本对收入的贡献值为0.25,劳动投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0.75,即劳动投入一单位时,对总收入的贡献值为0.75。

(三)人均产出增长的核算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核算的是总收入的增加,但是总收入只是代表一国整体经济发展的水平,衡量一国贫困程度的指标主要看人均产出的增长。人均产出即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口的比值,根据定义我们可以得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人均生产总值与人口增长率之和。将增长核算方程转变为人均增长形式,即人均产出增长量等于资本―劳动比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比率之和。

二、新古典增长理论

(一)新古典增长理论定义

新古典增长理论出现在20世界50年代,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索洛为代表,该理论主要研究生产过程中资本积累和储蓄政策的关系,以及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新古典经济理论假定生产过程中不存在技术进步,当经济达到稳态均衡时的状态是存在长期产出水平和资本水平,两个指标保持在静止状态,此时,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水平同样保持不变。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核算方程主要是人均产出与人均资本的关系的生产函数,当资本投入增加会促进经济产出水平的提高。但生产过程中存在资本的边际产出递减,即随着资本投入的增加,每投入以单位资本对于产出的增加低于前一期资本投入的增加。资本的边际产出规律说明了在技术不变的假设条件下,经济不会无限增长,相反会存在一个稳态水平,即人均产出与人均资本处于一个相对静止的稳态状态。

(二)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描述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定主要包括,社会储蓄函数S=sY,s代表储蓄率,劳动增长率不变,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其中生产要素投资劳动和资本可以相互替代。资本的边际产品存在递减规律,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商品生产存在于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劳动力工资率和资本的报酬利润率分别等于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出。由索洛提出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方程中人均资本的增加等于人均储蓄减去为新增加劳动力配置的资本数量和资本折旧及资本的广化,代表为每一个工人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存量。人均资本的增加称为资本的深化,即资本的深化等于人均储蓄减去资本的广化。

(三)新古典增长的结论

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资本边际产出递减,又因为人均产出是关于人均资本的函数,因此人均产出递减。人均储蓄是关于人均产出的而函数,进一步导致人储蓄的减少。当人均储蓄大于必需的投资时,产出会增加,当人均储蓄小于必需的投资时产出会降低。当人均储蓄等于人均投资时,经济中产出的增长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

三、内生产增长理论

(一)内生增长理论的定义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主要解释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主要取决于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的增长。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生产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有利于产业生产垄断优势的形成,有利于控制商品生产的核心环节。对于发展中国家主要依靠技术转移和溢出,利用自身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进行承包中间产品,完成最终产品过程中组装和装配环节。内生增长理论主要是考察社会选择如何影响生产技术的进步,新古典增长主要对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作为主要的要素,但对于技术进步的因素并没有进行解释说明。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之间存在相关性,并企业相关研究表明一国生产总值的增加正向取决于储蓄率的提高。内生增长理论主要研究资本投入的增加和技术知识资本投入增长对经济增的影响。

(二)内生增长理论的描述

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的内生增长理论,是指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用规模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来解释的。该理论用于解释储蓄率的政策决定产出的增长,经济的增长率是社会决策的函数。其中社会储蓄函数为S=sY,劳动增长率n不变,资本的边际产品不变,在存在外部经济的条件下外部报酬相当大,生产函数中的技术进步作为内生要素与总体经济中每个工人的的资本水平成正比,并且进一步假定技术术语劳动增强型。进一步处理经济增长的估算方程得到人均产出等于人均资本与技术进步比例之和,其中根据假定技术进步与经济中人均资本水平成比例,所以最终得到人均产出增长比例与人均资本增长具有正比关系。根据资本增长方程可以得到人均资本的增加等于储蓄的增加减去折旧和资本重置。所以内生产增长核算方程中的人均产出增长是关于储蓄率和资本折旧率以及人口增长率的函数。

(三)内生增长的结论

营销管理的宏观视角 篇3

随着市场竞争局面越来越激烈,对于经营管理的大而广、专而精的论调各说不一,到底企业管理者在发展中如何统筹企业的营销战略、战术,应该怎样引导企业发展和适应市场环境?我们总结出以下几个要点。

确立合理的营销价值观

在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如何打造企业应有的营销格局呢?

谈及企业发展层面的时候,我们经常谈到一个概念就是,由于中国企业自身文化的限制,我们在整合外部思想的时候过于自缚和谦逊,导致我们的思想层面受到约束。这也是为什么说:我们企业相比外企的硬件竞争,软实力更弱的症结所在了。

纵观无论是快消品行业的宝洁公司、还是联合利华,运动用品行业的阿迪达斯或者耐克,消费品行业的诺基亚还是三星,这些企业品牌普及的背后是由企业高层牵引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思想交融与实战运用。

营销的格局就是在营销战略规划基础上融合和有效体现的过程。

表面上看营销是市场操控的工具、品牌的基础、业绩的展现。实际上我们研究几乎所有的成功企业发现一个定律,那就是在技术、资源、品牌等优势基础上超越同行业经营思想而又能够实事求是地展示与体现企业的精髓。

无论是时下以商业模式为标杆的企业竞争力打造,还是营销的价值链整合,我们研究发现一个共性问题就是:以营销思想为准绳的营销价值观的综合开发与运用,是企业营销格局的必备条件,对任何品牌消费者的心智认知和趋势需求的研究和引导,可以让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引领潮流,关键点是能不能做到企业营销环境的内、外部及多环节有效整合与实践的问题。

全局掌控营销流程

营销管控的流程是建立和树立企业营销价值观的过程,是企业营销战术的具体展现和实际操作的效率与效益。

大多数企业经营绩效不好,问题点就出在此处。

建立企业营销体系及高绩效的企业绩效关键在于物质、精神、环境三者关联性的要求。能够具备科学的体制,符合认同、参与、互动的过程,参与了就会认同,至少是以企业大部分的员工举手表决流程通过为依凭的。

有一段时间,所谓的执行力解决咨询比较红火,实际上是企业高层在推诿的基础上的一种套语而已,这坦率讲,是小农意识的产物,其实真正能够面对的才是真正伟大的,伟人等于平凡人,是终点与起点的辩证。

当今的浮躁就是我们看法和做法悬而漂浮、没有底的具体表现的产物。伟大的企业家思想一定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上来看待发展,看待制度的建设和流程的设计,才会让企业真正走出困境。也就是说:无论执行力咨询还是营销咨询,怎么解决企业高层的经营思想绝对是前提,好比任何的咨询,哪怕是说上天,如果得不到高层,尤其是第一把手的绝对支持,即使咨询机构以及顾问再有实力、再有水平,也是要告负的,这就是规律和条件。

营销管控流程的效果评估,在于充分考虑到现代营销人价值认同基础上的激励举措,面对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大背景条件下,那个企业能够更高效地做好软、硬两者兼顾的执行方式,谁的效果就更好,其产出效率将更高,这也是未来衡量组织竞争力最有效的工具。

现代流程管理讲求高效的原则将是以结构化的管理和经营为准的,抓住重中之重的任务,让理论化、结构化的管理模式更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的营销管理工作中,并能够形成员工自觉监督、检查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市场营销的绩效成果的提升太重要了。

“营销是利润、其他是成本”这句话,是不负责任的。作为冲锋陷阵的营销成员,如何让营销战与商业战争的意识形态具体化,让营销人员心安理得的按照自己认同的市场化操作流程运营,那就得以理念认同基础上的高效率过程管理、高效监察和辅导文化为背景。

资源有效聚焦

资源的聚焦,也是通常企业所认为的“专而精”及“小而深”运营思路。

这些理解没有错,问题在于不能狭隘的理解,而是在广博的基础上聚焦,才能符合发展的需求,哪怕是我们迎合大多数人的思想局限,用大多数人所能解读的方式来表述。

在企业市场化的发展阶段中,无论是创业期的资源稀缺,还是快速发展期的高效投入,也或者是成熟期和衰退期的资源扩展和资源删减,国际化还是多元化,都没有统一的格式可言,有的只是根据自身的背景和优势有的放矢。就大多数而言,聚焦战略是适合更多企业发展现状的,这是以整体运营而言的。

就市场营销的经营时间而论,渊与博之间的辩证关系式:没有博的渊是狭隘的,没有渊的博是浅薄的,二者皆不可取,唯有兼而有之才符合发展的规律。

这几年,大多数体育用品企业无论在经营项目上,还是在产品类别上,因为求全求大而使企业的发展受阻,建议在整合经营思想、统筹市场价值观、树立品牌的同时,通过定位,确定主营业务,建立拳头产品,至少是主次鲜明,效果就出来了。

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讲,面对竞争局面,资源还是非常薄弱的。我们一方面看到民间资本的充裕,找好的项目;另一方面是企业没有融资渠道,发展上的捉襟见肘,缺乏资金。中小企业在抱怨的同时,确没有找到自身具备的长处,问题焦点还在于经营层次、对市场营销理解和运用水平上的局限,我们得出的结果是:不是没有优势,而是找不到优势;不是没有聚焦,而是不懂聚焦;不是没有资源,而是无能力吸纳资源。

对于现阶段大多数国内企业的经营困境,似乎问题的确深远,答案还在于认识、理解和运用上面。业内专家认为这类型的企业领头人只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做好人,而是用好人。

其实,中小企业的优势在于船小掉头快,还因为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营销价值链,所以可以建设自己的营销价值链,定制自己的商业模式。前提是放下身架,尊重智慧,真真正正的重视人才,让法制文化代替权谋文化,平衡利益关系。要做到这些也不简单,前提是愿意多走弯路自己去领悟,让失败来组合成功。另一种就是让能够帮你建立机构的人和团队来做,这个取决于企业领导者的决策。

从不同视角看我国宏观税负 篇4

一、从不同统计口径看我国宏观税负

首先, 值得指出的是, 在通行的财税理论中, 宏观税负是指政府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关媒体在计算“人均宏观税负”时, 直接将政府收入除以人数, 这并不符合学术界关于宏观税负概念的一般性定义, 是一种语词上的混淆与误用。更为重要的是, 等额的税款对于纳税能力不同的企业与个人, 其影响和负担显然是不同的, 有时甚至有天壤之别, 因此如果要考察企业或个人的税收负担状况, 无论对于经营规模和行业性质不同的企业, 还是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个人, 税负水平都应该分门别类来计算, 把二者合在一起算出人均值并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 因此缺乏理据, 也没有实际价值。

其次, 宏观税收负担可以从不同的统计口径加以考察。在当代中国, 政府收入构成比较复杂, 除了税收收入外, 还存在规模较大而不可忽视的非税收收入。从收入大类来看, 目前我国政府收入由四部分组成, 包括公共财政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其中公共财政收入基本为税收收入。2014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显示, 全国公共财政收入7.46万亿元, 政府性基金收入2.6万亿元,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7万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数量最小, 约为500亿元。本文开头所述的2014年上半年宏观税负达到44%, 就是将上半年这四项收入相加, 再除以上半年初步核算为26.9万亿元的GDP数值得出的。

以上这种算法存在着两个值得注意和分析的方面。一方面, 如上所述, 我国政府收入构成比较复杂, 除了税收收入外, 还存在数目可观的非税收收入, 这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等, 如果在研讨宏观税收负担时仅仅将考察的范围局限于税收收入, 而忽视非税收收入的存在, 则此种研讨有失全面。这是因为, 不论具体的收入形式如何, 无论是政府基金收费, 还是社会保险缴费, 它们均取之于民, 是缴税 (费) 者确确实实的收入负担。但是, 非税收收入毕竟有别于税收收入, 两者在收入的性质与其所发挥的功能上明显不同, 而且民众对这两类收入负担的切身感受是不同的。在一般情况下, 税收是强制征收, 无直接的利益回报, 而收费往往是以自愿为前提, 常常伴随对等的利益输送。尤其是对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而言, 此部分收入往往是以市场交易的形式来实现的, 因此将诸如此类的非税收收入完全视同税收收入, 作为等同的收入负担来计量, 这也是非科学之举。另一方面, 我国政府收入的四大项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复, 并不能简单相加求和。按照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运作方式, 其收入来源有两个部分, 保费收入和财政补助收入。前者来自企业单位及其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后者来自公共财政预算中的财政拨款。因而在计算总的财政收入实际数时, 应该把来自财政预算拨款的这部分予以剔除, 否则就是重复计算, 会虚增财政收入, 不真实地夸大整个国民经济对财政收入的负担。

二、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宏观税负

在国际上, 特别是在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 由于其财政收入来源主要来自税收, 因此以当年税收收入除以国内生产总值即可基本反映整个社会中宏观税收负担的全貌。根据笔者的了解, 关于宏观税负国际上存在两种统计口径, 一种是所谓“窄口径”, 也就是同期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另一种则为“宽口径”, 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在内的所有政府收入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一般而言, 国际上大多使用宽口径, 不同之处在于, 我国的非税部分与其他国家不太一致, 主要表现为我国的非税收收入数目巨大, 而外国政府的非税收收入一般数量极其有限。此外, 我国的非税收收入项目较多, 个别项目名目特别, 如政府性基金中的土地出让收入。为全面考察纳税人的整体负担, 笔者也倾向于在我国使用宽口径的宏观税收负担计量方法。

依据这一宽口径的计量范围, 根据2014年财政预算数据, 将税收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相加, 然后剔除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中财政补助的8000多亿元, 剩下的政府收入约为21万亿元。再以2013年56.8的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 根据2014年7.5%的增速得出61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值。将政府收入除以测算的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数值, 得出宏观税负在35%左右。比照相关国家同口径算法, 如近几年法国这一数值接近44%, 丹麦、瑞典、挪威都在40%左右, 日本也在38%左右, 因此笔者认为,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 目前我国的宏观税负大致处于中等水平。

三、从公共支出效率看我国宏观税负

在笔者看来, 如果仅仅就财政 (税收) 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 或仅仅从财政收入对纳税人的影响方面来解读宏观税负, 这至少是比较片面的, 因为税收或财政收入对社会经济和纳税人本人的确是一种负累, 但公共支出却给整个社会乃至纳税人本身带来了一定的福利, 这是公共财政不可或缺的方面。从整体来讲, 税收或公共收入是否是一种负担, 完全取决于筹措公共收入而致的损失与相应公共支出所致效益的对比关系。如果前者大于后者, 公共收入成为实实在在的负担;否则, 从宏观上讲就不存在着所谓的税收负担问题。如果局限于收入方面单纯强调宏观税负, 这至少是片面的, 因此对我国宏观税负的考量应有更宽广的视野

在研讨我国宏观税负时, 一方面必须正视税收给国计民生带来的消极影响, 并尽可能来优化我国的财政收入结构。在此方面至少有两项工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一是降低行政事业收费等非税收入, 完善政府收入制度, 这将使政府和民众对宏观税负的把控更加精准;二是努力实现我国税收结构从间接税向直接税的过渡, 从税制设计的源头上清除税收对经济和百姓基本生活造成的不必要的困扰。但另一方面我国宏观税负的考量不宜仅仅就税论税, 考察宏观税负一定要和税收给百姓带来的福利联系起来。目前社会上高度重视税负本身这一问题, 固然无可非议, 但是在关心税收是否合理公平的同时, 还应高度重视税收收入是否有效转地化为公共服务、社会福利。换言之, 与宏观税负相关的利益各方应该联系财政支出的效率状况通盘分析税收负担, 不断检讨否存在公共资金贪污浪费、行政成本支出过高、民生福利支出不足等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 坚定不移地推进政府理财的公开化、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是研究宏观税负的应有之意。囿于篇幅, 对此的分析将另文再议。

参考文献

[1]黄凯平, 岑科.税的真相———让老百姓读懂中国税[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2.

[2]陈共.财政学 (第7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宏观视角 篇5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优势;管理运营

中图分类号:F27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063-01

1 传统成本管理的主要问题

传统成本管理源于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思维,其本质在于通过成本管理对企业进行控制,其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主要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观念滞后与应用范围过窄。

1.1 观念滞后

在传统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为降低成本服务的,于是,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从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实践来看,不难发现,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降。因而这种成本管理是一种比较被动的管理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不能再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而应将其视为资源配置优化和资本产出高效的管理方式。因此,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要关注其产品在市场上实现的效益。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企业单纯依靠成本的降低来获取优势是不可能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更多的应靠技术的投入,从而产生更大的收益,也即现代成本管理中所谓的相对降低成本,从而提高成本效益。

1.2 应用范围过窄

长期以来,受工业经济时代成本管理思维的影响并形成了一定的路径依赖性,于是,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往往只注重生产成本的管理,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企业的外部价值链也关注甚少,这种成本管理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只考察产品的制造成本会造成企业投资、生产决策的严重失误。

从成本动因的角度去考虑,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从研究开发到销售,制造成本仅是其中的一个成本发生环节,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还包括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在管理领域上,只限于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没有拓展到技术领域和流通领域;在管理体系上,偏重于事后管理,忽视了事前的预测和决策,难以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预防性作用。

2 基于宏观视角的现代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基于宏观视角的现代成本管理是指管理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

2.1 立足于企业的战略目标

现代成本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长期生产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与之相对地,传统的成本管理则立足于短期的成本管理,比如企业进行人工成本管理,从“降低成本”的思维出发,企业宜雇佣年龄相对较大、技术熟练程度高的员工以便降低人工成本;而以“成本优势”标准衡量,企业应从长远出发雇佣年轻、文化程度高的员工,利用学习曲线,以获得较长时期的成本优势。

2.2 外部环境的动态协调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心应由企业内部转向外部,由重生产管理转向重经营决策管理,研究分析各种决策成本也就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如相关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重置成本、可避免成本、可递延成本等等。在企业成本管理中,重视和加强对这些管理决策成本范畴的研究分析,可以避免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为保证企业做出最优决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提供基础。应把企业成本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只有对企业所处环境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才能预测和控制风险,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确定和实施正确适当的管理战略,把握机遇,主动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界环境,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最终实现预定的企业战略目标。

2.3 关注整体成本

现代成本动因的理解应是企业战略高度上的,它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有形的物料及人力的消耗,更应包括企业的规模、市场开拓、企业内部结构调整等无形的成本动因。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再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而是应该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按照成本全程管理的要求,就会涉及到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以及对顾客的维修成本、处置成本等成本范畴。对所有这些成本内容都应以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在产品设计阶段推行价值分析,就是一种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手段。现代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现代成本管理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

3 对我国企业的重要意义

我国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成本管理比较落后,虽然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但远没有达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成本管理的要求,因此,运用这种基于宏观视角的现代成本管理对我国的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有利于企业实现企略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高新技术和管理科学的不断创新,成本管理的范围日益扩大。对处于开发型、竞争型市场环境中的企业来说,应该把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放在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虑。因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它表现为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及外的“价值链”,通过了解整个行业的价值链来进行成本管理,更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3.2 有利于实现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如前文所述,基于宏观视角的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生产领域成本的控制,而且包括流通领域成本的控制,还要对研究、开发和设计成本进行控制;不仅要通过管理工作控制成本,而且要通过技术工作管理成本。而基于宏观视角的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则比较适合于企业从全过程来对成本进行控制,实现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3.3 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基于宏观视角的现代成本管理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环节管理和金方位管理,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结合的管理、是经济和技术结合的管理。这种成本管理的一个很明显的优势在于企業管理层能够高屋建瓴,从整体上把握企业成本管理的信息,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各部门成本管理分割的局限性,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目前,如何将这种完善、封闭的管理系统融入整个企业的日常运营则成了很多企业管理层考虑的焦点。

参考文献:

[1] 杨岚.论现代成本管理观念.会计之友,2008(26):29-29.

宏观视角 篇6

(一) 从微观向宏观审慎监管的转变具体包括:

(1) 宏观审慎监管的历史发展。宏观审慎监管是指宏观金融管理当局从宏观的、逆周期的视角采取措施, 为防范由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和跨部门传染导致的系统性风险, 维护货币和整个金融体系稳定的监管模式。国际清算银行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的类似观点, 可以说是宏观审慎监管的雏形。20世纪80年代以后, 宏观审慎监管一词广泛出现在金融文献和公开的文件中。2000年9月21日, 时任国际清算银行总裁Crockett先生在一篇演讲中首次对这个概念进行了界定。2003年, Claudio Borio首次提出了金融监管的宏观审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探索拓展新的宏观调控和系统风险管理工具,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宏观审慎管理。宏观审慎监管理念被普遍接受并进一步得到强化。

(2) 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之比较。宏观审慎监管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特定时间内风险如何在金融体系内传播, 即横向层面。横向层面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金融机构间共有且相关的风险。二是整体风险如何随时间推移累积, 即时间层面。时间层面的关键问题是系统性风险如何被金融体系内部以及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间的相互作用所扩大, 即顺周期性。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区别主要是监管目标以及由此而采取的监管措施不同。前者侧重整体性, 即对金融机构的整体行为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影响力加以监管, 防范由单个金融机构的行为累积引起的内生性系统风险, 维护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后者强调单一性, 即对单一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风险偏好的监管, 风险的性质主要是外生性的。微观审慎监管机构难以有效识别金融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甚至无力管理跨机构和跨行业的风险蔓延。因此, 宏观审慎监管对于维护一国甚至国际金融体系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宏观审慎监管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主要包括:

(1) 金融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发展, 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全球蔓延的可能性。商品、服务、资本的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剧, 使系统性风险不再局限于一地, 加速了在全球的“传染”。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金融机构间的共同风险暴露被认为是没有联系的, 系统性风险的监管缺失, 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2) 金融创新促使金融体系愈加复杂, 场外交易系统性风险加大。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创新活动极大地改变了金融业的面貌, 甚至改变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经营模式和运行特点。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链散布全球, 资金巨大, 但很多都在场外交易, 监管机构无法评估到巨大的潜在系统性风险。

(3) 金融危机频发, 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反思。危机爆发时, 金融市场流动性枯竭, 依靠金融市场短期融资无法维持, 流动性问题危及众多金融机构, 流动性风险易引发系统性危机。

(4) 金融体系中顺周期性制度安排, 加剧金融市场动荡。对价值和风险的认识与风险承担的意愿, 都会随着经济的变化上下波动, 金融机构也越来越地依靠模型进行风险管理, 微观层面趋同操作, 降低了异质性, 产生顺周期现象。这些顺周期现象会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 放大经济波动, 加剧金融市场动荡。

二、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特点

(一) 数量巨大并呈快速增长态势

近年来, 短期国际资本在各种形态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 目前活跃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短期存量资金在72 000亿美元以上。可见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数量巨大并呈快速增长态势。

(二) 形式多样, 流动频繁

一方面是短期国际资本本身形式复杂多样, 一般包括:贸易性、套利性、投机性、避险性等类型;另一方面是其流动可以借用的工具复杂多样, 不但包括货币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 而且还包括货币市场上的其他各种信用工具, 如各种短期证券和票据等。国际短期资本在不同经济体之间借助各种工具, 在不同币种与资产之间频繁地流动和转换。

(三) 虚拟性资本流动增多, 投机性强

现实中巨大的外汇交易中, 其实只有很少是用以满足贸易和直接投资需要的。虚拟性资本流动不以生产、贸易等经济活动为基础, 脱离实质性经济活动, 投机性强。目前, 虚拟性资本流动在规模上已远远超过实质性资本流动, 并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体, 也逐渐构成全球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根源之一。

(四) 政策性与市场性并存

一方面, 各国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如利率、汇率政策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一个国家的利率相对提高时, 国际资本就会流入该国;反之则流出该国;又如, 一个国家没有外汇管制或者采取较为宽松的外汇管制时, 也容易引致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另一方面, 短期国际资本在流通过程中真正遵循“市场原则”, 哪里利润高就往哪里流动。即使没有行情, 也会人为制造利多利空的消息, 哄抬或打压某国或某区域的货币, 造成区域或全球范围内汇率贬值货币追逐汇率升高 (或坚挺) 货币, 造成资本流动现象。

三、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现状分析

(一) 金融危机背景下欧盟与新兴国家短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出具体表现在:

(1)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枯竭, 业务大规模收缩。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了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 国际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市场流动性收缩, 目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内快速大幅下跌, 短期资金从新兴市场中大量撤出。

(2) 美元走强, 非美元货币贬值预期。欧盟部分国家近期出现的债务问题引发欧元疲软, 美元相对欧元走强。从全球资本流动来看, 欧元区和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表现较差。受到市场避险情绪主导, 国际资金纷纷流向美国以避险, 致使各国短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出本国。

(3) 跨国集团为求自保, 纷纷甩卖海外资产, 套现应对危机, 防范财富缩水, 导致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出。多年来欧美资本市场不断将资金投向新兴国家, 为了弥补亏损, 缓解资本充足率压力, 目前正在将资金撤回国内。

(4) 机构投资者中“羊群效应”明显。支付的外部性使某一代理人采取某项投资的收益与其他代理人采取同样行动的收益正相关, 他们的行动趋于一致;委托代理关系使经理们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倾向于“随大流”, 以避免因行动错误而使其声誉受损;信息的梯式连接使后行动的代理人可以从先行动的代理人那里得到提示, 并采取跟进的做法。

(二) 我国短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

近年来, 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动曾先后经历了“流入 (1994年~1997年) ——流出 (1997年~2000年) ——流入 (2001至今) ”三个阶段。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来看, 主要是维持大规模流入的态势。

(1) 随着经济、金融的开放程度迅速加深, 我国资本项目管制有所松动。减少了对资本项目交易的限制, 从而使短期国际资本有了大规模涌入的条件。

(2) 国际短期资本的逐利性和安全性必然要求其流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并且经济环境稳定的国家。我国近年来G D P始终保持8%以上的良好增长态势, 因此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吸引大量的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我国。

(3) 利率与汇率因素。目前我国实行稳定的汇率政策, 人民币币值的稳定给投机者增加了不必担心汇率风险的信心。另外, 当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利率时, 资金就会为了获得两国间的利差而流入;而资本流入又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人民币升值就能使套利资本可以获得利差和汇差双重收益。

四、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过快的影响

(一)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过快产生的总体影响

主要包括: (1)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外汇市场的影响, 加剧汇率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使股市波动剧烈;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使企业资金链断裂。 (2) 对宏观调控的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为一国宏观调控带来了新的手段, 也增加了调控困难, 当资本流动国内与政策调控目的反向时, 会使货币财政政策无效;当资本流动与政策调控目的同向时, 会使政策效力和时滞更难以把握。

(二) 短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 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 人民币汇率机制形成受阻。短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我国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 在国际市场中表现为人民币预期汇率与人民币基准汇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2005年人民币升值2%之后, 仍一直保持升值预期, 承受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 也致使了渐进式的汇率机制形成受阻。2012年5月2日,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次升破6.27, 并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创出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因此, 只要人民币升值幅度没有达到市场预期水平, 国际短期资本流入的态势就不会改变, 而且又进一步推高升值压力。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种“人民币升值预期——套汇国际短期资本流入——外汇供给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强——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的恶性循环。

(2) 加剧股市波动的幅度, 并增加了其潜在压力。越来越多的短期国际资本偏好投向流动性好, 收益高的金融证券市场, 而非投资实业。2006年初到2007年11月, 我国股市牛市不断, 股指从1180点一直涨到6124点, 涨幅高达419%。短期国际资本的涌入是其非常重要的因素。2007年11月, 股市开始下跌, 在此期间大量热钱获利后撤离, 加剧了股市下跌的趋势。而在2008年我国相继颁布一系列救市措施之后, 大量国际游资再次涌入股市。短期国际资本的大规模快速流动增加了股市的波动性, 并增加了其潜在的压力。

(3) 房价虚高, 资产泡沫堆积严重。我国房地产开发中, 开发商自有资金很少, 主要是以银行融资为主, 房地产开发商融资成本加大, 这就为国际短期资本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大量国际游资涌入房市投机炒作, 形成了房地产市场的虚假繁荣, 房价虚高现象严重。这种虚假繁荣使我国房地产市场资产泡沫堆积, 一旦出现短期国际资本的大量抽逃, 就有可能导致房地产市场的崩溃, 直接导致国民财富的缩水和信贷规模的紧缩, 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4) 外汇储备过量, 消融了宏观调控的效果, 增加了操控难度。短期国际资本过度投机违背货币流通规律, 会造成国际收支失衡。持续增长的外汇储备, 使巨额外汇占款压力越来越大, 给央行对当前经济调控带来很大难度。一方面, 如果外汇储备的结构不合理, 币种过于单一, 很容易受到外币汇率波动的影响, 从而增加了因外币贬值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另一方面, 过量的外汇储备还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 使宏观调控的有效性降低, 并进一步增加其操控的难度。

五、宏观审慎视角下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对策

(一) 宏观审慎视角下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难度增大。资金的全球流动以及越来越多的机构跨国经营, 对金融监管国际化的要求也日益凸显。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需要充分发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制定合理的监管规则, 进行跨境监管, 建立日常协作机制;各国间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 将有效地提高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过快的监管效用。另外, 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对美元的约束乏力, 美国充分地享有了国际储备货币的利好优势, 却没有承担其责任, 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过快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 改革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 利用逆周期政策及工具加强监管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利用逆周期政策控制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过快。第一, 货币政策方面:在汇率体制缺乏灵活性的情况下, 短期国际资本大规模地流入就会引起外汇储备增加, 从而造成货币总量扩张, 最终导致总需求膨胀。因此, 可以采取对冲性货币政策措施可以控制资本流入, 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和调整对准备金的要求。第二, 汇率政策方面:为了避免因短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而引起货币扩张, 可以通过名义汇率升值的办法减少外汇储备。但需要注意的是, 名义汇率升值容易损害贸易品部门的盈利性。如果资本流动具有可持续性, 而且实际汇率有持续升值趋势, 非传统出口部门将会面临损失。即使资本流动不具有持续性, 实际汇率也会处于变动的态势。因此, 为了降低因完全浮动而引起的汇率风险以及降低因外汇储备增加而带来的成本, 可以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以控制。第三, 财政政策方面: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即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财政支出以, 特别是紧缩公共支出, 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 从而降低资本流入的通货膨胀效应。

(2) 利用兼具微观与宏观意义的逆周期杠杆率限制。杠杆率=资本/总资产, 可以说是一种兼具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目标的政策工具。由于金融机构的杠杆率具有顺周期性, 即:在经济高涨时资产价值高、杠杆率高;在经济低迷时资产价值低、杠杆率低。金融机构的过度投机和高杠杆率是系统性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 逆周期的杠杆率限制有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累积和扩散。

(三) 开征托宾税应对短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

托宾税是通过交易成本的上升来降低全球资本流动性和各国货币汇率波动性的一种税收, 由托宾于1972年首次提出。1978年, 托宾进一步建议, 对于即期外汇交易, 根据其交易规模征收1%的全球统一的交易税, 后来又把这一税率调整为0.5%。1991年托宾提出两极托宾税的构想, Spahn (1995) 加以完善, 建议根据汇率的变动来调整税率:在通常情况下, 实行税率较低的金融市场交易税;在出现投机资本冲击时, 实行惩罚性高税率的金融交易附加税。

我国目前尚未完全实现汇率市场化, 如果以汇率波动做为指标不具备可行性。开征两级托宾税, 可以由国家外汇管理部门根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程度, 考虑以国际游资流入规模作为观测标准, 做精确测算, 估算出合适的征税区间和税率。如图1所示, 当短期国际资本流入量在“适度流入量”区间, 即虚线A与B之间时, 属于央行可接受区域, 实施零或较低附加税税率的托宾税 (0~2个基点) , 不会影响合理的资本流动。当短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或政府当局认为流量异常, 即虚线A、C之外的“超量流入I”和“超量流出II”的区域, 并对经济和汇率稳产生一定程度的威胁时, 则实施Á高额附加税 (4~25个基点) , 可以有效实现限制短期国际资本的Á流入。

最后, 必须提出的是, 托宾税只是防范短期国际资本过度流动或规避金融风险的一种手段, 切不可对其过分依赖。而且目前我国开征托宾税还面临一些难题, 可以借鉴智利、新加坡、墨西哥等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也更有助于实际操作。

参考文献

[1]刘仁伍:《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监管:理论与实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宏观视角 篇7

现代组织处于复杂环境之中,自然灾难、政治动荡、金融危机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使组织随时可能陷入逆境,组织抵抗逆境的能力成为组织在逆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很多案例表明身处同样逆境的不同组织其抗逆力程度不同。例如,位于纽约世贸中心的某投资银行在“9·11”恐怖事件中失去了39%的员工和所有的物质资产,但是仅在一年之后恢复过来并比以前做得更好,营业收入及利润均破历史纪录;在金融危机的寒流中,一些企业组织因市场的逆转而灭亡,另一些企业却在应对逆境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大量组织实践表明,复杂环境下组织抗逆力的强弱会影响组织的长期绩效。学术界迄今未对组织抗逆力的内涵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组织抗逆力究竟是组织固有的特质还是不断发展的过程,组织如何在应对逆境的过程中增长能力并获得发展,诸多问题亟须研究。抗逆力这个源自物理学及工程学的概念,从20世纪50年代起渗透至心理学领域,现在作为管理时尚而流行。但与管理实践界的热切需求不相称的是,理论界尚缺乏对于组织抗逆力及抗逆机制的深入探讨。西方的抗逆力研究大致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微观为个体心理层面,中观即组织层面,宏观指社区及社会层面。微观和宏观层面抗逆力理论研究较为丰富,中观层面组织抗逆力研究尚停留在管理时尚层面,缺乏理论探索。所以,本文将梳理微观及宏观层面的抗逆力研究,基于组织抗逆力与个体抗逆力、社区抗逆力的对比分析,阐释组织抗逆力的理论内涵及机制,并总结抗逆力研究对于组织管理的启示。

一、微观层面个体心理抗逆力研究

1. 个体心理抗逆力的定义。

自Block在1950年提出自我抗逆力(ego-resiliency)的概念始,目前西方对个体心理抗逆力的研究可划分为三个流派:特质论、结果论和过程论。各流派研究文献对于心理抗逆力的界定(见表1)。

从表1可见,特质论强调个体的两种特质或能力,其一是对于逆境的适应能力,其二是利用逆境发展和成长的能力。结果论将个体在逆境下身心功能正常作为重要的结果,但对于身心功能正常的指标存在争议。过程论强调个体遭遇逆境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互相作用的动态过程。Masten et al.(1990)[10]曾提出整合特质、过程和结果的心理抗逆力定义,认为心理抗逆力是个体尽管处于挑战性或威胁性情境下却仍能成功适应的过程、能力或结果。但由于这个整合性定义在研究中不易于操作,所以后来的研究者们往往侧重于特质、结果或过程中的某一方面,故而形成三个流派。近年的研究又有三派融合的趋势,例如过程学派在发展抗逆力测量工具时也将结果作为重要的指示指标,特质学派也从早期认为个体心理抗逆力是与生俱来的、受遗传影响较大的观点转变为将心理抗逆力看做可以开发和发展的特质的观点。

2. 个体心理抗逆机制。

心理抗逆机制常被认为是个体应对危机的重要机制,而个体对危机的成功应对又导致个体的长期发展。Leipold&Greve(2009)[11]提出了个体应对、抗逆与发展的整合模型。来自社会情境/环境的威胁及挑战导致个体感知到的现实状态及期望状态之间出现差异,如果这种差异被个体感知为具有压力性,则个体心理调节机制启动,最终影响外部危机作用于个体主观幸福感及健康状况的程度。心理调节包括同化、顺应和防御,“同化”(assimilation)指向“现实”,即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计划、执行和控制,调动资源,积极地改变“现实”情境,“顺应”(accommodation)指向“预期”,指个体通过调整心理预期来降低外部威胁带来的心理压力,“防御”指向“接受差异”,表现为个体对问题的回避。“同化”和“顺应”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或者改变内部心理预期缩小了现实与预期之间的差距,而“防御”则是个体的无作为,既不主动地改变外部环境,也不调整心理预期。个体应对危机的心理调节机制可能产生三种结果:前进型变化(个体发展的可能性提高)、稳定(个体状态与以前相同)以及倒退型变化(个体发展的可能性降低)。Leipold&Greve的模型虽然将抗逆机制作为个体心理应对机制的一部分,但对抗逆机制本身并未做清晰阐述。抗逆机制是否产生作用只能从个体心理变化的结果倒推出来,即如果个体主观幸福感等评判个体心理变化的指标在遭遇逆境后并没有显著降低,则可推知心理抗逆机制起了作用。

Richardson(2002)[12]认为,紧张性刺激、逆境、生活剧变等环境变化与个人资源、外部环境资源等保护性因素交互作用,决定了个体“身心灵平衡”是否会瓦解。“身心灵平衡”指人的头脑、身体及精神达到良好适应的状态,人们对外部环境严峻性的知觉或内部思想情感的变化可能使身心灵平衡瓦解,进而重新整合。重新整合分为四种:抗逆型重整、回到初始平衡的重整、伴随着损失的重整以及功能失调型重整。抗逆型重新整合指个体在原有平衡的瓦解中获得体验和成长,是个体辨认、获得及培育抗逆能力的反思型体验过程,产生的结果是个体抗逆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身心灵平衡。回到初始状态的重新整合仅仅是治愈创伤,伴随损失的重新整合意味着个体因为逆境而使心理动机降低或热情减少,功能失调型重新整合导致个体依赖药物或表现出破坏性行为。总之,抗逆型重新整合有别于其余三种重新整合类型的关键点在于个体抗逆能力的提升。

二、宏观层面社区/社会抗逆力研究

1. 社区/社会抗逆力的定义。

社区抗逆力和社会抗逆力同属宏观层面,在研究文献中并未对二者作严格区分。表2列出部分代表性的定义。

社区/社会抗逆力与个体层面心理抗逆力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似之处在于二者都视抗逆力为从逆境中恢复的能力、过程和结果,不同之处则体现于抗逆主体、抗逆情境和抗逆过程上。社区/社会抗逆力的主体是具有集合意义的社区/社会,而心理抗逆力的主体是个人;社区/社会抗逆力作用情境是社区所有成员共同面临的逆境,通常是重大自然灾害及危机事件导致的逆境,而个体心理抗逆力作用情境是个体遭遇到的危机、创伤性事件以及带来持续压力的环境;社区/社会抗逆过程强调对社区所拥有经济资源和心理资源的动用,强调社区成员的集体行动,需要各方协作,而个体心理抗逆过程强调个体的身、心、灵重新整合。

2. 社区/社会抗逆机制。

社区/社会所拥有的资源决定其抗逆机制。Norris(2008)研究了灾难后的社区抗逆力,发现社区抗逆力源于经济发展、社会资本、信息与沟通、组织能力这四种适应性能力[18]。其中,经济发展指社区拥有的经济资源的数量及多样性、分配的公平性等,社会资本包括社区的网络结构及联系、社会支持、成员对社区的承诺等,信息与沟通指信息系统与结构、沟通媒介等,组织能力指社区的行动能力、理性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集体效能及政治关系等。这四种互相影响的适应性能力的本质是社区/社会抗逆力的资源基础——经济资源、社会资源、信息资源和能力资源。如果资源具有坚实性(robustness)、冗余性(redundancy)和迅捷性(rapidity)等动态性特点,资源就转变为社区抗逆的适应性能力。这四种适应性能力互相影响,构成社区/社会抗逆的网络化适应性能力。

三、微观及宏观研究对组织抗逆力理论内涵的启示

管理咨询专家们关注于提升组织抗逆力的管理实践,但并未对组织抗逆力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有限的研究文献中,Mc Manus等(2008)对于组织抗逆力作了较为规范的界定,将组织抗逆力定义为组织在复杂、动态以及相互联系的环境里的总体情境意识、关键脆弱环节管理以及适应性能力的函数[19]。然而,Mc Manus的定义强调组织对于危机的预防(关键脆弱环节的管理)以及遭遇危机后的恢复(适应性能力),忽视了组织在逆境中的发展。

综观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抗逆力研究,可以归纳出这样几个理论要素:(1)抗逆力的主体;(2)抗逆力作用情境;(3)抗逆力作用机制;(4)抗逆力作用结果。宏观层面的社区抗逆力研究中更为关注可动用的资源,如Norris et al.(2008)的研究关注社区经济发展、社会资本、信息与沟通以及社区能力这四种具有动态特点的资源。个体层面的心理抗逆力研究则更为关注逆境下的心理重构以及如何实现更高层次的身、心、灵平衡。基于对个体抗逆力和社区抗逆力的比较分析,整合能力、过程及结果视角,可以从作用主体、作用情境、作用机制和作用结果四个方面来界定中观层面的组织抗逆力。

组织抗逆力的作用主体是中观层面的组织,组织由个体集合而成,而组织的集合又构成社区或社会。微观、中观和宏观的抗逆力作用情境均为逆境,心理抗逆力的作用情境具有个体的独特性,社区/社会抗逆力的作用情境则是社区/社会所有成员共同面临的逆境。组织抗逆力的作用情境类似于社区/社会抗逆力,具有集合层面的意义,但范围不及社区/社会抗逆力广泛,是特定组织及其成员共同面临的逆境。从作用机制的角度来比较三个层面的抗逆力,个体抗逆力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逆境与个体保护性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即依靠个体自身个性特点、经济资源及人际资源等保护性因素与逆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来提升个体抗逆力,而社区/社会抗逆力的作用机制中更强调对社区所拥有的经济资源、信息资源和心理资源的动用,强调社区成员的集体行动。组织所拥有的资源的丰裕度介于个体和组织之间,组织对于逆境的反应灵敏程度也介于个体和组织之间,这意味着组织抗逆力的作用机制有两个关键特点:其一,有较为充分的资源可以动用(资源的适度丰裕性);其二,允许一定程度的即兴行为(反应的适度灵活性)。组织及组织中的个体通过即兴行为,创造性地动用资源,使组织抗逆力得到提升。从作用结果来看,无论微观、中观或宏观层面,基准层次的抗逆结果是恢复,更高层次的抗逆结果是能力的发展。与微观及宏观层面的抗逆力内涵相似,组织抗逆力亦可以被视为能力、过程和结果的集合。

四、微观及宏观研究对组织抗逆机制的启示

组织是一个开放式系统,组织和组织中的人员都是寻求取得平衡的系统,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力量在维持着组织的动态平衡(Barnard,1938)[20]。根据组织权变学派的观点,组织设计、组织结构以及组织管理方式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调整。然而权变学派观点只说明组织对环境有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有助于组织在遭遇逆境后迅速恢复,却并不必然导致组织在逆境之后的发展。组织适应机制可能只导致组织恢复,而织抗逆机制却必然带来组织能力的提升。类似于个体层面抗逆型重新整合的结果——更高层次的“身、心、灵”平衡,组织抗逆的结果是在环境重新趋于稳定时实现以组织能力提升为基础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和组织文化的平衡。

从广义层面看,组织抗逆机制还应包括组织对危机的预防机制,由于危机预防已有较成熟的研究,所以本文聚焦于组织遭遇危机后的抗逆机制。Norris(2008)认为,四种互相影响的适应能力(即具有动态特点的资源)构成社区应对危机的战略基础。同理,组织资源及能力也是组织抵抗逆境的重要保护性因素。与Norris模型中经济发展、信息与沟通、社会资本及社区能力相对应的是组织经济资源、信息资源、社会资源以及组织能力,其中组织能力又包括组织的情境意识、组织执行力以及组织效能等。然而,Norris并未对社区资源和能力进行区分,将其统称为具有动态特点的资源或者适应性能力。组织管理领域已有成熟理论区分组织资源和能力,Teece等(1997)将组织整合、构建、重新配置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和能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界定为动态能力[21]。根据Teece的定义,动态能力有两个特点:其一,它是驱动组织资源和能力的能力;其二,它能在组织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变化。反之,不具备这两个特点的组织能力为静态能力,常被归入组织资源的范畴。所以,本文根据动态能力学派的观点,对资源和能力进行区分,其中组织资源可细分为经济资源、信息资源及人际资源等,组织能力可细分为资源性能力和动态能力。组织资源和能力呈金字塔状,处于底层的组织能力虽然无法观察却是调动组织资源的基础,而越是金字塔上层位置的组织资源越容易被观察到(见图1),可观察到的组织资源的变化由不可观察的组织能力的变化驱动。

组织从顺境到逆境的转变可能是突发式的,也可能是渐进式的。突发性危机(abruptive crisis)发生速度快、可预测度低,使组织在瞬间陷入逆境,而渐进性的危机(cumulative crisis)是危机因素在组织内部日积月累,直到一个临界点出现时才爆发出来,可预测度较高。突发性危机和渐进性危机都可能伴随有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是突发性危机的主因,而在渐进性危机中只是组织内部积累已久的危机爆发的导火索。逆境给予组织以压力,迫使组织更积极地调动所有的组织资源以应对危机。突发事件引致的环境逆转具有快速变化性,组织要依靠动态能力来激活组织资源,在激活组织资源进行应急反应的过程中,组织的动态能力也会得到提升。Zollo等(2002)认为,组织动态能力和组织学习密切相关,根植于组织学习的流程之中。组织在由危机引发的逆境中的组织学习是一种即兴学习[22]。即兴(improvisation)原指即席演奏或即兴创作,组织即兴(organizational improvisation)指组织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处理或应对意外事件,并在应对过程中得到学习。组织无法预测由自然灾害、恐怖事件等突发性事件引起的危机,也无法预测渐进性危机会在哪个时点爆发,所以组织无法事先计划好应对危机的行动方案。组织对由突发事件引致或催化的危机的反应是即时且迅速的,必须根据环境的快速变化灵活地作出行动方案的调整。

组织中的员工针对快速变化的环境作出即兴反应的前提是员工事实上或在心理感知中得到了组织的授权。组织授权包括结构授权(structural empowerment)和心理授权(psy chological empowerment)两个研究层面。结构授权关注于组织结构和政策,体现于组织所采取的一系列分享权力的管理措施;心理授权则关注个体对工作及自己在组织中的角色的知觉或态度,强调授权对于员工的内在激励。从心理授权的视角,授权并非仅仅是组织对个体行为的设定,同时也是一种改变个体信念的过程,只有当下属感受到自己“被授权”,才有可能产生态度及行为上的改变。为了促进危机情境下的组织即兴,组织有必要授予一线员工即兴处理问题的权力,这种授权是自上而下的,由上级根据员工能力水平进行授权,但同时也要关注员工的心理授权,增强员工的工作意义感、自我效能感、自我决定程度和影响力,使员工无论在能力上还是心理上都做好准备,才能使危急情境下的组织即兴成为可能。

组织授权、组织即兴、组织资源和能力之间呈互相影响的关系。组织授权是组织即兴的前提,组织即兴又进一步影响组织动态能力(即组织有效动用资源的水平),而组织动态能力的增长又使组织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信息资源、人际资源及能力资源)得到增长。反之,组织的物质资产、信息渠道等组织资源的水平会影响组织动态能力,进而影响组织即兴的效果,而组织即兴的效果又对组织授权的程度产生影响。与微观和宏观层面的抗逆结果类似,中观层面组织抗逆的结果也可分为恢复和发展两个层面。拥有更多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人际资源的组织更容易从逆境中恢复,但是只有在逆境中提升了动态能力的组织才有可能在逆境后获得发展。

摘要:抗逆力研究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微观的心理抗逆力研究和宏观的社区/社会抗逆力研究较为丰富,中观层面的组织抗逆力研究较为薄弱。首先对微观及宏观层面抗逆力研究进行述评,阐释不同层面抗逆力概念的理论内涵及作用机制,由微观及宏观视角出发,分析中观层面与微观及宏观层面的异同,归纳中观层面组织抗逆力内涵及机制。

宏观视角 篇8

1 当前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1.1 学校体育课程的开课率不足

体育课程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德、智、体、美是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标准要求。农村中小学校以开设体育课程、开展早操和课间操的方式, 确保中小学生得到应有的体育锻炼。通过曲宗湖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科研所教授) 的调查发现, 在我国浙江、山东、河南和新疆四省 (自治区) 的农村学校中, 完全中学与中心小学体育课程的开课率约达到了8 5%, 而在村级小学和村教学点中体育课程的开课率约为70%。根据另一项调查报告, 全国城乡学校体育课的平均开课率约为8 7.2%, 而西部地区约为8 3.9 5%。分析这两组数据表明, 在我国仍然有13%的农村地区学校, 和16%的西部地区学校还没有开设体育课程。这就意味着, 有上千万之多的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中小学生没有接受体育教育, 没有享受到体育教育的基本权利。这一现状阻碍了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不利于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 应当引起教育部门和当地政府部分的高度关注。

1.2 农村体育教师队伍人员少、不稳定,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环境恶劣且工资待遇低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导致各地农村体育教学教师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两个层面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在数量上, 农村学校专职体育教师队伍人员少、而且不稳定;在质量上, 体育教育的硬件设施条件恶劣, 工资待遇水平也很低。正是基于农村学校从业环境的不理想、工资待遇水平低和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等多种原因, 使得许多具有专业体育教育知识的教师不愿在农村学校任教, 而一些优秀的已经在农村学校任教的体育教师流向城市的私立学校。因此, 缺乏大量专业中小学体育教师是当前农村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

1.3 地方政府财政对体育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少

部分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困难, 用于体育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较少, 造成本地区农村学校没有建设必要的固定锻炼场所, 配备基本的健身器材。从我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上来看, 当前制约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育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各级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逐渐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据统计, 2009年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约2563亿元, 占国民生产总值 (G D P) 的2.8 7%左右, 总体上比2008年提高了0.08%, 但与4% (国家规定的要求) 相差3.9 2个百分点, 也不及世界的平均水平, 甚至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用于教育事业投入也有一定的差距。在一项关于福建省内38所农村中学体育经费的调查结果中, 每年学生人均的体育经费为2.9 4元, 学校校均的体育经费为4010.53元。从学生人均的数据来看, 较国家学生人均的3.41元相差0.47元, 并且与体育经费占教育经费1%的要求相比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近些年来, 人们欣喜的看到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 农村收入逐年增加, 但真正用于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及购置健身器材的投入还比较缺乏, 许多学校没有固定的体育锻炼场所, 体育教学器具少且更新不及时。另据统计, 2009年我国政府用于竞技体育的经费投入约为4.8亿元, 但用于群众体育的投入仅为2.7亿元。在这2.7亿元当中大部分集中在城市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 而人口与面积均占绝对数量的农村地区显然不足, 不能达到农村居民对文化体育生活的要求。

1.4 农村体育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受到历史原因、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体育运动发展差异很大, 尤其是在群众体育意识、体育活动场所与设施、预算经费投入、科学指导等方面的差异十分明显, 部分边远落后的农村学校体育运动几乎是一片空白。由于受经济、文化、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农村学校体育运动贫乏单调, 发展迟缓, 举步维艰。经济的不平衡必然带来农村学校体育水平的多方面不平衡, 每个层面都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发展现象, 沿海与内地、内地与边远地区之间, 都可以看到学校体育发展程度的不均衡。

2 推动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对策

2.1 按照所处地域的不同, 因地制宜的推广各种不同的带有地域特色体育活动

我国地域广阔, 农村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这不但与农村的自然条件紧密相关, 而且气候以及地理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尤其是气候类型的多样性让广大农村学校体育具备了季节与地域多样性的典型特征。而这些多样性的典型特征无形之中造成了各族人民体育活动各具特色。此外, 我国有多达数百种不同类型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 这在其他国家是无法想象。地方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有必要组织专门力量来深度开发这些具有丰富民族韵味的传统体育活动, 在继承原有体育活动内容基础之上与时代的新鲜元素相互融合, 让已经被大众所遗忘的体育文化活动可以跟上时代步伐, 重新被大众所接受喜爱。同时可以借助体育民族性作为桥梁, 充分的开发各族体育的潜力, 通过举办体育活动来促进本地旅游行业的进步。

2.2 依照农村学校体育所具有时代特征, 按当地的实际情况来推进各种体育活动

自从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农村的体育教学活动也有较大发展。不但具有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得到蓬勃发展而且许多带有现代气息的体育活动也迅速的得到普及, 从街头巷尾常见的桌球到新兴的瑜伽、保龄球运动等。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不再是单调乏味, 在相关部门的组织下有针对性的推行符合所在地实际情况的体育活动, 并且举办各种运动会, 让农村学生能够有一展自己体育天赋的平台。这样不仅仅让农村学生可以有参与运动的机会, 农村学生还可以接触到现代体育项目, 这样就能够为体育人才的储备构建好扎实的基础。

2.3 吸收发达国家的农村社区体育建设成功经验指导农村体育教育工作

在现在开展的新农村试点建设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体育发展规划的整体性, 有针对性的吸收发达国家的农村社区体育建设成功经验, 依照我国的实际情况来专门打造符合新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模式。采取各个农村学校相互之间竞争, 开展各种类型的体育比赛, 在比赛中按照参与者的兴趣爱好以及比赛成绩, 通过科学的指引让他们能够有机会参加专业性质的训练和比赛, 这样做不但可以发现学生体育天赋还可以为我国今后体育发展储备足够数量的专才。在开展农村运动项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农村体育运动参加者的实际情况, 尤其是现在不少的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需要有适合于他们参与的运动。只有这样方能全面推动农村体育运动的高速发展, 让体育能够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2.4 有效利用学校体育所造成的积极影响与作用, 进一步

的丰富农村人口的业余生活内容, 健全农村全民健身活动体系

在推进农村体育活动的时候我们发现学校具有较大的辐射作用, 。不但有良好的人力以及设备作为支持, 而且农村学生运动的场景就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学校中的体育教师可以发挥其专业特长, 在工作之余动员群众参加体育活动或者是对体育运动进行专业上的指导。在硬件设施上, 学校装备有齐全的器材和符合要求的运动场地, 这样就可以解决农村体育发展中的瓶颈——缺乏必要的场地和设施。可以有效的发挥出辐射作用, 带动校园四周的农村居民参加体育运动, 构建起以学校为中心的区域性体育发展的社会网络, 使之成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强大动力。

3 结语

农村公共教育的发展困境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 在十七届一中全会上提出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大政方针。即要向广大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偏远地区、少数民族有针对性的补充提高完善公共教育资源, 尽量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 促进公共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这为我国新农村公共体育教育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在推进农村公共体育教育的实践当中, 我们应不断增加体育经费投入的所占的比例, 根据各地的文化特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加大体育建设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 认真领会贯彻实施十七大的精神, 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 合理统筹优化配置学校的体育教育资源, 着力改善提高学校的体育环境。同时, 还要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有益经验, 发挥出农村学校在体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运用农村学校体育发展规划试点的等手段和方法尽量保障农村学校健康有序的开展。

摘要:农村公共体育教育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提升国民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 当前我国农村体育教育发展中存在开课率不足、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少、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对此我们应积极探索实践推动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体育教育,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曲宗湖.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1998 (4) .

[2]湛新.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与建议[EB/OL].http://www.jljy.nct.

宏观视角 篇9

当前我国公务员培训动力系统疲软,是由多重因素共同造成的。四大参与对象(受训者、受训单位、施训机构、培训管理组织机构)在参与培训工作的过程中均存在动力不足的现象。从每个培训参与对象的角度来说,自身动力不足与外界动力匮乏共同作用,最终形成了培训系统总体动力疲软的迟滞局面。

(一)受训者参训成果与职业发展之间关联度弱

从受训者角度,培训多处于被动参训状态。第一,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与《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中明确规定,国家公务员在培训期间的学习成绩与鉴定作为任职、定级、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但由于规定不够具体细化,具体实施规范性弱,对于这一“重要依据”在现实人事管理中参考程度无从评估。第二,由于所在单位领导层对于培训任务的无动力状态,对受训者参训成果重视程度不足,使得受训者参训动力大打折扣。第三,由于培训需求分析不足、培训内容与方式方法吸引力不强,思想政治教育色彩浓重的培训课程实难调动受训者参训激情。第四,由于培训考核与评估机制流于形式,考评成果与公务员职业发展关联性弱,受训者进修动力难以保证[1]。

(二)受训单位参训成果与上级工作考评关联度弱

从受训单位角度,参训多以任务完成为准。对于受训单位来说,相对于廉政、经济发展等硬性考评指标,本单位公务员的培训成果仍属于“软指标”范畴,对于单位整体测评成绩不造成重大影响,尚未列入上级主管部门评估重点项目之中。同时,由于培训成效周期较长,且从短期来看,调训带来的工作人员紧缺,直接影响到了其他重要评估指标的完成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本单位工作任务完成进度造成影响,从而严重阻碍了受训单位的参训动力。

(三)施训机构培训成果转化效果与机构自身发展关联度弱

从施训机构角度,培训评估机制重“量”轻“质”,施训成果转化效果与机构自身发展关联度弱,机构升级动力不足。由于培训考评机制的形式化、模糊化,上级主管部门及受训单位对于施训机构工作成果的评估尚无客观系统的把握,且从培训规模、数量、结业比例等角度进行的成果评估,造成了对于培训质量的忽视,亦影响了施训机构管理人员与教学人员在提高培训成效方面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施训机构的自身发展多依赖于上级管理部门的规划与安排,施训成果转化效果高低并不对上级规划意向造成明显干扰,因此,“训好训坏一个样”,施训机构亦无十足动力。

(四)组织管理机构培训成果缺乏行政系统外部评估

从组织管理机构角度,缺乏行政系统外的培训评估组织与评估机制,自我评估动力难以保证。由于我国公务员培训的监督主要源自于系统内部监督机构,属于同级主管部门和同系统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培训主管部门兼具培训制度制定者、培训资源供给者、培训实施管理者三重角色,无法对自身培训工作予以客观公正的监督与批评,“压力”不足导致“动力”缺失,组织管理部门在自身培训工作的落实中多存在惯性思维与惯性行为,鲜有自我突破与升级。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目前缺乏行政系统外的培训评估组织与评估机制,尚无外界监督力量对组织管理部门的培训工作施压,组织管理机构角度我评估动力难以保证[2]。

二、完善我国公务员培训动力系统的宏观对策

对于公务员培训动力系统的全面启动,要突破学术界仅从受训者动力性出发的研究局限性,转而从受训者、受训单位、施训机构、组织管理机构四大培训参与对象各自需求出发来全面调动四方运作激情。见图1。

(一)紧跟职业发展需求,调动公务员培训激情

欲提高公务员培训的积极性,第一,要以法律形式进一步细化训用结合机制,依据公务员训后成果评估级别,判定任职、晋升、评定职称及评优的程度与水平,实现培训成果、评估级别与人事管理选人用人判定的绑定关系。第二,结合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建立阶段性的需求分析机制,充分发挥培训计划民主生成制在培训项目策划中的作用[3]。第三,完善公务员培训评估机制,对评估结果实行培训证书认证机制,证书具等级特质,可实现级别累积升级,充分保证证书权威性、公认性,确保人事管理以证书为重要判定依据。第四,实行开发费用责任制,对训前受训人员须订立费用承担责任书,确立责任负担方式,依据培训成果评估级别、确定财政支出在培训费用中所占比例,评估级别越高财政支出比例越大。对于培训考核不合格者,采取费用自付的形式,以示警戒。

(二)培训评估左右组织荣辱,提高受训单位培训动力

欲提高受训单位培训动力,一方面,要实现培训评估成果对受训单位业绩的直接影响。要将本单位受训人员评估总体成绩与单位训前训后评级成果以一定比例形成该单位的最终培训评级,将该评级成果纳入该单位的年度绩效评价与业绩考评中,形成不同行政单位之间在培训评估评级上的对比竞争态势,将受训单位整体培训评估级别作为衡量该单位业绩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要将该单位的培训评级水平以重要考评指标形式纳入主要领导干部的业绩考核中,将培训指标从“软指标”升级为“硬指标”,以此提高领导干部对公务员培训工作的重视度,促进领导干部以更为严谨的行政工作状态分派培训人员、提供培训保障、慎用培训结果、注重培训成果转化,使得领导导向作用真正在公务员团体中发挥功效。

(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快培训机构升级发展步伐

第一,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完善培训机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公务员培训项目招投标制度,对于同一培训项目,凡拥有国家认可的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包括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高校、研究所、社会培训机构、国外培训机构等均可参与项目竞标,坚持优胜劣汰原则,择优签订培训合同。第二,积极鼓励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与社会培训机构包括国外培训机构进行“合作办学”,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党校与行政学院对于政治思想性课程重点把握的基础上,积极实现培训内容多元化、培训形式多样化,充分发挥“合作办学”优势,拓展培训思维,增强培训活力。第三,要建立公务员培训机构评级制度,通过严格评估与考核,对培训机构进行不同级别的划分,且评级高低直接影响该培训机构的社会公认度与影响力,亦对政府招投标项目的中标率造成重要影响[4]。

(四)开展行政系统外评估,打破培训组织管理机构无压力状态

宏观视角 篇10

宏观视角下对《本命年》中主人公命运的解读

赵瑾

《本命年》被称为是80年代中国电影的谢幕式。在改革开放浪潮袭来的大时代背景下,以亲情、友情、爱情为线索穿插其中,多线式地展现一个青年在特殊时代背景下,思想、精神、心理的变化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行为表现。主人公李慧泉是迷茫青年的代表,展现着动荡年代中的青年们真实的精神困惑和生存状态,也映射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本命年》根据刘恒的小说《黑的雪》改编而来,无论小说还是电影都十分贴近现实、照应现实。作家兼编剧的刘恒一贯注重对人的生活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展演,从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可以感受到他对人性和人的生存困境的真实细致的观察和感受。同时,《本命年》的成功也得益于导演谢飞,他对电影的整体感悟和由此出发对技术的投射力的布局,以小见大,于细微之中见真情。整部电影以一种陌生的、平静的视角在推进,以一连串的物理现象引起强烈的化学反应(心理反应),于温情的残忍、恬然的哀伤里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应和深刻的思考。

一、多线交织下的精神悲剧

《本命年》塑造了一个新的荧屏形象,一个“新”的时代青年,他跟以往电影里的青年形象有所不同,也不同于俄国文学中那些“新人”和“多余人”的形象。他不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先锋,不是时代变革中的政治青年,也不是出身显贵的的富家子弟,亦不是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而是出身贫寒、文化水平低、并带有政治前科的青年。就是这样一个人们眼中的不良青年却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和执着的信仰,而且一直坚守自己的内心。善良美好、坚持信仰本是一种常态的特征,但在特定时代环境中的特定人物身上却显得异常珍贵。然而,正是这样一个青年,迫于时代、社会压力和个人原因,最终选择了悲剧性的结局,引人深思。

电影《本命年》海报

影片主要有三条线索平行进行、同时作用,它们对李慧泉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亲情方面,母亲的离逝告诉他青春的代价以及要克制自己,叉子的父母却使他对亲情产生怀疑;友情方面,他对自己和叉子坚信无疑,然而刷子和合伙人的介入却破坏了他最真诚的信仰;爱情作为他最后唯一的希望也随之幻灭。这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使李慧泉的内心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一切在他眼里都没有了意义和色彩。出狱之后的他以为重新做人做事就可以重生,但却在本命年的某天晚上人群散尽的剧场里倒下,走完了他的人生。他的死可以说是偶然,也可以是必然,但与宿命无关。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人心未稳,其遗留的历史问题和伤痕还未得到解决修复,随之改革开放浪潮逐渐兴起,希望与危险并存。从影片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以故事主人公李慧泉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未能接受教育。

文革期间,国家各项发展曾停滞不前,政治混乱,经济倒退,文化教育一度被阻断,一些知识分子和适龄接受教育的孩子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可以说影响了一代人。由影片可以看出,以主人公李慧泉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正是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长大的,没有机会得以在适龄年纪接受学校教育,以他为代表的青年接受更多的是社会的洗礼,严重缺乏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演变为对某个人物或某种精神的盲目崇拜抑或是丧失信仰。

二、大时代下的光影交错

随着改革开放日渐兴起,国家各项发展还不完善,一切制度都有待制定整饬。政治依然敏感,社会形势还是处于紧张的状态中,有方向的没方向的、有信仰的没信仰的都安度着自己的日子,但人心得不到完全解放。国家度时势首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兴经济改革,积极学习市场经济,以此增强国力。发展经济成为了国民最重要的事。所以,此时对于国家正是发展的好时机,而于个人来说是契机也有可能是灾难。有文化有头脑的、有胆量的、小聪明的都走到了前面发家致富、享受生活;也有绝大部分人民遵守政府的指示实实在在地过自己的小日子。随着经济改革的启动和逐步深入,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势必会造成一代人精神信仰的缺失,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严重的个人问题。影片中已经成年的李慧泉由于缺乏文化知识和判断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凭着单纯义气为帮助朋友伤害了他人,却并未意识到自身做法的错误,只是朋友的行为触发的结果令他意识到了事态发展的严峻性,李慧全缺乏的是自我意识的苏醒。入狱后的李慧泉自我意识复萌,给我们展示了他淳朴善良的内心,镜头倒切回去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善良纯真的少年,他常常自己在心底回忆从前的美好,但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过去的终究已经成为过去,过去不能更改,未来在自己手上吗?答案依然是未知,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小人物的命运似乎并不明朗。所以片中的主人公也一样,找不到精神归宿,空虚迷茫怀疑人生,又不甘堕落放纵人生。由于特殊的历史时期造成的个人问题在那个年代演变为群体性事件,只是情节程度不同,实质都一样,个体生存状态缺乏关注和思考。人的一生中总会因为某些事情付出或轻或重的代价,这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能就需要付出比原来正常10倍的代价。

我们生而为人,时代造势,我们度势。但对于李慧泉来说,文化知识的缺乏和心灵的重创使他失去了理性的认知和判断能力。

三、个人的流离与历史的选择

整部电影从开始到结束,都贯穿了一种灰暗的、忧郁地色调和那个时代流行的音乐,以一种附属文本的形态立足于时代的表层和人物心理,于平面视角下形成一种张力。镜头随着主人公李慧泉的足迹缓缓推进,平面呈现,没有刻意强化或放大某些东西以追求效果,使影片的呈现更加真实,深入人心地传达了很多思想观念。影片中,李慧泉经常一个人面对自己,没有语言,观众却能通过画面感来感受判断他与自己内心的交锋,但思索到最后依然迷惘无从选择。他想遵从自己的欲望,却又囿于道德和精神的审判,灵魂无处安放。作为那个时代青年的代表,他焦虑挣扎找不到精神和心灵的归宿,没有出路,整天郁郁不安。最后只能选择死亡作为解脱以求灵魂的解放。

在这样一个惴惴不安的时代里,人人自危,无人去关心他人,大多数人都在过活自己的小日子。有信仰的、坚持自己内心的人很少,李慧泉却是其中之一。在思想政治极度敏感的时代里,人们专注于自我地活着,李慧泉却时刻想着关心着他人,他的关心里不是没有掺杂一丝的功利性目的,而是期待能被关注被关心。他文化水平不高,年少无知时犯过错误,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却始终坚持自己的内心,勇敢地鼓起勇气面对新生活,重拾希望,渴望并追逐真善美。也正是由于他文化水平不高,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单一,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内心脆弱,过于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渴望融入社会群体,以至于迷失了自我。

文化水平的致使李慧泉只能看到一些行为表象,无法深入思考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由于年轻时错误,李慧泉始终以一种特殊的身份活着,觉得将自己看成人群中的异类,与社会和他者格格不入。这种想法不仅使他内心受挫、丢失生活的信心,更使他的思想变得愈加狭隘,对他人强烈的依附感使他试图从他人那里获取温暖和认可肯定,可越是想融入人群、得到认可,内心就越孤立反抗,造成意识和行为的失调。欲望在现实中得不到疏解和满足,加重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负重,而李慧泉又无法正确对待这些必须面对的沉重,只能艰辛地活着。

四、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影片塑造了一个真实立体的时代青年形象李慧泉,那些看似主观的、客观的人或物,都只不过是他的映照物,映射他的人生,也映照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影片的结局富有极深的寓意。爱情被拒绝之后,李慧泉去酒吧麻醉自己,然而刚从酒吧出来就遭抢劫袭击,他没有呼救,也没有自救。流着血、独自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却没有一个人关注他,最终他拖着受伤的疲惫身躯和心灵站在散场后的剧场里倒了下去。李慧泉的命运本可以改写,在亲情爱情友情皆远去之后,他依然还保留着最后一点生存的勇气和希望。但当他最后一丝信仰也被粉碎后,那些积累的心灵创伤使他的精神崩塌,从而导致了最后的悲剧性结局。走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本可以呼救的他却对自己无动于衷,为什么?因为信任已缺失,希望已幻灭,本命年的传说,一直在他脑子里形成一种潜意识——精神的溃落。这不是天生使然,而是由于缺乏文化知识、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所造成的人格误导,只是随着环境的改变,作出的无意识的生理心理反应。年轻时没有判断是非的意识,只有单纯、义气和真诚,导致人生突遇重大转折影响一生,儿时生活单纯无忧,快乐美好,长大后,就必须面对成人世界的框架,不得不困囿框架标准限制下的人生。

事实上,决定人命运的是人,而不是鬼神!李慧泉的死亡,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死亡,这是一种比生命逝去还可怕的经历。所以影片主要表达的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精神和信仰的缺失对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它会毁了一些人,成就一个时代。但是又不可阻挡。时代在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社会物质发展和精神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人性的缺失、人类生存的困境乃至很多灾难性事件的发生,都是社会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影片看似单纯、平静,实则让人感到惊心动魄,主题寓意复杂,意义深远。

导演谢飞曾在“导演阐述”中强调了他在此片中的立意:“纵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在经历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和浩劫之后,物质与经济的破坏还不是最可怕的,精神上的创伤才最可忧虑;而精神上的重建,则是他们崛起的关键。德国是这样。日本也是这样。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浩劫的中国也面临这一课题。本片通过李慧泉形象的塑造,就是想提出这一精神信仰的间体,供人们思索。”[1]《本命年》中李慧泉的经历,更多的是带给成长中的青年们一些启示和警觉,引起他们的思考。

[1]论文网.我们寻求什么?(谢飞、姜文谈《本命年》)[EB/OL].(2012-09-23)[2016-12-01]http://www.xzbu.com/6/view-3487839.htm.

宏观视角 篇11

2012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7.8%, 经济增长增幅回落已经成为现实。而从关键指标——反映制造业活跃程度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一直徘徊在50左右, 显示经济虽然出现企稳, 但未来趋势仍不明朗。伴随着中国经济增幅放缓, 中国银行业利润增长也出现回落。近年来, 国内主要大型银行股改上市之后, 得益于中国宏观经济及银行业自身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实力不断提升。

实际上, 经济增长与银行业利润增幅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国内外文献对此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现有研究证明, 已过经济增长与其银行业利润的正相关性强。熊彼特最早强调了银行系统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 认为银行主要通过对资金的识别和募集鼓励创新活动并由此提高技术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麦金龙和肖等学者也强调了金融系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认为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储蓄提高和资本积累。此后, 相关实证研究也表明经济增长与行业发展存在正相关性。结合我国的实际, 金融为以来的本轮周期下, 中国经济增幅下滑对于银行业利润增幅下滑起到了重要影响。鉴于此, 本文将结合中国经济及中国银行业发展的现状, 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及长短期影响进行分析, 总结当前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增长潜力, 同时, 本文将结合经济转型的目标分析我国的战略选择。

二、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因素及挑战分析

从长期因素看,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 二是现有的制度红利也逐步消失。从人口红利因素看, 过去30年中国人口红利集中爆发, 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了中国的就业率, 而土地、技术等要素大力驱动了中国经济增长, 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 高储蓄率则保证了资本存量的增加。不过, 近年来这一动力开始弱化, “人口红利”或将消失。而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则将进一步减缓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从制度红利看, 现有的制度红利也或将结束。相关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制度红利”的内涵进行了分析, 认为制度变迁或变革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并促进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收获了较大的制度红利, 市场化的制度性变革带来了创新和生产率的极大提升。不过,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面临转型, 外部需求的结构性调整大大减少了中国的出口增长, 制度性红利或将消失, 制度的变革和技术的更新越来越迫切。

从短期影响因素看, 一方面,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主要因素源于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的整体动力不足, 另一方面, 从企业的经营情况看, 实体经济也趋于走弱。投资、消费及净出口的减弱之势影响了经济增长。由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 加之欧债危机的持续恶化, 国际市场需求下降较快, 2012年以来中国外贸增幅下降, 甚至出现现明显下滑的态势。在投资增速方面, 2012年以来, 政府调控政策逐步显现, 投资增速回落。加之长期以来国内消费动力不足, 三驾马车均表现乏力。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PPI) 指数看, PPI的连续下滑显现了价格改善的不明显, 表明实体经济中的工业生产活动仍然较弱, 生产性需求不足。这些微观数据都印证了企业经营状况的不佳及经济下行的突出问题。而从用电增速看, 2012年以来, 我国用电增速持续下降, 表明经济放缓仍将持续。

总体来看, 中国经济面临以下两大挑战:首先是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能过剩发生在经济萧条期, 过剩, 本质上是部门性和微观性问题, 其核心判断标准是当前产能利用率高低。在次贷危机时期, 产能利用率急剧下降, 实际上就反映了产能严重过剩。当前, 我国对产能过剩定性、定量评价标准尚未建立, 但我国产能利用率下行是确定的, 钢铁、服装、非金属制品等行业产能都过剩。其次是贫富差距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 但居民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也也不断提高。近年来, 收入差距过大已成为社会焦点问题, 国民收入分配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发展思路

近年来, 金融领域的深化改革释放出了更大的改革潜力, 国内主要大型银行股改上市之后, 中国宏观经济及银行业自身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实力不断提高。同时,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仍然存在:一是城镇化进程仍有较大空间, 二是改革红利仍有较大空间, “制度红利”的释放, 是未来30年中国经济实现继续转型的关键, 通过技术进步, 中国经济的内生的增长将是未来的发展主题。三是较高的储蓄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四是我国地区及产业经济结构的改善也将释放经济增长的动力。未来一段时期内, 推动我国经济成功转型的思路如下。

首先, 要积极推动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将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 这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发展的内在动力。未来, 在推进城镇化之路上, 要破解城镇化的深层次矛盾, 加快结构调整, 创造良好的制度保障。

其次, 要积极提振消费, 促进我国国内市场发展。要推动内需, 实现经济转型。要善消费环境, 解决食品等公共安全问题, 加大消费能力投资,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降低人们的不确定性预期, 优化消费金融环境。

再次, 要积极优化产业结构, 夯实农业基础地位,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持续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同时, 要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西部大开发, 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同时, 要积极继续发挥投资的作用, 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鼓励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 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

摘要:2012年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将会逐步企稳, 并在未来几十年内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将很快迎来低速增长时代。鉴于此, 本文将结合中国经济及中国银行业发展的现状, 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及长短期影响进行分析, 总结当前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增长潜力, 在此基础上, 本文将结合经济转型的目标分析我国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张爱忠.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研究[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2 (4)

上一篇:治理效果评价下一篇:网络音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