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模式

2024-09-12|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宏观模式(精选12篇)

宏观模式 篇1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中国模式和其它模式的互动更为频繁, 或主动地向其它模式学习, 或被动受其它模式影响。

提到中国模式, 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很多人看来, “改革开放”和“中国模式”这两个概念几乎是可以交换使用的同义词。

其实不然。认识中国模式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 只看30年改革开放还不够, 还应当用历史的眼光看一看改革开放前的30年, 甚至再往前多看一看。中国模式, 强调的是“中国的”, 是中国文明的当代体现。认识中国模式, 就要考察中国文明是如何容纳和接受新的制度因素的。

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模式, 就不难发现这个模式的主要内涵。尽管中国模式表现在方方面面, 但其核心就是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模式, 两方面互相关联、互相强化。中国的成就是因为这个模式, 而这个模式中的很多因素如果失去平衡, 又可导致模式的危机和衰落。

中国是混合经济模式。在这个模式里, 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政府与市场要保持平衡。一旦失去平衡, 危机就会接踵而至。世界上哪里也找不到像中国这样的一个经济模式, 在那么长的历史时期里, 总有一个很强大的国有部门, 国家对关键的经济领域起着直接的作用。国有部门承担着国家的很多功能, 包括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付随时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危机, 平衡市场的力量等。这些在汉代的《盐铁论》里面讲得很清楚, 历朝历代也都实践着这些理论, 国家的这种经济功能在西方是找不到的。

很多人都用西方的经济模式来衡量中国经济模式, 似乎西方经济模式就是中国改革的目标。但如果中国可以变成西方, 那就没有中国模式了。有人认为, 中国当前是转型经济, 就是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 从国有经济转到私营经济——这没有看到中国模式的本质。正因为中国有强大的国有部门, 像西方那样的私有化在中国才不会发生。从历史上看, 私有经济或民营经济在中国一直是存在的, 但中国绝对不可能走到像西方的那种完全私有化的地步。好多学者一说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私有化, 这脱离中国现实。中国经济只有一部分是私有化, 全面的国有化和全面的私有化都不是中国经济常态, 混合经济模式才是中国经济的常态。解决中国经济面临问题的方法, 只能在承认这个常态的前提下去寻找。

混合经济经常失去均衡。现象是, 当国有部门和政府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非国有部门和市场空间受到挤压, 发挥不了正常作用时, 危机就会产生。和中国比较, 西方的经济危机则发生在看不见的手完全主导了经济活动, 而政府“看得见的手”却不能有效规制市场的时候。

和其他任何模式一样, 中国模式也在演进和演变过程中。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中国模式和其它模式的互动更为频繁, 或主动地向其它模式学习, 或被动受其它模式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 各种模式有趋同的趋势, 但趋同不会变成同一。我们需要明确的是, 中国模式在受到其它各种模式影响的同时, 如何保持自身特色, 并通过变化而保持自身的本体。

宏观模式 篇2

内容提要: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较为复杂,本文从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分析了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作用,我国目前宏观政策的特点和效用,以及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通货紧缩需求宏观经济政策

正文:

一、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定位

自1998年起,中国政府实行了持续五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GDP年增幅在7%~8%之间的高速平台上运行。但是,从1998年4月以来长达24个月的消费价格持续负增长,到2000年5月由负转正并实现16个月的正增长后,从2001年9月开始又重新陷入了负增长状态,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也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面对这种情形,众多的专家提出了“过剩经济”、“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等概念来定位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并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就我国目前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定位来说,笔者主张将其定位为“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相交织的状况,同时还面临着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这个定位包含以下四层涵义。

(一)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力过剩的国家

我国的劳动力首先滞留在农业部门。按照王诚1996年估算,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为1.38亿人。此外,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600万人,国企下岗职工1500万人。当前,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都是围绕着如何创造更多的二、三产业就业岗位来容纳农业和其它部门剩余劳动力的工作进行的。

(二)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前正是有效需求不足引致了我国生产能力过剩、失业增加、价格水平持续下降及国民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然而,“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一般是与发达国家相联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最大不同之处恐怕是劳动力过剩非常严重。”(王俭贵,2002)。因此,我国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是“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三)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相交织

2002年我国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使GDP增长率达7.9%。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出现了近几年少有的下滑态势。(1)GDP增长7.9%,与2001年同期相比回落0.2个百分点。(2)2002年第一季度,在投资增长19.6%、较上年同期上升7.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体现居民最终消费需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3.4%,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3)2002年1~2月份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1.3%。这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4)财政支出和财政赤字大幅度上升。2002年一季度中央财政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163.6亿元,下降7.3%,而支出增长23.9%。(5)物价指数全面回落,“通货紧缩”阴影挥之不去。2002年居民消费价格和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继续下降,分别比2001年下降1.9%和0.7%。(6)高速度与高失业并存。2002年GDP7.9%的增长率,由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仅为0.1左右(张本波,2002)且有随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而继续下滑之势,因而未带来降低失业率和增加就业率的预期效应。以上状况,进一步折射出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特征——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相交织。

(四)我国面临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应当清醒看到,我国经济被“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阴影困扰的同时,还面临着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这个压力之所以没有释放出来,主要是由于政府现在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锁住”了这只“笼中的虎”。(于祖尧,2002)。其中,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稳健货币政策是主要原因之一。但人民币不贬值政策正遭受最近日元大幅度贬值和美元贬值的打压。值得强调的是,由于人民币从1994年开始同美元紧密挂钩,因而2003年初它同欧元和其它外汇的比价跟着美元下跌。同时,中国居民非自愿性储蓄还阻拦了十几万亿元购买力的实现。所以,一旦财政或金融爆发危机,人民币贬值和挤兑风潮就很难避免。

二、中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正面效应在递减

自1998年开始,中国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了7%~8%经济增长。但是,目前此项政策的正面效应已经在递减,它的负面影响在扩大。它在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给财政乃至经济危机埋下了隐患。(1)财政赤字成倍增加,财政收入对债务的依存度居高不下。2001年度财政赤字是1997年的4.24倍,财政对债务的依存度为31.6%。(2)近几年税收以超出GDP增幅一倍以上的速度增长,使其得以继续实行,但2002年前三季度,我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0.9%,增幅回落10.8个百分点。(3)县、乡两级基层政府财力枯竭。(4)随着改革深化,政府各种名目的隐性债务居高不下。例如,我国存在着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社会保障金欠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等隐性债务。虽然2001年中国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为2.7%,债务余额为16000亿元,2002年财政赤字为3098亿元,未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但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隐性债务的积累已达GDP的100%。(5)有些国债投资的效益低下。

(二)中央银行面临两难的选择

按相机抉择机制,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时需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因此,为了配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中央银行应实行适度从松的货币政策。从1996年5月开始到2002年底央行共进行了10次降息,并且加收20%利息税。然而,中国却出现了“货币失灵”的反常现象。降息不仅没有达到刺激人们减少储蓄增加消费的目的,相反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却逐年攀升,1997年底达到50000亿元,2003年2月底已达100300亿元。由此,可见货币当局防范风险有余,刺激经济景气不足。据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央行的货币供应量偏紧,这不利于缓解“通货紧缩”和遏制经济增长下滑。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相匹配,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潜伏的金融危机却限制了银根放松的空间。2001年底,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为25.4%,远高于5%的国际公认警戒线。这表明金融领域潜伏着严重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推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势必火上浇油,对货币当局来说是两难选择。

三、宏观经济政策存在的思考

(一)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思考

1.二者的松紧搭配。在当前,二者的松紧搭配明显应该采用松的货币政策配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货币供应量偏紧不利于遏制经济增幅的下滑和刺激需求增长。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适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相匹配,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2.二者的契合机制。二者的契合机制应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应该为货币政策发挥作用拓展空间,提供条件。在宏观经济政策中财政政策是一种相对中短期的政策,货币政策则是一种相对长期的政策,而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货币政策将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至于目前我国出现的“货币失灵”,是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引起,归根结底是由于央行没有超然独立性、市场化利率机制尚未建成及货币政策体系不健全造成的。因此,我国当前必须从强化货币政策职能、保证央行超然独立性和健全货币政策体系等方面改革货币政策,目前财政政策支持货币政策发挥作用可以采取如下举措。如适当增加财政贴息资金的规模,扩大贴息政策使用范围:用财政资金支持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等。(2)货币政策为财政政策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使财政政策适应、促进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机制的形成。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四点:1)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建立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金融通过自身经营机制转变、中资商业银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管理水平的提高、盈利能力的增强,避免和化解金融风险。2)金融体制改革应尽快拓宽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渠道。3)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使利率真正成为引导企业投资的信号。4)加快发展股份制私人银行和其它民营金融机构,通过发展这类银行满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农村的投资与贷款需求。

(二)扩大有效需求的思考

近年来,有效需求不足、内需增长乏力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经过连续5年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施行,我国过剩生产能力和存货依然很高,加工工业严重开工不足,库存商品达30000亿元之巨。据调查,2002年600种主要商品,供过于求的商品占86.3%,供求平衡的商品占13.7%。由此可看出,要扩大内需和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仅从财政和货币政策着手已是不够的,还须探讨其它思路和方法。为此,笔者总结出了以下思路。

1.创立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扩大有效需求的格局。经济学家刘国光认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政策调整方面,“要创立多管齐下,形成合力的格局”。一要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的就业和收入预期;二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消费环境;四要提倡超前消费观念,鼓励消费信贷;五要清理各种卖方市场条件下出台的抑制消费的政策;六要开辟旅游、电脑、轿车等新的消费领域。除此之外,许多学者认为我国投资消费比例严重失调,因此可通过提高消费率来扩大内需。

2.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过大是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据《经济日报》1998年9月28日文章披露:“1996年底,城镇居民存款余额为30850.2亿元,其中20%以上为公款私存;2.5%的城镇居民人口占有83.2%的存款,97%以上的普通居民人均存款仅为1080.5元。”由此可见,储蓄存款在社会各类成员中分布是极不平衡的。另外,据世界银行测算,1995年我国居民总体的基尼系数达0.415,已突破0.4警戒线;而据有关专家估算(王义达),1999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56,高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又据《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9月24日的文章披露:“2000年中国资本外逃量已达480亿美元超过当年外商对华投资407亿美元……据分析,国内资本外逃的主力军是不法资产的占有者。”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中国居民贫富差距悬殊,中国经济发展的收益在社会公众中进行了不

公的分配。

从我国近年来的情况看,富有阶层有购买力,但其消费倾向低。这些人的投资除了持有股票和国债外,实业投资受到产权制度、投资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其中很大一部分灰黑色收入不敢暴露出来,要么以各种名义存在银行,要么趁我国资本大量外逃之风转移到国外,要么滞留在地下钱庄。而广大贫穷阶层,尤其是下岗工人、农民和经济效益差的国企职工是消费倾向高的群体,但其购买能力低下。因此,我国的有效需求不足是相对的,即是有购买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而生产的相对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又引致了经济增幅下滑和经济增长质量下降。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造成了富有阶层消费倾向低和贫穷阶层消费倾向高但购买能力低下,进而造成的社会平均消费倾向低是导致我国有效需求不足、内需增长乏力和经济增长出现下滑趋势的根本原因。因此,政府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该立足于这样一个现实基础。“如果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使收入继续向高收入的富有阶层转化,那么将继续加剧经济的萧条。如国债政策客观上就有这种作用,总是富人去购买国债,再享受国债利息,政府的政策加剧了“马太效应”(叶振鹏,焦建国,2002)。因此,扩大内需和治理经济萧条的可行的政策选择是改变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财政向贫穷阶层的转移支付力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其具体举措如下几个方面。(1)认真贯彻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在适当时候取消农业税。(2)公平税负,对高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所得税、财产税、利息税,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3)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大政府对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4)加大政府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力度,减少权力对国有资产的侵蚀,建立起抑制不法侵占国有资产和谋取非法收入行为的监管机制和对非法收入攫取者的惩戒机制,从制度上限制和减少因“灰黑色收入”大量存在而导致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现象。(5)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司法体系和民主法律监督体系。

四、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宏观调控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通过市场调节有效地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了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了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但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国家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常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它们会导致经济运行出现大起大落。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些现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在经济增长滞缓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增发国债、降低利率等,刺激总需求增长,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提高存贷款利率等,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如:由于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陷入衰退,我国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面对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准确判断、果断决策、从容应对,全面实施并不断提高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的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国家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

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等措施和手段,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增加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特别是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解决就业问题离不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有效地增加就业。政府通过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政府通过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可以充分发挥三大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在增加就业中的积极作用;政府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改革,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可以充分发挥多种所有制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劳动力就业上的积极作用;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可扩大就业规模;政府通过加大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鼓励劳动者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从而增加就业。

【参考文献】

1、Porter,P.and G.Scully,Institutional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Growth.Public Choice,Vol.82,17~36,1995.2、[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下册》(中译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武少俊主编,2001年,中国物价出版社

宏观模式 篇3

在房地产领域,政策与市场的关系很拧巴。岁末年初,京沪深等城市房市量价齐升,推涨了房价预期;同时,又恰值地方“两会”相继召开,三地针对楼市调控政策基调的表态均使用了“严格”字眼,广州则强调“坚决”。谁知,楼市却仍在“耍个性”,你归你喊“话”,我归我涨“价”。

税收领域,为抗危机而出的慌乱之策多,不是明减暗增,就是还没充分论证透就急吼吼地推出,结果引来各方反弹。前者如结构性增税,某些地方财政无米下锅,虽然明知这么做会竭泽而渔、掏空税源让地方经济陷入恶性循环,却仍然在无奈之下杀鸡取卵,向企业征收“过头税”的做法正在蔓延。后者如营改增。初衷是“为中小微企业减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但现实却是企业有增有减。而地方政府心里也有一笔“减收账”,那些税负增加企业的补贴,都需要地方政府自己掏钱兜底,这种让财政“抽血”常态化的事,地方很两难。很多事实表明,让地方出现抵制心理的政策措施,地方一般都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来暗暗地架空之、化解之、对冲之。

政策规划与调控已经成为悬在产业头上的“—把刀”。有关部门一旦将某些行业圈定为“政策阳光照耀下的地带”,就往往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举措,而对另一些产业实行较为严厉的税收甚至强行关停并转,表面上是扶持符合发展方向的产业、淘汰过剩或夕阳产业,但现实却往往造成产业逻辑被扭曲,反而催生出被政策、规划注入了过多激素的膨大型产业,外部形势一有风吹草动,立马现原形,泡沫立破。典型的例子比如光伏。

总之,宏调被异化的类似领域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各种负效应的自我曝光,是宏观调控让位于宏观调放的客观推手。而“宏观调放”,恰恰是2013年政策风格新特征。至于这种转换背后的时代背景,则是我们一再强调的国策“再均衡”。作为对前一轮均衡国策的纠正,再均衡的中性化表述下自然隐藏着市场化的倾向。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宏观调放”,正是这种倾向的具体表达式。不理解这一点,就抓不住领导讲话背后的蛛丝马迹。当新一届领导把目光从西柏坡转向深圳时,“改革”的希望呼之欲出:但紧接着重提“摸石头过河”的讲话又难免让人困惑:摸了30年的石头,怎么还要摸?殊不知这已经是进步,其中传递出的隐含信息是,至少没有说什么石头是不可以摸的,毕竟在过去,有些不可摸的石头是人们心知肚明的。这些过去不可摸、如今却可摸的“石头”,恰恰是“宏观调放”的对象。

宏观调控重在“控”,本质是管制市场之权;同理,宏观调放重在“放”,本质是放权。而“放权”是市场化改革的前提。当年改革开放的一个关键背景,就是因为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已经累积起奇高无比的运行成本,唯有“放权改革”,才能化解计划体制成本、突破旧体制僵局。概括过去30年的放权大体上“兵分三路”:一路放权给“个人”,如农民拥有了农村土地承包权,企业家拥有了民企创办权;一路放权给“国企”,这从历次的国企改制可见一斑;还有一路放权给地方政府。31个省市变成31个“地方经营公司”,形成过去30年中国经济万马狂奔的壮观局面。诚然,像货币权、财税权以及这些年使用频率极高的“宏观调控权”,基本还是掌控在中央及其部委的手中。此外,“放权”还意味着“让利”。“权”和“利”的关系往往千丝万缕,因为“利”随“权”走。

如今,市场化改革历经初始阶段的磨砺后,来到了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汹涌的深水区。很多被扭曲的结构,被异化的价格(无论房价、股价还是资源价格),被勾兑的寻租空间,被架空的宏调……归根结底都是市场化不彻底惹的祸。而宏观调放,就是行政放权于市场、政府放权于社会、国企让利于民企等,通过“调放”修正过度失衡的结构天平:换言之,调放是以“看得见之手”的“退”换取“看不见之手”的“进”。至于201 3年宏观调放的主战场,至少可以从两个角度来预判。一是“条”上的调控权重将压缩,为的是给“块”让出更多的创新空间。二是在一些过去看似坚冰的领域将出乎意料的成为调放主攻方向,而这些领域的调放动力往往来自体制外。

具体而言,我们预计,金融领域的调放力度将前所未有。规模膨胀的影子银行是金融市场化不完全的产物,但影子银行的失控,信托市场刚性兑付危机等一系列风险正在搅动金融格局。混业势不可挡,而混业的本质就是去边界化,金融领域原有的垄断墙、玻璃门都将被自下而上的市场力量所拆除,银行寡头躺着也赚钱的日子将一去不返;利率市场化与汇率市场化的步伐将加大,其表达式更多是技术层面的推陈出新。而房地产作为中国政治经济关系最复杂的领域,“三限”之类的计划手段难以维系,房价早已“春色满园关不住”,政策敌不过市场趋势之后,将切换思路,从单纯行政性管控转向财税手段的调放,适度放开房价的同时推出房产税,对楼市进行市场化调整。此外,地方在“铁公基”、社会事业、资源等领域,将对民资民企抛出更多的橄榄枝,虽是形势所迫,却也在客观趋势上加速民资民企的“国民待遇”化。这也意味着新“非公三十六条”的最大推进者更可能是地方而非部委。

不过,“宏观调放”作为2013年政策风格转换的方向与特征,依然面临着力度、深度有多大的问题。事实上,究竟能“放”到什么程度,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利益关系复杂的领域,虽不得不“放”,但推进慢,多以时间换空间。比如房产税的推出,虽然“开弓没有回头箭”,但因为事关众多利益攸关方,注定会成为年度最纠结的措施之一。其次,对那些高度垄断的行业而言,“宏观调放”还仅仅是打开了一条缝,如果不同时伴随着游戏规则的跟进,结果就会出现类似“鸿门宴”的吊诡现象,民资进入基本“输多赢少”。最后,地方作为2013年创新的主战场,更是面临着对手中权力“放”与不“放”的两难。自199年分税制以来,多数地方已经把放到自己手里的权用得花样翻新、炉火纯青,何况,在经济上“还权”越多,留给政府自己的越少,因此难免会有“自废武功”之感。如果说当年中央放权给地方,是因为计划体制运行成本过高所致,那么如今,地方政府手中的很多权力要放给市场、放给社会,则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与胸怀,以及对形势的前瞻性把握。

2月25日。2013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巴塞罗那开幕。会上.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柴洪峰与中国移动副总裁沙跃家共同宣布,即将推出“手机钱包”客户端,并在全国14个省(市)开展试点,为用户使用手机终端进行快捷“闪付”提供便利服务。

2012年,银联与中国移动达成移动支付合作,通过推动金融业与通信业的行业资源共享,为移动支付推广探索模式和积累经验。随着双方台作的持续推进。作为近场支付重要技术的远程发卡和应用管理平台(TSM)已实现双方系统的互通互联,并吸引了中行、邮储、中信、光大、广发、浦发等商业银行首批加人,工行、农行、建行、交行等十余家主要商业银行也启动了相关合作,为移动支付尤其是近场支付加快推广创造了条件。

银联与中国移动台力打造的“手机钱包”,正是基于日趋完善的跨行业TSM平台而拓展的手机支付新应用。用户借助该客户端.将可进行手机“闪付”所需的多种操作,包括金融IC卡申办、账户余额查询、电子现金圈存等。其中。 “空中”办卡的独特功能尤受关注。通过“手机钱包”将可向银行提交办卡申请,并将审核通过的卡片信息下载至专用手机SIM卡,省去银行柜面等传统方式办卡的繁琐。配套使用具备近距离无线通讯(NFC)功能的手机终端,完成办卡和电子现金圈存后。便可在带有银联。闪付标识的终端上快捷支付。

该产品正式推出后.客户将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试点地区的中国移动营业厅。咨询办理专用SIM卡、NFc手机及相关业务。上述加入银联与中国移动TSM平台台作的商业银行均将支持该产品。目前,银联联台商业银行等各方正在加快完善移动支付近场使用环境。全国120万台“闪付”终端逐步覆盖自助售货机、超市、便利店、快餐店等零售场所.以及公交、菜市场、停车场、加油站、旅游景点等公共服务领域。随着产品服务的日益丰富和使用环境的优化,移动支付将以更便捷、遂心、时尚的支付体验,走进更多百姓的日常生活。

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篇4

1 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

教学模式一般包含五个基本要素, 即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功能目标、教学活动操作程序、教学实现条件和教学效果评价等。其中, 教学指导思想是教学行为规范的理论依据;教学功能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 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 也是教学评价的尺度和标准;教学活动操作程序规定了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安排;教学实现条件是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 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的时空组合等;教学效果评价是在特定的教学模式下对是否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进行评价。

2 传统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传统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课堂教学以教师在讲台上满堂灌、学生在台下全盘听为主要形式。教学内容上表现为教师按教学大纲讲解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并通过课上提问和课后习题训练的方式加强学生记忆, 学生也满足于仅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以通过考试为目标。作为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和方式, 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到较系统的理论知识、收获较多的宏观经济相关信息, 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 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样存在着许多弊端,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学观念和教学指导思想陈旧, 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新时期宏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要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由于教师有着对宏观经济学基础内容和理论体系的全面把握, 而学生在学习之前却对其不甚了解,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引导和启发学生理解并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 但课堂教学的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改革要求并不矛盾。“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在宏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有更多的参与, 教师要围绕着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然而,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了教学中“教”的作用, 却恰恰忽略了教学中“学”的重要性, 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尤其是在我国正努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今天, 这种教学模式已越来越滞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 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科学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

2.2 教学功能目标不明确, 学生普遍缺乏学习主动性

传统宏观经济学更加注重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教师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更多地采用单一的讲授法, 虽然偶尔穿插课堂提问和课上训练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但是其问题答案大多为唯一、封闭和定型的, 不能较好地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这种被动的、机械的学习方式, 消极的学习情绪和枯燥的学习氛围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最终造成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学习主体缺位。

2.3 教学方法单一, 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单一, 大都沿袭“填灌式”的陈旧的教学方式, 虽然教学手段已经由原来的板书教学转变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 但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本质上并未改变。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 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把握也只能通过课后作业及期末考试来测评, 而无法实现课堂即时的了解。此外, 在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课堂上, 教师更多是单调地讲授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模型, 虽然其中也有相关案例的讲解, 但是大多数案例已陈旧过时, 带有明显的时滞性, 大部分是反复被引用的国外的经典案例, 而对于国内的热点、焦点问题和比较前沿的经济动态则很少提及。并且, 系统的理论学习之后也没有相关的实践教学部分, 使得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存在严重的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因此,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4 教材内容陈旧, 理论脱离实践

传统宏观经济学教材内容的产生以西方工业大生产为背景, 其形成的经济氛围是充分竞争的市场竞争体制。其中许多理论与我国经济的发展现实并不相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经济理论很难找出现实比照。另外, 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内容以新古典主义学派为主, 而对其他不同学派如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主义、新凯恩斯主义等的介绍比较少, 因此学生不能充分了解到当今世界各国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全貌。而且新古典主义学派的理论推演基于一系列的严格假设, 但这些理论假设非常严苛且与现实现象不完全相符, 导致其对客观经济事实的解释和预测能力有限, 不利于学生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现状、规律和相关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把握。

2.5 教学效果评价不高, 学生的满意度较低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主体多倚重于专家、行政领导和教师自身, 而新时期的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满意度, 强调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应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相联系, 倡导主动、合作、探求的学习方式。一般从以下三方面的指标来考察: (1) 教师教学设计的合理与否; (2) 学生的参与是否积极; (3) 教学过程对学生创造性的激发程度。传统的“注入式”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其教学效果评价中学生的满意度普遍不高。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基于以上缺陷, 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各种信息的广泛传播, 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要求不断呈现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直接挑战着传统宏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 创新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 革新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就成为教师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3 创新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新时期宏观经济学教学应该适应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 围绕五项基本要素反思教学模式操作、总结教学实践经验, 提炼出关于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的基本思路,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创新宏观经济学教学指导思想, 突出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地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强调“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就要求改革传统的宏观经济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现状。创新宏观经济学教学指导思想, 就是要突出教师和学生在宏观经济学课堂参与过程中的“双主体”地位, 转变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教学而忽略学生学习的现象。新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 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精神,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经济学, 其内容较多、理论抽象且逻辑性强, 经常运用数学模型来说明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和阐述相关经济学原理。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忽略学生的主动参与, 教师大都生硬地将抽象的内容灌注到学生的大脑中, 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晦涩难懂、吃力乏味, 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降低了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效率。只有创新宏观经济学教学指导思想, 加强学生在宏观经济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无论是通过案例教学还是启发式教学, 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 实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 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2 革新宏观经济学教学功能目标, 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趣味性

在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过分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受过去应试教学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大多以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为目标。但是,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目标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革新宏观经济学教学功能目标就是要求改变学习主体缺位和学习主动性不强的现状, 确立新阶段的教学目标即实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创新宏观经济学教学功能目标,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要求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通过情景设置、案例分析、交互讨论和模拟实验等多种教学形式, 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互动。学生通过积极地参与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的讨论、学习与研究, 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革新宏观经济学教学目标, 要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最高目的,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敢于用批判的态度学习和研究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 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以适应新时期“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3.3 改善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 规范教学活动操作程序

改善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情景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式, 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宏观经济学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 其应用性和现实意义也很突出。所以教师在继承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上, 应该更多地选择贴近生活的案例或创设特定的经济背景, 将宏观经济学抽象难懂、枯燥乏味的原理与理论转变成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现实案例和生活情境。通过案例教学和情境式教学, 教师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主动发问、善于思考、学会总结。教师也可以选择讨论式教学和研究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和研究式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 教师积极组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并成立讨论小组或科研团队,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模拟实验、教师讲评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在这过程中, 教师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有效设计增强学生的专业敏感度,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提高不仅依赖于有效的教学方法, 而且需要规范的教学活动操作程序。教师需要做好三个环节, 即课前的规划与准备、课上的引导与启发、课后的总结与反思。课前的规划与准备包括案例的选择、资料的搜集和知识的整合;课上的引导与启发要求教师创设自由、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 组织、引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互动交流;课后的总结与反思是对课堂收获和不足的全面思考, 是一个自我修改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此外, 为确保教学活动操作程序的有效实施, 教师应注重加强学生的课前学习, 夯实学生的学科理论基础, 因为只有使其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师才能引导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经济问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才能更好地实现宏观经济学教学目标。

3.4 丰富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实现条件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大都注重基础概念及理论模型的阐述和解释, 比较偏重于理论教学。创新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首先要丰富其教学内容, 宏观经济学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应该遵循“基础+应用”的原则。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 所以宏观经济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技巧,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技巧灵活应用于错综复杂的现实经济社会的能力, 这就需要拓展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 使其与新时期教学目标相协调。另外, 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设计除了注重应用性的加强, 也需要及时反映其学科先进性和创新性, 因此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应适当引入本学科领域最新的学术观点和科研成果。

基于以上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应当适当拓展宏观经济学教学课时, 并且分阶段制定宏观经济学教学目标。配合不同的教学阶段, 教师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和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教学预期。改革教学实现条件, 还要求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作为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的主导, 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 为了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师的整体水平, 应该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或研讨会等活动, 培训或研讨的重点应该集中在理论水平的提高、教学理念的改善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 从而不断改善宏观经济学教师专业素养、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3.5 完善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教学效果评价是检测和反映教师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也是评价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是否成功的标准和关键。传统的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有学生评价、院系评价、教学管理部门评价和专家评价等, 教学效果评价方式较为多样, 但是普遍存在着“重评价、轻反馈”的现象, 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中“反馈”成了最薄弱和最容易被人忽视的环节。因此, 高校应该完善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价反馈长效机制, 一方面能够使教师充分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并不断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另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检测、修改和完善教学模式并使其不断优化。

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 新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应该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这也符合教育改革的根本要求——“关心每个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和体验者, 对于自己是否获得预期学习效果和学习目标等相关信息, 能够给教师以最为直接和迅速的反馈。宏观经济学教学只有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 才能充分体现新时期教育“育人为本”的根本出发点, 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在宏观经济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 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完善与创新, 使之更好地体现现代教育的教学思想,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目标, 从而提高宏观经济学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为新时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理论扎实且具备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摘要: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存在明显的缺陷, 不能满足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和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 严重影响着宏观经济学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弥补传统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的不足, 本文提出了创新教学指导思想、革新教学功能目标、改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郭玉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10) .

[2]贺景霖.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3 (1) .

[3]张慧.宏观经济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 2013 (2) .

[4]甘小军, 王!.当前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J].高等教育, 2013 (2) .

宏观模式 篇5

(一)基本信念危机

主流宏观经济学对市场十分推崇,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发现市场不再是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市场不能按照理论一样解决所有问题,长期以往,人们对主流宏观经济学推崇市场的信念变得不再那么坚定,这是主流宏观经济学现阶段面临着的基本信念危机。现阶段我国经济市场的各种经济行为监管力度明显不足,经济市场的波动性很大,而主流宏观经济学对市场是十分推崇的,经过实践的验证,主流宏观经济学必然会遭遇基本信念危机,而且基本信念危机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二)方法论危机

贯穿主流宏观经济学始终的方法主要是均衡方法,所谓的方法论危机主要是指均衡方法忽略了相应的时间与过程,没有将经济体系的变动性与复杂性考虑在内,这样在实践过程中很难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在经济活动进行过程中,我国需要的是一个市场过程的方法理论,而不是均衡方法理论,方法论危机是主流宏观经济学必然要遭受的危机之一。

(三)形式化危机

在经济学研究过程中,为了科学研究的方便,学者往往会建立相应的模型,在某些情况下,科学模型的美观性和实用性往往是不能兼得的。所谓形式化危机主要是指主流宏观经济学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往往更加注重模型的形式美,却忽略了模型的实用性。经过长期实践,主流宏观经济学研究模型变得更好美观,虽然看似很科学,但其实却变得更加不实用了。近些年来,经济学学者公认宏观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能够很好地应用于经济活动指导实践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却很少,形式化危机是现阶段主流宏观经济学所面临的主要危机之一,而且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危机现状很那得到根本性地变化。

(四)忽视金融的危机

主流宏观经济学存在一定危机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主流宏观经济学并没有将金融危机很好地考虑在内,但在实践过程中,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长期以往,主流宏观经济学必然会面临着忽视金融的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长期以来,主流宏观经济学都采用了“两分法”模式,没有注重金融危机的研究和融入,导致主流宏观经济学缺乏了金融危机的研究,这与实际经济发展需求不相符,长期以往会直接带来忽视金融的危机;其二,主流宏观经济学成熟时期是市场经济环境是较为稳定的,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导致经济学者对金融危机的关注度不高,长期以往面临着忽视金融的危机;其三,传统的主流宏观经济学忽视了市场金融化所引起的收入差距变化,没有对其作用渠道进行深入地分析,这也是引发主流宏观经济学忽视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未来

(一)推进宏观经济学的融合

面临着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危机,首先要推进宏观经济学的整合,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整合,而是一种根本性地变革。一方面,宏观经济学研究与实践应该在同一框架体系中进行,现阶段宏观经济学趋同的一个重要变现就是DSGE模型的出现和广泛适应,在趋同的模型里,宏观经济学能够更好地融合与改革,有利于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宏观经济学研究与发展过程中,主流宏观经济学应该主动接纳和吸取其他非主流宏观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和实践操作,从而在各种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碰撞中促进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快速发展,增加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可行性。

(二)重建危机经济学

重建危机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将金融危机看成主流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使促进主流宏观经济学更好实用、有效。一方面,经济学研究学者要将金融危机“常态化”,即将金融危机作为经济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金融危机可能带来的影响融入主流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另一方面,重建危机经济学除了增加金融危机的重视度,还要逐步重建宏观经济学方法,这就要求宏观经济学学者在研究过程中逐步摒弃传统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型,结合时 展需求创新出更多新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另外,21世纪以来,物理学和数学获得了快速地发展,物理学、数学理论知识的更新为宏观经济学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综合型研究学者应该积极吸取物理学、数学理论研究经验,从而推进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研究进程,增加主流宏观经济学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三、结束语

宏观这一年 篇6

8月14日,世界最主要的评级机构之一标普下调了美国的国债评级。如果往回追溯的话,这是此前美国执行的两次向市场注入钱的计划产生的副作用,这提高了美国的债务水平,而因为政府的盈利能力没有达到预期(也就是缺钱),他们只能靠发行新的债务去填补旧的债务,这些导致了美国债台高筑。

美国的问题出来还不到一个月,更为悲观的欧债危机彻底露出水面。欧洲的流动性匮乏看起来比美国更恐怖。美国的失业率等数据已经企稳,并且在标普降级后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并没有暴涨,相反还下跌了(这说明很多人抢购美国国债,国债价格更高了),美国还是有能力借出新钱。但欧洲的问题看起来则不是这么回事。而欧债的危机还蔓延到了实体经济—因为欧洲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过多,而政府又没有能力全部偿还到期的债券,它们也开始缺钱,缺钱就无法给实体经济贷款。像BP这样的资源公司就抱怨说,它们无法从欧洲银行贷到钱,只能转向美国的银行。这可都不是什么好兆头。

后起之秀中国的表现也不是那么好。由于此前的通货膨胀严重(上半年最高时还超过了6%),这导致政府开始实施紧缩政策,结果就是银行惜贷(它们更加偏向国有企业),而中小企业则很难贷到新的钱。房地产在限制购买的政策下一蹶不振。这还反映到了A股的表现中,在12月14日这一天,A股跌破了十年前的最高点,悲观气氛浓郁。

不过,好在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看起来将到头了(虽然1月份的猪肉价格上扬可能继续影响CPI的表现)。在中央经济会议召开后,一个明显的信号是政府将会减税,而降息也有可能在发行新的1年期央票的时候到来。这多少可以缓和流动性匮乏的问题,而中国的国债看起来还是个市场上的抢手货。

国家财政的两个收入方式,除了债券就是税收。中国主要靠的是税收。美国和欧洲,则更偏向发债。

美国的就业数据显示,其作为第一大经济体首先复苏;欧洲的问题更为严重,现在看来唯一可行的就是要么让问题国退出,要么建立欧洲统一的财政联盟—无论哪一个,都显得困难重重。

欧洲的问题反过来又会制约中国的复苏,特别是股市的复苏。对于中国来说,如果要保证经济速度,就必须放松货币与财政政策—这看起来是个好消息。但是,无论如何,就如同我们看到的那样,世界经济被凯恩斯主义者所把控,这会让经济体一直在复苏—通胀—紧缩—下滑这样的通道中不断徘 徊。

标普下调美国国债评级

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准普尔宣布下调美国国债信用评级,从A A A评级下调至A A+,同时决定把美国信用前景维持在“负面”,这是自1917年评级机构诞生以来美国国债信用等级首次被调降。这意味着美国目前长期国债信用水平低于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其他发达国家,而且在未来两年内信用评级可能会再次下调。

欧洲国家深陷债务危机

先是希腊,它借不到新的钱,导致债券没有人购买,按照希腊政府现在的偿付能力看,已经破产;随后,危机又蔓延到意大利,导致其国债收益率飙升到7%的警戒线(如果意大利的实际借贷成本超过7%的话,意大利也将无法融到新的钱来偿还这些高息的债券了);现在,评级机构又威胁说可能将下调法国的债券评级。

6月CPI增长创3年来新高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4%,为2008年7月以来3年新高。其中,城市上涨6.2%,农村上涨7%;食品价格上涨14.4%,非食品价格上涨3%;消费品价格上涨7.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3%。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上涨0.4%;食品价格上涨0.9%,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上涨0.4%,服务项目价格持 平。

10月多城市房价首现全面下跌

宏观模式 篇7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经济类课程的专业基础课。宏观经济学作为发达市场经济的重要理论之一, 在许多国家成为个人、企业、政府分析经济问题, 做出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对我国也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二、宏观经济学现有教学模式比较与评价

目前, 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主要有案例教学法、研究性教学法 (研究性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等。

(一)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 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 它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案例——理论——案例, 案例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又是教学活动的落脚点, 研究讨论案例需要运用理论知识, 而运用理论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案例, 学生在这其中既学到了理论, 又提高了实际能力。

(二) 研究性教学方法。

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理念, 体现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之中。它要求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 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和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研究性教学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学习科学的技巧, 对教师而言则是一种教学技巧。

(三) 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最早是由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来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他强调启发的目的在于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现代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 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以促进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启发式教学, 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引导、转化, 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 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启发式教学与其说是教学方法, 不如说是一种教学思想, 它不再遵循传统固定封闭式的教学模式, 而是提倡一种开放的, 吸收多种教学方法经验的教学指导思想, 这种与传统单向填鸭式教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启发式教学注重引导, 它将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 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最终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

(四) 教学模式比较与评价。

不同的教学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 具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在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 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素质等因素和条件, 并结合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 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同时, 不同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均有不同程度上的测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上述教学模式均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教 (教师) —学 (学生) 互动关系”, 对于提高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需要指出的是, 各种教学模式除了具有上述提到的特点以外, 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案例教学法存在案例内容的本土化和适应性问题、教师教学经验和方法的适应性问题、学生学习能力的适应性问题等问题。研究性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的要求较高。在该教学法中, 教师可以将一些研究成果运用到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来, 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能力和思维, 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而启发式教学的最大困难在于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宏观经济学读写议教学模式设计

读写议教学法最早是由浙江工商大学于1993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的, 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经过18年实践探索, 已经成为浙江工商大学学校本科教学的一个亮点。实施范围也从最初的文科类课程延伸到包括理工类课程在内的200多门课程, 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可。

“读写议”教学方法是在课程教学目标的指导下, 在学生理解课程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 所实施的一种系统全面的教学方法改革措施。此教改方法彻底改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老师教、学生听”的单向灌输型知识传输方式, 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主体学习观, 唤起学生主体学习意识,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进而达到教学目标所设定的要求。

(一) 读写议教学模式的前期准备。

“读写议”教学模式的前期主要着眼于教学模式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如准备资料、制定规则、班级分组、确定组长。具体的前期设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准备资料。

实施读写议教学模式前, 教师要将宏观经济学的文献资料、视频资料进行汇总、分类, 根据读写议教学模式计划安排, 将资料进行打包、排序, 以备后用。

2、班级分组。

根据上课班级容量将总人数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 每组6人左右, 自愿组合, 人员基本固定, 推选1名组长组织讨论 (组长采取轮换制) 。教师提前布置文献资料, 学生课下准备, 阅读相关资料, 准备文字或口头发言材料。除此之外, 还要选举主持人, 由主持人主持讨论过程, 提醒发言人发言时间。

3、制定发言规则。

各小组的准备工作主要在课下进行, 各小组组长组织本小组课堂讨论, 组长负责维持本组的讨论秩序, 确定小组的发言内容。主题发言阶段, 首先每组组长代表本小组总结讨论的主要观点, 同时其他组员可以随时加以补充发言。每位补充发言的同学发言时间不超过5分钟, 主题发言控制在20分钟之内。自由讨论阶段, 全班自由发言, 可针对讨论主题和其他同学的发言提出不同观点。要求当一个小组发言后, 其他小组必须提出至少一个问题, 发言小组必须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应。强调理性、客观地陈述观点, 每个观点要有理有据, 尽量避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判断和语句。每位同学发言时间不超过3分钟。教师总结阶段, 总结学生讨论、发言情况, 提出改进意见。

(二) 读写议教学模式设计

1、读书。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宏观经济学相关文献资料若干篇。根据图书馆资料情况或文献资料情况, 教师开列出50部宏观经济学专著书目, 学生在本门课程学习期间, 要从教师开列出的若干篇相关文献资料中根据兴趣偏好选取5篇进行阅读, 写出读书笔记及读书报告。读书笔记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作读书札记, 学生可以把自己认为比较正确的理论和观点笔录下来, 并作简短评论;认为不正确或不合理的理论和观点也可笔录下来, 也作出相应的评论。学生在作读书笔记过程中养成边读边记边思考的良好习惯。整本书读完后, 写出读书报告, 对著作作出整体的理论、观点的归纳和评论。此项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写作。

教师指导学生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课程论文。教师开列出100篇宏观经济学类专业论文题目, 学生在结课前根据兴趣偏好选取其中之一写出专业论文。论文写作要求学生必须在论文中展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各种理论和观点的认识, 对不同意见的分析, 以及对这一问题自己的看法。此项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及创新能力。

3、讨论。

此项内容分三种形式进行。其一, 教师根据讲课期间国内外所发生的宏观经济热点问题设计讨论题目, 并给学生提供相关背景资料, 然后根据所学宏观经济学原理进行集体讨论;其二,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讨论题目, 让学生根据所学宏观经济学原理进行集体讨论;其三, 采用问题教学法,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对部分章节中理论歧义较大的内容, 只做简单的几种观点陈述,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讲解, 表述自己的理解并作出自己的理论偏好表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可由此展开辩论。此项内容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读写议”三方面教学方法实践互为补充、互相渗透, 成为一个全面、系统的教学方法范式。经过教学实践, 证明此教学方法的探索是切实可行的。

四、读写议教学模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宏观经济学读写议教学模式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 除了前期准备阶段和设计阶段, 还有后期评价阶段。构建读写议教学模式评价指标体系, 是科学评价宏观经济学读写议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前提条件。读写议教学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应重点从“读书、写作和议论”三个方面加以考虑, 本文选择了3个一级指标, 11个二级指标体系构建宏观经济学读写议教学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如下:

(一) 读书。

主要有阅读对理解课程内容的作用、阅读对自学能力培养的作用和阅读对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作用3个指标, 主要反映读书这个环节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作用与影响。要求学生能够对每一项作用做出直接判断, 即判断阅读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作用大小 (作用很大、较大、一般、不起作用、说不清) 。 (表1)

(二) 写作。

主要有写作对理解课程内容的作用、写作对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作用、写作对归纳能力培养的作用、写作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写作对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5个指标, 主要反映写作这一环节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

(三) 议论。

主要有议论对理解课程内容的作用、议论对表达能力培养的作用、议论对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作用3个指标。主要反映议论这个环节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与影响。

摘要:本文在总结宏观经济学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读写议教学法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并构建读写议教学模式评价指标体系, 衡量读写议教学模式对提高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读写议,教学模式,宏观经济学

参考文献

[1]孔凡义.政治学原理课程的“读写议”教学模式[J].学习月刊, 2010.24.

[2]成新华.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研究性教学的探讨[J].大学教育科学, 2008.5.

宏观模式 篇8

关键词:对比修辞,语篇分析,新闻评论

1 前述

对比修辞学最早是由美国学者Kaplan提出, Kaplan认为根据语言相对论和修辞逻辑理论的研究结果, 语言内部的逻辑思维习惯和修辞惯式是相互依赖的,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区别于其他语言的固有的独特修辞模式和传统。特定语言体系中词语或者段落的顺序是和语言所处文化中的语言思维以及约定语法相互依赖的。Kaplan将这种现象, 即不同语言间的对比修辞, 笼统地概括为“跨语言、跨文化之对比”。按照这一思路,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对比修辞研究理解为对不同语言在语言选择习惯和篇章组织结构方面所存在的文化共性与差异研究。

早期的对比修辞学作为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领域, 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是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其母语固有的修辞习惯和传统对其对二语写作所造成的影响。对比修辞学家们在理论研究之初主要是研究同一研究队形的母语写作和二语写作, 在大量研究之后积累了可观的研究数据和材料, 形成了一系列母语修辞对二语写作影响的研究结果和指导理论。在这之后, 学者们把目光转向了对比修辞的另一方面, 那就是不同语言的人母语写作的研究和对比。通过这种研究, 可以更直观地观测出各自语言的修辞特点和习惯, 从而归纳出不同文化中语篇修辞的民族性特, 对语言的民族特性有了深入了解之后, 才可能更好地提高二语写作水平,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目的, 取得更好的跨文化交际效果。

目前的英汉语篇对比研究主要是对论说文的研究, 本文将对其中的一个内容既新闻评论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新闻评论一般是指媒体或者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和看法, 新闻评论属论说文体, 一般包括社论, 评论员文章等各种媒体评论形式。新闻评论类文章被当作是各个国家中论说文写作最为典型范例之一, 为其他论说文写作设定了标准, 该文体目标读者的范围之广, 直接说明其写作中运用了特定社会中简洁但广为接受的修辞手法。对这一文体的语篇修辞研究将能够帮助二语习得者了解修辞类型所嵌入的文化插入, 在语言习得过程也更加能够对这些差异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了解到两种文化各自的写作修辞风格, 从而提高作者以及读者的跨文化意识, 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本文以目前较为科学的分析模式, 结合对比修辞语篇研究的最新理论, 试图能对英汉新闻评论语篇中的一些典型的修辞学特征进行对比和分析, 其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些分析可以揭示出在新闻评论宏观结构和信息展开模式这两个方面, 不同的语言文化中其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修辞传统所产生的影响。

2 语料结果与分析

本文研究内容语料主要取自中美国著名报刊网站中的新闻评论文章, 时间跨度在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 共32篇, 英语评论文章主要来自《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官方网站, 汉语评论文章主要来自《光明网》和《人民网》, 旨在保证语言的权威性与地道性, 更好地说明修辞使用的异同性。在对比修辞分析时, 为了强调中英文新闻评论语料具有可比的共性, 将语料的选材缩小到各自国内经济和教育两个领域。

2.1 语篇宏观结构

修辞学家Choi曾在研究中提出了英语语篇研究的五种宏观交际单元, 即主题 (claim) 、证明 (justific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 说明 (elaboration) 及结论 (conclusion) 。这些交际单元在语篇构成中具有各自独特的功能, 如主题单元一般用来表述及提出文章的观点看法;概述单元是对主题论点相关内容及背景知识等作出交代;证明单元是对全文观点即主题单元展开论述, 给出相应的论据对论点进行支撑;说明单元的位置通常是在概述单元之后, 主题单元之前, 其具体功能是承上启下, 由概述所涉及的背景和内容过渡到主题单元论点的提出, 结论单元的功能通常都是对主题单元的论点进行重申或者总结, 很多时候结论单元与主题单元都会相互呼应, 前后照应。除了这五个主要的交际单元, 英语文章也保护引申及补充单元, 主要是进一步补充推断性信息或者附加信息。按照这一分类方式, 一篇文章如果从语篇宏观结构来看的话就可以被分解成一系列的交际单元, 这些交际单元之间是如何排序以及如何展开, 正是对比修辞语篇研究的重要内容。正是按照这一理论, 本文将研究所涉及的32篇文章进行分析, 虽然在各单元的微观位置方面有些差异, 但是不论是汉语的新闻评论文章还是英语的新闻评论文章都包括了最基本的主题, 证明以及结论。其各个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基本相同, 即证明部分通常是对主题的支撑和阐述, 结论部分大都回应主题单元, 使观点进一步突出呈现。然而数据分析的结果也清晰的表明, 英语评论的英语作者和汉语评论的汉语作者在文章语篇结构的宏观设置中存在着一定得差异和不同。英语作者在宏观结构安排中更倾向于开篇提出主题, 并且在文章宏观结构上形式也较中文作者缺少多样性;而中文作家在宏观结构上更倾向于先铺垫再引出主题, 在文章中出现“补充”结构的比例也比较大。但是应该看到也有相当比例的中文作者也运用英文评论常见的简单结构组织文章, 而英文作者把主题放在“补充”结构后的数量却相对较少。

2.2 信息展开模式

Kaplan无疑是最早声明汉语篇章组织呈间接发展的研究者, 在其1966年的研究中, Kaplan认为, 英汉写作段落组织方式存在本质差别, 东方语言的语段发展模式是不断扩展的螺旋型 (circular/spiral) , 弧线围绕着主题, 却不直接触及主题, 而是从各个角度间接地表述和论说, 往往到最后才点明主题。英语语段则呈直线形式 (linear) 发展, 语段多以主题句开始, 主题句提出本段的中心内容, 后接辅助句逐步展开, 说明主题句的具体内容, 其间不附加其他与主题没有直接关系的内容。在Kaplan之后, Scollon、Matalene等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结论。

为了进一步在英汉新闻评论中是否也存在Kaplan等人所说的信息展开模式趋势, 本研究中对所选的绝大多数新闻评论文章的语段 (少数极短的除外) 进行了细致分析。在分析过程中, 考虑到并不是所有非直线型段落就一定会是螺旋形, 没有采取直线型和螺旋形进行语段划分, 而是简单的把语段按照直线型和非直线型两类进行划分。这种划分可以将原来被Kaplan排除在外的非直线型非螺旋形段落包含在内, 更好更客观地反映英汉语篇发展模式的面貌。本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英语作者在篇章信息展开模式方面与汉语作者有显著差异。英语作者采用直线型展开模式的人数是汉语作者的三倍多。其中75%的汉语作者采用非直线型信息展开模式, 而英语作者中有67%选择直线型模式展开论证。在对样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 在段落的展开模式上, 英语新闻评论文章中的绝大多数段落是按照直线型段落结构展开的, 只有极小部分 (约15%) 的段落采取较为曲折的非直线型展开方式。英语评论的语篇中有大约一半的文章中各个段落都使用了直线型的段落发展模式。而在采用了非直线段落发展模式的英语评论语篇中, 非直线发展段落最多也不会超过文章总段落数的30%。此相对的是, 在所选的汉语评论语篇中, 几乎每篇文章都采取了直线型与非直线型两种信息展开模式来组织段落, 而其比例也并不像Kaplan所认为的那样以螺旋形为主。所选语篇中有超过一半的评论文章中是以直线型模式为主要展开模式。就所涉及的全部汉语评论语篇段落来看, 直线型展开模式和非直线型展开模式各占总数的45%和55%。

3 小结与启示

通过对32分英汉新闻评论的语篇宏观结构和段落信息展开模式进行量化分析后发现, 汉语作者和英语作者在新闻评论类论说文写作中既有相同的修辞特征也有各自独特的修辞特征, 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 相同的特征要比独特的特征更加突出和显著。整体上来说, 尽管由于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 造成了其各自存在固有文化思维和修辞习惯, 但是英汉新闻评论从整体上来说呈现出同质性大于殊异性的新的发展趋势。究其原因可能是随着跨文化交际不断深入, 英语文化对汉语作者的母语写作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得汉语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也采取简单直接的方式表述观点, 类比论证, 也解释了出现在汉语评论中的多种修此模式交错使用的现象。由此也可以进一步论证写作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 而是一个受到语言文化环境和语境影响的复杂活动, 写作活动本身也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会随着外部语言文化的变化而灵活的变化。

宏观模式 篇9

一宏观调控下行业整体发展情况

(一) 一线城市房地产业情况

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 房地产企业早已经感觉到了危机, 而这种危机可以追溯到2007年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攻坚阶段。当时的房地产调控其实已经有了一些效果, 但随后发生的2008金融风暴, 让宏观调控的努力付诸东流, 4万亿的经济刺激, 使得地方政府和地产企业都大力投入到基础建设中来, 以期达到通过房地产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目的。为此, 地方政府还背上了大量的债务, 并最终导致2011年的开始的严重的通货膨胀, 中国经济面临了新的问题, 这个时候, 国家再次出台了房产调控政策, 希望通过限购、增设房产税等措施打压地产市场。调控中, 当然也有一些政府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减少等等, 但是目前, 政府仍然愿意放弃一部分利益来维护市场和社会的稳定。

(二) 政府项目情况

金融危机时, 政府项目大量上马, 地方政府为此债台高筑, 并最终导致通胀, 原本回款率不错的政府项目, 如今也面临挑战, 不再被认为风险小, 很多建筑企业承接政府项目时, 态度也开始谨慎。

(三) 保障性住房情况

政府在严厉的房产调控政策下, 仍要保持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这就需要大量建设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可以在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同时, 带动投资和消费, 保证房地产业不会受到调控的巨大冲击。而且保障性住房投入市场以后, 房价会逐渐回归到一个正常合理的水平上, 普通民众能够通过贷款买得起房, 这个时候, 国家会放松地产政策, 把调节房价的任务交给市场, 让房地产市场真正健康运行。

二影响企业改革意愿的因素分析

现阶段影响企业经营模式改革的因素很多, 通过使用一些企业管理软件, 分析企业特征变量与经营模式改革意愿之间的关系, 得出了四个影响企业改革意愿的主要因素。

(一) 企业资质

企业的资质越高, 面对宏观调控时, 越能抓住机遇, 改革经营模式的意愿也越强烈。愿意改革的这类建筑企业, 往往是一些经营情况良好, 规模较大的建筑业骨干企业, 他们顺应经济周期和政策调控的能力比较强, 能够主动的调整好经营模式, 提前预防一些问题的发生, 所以在受到宏观影响时, 往往改革意愿强烈。

(二) 企业经营满意度

建筑企业对自身经营环境越满意, 想进行改革的意愿就越小, 现在的建筑施工企业, 随着政策的越来越紧, 经营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情况下, 希望改革的意图也会变得强烈。在满意度中, 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影响经营满意度的因素。

1.行业竞争。

房地产行业多年以来一直是在高速发展, 产生了大量的建筑施工企业, 当国家出台调控政策时, 建筑施工市场的份额也相应减少, 在僧多肉少的情况下, 企业面临更强的竞争环境, 不正当竞争变多, 竞争无序, 使得一部分企业开始考虑转变经营模式。

2.经营风险。

企业为了获得施工业务, 往往会使用一些给自己造成风险的手段。企业经营风险主要包括:投标报价的风险、合同风险、垫付资金的风险、建材价格的风险等等。这些问题不改善, 企业的经营风险就很大。

3.政策支持。

在建筑企业的经营活动中, 政府的支持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政府只有创造出良好的经营环境, 让企业安心发展, 企业才能健康成长, 尤其是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 企业改革的意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此的态度。

(三) 资金实力

企业要进行经营模式的改革, 资金是必不可少的。资金实力越强的企业, 越愿意进行改革, 因为他们的抗风险能力越强。国家收紧银根, 让自己面临了资金紧张的局面, 这也直接制约了建筑企业, 尤其是中小型施工企业的改革进程。

(四) 信息化水平

在信息社会, 信息化已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只有快速及时的获得市场信息, 才能做出合理应对, 增强企业盈利的能力。在信息化发展水平高的企业里, 绝大部分都认为企业经营模式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三企业应对宏观调控的短期和长期策略

(一) 短期规划

1.控制新项目。

接项目时要做好投标报价, 亏本的项目绝对不能接, 在保证一定的经营规模的情况下, 把好项目准入关, 从源头杜绝亏损。

2.加强清收工作。

对应收款项要及早的催收, 减少拖欠问题, 做好在建工程款回收的履约工作, 尽可能提高在建工程款的回收率, 完成每年的回款目标和清收任务。

3.加强内部风险控制。

对风险较大的项目要及早的列出来进行管理, 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梳理, 收款计算要专门落实, 对存在资金隐患的项目做出风险预警, 做好企业内部的监督控制工作。

(二) 长期规划

1.控制成本, 提高产值利润率。

企业项目的管控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 在将成本管理做好的基础上来压缩管理成本。这样做既能满足企业内部市场的需要, 达到全面覆盖, 又能拓开外部市场, 增加赢利点, 否则企业就会做得多亏得多。

2.加强工程质量预控, 提高工程质量。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保障, 只有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 加强材料的把控, 完善施工水平和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严格的质量问责制度, 坚持各工序的互检, 才能最终把好质量关。

3.做好技术创新, 提升企业竞争力。

随着建筑科技含量的增加, 施工难度也随之加大, 工程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要求越来越高, 这种情况就需要建筑企业制定长效机制, 加大自主研发的投入力度, 促进技术的积累转换, 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质和量,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4.完善信息化建设, 增强管控能力。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 只有将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结合起来, 收集处理企业信息, 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只有获得准确的市场数据, 企业才能发挥经营优势, 提高管理水平。

四可行的改革模式

(一) 市场渗透模式

它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充分发挥施工总承包的竞争优势。企业除了进行国内市场的开发, 还可以做国际市场。这类建筑施工企业资金实力本来是比较薄弱的, 在国家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的情况下, 企业就更难获得资金, 无法进入新领域。但这部分企业还是有一定的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较强竞争优势, 所以, 这些企业可以集中资源, 开拓施工总承包市场。

(二) 一体化模式

在技术、人才、资本实力等方面条件较强的企业, 可以进行一体化经营模式的改革。一体化模式分两种:一是横向一体化经营模式, 也就是利用自身资源优势, 通过兼并或收购其他一些资金短缺、市场萎缩的建筑企业, 提高市场占有率, 扩大经营规模, 让企业较快的发展。二是纵向一体化, 就是以建筑业为核心, 分别向上下游, 即预制件、配套设施等产品以及房地产、物业管理等领域发展, 形成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格局。

(三) 多元化模式

目前选择多元化经营模式的建筑企业比较少, 因为这种模式要求企业自身的实力非常强大, 并已经完成了一体化经营改造, 但这种模式可以作为企业战略发展的目标。多元化模式的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 国家的宏观调控对其的影响不会很大, 企业可涉足制造业、医疗、教育、服务等各种产业, 采用多业并举的策略。

(四) 专业化模式

区别于大企业的发展模式, 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条件限制, 走专业化发展模式是更恰当的。企业可选择钢结构、地基基础、装饰等热门专业发展, 走精品、特色的发展道路.这样就可以避免与实力雄厚的企业产生竞争, 还能在企业现有技术和施工水平的基础上开拓新市场。

五结语

在当前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形势下, 企业必须要做到提前预测、主动调整, 目前中国建筑企业经营业务不稳定, 管理环境多变, 资金的调配复杂, 建筑企业只有采取结合自己的特点, 采取适当的经营模式, 才能在高压下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健民.宏观调控下浙江建筑企业经营模式改革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 (理工版) , 2006, 19 (3) :409-413.

宏观模式 篇10

经济新闻从其发展前景来看是很有前途和潜力的, 它作为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出现是时代的召唤, 历史的必然, 也是新闻现代意识的体现。客观形势要求新闻报道在反映社会性经济问题时, 增加理性的思考, 从多侧面多角度全面考察经济事实的内在与外部的联系。但是作为经济新闻, 它应服务于大众, 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它。“以人为本”的报道与创作, 无不要求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 要学会打造经济新闻的立体化模式。

开拓角度, 宏观取材

社会主义经济包括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四个领域, 然而, 经济新闻在报道具体经济工作时, 往往容易就生产谈生产, 与其他三个领域很少联系。因此说到经济新闻, 有人就会把它与农业“四季歌”、工业“三部曲”联系起来, 认为经济新闻就是“政策条文+措施办法+数字效果”的计划报表式的报道, 象八股文一样枯燥无味。经济新闻要进一步开拓新角度, 不断扩大报道面。

理性分析,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所谓新闻的分析性, 就是全面深刻地把握事物的本质, 对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进行充分阐述的种报道形式。相较于其他新闻表现方式, 分析性新闻更侧重于通过运用综合分析、解释、预测等方法, 它既有新闻述评的透彻犀利, 又兼新闻综述的全景式勾勒, 也具思辨性新闻的深度, 而又不失其客观性。

1. 理性表达媒体思考

正确解读经济事件是做好分析性新闻报道的基础。通每一项经济政策出台, 每一个经济事件发生, 每一种经济现象流行, 媒体就此作些背景或者条文解读, 分析一下事情的成因或来龙去脉, 以让公众获得更详细、更清晰的信

容, 同时经济新闻大量的数据罗列, 以及它的枯燥, 却很难吸引更多的读者。本文通过对经济新闻前沿的宏观取材, 然后到中间的理性系统分科, 最后到下面走进读者的描写, 致力于打造创作经济新闻的立体化模式。

息。但笔者认为, 让公众“知道”仅是解读的第一层面, 仅仅是一般信息提供层面。真正成功的解读, 必须有第二个层面, 即在解读中, 更多地体现媒体的思考, 并表达这种思考, 进而让受众自己进行“思考”。通过这种自我思考, 提升受众对经济事件、现象、政策的判断和认知能力, 以更好地理解各种经济政策、经济现象, 形成共鸣和合力, 同时也达到了分析性新闻的初衷。

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新的形势下, “理性”正在成为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报道的思想方法。坦率地讲, 做经济新闻报道时常会面对很多诱惑, 坚守理性意味着经常要舍弃浮夸的噱头, 远离无聊的炒作, 能从纷繁芜杂的新闻事件表象中找到内在脉络, 更看重的是长远的社会的利益而不是只顾眼前, 逞一时之勇, 图一时之快。而对新闻的原则态度和客观公正的立场就是坚持理性的基点。

以人为本, 贴近读者

人是社会的主体。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新闻, 多是由人的活动引起的。人的欲望与需要是经济活动的出发点, 也是经济活动的目的和归宿。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 也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尺度。经济新闻同样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树立人为本的思想

当今时代是竞争的时代, 经济新闻也有其竞争性, 还有把握住人的心理, 才能赢取更多的读者。这就要求每个经济新闻工作者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 让自己的报道吸引更多的读者。经济报道应以人为中心, 把人在经济活动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所求充分地表达出来, 抓住经济主体人的一切活动, 把写人与写企业发展、经济演变共同融于新闻中, 让读者在读经济新闻的过程中感觉是在与人对话。

2. 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匠心独运

经济报道应以明晰、生动、准确、迅速见长。既要避免因报道蜻蜓点水、掠影而言之无物, 又要避免因报道枯燥冗长, 严辞艰深而拒人千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群众, 将经济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经济新闻采写中, 处理业务性与新闻性这对矛盾时, 新闻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业务性服务于新闻性。有些记者把大量经济学术语堆砌在报道中, 以为这就是以深度见长的经济报道, 结果适得其反。专业术语的业务性很强, 许多外行人对它十分陌生, 如果我们在写新闻时注意用通俗的描写, 就会使读者顺利地接受我们地宣传。运用好通俗、易懂的语言描写专业术语是经济报道贴近读者的重要手段。

3. 以经济新闻的实用性和服务性贴近生活, 贴近读者

作为经济新闻, 要想充分展现其真实性和服务性的一面, 把最前沿的东西写出来, 必须带领读者“回归新闻现场”。这个现场, 是企业的生产现场、职工的生活现场、企业家的调研现场, 把最有趣的东西传达给读者, 让他们对经济政策、经济活动有所感应, 进而吸引读者。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 经济主体也越来越普及化, 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参与经济的发展。经济新闻作为连接经济主体人与读者的纽带, 应该在客观反映经济事实的基础上, 更加关注的是对人的探讨。作为经济新闻应该打造立体空间话的模式, 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和读者。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新闻学专业)

如何分析宏观环境 篇11

宏观环境分析法的涵义

宏观环境分析着眼于社会(Society)、技术(Technology)、经济(Economy)、生态(Ecology)和政治/法律(Politics)等五方面,因为这些因素影响着行业和企业的竞争力。这些因素往往被认为超出了单个企业的直接影响范畴。

分析家通常把环境划分成三个层面:大环境、经营环境和内部环境。图1展示的是每个层面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本分析方法能让你理解在所有层面上发生的事情。

管理者必须意识到这些环境层面,懂得它们所包含的因素,尽量理解每个因素以及所有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组织的业绩。大环境范围广泛,对组织及其战略的意义深远。通常认为,这些含义超出组织的直接影响范畴,比如说,政府的作用以及政府对某一行业的立法。

大环境可以划分为几大部分。一种有效的划分就是STEEP分类方案,此类方案还有PEST、PESTLE、SEP-Tember、STEEPLES等。重要的不是选择哪个方案,而是意识到你作全面分析时不能忽视的一些主要方面。

表1显示的是几个关键变量,它们都出现在图2确定的每个STEEP要素下面。STEEP各部分并不相互排斥,各部分之间的界线是可以改变的。问题、事件或利益相关者实际上一次可以经历几个阶段。

环境条件影响整个决策管理过程。组织不是在真空中经营,而有效决策管理的关键是能让做出的决定使所采取的行动与环境协调。在某种程度上,组织的内部条件尤其是它的优劣势、资源和实力将决定行动的成败。同时,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受制于外部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企业可以改变环境,使之有利于自己,或者采取措施使自己受到的损害小于竞争者。

宏观环境分析法的优点

宏观环境分析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它明确提出了管理高层面临的任务,其思维超出了当前的活动和短期的范畴,但依然与目前的短期活动保持联系。STEEP方法能够让决策过程认识到外部发展的重要性和相关性。

组织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如何准确解读宏观环境、如何作出回应。因此,管理者必须谨慎考虑由谁来收集信息,如何组织和运用信息流—组织内部的专家组成的跨功能小组往往能够有效地进行宏观环境分析。得到管理高层的支持与鼓励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当然,建立合适的支持体系也对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组织的决策者必须在STEEP的条件下制定结构化方法来识别和分析相关的趋势、事件和股东的期望。这包括对企业的业务及行动规划所涉及的环境变化进行系统性评估,在组织的决策水平上可以做到这一点,也可以通过突出功能的方式实现这个目标(例如营销经理的新产品,政府关系部门经理的游说战略)。

为了实现宏观环境分析的目的,分析必须“符合”组织的战略、文化、规划流程以及决策者的独特风格。此外,成功的宏观环境分析也需要符合决策者的信息需求。当然,这些信息需求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你要根据这些变化对宏观环境分析作出调整。如果行动和评估都做得恰到好处,有效的宏观环境分析对竞争力是有积极影响的。长期来看,适时的行动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宏观环境分析法的缺陷

几个实证研究表明,宏观环境分析的STEEP法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很难有效地操作。不同的宏观环境背景也会对分析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宏观环境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往往分成以下几种:

◎解读。组织的决策者常常难于界定他们的宏观环境是什么,难于解读宏观环境变量所产生的具体类型的影响,对组织选择作出的有效反应的本质也难于解读。在解读宏观环境要素方面存在的不足包括:不能组织有意义的研究,不能显现经济影响,不能综合长短期的启示,缺乏管理高层参与分析,难于把潜在的机遇转化成行动规划以及挪用精确分析所需要的时间和资源。

◎缺乏准确性和不确定性。这类问题包括分析结果不精确、对结果的不信任,原因是存在太多的含糊与不确定之处。这可能是因为很难对宏观环境事件及其趋势进行描述,难以用恰当的语言来恰当地描述不确定的内容。此外,对STEEP的影响力、社会与技术的变革和发展趋势也很难作出准确预测。

◎短期性。很多决策者不喜欢现在把“真”钱花在明天的投资上,他们主要关注短期的事情。STEEP的很多变量需要很多年才能发生变化,常常比组织中的分析师和决策者的任职期限长。

◎不被接受。宏观环境分析的价值不被接受,这可能是由于管理层对该分析的价值缺乏理解,难于鼓励部门管理者运用该分析结果,加之他们抵制改变预测的方法。此外,在管理者中普遍存在这样的观点,即,他们已经是这个过程执行和管理方面的专家。另一个相关的问题是,没有把STEEP的分析与竞争的含义联系起来。使用这个方法的主要目标应该在宏观环境分析的基础之上认清其对组织的竞争意义。

◎感知错误。管理层的视野有限,或者对宏观环境的感知有偏差,比如,从国家角度看问题,而不是从全球角度看。

◎多样化的企业。人类的弱点、已有经验和偏见都能对宏观环境分析产生影响,特别在跨国环境下更是如此。因为母国的偏见和态度往往让组织把自己的经历、观点和理解加在变量上,而变量发挥作用的方式不被STEEP因素所理解或支持。

如何操作

你所界定的宏观环境范围包括分析的宽度、深度和预测广度。宽度指的是所收集的宏观环境资料的主题范围;深度决定了所收集和分析的STEEP数据详细的程度;预测广度通常跨越短、中、长期,并受相关组织所处的特定环境的制约。

为了确立宏观环境范围,要从以下各方面来核查组织的战略规划:地理范围(竞争的区域和不竞争的区域),产品或服务范围(细分市场、种类),承诺固定资源回报的时限、技术与创新,资源的来源(人力资源、资本以及其他财务资料与原材料),管理问题及弹性。请注意,这个过程的目的是执行任务,但同时受到现有资源的制约。

一旦确定了宏观环境范围,STEEP的五个部分可以用下面的五步法来进行分析。

步骤一:了解正在分析的细分环境

细分环境中的主要事件及趋势是什么?在不同的STEEP范畴里,事件是很重要的。趋势是事件发生的总走势及过程。比如说,在社会细分环境里,你要注意掌握工作与娱乐、消费与储蓄、教育、旅行、宗教活动以及家务的发展趋势。

支持这些趋势存在的证据是什么?掌握支持趋势存在的数据或证据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这些趋势的发展方向及变化情况进行不断的监控和预测。

历史上,这些趋势是如何演变的?如同产业、产品和组织一样,趋势也有明确的生命周期—起步、发展、高潮和衰退。你需要认清趋势位于其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了解趋势的周期对于认清它们以后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趋势出现的变化和骚动的性质及程度是什么?趋势是根据变化率、大小和分级来波动的。趋势的变化率要求你集中精力注意趋势在生命周期中是加速的、减速的,还是保持静止不变的。趋势的大小看的是趋势展开的程度,以及它是否在或大或小地影响着或多或少的群体。趋势的分级看的是趋势与其他趋势之间的关系,以此来了解焦点趋势是否在影响其他趋势,或者被其他趋势所影响。

趋势对组织的影响属于哪一类?从概念上讲,趋势对组织的影响有三类:

◎消极影响。这与影响组织实现目标的能力有关。此外,这些影响也妨碍组织执行当前的战略,加大执行现有战略所产生的风险,提高执行这些战略所需要的资源水平,或者认为这个战略不再适合。

◎积极影响。这些影响与组织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相关。这类趋势会支持或强化现有的战略,增加组织实施可执行战略的可能性,或者在组织现有的任务框架内,一个或多个战略发生变化的时候,提出可利用的新契机。

◎中性影响或零影响。这可能是起稳定作用的因素或是不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也可以让决策者对自己的战略更加充满信心。

步骤二:了解趋势间的内在关系

趋势间的内在关系是什么?想要了解内在关系,你要认清STEEP的不同部分和子部分的影响。看看在哪些领域里,趋势暗示着要对预期的演变路线进行重新界定或更改,它们在哪些领域里相互补充。

趋势间的矛盾是什么?趋势往往此消彼长,相互抵制。例如,人们在更加勤奋工作的同时,也在寻求工作之外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步骤三:把趋势与议题联系起来

对一个组织或产业来说,不是所有的趋势都是同等重要的。有些趋势会直接影响组织,而另外一些趋势对组织的影响微乎其微,这要取决于它们与组织的战略和执行情况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机敏的分析家会认清那些对组织的目标影响最大的趋势以及各种趋势的组合。最重要的趋势被界定为组织的“议题”。

步骤四:预测议题的未来发展方向

评估基本要素。要想预测“议题”里的一个趋势或一系列趋势的未来变化动向,需要对议题后面的推动因素进行分析。你必须具备分清表征与原因的能力。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工作,因为推动因素往往相互抵消,而且同时朝多个方向发展变化。一旦准确地识别了原因,就能作出议题演变的多种预测。

对议题作出多种预测。为了避免单一预测带来的局限性,制订多个预测方案或预测情景是很有用的。每个情景都代表着围绕已被认清的趋势所形成的对未来的不同看法。比如说,为议题发展确定一个最佳的、最差的和中性的案例情景。然后,针对情景提出一系列问题,来测试它的准确性,如:推动趋势发展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这些要素继续推动的可能性有多大?

步骤五:推导启示

宏观环境分析应该有助于组织的战略规划,应该为规划的形成提供信息。从分析中得到的启示应该集中在三个方面,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 1. 围绕你们产业及产业内的任何一个战略群的结构性力量; 2. 它们如何影响你们组织的战略; 3. 它们会怎样影响竞争者的战略。

这类评估应该为确定未来战略提供重要的信息。

本文改编自《决策的10个工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闫敏yanmin@guanlixuejia.com

宏观模式 篇12

一、应然目标:以刑事司法二元体系下的少年司法理念为依托

毋庸置疑,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工作属于广义少年司法体系中的一环。在中国目前的条件下,如火如荼推行的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工作模式在多大程度上不是一种“戴着脚镣跳舞”式的“自娱自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少年司法的理性认识。我们应以革新发展的眼光,牢牢固本于少年司法的对象群体———青少年这一具有特殊社会价值和法律价值且需要特殊关照的社会群体,将该模式置于独立的少年司法(尽管中国尚未建立独立于成人司法的少年司法制度)前瞻视野中反思远瞩,否则很容易偏离初衷而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当前刑法学和刑诉法学的专家们试图把零散的、有关未成年人司法处遇的法律条款生硬地放进成人司法体系中,既可以说这是一种权宜之计,也可以说这是对少年司法本质属性的一种误认,是不承认少年司法所独具的基本原则、理念和体系架构。”[1]

传统司法对象的着眼点仍然是刑事司法一元体系下的犯罪人整体,青少年被视为穿着小号衣服的成年人,没有从成年违法犯罪人中独立出来。我们需要转换视角,把目光聚焦于刑事司法二元体系下有别于成年人的特殊对象青少年群体,以少年司法理念作为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模式构建的应然目标和理念。

第一,国家亲权理论。作为少年司法最重要理念之一的国家亲权理论源自于拉丁语的Parens Patriae一词,其字面含义为国家家长,深层意蕴则是国家居于无法律能力者(如未成年人)的君主或监护人的地位。国家亲权理论有三条基本原理:(1)儿童期是一段具有依赖性、充满危险的时期,其间,监管是生存的基本需要;(2)家庭在儿童监管中居于首要的地位,但是国家在儿童教育中起着首要的作用,并且当家庭不能提供充足的养育、道德训导或监管的任何时候,国家应当进行强有力的干预;(3)当儿童处于危险境地的时候,政府官员有权决定何为儿童的最佳利益[2]。根据该理论,青少年不当行为的责任(包括刑事责任)理所当然地部分分担为国家责任、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并且当青少年的父母因其监管不力而失职或者失去父母时,国家天然地承担起对青少年的监管和保护义务,但其职责不是报应和惩罚,而是诊断病因并对症下药。显而易见,国家亲权理论蕴含着国家对青少年的“脉脉温情”。这种“脉脉温情”应该蕴含和体现在我们构建的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工作模式中:国家权力机关和社会不应该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强制管控姿态介入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工作模式中,必须以一种父母特有的宽容和谅解的姿态体现对青少年个体的尊重和关爱。

第二,青少年之“践习许可”期。践习许可,或称见习驾车许可,即指对达到一定年龄、具备相应能力的人予以的驾驶机动车辆实践学习的许可,待其通过相应的考试后,方能正式领取驾驶执照。处于向成人阶段过渡的青少年,除了因神经系统和大脑发育程度导致的生理心理的不成熟及辨认和控制能力不完全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社会化程度的不足。从生物人到社会人,从感性人到理性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将社会规范内化、不断汲取经验走向成熟的过程。但是,立法无法规定成熟,成熟需要实践。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就像等待正式领取驾驶执照的上路新手,发生点儿事故往往在所难免。“绝大部分少年罪错行为是限于青春期的,也就是说,只要罪错少年能挺过这个阶段,他们未来的生活机会没有被终结,那么,他们就完全有望发展成为一个有益社会的公民(至少不是罪犯)。”[3]面对这一任何人都不可避免且发生或可能发生罪错的人生历程,要“非常注重对犯罪原因的理性关照,尤其是着眼于理智地看待少年社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客观风险……注重教育,注重帮助,注重化解,以及刑罚宽缓,尤其是强调法律适用的善良秉性,而对‘以恶报恶’的传统古典报应主义刑罚理念予以根本的摒弃”[4]。青少年在青春期的不良行为常被看作是一种“正常”的成长现象,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工作模式绝不允许用成人标准的强权肆意抹杀其践习成长的权利,而是需要合理界定哪些罪错行为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践习许可”期之行为,合理区分有针对性地给予青少年以适当处遇。

第三,青少年之特别保护。青少年之特别保护指鉴于青少年身心特殊性及突出的社会价值,国家应当给予青少年超过一般社会群体的特别保护措施与策略,以契合青少年身心的特殊性,适应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特殊需要,保护青少年突出的社会价值。青少年之特别保护,意味着青少年与成年人之间的重大差别:具备成年人的体魄却不具备成年人的成熟,社会化程度尚存较大缺陷。这就决定了对青少年处遇的人性假设因其社会化不足只能做“感性人”假设,与之对应,对“感性人”的青少年绝不可简单贸然地采用“自由意志”的“理性判断”。少年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需要与成人全然不同的理念和规则来规范,继续用成人司法的标准来处置少年法律事务应当被认为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粗暴。这个差别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是建立独立的少年司法制度的根本依据,不能因成人社会的话语霸权而遭到否认。质言之,特殊保护就是对未成年人的司法处遇要有特殊的理念,特殊的组织,特殊的法则,特殊的程序,特殊的手段[1]。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工作模式需要考虑到青少年身心的特殊性,以保护为终极目的而非一味惩戒。

第四,最佳利益理念。所谓儿童最佳利益,又称儿童福利,是指未成年人不应为其不当行为接受惩罚,相反鉴于其年幼无知的现实,各国政府提供高效的儿童保育、矫正、教化等措施来纠偏[5]。《儿童权利公约》第3 条第1 款规定:关于儿童的一切行为,不论是由公私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或立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佳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最佳利益理念要求青少年生存所依赖的所有权利均需最大可能地予以满足,任何漠视、侵犯或可能侵犯青少年权利的言语行为均被无条件地禁止。最佳利益理念不仅适用于尚无不当行为的青少年,更应适用到有不当行为的青少年身上。有不当行为的青少年在现实中实质上处于弱势地位,对有不当行为的青少年进行相应处理时,不能打着惩戒、纠正的旗号侵犯青少年之利益,更不能在“教育帮助”的名义下剥夺其应有之权利。对青少年为一切之行为必须考虑其作为特殊群体的最佳利益,脱离最佳利益这一理念的理论、制度抑或其指导下的行为都毫无例外地失去正当性而最终对青少年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在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工作模式构建中,最佳利益应该始终是我们遵循的准则和目标。

二、反思与整合:价值取向相左的理论依据

(一)社会控制理论及其评析

通常认为,社会控制理论是解释和实施中国当前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的重要依据。社会控制理论又称社会联系理论、社会键理论(social bond theory),是美国著名犯罪学家特拉维斯·赫希(Travis Hirschi)于1969 年出版的《少年犯罪原因》一书中提出来的。赫希认为,任何人都有犯罪的倾向,如果不进行控制的话,任何人都会进行犯罪。青少年犯罪是个人与传统社会的联系薄弱或破裂的结果。社会联系是指个人与传统社会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一般通过社会机构表现出来。赫希认为,社会联系由下列四个方面组成,这些方面可以用来解释青少年犯罪产生的原因:(1)依恋(attachment),这是阻止青少年犯罪的情感因素。依恋是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感情联系,主要包括对父母的依恋、对学校的依恋、对同辈朋友的依恋,对正常人来说,这种感情联系是犯罪的重要抑制因素。(2)奉献(commitment),这是阻止青少年犯罪的成本因素。如果人们为了顺应传统的生活方式而花费时间和精力,致力于传统的生活、财产、教育、名誉等活动中,就不大可能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其原因在于犯罪的成本太高,当然这种犯罪的成本包括失去已经获得的财产、教育、名誉等,也包括可能获得的预期。(3)卷入(involvement),这是阻止青少年犯罪的时间精力要素。卷入即花费时间和精力参加传统活动。赫希认为,卷入传统活动(如传统的工作、运动、娱乐和业务爱好、学校学习等),会将个人从犯罪行为的潜在诱惑中隔离出来,使得个人没有时间和精力感知诱惑,考虑和从事犯罪活动。(4)信念(belief),这是阻止青少年犯罪的道德因素。信念即对共同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的赞同、承认和相信。如果缺乏或者使其削弱,个人就有可能进行越轨及犯罪行为[6]。

不可否认,社会控制理论在解释和实施中国当前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工作模式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必须明确的是,这一理论具有缺陷:

第一,社会控制理论存在着单一因素分析的缺陷。赫希援引了犯罪学古典学派自由意志或理性选择的观点,强调人是理性的动物,当种种情境有利于犯罪时,犯罪自然就发生。然而,社会控制需要其他情境因素的配合才会发生,这里的情境因素是指控制犯罪的条件及机会因素,这些情境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即便控制青少年犯罪的每一个单一条件都具备,如果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不能形成良性互动,则犯罪控制的效果很难真正达到[7]。同时,社会控制理论仅仅关注社会因素,没有认识到青少年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犯罪原因异于成年人之处,忽略了青少年致罪的个体因素,片面性明显。

第二,社会控制理论体现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制度性控制取向,强制性有余而温情不足。青春期发生不良行为通常也被认为是青少年的一种“正常”成长现象,而大部分青少年在度过青春期后并不会把不良行为带入成年期,这被称为青少年不良行为的“自愈”[8]。但社会控制理论指导下构建的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工作模式通常不会等待青少年自愈即会采取措施,难以体现对重点青少年的宽容。自上而下的制度性控制不但严厉而且采取措施的对象宽泛,即使部分青少年尚未达致严重不良行为或犯罪行为也会被采取相当严厉的措施,“具有超前干预的预防犯罪措施所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早已经受到犯罪学中的经典理论—标签理论(labeling theory)的深刻‘提醒’”[8],个体极有可能因标签效应成为人为制造的犯罪人而成为该理论的牺牲品。

第三,社会控制理论把古典学派的自由意志或理性选择的假设作为其理论成立的前提,但该前提值得商榷。如果说成人犯罪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运用自由意志或理性选择进行解释尚有一定合理性的话,将其运用在解释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上则未免牵强。青少年除了具有尚不成熟的身心特质外,还具有社会化程度欠缺的特点。青少年犯罪多是被决定而非理性选择的结果。以社会控制理论作为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工作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不可避免地将青少年作为成年人看待,多带有对待成年的惩戒色彩而失却对待青少年的温情。

综上,自上而下的制度性控制取向的社会控制理论虽然也注意到了社会因素在青少年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中的作用,但是其人文关怀、人道主义的精神特质缺乏,较难契合少年司法的相关理念,有待完善或改进。

(二)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及评价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最先于20 世纪70 年代在美国发展起来。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认为,应当重视在问题中的个人的社会网络以及获得支持的程度,协助个人发展或维持社会支持网络,以提升其因应生活压力事件的资源。而资源又可区分为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前者包括个人的自我功能和因应能力等,后者指个人的关系网络广度与网络中的人能够发挥支持功能的程度。社会网络干预的目的在于强化个人的社会资源,以增强个人的社会整合度,协助个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9]。

犯罪学理论认为,青少年犯罪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青少年个体,也关注青少年所处的环境因素,对犯罪原因的解释较为全面;该理论强调个体与社会的互动,较之于从上之下的强制性单一控制其人文关怀要浓;个体在该理论之中具有独立的主体地位,凸显青少年群体独立的价值。概言之,该理论以青少年个体和社会情境的人本支持为取向,以其为依据构建的青少年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工作模式应较能体现少年司法的诸种理念;但不可忽视的,由于该理论过于聚焦问题中的个人,宽仁有余而矫教不足,没有考虑到重点青少年群体的不成熟、任性、需要一定的管教等特点,仍然需要予以补正或完善。

(三)适当整合与完善:价值取向上的互补

综上可以看出,社会控制理论与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具有价值上的互补性和兼容性,且二者结合可以达致“宽严相济”、帮教适中之要求,故笔者赞同曾培芳教授的整合观点:社会控制理论的出发点是社会对个人的规范要求,在实务操作层面是自上而下的控制取向;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目标与社会控制的目标并不矛盾,但其理论出发点则是对各种原因导致行为偏差的青少年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关怀,在实务操作层面上是自下而上的支持取向,这两种理论的整合,将有助于建构真正具备综合而系统特征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和矫正社会服务体系……无论在对犯罪原因的解释上,还是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预防和矫正工作上都有一定的理论优势和实务技术优势。两种理论取向在目标构建上是一致的,在方法上互相补充,互相支持[7]。

不过,笔者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整合绝非简单相加,而是在互补基础上从青少年的特质和社会因素两方面指导构建致力于实现少年司法理念的青少年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工作模式。这需要做到至关重要的两点:一是社会控制的强制性色彩需要柔性化的管理予以冲淡,二是青少年社会联系薄弱的修复需采取“润物细无声”的融入方式而非特意或不经意凸显特定青少年个体致形成标签效应的方式。

三、模式的构建:社会控制和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指导下的尝试

现行的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工作模式在构建上多失之偏颇:要么以强制性的管控为主,要么以松散无目标指向的“服务”为主;要么偏重于社会环境的调控,要么偏重于个体因素的提升,在实践操作上既无法充分考虑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特质,更无法实现少年司法理念的目标。究其根源,在于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片面或单一,模式构建的目标理念出现偏差。据此,笔者试图以社会控制和社会支持网络的整合理论为依据尝试构建实现少年司法理念目标的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工作模式:

(一)社会控制理论指导下的构建

在社会控制理论的指导下,不仅需要健全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组织管理系统,更需要专业化的人员依据少年法律将管理工作贯彻到社区及青少年个体,具体来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

第一,进一步健全组织管理体系。中国目前的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组织管理体系具有明显的“漏斗效应”———越往基层管控能力越弱,这与该系统在职能设置上越往基层管理部门越少、管理部门越不专业、基层社区专门管理部门缺失有密切关系。结合中国相关职能部门的设置,笔者认为,在区县以上级别宜应由政法委及团委共同成立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组织管理机构作为领导机关,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作为成员单位共同承担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工作,在街、镇直至社区中,则由领导机关和成员单位设立或组织派出机构、派出人员如社区警务填补真空漏洞,健全组织管理系统。

第二,组织专业的社区工作队伍。对大部分青少年群体而言,除了学校、家庭外,社区是其主要的生活空间,组织专业的社区工作队伍对其进行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工作就成为必然。就目前的情形看,短期内普遍建立数量较大的以社区工作者为主体的社区工作队伍并不现实,采取志愿者与社区工作者相结合的方式就成为首选。对志愿者的筛选除了把握品行和责任心关口外,更要注意专业的甄别,尽量使具有社会学、犯罪学、心理学、法学等专业背景的志愿者纳入其中,打造专业过硬的社区工作队伍,在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组织管理机构的领导下切实发挥作用。

第三,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相关法律的完善和落实。为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为青少年提供的法律保护是多方面的,而中国关于青少年保护的法律显然不足且零散。从法律政策逻辑的纵向维度及借鉴国外少年立法实践,中国宜采取少年福利法、少年保护法、少年案件处理法的立法模式。少年福利法致力于青少年基础性社会关系普惠性的合理调试,是未雨绸缪式的积极治理策略;少年保护法致力于青少年特定问题的缺漏修复与关系协调,是遮风挡雨式的局部性消极防范策略;少年案件处理法则致力于青少年违法犯罪具体个案的处理,是亡羊补牢式的司法保障策略。在立法上完善上诸法律之时,更要注重该法律在实践运用中的贯彻和落实。

(二)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指导下的构建

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指导下,需要针对青少年群体建立不同层面的社会支持网络,从儿童福利和少年的特殊保护理念角度给予青少年群体以最佳利益。从司法的纵向逻辑维度及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少年法的基本策略,需要做好以下层面的模式构建:

第一,日常生活中的福利照顾,力求预防。考虑到青少年特殊的身心特征、发展规律及环境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对青少年群体应当首先注重以福利政策来优化其生存的社会环境,减少甚至消除环境对青少年的不当影响,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进而体现预防优先的少年司法理念。《利雅得准则》第5 条明确指出:青少年从其幼年开始的福利应是任何预防方案所关心的重心。福利政策的内容应当包括教育、医疗、收养、就业、反家庭暴力、对处于困境的儿童的救助等诸多内容,全面周详地构筑儿童生活的福利网,一方面,“少年儿童之福利之工作,重在提供足以促进其心身正常发展之健康环境,俾使民族幼苗,得能善加栽培,个个成为国家社会有用之材”[10];另一方面,其也是“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的体现。福利照顾是较易实施却又难以全面实施的措施,但在青少年教育帮助和犯罪预防模式中具有基础性和优先性的地位。

第二,违法犯罪青少年处理中的适当宽缓,最小伤害。由于中国尚未建立独立的少年司法体系,违法犯罪青少年在司法过程中基本上和成年人一视同仁,虽然也有轻缓,但二者的实际处遇相差无几。必须明确,青少年绝不是穿着小号衣服的成年人,其违法犯罪很大程度上是被决定的结果,对其适当宽缓处理具有确定依据。在具体处遇措施上应做到:尽量使用较之于成年人较轻的刑事强制措施、行政处罚;尽量适用轻缓的刑罚、非监禁刑;司法或行政等程序中尽量保障其权益;羁押拘留中与成年人的分离;避免违法者或犯罪等标签性称谓的出现,等等。不扣否认,违法犯罪青少年形式上也要接受一定的惩戒,但这种惩戒的方式及程度均应该在适度轻缓基础上具有最小伤害性,体现对青少年的人道和宽容。

第三,违法犯罪青少年处理后的保全发展,帮助教育。此措施之根本目的在于强化青少年与社会的互动,加强其社会支持的获得,避免其因社会联系薄弱而被边缘化直至被社会抛弃。保全发展的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前科封存制度、身份信息保密制度、非监禁刑、相对宽松的监外执行、减刑、假释制度、教育权的适当延续、死刑的绝对禁止与无期徒刑的相对禁止、等等。教育帮助的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法律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安置与帮扶、生活困窘的救济、重要信息的通告、心理的疏导、矫治与辅导、社区矫正、公共活动的参与、社区居住者的沟通交流的促进等等。一定程度上看,保全发展、教育帮助既是违法犯罪青少年处理后的措施,也是对青少年的福利照顾、预防措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纵向逻辑维度的三个层次之措施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如福利照顾、力求预防之相关措施就贯穿于青少年教育帮助与犯罪预防模式的全程,需要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情况对上诸措施有所取舍或整合。

四、结语

【宏观模式】推荐阅读:

宏观评价10-19

宏观思路10-21

宏观学习05-11

宏观研究05-14

宏观目标06-01

宏观配置06-06

宏观政策08-10

宏观影响08-16

宏观统计08-22

宏观体制08-25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服务承诺下一篇:软件项目管理研究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