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管理的宏观视角

2024-06-15

营销管理的宏观视角(通用12篇)

营销管理的宏观视角 篇1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对成本管理模式的研究, 一方面促进了成本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 也有利于企业各项改革措施协调配合, 齐步前进, 推动企业各项专业管理朝着科技化方向发展。

一、经营管理之道

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之所以成功, 固然有方方面面的成功因素, 但是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经营和管理。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国策, 使中国走上了富民强国之路。我认为“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可以理解为经营和管理国家之道。出类拔萃的企业家之所以成功, 就是他们聪明才智在经营之道上的集中体现。

二、加强经营理念, 切实改善公司管理

经营是一门学问, 既需要渊博的知识, 又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 但是也并非深奥, 只要经营者不时地回头望, 不时地总结、反省和思索, 用常理去“悟”, 一定能悟出经营“秘诀”来。人是先求生存再图发展, 企业亦然。我们实现事业目标的载体是公司, 公司能赚钱才能有发展, 年年都赚钱才可能不断地扩大产品开发和生产的规模, 逐步接近事业目标。公司一定要严格执行“量入为出”、一切从紧的原则, 要在“开源截流”上狠下功夫, 落到实处。公司在控制成本问题上应当适当采取一些断然举措。

“开源”的措施有三:

1. 认真盘点自己的产品和资源, 组织得力干将完成资源组合成商品的任务, 尽快形成销售。这当中要注意:

第一, 商品要适销对路。要知道, 好商品不一定好销售。市场部门一定要把消费者的经济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分析透, 订出可以达到计划目标的销售策略。 (注:市场上有一些商品的策略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例如:金华火腿虽然美味, 但是买整只的人少, 一旦分切成小块, 方便消费者各取所需, 销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第二, 商品定价要审慎, 要尽量客观地评估我公司商品的价值, 以同类商品的国内外市场价为参照, 不要促销心切而一味降价求售, 以免使公司未来经营陷入混乱。第三, 要注意售前、售中、售后联络及服务, 要积极满足客户的特殊需要;

2. 要进一步开拓国内外的“代客加工”业务, 争取接到较大订单或项目合作。

有“物美价廉”的优势, 只要把住质量关, 确保物美, 是一条长期可靠的收入渠道。

3. 拓展合作, 争取外部支持。

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之后, 谋划融资, 借助外部支持以求进一步发展, 是正常的发展之路。企业在漫长的发展之路上奋斗, 没有开放的理念, 不在发展中创造条件寻觅机会、争取支持拓展合作是不行的。所谓融资就是企业以未来盈利前景去吸纳外部资金, 许诺投资者在投资之后分享该企业之盈利。现代融资的基本方式有:

(1) 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机构对鉴选的科研项目或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项目进行投资, 通常出资方要求所占项目权益比例较大, 可占到该项目的70%。一旦项目有了收益, 出资方 (即大股东) 首先安排偿付投资;投资方无限期享受该项目的收益。投资过程严格按投资者的审批程序进行, 无须担保, 如项目失败, 互不追索。

(2) 基金投资募集国际资本市场的游资及社会公众投资者的闲资, 组成“基金”形式的共同财产, 交由可信赖的投资机构管理及运营。这类机构按分散投资原则运作, 他们关注企业实力、地位、信誉、盈利、资产, 认真评估公司前景, 待项目有了收益回报投资者。

三、策划经营, 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兴衰关键在于人才。企业规模大了, 光凭人力管理控制已经远远不够, 必须要靠严密的组织和分层负责的管理机构去实行, 靠规章制度去规范和控制。

一个二、三十人公司的经营者率先垂范做好表率, 大小事一把抓, 是可以把公司经营好的;但是一旦公司发展到百人以上, 企业的经营者再以亲历亲为的方式工作就无法顾及了。怎么办?关键在于企业领导人要“放手”, 策划好分层次的塔形管理结构, 让下属在公司授权范围内, 有充分自由的经营管理权。试想, 一旦公司拥有一个完整、严密的经营架构, 有一批忠实能干的称职主管围绕着经营目标进行不懈的努力, 为公司排忧解难, 还怕公司没有前景吗?

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不越权”、不包揽, 充分使用团队力量分工协办。即便是自己主管的业务, 例如对外接待业务, 也只需要“抓两头带中间”, 讲究工作艺术, 注意身份对等;一般的商业谈判一旦搭上了桥铺好了路, 确定了谈判口径、底线和技巧, 中间过程就交由他人具体去谈, 自己在幕后了解谈判动态, 适时加以指导。“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式, 自己辛苦不说, 还剥夺了别人工作的权力, 掩埋了别人的才华。

四、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

经营管理基本方法是搞承包, 把部门业务或项目 (包括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时限等) 分层承包下去, 明确“责” (特别是经济责任) 、“权”、“利”, 单独核算、落实到人, 跟踪考核。

对承包部门及承包人的要求是五个字:全 (完成任务要全面) 、高 (工作标准要高) 、时 (要求工作时限) 、协 (明确相关部门的协作关系) 、核 (自我考核及公司考核) 。

项目也要搞承包。项目承包往往是跨部门的, 所以特别要强调第一责任人有责有权, 由他统一指挥和调动项内人员和事务, 项目的主办或协办人员不论职务高低必须服从或配合。倘有异议可以提出意见或越级反映, 但是不能影响工作进度。一旦立了项, 就要全力支持, 特别要注意有始有终, 跟踪考核, 奖惩分明。

摘要:市场经济中, 传统的成本管理思想已不能适应现代成本理念,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不仅仅是孤立地降低成本, 而应立足于整体战略目标及企业外部环境, 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成本最小化。

关键词:经营管理,融资,宏观视角

参考文献

[1]陈胜群.《企业成本管理战略》[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

[2]夏宽云.《战略成本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

营销管理的宏观视角 篇2

摘要:威尔逊的《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社会和公共政策》通过批判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两种视角,运用一种宏观历史——理论的框架来解释美国大城区内部的种族的“底层阶级”问题。

关键字:城市贫困 底层社会 反思

威廉·朱丽叶斯·威尔逊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25人之一,曾荣获国家科学勋章。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城市贫困和种族问题研究。威尔逊的著作将社会学这一抽象的学科具体化的展现给一般读者,不但显示了这一学科的使命而且也显示了社会学对社会和文化进程的独特洞察力。《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社会和公共政策》一书为我们不仅提供了研究城市贫困和公共政策的范式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城市底层社会的一个成功案例。

一、两种理论视角

早期研究中最为独特和重要之处,在于把有关不平等体验的讨论与有关不平等结构的讨论,联系在一起,尝试着解释许多处于劣势的黑人出生时的经济和社会处境,如何造成了特点的适应方式和形成了行为规范与模式,而它们都采取了一种“自我永续的病态”的形式。然而这种研究无法把握长期的都市田野研究。①

以往关于大城市“底层社会”的研究共有两种视角——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强调,弱势群体的悲惨命运,如何可以联系到一般社会的问题;也强调必须有渐进式的社会变迁,特别是通过政府的规划,以开放机会结构。保守主义强调,在解释弱势群体的体验时,历来强调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念和竞争性资源的重要性;提到广泛的社会层面,着眼于各种政府规划对个人或群体的行为和主动精神的负面效应。对于聚居区底层阶级和内城区社会断裂的问题而言传统自由主义视角不能直截了当的应对聚居区社会病态剧增的问题,其他自由主义者要么信奉有选择的证据否认底层阶级及其相关行为的存在,要么依赖种族主义的方便理由来说明内城区社会断裂的比率的急剧上升。对于保守主义视角而言,保守主义学者注重文化传统、家庭历史和个人品格,而忽视了社会结构的变动对底层社会的影响。新保守主义依然坚持认为文化传统、家庭历史和个人品格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在这一前提之上他们认为,自由主义社会政策的推行,加剧而不是缓解了聚居区的文化倾向和内城区社会断裂的问题。

两种视角在考察底层社会和内城社会断裂时均有不足之处,威尔逊认为“单凭人口普查数据和其他二手资料,是远远不够的。自由主义者必须以经验数据来扩充这种信息,以更好地反映聚居区底层阶级的体验,以及塑造了而且还将继续塑造这种体验的一般社会的状况。”②作者主张自由主义者要调整关注点,采用各种不同的研究策略,从调查到民族志乃至历史的方法均可。主张运用上述方法尝试性的描述内城区的社会断裂问题,解释这些问题何时以何种方式以及为什么会激化,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综合性的政策议程。

二、底层社会和内城区社会断裂的考察

美国城市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种族不平等问题。在丹尼尔·莫伊尼汉在《黑人家庭:国家行动的问题》一书中提到“黑人社区正在分裂为两个群体,一个是稳定的①

②威廉·朱丽叶斯·威尔逊,《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社会和公共政策》,第5页。威廉·朱丽叶斯·威尔逊,《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社会和公共政策》,第27页。

中产阶级群体,正在逐步变得更强大和更成功,一个是日益瓦解和陷入困境的下层阶级群体。”如何对于内城区的病态之结——黑人犯罪、少女怀孕、女性户主家庭和福利依赖的数据的解释,作者认为要弄清这些复杂的社会性先行条件,从人口结构的变迁到经济组织的问题。在解释这些悲惨处境时要从历史的角度理解歧视的效应。在对内城区社会断裂的解释中作者认为移民流的影响不容忽视,移民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居住民的生活境况,为了与当地居民竞争,移民愿意通过拿更低的工资来获得就业机会,从而使原居住民丧失竞争力,黑人不得不失业从政府获得救济和福利。新到的移民强化了影响这一群体所有成员的刻板印象和负面倾向。移民流改变了内城区族群的平均年龄,而年轻人不仅是犯罪的一个因素,也与非婚生育、女性户主家庭和福利依赖联系在一起。因此导致内城区偏离正道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要归结于年轻人数量的增多。

严重贫困区和极端贫困区的增长,集中体现了内城区的社会转型。内城区的中产阶级和工人不断地前往主流社区,从而改变了内城区的阶级结构变化,进而增大了弱势群体在内城区的比例。这种社会转型导致了城市黑人人口最贫困部分的不成比例的集中,贫困居民点的居民不仅很少与有稳定工作并极少接受福利或公共救济的个人或家庭打交道的机会,而且很少与生活在城市中更稳定的区域的朋友或亲人打交道。这种社会网逐步的缺失造成了内城区的“社会孤立”。社会孤立不仅意味着不同阶级/或种族背景的群体之间的联系要么缺乏,要么间断,而且也意味着现有的这种联系状况,强化了生活在高度集中的贫困区域的效应。

从历史背景出发来检视贫困与家庭结构问题。作者认为在行为、规范和价值上的群体变异,通常反映了不同群体在接近特权和影响力渠道的机会上的差异。户主的性别和婚姻状况对一个家庭而言,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尤其是在城市地区。女性户主家庭比起其他家庭形态来说更容易陷入贫困,并且更易出现持续贫困的状况。女性户主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男性失业的增多。对于黑人女性户主家庭来说,并不是她们不愿意再婚,而是她们往往拥有很少的资源和不大可能再婚。黑人男性的就业状况与家庭生活和婚后生活之间有联系,在黑人中,男性失业的日益增多与女性户主家庭比例的升高紧密相关。

经济活动从商品生产转向服务行业,与生产的空间定位的变动紧密相关,首先是工业在地区之内的迁移,其次,更为重要的是某些工业迁出了黑人聚居的老中心城市。这种经济组织的变动使得原有的职业需求发生变化。大量的工作岗位流失,而更多的就业机会发生在需要有较高教育程度的行业,但这些行业却是大多数少数民族工人力所不及的。就业成分比例的转变,对于中心城区的低技能工人造成了最为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结构。相对于白人女性而言,黑人户主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正面临一个日益缩小的“适宜于结婚”(也就是说经济稳定的)男性“储量”。此外,内城区的学校教育无论从内部环境、教育方法还是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截然不同于白人和上等中产阶级居多的郊区学校。学校所采用的社会化模式,反映了学生的社会背景或今后他们社会地位。这种结构化的教育模式对于内城区的居民而言,使得他们的就业更成问题。③

三、底层阶级与公共政策

一个棘手两难困境困扰着种族平等和社会正义的提倡者,即处在劣势地位的成员的社会经济状况急剧恶化,另一方面是处在优势地位的成员的状况得到显著的改善。通过分析以往的政策措施,作者认为这种两难的境况会通过一种普遍性计划来解决,这种普遍性计划是一种解决美国经济组织问题的经济政策。威尔逊认为任何政策,只要没顾及国民经济的变动特性、影响工业就业的因素以及由于产业转型和转移所引起的制度性和个人性的迁徙模式就不能解决低收入少数民族的经济断裂问题。关注职位获得,以增进社会流动消除种族偏见或者消除种族隔阂才有更大的意义,这种普遍性计划虽然没有明显的目的指向性,但并不意味着将关注的视线转移开来,在这种改革计划的长效机制下,处于底层社会的人员会得到更大的③威廉·朱丽叶斯·威尔逊,《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社会和公共政策》,第85页。

收益。

对于聚居区的黑人而言,问题超出了民权的范围,因此要重视先前时期的种族偏见和歧视中留下来的弱势积累效应及经济结构的变迁对当代贫穷黑人的影响。“黑人视角”显示了一种意识形态的转变,但不能仅仅通过消除种族歧视来解决当前的贫困问题;并行的发展消除贫困,没有将贫困看作美国经济组织的问题,通过改变个体特性只是途径之一,但始终不能跨越制度的藩篱。整体论方法的提出,试图把与种族相关的问题同社会组织(社会的运行安排)的一般问题结合起来。威尔逊认为不同群体在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反映了他们获得特权和影响力的组织渠道上的差异。根据社会组织来研究种族问题,需要的是一种详尽的研究,就社会组织影响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体验来说,不仅要考察其政治、经济和其他制度维度,而且要考察其他技术维度。从社会孤立的角度来解决内城区的贫困问题,为缓解贫困、失业和其他社会断裂而制定的计划,应首要关注聚居区底层阶级社会和经济状况的改变,而不是文化特质的改变。

四、结语与思考

最后一章作者讨论了美国了以往解决贫困问题的公共政策的局限性,通过对底层社会的经验研究,主张聚居区底层阶级的问题,要通过一个综合的计划来解决。这个计划把就业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结合起来,这种计划强调宏观的经济政策,以创造一个供不应求的劳动力市场和促进经济增长;也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既强调一种全国性的劳动力市场策略,也强调儿童抚养保障计划、家庭补助计划和儿童照管计划。

通过对这部著作的通读,笔者认为虽然这本书是针对于美国大城市社会中贫困问题的研究,中国和美国在城市发展的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但它为我们研究我国城市中贫困问题和底层社会提供了一种范式。这本书给我的启示主要来自作者在考察美国大城市底层社会和内城区的贫困时的方法和视角。作者通过扎实的文献回顾找到考察美国大城市底层社会和内城区的贫困的突破口——历史的整体把握社会事实。从多角度来分析底层社会,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贫困问题如歧视的历史积累效应;人口迁移所造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内城区贫困问题的相互构建,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再次,不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贫困,而是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考察,提出社会孤立的概念。对于我们的研究而言,需要的正是这种历史的多视角的考察社会事实。这本书也为我们研究城市社区提供了一些问题视角,如社区中流动人口与原居住民的冲突(资源的获得);社区社会网络的构建与利用;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国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发展;如何来重新考察中心与边缘理论。

笔者认为《真正的穷人》更加强调从功能论和冲突轮的的视角来解释问题,其落脚点更加注重宏观的社会结构,从公共政策角度来讲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将问题悬在宏大的理论上难免会有空中楼阁的感觉。费孝通先生在其《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中曾提到社区研究不仅要看到社会结构,而且还要看到人,也就是心态研究。因此,在我们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宏观层次的社会结构研究也应该重视在中和位育的故训影响下的个体的研究。

参考文献:

营销管理的宏观视角 篇3

从宏观的角度看,作为学术期刊,它为学术研究提供平台,是整个学术领域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更是整个学术领域发展链条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一个学术期刊的主编,只有在熟知整个学术研究整体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窥一斑而知全豹”,明确知晓自己领导下的学术期刊,在整个学术研究领域中所处的位置,明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长处与不足,才能在整个学术研究大格局中确定自己的定位,才能在学术研究的领域中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继而才能沿着自己既定的目标不断开拓努力,争取在自己期刊所涉及的学术领域中起到“领跑”的作用。要做到上述要求,以下几点不能忽视——

首先,作为一个刊物的主编,要宏观掌控自己杂志社内部的人才结构,因为编辑工作既是个体的劳动,又是群体的配合协调。学术刊物的编辑工作,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而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主编要争取让每个编辑发挥协调、高效的互补优势。让每个编辑熟悉自己的工作目标,同时也熟悉整个编辑工作流程,即编辑界常说的编辑工作之“六艺”——选题、组稿、审稿、原稿加工、版式设计、校对一一要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整体运作上,排兵部将,调度自如,充分凸显出整个编辑部的凝聚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编辑们的群体力量。

因为,一个学术刊物主编的不少想法,常常来源于编辑们的敏锐直觉、灵感智慧。作为刊物的主编,是在分析综合了这种集体智慧之后,生发出自己的总体思路的。同时,作为一个学术期刊的主编,对于发现作者、组织作者、分析读者、了解读者、认识市场等,均要有自己明晰的思路。

其次,作为一个刊物的主编,要有总体策划的意识,要有整体性观念。要熟悉整个学术研究领域这个“市场”,哪里有可供挖掘的学术资源,哪些研究者经过具体的组织稿件,可以给自己统领下的刊物陆续提供高质量的稿源,是一个主编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是研究民族艺术的专业学术期刊,这个研究领域的人才本来就有限,研究中国北方民族艺术的专家学者更是屈指可数,怎样调动发挥这些学术研究的带头人的作用,将他们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展示在我们刊物的平台上,是作为期刊的主编应开动脑筋反复思考的首要问题。另外,作为刊物主编的这种整体性观念还表现在,不仅要考虑到刊物的民族性和学术性,还要兼顾刊物的可读性和普及性;不仅要注重刊物的具体栏目的设置和具体篇目的安排,还要注重整体设计和各艺术门类的平衡;要关注编校的质量,同时要关注印刷装帧的质量;要考虑作者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读者的需求。

再次,作为一个刊物的主编,一定要确立自己刊物的学术定位和坚持自己办刊的导向,且一直坚持下去,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来。要始终坚守自己的学术立场,坚守自己的价值取向,坚守自己的选稿标准,这是一个刊物最终形成自己风格的必要条件。刊物主编凭借个人所具有的广博的知识、专业的敏感、果断的拍板,不拘泥于常规,对于多风格、多角度的稿件敢于大开绿灯,只有这样,才能鉴别遴选出有真正学术价值的稿件,同时促进不同学科、不同学派的互动,才能在开拓学术领域的进程中,留下自己的脚印,发出自己的声音。诚如业内专家所说的那样,“头等的出版家,是创造市场;而次等的出版家,才会去迎合市场。”这是对学术刊物的考验,也是对执学术刊物牛耳的主编的考验。

从微观的角度看,编辑工作的主体是编辑,具体的编辑工作是包括在组织稿源、修改审订、栏目安排、校对印刷等一系列有序构成的过程中。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繁复琐碎的,都需要编辑人员经年累月地认真对待。作为刊物的主编,一方面,对于编撰整个刊物的每个细节,都要了如指掌,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对整个编辑部编辑素质的提升要有要求,如编辑名家邹韬奋所提倡的“编辑至少精通一门外国文”,…大文豪胡风提倡的编辑之“不徇私情,独立性”等,既是对于学术刊物编辑的十分具体的要求,也是学术刊物主编对编辑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另外,作为每期刊物稿件的终审者,主编是整个学术期刊成品问世前的最后一位“把关人”,他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责任感如同中国编辑大家郑振铎所言“‘编辑者’们只是拿笔杆子的人们里很微小的一部分人,但为力虽微,我们却不愿放弃了那些重要的责任,更不敢忽视了自己所担负的职务与力量。”

作为一个刊物的主编,一定要通过激活内在的动力和创造好的外部环境,来调动编辑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所谓激活内在的动力,是作为刊物的主编,要了解编辑们具体的工作情况,了解每个编辑的业务水平,并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经常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做到使每个编辑在各自专业的基础上,一专多能,广集博览,触类旁通,开阔视野,使“编辑学者化”的提法落到实处。注意培养团队精神,反对单打独斗,在提高每个编辑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整个刊物的质量;所谓创造外部环境,就是要在编辑部中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严格编辑的职业操守,杜绝不良风气的渗透,进而形成一个学术刊物自身独具特色的良好传统。同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努力扩大自己的刊物与外界的学术交往,这样才能打破思维定势,出现创新思维的生长点。

作为一个刊物的主编,要将宏观的把握和微观具体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了这一点,你所办的学术刊物才会呈现良性发展的势头,这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集中表现在对于有争议论文的取舍上。

在通常的情况下,编辑审读的稿件,有许多不好定夺的稿件,而这些不知刊用可否的有争议的稿件,一般都要最终拿到主编手中最后裁决。这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各个学术期刊惯用的三审制中,在这个过程中,其中专家的二审(许多学术期刊的二审,即采取的是请专家匿名评审的方式)常常被认为是关键一环,专家盲审的意见,常常成为一篇论文生死存亡的关键。但在编辑实践中,送出去请几位专家盲审同一篇论文时,常常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况。实际上,不论建立怎样的审稿机制,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对若干篇论文审议的结果不可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准确和公正。此时,对于一篇专家意见亦有争议的论文的取舍,其真正的仲裁者实际上也就是刊物的主编。主编的最终裁决,即是代表刊物主导意见的主编和论文作者之间不见面的“对话”。任何作者都希望他所投稿的学术刊物能对自己论文中所涉及的领域有深入透彻的了解,能慧眼识珠,理解自己的写作意图,发现自己论文的价值和意义,并能提出恰如其分的修改意见,使自己的论文最终得以刊发,实现该篇论文的终极价值。

在某种意义上,对一篇稿件的取舍,其实也是对主编胆识、气魄、经验、判断的一个考验。此时此刻,就要求一个学术刊物的主编,既要根据宏观学术研究的格局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对现在学术界前沿的学术话题研究的情况非常清晰;同时也要从微观的角度,对于自身刊物的状况有一个实事求是的认识,特别是要有对自己刊物使用稿件情况的一个透彻了解。这种抉择,实际上是刊物的主编和作者一次无形的思想交流,即便是决定不刊用,也不算双方“对话”的终结,而是将这样的对话与交流延续在退稿意见中进行。

综上所述,一个学术刊物的主编,如果能在宏观把握和微观管理上都做到心中有数,且将宏观和微观在整个编辑业务的全部流程中协调起来,一定会使刊物走上良性运转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陈静等,知识经济时代编辑的思维特征,编辑学报,2002:5。

[2]曾彦修,张惠卿等,编辑工作二十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13。

[3]钱小柏,雷群明,韬奋与出版,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78。

[4]胡风,胡风全集·第三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289。

[5]郑振铎,郑振铎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84。

营销管理的宏观视角 篇4

所谓国有企业,又称国营事业或国营企业。国际惯例中,国有企业仅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在我国,国有企业还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从一般意义上讲,一个国家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就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在我国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基本国情也决定着我国国有企业的基本任务应该是服务于全民、服务于全社会。可见,如何促进我国国有企业更加高效发展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问题,其相关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这也是本文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据统计,2010年我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9870.6亿元,同比增长37.9%,其中化工、电力、有色、交通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1倍,其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带动和主导作用十分显著。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逐步呈现出三方面明显的变化,即资产负债率大大降低;企业组织结构优化明显;国企分布结构日趋合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国有企业仍存在一系列急需处理和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人力资源发展方面,如:刘异(2008)较早研究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如:“人才短缺”和“人员富余”问题并存、激励机制的不灵活或失效、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以及人才选拔机制不健全等。张燕(2010)重点研究了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普遍问题,对此提出了系列建议和意见;王明亮(2010)具体指出国有企业中主要存在人才招聘机制不健全、人才任用制度不科学、人才培训工作不到位、人才挽留措施不完善四个方面的问题;杨丽和陈元瑞(2011)指出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没有彻底走出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缺乏良好的制度环境、人才管理不科学、员工培训和教育工作不足、管理者综合知识能力欠缺等四方面问题;雷歆和张俊(2011)则指出我国国有企业还存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机制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有待进一步完善、忽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和效益的核算、对员工的培训与职业开发工作重视不够、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规划以及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手段和科学的绩效评估手段等多方面问题;还有王颖(2003)具体研究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体系设计的问题。

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国有企业基层管理经验,以及近两年人事行政管理经验可知,上述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确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但上述相关研究系统性不强,且理论零散。基于此,笔者将在本文中结合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进行剖析和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二、基于宏观视角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策略

一般意义上的宏观与微观或许更多的侧重国家层面与商家层面,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言的———微观经济学基础是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特别是其中运行的方式与规律。又如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进一步强调宏观经济学是用于考察国民经济的整体功能。不难发现一般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主要定位于不同对象的研究,或许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关企业、特别是其中人力资源制度的研究基本都属于微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但剖开对象,仅立足于宏观与微观的概念(即宏观主要指长远的、大的方面,主要用于指导未来发展的方针、政策,微观主要是在近期的、具体的方面,主要用于制度对象目前的工作)而言,我们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上的研究,也能进一步细分为宏观层面的战略和微观层面的策略,其中宏观视角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的建议和对策具体如下:

1. 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制度体系。

由于国有企业主要立足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立足于服务人们和社会,其与一般资本主义制度下一切以利润为中心的企业制度不同,因此如何制定和完善具体特色的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制度体系是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甚至是完善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前途条件,笔者结合多年在国有企业从事基层管理以及目前人事和行政管理的经验,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制度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其一是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在目前,国有企业因为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导致产权关系的复杂化,并产生了所谓的“剩余索取现象”和“企业管理权错位现象”,使得企业经营者可以通过向政府部门进行“寻租”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也导致了国有企业引入人员的“复杂”与“简单”,进而不利于国有企业的正常管理和发展。因此,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前提应该是企业产权关系的明晰。其二是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有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才能彻底解决企业员工的后顾之忧,才有利于员工未来利益的保障,是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的关键点,这也是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之处。其三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制度。这是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上面临的最大困难,即如何完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据不完全统计,相比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投入与营业收入比上的数据明显不足,因此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制度是改革的核心。

2. 贯彻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中“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不仅是我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也是目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如明确提出“以人为本”进行人才管理最早是由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提出的,具体在《管子》一书“霸言”篇中他提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以人为本”也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同时“坚持以人为本”也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可见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中结合和落实“以人为本”不仅符合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继承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种体现。与此同时,国外企业在管理上也注重“以人为本”,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提到“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那就是人,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今天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许多经济学家也一致认为:“对人力进行投资、开发,使得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理论与技能提高,这也是近年来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因。”由此可见,古今中外在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管理上“以人为本”是其最核心、最本质的要求,目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也需要充分结合“以人为本”,需要落实和观察“以人为本”的思想。

3. 实施并落实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2011年正值“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是我国国家“十二五”发展的开始,也是所有国有企业十二五发展的开始。一般而言,国有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都具体制定了其相关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经过笔者多次到国有企业交流和访问发现,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制定都能充分做到来源于实际并立足当下,但目前问题就在于如何有效地实施并坚持落实。因此,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中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实施与落实。笔者认为具体对策和方法可参考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改变原有“终身制”用人的观念,使国有企业的人员淘汰机制市场化,解决目前国企面临的冗员问题,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老员工的合理评价与对待。其二,改进企业员工培训制度,一方面要不断培训新员工,同时还需要注重老员工的培训,该方面是目前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短板”,也是其人力资源管理关键所在。其三,提供企业内部员工流动的平台,在现有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下,职工就业参加工作一般采取组织安排的做法,而且以大批量集中投入为主,基本是一行终身制,升职除外,这就造成了许多学非所用的现象。因此,通过员工内部流动来找到合适发挥其才能的基点也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重点所在,是实施和落实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一个加速器。

以上主要从三个宏观的角度阐释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待进一步改进或完善之处,同时也结合笔者多年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部分具体对策和措施。

三、基于微观视角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策略

正如上文所说,立足于宏观层面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相关策略的研究主要立足于企业长远发展,据此上文主要分析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制度体系、管理思想以及管理规定三个方面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下面笔者将从如何结合具体措施和方法提升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具体阐述,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激励机制方面的完善。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能促进在职员工更加有效的生产和创造,因此,笔者认为一个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核心在于其激励机制,只有通过合适和长久的激励机制才能真正促进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进而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和企业长远发展。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指出:不断改善收入结构,逐步建立与市场价格接轨、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可见进一步加强激励机制的建设是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要求。而要建立一个真正公正、有效的激励机制,需要充分结合国有企业具备的共同性质,同时还需要考虑本企业不同岗位员工的基本情况,需要满足按劳分配的属性,还要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一个公正、有效的激励机制只有在满足劳动的市场价值和劳动者心理预期调动力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做到促进企业生产力的提升,才能更大程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企业激励机制的外部作用在于能吸引人才。可见,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完善需要充分注重其激励机制动态的实施效果。

2.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约束机制方面的完善。

激励机制固然能有效促进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与此同时还需要有合适的约束机制进行保证,充分体现行为的收益与风险对等性。特别是在国有企业所有权为国家全民所有,而监督权在政府部门,经营权在国企相关高层管理人员的模式下,对企业经营风险的意识可能会更为弱于一般的家族民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因此,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改革在充分考虑其激励机制的同时还需要侧重其对应的约束机制,只有在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的同时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才能达到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是约束中的激励,是基于责任的激励,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才能真正促进激励机制的实施。对国有企业而言,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完善的约束机制,主要包括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考核、监督和控制三个主要的方面,同时,还采取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方式,由董事会和监事会实施考核、监督和控制等。通过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完善进而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

3.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绩效评价方面的完善。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实施的一个前提就是有效的绩效评价,因此,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上的完善需要建立一个客观、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其不仅能为国有企业在激励和约束中提供客观依据,还能有效加强企业的团队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参考王红敏等(2011)、钱毓锋和朱亦红(2011)可知一个完善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包含五个必要的成分,分别如下:绩效评价的目标体系、持续不断的沟通与协调、员工表现的客观记录、表现的绩效考核、绩效管理体系的诊断和提升,由此能构成一个较为全面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但具体制定需要充分结合每个国有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同时,国有企业在绩效评价中还需要改变以往偏重于个人印象来判断员工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的主观做法,需要克服领导意识和认知误差在绩效评价中的偏差,保持与员工及时和真诚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形成适合国有企业自身情况的、客观可行的人力资源绩效评价体系和程序,并与上述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形成良好的互动体系,共同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培训机制方面的完善。

正如杨丽和陈元瑞(2011)所述,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个明显不足就是———企业对员工培训短缺,特别是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有计划的培训较少。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结果,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呈指数曲线关系,而劳动者文化程度不仅仅指学历程度,更是一种不断学习的程度,因为边际效应递减的存在或许劳动生产率不会随劳动者学历程度呈现正比增长,而这就需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合理的安排和计划。从员工培训的作用来看,企业的培训可帮助员工尽可能的发挥个人的潜能,同时还能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其价值,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增加其对工作和企业的认可度和忠诚度,进一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同时,员工培训对企业而言,不仅仅意味着是对员工的投资,更是企业着眼长远发展所必须做的事情,因为只有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更大的提升,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此,笔者认为国有企业员工培训的具体策略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或完善:首先,企业相关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真正做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结合,并结合管理手段、管理方法、人才观念以及企业策略上的不断创新,真正把选人、育人、用人、留人落到实处。其次,人力资源应该对员工的培训有全面的计划和系统的安排,同时还需要将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同员工培训结合起来,即将培训、考核、提升、晋级有机结合,在提高员工积极性的同时不断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本。

以上笔者主要从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目前所存在的四个方面表象问题进行了分析,即激励机制问题、约束机制问题、绩效评价问题以及培训问题,针对上述四个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微观层次的问题,也结合笔者多年基层工作经验以及目前在企业行政和人事管理工作的经验提出了系列具体建议和对策。

四、结束语

国有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需要以优秀的业绩回报国家、企业与员工,同时还需要兼顾诸多社会责任。而在国有企业管理中有关人的问题一直是件重大而又急需解决的难题,因此,笔者主要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结合笔者多年基层管理经验以及目前所从事的行政和人事管理工作,具体研究了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的建议与对策。其中,从宏观的层面,笔者分别从管理制度体系健全、以人为本思想观察、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和实施角度研究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从制度和战略上的完善建议,从微观层面,笔者分别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绩效评价以及员工培训四个角度研究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上的完善。相信以上研究能对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上的完善提供一定的整体思路,同时也能为一般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上的完善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大力.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和对策[J].冶金企业文化, 2011 (5)

[2].雷歆, 张俊.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21)

[3].刘异.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8 (5)

[4].孟庆哲.创建责任型国有企业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煤炭工业, 2011 (7)

[5].钱毓锋, 朱亦红.关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相关问题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 2011 (20)

[6].王红敏, 刘娜, 杨静.熵权法在国有企业中层管理者绩效考核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 2011 (7)

[7].王明亮.浅议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师, 2011 (1)

[8].王新传.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改革设计[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1)

[9].王颖.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及薪酬激励机制的思考[J].青海统计, 2003 (8)

[10].杨丽, 陈元瑞.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西轻工业, 2011 (3)

[11].张明.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分析[J].经济学情报, 2000 (5)

网络营销的六大宏观因素 篇5

一、人口环境从企业营销的角度来看,市场是由那些想买东西而且有购买力的人构成的,这种人越多,电子商务外包,市场规模就越大。

二、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指企业网络营销活动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其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

三、政治、法律环境企业的营销活动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而社会生活总是要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

四、自然环境企业在网络营销研究中所涉及的自然环境,主要是指影响目标市场顾客需求特征与购买行为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等因素。

五、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是人类在长期实践活动中积累的经验、知识和技能的总和,它是社会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作为营销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环境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而且还与其他环境因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尤其与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

营销管理的宏观视角 篇6

入选理由 抓住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核心内容,围绕课程建设中的热点问题,理性分析,深度透视,呼吁给予职教课程应有的地位。

主要观点 文中指出,尽管职业教育课程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但我们在对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核心任务的认识上存在偏差,对课程建设行动来说,其重要性的获得往往只是由于被视为达到其他建设目标的手段,而课程在职业教育国家政策中独立的核心地位仍然是缺失的。

文中提出国家层面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行动策略,一是研究并发布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发展状态数据,这是国家层面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首要行动,发达国家以及欧盟每年都发表这类数据。这项工作应该尽快纳入国家层面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行动框架。二是开发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要取得实际效果,需要深入研究其基础理论、技术方案与呈现形式,且不能忽视对开发过程组织与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三是建设体现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精品教材。职业教育精品教材除了要求在内容与组织方式上体现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内容表述精炼、严谨,设计规范外,特别要注意处理好教材与知识和学习的关系。四是要把职业教育课程纳入国家政策视野,全面进行职业教育课程的研究与开发,紧迫的任务是要建立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国家机构与人才队伍。

营销管理的宏观视角 篇7

《物权法》第21条规定了登记错误时登记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但规定过于原则笼统, 有关登记错误的原因、登记赔偿费用来源等问题需要在《城房管法》中予以规定。对于登记错误, 应当区分不同情况讨论, 从而确定不同的赔偿主体。第一, 因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致他人损害, 而登记机构尽到了审查职责的, 登记机构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由申请人承担责任, 即对登记机构应采过错责任。第二, 如果登记错误完全归责于登记机构的行为, 由登记机构承担责任。第三, 共同侵权, 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如果登记错误源于登记机构和申请人的故意、恶意串通, 此种情形下, 构成主观上有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行为;另一种是登记错误原因不仅在于登记机构过失, 还在于登记申请人故意或过失, 构成客观行为关连共同加害侵权行为, 在此情况下, 可先行由登记机构单独承担责任, 受害人可直接起诉登记机构, 登记机构承担责任后, 再进行追偿。第四, 归责于第三方, 如法院的判决文书有误或公证机构的文书有误等情形下, 由第三方承担责任。

关于登记赔偿, 一般将其定性为行政赔偿, 至于此登记赔偿费用的来源, 大体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来源于国库, 另一种是登记机构在不动产登记业务中, 根据一定的标准收取一定的费用, 建立不动产登记赔偿基金。两种方式各有利弊, 采第一种国家赔偿方式, 一般只赔偿直接损失, 受害人的补偿非常有限, 另外, 国家赔偿发生后, 应对登记机构人员行政问责, 进而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即便登记机构的负责人对登记错误的发生并不知情, 因此, 登记机构工作人员风险较大, 采第二种方式, 应考虑目前登记机构的现实情况, 按《物权法》第22条的规定:“不动产登记费按件收取, 不得按照不动产的面积、体积或者价款的比例收取”。目前, 登记机构的收费主要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行政事业性收费, 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登记费, 实务当中也是按套收取的;另一部分是经营性收费, 按面积收取, 这一部分就是我们所说的交易手续费, 从登记机构的收费收入构成上看, 经营性收费收入约占整个收费收入的80%左右。但在一些地方, 已不存在经营性收费, 仅有行政事业性收费, 登记机构的收费较低, 而从事房屋登记业务的机构性质大多是行政性事业单位, 无财政拨款, 自收自支, 再从登记费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建立赔偿基金, 登记机构工作开展将变得困难。建议《城房管法》不对登记赔偿基金的费用来源作明确规定, 仅仅表明应当建立赔偿基金, 至于登记赔偿基金的来源由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细化。

8. 完善抵押物的转让规则

关于抵押物转让的法律规定, 我国立法经历了前后变迁, 1988年《民通意见》第115条采纳的是抵押权人同意主义的立法模式, 1995年《担保法》第49条采纳的是以价金物上代位为主导的立法模式, 2000年《担保法司法解释》第67条采纳的是以追及效力为中心的立法模式, 2007年《物权法》第191条重拾抵押权人同意主义的立法模式。由此可见, 我国立法关于抵押期间、抵押物转让的规定经历了一个由严到宽, 又由宽到严的演变过程。根据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 关于抵押物的转让现应适用《物权法》第191条的规定, 该条规定:“抵押期间, 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的, 应当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 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抵押期间, 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 不得转让抵押财产, 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关于该条规定如何理解适用, 在理论界与实务界存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 抵押期间转让抵押财产的, 只要抵押权人同意, 抵押人即可转让抵押财产, 并不以解除抵押权为前提, 只是抵押人应将转让所得的价款提前向抵押权人清偿或是提存。另一种观点把此条解释为转让抵押财产, 必须消除该财产上的抵押权。目前, 实务部门办理抵押物的转让时, 大多要求首先注销抵押权。如果抵押物的转让要求首先注销抵押权后再办理标的物的转移登记, 这和无抵押普通标的物的转让已无区别, 已不能称作抵押物的转让, 因为抵押物在注销抵押权后, 就变成了无抵押负担的普通物。在《物权法》关于抵押物转让已有详细规定的情况下, 《城房管法》对房地产方面的一些具体操作规则还需根据《物权法》细化。比如, 在《物权法》允许顺位抵押的情况下, 《城房管法》可明确规定, 设定在建工程抵押时, 不用解除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关于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 (或在建工程抵押) 情况下, 能否预售, 《城房管法》必须站在公平的角度予以规定, 如果解除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 (或在建工程抵押) 才能预售, 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开发商设定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 (或在建工程抵押) , 其目的就是为了融资用于前期项目的开发, 由于前期抵押贷款已投入开发, 在预售资金没有回收的情况下, 大部分开发商无力解除先前设定的抵押。因此, 在预售情况下, 无需解除先前设定的抵押, 况且《物权法》第191条也规定, 在抵押权人同意的情况下, 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物。

9. 租赁关系的行政控制应当加强

《城房管法》对房屋的租赁规定过于简化, 难于调整庞大的租赁市场及其法律关系。房屋租赁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政府主导下的公房租赁, 如廉租房;二类是庞大的民间私房租赁。对于前类租赁市场, 政府管制较多, 而对于后类租赁市场, 政府调控却不是很好, 租赁市场较为混乱, 主要表现为出租人在租赁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 随意解约权限很大, 租赁期限太短, 承租人难以有稳定的居住预期, 频繁搬家, 不堪其累, 居有不适, 必然影响工作学习, 牺牲社会效率, 还有是租赁行为不规范, 大多采取地下租赁方式进行, 双方出现纠纷时, 也往往采取私下处理方式进行, 政府很难介入双方的租赁行为, 租赁房中的社会治安问题严重, 影响社会和谐, 与房屋买卖交易各地都有市场指导价不同, 各地大多无租赁指导价, 出租人提高租金的随意性很大。在法律上, 租赁合同备案的性质界定不清, 不用备案也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 加之出租住房应当缴纳相应税收, 因此, 法律上虽然要求房屋租赁合同备案, 除商业等写字楼出租行为有一定数量备案外, 住房租赁合同备案非常少见。同时, 租赁权虽有物权化趋势, 承租人虽有优先购买权和买卖不破租赁, 但承租人转租受到出租人控制, 承租人在租赁关系中主动性较差, 难以形成长期可信赖的资产性投入。虽然房屋租赁关系更多应由市场来调整, 但20世纪以来, 受所有权社会化思潮的影响, 所有权也负有义务, 出租人作为所有权人虽然有行使自由选择的权利, 但权利不得滥用, 居者有其屋, 保障承租人的居住权也是基本人权之一, 因此, 《城房管法》在修订过程中, 对出租人的任意解约权要作出限制性规定, 非有正当理由不得解除, 政府可在一定时期内, 参照市场因素, 分区域、地段公布租赁指导价, 推广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要真正加强对租赁的社会控制, 必须建立联动机制, 发挥工商、税务、公安等职能部门的作用, 齐抓共管。

1 0. 预售制度不可废, 但应当完善

1994年出台的《城房管法》第一次规定了商品房预售制度, 预售制度运行至今, 存废争议不断。客观来看, 预售制度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功不可没, 它解决了很多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避免了房地产市场寡头垄断的出现, 保证了商品房供应量的充足。如果取消预售制度, 实行现房销售, 房价容易上涨!目前, 预售制度下暴露的预售资金挪用、房屋质量、烂尾等问题不在于预售制度本身, 而在于预售监管的不健全, 甚至是缺失, 事实上, 即便取消预售制度, 如果相关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 加之开发商与购房者信息不对称, 仍会出现房屋质量等问题。因此, 现阶段不在于取消预售制度, 而在于如何完善。《城房管法》在修订过程中, 应规范和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准入条件, 对其资金实力、信用状况作出规定, 要严格商品房预售条件, 对于“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25%以上”如何认定应予细化。目前, 各地大多采取形象进度的方式来判定是否达到25%。但形象进度的掌握标准各地不一, 不利于法律适用的统一性, 可考虑由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来判定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25%以上。要加强对开发商施工的全过程监管, 保证商品房质量和如期交付。要加强预售资金监管, 由第三方进行专项管理, 设立专用账户存放, 预售资金不得挪作他用, 按照工程进度使用相应的预售款项。加强商品房预售过程中开发商的信息披露义务, 禁止捂盘惜售, 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房源, 禁止分层分单元预售, 预售的最小基本单元应为栋。在房价大幅上涨可以预期的情况下, 一些项目已符合预售许可条件, 但开发商却迟迟不申请预售许可, 图谋利益, 《城房管法》对此也应作出否定的宣示性规定。

1 1. 明确规定合同备案的注销规则

《城房管法》与《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都规定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制度, 其明确规定, 商品房预售, 开发企业应当与承购人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 开发企业应当自签约之日起30日内, 向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由此可见, 备案为开发企业的单方强制义务, 具有行政管理色彩。现行法上对备案的效力没有明确规定, 学界对备案性质认识不一, 因此, 也导致了实践操作中的混乱。如备案是否具有可诉性?是民事行为还是行政行为?目前, 几乎理论界与实务界都认为备案具有预防一房二卖的效力, 因此, 即便开发商可单方备案, 但注销合同备案, 实务部门却要求购买双方作出表示。问题恰在于此, 由于备案与否并不影响买卖合同的效力, 而现行法上对备案的性质及效力语焉不详, 那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注销备案时要求买卖双方作出表示的依据又何在呢?希望《城房管法》在修订过程中, 明确商品房合同备案的注销规则, 让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注销备案时有法可依。

1 2. 土地出让合同的私法性应得到贯彻, 双方权责应对等

宏观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思考 篇8

当然,我们所说的宏观并非对学生提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讲那些不着边际的道理,而是指在历史知识与历史思维、历史知识与历史观等领域,提出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社会主义价值核心的历史见解。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并实施。

一、宏观视角下利用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注意到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综合性的要求,教材上的知识也更多地涉及人类学、地理学、科技、社会等。如果忠实地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实施教学,我们的历史课堂就会呈现出整体性、综合性。无独有偶,根据有关学者对我国台湾地区历史教学的研究,发现该地区的历史知识也是融汇在相当丰富的各领域知识当中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比喻来理解宏观视角下的历史知识教学:将历史知识、历史事件看做一扇窗户,将历史背景、社会背景比作一幢建筑,历史知识或事件像窗户一样镶嵌在历史和社会背景的建筑当中,但人却是通过窗户来获得对历史的认识,进而形成一定的历史观。而要真正地具有带领学生寻找历史本质,具有透过这扇窗户看到历史风景的本领,历史教师就必须走出封闭的应试视野,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吸纳包括教材在内的各方面的历史知识。

从这个角度讲,被称为“史上最牛历史教师”的袁腾飞的历史教学水准,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参照。尽管中学历史教学界包括历史学术界对袁腾飞这样的教师具有不同的评价,但从初中一线的历史教学而言,我们可以看到袁老师能够将正史、野史中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观点有机地统一到教学中来,甚至还能通过对武侠小说、历史影视中的不合理情境批判,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他在讲历史文化综合时,举了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的香港版电视中契丹人写出了蒙古文的错误事例,以此增强学生对当时历史文化的认识印象,进而有可能形成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事件的认识。

而这一结果,我们认为正是通过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思维的结果,也是宏观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应当认真参考的一条教学之路。

二、想象与发挥应当是宏观视角下初中历史课堂的有益元素

稍有经验的历史教师都知道,当我们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之后,学生总会爆出一些教师预料之外的观点。对于这些观点如何处置,成为考验、评价我们教师是否具有宏观视野的重要依据。比如,在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教学中,一个被很多教师在多种场合提到的问题就是: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耐人寻味的是,几乎每一届的学生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认为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是因为林则徐进行了虎门销烟,激怒了英国政府,从而发生了战争。学生的思考固然是其原有知识经验作用的结果,但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挑战:如何在这样的基础上,将学生的思维导向合理的答案呢?

我们可以在不断的追问中让学生思考。比如,我们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英国为什么可以以“保护贸易”为由发动战争?英国政府的目的真是为了保护贸易吗?当时英国与中国的贸易情况如何?英国的工业十分发达,但为什么工业产品在中国销路却不好?贸易逆差促使英国向中国偷运、走私鸦片,说明英国政府最终的目的是什么?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学生可以获得这样一些认识:保护贸易是战争的实质,而贸易的目的在于占领中国市场;中英正常贸易中,中国社会自给自足的习惯使得清朝百姓并不热衷于其生产的工业产品,但英国百姓却对中国的茶叶等货物十分喜欢,贸易逆差就此形成;为了打开并占领中国市场,英国政府遂通过鸦片贸易,在残害中国人体质的同时获得巨额利润;林则徐基于“利国家”的爱国情怀上书道光皇帝,通过虎门销烟振清朝国威、强百姓体质;英国不甘心失去中国市场,于是以坚船利炮打开清朝国门。事实上,只要有阻碍英国利益的事情发生,根据当时英国政府的特点,都会以侵略战争来解决问题。因此,虎门销烟只是战争的导火索,却非本质原因。

这样的师生对话与问题并不需要持续很长的时间,但却成功地将学生的思维导向了更为本质的答案。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了从更宽阔的广度、更深刻的深度来思考历史事件的习惯,让学生认识到:只有经过宏观深入的思考,得到的答案才是科学合理的。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宏观尺度的把握思考

文首已经说过,宏观不意味着大而不当,不意味着泛泛而谈。那怎样的宏观才是合理的呢?这里就存在一个尺度把握问题。在笔者看来,合理尺度的把握有两个基本考虑要素:一是初中学生的认知基础。初中学生由于思维能力和知识基础所限,一般不可能对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每一个事件都有深刻认识,因此教师的引导仍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是教师对学生情况的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最终是由教师来判断的,判断的结果直接影响教师所认定的宏观标准。

营销管理的宏观视角 篇9

关键词:网络空间,政府角色,宏观视角,信息公平

“网络空间”, 英文称Cyberspace, 最早是由吉布森在1984年出版的小说《神经漫游者》中提出的, 指将电子设备介入人体神经网络后所产生的幻境。[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 网络空间成为政府和民众进行沟通、对话的重要场所, 鉴于网络空间的特性及重大影响, 政府的行为及角色调整势在必行。

一、政府角色缺位的具体表现

当前, 中国政府极为重视对网络舆论的控制和引导。各级政府积极的参与到网络话题的制造和讨论中去, 利用网络媒体和民众进行沟通和交流。“网络问政”作为一种新的执政方式逐渐被政府与公众接受。各地政府开通政府网站, 设立政府网络发言人, 通过网络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网民的联系。越来越多的政府网络行为使得政府形象有所提升, 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政府对网络媒体的控制和有效影响。网络空间的成熟改变我们的政治生活模式, 拓宽了政府和民众的沟通渠道。然而, 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的固有观念未能及时转变, 在网络空间政府该如何作为认识不清, 导致网络空间的政府角色缺位。政府的网络行为只是作为现实执政需要的一种补充, 并未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独特运营模式。

(一) 政府网络执政方式单一

一方面, 大多政府网站只是现有职能单位的“网络版”, 政策法规的发布平台, 仅提供少量的互动服务, 未能起到政府和网民有效沟通的作用。另一方面, 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手法单一。在网络舆论产生、传播的过程中, 不能及时参与讨论和引导。负面网络舆论形成时, 政府只是消极应对, 一味地“堵”, 对存在的问题并未给予积极地反馈, 使得网络民意的表达不畅。相关政府部门的“失声”让民众的意见得不到有效地反馈, 成为引发网络流言的诱因。

(二) 政府和网民之间缺乏信任

很多网民认为政府在网络空间的行为只是在“做秀”, 并不想通过网络还民众一个畅所欲言, 参政、议政的“公共领域”。对于网民言论激烈的发帖, 管理员只是一味删除, 并没有给予积极有效的回应, 造成网络空间言论“一边倒”的趋势, 破坏了网络空间公平自由的话语氛围, 使得政府的网络行为失去了公信力, 网民不再“买账”。当前网络空间的政府作为存在较大问题, 离有效地利用网络媒体还有一定距离。

(三) 在应对突发事件时, 政府在网络空间显得手足无措

“云南躲猫猫事件”、“南京天价烟事件”、“新余干部出国旅游清单事件”等通过网络曝光, 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 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然而这种“中国特色”的网络监督机制, 只是事发之后, 政府被迫反应的举措。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 政府应积极参与, 并依法第一时间做出反馈, 公布事实真相和处理结果。信息公开、透明, 防止网络流言蔓延是政府在网络空间占据主导地位的基础。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网络空间, 发挥网络空间的传播优势, 使之更好地为社会、国家服务, 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明确政府在网络空间中的角色。

二、宏观视角下网络空间的政府角色

据CNNIIC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9年中国的互联网民普及率为28.9%, 其中排名首位的是北京市。虽然这个数字和美国互联网民68.9%的比例相差甚远 (艾瑞iresearch2009年数据) , 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 已相当可观。网络空间成为社会交往的重要领域, 为了提高执政能力, 政府必须重视网络空间的角色定位。如何在网络空间“拿捏”好自己的角色, 无疑是当下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需要深思的问题。以下笔者将从宏观层面, 试图厘清网络空间的政府角色问题。

(一) 宽容理性观念的践行者

政府在现实社会中担当着管理者、服务者等多重角色。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 网络上所反映的问题和现实社会关系密切。利益受损的网民在现有机制内得不到有效的维护, 转而在网络上求助或者向相关部门反应。言语过于激烈者有之, 污蔑谩骂者有之, 造谣惑众者有之, 但是相当一部分网友能够理性的反映和讨论问题。在和谐网络空间的构建中, 政府应该是一个宽容理性观念的践行者。以身作则, 给予网民表达意见的机会, 并及时做出反馈, 和网民一起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网络空间。

1. 宽容理性的观念应该成为一种传统。

在网络空间, 政府官员在面对问题和矛盾时, 必须理性对待, 任何盲目、不理智的行为都可能引发网络暴力。这种理性表现在政府信息披露的正确和严肃, 要求政府官员的公开言论要理智。在记者就开发商占用经济适用房用地建别墅一事到郑州市规划局采访时, 主管信访工作的副局长逯军质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 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2]这样的言论在网络空间迅速流传, 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正是因为当事人的不理智, 讲出这种不负责任的话, 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对于网友的过激言行, 政府更应该以宽容之心待之。宽容的态度给予网民讨论问题的空间, 其中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反馈, 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矛盾的化解。

2. 让网络空间成为“社会解压阀”。

宽容理性观念的践行, 有利于现实社会压力的虚拟缓解。网民的抱怨、相互交流有利于问题的澄清和内心不良情绪的消除, 政府更加人性化的倾听是必要的。简单的删帖可以做到禁止不良言论、有违主流话语论调在网络上流传, 但是这样粗暴的做法只会拉大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距离, 把主动权让与好事者。政府“取信于民”, 更应该“还信于民”。这里还给民众的“信”, 不仅是公信力、信誉, 更是信心, 是政府对于自身执政水平的信心, 对于国民素养的信心。当然, 网络空间在发挥其正向作用的同时, 也是流言、敌对势力妖言惑众的活动空间。这就要求网友发言时要更加理性, 和政府一起打造一个宽容理性的交流空间。

(二) 信息公开平台的构建者

很多的网络暴力和集体事件的发生, 多是由于信息交流不畅造成的。这一方面由于广大民众的素质不能很好的知晓和理解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政府职能部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没有充分地利用各种信息传播渠道满足民众的知情权。在网络空间中, 政府更应该是信息公开平台的构建者。

1. 政府信息的公开表达。

“狭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主要指政务公开。政务公开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公开其行政事务, 强调的是行政机关要公开其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和执法结果。”[3]政府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空间信息、资源共享的特征, 把政府信息向广大网民公开, 使民众了解政府行为的依据和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网民对此的态度和反馈, 也是有效收集社情、民情的重要途径。

2. 社会信息“可以公开”机制的构建。

所谓的社会信息指的是社会企事业团体的信息公开, 不包含涉及商业机密的信息。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社会团体有义务向广大公民公开自身信息, 尤其是涉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信息。不仅是“一边倒”的正面宣传和公关广告, 更应该把不足和可能引发的问题进行披露, 在互动中提升消费者素养, 形成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产业的良性循环。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法规, 明确企业的信息公开责任和义务。此外, 网民在多元表达和自由参与的同时, 更应从政府和社会公利得以保全的角度出发, 构架一个信息公开的网络交流平台。

(三) 信息公平机制的维护者

政府作为传播者的身份在和网民沟通时, 应着力于双方平等关系的构建, 进一步维护信息公平传播。相对于政府有组织、大规模的传播, 分散的网民处于弱势地位。政府必须让度一部分权利给民众, 这样才能群策群力, 积聚广大人民的智慧, 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会。在网络空间, 政府应该成为信息公平机制的维护者, 更可作为一个现实体制改革延伸的“试验田”。

1. 网络信息公平流动机制的建立。

在网络空间, 信息公平更多指的是信息流动的公平。和政府在一些突发事件处置上的主动“失语”不同的是, 网民的失语更多是一种被动的无奈之举。政府应该更多地给予网民在一些公共问题上表达的权利。在强调网络空间无限大影响的同时, 也必须看到它的有限性。这种有限性不仅指影响的有限性, 也有社会精英、舆论领袖对于网络信息的不信任态度。为此, 政府应该相信民众对于是非曲直有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致力于信息流动公平机制的创建和维护。

2. 对弱势群体的信息援助。

信息公平也表现在对弱势群体的信息援助。政府在网络空间对与信息弱势群体的援助更多的表现在打破壁垒, 使信息在不同身份、阶层和利益群体之间流动。尤其是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信息的“解码”, 让普通网民能够理解。此外, 还包括保障弱势群体传播权的保护, 帮助网民发布自己想要发布的信息也是政府构建信息公平机制的途径。政府应当消除歧视, 提升弱势群体的信息传播的能力, 力促网络信息公平流动。

(四) 民主文明网络氛围的营造者

民主文明的氛围应该成为网络空间的一种机制。在网络空间的对话, 参与者必须本着民主文明的态度去讨论问题, 以此来维护各方发言的权利和意见的顺畅表达。政府必须带头做一个民主文明网络氛围的营造者。

1. 提升网民的媒介素养。

致力于网络民主文明氛围的营造, 必须提升网民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网民的媒介素养提升有利于他们对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 也有利于政府和网民之间更有效地沟通问题。网络工具的推广和普及, 网络使用技能培训是提升网民素养的基本保证。此外, 提高网民对网络信息和网络舆论的分析判断能力, 还要加强爱国教育、提高网民对国家机密的保护及避免对个人隐私侵犯的能力。

2. 避免网络暴力的发生。

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言论, 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 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4]在网络空间, 对这种暴力行为的关注更多放在了网民身上, 必须看到的是, 作为监管者的政府部门的网络暴力行为时有发生。对正常民意网络表达的阻挠, 对一些社会公共信息的有意隐瞒, 都是网络暴力在政府行为上的具体表现。民主文明网络氛围的营造, 不仅需要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 更需要政府以身作则, 彻底改变观念, 杜绝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 缔造一个民主文明的网络空间。

(五) 网络法律规范的执行者

网络作为一种逐渐成熟的传播工具, 尤其是在当前“三网融合”的背景之下, 需要有法律法规对从业人员的行为和网民的行为进行约束。政府必须扮演网络管理者的角色。政府作为网络空间法律规范的执行者, 不仅要对不法网络行为予以制裁, 更应强调政府的服务意识。

1. 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

政府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同样对本国范围内的网络空间有规范和管理的责任。出台相关的网络法律规范, 在网络行为发达的今天是有必要的。网络管理的同时更要强调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网络作为一个网民之间、网民与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 政府的管理应该本着培育和扶持的态度, 除制度层面上的沟通之外, 更应该有制度之外的沟通, 两者相互协调, 更好地服务于网民, 提升政府利用网络执政的能力。

2. 建立无形的网络行为约束机制。

政府对于社会事务的管理, 除了条目明确的法律、制度之外, 更应该致力建立一种无形的规范机制。围绕当下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领域的重点事件, 通过网络举办一些普及和动员活动, 引导网民积极参与。围绕社会热点事件策划, 制造网络话题, 在网民的关注和热议中, 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把相关理念传输给网民。无形规范机制的形成有赖于政府“网络人”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更有赖于传播的方法和技巧。不管是制定法律规范网络, 还是通过网络话语和网络事件无形中影响网民, 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服务网民, 促进社会发展。

网络上的负面言论和情绪是一种客观存在, 对于一些网络言论和新兴事物, 相关政府部门应多一些耐性, 做出明智的处置。网络管理应抱一种理智宽容的态度, 允许网民意见的表达, 同时给予回应, 在交流中化解矛盾, 进一步明确网络空间的政府角色, 发挥网络空间的积极效用。当然, 网络空间政府角色的界定, 更需要具体的可操作化的手段加以明确, 最终厘清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彦林.呼唤网络空间的理性思考——基于BBS论坛的几点思考[J].新闻爱好者, 2009 (9) :96-97.

[2]刘兴伟.评论:臆造“党和百姓对立”者你又代表谁?[N].华商晨报, 2009-06-28.

[3]王勇.法律意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N].学习时报, 2008-10-30.

从不同视角看我国宏观税负 篇10

一、从不同统计口径看我国宏观税负

首先, 值得指出的是, 在通行的财税理论中, 宏观税负是指政府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关媒体在计算“人均宏观税负”时, 直接将政府收入除以人数, 这并不符合学术界关于宏观税负概念的一般性定义, 是一种语词上的混淆与误用。更为重要的是, 等额的税款对于纳税能力不同的企业与个人, 其影响和负担显然是不同的, 有时甚至有天壤之别, 因此如果要考察企业或个人的税收负担状况, 无论对于经营规模和行业性质不同的企业, 还是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个人, 税负水平都应该分门别类来计算, 把二者合在一起算出人均值并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 因此缺乏理据, 也没有实际价值。

其次, 宏观税收负担可以从不同的统计口径加以考察。在当代中国, 政府收入构成比较复杂, 除了税收收入外, 还存在规模较大而不可忽视的非税收收入。从收入大类来看, 目前我国政府收入由四部分组成, 包括公共财政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其中公共财政收入基本为税收收入。2014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显示, 全国公共财政收入7.46万亿元, 政府性基金收入2.6万亿元,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7万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数量最小, 约为500亿元。本文开头所述的2014年上半年宏观税负达到44%, 就是将上半年这四项收入相加, 再除以上半年初步核算为26.9万亿元的GDP数值得出的。

以上这种算法存在着两个值得注意和分析的方面。一方面, 如上所述, 我国政府收入构成比较复杂, 除了税收收入外, 还存在数目可观的非税收收入, 这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等, 如果在研讨宏观税收负担时仅仅将考察的范围局限于税收收入, 而忽视非税收收入的存在, 则此种研讨有失全面。这是因为, 不论具体的收入形式如何, 无论是政府基金收费, 还是社会保险缴费, 它们均取之于民, 是缴税 (费) 者确确实实的收入负担。但是, 非税收收入毕竟有别于税收收入, 两者在收入的性质与其所发挥的功能上明显不同, 而且民众对这两类收入负担的切身感受是不同的。在一般情况下, 税收是强制征收, 无直接的利益回报, 而收费往往是以自愿为前提, 常常伴随对等的利益输送。尤其是对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而言, 此部分收入往往是以市场交易的形式来实现的, 因此将诸如此类的非税收收入完全视同税收收入, 作为等同的收入负担来计量, 这也是非科学之举。另一方面, 我国政府收入的四大项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复, 并不能简单相加求和。按照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运作方式, 其收入来源有两个部分, 保费收入和财政补助收入。前者来自企业单位及其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后者来自公共财政预算中的财政拨款。因而在计算总的财政收入实际数时, 应该把来自财政预算拨款的这部分予以剔除, 否则就是重复计算, 会虚增财政收入, 不真实地夸大整个国民经济对财政收入的负担。

二、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宏观税负

在国际上, 特别是在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 由于其财政收入来源主要来自税收, 因此以当年税收收入除以国内生产总值即可基本反映整个社会中宏观税收负担的全貌。根据笔者的了解, 关于宏观税负国际上存在两种统计口径, 一种是所谓“窄口径”, 也就是同期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另一种则为“宽口径”, 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在内的所有政府收入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一般而言, 国际上大多使用宽口径, 不同之处在于, 我国的非税部分与其他国家不太一致, 主要表现为我国的非税收收入数目巨大, 而外国政府的非税收收入一般数量极其有限。此外, 我国的非税收收入项目较多, 个别项目名目特别, 如政府性基金中的土地出让收入。为全面考察纳税人的整体负担, 笔者也倾向于在我国使用宽口径的宏观税收负担计量方法。

依据这一宽口径的计量范围, 根据2014年财政预算数据, 将税收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相加, 然后剔除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中财政补助的8000多亿元, 剩下的政府收入约为21万亿元。再以2013年56.8的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 根据2014年7.5%的增速得出61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值。将政府收入除以测算的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数值, 得出宏观税负在35%左右。比照相关国家同口径算法, 如近几年法国这一数值接近44%, 丹麦、瑞典、挪威都在40%左右, 日本也在38%左右, 因此笔者认为,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 目前我国的宏观税负大致处于中等水平。

三、从公共支出效率看我国宏观税负

在笔者看来, 如果仅仅就财政 (税收) 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 或仅仅从财政收入对纳税人的影响方面来解读宏观税负, 这至少是比较片面的, 因为税收或财政收入对社会经济和纳税人本人的确是一种负累, 但公共支出却给整个社会乃至纳税人本身带来了一定的福利, 这是公共财政不可或缺的方面。从整体来讲, 税收或公共收入是否是一种负担, 完全取决于筹措公共收入而致的损失与相应公共支出所致效益的对比关系。如果前者大于后者, 公共收入成为实实在在的负担;否则, 从宏观上讲就不存在着所谓的税收负担问题。如果局限于收入方面单纯强调宏观税负, 这至少是片面的, 因此对我国宏观税负的考量应有更宽广的视野

在研讨我国宏观税负时, 一方面必须正视税收给国计民生带来的消极影响, 并尽可能来优化我国的财政收入结构。在此方面至少有两项工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一是降低行政事业收费等非税收入, 完善政府收入制度, 这将使政府和民众对宏观税负的把控更加精准;二是努力实现我国税收结构从间接税向直接税的过渡, 从税制设计的源头上清除税收对经济和百姓基本生活造成的不必要的困扰。但另一方面我国宏观税负的考量不宜仅仅就税论税, 考察宏观税负一定要和税收给百姓带来的福利联系起来。目前社会上高度重视税负本身这一问题, 固然无可非议, 但是在关心税收是否合理公平的同时, 还应高度重视税收收入是否有效转地化为公共服务、社会福利。换言之, 与宏观税负相关的利益各方应该联系财政支出的效率状况通盘分析税收负担, 不断检讨否存在公共资金贪污浪费、行政成本支出过高、民生福利支出不足等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 坚定不移地推进政府理财的公开化、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是研究宏观税负的应有之意。囿于篇幅, 对此的分析将另文再议。

参考文献

[1]黄凯平, 岑科.税的真相———让老百姓读懂中国税[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2.

[2]陈共.财政学 (第7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营销管理的宏观视角 篇11

宏观视角下对《本命年》中主人公命运的解读

赵瑾

《本命年》被称为是80年代中国电影的谢幕式。在改革开放浪潮袭来的大时代背景下,以亲情、友情、爱情为线索穿插其中,多线式地展现一个青年在特殊时代背景下,思想、精神、心理的变化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行为表现。主人公李慧泉是迷茫青年的代表,展现着动荡年代中的青年们真实的精神困惑和生存状态,也映射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本命年》根据刘恒的小说《黑的雪》改编而来,无论小说还是电影都十分贴近现实、照应现实。作家兼编剧的刘恒一贯注重对人的生活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展演,从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可以感受到他对人性和人的生存困境的真实细致的观察和感受。同时,《本命年》的成功也得益于导演谢飞,他对电影的整体感悟和由此出发对技术的投射力的布局,以小见大,于细微之中见真情。整部电影以一种陌生的、平静的视角在推进,以一连串的物理现象引起强烈的化学反应(心理反应),于温情的残忍、恬然的哀伤里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应和深刻的思考。

一、多线交织下的精神悲剧

《本命年》塑造了一个新的荧屏形象,一个“新”的时代青年,他跟以往电影里的青年形象有所不同,也不同于俄国文学中那些“新人”和“多余人”的形象。他不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先锋,不是时代变革中的政治青年,也不是出身显贵的的富家子弟,亦不是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而是出身贫寒、文化水平低、并带有政治前科的青年。就是这样一个人们眼中的不良青年却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和执着的信仰,而且一直坚守自己的内心。善良美好、坚持信仰本是一种常态的特征,但在特定时代环境中的特定人物身上却显得异常珍贵。然而,正是这样一个青年,迫于时代、社会压力和个人原因,最终选择了悲剧性的结局,引人深思。

电影《本命年》海报

影片主要有三条线索平行进行、同时作用,它们对李慧泉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亲情方面,母亲的离逝告诉他青春的代价以及要克制自己,叉子的父母却使他对亲情产生怀疑;友情方面,他对自己和叉子坚信无疑,然而刷子和合伙人的介入却破坏了他最真诚的信仰;爱情作为他最后唯一的希望也随之幻灭。这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使李慧泉的内心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一切在他眼里都没有了意义和色彩。出狱之后的他以为重新做人做事就可以重生,但却在本命年的某天晚上人群散尽的剧场里倒下,走完了他的人生。他的死可以说是偶然,也可以是必然,但与宿命无关。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人心未稳,其遗留的历史问题和伤痕还未得到解决修复,随之改革开放浪潮逐渐兴起,希望与危险并存。从影片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以故事主人公李慧泉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未能接受教育。

文革期间,国家各项发展曾停滞不前,政治混乱,经济倒退,文化教育一度被阻断,一些知识分子和适龄接受教育的孩子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可以说影响了一代人。由影片可以看出,以主人公李慧泉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正是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长大的,没有机会得以在适龄年纪接受学校教育,以他为代表的青年接受更多的是社会的洗礼,严重缺乏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演变为对某个人物或某种精神的盲目崇拜抑或是丧失信仰。

二、大时代下的光影交错

随着改革开放日渐兴起,国家各项发展还不完善,一切制度都有待制定整饬。政治依然敏感,社会形势还是处于紧张的状态中,有方向的没方向的、有信仰的没信仰的都安度着自己的日子,但人心得不到完全解放。国家度时势首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兴经济改革,积极学习市场经济,以此增强国力。发展经济成为了国民最重要的事。所以,此时对于国家正是发展的好时机,而于个人来说是契机也有可能是灾难。有文化有头脑的、有胆量的、小聪明的都走到了前面发家致富、享受生活;也有绝大部分人民遵守政府的指示实实在在地过自己的小日子。随着经济改革的启动和逐步深入,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势必会造成一代人精神信仰的缺失,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严重的个人问题。影片中已经成年的李慧泉由于缺乏文化知识和判断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凭着单纯义气为帮助朋友伤害了他人,却并未意识到自身做法的错误,只是朋友的行为触发的结果令他意识到了事态发展的严峻性,李慧全缺乏的是自我意识的苏醒。入狱后的李慧泉自我意识复萌,给我们展示了他淳朴善良的内心,镜头倒切回去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善良纯真的少年,他常常自己在心底回忆从前的美好,但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过去的终究已经成为过去,过去不能更改,未来在自己手上吗?答案依然是未知,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小人物的命运似乎并不明朗。所以片中的主人公也一样,找不到精神归宿,空虚迷茫怀疑人生,又不甘堕落放纵人生。由于特殊的历史时期造成的个人问题在那个年代演变为群体性事件,只是情节程度不同,实质都一样,个体生存状态缺乏关注和思考。人的一生中总会因为某些事情付出或轻或重的代价,这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能就需要付出比原来正常10倍的代价。

我们生而为人,时代造势,我们度势。但对于李慧泉来说,文化知识的缺乏和心灵的重创使他失去了理性的认知和判断能力。

三、个人的流离与历史的选择

整部电影从开始到结束,都贯穿了一种灰暗的、忧郁地色调和那个时代流行的音乐,以一种附属文本的形态立足于时代的表层和人物心理,于平面视角下形成一种张力。镜头随着主人公李慧泉的足迹缓缓推进,平面呈现,没有刻意强化或放大某些东西以追求效果,使影片的呈现更加真实,深入人心地传达了很多思想观念。影片中,李慧泉经常一个人面对自己,没有语言,观众却能通过画面感来感受判断他与自己内心的交锋,但思索到最后依然迷惘无从选择。他想遵从自己的欲望,却又囿于道德和精神的审判,灵魂无处安放。作为那个时代青年的代表,他焦虑挣扎找不到精神和心灵的归宿,没有出路,整天郁郁不安。最后只能选择死亡作为解脱以求灵魂的解放。

在这样一个惴惴不安的时代里,人人自危,无人去关心他人,大多数人都在过活自己的小日子。有信仰的、坚持自己内心的人很少,李慧泉却是其中之一。在思想政治极度敏感的时代里,人们专注于自我地活着,李慧泉却时刻想着关心着他人,他的关心里不是没有掺杂一丝的功利性目的,而是期待能被关注被关心。他文化水平不高,年少无知时犯过错误,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却始终坚持自己的内心,勇敢地鼓起勇气面对新生活,重拾希望,渴望并追逐真善美。也正是由于他文化水平不高,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单一,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内心脆弱,过于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渴望融入社会群体,以至于迷失了自我。

文化水平的致使李慧泉只能看到一些行为表象,无法深入思考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由于年轻时错误,李慧泉始终以一种特殊的身份活着,觉得将自己看成人群中的异类,与社会和他者格格不入。这种想法不仅使他内心受挫、丢失生活的信心,更使他的思想变得愈加狭隘,对他人强烈的依附感使他试图从他人那里获取温暖和认可肯定,可越是想融入人群、得到认可,内心就越孤立反抗,造成意识和行为的失调。欲望在现实中得不到疏解和满足,加重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负重,而李慧泉又无法正确对待这些必须面对的沉重,只能艰辛地活着。

四、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影片塑造了一个真实立体的时代青年形象李慧泉,那些看似主观的、客观的人或物,都只不过是他的映照物,映射他的人生,也映照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影片的结局富有极深的寓意。爱情被拒绝之后,李慧泉去酒吧麻醉自己,然而刚从酒吧出来就遭抢劫袭击,他没有呼救,也没有自救。流着血、独自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却没有一个人关注他,最终他拖着受伤的疲惫身躯和心灵站在散场后的剧场里倒了下去。李慧泉的命运本可以改写,在亲情爱情友情皆远去之后,他依然还保留着最后一点生存的勇气和希望。但当他最后一丝信仰也被粉碎后,那些积累的心灵创伤使他的精神崩塌,从而导致了最后的悲剧性结局。走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本可以呼救的他却对自己无动于衷,为什么?因为信任已缺失,希望已幻灭,本命年的传说,一直在他脑子里形成一种潜意识——精神的溃落。这不是天生使然,而是由于缺乏文化知识、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所造成的人格误导,只是随着环境的改变,作出的无意识的生理心理反应。年轻时没有判断是非的意识,只有单纯、义气和真诚,导致人生突遇重大转折影响一生,儿时生活单纯无忧,快乐美好,长大后,就必须面对成人世界的框架,不得不困囿框架标准限制下的人生。

事实上,决定人命运的是人,而不是鬼神!李慧泉的死亡,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死亡,这是一种比生命逝去还可怕的经历。所以影片主要表达的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精神和信仰的缺失对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它会毁了一些人,成就一个时代。但是又不可阻挡。时代在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社会物质发展和精神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人性的缺失、人类生存的困境乃至很多灾难性事件的发生,都是社会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影片看似单纯、平静,实则让人感到惊心动魄,主题寓意复杂,意义深远。

导演谢飞曾在“导演阐述”中强调了他在此片中的立意:“纵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在经历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和浩劫之后,物质与经济的破坏还不是最可怕的,精神上的创伤才最可忧虑;而精神上的重建,则是他们崛起的关键。德国是这样。日本也是这样。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浩劫的中国也面临这一课题。本片通过李慧泉形象的塑造,就是想提出这一精神信仰的间体,供人们思索。”[1]《本命年》中李慧泉的经历,更多的是带给成长中的青年们一些启示和警觉,引起他们的思考。

[1]论文网.我们寻求什么?(谢飞、姜文谈《本命年》)[EB/OL].(2012-09-23)[2016-12-01]http://www.xzbu.com/6/view-3487839.htm.

营销管理的宏观视角 篇12

关键词:河南,宏观金融,风险研究,金融风险,资产负债表

宏观金融风险是由于信用风险以及部门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异常波动导致的资产负债表层面的恶化,进而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的风险,是国民经济金融整体层面的系统性风险。本文采用资产负债表法将金融风险与宏观经济密切联系起来,结合河南的实际情况,将金融系统作为联系宏观经济的枢纽,来分析说明金融风险的大小、传导以及对整体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河南金融运行现状

1.农村金融运行情况

2008-2013 年,河南省农村新型机构大幅增加,从2008 年的2 家增加到2013 年的187 家,资产总额从2008 年的2 亿元增加到2013 年的411 亿元。与其它类型的金融机构相比,农村新型机构增加明显,说明河南省在农村金融方面有较大的发展。2013 年村镇银行加快发展,新增12 家,实现18 市全覆盖。2008 年,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515.82 亿元,增长12.8%,2013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232.12 亿元,较年初增长15.9%。显示出河南农村金融资源大幅增长的良好迹象。

2.传统银行业发展状况

2013 年全年金融机构实现账面净利润1257 亿元,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较上年减少13 亿元,下降到0.35 个百分点。传统银行业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 年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增长幅度为18.8%,比2007 年下降了2.4 个百分点,且盈利也有所下降,2009 年情况好转,资产增幅回升,增幅达23.9%,说明河南省储蓄存款则大幅回流,说明河南经济出现回暖,城镇居民储蓄被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分流明显,而企业则由于生产运营状况有所改善,使得存款大幅增加。截至2013 年末全省中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7591.7 亿元,增长17.58%,各项贷款余额23511.41 亿元,增长15.8%,金融机构的总体资产规模在不断扩大。

3.证券市场发展状况

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回升,河南省的证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上市公司数量由2008 的61 家增加到2013 年的95 家,股票总市值也由2008 年1827.23 亿元上涨到2013年2992.47 亿元,可见证券市场融资功能已经得到较好恢复,这将归结于市场回暖等多种因素,证券公司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利润大幅增加。截至2013 年末,河南省的95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发行股票97 只,募集资金总额达1831.32 亿元。年末,境内市场流通股总市值2992.47 亿元。2005-2013 年河南省的证券化率呈现波动趋势,并且幅度较大。截至2013 年末,河南省共有证券营业部208家,全年营业收入达到248 亿元,净利润80.3 亿元,增长9.6%。证券投资人427.52 万人,增长6.5%。股票交易总额18586.2 亿元,增长46.51%。

二、基于资产负债表法的宏观金融风险实证研究

1.河南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河南金融部门由保险业、银行业和证券业等行业组成,银行业包括国家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合作机构、城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证券业主要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根据数据的可得性,编制的河南省金融部门2006-2013 年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银行类金融机构,如表1 所示

单位:亿元

注: 河南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仅包括银行类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数据来源于《河南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河南省金融运行报告》

2.金融部门资本结构错配分析

根据上文中编制的资产负债表数据,我们提取河南省金融部门资本结构风险表,如表2 所示

单位:亿元

对于金融部门而言,若存贷比低可以增加金融部门的风险抵抗能力,但降低了金融部门的盈利水平;若存贷比高可以增加金融部门的盈利,却可能导致金融机构因支付能力不足而引发的挤兑风险甚至危机。从图2-2 可以看出2006-2013 年河南省银行业存贷款规模均稳定增长,存贷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6 年的0.745 降至2013 年0.625,除2007 年以外,均低于央行规定的商业银行最高存贷比0.75,银行支付能力相对充足,存贷比又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河南金融部门资本结构错配风险并不明显。

3.金融部门期限错配风险分析

期限错配风险分析主要研究金融部门资产的流动能力。根据长期贷款收益高、风险高、流动性低的特点和短期贷款收益低、风险低,流动性高的特点,如何合理的设定短期贷款与长期贷款在总贷款中的比率,从而控制金融部门的流动性风险一直是金融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单位:亿元

如图1 所示河南的贷款总额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在2003-2008 年间总体上保持着增长,2009 年以前,短期贷款多于中长期贷款,2009-2011年短期贷款少于中长期,到2012 年以后,短期贷款又多余中长期贷款。 然而河南省中长期贷款占比自2006-2011 年不断上升,在2011 年达到49.6%,而在2012-2013 年又有微幅下降,这意味着河南金融部门的资产流动性有所上升但是因为中长期贷款接近50%,所以在面临突发性的经济波动时,仍然会面临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并可能遭受一定损失。

从表2 来看,2006-2013 年间,河南居民储蓄在总体上呈现强劲增长趋势。其中定期存款占比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由2006 年的68%,下降到2013 年的52.8%,在2008 年略有上升,这是因为在2008 美国次贷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居民对未来经济形势持观望态度,导致定期存款比率回升,居民储蓄较快增长,2009 年受经济政策的刺激,资本市场发生回暖,定期存款减少,居民储蓄活期化趋势明显。因此河南省期限错配风险还不是很明显,但是银行的资金来源有偏向短期性的居民储蓄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潜在的期限错配风险。

4.金融部门货币错配风险分析

货币错配风险分析的主要着眼点在于金融部门的本外币存贷结构,看其是否存在货币错配风险,运用相关数据构建如表4 所示。

单位:亿元

如图2 所示,近年来河南省经济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也增长较快,2006-2013 年河南省的外币存款和外币贷款总体上都呈增长趋势,2013 年河南省的外币贷款和外币存款增幅较快,这主要归结于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及河南省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从外币存贷比来看,2006-2011 年,河南省的存贷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2006 年的0.76 上升到2011 年的1.05,在2012 年外币存贷比开始下降,到2013 年,外币存贷比为0.76,仍然高于国际规定的0.75的安全上限,而过高的外币存贷比会导致河南省金融部门的汇兑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货币错配风险显著。

三、对策建议

1.建立完善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通过建立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使金融监管部门能够准确、及时地了解本区域金融系统的运行状况,从而做到事前预防,事发控制,事后弥补。

2.完善金融业自身发展,保持金融稳定

河南区域银行结构单一,国有商业银行出于垄断地位,竞争不充分,不能有效配置金融资源,要在河南省内发展地方性商业银行,并促进银行业内部的竞争,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3.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河南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大力发展金融市场

建立和完善河南场外股票交易市场,在现行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优势产业的发展,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改变上市公司行业集中的现状。

4.加强信贷监管,降低货币错配风险

建立货币错配风险预警体系,以达到监测金融机构风险,合理调控河南利用外资的规模,有效保持利用外资的适度规模,保证区域内资源供求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

5.完善金融体制建设,优化金融环境

建立并完善适合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加速金融改革、建立与中部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系,是经济发展和发展民营企业、第三产业的迫切要求。

6.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控制风险中求发展

要大力提高产业深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依托中部崛起优势,在资源幵发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下游产业,借助产业链延伸,扩大产能。

7.加强民间借贷监管,化解民间借贷内部矛盾

明确不同民间借贷行为的合法性,保护民间借贷的权益和防范借贷风险,为中小企业更好地发挥融资作用,实现对传统民间借贷金融活动的引导、规范、提升和替代。

8.强化支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大政策性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鼓励金融创新,发展各类金融机构,鼓励开发出新金融产品,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育成机制,扩大中小企业规模,增加直接融资。

参考文献

[1]纪阳.对我国区域金融风险成因及防范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17-119

[2]于尚艳.区域金融风险的成因分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54-56

[3]傅伯言,李洪,等.江西防范金融风险问题研究[J].企业经济,1996(4):18-22

[4]陈丽杰,侯云哲.区域金融风险研究[J].企业导报,2013(5):160

[5]石润,潘焕学.我国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策略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4(11):4-7

上一篇: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分析下一篇:社区护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