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视角(通用11篇)
学生管理视角 篇1
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不断发展,伦理学问题也不断的涌现出来。每一个教育子系统都有他的特殊性,其存在的问题也不近相同,那么对于学校体育管理中的伦理问题该如何定位,只有通过合理定位,才能对其实施合理可行对策,促进健康稳固发展。
1、学校体育管理中伦理学定位
1.1、学校体育管理中的伦理学形态
世界上关于伦理学的形态,大致可以划分为:描述性伦理学(即伦理学史)、规范伦理学(即提供行为准则的伦理学)、元伦理学(即分析伦理对话的语言与逻辑的伦理学)、应用伦理学等4中基本类型。应用伦理学的分支又有许多,包括经济,管理等等。从这一层面来讲学校体育管理中的伦理学视角应该属于应用伦理学形态。
1.2、学校体育管理中伦理学应用
学校体育管理中的伦理学问题应该是在学校体育管理中的个人的、制度的行为以及事件,学校体育管理中的伦理纷争。所以学校体育管理中的伦理学问题包括有部分的和体系的,是所发生的行为和事件,是已经存在的,造成伦理纷争的个人的或者制度上的行为以及事件。
学校体育管理是指学校体育管理者为了一定学校体育中的目的,对有关学校体育活动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挥、调节和监督。它是一级教研室实施体育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2、伦理视角下的学校体育管理
学校体育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在遵循管理的原则和先进的管理思想过程中不外乎预防和对策。在动态的管理过程中,伦理视角中学校体育管理可以看作是学校体育管理中的伦理问题,和以伦理理论为依据来加强管理,是一个可逆的动态过程。
2.1、以社会道德的伦理观来加强学校体育的管理
首先学校体育管理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在学校体育管理过程中,伦理观的促进体现在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评价进行调整,以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第一”是社会时代的鲜名词。另外学校体育场馆的管理,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学校运动队的管理,以“比赛第一”的管理理念到科学的训练,大量的科研为之服务,来促进科学的发展。
2.2、学校体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伦理问题
伦理问题的出现不外乎是一对或者是几对矛盾体的产生,可能是单一的亦可能是交叉混合。矛盾体的产生过程有着内在的本质和外在的现象,本质是揭露出了矛盾体自身的问题所在,而现象暴漏了道德的缺失与内在价值观的偏差,揭示人性倒退与社会进步的反差。是对学校体育管理实践过程中出项的问题善与恶观念,功利主义的实际评价与反思。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国家中现于两个正义原则之中,第一个原则:每个人对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并强调实现教育公平主要责任在于政府,同时要发动全社会共同为实现教育公平而努力。
罗尔斯认为,公平正义体现于两个原则之中:一、每个人对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二、社会和竞技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被合理地期望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利益,并且依系于地位和职务向所有人开放。不仅体现着公平还有人性的正义,正义是人所具有在自在因素,公平似乎是在比较之外所产生的伦理价值,然而这两个因素的所在正体现了复杂社会的合理调解。
其实学校体育管理过程中的伦理问题不外乎于管理主义和功利主义又或是其他人性道德缺失的恶果,关键是通过深邃的瞳孔来挖掘内在的影响因素来进行道德价值观的塑造,掌握人性价值纯美的法杖,促进和谐发展。
3、结论
在学校体育管理过程中以道德伦理观念指导整个管理过程的进行,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且对管理过程中矛盾伦理问题进行总结,塑造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合理有效的处理问题,指导管理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从而也促进后奥运时代学校体育健康稳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士辉,应用伦理学与高等学校的专业教育[J].2003,18(4):68.
[2]潘少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3]昌利娜,伦理学视野下农村学前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J].农村教育,2011,(9).
[4]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6.
班主任管理学生的新视角 篇2
【关键词】态度管理 学生态度 价值体现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95-02
一、学生态度的内涵及特点
所谓学生态度,是指学生对待班级中的人和事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它是通过学生个体经验组织起来的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外界刺激和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
学生态度通常包括三种心理要素:一是认知因素。即学生对班级工作中的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信任和評价。显然,这里的认知不仅包括对事实的知晓,而且包括对事实的评价、赞成或反对。二是情感因素。主要是由于对学生态度对象的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即班级工作中各种客体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主体出现的好或坏、尊重或藐视、接近或远离、同情或冷漠等情感。三是意向因素。是指学生对态度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即当学生对态度对象必须有所表现时,他将怎样行为,准备作出某种反应。如某一班干部想和班主任谈学生管理工作问题,这里的“想”就是意向。意向不是行为本身,而是作出行为之前的思想倾向。
二、学生态度的价值体现
研究学生态度的内涵及特点有无实质性意义?它对班级管理工作有无真正价值?这也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态度管理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学生态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学生态度对自身行为具有直接影响。态度与行为有一定的关系,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一种行为倾向。当这种行为倾向在实际活动中表现出来时,就是完成的行为。学生的行为就是其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学生态度虽然不可能直接观察,但由于它会表现为行为,因此,概括学生的外显行为,便可以推断他的态度。在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是一致的。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和决定自己的行为,并具有预测行为的能力。如学生赞成班主任确立的治班主张,这就决定了他们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和行动上与班主任保持一致,并形成为之奋斗的实际行动。
2.学生态度对班级活动效果能产生重大影响。目前越来越形成这样的共识:学生态度与活动效果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因果关联。一般地说,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班级活动抱积极态度,他的活动效果就会相应提高;反之,学生对自己参与的活动抱消极态度,他的活动效果就会相应降低。因此,一个学生的态度,对他的活动必然具有重大影响。如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建立有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有的学生持拥护的态度,因而在行动上能自觉地贯彻执行,能较好地完成班主任所交给的活动任务;有的则持不拥护或无所谓的态度,因而在行动上则可能消极怠工,必然会影响其活动效果。
由此可见,态度倾向是影响学生心理行为方向及其活动效果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态度管理的基本策略
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态度管理,实际上就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班级管理的总目标要求来关注、协调矫正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为了充分发挥学生态度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功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班主任应充分注重对学生的态度实施管理,具体策略如下:
1.观念定向——态度管理的重要前提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态度的管理,首先应重视观念对整个态度反应系统的定向作用,并使学生乐于接受班主任正确的观念指导。作为认识活动产物的观念,不仅以概念、观点、理论的形式或构成意识的、主要内容,而且它作为一种有能动性的结构,影响着后续的认知反映,同时影响着行为活动。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指已有的思想观念内容对认识反映的影响。尤其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班主任能否使全班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定向至关重要。
2.有效改变——态度管理的工作重点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有效地改变学生现有的那些不适应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态度。这种态度转变一般要经过三个过程:
一是解冻过程。学生在进行某种班级管理改革活动之前所原有的态度常常比较稳定,行为已成习惯,犹如冻结起来的冰块,要改变它,必须解冻,即在心理上首先是感受到改变的必要。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态度管理中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要使学生的内心感到有压力,宣传的内容应力图唤起学生强烈的价值心理,并使这种价值心理转化为一种动机力量,以激发他们迅速改变态度。
二是改变过程。这是斑主任及集体力量作用于学生,引起他们内部认识、情感、意向和行为逐渐改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班主任既要采用规章制度、学生守则等班级规定形式,有效地改变学生的态度,又要善于做个别思想工作,把强制改变和个别劝说融合在一起。并结合相关榜样的隐性示范方法,使学生接触自己的态度对象(有关的人和事),经过认知与情感的变化,而改变态度。
三是凝固过程。学生新的态度和行为一经形成,还必须有巩固和强化的阶段。班主任在有效地改变学生态度问题上必须“持之以恒”,就是坚持在认识上再加深,在情感上更增强,通过拟定各阶段的计划,施行相应的措施,直到改变真正成功为止。
3.整合一致——态度管理的核心目标
在班级管理中,态度问题对管理过程的重要意义又要远远超过对学生个体的意义。为了赢得和维护班级组织的协调一致,每个班集体都需要某种统一的态度。因此,这就要求班主任应努力用班级特有的组织文化去熏陶和改变全体学生的态度与价值观,以期他们能形成相同的态度。而在整合学生态度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力求注意:
(1)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平衡”的需要。学生总是想让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与班集体中其他同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大致地保持一致。因此,班主任在了解学生的内在心理过程中,能有效减少其不协调,帮助学生达到内在平衡,就能更有效地整合学生的态度。
高校学生管理:新视角、新方略 篇3
一、服务型社区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方略
德国社会科学家滕尼斯认为, 学生生活社区是由学生组成的、关系亲密、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群体。高校学生生活社区是以学生宿舍为中心, 包括学生食堂、文化活动场所、公寓、宿舍区、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课堂学习外的生活、休息、学习、交往、娱乐、个体及群体活动的特定区域。
服务型社区是按照以人为本的现代治理理念构建的社区管理制度的总和, 是以服务学生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区治理模式。与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相比, 服务型社区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一是以社区管理为中心, 突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以人的发展为主旨, 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 真正做到根据学生个体特征和社会需要, 以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和谐发展。二是以社区学生自治组织为载体, 把教育的客体变成教育的主体, 坚持来自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 把握“教育为目的, 管理是手段, 服务是宗旨,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育”的思想, 加强管理力度, 重视信息反馈。
在新形势下, 高校建设服务型社区, 就是为了改革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弊端, 通过重新构建学生社区, 转变学校职能和工作作风, 构筑学生自治体系和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 建立起学校管理机制与学生自治机制相结合、学校管理职能与学生自治功能互补的新型社区治理结构。为此, 一是要树立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当前, 个性化、独立性、民主与自由、对人性的尊重已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大学管理者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 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引导学生去发现、组织、管理知识和人生。这就要求摒弃旧时代的“师道尊严”与“严格管理”, 要求管理者尊重学生, 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倾听学生的心声, 从学生的需求、现状及发展的可能出发服务学生。二是要从专业特点、学历层次、收入、性别、家庭收入、心理、年龄、兴趣爱好等对学生进行细分, 建立全面的学生信息库。三是可建构“互动型”校园网络呼叫中心。它建立在电话、电子邮件、短信及面对面交流的基础上, 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建议, 对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方面服务质量进行跟踪调查等。四是要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将学生看作是校园中责任权利相统一的平等一方, 是有责任能力的行为主体, 围绕学生发展的目标, 为学生提供个别化服务, 培养学生个性并为之提供展现的空间和机会。
二、人本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方略
“以人为本”是指时时、处处、事事要把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组织人、提高人、关爱人、服务人、造福人、解放人、发展人放在首位。它要求以人的合理需要、人的和谐生活、人的幸福平等自由等等为中心来考虑、安排、设计人类社会中的一切规章、制度、规划和发展等问题。当前, 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在国内也越来越得到认同。
人本教育思想体现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即尊重学生人格个性, 满足学生需求, 激发学生潜能, 实现学生价值, 提升学生生活质量, 实现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然而, 长久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比较僵化的管理体制, 其不合理性就在于它所主张的以服从、整齐划一为特征的管理价值取向与教育本质相矛盾,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矛盾。高校管理工作者往往认为教师和管理者处于主体位置, 而学生则处于被管理、被塑造的位置, 习惯于以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 要求学生做什么、怎么做, 并强迫学生服从和接受, 却忽视了其为学生提供服务的职责。由于没有树立管理就是服务、学生就是学校主体的理念, 所以管理工作带有明显的强制性色彩而缺乏“人情味”。二是高校管理目标与学生个人目标相矛盾。高校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往往从社会对人才的一般要求出发制定统一的管理准则, 强调以教学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 而忽视挖掘学生多方面特长, 使学生个人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多方位自主发展, 满足社会人才多样化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多元文化对大学校园的不断冲击, 以及当代大学生独立意识、平等意识和主体意识的日益突出, 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 一是要实行科学化管理。要求管理者具有科学管理的思想, 抱着科学的态度, 以科学的方法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教学规律、学生管理规律, 从而从根本上把握学生管理的科学规律。二是要实行人性化管理。包括管理制度的人性化、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人性化以及管理过程的人性化。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善于进行“换位思考”, 将亲情关怀渗透到学生管理环节中, 做到师生关系亲人化, 在自身的外部形象和肢体语言上要给学生留下良好印象, 遵从尊重、理解、同感的原则, 充分体现出学生管理中亲情的因素。三是要实行民主化管理。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 强化民主观念, 努力营造平等、民主的人文氛围。听取和尊重学生的意见, 建立学生民主管理的制度, 为学生提供发表意见的渠道, 唤起学生的责任感, 增强主人翁意识, 增强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四是要实行法制化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制度建设, 增强法制观念, 每项决定都要严格按照法规和制度的规定, 学生管理者必须详细解读相关规定, 明确学生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 了解学生合法权利的内容, 在处分学生时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 使对学生处分的处理做到谨慎、适度、合理、合法, 推进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建设。五是要实行自主管理。要积极倡导参与式管理, 让学生充分参与管理的全过程, 达到管理与被管理的统一。鼓励体验式管理, 积极促进学生参与实践, 体验生活, 结合校情实际, 勇于创新, 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学生管理、园区管理和班级管理的事务中来, 在广度和深度上给学生提供自主管理的机会, 实现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
三、柔性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方略
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 采用非强制方式, 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 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自觉的行动。柔性管理要求把握和遵循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采用的是能打动人心的柔性方法, 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达到人的自觉性行动。柔性管理理论认为, 人既是管理的主体, 又是管理的客体;既是管理的出发点, 又是管理的落脚点。它强调依据人自身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管理, 强调依靠人性的解放、权利的平等、精神的激励等人性化管理方式, 从内心深处激发每个人的内在潜力、主动意识和创造精神。
柔性管理是与传统的刚性管理相对立的。在新形势下, 传统的完全行政化的刚性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适时引入柔性管理理念, 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柔性管理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理念, 只有树立柔性化管理思想, 才能使高校学生工作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柔性管理契合高校学生工作要求, 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强调在管理活动中要一切以人的管理为中心。而现代高校学生工作理念同样强调“以生为本”,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这种“柔性管理”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契合, 是柔性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得以实施的重要理论依据。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引进“柔性管理”, 可以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更好的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以人为本”和“无为而治”。
柔性管理涉及的实践内容很多, 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实施柔性管理, 主要有心理管理、环境管理、行为管理、形象管理等内容, 这也是高校学生工作实施“柔性管理”的切入点。心理管理是指在一定时间里, 根据多数人的心理指向, 通过实施一定的影响, 引导学生形成共同的心理意志。实践中主要采用心理沟通、激励尊重等方式, 对学生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从而把学校的目标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环境管理侧重于心理环境的建设。高校学生工作者要研究心理环境, 有效掌握作用于学生群体心理和行为的各种环境因素, 实施有效管理手段, 使之成为影响大学生行为动机的良好心理氛围, 并通过心理环境的内在影响, 提高管理效能。行为管理即提供可供选择的目标, 使学生对高校管理目标享有“参与性”与“选择性”,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自由度, 拓宽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从而使大学生自觉地将高校管理目标转化为追求自身发展的推动力。形象管理是指高校学生工作者应以自身的良好表现和人格魅力对大学生产生示范和约束效应, 以实现高校学生工作的目标。目前大学校园普遍推行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发展策略, 正是“柔性管理”的具体运用。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的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认真解析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环境和大学生的新特点, 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规律, 符合管理对象时代特征的管理新模式。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部分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趋势、新方略。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视角,方略
参考文献
[1].韩路, 张悦.服务型社区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9, 4
[2].王磊.柔性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工作探析[J].陕西教育 (高教版) , 2008, 11
[3].张宝君.大学生管理新模式[N].吉林日报, 2010-01-09 (7)
管理视域下的制度视角 篇4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靠人治不依法制,凭热情、靠感觉处理事务,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工作不落实,企业就不可能实现持续成长。企业向管理要效益,首先要认识到制度在企业所处的地位、所处的环境,认清企业制度在制定、执行中和企业文化、员工、领导及训新的相互作用机制,才能真正使制度在企业管理护发挥优势,才能真正实现管理出效益。
一、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
儒家文化思想在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中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传统的中国人将道德标准视为思考问题、看待事物的第一准则,而把对事物的确认当作次要因素来看待。受此影响,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伦理问题被放到了中心位置,企业内部干部的优劣、职工的好坏,乃至企业决策与经营行为的衡量准则,都采用道德是非和伦理的标准,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种重义轻利、重工作态度轻工作效率的观念。企业经营中过多强调“德治”,却忽视了制度化建设和管理。
今天,在企业文化研究中,人们对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认识经常陷入一种误区:或把二者对立起来,或把二者混为一谈,分不清二者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有人把企业文化概括成四个层次: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种从
广义角度界定的企业文化,无疑把制度包含在内,即制度也是一种文化。但如果我们从狭义角度研究企业文化,制度只是文
化的载体,进一步说,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研究,制度与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管理层次和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文化管理高于制度管理,制度更多地强调外在监督与控制,是企业侣导的“文化底限”,即要求员工必须做到的;文化更多地强调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力量,强调内在的自觉与自律,是一种“精神境界”。
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在对人的调节方式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制度管理主要是外在的、硬性的调节;文化管理主要是内在的文化自律与软性的文化引导。文化管理强调心理“认同”,强调人的自主意识和主动性,也就是通过启发人的自觉意识达到自控和自律。对多数人来讲,由于认同了主流文化,因此,文化管理成为非强制性的管理;对于少数未认同主流文化的人来讲,一种主流文化一旦形成,也同样受这种主流文化氛围、风俗、习惯等非正式规则的约束,违背这种主流文化的言行是要受到舆论谴责或制度惩罚的。因此文化管理又具有-定的“强制性”。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对制度与文化的感受度不同。体力劳动者因为其作业方式要求标准化的程度高,对制度管理的强制性敏感度较低,也就是说,遵守制度是顺理成章的事,制度管理对他们更适合;脑力劳动者因为创造性强,要求自由度较高,对较低层次的条条框框则反感,需要较多的文化管理。这是超Y理论的研究
结果,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是互动的。当管理者认为某种文化需要倡导时,他可能通过培养典型的形式,也可能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来推展和传播。但要把倡导的新文化渗透到管理过程,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制度则是最好的载体之一。人们普遍认同一种新文化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而把文化“装进”制度,则会加速这种认同过程。当企业中的先进文化或管理者倡导的新文化已经超越制度文化的水准,这种文化又在催生着新的制度。
二、制度与员工
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与制度是否健全共同决定了企业管理的绩效,并将企业分为四种类型:活力型、散沙型、官僚型和健康型。活力型企业的制度也许并不完善,但由于员工责任心强,往往在制度并没有对员工的一些行为做出何种要求,高素质的员工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他们会全力以赴地去承担其各个任务,并妥善加以解决,而不会损害企业的利益和荣誉;如果企业员工素质不高,也许会专门寻找制度的空隙和不足,在制度约束不到的地方,采取一种投机行为,从而有损于企业而利于自身,这就是所谓的散沙型企业。在制度很健全的情况下,企业员工如果没有责任心,员工会感到处处受制度的制约,而天天忙于应付制度所要求的标准而不去踏踏实实地工作,整个企业表现为毫无活力,毫无激情。也就谈不上创造力和创新了。对国内外优秀的企业的研究表明,优秀企业都有一个共性:员工责任心很高且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极其完善,这同时也是许多企业家所追求的健康型企业。
三、制度与领导
在中国的大部分企业里,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老板既是企业制度制定的倡导者,甚至是制定者,同时也是制度的第一破坏者。在自己的企业里,老板好像以前的皇帝,凌驾于企业制度之上,不受制度的约束,这样就造成中高层管理者的效仿和员工的怨声载道。对同样的事,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而采取的奖罚不—,当问及企业到底是人治还是法制,老板却回答:当然是依法制企,你没有看我们有许多制度条款和下发的各种文件嘛!中国企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企业确实存在着差距,但差距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坐井观天、自以为是,差距本身并非不可逾越,前提是我们首先要逾越自己。
老板和员工之间缺乏制度化的业务管理系统平台也是我国企业的一个重大病因。在我国,许多老板经常有这种感觉:不担心没钱,不担心没人,也不担心业务,担心的是企业的稳定运转。老板在,企业一切事务好办,但老板没有三头六臂,这将如何办呢?人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就是制度显现力量之处,你可不可以放下“老板的架子”,耐心地将企业的业务流程制度化,耐心地让员工按制度要求而不是你的指令工作?为什么有些企业家能够管理上万人,而另一些企业家只能管理一百人?关键还在与企业家自己内心相信什么。只相信自己的人自然信赖的是自己的权
威和亲信,认为员工只有在监督和压力下才会努力工作,而相信别人的人就会相信公平的制度,也只有公平的制度才会创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四、制度的规范性和创新性
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规范。企业管理制度是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企业管理制度的表现形式或组成包括企业组织机构设计、职能部门划分及职能分工、岗位工作说明,专业管理制度、工作或流程、管理表单等管理制度类文件。实施管理制度需要相对规范的环境或条件,这就要求针对实施全过程是规范的,而且全员的整体职务行为或工作程序是规范的,只有这样,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的整体运作才能有可能是规范的。
实施企业管理制度要有规范性的环境或条件的:第一,编制的制度是规范的,符合企业管理科学原理和企业行为涉及到的每—个事物的发展规律或规则的;第二,实施规范性的制度全过程是规范的,而且是全员的整体职务行为或工作程序是规范的;只有这样,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的整体运作才有可能是规范的,否则将导致管理制度的实施结果呈现不规范的状态。
企业管理制度的规范性是在稳定和动态变化相统一的过程中呈现的。企业管理制度的规范性是要求企业管理制度呈稳定和动态的统一的,长年一成不变的规范不一定是适应的规范,经常变化的规范也不一定是好规范,应该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而实现
相对的稳定和动态的变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制度应是具有相应的稳定周期与动态的时期,这种稳定周期与动态时期是受企业的行业性质、产业特征、企业人员素质、企业环境、企业家的个人因素等相关因素综合影响的。企业应该依据这些影响因素的变化,控制和调节的企业管理制度的稳定性与动态性。
制度创新是管理创新的核心。管理制度的动态变化需要进行有效的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保证企业管理制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规范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把握和利用好创新的时机是保持管理制变规范性的重要途径。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实施和创新活动的产物。如果用公式表示:企业管理制度=规范+规则十创新。一方面,企业管理制度必须按一定的规范来编制,管理制度的编制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制度的编制或创新是具有规则的,这就是结合企业实际,按照事物的演变过程的内在规律,依据企业墅理的基本原则,实施管理制度重新,进而形成新的规范。作为企业来讲,应使企业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和创新性之间的关系呈良性关系。也就是:规范性的因素是创新的产物,现行的企业管理制度里规范性的因素是前期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目标,同时,又是下一轮创新的基础。也只有这样,企业管理制度才能在规范实施与创新的双重作用下不断定善、不断发挥其保证与促进企业持续成长的宗旨。
五、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首先要达到公平和公正,因此要做到企业制度的三个审视:
第一,要审视制度是否使各直接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平衡,产生互相制约的作用。制度作为公正的体现不但要求其形式是公正的,更要求其内容是公正的,要使制度约束下各直接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平衡,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称。制度在其形式上是对人的利益的制约,既然是制约,对于相对人来说就有一定的心理承受限度,决定这种承受限度的是制度内容的公正、公平性。同时,制度制约下的每—个成员既是受约束者,又是监督者,女口果制度的内容是不公正的,就不能得到全员的认可。
第二,要审视制度出台的程序是否公正和规范。制度管理如果没有一个公正的出台程序就有可能陷入强权管理范畴。而强权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产生“指鹿为马”的结果,这就提出了制度创设程序的重要意义。制度本身客观上排斥强权,主观上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倚重强权、彰显强权。在当代企业的制度建设中渗入强权成份的情况屡见不鲜,试想,朝令夕改,出口成规的情况,在多少企业真正得到了彻底根除?而且管理越不规范,这种情况就越严重。
第三,要审视制度的执行是否真正严格平等。制度执行的最好效果就是在无歧视原则下产生的普遍的认同心理,这也正是制度执行中的难点问题。因为每个人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制度的监督执行部门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在执行制度时是很
难以做到完全公正和无歧视性的,这样往往就会影响制度的效果,危及制度的最终目标。
大学生视角看就业 篇5
1991年后,国家逐步放开了用人单位的自主权,打破了就业包分配的铁饭碗就业模式,企业与大学生之间开始形成了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1999年实施扩招政策,大学生招生人数以年均超过25%的速度激增。随着扩招规模的逐步加大,就业市场也步入了“买方市场”。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共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由于大学大规模扩招,速度加快而就业质量跟不上。第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与高校学科建设之间的矛质,导致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第三,我国现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及户籍制度、杜会保障制度等因素,是阻碍大学生流动就业的壁垒。第四,中国第三产业发展较慢,吸纳就业人口不足,客观上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
大学生就业难,也有其自身的原因。这突出表现在落后、错误的就业观念和自身素质和能力的缺乏。本文就大学生本身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建议。
一、转变就业观念
(一)转变精英教育观
一直以来大学生都被视为天之骄子,长期以来的统分统包的就业政策也使得大学生很少关注就业问题。随着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进行转变,大学生逐渐失去天之骄子的光环,面对严峻的就业难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应该实现由“升学导向”到“就业导向”的转变。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生,精英意识过于浓厚,在求职过程中仍持有大学生乃社会之精英的观念,使得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大众化就业思想准备不足,没能认识到大学生是就业市场中普通的一分子,眼界过高而实际能力不足,特别是实践经验缺乏,导致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的竞争力,从而使得部分毕业生难于就业。
大学生要理性地看待客观现实,认清现实,正确认识地自我。转变精英教育观,树立大众化教育观。转变非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不就业的观念,转变非国企、非大单位不就业的观念,转变一次性就业和职业终身制观念。及时把握就业时机,合理设置就业期望值,努力寻求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不再终身从事同一个工作,就业、择业将伴随一生,因此大学生寻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应该抱着锻炼自身、完善个人能力、探寻发展机遇的心态,不应太过注重薪酬和岗位,应更多的将眼光放在是否能锻炼自身,是否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二)树立创业意识
创业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提出的新理念,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越來越多的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不仅能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为他人创造就业岗位,为社会创造财富。自主创业是我国目前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新思路。大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知识水平相对较高,并且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这使得大学生创业具备了许多优势。
然而目前还有许多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因此,大学生应在思想观念上进行调整,改变保守和依赖思想,树立创业意识,树立自救意识和使命意识,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学习相关创业知识,了解创业途径和政策,加强自身创业能力的培养,激活自生的就业潜力。树立创业意识,并不是鼓励大学生盲目创业。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创业的艰巨性,学习相关知识,培养创业技能,在具备一定条件下理性进行创业。
(三)树立职业生涯规划观念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自我探索,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剖析,清楚了解自身的个性、兴趣、职业价值观、能力等;外部环境分析,进行周围大环境和小环境的认识,了解自己所处的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等;目标设定,结合自身情况和环境状况制定不同的时间阶段(短期、中期或长期)和不同内容(工作、学业、生活、收入等)的发展目标;制定目标实施方案和实施策略;进行反馈评估和修正,根据各种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修正目标和实施方案。
在择业过程中,许多大学生出现择业没有明确目标,缺乏准确择业标准的问题。对社会发展要求,自身素质和需求缺乏正确客观的认识,不能很好地将就业市场和自身进行匹配。在求职地点、行业、薪资等方面盲目从众,导致许多毕业生失去就业机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充分认识就业现实,促使大学生逐步明确职业目标,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定位,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增强其社会竞争力,而最终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二、提高自身素质
(一)加强专业基础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高校大量扩招以及随之而来的院校合并、院校升级,导致师资数量的短缺和教学水平的下降,使得学生素质下降,直接造成了学生信誉度降低和就业压力。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大学生专业意识逐渐弱化。许多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不要求专业必须对口。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并非是自己所学的专业。由此有人提出了读书无用论,专业无用论这些错误的观点。诚然,许多工作不要求专业对口,但这并不说明专业知识不重要,只是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的能力。能力是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任务的成败与否。大学生的就业当然就离不开其自身能力。但是大学生的能力是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基础的专业知识都未能掌握,能力又何从谈起。因此,大学生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知识功底,在此基础上加强能力的锻炼。
(二)加强个性化学习,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几乎所有高校都进行着外延式的发展,扩招基本是在原有学科专业结构框架内进行,忽略市场需求,仅以学校条件为依据设立专业,造成学科结构性失衡,使部分专业毕业生相对过剩,就业困难。并且大学扩招,学校并没有做相应的调整,使得大学的同质化越来越明显,专业设置也越来越趋同,这些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
为了在择业的过程中,避免高校趋同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应在其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力、优势和兴趣,培养独特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创造竞争优势。依凭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在就业市场上获得相应的岗位。加强个性化学习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要求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
(三)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就业心理对大学生的就业也有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就业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择业的成败。毕业之前,社会对于大学生可以说是陌生的,社会的复杂性超过了想象。大学生就业是其走入社会的第一步,在择业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没能想象到的挫折,良好的心理素质此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首先,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积极行动,勤奋耕耘。正如列宁指出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摒弃浮躁心理,努力付出,成功不会轻易取得,但努力耕耘,终有收获;其次,大学生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要认清目前就业形势,要认识到找到理想的职业具有一定的难度,不期望一步登天。并且在遇到困难时想尽办法去克服,不沮丧、不气馁。有了这个前提,遇到挫折时就不会有强烈的心理落差,进而心态趋于平和,再次,适当合理发泄不良情绪,经常与同学朋友交流,不仅能沟通信息,还能缓解压抑情绪。
参考文献:
[1]杨宜勇,朱小玉.大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及其对策[J].招生与就业, 2007(23).
[2]李迎春.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1(1).
[3]罗慧慧.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M].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
[4]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学生成长视角下班级管理研究 篇6
一、让我们在微笑中拉近距离
还记得,刚开学报名的情景。在想象中,孩子会像快乐的小鸟,为新家园而快乐,为新老师而激动。然而,那天看到的孩子, 有些是用好奇的眼神张望,似乎眼中有丝丝惧怕;有些是一脸的木然,没有任何表情;还有些是一脸无辜的样子,好像是妈妈刚把他从被子里拉出来,还委屈着呢;偶尔,有些孩子在家长的提醒下含羞一笑。总的来说,这班孩子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不够阳光,不够活泼。可是两个月后,我可喜地发现班内有好几个小朋友喜欢朝你笑,样子很是可爱。不同的笑,有不同的内涵,带给你不同的感受。解读孩子的笑脸,你也会获得一份快乐。瞧,外出参加学习的我刚一进教室,小C就手舞足蹈地对我说了一句:“老师,您来啦。”腼腆萌萌地看着我,嘴角微微扬起,让我感到非常亲切。“老师,您去哪里了?”一句关切的话语道出了孩子对我的牵挂。活泼的小G,当问到她想不想施老师时,她爽朗地笑道:“我睡觉的时候也在想呢。”哦,让我好感动。小N看见你, 会朝你甜甜一笑,笑容里满含着对你的欢迎。其实,孩子的笑容还有很多,不同的笑有不同的精彩。再如:自从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后,我越来越喜欢两个可爱的孩子:小D和小X。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小D表现出平常少有的积极,孩子的爸爸看着孩子的表现高兴得也像个小孩似的。他确切地感受到了孩子的进步, 因为在他的印象中,孩子是比较内向的,不善于表达自己。这次活动后,我经常表扬小D的表现,平时,我也总是朝他微笑,而他一直是尽力地在表现自己最出色的一面。另一位小X,在家长活动中,家长反馈给我的是,孩子退步了。其实,在我的印象中, 孩子表现就是如此,没有退步之说。不过,就因为这句话,让我更关注她了。我经常和她聊聊天,多用微笑面对她。起初,她的表情是冷冷的,但现在她也能主动地朝我微笑了,还喜欢和我聊聊天了。微笑是良药,经常微笑,拉近我们的距离,微笑也让自己更年轻,更有朝气,何乐而不为呢?
二、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
一提到观察,很多教师会觉得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的确, 教师经常谈要认真观察幼儿。可是,提得多,说得多,并不等于在实践中做得好。教师往往是从成人的角度而不是从幼儿的角度去观察幼儿,因此,常常是“我想他是在干什么”,而不是“我看到他在干什么”。有一次喝牛奶的时候,小S喝完牛奶拿着杯子去洗,当水柱流下来时,他用手按住水柱,但水还是从间缝里流下来。从成人的角度来看幼儿的老师,第一反应是他在浪费水, 不好好洗牛奶杯而在玩水,接下来的行为可能就是批评指责。 而我,轻轻地走到他的身边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做?”接着和这个孩子交流。原来,他想通过手试试能不能按住水。孩子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以带着孩子们的眼镜去观察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你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三、让孩子在鼓励中成长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的确,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老师的鼓励和奖励。因此,教师应毫不吝啬地给有进步或表现出色的孩子额头上贴上一颗星。但我发现对于大班的小朋友来说,这样一成不变的奖品,能减弱他们的积极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着孩子的进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如何让孩子渴望得到你的奖品,如何让奖励保持一份应有的价值呢?毫无疑问,那就得给奖励充值。为此,我在班级制作了一个奖励充值表,并制作一些小红花。告诉孩子:想得到这小红花其实很简单,如果你睡觉睡得很香,你会得到小红花;如果你吃饭吃得棒, 你会得到小红花;如果你及时完成作业,你会得到小红花。只要你表现得好,有进步,都有可能得到小红花。并且告诉孩子:如果积满了5朵小红花,不但可以到老师身边领取一份小礼物,还可以和爸爸妈妈约定,也让爸爸妈妈送一份礼物。这样,幼儿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得到小红花是孩子最幸福的事。还记得小A,看到在门口来接他的爸爸,不时地拿小红花在老爸面前晃动,满脸喜悦,好似获得金牌。得到小红花的小朋友一个个都喜滋滋地离开班级,我也很开心。或许是小红花在孩子们心目中太美好了,就连淘气的小Y也不时地向我要小红花。但由于小Y有些不好的习惯,很轻易地奖给他小红花,会影响其他孩子的积极性;不给他,看着他难受得离开学校,我心里也不好受。所以,有时我会先给他小红花,然后和他约法三章:不能违反规矩三次,否则红花就会收回。当然,拿小红花的标准,应该量化,不能主观判断,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何没有得到小红花,尽量避免因没有拿到小红花而哭泣的现象。幼儿老师需要的是用一双慧眼来观察,需要的是用智慧来思考。注意细节,掌握技巧,你会在班级管理中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四、让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家园合作共建和谐育人平台
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让亲子活动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 亲子活动能否取得成功,就要看家长是否能够大力支持。现在大多数家长工作都比较繁忙,如果老师仅仅是把活动当作任务交给家长,那么,家长肯定没有积极性,制作的作品也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因此,激发家长的激情,是成功开展亲子活动的基础。我的做法,或许会给你带来些启示。在活动之前,我会把活动的意义、活动的方法、活动的过程、活动的结果以校信通的方式一一告诉家长,家长能全过程地了解、体验到活动的流程。这一点,其实非常重要。活动中,有些老师往往只让家长参与制作, 而一旦孩子对奖品无所谓,他们的积极性就会慢慢消失殆尽,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每次活动中, 凡是能积极参与的家长,不管他制作的作品如何,我都会利用校信通积极表扬。对于表现出色的家庭,我会颁发奖状,奖状是由孩子们参与投票产生的。家长们亲手制作的作品,我会一一发布于校园网络,让家长获得成功感。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家长参与的热情。表扬,家长同样希望得到。在给予孩子肯定的时候,也别忘了家长的付出,让孩子、家长、老师搭建起一座五彩的桥梁。
五、沟通,把爱说出来
还记得请家长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在幼儿成长手册上填写 “爸爸的观察记录”。今天,我利用午睡时间花两个小时细细品读,发现字里行间流露的满是亲情、真爱,这让我喜悦,更让我感动。喜悦于孩子的进步,感动于家长的用心,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孩子,分享到了他们点点滴滴的快乐。一件件鲜活的事例,折射出家长们对孩子浓浓的爱意和满满的幸福感。合上幼儿手册, 回味在继续。如此真情的文字,让孩子也来分享吧,一个生成活动在脑海浮现。目标非常明确,想通过活动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多么地爱你。我精心挑选了几本幼儿手册,首先让孩子听我读爸爸妈妈写的一段段感人的事例,然后让孩子开始回忆事例中说到的孩子是谁。然而,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爸爸妈妈写得非常具体的事例,大多数孩子却不知道爸妈说的就是自己的事。这一度让我质疑,这些家长写的孩子的观察记录是真实的吗?“孩子,你好好想一想,这是你做的事吗?”我纳闷着,提示着。这时,孩子才恍然大悟地点点头。“你瞧,妈妈多么爱你, 把你已经忘记的事情写成一篇感人的故事,掌声送给你妈妈。 我也把掌声送给你,是你的懂事让妈妈开心了。”爱是需要传递的,把爱说出来,让孩子知道,他的表现很棒,爸爸妈妈在表扬我呢。今天,我替家长们把爱进行了一次传递,孩子感受到了家长对自己的浓浓的爱。得到家长的肯定和老师的表扬,孩子们笑了,我也幸福得笑了。
六、结束语
学校管理需要有学生的视角 篇7
按照传统的思维, 学校是正式单位, 有一群成人而且是知识分子在工作, 有以校长为首的资深教师来进行管理, 怎么会需要小孩子来“瞎掺和”呢——这显然是站在成人的角度思考学校管理的。新课程标准强调, “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 我们能否推论, 教育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呢?学校是以教育教学为核心使命的特殊组织, 学生又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和管理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 学校管理怎么可以忽视学生的参与呢?在今天, 在讲求师生民主平等的时代,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政议政的热情, 对于培养未来公民的健全人格和自觉意识, 确乎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往, 我们总以“学生幼稚, 少不更事”为由, 对学生的民意吁求漠视和冷落, 至多有时象征性地、浮光掠影地去观察一下学生的整体表现, 以为就是了解民情了, 却与学生内心的需要相差甚远, 与我们所倡导和追求的“让学生幸福成长”的教育理想有着无限漫长的距离。尤其在面对诸如上例中的那些“小院士们”敏锐又聪慧的眼睛, 学校管理不吸纳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岂不尴尬和被动?
我们习惯了扫视学生的群体状况, 那么不妨学会凝视他们, 看看我们常常自诩为全能的教育和管理在对孩子们做着什么:课间操, 几百人几千人一起做, 数年如一日地听一种音乐做一套操, 还要求学生尽量舒展身姿整齐划一, 这如果对待成年人, 谁能保证天天做到呢?即便这个活动好到极点, 让孩子们日复一日地重复, 也让人腻烦透顶, 他们又岂会乐意配合领导们, 为迎合检查而去做得整齐呢。升旗仪式是全中国最普遍的仪式教育了, 然而, 如果真心去观察你会发现, 除了那旗台上的几个人, 有几位学生是真正全身心地参与到这场爱国主义教育中来呢?演讲者在台上口若悬河地侃侃而谈, 然而, 台下听众们有多少是真正在受教育呢?教育的形式古板单调不说, 脱离学生身心实际的说教灌输, 已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抵制心理, 并经日久而形成了一套闭目塞听的心理保护机制。课堂, 一律正襟危坐这些规矩暂且不谈, 不准走动, 不准随意讨论, 不能乱说话, 不能发出声响等等, 这些要求基本是当今课堂上普遍性的规则, 教师不说, 大家也都必须这么做到。一天大小十多节课, 每节课都如此, 成年人尚且坚持不了 (不少教师逃避培训, 据说就是受不了这些听课规矩) , 何况是未成年的孩童, 自制力本来就弱。他们能这么坚持, 需要有多么强大的威慑力才能使他们屈从啊。此外, 再看走路要排队走整齐, 吃饭不准说话, 穿衣服必须统一穿校服 (有些学校是天天要求穿校服, 说是爱校教育, 但穿校服与爱校有何必然的联系?逼着一个人整天穿一样的校服, 难道不会产生讨厌校服, 甚至讨厌学校的效果吗?这岂不是适得其反?) 少先队员必须要戴红领巾 (大热天的月份里, 有些学校都严令学生每天系红领巾上学, 很多娇嫩的脖子汗水涔涔, 磨出红箍。小“干部”校门口检查, 不系红领巾的一律不准进校或是扣分, 这是何等森严?) 如果我们的教育者和管理者真的蹲下来, 真的以学生的心理来观察和体验, 我们难道不能发现其中有着那么多非教育、非人性的因素吗?我们要求教师要有童心, 要有儿童视角, 作为学校管理者, 可曾有过童心, 可曾有过儿童视角呢?
有段时间, 笔者沉浸于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 为该书作者设想的这样一种理想的教育状态而无限地崇敬和神往。回想现实的学校, 很多时候被功利主义思想所绑架, 学校、家长、社会为了一个暂时的、虚假的荣耀——升学率, 而发疯了似地宰割着孩子们幸福的童年, 甚至以牺牲孩子的健康 (近视、驼背、肩周炎等学生病) 、睡眠和快乐为代价, 打着各种冠冕堂皇的教育名号, 肆意扭曲摧残着稚嫩的生命幼苗, 揠苗助长也好, 矫枉过正也罢, 暴风骤雨般鞭挞也有过, 各种高压或威胁或孤立歧视或冷眼相向, 践踏着生命的尊严。楼宇高大雄伟, 景点壁画精美, 校纪班规森严, 集体荣誉至上, 诸如此类, 其实无不是从成人的角度, 从有利于成人管理和教育的角度去设计和实施的。这期间, 何曾有一点是为了尊重学生的身心实际, 符合学生的需要而准备的呢?新课程改革有一个最重要的主题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这实际上从两个维度为教育确立了坐标和方向, 然而, 在很多时候, 经过无数成人的大脑和手后, 教育实际上只在做一个维度的努力——“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事实上这两个维度是深度融合的, 离开了“学生的发展”, 又怎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呢?所以, 在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和我们的学校管理该如何落实“学生的发展”问题, 当然, 理论层面的阐释许多学者都有定论, 我们有必要从学校管理这个角度谈如何充分尊重学生群体的需求和意愿, 从儿童的视角看待学校管理, 建构理想的学校形态。
曾经走过一所学校, 也是崭新的校园, 也是漂亮的校舍, 大片的草坪满眼葱绿尤其让人心醉。课间活动居然发现很多学生在草坪上奔跑、游戏, 让人惊异于学校的管理疏漏。然而, 经过交谈我才领会到校长的胸怀。他说:“草坪不只是绿, 还是童年的襁褓和摇篮, 谁不怀念年少时躺在草地上仰脸看天的时光呢?草坪坏了可以再植、再补, 童年错过了就不会再回来了。再说, 草坪维护有季节, 在初春时封闭护养, 平时课间有限时间的开放并不会有多大影响。”这位校长居然不怕麻烦做好重植、补植的准备, 令人喟叹。听过一则也是关于草坪的故事, 说一所学校教学楼到宿舍之间有一块草坪, 中间想铺几条小路。铺路方案有很多, 但校长却决定先不铺, 半年后再铺设。半年后, 草坪上已被人踩出几条路来, 校长让人依踩出的路来铺设。小路呈树状, 细分析则有疾走的近道, 有漫步的幽径, 蜿蜒曲折, 婀娜多姿, 美倒未必, 但情致特别, 学生走路各取所需, 方便惬意, 遂被学生誉为“校园一景”。据说, 多年后校友写信回忆, 仍常提起那条小路, 然而, 校舍经过调整, 草坪、小路均已不复存在, 美好只能存在回忆中了。
读过李镇西老师的文章, 据说他所在学校校门上的校名是学生写的。网上搜索来图片细看, 果真是的。这个举措颇让人感动。在人们的印象中, 一所学校的校名都是由书法家、教育家、社会名人题写, 然而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则采用本校学生书写的校名作为新校牌, 这成为学生、家长热议的新鲜事, 更应成为教育界人士深刻思考的话题。李镇西说, “我要让每一个孩子感到, ‘我’很重要。”这样的校长在用切实的行动向社会, 尤其是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学生, 才是学校真正的主人!事实上, 校名不就是一个单位名字吗?让学生题写何尝不可?甚至可以不只让一个学生题写, 每年征集一次, 每年举行书法大赛, 选出书写冠军来写都可以。一个校名题写如果能带动全体学生的书写进步, 发挥着教育的光辉, 这个校名则价值连城, 比哪一个书法家、教育家的题名都珍贵。依靠名人来提升学校名气的世俗行为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教育意义, 反倒增添了浓重的名利风气, 对学生的成长已无价值。
别说校园的环境建设学生可以参与, 即便是学校的教育理念学生也可以有所作为。我有一位校长朋友接手一所新学校, 他一开始煞费心思地设计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行动口号, 发给我看时我也觉得古朴凝练, 远胜过许多学校的校风校训一类的言辞。一年后, 我去他学校参观, 竟然发现教学楼上挂着几句萌语:“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这句话流行过几十年, 最近在校园里已经看不到了, 他却当作校训郑重地告示全校。我开玩笑说:“人家都在用文言文、文赋来提升校园文化, 哪有你这样用大白话来作校风校训的。”他说:“小学校园里的语言应该通俗易懂, 简练质朴。毛主席的题词最通俗、最质朴, 最合适孩子们。若真能做到, 已经很了不起了。”此话颇有见地, 与一些喜欢故弄玄虚, 凑几句文绉绉的骈赋来装作有文化的学校相比, 显得另类而有风骨, 恬淡更有真情。其逆世风而行的思想与行动都令人钦佩。
有一次走进一所幼儿园, 园长热情地介绍她们的画廊, 展眼看, 许多装帧不错的油画、水粉画, 大都是些印象派的画作。我对绘画不太懂, 眼睛扫视而过, 然而园长的话让我很是吃惊。园长说:“各位嘉宾, 这道画廊里80幅作品中有10幅是绘画大师画作的翻拍, 另外70幅全是这几年我们幼儿园孩子们的作品, 你们能分辨出哪些是大师的画作吗?”参观者都是些教育界的名宿, 闻言都从头到尾一幅幅细看, 结果大都猜不出来, 大家不禁唏嘘。看过很多学校的廊道文化墙壁装饰, 豪华的漂亮的很多, 新奇独特的也很多, 唯独对这个把幼儿作品当作珍贵饰品来装扮的幼儿园佩服不已。学校最美的、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不是名家书法、大师画作, 甚至也不一定是名师名校长, 而是名学生名作品, 学生的儿童诗、涂鸦画、书法、手工、演讲、美作、手抄报、剪贴画等等。学校布置这些, 不就是榜样引领和对外宣传吗?用身边具体的榜样和作品来教育, 不是比名人伟人更生动、更浅近吗?介绍学生, 就是介绍学校, 因为他们优秀, 才见学校优秀。
其实, 校园里的教育元素众多, 环境建设、文化布置这些硬件设施尚且可以尊重儿童, 以生为本, 至于制度、活动这些“软件”又有什么难改变的呢?看过一些学校, 各种规章制度生硬拗口, 一些条款带有明显的专制欺压, 但仍龙榜高悬, 堂皇招摇。有些学校喜欢将《中小学生守则》这类公文式的规则悬挂出来, 也没有任何图解和浅近的说明, 就只孤零零地悬在墙壁上, 以为学生一定会去读, 会去遵守。事实上, 怎么会有学生去看呢?至于“禁止乱扔纸屑”、“禁止大声喊叫”这类警告训诫式的语录常见, 这些缺乏温情、缺乏关怀的禁律戒条意图将学生束缚成听话温顺的奴仆, 这与我们新课改致力培养的“全人”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学校活动缩减规模, 化整为零, 活动项目征求学生意见, 活动组织吸引学生参与, 活动过程中的事务征集志愿者分担, 常规性管理分解给学生去管理, 逐步实现班级自治和学生自我管理境界, 实现学校公民自治, 这些举措不一定要花费多少时间财力, 却只要管理者转变观念, 相信学生, 依靠学生, 提供平台, 保驾护航。校长只要去管好大人们就行了, 学生完全可以实现学生的管理。一位学生在竞选学生干部时有句口号说的好, “给我一个舞台, 还你一份精彩。”这句宣传语, 我们似乎也能从中听到学生真正的心声愿求。
有人说, “我们也知道教育和管理要尊重学生, 可是真要操作不方便呀。那么多学生, 尊重哪一个呢?那么多事情都放手给学生做, 出问题怎么办呢?学生都做了, 教师做什么?教育和管理都要听民意, 怎么操作呢?”一个不爱思考的管理者, 思维是僵化的, 是无法洞悉教育的真谛的。2012年4月10日, 《中国教育报》刊登李镇西老师的文章《把学生放在心上》, 其中记录了他的一段管理心得:“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的学生中午都在学校吃饭, 三千多人的伙食真不好办。有一段时间, 不断有学生反映食堂饭菜不合口味, 也有家长打电话来说孩子在学校吃不好。于是, 我就找学校有关部门商量对策。有老师说, 三千多人的食堂怎么能和家里的饭菜比?大锅菜怎么炒也赶不上小灶, 何况众口难调!这确是事实, 但如果学生在学校连饭都吃不好, 我们还有何资格大谈学生利益、学校发展?因为人太多, 食堂无法一次性容纳三千多人吃饭, 学校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由工人师傅把配好的饭菜送到每个班的教室, 后来略加改进, 让学生直接到窗口领取统一配好的一荤两素一汤餐盘。后来学生又提出, 饭菜能否多样化?我对后勤部门说, 无论多么难, 只要把学生放在心上, 我们就能想出办法, 也能克服困难去做!从这学期开始, 学校不再统一配餐, 而是让学生凭饭卡到窗口自己选择买饭菜。为了让食堂座位能够周转开, 学校调整了每个年级的上课时间, 3个年级之间错开半个小时, 这样就避免了因食堂小带来的午餐拥挤现象。做这一切, 虽然给学校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 但换来的却是学生可口的午餐和更丰富的营养, 我们认为这样做值。”
基于学生视角的文本对话 篇8
而在实际教学中, 与文本的对话经常出现这样三种倾向:一是教师完全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带到课堂上, 导致授课内容偏难、偏深, 学生无法理解和接受;二是师生对教参、教学资料顶礼膜拜, 人云亦云, 对文本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再造, 导致千篇一律、丧失个性;三是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以学生的解读为主, 美其名曰“以生为本,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导致浅读、误读、曲读、偏读。其实, 这三类解读都有一个共性, 就是没有依据学情, 没有真正从学生角度去考虑学生的需要。
王荣生教授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是: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主张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成长, 为学习者提供适当的环境, 激发学习的动机, 从而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因此, 与文本对话应该真正以生为本, 基于学生的需要, 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遵循学生认知和发展规律, 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沟通, 真正发挥文本的教育功能。这样的对话才是有效的、有价值的, 才能最终让学生自主建构, 实现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 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基于学生需要的文本对话, 笔者以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实施:
一、基于学生兴趣激发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 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 就会持续、专心致志地钻研它, 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性、审美性、情感性等特点。从文章体裁来说, 它集小说、戏剧、散文等于一体;从文章主题来说, 它包含人生、社会、自然的各个层面。一篇篇美文、一段段故事, 就如一道道精神的佳肴, 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上下几千年, 纵横几万里, 生活在哪里, 语文就在哪里。由此观之, 语文应该是神奇的、有趣的、丰美的, 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充满兴趣的。而实际上却非如此, 好多语文课是枯燥的、乏味的, 学生享受不到语文的乐趣, 怎么能做到乐学、好学呢?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 基于学生视角,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 不断变换形式, 把一篇篇美文变成一道道风景, 让每一个词、每一句话如诗如乐, 让文本散发迷人的魅力。如散文、童话、小说、寓言等作品, 文体的特点偏重于叙事, 通常以情节取胜, 我们就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走进文本;说明文语言风格虽然以平实为主, 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美读, 让学生爱上它;议论文教学可以增加辩论环节;古诗词教学中, 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朗读、品悟、揣摩, 那么, 我们不妨换换方法, 通过写故事来挖掘作者在诗词中或者诗词背后的故事, 或许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而有助于他们进一步理解诗词的内涵;学习戏剧文本, 不妨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 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总之, 与文本对话, 提高学生的兴趣是前提。
二、基于学生价值取向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段话里有两个关键之处:文字材料的多元理解和感受;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告诉我们, 对于文本的解读可以呈现多元化, 尊重个人的理解和感受, 但是价值取向应基于学生实际需要, 尊重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心理。对十几岁的学生来说, 什么样的文本价值才是对他们有用的, 才能引导他们融入社会,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是至关重要的。那种无原则、随心、随意对文本的曲解、误解, 不仅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尊重个人的理解和感受, 而且违背了文本、作者、编者的本意。虽然“有一个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是哈姆雷特归根结底还是哈姆雷特, 而不是李尔王。
教学《我的叔叔于勒》, 我们仍然习惯于把它的主题定位在“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上, 以此让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而现在的时代, 一味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关系的罪恶和黑暗, 学生还能接受吗?我们周围有多少孩子去了所谓的“黑暗的资本主义国家”求学啊!这样对文本的主题的解读, 与他们的思想距离有多远呢?对他们的思想引导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与其如此, 教师不如把对文本的理解带向温暖的方向, 即“人与人之间要宽容”, 用若瑟夫的举动去触动他们心底的真诚。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若瑟夫的举动, 以此让学生懂得在与人相处时应心怀悲悯;亲人、朋友、同学甚至陌生人之间, 应该多一些宽容, 少一些计较, 这才是学生需要的, 树立这样的价值观才符合社会的主流。让学生感悟到这一点, 比让他们只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要好得多。
同样, 在教学《孔乙己》《范进中举》时, 教师是不是可以少一点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抨击, 多一点“同情、关爱、温暖”的价值引导, 因为这是学生需要的, 也是社会需要的。
三、基于学生情感共鸣
文学作品负载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向情感交流, 一篇篇精美的文章是作者的精血凝成, 充满了情感的温度。语文教学应该高度重视情感的作用, 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但是, 当下中学生情感的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知识越积越多, 情感愈来愈少。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 但我们的教学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要么功利性太强, 只重视语文的工具性, 重视知识、能力的机械训练, 忽略情感的升华;要么在挖掘文本中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时, 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心理接受情况, 虽然自己“声泪俱下”, 但学生并不一定“领情”, 甚至有一些假大空的情感, 很难触碰学生的心灵深处, 与学生的心灵不能产生共鸣。
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应有意识地抓住课文中的“动情点”, 以情感人, 以声传情, 以情动人, 从而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使其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从而让其心灵得到净化, 情感得到升华。
以《背影》为例, 从文本中能读出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父亲送儿子去车站, 为儿子找座位, 嘱咐儿子路上小心, 为儿子买橘子等;父亲对儿子的思念之情:老境中的父亲写信给儿子;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文章结尾的抒情语言;儿子对父亲的愧疚之情:“现在想想, 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文中的这些父子之情, 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因为这是人之常情。而且, 初中学生的年龄和朱自清当时的年龄相差无几, 相似的年龄阶段, 对感情的体会应该是有共同之处的。但是, 不少教师在讲这一课时, 为了所谓的文本还原, 把父子之间的矛盾, 甚至朱父年轻时的一些荒唐事统统讲出来, 让学生看到的是一个专断、自私、不顾儿女的父亲, 这就让学生改变了“三观”, 学生还会在情感上得到什么呢?与其如此, 我们还不如补充朱自清在散文《冬天》里回忆童年和父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的资料:“冬天的夜晚特别的冷, 父亲便起了炉子, 煮上白水豆腐。但‘洋炉子’太高, 父亲得常常站起来, 微微地仰着脸, 觑着眼睛, 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 夹起豆腐, 一一地放进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都喜欢这白水豆腐, 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 等着那热气, 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教师还是要给学生一些正能量, 让他们由朱父联想到自己的父亲, 从而加深与自己父亲的情感融合。
四、基于学生思维发展
孙绍振教授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 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 有朝一日, 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 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 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吕叔湘先生也曾撰文指出, 语文教学存在着少慢差费的严重弊端。这两位大师严厉指出了语文教学中的弊病。我们在教学中花费了很多时间在教学生一眼就能看穿、一望便知的东西上, 或者是一些不需要动脑, 纯粹为了提高分数而机械地记忆的知识点、答案上, 这就导致了效率的少慢差费。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文本解读应该基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文本解读、教学设计应引导学生从一望而知的内容, 向文本内里走一步、再走一步, 让教学有点高度、深度, 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第三单元的五篇文章为例, 《敬畏自然》《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喂——出来》都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 五篇文章题材不同, 且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作者及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很多教师在教学时, 几乎每篇的主题都是保护自然、爱护动物、树立环保意识。这样的理解不能说是错误的, 但是没有深度, 没有真正读懂文本和领悟作者内心的情感。深入走进文本, 我们就会发现这几篇文章其实各有侧重, 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不同的内涵:《敬畏自然》, 要从字里行间读出“敬畏之心”;《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 要读出“沉痛之情”;《大雁归来》, 要读出“和谐之境” (自然与万物的和谐境界) ;《旅鼠之谜》, 要读出“自然之奇”;《喂——出来》, 要读出“人性之悲”。
从社会视角看班级管理 篇9
第一, 班级是社会的缩影。
首先在教师的认知理解上, 他们不自觉地会把一个班级看成是一个不断重复而又不断出新的社会形态。在现代师生共同成为信息的拥有者之后, 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 社会阅历才是其最大的优势和财富, 所以很多教师在班级管理中, 往往把班级学生进行学习、性格等的分类, 拟成一个个的群体来进行管理, 这就是一种很典型的社会管理模式。所以教师在班级管理时, 要把大的社会浓缩成为一个小的班级来进行认识和管理, 要把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化为对班级学生和管理理念的基础。所以从这方面来说, 教师的认识深浅、正确与否都会对班级管理的方向、成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再者学生生活认知的局限也是这一观点产生的原因。对社会的认识不是从上而下认识顺序, 而是从小到大的逻辑结构。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是从家庭开始, 然后扩大到学校, 最后是社会整体。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在最初的阶段起一定的决定作用, 但是随后的学校才是学生从社会的局部到整体认知过渡的重要环节。学生最初对社会的认识是从学校开始的, 更准确地说是从班级开始的。这其中有学生对自我以外世界的好奇和主动探索, 在他们认识中, 班级就是一个扩大的家庭、一个缩小的社会, 承载着他们最初对社会的认识。
第二, 班级是特殊的社会。
班级是特殊的社会, 教师和学生都不是只接触学校班级这单一的小的社会形态, 他们还都要接触学校之外的生活大社会。两者对班级的认识都不只是班级本体, 在别的社会形态中得到的认知、教师的高级而复杂的认知、学生蒙胧而直指本质的认知等都会不自觉地影响学生的判断, 所以对两种不同社会的认识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因此班级这个社会, 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在师与生双重地对不同角度认识基础上的复杂存在。
班级作为特殊社会的主要表现是:1.缺少稳定性。班级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 其社会成员量少, 成员之间的关系复杂, 但相对一个社会来说, 却是再简单不过, 每个成员之间又是互相知根知底的, 所以当其中一个成员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其影响的范围就很相对很大, 这便对引导班级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又为负面影响的扩大化提供了方便之门。2.师生共同作用。这个特殊的社会的进步, 需要每一位成员的共同作用推进, 这和我们生活的大社会有很大的不同, 其中有一位或几位成员在其中起反作用, 那么, 前进就成虚谈, 所以师生的交叉作用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3.民主作用更明显。师生的共同作用才能使班级进步, 所以在班级管理上, 民主的作用就被无限放大, 不民主, 就不能调动所有成员的积极性, 就只能部分进步, 另一部分退步, 或是不进步导致的相对退步现象, 逐步扩大负面影响, 最终反过来制约整体的进步。4.反馈快速。这个小型的社会, 因其小而对各种问题的反应十分快速。所以它经不起多少失败的试验, 在没有科学的依据和方法为基础的班级管理试验, 对班级的管理是非常危险的做法, 同时对于在管理中出现的班级反馈信息必须要快速反应, 及时调整, 主动应对。5.角色单一。在班级这个特殊的社会中, 成员是教师和学生, 他们在其中进行不同的社会角色扮演, 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但是相对来说, 角色依然太单一, 责任十分明确, 对于在班级的管理中找准位置很重要, 但是对于其中细微区别的准确把握才是管理的功夫所在。
正是因为班级是一个社会, 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 所以在班级管理中, 易出现因为认识不足而导致的管理误区。
一是把小问题扩大化看待。大社会中, 我们往往不能准确找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 但是对于所接触的各色人等中的问题, 都是放大了看待, 这就如对自己的缺点能够无视, 但用审视的眼光去看别人, 就能很快发现问题之所在一样。所以可能对学生问题反应过激, 不能从大的局势上去看待问题的本质。小题需大做, 但是不能拣了芝麻, 丢了西瓜, 所以对班级大局的方向把握是班级管理游刃有余的前提。
二是期待过高或急于求成。班级这个特殊的社会, 便于发现学生问题, 也便于个别引导, 学生一个小小的进步, 都能给教师带来欣喜, 但是我们许多教师又易于对学生期待过高, 当学生不能达到预期时, 这种心理的反差伤害的不只是教师, 更会对学生心理有所伤害。这主要是急于求成导致的, 因为社会小, 所以教师在进行“社会变革”时, 就想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既然是变革, 就不可能一蹴而就, 所以不可急于求成。
三是认识简单化。对班级成员组成认识过于简单化, 从而缺乏对班级进步过程复杂性、反复性的认识。其实在班级前进的过程中, 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而是曲折前进, 时有反复, 这是由学生的可塑性决定的。而这种反复才是在前进过程中, 不断自我否定和承继高级的进步模式。
四是畏多社会影响如虎。班级这个社会不能孤立存在, 在教师和学生生活环境的影响下, 就成为了一个多社会共同影响、冲击的格局, 我们大多对这种影响和冲击是畏之如虎的, 就如近几年的网络信息冲击, 就给班级管理带来不小的冲击力。所以在管理中, 我们要首先学会去正确引导其他社会影响, 从而使其有助于班级管理。
小学教育管理的应有视角 篇10
[关键词]教育;衔接;细节;发展
当教育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时,老师们意识到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一张试卷定终生的教育现状会彻底改变。因此,引领孩子在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中快乐学知,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成为了学校的办学方向。但在实现这些理念时,往往容易忽视一些细节,下面就从小学教育的应有视角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立足衔接,为学生的精神养成引航
新生进入学校,家长和学生本人都有极大的学习热情,学校怎样让这份热情转为一种持久的精神和行为,衔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小学阶段的重点不是让学生考多少分,而是要让他们保持爱学习的热情和精神。为此,一年级学生进入学校,老师就要对学生进行浅显的入学教育,从精神和情感上让学生接受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并为自己是一名小学生感到光荣,从而为之付出努力。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还要遵守一些规定,知道小学和幼儿园不同,要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尽快进行好角色转换。开学初应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幼小衔接方面和家庭教育方面的专题讲座,并把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家长进行交流,让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同步,共同架起家校教育桥梁,在学生这张白纸上书写最美的图画。
在小学生进入中学学习前夕,可以在知识、情感、学习等方面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做好中小衔接工作。在知识的衔接上,我们可以把初中教师请进校门,围绕“小学的课堂教学如何与中学接轨,小学的哪些知识还需加强”等专题对学校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在情感衔接上,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入中学,让孩子和七年级学生同上一堂课,共同参与课外活动,初步感受中学学习和生活,让孩子向往中学的生活。不会因为学生要进入中学学习而不布置暑期作业了,而是针对部分学生认为小学毕业了可以不学习了的思想进行引领。告诉学生,小学毕业只是你整个人生学习生涯的一个小总结,学习的脚步没有停止,也不能停止,我们要继续学习,因此老师要鼓励和教育学生利用假期好好看一些书,语文、英语老师应把新课标中的一些学生必读名著推荐給学生看,数学老师把画图能力、计算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方面的知识加以整合,让学生假期练练笔,当然也可以要学生把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写成数学日记,在回顾快乐数学学习生活的同时温习梳理以前所学知识。这样做的结果无法用分数检测,但我们实实在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作铺垫,为学生在知识、情感、心理等方面做准备,使学生的学习精神能保持永恒,能顺利进入中学学习。
当然,衔接工作并不只是停留在两头,其实学生每升入一个新年级,教师都要对学生说或写上几句祝贺语,恭喜学生圆满完成一年的学习任务,并祝贺他们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年级学习,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跑线上等。简短的话语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学生都会鼓足劲,以极大的热情确立新目标,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关注细节,注重过程,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引路
细节决定成败,教育就要关注细节,注重过程。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非常清楚一个有成就的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作支撑,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大家都意识到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知道好习惯成就好性格,好性格成就好人生。所以,一个学校的未来发展就应该定位于关注细节,注重过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上课时,学生要认真听讲,要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对于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学生老师要注意观察其一言一行,帮助他们延长上课认真听讲的时间,养成倾听的习惯。上课倾听能力的培养落在了实处,何愁学生会学不到知识,教学质量怎会不高?教育中有很多细节需要我们做实,只要我们把想到的做得到的事情做得富有成效,学生就能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三、以教师发展促学生发展,让学生收获未来
一个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由该校的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空间决定的。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执行者,是贯彻教育方针、落实教育目标、塑造学生灵魂的导师,他们的素质如何,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素质。如果一个教师没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他又怎么知道为学生创造发展空间呢?所以一个学校要注重打造师资,让教师先做学习型教师,通过不断努力,继而成为专家型教师。我们已进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一种责任,学习是生命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只有爱学习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爱学习的学生,教师有发展,学生才有发展。
从法治视角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篇11
关键词:学生管理,学生权益
一、学生管理的两种行为
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两种行为, 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也就是学生从入校到毕业整个在校期间的管理。学校制定学生管理规定的活动, 或者制定学生管理的文件, 就属于抽象管理行为, 这种管理行为或者制定管理文件的行为, 必须是涉及学生权利和义务的;第二方面是具体的学生管理行为, 也就是学校针对特定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所做的一种处理行为。
《规定》不可能包罗万象, 对于有明确规定的事项要依法处理, 对于没有规定的事项就要从合理的角度做出处理, 使绝大多人能接受这种处理。这是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头脑中必须清晰的两个问题, 也是教育部非常重视贯彻21号令的理论依据, 因为这是我们实施学生管理的基础, 也是提高学校诉讼能力的基础。
二、依法对待学生主体地位
21号令第二章即设定了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这也就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即学生既是享有权利的人又是承担义务的人。而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是比较忽视的, 这六项权利、六项义务也同时界定了学校管理的权限。首先是尊重, 要尊重学生的权利, 我们就不能在管理制度中超出范围, 限制学生的权利, 过去我们在管理中, 想尽办法去限制学生行为, 很多行为是超越权限的, 是侵犯学生权益的, 学校给学生设定了很多义务, 却没有赋予学生作为主体的权利, 这都是对学生的不尊重。其次是引导, 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 权利不能滥用, 不能因为行使权利而侵犯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再次是监督, 就是督促学生履行义务, 因为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要行使权利必须要履行义务。权利有一个特点, 就是可以选择放弃, 而义务的特点是必须履行, 比如学习是学生的权利, 那么也就是说学生可以不学习, 不听课甚至可以不上课, 这都是他的权利, 但是学生还有遵守和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义务, 这个义务是必须履行的, 不上课或旷课就是没有履行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义务, 我们就要有监督机制, 去督促学生履行义务, 这个监督机制就是考勤制度, 旷课达到一定程度就要承担受纪律处分的后果。在管理工作中这是一种思维也是一种观念, 这种观念树立起来就能很好地处理严格管理与依法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关系。所以我们的管理一定要形成闭环, 使管理无盲点、服务无缺憾。
三、处罚听证是维护学生权益、构建和谐校园的有益尝试
我校去年应拟受处分学生的要求组织召开了两次听证会, 笔者认为这两次听证会具有一定的引导意义。就处罚学生举行听证会, 首先是因为“处罚学生无小事”。对高校学生的处罚, 轻则进入学生档案, 跟随其一生, 重则可能终止其学业, 剥夺其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因而均可能对被处罚者的前途、命运产生重要影响。当一个人尚未走进社会, 就要背负可能影响其融入社会的处罚, 如果在不经过听证的情况下有学校单方面作出决定, 这无论如何都是不恰当的。
应当看到, 听证本身也是协商的一部份。经过公开尤其是畅所欲言的辩论, 实事与事理会愈加清晰、清楚, 这就为双方尤其是学校方面作出适度的妥协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 当学生方面对相关实事详加陈述, 对厉害关系予以痛陈之后, 最终的决定可能会是一个折中的方案, 而这就使学生因为得到一定宽容而在改进错误后继续学业有了可能。而这对于社会所应承担的对处于求知与求德阶段学生进行必要帮教的义务来说, 无疑是更优的结局。其实, 任何一种处罚包括社会上的处罚, 都对实施处罚者就处罚决定作出详尽的解释、被处罚方充分自辩与申诉作出了要求, 那么对尚处于接受道德与法律教育阶段的学生作出严厉处罚, 就应该更为严格的满足这一要求。尤其是必须看到, 学生在学校面前处于弱势地位, 因而更应通过处罚听证的制度设计来维护学生的利益, 起码应该使其能够在相对对等的地位上争取自身权益。这并不是说应该姑息学生的任何行为, 而是认为应该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 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能够维护其法律与合法规定范围内的应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