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下管理创新(共12篇)
新视角下管理创新 篇1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系统如何主动响应、积极作为, 为社会管理工作作出新的贡献、以提高自身的社会管理水平做出了重要讲话, 笔者就习总书记的讲话结合我国当前公安社会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一、明确管理职能, 细致分工
作为维护治安、打击犯罪的公安机关, 政府和人民群众坚决要求其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 全面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 为地方治安管理、发展经济做出一份贡献。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问题逐渐复杂化, 公安机关原有的行政手段以不足以完成法律赋予的使命和权利。在这种情况下, 公安机关应积极探讨出新的社会管理方式、方法, 以适应和完成新时代的要求。
1. 加强公民参与, 推进警民共治
依法推进公民参与行政制度, 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通过合法的途径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到行政管理中, 以表达自己的合法诉求, 从而进一步影响政府的行政决策制度。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 建立起多样化的公民参与社会治安渠道, 不仅有助于有效维护社会的治安稳定, 更能建立起更加具有服务意识的公安机关。此外, 公民建立起的诸如社区保安队、联防巡逻队等组织更能进一步明确各自的治安功能和职责, 能有效缓解治安管理过程中的责任推诿乱象。
2. 构建新时期的管理格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不断进步, 各种新时期社会矛盾也层出不穷, 公安机关明确自身的管理的职能地位, 依法进行社会管理不仅能有效维持社会治安, 更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带来新鲜空气、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社会治安是社会生活中各种因素的综合形成,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无可避免。要进一步对社会治安问题进行管理, 不仅要依靠公安机关的行政权力, 更应依靠人民群众的群策群力, 实行综合治理。善于挖掘和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 积极吸引公民参与其中, 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 授权基层, 将基层保安员纳入到公安管理工作中, 深入开展“大调解”工作, 使公安工作真正成为全党、全民参与的大工程。
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为了切实维护我国的社会治安, 加快推进文职制度的步伐, 做到将有限警力投入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国的《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对具有较强专业性的职位实行聘任制, 这一制度的实行, 不仅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切实引入了竞争机制, 更打破了公共服务供给的长期垄断, 让许多私营企业或者部门参与到了公共服务之中, 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 不断强化和提高了我国的社会管理质量与效率。通过市场机制的引进与转变, 公安部门只需要通过对具有相应资格的企业进行监督, 就可以达到对社会管理的最大化。同时, 这些私营企业又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警力不足的问题, 使得节约下来的警力能够最大限度的使用在对案件的侦破和执勤前线上。
三、营造出具有“顾客导向”的社会行政文化
随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欧美国家实行的新的公众行政理论, 这些国家在现在国际社会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也大多依赖于此。比如美国率先进行的新的社会管理模式, 以现代经济学为基础理论, 引进企业的成功管理案例, 并将之实行在社会管理工作中, 将所有公民作为服务对象, 按照对象的不同和对象所要求的模式不同而进行随机变化, 将顾客作为市场导向, 形成“企业化服务”的新型社会管理制度与模式。
四、树立起情报主导观念
无论是在何种情况下, 情报的收集和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新的公共管理理论主要强调的和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建立起电子化政府。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 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 原有的政府运行机制以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的社会管理工作。
为满足建立电子化政府的需求, 建立起具有高速信息通道的警务模式, 对信息进行集中整合、集中管理才是关键。
1. 建立“大情报”平台
以科技手段为后盾, 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指导, 以发展为核心构建起“大情报”平台, 并以此对社会进行动态管控, 切实加强公安系统自身的信息化建设, 充分激发公安民警的创意潜能, 建立起全面的、科学的、合理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平台, 对日常情况进行预警和研判。
2. 加强勤务与考核制度改革
加强公安系统内的勤务制度改革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的创新理念, 更能进一步整合资源, 有利于建立起健全的工作机制, 使公安系统内的各个部门形成合力, 能够有效进行衔接与协调。在新的公共管理理念下, 还要一改过去重遵法, 轻评估的做法, 建立起科学合力的勤务与考核制度, 并根据团体或个人的器物、考核标准, 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社会治安问题, 引导民警主动联系群众, 共同进行社会管理工作, 增加民警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培养民警争先创优的荣誉感。同时, 重视对民警职业的道德教育, 转变民警的执勤理念, 树立起服务人民与社会管理相统一的执法理念, 引导民警树立起法治观念和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1]曾维和.新公共管理的局限性及改进路径[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3) .
新视角下管理创新 篇2
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的征地动迁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题
目:
——以沈阳市为例
作
者:
佟
彤
年
级:
2010级
专业方向:
公共政策分析
指导教师:
秦
岭
教授
论文类型:
专题研究
0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选题目的
本文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沈阳市征地动迁管理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总结城市建设中征地动迁管理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的对策,为中国城市建设中征地动迁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选题意义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宏观背景下,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面积日益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多。新建楼盘、旧城改造、道路交通建设等工程成为城市硬件建设的重点之一,随之而来的征地、地上物拆动迁的矛盾不断出现。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加强的今天,如何能够平稳顺利地做好拆动迁工作,不但是对政府决策力、执行力的考验,也会影响到政府公信力甚至社会的稳定。
近年来,关于野蛮拆迁、钉子户、群众上访的新闻不绝于耳,甚至引发很多恶性事件,在群众和政府中产生极坏的影响。这些问题,绝大多数是由于拆动迁政策制定及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合理合法现象所导致的。在我国现阶段,拆动迁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进步、百姓的安居乐业。
我国于2007年至2011年之间相继出台了《物权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屋拆迁法(草案)》等法律法规,在规范征地动迁工作中取得了可喜进步。但是征地动迁中的利益冲突是始终存在的,在补偿标准、补偿公平性、拆迁效率、维护稳定等方面,仍存在出很多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因此,有必要对征地动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沈阳市征地动迁工作的实施现状,分析征地动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征地动迁工作的对策建议。实现城市发展及被征迁人利益的双赢,为经济发展铺平道路,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
二、选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个人的创新点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土地和房屋视为一个不动产,并且以土地为主设计不动产关系,将房屋视为土地的附着物,在这些国家只存在土地征用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不存在单独的房屋拆迁制度。在土地征用或征收过程中,才会涉及到房屋的拆迁,因此,房屋拆迁往往和土地征收或征用紧密相联系,房屋拆迁的目的性条件也就是土地征收或征用的目的性条件。
英国阿斯瓦特委员会(1942年9月)在研究关于土地征收补偿和土地增值问题时指出两条重要的理论:第一,由于地主对土地将来可能通过开发引起地价上涨寄托希望,使土地需要量增加,公共利益便受到损失。为此,土地开发的决定,不能追随私人土地利用的现状,应该以公共部门为主体,根据公共利益,以选定最佳利用为原则,通过正确的土地利用规划选择合理的地域进行建设,使流通的期待价值达到公正。第二,为了实现最佳利用的目的,应该对因公共决定而引起的地价下降给予补偿,还应解决吸收土地增值的问题。许可开发建设的土地,地价便上升;禁止开发建设的土地,地价便下降。因此,把土地增值的部分吸收回来充当土地减值部分的补偿,这样宏观调控以后,土地利用控制引起的增值和减值将处于均衡状态。
美国著名财产权、征收制度专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托马斯·米勒(Thomas Merrill,2008年3月)认为,在土地征收中,正确或精准的解释公共利益的概念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太多的不同利益和价值,要对这些利益和价值进行平衡,但是这些利益和价值本身是很难去衡量的。国家征收权是一种强制性的权力,要强制性的把居民或所有者从他们的土地上驱逐出去,往往会给不动产所有者带来一种抱怨感。同时还有证据表明,强迫居民搬迁往往比强迫企业搬迁更加痛苦。但是,如果被拆迁居民原有住房条件非常差,所处城区环境也非常恶劣,他们有可能会对拆迁表现出更多的期望,征收引起的不安也相对较小。
美国犹他州产权监察专员克莱格•卡尔(Craig Call,2010年6月)认为美国的大多数“钉子户”业主之所以会在征地的过程中表现出不满,甚至是很抗争的情绪,主要是因为对于征地相关的程序问题并不是非常的了解,所以非常希望表达自己的意见,非常希望能够对征地这个过程有所控制。对这些不动产所有人而言,如果他们能够获得相关的信息,能够决定要采纳的纠纷解决机制的话,他们就会更容易服气一些。他们也非常希望有一个独立的第三方,能够承担起问责制,能够承担起责任,并且回答业主的种种疑问。这样的话整个征地的过程对各当事人来说都会变得更简单,也更公平。因此,由于监察专员制度,就使得征地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和公平,也更加有效率。
2、国内研究现状
城市房屋拆迁作为一个敏感又复杂的社会问题,由于涉及到公民的私权利而倍受关注。我国对这一课题的理论研究并不充分,相应的法律制度也十分欠缺,2
从而导致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雷弢(2006年)认为,各方拆迁利益冲突的症结集中表现在政府身上: 第一,经济主导型改革指导思想使政府急功近利。由于政府对土地高度垄断,作为经营城市的资本,把拆迁工作完全推向市场化的后果是,一方面在客观上使政府的行政权力与资本结合形成新的利益联盟体,另一方面,政府又失去它对公民应尽的责任和公民对政府应有的信任。第二,拆迁立法滞后,司法缺位,强化了政府“三权合一”的职能和“三位一体”的角色。政府不仅自己制定拆迁规则和补偿标准,自己出让土地,对拆迁双方纠纷的裁决权和强制执行权也归自己,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这样做提高了拆迁工作的效率,却牺牲了公平。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教授彭小兵和谭亚(2009年4月)认为,要摆脱目前城市拆迁的困境,解决城市拆迁中的纠纷和矛盾,关键是要平衡好政府、拆迁人和被拆迁人的利益,并且首先要明确界定和维护好公共利益,严格规范拆迁中公共利益的认定标准,防范公共利益的泛化给社会公众尤其是被拆迁人带来的侵害,这是推进城市拆迁有序健康发展的基本出发点。界定好城市拆迁中的公共利益应该首先明确城市拆迁中公共利益的性质、特征,这是准确界定城市拆迁中公共利益的基础。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其实就是要给城市拆迁实践提供公共利益的认定规范和认定条件,因此在界定的方法上,要综合运用逻辑演绎、要素甄别以及排除法,以共同明确城市拆迁中的公共利益情形。
扬州大学的法学院副院长胡吕银教授(2011年)认为,房屋拆迁的安置补偿是被征收或流转土地上的负担。无论谁接受土地,都必须履行房屋拆迁的安置补偿义务。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在土地上的权益必须得到承认和保护,这是土地所有人的义务。国家征收集体的土地消灭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为自己设定了所有权,但这一所有权的设定也必须目的正当、经过法定程序,并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宅基地使用权人或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给予合理的补偿。所有这些,都是被征收或流转土地上的负担,是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必须履行的义务。这才是真正的“房随地走”规则。
3、评述
房屋拆迁制度的复杂性决定了解决拆迁纠纷不能单纯依靠完善事后监督救济制度,而必须在制度源头加强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严格依据宪法建立公平公正的征收制度,同时对具体程序、补偿和救济等进行改革和完善,才能真正将房 3
屋拆迁制度化、法治化,有效化解房屋拆迁纠纷。
4、创新点
目前,国内关于征地动迁的研究较多,作者拟从法理角度及征地动迁工作的实际案例入手,研究征地动迁法规和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的结构
1、研究方法
采取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沈阳市的征地动迁问题进行研究,并采取文献法、观察法等资料收集方法来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为研究做准备,采取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等社会调查类型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2、论文结构(大纲)
绪论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3 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 第1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征地动迁 1.1.2 产权 1.1.3 行政强制
1.2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
1.3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加强征地动迁管理的借鉴意义
1.3.1 “以顾客为导向”是法规制定的基本原则
1.3.2 “以掌舵为职责”是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
1.3.3 “以效率为前提”是政策实施的有效措施
1.3.4 “以效益为目标”是达成共赢的最佳途径 第2章
征地动迁管理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征地动迁管理现状
2.1.1 征地动迁管理体制现状
2.1.2 征地动迁制度实施现状
2.2 征地动迁管理存在的问题
2.2.1 个人利益被侵害引发社会矛盾 2.2.2 征迁补偿标准过时,数额偏低
2.2.3 被征收人安置不力,后续生活无法保障 2.3 征地动迁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3.1 征地动迁相关法规不健全
2.3.2 征地动迁实施主体主体职责不明确
2.3.3 征地动迁体制机制运转不善
2.3.4 征地动迁资金筹措、使用及管理不力 第3章
完善沈阳市征地动迁管理的对策
4.1 以人为本设定征地动迁的法定条件
4.1.1 征地动迁应以公共利益目的 4.1.2 征地动迁应予以公正补偿
4.1.3 征地拆迁宜采取听证制度 4.2 主体各司其责分工合作
4.2.1 政府主控全局
4.2.2 其他社会力量主力实施 4.3 建立高效率的征地动迁的体制机制
4.3.1 建立规范有效市场化运作机制
4.3.2 建立稳定的征地动迁监管机制
4.3.3 建立健全的安置与保障体系 4.4 加强补偿资金筹措、使用和监督工作
4.4.1 多方开源筹措资金
4.4.2 资金使用从严管理
4.4.3 资金监督责任落实 结论
参考文献
[1] 赵连荣.国土资源管理导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宋国明.英国国土资源与产业管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3] 李明义,段胜辉.现代产权经济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5
[4] 托马斯·米勒(Merrill,T.).美国土地征收及纠纷解决机制[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d97b8b0102dzda.html,2012-02-20/2012-02-25. [5] 彭小兵,谭亚.城市拆迁中的利益冲突与公共利益界定——方法与路径[N].公共管理学报,2009-4-20(76).
[6] Helleman,G.& F.Wassenberg.The renewal of what was tomorrow’S idealistic city.Amsterdam’S Bijlmermeer high—rise[J].Cities.V01.21.No.1.2004.[7] 汤小俊.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调查[J].中国土地,2007,(3).
[8] 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M].彭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9] Blackstone,W.Commentaries on the Laws of England [M].Oxford:Clarendon Press,1783.46.[10] Merril,W.T.The Economics of Public Use.72 Cornell Law Review 61(1986).[11] [英]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M].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12] 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3] Alexander,C.The City is not a Tree.Architectural Forum,V01.122,No.1 and 2,Apri l/May.1965.
[14]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5] Towers,R.Building Remocracy a Casebook of Community Architecture.London:UCL.Press.1995.
[16] 程洁.土地征收征用中的程序失范与重构[J].法学研究,2006,(1). [17] [英]威廉·韦德.行政法[M].徐炳,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18] 梁慧星.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条文、说明、理由与参考法例[M].天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9] 邢海娜.我国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的不当行为问题研究——基于公共利益视角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20(3).
[20] 张殿军.城市房屋拆迁与公共利益界定[J].法制与经济,2006,(5). [21] 王达.房屋征收拆迁中公共利益的界定[J].2008,(5).
[22] 林来梵,陈丹.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公共利益界定——中美“钉子户”案件的比 6
较[J].法学,2007,(8).
[23] 王利明.界定公共利益:物权法不能承受之重[N].法制日报,2006-10-21. [24] 史正宝.论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特征[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3).
[25] 符启林.房地产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6] 郑显芳.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行为的法律性质[J].房屋拆迁,2008,(10). [27] 石佑启.私有财产权公法保护研究—宪法与行政法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8] 郑炜,冯代群.对当前城市房屋拆迁补偿与安置制度的思考与完善[EB/OL].http:///public/detail.php? id=184980,2010-03-12. [29] 陈信和,刘国臻.房地产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0] 王卫国,王广华.中国土地权利法制建设[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1] 钱天国.“公共使用”与“公共利益”的法律解读——从美国新伦敦市征收案谈起[J].浙江社会科学,2006,(6).
[32] 彭小兵.城市拆迁中的公共利益与博弈[N].中国经济时报,2007-6-28(5).
[33] 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4] 雷弢.城市拆迁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调整[J].新华文摘,2006,13. 附录 致谢
四、论文进度安排(时间起止)
新视角下管理创新 篇3
摘 要 伴随着全球民主化浪潮,政府绩效评估成为各国提高国家行政效率、增强政府服务能力的有效手段。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机构、程序等方面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下的政府绩效评估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 政府绩效评估 趋势 问题 建议
当代政府绩效评估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New Public Management Movement)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政府治理方式①。新公共管理运动提高了国家行政效率、增强了政府服务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长期以来存在于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矛盾。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推行政府绩效评估和建设高绩效的政府组织,同样是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
一、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
一般说来,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绩效评估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开始的绩效审计;二是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大规模发展阶段;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规范深化阶段②。如果把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政府绩效评估按照新公共管理体制和旧公共行政分类,笔者认为,可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绩效评估看作是新公共管理下的政府绩效评估时期。
(一)西方新公共管理下政府绩效评估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绩效评估受到极大的重视和推广。绩效评估应用最持久、最广泛,技术上比较成熟的当属英国。除英美之外,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挪威、芬兰、丹麦等国都借鉴并实施了政府绩效评估,将绩效评估作为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提高政府效率和服务质量,德、法等国也已经建立了科学完整的目标体系,对政策进行评估。因此,西方学术界惊呼:现代“评估国家”正在取代传统的“行政国家”。
进人20世纪90年代,政府绩效评估关注的焦点逐渐转向了效益和“顾客满意”,质量被提到了重要地位。在西方行政管理实践中,“效率优先”被“质量优先”所取代,所以这一时期的评估重点是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这时绩效评估在西方各国被普遍接受,其过程也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在指标的确立和分析方法的选择上,逐步呈现由定性转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采取科学的数学分析方法等趋势。
90年代的美国社会,严重的财政赤字开始践踏美国的政治,公众对政府有效、优质供给服务的能力失去了信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把绩效管理与评估视为重新调整政府与社会关系能否取得成功、能否再造出有效政府责任机制的决定性条件。1993年的《国家绩效评论》(NPR)、《戈尔报告》和《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是美国推行政府绩效评估措施的纲领性报告,它有力地推动了绩效评估在政府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二)西方新公共管理下政府绩效评估新趋势
纵观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下的绩效评估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可以看出其呈现出新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绩效评估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
1993年7月,美国政府颁布的《政府绩效与结果法》,规定“每个机构应提交年度绩效规划和报告”,财政预算与政府部门绩效挂钩。英国1997年颁布的《地方政府法》规定,地方政府必须实行最佳绩效评价制度,各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绩效评估工作,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及固定的程序。日本也于2002年出台了《政府政策评价法》。
2.绩效评估的主体多元化
在评估过程中有公民和服务对象的广泛参与,由单纯的政府机关内部的评估发展到由社会机构进行评估。美国民间机构锡拉丘兹大学坎贝尔研究所自1998年以来就与美国《政府管理》杂志合作,每年对各州或市的政府绩效进行评估,并发布评估报告,引起了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一些州政府在对其部门年终业绩进行评估时,也往往请专门的社会评估机构参与。
3.评估主题的公民导向
90年代以来,有关质量和顾客满意度指标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大幅度增长,加拿大等国家还进行大范围的政府顾客满意度调查,将提升顾客的满意度作为政府绩效的目标。
4.评估技术不断成熟
各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科学化程度普遍提高,包含信息技术、量化技术、针对不同部门不同的评估方式和方法技术等内容的评估技术也不断成熟。
二、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现状及改革建议
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影响下,我国学者乃至实践家们深感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措施的有效性和创新性,在已有考核制度与措施中引入了政府绩效评估。这在相当程度上拓展了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促进了实践创新,但由于起步较晚,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政治环境,逐步探索、完善、发展我国的政府绩效管理和评估。
(一)现阶段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讲,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绩效的价值取向存在一定偏差
政府绩效的根本导向在于促进公共利益,其衡量标准应该是政府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公共利益。然而在我国一些地方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评估主体一般是政府内部人员,或者是评估对象的上级领导,为了获取有利的评估结果,各级政府更为重视上级领导的意见及其设定的评估指标,从而使得社会公众难以在绩效评估过程中起到真正的作用。
2.政府绩效评估规范化程度不高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应用普遍建立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引导下和蕴含于政府再造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改革的分权或管理、责任机制、结果为本、顾客导向等理念及方法,为政府绩效评估提供了制度基础。从整体上看,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作保障,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评估的内容设计和评估构建等一般都基于政府自身需要而定,没有统一的、客观的衡量标准;甚至有地方政府用“形象工程”来应付检查和评估,既解决不了现有问题,更谈不上以社会和公众满意度为衡量标准。
3.政府绩效评估单向性明显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体制单一,多为政府主导的内部评估、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评估、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的评估。缺乏社会公众对政府以及政府内部的自身评估,社会公众的参与度低,更不要提独立的第三方评估。
4.政府绩效评估体系设计不科学
目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内容不全面,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经济化倾向明显,片面地将经济业绩等同于政绩,没有根据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和国际惯例建立起包括评估原则、指标设计、评估模型、评估技术和方法的整体架构,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而国际上很多国家评价和考核的内容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关于经济指标的考核评价只是一个方面。而且由于缺乏定量的测评标准和定量分析人员,目前我国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要以定性考评为主,对一个机关的考评,往往是凭经验、凭印象、凭感情,缺乏数据支持和科学的分析测评。
(二)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改革建议
目前,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绩效评估理论框架、指标体系、操作程序及技术方法,实现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已经成为我国公共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改革、完善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政府行政管理理念,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政府
不能把政府绩效评估简单地看作是评价政府成绩的工具,而应该是在新的行政管理理念即新公共管理理念支配下的一套科学的管理系统。新公共管理的核心是市场和顾客即公众导向,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逐渐发展的今天,政府行政管理的理念应是强化绩效意识,强调以结果为本,以达到顾客即公众的满意为目的。
2.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多元化
英国公务员绩效评估,有专门的评估领导机构组织实施,中央政府实行内设管理机构的模式,与地方政府实行不同的领导模式。英国实施这两种绩效评估制度的实践证明:制度规定要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法律效力,必须有得力的领导机构去组织实施,否则制度所规定的内容就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目的。同样对于我国,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体系,包括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内部评估是指政府自身的评估,主要包括政府机关的自我评估和专门评估两部分;外部评估指政府机关以外的评估主体的评估,包括政党评估、国家权力机关和社会评估。
3.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这套指标应把握三个方面:一是指标设计应把握“4E”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益(Effectiveness)及公平(Equity);二是指标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准则;既要考核已经表现出来的成绩,又要考核潜力绩效,以体现公平;三是指标设计不能盲目地借用西方发达国家的案例,应注意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上升期,政府的职能定位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另外,我国地区间差别较大,指标设计不可能大一统,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绩效指标设计也要体现不同的特点。
4.通过实践经验来推进政府绩效评估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省市陆续开展了目标管理、目标考核的工作,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有些地方政府探索新的行政管理模式,结合本地实际,大胆引进国外先进的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国政府要认真总结各地的经验,及时出台统一的政策规定,指导全国全面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工作,推进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建立完善、规范的绩效评估体系,对促进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政府体制改革的探索中,对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与实践探索给予持续的关注。
参考文献:
[1]蔡立辉.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与方法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5).
[2]桑助来.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人才论坛.2004(1)
[3]祁光华,张定安.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问题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5(8).
[4]付亚和,许玉林.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吴建南,孔晓勇.以公众服务为导向的政府绩效改进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5(8).
新视角下管理创新 篇4
关键词:新媒体,学生管理工作,核心价值观
进入新世纪之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将我们带入了新媒体时代。目前,各种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呈现出新的面貌。马克思说,事物都有两面性,新媒体也是如此,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正负两方面影响。如何发挥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正面引导作用,是高校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被业内人士称为“第五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之后出现的新产物。其实早在四十多年前,新媒体就已见雏形。如今,电脑、手机等高新科技不断发展,新媒体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并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便利。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以下一系列特点:
(一)互动性
新媒体可以将信息传播者与受众联系在一起,使双方进行信息的实时传播与交流,提高信息交流效率。
(二)快捷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相当快,使时间成本大大降低,使社会大众能及时获悉各种信息。
(三)多元性
新媒体传播信息有很多路径,手机短信、微博、微信、QQ、平板电脑等都是良好的载体。新媒体传播的内容也很多,国内外要闻、农村社区小事等,都能得到快速传播。
二、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正面影响
新媒体给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很大影响,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是如此。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形成的正面影响包括以下几点:
(一)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新媒体诞生之前,高校主要依靠传统媒体和面谈方式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工作方式。高校管理学生工作时不再仅仅依靠书本、杂志、报刊等媒介,还可以选择网络、数字电视等平台,使管理效率大大提升。通过网络平台,高校管理工作者可以及时发布各种学校通知,供学生及时查阅,节省了时间成本。
(二)加强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新媒体具有的互动性,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快捷和便利。学生不用直接面对管理者,如此便减轻了心理紧张情绪。管理者与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进行实时交流,或者在网上留言等,这种交流方式突破了时空界限,有利于提升沟通效果,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在传统媒体时代里,学校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比较少,但是新媒体的出现大大拓展了宣传路径,管理者通过新媒体的便利功能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三、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包括以下几点:
(一)加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新媒体的发展使社会多元思潮得到了宣传,一些大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袭,对学校的管理方式产生了怀疑,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二)对社会意识形态安全构成威胁
新媒体中的一些社会负面言论,会让部分大学的价值观动摇,意识形态发生扭曲,对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这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四、新媒体视角下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建立新媒体中的权威信息平台
大学生对新媒体有很高的拥护度,高校不能因噎废食,阻止学生使用新媒体,关键是要对学生加强引导,对校园网络加强监管,分析处理校园网络信息,及时发现并消除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前瞻性。同时,高校还要占领新媒体技术的传播平台,成立官方网站,传播主流思想,向大学生传播“正能量”。
(二)拓展新媒体的教育功能
大部分大学生基本是看中新媒体的娱乐消遣功能,高校要积极拓展新媒体的教育功能,对大学生加强教育。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及时在网络平台中上传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立年级信息网站、班级微信群、QQ群等,发布工作信息,并上传对大学生有利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工作者还要及时回复大学生的网络留言,解答大学生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提升学生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三)加强新旧媒体“混搭”
传统媒体并不是一无是处,高校学生管理者应该将新旧媒体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教育合力,多印发一些校园手册,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一些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中不可自拔,这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所以高校要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多举办一些趣味运动会、团日活动、志愿服务等,使学生回归现实生活,感受大学生活的美好。
参考文献
[1]王传中.新媒体对大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的影响[J].高校理论战线,2009(7):40-41.
新视角下管理创新 篇5
[摘 要]历史课程有着鲜明的人文社会性,它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道德情操与审美情趣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有着不可或缺的教学价值。历史课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它课时少、内容多、跨度大,如何在宝贵的课程教学中,为学生徐徐打开历史画卷,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是摆在历史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初中历史教学经验,从“三个善用”,即善用图表、善用文化、善用归纳来探讨初中历史有效性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093
历史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是其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初中生是一群自主意识迅速生长的学生群体,他们思维活跃,见解独到,有着张扬的个性与独特的体验,历史知识对于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有着特殊的教学功能,是他们迫切需要的精神食粮。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却不见得喜欢吃这道“美食”,更别说细细品尝其中的韵味,还有不少学生则是“观其精致”却无从下手,学习效率低下。那么,这个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做好学生与历史长河之间的“摆渡人”,也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确保教学有效性就显得尤为关键了。笔者结合自身的初中历史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人文历史素养做如下分析。
一、善用图表引导概念,帮助学生破解识记难题
初中的学生处于认知思维模式大转变的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思维结构中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成分,逐步摆脱依赖形象事物进行认知与识记的思维僵局。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抓住初中生这个思维转折的关键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主动识记。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图表这类思维导图方式,渗透抽象的历史概念,鼓励学生通过图表寻找其中的线索,主动地将知识串联起来,降低历史概念的识记与理解难度。同时,通过图表引导这样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小组探究,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比如在备初二历史《土地改革》这一课时笔者考虑到,对于初二的学生而言“土地改革”这个话题较为抽象,他们因缺乏具体的生活经验而感到理解识记难度较大,因此本课的教学应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并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借助图表形式,通过呈现新中国成立前后土地改革的图表内容,以纵向联系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展开对比讨论,引导他们初步认识新中国土地改革在解放生产力、恢复经济生产中的优势。过后笔者还设计了相应的思维导图,通过简单的线条图形与关键字词,帮助学生对土地改革的措施与意义进行意义识记与复述。同时,鼓励学生从图表联系到生活,说说家乡农民在土地改革后生产与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二、善用文化引导理解,帮助学生做好问答题目
历史课程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它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呈现与之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更加直观的社会文化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教师还要善于引用文化知识,剖析文化现象,丰富历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通过生动、具体的文化内容理解特定时期的历史现象,从而使学生的问答更加具有历史的味道,为枯燥的历史教学增添一抹鲜活的文化色彩。
比如教学初一历史《三国鼎立》这一课时笔者考虑到,“三国鼎立”这个历史事件是我国古代著名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的精彩部分,大部分学生都读过或者在电视剧里欣赏过,有一定的认识基础。因此,在教学导入中笔者并不直接让学生读课本,而是利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并通过其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一小段歌词,尤其是“是非成败转头空”这句歌词,自然引出“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这两个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通过这种文化作品与历史现象穿插呈现的方式,有效帮助学生直观认识“三国鼎立”这个历史事件,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同时,引导他们通过对歌词的欣赏与理解展开相应的思考,自然地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本课的教学重点,增强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笔者从“曹操”这个故事主角入手,引导学生在欣赏歌曲之后尝试描述曹操的心理活动,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三、善用归纳引导总结,帮助学生有效开展自主学习
伴随着抽象成分在思维结构中的出现,初中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他们已经能够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初步的概括与总结。这个时候,我们要善于利用归纳法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从而得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学习总结。在学习总结过程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们以小组探究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引导他们在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本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概括能力。
比如教学初一历史《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百家争鸣这个历史现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向学生阐述百家争鸣这个文化现象。在探讨这个历史现象时,笔者不仅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呈现了教科书中的观点,还设计了“微视角”的教学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笔者在呈现教科书观点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比如百度百科、易中天、凤凰网等对“百家争鸣”的观点。笔者通过“微视角”的教学平台,给学生更多的智力支持,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强化学生对本课学习主题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的实践探究埋下伏笔,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创设班级“微视角”,就百家争鸣产生的社会背景、造成的社会影响进行有益的讨论与总结。在这个实践探究中,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多媒体课件的启发下,以“百家争鸣”为主题设立探究目标,展开探究活动,形成一份简单的总结报告,并在下节课结合多媒体或者其他形式展示探究成果。
历史教学是一段充满人文情怀的精神探索历程,它注重教师的科学安排与情感投入,也注重学生的积极思考、实践探索,即重视教与学的有效互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既要体现历史课程本身的思想性、人文性与综合性,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有效传播历史知识与文化,传递正能量,让我们的学生既朝气蓬勃又沉着聪敏,能够以历史的角度去看待分析问题,从而完成更加具有目的性、针对性与有效性的初中历史教学。
[ 参 考 文 献 ]
新视角下管理创新 篇6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研究生干部;思想引领;组织文化;服务型组织
1979年清华大学研究生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高校研究生干部组织的正式启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步入正轨,形成了研究生自治和校院两级管理相结合的新局面。
一、思想引领的内涵
现任韩国总统朴槿惠说,“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说明了团队的力量,思想引领就是依靠广大干部和全体研究生,凝聚和服务研究生。研究生干部组织的思想引领应表现为个人、组织和整个研究生群体。笔者以为,思想引领有三层涵义:首先,研究生干部从思想上愿为组织奉献,行动上主动、负责并有执行力;其次,带动组织同仁一起完成工作使命,并能获取认同感和成就感,营造良好的组织生态;最后,个人与组织能够通过活动和学术交流的载体,提高自己,凝聚组织,能够带领周围的研究生促进其学习和生活,从而凝聚青年,服务研究生。
二、研究生干部工作的驱动机制探讨(显性、隐性)
1.工作技能 工作技能是指完成工作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等,是岗位胜任者和卓越绩效者所需的实际操作技能。已经具备某项特长的同学想拥有此平台施展才华,如文艺部;本科期间未加入学生组织的同学想弥补一下遗憾,通过组织平台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从某种程度上说,干部工作技能是研究生加入干部组织的首要驱动。一般而言,干部工作技能包括: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指导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及应急能力、提供与反馈能力、影响他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
2.人际交流 在干部组织里,来自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个性,加入某个部门,讨论和交流部门工作,不同部门之间相互帮助,业余的时候交流专业知识,参加文体活动,利于增进同学的关系,在相互间的工作方式和良好习惯上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发过来,进一步促进工作的开展,在思想引领上提供便利。
3.学习驱动 研究生的本职工作是学术。因此把学术活动融入工作之中,既能在工作中激发学习的热情,又能妥善地处理学习和工作时间的冲突。在活动中开展学术,易于促进广大研究生的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从工作技能角度来看,其中一个就是影响他人的能力,如开展学术文化月,能够吸引和影响研究生的关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是思想引领的重要表现和驱动。
4.工作经历 国外研究生分为学术性和职业性两大类,毕业后小部分从事学术,大部分学生主要从事实践工作,其中大部分担任管理职务,而中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更多的注重培养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总体而言,在学校担任过干部工作的同学,在组织沟通、责任感、细节和总结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胜任力,而这些共性方面恰恰是很多企业的需要,所以企业往往在相同条件下优先考虑学生干部。
5.自我价值 根据马斯诺需要层次学说,人在满足了基本的安全和衣食需要之后,则为向往被尊重和自我价值更高的要求。研究生干部在做本份工作的同时,则会期待工作被认可,人格被尊重,“领导”赏识,工作中在大方向要求的前提下被赋予自主权,赢得更多的人关注和点赞,这是干部工作驱动力的最高境界。
三、思想引领建构机制分析
1.适材适所,用人之长 从个体的角度拉看,在招新和用人上一定要建立在充分了解每个干部特点的基础上,坚持择优招新,将合适人选放在相应匹配的部门,凸显优势,用人之长。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沟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有所为方能保障其工作热情和创新思维,更能激发整个部门的战斗力,凝聚部门。一些干部综合素质较强,想尝试挑战尚不熟悉的部门,拓宽工作领域,也是尊重和用人的体现,异曲同工。
2.组织文化,人文关怀 从组织的层面来看,研究生干部组织与企业组织和公共组织最大的区别在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代表着全体研究生的利益。而三者最大的共同点集中表现在都是组织,都需要塑造良好的组织文化,关心干部,与干部沟通,使组织注重人文关怀。一个良好的组织文化就是其生命力所在,影响着该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宣传,成果推广 从宏观的维度来看,宣传是面向全体研究生的。宣传是调动广大研究生群体积极性的关键渠道,宣传什么,为何宣传,如何宣传关系着该活动的结果反响,参与度高低,宣传的效果和程度能提醒研究生感受到干部组织服务的存在,组织的存在感和归属感。
成果推广,意义重大。健全的成果推广机制,是研究生干部组织乃至广大研究生思想引领的法宝。通过成果推广,一方面,全体研究生看到了自己的活动取得了成绩,更具有积极性,影响自己,带动周围的同学,感受到组织的每个人温馨的港湾。另一方面,让全体研究生切身地体会到我们干部在为集体奉献,辛苦付出,就能支持和尊重干部的工作。发过来,又督促了干部以更好的状态和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感受到组织的认同感。
四、结论与建议
研究生干部組织思想引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毕其功于一役。需要结合各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的实际,因时因地制宜,在渐进中尝试,甚至需要反复推敲,以逐步理论化,实践化。笔者以为,研究生干部组织也是公共组织,具有公共组织的一般特征,因此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政府工具对其进行大胆认识,建构和移植理论嫁接学生组织,探索和研究研究生干部组织工作的效率提升,人文关怀、思想引领。
1.健全管理制度,引入善治管理 在公共管理学科中,世界银行提出了“善治”的口号,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成为善治的基本要素。例如,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负责可以实行常委(正副学生书记、正副主席、理事长,以下简称“常委”)负责制、部长负责制,元旦晚会的每一次彩排中,各项事务具体分工,常委既“多谋善断”又“稳健务实”,部长负责执行,哪一环节未落实到位,回应到部长,各司其职。“透明”即公正公开,权益部的文明宿舍评比,邀请各学院分会主席参与打分,让他们了解评比的规则,本学院与其他学院的优势与差距,对结果满意和认可,也能理解工作的难处。
nlc202309040157
2.完善工作机制,辅助配套改革 健全工作机制,就是做到“决策、执行、反馈”相协调。常委充分信任部长,实行分权,发挥部长自主性,但要做好分权与监督相结合,注重跟进工作,部长在各阶段及时反馈工作进展。在具体工作中,遇到困难常有的事,沟通、协调显得尤为重要,应赋予部长适度的权限,果敢、谨慎、负责。在工作机制当中实行配套改革,更加注重宣传,把宣传作为活动的核心,推进宣传方式创新,加快宣传渠道建设,实行“对内对外”宣传相结合,将宣传的数量和质量纳入干部绩效考核之中;更加注重活动之后的总结,提高总结意识,尤其是用数据说话,纵向横向数据对比分析。总结要“顶天立地”,“顶天”要立意高、格局大,视野宽;“立地”用事实说话,实践要接地气。
3.定期开展干部培训,践行群团会议精神 做好思想引领,干部培训势在必行。针对每个学期每个阶段,开展不同主题的培训。如第一学期开学招新,干部技能培训;中期,干部服务理念和团队意识培训;期末,总结能力培训;第二学期开学,思想组织性培训;毕业季,就业指导等。又如,培训加品牌活动规划,科技文化月,公益活动周,名企任我行等。与此同时,做好思想引领,切实要让干部走“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路线,政治性是前提,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是一句空话,是思想引领的信念支柱;先进性是保证,加强干部自身的作风建设,拒绝“官本位”,提高服务意识;群众性是核心,一切学术和文体活动开展的主体是全体研究生,依靠全体,凝聚全体,服务全体。
4.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凝聚服务广大青年 维系和保证组织的生命力,促进组織的可持续发展在于塑造和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凝聚干部,服务青年。第一,打造服务型组织,第二,打造学习型组织,第三,打造三星型组织。
人文关怀,组织文化的力量源泉。最后,作为指导干部组织和分管部门的“领导”是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工作领导中,适度弱化权力领导,逐步强化能力和情感领导,可设立干部意见邮箱,倾听干部的心声,理解、赞美、感恩、包容地对待干部,肯定工作成绩,中肯地指出不足,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例如,研究生团总支书记和常委定期走访同学宿舍,关注宿舍安全,关心学生生活;权益部给每一位干部发生日祝福,干部体会到组织的温暖;办公室和组织部在圣诞节给全体研究生干部和各分会发苹果,让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馨。
研究生活动是干部组织在研究生思想引领中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研究生干部组织要根据研究生群体的自身特点,结合校院实际,对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科学策划,努力打造“高质量、高品位、有特色、有影响”的研究生会品牌活动,为研究生干部组织思想引领保驾护航,为将来的治国理政提供思想历练。
参考文献
[1]王启凤.高校研究生干部胜任力研究——以湖南省为例[D].湖南农业大学,2011.12
作者简介
陈祝红(1987-),男,汉,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单位: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公共政策。
宋蕾(1992-),男,汉,四川阆中人,硕士研究生,单位: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政府治理。
施文(1991-),男,汉,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政府治理。
新视角下管理创新 篇7
(一)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来源。其理论来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其特点是将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应用到政府领域,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政府的管理活动。 (1)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一个理性的人必然会受到对其行动有影响的刺激机制的支配, 如果某种行为对他有利, 则会吸引其从事该行为。官僚成员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 受自身利益的刺激, 而不是受公共利益的激励。它有以下几项主张: (1) 注重竞争与个人选择; (2) 分权化; (3) 自由化。 (2) 交易成本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 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所决定的、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为降低风险等不确定因素, 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不得不支出的费用。新公共管理认为, 这种成本也同样存在于政府的行为当中。 (3) 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对新公共管理的影响, 主要在于它通过对公共行政领域的委托代理问题的分析, 为减少公共部门委托代理问题指出了方向。
二是管理主义。管理主义认为, 管理是一种纯手段的活动, 强调自由管理原则、方法和技术, 以及明确的绩效评估。他们认为, 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在管理上并无本质差别, 具有共通性, 它所包含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同时适用于私营企业和公共部门。
(二)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
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涉及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活动的各个方面。但改革的基本主线是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面:政府功能的重新定位、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转变、政府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政府部门引入私营部门管理技术等。
二、政府管理方式的界定以及创新
(一) 政府管理方式的界定
1、管理方式的内涵。
管理方式, 是指管理方法及管理形式, 是管理方法与管理形式的统一体。管理方法是指组织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实行管理, 管理形式一般体现为一定的实体性的结构。所以, 我们可将管理形式直接理解为管理组织, 即管理形式与管理组织为一对具有完全替代性的概念。这样, 可将管理方式界定为管理者在实施管理行为的过程中所关注和体现的以管理观念为核心, 并耦合管理方法及管理组织的较为定势化的统一体。转译为经济学语言就是, 管理方式是管理观念、管理方法及管理组织的函数:管理方式=f (管理观念, 管理方法, 管理组织) 。
2、政府管理方式。
早期的学者一般比较关注政府职能, 政府应该做什么, 做什么才是好的政府是他们研究的重点, 而对于政府的管理方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才逐渐意识到管理方式的重要性, 西方的行政学者把政府的管理方式称为政府的治理工具。欧文·休斯指出, 政府的工具是政府的作用方式, 以及政府行动时的机制。莱斯特·萨拉蒙认为:“政府治理工具, 又称公共行动的工具, 它是一种明确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集体行动得以组织, 公共问题得以解决。”
通过对西方对于政府管理方式的研究以及管理方式的定义探讨, 基于我国当前现实, 本文认为所谓政府的管理方式, 就是政府在某种管理理念的指导下, 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 为实现政府的决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手段、方法和工具的总称, 以解决公共问题。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政府管理观念、政府管理组织以及政府部门的管理手段, 用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政府管理方式=f (政府的管理观念, 政府管理方法, 政府管理组织) 。
(二) 政府管理方式创新
1、在新公共管理指导下政府管理理念的创新。
政府的管理理念指导政府运用何种管理手段, 指导政府管理组织的构建。传统的政府管理理念主要是管制理念、数量理念。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 打破了传统的政府管理理念, 提出了新的管理思想。
(1) 服务的理念。自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新公共管理运动, 大都以塑造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强调建设企业家政府, 要求把公民当作顾客, 建立顾客至上, 服务公众的理念。
(2) 市场化理念。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后, 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是客观的,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以及服务的低效率受到极大的挑战, 政府不再被认为是公共产品以及服务的唯一提供者。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职能与管理职能的分离, 通过引进私人组织来实现公共产品以及服务的市场化供给。
(3) 质量理念。新公共管理根据交易成本理论, 重视产出和效果, 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强调政府应当能够主动地、灵活地、低成本地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做出富有成效的反应。
(4) 信息化理念。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效率, 重视政府管理行为中的交易成本,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 一些信息化手段逐渐应用到政府部门中来, 这对于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交易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信息化的管理理念也是最近在私营部门讨论与应用比较激烈的一个问题。
2、在新公共管理运动指导下的政府组织的创新。
传统的政府组织体系是以严密的分工、层级制度体系和健全的规章制度为特征的官僚制体系, 它以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为基础。这种体制导致了政府的机构庞大、效率低下等问题。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 改变了传统的政府组织形式。
(1) 组织结构扁平化。在新公共管理模式下, 行政组织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行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这意味着要减少层级, 弱化等级关系。通过对政府组织流程的再造, 压缩政府的规模。与传统的组织结构相比, 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具有显著的优点, 它可以提高决策和管理效率, 有利于组织体制的精简, 有利于节约管理开支费用等。
(2) 组织分权。主要是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权, 中央将若干权力下放到地方政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决策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成立半自治的执行机构, 由它负责政策执行, 以此提高决策和执行的质量, 以英国最为典型;二是将中央政府职能下放到地方政府, 以法国最为典型;三是下放人事权力, 包括录用、薪酬、晋升、考核等权力, 以美国为典型。分权化改革缩小了官僚机构的规模和集中化程度, 增强了政府机构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灵活性, 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3、在新公共管理指导下的政府管理手段以及方法创新。
在新公共管理理念的指导下, 政府的管理手段, 也有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引进市场机制以及工商管理技术。通过对市场竞争机制和对现代管理技术的引进, 来改善政府的功能, 提高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以及服务的供给效率。主要表现在对私人管理工具的利用, 常用的市场化工具有民营化、合同承包、用者付费、特许经营、凭单制和流程再造等。萨瓦斯在《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一书将公共服务的提供制度分为政府服务、政府间的协议、契约、特许经营、补助、自我服务、用户付费等詹姆斯·W·费斯勒和唐纳德·F·凯特尔在《行政过程中的政治:公共行政学新论》一书将政府工具分为:直接行政、补助金、合同、管制等。
(2) 采取信息化手段。政府信息化的发展, 尤其是电子政务的实施, 取代、更新或简化了很多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 使行政管理的方式发生了从内到外的变革, 对于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具有重大的意义。信息化手段对于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务处理电子化;政府采购电子化;政府决策支持电子化。和传统的方式相比, 这种电子化的政府决策支持系统更为客观、准确, 它为政府的各有关部门提供多种决策分析和方案, 是政府决策的重要助手, 成为电子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视角下管理创新 篇8
一、新公共管理与西方高教管理体制变革
在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影响之下, 西方高教管理体制变革遍布了高教管理的任一角落。高等教育被重新作为社会中的经济体存在, 因此就必须遵循内在的效益运作规律, 唯一的差别在于高等教育除了其本身的经济趋向外还带有社会的所需要的公共物品性质, 也可以说其需要变革的内容主要集中于高教公共物品的产生过程。
1.战略管理创新模式的确立。
高校战略管理模式的确立是西方高校能够走在世界前列的重要原因。在西方的改革家看来: “一场没有规划的改革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甚至这也是非常危险的”[1,2] 。战略管理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的阶段[2]:传统的长期规划、战术规划、战略规划、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探索明天新的机会, 以适应性的方法改变组织, 因此, 彼得森 (Peterson) 认为, 战略管理是“一个自觉的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 一所院校对它的现状及未来可能的环境条件作出评估, 确定它自身未来可能的状态, 然后形成组织的策略、政策并从中选择和确定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程序。”[3]
随着高校在管理权力分配中占有着越来越多的自主权, 同时由于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人口教育的普及, 高等教育必须要做出战略性的决策以适应明天的突然变化。美国高等教育一向注重战略规划的管理, 早在1966年美国就建立了学院与大学规划研究会 (SCUP) , 到90年代这一组织已经成为美国高等教育战略规划的主要机构, 得到了政府和高校的充分认可。英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战略管理体系包含了战略规划机构、专业规划人员、规划标准与测量等方面。比如美国高校规划就包括环境评估、操作性行动计划、专项规划、战略规划、规划的实施、规划的监控等。
2.以竞争为核心的高教绩效管理体制的完善。
绩效管理 (Performance Management) 最初运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 强调生产的效率和最终的经济效益。由于高等教育经费的压缩以及社会竞争的加剧, 绩效管理的理念开始被高教管理采用。绩效管理的核心在于竞争, 绩效管理的目标在于建立一套内部竞争体制, 通过激励的手段, 挖掘员工的潜力。在高教绩效管理实践过程中, 绩效管理可分为三个主要的过程:绩效计划、绩效考核和评估、绩效反馈和改良。
绩效计划的制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学校的发展规划设计, 与一般的规划设计不同的是, 高校绩效计划的制定依赖于专业的社会绩效管理机构。以德国为例, 大学绩效计划的制定由专门的绩效小组完成, 其成员包含专业的绩效管理机构成员、学校教授、学校领导成员、学生代表;第二是个人发展绩效计划, 学校通过制定详细的培养方案和计划实现对学生与员工的培养。绩效考核和评估的标准在发达国家的高教管理实践中主要包含三个部分:首先是学生素质的提升, 即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 也称之为是否成为“社会学生”;其次是学校员工的满意度, 包括员工技能的实现程度、工作环境的改善等;最后是学校事业整体发展指标, 如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学校招生数量、专业指标测试。而对于学校管理制度的考核, 主要见证于已经被实施的制度是否能够主动的感应社会经济、政策、环境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调整[4] 。
3.高教管理体系中的权力结构嬗变。
高教管理的权力体系包括外部的宏观管理体系, 即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高校的管理结构, 以及高校内部的微观管理体系包括学院管理、系科管理等。但是从根本上而言, 外部宏观管理体系的权力结构分配决定了高校内部的管理制度。西方发达国家在高教权力体系变革过程中都涉及到了权力结构的重新调整, 但是在具体的改革方式以及改革取向上存在着差异。具体而言, 高教管理体系权力结构的嬗变就是政府管理职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教师学术民主权利、教育创新的一种权责边界问题。
早期的强势政府干预的权力体系结构正在不断瓦解, 即使在原有结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其职责内容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西方的高教管理体系一般包含五到六个层级结构:教育部、州政府、拥有众多分校的综合性大学、拥有多个学院和科系的大学、学部学院、研究所。各个层级都有各自的权力和责任, 相互之间不得任意干涉。如果从其具体职责上来划分, 相互之间的关系可以被认作是共同承担高教管理中的不同任务, 如教育经费的积累与投入是教育部和州政府的主要责任, 学校的发展规划以及招生、学科的设置属于学校的责任, 而具体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由各个学部学院和研究所承担。在高等教育管理决策权上, 总规划与决策、预算与财政、招生方法与入学机会、课程与考试、高级与初级教学人员的聘任、科学研究等六大领域的决策模式中, 政府 (包括州政府) 通常负责前两项政策领域的决策, 后四项政策领域按传统一般由大学决策, 但某一政策领域的决策权很少为某一特定层次所垄断[5] 。
英国的高教管理体系权力较为集中, 在变革的过程中以权力的“平行转移” (parallel transfer) 为主, 尽管中央政府在管理决策过程中享有最高的权力, 但英国在高教体系中拥有全国大学正副校长委员会、大学教师协会、大学拨款委员会等社会团体组织, 共同参与高教管理体系, 共同参与决策, 而学校一级的权力相对要弱一些。美国的高教管理权力侧重于权力的下放, 中央政府几乎不享有控制干预的权力, 州政府及大学内部的董事会、管理委员会掌握着学校的决策权。
二、我国高教管理体制的修缮
1.“创业型”大学建设与管理。
“创业型”大学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是一种高校的治理和培育模式, 是作为对传统大学模糊不清的决策体系和自治制度的替代, 在内涵上是新公共管理作用的结果[6] 。“创业型”大学最早的模型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英国, 要求大学的建设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加大高校与社会企业、社区之间的联系。“创业型”大学概念由伯顿·R·克拉克 (Burton R Clark) 提出, 但其定义出发点是政府对高教经费的严格限制, 因此大学就必须要依赖多元化的综合性收入。
我国高等教育有其显著的特点:首先是高校数量众多, 尽管在经过高校合并之后的总数明显下降, 但其所需要的资源依然非常的庞大, 高校外生性经费是远不能长期支持高校发展的;其次,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 硬需求 (Rigid demand) 和软需求 (Soft demand) 都处于快速增长期。因此, 面对这种突出的供给与需求矛盾, 必须增强高等教育的内生能力, 引导学校与社会建立直接联系, 将学校的教育与科学研究与社会的需求“对接”。“学校+社会”的合作模式不仅是一种高等教育自我再生途径, 更是一种科学的教学实践模型。
由于长期受到学校附属于政府体系思想的影响, “学校+社会”的合作模式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这就要求政府首先要放权, 让高校自治, 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另一方面要搭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平台, 建立“校社合作交流中心”。只有不断地将教育推向市场, 才会更有活力。
2.学生评估与制度评估体系建设。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发达国家, 高教管理体系评估往往过多地关注一些制度性产出 (institutional outcomes) , 如管理者队伍、领导组织建设、系统部门建设等方面。但是制度性评估绝不仅仅是高教管理评估的唯一内容, 因为这仅是影响高教系统的一个可能性积极因素。学生是学校的主体组成部分, 因此必须明确的是教育体系的建设对学生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都清楚评估科学被运用到管理者身上时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如果将其运用在学生的身上, 对学生产出 (student outcomes) 进行评估和管理, 又何尝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呢?[7]
因此, 将学生产出纳入到考核的体系之中, 才是一个完整的考核评估体系。除此以外, 由于高校的市场化发展使得高校考核不再是单纯的内部管理机制, 更是一个系统的、社区化的综合管理制度。我国在高教考核体系建设过程中, 可以按照结果类型将考核的标准划分为人文产出 (Cultural output) 与技术产出 (Technology output) , 按照多元评估主体的原则, 进行整体化的测评。
也就是说, 考核的内容不仅仅要满足内在的需求, 更要实现社会组织及其市场的利益相关者的愿望;任何一个考核的单位在所有的考核体系中均享有平等的地位, 其考核的过程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既要实现对高校的制度性产出也要对高校人文产出, 尤其是教师与学生的满意程度进行考核。
3.“后合并”时期的高校“文化统一体”建设。
高校合并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尽管大量的高校合并节约了社会资源, 但是由于各高校原本所具有的文化理念的差异, 因此在合并以后出现了许多新生问题, 我们可以将这个时期称之为“后合并”时期。鲍迪奇 (Bowditch) 曾经指出高校合并的文化差异问题: “当两种不同的文化被外在的强迫压力揉合在一起的时候, 原本个体中文化的潜在力量将会被释放出来, 那些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的合并新生组织将会受到文化理念的致命打击。”[8] 因此, 在高教管理体制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建设“文化统一体”, 如果将高校看做是一个典型的社区的话, 那新社区文化的培育就是当务之急。建设统一的新生文化理念是消除合并后隔阂的根本之策。
参考文献
[1]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On Change:En Route to Transfor-mation[M].Washington, DC: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1998.
[2]张秋立.美国高等教育战略管理发展轨迹探寻[J].教育学术月刊, 2008, (3) .
[3]胡森 (Torsten Husen)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 (教育管理)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302.
[4]Muhannad Al-Shboul, Potential Use of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s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Jordan, [J]Education Review, February 2011, (8) :220-232.
[5]伯顿.R.克拉克.学术权力[M].王承绪, 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87:167.
[6]Maurice Kogan, Marianne Bauer, Ivar Bleiklie and Mary Henkel:Transforming higher education:a comparative study, London;Phila-delphia:[J].Kingsley Publishers.2000, 113.
[7]Jerlando F.L.Jackson and Kimberly S.Kile, Does a Nexus ExistBetween the Work of Administrators and Student Outcomesin HigherEducation?:An Answer From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search, [J], 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 Vol.28, No.4, 2004.
新视角下管理创新 篇9
1 高校危机管理的概念
高校的危机管理, 是指高校在危机意识或危机观念的指导下, 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信息搜集、信息分析、问题决策、计划制订和处理的系统化应对过程。高校危机不仅具有突发性、危害性、紧迫性、不确定性、信息不充分等一般危机的共同特点, 而且还具有人员密集性强、学生思想活跃但不成熟等特点。这种情况迫使高校管理者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决策, 并迅速采取行动, 以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 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 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 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当前, 我国网民规模5亿人左右, 新媒体已经成为公众舆论的主要阵地之一。与传统舆论形式相比, 新媒体具有突发性、互动性、放大性、燃点低、触点多、传播快、影响大等新特点。
3 新时期高校危机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
(1) 高校危机信息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危机预警性不够。防患于未然, 是高校危机管理的关键所在。危机信息管理完善程度决定着危机预警的效率高低。目前, 由于对新媒体重视不够, 很多高校没有成立专门组织, 建立专门的监测和预警系统, 派专人关注网络上涉及本校或有可能引发危机的言论, 因此当危机出现苗头时, 不能及时预警, 不能在危机萌芽阶段就把问题解决掉。
(2) 高校危机处理人员的非专业性导致危机处理不到位。在高校危机管理中, 由于高层领导对危机管理缺乏重视, 在高校危机管理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显得比较随意, 完全忽视了危机管理的专业化需求。从事危机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不具有专业背景而且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危机管理培训, 处理危机的方法是以行政领导者的经验管理为主, 危机管理的效果完全取决于领导者个人的阅历、经验和胆识等因素。如果危机处理不到位, 任由信息做出盲目的选择, 就会形成各种流言蜚语和不利的舆论导向, 导致危机事态激化。
(3) 高校危机管理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导致危机处理不规范。如今各高校都倡导依法治校, 但目前国家关于高校危机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尚待健全。教育部2002年颁布并实施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但它局限于学生自身健康和生命受到伤害的情况, 其他类型危机出现后的处理并未涉及。在实际危机处理过程中, 许多关于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要求往往是以行政命令和工作要求的形式出现的, 它们缺少制度的刚性、执行的规范性和责任的法定性。此外, 我国高校还缺乏健全的制度体系, 如高校危机预防机制、危机应对机制、危机总结机制等, 这样就导致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的情况。因此, 只有加强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立法建设, 制定操作性强的危机管理政策和规范化操作程序, 才能进行有效的危机处理。
4 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危机管理策略研究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会上发表讲话时强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 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首次提出把虚拟社会的管理纳入社会管理, 把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管理统筹结合起来。由此可见, 新媒体日益成为突发事件信息滋生、传递、扩散的基本环境, 甚至是形成、引发、推动高校危机发展的关键力量。
(1) 需要进一步完善预警机制。高校危机管理要防患于未然, 必须建立预警机制, 要求对危机事件的发展变化情况作出分析判断, 特别是注重研究重大的危机事件所引发的学生心理行为的变化规律, 分析预测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个体、群体的各种社会心理行为及其可能的发展趋势, 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因此, 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 成立舆情信息管理部门, 落实人员、经费和办公场所等, 或者在不增加编制或少增加编制的情况下, 将网络舆情信息的工作机构挂靠在党委宣传部、网络中心等相关部门, 设立专职人员专门从事舆情信息工作, 把握危机化解的“黄金三小时”规律, 实时掌握各种新媒体中有关危机的动态, 预警防范危机的苗头。
(2) 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机制。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曾提出著名的危机沟通“三T”原则:第一, 以我为主提供情况 (Take your own take) ;第二, 提供全部情况 (Take it all) ;第三, 尽快提供情况 (Take it fast) 。高校发生危机时, 会波及到在校师生、数以万计的学生家庭和相关的学术组织等, 牵涉面非常广泛, 容易引起争执和误解。在这种影响面广、影响程度深的情况下, 学校在危机管理中, 应充分利用新媒体, 按照“三T”原则, 建立信息公开机制, 对于信息的处理应该采用开诚布公的做法, 让大家了解真相。
(3) 需要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高校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局面, 应主动掌握“话语权”, 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 使不实的传闻和谣言没有产生的空间。否则, 在信息真空的环境中, 各种猜测和谣言会甚嚣尘上, 严重阻碍高校向师生和社会发布权威信息。因此应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在危机期间通过新媒体系统进行信息发布, 保证高校在第一时间对内外公众及时、准确地传导信息, 积极主动控制危机期间的信息发布, 减少谣言的产生, 降低危机管理成本, 避免校内师生产生恐慌情绪, 提高社会各界及校内师生对学校的认同程度, 以增强凝聚力。
(4) 需要进一步完善舆论导向机制。“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很容易产生群体效应。因此, 应充分利用新媒体, 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在处理公共舆论危机过程中的作用, 正确疏导负面舆论。只有在网上形成并快速传播积极、正面、建设性强的舆论, 及时主动地发布学校决策, 对群体性、突发性、负面性事件予以快速反应, 用信息开放对付似是而非的流言和不负责任的谣言, 用细致的思想工作来说服民众, 并积极策划适合于网络传播的宣传主题, 这样才能引导舆论导向朝着危机解决的方向。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高校危机管理, 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因此, 在新媒体环境下, 高校要充分注重新媒体的时效性、互动性和公开性, 把握先机, 第一时间抢占新媒体信息制高点, 更好地利用新媒体进行危机事件的管理, 确保高校和谐有序发展。
摘要:高校危机管理是近些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以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危机管理为中心, 阐述高校危机管理、新媒体的基本概念, 探讨利用新媒体的时效性、互动性、开放性应对危机的策略。对于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建立和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高校危机管理,新媒体,机制
参考文献
[1]徐莺, 杜进.网络时代企业公关应对策略[J],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2) .
[2]李道魁.公共关系教程[M].第5版.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3]洪瑾.危机传播中信息对称的媒体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4) .
[4]刘向兵, 倪莹.关于搞好高校日常危机管理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03 (23) .
新视角下管理创新 篇10
1 当前我国土地制度存在的缺陷
1.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界定不清
现行部分法律法规中,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所指不够明确。《民法通则》将集体定义为乡(镇)、村两级,《土地管理法》将集体定义为村和村民小组两级;而《农业基本法》将集体定义为村委会或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可见,虽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是农民集体,但对农民集体的概念并无明确界定,各个法律具体规定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却有三个,即村农民集体、乡(镇)农民集体和农业集体经济内的农民集体,而且各个法律又没有规定农民集体的组织形式是什么。正是由于现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致使土地承包使用权的排他性受到很大制约,并最终导致农村集体土地不合理征用为国有土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被乡村干部的小团体和承包经营土地的农户所瓜分等现象的发生。
1.2 农村集体土地承包使用权不稳定
根据《宪法》和《土地管理法》,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也有相关条例对转让的办法提出具体的规定,但对集体土地使用权至今还没有做出明确的法规规定。国发[1997]号文件规定:“经批准在小城镇落户人员的农村承包地和自留地,由其原所在的农村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收回”;国发[1998]号文件虽然不再提申请城镇户口的农民必须交回土地使用权,但对土地使用权的处置也没有进一步规定。由于土地承包使用权的不稳定性,导致土地承包使用权的排他性受到很大限制,对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1)土地使用权随时受到因社区人口变动而引起的土地调整的威胁;2)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用土地和城镇建设用地之间是不可以自由转化的,两类土地之间的转换需要经过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审批。
1.3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不畅
农村土地使用权缺乏流动性,既与现行土地制度安排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不当限制有关,更与农地资源承载着较为沉重的社会保障与福利功能有关。多年来,政策法规对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设置了很多限制,现行土地制度安排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种种限制,不仅直接阻碍着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而且使相当多的农民不能在意识形态上认知土地转让权。
2 现存的土地制度缺陷对新农村规划工作的影响
2.1 土地使用权转换的不合理使通过规划为农民获取利益的目标很难实现
目前的新农村规划,是以村或村小组为规划单位,以所在镇的总体规划和镇域体系规划为上位规划。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土地利用方式、产业发展方向和建设用地布局等。成功而有效的新农村规划既从宏观层面上确定了村的发展方向,又在微观层面上给每户农民提出了具体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发展方向。但农村集体土地向国有土地使用权转换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使城市外部空间扩张的过程不仅是农民土地的减少,而且常常伴随着农民部分应得利益的流失。
2.2 农村土地使用权出让不畅阻碍了农民向市民转化的速度和进程
在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中,农村土地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承担着两项重要的社会功能,即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就业权利和保障国家农业安全的功能。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被粘附在农村土地上,城镇就业压力才大大减小;农村稳定的农产品供给也保证了城镇人口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依靠数量有限的土地对农民的生老病死等提供保障,减轻了国家社会保障的负担,维护了社会稳定,国家因此进一步强化了对农村土地流转的限制。所以附着在农村集体土地上的这两项重要的社会功能,是导致农村土地流转中土地使用权出让不畅的深层次原因。
但这样的土地政策在刚开始农村土地承包制的早期还可以正常运行,当早期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带来的绩效逐渐减少,中国农民的收入增长开始大大落后于城市居民以后,这样的政策就在客观上限制了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阻碍了农民向市民的转化,延缓了城镇化的进程。
3 新农村规划视角下的我国土地制度创新建议
3.1 建立以农村土地使用权为核心的土地法权体系
土地产权的实质是基于土地的人与人的关系。由于土地具有一些特殊属性,如位置的固定性、权利的垄断性、价值的增值性、利用的外部性等。没有这种产权,就没有土地的内部激励和土地市场,这种产权可以称为核心产权,其基本功能有两个:1)内部激励,促进产权主体在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上进行长期投入;2)外部交易,为土地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进行交易提供产权载体,从而在更大范围和空间里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这两点在核心产权上是不能分割的,农村土地制度的法制建设就是要对土地产权体系进行法律界定和规范。
3.2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维护农民利益
我国土地流转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即土地使用权转换和土地使用权出让。无论是土地使用权转换还是土地使用权出让,其流转过程必须经过政府这一环节,而该环节一旦缺乏监督,极易出现问题。政府似乎只是中间环节,但其中存在隐患。首先,“土地征用依赖于政府的行政权利,一旦这种权利使用不当便会导致腐败”。其次,土地征用的初始状态是非市场的,这涉及到土地征用的补偿性问题。无论政府有多么英明,脱离了市场,土地征用的补偿问题就不可能完全公平合理。
因此,不仅要明确公共目的是行使土地征用权的唯一标准,还要缩小征地中的“公共利益”范围并促进程序公正,严格土地征用程序;而且要逐步实现由“征”转为“购”,促使土地征用行为与土地市场接轨,逐渐形成融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于一体的土地市场。
3.3 适时不断调整、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应对征地和拆迁补偿进行重新评估,及时调整、完善流转补偿的原则、内容和标准,从保护农民利益和私有产权的高度出发,修改相关法律文件中的补偿条文。同时,也要对相应的程序和监督机制进行完善,借助法律手段对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失地农民的损失应通过征地过程中公平的市价补偿来解决,而不应将其失地之痛分摊给更多的其他农户。
3.4 以规划为龙头,健全农村土地使用约束机制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贯彻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体现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的精神,做好新农村规划。根据村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按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正确处理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立足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最大化,因地制宜地选择具有地方特色、能充分发挥地方优势的农村发展模式。落实《土地管理法》,牢固树立耕地保护意识,坚持用途管制制度,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龙头,以总供给引导总需求,严格审查建设项目用地,防止随意征用农村集体用地的错误做法。
4 结语
中国的土地制度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需要适时地不断创新和完善。在清晰界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并建立以农村土地使用权为核心的土地法权体系的基础上,给予农民更多谈判权,缩小征地中的“公共利益”范围并促进程序公正,缩小《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土地调整”的范围,允许农民用其土地产权作为抵押或信贷的担保(尽管存在法律风险),并给有需要的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土地制度条件,新农村规划的可操作性才能大大增强,才能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方针指引下,从维护农民应得利益的角度出发,通过规划手段调整完善农村土地的使用,并最终实现让农民获取更多长远利益的目标。
摘要:从新农村规划的视角分析我国现状土地制度的不足,并提出创新土地制度的建议,从而促进我国土地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以利于农村地区土地的合理配置、高效使用,使今后的新农村规划和建设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果。
关键词:土地制度,新农村规划,政府
参考文献
[1]柯淑娥,王超.新农村建设中的小城镇发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2]叶剑平,蒋妍.2005年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调查研究——17省调查结果及政策建议[J].管理世界,2006(7):77-84.
新视角下管理创新 篇11
【关键词】财务管理;海运企业;经济新常态
一、引言
2014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经济新常态这一概念,对现有的国家经济发展形式进行了概括总结。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产业结构重心都会发展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会给各类企业的运营和管理都带来巨大的影响。海运企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推动者,同样会受到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企业内的财务工作也会与从前发生巨大的变化。海运企业需要根据经济新常态的特点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总结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不断完善,确保企业能够在经济新常态下能够继续保持强劲有力的发展动力。
二、海运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制度陈旧落后
海运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来说是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财务,配置企业的资源来完成相应工作的必要手段,所以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海运企业来说十分重要。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在财务管理制度的依托下才能够有效地开展,但是现有的海运企业普遍存在财务管理制度较为陈旧落后的问题。海运企业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海运工作上面,所以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制度一般在建立后会沿用较长时间。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企业面临的财务管理工作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企业没有意识到企业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适用于财务工作的需求,没有对管理制度进行及时的优化更新,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制约着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
2.信息技术利用率不高
经济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海运企业的生产结构和生产效率都有进一步的要求,同时现在处于信息技术比较发达的新时期,所以企业更需要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来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但是海运企业现在普遍对于在财务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不够重视,依然是沿用以前的财务管理方式,对现有的大工作量的财务管理任务不能够有效地完成。同时现有的财务工作也呈现出更为复杂的趋势,缺乏相应的信息技术支持,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够快速且保证质量地完成,同时对相关的管理结果无法快速地应用到企业的各项工作当中,特别是无法推进企业完善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不利。
3.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足
海运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依靠企业内的财务人员来完成,所以企业需要正视财务人员在企业财务工作中的重要性。但是海运企业的财务人员一般是通过相关招聘进入企业,只是在进入企业的最初阶段进行了相关培训,之后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工作开展不足。企业对于财务人员的工作素质和工作能力没有硬性要求,所以财务人员主动进行学习的积极性较低。现在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企业面临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财务人员没有对新常态下的政策变化和财务管理工作变化进行研究学习,所以整体的财务工作与该时期的企业要求不符,不能够保证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4.缺乏相应的监督工作
为了保证海运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与企业各部门的工作联系起来,同时满足企业在该时期下的财务工作需求,企业需要针对财务管理工作实施相应的监督工作。海运企业虽然大多数建立了相应的财务监督机制,但是由于相关机制往往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符合,再加上企业对于财务监督工作的不够重视。所以,大多数时候财务监督工作只是简单开展,没有对财务工作深入研究发现其中的问题。企业对于相关的监督结果的利用程度也不高,很多时候只是得到了相应的监督结果,但是没有根据相应的监督结果来调整企业的各部门工作。
三、优化海运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海运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财务管理制度,为了保证企业能够在经济新常态下能够更加有效的实施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完善海运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完全不能适用于经济新常态下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需要重新建立适合企业运营的制度。建立新的财务管理制度,需要企业的管理层和财务人员来共同完成,不仅需要考虑经济新常态带来的经济发展形式和政策变化,同时需要结合企业的工作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以及以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的问题,建立该时期有效地财务管理制度。而对于大部分能够使用的财务管理制度,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结合企业的财务管理报告以及企业的运营实际情况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及时调整和优化。对于制定好的财务管理制度,需要在实施中不断对相关细则进行考评,定期对于不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部分及时更新,保证财务管理制度能够长久地在企业运营和发展中发挥作用。
2.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
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所以海运企业的发展更应该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来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这也是满足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发展的相关需求。应用相关的信息化技术之前,企业需要对自身的财务管理情况和其他相似企业应用的信息化技术的情况进行调查,弥补企业自身存在的信息化使用不足。企业需要引入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财务管理方法,提升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对于新的财务管理方法,企业同样需要购置并开发配套的财务管理软件,确保企业能够在未来更为复杂且工作量也加大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完成,替代生产力较低的人力。企业同样可以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平台,在该平台上可以实时对企业各部门的财务情况和运营情况进行了解,同时在该平台上处理相应的财务数据后可以及时地反馈到各部门当中,对于调整企业各部门工作都有推动作用。
3.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影响海运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果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企业需要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弥补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养,首先企业需要端正对财务人员培养的态度,同时划拨专门的资金用于培训财务人员。企业对于财务人员需要制定具体的培训目标,财务人员在进入企业一定时间后需要达到一定的工作资质后才能够从事相应的工作,同时在工作中也应该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提升财务人员主动学习的能力。财务人员需要在企业提供的培训中系统地对现有的经济发展形势、先进的财务管理知识以及企业财务工作的难点重点进行学习,提高财务人员针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能力,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也需要对财务人员的处理和分析的能力,通过财务结果的处理和分析,进而提高对财务结果的利用并带动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更好地完成。
4.完善监督机制和实施工作
企业在经济新常态的条件下实施财务管理工作,必定需要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正常有效地开展并能够发挥作用,因此需要在企业中建立并实施财务监督机制。海运企业的财务监督机制普遍脱离企业的实际运营和管理工作,因此需要在企业内建立适合企业财务工作的监督机制。首先需要在企业内成立财务监督部门,专门从事财务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实施,保证财务监督工作能够有效地开展。财务监督制度需要由专门的财务监督人员结合企业的管理层,结合企业的实际财务特点来完成财务监督工作。企业同时需要加强对财务监督的结果的重视,充分地利用监督结果来总结分析现有情况下财务管理工作的不足,并推动各个部门共同来完善财务管理工作并使企业在新时期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四、结语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的时期,经济发展的形式和重点都随之改变,也对各类企业的发展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海运企业作为众多受经济新常态影响的企业之一,其财务管理由于没有及时更新逐渐显示出管理效果不足的问题,制约了企业的有效发展。海运企业需要对自身财务管理的不足进行完善,推动企业的财务工作更合理地开展并带动企业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文,张卫东.新常态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5(6).
[2]黄久芮.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6(21).
[3]庞长法.新常态下企业财务管理内涵的研究[J].当代会计,2016(5).
作者单位:
新视角下管理创新 篇12
关键词:新媒体,学生团体,管理方法
高校学生团体是集全校兴趣爱好相投的学生为一体的组织。它服务学生、服务校园, 一方面锻炼了学生们的组织交流能力, 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校园的影响力, 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学生团体管理和组织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们的需求, 新媒体对学生团体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那么如何才能利用新媒体加强高校学生团体建设, 是社会相关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下面就对这一问题做了进一步探讨。
1 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团体的影响
1.1 对学生团体组织建设的影响
新媒体凭借其资源共享性、开放性的特点在高校中迅速传播开来。在学生团体组织建设中也不例外, 高校学生团体是由共同爱好、共同需求的学生们自发成立的组织, 传统的学生团体在组织建设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社团成员通过面对面交流, 初步了解学生的爱好及发展方向, 通过书写标记的方式予以登记, 再从大量的登记名单中进行筛选, 找出符合各个社团需求的成员, 最后逐个通知他们聚集在一起相互了解、发现特长, 进而根据个人优势来组织开展社团活动。这种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是团体建设的效果却差强人意。而新媒体的出现对高校学生团体的组织建设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它摆脱了传统的社团组织建设上的不足, 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有效节约了社团组织的时间和成本, 提高了社团宣传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 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团中来。另外, 在高校学生团体建设中有效利用新媒体, 不仅可以促进内部建设、优化社团组织结构, 而且能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加强社团的对外交流, 实现高效协调运转。
1.2 对学生团体形式和内容的影响
随着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团体的广泛应用, 学生团体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比如一些计算机能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发一些体育网络项目, 吸引学生们对体育项目的注意力, 并积极参与其中。新媒体中有各式各样的体育竞技方式和内容, 一些辩论社团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 将自己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加以改进, 从而加深对辩论的理解和热爱。还有高校舞蹈团体, 通过观看学习网络中的新姿势、新步伐, 让舞蹈更加时尚、更加引人注目。高校团体在新媒体的支持下进行社团活动的宣传, 还有助于打造特色的学生社团品牌, 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
2 利用新媒体加强高校学生团体建设的对策
2.1 利用新媒体加强对学生团体的宣传
高校学生团体传统的宣传方式包括自制宣传单、海报宣传、活动现场宣传、报纸宣传等, 这些宣传方式不仅耗费时间长, 而且宣传效果不佳。在信息时代, 新媒体以其大众化、信息传播速度快、时效性高等特点受到了高校学生的青睐, 学校的学生团体完全可以利用新媒体的这一优势, 加强对社团的宣传, 从而促进学生社团建设的顺利进行。微博、微信、QQ群是高校学生最熟悉的交流方式, 学生团体要利用这一优势来扩大社团的宣传力度和宣传范围, 用这种新颖的宣传方式来扩大社团的影响力, 从而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参与。此外, 学生团体还要充分利用社团的网站, 将社团组织活动、举办各类比赛的视频和精彩内容上传到该网站上, 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社团的实际情况和优势所在, 进而积极选择参与。另外, 学生团体还要发挥榜样的作用, 利用新媒体对学校内优秀的社团成员进行宣传, 从而引起学生对社团的关注。
2.2 丰富学生团体网络平台的内容
新媒体的发展为高校学生团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 同一所高校团体与团体之间、不同高校同一类社团之间的交流不在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往的学生团体仅仅有校内的切磋交流, 缺乏各校之间的互动, 新媒体的发展为各个高校社团创建了良好了交流平台, 新浪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等可让各个学生团体随时关注到其他社团的活动内容和策划方案, 增多了彼此借鉴的机会, 促进了的社团的发展。同时, 学生团体还可以上传一些社团举办活动和比赛的精彩视频, 以及优秀的社团成员的照片和成绩, 从而引发学生的关注和参与。此外, 学校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建立社团品牌文化, 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 促进高校学生团体的高效建设。
2.3 利用新媒体打造特色学生团体品牌
一个社团的经营离不开良好的社团文化, 而良好的社团文化又有助于打造独具特色的社团品牌, 因而, 这就需要学生团体通过不断探索, 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加强社团文化建设。例如高校内不同类型的体育社团, 比如篮球社、排球社、乒乓球社等可以利用新媒体加强沟通交流, 建立体育社团联盟, 对社团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及时地解决, 提高体育社团的运营效率;书画社团还可以根据社团的实际情况创设书画社团网站或独具特色的电子书画期刊, 充分体现书画社团的特色和优势。同时还可以利用不断滚动的网页加强对学生团体的宣传, 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关注、加入到社团中来, 为独具特色的学生团体品牌的打造提供支持。
3 小结
学生团体除了组织发挥学生特长、培养人才之外, 还有继承、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作用。它用独特的方式创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和校园文化。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 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团体的建设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社团的组织建设、形式和内容的改进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这给高校学生团体的高效建设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学生团体要与时俱进, 紧随时代的步伐, 充分利用新媒体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加强对社团的宣传, 不断丰富和创新学生团体网络平台的内容, 打造具有高校特色的社团品牌, 从而引起广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和参与, 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促进学生团体的高效建设。
参考文献
【新视角下管理创新】推荐阅读:
多视角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05-25
谈财务管理视角下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05-08
信息化建设视角下图书管理研究论文08-15
“危机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的税务危机管理10-02
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研究论文07-03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农地产权改革09-10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论文10-05
创新视角下小学体育09-04
论探究社会责任视角下我国食品企业危机管理策略研究论文10-02
经济学视角下的城郊型新农村建设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