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水平的提高

2024-06-15

社区护理水平的提高(共10篇)

社区护理水平的提高 篇1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综合性自主治疗是关键。因此, 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很有必要, 社区护理干预的实施对增强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大有裨益[1]。本文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8例, 女42例, 年龄52~87岁, 平均 (63.23±10.08) 岁;糖尿病病程2~22年, 平均 (9.15±2.98) 年;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关于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1.2 方法

为所有患者建立健康档案, 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 依据居民建健康档案, 进行下列护理服务。

1.2.1 知识教育

采取定期开设讲座、教育访谈、定期门诊的形式, 对研究对象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 内容包括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临床表现、存在的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预防并发症、糖尿病的治疗方法等[2]。

1.2.2 降糖药物应用指导

为患者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经济承受能力, 为患者选择成本低廉、效果好的治疗用药, 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注重纠正其错误的健康观念, 如“只在身体出现不适时用药”, “一旦血糖降到正常后, 就没必要继续服药”等。争取患者家属的支持, 使其督促、提醒患者服药, 提高患者对长期依从治疗的能力信心, 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3]。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嘱患者抽取胰岛素剂量必须准确, 预混的胰岛素用前要混匀, 对选用胰岛素笔的患者, 要教会其笔的安装和保养[3]。

1.2.3 心理护理

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 客观地向患者介绍糖尿病发展过程及预后知识, 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是目前尚不能根治但又是可防治的慢性疾病, 使患者明白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 必须树立与疾病作长期斗争的信心[4]。鼓励家庭成员主动以亲切的态度接近患者, 给予心理支持、鼓励、疏导, 以助其消除不良情绪, 调动积极性参与到治疗工作中。

1.2.4 科学饮食干预

讲解饮食治疗的具体措施、目的、意义, 指导患者根据自己实际的运动量、身高、性别、体重等情况对饮食量进行计算, 根据血糖制订糖尿病饮食治疗方案[5]。

1.2.5 合理运动指导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在进行宣传教育过程中, 督促糖尿病患者遵循下列运动原则, 在必要时候, 以恰当方式进行合理的干预, 防止患者因不科学的运动而造成危害:有氧运动原则, 包括慢跑、骑车、游泳、散步、原地跑步及健身操等。循序渐进原则, 运动的量逐渐增大, 运动的时间逐渐增长, 动作逐渐加大难度, 使身体慢慢适应[6]。做到运动量、时间及方式恒定, 长期坚持。安全性原则, 运动中要注意安全, 避免磕碰、受伤、摔伤等, 出现事故要及时处理, 避免伤口愈合效果差, 出现感染, 更要时刻监测血糖, 以防出现血糖波动, 加重病情。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 (内容涉及饮食控制、规律运动、遵嘱服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高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6个维度, 得分越高, 表明管理行为越好[7]) 、护理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9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1年, 平均 (8.98±2.04) 个月。护理干预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 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干预前,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患者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97.78% (88/90) 明显高于干预前的86.67% (78/90) ,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5.98, P<0.05) 。

3 讨论

糖尿病是以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 要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不仅要降低血糖, 还要控制血脂和血压等多种危险因素, 需要患者及家属合理控制饮食, 进行适宜运动, 增加家庭人员的关心, 加强防治健康知识宣教, 虽然患者在住院期间多次接受了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及出院指导, 但出院后并不能全部记住, 糖尿病患者由于自我管理能力下降, 治疗依从性差, 容易发生各种慢性并发症[8]。

实施社区护理干预,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相应护理干预内容, 进行健康教育, 使患者掌握了糖尿病相关知识, 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服药治疗的依从性与患者的经济原因、文化层次、健康信念、社会支持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患者情况指导用药, 争取患者家属支持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得知患病后普遍存在精神抑郁、心情不畅, 这种心态不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 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进行心理指导, 减少应激、焦虑情绪, 保持健康心理。通过饮食与运动干预, 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坚持正确的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正确制定饮食方案, 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结果显示, 护理干预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 (82.38±11.47) 分、护理满意程度97.78%均明显高于干预前的 (68.22±10.39) 分、86.67%;空腹血糖 (6.98±1.23) mmol/L、餐后2 h血糖 (8.56±2.56) mmol/L均明显低于干预前的 (8.01±1.76) mmol/L、 (11.82±3.10) mmol/L,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把糖尿患者的管理从医院转向社区, 从被动治疗变主动预防, 从盲目的药物控制血糖到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方法, 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评分, 明显降低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 密切护患关系, 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红, 谢娟, 刘新民, 等.不同群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2, 20 (1) :78-81.

[2]赵文芝, 王伟.社区护理互助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 2014, 36 (19) :3028-3029.

[3]李红梅.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 (9) :2317-2318.

[4]杨标, 钟雪花.糖尿病个案管理模式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吉林医学, 2014, 35 (19) :4286-4287.

[5]郭悦悦, 梅伟斌, 徐宜, 等.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对患者血糖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2, 33 (5) :371-373.

[6]徐永刚.基层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的效果与成本[J].临床合理用药, 2014, 7 (7A) :138-139.

[7]吴广.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规范化治疗的有效方法[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34) :241-242.

[8]周志荣.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 (6) :1376-1377.

社区护理水平的提高 篇2

【关键词】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水平;有效途径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农村转型为城市,市民的素质需适应城市化发展进程,尤其社区中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其思想道德水平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社区青少年是一群较为特殊的群体,如何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成为焦点议题。作为社区工作者,应努力找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工作实际和社区青少年特点,分析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从举办各类社区青少年活动、联合学校和家庭、利用多样化教育手段这三大方面分析提高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举办各类社区青少年活动,优化社区青少年成长环境

在社区内,举办各类活动,有助于优化社区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有助于提高社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那么,应该举办什么活动呢?应该如何举办活动呢?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以各类节日为主题、以社区青少年的发展需要为依据,开展多种活动。

1.以节日为活动主题,举办社区活动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有很多可以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为了形成教育发展特色,社区可以以节日为活动主题,举办社区活动,让社区青少年通过参与活动,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在活动举办前期,社区应利用社区内的宣传栏、通知、广播等方式,做好节日活动宣传工作。同时,在社区内做好公开评比栏,内容包括社区青少年参加活动的情况、在活动中的表现,并以此为依据,评选出社区优秀青少年。例如,“七一”建党节,组织社区青少年外出参观图片展。如果社区有条件,还可以举办以党的生日为主题的文艺晚会,丰富社区青少年活动;又如“八一”建军节,可以请当地有名的军官给社区青少年做报告会,讲解有关军人的故事。当然,在举办这些活动时,要注意以渗透为主,而非理论式灌输;在语言上,要注重艺术性,确保观点有效传递。通过举办这些特色活动,社区青少年的思想受到正面熏陶,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升。

2.以社区为活动阵地,开展多元活动

单一的活动不足以强化社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因此,应以社区为活动主阵地,开展多元活动,促进社区青少年良好发展。例如,开展社区小型家庭趣味活动会、举办各类比赛,如棋类、绘画类、歌舞类等有益于社区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比赛、举办创意生活活动等。通过举办多种社区活动,学生的才能、潜力得到发展,同时通过公平评比,社区青少年的认可需求得到满足。而这些都能促进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此外,社区内也有一些需要帮助的老人,社区可以发动“关注老人,爱心传播”活动,引导社区青少年利用周末、寒暑假、节假日等时间,帮助老人。例如,可以帮社区老人干卫生,让老人住得舒服;可以与社区老人主动进行交谈,缓解老人的孤独感;可以请社区老人讲以前的革命故事,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再一次洗礼。社区青少年每参与一次活动,都会在社区内的公开栏公布,让社区内的人看到青少年的表现,以刺激他们更为主动的参与各类活动。最后,在社区青少年开学前,还可以举办公民道德知识擂台赛。擂台赛的形式分必答、抢答、选择题三种形式。实践证明,通过举办擂台赛,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得到强化和提高。在举办擂台赛时,还可以设计即兴演讲环节,以“活”化现场氛围。

二、积极联合社区学校家庭,提高社区青少年道德水平

单纯依靠社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行不通的。即使在短时间内有成效,但终究会因势单力薄而收效甚微。基于此,社区应积极联合学校、家庭,形成强有力的教育阵地。首先,要突出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其教育效果如何与社区青少年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联系。在新形势下,学校应改革思想教育方法和手段,不能一味地以灌输为主,而应引进经典、鲜活的案例,与青少年形成互动关系。同时,多展开实践活动,让青少年所学习的知识有用武之地。而教师自身,应做好示范作用,以正面事例感染青少年。在社区,可以开展第二课堂,补充学校教育;还可以在社区内设立图书馆,请社区内的老人做管理员,督促青少年完成作业或者给予指导。其次,重视与家庭联合。利用社区公开栏,宣传家长对青少年进行德育的重要性;在社区内举办家长交流活动,分享教育经验,指出青少年存在的问题,共同找出原因、对策。最后,社区内要建立社区青少年思想工作运作机制,确保社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有效进行。社区、家庭、学校三者形成合力之后,很容易促进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利用多样化思想教育手段,促进社区青少年思想觉悟

教育离不开一定的方法手段。在对社区青少年展开思想道德教育时,应注意利用多样化的方法手段,促进社区青少年思想觉悟。

1.实施榜样教育,促进社区青少年学习

所谓榜样教育,就是利用他人的先进事迹、感人故事、出色成就等来影响社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利

提高社区网站的服务水平 篇3

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社区网站建设。开办社区网站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服务辖区居民。作为主办单位的街道办事处, 要协调和动员辖区内的物业管理、供电、供水、通信、派出所、社区医院、学校、托儿所、银行、商场、餐饮服务单位以及社会事务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行政部门都来参与社区网站的建设。各单位要认识到通过社区网站宣传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的重要性, 自觉、及时地将相关信息提供到社区网站上来, 在网站上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 推介本单位的业务, 介绍本部门所开展工作的内容和过程, 开展便民服务, 提供相关咨询。这对政府部门、各服务单位和小区居民都是非常有利的事情。街道办事处要建立网站建设的规章制度, 各部门、各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配合社区网站的工作, 及时准确地向社区网站提供所需的资料和信息, 以保证网站的正常运行。

办好社区网站, 对外要有表现力, 对内要有生命力。社区网站的定位是服务于本辖区居民的内部网站。要有比较好的冲击力, 要使人能够产生浏览的兴趣、阅读的快感, 获得有用的信息。社区网站开办以后, 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网站, 让更多的居民知晓, 努力提高社区网站在小区居民中的知名度和覆盖率。社区网站是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与居民之间沟通的通道, 是社区文化的载体, 网站要通过服务提升人气。网站要涵盖社区内部新闻、生活指南 (包含供电、供水、通信、就医、入托、入学、银行、商场、餐饮服务等) 、办事指南 (包含离退休工作、城市低保、困难救助、残疾人工作、拥军优抚、派出所、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等) 、物业管理业务、社区文化、社情民意等内容, 这些内容以服务居民、引导居民的生活为目的, 同时, 还要开设“听居民之声、言居民之事、解居民之忧”的栏目同居民互动。

在网站的生命力方面, 则应该有比较新颖的内容, 有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新的信息和观点, 让居民有进一步点击的冲动。要及时更新网站的内容, 能够吸引居民的持续关注。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安排专职或兼职的网络管理员, 负责栏目的维护, 各成员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收集相关资料, 采编相关的新闻, 拍摄图片。要将网站的风格与社区文化、物业管理、居民服务等内容结合起来, 做到有的放矢, 考虑方方面面的读者。同时, 要鼓励各路工作人员献计献策, 多写稿件, 让网站的内容日新月异。要动员和奖励居民写稿, 表扬居民群众中的好人好事, 介绍生活经验、家庭教育经验、育儿经验、养生经验、与老人相处经验等, 鼓励有文采的居民进行文学创作, 总之, 要让居民群众参与进来。采编好社区新闻是社区网站的重点工作, 这些新闻因为发生在居民身边, 与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而引起居民的关注和重视。采编人员要做到及时报道, 内容真实, 图文并茂, 短小精悍。同时, 要在居民群众中培养网站的通讯员, 奖励他们积极为网站投稿, 对没有写作能力但积极提供新闻线索的居民, 也要进行奖励。

政府部门及各服务单位通过社区网站和居民实现互动。社区网站一边连着政府部门及服务单位, 一边连着千家万户的居民, 是架在政府部门及服务单位与居民之间的“连心桥”。要把社区网站搭建成居民与政府部门和服务单位交流的平台, 要与居民实现互动, 不但要给浏览者带来一些信息, 使其获得相关知识, 还要为居民提供相关的政策咨询。有关单位要通过网站搜集信息, 解答和处理居民提出的问题。解答居民的各项问题要及时、准确、有权威性。同时, 对辖区居民反映的小区环境建设、社区治安、有关单位的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要认真落实、妥善处理, 做好有关问题的解释工作。

正面引导, 办好“居民聊吧”。实际上, “居民聊吧”就是辖区居民互动的小论坛。社区网站要整合小区居民的力量, 通过正面引导, 就国家大事、家长里短及居民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 促进社区工作的开展。一是结合时政形势开展学习讨论。结合各时期、各阶段的时政形势, 组织开展各项专题讨论。例如开展“‘两会’与民生”、“崇尚科学, 反对邪教”、“廉政文化进社区”等项专题讨论。二是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系列讨论。围绕政府部门近期开展的重点工作, 引导居民进行讨论, 献计献策, 例如开展创建“平安、文明、和谐社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方面的讨论。三是结合小区管理开展专题讨论。如围绕“为管好小区停车场献一策”、“动员退休老同志积极参与看楼护院活动”等方面的工作开展讨论。四是结合老年人的特点开展交流讨论。爱老敬老、老年人的健康、“空巢老人”等方面的问题都备受社会关注, 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居民聊吧”要从老年人关心的孝敬老人、志愿者服务及老年人的养生之道、科学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开展讨论。五是结合居民的其他生活和工作、教育问题开展讨论。例如“家庭教育与辅导”、“户外旅游”、“垂钓乐趣”等。办好“居民聊吧”, 可以发挥宣传引导作用, 提升居民的整体文明素质, 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总之, 城市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必须与时俱进, 在互联网时代, 利用好社区网站这个平台, 提高居民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 是大势所趋。在社区网站建设的实践中, 要结合各成员单位的工作实际, 结合各阶段的重点工作, 根据居民群众的需求, 在栏目的设立和网站内容的处理等方面, 大胆探索,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及时调整和更新, 以辖区居民的满意为工作标准, 以服务辖区居民为目的。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第八社区管理中心)

社区护理水平的提高 篇4

关键词:病历;护理;三基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995-01 护理质量点评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步骤,通过点评可以了解和掌握护理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及护理人员情况,为以后的管理提供信息和依据。建立系统的、科学科、先进的护理质量标准体系,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针对我院目前年轻护士较多,“三基”水平较薄弱的现状,护理部在原有的“三基”培训方面推陈出新,采取护理病历点评的方式,更好的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和“三基”知识的掌握。

1具体方法

1.1抽取病历

每次抽取4份病历,分别为危重病历、死亡病历、抢救病历和输血病历等具有代表性的病历。

1.2病历的分类

我院的病历分为内科系统、大外科系统(包括外科、肛肠科、五官科)、妇产科系统、儿科系统,将这四个系统分为两组,内科系统与儿科系统一组,大外科系统与妇产科系统为一组,病历点评每季度一次,每次讨论一组的病历;

1.3人员分组

共5个组。护理部成员为一组,13位护士长分成四个小组,由能力较强的护士长担任组长,成员由3-4名护士长组成。

1.4查阅病历

护理部先组织各组护士长查阅病历,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问题提出好的意见与建议,组长进行收集并整理,每位护士长再根据病种查阅相关的书籍,收集最新的知识点。

1.5讨论

讨论由院长、业务院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全体护士长、相关的科主任及科内护士参与,讨论的内容为病历书写与护理措施中存在的问题、与病种相关的护理措施、新的知识点以及与病种相关的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大家各抒己见。

1.6培训

讨论完毕后护理部将讨论的内容进行梳理后制作成多媒体,在护士“三基”培训课上对全院护士进行培训。

2效果评价

通过这种形式的培训,使护士长的学习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拓宽了护理人员的“三基”知识水平,迅速有效的提高她们的护理文件书写能力,使整体护理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医疗护理安全。

3体会

3.1护士长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

护士长参与护理病历点评,各科护士长相互学习交流,通过查阅书籍,拓宽了知识面,掌握了最新的知识点,使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

3.2提高护士的“三基”水平

通过对全院护士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知晓了在平常书写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知道了从哪些方面去观察病人、知道了从哪些方面去书写记录,对危重病员的护理措施落实得更全面,能更准确的观察危重病员的病情,丰富了护士的“三基”知识,提高了书写水平,更好的保障了医疗护理安全。

3.3更新了护理知识

护理病历点评对病种的新知识点和新的操作规程进行了培训,使护理人员能及时将掌握的相关知识运用于临床。

提高社区居民书法水平的途径探讨 篇5

一、书法对社区居民的重要意义

(一) 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目前, 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基本是欣赏文艺节目、参加文艺活动, 属于参与、娱乐性质的较多。书法是文化、艺术的统一, 在社区中开展书法活动、书法教育, 组织社区居民参观书法展览, 参加书法培训, 大大增加了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书法活动的开展, 增加了社区居民的文化交流, 文化学习, 通过参加书法比赛活动, 书法下乡活动等, 充实了居民的也许生活, 提高了居民的文化素养。

(二) 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平

社区居民在参观书法展览中, 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增加了书法知识, 培养了对书法艺术的兴趣。书法是我国的传统文化, 通过对书法活动的开展、书法的教育, 社区居民对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增加了文化知识。同时, 社区居民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 通过对笔法的练习学习了有关书法的知识, 有关文字的知识。此外, 在书法练习中, 对诗歌、文学等都会有所了解, 这就在提高社区书法水平的同时提升了居民的文化水平。

(三) 陶冶了社区居民的情操

书法作品, 不仅仅是文学作品, 更是艺术作品, 社区居民在欣赏参观优秀书法作品的过程中, 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水平。对美的欣赏水平的提升, 是一个提升精神水平, 陶冶情操的过程。每一门艺术都不是独立的, 是各种艺术的统一, 书法是诗歌、艺术的统一。社区居民在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的同时, 提升了审美, 提升了艺术修养, 陶冶了居民的情操。书法的练习, 需要身与心的结合, 不仅是对书法技能的练习, 更是对静心、对自己内心淡定的培养, 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

二、提高社区居民书法水平的途径

(一) 增加书法公共服务

在各个社区里, 可建立书法培训班, 书法参观馆。给学习书法的居民提供书法上课、练习教室, 同时可赠送毛笔、字帖等学习用品。社区的领导人员应该组织居民结成书法兴趣小组, 每个小组要不定期的交流、相互审批各自的书法练习帖, 给予意见, 从而提高居民的书法水平。还应邀请专业老师为学习书法的居民上课, 让居民专业的了解书法, 练习书法。同时, 各地区的文化馆、文化站应组织书法教育、作品下社区的活动, 让居民更多欣赏、了解优秀的书法作品, 增加居民的学习热情。

(二) 组织书法专家下社区

在新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号召下, 文化下乡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 大大增加了居民的文化生活, 让居民更深层次的了解文化、提升修养。中国书法协会组织了多次“中国书法家进万家的行动”, 使书法专家走向基础, 让基层居民学习书法。通过, 组织书法专家下社区, 让专家给社区居民讲解书法文化, 带领居民欣赏书法作品, 介绍书法作品, 使居民对书法的了解更近一层, 增加的居民学习书法的兴趣。同时, 让专家指导居民书法练习, 对居民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给予正确的指导, 让居民更准确的学习书法, 提升书法水平。

(三) 组织书法比赛

社区居民通过学习、练习, 提升书法水平。社区负责人还应定期的组织书法比赛活动。书法比赛活动, 可动员社区居民全体参加, 设置专业组和业余组的比赛, 通过让居民欣赏投票和专业老师投票的方式选出获奖者, 对获奖者提供丰厚的奖品。书法比赛活动的开办, 可使更多的居民参与书法活动, 增加更多居民学习书法的兴趣, 同时检验了居民的书法水平, 增加了居民的学习动力。同时, 还可举行不同社区的书法比赛, 从而增强社区居民的集体感、荣耀感, 使更多的居民学习、练习书法, 从而提升整个社区的书法水平。

(四) 开展社区书法培训

书法是一个技能, 是需要培训获得的, 书法练习需要正确的学习方法、练习方式等, 对于社区居民的书法培训, 社区应组织专业的学习班, 请老师、专家教学。同时, 还可让社区居民中书法水平高的居民为居民上课、讲解。让居民中的书法家为居民上课, 不仅使书法爱好者获得了书法带了的满足感, 还激励了其他居民学习书法的动力。还应让居民多交流, 组建兴趣小组, 让居民动员居民, 增加社区中学习书法的居民数量, 提高整个社区的居民书法水平。

(五) 开展赠书法作品的活动

任何文化、艺术的学习, 都需要展示, 在社区中, 可开展居民赠书法的活动。尤其在春节期间, 可以让会写书法的居民为社区居民些对联, 为其他社区赠对联的活动, 这样便可增加居民的成就感, 增加练习书法, 提升书法水平的兴趣。同时, 在赠送居民书法作品时, 激励了其他居民练习书法, 提升书法水平。

三、结语

书法是我国的传统文化, 是我国居民应该了解、学习的一门文化课程。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环境中, 书法活动在积极的开展、进行中, 社区居民对书法的欣赏、学习也在不断的加强。提升社区居民的书法水平, 应是社区基层书法活动开展的核心。通过组织书法活动下乡、开展社区书法培训、书法比赛等活动, 可增加社区居民学习书法的兴趣, 提高书法水平, 从而提高整个社区的文化素质。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居民的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社区居民的文艺活动增多、业余生活丰富, 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也在不断的增加, 对社区居民书法的教育成为现在社区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 对增加居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析书法对于社区居民的重要意义, 并指出提高居民书法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社区居民,书法,途径,意义

参考文献

[1]支梅花.浅析社区教育与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素质[J].中国农村教育, 2012 (5) .

[2]夏萍.让书法走进千家万户[N].海南日报, 2006 (7) .

提高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水平的思考 篇6

一、出台“费随事转”标准, 激发居委会工作人员积极性

居委会在社区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协助社区服务中心履行《居委会组织法》规定的相应职责, 不承担行政管理性事务。居委会工作人员采取自愿服务方式, 实行弹性工作制, 政府不再按人头发放补贴。对政府需要居委会协助完成的工作,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兑现工作经费, 实现“费随事转”、“养事不养人”。据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 “费随事转”的细则标准还没有制定出来, 这就使得居委会工作人员没有马上看到经济效益, 日常工作的开展都难以为继, 再加上工资待遇偏低, 情绪低迷, 有些很有工作经验的并且掌握了大量社区居民信息的居委会工作人员想另谋高就, 因此, 要尽快制定出“费随事转”的标准, 让居委会工作人员真正得到实惠, 从而稳定人心。此外, 还可以采取招考的方式把居委会当中的优秀人才吸纳到社区服务中心来, 一方面可以提高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给居委会工作人员一些机会, 让他们能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二、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人员素质

社区服务工作人员对社区服务工作的影响至关重要。社区服务工作人员的水平直接决定了社区服务的发展水平, 也决定了能否提供高质量科学化的服务。社区服务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 会直接影响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 因此, 要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必须加强社区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要在政府指导下, 依靠社会教育机构, 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岗的社区服务人员及管理者进行系统的培训, 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从人事制度改革入手, 激励社区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进修热情, 引导社区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走出困境。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事业, 解决社区服务专业人才稀缺的问题。创造条件, 把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吸引到社区服务人才队伍中来, 努力培养一支富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 并掌握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的新型社区服务工作者队伍。

三、加大财政投入,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社区服务事业资金作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条件, 政府有责任投入。政府根据财政收入增长情况, 增加社区工作经费和社区干部工作补贴, 确保社区正常运行。充分整合社区资源, 形成多元化的财力机制, 落实经费保障。减少资金审批拨付程序, 从而提高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现阶段, 政府应考虑把社区服务业作为政府加强公共服务的重要领域, 重点支持建设和改善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和老年人、青少年活动场所等公益性服务设施, 以及社区服务信息网络等。根据社区服务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不同性质的特点, 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 还应积极拓宽资金的筹措渠道, 通过建设示范项目或以补助、贴息等形式推动更多的资金投入。要研究有利于社区建设投融资的具体措施, 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投资社区建设, 吸引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捐赠赞助, 共同推动社区服务设施的完善。

四、丰富社区文化, 构建和谐社区

发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 逐步建设方便社区居民读书、阅报、健身、开展文艺活动的场所, 加大办公用地面积, 设立专门的文体娱乐场所, 如乒乓球室、棋牌室、书画室、阅览室、舞蹈室、电脑室等。驻社区机构可将所属文化体育设施向本社区居民开放, 这样不但增强了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而且减少了重复建设所造成的浪费, 大大提高了社区服务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提供多种多样的文体娱乐场所, 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 营造社区浓厚的文化氛围, 从而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五、搭建服务平台, 增加服务渠道

建设社区信息化平台, 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的自动化、现代化水平。加强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加快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作用, 促进和帮助城镇居民按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

积极开展基层社会救助服务, 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对残疾人、病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要深入家庭开展服务。按照“人有所需、我有所为”的理念, 依托社区“邻里情”社会救助中心, 设置互助中心、义工服务中心、老年人援助中心、生活援助中心等为社区居民解决各种生活困难的公共服务平台。

六、加强异质性服务, 拓展服务领域

协助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主要是同质性的服务, 这更多地表现出刚性、整齐划一的行政化做法。异质性的服务, 更多地表现出自治性的、多元参与的社区治理。社区工作人员除了通过便民服务大厅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以外, 还要定员、定期、定时上门了解辖区内各住户及驻区单位的基本情况, 在他们急切需要帮助时, 能及时主动上门提供所需的居家式异质性服务。

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一方面通过政府向社区购买服务, 由专门的服务人员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外出陪伴、精神慰藉等服务, 对“空巢”的孤寡老人提供无偿服务, 政府负责服务费用;对有一定经济能力的独居老人提供低偿服务。同时, 要协调养老服务机构, 为独居老人提供各项居家养老服务, 如免费安装“为老服务一键通”, 实现24小时应急应需保障等服务。另一方面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平台, 让大部分行动方便的老年人走出小家庭, 融入社区大家庭, 享受各种服务。

以需求作为社区治理的基本导向, 培育为政府、社会、居民等多方提供供需对接的平台, 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服务—居民需求—产业发展—就业创造”的多层次供需对接。通过提供就业再就业咨询、再就业培训、就业岗位信息服务和社区公益性岗位开发等, 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援助。还可以结合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开发就业岗位, 挖掘社区就业潜力,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提高就业稳定性。探索建立信用社区、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 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创造条件。

七、明确职能职责, 理顺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 凡依法应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协助的事项, 当地政府应当为社区居民委员会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凡属于基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 不得转嫁给社区居民委员会;确需社区居民委员会协助完成的有关服务事项和工作任务, 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没有经过审定的工作事项擅自进入社区, 社区居民委员会有权拒绝。要结合实际, 积极探索创新社区管理模式, 推动社区综合体制改革, 加强社区服务功能, 促进社区居民自治, 调动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积极性, 努力形成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良性互动。

制定社区服务中心对相关职能部门的考核机制。在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工作的过程中, 有些工作需要得到相关职能部门地配合才能完成, 但是会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 使得社区服务中心处于尴尬的境地, 工作难以开展下去, 从而降低群众的满意度。因此, 必须制定一个考核机制来制约相关职能部门, 真正实现“权随责配”, 更好更快地为民服务。

八、健全考评机制, 激发敬业精神

建立以群众满意度为价值导向的评价制度。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 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 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群众满意度”评估制度可以解决社区发展的价值导向问题, 解决社区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 优化社区发展的环境, 使社区工作能够真正面向群众, 真正把社区工作者从烦琐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这一制度是对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封闭的考核方式的超越, 评估的信息可以作为对政府和社区改进工作的依据。

通过明晰标准、细化指标、量化责任、兑现奖惩等措施, 激发社区工作人员争先创优意识, 扎实做好社区各项工作, 优质快捷地服务居民群众, 努力创建群众满意的和谐社区。落实网格化考核办法, 提升社区管理水平。采取现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 对网格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各管理层采取“日检查、周小结、月考核、季讲评”的办法, 对网格工作进行定量定级考核, 将考核结果作为社区、网格年终综合考核依据, 把社会服务管理责任落到了实处。

九、建立监督机制, 规范服务行为

建立党和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保证社区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加强对社区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 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手段监督、管理社区服务, 建立健全反映社区服务设施、服务管理、居民需求及满意度等有关信息的采集及工作评估体系。严格财务、审计制度, 严禁将救助、福利、公益款物等挪作他用。各相关部门要接受居民对其在社区为居民所提供公共服务的监督。有关部门要制定各类社区服务行业标准, 推动社区服务标准化的贯彻执行。社区便民利民商业服务网点要规范行业行为, 接受居民监督, 社区服务从业者要树立诚信意识, 共同打造社区信誉品牌。认真解决社区服务发展中各种问题, 及时查处违法违纪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保证社区服务和社区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建中.城市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社区护理水平的提高 篇7

一、转变思想观念,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思想文化建设

1、领导率先垂范, 带头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

社区卫生中心主任和护士长等管理者努力学习管理知识, 坚持理论、时事、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学习, 保持较高的理论和政治思想素养, 全面掌握专业基础知识, 熟悉人文、哲学、社会、法学知识等,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促进社区各项工作的发展。管理者首先做到廉洁奉公、尽职尽责、不谋私利, 成为遵章守纪、努力工作的典范, 用实际行动来感召职工、团结职工。

2、加强社区内部培训, 转变思想观念

利用晨会、业务学习等时间, 组织员工学习社区服务相关法律法规, 熟悉和掌握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医疗等六位一体”功能。做好从“专科医生 (护士) ”到“全科医生 (护士) ”的观念转变, 树立全科医学观念, 认识到服务对象不仅限于患者个人, 更应关注家庭、社区这样的群体服务, 从坐等“患者上门”到主动上门服务, 为辖区居民提供人性化服务。

3、学习外地先进经验, 树立服务信念

为了尽快适应社区卫生管理, 医院每年都组织社区管理和服务人员到外地利参观、学习, 了解其他社区卫生服务的先进经验, 看到了社区服务光明、美好的前途, 克服了从三级医院调到一级医院工作的自卑心理, 树立了做好社区服务的信心。

二、严格管理, 狠抓基本制度建设和核心制度落实

严格按照三级医院的要求, 狠抓三基三严。加强医疗护理质量的落实, 确保居民健康安全。

1、学习上级相关文件精神, 抓好规章制度的执行

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国家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 明确发展社区卫生工作的重要意义, 熟悉和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功能及相关技术、服务规范。针对业务技术多样性的特点, 逐项建立业务技术的质量保证规范, 从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教、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到接诊、注射、检查、处置、消毒、售药, 出诊、观察、咨询、建档等等, 在科学规范的前提下突出方便, 在方便中体现规范。

2、借鉴三级医院的管理经验, 抓好核心制度的落实

徐州中心医院作为三级甲等医院, 有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 本社区服务中心以医院的经验为蓝本, 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 建立了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种规章制度, 明确了根据科室及工种的差别制订的岗位职责, 在分工的基础上, 团结协作、共同推进, 使各项工作逐步做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其中核心制度是重中之重, 反复学习, 狠抓落实, 从制度上保证社区卫生服务。

3、狠抓“三基”训练, 努力提高全员业务技术水平。

除了要求所有人员

参加市中心医院的讲座、考试以外, 根据社区卫生工作的实际, 中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 定期或不定期安排讲座、辅导, 通过考试、考核, 不断提高医护人员业务素质。另外还要求社区所有医护人员均参加了江苏省全科医师 (护士) 培训, 考试合格, 获得了全科医师 (护士) 证书。

三、开展人性化服务,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以人为本, 员工至尊, 患者至上, 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个性化的思想, 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1、激励员工积极性, 营造和谐工作氛围

根据医护人员的个性、气质、不同层次的需求, 坚持运用各种激励措施, 挖掘其内在潜力, 让其充分展现其独特性和创造性。从职工需要入手, 满足和关注他们的需要, 树立主人翁精神, 增加归属感, 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和文化氛围。

2、优化服务流程, 倡导真诚服务

以“人”为本, 把全程提供人性化服务做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生命线。首先, 加强窗口人性化管理。挂号室和收费室人员实行早班制, 提前上班。拓宽挂号渠道, 满足不同人群的就医需求, 实行网上预约或电话预约, 减免排队。其次, 就医环境人性化管理。社区卫生中心建设时在布局、色彩、绿化等方面, 努力营造温馨的环境, 不同的房间有不同的设计, 如儿童计划免疫室设计就考虑到孩子的心里特点, 布置的相对活泼些, 还购置的滑梯等。第三, 优化服务流程。方便患者找到所需的诊疗项目, 为患者提供快速有效的诊疗服务。建设节约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降低运营成本, 让就医者以适宜的费用支出, 得到良好的服务。

摘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服务模式的重大改革, 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领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是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着重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入手, 强化思想文化建设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提高沈阳市社区管理水平对策探析 篇8

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 不仅是当代政府履行自己核心职能需要面对的问题, 也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和城市升级面临的问题, 更是我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紧迫课题。沈阳市作为东北重工业基地及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城市, 近年来在社区管理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但仍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沈阳市的经济发展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与沈阳市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1 沈阳市社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社区管理水平差距大

沈阳市地域广、覆盖面积大,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进行, 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城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新社区不断出现, 社区管理从一开始便比较到位。而在市内也存在着一些老旧小区, 这些区域内社区群众能体会到社区的存在, 享受到一定程度的社区服务, 但是老旧城区、无物业管理小区所占仍比较大, 这些社区基础条件比较薄弱、社区服务项目较少、社会化服务程度低甚至没有社区服务, 这样形成了沈阳市社区管理水平的差异性较大的局面。

1.2 社区管理“行政化倾向”严重

社区管理需要政府的参与, 通过政府维护城市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的平衡, 也需要依靠行政权力自上而下地实行社会再组织, 因而社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有行政色彩。但是, 目前社区管理中出现了政府的过度介入和干预现象, 使得社区建设普遍存在着行政色彩变浓, 如机构设置倾向行政化、社区承担许多政府应该承担的行政职能, 造成社区管理依附性强, 参与程度低, 自治能力弱的状况。

1.3 社区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相当多的社区服务在职责划分中不明确, 工作没有相应的标准及要求, 使得社区服务工作不规范现象严重。社区服务的投资主体非多元化, 相对单一。社区服务的中介组织比较少, 没有作为社区服务补充力量的志愿者队伍。社区服务的信息化程度、专业化水平不高。许多服务设施建成后没有相应的专业管理和配套的服务项目, 已有的社区服务项目存在的问题是针对性不强, 社区服务目前更多的是无偿的、面向弱势群体的服务, 例如解困救贫、解决孤寡残困人员和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困难。社区服务主要表现为实施救助服务以及办理相关申请等, 社区服务项目不够健全, 覆盖面不广, 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突显迫切。

1.4 社区服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自沈阳市开展社区服务以来, 社区服务队伍的年龄构成、知识结构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社区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但是社区服务队伍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创新意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方面, 目前沈阳社区服务人员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男性工作者占20%左右, 有的社区甚至更低, 致使许多社区服务工作没有办法开展;另一方面, 社区服务人员的年龄结构不合理, 平均年龄在四十岁左右, 年轻人的力量相当薄弱,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更多的人把社区服务理解为老大妈服务。另外, 沈阳市社区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 许多服务人员没有学历, 少数有学历的人员也是非社区管理相关专业毕业, 而且这些人员的知识更新不及时, 制约了社区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 提高沈阳市社会管理水平的对策

2.1 采取推进均衡发展措施

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对沈阳市社区管理的组织工作, 把社区管理和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工作进行推广, 同时, 将社区建设和管理纳入到沈阳市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整体布局中去, 做好社区服务的工作计划与分配, 将落实到相应的部门, 建立部门间的配合与沟通渠道。在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方面, 注重均衡化发展的要求, “老、旧、难”社区加大投入, 新社区适当投入, 在此基础上广泛探索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机制创新。另外, 在对市辖区、街道、社区功能重新定位的基础上, 进行三方的事权正确划分, 建立社区的工作准入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社区行政服务弱化措施, 使社区能够集中力量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 吸引多方投资主体及社会力量对社区管理进行投入, 加大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 着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弃管小区社区的建设与管理, 实现沈阳社区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及智能化, 推动社区建设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缩短全市社区管理水平差距。

2.2 扩大居民参与, 增强社区自治功能

加大对社区管理的宣传, 通过各种载体和渠道让社区居民了解社区、认识社区、理解社区并引导他们能够参与和配合社区建设, 在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的基础上, 使广大社区居民拥有强烈的社区自治意识,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区自治, 不断进行社区自治创新。建立社区居民的选举制度, 加大居民直接选举比例, 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严格按照相关法规程序进行, 在社区中采用院落 (楼宇、门栋) 自治、业主自治、社团自治等多种民主形式, 使社区居民成为社区的主人, 让更多的居民积极主动参与相应的社区组织。建立畅通的社区信息沟通平台, 加大社区信息公开力度, 增加社区管理的信息透明度, 使沈阳市社区自治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

2.3 因地制宜施策, 丰富社区管理模式

社区的管理模式选用要以社区状况、特点和现存的主要问题为主要依据, 使社区模式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如对于一些老旧社区, 社区建设首先应该放在社区的硬件设施的改建上, 使社区服务拥有社区办公、活动和服务的硬件条件, 然后考虑扩大社区服务范围, 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问题上;而对于新建社区来说, 由于硬件条件已经具备, 应该着力进行社区创新管理及服务, 处理好社区内居民委员会、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关系, 使各方的责权利更加明晰, 各施其职并做到相互支持、配合, 形成良性互动的社区工作合力。

2.4 进行社区服务形式的创新

改变目前社区服务项目单一化, 浅层化的局面, 切实调查了解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 促进社区服务功能向多样化, 深层化发展, 使社区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在社区内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服务活动, 加大社区服务力量的投入, 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到社区志愿服务中去, 搞好社区卫生清洁, 医疗保健、家政服务、养老托幼、文体教育等便民利民服务, 使社区居民能够真正体会到社区服务效能, 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居民生活质量。

2.5 加强社区服务队伍的建设

在社区服务人员的选择上, 注重专业化和职业化人才的选用, 制定择优录用的良好秩序, 提高服务人员的工资待遇, 制定合理的社区工作人员薪酬标准, 吸引更多的年轻优秀人才向社区流动, 促进社区队伍年龄结构的转变。在社区服务队伍的教育上, 要坚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社区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及处理问题和应对问题的能力, 服务群众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另外, 积极开展社区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强化社区工作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同时, 要完善社区工作人员评价和激励机制, 激发社区服务人员的工作热情, 更好地履行社区管理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黄巨.基于广东社区发展需要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5, (1) .

[2]陈锐, 周永根.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标准化[J].城市问题, 2013, (7) .

[3]陈百君.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需求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10) .

社区护理水平的提高 篇9

关键词 社区 责任制护理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02-0032-02

责任制护理是指以患者为中心,责任心为基础,计划护理为内容,心理护理为特点的护理方法。责任制护理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护理制度,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大改革。责任护士是指在责任制护理中负担一定岗位责任的护士。责任护士不仅对患者的机体进行护理,还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关系和家庭生活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配合患者康复需要,给予最佳的护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1年4月在住院部开展了社区责任制护理试点,为了解责任制护理实施后的效果,我们对住院患者满意度进行了测评,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全部来自青浦区金泽社区,选择2011年4月至2011年9月在我中心住院的患者60例,所有对象病情稳定、知情同意、能接受访谈,其中男43人,女17人,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60. 2±4.8)岁。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100.0%。

1.2 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60名对象排序,单数为对照组(传统护理组),双数为观察组(责任制护理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选择年资高、经验丰富、有娴熟护理操作技能、高度责任心和良好沟通能力的主管护师担任责任制护士,责任护士一般负责5~7名患者的护理任务。责任制护理的主要内容是对患者实施计划护理。计划护理包括一系列有计划的步骤和行动,目的在于满足患者的需要,系统地解决患者的问题;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开展心理疏导和传授解压的方法;对患者24 h负责,责任护士必须对她所负责的一组患者24 h全面负责。具体内容为:

1) 改善住院环境 病房窗帘与屏风帘使用淡蓝印花织物,被褥使用浅红色织物。墙面挂健康宣教画,走廊摆放了盆景,病室提供生活用品等便民措施。为新入院患者送上鲜花,护士要做完整的自我介绍,为患者做好入院宣教,介绍医院环境、医护人员和相关制度,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2)制订护理计划 从患者入院的第1 d起,责任护士必须尽快熟悉并且了解自己所管患者的病情、心理状况、自理能力和社会关系。根据患者病情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根据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并取得家属的支持配合。

3)实施全过程健康教育 责任护士要向患者介绍相关疾病的治疗和保健知识,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告知用药种类、时间、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患者输液还需告知拔针后的注意事项等。

4)开展人性化服务 责任护士在护理中做到多跑、多听、多看,多说、多微笑。经常巡视病房,主动询问有无不适,观察输液局部有无疼痛、 肿胀,液体是否通畅、针头有无移位或脱落,如发现患者输液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要迅速处理。在巡视过程中,随时与患者沟通。做好晨间护理,定时为患者翻身及生活护理。

1.3 满意度调查

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病房环境,护理人员的仪容仪表、服务态度、服务的及时性、静脉穿刺技术、健康教育、病房巡回、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及医患沟通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分为很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在患者出院前1 d于床旁调查,调查采用无记名的方式,由患者或家属直接填写,并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很满意为8人,满意为18人,总满意率为86.7%,对照组很满意为3人,满意为10人,总满意率为43.3%,两组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士质量很满意为10人,满意为17人,总满意率为90.0%,对照组很满意为4人,满意为11人,总满意率为50.0%,两组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3 讨论

3.1 责任制护理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社区病房护理一般采取传统的功能制护理,以单纯完成医嘱为目标,护士对患者缺乏主动性,也缺乏对患者的身心护理,护士只是被动的执行医生的医嘱,护士在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后,较少再与患者接触,难以了解患者心理、精神等方面的要求,使护理程序简单化。在患者眼中,护士工作就是“打针、发药”。社区责任制护理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向患者或家属收集有关患者的生理病理、心理、家庭状况及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资料,制订出全面而有效的护理计划。责任护士必须关心、理解、体贴患者,与患者进行交流,这是责任制护理与传统护理的明显不同之处。

社区责任制护理的实施,使护士在主动性和责任感方面有所增强,想方设法为患者解决各种问题,护理的质量明显提高。护士的服务态度明显改善、经常巡视病房了解患者的不适与需求,及时为患者换药、拔针,主动与患者交谈沟通,一些疾病的先兆和心理问题护士都能了如指掌,做到防范于未然。操作技术的规范化、健康教育的经常化,护理措施的个性化,深化了护理服务的内涵,提高了基础护理的质量、患者满意度也有了明显提高。

3.2 社区责任制护理促使护士整体素质提高

挑选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护士担任责任护士,这是责任制护理的内在需要,同样可以激发护士的进取精神,使护士在工作中有紧迫感,从而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和巩固专业知识,从而加强了护士的整体素质。责任制护理的内容与传统护理比较,在内容上有了新的拓展,护士不但要打好针、输好液,还得学习心理学、营养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社会学方面的知识,要熟练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善于运用肢体语言,这就要求护士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这也是社区护士与专科护士不同之处。社区责任制护理的探索为社区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打开了一扇窗,可以推进社区护理不断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吴凡伟,凌莉.建立优质服务标准化与创新模型提院顾客满意度[J].医院院长论坛,2004,11(3):44.

[2]赵惠霞,王欣.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探讨[J].护理研究.2005,19(4):642-643.

[3]刘义兰,王桂兰.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07,21(2A):295-298.

[4]李银雪,曲维香.在整体护理中如何进行患者健康教育[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53.

[5]金丽芬.健康教育一提高护理满意度的重要因素[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6):55.

(收稿日期:2011-12-06)

社区护理水平的提高 篇10

一、创新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该区以民主管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维护股东合法权益为主线,着重抓了三个方面的创新。

(一)创新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全面推行农村社区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为着实解决推进城市化进程中集体资产主体不清、产权虚置等管理瓶颈问题,自2008年开始,该区紧紧抓住“潍坊市被确定为山东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这一契机,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设置、股权界定、股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区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改制中,该区探索形成的“奎文改制4+3+3 模式”,即在改制浅水区,重点抓好宣传发动、清产核资、产权确认、规范操作“四个关键环节”,确保改制全过程无折扣、真正改到位;在改制深水区,重点破解工商登记缺乏依据、资产变更登记收费、新经济组织职责定位不清“三大难题制约”,确保深水区改制不停步、力促改彻底;在后改制时期,重点强化制度、科技、市场“三项监管手段”,确保改制后监管跟得上、保证改的好,得到了农业部、省农业厅的充分肯定,纷纷被外地学习借鉴。奎文区也成了集体资产改制和农村“三资”管理的“改革创新实验田”和“经验做法联系点”。

(二)创新管理体制,全面实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

为适应集体资产改制后的监管需要,该区以促进民主法制化进程为着力点,以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目标,制定了《奎文区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资及财务管理办法》、《奎文区社区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通过修改完善财务预决算、收入支出管理等十几项制度,进一步明确了社区经济组织(村级)资金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特别是明确了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责范围,明确了街道经管站监督、检查、指导和服务的职责,做到了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不越俎代庖,健全了民主理财机制,改变了以前不公开、不民主、不公平的弊端,增强了社区经济组织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通过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协议的签订和履行,不断延伸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并与规范运行主体、清理经济合同等工作衔接,将游离于监管体制之外的“三资”全部纳入代管范围。集体“三资”的增减变动,严格履行民主程序,严格执行资产资源交易公开招投标,使集体“三资”安全完整和富有效率。全区所有街道与所辖社区经济组织签订了“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协议,代理范围从以往的单纯资金、账目“双代管”到资金、资产、资源和财务账目“全代管”,对资产资源公开交易和经济合同管理进行“全程代理服务”,实现了“三资”委托代理的全覆盖。

(三)创新财务管理手段,研发了“奎文区社区经济组织监督管理网络平台”

为满足集体资产改制后的监管需要,提高管理效益,在全市率先组织研发了一整套全新管理软件。该平台设置“财务管理”、“三资管理(审计监督)”、“股权管理”、“重大事项管理”、“合同管理”和“监督检查”六大模块,主要以改制后社区经济组织“三资”(资金资产资源)、股权量化方案、股东名册为基础信息,对社区经济组织所有经济活动和组织管理事项的全面、实时、动态监控。通过区、街道、社区经济组织三级联网,做到了“三个实现”:一是实现了区级对全区所有社区经济组织,街道级对所辖社区经济组织,社区经济组织级对其本身的所有经济活动和组织管理事项进行全面、实时、动态的查询分析和汇总监控,足不出户就能一览监管对象的全貌。二是实现了财务管理流程标准化和会计核算规。通过充实“应付股利、福利支出”等12 个一级科目,进一步规定“股东福利费、个人股分红、集体股分红”等28个二级科目和对43个会计科目的具体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作进一步说明解释,使会计核算和规范管理有了明确标准,得到了使用者和考察学习者的认可。三是实现了创新性和全过程监控的协调统一。该平台的监管范围涉及到社区经济组织三资管理的各个环节,涵盖是否民主理财、是否财务公开、是否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经济合同是否招投标、入账前是否审计、各项费用指标是否超标等。设置了全新的“股权管理”模块,加强了对经济组织股权继承、赠与、转让信息管理,真正实现创新与全程监控的协调统一。

二、落实监管措施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是提高社区“三资”管理水平的关键。为此,该区首先从基础工作抓起,先后制定了社区经济组织资产及财务管理办法、社区股份经济审计工作意见等文件,确定了“三资”管理的标准和依据。然后,着重落实了四项监督管理措施。

(一)落实审计监督

以区经管局、街道经管站为骨干,辅助以审计评估中介力量,对街道代管资金及集体财务实施定期审计和重点审计,对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实施专项审计,对社区干部实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通过审计,促进了各项财务管理政策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一系列制度的贯彻落实,发现违法违纪及时予以纠正,保护了干部。通过审计,摸清了集体家底,使干部群众心中有数,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通过审计,建立起了效益评价机制,对每个社区经济组织的资本运作效益和效果,给予客观评价,使各管理层明白得失利害,改进管理,使上级领导准确掌握全局,把好发展脉搏,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二)落实民主监督

充分发挥社区经济组织监事会和社区居委会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实施民主监督。通过对年度收支预算和月度收支计划的执行监控,以及开支审批的监督,促使董事会成员增强发展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通过对重大投资项目、集体土地出租转让、借款担保等容易滋生腐败的关键环节的监督,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集体损失。通过日常监督,警钟长鸣,使基层干部绷紧依法民主透明这根弦,增强了基层干部遵纪守法意识,保护了干部,促进了发展。近年来,全区没有出现随意担保造成的损失,在民主管理和三资管理方面也收到了明显成效。

(三)落实公开招投标

该区通过广泛宣传和示范带动,通过规定5万元公开招投标起点、应纳入公开招投标范围而擅自不纳入的不准审计入账等硬性措施,有效地推进了工作开展。

(四)落实合同管理

重点开展了社区经济组织经济合同专项清理整顿。从抓源头监管入手,针对目前经济合同管理中存在的合同到期不续签、收入收缴不及时、档案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了专项清理整顿。清理范围涵盖各社区经济组织对外签订的所有经济合同和应签未签所涉及到的所有经济事项;清理内容包括合同的数量、内容、保管、履行、运用等五个方面。重点清理了社区经济组织存在的“事实合同”、“拖欠合同”、“口头合同”、“口袋合同”等问题合同。建立“问题合同台账”,按照问题合同“清零管理”的目标,对“问题合同”逐笔清理核实,该续签的续签,该落实催缴责任的明确责任人和期限,该注销的注销完毕。

总之,通过不断创新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机制,落实监管措施,该区的集体财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全区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王泽英.论提升社区财务管理水平的具体途径及方法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

上一篇:营销管理的宏观视角下一篇:平凡的路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