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

2024-06-25

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精选12篇)

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 篇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新型的健康教育方式不断推进,社区护理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服务。下面我们就结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原因分析

(一)护理人员主观方面的原因

我国目前的社区护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社区护理人员大多来自一级、二级医院,掌握的医疗知识和治疗经验相对较少,且未经过专门培训,导致了和社区护理所需的护理知识脱节;还有一些社区护理人员由于年龄、身体等原因,没有足够的责任心,不能利用自身已有的医疗知识为社区人员提供服务;最后,社区护理人员意识上认为社区护理工作只需要做简单的医疗护理和常规性检查,不能积极总结并创新,深受旧观念和传统医学模式“重治轻防”的影响,没有做到防治并重。

(二)社区管理缺乏

社区护理源于西方国家,我国在社区护理方面起步晚、进步慢。

1.对于社区护理人员入岗、培训、考评等没有制定出完善的制度,导致社区护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也严重制约了社区护理的发展,甚至加深了医患矛盾。社区护理是保障社区居民身体健康的第一步,所以建立完善的制度来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是极其重要的。

2. 社区护理这一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度。

我国正式实行社区护理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但是始终没有改变它的从属性地位。在社区护理没有实现网络化管理和护理人员技能欠缺的现状下,仍然导致社会对社区护理的价值缺乏认识。

二、对策

(一)加强护理人员培训,转化护理观念

在护理人员入岗前要经过严格筛选和培训,做好从头把关。工作中注重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培训,进行一些宣传工作和活动,明确社区护理工作的长期性、艰难性和复杂性,让社区护理人员从观念上开始转变,主动履行职责,使他们从被动式的执行护理工作转向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工作上来。

(二)增强技能知识学习,适应工作需求

在有关《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对护士的素质要求》中提出:社区护理是一个新的领域,护理人员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医疗水平,社区护理人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新的岗位需求。所以,社区护理必须重视护理人员的培训、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座谈会或者一些进修类的考试来增强专业技能。通过不断学习,可以使社区护理人员开阔眼界,熟知疾病防治、医疗保健、康复护理、营养学、药理学等知识。同时社区护理人员也要经常性自修、自学,保障自身能力的完善,为社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注重与社区人员交流,更好地推进工作

马新花关于《社区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中指到:社区护理面对的主要是社区居民,社区居民人员情况较为复杂,所以护理人员要掌握适当的技巧,以适当的方式灌输医疗教育知识。在工作中,首先要对他们的身体、家庭等进行充分了解,根据每个家庭、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确保护理工作的有效进行。社区居民很多对妇幼保健知识、老年保健知识、疾病预防知识、常见病诊断治疗知识等没有了解和认识,我们可以通过制作宣传栏和宣传手册让社区居民人人受益,同时也让护理人员在进行资料整理收集的时候巩固知识,不断提高;也可以办一些健康知识讲座、老年人交流活动等树立良好形象,增进情感。

(四)注重人员结构,提升服务质量

科学健全的管理是提升质量的重要条件。(1)要制定季度、年度教育计划和岗位责任标准,配备严格的考核标准,定时检查,一旦有不足的地方要第一时间完善。(2)护理人员要根据相应的能力、职称、学历等分配不同的教育任务,尽量避免人员浪费,确保服务质量。(3)考核标准要统一化,有严格的奖惩制度,做到人人平等,调动工作积极性。对于在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护理人员,要让其分析原因,不断改善教育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区居民的健康越来越依赖于社区卫生护理,所以社区护理的人员、制度、地位、管理等需要极大改善,从根本上提升社区护理服务事业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心理、行为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所以身体方面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是以个人、家庭和社区作为服务对象的,幼儿、妇女和老人是护理的重点对象。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病人和家庭成员了解健康知识,从而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对策,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崔丽波,李连慧,王惠,等.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对护士的素质要求[J].哈尔滨医药,2011,31(4):301.

[2]马新花.社区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10,8(22):62-63.

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 篇2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演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的被动求医逐渐演变成积极主动预防疾病,从延长人的寿命演变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这些转变为我国护理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适应国际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国家把社区卫生服务纳入了卫生改革方案的重点行列,社区护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积极开展社区护理事业,加强社区护理教育,培养社区护理优秀人才成为护理教育者研究的重要方向和课题。社区护理现状 1.1 国外社区护理现状 1.1.1 英国

英国是最早发展社区护理的国家,无论是组织结构、还是保健服务制度都比较完善。所有英国公民均可享受免费医疗服务

【1】,这也是英国财政预算在卫生保健的投入占总卫生经费的80%以上的结果。英国的社区服务工作形式主要分教区护理、健康访视和学校护理三种。教区护理即由全科医生或诊所及护士对教区内的病人施行全天护理服务。服务的内容有家庭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护理等等【2】。健康访视服务即对辖区内的病人进行疾病访视,除此之外,还要对婴幼儿和老年人进行访问,开展健康教育。还有一点,英国在社区护士培养方面时间长,一般为三年基础教育和一年社区护理技能培训,要求高于医院护士1.1.2 美国

美国的全国卫生工作重点由医院转到社区护理的初级保健,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美国政府出资发展社区卫生事业

【4】

【3】

。,使社区护理形成一定规模,一般的小病只需要在社区即可解决。美国的社区护理由家庭医学服务和护理院组成,预防保健和家庭护理是主要的社区护理服务形式。美国社区护士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偏向性,比如,护理院护士强调对老年人的心理服务和健康促进,而专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则强调的是指导和发挥家庭在处理儿童危机方面的工作。美国的护理教育改革在是全世界来说也是卓有成效的,护理教育的社区定向特别强调社区护理知识的培训,使社区护理技能通过实践积累得以提高。

1.1.3 日本

日本的老龄化是现在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随着老年人口绝对数的加大,医疗、保健福利变得日益重要,除了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老年人精神生活的丰富、身心健康的保障同样不可忽视。退休后的生活如何度过,是否存在“社会参与”的可能性,这也是日本老龄化进程中一直探讨的问题。因此,日本的社区护理非常重视老年保健

【5】

。日本的社区卫生服务由公共卫生护士承担。随着人口老龄化,公共护士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主力军。

1.2 我国社区护理现状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模式主要体现为集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六位一体”功能,社区护理的工作方法主要有护理程序、家庭访视、居家护理和健康教育。目前,全国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辅,医疗诊所、医务室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正在逐步形成,已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00多个,近1200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8个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已覆盖到95%的地级以上城市、86%的市辖区和一批县级市,但从我国的社区卫生目前的发展情况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滞后,相应的配套政策尚不完善,在组织体系、人员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存在着局限性社区护理管理体系。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现状

对中国社区护理队伍的现状分析表明:社区护理人才短缺和整体水平比较低,社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社区人员的能力有待加强,成为社区护理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也是导致基层卫生机构不能正常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因之一。

目前,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的培养重点仍定位在岗人员强化培训及医院临床护士转型培训上。专门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机构很少,国内医学院校虽然陆续开设了社区护理学的课程,但是大都以考查课的形式展开,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开设社区护理专业和社区护理方向的也很少。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也没有很细的专业定向,跟内外科护理的教育没有清晰地区分,社区护理的工作方法没能很好地渗透到护理内容上。与国外社区护理教育相比,我国选用的社区护理教材较少涉及人文社会知识体系,而人文社会知识体系是国外相当重视的。从内容上讲,人文社会知识体系包括家庭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估、社区卫生资源评估与开发、社区医疗中的伦理原则、社区文化鉴赏等诸多方面;我国的护理实践也局限于对健康促进、家庭护理、疾病管理、预防保健等技能训练,而缺少对流行病调查、人际沟通、独立判断、护理科研、政策制定等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模式,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社区护士。对我国社区护理教育改革的建议

培养社区护理人才是发展社区卫生事业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的社区护理教育培养形式还不完善,国家还没有设置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也没有可借鉴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经验,因此,不断总结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积极展开社区护理教育改革,是社区护理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目前,我们的社区护理教学中还有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7】

【6】,尚未形成独立的3.1 丰富课程内容

社区护理学是一门交叉性的综合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综合的应用型学科,在教学上不能片面强调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更多地要考虑到今后在社区工作中的实用性,而且学生在学习《社区护理学》这门课程时,是在学习了内外科等基础学科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教学内容上不必过多地重复,重点要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社区特定地情境相联系,不断扩充关于社区的补充知识,比如从人际沟通、国内外社区护理现存问题与发展动向、医疗保障制度、社区护理管理、社区护理伦理、预防保健策略与措施、营养学、心理学、社区职业卫生等方面进行扩充。同时,要迎合我国大形势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将《社区护理学》和《老年护理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上,开展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社区护理科研等。

3.2 教学手段要新颖

社区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学习的结果直接反应在今后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效果上,因此,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根据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运用前期所有的基础知识,结合社区这个特殊的环境,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如开展兴趣小组教学、分组教学,组织学生义工课余时间去社区进行健康宣教、义诊等,增加学生参与社区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角色演练法,情景教学法等让学生参与到病人和社区护士的角色中,更好地理解教材。

3.3 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

我国的社区护理现状是教育起步较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从事社区护理教学的专业综合教师,缺少专业培训的机会,这对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大阻力。建设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富有改革意识的防治结合型护理人才的师资队伍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笔者认为,在选择代课老师时,应从学历、职称和教学经验几方面考察,让更多具备护理本科以上学历,中高级以上职称,教学经验丰富,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教师得以发挥作用。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技能考核,为教师提供更多学术交流、课题讨论、专业培训及基层调研的机会,使之技能得到提高;适当给教师施加压力,促进其发展,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保障教学质量【8】。

3.4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社区护理实践基地是护理学生将社区护理知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的场所,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是将理论联系实际最好的途径,也是更好地培养社区人才,提高护理学生社区意识的一种方式,社区护理学的教学应该由理论和实践组成,建设好一个实践基地,不仅有利于社区护士更好地跟居民沟通,也有利于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及卫生保健工作,在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及健康水平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社区护理意识、明确社区护士的角色及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

由于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的不成熟性,笔者建议可以分三步走:第一,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选择一些较规范的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护理教育实践基地,真正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第二,由政府共同投资新建标准的社区服务中心,以保证学生实习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第三,可以进一步对教学进行改革,在教学中加强“学校--医院-社区”联合型培养方案,护理学生在毕业前应该进行两到三个月的社区护理实习,进一步规范社区护理教育。小结

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 篇3

【关键词】社区护理;教育;教学改革

【中国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462-01

【Abstract】The article analysed the status quo of community nursing,existing problems,and the necess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nursing and explored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mmunity nurs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nursing in china.

【Key words】 community nursing;education,;teaching reform

社区护理是一种能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需要的新的护理模式,它增添了新的护理工作内容,扩大了护理工作职责,实现了以护理疾病为中心向以人群整体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使服务从医院走向社会、走向家庭,变封闭式服务为开放式社会化服务。它预示着全球卫生服务的发展趋势。我国社区护理始于2O世纪8O年代,起步较晚,缺乏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及专业人才,目前社区护理在我国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存在着许多影响社区护理发展的重要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针对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探讨社区护理教育改革,从而推进社区护理的发展。

1.我国社区护理现状

1.1 社区护理人员人力资源配置严重不足。就我国而言[1],截至2005年底,共有注册护士134.96万人,其中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仅10 972人,不到护理人员总数的1% ,并且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社区护理经验的高素质社区护理人才更是缺乏。据调查[2],一般一个社区护理站服务一条街道,一个街道通常有3 000人~5 000人,而护士只有1名~3名。过少的人力使社区护士忙于应付大量的护理常规工作,没有足够的精力从事健康教育活动,这严重影响了社区护理工作的内容和质量。

1.2 社区护理人员学历及综合素质不高,护理观念未根本转变。据国内多项社区护士基本情况调查资料显示[3]: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社区护士学历结构以中专为主,占52.6%~76.9%,大专学历占7.2%~41.6%,无专业学历的护理人员占3%~15.9%,本科学历的护理人员仅为1%,其中80%以上的社区护士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和教育,普遍存在知识老化,知识面窄,护理观念还停留在"以疾病为中心"的院内服务而不是"以病人为中心"的社区家庭护理。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学历及综合素质,转变护理观念是当今社区护理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

1.3 社区护理教育体系不完善。我国的社区护理教育系统尚不完善,至今没有完整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1.3.1 各高等院校社区护理专业设置太少。国内只有很少医学院、护理院校开设社区护理专业,难以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4]。即使部分医学院、护理院校在高等护理教育课程中开设了社区护理及与社区护理相关的一些课程,但由于我国社区护理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在学时安排,教材建设、教学内容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1.3.2 社区护士继续教育培训存在问题。椐统计[5,6],至2005年全国已有近8万名护士从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这8万人中,不足一半的社区护士参加了短期岗位培训,还有一半社区护士没有受到相关职业培训。国家要求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必须接受专科培训,并要求到2010年80%以上的社区护士接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岗位培训。 闫红[7]等调查表明,短期和不脱产的培训所能学习到的社区护理知识非常有限,且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能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为了达标,只是走形式,培训质量得不到保障,内容仍强调基础护理操作,让参加培训的护士感到茫然,不知社区护理工作的重点在哪里,这成为制约社区护理发展的瓶颈。

1.3.3 社区护理实践少。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还刚刚起步,且普遍存在数量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功能不全的问题。在学习《社区护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社区护理实践少,大部分学校没有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学校安排护生实习或见习,多数是倾向于到大的综合性医院,只有少数学校在社区护理授课的过程中,安排护生去社区做一些问卷调查或者访谈。这样,培养出的护生对社区护理的内涵认识不清楚,不了解社区护士的工作内容,护生毕业后进入社区工作,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期[4]。

2 发展社区护理的必要性

社区卫生服务是经济发达国家探索研究的一种最佳卫生保健服务模式,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防病治病、卫生保健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社区护理教育是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社区卫生人才培养是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重要措施[8]。

3 社区护理教育的建议

3.1 广泛宣传,转变观念,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社区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高等院校要加强对护生的宣传,让护士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及美好的发展前景,对社区护理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与大力支持。同时也要增加社会宣传力度,通过多媒体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及社区护理保健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及对社区护理的认识,让人们认识到社区医疗护理是一种经济的康复途径。使广大居民从心里接受和欢迎社区护士的护理服务。

3.2 加速我国社区护理人员的培养。我国社区护理人员数量很少且缺乏社区护理专科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社区的健康需求。因此,我们要加强社区护士的培养。首先,在高等护理教育和大、中专护理继续教育中,增设社区护理课程;加大社区护理临床护理实践的比例,给同学动手的机会,培训其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加强社区护士的培训,举办社区护理培训班。第三,选派人员出国考察、进修,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社区护理经验。

3.3 健全并完善社区护理教育体系。

3.3.1 在各层次护理教育中开设社区护理专业,重视各学历层次社区护理知识的普及及实践教育。逐步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院设置社区护理学系和社区護理学教研室。

3.3.2 加强社区护理实践,规范实习基地。社区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走向社区的重要职业训练阶段,也是护生综合素质培养及技能培养的关键时期,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安排多种实践场所,包括卫生中心、护理站、学校、家庭、社区养老机构等,把一批有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实习生的实习重点从医院转向社区,社区护理实习安排可占到整个实习的50%[4]。

3.3.3 重视社区护理教材建设。 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一直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和行业专家编写一批主要专业的教材, 特别要编写一批实践教学辅助教材, 以推动实践教学创新, 促进实践能力培养。同时, 要加强教材的评估、推荐、推广应用工作和教材研究工作, 不断提高教材编写质量[9]。

3.3.4 加强社区护士的继续教育培训。我国社区护理起步较晚,社区护理人才培养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高等护理教育体系,社区护理人才远远满足不了社区人群的需求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快速发展。专业社区护士紧缺,而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需几年时间,不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迫切需求。因此,对在职护士进行短期培训,将其转型为合格的社区护士是一个有效途径[10]。如果能够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建立社区护理培训中心,设置社区护理专业的学历教育,通过短期社区护士资格培训,半脱产、全脱产和函授等学历教育方式,就能有计划地在数年内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社区护理技能,具有专科、本科學历的社区护理专门人才,使我国的社区护理教育与国际接轨,从而推动我国社区护理事业快速发展。

3.3.5 加强师资力量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高等院校应制定建设规划,通过学历教育、在职培训、进修、学术会议、与国外交流学习等方式培养教师,并对人员编制、职称评定、工作量考核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尽快培养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社区护理教育师。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部.2006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36.

[2]余虹,徐珊.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61-62.

[3]刘秀娜,张翠华,罗羽.中国社区护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9):1118-1119.

[4]吴晓琴.我国社区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及建议[J].护理研究,2008,22(2):387.

[5]郭燕红.发展护理事业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223.

[6]包家明,曹梅娟.社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思索[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7):795.

[7]闫红,刘书文,宋永慧.成都市社区护士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5):1402-1404.

[8]翟忠美,韩昌洪,田维珍.国内外社区护理现状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启示[J] 医学教育探索,2010,9(1):123-124.

[9]何国平,郭佳.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与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策略的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07,4(2):51-54.

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 篇4

1 目前社区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1.1 社区护理人员对于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一些社区护理人员的思想仍旧停留在传统的医学模式之上, 对自身教育者的角色认识不够, 对患者所进行的一些教育活动还停留在健康知识传播中, 个别护士甚至认为健康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工作。部分护理人员虽然重视对患者重视健康教育, 但是对于健康人群的健康教育不足, 是影响社区健康教育开展效果的重要因素。

1.2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缺少详细的调查

社区护理人员在开展社区护理的过程中大多都缺少详细的调查了解, 面对教育对象仅是照本宣科完成健康教育的任务, 对于被教育对象社区护理人员未依据个体之间的差异开展护理健康教育, 很难依据被教育者之间的接受能力和知识水平差异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缺乏详细调查有时还可能延误最佳的健康教育时机, 导致健康教育的效果不佳。

1.3 社区护理人员自身的水平有待提升

目前医疗资源配备不合理的情况比较严重, 高水平的人才和高新技术大多集中大城市的一些大医院, 这使得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缺少必须的专业护理人才和相关技术。一些社区护理人员对于医疗知识掌握不够全面, 在健康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部分护理人员因为担心回答不了患者的提问, 还避免开展健康教育, 使一些受教育者对于社区护理人员失去了信心, 这些因素对健康教育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改善社区护理状况的对策分析

2.1 积极转变观念, 提升对于健康教育的认识

作为社区护理人员, 首先要认识到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积极加强健康教育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这是提升社区居民健康意识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社区护理重要内容。社区健康教育适应对患者开展各类疾病的防治, 同时也有利于社区居民更好的利用各种社区医疗服务, 同时也有利于社区护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在目前的医疗领域, 健康教育已经被纳入到了社区护理的工作内容之中, 健康教育的开展是一项长期性工作, 护理人员在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整体性和科学性的原则, 最大限度的引导受教育的人群树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2.2 依据不同受教育者的情况, 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

社区护理人员要和社区人群开展交流和沟通, 了解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和知识水平, 进而选择比较准确的方式对不同的受教育者开展健康教育。如针对老年人可以进行当面的口头宣教, 而对于一些年轻人则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及健康教育影片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另外在开展健康宣教的过程中要依据疾病发生、发展的情况开展健康教育, 如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康复训练等等, 这样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往往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

2.3 加强学习, 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社区护理人员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 既要掌握和了解一些老年疾病的康复训练指导, 同时还必须要学习社会学和教育学的基本知识, 以便能够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更好地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社区护理人员要利用岗前培训、日常学习等途径提升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 同时要注重实践的效果, 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充分的结合, 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广大的社区人群开展服务。

3 小结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和疾病的预防, 对于健康知识的需求不断增加。在社区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有着一定的优势, 能够使社区区民更加便利的获得健康知识, 开展疾病的预防。本文结合实践探讨了社区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以期能够更好的做好对广大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绵利, 姚伟江, 吴异兰.国内外社区护理发展现状[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 (17) .

[2]王玉娟.浅谈社区护理工作的特殊性[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0 (04) .

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 篇5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健康教育的概念

2.熟悉健康教育的对象方法和技巧 3.掌握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及主要形式 【教学重点】 1.健康教育的概念

2.社区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 【课程类型】 新知识理论课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结合提问、社区案例等进行启发式教学等)、讨论教学

【教 具】

多媒体电脑、多媒体投影仪、投影屏幕、多媒体课件、激光笔等

第三章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第一节概述

社区护理的核心是预防疾病,维护和促进社区健康,健康教育是其达成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措施。通过运用教与学的一些理论,增进人们的健康知识,自愿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利用现有的卫生保健资源,最终达到改善人们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一、概念

健康教育是只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各种活动,是健康信息在教育与被教育者之间传递和交流,是受教育者树立健康意识,自觉自愿的改变不良行为,建立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维护和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二、健康教育的意义、目的和任务

(一)健康教育意义

(二)健康教育目的

(三)健康教育任务

三、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一)健康人群

(二)具有某些致病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三)患病人群

(四)病人家属及照顾着

四、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一)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

1、教育方法

2、文字教育方法

3、形象化教育

4、电化教育

(二)健康教育技巧

1、开发社区领导层,东苑社区力量,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2、强调学习对象的参与

3、讲究信息传播技巧

4、学习内容安排符合学习的规律

5、适当安排实践

6、教育形式多样

7、重视健康教育信息反馈

五、健康教育相关理论

(一)行为学理论

(二)健康相关行为

(三)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第二节 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实现社区人群健康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健康教育的内容分为三类,一般性健康教育内容;特殊性健康教育内容;以及国家卫生管理法规的基本内容。社区健康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选择的主要参考依据是社区现有可利用资源、健康教育的目标、教育对象的背景等。

一、社区健康教育的原则(一、科学性原则(二、实际性原则(三、整体性原则(四、实效性原则(五、阶段性原则

二、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一般性的健康教育内容

包括社区的公共卫生与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室内环境保护、饮食卫生与营养知识、健康基本知识、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知识、心理卫生、运动与健康等。

(二、特殊健康教育内容

1、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感知、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及动作能力的训练。培养连号的卫生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情绪、情感和个性。美学礼仪、道德品质教育。膳食营养知识。计划免疫知识。呼吸道感染、腹泻、佝偻病、缺铁性贫血、蛔虫病等常见病的防治知识和家庭护理知识。外伤、气管异物、触电、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事故防范。

2、学龄期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近视、龋齿、结膜炎防治知识。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营养不良、肥胖等营养问题干预措施。良好的作息、学习习惯。个人卫生习惯。性教育、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见心理社会问题的干预。体育运动知识。意外创伤预防。

3、妇女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经期卫生、婚前性知识教育,性卫生。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孕期保健、分娩及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绝经期生理及保健。预防泌尿道感染。心理卫生。乳房自检。妇科常见疾病防治。

4、中年人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 心理压力调适。善事与营养指导。运动锻炼指导,合理休息与睡眠。常见慢性疾病的自我检测和预防。不良生活方式危害及改变等。

5、老年人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 老年人生理心理知识。老年生活安排及心理调适。营养指导、运动锻炼指导。常见慢性疾病的自我护理。心脑血管意外预防。用药指导。皮肤护理。预防跌倒、骨质疏松、便秘、泌尿道感染。预防呛咳、误吸。死亡教育。

(三、卫生管理法规的教育

三、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一、健康教育可采用的形式

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时间等采取不同的形式。

1、按计划组织的讲课形式

2、一对一的健康教育

3、临时插入

(二、健康教育的具体形式及优缺点

1、专题讲座

2、交谈

3、案例学习

4、演示

5、照片、图片、幻灯片

6、音像资料

7、印刷资料

8、板报 小结

一、概念

健康教育是只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各种活动,是健康信息在教育与被教育者之间传递和交流,是受教育者树立健康意识,自觉自愿的改变不良行为,建立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维护和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二、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一)健康人群

(二)具有某些致病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三)患病人群

(四)病人家属及照顾着

二、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一般性的健康教育内容(二、特殊健康教育内容(三、卫生管理法规的教育

三、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

1、按计划组织的讲课形式

2、一对一的健康教育

3、临时插入

第三节 健康促进的计划与实施

一、实施健康促进活动的基本程序(一、概念与目的

健康教育的第一步是评估学习者的需要。评估学习者的需要是评估的目的。学习需要是指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与实现有效行为而需要的知识之间的差距。

(二、评估的内容

为了了解教育对象的真正需要,我们一般要了解教育对象的一般资料。

(三、评估的方法

1、召开座谈会

2、分析文献资料

3、流行病学调查

(四、注意事项

有一条原则必须牢记,由教育对象参与确定学习需要。社区护士的责任是协助教育对象认识并发现自身的学习需要。而不是代替他们来确定需要。教育对象是决定者,而社区护士是协助者、引导者。只有在教育对象本身认可学习需要的前提下,所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在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二、制定社区健康教育计划(一、计划设计的原则

1、参与的原则

2、明确的目标

3、从实际出发

4、重点要突出

5、要留有余地

(二、确定优先项目

优先的原则

1、重要性

2、有效性

3、可行性

(三、确定规划目标

1、制定目标

2、制定指标

(四、确定教育策略

1、确定教育方法

2、确定教育内容

3、确定教育材料

4、组织与培训

5、安排项目活动日程

(五、举例制定控制吸烟健康教育计划

1、目的 本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吸烟

2、准备 教育内容选择从吸烟的危害、控制西药的重要性、戒严法方法等内容入 手,教学对象是社区各年龄阶段的居民。教学设计时可依计划的这些目的、内容、经费、时间等的情况灵活应用。

3、方法和过程

4、点评

三、社区健康教育的实施(一、社会动员

1、领导层的动员

2、社团组织的动员

3、专业人员的动员

4、社区群众的动员(二、组织管理

(三、培训指导(四、调查研究

(五、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六、培训健康教育示范小区

四、社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一、评价效果的标准 常以目标群体的知识、态度、行为、技能及健康状况等指标来作为评价效果的标准

(二、效果评价的目的 将结果回归到社会学诊断的指标是效果评价的目的(三、评价的分类

1、过程评价

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 篇6

【关键词】社区护理;保健知识;生活行为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492-02

《社区护理》是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卫生服务[1]。学生通过《社区护理》课程的学习,不仅要获得社区护理的相应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预防保健意识和现代的健康观,不断提高自身的保健意识和建立自身的健康行为,为今后的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解学生学习《社区护理》课程后保健知识和不良行为是否有所改变,笔者进行了相关内容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1 方法和对象

1.1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08级和2009级4个5年制高职英护班共240人,年龄17-21岁,在她们学习《社区护理》前后各进行了一次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

1.2统计处理方法

Excel2003录入整理数据,应用SPPSS18.0软件进行X2检验,所有P值均为双侧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调查结果

2.1学生的保健意识

学习《社区护理》前后,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及各项保健知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学生的生活行为

见表2。学生各项生活行为,在《社区护理》学习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学习《社区护理》对护生建立正确的保健意识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经调查显示,学习《社区护理》课程前有65.4%的学生不吃早餐,学习后下降至4.5%;学习《社区护理》课程前分别有48.1%和78.7%的学生有饭后即睡和强忍小便的习惯,学习后分别下降至10.5%和11.4%;学习《社区护理》课程前有空腹吃糖、经常过饱饮食、喜欢睡懒觉、睡前不刷牙习惯的学生分别是55.9%、89.3%、90.3%、86.3 %,学习后分别下降至9.2%、15.1%、26.5%、21.1%。此结果表明,许多护生在学习社区护理之前,因缺乏应有的保健知识(见表1)而导致了各种不良行为的产生,如果不通过《社区护理》学习认识到自身的不良行为,今后必将影响她们开展维护和促进人们健康的护理工作。

现代护理要求护士不但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掌握各种社区护理知识,还要有很好的基础素质和应变能力[2]。其中现代护士具备健康行为和正确的保健意识是开展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健康行为是指个体为了预防疾病、保护自身健康所采取的行为[3]。

《社区护理》这门课程阐述了人体健康的新概念,以促進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为主线,以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建立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为重点,因此,学习该课后学生应该能树立正确的保健意识和健康的行为,上述结果已经证实了学习该课的重要意义。

总之,护理专业开设《社区护理》课程,对于护生树立保健意识的建立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从而更好的胜任将来护士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春玉.社区护理学(一)(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5.

[2] 潘锦.卫校学生保健意识和行为改变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7)::3369-3370

[3] 柏友平.现代健康意识培养[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1):65-66.

作者简介:

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 篇7

1 社区护理的特点

对于社区护理的解释,目前尚未统一的定义,但较多的学者引用美国护理协会(American Nursing Association)对社区护理的解释,即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的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的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其特点(1)以健康为中心;(2)以社区人群为服务对象;(3)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4)服务内容核心是健康促进;(5)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促进服务对象的自我保健;(6)运用总体测量和分析的方法;(7)运用公共卫生的组织原则;(8)社区护士必须与其他相关人员密切合作[3]。国内社区护理较晚起步,各地社区护理开展的模式、深度、广度各不相同,可参考、学习国外经验,结合国情,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根据2002年1月的“卫生部通知”,社区护理工作任务为:社区护理工作应以维护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社区护理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病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在开展社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工作中,提供相关的护理服务。

2 我国社区护理现状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模式主要体现为六位一体功能,即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复旦大学护理学院通过对上海市社区护士的工作内容的调查,上海市社区护理主要承担有6项职能: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健康促进、组织与管理、合作、专业学习与发展。与发达国家的社区护理职能仍有较大的差异;离达到提高社区全体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目标还有较大距离。

3 我国社区护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社区护理体制形成滞后

社区护理服务的趋势仍然停留在满足人们生存型护理需求,而健康型和发展型护理需求的服务明显不足[4]。社区护理基本仍处于自发、无规范、无评价状态,护理人员的绩效难以量化,不能准确客观地比较业绩的大小,极大地影响了社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难以形成专业优势。社区护理体制形成滞后还表现在缺乏有效的政策、财政支持。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对基层卫生保健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较少,投入的社区护理上的资金更少。社区护理体制形成的滞后严重制约着社区护理的发展。

3.2 对社区护理理念认识不足

发达国家的社区护理能够提供多元化服务,能针对不同阶层的人群提供多种社区老年护理、社区膳食指导、社区心理辅导、社区精神支持、社区健康咨询、社区慢性病预防和管理、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社区康复及居民生育保健等多项服务[5]。我国社区护理大多从事传统的常规护理和家庭访问工作,工作流程仍然停留在基础护理和健康咨询,极少进行潜在的健康问题干预。在现阶段,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识仍停留在单纯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常规护理,工作的着眼点还没有转移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上来。以至于社区护理的特色服务如:“个性化服务”、“家庭式服务”、“专科特色服务”、“心理辅导”、“程序化健康教育”等难以开展,社区护理工作仍被动服从于医疗,范围局限,模式单一,根本不能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社区护理服务需求。

3.3 社区护士角色功能单一

社区护士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医院护士,她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范畴、性质、责任远大于传统意义上的医院护士。面对的是社区内的个人、家庭、团体的健康服务工作,是将健康教育、家庭护理、康复指导、患者及健康人的营养指导、妇幼及老年人保健和心理咨询等多能一体工作模式。由于社区护理的任务和特点决定了社区护士角色的多样化。发达国家的社区护士具有七种角色功能:病人的照顾者;健康教育者;服务对象代言人;社区护理的管理者;社区卫生服务的合作者;社区护理的领导者及研究者。根据复旦大学护理学院[2]2007年对上海市社区护士工作内容的调查结果看,从上海市社区护理的6项职能(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健康促进、组织与管理、合作、专业学习与发展)来看,上海的社区护士主要承担了管理者和照顾者的角色,其次是教育者、合作者的角色,很少承担领导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几乎没有承担服务对象代言人的角色。

3.4 社区护理人员素质偏低人数少

据调张冬瑛等[4]对杭州社区护理现状调查显示:在岗的社区护士学历以中专为主,占76.9%,仍有15.9%的护理人员无学历;职称的结构以初、中级职称为主;50%社区护士缺乏系统化、正规化的培训,既缺乏临床护理能力,又缺乏社区护理服务的经验。社区护:医比例为0.5∶1,与WHO提出社区2∶1或4∶1的护:医比例相差甚远。造成目前我国社区护理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3.5 社区人群对社区护理还缺乏认识、保健意识不成熟

我国大部分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不高,平均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人口的整体素质不高,他们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不知道健康是指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和道德健康,防病及保健意识淡漠,卫生习惯较差,对社区护理缺乏社会认可和理解。尤其是对社区护士独立自主的护理服务持怀疑态度,所以未将护理工作提高到促进人群身心疾病康复和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高度来认识。所以参加社区健康教育、投身保健的人不多。

3.6 社区服务缺少专业特色

社区与医院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方便、经济快捷,而方便、快捷需要许多综合条件作保证。许多社区医疗机构护理条件简陋,护理设施老化,需要快捷时快不了,需要方便时反而不方便。其主要原因是政府对社区投入资金不足,重医疗轻护理,加之护理人员不足、整体素质不高、流动性大,难以形成专业优势。社区护理的特色服务如:“个性化服务”、“家庭式服务”、“专科特色服务”、“心理辅导”、“程序化健康教育”等在社区开展仍然举步维艰。社区护理只能求生存,难求发展。

4 对社区护理教育的思考

4.1 强化社区护理意识,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的培养

加强社区护理教育的研究,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课程体系,推动社区护理教育健康发展,是教育部和卫生部在护理培养目标中提出的要求。完善护理教育体系,把培养社区护理人才的理念渗透到每一所护理院校,制定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高层次社区护理人才,把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方向定位在大专层次,社区护士学历层次从现在的以中专为主(90%以上)提高到大专以上学历层次,同时逐步发展本科以上的高层次社区护理人才,毕业时直接投入到社区护理工作当中。

4.2 建立社区护理实习基地改进教学方法

建立规范化的社区医疗护理中心,在该中心为基础设立学院社区护理实习基地,基地的建立不仅有利于与社区居民联系和沟通,还有利于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及卫生保健工作,在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及健康水平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社区护理意识、明确社区护士的角色及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6]。改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课为社区实验讲习课;以社区为护理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定期下社区参与社区服务工作,为不同层面的人群提供各种疾病护理、用药指导、精神支持、语言治疗、健康访问以及不良行为的干预等多项服务。同时开展相应的社会调查,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作理论讲授。实践证明,利用社区资源进行护理实践教育,有利于提高护生综合素质。

4.3 利用在校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组织专、本科学生开展社区护理实践研究

在社区实践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护理科研知识开展社区护理实践研究,在开展社区护理实践的同时收集相关资料,完成对问题的探讨研究。将护理科研引入教学实践,即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将社区护理教学、科研训练与为基层卫生保健服务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工作社会化、综合化、多样化,强化学生“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4 加速全科护士的培训速度

社区护理首先要求护理人员成为"全科护士"。有资料显示,全世界所有患者中只有6%能住院治疗,其余94%的患者属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如慢性病无需住院者、骨折恢复期功能锻炼者、化疗给药者、动态观察的心脑血管病患者都需要接受社区护理服务。社区护理是一专多能的综合性服务,既能对重点人员进行身心整体护理,又能在伤病现场进行初步急诊;既能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又能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科普知识宣教;既能开展社区防疫,又能熟悉药品、器材的购买与使用。如果不具备全科护士的素质就难以胜任上述工作。只有加速全科护士的培训速度,才能使社区护理的质量得以提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在全科护士的培养上应有长远规划,建立完善的培训措施和计划,将妇科、儿科、老年护理、急诊救护、心理学、计划生育、免疫学等纳入培训内容。与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挂钩,走出去,请进来,定培训学时,严格考核,可将考核成绩和社区护理工作的业绩作为护师晋升职称的基本条件。定期举办社区护理研讨会及社区护理进展学习班,既使社区护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突出;还能促进社区护士素质全面的提高。

4.5 增加人们对社区护理的认知

增加人们对社区护理的认知,提高居民的参与程度,这是社区护理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在社区护理实践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对社区护理的宣传,是提高居民对社区护理的认识的良好通道。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的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假期社会实践等多种渠道宣传社区护理,通过宣传资料、展板、宣传画等多种途径的宣传,使人们对社区护理的目的和功能有充分认识和了解,让社会了解社区护理是以社区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向导,为提高全体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而开展的护理服务,是集疾病预防、健康保健、医疗及护理、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为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让人们对社区护理产生信任感,乐于接受和主动寻求社区护理服务。有了社会的认同和全体社区居民的参与社区护理才能充分显现其作用。才能真正达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

摘要:文章通过探讨国内社区护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社区护理教育的改进措施,我国社区护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社区护理体制形成滞后。(2)对社区护理理念认识不足。(3)社区护士角色功能单一。(4)社区护理人员素质偏低人数少。(5)社区人群对社区护理还缺乏认识、保健意识不成熟。(6)社区人群对社区护理还缺乏认识、社区服务缺少专业特色等6个方面;在社区护理教育中应加强:(1)强化社区护理意识,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的培养。(2)建立社区护理实习基地改进教学方法。(3)利用在校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组织专、本科学生开展社区护理实践研究。(4)加速全科护士的培训速度。(5)增加人们对社区护理的认知等5条改进措施.以促进和较快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社区护理,现状分析,特点,思考

参考文献

[1]黄志红.加入WTO护理教育改革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3,17(3)∶295.

[2]包家明,胡斌春.社区护理管理规范的构建及运作[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78~390.

[3]敖薪.国外社区护理带给我们的启示[J].中国社区医学,2003,9(1)∶44.

[4]章冬瑛,陈雪萍,许亮文.杭州市社区护理服务现状调研与建设[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189(3)∶164~165.

[5]肖爱军,焦守风,周晨.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护理学报,2007,14(1)∶76~77.

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 篇8

1 发生原因的护理评估

1.1 动脉血管阻塞

糖尿患者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这会阻塞动脉血管管腔,肢端缺血缺氧而发生糖尿病肢端坏疽。

1.2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发生血管病变时, 伴发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后者可出现感觉和运动神经障碍,肌肉萎缩、骨骼变形,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被外伤或自伤组织破坏感染。自主神经病变可表现为出汗减少,皮肤干燥,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组织缺血脆裂,甚或感染坏死。神经病变使机体局部组织经常暴露在危险之中,外伤发生后可致肢端坏疽,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与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加重局部组织的坏疽感染。

1.3 感 染因素

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力抵抗力低下,机体易受伤。一旦感染,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致使局部组织缺氧,可促进厌氧菌的生长繁殖,白细胞依赖氧杀菌作用改变,提高了血小板黏附能力和纤维蛋白活力,降低了溶纤维蛋白活性,形成微血栓和加重局部组织的缺血坏死。

2 社区护理的健康教育

2.1 心 理护理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病程长,治疗效果不明显,久之患者会出现紧张、焦虑、孤独、抑郁甚或绝望等负性心理,这可加重患者病情,不利于控制糖尿病。心理护理教育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患者往往表现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不良心态,一是不重视饮食和药物治疗的满不在乎的态度,二是具有焦虑、悲观失望等谨小慎微的态度。所以,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与患者交谈, 给予心理安抚和解释, 使之从极端走出来, 避免心理紧张和精神刺激。要使患者及其家属正确对待疾病,建立适合其康复的社会和家庭支持资源,讲解如何控制和疏泄情绪以及自我调节以控制病情。

2.2 足 部护理的健康教育

患者有时只关注血糖检测值,不重视足部病变。为防止糖尿病足的出现,必须加强足部护理的健康教育:①注意足部卫生,每天用39~40℃温水泡脚20 min,之后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彻底擦干。冬季足浴后,不要使用热水袋、电热器或直接烧火取暖,干裂者涂搽甘油或植物油。②袜子要有良好透气性,选择大小适宜、平整、柔软、舒适、松紧度适宜的棉织袜,维持正常血液循环③最好在午后买鞋,选择合适尺寸、宽大鞋尖、底厚、软面料、透气性好的软底鞋。穿鞋前,仔细检查其中有无异物,鞋底是否平整,避免足部损伤。有条件者或必要时,穿着专用糖尿病治疗鞋和鞋垫。④要按时修剪指甲,最好在泡脚后趾甲变软时进行再修剪。为避免损伤甲沟而致感染,不能太靠近皮肤。有脚垫者不能自己用剪刀削挖,应请专业人员完成。⑤每日进行四肢感知觉评估,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皮肤色泽和温度以及足背动脉的搏动和弹性。当皮温下降、肢端变凉、皮肤逐渐变白或由暗红转为暗紫甚或紫黑色, 足背动脉搏动逐渐减弱, 易发生溃疡甚至坏疽,此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贻误病情。

2.3 促进糖尿病足末梢循环护理的健康教育

对于糖尿病足患者,要用温水泡脚,每天睡觉前必须仔细检查足部,独居者要用镜子照看。观察项目包括皮肤的色泽、温度和湿度,检查有无割伤、水肿、水泡、皮损等异常,评估疼痛程度和动脉血管搏动、感觉和运动功能及反射情况等。指导患者养成每天洗脚的习惯,戒除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冬季注意保暖,平时避免下肢血管压迫,不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指导患者步行运动、腿部运动、按摩等方法,促进足部血液循环。

2.4 创 面护理的健康教育

溃疡创面的护理程序为:2.5%~3.5%双氧水清洗→生理盐水反复冲洗→0.15%碘伏消毒,以保持创面清洁,清除坏死组织,但不得损伤正常组织,不得有出血现象;采用蚕食法处理坏死组织过多的创面,并根据局部渗液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持续纱布湿敷较大较浅的分泌物较多的伤口, 创面用10 m L生理盐水、10 U胰岛素和敏感抗生素混合液湿敷,每日用注射器抽上述混合液,将纱布滴湿2~3次,在肉芽组织生长并有治愈倾向时停止使用。如果分泌物不多且伤口较小,可用棉签蘸碘伏多次擦洗患处,然后用白蛋白原液喷射创面后覆盖凡士林无菌纱布换药次数根据创面情况决定,严格无菌操作。

基层社区糖尿病患者普遍缺乏护理评估技能, 缺乏足部护理和糖尿病足发生后的护理相关知识,社区护理知识缺乏,难以积极防治糖尿病。糖尿病足预防保健知识主要来自医务护人员每个糖尿病患者都希望得到社区护理健康指导, 加强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知识的教育和社区护理跟踪随访, 提高患者足部自我护理能力,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所以,社区护士必须充分利用健康档案建立和完善、糖尿病患者随访等时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不失时机地为患者开展护理评估和相关护理知识的健康教育,使医务人员与患者共同你离,及早进行有效综合治疗和社区护理干预, 这是防止发生足部溃疡和截肢的关键。

摘要:在社区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践中,必须通过护理评估糖尿病患者是否具有糖尿病足发生的动脉血管阻塞、糖尿病神经病变和感染因素等疾病发生原因,使其认识危害,通过开展心理护理、足部护理以及糖尿病足发生后的促进糖尿病足末梢循环护理、创面护理等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其学会护理评估的基本技能,积极主动地采取自我护理和防护工作,不断提高自我护理技能,避免或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几率,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 篇9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5~2010年) 》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社区护理, 拓展护理服务[1]。社区护理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成为21世纪护理事业发展的方向。社区护理人员作为护理措施的实施者, 关系着社区护理质量。目前我国社区护理人力资源严重缺乏, 在今后的社区卫生工作中应大力培养社区护理人员。

1 高职护理教育培养社区护理人才的必要性

1.1 社区护理人员受教育程度低, 数量不足[2]

据资料显示, 2000年, 美国社区护士中, 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达11.6%, 远远高于医院护士中7.6%的比例。按照1 000~2 000人配备1名社区护理人员的标准, 目前我国社区护士数量严重不足, 现有社区护理人员中还有很多没有社区护士执业资格。

1.2 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滞后, 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目前, 我国相对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来说, 很少有医护类院校专门培养大、中专及本科社区护理专业人才, 虽然已有少数高校开始着手培养社区护理研究生, 但数量相当少。王爱珍等调查近3年的55所高校护理专业开设比例达84.5%, 但没有一所高校开设社区护理专业[3]。我国社区护士基本上是临床护理专业毕业后直接到社区工作或由医院护士转岗至社区, 他们缺乏社区护理专业素质培养, 导致综合素质不高。

1.3 国家重视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

我国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服务模式正处于深刻的变革过程中, 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人口数量增长和老龄化的趋势, 生态环境改变等, 都将对社区护理人才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培养适宜的社区护理人才将是我国护理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1.4 社区护士的工作任务与能力要求[4]

社区护士主要是针对社区群体、家庭、个体提供一种综合性的三级预防保健服务, 工作任务包括:健康教育, 社区老年人、儿童、妇女和残疾人保健服务, 社区环境卫生, 传染病的防治, 慢性病的防治、康复训练、居家护理及生活指导, 提供咨询, 精神心理卫生保健, 建立社区健康档案, 院前急救及转诊服务, 临终关怀及护理等。以上工作任务对社区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一般护士的能力, 还要具备人际交往、沟通能力, 扎实的综合护理能力, 独立判断、解决问题能力, 预测与应变能力, 组织与管理能力等。

2 培养社区护理人才的措施

2.1 开设社区护理专业, 招收社区护理专业学生

高职院校是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作为高校, 首先要更新观念, 以就业为导向, 明确护士培养思路与定位。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应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加强护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协调发展。从就业前景来看, 社区护理专业学生有着广阔的就业空间, 因此, 应开拓社区就业市场, 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2.2 优化课程结构

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理论相结合, 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5]。因此, 应增加人文和社会科学内容, 开设心理学、伦理学、人际沟通、老年护理、康复医学、社区护理、预防医学、营养膳食等课程[5]。

2.3 改革教学方法

医学院校应与社区服务机构合作办学, 建立社区护理实习基地, 开展多种形式的面向社区的实习、实训项目, 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实际训练的机会。为此, 我校在团支部的协助下, 组织入学第二年的学生 (具备一定的医学、护理基础知识并开始接触临床学科) , 利用课余时间到社区敬老院为慢性老年病患者服务。

2.4 倡导人性化服务理念[6]

人性化服务提倡尊重、理解、关心患者, 它是赢得社区居民支持和信任的重要保证, 是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 首先要帮助护生转变观念, 尊重患者生命价值、人格尊严、个人隐私, 注意保持端庄的仪表, 讲究护理服务艺术。另外, 还应给患者提供一个优美、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

2.5 建立社区护理课程考核模式

除理论考试外, 应以社区实践考核或学生实习、见习情况

交互式急救护理系统应用初探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无锡214028)

摘要:为了发挥交互式急救护理系统的作用, 首先, 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成为学习、训练的参与者;其次, 要帮助教师过思想关、适应关和创新关, 成为教学改革的探索者;最后, 要合理应用新旧教学设备, 体现其价值。

关键词:交互式急救护理系统;心肺复苏术;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B

众所周知, 心肺复苏是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而抢救成功与否则取决于施救者能否掌握抢救技术。因此, 心肺复苏术是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急救技能, 并被列为学生的重点训练和考核项目。长期以来, 由于教学手段滞后, 学生对相关训练往往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师生对训练效果和掌握程度缺乏科学的评判标准。因此, 传统的心肺复苏技能训练、考核手段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面对各种危急情况时的处置、急救能力, 我校先后引进了2套交互式急救护理系统。此系统由计算机控制, 可模拟多种真实的急救场景, 实现多人同时教学、训练和考核。实践证明,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较好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显著提高心肺复苏技能教学效果。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引进是评判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但先进的设备也需要人去很好地加以利用。因此, 如何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结合学校已有的教学条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近年来, 笔者从3个方面探索交互式急救护理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

1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训练的积极参与者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 医学教育事业也获得长足的进步。然而, 各级医学教育单位却面临着2个相同的问题:一是学生越招越多, 受限于教学场所和教学经费, 相应的教学设备不可能无限制添置, 指导教师也难以大量配备;二是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对学习、训练的态度不同, 部分学生敷衍了事, 或

作为课程评价指标, 建立社区护理常用程序及操作技术评价标准。

为了加快我国的社区护理建设, 必须依靠各高职护理院校对社区护理人才的大力培养, 提高整体社区护理人员素质, 从而保证社区护理服务质量。

文章编号:1671-1246 (2010) 09-0086-03

观望逃避。要解决这2个问题, 笔者认为应该从2方面入手。1.1培养学生学习动机, 激发其学习热情

学习动机由多种心理因素 (如学习意向、愿望、兴趣等) 构成, 通常表现为学生为什么而学习,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 乐意学什么以及学习努力程度。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学习动机教育, 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在训练过程中对学习不认真的学生及时进行批评教育, 是必需的, 但有时收效并不明显。个别教师甚至因此而忽略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更多地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交互式急救护理系统可以随意设置特定的场景, 模拟多种急救现场氛围, 有助于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因此, 在讲完心肺复苏术的基本理论, 并安排学生进行初步心肺复苏术训练后, 利用交互式急救护理系统能同时进行多人操作、演示直观生动的特点, 穿插一次心肺复苏术演示讲评课。如设置“抢救溺水病人”场景。首先, 学生在点击进入病例后, 可以看见一段简洁的并配以声音、图像和动画的情境介绍。这时,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 迅速融入现场氛围。然后, 根据语音提示, 学生可以观察到“病人”出现心跳骤停的前兆———瞳孔散大, 呼吸、心跳骤停, 颈动脉搏动消失, 心电图呈一条直线。这时, 要求学生按已学操作规程迅速实施抢救。通常会出现2种结果。一些学生抢救成功。当他们看到正在抢救的“病人”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时, 喜悦溢于言表。其他学生纷纷露出羡慕、赞许的眼神, 并跃跃欲试。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5~2010年) [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10) :721~723.

[2]方源, 郭爱民, 李静, 等.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 东中西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营管理及卫生服务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05, 8 (17) :1389.

[3]王爱珍, 张晶, 姜峰, 等.我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高职类专业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2) :50~51.

[4]陈锦治.社区护理[M].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5]闫瑞芹, 沈宁, 蒋艳.我国护理事业课程设置改革的进展及未来趋势[J].护理学杂志, 2005, 20 (1) :75.

社区中开展老年护理的实践和体会 篇10

1 对象和方法

1.1 活动参加者

无锡团结新村社区35名老年人及江南大学医药学院护理2005级学生。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

讲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预防要点, 包括饮食、运动、用药、心理等方面的指导。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告诉老年人要减少钠盐摄入, 应加强锻炼, 减轻体重, 戒烟限酒,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1.2.2 指导正确测量血压

在整个活动中测量血压作为主要项目。因为在高血压病人的患病过程中, 血压的高低对老年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知道自己的血压有利于疾病的控制。护生采取现场一对一形式, 向老年人示范量血压的过程, 并逐步教会他们如何使用。

1.2.3 老年高血压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能力调查

根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综合管理调查问卷》自行设计调查表。采取访谈式交流, 帮助老年人填写调查问卷。在这个过程中, 了解到了老年人的不同情况。问卷中涉及有关高血压病人应该注意的问题, 包括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老年人个体差异决定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多变性。针对老年人所处的不同条件和环境, 为其制订合适的保健计划, 为下一个咨询环节做好准备。

1.2.4 饮食、运动、用药指导

1.2.4.1 饮食指导

护生现场分发了限盐勺, 教会老年人测量每日摄入盐的重量。护生准备了一些对降压有利的食物, 如芹菜、南瓜、荸荠, 提示老年人要经常食用这些食物, 并将食物赠送给老年人。将高血压病人不宜摄入的食物打印成图片, 如红薯、咸菜、辣椒。将图片赠送给老年人, 加强老年人对饮食的记忆。护生排演了小短剧, 帮助老年人了解吸烟饮酒对人体健康特别是对心血管的直接影响, 并指导老年人戒烟和尽量避免被动吸烟, 限制饮酒。

1.2.4.2 运动指导

现场收集老年人的运动习惯, 针对老年人的不良习惯给予纠正。有些老年人每天早晨起床后先运动后服药, 由于清晨起床后血压迅速升高, 如选择清晨运动, 应在服用降压药或进食后进行比较安全。建议老年人下午午睡后参加一些有氧运动, 根据自己的年龄以及身体状况可以选择步行、骑车、游泳、太极等有氧运动。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有长时间打麻将的习惯, 不经常运动。研究表明, 体力活动是独立的降压因素, 具有巩固药物降压效果的作用[1], 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 不但能增强体质, 还能达到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的目的。建议老年人要将运动代替打麻将。

1.2.4.3 用药指导

指导老年人正确服药, 注意每天按时按量服药。不擅自停药, 指导老年人不要在自觉症状改善或消失后随意停用降压药。与老年人的家庭成员达成协议, 督促老年人长期用药, 向老年人及其家人强调长期用药的重要性。

1.2.5 建立健康档案

帮助社区完善每位老年人的健康档案。团结新村存档的健康档案比较简单, 有的老年人甚至没有健康档案, 在这个活动的基础上, 社区通过活动的第一手资料建立了比较健全的档案, 并进行计算机存档, 以便日后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制订不同的健康教育的内容。

1.2.6 填写健康记忆卡片

由于高血压的注意事项多, 老年人很难记忆, 所以, 用事先准备好的卡纸为老年人设计了记忆卡。记忆卡主要针对老年人不同的个体情况, 对容易忽视的问题重点标记, 编制顺口溜等易理解记忆的语句, 送给老年人。

2 效果

通过社区实践活动, 统计发现, 仅有5.5%的老年人还没有建立起坚持测量血压的习惯;其余的除了19.4%的老年人会在家里每天坚持测量血压外, 剩下75.1%的老年人愿意定期在社区测量血压, 75.1%的老年人中64.1%的老年人表示即使今后没有免费测血压点仍会坚持测量, 甚至收取合理费用也会测量血压。

建立健康档案这种有计划的健康干预手段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病人的健康, 其有针对性的项目的效果更为明显[1]。具体分析老年人的不同情况, 为老年人填写健康记忆卡。内容包括饮食、用药、运动等。这些记忆卡可以时刻提醒老年人。所有的老年人对这种方法表示满意, 并愿意接受这种健康教育方式。

3 体会

在活动过程中护生教会了老年人如何使用血压计, 让他们能够学到知识, 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增强自信, 提高老年人自我管理能力, 有利于老年人心理、功能、社会各方面的康复。

社区要多开展一些适合老年人的团体活动[2] , 加强老年人之间的交流, 减少他们的孤独感, 有利于疾病的康复。通过积极向上的教育方式, 建立老年人积极的生活态度, 同时在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中, 老年人学到很多健康保健知识。

社区活动的合理安排促成老年人健康习惯的养成[3]。在本次活动中, 护生不仅安排了健康教育, 也安排了文艺节目供老年人欣赏娱乐。健康宣教的模式很新颖, 寓教于乐, 这种方式更容易被老年人接受。

社区活动促进了老年人与年轻人的沟通。护生将最新的知识带到了社区, 带给了老年人、提供了老年人学习新知识的机会。活动中, 老年人感受到了活力, 护生也得到了锻炼。

综上所述, 本次活动的效果应该得到肯定, 护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 体会了社区老年护理的程序, 为促进老年人健康起了积极作用。

摘要:在实践中体会社区老年护理的程序, 以促进老年人健康。采用调查问卷和专题授课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对35例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进行调查, 对其进行血压测量、饮食、运动、用药方面的指导, 并为其建立健康档案, 填写健康教育卡片等,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Campbell NR.The canadian hypertension education program (CHEP) -a therapeutic knowledge translation program[J].Can J Clin Pharmacol, 2006, 13 (1) :23.

[2]李艳萍, 黄为亚.美国纽约市社会护理服务组织[J].实用护理杂志, 1997, 13 (7) :390.

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 篇11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血糖水平;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416-02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终身性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如不能及时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很可能出现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我院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11月期间诊治的11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分组对照方式分析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在此次研究中,选择2013年2月到2014年11月期间诊治的11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10例患者均与糖尿病诊断标准相符合?其中,男59例,女51例,年龄为44~75岁,平均年龄为(59.94±11.9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9例,高中46例,专科及以上15例;排除严重内科疾病患者?意识不清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11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和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其包括控制饮食?坚持适量运动?定时监测血糖水平?用药指导?预防外伤及感染和维持房间通风等护理,而对于有并发症的患者,则给予其针对性护理,比如糖尿病足患者要进行更加严密的血糖加测,并定期换药,保持其局部卫生,严格控制糖分摄入量等,对于没有并发症的患者,护理人员则要遵循预防为主原则给予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其主要包括饮食?运动疗法等?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新发的并发症,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采用c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

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为(6.1±1.9)mmol/L?(9.8±4.7)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为(7.9±3.1)mmol/L?(13.4±6.1)mmol/L?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新发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新发视神经病变1例,脑血管病1例,脊髓病变1例,其新发并发症发生率为5.45%;对照组患者并发肾脏病变3例,神经病变2例,皮肤感染3例,其新发并发症发生率为14.5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几年来,改变不健康生活习惯?家庭治疗等在糖尿病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2],而护理是其治疗方式中的主要环节,因而采取有效护理对于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有重要意义?在糖尿病社区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3],可增加患者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及血糖控制的有效方法的认识,从而调动患者治疗积极性和依从性,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形成健康生活习惯,实现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

我院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中增加了健康教育,其具体措施如下:①对患者进行生化常规?血常规等检查,告知其数值意义;②对糖尿病一般性知识如致病原因?疾病演进?临床症状?治疗方式和预后效果等进行详细讲解,帮助患者对糖尿病形成正确认知;③给予患者饮食治疗健康教育,高脂其饮食治疗原则?好处?目的及实际操作的重要意义;④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对常用糖尿病药物?正确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和预防不良反应等进行宣传教育;⑤给予患者运动疗法健康教育,针对运动方式?频率和强度控制?运动与体重之间关系等内容,告知其运动重要性?

综上所述,我院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秀华.2-型糖尿病社区强化管理效果[J]. 中國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24(4):2691—2692.

[2] 高颜华,马建红,李雅坤,等. 补肾益气化瘀通络清热泄浊法对糖尿病肾病血清肌酐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15,13(2):5—6.

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 篇12

关键词:社区护理,管理,问题,对策

2006年2月21日《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颁布[1], 对解决“看病难, 看病贵”的问题起到一定的作用,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笔者就此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1 社区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主观意识及社会因素对社区护理人员的偏见

目前, 社会上仍存在轻视护理工作的偏见, 护理人员的地位和重要性得不到应有的承认, 加之护理工作繁重、责任重大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部分护理人员产生服务意识淡薄, 缺乏同情心, 态度生硬, 工作主动性差等情况。而社区服务对象多为慢性病患者和老年病人, 他们心理上常因久病不愈而产生焦虑、恐惧、失望, 甚至对生活丧失信心等不良情绪, 造成护患关系紧张, 成为社区护理管理的难题。

1.2 社区护理人员紧缺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开展, 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明显增加, 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增多, 对社区护理人员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但社区护理人员却严重短缺, 影响了服务质量, 对社区护理管理工作造成影响。

1.3 社区护理管理者知识匮乏, 素质低下

我国的护理管理者的教育层次偏低, 学历不高, 并且管理能力低下, 素质较低, 缺乏系统的专业的护理管理培训, 社区护理管理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社区护理管理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严重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影响了我国医疗卫生发展。

1.4 护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

社区护理是一种对社区人员提供连续性、综合性的医疗保健服务[2]。社区护理人员扮演着多重角色, 需要护理人员既有熟练护理技能, 还应掌握预防医学、老年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我国社区护理人员以中专学历为主, 甚至有临时聘用人员, 以致出现护理人员基础知识贫乏、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的现象, 对社区护理管理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1.5 规章制度和护理管理体系不完善

社区卫生服务成立至今,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质量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专科医院共用一套管理制度, 严重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影响了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2 对策

2.1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宣传, 缓解护患关系

在社区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宣传工作, 尤其是社区护理工作, 使人们认识到社区护理人员的重要性, 便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提高护理人员的形象和地位, 缓解护患关系, 以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2.2 建立高素质的社区护理人才队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全员聘用[3], 公开招聘, 竞争上岗, 社区护理人员应理解并自愿从事社区护理工作, 热爱本职工作岗位, 并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和沟通技巧,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好, 富有活力。这样的人才队伍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区卫生, 服务于大众。

2.3 重视在职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

社区护理的特性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有相对应的能力, 针对于我国护理人员知识结构的现况, 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 提高社区护理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素质, 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社区护理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建立综合性的医疗卫生知识结构, 推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2.4 完善规章制度和护理管理体系

社区护理工作具有自由性、独立性和专业性, 还具有特异性, 我国应不断的完善规章制度, 各地针对本地的社区护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根据本社区服务人群的具体情况, 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方针的指导下, 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地的社区护理管理模式, 展现地方特色, 使社会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更好的为本地人群服务。

2.5 医院支持社区护理管理工作

医院应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并根据所支援社区单位的需要, 安排有相关工作资历的护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到社区单位进行业务指导, 知识培训;定期接受社区护理人员到本单位进修学习, 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提高社区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

社区护理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4]。我国的社区护理起步晚, 政策还不完善, 社区护理管理还受很多因素的牵制和影响, 社区护理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社区护理问题已引起国家政府部门的重视, 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 不断的改进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和体制, 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 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霖, 朱雪峰.社区护理管理的思考[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08, 5:92~93.

[2]刘伯芝.浅谈如何做好社区护理管理工作[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2, 15 (9) :1095.

[3]高红.社区护理管理面对的困境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 2006, 6 (9) :24~26.

上一篇:打造核心竞争力下一篇:肉鸡肠毒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