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和护理干预

2024-06-12

原因和护理干预(精选12篇)

原因和护理干预 篇1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但透析时间延长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其中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尿毒症期)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2]。因此,探讨血液透析并发心力衰竭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患者长期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59例血液透析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血液透析并发心力衰竭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9例。干预组男性33例,女性26例,年龄23~65岁,平均36.9±9.2岁;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6例,Ⅲ级32例,Ⅳ级11例。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5例,年龄22~64岁,平均37.0±9.5岁;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5例,Ⅲ级33例,Ⅳ级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功能NYHA分级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受试者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3,4],经临床诊断、心脏彩超、心电图、X线等检查确诊。

1.2 方法

所有受试患者予强心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硝酸酯类等药物常规治疗。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稳定患者情绪,患者取端坐位或半坐卧位,以减少回心血量;高流量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①充分透析,准确计算透析超滤量及透析前后患者体重,透析剂量须个体化,确保患者血液透析后达到干体重,透析时间4小时/次,每周2~3次;②严格控制水钠摄入,盐摄入3~5g/天,当日饮水量=前日尿量+500mL[5];③保持干体重,每次透析前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如尿量、食欲、水分出入等重新调整干体重,避免体液失衡引发心衰;④积极控制高血压,坚持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140/90mmHg;⑤预防并纠正贫血,透析护理中要尽量避免溶血,透析液温度为36℃~37℃,透析结束时用足够生理盐水回血,尽量减少残血量;⑥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⑦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使患者认识透析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治疗,预防情绪和心理压力导致的心衰。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原因。疗效标准为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或以上,体征与症状均显著改善;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或未达到1级,体征与症状有所改善;无效:心功能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并发心力衰竭的原因

两组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原因包括水钠摄入过多、高血压、感染、干体重变化等,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临床疗效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P=0.0296<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1)P<0.05

3讨论

据统计,心力衰竭是血液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约占血液透析患者死因的30%[6]。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调节体液和酸碱平衡能力下降,感染、贫血、高血压、酸中毒、营养不良、毒素积蓄、电解质紊乱、脂质代谢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等导致心肌病变及心肌功能减退[7]。本研究表明,透析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为水钠摄入过多、高血压、感染、干体重变化等。饮食不当、水钠摄入过多是诱发心衰的主要原因,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制定个体化食谱,严格控制其体重增长,根据体重变化及时调整饮食,透析期间体重增加不应超过患者干体重的3%[8]。感染中最严重的是呼吸道感染,导致肺循环与血管溶质的交换失衡,患者免疫力低下,尤其是老年患者,其心力衰竭发生率更高;患者长期患病,造成情绪波动,影响干体重,如不能及时修正,患者体液负荷大量增加,导致心力衰竭。

临床护理工作者应熟悉透析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原因,针对性采取临床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率。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原因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118例血液透析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心力衰竭的原因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原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P=0.0296<0.05)。结论: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存活率及临床疗效。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力衰竭,针对性护理

参考文献

[1]唐玫,刘猛,于芳.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早期识别和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532-1533.

[2]李丽华.维持性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后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与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101.

[3]叶任高,沈清瑞,余学清.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44-624.

[4]陈志锵.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心力衰竭96例患者的治疗[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23(5):111-112.

[5]陈芳,肖继红.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间期预防心衰的作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4(2):631-632.

[6]陈萍.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衰的预防[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9):1136-1137.

[7]云曼丽,陈文.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32):79-80.

[8]田小怡,李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护理[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4(4):510-511.

原因和护理干预 篇2

徐广艳 徐枝楼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精神二科,江苏 淮安 223001)

作者简介:徐广艳(1967—),女,江苏淮安人,主管护师,本科,主要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摘要】 目的:通过对精神科住院人意外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间精神科住院病人意外死亡的临床资料。结果:精神科住院病人的意外死亡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结论:精神科住院病人的意外死亡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可能避免的因素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关键词】精神科住院病人;意外死亡;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7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

精神科住院病人意外死亡包括非意料中的自杀,不明原因的猝死等。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病人发生意外死亡与医院产生纠纷日渐增多,且意外事件发生有不可预测性,故对医疗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精神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意外死亡具有突发性和多变性。因此,防止精种科住院病人意外死亡是实际工作中难题,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主题,本文对我院2004—2008年5年间精神科住院病人发生的意外死亡病例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导致精神科住院病人意外死亡的各种相关因素,制定有效护理计划,同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积极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有效护理还能为及时抢救赢得时机,尚有挽救生命的可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1 对象与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精神科住院病人发生意外死亡病例共9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2 结果

2.1 一般临床特征

住院精神病人院内死亡者中,性别:男2例、女7例。年龄:28~58岁、平均(38.89±11.12)岁。住院时间为1—45天,中位数为5天。2.2 疾病种类

精神分裂病8例,双相情感障碍1例。2.3 合并躯体疾病

心血管疾病1例,甲状腺机能亢进1例,肥胖1例,其余的病例在住院的当时由于不合作无法做相关检查。2.4 猝死时间

自杀1例,在凌晨两点,病人不明原因的猝死7例发生在夜间,1例发生在上午。3 护理干预措施: 3.1 自杀死亡的护理干预

自杀死亡者中,精神分裂症绝对数占首位,由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高,住院时间长,病情易复发,受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的支配,自杀意念强烈不易动摇,且不直接表达自杀意图,但他们会不断寻找机会自杀。自杀时间常会发生在午、晚间,此时大多数病人休息,工作人员少,有时疏于防范,病人的心里话不愿与人说,精神病人病情特殊,病情变化快,难以预料的事情多。由此可见,工作人员巡视及时,病情观察仔细认真、工作责任心加强是预防自杀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可能有效防止病人自杀。减少不幸事件的发生。

3.1.1 对于新人的病人护士首先详细了解病情,制定护理措施,针对影响病人健康的主要问题,首先予以解决。

3.1.2 迅速控制病情 对新人院病人以及病情复发者迅速控制精神症状,做好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及时帮助病人应对疾病中危机,使病人舒适。同时掌握病情变化规律,以防严重的幻觉、妄想支配下的自杀行为。

3.1.3 与病人保持严密接触 将有消极情绪的病人安置在工作人员视线范围内的病房,每10~15分钟巡视一次并作观察记录;病人易发生自缢的地方如厕所、洗漱间及重症病房等要经常巡视,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整改。

3.1.4 保证环境安全 许多东西均可成为病人自杀的工具,对可能的危险物品也不能大意,因此要定期对病区的环境及病人做安全检查,及时搜查刀、剪、绳及玻璃等危险物品。班班进行危险物品交接。对前来探视的家属加强卫生安全宣教,只要对家属说明精神科病区安全的重要性,一般家属均表示能够理解与配合。

3.1.5 加强午、晚间护理质量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护理人员要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临床护理管理者要不定期进行检查,尤其是中、晚间的环节质量应该重视。3.2 猝死是精神科住院病人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报道,正常人群猝死发生率为1.04‰[1],多为心源性猝死。精神病人的猝死是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如对可能引起猝死的因素加以重视和预防,将会减少猝死的发生。我院发生的精神科住院病人猝死多发生于病人入院时间不长,多数发生在一周之内,此时病人精神症状往往很重,体诉不清或无法表达躯体不适,更不能配合做相关的辅助检查,导致有的病人伴随严重的躯体疾病,但是医务人员和家属往往都不知道,如果让病人服用抗精神失常药物出现的心脏毒性反应及椎体外系反应的可能会比一般病人要重,以此作为诱因,更容易导致病人猝死,且一旦发生很难抢救成功。3.2.1 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医护人员要加强内科知识学习,及时识别和发现病人精神病以外的躯体疾病,及时治疗躯体疾病。用药方面尽可能单一用药,用中小剂量,尽量避免合并用药,尤其是大剂量合并用药,护士密切观察用药特殊病人的观察和监测。尽可能选用新型抗精神病药,护士应做好心电图监测,及时抽血测定电解质、心肌酶,对异常的情况的病人积极对症处理,减少病人不适,必要时停用药物,予以补液,减轻药物的毒性,通过积极有效纠正,可减少药源性猝死的发生。3.2.2 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 对持续兴奋躁动或拒食者,应注意其可能存在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协助留取血标本检查血电解质,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在内环境紊乱纠正以前谨慎使用抗精神病药。对暴饮暴食的病人,要有效的控制食量,尽可能让病人单独进食。对于拒食患者定时予以饮水,或给予补液,纠正内环境紊乱。还应控制病人吸烟量。根据天气变化为病人增减衣服,冬防寒夏防暑,使病人舒适,病人抗病能力会提高,减低危险因素,增强病人体质。

3.2.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临床护理人员要加强对病人病情的观察,对过于被动的病人也要督促病人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供血。我院精神科新病人一周内基本是要在重症病房内接受观察,不仅要注意观察精神症状,还要认真监测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同时制定和实施护理措施。对监护的病人每天早、中、晚监测血压各一次,记录于病历上,这样能够及时发现抗精神病药物对病人生命体征的影响,做到治疗和预防并重。

3.2.4 特殊体质病人 护理人员对有肥胖及睡眠时鼾声大的病人要特别关注,尤其病人夜间入睡时迷走神经功能相对占优势,加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镇静作用,使咽喉反射迟钝,口腔分泌物多以至误吸进入呼吸道,物理刺激使气道、肺内支气管渗出液迅速增加,导致肺水肿和窒息而死亡。对于这类病人,夜班的护理人员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还要不定期叫醒病人。

结论 精神科住院病人的意外死亡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对可能引起猝死风险的因素加以重视,将会减少猝死的可能。精神科病人意外死亡方式多种多样,防范虽有一定的困难,但只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特别是新上岗人员,加强警示教育,掌握观察技巧。对长期住院、慢性衰弱病人,要及时向家属通报,科学准确交待潜在的病危因素,要签定医患沟通协议书,还能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参考文献:

[1] 杨桂勤.8例住院精神病人猝死原因分析.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6):2454—2455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核心医疗制度)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522 更新时间:2007-9-8 为了规范死亡病例的讨论,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特制定我院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如下:

一、病人死亡后,必须在死亡后一周内进行死亡病例讨论。

二、涉及纠纷和刑事案件的死亡病例必需在6小时内完成死亡病例讨论。须尸检的病例,待病理报告后进行,但不迟于2周。

三、参加死亡病例讨论的人员由科室负责人根据情况决定。

四、死亡病例讨论程序:

1、讨论前经治医师必须完成死亡记录。

2、讨论时经治医师汇报病情摘要、治疗经过、死亡原因。

3、讨论内容应包括:(1)诊断;(2)治疗;(3)死亡原因;(4)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五、死亡讨论记录:

1、各科建立专用死亡讨论记录本,在进行死亡病例讨论时,指定人员在死亡讨论记录本上按要求进行记录。

2、死亡讨论记录本应指定专人保管,未经主管院长或医务科同意,科室外任何人员不得查阅或摘录。

3、经治医师根据讨论发言内容进行综合整理,经科主任或主持人审阅签字后,附在病历上。

讨论病例

王亚英,女,65岁,因精神失常2年,负起少眠,胡言乱语,行为骚乱,致使1周2次入院2010.10.17入,治疗方面,曾于*硫平0.6/日、利培酮6mg/日治疗无效之后用奋乃静40mg/日进行治疗,治疗有效,于2007.12出院。此次入院用奋乃静32mg/日进行治疗,病情有所缓解。在此过程中患者有声称有人要来抓她,要抓她儿子,还称有人骂她,直到目前患者仍称有时听说儿子被拉出去打靶了,有人打家里人,当问及是否相信时,患者则称不知道,未流露出悲观的念头。

分析,自杀死亡者中,精神分裂症数量占首位,由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高,住院时间长,病情易复发,受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的支配,自杀意念强烈不易动摇,且不直接表达自杀意图,但他们会不断寻找机会自杀。自杀时间常会发生在午、晚间,此时大多数病人休息,工作人员少,有时疏于防范,病人的心里话不愿与人说,精神病人病情特殊,病情变化快,难以预料的事情多。

临床护理失误的原因及干预措施 篇3

【关键词】护理失误;原因;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345-01

当今医患关系紧张,护理工作作为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高低在确保医疗安全,减少医患矛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加强对护理失误的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护理失误是指诊疗护理工作中,因为护理人员的过失,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延长了治疗时间,但尚未造成患者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任何护理失误都会影响治疗工作的进行,并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不良后果[1]。笔者在乡镇卫生院长期从事护理工作,所见的护理失误很多。如何在乡镇卫生院防范护理失误,改善护患关系,从而取得患者信任,让患者放心地接受治疗和护理呢?只有通过全面正确地认识护理失误,寻找并分析护理失误发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这对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常见的护理失误

1)错抄、漏抄医嘱,影响患者治疗;2)错服、多服、漏服药物,或按给药时间拖后或提前超过2h;3)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而又重做;4)发生II度褥疮、II度烫伤,经短期治疗痊愈,未造成不良后果;5)误发或漏发各种治疗饮食,对病情有一定影响,或手术患者应禁食而未禁食,以致拖延手术时间;6)各种检查、手术因漏做皮肤准备或备皮划破多处而影响手术及检查;7)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以致影响治疗而未造成不良后果的[2]。

2 护理失误发生的原因

2.1 三查七对不严密

三查七对制度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而在实际工作中三查七对制度执行不力造成的护理失误比例很高,如在医嘱查对中,3人或2人查对时,由于环境嘈杂、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致使该执行的医嘱未执行,该停的医嘱未停;由于护理人员工作不认真,查对不严,或医嘱处理错误,该停的医嘱没有及时停,术后更改医嘱没有及时处理;输液时不认真核对,以致输错液体等。

2.2 工作责任心不强

由于部分护士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工作中容易出现粗枝大叶的毛病。如不能及时巡回病房、不能按时执行医嘱、擅自离岗、未及时向医师报告病情、观察病情不仔细、违反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未处于备用状态、急救物资缺乏而延误抢救患者,未能认真向患者交代服药剂量和时间而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等。

2.3 不遵守诊疗护理规范和操作常规

基础护理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最频繁、最广泛,如皮肤护理、病床整理、注射技术、饮食护理等,护理人员往往不重视,要求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能按操作规程执行,容易造成护理差错。

2.4 身心因素

护士在过度疲劳、过度紧张、情绪波动、带病坚持工作时,最容易出现失误。据报道,护士在头脑过度紧张阶段操作错误的发生率占10%,而头脑经过松弛后的清晰阶段,操作错误的发生率在万分之一以下。

2.5 药物因素

药物的品种较多,更换过快,相同药物具有不同的商品名和不同规格的包装,容易造成混淆,如双黄连与刺五加的颜色和剂量一样,一旦查对不严,极易造成差错;或没有熟记药物的配伍禁忌,如炎琥宁和氨溴索注射液、香丹注射液和环丙沙星注射液之间存在配伍禁忌,更换时会出现混浊。

3 干预措施

3.1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要严格执行护理工作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反复强化操作流程,对每日工作进行排序,减少差错。从正面规范护理操作规程,提高护理的合法性、安全性,工作中要学会思考,对违反常规的医嘱、用药等要问为什么?不能机械地执行医嘱,应勤于思考,在工作中善于总结,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工作,减少护理差错与失误。此外还应制定防范措施,在操作台前放置查对警示牌。坚持“三查七对”制度,“三查七对”是杜绝护理差错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护士应牢记“三查七对”,并严格执行,坚持做到“三接、三清”,即书面、口头、床旁交接班,病情、治疗护理交接,抢救器械使用交接以及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旁看清,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减少和杜绝差错发生。

3.2 增强责任心,加强职业道德培训

责任心是个体对个人行为及服务对象责任的一种自觉意识,是执行规章制度的保证。护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护士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要从思想上加强护士责任心的教育,用案例进行风险意识防范的教育,使护士们深感自己的责任重于泰山。在单独工作时要以“慎独”的观念知道自己的行为,做到按要求巡视病房,针对重点仔细观察,从而有的放矢,忙而不乱;此外还应认真查体,细致耐心地向患者解释,从而减少差错发生。

3.3 人性化的管理

护理部及护士长要进行人性化管理,主动关心护士的生活和工作,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以正面引导护士杜绝失误,反面分析失误原因从而吸取教训。否则,护士会产生逆反心理,即使出现差错也会想方设法隐瞒、回避,给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同时,还会加重护士的心理负担而导致差错的再度发生。此外,还应注意合理排班,避免长期疲劳工作,从而避免护理失误,提高护理质量[3]。

3.4 勤于学习,关注药物

针对药物使用品种较多、更换过快的现象,要求护士加强新药药理知识的学习,掌握药物剂量、剂型、常规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熟记常见药物的配伍禁忌。对危险性较大的药物应有明显的标志警示。

4 体会

护理失误是医疗护理工作中客观存在的现象。由于护理工作中大量实际性操作的不统一,患者病情的错综复杂,疾病发展的无规律性,护理人员素质、经验、思维方法及操作水平的差异性,护士在各个工作时期身心状况的周期性等,决定了护理工作将永远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失误。我们要正确认识护理失误的客观存在性,用科学的方法寻找其发生发展的規律。从而遵守职业道德,敬业爱岗,加强自我修养,谨慎细致,加强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以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基础理论,规范、精湛的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总之,通过做好以上几点工作,才能使医院的护理失误降低,从而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侯桂英主编《护理质量持续控制手册》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1.9

[2] 李秋萍主编《护患沟通技巧》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2

原因和护理干预 篇4

1 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原因

1.1 药物因素

一些降糖药物的药效较强,具有蓄积作用,这些药物降低血糖的速度加快。如患者在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擅自加服降糖药物,可增加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机会。常见原因是磺脲类药物尤其优降糖过量和应用不当。优降糖作用强而持久,应用较泛,价廉物美,但易出现低血糖反应,持续时间长,难以纠正甚或导致死亡。

同时,糖尿病患者除患有糖尿病外还患有其他疾病。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可掩盖心悸、焦虑等症状,使低血糖症状不明显。有些患者病程长,常需要联合应用多种降糖药物;有的患者还常合并高血压等其他疾病,平时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等降压药物能增强降糖药物的效应。患者处于胰岛素强化治疗时期,有较差的胰岛自身调节功能,表现为“脆性”增加,难以调整合适的胰岛素剂量,极易发生胰岛素性药物性低血糖。

1.2 胰岛素注射方法不当或者剂量不适宜

部分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剂量一直不变,有的患者注射方法不得当,可能误入肌肉。胰岛素注射进入肌肉,吸收速率较皮下吸收速率高8倍左右。如患者过于消瘦,注射胰岛素时针头可能刺入肌层,吸收过快,出现低血糖反应。再如外科手术后患者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处于应激状态,未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导致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有些患者注射方法不得当,中长胰岛素注射前未充分混匀,也导致低血糖反应。另外,Somogyi效应可以引起的晨起空腹血糖升高,少数医生和患者对此缺乏相应的认识,盲目加大睡前胰岛素用量,可能会加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1.3 饮食因素

饮食治疗与护理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性措施。如果患者不注重合理营养,不严格遵守饮食治疗的基本原则,不仅可以导致高血糖,也可出现低血糖反应。患者可因忙碌或其他原因,导致进食时间过晚,患者剧烈活动后消耗过多的热量,但进食量未能相应增加反而因乏力减少进食,未能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或运用不合理,而发生低血糖反应。

1.4 年龄因素

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年龄越高其低血糖发生率相对越高,夜间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其他糖尿病患者。。分析原因可能为:①老年糖尿病患者多数病程较长,已有植物神经病变,导致机体对交感神经兴奋地反应降低,患者的低血糖症状无任何症状,有时还表现为意识障碍,往往耽误治疗。②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障碍,药物的半衰期长,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导致胰岛素降解缓慢,并伴有肝糖原储存减少。老年糖尿病性低血糖以胰岛素最为常见。

2 护理干预措施

对于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患者,护士应采用护理程序进行评估,及早发现低血糖反映的发生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获得较佳治疗效果,大大降低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2.1 健康教育

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糖尿病特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运动及胰岛素的注射方法、低血糖发生时的临床表现、急救措施、预防措施。详尽、周到的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依从性、避免低血糖发生的有效措施,根据患者具体条件制定个性化的宣教方案。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或邮件跟踪随访,或由社区全科医生完成健康教育工作,使健康教育得以持续完成,不因出院而中断,体现健康教育的连续性。

2.2 饮食指导

科学有规律的饮食能达到长期合理控制血糖的目的。必须使患者严格掌握饮食治疗的原则和食谱的制定方法,并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和疾病情况的不同,合理调整饮食治疗方案。患者应根据进食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对食欲降低、腹泻患者应适当减少胰岛素注射量。由于工作繁重等原因造成的饮食不规律,可改为餐后注射。

2.3 正确使用胰岛素

当胰岛素用量较多或低血糖发生频繁,适宜多次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下,建议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效果会更好。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方法,一般选择注射角度为30~45°,一般在餐前注射,采取皮下注射,以免因胰岛素吸收过快而导致医源性低血糖的发生。要结合患者的饮食情况,增加或减少胰岛素的用量,达到合理控制血糖的目的。

2.4 合理运动的指导

推荐运动强度最好是运动时平均心率=170-年龄。运推荐动形式包括快走、慢跑、骑车、登山等有氧运动,提倡进行适量、规律的运动,注意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等低血糖反应,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向患者介绍低血糖症状,告知患者随身携带饼干、糖等食物,心悸、出汗时可适当食用。

2.5 应急措施

低血糖早期仅有手心或额头出汗,严重者可表现为全身大汗淋漓;双腿软弱无力,行走不稳;心跳加快、心慌;视物模糊,眼冒金花;头晕或头痛;说话含糊,精力不集中,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意识丧失甚或发生昏迷。病人尚有吞咽动作时,可喂些糖水。已经昏迷者应即刻静脉注射葡萄糖,以10 mL/min速度静注50 mL50%葡萄糖。对大多数病人用20~60 mL50%葡萄糖,足以矫正低血糖。

综上所述,糖尿病作为人群常见病和多发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是其主要干预手段。低血糖是胰岛素强化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应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可给予健康教育宣教、饮食指导、胰岛素合理应用等干预措施。在今后护理工作中,仍应把护理干预作为工作要点,更好地控制血糖,避免和有效减少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不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程爱萍.胰岛素强化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及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129(1):55-57.

[2]周萍,汪宗英.23例老年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1):12-14.

[3]肖新华.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与2型糖尿病治疗[J].武警医学,2005,16(4):290-292.

[4]李俊粉.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因素与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0,(9):81-82.

[5]林传鸿.低血糖症58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435):1156-1157.

[6]樊建红,甘芳,段绪伟.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4,10(16):1609-1610.

[7]赵月萍,田浩明.新诊断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J].四川医学,200526(2):127-128.

[8]高辉,常仁翠,李秋.运动强度对2型糖尿病老年病人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7A):1189-1190.

常规胃镜和无痛胃镜的护理干预 篇5

摘要:目的: 对常规胃镜和无痛胃镜的护理干预方法和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6例需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胃镜检查,观察组给予无痛胃镜检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疗效。结果: 在血压、心律、血氧饱和度上,两组检查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检查前和检查中的心律和血压值上,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比较(p<0.05)。在检查时间和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上,对照组均明显优于观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的过程中,不论是选择常规胃镜还是无痛胃镜,配合针对性的护理都能有效的降低胃镜检查中的疼痛感和不良反应,但是就临床应用价值来讲,无痛胃镜检查的疗效和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佳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常规胃镜,无痛胃镜,护理干预

近些年来,胃镜检查逐渐成为了消化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方式,但是,因胃镜检查的刺激性比较大,患者胃镜检查中经常会出现血压升高、恶心、脉搏变化等不良反应,因此降低了胃镜检查的成功率率,对患者的生命也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胃镜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痛胃镜应运而生,并受到了患者的普遍欢迎。基于此,文章选取医院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6例需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对他们采取常规胃镜和无痛胃镜的检查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医院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6例需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40例,患者年龄为12-72岁,平均年龄为(48.2±4.6)岁。86例患者中,慢性胃炎49例,消化性溃疡27例,胃息肉10例。所有入选患者在检查前均需详细询问病史,排除麻药过敏、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心肺等慢性疾病。

1.2方法

1.2.1常规胃镜检查和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胃镜检查,患者胃镜检查前10分钟,先服用2%的利多卡因胶浆10mL,在患者咽部出现麻木感时放置胃镜,进行检查[1]。常规胃镜检查护理工作的进行中,首先需要嘱咐患者胃镜检查前6小时以上禁食,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工作,对胃镜检查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告知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来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同时帮助医师做好胃镜检查前的准备工作。胃镜检查中,嘱咐患者若有不适症状可举手示意,但不能随意将胃管拔除,检查中保持患者身体的稳定,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和表情上的变化,在发现异常时立即停止胃镜检查操作[2]。胃镜检查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仔细观察,嘱咐患者在检查后的当天注意饮食,多食用流食或半流食,严禁辛辣刺激性食物。

1.2.2无痛胃镜检查和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先经鼻导管吸氧,建立好静脉输注通道后推注0.10mg的芬太尼,然后以4mg/s的速度缓慢的注射1.0-2.0mg/kg的丙泊酚,在患者进入到初步的睡眠状态时停止药物的注射,随后将无痛胃镜放置其中进行检查[3]。胃镜检查的过程中,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心律等变化严格的观察,并根据患者的实际反应情况对丙泊酚的剂量适当增加,通常后期追加的剂量为首次剂量的2/3或1/3。无痛胃镜检查中,护理干预工作的进行需从多个方面展开工作,护理人员首先要对患者的疾病史和麻醉药物过敏情况,以及合并性的基础性疾病进行了解,对患者的义齿情况也要详细检查,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详细的向患者讲解麻醉的方式,以及无痛胃镜检查的流程,以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同时做好胃镜检查前的胃镜器皿检查工作;检查过程中为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并做好生命体征监测,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使用药物;检查结束后,将患者移到观察室,由专人看守护理,在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恢复后再由家属陪同离开,嘱咐患者可在2小时候进食和水,但是当日进食以半流食为主,严禁辛辣刺激性食物[4]。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来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一所示,在血压、心律、血氧饱和度上,两组检查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检查前和检查中的心律和血压值上,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在检查时间和恢复时间上,对照组分别为(60±2.0)min、(2.1±0.5)min;观察组分别为(9.3±2.0)min、(1.2±0.5)min,两组检查时间和恢复时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不良反应的发生上,对照组出现44例,对照组出现4例,无痛胃镜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胃镜检查是消化内科的主要诊断方法,并具有常规胃镜和无痛胃镜两种方式,但是患者在进行常规胃镜检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血压、心律明显提高的情况,而无痛胃镜检查却无这些情况的发生。有研究显示,普通胃镜检查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刺激,导致患者心律和血压的急剧升高,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比较明显,而无痛胃镜检查中,因患者血压和心律被麻醉药物抑制,心律和血压反而会出现下降,在血氧饱和度上,两种方法在整个检查过程中都处于一种比较平稳的状态,而本文的研究也正好证实了这一观念[5]。在本文的研究中,两组患者在血压、心律、血氧饱和度上,检查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检查前和检查中的心律和血压值上,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检查时间和恢复时间上,对照组也更优于观察者,且无痛胃镜下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比较低[6]。

综上所述,整个胃镜检查的过程中,护理工作的进行都是非常重要的,并需要在检查的整个过程中做好护理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检查的安全、快速,才能有效的降低胃镜检查中的疼痛感和不良反应,但是就临床应用价值来讲,无痛胃镜检查的疗效和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佳明显,也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但是因麻醉药物使用过多,需要加大患者的监控和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原因和护理干预 篇6

【关键词】产妇;产后抑郁;原因;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85-01

近年来,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作为产妇产后的特定疾病,阻碍产妇的产后恢复。大多数产后抑郁症女性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悲伤等不良情绪,部分严重产妇甚至可出现自杀倾向。同时,产后抑郁将影响乳汁分泌,新生儿得不到及时的喂养,不利于健康的生长发育。因此,关注产妇产后健康,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笔者重点分析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式,具体情况如下:

1、产妇产后抑郁原因分析

1.1生理因素

1.1.1激素因素

娩出胎儿后,产妇的内分泌水平将发生明显变化。其中作为显著的变化为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又可引发儿茶酚胺减少,使得神经递质受到影响,并引发抑郁情绪。

1.1.2失眠因素

新生儿的夜间哺乳、哭闹、更换尿布将影响产妇产后的夜间睡眠质量。娩出胎儿后,产妇身体本就虚弱,同时夜间睡眠质量不佳更易引起产妇的疲倦感,进而可放大自身的不良情绪,以产生烦躁、抑郁心理。

1.1.3年龄因素

过早(<18岁)或过晚分娩(>35岁)均将对对产妇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年龄较小的产妇,其在心理及行为上更像一个孩童,还未能肩负起育儿的责任,内心压力较大,心理较难适应。对于年龄较大的产妇,其在娩出胎儿后往往身体疲惫虚弱,既无法较好的照顾新生儿,又无法继续回到原有事业工作中,往往出现矛盾冲突。

1.1.4BMI指数因素

李志平[1]等研究指出,对于BMI指数较高的产妇,其出现产后抑郁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BMI指数的产妇或低于BMI指数标准的产妇。且随着孕期增重的增长,若产妇增重在15kg以上,其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亦明显上升。

1.2心理因素

1.2.1产妇个性因素

性格内向的产妇更易引发产后抑郁,目前已有临床报道指出,本身性格较为内向、敏感的产妇在产后遇到不良刺激极易引发产后抑郁症。

1.2.2角色转换因素

分娩过后产妇面对新生儿不知所措,不知如何适应母亲这一角色,会在新生儿的照顾过程中显得慌乱、焦虑,易引发抑郁症状。

1.3分娩方式

何欣[2]等资料指出,剖宫产或产钳助产方式分娩的产妇其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的产妇。

2、护理干预

2.1产前健康教育

在分娩前,护理人员收集产妇的相关资料,分析产妇的家庭经济情况、目前职业、夫妻关系、个人情绪特征等。对于存在的不良因素,护理人员需加强与产妇的交流、沟通。产前向产妇讲解分娩前准备、分娩流程等,让产妇能够大致熟悉分娩的注意点。同时以高兴的情绪渲染产妇,让产妇指导迎接新生命的降低是令人兴奋的事。

2.2分娩时护理

对于阴道分娩产妇,在其分娩过程中由护理人员始终陪伴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通过帮助产妇按摩、与产妇交谈等方式转移产妇的疼痛注意力。尽量的缩短产程,保障产妇顺利分娩。对于剖宫产产妇,在麻醉前教导产妇不要紧张,尽量向产妇讲解剖宫产的优势,如产期不会疼痛等,让产妇有所心理安慰。发挥社会支持系统作用,可选择产妇丈夫或其信赖的人陪伴产妇,给予产妇鼓励与信心。

2.3产后护理

2.3.1环境护理

因分娩后产妇生理、心理都疲惫憔悴不堪,因此产后需要足够舒适、安静的环境进行休养。护理人员与家属应配合控制探访人数,减少嘈杂,为产妇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并留有产妇丈夫或其少部分家属进行陪伴,使产妇产生一定的心理安慰。

2.3.2家庭和社会支持

丈夫是与产妇最亲近的人,因此产妇丈夫在其分娩过后一定要给予产妇理解与支持,说些感激或宽慰的话,如“辛苦了”、“我会一直在这照顾你”等话语,让产妇能有所感动,以营[3]。

2.3.3喂养指导

产后待产妇身体有所恢复,则需开始对婴儿进行哺乳喂养,既为新生儿补充基本的饮食营养,又能拉近产妇与新生儿之间的关系。对于初产妇,将由护理人员指导哺乳的基本要点,避免造成乳头疼痛、肿胀而造成产妇不适。同时指导产妇如何进行自我乳房按摩,处理乳汁淤积的症状。

2.3.4产后心理疏导

在产后需加强对产妇的巡视,观察期的言行举止,看是否出现抑郁症的征兆。护理人员与家属都应多陪伴产妇,懂得体谅产妇,与产妇多沟通,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尽量满足产妇的产后需求。针对性的了解产妇产后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帮助产妇一一解决,如不知如何照顾新生儿,护理人员则对其进行一定的指导,如失眠烦躁,则尽量为产妇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利于产妇产后休息。同时可鼓励产妇参加产后康复训练,以分散产妇的注意力,以保障产妇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2.3.5饮食干预

因分娩后产妇身体虚弱,其家属大多准备大量的补品,久之会使产生烦躁、恶心等不良症状。在产后饮食搭配中,产妇家属应注意荤素搭配,不光只准备一些进补的汤类,同时可准备新鲜的水果、蔬菜,促进产妇的食欲。同时可准备开奶的食物,以促进乳汁的分泌,这样可利于新生儿的喂养,拉近母子关系。

3、小结

产后抑郁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临床上必须加以重视。造成产后抑郁症的原因较多,因此在围产期需给予产妇综合性的护理干预,以减少产妇的不良情绪,保持其乐观的心理状态。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志平,刘洁杏.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7):224.

[2]何欣.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护理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4):236-236.

早产阶段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共分娩17995例, 其中早产1002例, 发生率5.6%;单胎865例, 多胎137例 (其中双胎123例, 三胎14例) ;28+~34周261例, 34+~37周741例;产妇年龄19~38岁, 平均年龄28.4岁。

1.2 方法

将每年的分娩总数和早产数列表比较年早产发生率, 并对早产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1.3 统计方法

采用χ2检验比较判别。

2 结果

2.1 早产发生率比较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早产呈逐年上升趋势, 用χ2检验比较判别P<0.05有显著差别。

2.2 早产发生因素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 胎膜早破占早产发生因素的首位, 其次分别为妊娠高血压、原因不明、多胎妊娠、产前出血等。

2.3 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早产治疗的目的是抑制宫缩, 延长孕龄, 赢得促胎肺成熟的时间, 改善围生儿预后, 这是护理干预的又一关键阶段。

2.3.1 活动与休息

任何原因引起的早产, 应指导孕妇卧床休息, 保持安静、整洁、舒适的休息环境, 指导床上用餐、排便的方法, 防止尿潴留、便秘等诱发早产。

2.3.2 心理护理及病情观察

护士通过与孕妇交流增进护患关系, 消除其恐惧、焦虑心理, 增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保胎成功的信心。按时监测生命体征, 胎膜早破者则注意羊水性状、分泌物的颜色、气味等, 了解有无感染征象, 严密观察产程, 勤听胎心并指导孕妇自计胎动, 了解胎儿情况。

2.3.3 用药护理

护士应了解抑制宫缩常用药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严密观察药物反应, 保障用药安全, 特别是使用硫酸镁和安宝时应及时根据宫缩情况调整滴速, 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并注意孕妇心率变化。

2.3.4 分娩期护理

早产儿因胎龄小、体重低, 各器官发育不成熟, 免疫功能和应激能力低, 在胎儿娩出前1h和儿科医师联系共同协作, 及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 降低缺血缺氧引起的脑水肿、颅内出血, 减少病死率和后遗症[2]。

3 讨论

3.1 加强孕期健康教育, 提高产前检查率, 发现早产潜在因素及时进行积极干预, 对于预防早产起关键性作用。

3.1.1 胎膜早破的干预

开展各种学习班, 孕妇接受妇幼保健和孕期基础知识如:避免重体力劳动、预防生殖道感染、妊娠晚期禁止性交及盆浴等, 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

3.1.2 妊高征的干预

加大健康教育力度, 提高孕妇产前检查的自觉性。本组220例妊娠高血压中102例无定期产前检查, 致使妊娠高血压及其他的合并症未能及时发现而引起早产。

3.1.3 多胎妊娠的干预

做好多胎妊娠孕期保健和管理工作, 尽可能使用超声显像等安全方法及早诊断。三胎或三胎以上妊娠者早期及时行减胎术, 增加营养、注意休息。有学者认为卧床休息有利于多胎妊娠, 可增加子宫的血流量, 减低多胎对子宫颈消失和扩张的物理力量, 故而预防早产[3]。

3.1.4 产前出血的干预

产前出血 (包括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也是早产的因素。一旦发生大出血, 直接危及母婴生命, 难于延长孕周, 早产不可避免。有人工流产的孕妇, 易发生前置胎盘, 应加强孕前及避孕宣教, 减少人工流产, 从而降低早产率。

摘要:目的探讨孕妇早产原因, 实施阶段护理干预, 降低早产发生率, 延长早产儿孕龄。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分娩的1002例早产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双胎、产前出血、妊娠高血压是发生早产的易发因素。结论明确早产原因, 进行阶段护理干预, 是降低早产发生率, 改善围产儿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早产,阶段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92.

[2]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269.

原因和护理干预 篇8

1跌倒原因分析

1.1外在因素

主要是环境因素,如医院管理跟不上,防护设施未到位,安全防范意识差[2],有资料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跌倒51%与环境因素有关[3]。跌倒最易发生的地方是病人床旁,其次是在病人的房间,这可能与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几率较高有关。同时,陪护人员对老年患者跌倒风险认知水平是影响老年患者跌倒的重要因素,应开展系统的风险教育,提高陪护人员对老年患者跌倒的风险认知[4]。药物因素也不容忽视,老年患者服用镇静剂、精神类药品、降血压药会影响平衡功能,容易导致跌倒。抗精神病药冬眠灵常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抗癫痫药易发生共济失调;扩血管降压药容易导致血管扩张、心排出量减少、脑供血及供氧不足,容易出现头昏、跌倒[5]。

1.2内在因素

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约1/3的人跌倒1次或多次,并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加[6],80岁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达55%。女性患者因易贫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和代偿性骨质增生,跌倒的几率约男性的2倍[7]。同时,老年住院患者身体条件差、平衡灵敏性差也是导致跌倒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CDC指出,跌倒相关的风险因素包括步态和平衡功能障碍、下肢肌力下降、感觉减退、体弱多病、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及其副作用等[8,9]。闰彦宁等分析认为,老年患者退行性变主要为最大肌力下降、肌耐受力降低、速度慢、反应迟缓、灵活性降低以及姿势反射、深感觉、平衡功能差[10],因而,常因站起、步行等作为复合动作之一而跌倒。易跌倒的老年人对运动的认知能力受到视觉的影响,运动认知能力下降亦造成老年人易跌倒[11]。

2跌倒危险因素的测评

2.1用于测评病人跌倒危险综合因素的量表,主要包括有摩尔斯跌倒评估量表(MFS)、托马斯跌倒风险评估工具(STRATIFY)、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FRASE)、HendrichⅡ跌倒风险评估模型(HendrichⅡFail Risk Mode)以及FAT跌倒评估工具(FRI)[12]。其中,MFS应用于医院的急性病及慢性病病人,证明有较好的信效度,目前,在美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医院均进行过测试且广泛应用于临床[13,14]。来自香港一篇报道,将该量表翻译成中文并对香港医院的中国病人进行评估且进行信效度测验,显示其敏感度为31%,特异性为83%[15]。目前观点倾向于针对不同的病种及人群进行分别评估。

2.2基于压力传感器的跌倒检测系统通过检测并分析研究脚底压力在正常行走和跌倒状态下的变化,实施跌倒事件的实时检测。结果证明该系统的判别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但其广泛应用临床还有待进一步实践论证与研究[16]。

3预防跌倒具体措施成功范例

3.1分层管理模式[17]

(1)建立分层管理运行体系。采用1名组长管理2名责任护士,1名责任护士指导2名协助护士的逐级管理法进行护理安全管理。(2)制定各层次的任职资格及岗位职责。(3)建立3级检查网络,加强督促管理:①责任组长每日查。②护理安全质控小组不定期查。③护士长每周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4)定期讨论,共同参与。通过层层管理各自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了科室整体管理力度,保障护理安全措施有效落实。

3.2护理安全管理措施[18]

(1)评估方法。根据患者年龄、意识状态、运动功能、视觉或平衡功能、睡眠形态、服药情况、病史及有无跌倒史等10项指标,制定“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2)护理对策。告知患者及家属跌倒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3)进行预防跌倒的安全宣教。(4)加强护理,防范患者的继发性损害。

3.3风险管理策略[19]

(1)建立跌倒风险管理流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策略实施→效果评价。(2)设计跌倒风险评估表,包括:①风险识别,如病人及家属对跌倒认知情况、既往有无跌倒史、有无使用降压药、利尿药、降糖药、病人的精神状况、活动情况等。②风险分析。③风险评价。(3)风险评估及管理策略。成立跌倒风险管理评估小组,对病人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建立护理管理风险流程,提高了护理工作者的主动能动性与创造性,能早期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制订防范措施。张泓等在该法基础上实施预防跌倒流程化管理,实施后较实施前风险预报率显著提高,明显降低了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20]。

3.4防跌五步法[21]

包括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防范跌倒知识及行为培训、设立醒目警示标识、防范跌倒措施的落实、跌倒处理、报告及考评。该法主要特点为使跌倒防范工作程序化、常规化和科学化,使护理人员明确防范程序及相互间的合作。

3.5个体化健康教育

(1)针对护理人员:①加强护士对住院老年跌倒知识的认知。②对护士进行系统的跌倒知识培训,定期对跌倒事件进行分析,共享经验教训[22,23]。(2)针对患者:健康教育包括常规健康教育和个体化健康教育。常规健康教育:①请病人仔细阅读《病人及家属告知书》并签名。②环境介绍。③住院介绍。④发放《防跌倒知识手册》。个体化健康教育:①加强沟通。②帮助病人评估及分析跌倒的相关因素及诱发因素。③因人施教,经常性、重复多次进行[22]。

4小结

原因和护理干预 篇9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0年3月, 我院骨科住院患者150人, 男59例, 女91例, 年龄6~90岁, 平均年龄48.6岁。

2 骨科患者疼痛产生的原因

2.1 创伤疼痛由创伤的刺激引起, 并因刺激的种类、强度及创伤的范围、程度不同而不同。

2.2 炎症

引起感染的致病菌不同, 炎症的特点也不同。 (1) 化脓性感染:疼痛由炎症刺激引起, 随着炎症的程度加重而加重, 严重时局部出现持续性疼痛。 (2) 骨与关节结核:疼痛开始较强, 随着骨与关节破坏程度加重而加重, 形成全结核时, 常出现剧痛。 (3) 气性坏疽:发病时病人自觉伤肢沉重或疼痛, 随着感染加重, 病痛也持续加重, 一般止痛剂无效。

2.3 急性缺血

伤肢迅速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疼痛, 被动牵拉指 (趾) 时可引起剧烈疼痛。血液循环及时改善后疼痛可迅速缓解。

2.4 恶性肿瘤

早期一般不疼痛, 临床将疼痛视为恶性肿瘤的中晚期症状。从无到有, 从轻到重, 一般方法各镇痛药难以奏效。

2.5 神经性

疼痛局限于某一神经分布区域内, 呈放射状。初起时疼痛为间歇性, 逐渐变为持续性。

2.6 截肢后

在截肢术后短时间内患者仍会感觉到截肢端有持续性疼痛。

3 护理干预

3.1 药物干预

临床止痛药物种类很多, 按镇痛作用强弱依次可分为3类:非阿片类、阿片类和其他辅助类药物。一般急性疼痛药物镇痛的原则是自上而下, 先选择有较强镇痛作用的强阿片类, 如手术后创伤疼痛首先选择吗啡镇痛, 以后视疼痛缓解情况酌情递减或停用。慢性疼痛药物镇痛原则为先弱后强, 若疼痛持续或增强, 选择药物依次递增。

3.2 心理干预

同样性质、同等程度的创伤, 其疼痛的程度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人的痛阈受文化程度、社会背景、对疼痛意义的理解、个性、情绪、年龄、环境等多因素影响而变化。因此, 心理治疗是疼痛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 最好住单人房间, 利于患者休息和睡眠, 尽量减少病区内的嘈杂音, 因为失眠会加重患者的疼痛。分散疼痛的注意力, 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知觉。指导患者放松疗法, 既可解除躯体疼痛和全身肌肉紧张, 缓解血管痉挛, 亦可消除心理恐惧和精神紧张。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往时态度要热情友好、自信、举止大方, 操作认真熟练, 并耐心解释, 对疾病有关知识进行宣教, 尊重并接受患者对疼痛的反应,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家属的工作, 争取家属的支持和配合。

总之护理人员应该认识到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受, 患者主诉疼痛就说明他有疼痛, 护理人员应该尽可能帮患者克服疼痛, 疼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1]已成为临床医护人员日常观察的常规项目。

参考文献

原因和护理干预 篇10

1 临床资料

2008年9月~2009年2月, 呼吸科共收治COPD老年患者47例, 其中男29例, 女18例;年龄64~92岁, 平均年龄72岁。41例伴有不同程度的便秘, 约占总数的87.2%, 其中男31例, 女10例, 均符合2003年全国便秘专题讨论会制定的“慢性便秘的诊断指南”诊断标准。

2 便秘发生的原因

2.1 疾病因素

COPD患者急性发病卧床后, 食欲下降, 摄入食物和水分较少, 致使进入胃肠的食物残渣减少, 经胃肠吸收后剩余的食物残渣对结肠壁产生的压力过小, 不能引起排便反射。而且, 即使微弱的用力排便都会使患者喘息, 心慌症状加重, 由于惧怕心理, 许多患者无意中减少了排便的次数。

2.2 精神心理因素

COPD老年患者由于病史久, 长期受病痛折磨, 经济花费多, 精神压力大, 会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等问题, 导致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心理障碍尤其焦虑可增加盆底肌群的紧张度, 从而引起排便时肛门直肠矛盾运动, 导致便秘[1]。

2.3 年龄因素

老年人口渴感觉功能下降, 在体内缺水时也不易感到口渴, 这使得老年人肠道中水分减少;同时老年人的肠蠕动频率降低, 粪便在肠道滞留时间长, 导致便秘。

2.4 药物因素

许多COPD老年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 临床上使用的某些药物可引起胃肠不良反应, 如抗生素、激素等, 可致患者胃肠功能紊乱, 引起便秘。呋塞米、螺内酯等脱水剂的使用, 使组织脱水, 致使肠壁细胞对肠道内水分吸收增加, 使大便干结, 引起便秘。

2.5 排便习惯及姿势的改变

正常人常采用蹲式或坐式排便, 利用重力和增强腹内压排便。而卧床患者只能在床上使用便盆排便, 所需的腹内压不足或床上排便不习惯, 导致排便反射抑制, 发生便秘。

2.6 环境因素

住院致环境改变, 患者原有生活规律被打乱, 造成排便困难。患者有尽量减少陪护人员负担、不习惯或者羞于床上排便的想法, 常常养成减少进食、忍住便意、依赖通便剂等不良习惯引起便秘。

3 护理干预

3.1 患者的评估

首先详细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的饮食和非处方用药 (包括栓剂、泻剂、灌肠剂等) 情况, 活动情况和排便情况, 了解有无腹部胀气和肠鸣音减弱情况。记录患者排便次数、性状及排便难易程度。向患者解释引起便秘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3.2 心理护理

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 运用护理技术和心理知识进行卫生宣教及心理教育,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稳定患者情绪, 告知保持轻松乐观平和的心理能缓解便秘和不适, 也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3 饮食护理

(1) 指导COPD老年患者保证每日饮水700~1 000 m L, 排便效果好[2]。进食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 如五谷杂粮、豆类等, 蔬菜如韭菜、芹菜、蒜苗、菠菜、萝卜、丝瓜、藕等, 水果如苹果、香蕉、梨等, 嘱患者蔬菜和水果不能相互替代。每日清晨可空腹饮300~500m L温水或蜂蜜水, 刺激排便。 (2) 平时多喝蜂蜜水, 有助于粪便的软化。 (3) 适当吃一些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 如蜂蜜、芝麻油、奶油等。 (4) 在烹调菜肴时适当放一些食油, 如菜油、芝麻油、花生油等。 (5) 适当进食一些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 如粗粮以促进肠道蠕动。 (6) 忌饮浓茶、咖啡, 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4 适当活动

(1) COPD老年患者在缓解期可根据自己的健康情况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 如太极拳、气功、散步等。 (2) 老年卧床患者应加强床上活动, 比如经常做扩胸运动、深呼吸、适当抬臀等。 (3) 便秘时腹式呼吸运动, 吸气时鼓腹并缩紧肛门、会阴, 呼气时收腹并缩紧肛门会阴, 气呼尽稍加停顿再进行呼吸, 反复6~8次。

3.5 自我按摩腹部

用双手食、中、无名指重叠, 由结肠向横结肠、降结肠至乙状结肠作环行按摩, 刺激肠蠕动, 促进排便[3]。

3.6 温水浸浴

通过温水刺激双足, 使双足底的小肠、结肠、肛门等反射区血液循环活跃, 从而加强这些器官的功能, 促进肠蠕动。每晚睡前泡足30 min, 水温39~42℃, 水位要没脚踝。

3.7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养成每日早餐后排便的习惯, 因早餐后易引起胃结肠反射[2], 切勿用力排便, 不要人为地控制排便感。每日晨间护理后置便盆于卧床患者, 即使无便意, 也应坚持锻炼。排便时用屏风或窗帘以遮挡患者并给足够的排便时间, 避开查房治疗及进餐时间以消除紧张情绪, 利于排便。

3.8 合理用药

COPD老年患者便秘最好应用中成药, 如麻仁润肠丸、大黄通便颗粒等, 不宜选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 如番泻叶、大黄、石蜡油、甘露醇等, 还可用开塞露及甘油栓肛门用药, 但不宜常用, 以免影响正常排便反射而出现习惯性便秘。润肠通便药最好在睡前口服, 早晨起床后排便, 这样比较符合排便规律, 有利于纠正便秘。对服用药物导致便秘者则应遵医嘱改变药物或停药, 必要时用肥皂水或甘油灌肠剂灌肠或戴手套抠出干硬粪便, 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 保持肛门周围皮肤清洁。

3.9 健康教育

可依据患者不同的个体、文化水平, 配合治疗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以下教育。 (1) 向患者解释便秘对人体的危害、预防便秘的重要性及其方法。长期便秘可诱发加重疾病, 便秘患者粪便在肠内滞留时间过久, 肠内蛋白质分解、发酵, 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 重新吸入血液而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如头晕乏力、精神淡漠, 腹痛腹胀, 消化不良, 食欲减退等, 给老年人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 由于大便秘结, 在排便时诱发昏厥, 血压突然升高, 脑供血不足, 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等, 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2) 解释养成定时排便习惯的重要性。 (3) 解释长期应用泻药通便的危害性, 如产生依赖性, 导致肠蠕动反应降低, 并使肠道失去张力, 自主排便反射减弱。建议患者逐渐减少泻药剂量, 鼓励其采用其他通便措施。

4 讨论

通过对47例住院COPD老年患者便秘原因的分析及护理干预的总结, 使我们体会到老年便秘不可忽视, 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坚持适当的运动方式, 保持乐观的心态, 就可有效预防便秘。重视COPD老年患者便秘的护理工作, 及时有效地解决老年患者便秘问题, 从而解除患者由此产生的躯体、心理不适, 对提高其生命质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老年患者在临床上绝大多数会出现便秘, 可使病情加重, 影响预后。本文分析了住院COPD老年患者便秘的原因, 并提出了护理干预的方法, 旨在尽可能地解除患者因便秘而产生的躯体、心理不适, 对提高COPD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COPD,便秘,原因,护理

参考文献

[1]李岩。功能性便秘与精神心理因素[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4, 24 (4) :196。

[2]计惠民, 徐归燕。对便秘病人的护理援助[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1, 20 (3) :101。

原因和护理干预 篇11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2-3d 或更长时间1次,无规律性,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1]。便秘是精神住院患者的常见的药物副反应,给精神病患者造成了较大的的痛苦,甚至影响到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从而导致病情波动等。如果不及时处理,还可能引起麻痹性肠梗阻,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自2006年1月以来, 我科对住院精神病患者便秘原因进行探讨、分析, 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了便秘的发生率,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住我科的精神科患者共556例;入组标准:(1)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疾病诊断标准[2]。2011年1月~2011年9月收住我科的精神科患者276人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58例,女性118例,年龄13-75岁,平均年龄(34.32±9.85)岁。2011年10月~2012年6月收住我科的精神科患者280例为实验组,其中其中男性209人次,女性71例,年龄在15-71岁,平均(36.32±8.97)。

1.2 便秘的原因

1.2.1 精神疾病因素 在住院患者中,精神分裂症占多数,精神分裂症便秘者也占多数。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常因缺乏自知力及对躯体不适的感受能力差,自诉能力差,在大便干燥、排便不畅时不向医护人员说。若医护人员只重视精神疾患,而忽视对躯体疾患的检查询问,便难以及时发现患者的便秘症状,导致便秘的持續或加重。

1.2.2 活动量不足 精神病院一般采取封闭式管理。患者活动范围小,加上精神病患者长期住院,生活懒散,不愿意活动;部分患者由于药物不良反应如嗜睡、乏力,睡眠时间长,活动时间少;老年体弱、木僵、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缺少活动。使胃肠道肌肉张力减退,肠蠕动减慢导致排便困难。

1.2.3 不合理饮食、水分摄入不足 多数精神病患者营养素摄入不合理,蔬菜、水果、水的摄入量少。少部分患者由于疾病因素,拒绝进食、进水,当摄食量过少、食物中缺少纤维或水分不足时,肠道中无法产生足够的粪便容积和液化食糜,食糜通过回肠速度减慢、时间延长,水分的再吸收增加,导致粪便变硬、排便减少而发生便秘[3]。

1.2.4 年龄 老年人随年龄增加,腹壁肌肉张力下降,胃肠蠕动减慢,肛门括约肌松弛等导致肠道控制能力下降而出现排便功能异常;由于消化器官功能减退,咀嚼、吞咽困难,进食过少、过精,食物中的纤维素和进水量少,使粪便量少、粪便中的含水量少而使粪便过干过硬;老年患者长期卧床,缺乏活动,肌张力减退,肠蠕动减慢,食糜在肠道中停留时间延长,水分的再吸收增加,导致粪便变硬、排便减少而发生便秘;老年患者由于并发多种躯体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有些药物也可引起便秘。

1.2.5个人排便习惯改变 住院环境使患者生活习惯改变,原有的排便习惯被打破。部分患者睡眠习惯改变,睡眠不好可使患者自然排便功能受抑制而诱发便秘,因此影响正常排便而致便秘。

2 护理对策

2.1 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责任心,尽快控制病情。服用氯氮平的患者,要特别注意便秘不良反应,每天观察及询问患者有无大便。医护人员不仅要重视患者的精神疾患,还要重视其躯体疾患。对平时孤僻少语者要多关心、多观察、多询问,及时观察患者状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2.2 健康教育。每天进行晨间护理时,指导患者定时排便,多饮水。向其进行预防便秘的健康教育,清晨空腹时可饮一杯淡盐水或温开水,可以清除肠道内残留的毒素,而且还能刺激胃结肠反射而达到排便的目的,但需注意根据对象和季节适当调节水温。避免进食辛辣食物,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水果,促进大便顺利排出。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早餐后排便。保持规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和开朗乐观的心情,解除精神紧张,对预防便秘有重要意义。

2.3 鼓励患者多活动。对有活动能力的患者组织有规律的娱乐活动,如做广播体操、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散步等,鼓励患者参加病区组织的娱乐活动及体育运动,室内活动和室外运动相结合。对于因精神症状而不愿活动者,要进行心理疏导,了解其平时喜欢的体育项目,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病情稳定、恢复期患者可定期带到室外活动。组织活动时,要保证患者的安全。患者多活动,不仅可预防便秘的发生,而且有利于其躯体及精神疾患的康复。

2.4对症处理,一般患者都能自主排便。出现便秘时,应寻找原因予以解除,同时采取消除便秘的措施,采取腹部热敷按摩等促进胃肠蠕动。鼓励患者多吃含粗纤维的蔬菜及水果,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指导患者多参加工娱疗活动及力所能及的劳动[3]若考虑是药物所致,应通知医生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对习惯性、顽固性便秘者,应及时给予果导、番泻叶、大黄苏打片、开塞露、灌肠等处理。

3 结果总之,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而经常出现便秘,住院使生活习惯改变及活动减少,易发生便秘。如未得到及时干预,继续可能发展成为麻痹性肠梗阻,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医护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该细心观察、耐心询问,及时发现患者食欲及大便习惯的改变,以预防便秘的发生。当患者出现便秘时,应及时采取各种治疗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陈维英. 基础护理学. 3 版.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45.

[2]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3 版.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83.

原因和护理干预 篇12

资料与方法

2011-2014年收治分娩产妇364例, 年龄21~35岁, 平均 (28.6±4.1) 岁;孕周30~41周, 平均 (36.8±3.4) 周;初产妇262例, 经产妇102例;顺产243例, 剖腹产121例。所有患者无精神病史和脑部疾病史。364例产妇中出现产后抑郁72例,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19.8%。将产后抑郁产妇72例作为观察组, 随机选取同阶段无产后抑郁症的产妇72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年龄、孕周、妊娠次数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抑郁原因分析:对两组产妇的分娩过程、婴儿性别、婴儿健康、产妇性格、经济收入和夫妻关系进行统计。

产妇抑郁状况评价:护理前后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EPDS) 对产妇进行抑郁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10个方面, 并根据严重程度进行评分, A-D评分分别对应0~3分。

护理干预方法:①加强健康教育:需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 疏导患者不良情绪, 介绍产后注意事项, 耐心解答产妇提出的疑虑和问题, 并指导产妇树立正确的生育观[3]。告知产妇婴儿的健康状况, 避免产妇过度担心。②心理干预: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产妇心理状态, 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语气和蔼, 劝导和鼓励患者看淡婴儿性别, 无需过度担心家庭经济条件等。鼓励产妇多与家人沟通, 及时排解负面情绪。③注意力转移干预:为了避免产妇精神长期停留于不良事件上, 可采用音乐、聊天和适度锻炼等方法转移产妇注意力, 避免其长期处于不安、焦虑等情绪中。④环境护理:为了保证产妇心情舒畅, 应注意其周围环境的安静, 避免过多人打扰而产生烦躁情绪;注意空气流通、湿度和温度适宜, 尽量让产妇感到环境舒适。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产后抑郁原因分析: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分娩过程、婴儿性别、婴儿健康、产妇性格、经济收入和夫妻关系进行统计, 结果显示这6个因素均与产后抑郁有关, 见表1。

产妇抑郁状况评价:在进行护理干预前, 72例抑郁产妇的EPDS评分 (18.3±2.1) 分, 护理干预后, EPDS评分 (11.3±0.7) 分。干预前后EPDS评分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产后抑郁是产褥期常见的精神综合征, 大部分产妇能够通过自我调节而克服不良心理状态, 适应生理、心理和家庭角色的转换, 但部分产妇难以适应产后变化而出现抑郁症[4]。目前, 临床上产后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护理干预, 且临床效果较好。因此, 分析产妇产后抑郁原因, 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来治疗产后抑郁症产妇。

2011-2014年收治364例产妇中出现的产后抑郁72例, 发生率19.8%。对比抑郁症产妇和非抑郁症产妇的分娩过程、婴儿性别、婴儿健康、产妇性格、经济收入和夫妻关系, 结果显示这6项内容均与产后抑郁有关。护理干预前, 72例抑郁产妇的EPDS评分 (18.3±2.1) , 对产妇加强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注意力转移干预和环境护理干预后, 抑郁症产妇的EPDS评分显著降低 (11.3±0.7) , 与干预前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分析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 并根据具体原因采用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注意力转移干预和环境护理等干预措施, 可显著改善产妇抑郁状况。

参考文献

[1]冯文, 卢晶梅, 刘旭红.家庭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病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 (7A) :48-49.

[2]张疑生.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 (19) :251-252.

[3]张园园.对孕产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产后抑郁症的重要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 (1) :148.

上一篇:我国建筑节能下一篇:半连续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