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干预

2024-10-15

产科护理干预(精选12篇)

产科护理干预 篇1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12月收治顺产及剖宫产产妇900例, 年龄18~38岁, 平均27岁, 孕周36~41周, 平均39周。

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

观察组:从产妇入院到分娩前再到分娩后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护理, 增强以人为本的观念, 实施优质服务, 给予母乳喂养知识健康宣传;使产妇能够直接感受到护士对母婴的重视和爱护, 正确树立母婴喂养观念, 做到多样化饮食, 营养均衡, 打破地区传统月子里不食肉、不食水果、不食蔬菜观念, 并从产前、产时和产后给予护理干预。 (1) 产前干预:在产妇入院后, 护士应该首先了解产妇的生活和文化等背景, 然后根据每个产妇具体情况的不同予以讲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 对于文化水平高, 接受能力强的产妇可适当多讲解, 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产妇则应该讲解的浅显易懂, 使其能够充分明白, 讲解的主要内容包括母乳喂养的优势以及如何正确合理的进行母乳喂养等, 最重要的是要她们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使她们能够在心理上接受母乳喂养, 并为此主动做好相应的准备。 (2) 产时干预:在生产的过程中, 产妇常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 医护人员应给予产妇耐心的指导, 必要时可让家属陪伴以减轻其紧张, 从而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 (3) 产后干预:当新生儿娩出后, 处理完毕就应该及时让其和母亲局部皮肤接触, 在进入病房30min内早接触、早吸吮能够促进产妇及时下奶, 并且可以有效的促进子宫收缩,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后的出血量。并且初乳的营养价值高, 早期吸吮还能够促进婴儿体内胎粪的尽早排出。除了对产妇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外, 还应该加强对产妇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指导, 使其正确掌握母乳喂养的知识和要点。一般在胎儿娩出后半小时就可以进行哺乳, 虽然此时产妇乳房内的乳量较少, 但新生儿的吮吸能够有效的促进乳汁的分泌。对于哺乳的时间及频率的选择, 一般应该根据每个新生儿的具体情况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评估。在哺乳之前, 产妇应该应洗手、清洁乳头乳晕, 哺乳时, 选择好舒适位置和方法, 让新生儿吸空一侧乳房后, 再吸吮另一侧。乳胀时热敷乳房3~5 min, 还可对乳房进行适当的按摩, 以促进泌乳。让新生儿以正确的方式吮吸十分重要, 否则会导致乳房吸不空, 则容易发生乳头裂口感染等情况, 严重者会导致乳腺炎的发生, 使产妇无法继续母乳喂养。护理人员应该指导产妇进行合理的排乳, 保持乳腺管的通畅, 从而大大减轻乳房胀痛, 提高产妇的舒适感, 从而能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如果在哺乳的过程中发现母乳不足, 应该指导产妇不要沮丧, 应该增强信心, 并合理的调节饮食, 多进食营养丰富的肉汤, 以增加乳汁的分泌。哺乳后佩戴纯棉乳罩。每次哺乳后将新生儿抱起轻拍背部1~2 min排除胃内空气以防吐奶, 哺乳期以1年为宜, 并可根据母亲及婴儿的意愿持续更久。 (4) 心理护理:对产妇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对于分娩后产妇身体的恢复和健康哺乳至关重要。在分娩后, 产妇由于紧张和疼痛等因素会导致身体和心理十分疲惫, 此时, 护士应该给予产妇适当的鼓励, 让其心情放松, 并告知产后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使其能够从心理上开始接受母乳喂养, 此外, 应多与产妇沟通, 耐心详细的解释她们提出的疑问和顾虑, 使她们保持愉快的心情, 能够有效的促进乳汁的分泌, 保证母乳喂养的效果。

效果评定标准: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例数/总分娩例数 (%) , 护理满意度可根据问卷调查形式展开。包括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知识宣讲及培训结果等, 分满意、不满意。

统计学分析:将临床资料输入计算机,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 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100%, 护理满意度98%。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85%, 护理满意度90%。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变化, 很多人都不再重视母乳喂养, 认为其无关紧要。据调查统计, 目前我国的母乳喂养率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母乳喂养标准, 由于人们社会地位、从事职业、受教育程度不一, 特别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 导致哺乳妇女以工作、美观等各种原由拒绝母乳喂养, 针对这种现状, 必须开始加强母乳喂养重要性以及正确母乳喂养方式等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干预护理, 以加强公众对母乳喂养的认识, 提高母乳喂养率。

母乳喂养对婴儿的益处: (1) 提供营养和促进发育:母乳中物质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 生物利用率高, 其质与量随婴儿生长发育相应改变。 (2) 提高免疫力:母乳喂养能明显降低婴儿腹泻、呼吸道和皮肤感染率,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蛋白和免疫细胞。 (3) 有利于牙齿的发育和保护:吸吮时的肌肉运动有助于面部正常发育, 且可预防因奶瓶喂养引起的龋齿。 (4) 母乳喂养时, 婴儿与母亲皮肤接触频繁、母婴建立情感联系对婴儿建立和谐、健康的心理有重要作用[1]。

母乳喂养对母亲益处: (1) 有助于防止产后出血:产后早期的母乳喂养, 能够通过新生儿的吮吸来促进催乳素和缩宫素的产生和分泌, 从而有效的促进子宫收缩, 大大降低产后的出血量。 (2) 哺乳期闭经:对于采用母乳喂养的产妇, 其在产后月经复潮及排卵是相对较晚的, 能够有利于产妇体内营养物质的保存, 从而促进其产后更快的恢复。 (3) 降低母亲患乳腺癌、卵巢癌的风险性。 (4) 母亲温度适宜, 喂养婴儿方便。

总之, 为了提高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成功率, 应该在产前、产时和产中加强对产妇的护理干预, 这对产妇和婴儿均具有长远的积极意义。我院近年来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宣教及护理干预更大地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收到良好的社会评价, 母乳喂养提高到95%以上。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产科护理干预 篇2

不知不觉我们已在产科呆了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来,使我充分扎实的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产科护理实习鉴定。妇产科不同于其他科室,它的专业功底是很雄厚的,只有真正的去努力学会吃透,才算得上是精益求精。

在带教王老师的指导下,每个星期我们都获得了理论的灌输,如:专科的知识要点,注意事项,护理操作。从而使我更深入地理论联系到实践中去,比方说,给婴儿洗澡时应注意什么,虽然还轮不到我们为婴儿洗澡,但我可从中学习,此外在产房的时候,为病人消毒皮肤,之中我有不足的地方,但我更愿意汲取教训,努力更正,争取做好。

通过妇产科实习,巩固妇产科的理论知识,熟悉妊娠、分娩、产后的正常过程及其护理,异常过程及患病妇女的护理、计划生育和妇女保健指导内容等,同时要了解国内外新技术、新疗法的进展情况,如互动式亲情沐寓导乐分娩、婴儿抚触、婴儿游泳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技术,开展护理科研,撰写论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实习鉴定《产科护理实习鉴定》。

产科的实习工作虽然忙,但忙有所得。不管任何科室,我都会努力积极地去做好!

妇产科实习自我鉴定

不知不觉我们已在产科呆了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来,使我充分扎实的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妇产科不同于其他科室,它的专业功底是很雄厚的,只有真正的去努力学会吃透,才算得上是精益求精。

在带教王老师的指导下,每个星期我们都获得了理论的灌输,如:专科的知识要点,注意事项,护理操作。从而使我更深入地理论联系到实践中去,比方说,给婴儿洗澡时应注意什么,虽然还轮不到我们为婴儿洗澡,但我可从中学习,此外在产房的时候,为病人消毒皮肤,之中我有不足的地方,但我更愿意汲取教训,努力更正,争取做好。

通过妇产科实习,巩固妇产科的理论知识,熟悉妊娠、分娩、产后的正常过程及其护理,异常过程及患病妇女的护理、计划生育和妇女保健指导内容等,同时要了解国内外新技术、新疗法的进展情况,如互动式亲情沐寓导乐分娩、婴儿抚触、婴儿游泳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技术,开展护理科研,撰写论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产科护理干预 篇3

【关键词】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救护理

作为一种病理生理过程,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主要指由于致病因子的影响,血小板以及凝血因子异常激活导致广泛微血栓的形成,从而引发凝血功能障碍的综合征。该病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容易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溶血、广泛出血甚至溶血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愈后,本次研究特就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急救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1, 2]。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与方法 选择25例于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我院产科进行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的患者,均为单胎妊娠产妇,2例初产妇,23例经产妇。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阴道出血不凝、手术切口渗血、皮下瘀斑、呼吸不畅以及胸闷等。患者年龄范围居于22至41周岁,年龄平均值为(29.8±3.6)岁,体重范围居于61至76千克,体重平均值为(67.9±4.2)千克,孕周持续时间为26至42周,平均孕周为(37.6±2.9)周。

1.2护理方法

1.2.1基础治疗及病情观察 于患者入院后迅速进行静脉通道的建立,同时进行血液标本采集。立即给予患者高流量面罩吸氧治疗,对患者的尿量、体温、血压、脉搏以及意识状态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同时进行记录,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1.2.2术前准备及急救护理 做好抢救药品、急救设备以及各种手术器械的准备。安慰和鼓励意识清醒的患者,使患者的恐惧、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增强患者的治疗勇气和康复信心。护理人员在进行抢救时必须保证各项操作的无菌性和有效性,同时注重对患者进行安抚,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推动抢救过程的顺利进行。在对患者进行急救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若患者存在胎盘早剥以及子宫瘢痕破裂现象需要立即进行剖宫产以取得妊娠终止效果。为了对实际出血量做出准确估算,手术进行过程中应用到的布垫以及纸垫等都需要进行称重。若患者有产后出血现象,需要立即进行欣母沛注射,同时进行宫底压迫、子宫按摩以及采用宫腔填塞纱布法使患者宫缩获得加强。在对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时需要对其血压进行动态观察,及时进行输液速度的调整,确保患者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1.2.3血液制品输注 迅速给予患者血小板、冷沉淀、红细胞混悬液以及全血等血液制品的输入,若输血量超过1000毫升,为了使患者体内钙离子获得补充,使枸橼酸钠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需要同时进行10毫升浓度为10%的葡萄糖酸钙的静脉注射。对患者进行血小板输入前需轻轻摇动血袋以使血小板悬浮,为了避免发生血小板破裂的现象,不可摇动过力。为了避免冷沉淀蛋白质成分变形,以37℃水浴溶解后需要立即进行输注,应保持水温适宜。在对患者进行血液输注时,需要对其面色变化进行观察,一旦有粉红色泡沫痰咳出、呼吸急促以及面色发紫等不良反应时出现急性肺水肿的几率较高,需要立即对输血速度进行调整,并迅速告知临床医生以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症处理措施。

1.2.4病情改善和并发症预防 为了使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酸中毒获得有效纠正,需要立即進行浓度为5%的碳酸氢钠溶液的静脉注射,注射剂量需要严格按照医嘱。在对患者进行碳酸氢钠溶液输注治疗时需要对药液的输注情况进行观察,避免发生药液外渗的现象损伤患者组织。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患者应用强心、利尿、抗感染以及升压药物,保证药物用量和时间的合理性以取得理想的用药效果。待患者病情稳定后,为了降低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人员需要定时协助患者翻身,频率为1次/2小时。保持病房的整洁性,经常打扫,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同时为了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护理人员还需协助患者进行会阴部、皮肤以及口腔等部位的护理[3]。确保患者呼吸的畅通性,及时进行呼吸道分泌物的清理,避免或者会降低肺内感染的发生率。

2结果

全部25例患者中24例患者抢救成功,占96%,1例患者死亡,占4%,全部25例围产儿中22例存活,占88%,3例死亡,占12%。

3讨论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继发产后大出血、死胎滞留、胎盘早剥以及羊水栓塞的几率较高,大量的组织因子由胎盘和羊水释放出来并进入到血液循环中激活凝血过程,对体内凝血以及抗衡平衡造成破坏,若患者病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容易对其以及围产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4]。

对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稳定患者的紧张情绪,术前做好各种准备措施能够保证抢救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有效的对症治疗措施,可使患者以及围产儿的死亡率得到降低。本次研究中,24例患者存活,22例围产儿存活,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抢救效果。以上统计数据显示,对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配合科学合理的抢救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和生存质量和身体素质获得有效改善和优化,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蕾,孙爱莲,吴枫. 儿童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护理[J]. 齐鲁医学杂志. 2012, 27(6): 541-542.

[2] 田丽娜. 休克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一例的抢救及护理[J]. 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14): 586.

[3] 周丽英,曾妙弟,何爱嫦,等. 剖宫产术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5例抢救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14): 71-72.

产科护理干预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110例孕产妇, 所有孕产妇都是初次分娩、单胎头位, 胎儿的体质量在3800g以下, 对于合并妊高征以及其他并发症等孕产妇进行排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占55例, 对照组的孕产妇给予常规的方法护理, 孕产妇的年龄在20~38岁;观察组孕产妇给予护理干预, 孕产妇的年龄在21~39岁。两组孕产妇在年龄、孕次以及分娩方式等基本资料上无明显的差异性,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 探讨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1.2 方法

1.2.1观察组孕产妇给予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产前教育指导, 产前入院待产对于患者来说是个陌生的环境, 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 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产前教育宣传, 让孕产妇对医院的环境、服务、设施、接诊、临产征兆以及产床模拟分娩等进行详细了解, 孕产妇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充分了解, 能够有效消除或者缓解紧张、恐惧的心理, 用乐观轻松的心态迎接分娩;给予孕产妇舒适的陪产服务, 孕产妇多数属于初次分娩, 往往会不知所措, 因此需要通过一位经验较丰富的助产士进行全程陪护分娩, 对孕产妇给予母乳喂养方面的宣教, 让其能够感受到助产士的爱心以及母乳喂养的重要性;给予孕产妇病区母婴同室护理, 可以让孕产妇和婴儿24h内在一起, 增强母婴之间的感情, 鼓励和提倡母乳喂养, 增强母子之间的感情;给予孕产妇住院宣教护理, 医院可以定期设定专题讲座, 让产妇能够了解和学习新生儿必要的护理知识, 在出院之前让孕产妇以及其家属能够掌握新生儿抚触、沐浴以及游泳等技巧, 出院后能够正确操作;做好电话随访工作, 护理人员把孕产妇从入院到出院的全部过程做好记录, 从待产到分娩后母婴的情况做好访视, 进行全程监护, 通过电话随访的工作确保母婴的安全。对照组孕产妇给予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 主要包括产前护理、产后护理以及母婴同室护理。

1.2.2两组孕产妇经过护理, 对其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产妇满意率、母乳喂养率、产后阴道恢复的情况等进行对比观察, 并做好记录。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 探讨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1.2.3选用软件SPSS18.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使用χ2检验计数数据, 使用t对计量数据进行检验, P<0.05则说明存在的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经过护理干预在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母乳喂养率以及产妇满意率上均优于对照组, 存在的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如表1所示;观察组会阴切口愈合的孕产妇占50例, 愈合率为90.9%, 子宫复旧良好的患者占52例, 复旧良好率为94.5%;对照组会阴切口愈合的孕产妇占44例, 愈合率为80.0%, 子宫复旧良好的患者占45例, 复旧良好率为81.8%, 两组孕产妇在会阴切口愈合率以及子宫复旧情况上存在显著差异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为了提高产妇满意率以及护理质量, 通过对服务标准的制定、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以及质量控制, 给予妇产科孕产妇有效的护理干预,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成功分娩率。对于因为宫缩造成孕产妇阵痛的导致孕产妇疲惫产生焦虑时, 护理人员要对其腹部进行按摩的同时对分娩进行指导, 指导孕产妇如何呼吸, 怎样用力;对于情绪比较紧张的孕产妇, 护理人员要通过各种方式注意转移其注意力, 聊一些比较轻松的话题, 帮助产妇能够更好的放松;对于疼痛较为剧烈的产妇, 护理人员要注意在心理、生理以及精神上让其处于比较舒适的状态, 给孕产妇鼓励以及勇气, 减少或者降低孕产妇的不适程度[3]。临床护理干预的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 让孕产妇能够在舒适的状态下享受分娩的过程, 通过给予孕产妇产前教育指导、陪产服务、病区母婴同室、住院宣教以及电话随访等措施, 促进孕产妇能够顺利完成分娩[4]。

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孕产妇的心理、饮食、运动以及生活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宣教, 能够提高临床分娩率,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促进会阴切口的愈合, 改善子宫复旧率, 缩短住院的时间, 具有安全、可靠性[5,6]。通过上述结果显示:观察组孕产妇经过护理干预在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母乳喂养率以及产妇满意率上均优于对照组, 存在的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会阴切口愈合的孕产妇占50例, 愈合率为90.9%, 子宫复旧良好的患者占52例, 复旧良好率为94.5%;对照组会阴切口愈合的孕产妇占44例, 愈合率为80.0%, 子宫复旧良好的患者占45例, 复旧良好率为81.8%, 两组孕产妇在会阴切口愈合率以及子宫复旧情况上存在显著差异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了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 提高相关知识知晓率、产妇满意率以及母乳喂养率, 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1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的孕产妇给予常规的方法护理, 观察组孕产妇给予护理干预, 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经过护理干预在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母乳喂养率以及产妇满意率上均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在会阴切口愈合率以及子宫复旧良好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性 (P<0.05) 。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 提高相关知识知晓率、产妇满意率以及母乳喂养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妇产科,护理质量,影响

参考文献

[1]李金凤.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初产妇产后性问题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8 (4) :135-136.

[2]孙春燕.浅谈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12 (8) :265-266.

[3]张爱桥.心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J].求医问药, 2012, 10 (7) :195-196.

[4]林春燕.45例卵巢过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3, 4 (1) :85-86.

[5]卢灵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的护理[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3, 3 (1) :69-70.

产科护理常规 篇5

第一节产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产前护理 观察要点

观察孕妇产兆(宫缩、胎膜、阴道出血情况),胎心胎动及血压。护理措施

1、执行入院患者一般护理常规。

2、监测并记录胎心2次/日。

3、根据医嘱吸氧3升/分,2次/日,测血压。

二、产后护理 产后护理

1、产后小时督促产妇饮水>500毫升,产后2-4小时以内鼓励产妇排尿,排尿困难者用诱导促排尿,无效时应导尿并留臵尿管,饮食易消化促进泌乳的营养丰富的。

2、产后2小时内每半小时压宫底一次,注意宫底高度,阴道流血情况。

3、保持外阴清洁,会阴护理每日2次

4、及时更衣,床单元整洁

5、正常分娩后30分钟内开始早吸吮,多吸吮,按需哺乳。

第二节 母乳喂养护理

1、帮助婴儿在产后30分钟内完成早吸吮,与母亲皮肤早接触不少于30分钟

2、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按需哺乳。

3、指导产妇掌握正确哺乳方法与婴儿含接姿势。

4、指导产妇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

5、每次喂奶前母亲需洗净双手及清洁乳头,切记用肥皂或酒精清洗奶头,以防干燥或皲裂。

6、发现产妇乳头乳头扁平或凹陷、乳胀、乳头皲裂等问题,并提供指导及治疗。

7、因疾病或其他原因 不能哺乳者,及早退奶,并指导进行人工喂养。

第三节剖宫产护理

术前护理

1、观察宫缩、胎心、血压、羊水性状。

2、铺麻醉床、协助做术前化验检查。

3、备齐新生儿用物、新生儿抢救药品与复苏器械,并备好宫缩剂。

术后护理

1、向麻醉师了解术中情况及注意事项,根据麻醉方式执行麻醉护理常规

2、执行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3、术后测血压(30分钟×4次)至血压平稳,4、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子宫收缩情况,阴道流血量。

5、观察尿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及性质。

6、按医嘱给药。

第四节妊娠期高血压护理

观察要点

1、观察全身水肿情况,根据医嘱监测血压,记出入量及尿量

2、听取产妇主诉(有无头痛和头晕、眼花、视觉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

3、观察应用硫酸镁后有无中毒反应 护理措施

1、执行产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尽量左侧卧位,保持病室安静,做好生活护理。

3、根据医嘱给予吸氧、解痉、镇静、降压药物。

4、备齐急救药品及器材。

第五节子痫护理

观察要点

1、密切观察意识状态,有无抽搐。

2、定时测量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记出入量。

3、观察应用硫酸镁的反应。护理措施

1、执行产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病室内安静,绝对卧床,避免强烈光线,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应轻快柔,减少刺激。

3、子痫患者加用床栏,严防坠床由专人看护。

4、抽搐或昏迷时用开口器张开口腔,并臵压舌板以防舌咬伤及舌后坠导致窒息。

5、给予氧气吸入,留臵尿管。

6、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去除假牙和发夹,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7、根据医嘱给予解痉镇静剂。

第六节前臵胎盘护理

观察要点

观察有无痛性阴道出血、出血量、出血性质及色泽。护理措施

1、执行产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采取左侧卧位,绝对卧床休息。

3、做好配血,输血及手术的各项准备。

4、当大量出血或休克时应立即建立2条静脉通路并吸氧,汇报医生,输血,做好术前准备。

第七节胎盘早剥护理

观察要点

1、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

2、观察胎心、宫底高度、有无宫体压痛、腹围增大、有无剧烈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护理措施

1、执行产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般

2、立即建立有效静脉通道,补液,有休克先兆者,做好配血、输血准备。

3、有手术结束妊娠指征者,做好剖宫产术前准备。

4、做好抢救新生儿的一切准备。

第八节胎膜早破护理

观察要点

观察胎心、胎头是否入盆、羊水量及性状、体温。护理措施

1、执行产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根据医嘱取相应体位,加强生活护理。

3、先露未固定者,若有宫缩推床送孕妇入产房待产,以防脐带脱垂。

4、破膜>24小时仍未进入产程者,做好会阴护理2次/日,遵医嘱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第九节产后出血护理

观察要点

1、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宫底高度、准确估计出血量、贫血情况。

2、观察产妇膀胱是否充盈。护理措施

1、执行产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对宫缩乏力者,应先挤压宫底,将宫腔内血块压出并按摩子宫,遵医嘱给予宫缩剂,做好去产房或手术室进一步处理的准备。

3、发生休克时取平卧位、开放静脉通路,吸氧、保暖,同时备血,遵医嘱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遵医嘱记录出入量。

4、留臵导尿管,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子宫收缩,产后24小时仍需注意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

5、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纠正贫血。

6、加强生活护理。

第十节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

观察要点

1、严密观察产妇血压、脉搏、心率、呼吸、面色、心功能。

2、听取产妇主诉(有无胸闷、气喘、心悸等症状)

3、注意输液速度,观察输液反应。护理措施

1、执行产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根据医嘱及病情卧床休息,产后24小时绝对卧床休息,加强生活护理。

3、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缓泻剂,禁忌灌肠。

4、胎儿娩出后,遵医嘱给予腹部加压沙袋,以防发生心衰,慎用子宫收缩剂。

5、如有急性心衰,遵医嘱吸氧、保暖、强心、利尿、扩血管、镇静等治疗。

6、心功能3级以上,产后停止哺乳。

第十一节妊娠合并甲亢护理

观察要点

1、观察产妇体温、心率。

2、听取产妇主诉(有无心悸、多汗、食欲亢进、情绪急躁、怕热、乏力等自主症状)

3、观察产妇有无突眼、甲状腺肿大情况。

4、观察产妇用药反应。护理措施

1、执行产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遵医嘱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和镇静剂。

3、产后用抗甲状腺药物者不宜哺乳。

4、根据医嘱做好吸氧、降温退热、补液等护理。

第十二节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

护理措施

1、产妇血糖控制情况。

2、产妇有无外阴瘙痒,皮肤是否经常患疖肿,毛囊炎。

3、护理措施

4、执行产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5、给与糖尿病饮食。

6、根据医嘱给予胰岛素治疗。

7、根据医嘱定时测血糖。

8、产后加强对新生儿护理(按早产儿护理)

第十三节雷夫诺尔引产术护理

护理措施

1、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思想顾虑。

2、术前测量体温,体温>37.5摄氏度者,停止手术。

3、术后可起床活动。

4、术后按常规测体温,以防感染。

5、术后注意观察宫缩、产兆、阴道流血及破水时间

6、临产时送产房待产,病房做好床单位准备。

7、回病房后,更换清洁中单、护垫。

8、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

9、产后注意观察宫缩、阴道流血及小便情况。

10、评估患者乳汁分泌、乳房胀痛情况。

第十四节药物流产护理

观察要点

1、用药前观察患者体温。

2、用药后观察药物的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头晕、腹痛、药物过敏等情况。

3、用药后观察宫缩产兆及阴道流血、腹痛及胎囊排出情况。护理措施

1、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思想顾虑。

2、督促患者按时服药。

3、留取阴道排出的组织物,通知医生查看,送患者去产房清宫。孕龄>14周送产房待产。

4、回病房后,更换清洁中单、护垫。

第十五节妊娠剧吐护理

观察要点

1、患者的心理状态。

2、恶心呕吐的程度及呕吐物的量、性质。

3、患者活动后是否主诉疲劳虚弱、呼吸困难、眩晕。

4、出入量平衡情况,脱水症状和体征。

5、血电解质。护理措施

1、剧烈呕吐者要注意休息,及时清洁口腔。

2、提供一个愉快、轻松的进食坏境和良好环境,避免异味刺激,及时倾倒呕吐物。

3、进食前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少食多餐的进食,进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4、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保证水分供给,减少疲劳。

5、遵医嘱记录出入量,补液。

第十六节先兆流产的护理

护理措施

1、做好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精神支持和心理治疗。

2、观察患者阴道流血、阴道水性排液、腹痛及组织物排出。

3、用25%硫酸镁解痉治疗时要注意观察滴速及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尤其是要注意呼吸、心跳、膝反射的变化。

4、巡视病房,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5、协助患者生活自理,满足患者需求(进食、入厕)。

6、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舒适。

7、遵医嘱按时行保胎治疗(HCG、黄体酮肌肉注射)。

第十七节 取环、刮宫术后护理

护理措施

1、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恐惧心理。

2、术后叮嘱患者卧床休息1-2小时。

3、术后加强巡视,观察阴道流血量及性质,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4、观察体温变化、腹痛尤其子宫或附件区压痛、阴道分泌物色及味。

5、术后注意观察有无子宫穿孔、人工流产综合症等征象出现。

6、保持外阴部清洁,尊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7、有阴道纱布填塞者,要交班,按时去除。

新生儿护理常规

第一节 正常新生儿护理

观察要点

1、出生24小时内密切观察面色、呼吸、哭声、呕吐、脐带创面、胎便。

2、每日观察新生儿体温、吸吮、大小便及新生儿一般情况(面色、呼吸、哭声、脐带等)。护理措施

1、入室时查新生儿全身情况、哭声、呼吸、面色、肌张力等,核对产妇床号、姓名、婴儿性别、手镯、系好胸牌,注射乙肝疫苗、维生素K1,送送至产妇身边行母乳喂养指导。

2、出生24小时内婴儿应侧卧位(以右侧为主)。

3、每日沐浴一次,脐部护理一次,定时换尿布,测体温每日1次。体温>37.5摄氏度以上者,应测体温每日4次至平稳,4、如出生后>24小时无尿,无胎便排出,通知医生。5、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于左臂三角肌下缘(对在不宜接种者除外)。

6、进行新生儿抚触。正常新生儿健康教育

1、指导产妇正确喂养婴儿、婴儿用品注意清洁卫生。

2、指导产妇及家属进行婴儿护理(换尿布、抱婴儿、拍背打嗝、婴儿穿衣服等)。

3、指导产妇及家属观察卡介苗接种反应,并告知复查时间。

4、指导产妇及家属出院后新生儿脐部、眼部、臀部、皮肤等护理方法。

第二节 高危新生儿护理

观察要点

1密切观察婴儿全身情况(面色、体温、呼吸、哭声、肌张力、腹胀、呕吐、全身皮肤、脐部及进食、大小便、精神等)。

2、观察暖箱温度,湿度。护理措施

1、执行正常新生儿护理常规。

2、保暖:根据婴儿的体温、孕周、体重调节箱温,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36.5-37.4摄氏度。

3、吸氧:采用鼻导管(0.5升每分)或头罩(3升每分)吸氧。

4、体位:每2小时更换体位(侧卧位)1次,排背一次,以助肺部血液循环。

5、遵医嘱给药输液输液部位暴露于视野下。

6、如暖箱的婴儿需脱去外衣。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感染。

8、收集母乳,喂养婴儿。

第三节 早产儿的护理

护理措施

1、执行高危新生儿护理常规。

2、根据医嘱给予保暖、输液、选择喂养方式。

3、预防硬肿症及肺炎等并发症。

第四节 卡介苗接种

准备

1、着装整齐,洗手带口罩。用物:治疗盘内放臵75%酒精、棉棒、5ml注射器2个、1ml注射器2个、卡介苗、砂轮、注射用水、弯盘、盐酸肾上腺素、氟美松。

2、处理医嘱,按接种登记本查对胸卡、手镯、姓名。核对新生儿体温不超过37.5摄氏度,体重≥2500克。

3、接种前,再次核对床号姓名,检查注射部位有无皮疹、硬结等。

4、检查药液质量,消毒后打开注射用水及卡介苗安刨,抽吸注射用水0.5ml,充分均匀稀释卡介苗。

5、再次查对床号姓名,选择注射部位(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75%酒精消毒皮肤,皮内注射(0.1ml)注射毕,旋转针头180度,迅速拔出针头,切勿按压。

6、填写预防接种本,记录注射时间,并请家长签字,交代注意事项。

7、整理用物,爱护体贴新生儿。接种禁忌症

1、患结核症、急性传染病、肾病、心脏病者。

2、患湿疹或其他皮肤病者。

3、患免疫缺陷症者。接种注意事项

1、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

2、冷藏2-8摄氏度冰箱内,避光保存,出箱后立即接种。

3、接种前摇匀菌苗,注射剂量要准确,配好的药液应在30分钟内注射完毕,超过一个小时不能再用。

4、不可在阳光下注射。

5、严格无菌操作,确保一人一针一管。

6、菌苗为低毒活菌苗,多余的菌苗不可乱丢,应与焚烧,以免污染。

7、体重≤2500g以下的早产儿,体温≥37.5摄氏度以上的新生儿,有严重腹泻、呕吐、皮疹及病危抢救儿,均应暂缓接种。

8、注射后出现局部脓疱或腋下淋巴结感染,应及时到当地防疫站处理。

9、注射后详细登记并填写卡片,将卡片及时交产妇家属保管好。嘱其3个月及时去防疫站复查。

第五节 乙肝疫苗接种

准备

1、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备齐用物,携至筛查接种室。用物:注射盘内1ml注射器2个、乙肝疫苗5ug一支,75%酒精、弯盘、砂轮、棉签、新生儿医嘱单;预防接种单;治疗车下备锐器盒一个。

3、严格查对,向新生儿家长说明目的并签字。

4、检查药液,消毒后打开安刨。

5、准备注射器,抽吸药液、套安刨。

6、协助新生儿取正确姿势,选择注射部位(右上臂三角肌下缘)。7、75%酒精消毒皮肤。

8、查对新生儿与登记单,排尽注射器内空气。左手错开并绷紧皮肤,右手持针垂直刺入2.5-3cm,固定针头,抽回血,推注药液。

9、注射毕,干棉签压针眼,迅速拔针。

10、整理用物,观察药物反应,并再次查对。爱护体贴新生儿。接种适应症

1、新生儿,母亲为HBsAg阴性者。

2、从事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及接触血液的试验人员。接种禁忌症

1、发热、患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

2、对酵母成分过敏者。接种注意事项

1、注射前充分摇匀。

2、疫苗有块状物或安刨有裂纹者。

3、应备有肾上腺素等药物,以防偶有严重过敏反应发生时使用,接受注射后应观察片刻。

产科心理护理研究 篇6

【关键词】 护理;产科;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35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03-02

在分娩这一生理过程中,产妇的心理和生理都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产科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如果在不良情绪刺激下,抑制宫缩,出现宫缩乏力,就会延长产程。体内肾上腺素因为紧张情绪也会增加分泌,血压升高导致子痫。可见对产妇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一种新型的 “生物-心理-社会” 医学模式的确立,使得心理护理被人们更加认可。心理因素直接影响到人的生理活动,影响到病程的长短,影响到患者疾病痊愈程度。研究患者心理,做好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势在必行。产科患者大多是妊娠、分娩的女性患者,患者状态的改变会给她们的精神上增加很大的压力。这一变化会使产科患者处于强烈应激状态,难免会出现紧张、焦虑和恐惧或者抑郁的情绪出现。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让产妇思想上有充分准备,调整心态和必胜的信心,会给接生带来困难。从事产科护理工作多年,现对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31例产科患者心理护理情况做深入研究。

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31例产科患者,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9岁,孕周(35±3)周。

1 孕产妇人患者独特的心理特点

产科患者大多是妊娠、分娩患者,分娩对孕产妇而言是最重要时刻,既有盼子出生的喜悦,又有担心新生儿出现不良情况的恐惧。妊娠会加重孕产妇的身体负担,造成一系列生理改变,表现为情绪不稳,没有耐心,精神脆弱,哭泣叫喊等。这些急躁的情绪变化会加重患者的疼痛,这时的医护人员的护理态度和医疗服务质量对她们很重要。生疏的待产环境,加上持续的阵缩,使得患者的体力消耗很大,难免会引起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就会造成产妇患者的宫口扩张变得缓慢,无形中就会延长产程,产程的延长会危害到产妇更会危及到胎儿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2 根据产科患者的特点,实施临床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根据心理学理论,根据产科患者的特点,主动通过行动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康复,主要措施如下。

21 优质病房环境便于患者心理调适为最佳状态 产科病房设置在安静的地带,通风采光好,室內湿度适宜,环境干净整洁。病房内有标准间和套单人间,卫生设施齐全,利于孕产妇心情舒适平静。每层的产科病房都配备责任护士,便于对病房内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便于消除产妇恐惧感 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说过:“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每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护士与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可见护患关系的重要作用。护患关系也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真诚和温暖的态度有利于建立关系,理解和接纳有利于推动关系的深入,经常见面也有助于关系的推动。护患关系贯穿于医疗护理活动的全过程,孕妇入院后,护士安排好床位,稳定孕妇情绪,消除产妇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缩短护患距离,便于患者配合完成各种治疗,早日康复。

23 妊娠期妇女产前心理护理 妊娠期妇女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在各项指标都正常的情况下,属于女性特殊的生理阶段。对于这一阶段的产科分娩患者在心理上的护理,关键在于提供临床分娩知识教育与咨询答疑,对胎儿出生前的保护和孕产妇的自我监护方法,提前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讲工作。对于个别妊高征孕妇必要时进行吸氧,降血压,定时监测胎动。胎膜早破的孕妇,帮助卧床抬高臀部,观察羊水性状,孕妇出现阵痛不要恐慌,这属于生产征兆,帮患者讲解宫缩性阵痛,给患者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做好迎接宝宝出生的心理准备。

24 产程中三个阶段的心理护理 孕妇随着生产过程的临近,身体上会出现更多的变化,比如宫缩性阵痛频率的加强,体力消耗不断增大,无形中给产妇在心理上增加了很大的负担,难免会出现从未有过的恐惧与情绪上的不安。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产程中的产妇的生理与心理做出准确的预测,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护理。

初产妇第一产程时间较长,缺乏分娩知识,对宫缩疼会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易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宫颈扩张缓慢或水肿,应向产妇讲解分娩知识,稳定情绪,利用宫缩间歇期休息,学会放松与呼吸相结合的技巧,如抚摸产妇的额头,对其讲述顺从的生理知识,握住产妇的手,给产妇心理上的力量。将话题转移到即将出生的婴儿,分散产妇患者对阵痛的注意力。对于待产时间较长的产妇,由于患者的体力消耗很大,这时护理人员需要陪伴身边。在宫缩间隙让产妇积极休息保证体力,能进食的要及时补充营养迎接分娩的到来。耐心解释,安慰和鼓励产妇,按摩腰骨部,转移注意力,缓解其无助的心理,心态放松顺利完成分娩,充分享受分娩的难忘时刻。对于情绪极度紧张的患者需要播放舒缓的轻音乐,安抚患者紧张的心理,让平时最亲近的人来身边陪护,增强患者迎接分娩的信心。

第二产程阶段,患者会出现反应强度增大、阵痛间歇时间缩短的现象。在这一阶段,护理人员需要鼓励产妇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帮助患者减少因为分娩阵痛带来的顾虑,相信医护人员,并努力配合,正确运用腹压娩出胎儿。

第三产程阶段,胎儿娩出后,初产妇极度疲倦。此时要告知产妇婴儿健康无畸形,保证产妇思想放松,充分的休息。对患者家属也要进行不要的产妇妊娠情况与情绪介绍,给产妇最大的心理上的支持,缓解焦虑,避免出现产后的抑郁情绪。

25 对产后产妇心理障碍的护理 部分产妇在产后会发生心理障碍,主要有产后沮丧即产后心绪不良,是短暂的抑郁;产后抑郁即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产后精神病,即一种严重的精神错乱状态。产后沮丧的发病率约为60%左右。产妇出现情绪激动,如易哭、因孤独而委屈、疲劳、失眠等状态,会在产后持续3-14天内出现率较高。产后抑郁产妇患者一般出现乏力疲劳、失眠、自责、担心自己或婴儿受到伤害等行为。产后精神病,起病急,症状呈现多样性如乱语、出现幻觉、兴奋躁动、缄默少语,严重的会出现意识障碍和自杀倾向等。

产后心理障碍治疗护理,主要是让产妇患者,解除产妇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和躯体症状。安静修养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减轻生活中的应激压力。倾听产妇诉说心理问题,做好产妇心理疏通工作,产后的沮丧情绪不需特别治疗,给予心理护理,促进和帮助产妇适应母亲角色;重症产后抑郁或精神病病人需住院给予抗抑郁、抗分裂等治疗。对于存在抑郁症高危因素的产妇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高度警惕产妇的伤害性行为,必要时请心理医师或精神科医师给予治疗。

综上所述,通过护士的心理护理,调动患者积极自我护理保健能力,早日恢复和增进健康。满足人们健康知识需求,提高产妇自我保健能力,降低产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 佘树梅孕产妇的心理护理[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1,(01)

[2] 张卫红52例高龄初产妇围生期心理护理[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11)

[3] 师丽卿,王芬浅谈心理护理在高龄初产妇自然分娩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0,(16)

[4] 弓丽琪,唐素华孕产妇心理护理及对照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03)

[5] 张平223例高龄初产妇的围生期心理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9,(09)

产科护理干预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120例, 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年龄范围在20~3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30.51±2.25) 岁;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在22~34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30.14±2.16) 岁。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 观察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方式进行干预。优质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手术过程中护理、手术后护理。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改善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情况。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 (80.34±2.24) 分,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 (91.36±3.67) 分, T=, 15.16, P<0.05, 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详细情况见表1。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其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对医疗服务的水平也不断提高[1]。护理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能够配合治疗, 使治疗的效果达到最佳, 同时也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妇产科在临床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人流量较大、患者的病情情况较为复杂、护理工作人员的压力较大。妇产科是临床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科室, 主要是预防和治疗女性的生殖器官疾病为主。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能够提高医院服务的水平, 满足时代的需求, 能够提高患者对妇产科护理的有效率。

从目前的形式上来看, 优质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我院这一护理干预方式的实施获得了患者和家属的广泛好评, 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笔者认为, 做好妇产科优质护理的先决条件是取得患者的信任[2], 这样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和治疗的依从性,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另外相关护理工作人员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技能, 例如相关的医学知识、穿刺的经验和技巧。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的方式来提升自身的护理知识。最后还需要落实岗位的责任制度, 这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护理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 优质护理应用于这一方式进行干预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 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120例, 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 观察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方式进行干预,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改善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的幅度更加明显;在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方面, 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妇产科护理中使用优质护理这一方式进行干预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甘新华.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4, 05:42-43.

产科护理干预 篇8

1相关因素

1.1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意识不强,重视不够,在进行诊疗、护理、手术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对手卫生的依从性差,洗手不规范,会形成接触—携带—传播的过程,增加感染机会。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不合格,如消毒剂的选择、处理方法、剂量等都是发生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

1.2妇产科患者手术或分娩后机体抵抗力下降,体质虚弱,受外界病原菌感染的机会增多。住院期间产妇的不良习惯,如不开窗通风,不刷牙洗头,亲戚朋友探视人员过多,致使病房内空气浑浊形成生物气溶胶引起呼吸道感染[2]。手术患者由于麻醉及伤口疼痛等影响产妇活动,翻身、咳嗽受到限制,有痰液时咳不出,易发生肺部感染,或全麻时行气管插管损伤呼吸道黏膜诱发感染。

1.3泌尿系感染因素女性尿道短、直,尿道口与阴道、肛门靠近,产后机体抵抗力低,容易造成上行感染。分娩过程中过多的阴道检查,引起细菌侵入造成感染。产后膀胱受压或因疼痛造成尿潴留而引起细菌感染。手术前多需留置尿管,插尿管时无菌操作不严格,动作不轻柔而损伤尿道黏膜;或因导尿管材料刺激尿道黏膜,以及留置尿管后护理不当等[3],这些都是泌尿系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且留置尿管时间越长,感染概率越高。

1.4切口的感染分娩时会阴损伤。会阴切口易被粪便所污染,产后恶露流经手术切口造成污染。分娩过程中产妇能量消耗多、失血或产前产后并发其他疾病导致产妇抵抗力下降,影响切口的愈合。护理中无菌观念差,操作不规范,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是常见易感因素。

2防范对策

2.1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知识及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增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拓宽护理知识面,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与无菌观念,提高护理质量。

2.1.1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有效的洗手原则,在接触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均应按正确洗手法进行认真、彻底、有效的洗手,特殊情况下用快速手消毒剂。接触传染病患者前戴一次性手套或无菌乳胶手套,操作结束后用肥皂和流动水进行手的清洁。洗手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最有效、最便捷的措施,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25%~50%[4]。护士长要加强管理,加大监管力度,做好传、帮、带。

2.1.2产房布局合理,标志明确,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掌握保证消毒灭菌效果的原则,根据物品的性质选择适宜消毒方法,原则上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其具有安全、高效、快速、方便、经济等诸多优点。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消毒剂,内窥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高水平的消毒灭菌。加强效果监测,注意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防止消毒灭菌物品及容器的再污染。对无菌包、一次性耗材要一人一用,不得重复使用,对特殊感染的患者做好器械、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的终末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2.2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2.2.1做好入院宣教护理人员应热情主动与患者沟通,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消除紧张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介绍病房注意事项、陪侍制度,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病房人员管理,在疾病流行期间严格限制探视,宣教开窗通风换气、减少探视可预防和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湿式清扫,减少空气污染。鼓励产妇产后尽早下床活动,做深呼吸、有效咳嗽,以防肺部感染,且利于子宫的修复,促进肠蠕动恢复。任何人在接触新生儿前必须清洁洗手。

2.2.2减少呼吸道黏膜损伤,产妇术后有痰淤积,咳嗽不利时,及时协助其翻身叩背,用双手按压切口两侧协助咳痰,鼓励早期咳嗽排痰,必要时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避免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2.2.3对治疗室、换药室、产房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次,每次60 min,每周用95%酒精擦拭紫外线灯管1次,每半年行灯管强度监测1次,如70μW/cm2以下,超过1 000 h及时更换并有记录。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台面1次,地面湿式清扫2次,用含有效氯250~500 mg/L的消毒液拖地1次。

2.3泌尿系感染的预防

产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阴道检查、导尿和肛诊,在进行各种侵入性插管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掌握导尿适应证,动作熟练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选择粗细适宜的硅胶尿管,以减少对黏膜的刺激。留置尿管定时开放,定期更换尿袋,防止尿液逆流,防止尿管滑动,做好引流管的护理,严防污染。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每日会阴擦洗2次,并使用消毒会阴垫,争取尽早拔管。无禁食禁水者鼓励多饮水,增加尿量,达到自行冲洗膀胱的目的。拔管后4h~6 h协助患者自行排尿,以免发生尿潴留。每次大便后及时清洗会阴及尿道口,防止粪便中的细菌侵入泌尿系统。

2.4手术切口感染的对策

2.4.1做好产期健康教育,鼓励孕妇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做产前运动,增强会阴组织的弹性,正确处理分娩,减少产道损伤。对择期手术、年老体弱和有合并症的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改善营养状况,以增加抵抗力,缩短住院日。

2.4.2术前认真做好皮肤准备,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皮肤,严格进行手术区皮肤消毒,避免污染。

2.4.3严格查对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效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有会阴切口者,及时处理粪便,保持外阴清洁,采取健侧卧位,勤换会阴垫,避免恶露淤积。腹部切口保持清洁干燥,敷料如有浸湿或渗出,及时更换。腹带松紧适宜,术后沙袋压迫腹部伤口6 h~8 h,可以减轻疼痛,防止出血[5]。

2.4.4认真做好术后护理。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预防术后并发症;遵医嘱合理选用抗生素;做好卫生宣教和康复指导,术后加强营养,增加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饮食,促进伤口愈合。

3体会

妇产科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较多,为了保障患者康复,减少痛苦,医务人员必须强化医院感染意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预防为主,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并制订相应防范措施,才能降低医院感染率,优质安全地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1]阮菊意.妇产科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2):4721-4722.

[2]黄玉兰.妇产科患者院内感染因素分析与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1):92-93.

[3]糜琛蓉,李和姐,张丽君,等.妇产科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2):16-17.

[4]武红梅.妇产科医院感染因素及控制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9):107-108.

产科护理干预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1999年1月~2008年10月共分娩18 837例, 需行急症子宫切除者20例, 其中, 胎盘早剥4例, 胎盘植入3例, 前置胎盘2例, 子宫破裂3例, DIC 3例, 宫缩乏力2例, 羊水栓塞、子宫内翻、子宫切口裂开各1例。20例急症子宫切除产妇平均年龄 (28.80±2.89) 岁, 初产妇4例, 经产妇16例;平均孕周 (39.10±1.24) 周;剖宫产后行子宫切除11例, 阴道分娩后行子宫切除9例。出血量:2例出血量<1 000 ml, 余出血量均在1 500~4 500 ml, 输血量最多达3 200 ml。其中1例因羊水栓塞子宫切除后仍抢救无效死亡。4例因DIC及脑水肿等并发症于子宫切除后转上级医院后治愈出院, 余15例均在本院治愈出院。20例新生儿均存活, 健康状况良好。

1.2 调查工具

采用Derogatis于1973年编制的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3]进行问卷调查。

1.3 调查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 分别于术后第1天及第7天给产妇发放问卷调查表, 由专业人员严格按照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进行[3], 并根据调查表的内容进行讲解后, 指导产妇或家属完成所有问卷的条目。有效问卷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产妇年龄、孕周及SCL-90各因子评分采用t检验;子宫切除术后对产妇进行心理干预前后比较采用χ2检验。

1.5 干预方法

根据问卷调查所获得的资料, 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实施干预。

1.5.1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帮助产妇消除焦虑、恐怖的心理。产妇产生焦虑、恐怖的原因与角色转变, 缺乏子宫切除的思想准备, 疼痛的折磨和面临死亡的威胁而处于极度恐惧之中, 从而产生焦虑、恐怖心理。护理人员应做好各项护理措施, 避免出现与护理有关的压力源, 减少不良的心理应激。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缩短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 使护士充分了解产妇的心理问题, 制订并实施恰当的护理措施, 理解产妇对急性子宫切除的应激反应, 以及所出现的心理状态, 耐心细致、及时地给予心理疏导, 掌握交流的技巧。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 以产妇为中心, 通过温和的语言, 亲切的问候和娴熟的操作技术使产妇感到真诚和温暖, 产生安全和信任感, 进行对症下药, 有的放矢地给予护理干预, 并进行换位思考, 为产妇提供优质的服务, 减轻和消除产妇的负性心理, 帮助产妇消除焦虑、恐怖的心理, 给产妇心理上的安慰和治疗的信心。

1.5.2 躯体不适状态的护理

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多种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病关系密切[4]。在帮助产妇消除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心理的同时, 对术后切口疼痛、活动无耐力、睡眠障碍等, 给予适当的鼓励和适量的镇静剂或镇痛剂, 以减轻躯体的不适和疼痛, 帮助产妇入睡。

1.5.3 帮助产妇建立自信心, 克服抑郁反应

子宫切除手术后产妇常担心失去女性特征, 失去吸引力而影响家庭, 本组产妇术后多表现为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抑郁反应。一旦子宫切除, 再无生育能力, 这对于农村地区的产妇及家属将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创伤, 同时, 刚出生的婴儿能否健康成长也是产妇极其关心的问题。产妇对此表现为抑郁、烦躁、失落感及对婴儿特别关心等一系列特殊的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要用心、眼来透视产妇内心深处的渴望, 主动与产妇进行交流, 通过适当的肢体语言给予抚慰, 用真诚的目光表达对产妇的理解, 从而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 避免过激行为的发生, 让产妇感受到大家的关爱, 赢得产妇的信任感, 帮助其度过这一心理冲突期, 正视自身形象, 增加自尊感。并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 鼓励产妇参与护理婴儿, 促进和帮助产妇适应母亲角色, 教会产妇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 给婴儿换尿布、沐浴以及有关育儿方面的知识, 以分散产妇对子宫切除所带来的一系列心理反应, 尽量使产妇把注意力转移到护理婴儿当中, 培养产妇的自信心。

1.5.4 建立家庭支持系统

护士不但要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 而且要取得产妇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特别是丈夫的理解和支持, 对年轻的产妇就是一付最有效的安慰剂[5]。此时产妇最需要的是丈夫的爱, 因此护士应做好产妇配偶的思想工作, 积极争取产妇配偶的配合, 纠正其不科学的认识, 引导他在产妇面前保持良好的心境, 多理解和体谅产妇, 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 帮助产妇重建精神和生活的信心。有了丈夫的理解和支持, 使产妇自始至终处在温情之中而无失落感, 这对于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

1.5.5 加强心理问题的疏导

在涉及性生活问题时, 向产妇介绍有关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并明确告之虽然子宫已切除会引起绝经和丧失生育能力, 但不会影响性生活和女性形态。与女性形态维持、性生活密切相关的阴道和卵巢功能还是正常的, 保留的卵巢仍分泌激素, 不会过早衰老, 改变女性的体态、性格。并向产妇说明, 性生活主要是一种精神产物, 只要夫妻感情协调, 即使切除子宫, 仍然可以有满意的性生活, 使产妇能够正确面对自我形象的改变。

2 结果

根据问卷调查所获得的资料, 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 制订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经过精心的心理护理, 使产妇的焦虑、恐怖、抑郁等心理明显得到缓解, 增加了她的安全感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其能在较好的心态下接受治疗, 从而促进产妇的身心健康。见表1。

3 讨论

子宫切除术是治疗产科急性子宫出血, 抢救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女性的特殊生理特点, 以及在家庭中的特殊角色, 使产妇在术后的心理压力特别大, 即对夫妻的性生活、自身的形象等, 严重影响了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的安定。由于麻醉药的作用及产妇大出血, 术后产妇极度疲劳, 手术当天产妇大多处于昏睡的状态, 而且产妇的自我感觉是刚从死亡的边缘上回来, 能活着已是很幸运, 来不及思考其他问题, 因此不良的心理反应比较少。而到了术后的第1天, 产妇的身体状况已在慢慢恢复, 更多地考虑子宫切除所带来的后果, 产生消极情绪, 因此各种心理问题就出现了, 如表1显示的结果, 各因子的评分均高于常模, 其中以焦虑、抑郁因子以及性生活、睡眠障碍等尤为明显。因此根据调查的结果, 针对产妇存在的心理问题, 给予有效的护理心理干预, 增加了产妇的安全感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其能在较好的心态下接受治疗, 从而促进产妇的身心健康。如表1所示, 通过护理干预, 产妇在术后第7天SCL-90各因子评分结果与术后第1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或P<0.05) , 而且已接近常模。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心理护理学在临床护理中逐渐引起重视, 人类的心身健康与心理状态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6]。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后产妇复杂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产妇的康复, 子宫切除后, 除了做好子宫切除的常规护理外, 更重要的是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 促进产妇的身心健康, 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是护理人员在护理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后产妇的工作重点。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产妇术后的心理状态, 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 促进产妇身心健康的恢复。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 分别于术后第1天及第7天对15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产妇进行问卷调查, 根据术后第1天调查的结果, 分析产妇存在的心理问题, 实施护理干预, 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产妇的心理变化。结果:通过护理干预, 产妇的负性心理状态明显下降, 护理干预前后产妇心理调查SCL-90各因子评分有显著性差异 (P<0.01或P<0.05) 。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产妇的心理状态, 及早、有针对性地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 能有效地改变其不良的心理状态, 促进其身心健康, 提高其术后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子宫切除,产科,心理状态,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李巨, 高红.剖宫产术中的子宫切除术[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0, (16) :274.

[2]胡卫红.产科急症子宫切除28例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杂志, 2008, 14 (4) :43.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17.

[4]韩美君, 马殿丽.免疫功能在心理应激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的研究进展[J].神经病与精神卫生, 2004, 4 (2) :142.

[5]徐鑫芳, 林莉莉, 朱萍, 等.子宫切除患者出院随访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 (8) :601.

产科护理干预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0年7月—2012年9月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35岁~58岁, 平均年龄 (46.7±1.6) 岁。本次调研纳入标准为:患者不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患;对妇科手术治疗不存在禁忌证者;不存在任何精神、心理疾病;对本次调研有所了解并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 对照组平均年龄 (45.8±1.5) 岁, 子宫切除术10例, 剖宫产术8例, 盆腔手术6例, 附件清除术10例;研究组平均年龄 (47.6±1.7) 岁, 子宫切除术8例, 剖宫产术10例, 盆腔手术7例, 附件清除术9例。2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方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疾病护理、生活护理及药物护理。

1.2.2 研究组

实施综合性护理方案, 内容包括 (1) 术前健康宣教:主管护士需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和理解能力制订个体化宣教方案, 采取亲切的口吻向患者介绍术后可能发生的疼痛强度、疼痛持续时间、疼痛干预措施及自我调节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为了提高患者对术后疼痛的认知度, 可鼓励患者对术后疼痛有关宣教内容进行复述。为了使患者能够对术后疼痛形成正确的预期, 可通过口头讲授、发放宣传册及观看视频等方式使患者对即将发生的手术事件有一个大概了解, 进一步提高其对手术和术后疼痛的心理耐受性。 (2) 个体化心理干预:主管护士需把握每次行床边治疗的机会, 密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 并结合患者的性格特征制订个体化心理干预措施。在干预过程中, 护士应充分掌握主导地位, 采取诱导式发问的方式鼓励患者表达自己内心的恐惧、焦虑及不安等不良情绪, 通过情感宣泄的方式有效地避免疼痛加重情况出现。在交流中, 护士需扮演一名合格的倾听者, 充分运用自身的专业素养, 在患者情绪低落时及时给予行动支持, 包括一个肯定的眼神或者一个温暖的拥抱, 以表达对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另外, 护士还可邀请曾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现身说法, 让患者对术后疼痛体验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同时并让病友分享自己术后缓解疼痛的心得体会。 (3) 疼痛干预:患者术后需安置舒适体位, 注意其体位需尽可能减轻切口张力, 避免张力过大导致缝合切口开裂或者加重疼痛感。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身体放松训练:在病房中播放轻音乐, 指导患者对身体各部位 (依次从手部、上臂、背部、颈部、面部、胸部、腹部、下肢及双脚) 进行放松, 继而按照上述顺序进行肌肉的轻微收缩, 循环进行, 每天1次, 每次持续30 min。

1.3 观察项目

记录2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第7天末的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其中疼痛程度的评定标准为:0级, 患者不存在疼痛感;1级, 疼痛感较轻, 患者能够耐受, 不影响正常的睡眠质量;2级, 疼痛感明显, 患者要求服用止痛药, 影响睡眠质量;3级, 疼痛感剧烈, 患者强烈要求服用止痛药, 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比较研究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2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3。

3 讨论

妇产科患者均为女性, 其对疼痛的耐受力较低, 同时在心理方面较为脆弱, 如果没有合理地对术后疼痛进行干预, 将会导致患者抑郁、焦虑等情绪的出现, 不仅不利于预后, 更会使生活质量大为降低[5]。而护士作为在临床上与患者接触频率最高的医务人员, 对患者的疼痛情况了解最为深入, 所以开展疼痛干预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笔者在本次调研中分析了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对疼痛改善的效果差异。

研究组患者术后开展综合性护理, 包括健康宣教、心理干预及疼痛干预三个方面, 其中术前健康宣教可使患者对术后疼痛有初步了解, 让患者对即将到来的术后症状在认知方面有所准备, 可提高其对疼痛感的耐受性[6]。开展个体化心理干预, 鼓励患者进行情感宣泄, 在缓解负面情绪的同时, 还可提高痛阈, 缓解疼痛。开展疼痛干预, 通过舒适体位的安置, 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同时还可提高心理舒适度。另外, 指导患者进行身体放松训练, 通过肌肉的自主舒缩运动, 达到一个较佳的心理-生理状况, 利于疼痛的缓解。伴随着疼痛的缓解, 患者下床活动的时间提前, 促进机体血液循环, 改善预后, 进而缩短住院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在疼痛改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该结果与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大致相符[7]。

综上所述,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妇产科术后患者而言, 能够有效地降低疼痛程度, 缩短住院时间, 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临床效益显著, 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钱小亚.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6) :41-42.

[2]谢明秀.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1) :14-15.

[3]张丽红.谈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29) :20-22.

[4]陈火明.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相关原因分析及优质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 (3) :43-44.

[5]方亚珍.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9) :34-36.

[6]杨静.浅谈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J].健康必读, 2012, 11 (10月中旬刊) :16-17.

产科护理干预 篇11

【关键词】产科;护理纠纷;护理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42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57-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妇女地位日渐提高,国家法律、法规及制度的完善,使公民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发现医疗纠纷后,患者维权益意识日益增强,除注重诊疗行为的科学性,同时更注重其法律性,从而使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产科尤为突出,一旦发生纠纷,给患者家庭带来严重后果,同时给医院及个人造成经济、信誉上的损失,医务人员还要承受不同程度的精神压力,甚至是法律责任。因此,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避免纠纷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1产科特点

1.1多数人认为分娩是正常生理现象,在就医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产妇和家属因无心理准备,难以接受,情绪失控,导致纠纷发生。

1.2产科意外常常来势凶猛、后果严重,会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例如:产后发生大出血者若抢救不当或不及时会出现席汉综合征,有时为了挽救生命不得不切除子宫。

1.3我国开展计划生育以及优生优育,一个妇女只生一个孩子,入院生产时对服务质量要求高。

1.4住院分娩率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而产科工作人员较少,使得工作人员相对不足、超负荷工作,从而护患之间也缺乏交流。

1.5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较差,观念陈旧,管理不力。

2管理措施

2.1开展法制教育,强化法律意识认真学习相关法规、法律,积极参与、学习有关医疗事故的防范、处理,制订规章制度,定期考核。工作人员学法、懂法、守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同时明白护患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同时亦是服务对象、消费者。

2.2强化意识,落实制度产科医疗安全是关系到母婴两条生命和医院生存的大事,必须高度重视。我院实行医疗责任追究制、安全责任制,医院和科室、科室和个人签署医疗安全责任书,将安全护理作为管理目标,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护理隐患排查。

2.3充分发挥我院职能的优势我院是国家级孕产妇死亡监测牵头单位,自1996年开始对全县范围内孕产妇进行死亡监测评审工作,从中可以总结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从发生纠纷的案例中反复学习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2.4高危人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高龄初产妇、产后出血、珍贵儿、基层转诊产妇;要求较高、特别计较的人、少数民族、家属是医务人员或从事法律有关的人员及与新闻媒体关联的人群;重男轻女者。针对高危人群护士长应安排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人员分管这类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达到相互尊重、理解及配合。

2.5高危时间中午、夜间、节假日、双休日以及相互交替班时间为发生护理纠纷的高危时间;护士长应带头值班,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值班顺序,新老搭配。夜班应按双班制,让大家可以轮流休息,从而使班上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6高危环节

2.6.1抢救患者产科抢救患者相对较少,一旦抢救务必要冷静、有条不紊,分秒必争,保证参与人员、药品、器械及物品等准确到位,应一人指挥、一人记录、他人操作。注意运用保护性的医疗措施,随时糖患者家属了解病情;抢救过程中不要有不利于抢救患者的行为及语言,以防纠纷发生。产科抢救车应封闭管理,定期检查,保證抢救药品、器械等完好。

2.6.2使用特殊性药物如使用硫酸镁、缩宫素等应严格按照规范,严密观察,仔细记录。

2.6.3转、接患者接收下级转诊或上转患者时,要把握转诊时机,运送途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保持患者静脉通道、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等必要治疗,严格按照转诊制度进行病情交接。

2.7更新观念,转变服务模式彻底改变产科既脏又差的陈旧观念及局面,严格按照爱婴医院标准设置产房及病房。开放家庭化病房,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1],提倡人性化服务,尊重产妇的隐私权,实行陪伴分娩,尽可能使每位产妇安全分娩。

2.8加强新生儿管理新生儿出生时,应使用新法复苏技术,正确运用Apgar评分,认真办理新生儿出生有关记录,并交其家属或产妇核对、签字。对高危儿或窒息儿复苏后及时转新生儿科处理。

2.9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强化质量意识

2.9.1加强业务学习护理长应组织学习,反复训练护理操作,组织技术比武,对成绩优秀的给予表扬和奖励。同时,管理人员还要对基础差、学历低的人员于规定时间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再教育。

2.9.2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医护纠纷最常见的原因是执行制度不严、违反操作规范[2]。护士长要认真履行自身的岗位职责,抓好三查七对制度等的落实情况。各种操作应按照规范执行,书写护理文件应及时、科学、详细、准确、合理,且和其他医疗文件要同步,存在风险的治疗措施要严格履行签约制度[3],医院应定期检查、考核,使每人达标。

2.9.3“以人为本”管理护士不仅要给患者“人文关怀”,而且应做到“以人为本”管理,护士长应将“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融入护理管理中,关心每位护士身心需要,及时发现不良情绪,正确引导,为护士的专业发展及进取提供机会,营造一种充满进取、团结协作及友爱的工作氛围。

总之,产科的护理工作琐碎而繁忙,且责任重大,稍有疏忽就可能威胁母婴生命。必须明确、清醒地认识“母婴安全、重于泰山”,时刻将母婴安全放在心头,要具有危险意识,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断消除纠纷隐患,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及主动性;尽可能地满足产妇及其家属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个人、科室及医院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

[2]王传益,李博.最新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实务全书.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76-99.

产科护理干预 篇12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妇产科,腹胀

腹胀是妇产科手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其发生原因为胃肠道内产气过多且无法由肛门排出体外,若未及时干预将影响患者疗效及预后[1]。本文将对我院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68例妇产科手术患者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妇产科术后腹胀患者中医护理干预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妇产科手术患者年龄18至61岁,平均年龄(39.29±2.27)岁,疾病类型:剖宫产29例、子宫肌瘤16例、异位妊娠8例、附件囊肿15例。按照抽签方式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例数等)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经临床诊断为妇产科疾病需实施外科手术治疗;(2)无手术治疗禁忌症,对外科手术具有良好耐受性;(3)无心脏、肝脏、肾脏等机体重要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4)无精神类疾病;(5)对本次研究中使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良好耐受性及依从性;(6)对本次研究内容具有知情权。

1.2.2 研究方法

其中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如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给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体位护理、运动护理及健康教育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中医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每间隔6h听诊腹部1min,若左上区、左下区、右上区、右下区内任意两区发现肠鸣音且频率不小于3次/min,则提示肠鸣音恢复)及肛门自主排气(患者自述或家属证实)所需时间、护理满意度(自拟满意度调查表,掌握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内容包括护理措施、护理态度、护理效果等,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2.3 中医护理干预

(1)按摩:取足三里、支沟等穴位以大拇指按摩,每穴持续5min,待患者自觉酸胀、发热为宜,连续按摩腹部刺激骶2-4副交感神经,按摩时应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将双下肢屈曲,操作者立于患者右侧位,自下腹回盲部根据机体结肠走向按摩,顺时针环形按摩5-6次,力度由弱到强,速度由慢到快,每日2次;(2)针灸:取穴手三里、足三里、内关及三阴交,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皮肤后持针快速垂直刺入,提插捻转直至患者自觉酸胀后留针,约20min后拔出并将穴位按压片刻;(3)饮食:《本草纲目》记载萝卜有下大气之功效,对妇产科术后腹胀患者给予萝卜汤可起到行气通气、健胃消食等作用,将萝卜切成丝加水煮约20min,取汤每次饮用100-150ml,且萝卜汤对泌乳、哺乳及药物均无任何影响,安全性较高;(4)用药:将大黄、木香、陈皮、芒硝等能够增加肠张力、芳香开窍的中药材研碎后调糊,热敷于脐部(人体发育过程中脐部属于腹壁最后闭合部位,其具有最薄表面角质,在此敷料药物穿透吸收效果最好),温度约40℃为宜,敷药过程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注意保暖,待药物干结后取下并清洁脐部皮肤,若敷药过程中局部皮肤出现灼痛、红肿、溃烂等异常情况应停止用药并对症处理,若患者脐部皮肤完整性较差或出现感染应禁止使用药敷;(5)热敷:使用热水袋热敷腹部(50℃-60℃),热敷时应避开手术切口以免感染引发感染;(6)足浴:约45℃热水泡脚,水面应漫过足背,每天浸泡2-3次,每次浸泡10min,足浴时可配合足面及足底按摩,刺激胃、肠道及肛门反射区;(7)情志:中医理论将情绪分为喜、怒、悲、思、恐、忧、惊等七大类,根据患者实际心理情绪给予对应的中医情志护理,即使用一种情绪克制另一情绪,喜-恐、怒、悲,怒-喜,忧-喜,思-怒,悲-喜,恐-思,惊-悲。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由±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妇产科术后腹胀患者经不同护理措施后,研究组患者肠鸣音恢复及肛门自主排气所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而其对护理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注:*表示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表明[2],正常人体胃肠道内气体约150ml,妇产科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由于手术对机体造成一定创伤,以及术中暴露、麻醉等因素共同作用,患者术后12-24h胃肠蠕动消失,但术后48-72h即可恢复肠蠕动从而正常排气或排便,若术后72h仍未发生肛门自主排气则易引起腹胀,对患者身心健康均造成一定影响。

妇产科术后腹胀发生原因[3]:(1)术前:外科手术大多需术前禁食禁饮,但由于部分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因此无法获得充足禁食禁饮时间,术后机体内胃肠道中食物聚集腐败增加产气量,且妇产科患者大多为孕妇,日常食物多含有高蛋白、高热量,且由于宫缩疼痛患者易大声喊叫或屏气,增加腹胀发生率;(2)术中:肠管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致麻痹,胃肠蠕动缓慢发生腹胀,且麻醉药物可抑制副交感神经,肠管暂时性麻痹降低蠕动量发生腹胀;(3)术后:妇产科患者均为女性,本身情感较脆弱,术后由于疼痛或疾病增加抽泣、呻吟几率,从而使吞气量上升,且部分患者因疼痛排斥尽早活动或频繁使用止痛药均使胃肠蠕动降低发生腹胀。

妇产科术后腹胀影响效果[4]:(1)导致膈肌抬高影响呼吸作用;(2)压迫下腔静脉影响血流情况,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增加腹壁肌肉张力,使手术切口剧烈疼痛影响伤口愈合。提示妇产科患者术后积极给予干预措施缓解或消除腹胀是保障其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生活结构、周围环境、饮食习惯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妇产科手术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术后腹胀患者也随之增加,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祖国中医理论认为,妇产科手术损伤正气,易导致六腑转输不利、脾胃升降失常,从而产生腹胀,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妇产科术后腹胀患者给予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其腹胀情况,恢复肠鸣音及肛门自主排气功能[5]。本文研究可知,妇产科术后腹胀患者经常规护理后,其肠鸣音恢复及肛门自主排气时间均较长,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差,护理效果并不理想;经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肠鸣音恢复及肛门自主排气时间均显著减少,护理效果较为满意。

综上所述,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妇产科术后腹胀患者肠鸣音恢复及肛门自主排气所需时间,改善其腹胀临床表现,使患者获得满意疗效及预后,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灵芝,刘玲彦.术后腹胀、尿潴留的中医护理[J].河北中医,2012,30(6):634.

[2]路利和,路安和.外科手术后腹胀311例中医药治疗体会[J].新疆医学,2012,35(4)72-73.

[3]刘莉花,陈爱香.妇产科术后腹胀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理研究,2013,17(1):3.

[4]熊汉平.中医药治疗术后高度腹胀便秘10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7(16):2503-2504.

上一篇:现代民乐下一篇:知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