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产科论文

2024-05-29

临床护理路径产科论文(共12篇)

临床护理路径产科论文 篇1

随着卫生事业改革进一步深化, 传统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医疗护理模式改革在不断探索中。近年来, 临床护理路径逐步应用于临床, 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获得了患者的好评。我科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70例初产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正常无并发症初产妇140例, 均采取自然分娩方式。产妇年龄20~35 (28.3±8.6) 岁;妊娠37~41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2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孕周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制定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 其主要内容如下。 (1) 健康宣教:入院后首先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包括病区环境、住院规章制度、陪护及探视制度, 介绍主管医师及责任护士, 宣讲分娩及产褥期基本知识、母乳喂养知识等; (2) 心理辅导:由于初产妇对分娩过程产生恐惧心理, 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鼓励产妇顺利分娩; (3) 膳食要求:据不同产妇实际情况制定不同饮食标准, 满足产妇营养及热量; (4) 分娩前各项辅助检查:按医嘱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三大常规、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胎监等方面辅助检查, 以利于顺利分娩; (5) 分娩后必要的治疗、护理:新生儿早接触产妇皮肤、早吸吮, 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 (6) 介绍新生儿护理护理常识, 母乳喂养方法、乳头护理等; (7) 每天详细记录护理情况, 在实施过程中, 进一步了解产妇及家属意见, 对护理路径内容欠缺、不合理或不完善的方面, 及时报告护士长, 做出修正, 不断改进护理方法, 尽可能地满足产妇及家属要求。对照组按传统护理制度进行整体护理。

1.3 观测指标

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产妇及家属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 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为诊断明确的某种疾病制定的护理规划, 即护理计划, 是一种跨学科、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一种全新的护理工作模式[1]。与传统责任护理或整体护理模式不同, 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规划, 使患者了解护理计划及目标, 并对自己的护理计划提出要求, 使其不再茫然和被动, 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感及自我护理的意识和能力, 达到了最佳护理效果,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2]。

传统护理方法产妇住院费用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是产妇及家属缺乏相关知识, 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不够, 导致住院周期延长所致[3]。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护理人员根据产妇不同时期, 积极主动有计划地进行健康宣教, 使产妇及家属循序渐进地了解分娩及产褥期相关知识, 更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 (2) 根据产妇的心理、生理及个性特点, 进行心理疏导, 与产妇及家属充分交流, 使产妇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可减少或避免产后并发症发生, 促进产妇身体康复; (3) 更人性化、更全面、更科学的护理, 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水平, 降低医疗风险, 提高满意度。传统的护理健康宣教所涉及的内容比较肤浅, 针对性不强, 且基本按医师医嘱护理, 缺乏积极主动性, 护士做得不到位, 难以达到预期效果[4]。

总之, 临床护理路径规范了护理行为, 提高了工作效益, 使产妇获得了最佳护理服务, 有效地缩短了住院时间, 降低了医疗费用, 也节约了医疗成本, 提高了社会效益, 是我国今后护理工作改革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冯建波, 马微丰.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2010, 24 (11) :81.

[2]樊俊玲, 祁春英.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1, 29 (3) :229.

[3]赵晓敏, 阳爱云.论临床路径与其它护理模式的辩证关系[J].护理学杂志 (外科版) , 2006, 21 (2) :62-63.

[4]孙芳珍.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 2008, 5 (6) :73.

临床护理路径产科论文 篇2

【摘 要】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来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0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和糖尿病、肥胖、术后切口暴露时间、贫血等因素相关,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措施。本文100例患者接受治疗之一期愈合率为96%,最后都得到康复,患者以及家属对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需要接受针对性的护理以及治疗措施,从而降低其出现腹部气口脂肪液化的现象,保证患者的伤口能够得到愈合。

【关键词】 妇产科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治疗措施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作为妇产科术后腹部切口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和患者的病情、手术性质、医疗条件、医生操作技术存在直接的关系。在外科诊断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下,患者术后并发症预防措施也开始完善,较为严重的腹部切口并发症已经相对较少,但是,患者切口脂肪液化、裂开、感染、血肿等现象依然较为常见,这就导致其需要承受较大的精神负担。[1]为了能够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效果,现选择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来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0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总结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来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0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分布在21到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4岁,合并肥胖患者有27例、糖尿病患者有5例、贫血患者有23例。所有患者都满足切口脂肪液化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术后一周之内腹部切口出现局部皮下脂肪硬化、针眼渗透等现象,早期切口没有显著的红肿现象,并逐渐转变为脂肪也渗透,患者晚期可能出现面积较大的脂肪液渗透现象,其腹部脂肪厚度处在4到10cm之间,术后暴露的时间则为0.5h到1h之间,在常规细菌培养过程中结果显示为阳性。

1.2 方法

患者腹部切口治疗需要结合其实际症状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例如其切口若为不完全愈合,则需要拆除其表层缝线,使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进行冲洗,对其切口周边坏死的组织细胞进行清洗,保证其术后引流没有障碍。[2]若患者切口没有达到安全愈合,渗出液体,则需要拆除这些缝合线,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创口之后选择纱布进行包扎,吸除渗液。使用2mgα糜蛋白酶在切口处涂抹,使用蝶形胶布对患者切口进行固定,消除干净其切口周边的死腔,并在3到5d之后换药,使用红外线来对患者切口进行照射,2次/d,每次时间为15min,直到患者切口实现愈合。[3]患者也可以使用超短波电疗技术,挤出其皮下液化形成的油状物,在其表层覆盖相应的敷料,出现切口裂开现象时,需要在其脂肪液化部位扩开切口,清除干净无生机脂肪组织,当患者出现出血现象是,可以对其进行压迫止血处理,并在其切口内放置纱布进行引流,覆盖敷料之后对其实施短波治疗,控制1次/d,每次15min,并对患者切口愈合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记录。结果

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和糖尿病、肥胖、术后切口暴露时间、贫血等因素相关,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措施。本文100例患者接受治疗之一期愈合率为96%,最后都得到康复,患者以及家属对临床疗效较为满意。讨论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表示患者切口周边脂肪细胞遭到损伤之后出现坏死、破裂、液化的现象。[4]当患者脂肪细胞崩解之后出现的脂肪酸受到刺激,会让其周边组织出现炎症,即使和切口感染存在显著的区别,但是,切口脂肪液化也会从根本上增加患者的切口出现感染的可能性,导致其切口愈合时间延长,加大患者的经济负担、精神负担。很多临床资料显示,肥胖、术后使用高频电刀错误、糖尿病、缝合技术、切口保护错误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其腹部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现象。[5]该种现象一般出现在患者术后3――7d之内,患者无明显症状,但是,在换药过程中会渗出淡黄色液体,切口进行拆线时表面得到良好的愈合,在拆线之后遇到切口开裂的状况,患者一般不会出现疼痛、发热的现象,白细胞没有显著的增加。

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要能够接受积极的护理干预,首先是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患者因为对疾病不够了解,从而可能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护理工作人员要能够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疾病的实际发展以及转归,让他们对疾病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加以了解,帮助他们树立疾病治愈的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而且,愉快轻松的心情、积极良好的情绪也能够保证患者疾病实现转归。

还要对患者的切口进行护理,对于接受物理治疗的患者,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对患者创口加以处理,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切口实现愈合。可以通过微波切口来加速患者局部血液的循环,保证组织进一步生长,还能够促进渗出物的吸收、消退水肿。[6]使用微波治疗仪对准患者切口,控制距离在50cm左右,照射时间控制为0.5h左右,以患者感受到温热为标准,治疗频次为2次/d,在实际治疗 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反应,避免出现烫伤现象。

最后,还要能够引导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掌握咳嗽、翻身、大便过程中的动作要领,提升她们学会保护切口,观察其切口的变化,包括温度、颜色、硬结变化渗出液、张力等情况,当其出现异常现象时,要能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对其进行每日换药护理。总之,妇产科手术患者需要接受针对性的护理以及治疗措施,从而降低其出现腹部气口脂肪液化的现象,保证患者的伤口能够得到愈合。

参考文献

临床护理路径产科论文 篇3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的23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本次教学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115,予以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115,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护理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值得临床广泛使用和积极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应用效果;临床护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131-02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患者及其家属在住院期间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也提出了更多要求,特别是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更高。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临床新推广的一种全新护理模式和理念,其主要以患者为中心实施护理,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对其认可和关注度比较高[1]。本文选取23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本次教学研究对象,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的230例婦产科患者作为本次教学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115)和实验组(n=115),患者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7.5±1.5)岁;其中自然分娩120例,选择性剖宫产60例;子宫肌瘤20例,宫颈糜烂14例,卵巢肿瘤16例;2组患者基本资料予以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实际的教学研究中,将此次纳入的所有教学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如下:①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流程:对患者基本情况和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合理分析,选取妇产科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若干名组成护理小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从临床治疗、术后护理、产妇和新生儿护理、产后康复等方面制定临床护理路径专业流程,以便后期工作顺利开展和总结相关经验。另外,还要为患者制定康复护理手册等。②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实施:医护人员尤其是责任护士一定要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制定的措施为患者进行护理。轮流安排一名经验充足的护士就产前基本常识和相关注意事项向产妇进行讲解,同时将自身护理常识告知产妇。帮助产妇完成各项妇产辅助检查,对产前尿检、血检以及心电图检查时间等要合理安排。及时与产妇进行沟通,增强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对产妇提出的相关问题要及时回答,尽可能缓解患者产前焦虑不安情绪。保持产前良好就医环境,产后及时将母乳喂养知识和母婴喂养技巧告知产妇及其家属。③明确医护人员责任使命:妇产科医护人员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密切观察孕产妇实际情况。在进行临床路径期间应该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切不可因工作性质重复、枯燥而产生粗心、忽视等心理,减少护患纠纷。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该密切观察孕产妇及其术后临床症状、生命体征等指标,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向主治医生反馈,严格遵照医嘱调整护理方案。明确实施的临床护理项目和具体内容,同时记录好患者后期反馈信息,以便为日后统计分析提供有利凭证。

1.3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4.0软件,计量资料以( )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x2检验,如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护理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临床实行的一种新型全面的护理模式,其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的针对性护理方案。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护理路径的规定内容进行护理,效果良好[2]。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之后,任何班次的护理人员都能明确当天的护理任务和流程,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医嘱以及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及时将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系统评价,以便更正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案[3]。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还要对患者恢复情况和恢复指标进行记录,以便帮助患者充分了解治疗进展,提高其健康基础知识,明确病情恢复情况,提高治愈的信心和治疗依从性,减轻临床开展护理工作的负担,并使其充分意识到自我护理的重要性。最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此外,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之后,可以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和标准化,增强医院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团队合作,协调医护人员、医院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关系。确保护理中相关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减少其他不必要的项目,节约资源,保障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措施的连续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4-5]。

在本组研究中,对照组接受的是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的是临床护理路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护理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值得临床广泛使用和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丽萍.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58-59.

[2]张瑞永.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12,34(12):1901-1902.

[3]薛旭鸽.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4):739-741,742.

[4]邢孟琴.探讨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的措施和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4,(7):248-249.

临床护理路径表在产科的应用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7年8月—2007年12月入院、自然分娩的正常初产妇200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采用路径表进行护理、记录, 对照组应用传统的记录方法进行护理、记录。两组产妇一般状况相似, 无产后出血、无妊娠并发症, 研究组平均孕周为39.2周±2.5周, 住院时间3.88 d±0.65 d, 对照组平均孕周为39.25周±2.4周, 住院时间3.85 d±0.68 d, 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制订路径表

包括孕产妇服务路径、新生儿服务路径、正常分娩产妇服务路径、剖宫产产妇服务路径。为了保证路径表的科学性、实用性, 路径表的制订有着较为规范的程序。先了解病人需求→查阅资料、请教专家 (循证) →制订路径表→在应用中征求意见, 不断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 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路径的合理性、内容的实用性。

1.2.2 路径表的内容

路径表以住院天数为纵轴, 护理内容为横轴, 护理内容以提纲式表示, 包括入院指导、入院须知、检查、用药、饮食、康复、保健、新生儿护理、出院宣教等。

1.2.3 具体的实施方法

入选研究组者, 入院时夹一份路径表在产妇床边。护士每班根据路径表的提示, 按照整体护理的程序进行评估、教育指导、评价。教育指导后在相应栏内蓝笔打“√”, 下一班进行评价, 若未掌握再给予教育指导, 并在相应栏内蓝笔打“√”, 若已掌握, 则用红笔打“√”。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记录方式。比较两组所花费的平均书写时间, 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u 检验。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临床路径是由临床路径发展小组内的一组成员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订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 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 让病人从住院到出院都按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理[1]。临床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为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护理路径通过设定路径表实施护理, 使每个孕产妇在住院期间得到全面相同的护理, 达到护理优质化的目标, 使护理人员有章可循, 增加了其工作的主动性、计划性、标准性。如有变异则按变异护理、记录, 不属本文研究范围。

临床护理路径在实施过程中, 护理人员无时无刻不在应用整体护理的核心——护理程序进行护理, 她们不断地评估、教育指导、评价, 形成了自然、自觉、主动的过程, 加强了护患沟通、密切了护患关系, 体现了以人为本, 促进了整体护理的深化。

路径表的应用节省了护理记录时间, 使护理工作更便捷、效率更高。从表1可见, 研究组的护理记录书写时间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 (P<0.05) 。流程化的表格设计, 使护理记录简单易行, 在路径表的记录中, 用打“√”的形式记录, 护理记录不用每次书写, 缩短了记录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路径表的使用, 使得对护理质量的评价变得容易, 提高了护理效率, 保证了护理质量。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主要通过路径表的使用, 可以提高护理效率, 促进整体护理的深化, 增加护理工作的主动性、计划性、标准性、规范性, 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工作模式。临床护理路径表的记录能否取代传统的记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Graybeal KB, Gheen M, Mckenna B, et al.clinical pathway develop-ment:The overlake model[J].Nursing Management, 1993, 24 (4) :42-45.

临床护理路径产科论文 篇5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2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规范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护理行为,为病人更好的服务,我科实施了的中医护理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提高了护理人员学习中医知识和使用中医的积极性,强化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具体开展工作总结如下:

中医适宜技术开展情况

在开展中医护理方案中,体现了中医特色优势,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操作简便易行,直观安全,收费低,2016年我科共实施了中医适宜技术;神灯理疗

健康宣教

对符合中医护理方案的病种基本上按照方案内容去具体实施健康宣教,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应用的主要辩证方法有:药物治疗,饮食指导,情志护理,康复指导,运动指导。

护理效果评价

对符合中医护理方案的病种均能够进行相应的护理效果评价及护理依从性和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对本护理方案的实用性进行全面的护理效果评价。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持,护理效果评价是由责任护士的主观认识感受来进行评价,造成评价标准不一致。

总体病人量少,中医适宜技术工作量少,中医技术操作和患者沟通不到位。

医生不重视中医护理操作,医嘱少。中医适宜技术操作少,穴位定位不准确

产科临床优质护理的体会探析 篇6

关键词:产科;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5-106-01

目前,不少年轻孕产妇缺乏足够的产科健康护理知识,为其自身健康以及新生儿生命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此,笔者所在科室在对其加强健康知识培训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有所提高,护理人员由此树立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护理措施

1.1 服务理念的转变

首先应组织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指导,转变其护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并对优质护理服务有更全面、正确的理解,从而对其内涵与意义有深刻理解,进而对优质护理服务方向更为明确,使其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有效提高自身积极主动性。

1.2 明确岗位职责,健全护理管理制度

应对各部分岗位职责加以明确,同时制定合理高效的护理管理制度并不断予以完善,组织全员护理人员对《护理告知程序》、《护理应急预案》、《护理工作流程》、《护理核心制度》以及《文明用语手册》等内容进行学习和掌握,同时对护理岗位的质量考核标准予以明确修订,对各部分的质量控制予以充分关注,同时公示各项服务项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应组建质控小组,随机抽查各项护理服务质量,并及时反馈抽查结果,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及时改正。

1.3 强化组织护理工作人员接受专科培训

每周应组织开展2次或多次专科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抽查提问,内容涵盖护理工作流程、核心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技术操作规程以及告知程序等。应采用各种有利措施在日常工作中广泛开展专科知识培训,例如多媒体、录像、幻灯片以及互联网等。培训知识涉及母乳喂养的技巧与注意事项、会阴部的有效护理以及新生儿抢救复苏等。

1.4 专科护理服务

导乐陪伴分娩;在母婴床旁实施护理服务,为新生儿实施抚触、沐浴以及预防接种,同时展开健康宣教,并引导产妇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开展便民服务,为孕妇提供热水与可口饭菜、米汤、红糖水以及婴儿奶粉等;组织孕妇学习分娩相关知识,并定期开展门诊培训;对产妇实施出院指导,同时设置电话热线咨询,并定期实施电话随访,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确切了解产妇恢复情况。

1.5 在产科护理过程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

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产科传统护理模式得以改变。产妇自入院接诊时起,到出院时至,护理人员的各种行为以及措施均应在此全过程中体现出优质护理服务,应为产科患者营造出安静、温馨、和谐的医院与病房环境。(1)入院时,医护人员首先应评估其实际情况,例如是否存在宫缩或者其他较为特殊的情况,负责接诊的医护人员应将入院应注意事项、医院环境、主任医师以和责任护士、分娩前应准备事宜等向产妇作详细介绍;(2)分娩之前,助产人员应交待产妇相关注意事项,例如宫缩时产妇应注意事项,分娩过程中的用力方法等,并就分娩过程向产妇作详细讲解,同时应选择一些轻松话题与产妇进行交流,吸引其注意力,从而有效缓解其紧张情绪,有利于缓解疼痛。还可辅以轻柔舒缓的音乐、对产妇腹部进行轻抚,使腹压增高,从而有利于顺利娩出胎儿,减少疼痛。(3)产妇成功分娩后,护理工作人员应在家属配合下对产后生活予以悉心照顾与护理,并向产妇一一告知产后所服用的药物效果、各项检查目的以及在恢复过程中的宜忌等。对待产妇及其家属提出的睡眠时的体位保持、恶露处理措施等各类问题,护理人员应保持耐心和温和的态度,给出尽可能详尽的解答,若超出护理人员所知的范畴,则应及时向临床医师及其他人员或部门咨询后向产妇及其家属反馈。在产妇产后恢复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指导其合理饮食、适度活动锻炼,并宣讲产后保健知识以及身体恢复等。帮助产妇准备婴儿需用物品,并协助其进行早吸吮,有利于母婴感情的进一步强化,此外还应向产妇宣讲育儿、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并帮助其全面、熟练掌握。(4)出院后,应督促责任护士对其实施定期电话随访,对出院后产妇身心健康状况予以切实了解,并为之提供健康咨询,告知其婴儿的预防接种、哺育知识、辅食添加时机以及其他应注意事项等,由此让产妇每时每刻都能够感觉到来自医护人员浓浓的温情与关怀,从而使产妇和产妇家属不断提高对医院的信任度。

2 产科临床优质护理的效果

2.1 在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下,患者满意度普遍提高

本院就医患关系展开了问卷调查来了解患者满意度,其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道德素质、专业素养、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文明用语、岗位责任心、微笑服务等多个方面,涉及群体为本院所有护理工作人员,调查表明与往年相比,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且呈不断攀升的趋势。

2.2 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本院产科以及护理部成立了质控小组,对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随机抽查考核,结果表明与其他科室相比,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产科护理质量显著升高,基本未出现有关于护理问题的投诉,护理工作人员也由此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又进一步推动了护理工作的良好开展。

3 小结

3.1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从大的层面来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为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而从小的方面来看,则有利于促进护理工作人员积极学习护理业务知识,树立良好的护理服务意识,并为诊治临床疾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 通过母婴床旁护理的良好开展,婴儿父母均可在此操作过程中直接受到护理教育和熏陶,从而在住院过程中实现如何照顾婴儿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顺利习得。与此同时,此种护理模式也有效防止了发生护理缺陷以及出现交叉感染现象,并使产妇和家属对错抱婴儿的担心得以消除,从而更加信任护理人员,无形中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3.3 通过在产科首次试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得以在其他科室中顺利推广,继而形成良性竞争,各科室医护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专业技能以及沟通技巧,最终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黄萍.幸福指数在产科优质护理中的体现[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09(23):1837,1839.

[2] 蔡国华,柳家梅,杨林等.产科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6):148-149.

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2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产妇160名纳入研究,根据产妇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各80名,所有产妇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28.4岁;经产妇10名,初产妇70名;孕周36~42周,平均38.8周;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血量均不超过400 ml。观察组年龄21~37岁,平均28.6岁;经产妇11名,初产妇69名;孕周36~41周,平均38.6周;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血量均不超过400 ml。两组产妇的年龄、妊娠周数以及分娩次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对症护理,在产妇的产褥期进行常规的观察。观察组则在治疗期间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首先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在护理工作中对产妇进行产褥期的密切观察,为产妇做好个人卫生,保持产妇的病房清洁[3],监控产妇的睡眠和饮食状况,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和相关检查,临床护理路径表制作要结合产妇的住院线索,对产妇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和记录,结合产妇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处理[4]。对比两组产妇的相关治疗指标,包括产妇的住院时长、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和不满意,统计分析满意产妇的百分比。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住院时长(4.38±0.67)d短于对照组的(6.23±1.01)d;观察组产妇的住院费用(2825.9±65.7)元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518.2±86.2)元;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97.5%(7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85.0%(68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产妇接受治疗过程中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为产妇提供相应的标准化和程序化的护理服务,能够促进各个科室部门间的沟通和联系,从而促进医疗氛围的和谐[5]。避免在此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医患纠纷,要尽可能减少护理服务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从而减少消耗性的中间环节,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让处于产褥期的产妇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妇产科产妇的治疗中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相关治疗指标,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妇产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究在产科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接受治疗的产科产妇160名,根据产妇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则在治疗期间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相关治疗指标,包括产妇的住院时长、住院费用以及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长(4.38±0.67)d短于对照组的(6.23±1.01)d;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2825.9±65.7)元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518.2±86.2)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产妇的治疗中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相关治疗指标,提升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妇产科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妇产科,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王妤,王晓冰,梁泳怡,等.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0):1847-1849.

[2]庄代红,陆明凤,余明珠,等.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妇产科带教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11):1924-1926.

[3]唐玉萍.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编辑部.《临床心身疾病》杂志学术研讨会综合刊[C].河南:《临床心身疾病杂志》杂志社,2014:1.

[4]樊雅静,黄翠琴,韩微,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22):32-34.

[5]蒋艳云,康省.临床护理路径在初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2):1431-1433.

临床护理路径产科论文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120例, 年龄24~35岁, 妊娠38~42孕周, 均为初产妇, 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 无产程延长, 出血量在分娩2h内<400m L。同时排除分娩后乳腺炎、发热的产妇。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两组在年龄、孕周、初次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应用三盲方法, 即接受何种护理方式观察组和对照组并不知情;对实验对象分组相关课题实施人员不知情;对资料的分组数据处理人员不知情。由妇产科主任和护士长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操作和理论培训, 组织参加的研究医护人员进行学习, 参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医护人员由课题负责人随机分配, 对所护理的对象属何组并不告知。观察组依据“产褥期临床护量路径表”做参照, 并依据医院情况进行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制定, 内容包括:产褥观察、医疗措施、照顾、实验室检查、睡眠、饮食、清洁、产妇满意义、健康教育共计9个指标。护理人员按着此表严格进行护理, 以观察指标为纵轴, 产褥天数为横组, 采取打勾, 涂色的形式进行记录, 照顾需按时有效提供。对照组采用产褥传统的观察表开展护理。

1.3 疗效评估

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及日常护理记录的汇总, 以平均住院日、医疗护理质量、平均住院费用、产妇满意度等为主要评判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用χ—±s表示, 计量数据行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数据处理及汇总后的结果为, 观察组的住院天数为 (3.47±1.56) d, 明显低于对照组 (6.75±3.13) d;观察组住院费用为 (2289.4±517.9) 元, 明显低于对照组 (2578.2±447.1) 元;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 (99.84±1.35) %, 明显高于对照组 (92.2±4.0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医护人员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3.1 临床护理路径的长远效果及优势

①实施优势:可以选择最适合患者的照顾模式;使不必要的浪费降低;医务人员对所担负角色明确;能对患者及家属接受的照顾预期;可界定标准检查项目的住院天数;利于对临床数据系统的掌握;利于评价。②长远效果:使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增加;对临床结果可改善和测量;促进记录文件的整合;持续以患者的角度出发对护理品质进行改善;对住院天数可有效控制和管理;降低再入院比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使用;降低再入院和并发症发生的比例;提高工作人员满意度;降低平均住院成本。

3.2 在正常产褥期妇女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可行性

自1950年临床路径起源以来, 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实践, 临床理论已形成较完善的体系。从即往的生理角度模式向社会、精神和心理感受模式转换, 充分体现了围生期的保健工作与家庭及社会的密切相关性[2]。对以往护理被动观察生理指标的理念, 改为主动诊查, 按项目询问, 提高了异常被发现的可能性, 项目较为完善, 标准相对统一, 防止护理人员因水平差异或工作责任心差异导致的遗漏项目。无设备购置、特殊仪器和成本支出, 在各级医院对工作人员行专门培训后即可推广实施。在临床护理路径记录表中打色涂色的形式也较简单易行, 使记录的时间缩短, 工作效率提高, 护理质量得到保障。

3.3 在正常产褥期妇女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是为了提高卫生资源使用率和适应新医学模式的转变。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在正常产褥期妇女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 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护理模式, 证明了在正常产褥期妇女临床护理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的有效性, 同时并未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3.4 临床护理路径实施中与医务人员满意度的相关性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患者满意度和医务人员满意度有密切相关性, 医务人员较低的满意度可能使对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满意度降低, 影响到服务质量, 医疗服务效益低下, 医疗服务产出低等情况, 进而对医疗服务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受到影响[3]。本次研究两组工作人员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明经过专业培训后, 在对护理结果的影响方面, 医务人员的因素已降到最低。护理路径使护理活动标准化和程序化, 可使护士向主动护理概念转变, 培养了其工作的自律性、自主性, 同时也增强了成就感。健康教育和护理在护理路径程序的指导下进行, 可使护理项目避免发生遗露, 使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加强, 使护理计划的有效实施得以保障。另外通过护患间教学实践, 可使产妇对护士细致的关怀真切感染, 改善了传统紧张的医患关系, 促进工作顺利开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医疗和护理模式均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整体的、综合的、跨学科的医疗护理工作模式, 是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 在住院期间, 以时间为横轴, 以入院检查、指导、治疗、用药、护理、出院计划、技能指导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 对日程计划表进行制定, 详细描述说明并记录何时应用哪项检查, 护理和治疗及何时可出院等。患者也可对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直接了解, 在护理过程中主动参与, 使自我护理能力和意识加强, 以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可依据每日标准的护理计划, 在产妇住院期间行表格和工作路线图的设置, 利用此路径可使产妇分娩、待产、产褥期过程中的健康需求得到满足。

综上, 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临床护理路径为一种新的工作模式, 通过在妇产科的制定和实施使规范了护理和诊疗行为, 使医护人员达成共识, 对医疗护理工作起到协调和指导作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使产妇对每日医护的内容和进展明确了解, 以积极主动配各医护, 进而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 同是使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提高, 故在妇产科护理中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旭茹, 陈伟月, 孔肇英, 等.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全程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院, 2007, 7 (8) :116-118.

[2]陈桂娥.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 (18) :3519-3520.

临床护理路径产科论文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92例妇产科患者临床资料, 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 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例数均为46例。研究组年龄在21~39岁, 平均年龄为 (35.33±5.55) 岁。对照组年龄在22~38岁, 平均年龄为 (36.44±2.44)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 差异不显著, 无统计意义, 对比P>0.05。

1.2 方法

1.2.1 建立临床护理路径:

在临床护理中, 首先全面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 针对患者情况, 实施针对性的护理路径。同时, 护理人员进行查阅文献资料, 并参照学术界成熟的医疗护理常规方法及执行标准, 为患者提供临床护理路径表, 最后由护理小组对护理效果做出评价, 并通过执行者签名等。

1.2.2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1) 成立临床护理小组。由于妇产科患者身体状况比较特殊, 对护理要求比较高, 为了保证安全护理的顺利进行, 应该完善妇产科护理规章制度, 实施有效的全过程护理, 积极消除各种护理问题。同时, 经过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护理技能培训, 成立专业的临床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主管医师以及责任护士组成, 制定相应的护理评价指标, 参考临床护理路径质量考核表对护理效果做出考核。 (2) 入院介绍:在妇产科患者住院的第1天, 护理人员为患者安置病房, 并介绍住院环境, 由责任医师与护士进行评估妇产科安全措施, 对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目的以及注意事项等, 由护理小组长在1 d内制定护理计划, 并在护理路径上签名。全程陪伴妇产科患者进行检查, 如患者出现特殊情况, 可考虑开通检查绿色通道进行优先检查。同时, 指导患者配合心电图血尿常规等检查。 (3) 心理疏导护理。妇产科患者大多会存在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 并合并其他疾病, 导致护理中潜在各种问题。因此, 在妇产科护理中, 应该定制个性化的护理问题衡量记录表。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 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 以亲切的态度与患者交流, 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加强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配合程度等。在临床护理护理期间, 责任医师与护士为患者提供治疗与护理, 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联系, 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等。 (3) 健康教育。在护理期间, 观察患者饮食、服药以及日常生活情况, 开展针对性、个体化的健康教育, 为患者讲解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医学常识, 提高患者对妇产科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同时, 护理人员可组织其参加各项健康教育活动, 完成所有项目后, 护理人员在相应的表内打“√”并签名。 (4) 出院前:在患者出院前, 责任医师与护士应该实施科学的出院指导, 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运动、休息等方案, 进行记录患者住院时间, 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疾病知识知晓率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资料进行分析, 研究中的计数资料给予χ2检验, 而计量资料则给予t检验, 以P<0.05为标准, 表示组间差异明显,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程度、疾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知识知晓率、满意率对比, 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在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因为在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使护理流程更加标准[2]。责任医师与护士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与需求, 不断调整护理计划, 并定期评价护理效果, 进行考核质量控制标准, 有利于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增强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配合程度, 从而缩短了住院时间, 减少住院费用等。妇产科护理学比较讲究实践性[3], 涉及到各种学科专业, 直接关系到孕产妇的身心健康。在临床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有利于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4], 可缓解患者消极的不良情绪, 增强其对护理与治疗的依从性等。同时, 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患者医学常识及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 从而改善患者疾病预后情况。通过建立专业的临床护理小组, 可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采取及时的护理方案解决护理问题, 从而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 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促进医院护理水平等。

本研究实施的临床护理路径项目完全符合国家所倡导的观念[5], 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购置和成本支出, 经过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护理技能培训, 即可获取满意的护理成效。通过以上研究表明,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程度、疾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在妇产科症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满意率, 促进护理水平。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92例妇产科患者临床资料, 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 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例数均为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程度、疾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 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 提高护理满意程度,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妇产科,护理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卫兵.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23 (12) :172-173.

[2]杨文新.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23 (14) :29-30.

[3]钟慧卿, 陈艳芳, 尤洁芳.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6 (22) :72-73.

[4]吕霞.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效果[J].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3, 19 (26) :141-142.

临床护理路径产科论文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科实习护生48人作为对照组, 50人作为观察组。两组护生在性别、年龄、学制、实习时间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均由我科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大专及以上学历, 工作5年以上的带教老师进行带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带教, 护生由护士长指定带教老师, 采取跟班制, 带教老师根据临床情况进行随机教学, 出科时进行综合考核 (专科理论成绩占40%, 专科操作成绩占40%, 护理病历书写与健康宣教占20%) , 并调查护生对临床带教工作的满意度, 包括实习方法、实习内容、实习效果和带教老师四方面。

1.2.2 观察组

采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进行带教, 由护士长安排临床带教老师, 临床带教老师根据设计好的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进行带教, 出科时综合考核及对临床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与对照组相同。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包括时间、学习内容、效果评价等, 具体安排如下。 (1) 第1周第1天:科室环境及科室文化、专科制度、实习要求、各班次工作内容;第2~3天:入院患者接待 (入院评估、入院宣教) 、常规检查及标本采集方法;第4天:骨盆外测量、听胎心、肛门指检, 利用胎心监护评估胎儿健康的技术;第5~6天:产妇及新生儿的基础护理 (晨、晚间护理、会阴擦洗、新生儿脐部护理、卧床患者更换床单) ;第7天:周讲评, 总结一周的学习内容, 为学生答疑解惑。 (2) 第2周第1~3天:剖宫产产妇术前护理常规、术前健康教育、术前皮肤准备、配血、术前抗生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第4~6天:输液、吸氧、导尿、备血、灌肠、配血、皮试、铺床、更换床单等基本操作;第7天:周讲评周讲评, 剖宫产产妇的护理查房。 (3) 第3周第1天:剖宫产产妇术后监测方法、术后护理常规、术后健康教育及注意事项;第2~4天:新生儿母乳喂养的指导, 新生儿的脐部护理、沐浴、抚触;第5~6天:新生儿听力筛查与疾病筛查的技术、卡介苗与乙肝疫苗的接种;第7天:周讲评。 (4) 第4周第1~3天: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产程观察及产程护理;第4~5天:产妇出院健康教育、书写产科护理查房病例一份;第6~7天:理论考核, 操作考核, 出科小结。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出科综合成绩比较, 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P值均<0.01

2.2 两组护生学习满意率比较, 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P值均<0.01

3 讨论

CP要求教师每天根据教学计划单的安排有目的、有计划、有时间性、循序渐进地进行带教, 有目标的带教增加了教师的责任感, 教学目标的明确, 避免了教与学的盲目性[3]。产科临床护理任务繁重, 带教老师边工作边讲解实习内容, 对工作效率和带教质量均可造成不良影响, 将教学内容程序化后, 带教老师明确了具体时间该讲解、示范的内容及应采取的带教方式。避免了传统带教模式下实习内容的局限、重复、缺乏系统性等弊端。规范了临床带教行为, 提高了带教质量。同时也避免了因工作繁忙出现的带教内容的遗漏或疏忽。提高了护生对产科带教的满意度。产科知识涉及面广, 服务对象特殊, 经常涉及患者的隐私, 患者常不愿意让护生围观学习或者进行操作练习, 为了更好地完成临床教学内容, 带教老师带领护生积极开展调研及病案讨论, 上网搜索资料, 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产科护理实习生 (简称护生) 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找出适合产科临床带教的教学路径模式, 提高实习质量, 提升护生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方法 将产科护生按入科时间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50人, 对照组48人。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带教,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结果 实验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及带教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对产科护生实施临床路径带教可明确教学目标、规范教学流程, 提高产科护生的临床教学质量, 是一种积极的临床教学模式。

关键词:临床路径,产科,护生,临床教学

参考文献

[1]林梅珍.临床路径应用于内分泌科临床教学的探讨[J].当代护士, 2012, 8 (4) :160.

[2]黎芬芬, 赵雪莲, 陈艳玲.促进临床教学中教与学和谐发展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 2006, 6 (2) :16.

妇产科护理风险评估临床分析 篇11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安全风险;风险评估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73-01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质、实践性质强的科学,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才能在这个风险极高的特殊科室工作下去。科学地从防范角度处理在护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可以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地保证患者的安全。本文通过回顾性调查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做出系统性的评价,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以便有效的针对相应问题做出正确的处理方式,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100例孕产妇,对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患者年龄20到35周岁,心理健康且精神无异常。

1.2 研究方法 通过与患者座谈形式沟通,让患者对于此次就医期间护理工作做出评价,然后提出在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同时对于相应的护理人员也进行沟通,对于提出做遇到问题,最后加以归纳总结,从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与发生的频次做出风险评估。

2 结 果

2.1 调查结果 通过与在我院治疗的100例孕产妇以及相应护理人员的座谈调查,对于妇产科护理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加以总结归纳,其中最多的是①护患缺乏沟通,占总数的36%,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多。在与患者交往中,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冷漠,出现问题不主动与患者交流就易于出现护理质量缺陷而产生纠纷。如术前未嘱其禁食而造成麻醉后误吸;为了执行“发药到口”制度,命令病人立即服药;各项费用未能及时耐心解释等等。②病人因素占发生次数的比例为28%,对于孕妇及家属来说,妊娠分娩是安全的,一些孕妇在待产期间,对医院规章制度不遵守,不配合,私自离院外出或者请假不能按时返回。如一待产妇擅自回家吃饭,回家后由于情绪激动,引发新生儿窒息,虽然产妇及新生儿抢救成功,但增加了产妇的痛苦及经济负担。③护理技术不过关也是造成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占总数的17%,由于护理水平低下、经验不足、协作技能不高,给病人的安全造成危害;例如在高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监护过程中,若重症监护失误,值班护士对血压的监护不到位,对病人的病情判断不正确,可使产妇发生子痫。④配套设备的不完善也是造成安全风险的因素之一,占总数的11%,因医疗设备种类不全、性能不良、规格不配套造成的安全风险。例如抢救新生儿窒息用的喉镜,在紧急情况下,很容易发生灯不亮,延误抢救时间。⑤药物性因素占总数的5%,用药不当、药物配伍不当,都可能给病人造成不安全的因素。例如缩宫素有其严格的适应症,错误使用就会引发严重的不安全因素。⑥管理因素造成安全风险占总數的3%,由于职业道德安全教育薄弱,致使规章制度不能顺利落实,造成安全风险。

2.2 风险评估结果 通过对回顾数据的系统分析,得出妇产科护理中安全风险的等级评估,具体如下,①护患缺乏沟通为一级风险管理。②病人因素与护理技术因素列为二级风险管理。③配套设备和药物性因素列为三级风险管理。④管理因素列为四级风险管理。

3 讨 论

妇产科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这就要求妇产科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达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要求。

通过评估结果显示,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因素最主要的是护患的沟通(风险等级为一级),次之为病人自身的因素、护理方式不当和护士的护理技术不过硬(风险等级为二级),再次之为配套设备的不完善和药物性因素导致安全风险的发生(风险等级为三级),最后导致安全风险发生的因素是管理因素(风险等级为四级)。因此护士工作者再以后的工作中应按以上顺序完善自己、完善工作。

作为妇产护理工作者,在实际平作中,为了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须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消除由于语言不当造成的误解,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全体医务人员应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将妇产科高风险的环节归类,人人掌握防范;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疏导,防患于未然,营造和谐的护理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 邓坊非.医疗护理隐患自查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护理研究,2000,14(4):174.

临床护理路径产科论文 篇12

1 产后CNP在我院产科病房的应用

1.1 成立产后CNP小组

由病区医生、护士长、主管护师及多名临床护士构成, 自制了产后CNP表对相应的产科护士进行培训, 并通过问卷形式分析培训结果。

1.2 选择对象

选择产科合并症少及其他干扰少的患者, 选取2008年4月至10月的年龄35岁以下初产妇1 200例 (其新生儿无病理情况) ,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0例, 实验组中顺娩352例, 剖宫娩248例;对照组中顺娩357例, 剖宫娩243例。

1.3 表格制定

根据我院产后病房实际情况制定出产后CNP表, 分为顺娩CNP、剖宫娩CNP表和母乳喂养宣教及新生儿CNP表3种, 均以时间为横轴包括分娩日、产后 (术后) 1 d、产后 (术后) 2 d、产后 (术后) 3 d、术后4 d, 具体包括医护患协同的相应护理项目 (表1~3) , 同时在新生儿这部分制定了专门配合新生儿CNP的表格式“新生儿护理记录单”, 由经过培训的产科护士规范化统一操作, 提供高效持续的护理, 避免了因年资不同经验不同而造成的操作差异。

2 结果及效果评价

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有效性评价:我院产科为了解医护人员对CNP的知晓情况设计了问卷调查, 包括路径的内容和实施规范及重点, 对所有培训成员发放问卷, 回收率100%, 有效率100%, 大家对培训内容均能掌握。同时, 也发问卷给病人, 内容为CNP表的优点和重点内容, 能否理解愿不愿意配合, 回收率100%, 65%的患者理解并愿意参与, 25%大致能理解可以试试, 10%左右的患者不太能理解认为没有意义。通过实验结束后4个月内电话回访, 统计出患者奶胀率下降了4%, 纯母乳喂养率上升了5%, 护理质量满意度提高了7%。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方面均有显著差异。详见表4。

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4 讨 论

CNP是一个全新的高效的护理工作方法和流程, 它可以通过既定的标准化流程规范操作, 对护理问题进行正确评估, 加强护患沟通, 构筑了护士的主动服务平台:通过表1~3可以看出每天工作的工作重点内容随病情发展的阶段不同而不同, 护理人员必须根据CNP的内容和图示工作, 优化流程简化记录, 表格式记录减轻了工作量节省了护理记录时间, 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 把护士还给病人”。护士必须每天评估产妇的状态, 制定护理措施及评价效果。当病情出现变异时及时汇报处理, 培养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与自律性, 护理工作不再盲目执行医嘱, 被动观察病情, 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护理。同时, 患者了解了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 主动参与到护理过程, 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 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模式, 增强产妇的自理能力, 同时护士在执行母乳喂养宣教路径时言传身教, 帮助产妇完成母亲角色的转换。

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医疗费用:表4可以看出CNP作为护理管理新模式, 溶入了成效管理的概念, 将“尽早康复”和“尽可能少的医疗费用”列为对患者实施最佳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所有医护人员和产妇均遵循CNP的程序为实现预期目标而共同努力。护理人员能主动以产妇为中心, 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出院天数, 和谐了医护患关系。

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率及服务满意度:CNP要求护士必须按当天CNP的内容进行健康教育, 详细讲述有关产妇应掌握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并进行效果评价, 即使有护士轮班或年资经验的差别也可维持同样的护理质量[3]。同时CNP有产妇的护理目标, 产妇主动配合护理工作增加了母乳喂养知识, 满足了产妇的健康需求, 达到最佳的效果。CNP的实施为循证护理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数据, 两者相辅相成, 它要求护理小组所有成员的协调配合, 对加强团队合作和质量管理均有积极的意义。

5 结 论

作为护理管理的新模式, 通过制订和实施CNP使医护人员达成共识, 规范了诊疗和护理行为, 构筑了护士主动服务平台, 充分满足患者知情权[4], 使产妇明确预知每天治疗护理内容和进程, 提高积极性, 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促进产妇康复, 从而缩短了住院日, 降低了住院费用, 同时能够提高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目前我们仍在不断总结经验, 优化CNP表, 并将之推广至整个病房, 以“优质, 高效, 低费用”的医疗护理活动宗旨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摘要:目的:探讨将产后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产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评价。方法:将我院2008年04月至10月正常初产妇1 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采用临床对照的方法, 实验组利用自行设计的产后临床护理路径表对专科护士进行培训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对照组采用传统整体护理程序的方法进行护理工作, 对医务人员和患者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结果:实施产后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降低, 纯母乳喂养成功率增高, 奶胀发生率下降, 患者满意度提高, 护理质量得到提升。结论:产后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全新的高效的护理工作方法和流程, 在我院产科应用后, 对提高护理质量和增加护患沟通, 提高满意度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值得进一步落实和推广。

关键词:产后临床护理路径,专科护士,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现红, 何国平.引进先进管理理念正确认识临床路径[J].现代护理, 2007, 13 (7) :19-20.

[2]李秀华, 崔晓荟, 田苗, 等.临床路径在我院产科的应用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 2007, 10 (8) :27-30.

[3]彭继梅.临床护理路径在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9, 15 (3) :110-111.

上一篇:随迁子女学生下一篇:文化素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