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效果论文

2024-09-05

临床护理效果论文(精选12篇)

临床护理效果论文 篇1

临床护理路径是指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 为一类特殊患者所设定的住院护理管理模式[1]。它能有效地指导护理人员分析, 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帮助发现护理问题, 减少工作失误, 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方式。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护理要求, 我们将临床护理路径引入临床护理过程中, 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现将实施过程与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36例, 女24例;年龄18~75岁, 平均 (39.11±10.21) 岁。同时回顾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37例, 女23例;年龄19~75岁, 平均 (39.99±11.02) 岁。2组患者在性别, 年龄, 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法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 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以下的临床护理路径:由护士、医师等多学科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 在参与现已公开发行的国外文献的基础上, 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 以严格的时间框架为横轴, 某一类住院患者的护理流程 (内容包括监测记录和评估、实验室检查、治疗护理措施、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及出院宣教等) 为纵轴, 并标出护理目标及护理记录。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此表进行护理, 在实施护理路径中及时评价、及时进行修改。

1.3 判定标准

根据日常护理记录及临床护理路径表的汇总, 主要列举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和护理满意度等作为观察指标。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与费用的比较

观察组平均住院日 (6.0±0.9) d, 平均住院费用 (5123.5±634.5) 元;对照组平均住院日 (7.5±1.3) d, 平均住院费用 (6090.7±843.8) 元。观察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8.33%, 对照组满意度为85.0%, 观察组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当前医疗存在着医疗费用上涨、医疗干预过度或不足等现象, 如何进一步加强医疗护理质量管理, 一直是临床医护人员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往临床护理中采用的传统的护理以完成任务为主, 难以向患者提供主动、连续的护理[2]。而临床护理路径作为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一种护理管理模式, 规定了某一病种的检查项目、治疗护理措施、住院时间等, 其每日护理内容均随病情发展而不同, 使得护理工作更有预见性和计划性[3], 为医院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控制医疗护理成本、改善医疗护理质量的途径。

本文的研究中, 观察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8.33%, 对照组满意度为85.0%, 观察组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提示临床护理路径对于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 临床护理路径有严格的时间性, 护理人员通过严格按照制定计划护理患者, 从而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费用获得康复。临床护理路径使患者的护理过程公开化、具体化, 患者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 其对护理质量和治疗费用的要求也得到满足[4], 因此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显著增加。

总之,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工作质量, 探索临床护理路径必将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必然和重要选择。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护理中的实施与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 同时回顾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 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工作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传荣, 蔡玲.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11 (12) :171-173.

[2]吴建华.强化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理念、提高护理质量[J].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 (32) :121.

[3]蒙萍, 安博.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提高护理人员职业自豪感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5 (6) :64-65.

[4]郑勤.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模式管理中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 2012, 42 (8) :37.

临床护理效果论文 篇2

靖远煤业煤业集团职工总院手术室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择期手术开展60例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采取优质护理干预,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服务措施。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加强患者对护士的信赖,从而建立和谐配合的护患关系,增加了患者满意度提升,护士综合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效果评价

优质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建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里,社会灵魂上达到最佳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而手术是治疗某些重大疾病的直接有效的手段。手术对手术室要求较高,术前护理是围绕手术这一特定时期针对手术和麻醉,对病人造成心理,生理功能紊乱而采取的各种有效护理措施,随着医学的模人造成心理,生理功能紊乱而采取的各种有效护理措施,随着医学的模为本“的整体护理并增加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4—10月,选择60例患者,实践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0~48岁;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0~55岁。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临床护理

1.2.2.1建立护患沟通流程,为患者提供全程无缝隙的服务。落实基础护理内涵,提供个性化服务重组、细化护理工作流程,规范护士行为,实施规范有效的术前访视,制定规范化术前指导语,并对护理人员进行术前访视技巧培训,保证术前访视有效实施。根据术前访视的目的意义制作专科访视卡,内容为:术前准备的注意事项及专科疾病了解相关知识是术前访问有针对性提高术前访视的有效性。按患者需求时段实行弹性排班,增加护理工作量大时段的护理人力,通过自查和护理部检查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分析与改进。要求把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紧密结合,展现手外科手术室护理特色。1.2.2.2术中陪护,做好细节护理,注重手术前护理细节的落实。制定人性化护理措施: 如实施一对一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进行心理指导。在操作前要对患者进行告知取得理解与配合,减少患者手术的紧张恐惧操作中保护患者的隐私提供有效的保温措施,对安置特殊的手术体位的患者避免压疮的发生。手术结束后将患者皮肤上的消毒剂和血迹搽干净并保持切口辅料的干净无污迹,后将其送往病房及麻醉复苏室。

1.2.2.3术后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在术后2-3d对患者进行访视,对患者的切口情况、疼痛感觉、体会摆放情况进行了解,若有不适感给予恰当处理,就手术的良好效果向患者讲明,克服掉术后抑郁反应,实施健康教育,使其与病房护理较融合。同时做好并发症发生的避免和预防,并鼓励患者注意好日常饮食的结构调整,开展早期功能锻炼,保持个人良好的卫生,以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收集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士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并完成满意度调查留下患者的联系方式,手术室护士定期做电话随访。

1.2.2.4为小儿患者提供母爱式服务,手术室添置各种安全性强的玩具供患儿玩耍。提供凝胶床垫避免压伤,允许患儿家长着装规范进入等候室,复苏室陪伴患儿,以减少术前患儿的哭闹,降低复苏期患儿风险的发生。将母亲对孩子的感情投入到对手术患儿的日常护理中倍加呵护与关爱。

1.2.2.5为医生提供个性化,专科化,人性化优质服务。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手术医师的手术要求购置专科器械,满足手术医师对器械的个性化的需求并掌握手术医师操作特点及习惯达到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工资率的目的。改革护理人员排班方式体现动态管理在手术室的运用,根据专科特点施行弹性排班,夜班要求新老搭配, 每班有经验丰富的高年资责任护士值班。加强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修订、完善规范化的标准操作规程: 包括无菌技术、生命体征测量、麻醉后护理、手术后护理等。在原有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标准的基础上,细化病人基础、安全管理等内容,建立护士业务档案。

1.2.2.6规避护理风险保障患者安全,建立意外危险因素评估系统。对入手术室患者及时进行评估, 对存在压疮、跌倒、坠床等高危病人,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建立警示标识卡,重视与患者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贯彻落实首问负责制,重视首次沟通, 从患者利益出发,从细微处入手,并及时与医生沟通,让患者及家属理解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初衷, 让家属感受到护士对患者的关心, 使患者及家属感到放心。1.2.2.7简化护理文件书写简化文字记录,遵循责任、安全和简化的原则,保证病人的安全和履行护士的职责。多以表格式为主,减少了护士文字书写的时间, 保证护士每天护理文件书写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1.2.2.8根据手术室的具体情况开展特色服务手术室在护理工作中,从强化细节服务,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满足患者知情需求出发,开展了“细节服务与提高护理质量”课题研究,建立温馨提示卡、将健康教育路径纳入随访系统管理,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手术室坚持“个性化”的健康教育, 根据单病种健康教育路径, 制定出适合专科患者的健康教育小册子,使患者通过自己阅读,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所患疾病的功能锻炼方法。

2结果

护理服务形象、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明显改善, 护理服务综合满意度从 2013年上半年的97.2%提高到下半年的 98.9 %。

3结论

3.1创造了良好的手术环境实施优质护理改革, 手术室秩序进一步好转,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手术环境。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护士与患者接触增多,患者享受到了更贴近的服务。医疗护理质量进一步得到保障护士能够更加细致、全面地掌握患者病情, 包括患者心理状况在内的细微变化, 护士也能发现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者安全。

3.2通过改进护理服务, 对患者进行个性化, 全面综合护理, 使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使医院患者满意度有新的提高。营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增, 护士对自己负责的患者更加用心, 与患者建立了更加融洽和谐的关系。

3.3增强了护士的职业自豪感, 改善了护理服务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得以体现。走进示范区, 护士们精神饱满,笑容可掬, 病人感觉到护士随时的关心,感受到护士随时的服务。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可加强患者对护士的信赖, 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从而建立和谐配合的护患关系, 增加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临床护理效果论文 篇3

【关键词】优质护理;儿科肺炎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453-01

在儿科中,肺炎是一种常见病,并且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在儿童患病之后会出现咳嗽、发热、呼吸吃力等症状,一旦病情加重,会出现肺气肿、肺大泡和呼吸衰竭等情况,对于儿童的正常发育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所以,不仅需要有效的治疗,还应该将肺炎患儿的护理质量提升上来,只有将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够对患儿的康复质量上给予保证。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诊的250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125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1—13)岁,平均年龄为(5.6±2.4)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1—13)岁,平均年龄为(5.8±2.3)岁。通过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对本组试验的过程和目的有全面的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合理饮食,适当的进行锻炼。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的综合护理

1.3观察指标

1.3.1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时,主要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满分为60分,小于20分为极差;(21~30)分为差;(31~40)分为一般;(41~50)分为较好;(51~60)分为良好。

1.3.2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在对患者护理满意进行调查时,主要采用问卷的形式,共10题,每题10分,满分为100:其中大于80分为满意;(50~80)分为比较满意;小于50分的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在对本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的过程中,主要运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s),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的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可见表1。

3讨论

肺炎是儿科中比较常见的病症,因为同其它器官联系密切,因此会严重的影响患儿的健康。在对有效治疗进行应用的基础上,与有关的临床护理还应该结合起来,因此对患儿治疗的效果才能予以保证,进而将患儿家长的焦虑心理予以消除。所以,在研究中,对一些患儿实施优质护理,结果表明,有着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存在于采取优质护理观察组患儿中。

为患者服务和护理为中心,是优质护理的主要理念,所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可以在优质护理中被展现出来。在研究中应用的优质护理,是我院众多高资质护理人员与该病症结合起来而专门打造出来的护理方式,所以,适用性非常之高。将优质护理方法应用到其中有着这样的优越性:首先,将心里辅导用于全程护理中,确保护患沟通更加的合理,不但可以降低病痛对儿童的伤害,而且对家长的焦虑心情也起到缓解作用;其次,对小儿肺炎护理环节进行细化,在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将人文护理有效的应用进去,进而将基础护理环节的有效性提升上来;再次,对健康宣教护理的针对性予以提升,对图文结合的形式予以应用,对患儿实施基础引导,对于自身症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准确的描述,进而将有效的依据为家长早期判断提供出来;有效的教育家长,对患儿小儿肺炎防治要点等知识进行指导,进而将患儿预后的质量提升上来。

总而言之,在此项病症的护理中,为了能够将治疗的总效率和护理的满意度提升上来,采取优质护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应用价值非常之高,值临床值得积极借鉴。

参考文献

[1]美华.优质护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5):983一984.

[2]白云静.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0):125.

临床护理效果论文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肺癌手术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53例。观察组男27例, 女26例;年龄为31~82岁, 平均 (51.4±4.3) 岁;右肺全切19例, 左肺全切9例, 右肺部分切除12例, 左肺部分切除13例。对照组男25例, 女28例;年龄为30~81岁, 平均 (51.3±4.4) 岁;右肺全切18例, 左肺全切7例, 右肺部分切除13例, 左肺部分切除15例。两组手术类型和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1) 心、肾功能不全者。 (2) 肿瘤广泛扩散者。 (3) 未取得知情同意者。 (4) 合并严重并发症者[1]。

1.3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路径, 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检查、常规宣教。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2], 具体如下:成立护理小组, 组员有护士长 (组长) , 临床医师 (2名) , 经验丰富的护士 (3名) 。由护士长组织并带领小组所有成员参与临床护理路径相关知识的培训。待培训结束后, 小组成员共同协商, 同时结合肺癌手术治疗的要求, 为患者制定科学的临床护理路径表。此后, 再严格按照表中的内容对患者进行施护。护理内容如下。 (1) 健康教育。术前, 详细告知患者肺癌的相关知识 (如, 疾病特点、发病原因) , 同时将手术实施的流程向其作出详细的陈述, 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提高治疗依从性。告诉患者术后可能存在的并发症以及发生风险, 提出防治措施。术前1 d, 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叮嘱6 h禁食、禁饮。术后, 协助患者取最适体位, 给予饮食指导, 比如术后1 d应食用半流质食, 然后再逐渐转为富含高蛋白以及高纤维素的普通饮食。将离院后应注意的事项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 并叮嘱家属对患者的日常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 (2) 心理干预。入院时, 给予患者热情的接待, 并主动向其介绍医院的环境、相关医务人员与科室规章制度, 努力帮助患者消除陌生感。和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 注意沟通技巧的运用, 如轻拍患者手背以及面带微笑等, 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了解患者基本情况, 掌握心态变化, 落实心理辅导工作。将临床治愈成功案例告知患者, 帮助疏解紧张等不良情绪。纠正患者对术后疼痛的错误认知, 并向其强调维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多和家属沟通, 取得家属的全权配合, 如多给予患者情感方面的支持, 增强其面对疾病的信心。术后, 增加病房巡视的力度, 主动关心、鼓励患者, 提高其心态的稳定性, 促进疾病归转。观察患者基础生命体征, 询问患者主观感受, 评估疼痛程度。若疼痛较轻, 可指导做深呼吸运动, 亦或采取注意力转移法, 如阅读, 观看电视节目。若疼痛较剧烈, 遵医嘱给予镇痛泵。

1.4 观察指标

(1) 组织本研究所有受试者参与“健康教育知晓率”的相关调查, 比较两组的健康教育知晓率。 (2) 记录两组的住院时间, 统计并发症发生率。 (3) 离院前, 调查并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比较

观察组健康教知晓率为98.11% (52例) , 对照组为73.58% (39例) 。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 (12.9±2.4) d, 并发症发生率为3.77%;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18.5±6.2) d、16.98%。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满意35例, 基本满意16例, 不满意2例, 护理满意率为96.23%;对照组满意24例, 基本满意19例, 不满意10例, 护理满意率为81.13%。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肺癌属于恶性肿瘤类疾病, 发病率高且在近几年中还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常见病理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3]。目前, 手术是肺癌者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 效果好, 利于疾病的良好控制。但如何做好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 仍是临床应关注的一大问题。研究发现, 结合疾病特点与治疗要求, 同时侧重于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这两方面, 为患者制定具有个性化的临床护理路径表, 并严格执行, 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4]。对此, 我们可将临床护理路径更为广泛地引入到肺癌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

总之, 肺癌手术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 并发症少, 护理质量高, 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5]。

摘要:目的 剖析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肺癌手术患者的价值。方法 择取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肺癌手术患者共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路径。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患者满意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为98.11%、满意率为96.23%, 对照组为73.58%、81.13%,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 (12.9±2.4) d, 对照组为 (18.5±6.2) d,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7%, 对照组为16.98%,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肺癌手术中, 护理质量高, 护患关系和谐、友好。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肺癌,护理质量,手术

参考文献

[1]张冬梅, 王天霞, 靳新爱, 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 2014, 56 (23) :5290.

[2]周玲.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肺癌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J].医药前沿, 2015, 4 (22) :301-302.

[3]石娥.老年肺癌全肺切除术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19) :159-160.

[4]常美松.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肺癌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34) :253-254.

临床护理效果论文 篇5

【摘要】目的儿科临床护理实习生在教学中运用标准化患者的教学方式的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儿科实习的护理人员9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2组,研究组予以标准化患者互动式教学,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教学方式,比较2个实验小组的实习总成绩和实习人员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良好率。结果经过2个实验小组的数据比较可得,研究组护理人员的实习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科实习的护理人员予以标准化患者互动式教学,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实习总成绩,且更易被实习人员所接受,值得在临床护理学带教中借鉴。

【关键词】标准化患者;儿科;临床护理;实习生教学

在儿童专科医院的各科室中,儿科具有特殊性,收治的患儿年龄小,易哭闹,不配合,生活自理能力差,因此,给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1]。而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因为患者的对象特殊性,患者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高从而让临床带教工作的不容易开展。因此,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儿科护理实习人员很难展开实践环节;标准化患者属于一种全新的概念,主要是通过让一些经过训练的医护人员来复制真实的临床情况,以此来弥补护理教学中的缺陷[2],本文主要为了分析标准化患者在儿科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运用效果,特选择了部分的儿科护理实习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儿科实习的护理人员9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2组。研究组45名均为女性,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为(21.33±1.11)岁。其中,按照不同的学历类型又分为:有专科学历25名,有本科学历20名;对照组45名均为女性,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为(20.11±2.11)岁,其中,按照不同的学历类型又分为:有专科学历26名,有本科学历19名;对比2个实验小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研究组予以标准化患者互动式教学,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教学方式。对照组:依据具体的实习生入科后的实习带教计划进行理论和操作的教学,使用传统的讲课方式予以儿科护理知识传授,对护理人员进行常规的临床实习带教等[3]。研究组:(1)为护理实习人员准确好相关的学习资料,向学生普及教学大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主张实习人员先自行理解;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让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内容,并鼓励学生自主查阅儿科的相关护理基础技能,对需要掌握的儿科护理技术予以一定的了解,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小组讨论,并从中寻找出可以值得学习的地方;(2)让患者的家长提供具体的病例资料,以此充当教师角色,并实施以学生为主导的课程,主张讨论课程,主要讨论的内容包括有:对儿科护理学的理论理解,对护理操作的基本思路和如何解决实际的护理问题等;在课程讨论的过程中,主要对教学重点和难点予以重视和讨论,对实习人员存在的错误护理概念予以纠正,之后,让实习人员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并由专业的.带教老师予以点评[4]。

1.3观察指标

比较2个实验小组的实习总成绩和实习人员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良好率。实习总成绩主要采用计分制,分值在0~10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该种教学方式更优;实习人员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方式主要是向学生发放统一的问卷调查,由实习人员自行评价,旁人不予以干预。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2个实验小组的数据比较可得,研究组护理人员的实习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标准化患者互动式教学的优势性有许多,如:可以让护患关系得以有效缓解,有效的解决了护理教学资料缺乏的现状等,不仅大大增加了实习护理人员接触真实患儿的机会,也更为及时的纠正了错误的护理理论概念和实践操作,有一定程度上的良好教学反馈作用;在儿科学的护理教学中,主要是让患儿的家长提供具体的病例资料,以此充当教师角色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护理技巧的提高,也大大增进了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5-6]。根据本次的数据显示,研究组实习护理人员的实习总成绩(89.99±3.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习护理人员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良好率97.78%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由此说明了,予以标准化患者互动式教学的价值更优优势性,能够满足实习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可以提高儿科的护理实习生教学质量,其实施可行性较为突出。综上所述,对儿科实习的护理人员予以标准化患者互动式教学,可以提高实习护理人员的总成绩,且更易被实习护理人员所接受,值得在临床护理学带教中借鉴。

参考文献

[1]RamstedtC:ZurOperationderangeborenenPylorusstenoseMedklin1912:8:1702

[2]向泉.探讨护理教学中引入标准化患者(SP)对护生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7):66-68.

[3]吴安琪,李爱丽.标准化患者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4):592-594.

[4]武铁力.教师模拟标准化患者在呼吸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6):11-11.

[5]高洁,郑显兰,崔璀.简易标准化患者在儿科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6,22(13):162-164.

临床护理效果论文 篇6

【关键词】心内科疾病;全面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6.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66-01

心内科疾病作为人类常发疾病之一,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及冠心病在老年中比较盛行,严重威胁到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近些年来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农村心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现上升趋势。20世纪60年代左右心内科疾病死亡者占死亡总数的12.07%,进入21世纪所占比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约占43%。这一状况对医疗工作提出严峻的挑战,护理作为医疗中重要的环节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近些年来,虽然心内科疾病病人的预期寿命延长了,但是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仍然要面临治疗、社会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在此过程中他们需要获取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有利于健康行为习惯的指导。在治疗中护理作为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对患者的全面护理显得非常重要。护理不仅仅局限于在医院内的护理,还包括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向他们提供专业指导。这需要护理人员在掌握患者详细病历的情况下结合自身豐富的护理常识为病人制定护理计划,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促使患者尽快恢复。

一患者的特殊需求

尽管心内科疾病患者的预期寿命在延长,但是在此过程中还会经历一些并发症的发生,部分患者需要进行终生治疗的过程。除了治疗问题外有的患者还需要承受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挑战。心内科疾病作为一种慢性病病历长、症状的不稳定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行为习惯受到限制等。因此这部分人需要受到特殊照顾。

1.患者自身的脆弱心理

与常人相比,心内科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应该是患者最大的挑战。他们自身认为自己与常人不同,他们自己的亲人及周围的人也这么认为。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使得他们的身体偏离正常标准。这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思想斗争消除患者的心理阴影。首先转变他们的心情,鼓励他们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同时与集体治疗相结合,向患者提供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克服孤独感和隔离感,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

2.教育和行为上的挑战

大多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在期间还可能伴随着并发症的出现。患者随时处在危险之中。为避免更多并发症的出现以及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定期跟踪检查,获取更多的健康教育,向患者宣传良好的健康行为显得很有必要。据研究表明大多心内科疾病患者对病情及相关的治疗常识基本不了解。对于医院进行的定期跟踪检查及病情恶化的状况更是一无所知。大多患者也不清楚自己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安全、卫生常识都需要进行宣传和普及。

二全面护理措施

为改善心内科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不仅要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常识,还需要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心理、生活方面的知识普及。以便更好的确定病人的需要,解决他们的社会心理问题。

1.心理护理

心内科疾病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心理容易急躁和恐惧,尤其对老年人而言他们不是家庭及社会中的重要角色,所以他们会感觉孤独、寂寞、无聊情绪。这一定程度上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他们的恢复。所以需要医护人员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呵护,倾听患者的诉求,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意见。提供必要的有关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的相关措施,向患者提供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健康行为习惯指导

患者在全面了解自己病情的基础上有利于开展更有效的治疗。这与对患者进行教育是分不开的。为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对患者进行行为习惯的指导。患者在治疗期间,由于各种原因患者在饮食方面受到各种限制,需要格外重视。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应该建议患者进行色泽鲜亮的食品进行合理搭配,引发患者食欲。进行足够的营养补充,提高免疫力。充足的睡眠对此类患者显得非常重要,但大多患者由于心理压力造成睡眠障碍从而加重病情,所以睡眠也作为护理的重要内容。具体做法是尽量让患者减少对监护仪器的恐惧,让他们在睡前不要进行激烈活动。同时患者在治疗期内也可以做适量的运动,医护人员可以引导患者做适量的有利于健康的运动。出此之外有必要进行康复指导。很多患者对疾病知识知之甚少,在病人出院后可以向患者宣传疾病的相关知识,采取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生活质量。

三全面护理效果

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的相关护理及其指导,一方面使得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进行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改善双方之间的关系,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增添对生活的热情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另一方方面通过全面护理,患者得到相应的科学指导,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有了更好的掌握,他们心里上开始接受医护人员的跟踪检查,按时接受复查和治疗;同时在生活习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饮食和卫生习惯方面更趋合理,并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康复,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四结语

心内科疾病由于群体的特殊性,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全面的护理工作,满足患者的需要。关注这一脆弱的群体,向他们提供全面护理,在心理、生理等方面进行呵护,让患者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产生于疾病抗战的信心和勇气,促进病人康复。

参考文献

[1] 鲁大云.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的体会[J].护理园地,2008,17(12):177.

[2] 张秀兰,刘改镯.护理安全管理的思路与方法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84( 11) :78 -79.

[3] 洪碧云.影响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及护理干预[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8):1818.

产科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观察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正常无并发症初产妇140例, 均采取自然分娩方式。产妇年龄20~35 (28.3±8.6) 岁;妊娠37~41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2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孕周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制定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 其主要内容如下。 (1) 健康宣教:入院后首先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包括病区环境、住院规章制度、陪护及探视制度, 介绍主管医师及责任护士, 宣讲分娩及产褥期基本知识、母乳喂养知识等; (2) 心理辅导:由于初产妇对分娩过程产生恐惧心理, 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鼓励产妇顺利分娩; (3) 膳食要求:据不同产妇实际情况制定不同饮食标准, 满足产妇营养及热量; (4) 分娩前各项辅助检查:按医嘱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三大常规、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胎监等方面辅助检查, 以利于顺利分娩; (5) 分娩后必要的治疗、护理:新生儿早接触产妇皮肤、早吸吮, 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 (6) 介绍新生儿护理护理常识, 母乳喂养方法、乳头护理等; (7) 每天详细记录护理情况, 在实施过程中, 进一步了解产妇及家属意见, 对护理路径内容欠缺、不合理或不完善的方面, 及时报告护士长, 做出修正, 不断改进护理方法, 尽可能地满足产妇及家属要求。对照组按传统护理制度进行整体护理。

1.3 观测指标

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产妇及家属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 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为诊断明确的某种疾病制定的护理规划, 即护理计划, 是一种跨学科、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一种全新的护理工作模式[1]。与传统责任护理或整体护理模式不同, 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规划, 使患者了解护理计划及目标, 并对自己的护理计划提出要求, 使其不再茫然和被动, 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感及自我护理的意识和能力, 达到了最佳护理效果,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2]。

传统护理方法产妇住院费用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是产妇及家属缺乏相关知识, 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不够, 导致住院周期延长所致[3]。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护理人员根据产妇不同时期, 积极主动有计划地进行健康宣教, 使产妇及家属循序渐进地了解分娩及产褥期相关知识, 更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 (2) 根据产妇的心理、生理及个性特点, 进行心理疏导, 与产妇及家属充分交流, 使产妇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可减少或避免产后并发症发生, 促进产妇身体康复; (3) 更人性化、更全面、更科学的护理, 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水平, 降低医疗风险, 提高满意度。传统的护理健康宣教所涉及的内容比较肤浅, 针对性不强, 且基本按医师医嘱护理, 缺乏积极主动性, 护士做得不到位, 难以达到预期效果[4]。

总之, 临床护理路径规范了护理行为, 提高了工作效益, 使产妇获得了最佳护理服务, 有效地缩短了住院时间, 降低了医疗费用, 也节约了医疗成本, 提高了社会效益, 是我国今后护理工作改革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冯建波, 马微丰.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2010, 24 (11) :81.

[2]樊俊玲, 祁春英.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1, 29 (3) :229.

[3]赵晓敏, 阳爱云.论临床路径与其它护理模式的辩证关系[J].护理学杂志 (外科版) , 2006, 21 (2) :62-63.

临床护理效果论文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 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0例。该40例患者按我国急性左心衰竭诊断标准确诊。将其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观察组12例男性, 8例女性;年龄40~77岁, 均龄 (58.1±1.36) 岁;其中9例心肌病, 5例风湿性心脏病, 6例高血压;对照组11例男性, 9例女性;年龄42~75岁, 均龄 (59.8±1.38) 岁;其中8例心肌病, 6例风湿性心脏病, 6例高血压。两组患者年龄和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不明显, 具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

1遵医嘱让个患者卧床静养, 心功能较弱的患者抬高床头, 帮助其增大肺活量。2保证病房环境通风良好及病房清洁卫生。3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是否改变, 配合医师对异常情况及时处理。3静脉输液同时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4要求患者严格按照低盐低脂要求饮食, 并注意保持患者正常排便。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 应用临床呼吸护理方法。

1患者病情稳定后, 护理人员指导其适当做些下床运动, 鼓励适当做些自理工作, 减少卧床时间。患者卧床期间, 护理人员可通过帮助其转身或拍打其背部, 帮助其合理咳嗽, 并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同时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活动四肢, 帮助其促进血液循环, 提高身体免疫能力, 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2严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 咳嗽或咳出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 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应及时清理呼吸道所分泌的痰液。同时给患者高流量供氧, 若患者吸氧过程中, 有不良反应则需适当降低乙醇浓度。若患者病情加重时, 应加带呼吸面罩持续供氧, 通过提高交换气体速度, 并相应降低组织液渗透率, 进而减少呼吸道发生感染例数。

1.3评判标准:

依据我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对两组患者呼吸道是否感染情况进行诊断。若患者咳嗽或有干湿啰音, 呼吸音变弱或身体发热或体温高于37.5℃较久, 且白细胞数高于标准值, 这时对患者痰培养可见有致病菌存在, 同时患者X胸片检查也呈现炎性改变。即可判定其为呼吸道感染。

1.4 统计学处理:

文中所有数据应用SPSS18.0软件包, 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用t检验, (±s) 表示计量资料, 用χ2做计数检验, 两组组间比较差异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X胸片结果显示非正常例数和发热超过37.5℃的例数, 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白细胞超标例数和细菌培养非正常例数, 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呼吸道感染率25%, 低于对照组呼吸道感染率60% (P<0.05) ;上述5项指标比较, 两组间比较差异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症临床发病急, 且具有临床多发性等特点。该病发病时通常没有明显预兆, 诱发并发症的概率较高, 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2]。尤其是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中, 给患者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因此对有发病史的患者, 加强因注意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以提高该病治疗效果[3]。

治疗过程中,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效果不算理想;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临床呼吸护理, 结果显示观察组呼吸道感染率25%, 低于对照组60% (P<0.05) , 且X线胸片结果非正常例数和发热超过37.5℃的例数, 以及白细胞超标例数和细菌培养非正常例数, 均低于对照组 (P<0.05) 。可见针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 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临床呼吸护理, 有效提高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减少了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概率, 有临床应用价值。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摘要:目的 本文探讨对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 应用临床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40例我院收治的该病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加用临床呼吸护理方法。观察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呼吸道感染率25%, 低于对照组60% (P<0.05) , 且X线胸片结果显示非正常例数和发热超过37.5℃的例数, 以及白细胞超标例数和细菌培养非正常例数, 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对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临床呼吸护理方法, 提高了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 并减少了呼吸道感染发生概率, 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呼吸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段栋娥.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 2014, 17 (17) :172-173.

[2]王友芝.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呼吸道感染进行呼吸护理干预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12) :334.

临床护理效果论文 篇9

关键词: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常规护理

作为临床上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出血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1]。这种病症最要多发于老年群体,且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临床诊治较为复杂[2]。所以这种病症依靠单纯的治疗无法更好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在治疗的过程中配合恰当的护理干预。本研究主要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效果,结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现将主要的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这124例脑出血患者当中,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57例。患者的最高年纪为79岁,最低年纪为62岁,平均年纪为(68.5±5.3)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为脑出血患者,诊断符合WHO关于脑出血病症的诊断标准。分组以后,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情等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按照自身的实际病情采取恰当、对症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进行干预指导。观察组患者配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进行干预指导。①当患者入院以后,相关的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相关资料和病情进行了解,走访患者与患者交谈并与患者建立起友好的护患关系。通过对患者的相关了解,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表;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护理人员的交接班模式和换班时间进行调整,严格围绕患者进行相关护理操作,值班的护理人员和责任护士需要严格按照所制定的表格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监视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③为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因为患者大多数都是老年患者,且子女大多不在身边,加之对病情的不了解,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焦虑和心理抑郁感,护理人员需要以温柔的言语和患者沟通,叮嘱患者耐心与病魔抗争;④根据患者护理路径的实施进度,为患者适当配合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必要的了解,并掌握一定的预后知识。为患者讲述一些同类病症患者治愈的案例,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病魔的决心;⑤根据对患者的护理情况和患者自身的恢复状况,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随时的调整,以便于更好的护理患者。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护理59例,护理有效率为95.16%,对照组护理有效41例,护理有效率为66.13%,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更少,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绪状况、住院时间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脑出血这种疾病在临床上有着相当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3]。这种疾病最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但是因为该病症自身的特性患者一般年龄较大等原因,在治疗的过程中很难以起到较好的效果。所以对这种疾病的治疗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传统的护理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护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研究主要分析临床路径的护理干预模式对该疾病的护理效果。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其治疗有效率更高,且并发症更少,患者有较高的满意度。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同时还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经过分析可以得出,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模式从患者入院开始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积极的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了解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是一种有计划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同时该护理还严格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作为护理的主要原则,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护理人员的交接班和换班时间进行调整,能够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监视更为紧密细致,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做出应对。临床护理路径为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患者摆正心态树立与病魔抗争的决心,同时还能对相关预后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当身体不适时避免了无谓的惊慌。该护理模式是实时递进的,其最大的效果就是能够根据患者的实时状态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手段进行完善,使护理越来越贴合患者,因此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临床上,在治疗脑出血患者的基础上为患者配合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模式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有效率,更容易得到患者的接受和认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海娟.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41(3):524-525.

[2]王爱华.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应用[J].中外医疗,2012,31(30):623-624.

临床护理效果论文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小儿腹泻患儿136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试验组男35例,女33例;年龄1~5(3.3±0.9)岁。对照组男34例,女34例;年龄1~6(3.5±1.1)岁。2组患儿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病情安排适宜的病房,向患儿及家属介绍医院关于该病的治疗情况,向患儿家属说明治疗护理方法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记录观察患儿基本临床症状。试验组患儿行整体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2.1 心理护理:

(1)患儿病情严重和医院陌生的环境会使患儿不适、哭闹,而且患儿年龄太小,不能积极配合,此时护理人员要配合家长抚慰患儿,不要影响患儿正常治疗。(2)安慰鼓励家属,减轻家属的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患儿的治疗及护理。

1.2.2 基础护理:

(1)调整饮食:强调继续饮食,以满足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以促进康复;严重呕吐者可暂禁食4~6h(不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母乳喂养的患儿继续哺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可喂等量米汤或稀释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再过度到正常饮食;病毒性肠炎者多有乳糖酶缺乏,可暂停乳类喂养,改为豆类、淀粉代乳品或去乳糖配方奶粉以减轻腹泻。(2)加强日常护理:保持病室内清洁、舒适、温湿度适宜;对感染性腹泻患儿应做好消毒隔离,与其他患儿分室收治,食具、衣服、尿布应专用,医护人员及母亲喂奶前及换尿布后要洗手,并做好床边隔离;对粪便和被污染的衣、被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1.2.3 疾病护理:

(1)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轻、中度脱水而无严重呕吐者遵医嘱给予口服补液(ORS);中度以上脱水、吐泻严重者遵医嘱静脉补液,对静脉补液的患儿应多巡视,注意输液的速度,输液部位有无渗液、红肿,患儿的尿量等。(2)观察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末梢循环、尿量等,并监测体质量;观察排便情况并记录,如大便次数、量、颜色、性状、气味、有无黏液;观察患儿脱水情况,注意有无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3)加强臀部护理:选用清洁、柔软的布类尿布,及时更换;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保持会阴部及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局部皮肤发红可涂5%鞣酸软膏,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上行性泌尿道感染和臀部感染。如溃烂较严重,需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4)加强口腔护理:患儿上吐下泻,摄取营养少,机体免疫力下降,且患儿使用抗生素,易感染细菌,细菌易在口腔内生长繁殖,因而需对患儿加强口腔护理。患儿多饮水,特别是含碳酸氢钠的凉开水,以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发生鹅口疮。对鹅口疮可采用制霉菌素合用1.4%碳酸氢钠外用。(5)对症处理:重度脱水患儿泪液减少,结膜、角膜干燥,应加强眼部护理;体温过高者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及时擦干汗液和更换衣物,多饮水,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腹痛的患儿可按摩患儿腹部做好腹部保暖,转移其注意力。

1.2.4 严格消毒隔离:

患儿入院后,立即进行床边隔离,当大便镜检正常时可解除隔离。保证室内清洁和空气流通,医护人员对患儿护理时做好消毒处理,接触前要洗手,穿上塑料围裙,对患儿行护理工作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对患儿的尿布用煤酚皂溶液浸泡消毒1h,勿随便处理。对患儿的餐具进行消毒,对患儿的衣被用紫外线消毒。患儿饭前便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1.2.5 健康指导:

(1)向家属介绍小儿腹泻的病因、潜在的并发症、转归和相关治疗措施。(2)指导家属臀部护理、出入量监测和脱水表现的观察,告知家属饮食、用药和静脉补液的注意事项。(3)指导家属对患儿出院后的家庭护理,如出院后的合理喂养、饮食卫生、预防气候变化时患儿受凉或过热。(4)告知家属:在流行季节,可进行轮状病毒肠炎疫苗的接种。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儿接受治疗3d内排便次数和粪便性状等相关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有效:患儿接受治疗3d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粪便性状趋于正常;无效:患儿接受治疗3d内,患儿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临床疗效

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3 讨论

腹泻患儿认知能力较差,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加之,大多患儿家属宠溺孩子,对护理要求较高,易出现医疗纠纷[4]。腹泻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腹泻及电解质紊乱,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常规抗病毒及止泻治疗疗效一般[5]。据临床研究表明在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6]。

本文对患儿行整体护理,以促进患儿的康复。护理工作中针对小儿腹泻发病急,并发症多,腹部影响大等因素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疾病护理、健康指导等整体护理干预。鼓励家长在护理中充分发挥作用,指导家长掌握护理小儿的相关知识,如疾病预防护理知识,培养患儿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提高小儿的生活质量[7,8]。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儿及家长沟通,给予心理上的安抚,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加强护理规范,以减少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应无菌操作、遵循三查八对制度,以减少因护理工作不到位而造成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治疗效果[9,10]。本结果显示整体护理干预小儿腹泻护理可缩短止吐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提高了腹泻患儿的护理质量,提升了家属的满意度,有效减少了医疗纠纷事件发生,应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整体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1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试验组行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总有效率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可提高患儿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应推广应用。

关键词:整体护理,小儿腹泻护理,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田俊荣.整体护理程序在小儿腹泻护理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8):1383,1386.

[2]赵丹.小儿腹泻应用整体护理程序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6):116-117.

[3]李宁.整体护理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4,12(S2):549-550.

[4]刘银梅.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2):254.

[5]Harred JF,Knight AR,Mc Intyre JS.Inventors.Dow chemical campany,assigneee Xpo Xidation process[J].USPatent,2014,3(17):1927-1904.

[6]田桂英.整体护理模式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102-103.

[7]孙海荣.探析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7):143-144.

[8]Foley RN,Parfrey PS,Sarnak MJ.Epidemiology of cardiovas c-ular disease in chronic renal disease[J].J Am Soc Nephrol,2014,9(12Suppl):S16-23.

[9]邓生华.整体护理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9):105-106.

临床护理效果论文 篇11

【关键词】优质护理;疝气手术;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062-02

相关研究证明腹股疝气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该病的主要患者群体是老年人。当前该疾病临床治疗中存在预后较差、并发症高的问题,所以需要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开展积极护理。为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恢复,本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224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2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疝气诊断确诊,均接受腹腔镜疝气手术治疗,将其随即平均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范围55~86岁,平均年龄为(70.35±3.16);观察组11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范围55~86岁,平均年龄为(70.35±3.16)。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术前指导、术后指导。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护理划分为术前、术后两个阶段。术前护理:①心理指导: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疑虑和顾忌,通过认真解答和疏导放松患者身心。②环境护理:保证病区干净、整洁,并依据患者情况进行花卉、绘画的装饰,降低患者对医院的抵触感。③健康教育:为患者介绍疝气治疗方式和形成原因,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项,例如术前六小时需禁水、禁食。术后护理:①心理辅导:积极肯定患者手术效果和坚强意志,并激励患者接受和配合后续治疗。②卧位指导: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且头稍偏向一侧的方式休息,避免患者气道被呕吐物堵塞;在患者膝盖下方放置棉垫,使其腹部处于松弛状态,以降低术后产生的疼痛。③术后并发症预防:告知患者在咳嗽或怕喷嚏时控制力度,避免覆压因用力过大而升高;严格进行手术切口的消毒,对切口发炎、渗血、红肿等情况进行及时治疗;为患者进行定时翻身,同时按摩长时间受压部位肌肉。④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后六个月内不可进行高负荷劳作,一旦出现切口发炎、红肿现象应及时就诊。

1.3观察指标 统计处理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数据,并进行对比。制作调查问卷,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满意程度划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基本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以下),满意度等于非常满意例数与基本满意例数之和除以总例数。对转折治疗费用和住院天数进行记录和统计,进行预后效果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用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计量资料检验,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进行计数资料检验。P<0.05时,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112例患者中6例出现并发症, 具有5.34%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112例患者中26出现并发症,具有23.24%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112例患者中40例非常满意、48例基本满意,具有87.60%满意率,对照组112例患者中30例非常满意、46例基本满意,具有67.75%满意率,观察组满意率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预后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5.67±1.65)天、平均治疗费用为(2856.34±189.03)元,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0.35±1.46)天、平均治疗费用为(3651.36±164.57)元,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腹股沟疝在外科疾病中较为常见,临床中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因该疾病主要患病群体是中老年人,所以术后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而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为了提升临床护理质量,近年来优质护理逐渐发展起来,相对于常规护理其护理成效和质量有显著提升。本研究通过针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进行优质护理临床效果的探讨。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2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87.60%,对照组满意率为67.75%,观察组满意率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疝气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很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芙蓉. 胆结石手术患者行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探析[J]. 当代医学,2015,33:121-122.

[2]郭英. 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价值[J]. 当代医学,2016,01:124-125.

[3]赵红. 优质护理用于疝气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5,21:254-255.

[4]张冰. 优质护理对于疝气手术患者的效果探讨[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03:88-89.

临床护理告知义务的做法及效果 篇12

1 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1.1 增强法律意识, 重视告知义务

为了增强法律意识, 护理部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 不断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 明确自己的责任权利, 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 才能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自由选择权, 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1.2 学习专业知识, 提高告知能力

要使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 护理人员自身必须熟悉各方面的知识信息。其中, 健康教育是履行告知义务的一个主要内容[2]。只有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知识的学习, 熟练掌握业务技能, 才能完成告知这项工作, 这是有效沟通护患关系的坚实基础。尤其要在健康宣教、用药指导、专科护理等方面保证告知质量。

1.3 加强沟通能力, 掌握告知技巧

语言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 注重与患者的交流是提高告知效果的基础。告知时应关注患者的感受和情绪, 掌握好语言的技巧与分寸, 对不同层次的患者应采用不同语言, 理解能力差的患者应用言简易懂、通俗的解释说明, 并通过提问确保患者真正理解。要保护患者的隐私, 实施保护性医疗制度, 例如艾滋病感染者、性病患者不要在他人面前告知有关病情, 更不要歧视他们。因此, 为尽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后果, 力争做到预先做好告知计划, 选择适当的告知方式、合适场合, 把握告知的适度与时机, 并尽可能给予希望, 但绝不欺骗患者, 必要时可分段告知[3]。避免由于交待不清或患者没有完全明白, 延误治疗时机而产生医疗纠纷。

2 实施告知义务的方法

2.1 对新入院患者履行告知义务

值班护士首先诚挚、热情地接待患者, 然后介绍入院须知, 本病区科主任、护士长、主管护师、责任护士姓名、病房设施、病区管理制度、陪探视制度、呼叫系统的使用、安全防范措施等, 使患者尽快适应患者角色, 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同时让患者知道看病时应尊重医务人员诊治权, 取得患者的理解及同意。对于急危患者, 入院后以抢救为主, 及时将病情及抢救措施简短告知家属, 以取得家属认可。

2.2 在住院过程中履行告知义务

2.2.1 给药告知

患者住院期间的所有用药, 都要经过护士的手, 药疗效果如何, 也取决于护士给药操作程序及患者的依从性。护士在给药前应当告知患者该药物的名称、主要作用、用药方法、给药目的及注意事项, 取得患者的配合。静脉用药控制滴速的药物和年老体弱、儿童患者, 一定要告知家属及患者不能随意调整滴速, 耐心讲解其利害关系和不良后果, 以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自觉遵守, 获得药疗的最佳效果。

2.2.2 特殊治疗的护理操作前告知

对于特殊治疗的护理操作前, 如导尿、灌肠、电动洗胃、插胃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护理等, 应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操作的名称、目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应该承担的风险等, 在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的基础上, 再予以实施。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 配合完成操作。最好履行书面告知及知情同意手续。

2.2.3 疾病护理告知

主要对患者目前疾病的相关知识、诊断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进行告知[4]。如危重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和不能预测的问题: (1) 应用呼吸机的患者吸痰时随时可发生呼吸停止; (2) 脑出血昏迷患者吸痰或插胃管, 随时可发生心搏骤停; (3) 在为强碱、强酸、严重有机磷农药等毒物中毒患者洗胃时, 可能会出现胃黏膜出血或胃穿孔等并发症; (4) 全身高度水肿合并重度高血压的患者应q 2 h翻身1次, 但翻身可能会引起脑出血[5]; (5) 对自动放弃治疗、抢救的患者及家属, 应告知后果; (6) 急性心肌梗死者告知患者保持大便通畅, 勿用力排便, 以免导致猝死等等。在履行告知义务的同时, 及时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告知的内容, 一旦发生护患纠纷, 可作为已履行告知义务的法律依据。

2.2.4 留取检验标本告知

告知患者正确留取检验标本的方法、目的及注意事项, 如采集某血液标本需空腹, 留取尿标本最好是留取中段晨尿;留取大便隐血标本, 在检查前3 d内禁食肉类、动物肝脏、叶绿素类饮食及含铁剂药物, 以免出现假阳性。

2.2.5 安全告知

告知患者及家属妥善保管好贵重物品, 防止院内丢失、被盗及人身安全, 避免摔倒、碰撞, 不私自用药, 尤其强调住院期间不要擅自离开医院, 以免发生意外, 且后果自负, 婴幼儿及特殊体质患者护理注意事项等。

2.2.6 饮食告知

对手术前后、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要告知特殊饮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 应告知勿进食粗糙食物, 避免导致消化道大出血等。

2.2.7 治疗费用的告知

护士要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的医疗费用, 对于价格昂贵的检查、治疗项目、药物、一次性物品等, 除非抢救急危患者生命, 一定要先向患者讲清应用的目的及效果, 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方可进行。

2.2.8 患者出院告知

主要是告知患者出院以后的疾病康复知识、正确用药方法、饮食休息要求、功能锻炼方法、复诊时间, 必要时以书面形式告知患者。

3 实施告知义务的效果

3.1 减少了护患纠纷

护理告知贯穿在患者住院期间的整个过程中, 有效的告知是减少护患纠纷的重要手段[6]。在医疗护理过程中, 因为患者体质差异, 病情千变万化, 各种疑难危重病症不断出现, 尽管医务人员无任何过错, 有时也会难免出现预想不到的意外, 如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导致患者身体伤害, 在法律上护士无法承担这种高风险的法律责任, 通过事先告知, 让患者明白要接受治疗, 就要接受可能受到的损害风险。患者的同意是医疗护理行为合法性的前提和必要免责条件, 是医疗护理行为合法性的基础。患者对护士的投诉率由2005年的0.08%下降到2007年度的0.02%。

3.2 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

临床护理告知程序是经过专家及专业人员共同研究而制定的程序, 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它规范了护理工作, 避免了护理工作的盲目性, 以往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 护士往往忙于操作, 不注重患者的感受、治疗效果及患者心理变化。实施护理告知程序后, 有效地唤起了护患间的注意, 护理操作更加规范化, 弥补了工作中的缺陷或漏洞, 减少了护理差错发生。

3.3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通过实施临床护理告知程序, 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能够得到有关的信息和健康教育指导, 同时护理工作也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信任、支持, 患者满意度由过去的90.5%上升至97.5%, 既树立了医院的形象, 也扩大了医院的知名度。

3.4 密切了护患关系

在履行告知义务过程中, 护理人员通过使用温和、亲切友善的语言, 实现护患双方的沟通, 使患者掌握相关的疾病康复知识, 了解有可能出现的反应和副作用。这不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协助治疗护理关系, 使治疗护理活动顺利进行, 而且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既体现对患者的尊重, 又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

参考文献

[1]王庆珍.论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与护士的告知义务[J].护理学杂志, 2005, 20 (2) :40

[2]司惠芳, 潘蝶玲.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护理管理的挑战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2) :64

[3]马先松.知情同意在我国临床医疗中的实践[J].医学与哲学杂志, 2003, 24 (1) :4

[4]双卫兵, 王宝珠, 程金莲, 等.浅析临床护理告知程序[J].护理研究, 2007, 21 (5) :1199~1200

[5]吴法, 牟利宁, 孙华.护理行为导致医疗纠纷的风险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10) :768~769

上一篇:流失特征下一篇: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