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技能(精选12篇)
临床护理技能 篇1
2010年, 中医护理工作指南明确将穴位按摩法、刮痧法、拔火罐法、贴药法、熏洗法、涂药法、湿敷法、耳穴埋豆法、艾条灸法列为中医护理技术, 将中医传统疗法应用于临床护理范畴, 通过实践, 现报告如下。
中医护理应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辨证施护
中医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具有统一性, 其结构上不可分割, 生理上相互联系, 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 在病情观察和护理患者时, 必须从整体出发, 才能全面考虑, 施护得当。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 结合六腑、形体、官窍, 将人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辨证统一的, 各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在生理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而腧穴是人体经络之气, 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又是邪气所客之处, 因此通过对腧穴的刺激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使阴阳平衡、脏腑机能改善, 从而治疗疾病。
中医护理注重人与自然界及社会的关系, 认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 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 使人体产生相应的生理和病理反应。如春夏腠理疏开, 表现为脉浮、汗多、少尿, 秋冬腠理致密, 表现为脉沉、汗少、多尿。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有限的, 若气候的异常变化, 超出了人体的适应能力, 或人体调节功能失常, 不能适应自然环境变化, 就会发生疾病。社会环境因素变化过于强烈或自身的调节与适应能力减弱, 造成心理压力, 处理不当也会导致疾病产生。
辨证施护则要求我们运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的材料, 加以分析和判断, 针对不同病情, 应用标本缓急、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等不同护理原则, 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满足患者要求, 解决实际问题, 体现了以“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创新、发展”为一体的现代护理管理模式。
中医护理技术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慎独的职业道德:护士的工作往往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 无菌技术、药物的配制、穴位的选取、神志不清患者的治疗护理等, 都必须有谨慎的工作态度, 不容半点马虎。慎独最能体现一个医务人员的素质, 是护士必须具备的一种美德。
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这是决定一个护士是否胜任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之一, 阴阳五行的概念与基本内容, 脏腑的生理功能, 经络的概念与主要内容, 病因、方药的基本知识, 常用的腧穴等都是需要熟记的内容, 同时要遵从医嘱, 辨证施护。
规范的实践操作能力:中医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护士要掌握技能, 必须要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 认真练习基本功, 例如穴位按摩, 基本要求是选穴准确, 按摩持久、有力、均匀、柔和, 才能达到舒筋整复、滑利关节, 活血祛瘀, 调节脏腑气血功能, 增加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护士准确执行医嘱, 认真“三查十对”, 按照护理操作规程, 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对患者进行意识、体征、皮肤的评估, 告知目的和注意事项, 例如拔火罐可能会出现水泡及处理措施, 征得患者同意然后进行操作。
敏锐的观察能力:是指在进行治疗护理过程中, 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判断问题的轻重缓急并及时处理, 要随时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 例如艾条灸时及时掸除艾灰, 避免烫伤患者, 注意患者隐私的保护, 注意保暖等。
良好的沟通技巧:人的心理活动是不断变化的, 护士面对千差万别的护理对象, 同样的语言与态度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患者, 护士要有耐心、爱心和责任心, 尊重患者的人格, 既要宽容豁达, 又要慎言守密, 良好的沟通技巧也是护士的一门必修课。
中医护理技术的优势
中医护理技术方法独特, 使用器械简单, 操作方便, 经济使用, 见效快不良反应少, 患者易于接受。例如:对中暑患者大椎穴刮痧, 寒湿引起的腰痛患者拔火罐和炒盐70度热敷治疗, 颈部穴位按摩治疗落枕, 中药煎汤熏洗治疗肛肠皮肤疾病, 头部按摩治疗失眠。灸法适用于虚寒病症、遗尿、久泻、胃痛等, 可起到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敷脐疗法也是湿敷法的一种, 根据病情不同, 选择所需药物研末调和, 置于神阙穴用TDP进行热疗, 可明显缓解胃脘痛, 小儿厌食、腹泻症状。
中医护理技能发展前景广阔
现在各中医院都在推广中医护理操作, 既丰富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内容, 也扩大了护理的工作范畴, 增加了为患者服务的内容和途径, 中医护理技术以其便捷、高效、低价、安全的优势发挥着其他医疗护理技术无法替代的作用。普及中医护理技术, 发挥中医护理优势是提高中医护理服务水平的关键。与西医护理操作效果相比, 急重症方面西医优势较大, 但在一些疑难杂证及慢性病的护理方面, 中医护理又显特长, 中医护理结合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需要, 获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认可。
在人类追求返璞归真、尽享天年的今天, 我们应该不断发掘祖国医学的文化底蕴, 收集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成功案例互相交流, 加强中医内涵教育, 中医护理必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摘要:目的:在中医治疗中, 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具有统一性, 因此, 中医护理也应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辨证施护。这就要求中医护理人员具有以下素质:慎独的职业道德, 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规范的实践操作能力, 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技巧。中医护理技术方法独特, 使用器械简单, 操作方便, 经济实用, 见效快, 不良反应少, 患者易于接受, 在临床护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体会
临床护理技能 篇2
一、活动目的:
为隆重庆祝20xx年“5.12”国际护士节,进一步推动我院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我院护理工作的发展,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展示我院护理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职业风范,激励全体护士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勇于奉献,在实现我院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经研究决定,在“5.12”国际护士节到来期间进行全院护理技能竞赛。
二、活动模式:
初赛:各科室选派代表参赛,原则:护士总人数8人以下的科室选派1人参加,9至xx人科室选派2人参加,xx人以上选派2-3人参加。初赛结束后,根据比赛成绩选出前12人参加决赛。
决赛:根据比赛成绩排名,选出第一名1位,第二名2位,第三名3位。
表演赛:由评委从参加决赛单项技能表现突出的护士中推荐
三、活动时间:初赛:20xx年4月28日
决赛:20xx年5月10日
表演:20xx年5月12日
若有不可抗拒因素,护理部将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四、活动内容:
1、项目: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氧气筒吸氧法、无菌技术
2、形式:现场操作评比。
3、评分方式:详情参照技能操作评分标准。
4、地点:初赛、决赛、表演赛:门诊输液室;颁奖:医院会议室。
五、活动分工细则:
1、主任负责邀请院级领导参观指导、比赛全场控制及调配。
2、对比赛场地进行协调安排,并且准备比赛所需物品。
3、负责所有比赛的人员组织和安排.
4、评委:(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无菌技术);(氧气瓶给氧)。
5、张琴、段圣英负责评分统计。
6、请企划部负责制作横幅、宣传及比赛期间全程摄影和新闻稿的撰写。
7、请后勤配合活动现场布置及大件物品的搬运。
六、活动实施:
1、4月15日之前,各科室将参加初赛的人员名单上报护理部,护理部下发各项技能操 作评分标准作为练习参考资料。
2、4月25日下午组织各科室护士长及参赛人员召开会议,宣布初赛流程及注意事项,确定最终参赛人员后不得更改,若更改则视为弃权.
4、4月28日13:30现场抽签后,14:00开始进行初赛,评选12名优秀选手参加决赛。 5、4月29日至5月10日以科室为单位强化训练。
6、5月10日13:30现场抽签后,14:00开始进行技能操作决赛,现场评出第一名1位,第二名2位,第三名3位。
7、5月12技能表演赛,颁奖(因到场嘉宾不确定,详情具体安排)。
七、奖项设置及奖励:
1、颁发荣誉证书及现金奖励。
一等奖 1名 荣誉证书及奖金:400元
二等奖 2名 荣誉证书及奖金:各300元
三等奖 3名 荣誉证书及奖金:各200元
优秀奖:50元现金鼓励,奖金共计:1900元
七、费用支出
1、“5.12”护士节每人价值100元礼物一份,20xx年4月11日统计全院护士(125人)+医助(8人)+导医(7人)=140人,礼物费用共计:14000元。
2、一、二、三等奖共计:1900元。
总费用=15900元,外加荣誉证书6本。
重庆护理部
临床护理技能 篇3
【关键词】护理技能大赛 护理教学 综合实践能力 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50-02
护理专业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护理综合素质的好坏是评价一个护理学生能力的重要标准,以往教育多数都是理论上的教育,而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培训的较少,导致学生进入临床后不能很好的适应。开展护理技能大赛,可以检验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职业素养、评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交流沟通、人文关怀以及效率和安全意识,有利于培养可持续发展、满足行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护理人才。同时为教师日常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供了新理念、新平台,及时发现护理教学的问题及和临床实践上的差距,从而推动护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1.护理技能大赛的基本内容与护理技能大赛反应出的护理教育的问题
1.1护理技能大赛的基本内容
技能大赛是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竞赛性活动,它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与技能培训、技能鉴定、业绩考核等紧密结合。护理技能大赛,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展示卫生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果,进一步深化“教产合作、校企合作”,提高社会参与面和专业覆盖面,完善制度建设,提升组织化水平,努力扩大社会影响力。
1.2护理技能大赛反应出的护理教育的问题
技能大赛充分体现了行业用人、岗位要求的理念,从技能大赛的准备到参与其中再到技能大赛结束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在护理临床实践时,存在哪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又能够反映出教学中的哪些缺陷,总结来说,从护理技能大赛中反应出的护理教育问题有:(1)课程标准的设定与护理临床实践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护理课程各个科目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2)护理教学教师的知识水平虽然不低,但是部分护理教师的观念仍然没有转变,在教学上缺乏全面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3)学生在进行护理技能实践训练时,使用模拟人训练为多,当面对真实患者实践时,方式老套,不灵活,与患者交流生搬硬套;(4)部分护理学生只会模仿书本上的教学知识,主动思维能力不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低下。所以,以技能大赛为评分标准,可以发现护理教学和护理实践中存在的差异。
2.对护理教育改革意见和建议
2.1充分重视技能大赛
不管是院、系领导、专业教师或者是学生都要认识到技能大赛的重要性。对于院、系领导来说,通过技能大赛可以发现本院护理专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将问题解决,以促进学院及系部的发展和进步。比如课程目标制定方面,就要从思想教育目标、知识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多方面综合制定,并细化可执行;对专业老师来说,技能大赛对老师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技能大赛老师们可以指导如何让学生学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如何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对学生而言,技能大赛是提高自己综合实践能力、展现自己临床运用水平的重要平台。
2.2加强和改进对护理学生的综合实践训练方式
2.2.1采用“仿真”医院教学模式
把实训室建成模拟病房,病床单位、医疗器械一应俱全;对学生的仪容仪表、言行举止是“准护士”的要求。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模拟临床护理情景,以仿真环境、事件为依托, 将“工作过程的学习”和“课堂上的学习”形成为一个整体。训练模式也要有所改进,要紧密结合临床的需要,为护理学生提供接触患者的机会,不仅要求他们技能到位,而且要让他们学会护患之间的沟通方式。
2.2.2充分的开放护理实训室
护理实训室开放式管理,利用课后、自习以及周末时间,以学生管理学生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同学们踊跃的参与到实践中去,弥补实训课时的不足,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同时在实训室内滚动播放各种操作视频,强化实训操作细节,专业教师定期进行辅导、抽考,及时查漏补缺。
2.2.3建立与培训临床兼职教师队伍
除了培养校内高素质、新理念的护理教学老师外,还要强化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护理专业教学团队,优势互补。聘用医院护理骨干融入实训教学,严格小组上课、多人分组带教,不断地将临床新知识、新技能、新理念与传统教学融合,专兼职教师不断交流,共同提高。
2.2.4举办大型的护理技能竞赛活动
学院系部可以通过开展技能大赛,促进学生对技能的练习和掌握,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团结协作等综合能力,并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将理论与实训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这样不仅可以充分锻炼学生,还可以为选拔省级的技能大赛成员储备人才。
3.小结
以技能大赛作为评价护理教学的水平,不仅有利与促进护理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培养出很多技能型人才。护理学生不再是纸上谈兵,参与到实践中,也会激发出护理学生对护理专业的兴趣,提高对护理专业的热爱程度,为护理专业的发展积蓄力量。通过护理技能大赛,各层面从理念到日常教学实践,不但能够促进护理教学的改革与进步,同时尽力培养“实用型”和“职业型”护理人才,满足医院迫切需要的护理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龚爱珍.浅谈护理技能大赛对护理教学的促进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5):96-97.
[2]王梅新,裴华莲,彭巧君等.电子智能化考评系统在护理技能大赛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22):67-68.
临床护理技能 篇4
1 护理技能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1.1 教材内容陈旧
目前卫校使用的《护理学基础》教材和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未能及时修订, 因此其滞后于临床实践。随着医学的发展, 新的技术、新的护理器材不断被开发并应用于临床, 而《护理学基础》教材和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仍沿用传统的或者不合理的、不科学的方法, 导致传统理论及护理技术操作在某些方面与临床护理工作不相适应。如:目前医院氧气吸入、电动吸痰技术等已基本被中心管道技术取代, 可教材上还是着重讲解氧气筒和吸痰器的使用方法, 且只介绍了鼻塞给氧法和鼻导管给氧法;为了方便护士操作, 节约人力成本, 同时使患者在半坐卧位时床单不易皱折, 临床上已用床罩逐渐取代大单, 但是在护理技能教学时教师还在反复指导学生铺大单的操作手法和流程, 既繁琐又机械;在口腔护理操作中, 教材上严格规定了棉球的个数, 上、下、左、右的先后顺序, 使学生觉得难记, 但在临床上主要是以患者口腔清洁为目的, 因此教材中的方法很机械;皮内注射法, 教材上的示教方法是:于前臂内侧与腕横纹皮肤纹方向呈垂直进针注射0.1 ml药液, 但在临床上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已将方法改为:在前臂腕横纹上三横指正中处, 与腕横纹皮肤平行进针注射0.1 ml药液[1]。这些均导致学生觉得护理技能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实际有差异。
1.2 护理技能实训室建设和管理落后
随着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 我国中、高等护理学校 (院) 不断扩招, 但大多数学校 (院) 又普遍存在着实际办学条件不能满足扩招要求, 护理技能实训室设备、物品不能及时更新及布局不合理, 学生进入护理技能实训室后不能实现临床情景模拟, 学生难以进入“护士”角色等问题。同时, 由于示教用物明显滞后于临床护理工作实际需要, 导致护理技能教学的操作手法、操作步骤与临床护理工作不尽一致, 使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 部分护理技能操作又要以临床实际应用标准为依据重新学习。
1.3 教师临床实践经验缺乏, 教学方法单一
卫校中承担护理技能教学的专职教师学历高、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 但她们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卫校任教的, 接触临床的机会较少, 对临床中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了解较少, 因此在教学中容易出现教学内容陈旧, 操作流程繁琐、机械等问题。同时, 现有的护理技能教学方法单一, 主要以传统的示教—练习—导学为主, 在护理技能教学时教师只关注技术操作本身, 而未注重对学生进行与护理技能操作密切相关的评估能力、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健康教育能力等的培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 在操作中缺乏人文关怀、主动服务及沟通的理念, 从而与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要求产生了差距。
1.4 对学生操作技能迁移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操作技能迁移是指一项技能对另一项技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或消极的抑制作用。操作技能迁移的基本条件是2种技能之间具有共同要点或共同因素。同时操作技能的迁移可以是具体的, 也可以是非具体的。如果学生具备了评判性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会在护理技能操作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这种迁移可能不容易被察觉[2]。在现有的以技术操作为中心的教学和考核模式下, 学生只注重快而好地去完成护理技能操作, 而很少考虑如何利用护理技能操作技术去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护理技能教学时学生拼命模仿教师的手法、动作, 缺乏思考, 对护理技能的操作原则、应用范围掌握得不够灵活。在进入临床实习后, 面对操作中患者不配合或病情突然发生变化等干扰源较多以及操作用物与卫校护理技能教学使用的操作用物不尽一致的情况时, 学生会感觉不适应, 不能有效地将护理技能教学中所学的基础性、原则性的护理技能操作迁移到临床护理实际工作中去。
1.5 部分临床带教教师存在不规范的带教行为
目前, 我国护士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临床护士编制缺少, 由于工作任务重, 护士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完成临床护理工作上, 因此对临床护理带教意识较淡薄, 在对学生进行带教时, 部分临床带教教师就出现了不规范的带教行为, 如:备物不充分、未严格按护理技能操作流程进行, 操作手法随意, 无菌观念不强, 不评估, 不评价等, 一方面给学生留下了不严谨的印象, 另一方面也给学生留下了护理技能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脱轨的印象。
2 护理技能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接轨的对策
2.1 重视护理内涵建设, 营造护理技能教学与护理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氛围
护理技能教学必须以护理临床实践为基础, 卫校应建立专职护理技能教师定期下临床的制度, 护理技能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实习带教, 参与医院在职临床护士的护理技术培训和操作考核。同时建立一种激发和调动教师内在潜能的新机制, 将护理技术的改进和护理知识的更新作为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并纳入质量考评体系, 注重护理内涵建设[3]。对操作常规要适时进行研讨、修订, 注入新观念、新内容, 以符合现代护理教育[4], 并更好地与临床护理工作接轨。
2.2 加强院校合作, 提高教师—临床护士综合效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大量的先进仪器、设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原有的护理操作技术将不断被更新、淘汰。为了使护理技能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保持一致, 除了建立护理技能教师定期下临床制度以外, 专职教师还可与临床兼职教师进行合作教学。Davies、Gassner等构建了不同类型的合作教学模式, 如临床护士参与教学, 学校教师参与临床带教[5~6]。合作教学将不仅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 缩短护理技能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之间的差距, 又有利于卫校与教学医院之间的沟通、协调, 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和巩固。
2.3 加强卫校护理技能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
因为护理技能教学大部分是在实训室内完成的, 所以实训室应努力模拟临床实际工作情景, 将现在临床上的常见病区模式搬入实训室, 实训室配备的用具及仪器设备应根据临床的发展及时更换。应建立标准化的护士站、ICU病房、普通病室等, 使其构造尽量接近临床实际。这种将实训室建成模拟病房, 配备先进仪器设备的做法, 将有利于缩短护理技能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在操作情景、仪器设备等方面的差距。同时, 要加强对实训室的管理, 让学生参与操作用物的准备和整理, 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以使其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2.4 改革护理技能教学方法, 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及护理操作技能迁移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示教—练习—导学护理技能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灵活性的发挥, 学生练习时只是机械地模仿、简单地重复。因此, 应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运用到护理技能教学中。实践证明:该教学法能有效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增强其记忆力, 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同时提高教学质量[7~8]。在护理技能教学中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时, 教师在讲授前, 将所讲授护理技能操作中涉及的重点和难点变成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预习, 使学生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主动查找文献、图谱、资料等, 采用开放式小组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去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及操作项目, 形成明确问题—小组讨论—提出计划—模拟实践—指导评价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不仅能掌握护理技能, 又能理论联系实际, 促进临床思维的发展, 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迁移能力, 又使学生能有效地将护理技能中的原则性、基础性操作迁移到复杂多变的临床护理工作实践中去。
2.5 转变观念, 在掌握操作目的和原则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在国外, 护士有充分的工作自主性和很好的发展空间, 在护理操作中仅强调原则, 不过分强调具体操作步骤, 注重护士的护理知识和技术水平, 以护理患者的实际效果和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作为衡量护士水平高低的标准[9], 这种方式值得我们借鉴。教师要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善于揣摩、总结。护理技能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操作目的和原则, 而不是死记硬背每一个操作步骤, 这样才能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 给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2.6 加强对临床带教教师的培训和管理
临床实习是学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意识、态度以及业务水平是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医院教学管理部门应注意对带教教师的遴选, 将服务态度好、教学意识强、业务水平高、有耐心的护士选为带教教师, 并对其进行培训, 让其明确自身的职责以及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同时, 医院科教部、护理部要定期和不定期对带教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检查, 学校定期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 并及时与医院相关部门做好沟通, 使带教教师从思想上重视带教工作, 自觉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从而缩短护理技能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之间的差距。
2.7 改革护理技能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
现代护理观要求护士以患者为中心, 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目前的护理技能考核是以技术操作为中心的考核方式, 这种考核方式势必会引导学生只注重好而快地去完成护理技能操作本身, 而忽视护理对象的其他需求, 因此应改革现有的护理技能教学和评价标准, 将与护理对象的沟通、解释、指导、健康教育等纳入考核标准中并设置分值, 在护理技能教学时严格按照标准对学生进行训练, 从而实现教学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技能考核时由教师给出临床病例, 学生进行病例分析, 提出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和护理需求, 然后采用所学的护理技能去解决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并满足其护理需求。病例考核避免了学生只重视护理技能操作本身, 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为学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康胜男, 王甲, 丛淑丽.关于减轻青霉素过敏试验引起疼痛的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 1995, 11 (3) :3.
[2]郑修霞.护理教育学概论[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
[3]李艳菊, 胡国瑾, 杜闻媛.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临床使用现状及引发的思考[J].南方护理学报, 2001, 8 (3) :15~16.
[4]高钰琳, 陈佩云.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存在争议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3) :239~240.
[5]Davies E, Turer C, Osborne Y.Evaluating a Clinical Partnership Mod-el for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J].Collegian, 1999, 6:23~40.
[6]Gassner I, Wotton K, Clare J, et al.Theory Meets Practice[J].Collegian, 1999, 6:15~21.
[7]谢永红.浅谈PBL教学法在病理实验课中的应用及意义[J].右江医学, 2004, 32 (4) :387~388.
[8]郑芙林, 赵辉.改革药理学教学提高药理实验课教学质量[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5, 11:677~678.
护理技能比武纪实 篇5
为全面落实卫生部提出的《关于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近期,我院护理部对护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和考核,把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作为护理人员“三基三严”培训的重要内容,结合《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的要求,在“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于5月5日在全院范围内举行了护理技能大比武,比武项目为:心肺复苏、静脉留置针、血糖监测三项操作。各科室精心准备,选派出了科室内的优秀选手参赛,经过激烈角逐和评委们公平、公正、严格的打分评选,重症监护室、内二科、五官科、内三科、手术室、城东内科分获团体一、二、三等奖。李萍、齐菲、马桂霞分别获得单项操作一等奖。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在全院范围内掀起了护理技能大练兵的热潮,不单是参赛选手在业务上得到提高,还带动了科室的整体护理技术操作水平的全面提升,锻炼了整个护理队伍,对整个护理队伍的快速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院领导对这次比武活动非常重视,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了表彰奖励并颁奖,塑造了我们蒙阴县人民医院良好的文化氛围!
这次护理技能比武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希望护理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引起注意:
血糖监测操作存在问题
1:心理素质普遍差、情绪紧张。2:六步洗手法不熟练甚至不正确。
3:无菌观念差,取试纸时大多数存在污染试纸条现象。4:采血部位、采血手法掌握不好。5:操作不熟练,限时2分钟,普遍超时。
心肺复苏操作存在问题
1、部分人按压部位、手法不正确。
2、打开气道手法不正确。
3、吹气时未用眼睛余光观察胸廓起伏。
4、抢救病人时未体现出一个“急”字,缺乏快速敏捷的素质。
5、触摸大动脉手法不正确。
6、动作粗暴、未体现爱伤观念。
7、吹气潮气量不足。
静脉留置针操作存在问题
1、无菌观念不强,取棉棒、蘸消毒液、排气不符合要求。
2、液体排在留置针盒内,排气时不持针柄、倾斜针头向弯盘。
3、针芯不应放回弯盘,应放在针头盒内。
4、输液贴下留有空气,肝素帽内空气排不尽,贴日期位置不正确,不能在病人手上写日期。
5、治疗盘内用物未清理。
6、忘记查床头牌。
7、不用速干手消毒剂洗手,漏掉最后一步。
8、个别人忘记带口罩。
下面是部分比赛和颁奖现场。
心肺复苏现场
静脉留置针现场
血糖检测现场
颁奖现场
再谈《护理技术》职业技能训练 篇6
关键词 护理技术 技能训练 问题 对策
影响因素
学习目的不明确,操作训练没有进入角色:由于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不到位、不深刻,学习目的、动机也不明确,导致操作训练时的消极被动。目前中职生文化素质普遍较差、学习没兴趣、意志力较薄弱,缺乏综合概括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习某项技能操作时,只是对该项操作被动地记忆和机械地模仿,不能与其他操作知识有机地联系和运用,即知识的“孤岛效应”,阻碍了学习认知能力的发展。
理论与实际操作不能有机结合: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灵活性,他们完全是机械的记忆背诵,在操作时不能灵活运用,应变能力很差。 近年来,由于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护理技能训练在时间、场地、用物等方面相对严重不足,很多操作在课堂上只能训练1次,有些操作甚至不能练到1次。另外,因模型或其他条件所限,有些操作无法按常规进行训练,如鼻饲、洗胃、灌肠等,客观上也导致学生训练机会的减少。
护理师资短缺:护理师资总量增加,但专职护理教师不够,客观上导致护理教师工作负荷加重,工作中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胜任高质量的护理操作技能的教学任务。
对策与措施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护理专业:专业思想是否牢固,学习目的是否明确,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是影响护理训练效率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要经常性、反复性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促使学生的职业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热爱护理专业,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情感品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首先,要增强学生对护理操作训练的自信心。一个学生对自已的能力缺乏自信,护理训练的成绩就不会提高。教师在辅导学生训练时,要经常鼓励学生,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其次,要保持学生在护理操作训练中的适度压力。适度的压力对获得良好的成绩有积极作用,相反,没有压力或压力过大都会给护理训练效果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学生训练时,既不要过度施压,也不要随意减压,体现个性化的教学。再次,磨练学生在护理操作练习中的意志品质。学生进行长期单调的训练,在整体训练阶段中间不设休息时间,要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操作,这对学生意志力是一种磨练,因此必须具有顽强、坚毅的意志品质特征,才能使技能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改进护理技能教学方法,提升学习兴趣和训练效果:教师在进行护理教学活动中,根据护理教学的特点,边教、边学、边做、边练,“教学做合一”,使护理操作讲解,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视听手段,促进技能学习的提高,使实践教学更显生动、直观,增强教学效果;还可利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角色扮演”法,在《护理技术》操作技能教学中,让学生互为“病人”和“护士”,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进行实际身体活动的训练,称为身体训练。仅在头脑中反复思考动作技能过程的训练,称为心理训练。若能将心理训练和身体训练相结合,其效果最佳。当然,教师在平时上课时也要把集中训练和分配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训练内容有穿插,这样既合理地利用了课堂时间、又能避免学生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同时也可把整体训练与分解训练相结合,对不同的护理操作训练,整体训练和分解训练表现了不同的作用,当一种项目容易被分解,采用分解训练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如铺床、静脉注射等;而对氧气吸入、导尿、灌肠等联贯性强,无明显分节的项目来说,整体训练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知识迁移:知识的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形成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把每一部分内容、每一项操作都认为是相互独立的知识点,学起来感到内容多、繁、难。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技能之间的联系,即了解共同点,掌握关键点,把握注意点。在护理技术操作中有些项目是相同的,如在操作前护士、患者、物品的准备,操作结束时对患者的观察、患者的安置、用物的整理等是技术操作的共性部分。记住了共性部分,再对不同的操作进行具体分析。所谓关键点,即技术操作的核心部分。如吸氧法的“吸氧”,洗胃法的“插胃管、洗胃”等,是每项操作的个性问题,一定要认真领会、多练熟记。注意点即操作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只要把握住原则,在此基础上可以发挥操作的灵活性。
增加学生训练机会,保证学生训练时间:要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實训室的建设应与时俱进,加强规范管理,在软、硬件建设上狠下功夫。另外,必须安排足够的训练时间,除课堂训练外,护理实训室在课外应对学生开放,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训练。
加强训练中的反馈:训练不是动作的简单重复,反馈增加了知识的精确性,改善了学习者对自已行为的认知和评价,只有当学习者从他们的训练或动作的结果中得到反馈时,才能对进一步训练和学习起促进作用。提供反馈信息对于动作技能的学习是很重要的,教师在学生操作训练时,应经常巡视,及时对学生的操作行为给予反馈,促进其技能学习的提高,督促学生将每一次练习都视作“真人真做”,从而提高操作技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玉梅.护理操作技能的教学方法探讨.卫生职业教育, 2007,2(下):71-72.
2 赵丽芝.护理操作技术的教学改革体会.卫生职业教育,2007,2(下):75-77.
临床护理技能 篇7
临床护理综合技能应用课程开设于第四学期, 以临床病例为主线, 在模拟病房通过情景设计、角色扮演以及模块化训练的形式完成。
本课程作为护理专业的重要实践课, 在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上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 具有以下特点并体现了5方面的融合。
(1) 在设计临床典型病例时参照临床护理工作路径, 融入基础和专科技能, 突出病区管理、分级护理、人文沟通、护士岗位职责等内容, 实现了学习内容和岗位要求相融合。
(2) 本课程教学要求在模拟病房/手术室完成, 体现了学习情境和真实工作情景相融合。
(3)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病例设计模拟工作情景, 通过角色扮演完成岗位任务, 实现了教学组织形式和临床实际工作过程相融合。
(4) 从设计病例到组织授课, 均由来自临床一线的护理专家和教学一线的授课教师共同完成, 实现了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相融合。
(5) 在考核过程中, 学生分小组抽取临床病例进行综合技能考核, 评分标准包括护理程序实施、临床技能操作、医疗文件处理、健康宣教、护患沟通、人文关怀和团队合作等方面, 体现了学业评价与职业标准相融合。
2 教学设计
2.1 内容的选取和组织
临床护理综合技能应用课程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 根据临床护理岗位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才所需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 参考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 以护理学基本技术为核心, 整合、归纳和选取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急救及重症监护技术的重要知识点、技能点。通过设计典型临床病例, 依据临床护理工作路径划分模块, 采用岗位导向模式组织教学, 在强化学生护理操作技能的同时, 加强临床思维、人际沟通和解决临床工作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 使学生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岗位的要求, 提高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能力。
“妊娠高血压疾病护理”是一个以病人入院到出院 (经过治疗—抢救—手术前—手术—手术后护理) 的时间发展为横轴划分教学模块, 按病房和手术室护士 (主班护士、治疗护士和责任制护士以及器械护士、巡回护士) 的岗位任务为纵轴进行情景设计的典型教学案例。本案例模块划分、岗位角色和主要工作任务详见表1。
2.2 教学的条件和实施
2.2.1 建设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模拟化病房
模拟病房是保证教学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模拟病房最好能够配置智能模拟人, 利用模拟病房的空间、布局和设施, 通过模拟护理工作情景, 引导学生遵循护理程序, 练习各种操作技能, 观察病人治疗效果和病情转归, 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从而达到综合实训的目的。
2.2.2 教学过程
(1) 分配任务:以每班50人为例, 10人为一组, 共分5组, 每组承担1个模块的工作任务。各组的角色任务包括编剧 (写脚本) 、导演 (安排角色和排练) 、剧务 (物品准备) 、病人、家属、医生、主班护士、责任护士、治疗护士等。每组选出1位组长, 并配备一位指导教师。
(2) 资料准备:教师课前及时下发病例、相关模块材料及任务要求。学生按要求积极准备, 并通过网络、图书、见习等方式解决问题、收集材料。
(3) 课前排练:按照模块任务和要求, 各组组长组织编写脚本、分配角色、准备物品、进行排练。
(4) 小组展示:每个模块的情景教学均安排在模拟病房/手术室进行。每个模块平均4学时, 前2学时全班集中进行小组成果展示, 授课教师和其他学生观摩。
(5) 课堂讨论:小组组长对整个准备工作和演示过程进行说明和自评, 再由教师和其他各组学生进行点评, 点评内容包括学习态度、仪表着装、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应变能力及人文理念等方面, 最后任课教师就本模块及拓展内容进行提问和总结。
(6) 分组练习:在展示、点评、讨论和总结后, 全班学生5人为一组, 分为10小组进行练习, 参与本模块展示的10位学生, 分别进入各小组进行指导。
(7) 总结汇报:每个模块教学任务完成后, 学生上交实训报告, 教师进行教学总结, 所有文字材料交教研室存档。
2.3 考核方法和形式
全部模块完成后, 进入考核阶段。学生以小组 (5人) 为单位进行综合实训项目考核。考核前一天抽取病例, 每班考核安排4学时, 每组平均20分钟。考核分数按照理论提问, 单项操作技能, 医疗文件处理, 综合职业素质 (包括仪表着装、服务态度、沟通能力、临床思维、健康宣教、团队合作、应变能力及人文理念等方面) 的权重进行计算。
3 特色与创新
临床护理综合技能应用课程的病例设计独特, 教学组织形式新颖。为全面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发挥了以下积极作用。
(1) 依据病人从入院到出院, 经过治疗—抢救—手术前—手术—手术后护理的过程划分教学模块, 与护士真实的工作路径结合, 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1], 为学生以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2) 按照病房/手术室护理岗位工作任务设计教学情景, 是行动导向高职教育模式在课程中的体现, 通过对学科体系的解构和行动体系的重构[2], 提高了实训教学的时效性和完整性。
(3)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观[3], 组织情景教学和进行综合技能考核, 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合作性, 对锻炼他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原有知识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以及提高职业能力和素养等方面, 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4 结语
本课程通过一个典型临床病例从诊断、治疗、护理, 再从病情变化到转归的模块化设计, 加入各种护理岗位所需要的全部基础护理以及专科护理理论和技术, 帮助学生在实习前短时间内综合和强化了原有的知识和技能, 提升了职业能力, 同时也解决了高职院校因为学生多、课时紧、实训条件不完善等原因不能满足广泛开展综合实训的难题。另外, 考虑到临床各科疾病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每类教学模块可发挥自身特色、自成系列、单独使用, 这种设计理念使课程具有不断提升的空间, 不仅适合学校学生使用, 还适用于临床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和考核。
临床护理综合技能应用课程设计理念及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 体现了教学与临床无缝对接, 符合职业教育的方向和要求。希望在今后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 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教学案例, 满足护理高职教学实践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頔.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对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5) :8-9.
[2]周常青.论岗位导向型的综合课程模式[J].新课程研究 (职业教育) , 2008 (9) :22-24.
临床护理技能 篇8
关键词:护生,临床实习,基础护理技能,岗前培训
临床实习是护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是护生整个学习阶段中理论联系实践, 最终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阶段[1]。护生从学校进入医院,面临陌生的环境和角色的转变,操作技术不熟练,一时难以适应。为了使护生进入医院后能较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我们对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基础护理技能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缩短临床实践适应时间,增强护生的信心,顺利实现角色转变。报告如下。
1 培训前的准备
1.1 确定培训目标
护生虽然经过了前一阶段的学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操作又变得生疏[2]。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对护生进行集中的基础护理技能培训,使护生能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在培训中注重培养护生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临床决策能力。使护生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满足病人的身心需求。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
1.2 确定培训内容
基础护理技能培训一般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1~2周进行。由于培训时间紧迫、培训相对集中、培训强度大,因此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增加培训的实用性,根据基础护理技能教学的重点难点,结合临床实际需要,安排培训内容:无菌技术、常用注射法、静脉输液、导尿术、心肺复苏术等。并在基础技能培训过程中增加临床实用性强的内容如:对护生进行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如何避免被锐器损伤,以及不慎被锐器损伤如何处理;介绍临床常用物品用后处理原则。
1.3 教师的准备
培训前广泛收集已经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临床带教老师的反馈意见,找出实验教学与临床、护生需求的差异。培训前教师集体备课,精心组织和设计技能培训的内容和方法。护生实习前的技能培训不同于《护理学基础》技能实验课,是在建立在技能实验课基础上的培训,是对《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的延伸。通过培训,护生的基础护理技能能得到巩固和提高。因此,在实习前的技能培训过程中,教师更应注意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护生积极思考,发挥护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护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护生的准备
虽然基础护理技能是前一阶段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护生操作的步骤、用物的准备、注意事项等变得生疏。因此每项技能培训前都要求护生复习相关知识、操作流程、看操作录像,通过培训前的回忆-再认有助于发挥护生学习的主动性, 减少盲目性, 提高技能培训的效果。
2 技能培训的实施
2.1 改进培训方式,分组强化训练
按护理程序评估→计划→实施→评价4个步骤组织教学[3],根据我校情况将20名护生分为一组,由一位教师负责带教。由于技能培训是护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以往"示教-练习"的培训方式,对巩固和提高护生操作技能效果不佳,需要对培训方式进行改革。以无菌技术为例,培训前护生通过看书、看操作录像复习无菌技术的概念、原则、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培训课上由一名护生回示教,要求其他同学边看边思考存在问题,护生回示完毕,教师组织护生讨论其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自己在以往的无菌技术操作中容易出现的失误,讨论完毕由教师评价、总结后再由教师规范示教,最后再将4个同学分成一个小组反复进行无菌技术的练习。采取这种"回示教-小组讨论-教师点评-教师规范示教-护生练习"的培训方式,有利于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促使护生复习回顾已学知识和技能,加深操作中重点、难点的理解。
2.2 注重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由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复杂性、随机性大的特点,培养护生综合能力有助于护生在实习中尽快适应临床护理角色的转变,缩短临床实践适应时间。在护理技能培训中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临床决策能力等。如角色扮演,护生扮演病人和家属开展沟通交流技巧的训练;根据案例设定情景,通过引入案例, 把学生带入"临床"的现场中, 结合情境模拟方法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4]在一个仿真的情景中能够更好的唤醒护生的潜能,锻炼护生的应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思考与改进
由于高校扩招,近两年我校对本、专科护生实习前技能培训人数超过700人,师资相对不足,导致学生分组人数多,护生练习和得到教师一对一指导的机会减少,对技能培训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今后可以考虑聘请医院高年资的护士参与我校实习前的基础护理技能培训工作。一方面,可以缓解我校教师超负荷的培训压力;另一方面,医院高年资护士来自临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有利于将技能培训与临床实践接轨,增强技能培训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周淑兰.实习护生医院感染的岗前培训[J].家庭护士, 2008, 6 (2B) :53.
[2]姜安丽.护理教育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3]廖剑英, 汤珺.护生实习前综合强化训练的教学实践[J].大理学院学报, 2008, 7 (6) :87-89.
临床护理技能 篇9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临床护理技能,教学改革
临床护理技能是护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在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 中,“掌握基础护理技术、急救护理技术、基本专科护理技术和具有配合实施常用诊疗技术的能力”被列为护理学本科生培养的主要技能目标。然而,目前中国护理院校护理技能的教学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所以,临床护理技能教学需要结合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深化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
1临床护理技能的传统教学
目前临床护理技能教学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等教育理念仍占主体。具体体现在课堂的主体仍是教师,由教师操控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需完全按照教师事先设定的教学过程进行学习,局限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将书本中已成体系的学科知识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强调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导致护理本科生理论知识虽然丰富,但缺乏足够的临床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人际沟通和合作能力[1]。纵观中国各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临床护理技能的教学,有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制约着临床护理技能教学质量的提升:1教学目标上。 “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表述为“了解、熟悉、掌握” 等认知性目标,比如对婴儿沐浴这项操作技术,表述为 “掌握婴儿沐浴的方法”等,并没有提出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没有界定出实际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教学目标尤其是技能教学目标,应该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2教学内容上。 传传统统的的临临床床护护理理课课程程按按照临床科室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来设置,相应的专科实践技能教学穿插在各章节的理论学习中,在课时分配比例上很不合理,理论教学时数多,操作练习课时少,有时被理论教学冲击,学生自主练习改为教师示教,甚至取消;各课程单独教学,忽略了与其他实践课程的联系,既不利于将有关知识规律体现于学生的总体学习目标之中,也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利用,使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知识运用能力低下,产生知识的转移障碍。3教学方法上。传统的知识本位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尽管是护理操作技术实践课,仍然以教师示教、 学生模仿、课后练习的程序进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学生机械性地模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2]。4在教学评价上。传统的知识本位教育在课程考核上只对学生技能水平进行评价, 缺乏对教学过程、非智力因素等的评价,不利于考核学生的整体素质,难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团队合作等重要护士素质。
2“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内涵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是指教师与学生角色、身份、地位的高低之分,而是指教学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的转变,以及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等转变。 首先,从教育的角度,“以学生为中心”,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 中心。刘献君[3]认为应强 调三个 “着力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从教学的角度,教学的目的不在“教”,而在 “学”。“以学生为中心”,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从以“教” 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即从“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知识”转变,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学习是一个“自主构建”、 “相互作用”和“不断生长”的过程,教学方法应着力于学生自主发现和构建学问,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自主学习。所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教育理念有本质上的区别,体现在知识观、学习观及教学观上(见表1)。
3“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临床护理技能教学改革
3.1教学目标
在指导思想上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在强调知识传授的同时,重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改变学生掌握某项技能的单一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护士素质为目标,通过设置专科案例,使学生在讨论、观看示教、实践等步骤中对专科的病情评估、核心技能的操作、人文素养及应变能力方面素质得到提高。
3.2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改变目前 “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将传统的内、外、妇、儿、急救、传染科等护理技能操作内容整合为《临床护理技能》,摆脱“以学科为基础” 的课程体系,着重于学科的交叉与相互联系,将分散在临床各科的护理技术优化组合,使实践教学成为相对独立的较为系统的课程内容体系,使实践教学学时得到保证,形成一个跨学科、多层次、综合性的课程体系, 对知识、能力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由以下四个模块组成:1单项护理技术操作技能。主要包括:内科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外科护理技术操作技能、急救及危重症监护操作技能、妇科护理技术操作技能、产科护理技术操作技能、 儿科护理技术操作技能、传染科护理技能操作技能。 2临床综合思维训练。以典型病例的发生、发展、转归整个过程为主线,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专科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进行病情观察、综合分析、动态评估、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等,从而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的临床运用,培养学生的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 3模拟临床综合实训。运用情境教学、案例分析、TBL等多种教学方法,借助教学模型、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模拟产房、模拟传染病区、HPS/ECS等生理驱动高端模拟人等模拟手段,加强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模拟职业环境中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感受护士角色,训练综合职业能力。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4强化临床实践。理论与实践并重,模拟与实训相结合,通过课程内见习、课程后实习及临床实习等多个环节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3.3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法上,胜任力本位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实践教学,应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代替“教给学生知识”,在强调知识传授的同时,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可采用自学辅导式、精讲点拨式、角色扮演、病案分析、分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合理授权,充分发挥其自主能动性,通过提供仿真教学模具及教学环境,运用引导式和讨论式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内化核心能力的本质,并在教师指引下主动进行自我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及综合性,如自学辅导式、精讲点拨式、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病案分析、分组讨论等教学法。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供贴近临床的真实的学习环境,拟继续探索以下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教学。为增加学生的体验和感性认识,推行模拟和情景教学法,将规范培训的标准化病人(SP)应用于临床教学,由学生模拟护士,教师、其他学生或SP模拟病人, 在模拟临床环境中对规定病例实施整体护理。2案例引导教学。通过精选个案材料,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 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3利用校园数字化建设平台,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网络多媒体临床护理技能教学资源库与临床护理技能教学案例库。如虚拟实验以及图片、音频资料、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参考光盘等教学资源、模拟化的“电子病案”。4开放临床技能实验中心,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作为课程体系重要内容,将“临床技能基本训练”按比例规定教学时数。
3.4评价方式
在教学评价上,为切实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必要对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进行改革。 一方面,评价内容应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还应该包括:动机、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4];另一方面,还应保证评价方法多元化、评价人员多元化以及评价时间阶段化[5],尤其是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1评价要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还包括:动机、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不仅用学习成绩来评价,而且要评价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过程、 学习方法等。如将学习态度、日常护士仪表仪态等作为评价内容,将各种评价指标制作成评价量表。2评价主体,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方式,以课程体系培养目标为原则,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小组评价等方式结合,逐步强化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突出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3评价方式,立足过程评价、坚持全面评价、重视发展性评价。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按照课程体系总体培养目标,从课程的始点、过程和终端多方面关注每个学生,淡化评比与排名,通过纵向比较,从发展、变化、进步的角度评价每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态度、参与程度、投入程度、学习方式等。
4讨论
临床护理技能 篇10
1 调查方法与对象
1.1 调查方法
调查的测试项目共有73项, 其中基础护理技能49项, 专科护理技能24项, 采用我们自行设计的护理职业技能项目重要性调查表以实名制问卷形式进行调查, 共发出调查问卷65份, 收回有效问卷64份, 有效回收率为98.46%。
每项护理职业技能测试项目, 均有非常重要、重要、一般3个选项, 由被调查者根据该项技能在临床中的使用频率、重要程度进行选择, 然后根据调查对象的选择进行分类统计, 统计出对不同类型技能中非常重要、重要和一般3种重要程度的选择次数, 并进行卡方检验, 统计不同类型技能在临床中重要性的差异。
1.2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福建省福州地区二级以上12所医院中具有丰富临床护理实践和护理教学经验的临床护理教学人员65人。其中护理部主任20人, 护理部教学督导3人, 科护士长20人, 护士长22人, 均为护士长以上级别人员, 职称均在主管护师以上。
2 调查结果
2.1 按照护理技能分科进行分类比较 (见表1)
注:χ2=187.814 4, P<0.01
调查结果显示基础护理技能与专科护理技能的重要程度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基础护理技能的重要程度大于专科护理技能。
2.2 按照基础护理技能模块进行分类比较 (见表2)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 将49项基础护理技能分为常规性护理技能、生活性护理技能、治疗性护理技能3种技能模块进行比较。
注:χ2=<355.622 4, P<0.01
调查结果显示, 3种护理技能模块的重要程度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即:治疗性护理技能>常规性护理技能>生活性护理技能。
3 分析与讨论
3.1 基础护理技能在临床上的使用频率高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基础护理技能的重要性要大于专科护理技能, 说明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技能操作还是占据重要的位置, 其主要原因是基础护理技能在各个科室中均有应用, 因此使用频率很高, 它既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 也是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走向临床护理工作一线的每位护士, 基础护理技能始终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基本功[3]。而在基础护理技能的3种护理技能模块的比较中, 我们能看出, 治疗性护理技能和常规性护理技能的重要程度要大于生活性护理技能。
3.1.1 治疗性护理技能的临床使用安全性更受关注
在基础护理技能中, 治疗性护理技能的重要程度最高, 临床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的临床护理工作中, 治疗工作仍然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分析其原因, 治疗性护理技能不仅使用频繁 (像注射、输液等操作几乎天天进行) , 而且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如果操作不当, 则易引起患者的身心损伤甚至危及其生命, 因此治疗性护理技能的安全性受到的关注程度很高[4]。临床调查结果提示, 各个护理专业院校应重视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护理技能训练, 特别要强化治疗性护理操作的训练和考核, 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熟练掌握后才能进入临床实习, 而不是让学生到实习中去学习, 把患者当作“试验品”, 从而增加临床差错事故的发生几率, 增加患者的痛苦[4]。
3.1.2 常规性护理技能是基础护理技能中的基础
常规性护理技能操作如铺床、生命体征测量、体温单的描绘等天天都在进行, 虽然相对于治疗性护理操作来说较为简单, 但是应用性广, 操作是否到位也直接关系到对患者病情观察的准确性和护理服务的质量, 作为一名实习学生, 初到临床实习时接触最多的也是这些常规性护理技能操作, 因此要求他们一进入临床就能进行护理工作, 不仅能很快获得临床带教教师和患者的信任, 而且能为实习学生适应护理工作岗位树立良好信心[2]。所以常规性护理技能操作应成为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护理技能训练和测试的重点, 要求每位学生都要熟练掌握。
3.1.3 生活性护理技能临床操作的灵活性较大
从表2可以看出, 生活性护理技能的重要性相对较低。由于在生活性护理技能操作中不少的临床科室仍有家属参与, 并且其与患者的自理能力直接相关[5], 因此相对于治疗性护理技能和常规性护理技能来说, 其重要性相对要低。临床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不同, 以患者的生理、心理需要为导向, 从多元角度予以满足[5]。对完全没有自理能力的患者如昏迷、瘫痪的患者, 他们的清洁、饮食等护理就需要护士代为完成;有部分自理能力的患者如骨折患者, 护士则可以协助他们一起完成;行动自如的患者如择期手术、即将出院的患者则几乎可以独立完成, 护士只需进行健康宣教即可。因此生活性护理技能的操作灵活性大, 实际操作起来可能会和学生在校内学习的方法有较大不同。对于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而言, 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这些操作的原则是什么, 如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 而不是机械地把学校中学习的方法套用在每一位患者的身上, 因此对学生生活性护理技能的训练和考核应重在掌握原则和主要方法,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灵活性。
3.2 专科护理技能的专科特点明显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专科护理技能的重要性不如基础护理技能, 其主要原因是专科护理技能的专科性强, 比如外科的护理技能如拆线、引流袋的更换等在内科就很少使用, 又如“四步触诊法”只有在妇产科才会使用, 因此相对于基础护理操作而言其使用面小、专科特点明显。但由于实习学生需在所有科室轮转, 其与临床专科护士的性质有所不同, 因此也不能忽视了对专科护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如换药、拆线、引流袋的更换、手臂包扎等。我们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 在临床实习时再进行深入学习。如“四步触诊法”等操作需要大量的临床实例来进行实践, 因此学生应掌握原理和基本方法, 在临床实习时可根据具体病例来进行训练。
3.3 根据各种职业技能在临床的重要程度制订考核要求
根据本次的调查结果, 我们很直观地看出了各种职业技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程度, 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生重在技能操作训练的原则以及技能操作掌握要求全面性, 我们认为, 我校制订的73项护理技能操作在临床上均较为重要, 作为护理专业的在校生, 均需学习, 并且将其列入考核范围是十分合理的。但根据不同护理技能操作的重要程度, 我们要制订出不同的要求。基础护理技能应作为进入临床实习前需重点掌握的技能, 尤其是治疗性护理技能, 应作为学习和考核的重点, 只有保证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都能熟练掌握, 其在临床实习时才能很好地应用。而专科护理技能, 我们应要求学生能理解操作的目的和主要方法, 使其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在遇到相关操作时能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和熟练, 并能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快速学习和掌握。
综上所述, 通过护理职业技能测试项目临床重要性的调查, 我们明确了各种护理职业技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程度和临床护理工作对我校护理技能教学的要求。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 以便对现有测试方法和考核标准进行改革, 确定具体的考核要求, 使我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技能操作的学习和掌握上与临床实际同步, 不断提高护理技能, 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需求, 成为符合高职高专护理培养目标的优秀护理人才。
摘要:目的了解我校制订的护理职业技能测试项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将此作为我校护理职业技能测试改革的参考, 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技能操作水平。方法对福建省福州地区二级以上12所医院的65位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护理职业技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性的调查, 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础护理技能的重要性最高, 其中尤以治疗性护理技能最为重要。结论应根据不同类型技能的重要程度制订考核要求。
关键词:护理职业技能,测试,重要性,调查
参考文献
[1]涂明华, 沈宁, 戴宝珍.护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 4:1~3.
[2]关红, 沙丽艳, 王跃.护理技能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 2009, 6 (10) :124~125.
[3]刘苏君.基础护理——护士的专业内涵[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4) :243.
[4]肖日华, 谢敏.护生实习期间的护理安全管理[J].现代临床护理, 2008, 7 (6) :60~61.
浅谈妇产科护理技能竞赛 篇11
【关键词】浅谈 妇产科 护理技能竞赛
近年来,我国医学院校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是与社会需求不相符的。根据我国教育部“高教有高考,职教有竞赛”的要求, 我校于2012年10月15号举行了妇产科护理技能大赛。这次大赛让我们师生受益匪浅。
1学校
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作为后盾。这样才能保证训练及比赛的场地,才能保证所需物品的供应。比赛才能顺利进行。
2教师
2.1教师培训 要想培训出好的选手,必须要有一批责任心比较强的老师。老师们集体制定参赛项目、评分标准、操作标准等。同时由各专业老师统一培训辅导老师的礼仪、人文关怀、专业技能等。做到层层把关,一丝不苟。
2.2辅导学生 培训合格的辅导老师采取一对一指导参赛学生。
3学生
3.1学生选拔 为了扩大技能竞赛的影响,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全校护理专业的二、三年级学生都可参与。先有专业老师在技术方面给予了指导,使得参赛学生对各自参赛项目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学习与补充,使得他们的技能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然后在实验室一轮一轮进行筛选。
3.2学生培训 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护理专家说:“护理是科学、艺术与爱心的结合”。所以现代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专业的技术才能,还要有很高的文化素质和修养。从培养言行举止、行为规范着手, 不仅要求动作美观,还要求省时、省力, 注重心理素质培养。故把选拔出的学生由专业老师进行各个方面的培训。
3.2.1礼仪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人们对护士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患病后,其心理和行为发生一系列变化,满足和解决患者的心理需要,对疾病的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护士的知识结构应不断更新与完善。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不仅需要接受正常的医学与护理学的教育,同时也应接受必要的专业礼仪训练。护士礼仪是一种职业礼仪,是护士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行为标准,是护士素质、修养、行为、气质的综合反映。它包括护士仪表,使用语言的艺术,人际沟通与沟通技巧及护士行为规范。护士端庄、稳重的仪容,和蔼可亲的态度,高雅大方,训练有素的举止,不仅构成护士的外表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内心境界与情趣。护士礼仪是现代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良好的护理礼仪所表达的是尊重,无论是对患者、对家属,还是对医生,热情大方、仪容整洁、语言亲切、举止优雅,都能使人产生亲切感、温暖感、信任感。礼仪在培训中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项目。
3.2.2人文关怀 针对现代护士不知怎样和患者交流沟通,对患者缺乏人文关怀的现状。在培训中强调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有人这样说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现代护士必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具有健康的心理,乐观、稳定的情绪,宽容、豁达的胸怀。不仅要提高年轻护士的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更要建立一套科学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护理服务理念,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由于妇产科这门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很多患者具有复杂的心理活动,所有人文关怀在此能大大体现它的价值。
3.2.3技能训练 这是我们培训的主题内容。护士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端庄的仪表,庄重的神态来影响患者的情绪,还应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技能。为了确保竞赛的顺利进行,学校实验室全天为选手开放。辅导老师无课时就到实验室辅导学生,按照统一标准手把手教会学生。让学生做到勤说、勤练、勤问、勤模拟。“勤说”指的是在技能竞赛项目中需要语言表达的部分要多练习,不仅做到普通话标准、语言流畅、语速适中,而且还要做到面带微笑、声音动听、清楚。“勤练”指的是技能部分,要达到无一漏洞可挑。“勤问”指的是不懂或不清楚之处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勤模拟”指的是模拟比赛现场,一选手上场后,所有辅导老师和余下的参赛选手作为评委给场上选手打分、点评。选手每人备一个记录本,记下每次点评需要改进的部分。这样经过次次模拟,次次改进,选手会做得更加完美。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心理素质,不至于真正赛场上发生意外。当然,培训内容还要包括意外情况的应变与处理。
的确,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次妇产科技能竞赛已圆满结束。这与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辅导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此次技能大赛给了同学们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才华与技能,丰富了他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展现了学生的风采,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实现了教育教学目标。老师辅导学生时相互帮助、各尽其能、各负其责,体现了他们极大的责任心与团队精神。同时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培养更合格的现代护士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范平,陈伟敏,范辉. 从职业技能培训谈医学生如何获取临床经验[J]. 教育界,2010(24):40.
临床护理技能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11年度大专护生61人为实验组, 采取“操作示范员教学法”, 均为女生, 年龄18岁~21岁。以2010年度大专护生63人为对照组, 采取传统教学法, 均为女生, 年龄19岁~21岁。纳入标准:应届生, 教育程度为全日制大专, 专业学习年限为3年, 无护理实习及工作经历。
1.2 方法
1.2.1 确定考核项目、标准及时间 选择临床上最常用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5项技能操作作为强化训练和达标项目, 即无菌操作技术、隔离技术、青霉素过敏试验法、静脉输液法及铺备用床, 要求每位护生能理论联系实践, 熟练掌握每项操作技能并通过达标考核。把5项操作技能的达标成绩标准定为85分。评分标准按照黄惠根主编的《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要求进行。考虑护生轮留到新的科室第1周前几天要熟悉环境, 一般把操作示范的时间安排在第1周星期四进行。
1.2.2 实施临床护理教学 操作示范员必须由具有临床业务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带教老师担任, 在全院带教老师中挑选, 符合条件的带教老师自愿报名。一个操作示范员负责1个或2个项目, 由护理部教学组的老师进行护理技能培训和演示, 让其率先掌握好负责项目的技能和标准, 考核达标后择优录取上岗, 并授予操作示范员资格证书。每位操作示范员对自己负责的项目进行技能操作示范、个别辅导、考核并收集护生的反馈意见。操作示范员在操作示范时向护生说明达标考核的目的、考核标准和时间安排。让护生了解操作示范和考核的意义, 明确学习目标和考核标准, 能按计划自觉进行练习, 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1.2.3 进行达标考核及满意度调查 护生转科前1周星期三前进行考核总结, 发放临床护理教学满意度调查表, 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实验组共发放调查表61份, 回收有效61份, 有效率100%。对照组共发放调查表63份, 回收有效63份, 有效率100%。
1.2.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及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率。满意率= (满意+基本满意) /总数×100%。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用均数±标准差
2 结果
注:两组满意率比较, P<0.05。
3 讨论
临床实习是护生过渡到护士的关键时期, 也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重要阶段。护生的操作技能质量与操作示范员的水平密切相关。因此, 培养专业的操作示范员队伍是护生临床实习阶段的重要环节, 是现代护理教育发展的需要。我院在实施“操作示范员教学法”前, 存在带教老师护理技能操作演示不规范、带教意识不强、缺乏责任感等一系列问题, 不能满足现阶段护生对护理教育的需求。通过带教老师的培训, 带教老师能进一步学习, 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操作水平, 使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 按计划完成临床教学工作, 以适应护理教育发展的需要。
培训后考核合格的带教老师具有护理技能操作示范员资格, 具有操作示范员资格是对护士临床教学的肯定。操作示范员掌握了自己负责技能项目的相关知识, 明显提高了教学能力, 对护生在观看操作示范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能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操作示范标准、统一、规范, 得到护生良好的评价, 从而增强了操作示范员的自我价值感和责任感。改变了过去操作示范员不固定, 操作示范不标准、不规范、不统一, 教学任务不明确等不良情况, 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
做好护理技能操作示范, 要求操作示范员不但要有规范、统一、标准、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 还要具有良好的自身素质。在护生心目中临床带教老师的言行举止是护生临床实践的标杆[2]。所以要求操作示范员在进行技能操作时必须按照标准指导护生进行技能操作。在言行举止及与病人沟通时注意礼貌性用语, 针对不同的操作技能、面对不同的病人采用保护性语言和治疗性语言, 体现关爱病人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操作示范员要自觉按照职业标准以身作则, 严格要求自己,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以适应各层次实习护生的需要。采用“操作示范员教学法”能提高操作示范员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 从而保证我院技能教学的质量。
临床护理教学是以实践性教学为主, 操作示范员除了承担演示、讲解、指导的角色外, 还应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 引导护生主动练习, 使其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提高护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3]。因此, 操作示范员在进行技能操作示范过程中必须培养护生的学习态度, 激发护生对技能操作的热情, 使其养成规范化操作的习惯, 主动配合操作示范员完成临床护理工作。
摘要:[目的]探讨“操作示范员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2011年度大专护生作为实验组, 在5项护理技能教学中由专门的操作示范员对护生进行带教 (简称“操作示范员教学法”) ;以2010年度大专护生作为对照组, 对照组在护理技能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 比较两组护生无菌操作技术、隔离技术、青霉素过敏试验法、静脉输液法及铺备用床5项技能考核的成绩。[结果]实验组护生除了铺备用床的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其余4项护理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操作示范员教学法”规范、统一、标准, 能激励护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临床技能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操作示范员,护理技能,教学,护生
参考文献
[1]蔡金辉, 成守珍, 关锦美, 等.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基础操作技能的研究与探讨[J].家庭护士, 2008, 6 (9C) :2523-2524.
[2]邢娟青, 付凤齐.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持续培训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 2007, 7 (10) :41-42.
【临床护理技能】推荐阅读:
PICC临床护理优质护理06-28
护理管理及临床护理规范08-16
临床护理经验05-20
临床急救护理06-04
临床护理方法06-13
临床用药护理06-16
临床康复护理06-20
护理临床教学07-01
临床护理改革07-07
儿科临床护理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