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和能力

2024-10-15

知识和能力(精选12篇)

知识和能力 篇1

当前高职教育在注重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基础上, 倡导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但在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关系上存在认识不清的情况, 有的脱离知识讲能力, 有的脱离知识、能力谈素质, 仿佛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可以截然分开、各自进行, 甚至将职业素质教育变成了简单的职业道德教育, 或校园学生活动的代名词。因此, 要想使高职教育的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就必须对职业素质有清晰的认识, 理清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探寻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途径。

一、职业素质是知识、能力的有机结合

1. 知识、能力、职业素质的内涵

知识, 我们一般可以按门类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三类。也可以按形态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前者如事实知识、原理知识, 后者如技能知识、人力知识等;能力是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所表现出的内在和外在的特征, 可以分为智力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等。智力能力可以包括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想象能力等。社会能力即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以及责任意识和组织纪律性等。方法能力是掌握并具有自我学习、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专业能力是完成某项专业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一词有多种涵义, 职业素质可以认为是通过职业环境影响与职业教育训练而形成的顺利从事某种职业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在现代社会, 任何一种职业活动都是处于整个社会系统中的, 因此职业素质应该包括专业素质和社会素质, 后者主要指团队精神、职业道德、责任感等。

2. 知识、能力、职业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知识和能力紧密相连,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不能脱离知识谈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能力是知识具体运用的体现。一个具有广博知识的人比知识面窄的人视野开阔, 思考问题、处理事情也要快得多。无论是其观察、思考、想象的智力能力, 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还是完成专业工作的专业能力, 甚至是与人交往、合作的社会能力, 如果离开了相应的知识基础, 这些能力都无法得到发挥。因此, 知识的占有是能力形成的基础, 而能力的提高又可以促进知识积累的速度和质量。

关于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 知识、能力是素质的基本构成要素, 是以能力为核心的、在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结合。职业素质就是在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科学文化知识、与人交流合作的团队精神、责任意识、职业道德、组织纪律性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 才能具有开阔的视野, 才能具有创新意识;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团队精神、职业道德、责任意识, 才能更好地完成职业工作;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才能使个人由个体融入社会的整体, 承担公民的社会责任, 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二、职业素质认识的误区

高职教育目前关注的是以专业核心技能为中心的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无论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都专注于学生从事职业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这对目前中国的职业教育, 无疑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职业教育并不只是培养经济建设的“螺丝钉”式的技术人才, 而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前者注重职业岗位的具体专业技术要求, 后者则从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标准。因此, 在高职教育中提倡综合职业素质培养势在必行,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在开始进行有益的尝试, 包括开设综合素质选修课程、组织校园学生社团、开展丰富的校园学生活动, 这些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都有所帮助。但这背后依然存在几个认识误区:

1. 把知识、能力和素质割裂开来, 并列进行, 使职

业素质教育成为一个与专业能力培养分离的附属物, 造成了学生对职业素质理解的偏差, 形成轻知识、重技能的功利性的学习心态。要改变这种情况, 首先职业教育者本身要对职业素质有清晰的认识, 然后才能有意识地将职业素质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中去。

2. 关于职业素质核心能力的认识, 仅仅局限在专业能力方面。

职业素质核心能力是从事职业工作所需要的, 能适应岗位变换和技术发展的核心能力。比如, 在人的职业能力中, “解决问题能力”被绝大多数专家学者看作是人的一种核心能力, 或叫关键能力。“核心能力”的提出, 引起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和关注, 各个国家特别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三、职业素质的培养

1. 现状

当前, 大部分用人单位对员工综合素质的普遍要求可以概括为: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其综合素质可具体表述为:“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即具有以忠于职守为核心的职业道德;优秀的适岗能力, 即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能够胜任岗位要求;潜在的成长性, 即具有一定的发展潜质, 能够满足企业动态发展需求;强烈的团队意识, 即具有较好的合作能力, 能够融入团队、服从团队”。目前一些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基本评价是:毕业生角色定位不准、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沟通能力不强、职业道德弱化, 而专业技能有所增强。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职业素质的评价不仅点出了当前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也对职业素质教育提出了要求, 可以作为高职教育职业素质培养的参照, 在职业素质培养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改革的尝试。

2. 对策

(1) 高职教育应该在坚持能力本位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加强对职业素质、特别是职业核心能力的研究, 改变单一的技能培训的职业教育观念, 认识到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我国劳动保障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课题首次把人的能力按职业分类规律分成了三个层次: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职业能力应该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从职业能力构建来说, 每个职业包含三种类型能力模块, 其主要成分是自身特定的能力模块, 其次是可与其他职业通用的基本能力模块, 再次就是与所有职业基本要求相一致的核心能力模块。核心能力模块是所有职业共有的。

(2) 职业核心能力不是一门技术, 而是应用技术方法做事的能力, 是完成工作过程中的执行能力, 核心能力的养成重在工作或学习的过程而不在其结果。因此, 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素质培养的过程中, 应打破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的视野局限, 将知识、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强调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 加强智力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 既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 也要重视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授;既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 也注重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的培养, 建立以专业能力培养课程为核心, 其他知识性和训练性课程为辅的综合职业素质培养课程体系。

(3)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实质是改变人的行为活动和习惯。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开展的过程中, 既要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训练, 也要渗透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 使职业核心能力在完成工作或项目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这样才能使知识和能力有机地融合在职业素质培养的整体之中。

(4) 职业素质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应该按照不同专业未来的职业能力需求进行分析, 确定职业素质核心能力的要求, 采用不同的职业素质培养和评价标准, 比如, 对于文科类的专业来说, 在社会能力方面, 交流和沟通、团队意识方面的要求要强于理工类专业, 那么在制定职业素质标准方面就要偏重社会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注意的是, 职业素质标准不是以技术为逻辑出发点的技术标准和方法, 而应该是以职业活动为出发点, 对人在完成工作或项目过程中应具备的能力做出规定。

高等职业教育是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 其在校期间所受到的职业素质教育的质量对未来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学生不仅是一个职业人, 也是一个社会人, 因此, 做好职业素质培养就不仅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前途, 也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柳海民, 李伟言.析知识、能力、素质[N].中国教育报, 2002-3-13.

[2]潘弋路.德国职业教育的“关键能力”培养理念及其启示[J].中等职业教育, 2007, (29) .

[3]戴金波.职业人才“解决问题能力”培训与测试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7, (3) .

[4]方烨.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促进高职学生就业[J].硅谷, 2008, (18) .

[5]李怀康.职业核心能力开发报告[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7, (2) .

[6]韦进.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5) .

知识和能力 篇2

(常敏)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创新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主题,创新思维是人类创造活动的核心,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培养科学精神当代教师要加强教育管理策略、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法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教科研方法等知识的学习,用教育教学活动的新观念替代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是素质教育的关键。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一堂课的好坏应该以能否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的角度衡量。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革新对当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育科学知识,已无法适应当今教育的潮流,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分析问题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前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发问—解疑—又质疑—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对问题综合分析的习惯,必须充分利用班会、团活动,就班级、学校的重大事情及国内外的新闻要事,让学生分析、思考,或让他们讨论,或让他们书写心得。要充分利用现在大好的学习机会,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三、抓住课堂教学载体,推进素质教育

1.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学习”,而不是接受知识。变“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为“学生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信息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定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教师不能简单地包办代替,而是要尽量给学生思考和活动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多思善问,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参与学习,教育学生继承知识是基础,创新是目的,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知识并能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2.为学生提供平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培养、发现与鼓励学生创新,否则学生许多可喜的创新就会被扼杀、被埋没,学生也只会模仿而已。教学中要积极活跃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别出心裁。多思多问将使学生走向创造性的道路,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因为只有多想,才能超越常规,不为前人的结论所局限;只有多问,才能深入事物的精髓,得出新的结论。因此,一个经常动脑、勤于思考的人,就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创造性的成果,独创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培养。

四、课堂活动多样化,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课程构建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实践出真知”是一句真理。因此,要积极开设活动课,将课堂学习与社会生产、生活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践,从实践中培养观察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在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大胆地进行试验和革新,不断产生新见解、新方法、新工艺、小发明。课后,把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成果运用到学科课程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中。

五、抓好基础教育,多读书多实践是创新的基础

学生要有所创造,就必须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和前提。人们的头脑,不管如何聪明,它只是一个加工厂,加工得有原料,如果不通过认真读书储备知识,只凭空思考而期望有所创造是不会有任何创新的。因此,勤思善想必须凭借丰富的知识;创造性的见解,是努力读书的结果。只有以坚实的基础知识作后盾,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

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升华素质教育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而冒险精神、探究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原动力,离开了冒险这种激情,创新便无从谈起,也就没有源泉。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只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而很少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朱棣文教授说:“美国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的,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因此,学校的教育应该注重学生冒险意识和探究精神的培养。这方面的培养,可结合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及实践教学等开展。例如,在班级文艺晚会中,我硬性规定每个人都必须上场表演节目,结果人人都参与了,增强了冒险意识。这样,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提高了社会的实践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了,这是素质教育升华的结果。

七、正确运用激励,活跃创新思维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的个性见解,而课堂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场所。在这里,学生常常迸射创新思维的火花。这样的火花自学生中来,如果不被发现,则可能自生自灭,不成气候。如果被教师发现并给予肯定的鼓励,学生肯定会受到激励而发扬光大。教师对那些在创造活动中出现的合理的失败与挫折要给予宽容。同时还要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已经失败的创造过程中体现的创造热情和创造精神。当学生创新有所成功时,教师更要巧借学生创造成功的产物,让他们体验创造成功的愉悦,促使他们迈向更高的目标。

语言知识和能力维度的课堂实施 篇3

一、语言文字的记忆和积累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语言文字原始素材的积累,语言积累是形成语感、发展思维、运用语言的首要条件,“胸藏万壑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就很好地揭示了语言文字积累的重要意义。语文积累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尤其重要。从人的生理发展看,这段时间是人一生记忆的黄金期,不但记得快而且记得牢。抓住这段记忆最佳时期。让学生多读多记,对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每一个正常的学生,从出生不久就可能通过不同感官开始最初的母语积累。而语文教学的基础性任务就是让这种积累从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所谓过目不忘。关键就在于语言文字记忆和积累的方法得当。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听、说、读、写,合理展开联想和想象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科学记忆能力,帮助学生有效积累语言文字。

二、语言文字的感悟和品味

如果说第一阶段记忆的成分多一些的话,那么语言文字的感悟和品味就是在语文积累的基础上形成反刍,让学生初步体会语文的精妙,获得感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用好教材”,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咬文嚼字,结合具体文章体裁、篇幅、深度、写法的不同,精心设计,善于从字、词,句、段等细节处,提挈全文,做到课堂学习引导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比如组织学习传统课文《沁园春·雪》,我们只要抓住“望”、“惜”及“看”三个关键性的词语。就不难把握全词的意境;学习《故乡》就应该把着重点放在最后一个部分“老屋离我愈远了……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把这部分中的关键句与文章中关于大革命前夕对农村、农民、农业的描写和叙述结合起来,就能较好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使教学做到繁而不琐。

语文课堂教学只有认准目标。遵循自身规律,教师才能做到不计一时一处的得失,赢得教学的高效和整体胜利。学生在语文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经过长期的熏陶,很自然地就形成了对语文的正确语感,通过准确把握文章重点字、词、句、段的意义和作用,不难达到快速阅读的效果。

三、语言文字的反思和发现

学生在第二阶段获得的一些语感的基础上。不难形成语文学习的有益经验,发扬和提升这种经验。就需要语文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现象中,自主反思和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文常识和技巧性的东西。比较理科教学,这些具有挑战意义的教学活动,往往是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焦点所在。而偏偏容易被语文教师有意无意的和盘托出,使饶有兴致的语文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比如说,就语言运用而言,要讲究“简明”这一常识,学生被动接受,绝不等于他真正能做到说话、写文章简洁而明白。而一旦教师通过设置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语言实践中,经过反思和发现,探寻到“简洁”不等于“简短”,“明白”也就是“不发生歧义”之后,学生对“简明”的理解才会人眼、人耳、人心。

通过这一学习过程,学生才有可能真正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是要注意选择时机,用好启发式教学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是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进取精神。同时要强调的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不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语法知识,但不是说不要求他们懂得必要的语文常识和技巧,知识本身不患多,关键就在于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

四、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创新

当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必要的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更有逻辑地组织语言文字,使学生的语言文字反映的客观实际不仅有表象描述,而且有事物本质的揭示,具有理性的闪光。至于语文运用创新能力的培养,则要求在语文一般思维能力训练基础上再次拔高,适当进行求同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培养。

当然,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的要求不宜过高,切忌把学生引向为创新而创新的极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创新能力切入点适宜选择在字、词、句、段等细节上。教师在指导学生创新实践过程中,一是要注意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一个词、一句话、一小段文字的成功都要及时的肯定学生;二是要适当巩固和扩大这种肯定。举办学生美文美句赏析会、开展创新作文(词、句)评比、组织户外同题脱口秀等语文实践活动,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语文创新的喜悦,让我们的教学活动收获更多不可预约的生成之美。

训练中彰显语文知识和能力 篇4

听力应主要是听新闻、听广播、听故事、听录音带。应是听完后即刻抽查 (新闻30分是晚上听早晨查) , 比一比, 哪一位能用最简洁的文字最准确概括某一内容, 全班同学为他鼓掌。此项训练, 必须持之以恒, 形成习惯, 听力才能得到真正提高。除此以外, 学生不仅养成了从小关心国内外大事的好习惯, 而且增强了概括力和记忆力。

说与听联系密切, 听通过说来体现, 所以说的训练也很重要。说有口头和书面两种, 这儿重点谈口头训练。口头训练即看图说话、看人说话、看物说话, 遇事说话。说话训练最初的要求不高, 只需实话实说, 正确表意即可, 训练到一定程度, 再交给他们技巧。其实, 每天的语文课堂都在训练。说话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最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它能综合看出一个人的素质水平。说话训练力戒好高骛远, 试想:一个小孩子连路都走不稳, 你就叫他跑步, 结果会怎样呢?那种违背事物规律的做法是千万要不得的。

读分朗读和默读, 这里主要说朗读。

朗读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要求是:正确、流利。也就是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 不读破句, 停顿恰当, 吐字清楚, 音量适中, 速度合宜。关于散文诗词之类的文体, 朗读的要求则更高些, 要求学生一定要读出形象感、节奏美与感情色彩来。当然, 要读得到位, 那就要教师提前搜索和讲解相关文体的知识, 尤其是节奏、音律方面。

写包括书写和写作。先谈书写, 字是一个人的门面, 有装饰性。端正、整洁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老师们在教给学生有关字书写知识 (包括坐姿、运笔、框架、笔顺、笔锋等) 之后, 应安排一系列训练加以巩固和发展, 使之成为学生的能力。字的训练非一日之寒, 书法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培养高雅的情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虽然没有安排书法课程, 可还是应有针对性的安排。作业的书写一律清楚、匀称, 否则打回来重写。“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能反映长期训练的收获。

关于写作, 首先培养健康的作文心理素质。有的同学一听说作文, 不是叫苦不迭, 就是惊恐万状, 好似遇上了洪水猛兽。在讲一节作文课时, 我说, 作文是最容易的, 你们看看, 班上是否有人不会讲话?没有。那么我高兴地告诉大家, 你们都会写作文。所谓作文, 就是把大白话加工成书面文字, 如同把蔬菜做熟加些佐料罢了。同学们见我这么一说都喜笑颜开, 认为作文再也不是那么可怕。我在思想上给他们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 斗志昂扬。这是对作文心理习惯进行培养。

宗庆后有哪些知识和能力 篇5

万一,娃哈哈失去了宗庆后,那会有什么后果,简直无法想象。这么多年离开娃哈哈的人才也不少,但是没有人能够复制娃哈哈的成功,为什么?

因为宗庆后本人无法复制。

非系统的企业管理知识

企业管理知识范围极其宽泛,什么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什么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管理制度等等无穷尽的内容,一个人要系统的学习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的确很不容易。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读函授的时候,宗庆后最开始接触企业管理知识。之后,再也没有接受过更完整的培训。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战略等一些企业管理知识,断断续续,零零散散,宗庆后都是看书自学而来。

逐渐的,他自己形成一套独树一帜的管理体系,而这套体系并非来源于哪本书,哪套理论,其中很多就是宗庆后的原创。“联销体、高压管理、先吃肉后啃骨头、黑板干部”都很有娃哈哈的特色。

“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可能在课堂上,必须源于企业实践”。

管理学科奠基人彼得.杜拉克晚年更一针见血的提出,“管理就是实践,大学本科不应开设管理学课程”。宗庆后不迷信任何管理理论的管理实践,倒是验灵了杜拉克的话。

但是,不可否认,正因为宗庆后企业管理知识的系统性不够,其掌控的娃哈哈内部管理水平,相对于跨国公司还有较长的距离。

弱金融/财务/资本运作知识

在宗庆后的坚持下,二十年来,娃哈哈不要银行一分钱贷款。不利用财务杠杆的力量,这是典型的落后的小农意识,典型的不懂资本运作。

如果说企业管理方面宗庆后还能无师自通,那么他在财务,金融,资本运作上则是完全的弱势,十年前,宗庆后甚至连“资金周转天数”“速动比率”都不懂。

“当年不懂资本运作,犯了一些错误”,宗庆后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这方面的不足。娃哈哈与达能的合资,就是忽视了资本话语权的作用,导致达娃纠纷爆发后,娃哈哈一度在法理上陷入被动。

宗庆后在该领域的弱势也反映在,尽管娃哈哈拥有足够的资金,宗庆后却迟迟不敢进入资本市场。要知道,国际国内同等规模的类似企业基本是实业经营、资本运营两不误。

弱法律知识

毫不夸张,宗庆后就是个“法盲”,中学毕业的他根本没有学习过什么法律知识,何况当年是“打倒公检法”的年代。忽视法律,不尊重法律,成了宗庆后这一代企业家的致命缺陷。

不得不承认,在娃哈哈的成长过程中,以及与达能的合资合作过程中,宗庆后或多或少有违背法律的地方,连宗庆后也公开承认“当年的商标转让合同欺骗了国家”。

只要是中国企业,在财务做帐,偷税漏税,资产评估等方面,十有八九都有问题,这与当年“人治”“法律不完善”的社会大背景密切相连,估计国家也不会严格追究历史上遗留的责任。

自娃哈哈与达能纠纷事件爆发后,宗庆后深深感知到自己法律知识的缺陷,临时抱佛角,仔细研究了一番《商标法》《合同法》。“宗头自己都快成为一个律师了”,娃哈哈的一位高层笑称。相信宗庆后领导的娃哈哈顺利渡过此劫后,宗庆后先生能够继续学习相关律知识,用法律来保卫自己,壮大自己。

基于十年前忽视《商标法》忽视合同血的教训,宗庆后的法律意识和知识不断加强,而在总经理办公室,2007年宗庆后还特地增设了专职法律事务秘书。

中国正走向法治社会,此为大势所趋,也希望中国类似的企业、企业家能够有所借鉴、警示。

弱文学知识,文字功底

宗庆后不太会说话,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这是很多人对他的评价,其实,这与他的知识结构很有关系。

无论是对外接受采访,还是内部发文,宗庆后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会旁征博引,唯一擅长的是引用毛泽东语录。

本身学历不高的宗庆后,既无兴趣也无时间看小说散文,较弱的文学知识和文字功底,也可理解。

“正视自己的劣势和缺点,不断改进与完善是战斗胜利的保证,希望兄弟们三思”“近日产品旺销,产品呈供不应求状态,各路兄弟均在骂娘”“你们千万不要银**腊**头,有用没用,谁是英雄,谁是孬种,打完这一仗就知道了”

宗庆后在写作方面的文采,全然都是毛泽东式的“战斗美学”。他的亲笔文章,简单务实,明了,适合内部指挥,政策传递。但是如果将直舒胸臆的“战斗美学”用到商务上的交流或者谈判,则有点负面。

“贵方董事永远有理,随时可以把刀架在你头上”“与不懂中国市场与文化的贵方董事合作是相当艰难的”“既不想承担风险,又不愿履行责任,总想攫取别人的利益,对合资公司没有丝毫帮助”“并购不成,就搞个人人身攻击,欲将我置于死地而后快,言而无信,手段不地道”“今天本人告别达能,希望明天达能不要告别中国”(摘自《宗庆后致法国达能集团的公开信》)

在娃哈哈达能事件中,宗庆后亲自撰写的公开信完全脱离了商业书信的基本原则,战斗式的檄文无疑让彼此的隔阂更深。

但这就是宗庆后,本色宗庆后。

对内发文,宗庆后直接发号司令,无可厚非;对外,宗庆后应该多一些外交辞令,多利用利用娃哈哈内部大量的文字高手,这样可弥补自己文字能力的不足。

弱社会新闻信息

一个企业家关注社会新闻是必须的,但种种原因却让宗庆后对社会新闻信息知之甚少。

就如前文所述,宗庆后不会上网,也没有看电视的习惯。虽然办公室准备了各种杂志报纸,工作繁忙的宗庆后却只有对它们冷落处置。

有一次,宗庆后因为感兴趣地产而与他人交流,但言谈之间,他对相关新闻的知道程度让他人惊讶。他虽然知道鼎鼎有名的万科,却不知道其来自于深圳,也不知道天津有个大名鼎鼎的顺驰。

在娃哈哈达能纠纷事件中,外界铺天盖地的报道,网络上的无数言论,宗庆后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太多的兴趣看。只有他的下属,根据宗庆后本人的心思挑一些打印出来让他看看。

可惜的是,长期自信自负的宗庆后对于自己在这方面的弱势还是满不在乎。他说,“我对自己的事业关注多,很少关注其它的事情。”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如果不掌握足够的及时的社会新闻信息,你的思想就可能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就这一点,宗庆后显然已经落伍了。

弱公关社交沟通能力

因为语言表达基础弱,因为不太说话,因为对社会时势的不关注,无论对亲朋还是员工,宗庆后很少与人交流。作为管理者,其沟通能力显然欠缺,并有待于提升。

日常的行政命令,宗庆后已经习惯于书面指示和实际行动,他不习惯与他人交流沟通“为什么要这样做”,只需要“就这样做”。

慎言敏行,不爱说话,感觉不容易相处、接近,这是一些记者对宗庆后的第一印象。宗庆后自己也认为,因为没有与新闻媒体的有效沟通,从而造成了娃哈哈在与达能股权纷争的开始阶段丧失了主动。

让笔者担心的是,因为宗庆后的位高权重、独裁**,娃哈哈内没有一个人敢告诉他在这方面的弱势,甚至也没有一个人劝他改变说话的方式。

不过,宗庆后个人的弱公关能力不等于娃哈哈企业的公关能力弱。宗庆后本人因为领导的娃哈哈所创造的业绩而成为企业届的全国第十届人大代表,而经历娃哈哈达能离婚大战,处于风头浪尖的宗庆后还能被推选为全国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娃哈哈公司的政府的公关能力可见一斑。

超强的战略性决策能力

宗庆后曾经说过:“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要具备诗人的想象力,科学家的敏锐眼光,哲学家的头脑,更需要战略家的本领。”

作为一代经营管理大师,宗庆后在战略决策方面的能力勿庸置疑。1987年从普通的校办文具经销商,果断战略转型生产保健食品,这是战略性决策;1991年上马儿童饮料娃哈哈果奶,果断战略转型为儿童饮料行业,这是战略性决策;1996年力推纯净水,1998年上市非常可乐,挑战世界第一品牌,这是战略性决策。

1991年小鱼吃大鱼兼并杭州罐头厂,这是战略性决策;1994年西进涪陵,提前销地产生产力布局,这是战略性决策;2003年提出“全方位饮料”的定位,这是战略性决策;从存款仅有10万元签下20万元的合同投放广告,到如今成为中央电视台累计广告投放量最多的国内企业,这是战略性决策……

正是这一系列超强的战略性决策能力,让娃哈哈从小到大,从弱变强,并且逐步积累了成本领先等核心能力,成就了中国饮料业的巨无霸。

但是他的这种战略决策能力,并非来自于哪本书,哪套理论。而源于军事历史知识的积累,源于经营实践中的直觉感悟,源于严谨的分析判断,更源于他超乎常人的智慧。

与他的偶像毛泽东一样,宗庆后在分析复杂问题时,能够将事物抽丝剥茧,还原到本质,化繁为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的决策。

宗庆后的战略决策能力,有些与生俱来,有些后天形成。

虽然我们不太可能成为宗庆后一样的大将之才,但商场如战场,我们如果想成就一番事业,的确应看看军事战争之类的书籍,逐渐培养个人的战略分析和决策能力。

战略分析和决策能力是企业家成功的首要能力!

强领导能力

宗庆后有绝对掌控娃哈哈的领导能力,即便他不是娃哈哈与达能合资公司的董事长,同样有驱使员工行动的影响力、控制力。

领导力源于专业能力。

宗庆后多年积累的超强的经营管理能力,有目共睹。在娃哈哈,只要是宗庆后讲的,员工就无条件无异议的执行,他们对宗庆后简直就是顶礼膜拜,佩服的五体投地。

领导力源于个人敬业,个人的身体力行。

宗庆后身先士卒、鞠躬尽瘁的勤奋、苦干、敬业,员工看在眼里,印在心里。“跟我做”,领袖的榜样是无穷的,娃哈哈员工自然而然跟着勤奋,跟着积极进取,也跟着抵抗“外资入侵”。

领导力当然也源于个人集权**。

在娃哈哈,宗庆后有至高无上的签字权,奖罚权,任免权。他用军事化,封建王国化的方式将组织的大权控制在手,没有人会挑战他的权威,他的领导。

我们佩服宗庆后的经营能力,更尊敬他的敬业、勤劳。但是在如今崇尚民主、自由、分权的社会,我们不希望看到有帝王般的**。

其实,凭借宗庆后的经营能力和敬业这两项,就足以拥有不怒而威的领导魅力。

强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优秀企业必须具备的能力,很难想象,一个思想保守、无创新思维的人能够经营好一个企业。

宗庆后42岁才创业,但并不墨守成规。在娃哈哈经营管理过程中,到处是创新:进军保健品市场,只做儿童营养液,这是目标人群创新。当年乐百氏做果奶,娃哈哈做六种口味的果奶;乐百氏做钙奶,娃哈哈做AD钙奶,这是跟随中创新。深入研究细分市场,研发营养快线(将18种营养素,把果汁牛奶结合在一起,口感好,营养也好,看看很简单,其实很困难)、爽歪歪等具有科技含量的产品,这是引导消费潮流的真正科技创新。

坚持不走直营路线,开创性组建联销体经销体系,成为哈佛商学院的经典渠道创新案例;还有,采取模糊返利等业内前所未闻的渠道奖励政策等创新。

“娃哈哈是在全面地创新,每年我们都在评比创新,动员员工全体创新,今天在管理上提的小小的建议,这个创新对企业的发展也有好处,你提了一些机械改革方面的小小创意,也可能会降低成本,提高劳动力。”

有些创新很简单,我什么还要坚持每年评奖?我要让企业时时保持创新活力!”

在宗庆后的坚持下,娃哈哈每年都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大奖的评选,激励员工不断奋发,不断创新。

走前人从没有走过的道路,敢于打破旧规则,正是这种持续创新的能力,支撑着宗庆后控制下的娃哈哈继续前进,继续成功。

丰富的军事/历史文化知识

就其本身性格而言,宋代名将宗泽之后的宗庆后自然偏好军事,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在几十年前那个特定的条件下,宗庆后也只能接受到类似的知识。在下乡劳作的那15年间,宗庆后常常看的都是《毛泽东选集》《三国演义》以及相类似的读物。某个角度,宗庆后就是个军事家。

宗庆后将军事,历史文化知识的运用是全方面的。从为人处世,到企业管理,他曾多次表示他的很多思路来源于毛泽东的作战思想,四处都是相关著作的影子。

毛泽东,是宗庆后一生的偶像。

就算是到了现在,宗庆后依然把毛泽东的读物随时放在身边。娃哈哈的市场策略中到处体现着毛泽东当年经典理论“农村包围城市”“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敌进我退,敌困我扰”“游击战”企业实战应用。在宗庆后亲笔所写的销售通报中到处是“将士、冲锋、敌人、凯旋归来”“从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等战争用语。

中国的军事,历史知识有着特殊意义,它本身就着眼于中国所独有的文化与道德思想,关键是如何研读、汲取。由此而衍生出来的市场策略,更符合本土市场,特别是二三线市场的实际。

“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国的军事思想讲究人的作用,善于从人的本性上来挖掘策略,这与现代企业经营必须了解并满足目标消费者需求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

另一方面,宗庆后深受东方“忠信礼智仁”等“儒家文化”的熏陶。宗庆后与达能当年的合资就基于“人性本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东方儒家文化假设基础上。

比较而言,尽管有着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管理学、经济学以“人之初,性本恶”“每个人都是自私的”等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为假设背景,东西方哲学、历史文化的差别则成了它的硬伤。根植于东方军事思想的宗庆后经营管理谋略,适应了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和社会文化,这是他能够打败一个又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重要原因。

多年来,大学里讲授的,媒体传播的都是西方管理思想理论,但源于中国本土源于中国历史的管理思想却不太被重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孔子、孟子、老子经营哲学类思想,《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曾国藩、毛泽东的兵家思想,值得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者大力学习、借鉴!近几年来,中国式管理的盛行,正是博大精深中国儒家文化、兵家思想的现代运用。(详见《宗庆后与娃哈哈:一个中国著名企业的深度研究》,罗建幸著)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也决定能力。

宗庆后在军事、历史上的专家级知识带来了优势,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演化为超强的战略决策能力。而其在语言文学、新闻信息方面的弱势,客观上减弱了自己的社交沟通能力。

我们欣赏、尊敬、学习宗庆后的自信、魄力、进取心、执着、务实、有理想抱负、敬业、诚信、勤奋、持续学习、社会责任心慈善心、**情节、丰富的军事/历史知识、企业管理知识以及超强的战略决策力、领导力、创新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并不欣赏甚至反对宗庆后的**独裁、自负、自我、内敛、迷信,以及他在资本运作、财务金融、法律、公关社交、语言谈吐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明显不足。

至于他的事业第一生活第二、吃苦耐劳、亲历亲为、勤俭等价值观、行为习惯,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对错。

综合以上分类:

自信+魄力+进取心+执着+务实+理想抱负+敬业+诚信、勤奋+战略决策力+领导力+创新力+**独裁+吃苦耐劳+亲历亲为+勤俭=宗庆后的成功=娃哈哈的成功。

“娃哈哈的成功秘诀,外面想学也学不到”,的确很有道理,因为企业家宗庆后就是娃哈哈的核心竞争力,他独一无

知识和能力 篇6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媒体的生态环境和基本格局发生变化,为了应对竞争,媒体采用了编辑中心制,新闻编辑成为了媒体竞争的中心。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媒体编辑人才储备还不能满足媒体领域的需求,主要是因为以往的媒介不能够满足媒体对编辑人才的要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优化新闻编辑的知识结构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新闻编辑;媒体融合;文化变迁;能力优化

【前言】:随着媒介融合的加深,新闻媒体都在为了适应这种大环境努力实现自身的华丽转身,于是全媒体战略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新闻媒介是新闻媒体的核心,它的转型更是吸引了专业人员的目光,本文将对媒体融合时代新闻编辑与文化形态变迁、产业结构以及优化结构进行研究。

一、媒体融合时代新闻编辑与文化形态变迁

新闻编辑应该认识到我们的文化范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象形文字一直到虚拟现实,这是传播方式巨大革新的线路,传播方式的转变对人们的影响是深刻的。媒介的变化不会考虑人们的意愿,因此,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主要是视觉传播,视觉传播也慢慢成为了我们传播文化的传播途径。视觉传播相对于印刷文化而言,主要是大众的视觉化才促进了视觉传播的发展,视觉传播的内容有隐性的也有显性的,人们可以看到传播内容背后的深刻意义,思想等等。视觉传播就是将文字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图像的形式表达给人们看,所以说,视觉传播的核心就是视觉化。

人们对媒体的表述还原真实图像,那么人们就会相信这件事是真的,相对于文字表述,人们更容易接受,人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细细分析通过文字传播的新闻,因此,媒体的图像化一定会改变文化的变迁。之前的语言时代,语言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图片只是为了衬托语言,但是对于语言的理解,不同文化水平看到的本质是有所区别的,这样就出现了文化的差异性,久而久之,文化水平高的人就成为了语言传播的主导者;而视觉传播的优势在于无论文化水平的高低,人们都能够通过直观的观察图像得出要传播的主要内涵,所以,视觉传播就渐渐取代了语言传播的位置,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要传播方式,人们之间的理解差距也就逐渐消失了。

二、媒体融合时代新闻编辑与文化产业重构

推动传媒形态的发展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对传播媒介形态的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信息消费的特征

信息环境的传播区域性发展由局部地球向全世界扩大,所有人都在传媒的环境下生活,信息消费有原来的接受选择到后来的选择接受,新媒体给人们提供了更加前沿、更加丰富的信息,所以,人们和传媒的关系就变得密不可分,语言传播时期,人们只能固定时间去接受信息,而今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分享新鲜资讯,这些改变也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习惯。

(二)媒体的整合互动

传播方式的改变,促进了大众传播媒介的激烈竞争,导致了媒介格局和权力的改变,传播内容也将会融合在一起。当人们接受了图像传播带来的方便和快捷时,传统的引述传媒将会被取代。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报纸等传统印刷传媒更加没有市场,但是互联网却以来报纸上的信息,所以,基于这种情况下,报纸就要与互联网积极整合,建立报网联动的融合媒体。随着数码相机等等传播工具的出现,让你们通过这些就可以将身边儿的新闻记录下来通过互联网和大家共同分享新闻,新闻报料人由从之前的专业新闻人向全民转化,每一个人都将参与到新闻的传播中来,成为主体。随着技术的发展,媒体和信息的界限就越来越模糊,慢慢的形成了融合新闻,根据不同媒介的需要,将同一内容的新闻素材支撑不同类型的新闻产品,这样既满足了大众对新闻个性化的需要,同时也促进了不同传播方式的发展。文化和传媒产业的变化,全民成为了传播的主体,这些都要求了新闻编辑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必须优化。

三、媒体融合时代新闻编辑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优化

(一)优化理论知识

提高理论知识,新闻编辑理论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的好坏,新闻传播的策划和组织反映了新闻编辑的认识程度和对事物的认知态度,这就要求一个优秀的新闻编辑必须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加强新闻编辑的理论知识培养,提高新闻的质量。

新闻编辑作为新闻传播的策划师,尤其在媒介竞争激烈的今天,更要做好产品的设计的独特性等等方面,要把握新闻能力的专业性,还应懂得其他学科的知识,例如:政治学,医学,心理学等等。

(二)优化能力结构

新闻编辑只有优化能力结构,包括鉴别能力、信息整合能力等等,才能具有超强的竞争水平。鉴别能力主要是能够对新闻线索和新闻事实报道价值能力的判断,这些都是通過新闻编辑理论知识的提高而提高的;创造能力是要求新闻编辑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创新新闻编辑业务能力,新闻编辑要善于创新,打破常规,编稿、组版,节目等等水平与效果的好坏都取决于新闻编辑的创造性思维。以上能力都需要新闻编辑去学习,提升自身编辑新闻的能力,使新闻更好的呈现在大众面前。

结论:根据上文所述,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传媒方式的变化促使媒介文化发展的越来越好,而对新闻编辑的优化,能力的提升,既能够要求新闻编辑编稿件,也能够策划以及经营媒体,为向大众呈现出耳目一新的新闻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蔡雯.从面向《受众”到面对“用户”试论传媒业态变化对新闻编辑的影响[J].国际新闻界,2011,10(05):10-12.

[2]传媒考研辅导与咨询专家团队.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重点热点难点50题透析[M].中华传媒网,2009,123-134.

[3]肖东发,张文彦.从印刷文明走向数字时代进程中编辑出版教育变革[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2,15(04):10-15.

[4]高钢教授开讲人大“通识教育大讲堂”畅谈信息时代的跨文化传播[J].国际新闻,2012,12(3):109-111.

知识链链出智慧和能力 篇7

在教学中, 有些教师会困惑于这样一种现象:当引入一个新知识时, 学生全部的注意力都会围绕新学的知识, 遇到问题会立刻想到用该知识去解决。但当新知识变为旧知识, 或是在一段时间后遇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却难以从脑海里众多的已学知识中检索出可用来解决问题的知识。此时, 教师常会抱怨学生“学过就忘”。

反思这种现象的出现, 我认为, 这是因为学过的众多知识在学生的脑海里大多以点状孤立地存在, 相互之间是离散的, 并没有穿成一条相互关联的知识链。教师在教学中有责任为学生知识链的形成搭建有效的思维平台。下面, 我以《一维数组的引入》这一教学片段为例, 阐述在知识链的建立和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上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师 (提问1) :请同学们写出能解决“用键盘输入5个学生的成绩, 求出平均分”这个问题的两个程序。第一个程序要求使用顺序结构, 第二个程序要求使用循环结构。

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两个程序。

顺序结构程序:

循环结构程序:

教学意图:回顾已有知识链, 巩固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 为新知的诞生以及新知识与已学知识的链接做好铺垫。

师 (提问2) :你认为这两个程序哪种方法好, 为什么?

没等我问完问题,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第二个程序好, 原因是当人数增加时, 循环结构的程序易扩展。我肯定了大家的说法, 学生开始得意起来, 潜意识中对顺序结构的算法更不屑一顾了。

教学意图:我料到学生会说循环结构的程序好, 因为循环结构是后学的知识, 在学生的思维中, 后学的知识肯定比先学的知识强。学生意见的一致性反映了学生思维的单一性, 同时学生因“成功”选择而呈现的兴奋状态为我下面的提问提供了可贵的撞击学生思维的力量。

师 (提问3) :哪位同学能设计一个问题, 让我们看到顺序结构程序的优势呢?

学生全愣住了。在学生看来, 后学的循环结构肯定比顺序结构更具优势。没有学生回答。

我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 教室里一片寂静。但遗憾的是, 学生都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我。

教学意图:我想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于是用这个问题来触动学生。课堂上是需要有触动学生的时刻的, 这是他们思维能力蜕变提升的关键时刻。同时, 让学生“设计一个问题”是一种逆向思维训练, 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师 (提问4) :老师设计的问题是“求出5个学生各自与平均分的差距”。请大家分别修改两个程序。

学生修改顺序结构的程序, 很快完成。但对于循环结构的程序, 他们无从下手。

我问他们原因, 学生回答说因为前四个学生的原始成绩无法保留, 因此只能求出第五个学生与平均分的差距。我趁势告诉学生, 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势, 要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最佳的方法。

教学意图:通过这个问题, 让学生重新审视这两种算法的价值, 修补知识链中缺少的关联, 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采用多元的思维方式。

师 (提问5) :用顺序结构的程序解决“求出学生各自与平均分的差距”, 会有哪些局限性呢?

学生立即回答:当人数增多时, 要用的变量太多了, 很不方便。

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回答, 并带领学生共同归纳出:顺序结构在解决“数据多且数据都需要独立保存”的问题时不很方便。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冷静地反思已学过的知识在解决问题时的作用和局限性, 对能解决“数据多且数据都需要独立保存”的新知识的学习产生期待, 为知识链的延伸做好了准备。

师:下面, 老师用今天将要学的新知识来解决“数据多且数据都需要独立保存”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程序中变化的内容。

我在黑板上写下程序:

写完后, 请学生将该程序与前面循环结构的程序进行比较。学生发现, 只是将x换成了a[i]。接下来, 我用翻译成中文的方式解释程序中的语句, 如当循环变量i为1时, 读入的分数就存入a[1]单元;i为2时, 读入的分数存入a[2]单元……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先接纳新程序, 为下面引入数组的学习扫除心理障碍, 产生认同感。

教学意图:在已有知识链中追加新知识的链接。在引入数组这一新知识时, 我没有按常规先讲数组定义、下标变量等, 而是先亮出能解决问题的程序。我认为让学生先看到新知识在解决问题中显现的身手比先听新知识的概念更有价值。另一方面, 让学生在熟悉的程序框架中学习新知识, 心理上会感觉更踏实, 消除畏惧感。

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获得知识只是学习的一个目的, 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和能力, 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在学习过程中, 知识是不同时间段一部分一部分地获得的。如果将它们随意地储存在大脑里, 就会变成一盘散沙。教师需要通过教学设计搭建思维平台, 帮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构成完整的知识链, 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1.新知识只有从旧知识中诞生、成长, 新知识才会有根, 才会有生命力。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接受新知识, 而新知识必须通过旧知识来理解。新、旧知识之间既存在着概念上的差异, 又存在着特定的联系。教师的任务是, 在二者之间的断层建立起连续性逻辑关系, 使之成为一个连续的、完整的知识链。

2.新知识是用来延伸已有知识,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不是对旧知识的否定和贬低, 更不是对旧知识的抛弃和忘却。在新知识引入前, 有必要提高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程度。这就好比我们站在比原来高的山峰上, 回头看身后矮的山, 由于角度和高度不同, 我们会看得更全面、更透彻。这样, 就会在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起更广泛的联系, 而学习了新的知识后, 学生又能从新的高度获得对旧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

3.学习是承前启后、逐步爬坡、不断丰富知识链的过程。在教学中, 对任何新知识, 都切不可用“空穴来风”的形式呈现, 不然知识链就会断裂。

4.知识链既是可将知识融会贯通, 建立起多向关联的知识网络, 又是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源泉。知识链的融会贯通是一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知识和能力 篇8

我从实际观察发现, 班上那些非常热爱劳动的学生, 具有灵巧的双手的学生, 都颇具聪敏、好钻研的智慧。由此可以看出, 手指运用得越充分, 学生就越聪明, 他对事实、现象、规律性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就表现得越鲜明。通过这一点就告诉我们, 在学生还没有具备掌握知识工具的能力的时候, 教师不能把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硬塞给他, 要给学生时间和机会让他们的能力和知识基本均衡, 具备很好的接受新知识的条件。

我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 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一个学期要组织学生去两次图书馆, 在图书馆中的学习, 关键任务就是默读和摘抄, 然后用所学的课外知识结合近期的课本学习, 做一份图文结合的手抄报, 班级大众评委评出优秀作品, 最后在班级展出。一个学期下来, 学生们的成绩和素质有明显的提升, 尤其是对语文燃起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们不仅有机会在语文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而且感受了中华文化的魅力。这看似简单的程序, 里面蕴含着学生和教师的细心努力, 体现着学生能力和知识的有序结合, 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 均衡小学生能力和知识的关系, 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一、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和默读是完善逻辑思维重要的条件之一

阅读能力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能力, 是一个人终生学习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可以说, 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为起点。从这一意义上说, 学校的各科教师都是阅读教师, 都负有指导学生阅读活动,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任务, 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 更是学生阅读的启蒙教师。在小学阶段, 养成的阅读习惯将会影响孩子的终生, 通过该项调查, 以更好地进行阅读教学, 实现阅读教学最优化。现在提倡小学利用早晨得时间进行经典诵读。可是诵读应该作何解释呢?如何才能让诵读贯彻的更有时效性呢?诵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 是感官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文字转化为声音的前提是对读物的深入研究、理解和体验。文字转化为比蕴含在文字之中的更为有思想感情。诵读本身就是一个追踪过程, 是对于作品的再理解和再创造。学生在诵读时会自觉地发现自己对文字作品的理解和体验。因此, 应该说, 诵读有助于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朗读引导朗读者和听者走向文字作品的更深的去处。

二、书写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技能

据我对学校低年级学生作业的调查, 大部分小学生都不能规范地进行书写。在这样的形势下, 教师对于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人普遍认为电脑普及了, 不用再练习写字了, 其实这种观念是极端错误的。古人云:“心正则笔正”。写字不仅仅是手下工夫, 还关系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气质。写一手好字能提高人的自信, 能陶冶人的情操, 免除性格上的一些坏毛病。因此, 教师在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的同时, 还应该指导学生欣赏名家书法, 在他们受到精神陶冶的同时, 进行思想教育。还可以通过举行一系列的活动, 比如写字比赛等, 让学生体会成就感, 以此来提高学生写字的兴趣。

三、为了更好地保持记忆的内容, 教师还可以采取一些外部记忆手段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课堂上, 我经常用听写的方式让学生做笔记, 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手脑心的配合能力, 允许有拼音的出现。需要注意的是, 做笔记不是抄书或者抄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 而是外部记忆的一种手段。

四、要使学生能力和知识的关系均衡, 还要遵循小学生智力发展的规律

智力的发展是受神经系统、社会环境、文化教育的发展而成熟的。学生对自己也有一个认知的过程, 例如, 我班的学生在和我谈心交流的时候经常提到“我知道自己的记忆力比别人差”“我知道自己能力不如别人强”“我知道自己的语文强但是数学差”“我知道自己的观察力差但是动手能力强”……由此可以看出, 在小学阶段, 尤其是低年级阶段, 孩子的能力比较外显, 他们的主体意识还处于低水平, 所以, 要通过对孩子阅读和记忆等能力的培养, 来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知识和能力 篇9

一、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深厚的知识功底

知识是链接教师与学生的中介和纽带。渊博的知识积累不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要素,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保证, 而且是教师业务水平的标志、影响力的源泉。优秀中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精深的本体性知识

本体性知识即学科知识。教师应对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又准确的理解, 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语文教师是学生精神的引渡者, 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中学语文教师更是任重而道远。因此, 中学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学艺术功底, 语文基础知识要了然于心。比如文言文知识, 涉及古代文学、古代历史、古代哲学、古代天文地理等。特别是古代文化知识, 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若教师语文功底扎实, 在课堂上唐诗宋词名家经典能信手拈来, 课堂将变得灵动有趣, 异彩纷呈。同时, 语文教师更要熟识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 如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国学经典, 并将这些精神粮食喂养给学生, 让学生不仅感受到国学的魅力, 而且在耳濡目染中得到人格的提升。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知识, 更要教会学生做人。

2. 广博的条件性知识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知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成功教学的重要保障。教师只有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 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 才能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完善人格。教师只有精神的本体性知识是不够的, 还必须掌握教学对象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的特点, 以及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教师只有了解教学的客观规律,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 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 丰富的实践性知识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使用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自我知识、情景知识、策略性知识和批判反思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在教师职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教师真正成为专业人员的核心基础。教师的教学机智也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反应, 是教师经历或经验的累积效应, 是在教师的行动中实现的。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具有情境性、个体性、经验性和有效性的特点。因此, 教师必须积极参加教育实践并勤于反思, 善于向经验丰富的前辈学习, 积累实践经验。

二、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的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教师的一般能力主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在此, 我们主要探讨教师应具备的特殊能力。

1. 研究学生的能力

教师研究和了解学生是教师有效管理课堂和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教师不仅要研究和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式以及身体状况等个性特征, 还要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群体特征。教师可以用观察法、谈话法、书面材料分析法和访问调查法等方式去研究和了解学生, 进而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差异特点和需求出发, 根据教学与管理的需要更新教育内容, 改进教育措施。

2. 指导学生的能力

俗话说, 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个培养人的教师, 应当将这一终身学习理念传递给学生, 同时,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指导学生树立一个科学正确的学习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指导方式上,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困难和性格特点而采取相应的指导方式。

3. 沟通交流的能力

善于沟通是有效指导学生的前提。和学生沟通是一门艺术。要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首先, 教师必须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 能够悦纳不同知识水平、性格各异和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其次, 需要保持豁达乐观的精神。不管情况多么糟糕, 都要用积极乐观的状态和学生心平气和地交流, 言语充满善意和爱意, 沟通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再次, 教师应以一种宽容的心态理解学生, 学会换位思考, 了解学生的真正想法, 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后, 教师必须提供有价值的问题和信息让学生信服。

4. 课堂教学的能力

(1) 深钻教材, 学会反思。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在钻研课程标准和吃透课本的基础上确定本学期、本单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树立了教学目标接下来才能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案。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才能更有效地投入情感, 将作品的思想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时, 教师应探索教育改革, 学会反思。新课程的实施, 带来许多新的教学问题, 既有理论上的又有实践上的, 如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有效课堂教学的问题,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等。教师要不断学习,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反思经验得失, 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2) 驾驭课堂, 提高技能。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不仅关系到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 而且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以及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很好地驾驭课堂,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在课堂上, 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 不仅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性差异全面安排活动, 而且要在教学中随机应变, 灵活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其次, 教师作为教学的专门人才, 要促进自身教学技能的提高。一个朗诵水平高的教师, 可以通过自身的朗读传达文章的意蕴、意趣情感和精神等内在的东西, 来熏陶感染学生, 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作品, 在潜移默化中, 学生也会受到影响。当然,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练就一手好字是必需的。字如其人, 练一手好字, 也是自己文化内涵素质的一个体现。汉字不仅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更体现着一个教师的素养。文字基本功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 是教师最“基本”的基本功。试想, 作为一名教师, 连简单的汉字都写不清楚、写不美观, 他如何能教好学生呢?

(3) 运用“技术”, 投身变革。在教育领域, 开发、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整个教育改革和全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制高点”和“突破口”, 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式正经历着一次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标志着新世纪的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概念, 中学语文教师要自觉投入到这场“深刻的变革”中去, 抓住培养人才的主动权, 抢占知识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4) 告别陈腐, 勇于创新。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教师所要培养的应该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的人才。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应“向轻车熟路告别, 踏上新的征程”, 应勇于接受新观念, 善于发现并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敢于标新立异, 并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5. 转变观念, 投身科研

中学语文教师要想真正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除具备上述素质外, 还应具备一定的教研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语文教育改革的基础。中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教学任务的多重性、教材的综合性、教法的多样性和时代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都给中学语文教师提供了创造的广阔天地。教师要想成为教育研究者, 必须转变观念, 摆脱教育研究只是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事情的旧观念, 认识到教育科研也是基础教育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必须认识到教师的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服务, 基本立足点是教师自己的教育实践;必须主动地运用科学的方法整理自己的经验, 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知识和能力 篇10

关键词:基层体育教师,知识需求,能力需求

基层体育教师是我国基层学校体育工作的执行者和实践者, 他们在教学和工作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要处理和解决好这些困难, 他们应该具有何种知识和能力呢。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 选取陕西等省市部分一线基层体育教师为调研对象, 期望通过研究可以从中发现基层体育教师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进而为基层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提高提供理论指导。

1 对基层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的调查

1.1 对基层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社会科学类知识结构的调查

表1数据表明有81.15%的人认为教育学“非常重要”, 这说明了教育学知识在基层体育教师工作中的重要性, 是基层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对其他各类知识认为“非常重要”的按百分比排序依次为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这表明基层体育教师认为管理学知识对其教学实践工作具有积极作用, 应当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储备。“社会学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 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将来怎样变化;同时还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方法, 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1]。基层体育教育工作离不开社会发展的大环境, 体育教师需要相关的社会学知识来指导实践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国家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国策并不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各行各业的法律文件, 这就需要广大国人要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来规范自我的行为。有比较多的基层体育教师对法律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1.2 对基层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人文科学类知识结构的调查

人文科学是以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为学术研究主题的学科, 研究的是精神与意义的世界。主要包括文史哲以及由这三个学科衍生的其他学科。[2]表2显示对“心理学”选择“非常重要”的人数为219人占总人数的78.26%, 再加上选择“比较重要”的50人, 两个选项所占的比例非常高, 这表明广大基层体育教师对心理学知识非常需要, 同时也说明基层体育教师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能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

“通过文学教育, 可以使人在文学的殿堂中得到切身体悟, 从而思考生命的意义, 提高审美层次;使人具有开阔视野, 涵养胸襟;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境界, 从而使得人的审美心胸日益完善”[3]。表2数据显示对“文学”选择“比较重要”、“非常重要”两个选项的人数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这说明基层体育教师对自我审美的培养和提升还是比较重视的, 也是认可了文学在这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的。

“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 人的主体作用越大, 越要求对社会规律认识的自觉性, 哲学社会科学所特有的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和服务社会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哲学社会科学”[4]。表2数据显示对“哲学”选择“非常重要”、“不太重要”的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一样都为19.56%, 意味着有1/5的人对哲学的认识还不足, 有待进一步加强;选择“比较重要”、“非常重要”两项的人数略微超过了一半。

注:n代表所选择的人数。

注:n代表所选择的人数。

注:n代表所选择的人数。

注:n代表所选择的人数。

注:n代表所选择的人数。

我国拥有上下5000年的历史, 还是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先辈们不但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土地和丰厚的精神财富, 给我们留下了深厚的文明积淀, 孔子的儒学理念在国外尤其是亚洲国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但调查发现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选择排序依次为“一般”、“比较重要”、“非常重要”、“不太重要”、“很不重要”, 其中有12.31%的人选择了“不太重要”, 还有5.07%的人选择了“很不重要”, 这说明宣传和教育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但可喜的是还有一半的人认为“比较重要”、“非常重要”。

1.3 对基层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自然科学类知识结构的调查

表3数据显示对“高等数学”的选择排序依次为“一般”、“不太重要”、“比较重要”、“非常重要”、“很不重要”。其中选择“一般”的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32.6%, 意味着有1/3的人对高等数学的认识还有不足;对“物理”、“地理”、“生物”的选择排序依次为“一般”、“比较重要”、“不太重要”、“非常重要”、“很不重要”。对“化学”的选择排序依次为“一般”、“不太重要”、“比较重要”、“非常重要”、“很不重要”。对“环境科学”的选择排序依次为“比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非常重要”、“很不重要”。

数据显示基层体育教师对自然科学类知识的认知程度不同于社会和人文科学。在对自然科学的学科选择中排在第一位的都是“一般”, 选择“很不重要”选项的比例也比上述两个学科群偏高。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和基层体育教师所处的环境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对体育教学工作的要求有关。基层学校的体育课因资金等原因缺乏缺乏必要的体育设施和场地, 且多数中小学因为应试教育而冷落体育教学工作, 这从侧面打击了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降低了他们提高自身能力的动力。

1.4 对基层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工具类知识结构的调查

自从计算机发明以来一直深得人们的喜爱, 这一技术可以说已经影响人类的各个领域, 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工作条件, 在中国计算机的保有量每年都在增加, 这中间就有很多的中小学配备了计算机, 基础体育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表现了对计算机的需求。表4数据显示对“计算机”的选择排序依次为“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很不重要”。数据随着人们的对计算机认知态度程度依次降低, 统计前两项数据发现, 仅“非常重要”一个选项就有110位体育教师选择, 占总人数的39.85%, 如果加上选择“比较重要”的90位体育教师, 比例则更高。

各种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尤其是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提高, 以及通信手段的快捷和方便, 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断增多, 范围不断增加,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了, 基层体育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需要和外界的交流和接触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储备。表4数据显示对“英语”的选择排序依次为“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很不重要”。其中对“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两个选项的人数比例都为37.68%, 选择“不太重要”“很不重要”的人较少, 这表明不管是由于教育管理部门的规定还是基础体育教师的自我认识, 英语都成为了体育教师必备的应用知识之一。

2 对基层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的调查

人类能力根据人体功能和使用领域分为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能力等, 人的能力是通过后天不断的学习而习得的, 是一个渐进发展永无止境的过程。所有的能力都是人类生存的依赖和资本, 各种能力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 基层体育教师所具备的各种能力不但要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还应当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表5数据显示对“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的选择排序都为“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很不重要”;对“科研能力”、“管理能力”的选择排序为“比较重要”、“非常重要”、“一般”、“不太重要”、“很不重要”;对“审美能力”的选择排序为“非常重要”、“一般”、“比较重要”、“不太重要”、“很不重要”。有84.78%的人认为“教学能力”是“非常重要”, 是所有选择中比例最高的一项, 表明基层体育教师对教学能力尤为看重, 同时也希望获得其他各种能力。

3 结语

我国基层体育教师对自身的知识、能力需求有着清晰的认识, 认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应包含社会类、人文类、自然类和工具类科学, 大多数基层体育教师看重“教学能力”的培养和获得, 这和自身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给予更多的物质支持和专业培训切实解决基层体育教师的实际需求, 相关科研机构应加大对基层体育教育的研究力度, 为基层体育教师提供理论层面的指导, 从而促进基层体育教师教学和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22.

[2]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1-12.

[3]徐一周, 吴素萍.文学教育在审美心胸的培养过程中的作用[J].社科纵横, 2008 (9) :83-85.

知识和能力 篇11

一、应用性本科经济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1.应用性本科经济学特点。根据研究对象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其理论体系具有两大特征。一为学科理论体系庞大,微观经济学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行为理论、均衡价格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与收入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微观规制与收入再分配理论等;宏观经济学包括剑桥学派、制度学派、凯恩斯学派、新剑桥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新凯恩斯学派、非均衡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二为分析工具数学化趋向,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数理经济学的产生、计量经济学的崛起、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大规模运用、在纯实验分析中通过对大量统计资料的分析而归纳出某些经济规律、博弈论的引进。

2.趋势。应用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培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一线急需的应用性人才。应用性人才既不同于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学科性人才,也不同于依赖操作技能完成现场制作的技能性人才,应用性人才主要擅长于技术应用,在将设计、规划和决策物化为实施方案和物质产品的过程中,显示其独特的中介和桥梁作用。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才类型,应用性人才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更加着眼于专业技术、经营技术、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要求比技能性人才有更宽厚的理论基础,又较学科性人才有更强的现场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应用性人才的鲜明特征是具有较高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应用性本科经济学课程改革的总趋势是按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求,理论教学在尊重科学性、系统性原则的同时,突出经济学课程的应用性,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经济学教学中力求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的分析工具、分析方法以及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应用性本科经济学教师能力要求

1.雄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经济学的精深和广博,作为经济学教师,自己要做到融会贯通,足以穷其一生精力,而要在短短的60个课时内给学生传授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浅出。深入要求教师对整个经济学体系的全面驾驭和把握,并熟知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讲给学生的也许是最基础的知识,而教师则要有扎实的经济学功底;浅出则力求讲述通俗易懂,讲出抽象理论、复杂模型的制度背景和经济内容,用现实的案例和实践使抽象模型具体化,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并能够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工具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2.扎实的数学基础。经济学的数量特征日益明显,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与大量统计及经济计量学软件的开发,使得数学和经济学结合的手段更为便捷,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升,这种现实要求经济学教师要较好地完成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扎实的数学基础不可或缺。

3.对前沿动态的敏锐洞察力。经济学是对经济实践的理论研究和总结,并在理论上指导经济的运行,所以它必然会随着经济实践的快速发展而发展,同时随着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相继出现并发展迅速。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现代经济发展出现的许多新问题,针对这些新问题经济学理论在不断更新发展。尽管经济学教材在不断地推出新的版本,但是还是跟不上理论发展的速度,任何一本教科书都不可能囊括所有的最新的理论发展,所以在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教材中的基本的经典理论知识时,还应该站在经济学的发展前沿,跟踪经济学的最新动态及最新研究成果,在课堂上有重点地补充介绍当前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这就要求经济学教师立足学术前沿,有意识、有目标地吸纳新知和消化新知,具备一种不断补充学术养料、拓展学术视野、更新学术理念的较强能力,积极主动地及时地给自己的学术生命输送新鲜血液,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教给学生发现新知识和培养他们勇于探求未来知识领域的能力。

4.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经济学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经济学的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学会运用所学的原理来分析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并帮助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是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在经济学的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总是直接地给出或简单地讲解现成的结论并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而应该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相融合,引进现实中的案例以及贴近现实生活的經济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适时给予评价,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不断质疑和释疑,或者提出一些前瞻性的政策建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摆脱教条,学会思考问题,培养思维技巧。这就要求经济学教师关注现实,参与实践,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

5.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学方式的变革提出了要求。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粉笔+教案”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形势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以提高教学质量有三个层次:一是教学演示,如设计powerpoint教案、教学课件等增加教学的直观性。经济学其特点是分析研究方法较多,经济模型复杂,需要借助大量的数学分析和图形,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只能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画各种复杂的经济模型,浪费时间且不精确,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育手段相结合,以多媒体提供的特有的声、图、文、动的学习环境,可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数据和学习内容用动态、多维、直观的形式加以表达,使复杂深奥的原理一目了然,可以有效地传递信息,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使所学内容变得更容易理解,提高学习效果。二是网络课程的开发,经济学教师要善于从网络的节点和连接中获取教学素材和信息,利用网上资源,不断增加鲜活的现实素材和理论热点,拓宽课程内容。三是构建交互式学习环境,为经济学的教学过程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使教学过程更为民主化、个性化。要实现上述三个层次的资源整合,需要经济学教师全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特征,善于寻找信息技术与经济学的结合点和融合点,并能够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技术。

知识和能力 篇12

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对新闻媒体行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传媒文化形态的变迁导致产业结构的融合与改革。目前, 新闻媒体专业人才的编辑知识、编辑能力还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新媒体对人才的需求。因此, 对新闻编辑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优化成为传统媒体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媒体融合时代新闻编辑与文化形态变迁

(一) 图像时代

世界文化范式在不停地发生转变, 传播形式也由原来的文字转变为虚拟现实。现代社会视觉文化传播逐渐取代其他的文化传播模式, 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视觉传播是在大众获取信息视觉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分为隐性视觉传播、显性视觉传播两种方式。视觉传播是将文字形式的内容转化为图像形式的内容展开传播。

大众对图像的敏感度高于对文字的敏感度, 因此图像文化传播成为主要的传播模式之一, 读图时代使普通大众消费新闻“快餐化”, 简洁易懂的新闻形式成为新闻阅读的主要形式。同字数众多的文字新闻信息相比, 图像新闻具有更为直接的视觉冲击力, 也能够让消费者在短时间内了解自身关注的新闻内容。

(二) 消费文化

当前中国的社会形态属于消费社会, 在消费社会大众对新闻有巨大的消费力。传播的新闻信息在大多数时候成为民众在工作之余的主要消遣对象。当下, 电视、电影、新闻、杂志等充斥在大众的生活中, 豪车、豪宅、贵族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内容。这种不健康的新闻信息的传播对普通大众的消费心理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无节制的奢侈浪费成为社会主导的消费观念。由于当前青年消费群体在消费新闻产品中占据较大的比例, 而青年消费群体对新闻媒体传播的信息的接受没有选择性, 因此兴起的消费主义会扭曲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念。所以, 新闻编辑在对新闻传播素材的选择与整理方面要有自身的见解与思考, 要选择那些具有积极影响、内容健康的新闻素材, 而提高新闻编辑的知识与能力才能保证准确而合理地选择新闻素材。

三、媒体融合时代新闻编辑与文化产业重构

(一) 信息消费特征

信息消费时代的信息传播由原来的区域传播转变为全球传播。当前全球各种新闻充斥在各个地区居民的身边, 传媒信息的多层次、多种类传播成为主流的新闻传播模式。而居民对各种信息的消费也是一种有效选择的消费模式, 有选择消费强调了消费者的主体地位。电脑、手机、电视等多种信息传播媒介向消费者不断传播各个方面的信息, 信息消费从固定空间转变为全时空传播, 互联网的发展使新闻信息的传播无缝化。其中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实体传播媒介也要借助数字媒体来拓展自身的信息传播范围以构成较为完整的新闻传播体系。目前, 大量新闻媒体都建立了自身的门户网站, 无线新闻阅读成为新闻传播媒体的主要收入来源, 并且无线新闻阅读产生的利润巨大。因此, 跨时空的新闻信息传播更符合大众随时随地浏览新闻的诉求, 也更受消费群体的欢迎。

(二) 媒体整合互动

随着互联网新闻传播模式的兴起, 大众新闻传播媒体也在发生一系列的改革与竞争。传统的以文字信息为主导的新闻媒介传播形式将会被方便快捷的图像传播取代, 特别是报纸、出版行业以纸质媒介为主导的新闻传播形式会逐渐被互联网电子报刊、书籍取代。报纸、出版行业需要与互联网展开合作和融合, 以全新的实体报刊、网络报刊形式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新闻编辑可以利用简单的工具来展开新闻信息的采集与编辑工作。例如, 数码相机能够准确记录身边发生的事件, 通过将数码相机记录的新闻信息上传至网络的方式来完成分享与传播新闻信息的工作。所有的新闻采集者都能够成为新闻媒体人, 都能够将掌握的信息传播到互联网中。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互联网新闻已经融合为一个整体, 新闻的权威性、独创性被打破, 现代传播信息的形式彰显了新闻的即时性和传播效果。新闻编辑要妥善地选择与剪切各种社会新闻素材形成符合需要的新闻作品。

四、媒体融合时代新闻编辑知识和能力的双重优化

(一) 优化理论知识

新闻编辑要从认识理论、政策理论、专业理论等方面展开优化理论知识活动。新闻编辑要时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辩证史观, 运用辩证的思想看待不断发展的现实问题, 以实践掌握事物的本质。新闻编辑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要把握时代面貌, 以正确的理论方针来传播新闻信息。同时新闻编辑要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 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新闻编辑工作, 剖析新闻思想, 提高新闻编辑的质量, 广泛传播正确的新闻内容。

新闻编辑不仅要掌握新闻采集、选稿、编辑、发表等一系列技能, 而且要做好新闻信息、新闻报道等与数字传媒的融合工作。新闻编辑在设计新闻信息页面、策划报道形式的过程中要把握新闻信息的传播模式, 在合理的新闻传播模式下展开信息传播工作。

(二) 优化能力结构

新闻编辑能力包含鉴别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传通能力、创造能力、使用数据库的能力、视觉识别能力等, 新闻编辑只有提高以上多种能力才能促进新闻编辑个人能力的发展。新闻编辑需要能够鉴别各种新闻信息蕴含的价值, 而且要有效整合各种新闻信息, 同时要恰当地取舍新闻信息, 另外, 还要有效管理新闻采编人员。新闻编辑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要不断寻找业务的增长点, 要敢于运用创新的形式编排与处理新闻。同时还要熟练掌握数据库操作技能, 以完成与数字媒介的融合。

五、结语

媒介融合使新闻传媒发生较大的转变, 新闻编辑理论与能力的优化能够拓展新闻编辑的个人技能, 也能够推动新闻传媒业务的快速发展。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传媒文化生态的改变。传播媒体将新闻编辑作为媒体发展的主导人物。本文主要探讨传媒文化变迁下新闻编辑如何对自身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双重优化, 通过分析传媒文化生态与形态的变迁, 为优化新闻编辑的知识与能力提供策略。

关键词:新闻编辑,媒体融合,文化变迁,能力优化

参考文献

[1]罗小萍.传媒文化变迁与新闻编辑知识和能力的优化[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7 (04) :95-101.

上一篇:产科护理干预下一篇:修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