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应用能力

2024-07-21

知识应用能力(共12篇)

知识应用能力 篇1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很多教师是从“纯知识”角度来进行教学的, 即注重学科本位知识, 而忽视了知识对于实践的作用.当然, 这和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新课改下, 初中数学教学则从学科本位逐渐转向以应用为主的教学, 关注学生的技能培养.因此,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 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就具有积极意义.那么, 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 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注重将解题过程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初中数学中有很多知识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百分比浓度问题、调配问题、增长率问题等, 而在这些问题中, 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会解题, 但忽视了问题和实际情况间的联系, 从而导致问题解决发生错误.因此,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 教师就需注重引导学生将所解得的答案和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进而得到正确的解答.

【例1】客车和货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城沿同一公路相向而行, 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多行了120千米.客车再经过9小时到达乙城, 货车再经过4小时到达甲城.求: (1) 客车、货车的速度; (2) 甲、乙两城间的路程.

解:设客车、货车的时速分别为x千米/时和y千米/时, 则:

问题到这里并没有完成, 还需要对答案进行检验, 经检验后发现它是方程组的解.于是得到客车、货车的速度分别是40千米/时、60千米/时, 甲、乙两城间路程为9x+4y=600千米.

在教学中, 通过类似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训练, 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也有积极意义.

二、注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在初中数学中, 对于方程、函数等知识, 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法都不止一种.同样, 在生活中, 利用数学问题来解决实际问题, 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2】张明在超市买某种品牌的牛奶若干盒, 付款24元;过了一段时间再去该超市, 发现这种牛奶让利销售, 每盒让利0.4元, 他同样用24元钱比上次多买2盒, 求他第一次买了多少盒这种牛奶?

解法一:设他第一次买了x盒, 由题意可列出方程:

不同的解决方法都可得到相同的结果.在教学中, 为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采用变式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变式可拓宽、加深学生的知识层面, 体现教学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注重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讨论

分类讨论是数学中的基本思想, 在新课改下, 初中数学提倡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分类讨论就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实际问题, 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3】某商场计划拨款9万元从厂家购进50台电视机.已知该厂家生产3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 出厂价分别为:甲种每台1500元, 乙种每台2100元, 丙种每台2500元.求:若商场同时购进其中两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共50台, 请你研究一个商场的进货方案.

分析:这是一个分类讨论的问题, 所以我们分三种情况讨论.

所以可以设计为购甲、乙各25台或甲35台, 丙15台.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能固守于应试观念, 而应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 主张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的发展.

知识应用能力 篇2

相关的就业领域还有:电力系统、机械、冶金、化工行业及材料生产、制造企业和科研、设计机构等。

一、专业基本情况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及各类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和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各类热加工工艺及设备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热加工工艺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 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了解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3、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4、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CAD/CAM基础。

5、实践教学

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6、修业时间

4年。

7、学位情况

工学学士。

8、相关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9、原专业名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部分)、热加工工艺及设备、铸造(部分)、塑性成形工艺及设备、焊接工艺及设备(部分)。

二、专业综合介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材料科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当我们研制出一种功能材料以后,如果没有成型及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就无法将其转化为切实可用的器件。性能再好的材料,如果没法使用,那和废品有何区别?可见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确实不容小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我国发展时间比较长,学科建设也比较成熟。以前她作为机械系的一个方向,主要侧重于机械加工方面。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已经远远超出机械加工范畴,逐渐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她包括材料加工的基础理论知识,对材料成型的形状控制、组织结构控制、性能控制和生产过程控制,模具计算机设计及制造,材料成型计算机仿真与控制,以及新材料、新产品工艺的开发等等。我们可以说该专业是一个接口,她一头联系着材料科学,一头联系着实际工业应用。正因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有着“接口”这么一个特点,该专业的学生要特别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动脑,多动手,细体会。他们不但需要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也要对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有较深刻的理解。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也必不可少。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而材料科学作为未来的支柱学科,发展就更快了。为了跟上时代步伐,该专业学生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及刻苦钻研精神,这才能保证自己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有较强综合素质,且愿意从事有关工程应用行业的考生不妨考虑该专业,这里是展示你智慧与创造能力的一个大舞台。现阶段,各高校正逐渐进行改革,力图将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融合在一起。你将有充足的时间参加实验工作,也可以根据需要在有关企业实习,这可以使你在学校里就培养出很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在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公理,一切基础知识都是为了现实的应用,你尽可以用自己最大的创造力把所学到的知识与要解决的问题揉合在一起,用辛勤和汗水一步步铸就辉煌。那将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就像一名将军指挥着千军万马在攻克一个个堡垒。在这里你将付出很多心血,但你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当你将一种新材料应用于现实,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时候,你体会到的成功喜悦是其他方面所不能比拟的。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将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与理论,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很强的生产设计、组织以及管理能力。在国内材料行业发展迅速这一趋势之下,该专业毕业生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可以胜任材料、机械、能源、电力、信息、环保、汽车、航空航天、轻工、冶金等诸多部门的工作。毕业于该专业的学生被称为多面手,因为他们掌握着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论在什么行业,这种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做好工作的最基本的条件。有了它,再结合各个行业特有的知识及经验,就可以方便地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当然本科毕业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否攻读更高学位,这也是为将来向更深层次发展打好基础。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代码:080302。

三、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主要是研究金属和塑料塑性成型的变形机理、成型工艺及相关过程的计算机辅助控制工程的一门学科。目前该专业的研究方向包括有热成型、冷成型,金属材料成型、有机塑料成型、复合材料成型等。

材料成型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中国古代就利用铜合金铸造各种工具、武器和祭祀用品,考古学发掘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我国古代金属铸造成型技术的卓越体现。进入工业时代以来,随着新材料的发展,材料成型技术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与成型技术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细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前身是金属铸造专业。解放初期,我国的金属材料专业是属于机械类的学科,金属成型属于机械工程专业。由于工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建国初期钢铁的冶炼水平和规模提高很快,相应促进了金属尤其是钢铁成型专业的发展。北京钢铁研究院(现北京科技大学)、武汉钢铁研究院、沈阳机械工程学院是我国较早的一批金属成型研究的院校。其他各大高校中的机械工程专业也有金属铸造成型学科,这些专业为我国建国初期培养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50—60年代,在前苏联的帮助下,我国的工业迅速发展,相应的成型专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各类机床的制造需要大量的金属零件,而且这些零件的强

度、硬度和尺寸要求不断提高,金属成型加工的水平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90年代以来,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的教育引进了很多新的技术。CAD技术的发展在材料成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冲模设计、塑模设计结合模具CAD∕CAM技术使得材料成塑在国民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金属铸造、焊接、塑模、塑料加工等行业就业的人员已经超过100万人。该行业的特点是传统技术含量低的成型行业和现代的高技术程控成型行业并存。我国的材料成型专业教育的特点也是如此,我国高等学校设有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中等技专也同样有这个专业。形成了该行业就业人员的一个梯队。目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已经成为材料到部件的一个重要过程,现代工业发展对部件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某种材料的应用不仅取决于材料本身的各种性能,还取决于它的可加工成型性能。因此,材料成型行业一直伴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不断前进。90年代,我国建成了一大批现代材料成型企业,使我国的材料深加工水平得到了提高,一些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高。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生产的冲压、拉伸成型的零部件已出口日本电机株式会社所属公司、东芝株式会社所属公司、富士马达、山武仪表、川崎重工株式会社等企业。采用冷成型,热挤压工艺生产的铜制管件已出口美国、德国及澳洲等国家。

我国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目前还有待进一步发展,计算机控制的成型技术在我国目前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在该行业中我国的技术水平在国际上仍旧处于落后状态,而我国对这个领域的产品需求正在大幅度的上升,因次材料成型领域必定在未来几十年内获得长足的发展。21世纪信息产业、材料产业、能源产业将成为国民生产的三大支柱产业,而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正是材料产业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将涉及到国民生产的各个领域。

四、专业就业状况及趋势

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成型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材料成型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凭借在多种材料成型方面的知识和扎实的机械学基础知识,可在汽车、家电、轻工、机械等多种行业中从事模具设计、制造、成型生产工艺等方面工作。同时,也可从事引进技术消化和新技术开发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相关的就业领域还有:电力系统、机械、冶金、化工行业以及材料生产、制造企业和科研、设计机构等。我国传统的材料成型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从整体来看,这些企业大多是技术含量低,人力密集,工作条件差。这些企业大多是与金属加工相关的行业,如铸造,机加工等。这使得人们普遍对这个行业有一种负面的成见。

随着技术进步和材料成型领域的扩展,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我国很多传统的金属成型企业引进了大批国外的设备和技术,在模具生产,金属成型,金属冲压,拉伸成型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很多金属成型部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劲的竞争力。

80年代末到90年代以来,我国的有机材料,复合材料成型技术发展很快,尤其计算机图形设计技术在成型过程中的应用,使得成型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例如以前需要多次成型然后进行焊接的部件,现在经电脑CAD设计,能够实现一次成型,其曲线,外观都更加完美。这一技术在汽车车体设计的应用最为突出。在塑料模具成型工艺中,激光技术的应用,使塑料制品在加工成型过程中在表面形成一种激光立体图案。这一工艺过程类似于CD、VCD碟片的生产过程。这一类产品有很多作用,在装饰,防伪,激光检测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可用于制作药品盒、音像制品盒、食品酒类包装盒盖等,使消费者易于识别真伪,这对于保护人民健康安全,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利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这些企业的发展使该行业的就业者的收入情况得到了改观,在几十种行业的收入状况统计中,材料成型行业的职工收入水平正在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收入提高很快。

纵观材料成型行业,可以看到它几乎渗透于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有时甚至很难将某个产业中的成型技术部门单独划分出来,这一点也提醒了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学生,必须掌

握多方面的知识,除了基本课程如材料成塑与控制理论、塑压工艺、塑模设计、模具CAD∕CAM技术等,还应该掌握有关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电子技术、电工技术、微机、数控技术方面的知识。

我国目前在材料成型技术方面的发展使这一行业的产品正朝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在全国分布的特点是越往沿海地区,新型材料成型企业分布越多,轻型企业,技术密集型化工企业分布越多。总的来说,这些沿海地区的化工企业正迫不及待地在改进生产工艺,建设新的生产线。这正需要大量具有相应知识的高级人才。

知识应用能力 篇3

【关键词】应用化学;能力;实际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8

大部分学习者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所学的知识,学了不用或者不会用,就等同于纸上谈兵。让学生们学习之后可以灵活的应用是所有教育者的心愿和想要达成的目标。

1 夯实基础知识

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重要的物质结构,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等等。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就是把化学信息储存在大脑里的过程,而应用化学还是的过程是把化学信息从大脑中调用出来的过程。应用化学是以学习化学为基础的,没有信息的储存,就没有信息的调用。比如,学生没有学习过金属,并不懂得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果提出关于金属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学生的大脑中没有关于金属物理、化学性质的印象,大脑中没有可以调用的关于金属方面的信息。所以,想要学生能够熟练的应用所学习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是要学生掌握化学方面的知识,这其中化学基础知识最重要。

然而,知识的调用是存在熟练程度的。关于一个化学题目,有的人能够很快的做出反应,有的人却稍有迟钝,还有的人根本没有反应,这就说明这些人调用知识的的熟练程度不同。

想要快速准确的对化学问题进行判断和分析,并且找到问题的所在和解决方法,就必须要做到迅速的调用大脑中储备的与此问题相关的化学知识,这就说明,调用化学信息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效果。如果从大脑中调用化学信息的速度相对较慢,那么处理化学问题的速度也会随之变慢。如果根本无法从大脑的知识储备中调用出相关的化学信息,那就根本谈不上解决化学问题了。所以,想要强化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能力就要提高学生从大脑中调用化学信息的速度。

熟能生巧。人如果对一件事不熟练,那么做这件事必然会减慢速度,但是如果对这件事很熟练的话,那么做这件事就会很快。所以,对化学知识熟悉的程度密切的影响着调用化学知识的速度。因此,想要使我们的学生高效率的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就要夯实他们的化学基础知识。

2 培养应用化学知识的意识

意识,代表了人的思想倾向。意识分为有意的和无意的两种,有意的意识是强制性的思想倾向,而无意的意识是不由自主的思想倾向。教师一提到某一种物质,有的学生就会立刻在大脑中浮现出这个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生的这种反应就是无意的意识,是不由自主的。当在老师提示“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时候,有的学生才能逐渐的想起这个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生的这种反应就是有意的意识。所以前后对比来看,我们要培养学生们具有非常强的应用化学知识的无意意识。

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基本原理等化学基础知识都可以通过机械记忆来掌握,但是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不是仅仅靠死记硬背就可以掌握的,而是要通过在实践中慢慢积累的,而且是需要多次的反复训练才能够形成的。实践的次数越多,实际操作的能力就越强,所以,能力与实践的次数是成正比的。

然而,实践的次数在很大程度上受着意识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遇事就常常能够联想到课本上的化学知识,应用化学解决问题的意识很强,常常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他所看到的现象和所遇到的化学问题,那么他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次数就比意识薄弱的同学多一些。相反的,如果他不具有这种意识,根本观察不到身边的化学现象和化学问题,那么书本上的知识自然得不到应用。想要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就要多次的应用,所以说,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能力的基础就是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意识。

有意意识是靠成百上千次的显性刺激而形成的,而无意意识靠的是无数的次潜移默化才形成的。所以,一方面,教师要提醒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堂上尽可能的把化学与生活密切的联系起来,尤其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现象,用自己的行到感染到自己的学生。

3 突出化学的实践性

化学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尤其是在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从衣食住行到工作生产,随处都可见化学的存在,所以说,化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化学教学也有着结合生活和生产教学的好条件。

想要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中就要紧密的联系实际,突出其实践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对社会缺乏了解,尤其是化学在工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更是一片空白。在课堂中教师多多联系实际也可以给学生了解化学在社会上应用的机会。化学知识从记忆到应用还有一定的差距,应用化学知识其实是存在技巧的,掌握了这些技巧就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然而学生最不擅长的就是应用化学的技巧,所以他们很渴望能够从教师那里得到关于应用技巧的指导和一些模仿的样板。

4 知识的策略化

策略性知识是个性知识结构的最高层次,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调控的重要作用。在研究中表明,能力强的学生能够自主的生成策略,而能力弱的学生只适合接受一个策略。所以,在日常教学中直接有意识的传授给学生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的思维策略,能够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包括一般性策略和學科性策略。由于一般性策略与化学知识的联系较少,所以它只适用于解决某种问题。而学科性策略是针对于化学学科而制定的,与化学知识联系的更加紧密。但是在传授思维策略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先难后易,循序渐进。首先应该传授化学基础知识,然后才是应用范围广的知识;2、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要配合适当的教学例子,让学生们可以更加清楚的明白;3、不能操之过急,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理解和消化。

5 总结

化学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化学课堂上学习的化学基础知识将使他们受用一生。如果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比较强,那么他们在化学课堂上的收益还会更大一些。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篇4

国家非常重视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把高中化学教学目的分成知识和技能、能力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化学应用与社会实践的内容。知识和能力方面要求“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密切联系。”能力和方法方面要求学生“能综合应用化学和其他科学知识、技能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和态度方面要求“教育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关注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后来的《国家化学课程标准》中,仍旧把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教学才能够使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有比较大的提高呢?

1 要夯实化学基础知识

化学基础知识,指化学中最基础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化学知识。包括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化学、研究化学的基本理念,常见的、重要的物质结构,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各类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信息与人有两种关系,一种是刺激人的感官,进入人的大脑,被储存起来,另一种是受外界事物的影响,激活大脑里存在的信息,把它调出来应用。学习化学知识,是一个储存化学信息的过程;应用化学知识是一个调用化学信息的过程。二者的方向恰恰相反。其中,调用信息是以储存信息为基础的,没有信息的储存,就不可能有信息的调用。比如,学生没有学习过金属的属性,大脑中没有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要让学生观察一些金属现象,提出关于金属方面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是不现实的。这是因为学生要观察金属现象,提出金属方面的问题和解决金属方面的问题,就要拿大脑里的一些金属印象和已经掌握的金属属性与现实做对比,学生没有学习过金属,大脑中没有可以调用的金属信息,当然,就无法调用了。所以,要让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研究、分析、解决化学方面的实际问题,首先得使学生的大脑里储存有化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化学的基础性知识。

调用大脑里的化学信息有一个熟练程度问题。调用大脑里的信息,不论是化学信息,还是物理信息,还是英语信息等等,都存在一个熟练程度问题。谈及一个关于化学的题目,有的人能够很快做出反应,有的人迟疑一下能够作出反应,有的人始终回忆不起来相关的化学知识,这在课堂教学中是常有的事情。这说明,这些人调用该化学知识的熟练程度是不一样的。

调用化学信息的速度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影响很大。能够迅速调用储存在大脑里的化学信息,往往能够得心应手地应用这些信息对被研究的事物作出快速的、正确的、准确的判断和分析,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大脑中调用化学信息的速度比较慢,那么综合应用化学信息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速度通常是不会很快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有时候会存在疏漏。如果不能够从大脑中提取化学方面的信息,那就谈不上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事情了。要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调用化学信息的速度是至关重要的。

熟则快,生则慢。意思是说,人对某件事物熟练了,做起事情来就比较快。人若对某件事情不太熟悉,那么做这件事情会笨手笨脚的。这则俗语,揭示了做事的速度与了解事物的程度的关系。即对事物的熟悉程度越高,做该类事情的速度越快,逆则反。从大脑中调用化学知识的速度与对化学知识的熟悉程度密切相关。对化学知识越熟悉,调用的速度越快;对化学知识越陌生,调用的速度越慢。因此,要想使我们的学生能够高效率地使用高中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那就必须夯实他们的化学基础知识。

2 要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意识

心理学对意识有多种解释,而且抽象难懂。“意识,是物质的一种高级有序组织形式,是指生物由其物理感知系统能够感知的特征总和以及相关的感知处理活动。”“意,既是自我的意思。识,就是认知,认识。意识,代表我们作为个体的独立性,是主观存在的独特坐标。意识,代表了我们可以认识自己的存在,可以知道发生的事情。”“人类大脑的一切活动及结果,即作为具有自觉性的思维。”本文所说的意识,指的是人的思想倾向,与心理学的第三个定义比较接近。

意识有有意的意识和无意的意识两种,不由自主的思想倾向是无意意识的范畴,强制性的思想倾向是有意意识的范畴。教学物质的属性,教师一提到某种物质,有的学生会立刻反应出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研究该物质的典型方法。学生所做出的这样的反应就是无意意识的表现。当老师启示性地提出“请同学们回忆一些这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时候,学生才想起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生这样的反应是有意意识的表现。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具有比较强的应用化学知识的无意意识。

化学知识,诸如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化学的一些基本的原理、方法步骤,可以通过机械记忆和有意记忆的方式掌握。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单纯地靠死记硬背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必须通过实践而形成。而且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次、两次实践就可以的,而是需要多次的,反复地训练,才能够形成的。能力的高低与实践的次数成正比例,实践的次数越多,操作越熟练,能力越强;实践的次数越少,操作的越是陌生,能力越弱。

实践的次数受意识的影响比较大。一个高中生,如果他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强,遇事触景生情,常常能够联想到在高中化学课本上学到的化学知识,用化学知识解释他所看的化学现象,解决他所遇到的化学问题。那么他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次数就会多一些。相反的,如果他们没有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看不到眼前的化学现象,想不到周围存在的化学问题,自然不会应用在高中学习的化学知识分析眼前的化学现象,解决身边存在的化学问题。那么他使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次数就会少一些。

熟能生巧。熟悉和熟练是灵活应用的基础。长期地、多次地反复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能够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所以说,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意识是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能力的基础。

有意意识的形成靠的是千百次的显性刺激,无意意识的形成靠的是无数次潜移默化的感染。要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一方面,教师要时时提醒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做应用化学的典范,在课堂上要尽可能把化学与生活、生产,特别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在课外遇到与化学联系比较紧密的事物要尽可能用化学知识予以解释和解决,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感染学生。

3 要突出实践性

化学源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又服务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化学的存在,从人们的吃穿住行到工作、生产的方方面面都有化学的影子,可以说,化学支撑着当今的社会文明。所以说,化学具有实践性。

化学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使得《国家化学课程标准》、化学教科书和化学的课堂教学都不可能脱离社会实践。《国家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要“让他们 (学生) 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化学教科书中也有大量与人民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内容。高中化学教学,既有联系实际的理论依据,又有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内容。一句话,有着结合生活和生产教学的良好条件。

高中化学教学可以联系人类生活和生产是确定无疑的。但是联系的紧密程度是有伸缩性的,可以联系得紧密一些,也可以联系得松散一些。要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就要突出实践性,紧密地联系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际。其一,高中的学生自幼读书,一直在学校度过,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很少,缺乏对社会的了解,特别是对化学在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更是知之甚少。教师联系实际的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认识社会、了解化学在社会上应用的机会。其二,从记忆化学知识到应用化学知识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应用化学知识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和技巧,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实践效果,否则,事倍功半。而学生缺乏的正是应用化学的方法和技巧,他们渴望能够得到这方面的指导。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和生产实际教学,必然包含有应用化学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模仿的样板。这对于参与社会实践比较少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福音。

高中化学对高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高中的前一阶段,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化学,到了高中的后一阶段,文理科分开,有些学生就永远告别化学学习了,到了大学,有更多的学生从此与化学学习无缘。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化学是他们人生最后一次学习。他们在这里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将要受用一生。如果他们应用化学的能力比较强,那么他们一生从高中化学中受益要大一些。如果他们应用化学的能力比较弱,那么他们一生从高中化学中获得的利益就非常有限了。可见,培养高中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摘要:教学高中化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造福自己, 造福人类。要提高高中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首先要夯实他们的化学基础知识, 其次, 要培养他们应用化学的意识, 使他们产生自觉应用化学的思想倾向, 还要突出教学的实践性, 教给学生使用化学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质 篇5

◎一企业家说:”不怕当官的,就怕当官的没爱好“,

◎目标认定以后,耐力是第一要素。

◎最要紧的不是打算明年干什么,后年干什么、而是现在干什么,从现在干起。

◎如果事业成功需要100个条件,聪明仅仅是其中-个条件。

◎美国人际关系学专家戴尔.卡耐基曾这样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靠的专业技术,而85%却要靠人际关系、有效说话等软科学本领

◎行动,才能导向成功。

知识应用能力 篇6

“离子反应”阐述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特点和规律,透过水溶液中微粒及微粒间的变化现象来认识反应的本质,建立化学观中的分类观、微粒观和转化观,并建构分析水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思维方法,进一步强化从宏观到微观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

2.会书写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实验,体验了实验是学习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之善于观察,勇于实践。

3.通过讨论与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反思的习惯。发扬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分享实验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相互合作与取得成功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难点:实验现象的分析、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教师] [问题引入]

有以下物质:①Fe、②CuO、③HCl、④NaOH、 ⑤CO2、 ⑥BaCl2、⑦Cu(OH)2、⑧Na2CO3、⑨Na2SO4、 ⑩乙醇

试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上述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不选择余下物质的理由是 ;

[学生] 思考讨论后由教师点名回答。

[教师] [问题2]:在水溶液中,易溶易电离的有 ,从类别的角度看,它们属于哪些类别的物质? 。

[学生] 思考讨论后由教师点名回答。

[教师] [问题3]:现有浓度都为 1mol/L HCl溶液和 NaOH溶液

①它们的溶液中除了水分子外,还含有的粒子是:

稀HCl , NaOH溶液 。

②若将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则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离子会怎样变化呢?

③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推测。(提供的试剂有:酚酞溶液)

④试用离子符号将反应事实表示出来:

⑤从上述的反应式子可以看出,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实质是 ,

[学生] 分组讨论,回答①H+、Cl-, Na+、OH-;②H+ 会和OH-反应而减少;③实验步骤:取少量NaOH溶液于试管,滴入2滴酚酞,缓慢滴入盐酸溶液。实验现象:溶液的红色,加入盐酸逐渐变浅,直至无色。④H++OH- = H2O ⑤离子之间的反应。学生代表上台根据所设计的实验进行验证。

[板书]

二、离子反应

1.内涵: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

2.特点:有离子浓度变化,通常是某些离子浓度减少

[教师] [问题4]: ①若以下两种溶液混合,则混合液中是否发生离子反应?离子是怎样变化?

a.NaOH 溶液与CuSO4溶液 b.Na2CO3 溶液与H2SO4溶液 c.NaOH溶液与H2SO4溶液 d.Na2SO4 溶液与KCl溶液

②上述部分溶液混合为什么有离子浓度减少?你能总结出离子反应的条件吗?

[学生] 思考讨论后回答:有沉淀,有气体和有水生成。

[板书]

二、离子反应

3.发生反应的条件(复分解型):

沉淀:BaSO4、CaCO3、BaCO3、Cu(OH)2等

气体:CO2 SO2等

水: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等

[教师] [问题5] :参照[问题3]中④方法,请你再用离子符号将[问题4]中的溶液反应事实表示出来。

a.NaOH 溶液与CuSO4溶液;

b.Na2CO3溶液与H2SO4溶液;

c.NaOH溶液与盐酸;

[学生] 学生书写离子方程式并由个别学生展示其书写的结果。

[教师]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正误,再次联想这些溶液存在的微粒的形式。

[问题6](1)分析上述的式子,与化学方程式相比,有什么区别呢?

(2)用离子符号写出硫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质,然后和前面c反应(NaOH溶液与盐酸)进行对比,你对上面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又有什么想法?

[学生] 离子方程式相同,不仅表示一个反应。

[教师] 引导学生归纳与整理并板书:

4.离子反应的化学语言——离子反应方程式

a.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b.意义:①揭示离子反应的本质

②表示同一类型离子反应

[问题7]:你能从刚才的离子方程式书写过程,总结出书写的规律吗?有什么要注意的?

[学生] 学生讨论、归纳总结。

[教师]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和板书。

c.书写的方法:

第一,考虑是否电离

第二,是否容易电离

第三,反应的结果及符号表示

第四,遵循守恒定律

[巩固训练] 请按照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AgNO3 溶液加入 NaCl溶液

2.CaCO3 透入稀盐酸

3.Zn 投入 稀H2SO4

[方法导引]

阅读课本P32页离子方程式的另一种书写步骤:

以H2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为例:

一、写原方程式 BaCl2+2H2SO4=BaSO4↓+2HCl

二、改易溶易电离 Ba2++2Cl-+2H++SO=BaSO4↓+2H++2Cl-

三、删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Ba2++2Cl-+2H++SO

=BaSO4↓+2H++2Cl-

四、查各守恒Ba2++ SO=BaSO4↓

本課采用抛锚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通过把复杂困难的学习任务通过问题的展示加以分解, 使学生在对问题思考的过程逐步深入理解本节需要掌握的知识,有如抽丝剥茧;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整节课中,教师如同导演,搭建知识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会到探索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和中心。

3.在学习的过程中,各类问题的设计有的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有的是小组交流、协商、讨论,在些过程使概念逐步清晰,知识不断深化,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参考文献

知识应用能力 篇7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高年级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将课本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需要。

(1)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本人在实际教学中,改变了以往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通过多设计一些课堂实践环节,促使学生自己动手。在操作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相同内容在不同操作中的细微不同之处,使他们学会观察、学会鉴别,真正弄懂、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教授“三角形内角和”一节的知识时,完全让学生自己去实践——用拼一拼、量一量、剪一剪等方式寻找答案,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的就是辅导,所有的操作均由学生来独立完成,以使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学效果也十分明显,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作为数学教学内容,尽量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更容易帮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把所学知识用实例串联起来、运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做法是: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由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由学生自己去揭示,学法由学生自己去归纳。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信地进行独立思考,并敢于发表自己看法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设计阶梯式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但作为教师,要面对所有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所以,只有为学生设计好阶梯式的学习任务,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对不同知识的学习,达到各自不同的目标,从而真正达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的目的。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设计了“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拓广探索”等阶梯式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自由选择练习。这就相当于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增加了催化剂,让其自己去探索、去研究。这对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至关重要。

(4)开展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当前很多人认为,只有在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活动中,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而我认为小学数学知识有效能力培养的研究,对“应用”的认识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后,用数学知识解决书本习题是应用;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是应用;应用数学知识开展数学小课题研究是应用……上述“应用”的诸方面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已涉及,但有些有效性不够,有些甚至是无效的。因而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是“有效应用”,在“有效性”上作探索研究,努力通过拓展学生应用数学的途径,注重“有效应用”的策略和方法的研究,使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和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想象时间,让他们去充分思考,是“有效应用”的另一条重要途径。中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具有一定的想象力,生活阅历也丰富了许多。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致认为:想象力是学生学习的一大财富,让每个学生在已学得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和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

知识应用能力 篇8

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来判定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能力的活动, 也是认可机构加入和维持国际相互承认协议 (MRA) 的必要条件之一。寻求CNAS认可和已获准认可的机构必须满足CNAS的能力验证相关政策, 并按照CNAS能力验证领域、频次要求参加CNAS组织或承认的能力验证活动, 包括:能力验证计划、实验室间比对和测量审核活动。了解和掌握能力验证相关基础知识, 是有效开展能力验证活动的最基本要求。

1) 基本概念。

实验室间比对是指: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 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物品进行测量或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

能力验证 (Proficiency Testing) 是指:利用实验室间比对, 按照预先制定的准则评价参加者的能力 (主要类型见表1) 。

测量审核:一个参加者对被测物品 (材料或制品) 进行实际测试, 其测试结果与参考值进行比较的活动。 (测量审核是对一个参加者进行“一对一”能力评价的能力验证计划。)

2) 能力验证和室间比对的作用及关系。

从能力验证和室间比对的定义中不难看出, 实验室间比对是开展能力验证的基础, 而能力验证又是在实验室间比对的基础上, 对实验室的能力加以确认。两者之间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的关系, 使他们存在如下共同的作用:

(1) 评定实验室从事特定检测或测量的能力及监视实验室的持续能力;

(2) 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启动改进措施, 这些问题可能与诸如不适当的检测或测量程序、人员培训和监督的有效性、设备校准等因素有关;

(3) 建立检测或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

(4) 增强实验室客户的信心;

(5) 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

(6) 根据比对的结果, 帮助参加实验室提高能力;

(7) 确认声称的不确定度;

在实际工作中, 某些检测、校准活动对比对结果的一致性和适用性要求较高, 对参与活动的实验室的能力有特殊要求, 如:参与的实验室必须处于同一水平。因此, 实验室间比对相对于能力验证有其特有的作用:

(1) 评估某种方法的性能特征——通常称为协作试验;

(2) 用于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赋值及评定其在特定检测或测量程序中使用的适用性;

(3) 支持由国际计量局 (BIPM) 及其相关区域计量组织, 通过“关键比对”及补充比对所达成的国家计量院间测量等效性的声明。

2 开展能力验证的作用及意义

(1) 能力验证是实验室能力拓展的主要客观依据

ISO17025是实验室评审活动的主要依据, 相关评审文件的要求基本是以定性描述为准。在实际的评审过程中, 评审专家通过现场评审活动对组织的管理体系与准则的符合程度予以判定, 因此评审结果受评审员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强。能力验证结果是判定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以及在某一领域技术能力的最主要客观证据。借助这一依据, 实验室可以在时间上有效分解技术验证工作, 降低现场评审的工作强度, 提高评审的效率。

(2) 有效开展能力验证活动是提高实验室能力的重要手段

检测结果是实验室的最终产品, 其准确性是体现实验室能力的最重要指标。积极参加能力验证活动, 有助于及时发现样品接受和传递、实验方法的研究等方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能力验证的结果是验证自身实力的重要指标, 也是发现自身与其他实验室之间的差距的有效途径。此外, 检测人员通过能力验证方法研究和结果分析工作, 可以在技术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也为实验室的持续发展储备了人才资源。

(3) 参加能力验证活动对保障实验室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实验室能力验证是对实验室技术水平和管理状况进行考核的主要方法, 是实验室外部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也是实现自我监控的有效措施。能力验证活动, 涉及检测流程的各个环节。因此, 开展能力验证活动, 可以反应试验室的运行状态, 便于及时发现实验室的质量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和措施, 从而全面保障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室开展能力验证活动时的几点建议

我国能力验证工作起步较晚, 各实验室对于能力验证工作的认识还处在一个了解和消化阶段, 目前还存在诸多困难和不足, 为了使能力验证工作起到预期的效果, 保证工作有序开展, 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 科学制定年度能力验证工作计划

实验室应对能力验证领域表和频次表进行系统的整理。甄选出实验室能力范围内的能力验证领域和开展频次, 为实验室确定年度能力验证计划提供参考。制定并实施年度能力验证计划, 便于检测室调配人员和资源, 协调检测和能力验证工作间的关系, 确保能力验证及日常检测工作的有序开展。

(2) 广泛搜集能力验证计划

根据国际惯例, 能力验证不能重复开展。结合我国现状可以理解为能力验证不能由CNAS和其认可的能力验证提供者重复开展。因此, 从未来能力验证计划的开展趋势来看, CNAS将会逐年较少能力验证计划, 能力验证活动将逐步依靠CNAS认可的能力验证提供者开展。因此实验室应该尽早认清这一发展趋势, 放宽视野, 对我国PT试验实的分布及认可范围进行系统的梳理, 编制PT实验室能力范围图谱, 为能力验证的报名和信息搜集工作打好基础。

(3) 加强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能力验证结果分析是能力验证整体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是实验室能力水平评价及定位的重要依据。理想的能力验证结果评价工作应该是在实验室收到能力验证结果后, 系统总结整理出检测样品的特征, 所用的检测方法、重复次数、被测次数、参与能力验证的组织数量, 组织机构用于评价参加者能力的准则等方面的信息。基于上述信息认真分析能力验证结果, 例如能力验证项目结果统计分析及能力的评定、技术分析和技术建议等。对于有问题的结果应给予重点关注, 采取逐一排除法, 进行原因分析和试验, 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确定改进措施。

4展望

可以预见, 随着我国实验室评定工作不断与国际接轨, 能力验证工作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认可机构对实验室参与能力验证活动的要求也将逐步提高, 积极参与和开展能力验证的相关工作, 不断积累经验, 总结不足, 是实验室能力提高的有效手段。

摘要:实验室能力验证作为外部技术措施, 是证明实验室能力的重要客观因素。在我国, CNAS将能力验证结果作为判断实验室能力和获准认可实验室维持其技术能力的重要客观依据, 其在认可活动中所占比重也将逐年提升。作为检测机构, 应该充分认识能力验证的相关政策和要求, 并有效利用能力验证这一技术手段提高自身技术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质量,能力验证

参考文献

[1]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准则》, 2010

知识应用能力 篇9

针对工科大学生普遍存在适应性较弱、实践应用能力较差、科技创新意识淡薄等问题, 在现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本文将从提高工科大学生理科知识实践与应用能力出发, 探索培养理科基础知识扎实、实践与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策略与途径。

一、提高工科大学生理科知识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必要性

实践环节作为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共识。然而, 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重视理科知识的传授, 容易忽视理科知识与工科实践的有效衔接, 致使许多大学生步入社会后, 后劲不足、耐力不够, 出现对深层次工程技术问题解决能力有限, 难以找到理论突破口的情况。

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需要在实践环节中得到加强, 这已成为人才培养中的共识, 实践环节也成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调查发现, 在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工科大学生, 虽然动手能力强、工作上手快, 但往往却存在后劲不足、创新耐力不够的现象, 这是工科大学生理科知识欠缺、理科知识与工科实践衔接不畅、理科知识在工科实践中主要靠个人内化等原因造成的。

为了解决学生创新能力不持久、耐力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探索工科大学生培养的新模式, 我校通过立项《推进理工融合, 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与《拔尖人才“两阶段培养模式”在“知行教改班”中的探索与实践》进行研究, 通过设立理综实验班、知行教改班, 培养一批优秀工科大学生。通过理科分级教学, 理科和专业双重导师指导、“两阶段”培养模式等一系列培养措施, 使教改班的学生接受更加深入、持久的理科知识讲授和运用指导, 实现理科知识在工科学习中的贯通, 最终形成扎实的理科基础和长久的理科动力源头, 使工科实践活动在理科知识的指导和渗透下, 更加有效和科学。

二、以培养人才目标为宗旨, 推动理科课程教学改革

加强工科大学生理科基础知识和理科知识的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高等工科院校开展大学生理科知识素质和创新素质教育的工作, 要以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中心, 突出教与学的双主体性关系, 即以师生互动为基本特点, 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存在, 互相协同, 最后形成一种最优的互动关系。将数学教学、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实验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大学物理、物理实验教学与物理实验竞赛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工程化学教学与开放化学实验室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及将理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实践与各工科专业的学习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不断地提高工科大学生的理科基础知识的实践与应用能力, 培养具有扎实的理科基础、较强的实践与应用能力以及突出的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工科大学生理科知识的实践与应用能力的教育, 主要包括 (1) 创新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挖掘他们的创新潜力; (2) 课堂授课和课外训练相结合; (3) 结合不同学科的优势和特点, 注重学科交叉领域和前沿领域知识的融合。

我们在近几年的大学理科教学和实践过程中, 按照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 并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 对大学生理科知识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进行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转变传统教育理念, 在教的环节上下功夫, 改变传统大学理科教学方法, 在理科教学与实践过程中, 在保证牢固掌握基础的同时, 力求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1. 在理论教学中, 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形成。

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项目, 让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 教师进行指导, 并对学生科研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和鉴定, 突破书本与课堂的局限和范围,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研究型学习,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教师的角色从以“教”为主逐渐转化为以“导”为主;在教学过程中, 结合教学内容, 经常推荐并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教学参考书或文献, 教师还可列出自学要点, 布置自习思考题与讨论题, 便于学生抓住重点与本质, 掌握自学方法;举办一定范围的学习交流活动, 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 在实践教学中, 结合实际教学, 不断完善人才培养

方案, 减少验证性实验, 增加开设实验课程的门数和学时,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数目;面对师生开放实验室, 在物理、化学、工程图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中, 通过演示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创新学分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设计性实验, 通过学生查阅资料或运用已获得的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经过独立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报告的过程, 使学生经历了科学研究的初步实践, 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改革过程中, 我们将更注重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 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的习惯, 达到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 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既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又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 从而, 更好地服务社会。

三、构建合理的理科课程体系, 增加实践性的理科选修课程, 扩展理科知识,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大学生实践与应用能力来源于广泛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加强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我们对理综实验班、知行教改班的学生开设了强化理科知识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多层次选修课程, 作为这些学生的必修课, 以达到扩展理科知识, 促进理科知识应用的目的。

数学系列课程是工科大学生的主干课程, 培养大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而且锻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因此在打好数学基础的同时, 以校级选修课数学实验、数学建模I、数学建模II及其应用为切入点, 以数学实验室为场所, 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实际问题为驱动, 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将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团队, 由教师跟踪指导, 这样可以建立长效的培养机制, 使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相互影响, 拓宽知识面, 提高综合素质。

工程物理选修课作为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必修课的拓展和补充, 通过介绍物理学与诸多其他学科的交叉知识, 旨在起到基础理论与高新技术之间的“桥梁”作用, 教学内容的选取以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各种新技术的物理学原理、物理效应、实验技术为重点, 使物理课程与正在广泛使用的现代技术密切结合起来。涉及内容主要包括纳米材料与科技、Ⅲ-Ⅴ族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生物物理与科技、THz电磁波产生与应用、超快光电导开关的性能与应用等诸多先进领域。课程分别由五位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 并鼓励学生参与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组与在读硕士生、博士生一起从事相关研究工作, 激发学生科研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提出问题的意识,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知识、设计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工程化学、大学化学基础实验作为校级选修课, 在化学基础课程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方面, 实行“开放实验室”, 通过学生实验教学网预约实验时间, 一人一台套;同时对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实验项目自选和实验时间自行安排, 其实验方案和技术路线均由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自行拟定, 经指导教师审阅修改后, 由学生独立完成。

大学化学与近代实验方法选修课体现新课程的有关要求, 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化学”,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化学, 学会学习, 具有一定的化学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并运用深人浅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 让学生易于接受,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掌握一定的化学实验方法的基础上, 训练学生实施实验方案, 引导学生参加一些科技活动, 以求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 具有科学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强化理科知识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上, 我们坚持基础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个性发展与共性提高相结合,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逐步完善“厚基础、重技能、高素质、宽知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培养具有丰富的理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科人才。

四、引导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竞赛活动, 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要培养具有扎实的理科基础, 较强的实践与应用能力, 以及突出的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创新性工科人才, 除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外, 必须在良好训练条件的基础上, 提供有力的科学指导, 也就是理科知识应用创新阶段, 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节能减排科技竞赛、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高等数学竞赛、大学物理实验竞赛、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力学竞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 , 完成理科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过程;通过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 完成理科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与深化, 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能力。

我们在探索提高实践与应用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培育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一个成功的培养策略可以通过有计划地、有方案地组织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 目的明确地参与创新教育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和发现, 以丰富他们的实践知识,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交流能力, 独立学习、独立研究、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从而使他们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并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思路、方法和手段。

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赛事, 我们认识到竞赛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极好的载体, 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思路,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中所激发出来的创造性往往是任何课堂教学都无法做到的。

工科大学生理科知识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方方面面的大力合作。把竞赛与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 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和竞赛活动中来, 进一步扩大受益面。

摘要:通过理科教学改革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以成立理综实验班、知行教改班为抓手, 构建合理的理科课程体系, 增加实践性的理科选修课程, 扩展理科知识, 探索提高工科学生理科知识实践与应用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理科知识,实践与应用能力,方法与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向东, 等.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与途径[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0 (4) :435-438.

[2]贾贞.探索经济危机形势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J].教育长廊, 2009, (10) (上旬刊) :57.

知识应用能力 篇10

1 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企业知识网络能力是在“资源观”到“动态观”理论改进的背景下提出的。传统的资源基础观并没能阐明企业如何利用资源创造企业竞争力, 随后的研究对“资源”和“能力”的概念进行了区分, 指出能力与静态的资源不同, 是企业组合利用资源完成任务的惯例、流程和活动方式, 具有动态性[1]。它的提出表明专注于企业内部的资源基础观开始向企业外部拓展, 由此企业知识网络能力的概念相继被提出。

Hakansson最先提出了企业网络能力的概念, 即企业改善其网络位置的能力和处理某单个关系的能力, 这种能力也被视为一种核心能力, 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2]。徐金发在国内较早地提出网络能力的概念, 认为企业网络能力是关于企业发展和管理外部网络关系的能力, 包括网络构想能力、网络关系组合能力和网络角色管理能力[3]。

随后对网络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能力度量、企业网络能力与绩效关系和提高网络能力路径等, 研究方法也从前期的定性分析转到定量和实证分析。任胜钢从网络愿景、网络构建、关系管理和关系组4个维度开发和设计了企业网络能力的测度量表, 实证检验了这些因素通过外部网络结构的中介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4]。李伟研究了企业网络能力的影响因素, 提出包含企业家精神、外部知识保存能力、吸收能力、结构嵌入能力及关系嵌入能力五项要素的理论模型[5]。邓英认为网络柔性决策能力、网络协控能力和网络营运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都产生正向影响, 按影响程度依次为网络营运能力、网络柔性决策能力和网络协控能力[6]。朱秀梅等认为网络能力对于新企业克服资源约束, 实现生存和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将网络能力划分为网络导向、网络构建和网络管理3个维度, 建立了网络能力、资源获取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模型[7]。

综合以上研究, 企业的知识网络能力可以定义为:一种识别知识网络价值与机会, 规划、维护和更新各层次网络关系的动态能力, 其本质在于通过寻求和运用知识网络资源来获得竞争优势。

2 企业网络能力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构建

2.1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引入

“网络”的概念, 早已在许多学科如社会学、运筹学和经济学等中被广泛应用。Freeman最早使用了“创新网络”概念, 认为创新网络是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 网络构架的主要联结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8]。当前, 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契约关系、信息网络与大学、科研机构、政府、资本市场和中介机构等联结形成创新网络。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存在使得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的企业可以处在一个稳定、开放、互利的网络系统中, 为企业带来发展契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产学研合作是一类特殊的联盟合作行为, 它具有战略联盟应有的特征, 即具备一定程度的网络特性。因此大多数产学研合作的组织结构, 除了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的链状结构外, 还呈现网络状的组织结构。一定意义上说, 产学研合作是由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3个子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动态、开放的网络系统, 具有网络性、多样性、动态性、开放性、协作性等特点。产学研创新网络是一个介于传统组织形式与市场运作模式之间的组织形态, 但也不是二者之间一个简单的中间状态, 它具有传统企业明确的目标, 又引入了市场的灵活机制, 同时它十分强调网络组织要素协作、创新特征和多赢的目标。网络的各个参与者之间是平等的水平关系, 而不是传统交易方式下的垂直等级关系。

2.2 企业知识网络能力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体现

企业知识网络能力是有很大差异的, 即有的企业非常有才能, 属于稳健的实践者;而有的企业则显得十分简单和外行。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构建中, 企业的知识网络能力可以体现为以下3个维度:网络规划能力、网络维护能力和网络更新能力。

2.2.1 网络规划能力

网络规划能力即发现、开发结网对象的能力, 是企业识别机会、形成构建网络的目标, 并从战略上构想和设计网络的能力。企业通过对自身知识发展的判断和预测, 准确找到弥补自身知识缺口的对象, 并有思路、方法和行动准则指导其实现与对方结网。成熟的内部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发现自身知识缺口、清楚了解自身的需求并明确构建知识网络的目标。其中主要有两个步骤:

(1) 寻找网络伙伴。①应对企业进行战略定位, 面对快变的市场, 企业要想保持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不断的创新。网络伙伴的资源与能力互补是保证网络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考虑此项内容时, 应该更看重其在合作领域的能力, 而不是过分偏重于其综合实力。②考虑构建网络时所耗费的成本。从长远来看, 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能够降低企业成本, 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实力, 但是这些好处可能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体现出来。然而, 构建网络时所耗费的成本却是现实的, 它会造成企业现阶段的经营压力并影响其营业利润, 如果成本过大, 这种影响往往会危害企业正常的生存和发展。③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存在文化差异, 因此网络伙伴之间应该具备一种对文化差异理解的态度, 在面临文化冲突时能大度的做出某些让步, 并在结网过程中积极的实施文化融合, 这将对创新网络能否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2) 决定网络关系的强弱。当企业确定产学研合作的网络伙伴后, 就要决定关系的强弱, 这里存在一个悖论:网络关系越强, 涉及的细节就越多, 相应的寻找、维护成本也就越大;网络关系越弱, 涉及的细节就越少, 相应的寻找、维护成本也就越小, 但问题在于, 当外部环境改变了或者成本超出预期时, 弱的网络关系就容易被解除。现实中, 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对象有很多, 哪些应该保持强关系状态, 哪些应该保持弱关系状态, 应根据企业的技术需求做出决定。

2.2.2 网络维护能力

产学研创新网络对于企业的创新活动而言, 是一把“双刃剑”。因为组织间关系既可以帮助企业扩大视野、学会新知识和拓展新的关系, 也可以因选择错误的合作伙伴而导致企业分解、流失所有权信息、商业机密和有损企业的声誉等。Hakansson等 (2002) 提出企业进行外部网络关系管理时, 存在着3个悖论:机遇与限制并存;影响与被影响并存;控制与失控并存[9]。如果处理不好, 企业无法从中得益, 反而面临核心技术泄露、人才流失的风险。 (1) 企业应起主导作用, 应成为产学研创新网络的研发投入主体、成果产出和应用主体以及合作决策主体。产学研创新网络的核心就是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其关键是组织模式创新。根据市场需求, 由企业决定项目的选择、资源整合的方式, 推动大学院所的技术资源与企业的资本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的合作, 已经成为成功产学研合作的一大特征。 (2) 平等、自由、开放的人文环境是合作创新的前提, 僵化、固步自封的陈旧观念不利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最后,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存在使得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内的知识共享平台与高校、科研院所和风险投资等分享资源, 因此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显得尤为重要。应该保证相关资源的投入和供给, 合理分配所需资源, 保证网络关系的顺利发展。

2.2.3 网络更新能力

技术在企业中是动态的, 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也应该基于此, 进行持续的评估和调整。这包括两个方面: (1) 网络内容。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实践的深入, 与企业相关的信息也会“爆发”式增长, 企业应对创新网络的内容等进行随时更新与积累。 (2) 网络连接方式。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沟通途径与方式也不断进行创新。企业应紧密跟踪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 采用先进技术来对创新网络进行改造与提升, 从创新网络的可操作性、沟通的有效性与速度等方面来加强接口管理, 确保不同利益主体之间沟通的畅通性与快速性。

2.3 通过产学研合作, 提高企业知识网络能力

由于产学研创新网络中存在着功能互补性, 网络中的单个企业不仅发挥自己的功能, 还可以从其它网络主体那里学到很多知识, 产生网络学习效应, 因此, 产学研创新网络也是培育企业知识网络能力的温床。

2.3.1 应配备一定物质资源

企业网络能力的培育、提升和发展是以一定的物质资源作为前提条件的。企业与网络伙伴进行技术交流、参观学习等网络任务的执行, 需要安排一定的人员、财务预算和产品设备等作为活动支持的保障。另外, 在企业内部, 为了确保网络任务的持续进行和必要的信息的有效传播和共享, 还需要投入一定的实物设施, 如计算机、通讯设备和会谈室等, 以及人事上的专门安排;同时, 为了确保网络管理任务执行的效率, 则以一定的人员素质为前提, 需要在人员的专业和社交素质的培训上进行必要的投入。

2.3.2 在知识共享中提高企业的知识网络能力

同核心能力一样, 企业的知识网络能力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及对知识的整合, 具体地说依赖于企业能否成功地进行内外部的知识转化, 同时又成功地、有效率地将这些知识转化为产品或服务, 从而实现企业知识和企业知识网络能力的共同推进。因此, 要努力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内设计一种知识共享的机制, 以吸引更多网络主体在研发信息、管理信息以及知识创新等方面的共享。这种共享机制主要包括共享平台的内容、共享的形式以及共享的文化培育等3个方面。

(1) 知识共享的内容。

知识共享的内容越丰富, 越有助于企业的知识吸引与创新, 越有利于企业知识网络能力的提高。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取逐步深入的方式, 先从简单的和显性的知识开始, 在网络创建开始时用协议的形式确定下来, 在增强互信的基础上, 促进不同网络主体之间的合作, 最后促进默会知识或显性核心知识等方面进行共享。

(2) 知识共享的形式。

知识共享的形式对不同成员之间的共享行为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通常可以采用的形式有组织网上专业论坛平台、组织虚拟团队以及组织召开某一专业知识的会议论坛等。①建立网上专业论坛平台。在知识共享平台上开辟一个专业论坛平台, 如针对技术研发与创新可建立一个技术创新论坛等等。这种论坛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交流障碍, 能够实现完全扁平化的网状化交流, 因此具有明显的优越性。②组织虚拟团队。虚拟团队主要是通过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一个跨越地理和组织边界的虚拟组织, 它有助于不同成员之间分享工作经验、技能并且把不同利益相关者有机联系起来的一种很好的组织方式。把相关的企业召集起来, 成立一个临时的工作团队, 各个企业从人员、技术、资金等方面加以支持, 并通过共享知识平台随时进行沟通, 汇报个人的工作进展等, 在各成员合作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共享。③召开某专业方面的论坛。除了通过网络这种虚拟组织来进行知识共享外, 还可以由企业主持召开某一方面的专业论坛, 并邀请包括政府及高校科研机构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参加, 从而为企业把握整个产业发展动态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

(3) 知识共享的文化培育。

文化对组织中的个人及组织的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 因此努力培育一种共享的文化有助于促进不同网络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共享。对于知识共享文化的培育, 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努力:①制定相应的制度与程序。文化结构可以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3个层次, 其中制度和程度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学研创新网络是不同利益主体的结合体, 具有不同的利益。因此在平台创立初期, 为了促进不同利益主体的知识共享可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与程序来推动, 即规定网络主体在合作时就某一方面的信息进行共享, 从而为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知识共享奠定基础。②提出知识共享平台的共同愿景。对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来说, 整个利益相关者不是分散的利益相关者, 而是沿着某一价值链形成的具有密切联系的利益相关者。因此, 可以通过向不同网络伙伴强化宣传整个价值链的发展, 并提出整体的共同愿景, 才能促进不同利益主体的知识共享。

3 实 例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上海电气) 是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销售收入始终位居全国装备制造业第一位。经过多年的努力, 上海电气形成了以企业核心, 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等参与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

3.1 上海电气的网络伙伴多元化且合作形式多样

上海电气产学研合作对象有国内, 也有国外;合作时限有长期合作, 也有短期项目合作;合作方式有共建创新团队, 也有灵活用工。上海电气集团中央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通过产学研合作, 建立了面向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设计、工程分析与基础元器件以及知识产权等过程的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电气集团机床厂有限公司在美国佐治亚洲理工大学建立了技术分中心, 进行合作开发。

3.2 坚持以企业为创新网络主导

上海电气在产学研合作中, 不采取将产品开发推给科研机构的简单做法, 而是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出好具有深度的题目、找好具有专长的伙伴, 做好集成创新技术的文章”——在上海电气被认为是企业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的三个基本功。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 上海电气既积极发挥主体作用, 由高度重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学科建设、基础研究、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专长, 明确分工、各扬所长, 形成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整体合力。在承担上海市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大型压水堆核电站全数字化仪控系统”时, 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开发, 双方根据各自的技术优势合理分工:上海交大负责全数字化仪控系统的总体方案和软件开发, 公司负责全数字化仪控系统硬件及系统平台开发, 合作双方优势互补, 使一些重大关键技术由“难以求解”变成“迎刃而解”。

上海电气依靠出色的知识网络能力, 形成了成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 不断提高了企业的创新力。由案例我们可以看到, 企业知识网络能力有助于企业整合创新过程中必要的外部资源, 降低创新的成本;以创新网络为平台有助于企业与其它组织进行技术知识和市场信息的交流互动, 提高创新效率和降低创新风险, 并反过来有助于企业知识网络能力的提高。

4 结 论

企业知识网络能力是企业识别知识网络价值与机会, 规划、维护和更新各层次知识网络关系的动态能力, 不同企业的知识网络能力具有很大差异。知识经济背景下, 企业通过构建有效的外部知识网络, 借助外部网络资源激活并提高企业内部冗余或潜在资源的利用效率, 从而打破企业资源的边界障碍, 扩大企业持续创新的资源基础。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在企业的外部网络中具有重要地位, 深入探索企业知识网络能力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构建中, 企业的知识网络能力可以体现为以下3个维度:网络规划能力、网络维护能力和网络更新能力。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是培育企业学习与网络能力的温床, 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提高企业的知识网络能力:配备一定物质资源和有效的知识共享机制。

摘要:知识经济背景下, 外部知识网络成为企业提高创新力的重要渠道,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则是企业外部知识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企业知识网络能力理论和相关文献, 分析了其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构建中的作用方式和提升途径, 并用一个案例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知识网络能力,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

参考文献

[1].李贞, 张体勤.企业知识网络能力的理论架构和提升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 2010, (10) :107~117

[2].Hakansson H.Understanding Business Markets[M].New York:Croom Helm, 1987

[3].徐金发, 许强, 王勇.企业的网络能力剖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1, 23 (11) :21~25

[4].任胜钢.企业网络能力结构的测评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 2010, (1) :69~80

[5].李伟, 聂鸣, 李顺才.企业家精神对外部知识能力及网络能力的作用[J].科学学研究, 2010, (5) :763~768

[6].邓英.网络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 2009, (9) :1518~1524

[7].朱秀梅, 陈琛, 蔡莉.网络能力、资源获取与新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 2010, (4) :44~56

[8].Freeman, C.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J].Research Policy, 1991, (20) :499~514

知识应用能力 篇11

关键词:意图;历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数轴图

数轴图,亦称“时序图”,是指以时间为轴标记出历史发展的阶段、相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便于学生直观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主要用于梳理历史知识线索、把握历史发展脉络。

如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学习建议”便采用了数轴图的形式,明确了1840年后,近代中国历史围绕国家主权斗争贯穿的两条线索,即列强的侵华和中国军民的反抗。此图清晰地构建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对于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掌握一目了然。因为历史科的特点就是时序性,用时间轴可以理清专题内在的知识线索、抓住历史的主干知识。新课程历史教材运用模块专题的方式呈现,具有高度的浓缩性、概括性,突出了历史的主干知识,但也削弱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如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个专题的内容基本上相当于旧教材的一本书的容量,内容复杂、时间跨度大、线索多、事件多,需要理解的概念多,学生在学习和复习中经常出现记不住、不理解的现象,如百团大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史实错误。运用数轴图的教学方法较好解决了教材形式变化与历史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明确相关的内容要求让学生设计,也可以提供数轴让学生填写具体的历史知识,同时还可以根据设计好的相关历史知识数轴图让学生复述对应的历史知识、概括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本质。为此,在复习人民版《历史·必修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数轴图以进行历史知识线索梳理并进行不同专题和中外历史知识对比:

针对此图设计以下问题:①概述中国古代儒学由兴到衰的发展变化过程,分析儒学在各个时期的特征;②概括西方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③对比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异同;④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异同,并分析中国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为何未形成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数轴示意图形式较好地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并且有效地实现了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曲线图

曲线图指运用数学的纵横坐标对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统计的图表,有函数图像图、动态曲线图等,尤其适用于经济史的学习。有利于对历史重难点知识的突破。这种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总结、归纳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为纵坐标,直观、形象地描绘了历史发展。根据这种曲线坐标图的设计思路和原则,笔者在讲授人民版《历史·必修Ⅱ》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便运用了曲线图: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年~1956年的五种经济形式,即外国资本、洋务经济、民族资本、官僚资本、封建经济的发展情况,请判断A、B、C、D、E分别属于哪一种经济形式?其在中国大陆的结局及其原因各是什么?根据曲线图结合设问并调动所学知识,学生可以清晰地梳理出近代中国几种经济形式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的发展脉络。借助此种示意图把复杂和抽象的概念简要地列出来,这样做不仅条理分明,也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并进行历史主干知识的对比。王家范先生讲过:“历史,在空间—时间的坐标上画了一条起伏涨落不定的曲线,每个民族都留下了自己经历的动态轨迹。”如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中“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材把1789年以来法国所经历的大革命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这一复杂、动荡、反复的过程,仅用几句话一带而过。这样使教师很难把握,若展开讲,时间不够;不展开讲,学生不掌握、不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的背景,也就更难理解“一票共和”与法国代议制的特点。所以,笔者参考使用了曲线图,通过这种方式直观、清晰地勾勒出了法国政体演变的特点,这一教学中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结构图

结构图是指以箭头、方框等图例按照关键信息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的知识体系。主要用于历史知识的归纳概括。例如2009年浙江卷,选择题第14题,一副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结构示意图”。请根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再如人民版《历史·必修Ⅱ》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示意图:用三角形将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的相互关系清晰地展示出来。利用此图可得出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即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学生在对历史知识的总结、归纳中分析能力得到了提升。

知识应用能力 篇12

1 调查过程

1.1 调查对象

从近20所开设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高等医学院进行调查, 其中包括对医院的调查, 还包括对学生和专家的相关调查。

1.2 调查方法

通过实地采访、电话连线等不同方式对20多所不同的院校的管理型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通过个案分析的方法开展相关调查, 调查对象锁定在具体的学生、教师、管理人员身上。

2 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目标缺乏一定的时代感

医疗市场自从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以来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医院已从国家供给向市场经济逐步转变, 但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很多医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并未给予一定的时代感, 在思想上依然比较保守落伍, 尤其是在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设置上缺乏一定的前瞻性, 这些都会对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十分不利。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卫生事业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 往往包含很多学科内容, 因此, 加强对相关学科的学习对于知识量的储备也是大有裨益。通过我国颁布的《中国高等医药院校课程指南》中可以看出, 我国卫生管理教育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未脱离临床医学的教育模式, 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在能力方面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得出。

2.2.1 在课程设置上, 医学课程较多, 其中比较偏向于临床专业, 在管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往往还是延续了与临床交易一样的满堂灌的模式[1], 学生在该模式下为了应付考试, 学习缺乏主动性, 无创新意识, 很难培养出具有超强适应性的卫生管理人才。

2.2.2 管理专业课程的松散对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十分不利。有的学校受学时的限制, 往往只会开设一些应用性强的学科, 对于那些基础性的学科开设较少或不开设,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很难对管理有系统化的认识, 很难将知识学会融会贯通, 运用更加困难。

2.2.3 课堂内容的陈旧, 也使管理型人才的培养更加困难, 近年来, 卫生领域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国法律、政策在面对医疗改革问题上纷纷调整方式, 这些都对医疗卫生的改革大有裨益, 但是作为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学校, 在教材上并未做到与时俱进, 教材自身的滞后性会使限制卫生事业的发展, 新的改革思路很难在教材中体现出来, 这对于学生掌握新的知识, 提高新能力十分不利。

3 培养管理型人才的相关意见

3.1 重视管理理论学习, 合理设置学科比例

卫生事业管理随着近年来被不断重视, 卫生事业管理课程设置已经不断向系统化, 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但是不可否认其中还是存在着很大误区, 医学知识偏重, 管理知识偏轻, 在种情况在国外是很少出现的, 因此在对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以扎实的管理知识作为基础, 减轻医学知识在管理知识中所占的比例, 同时, 还要适当扩充一些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2]及医学英语等相关课程, 同时为了提高卫生管理人才的组织能力和社会协调能力还要加强对人际沟通等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卫生管理人才。

3.2 实践理论强强联手

卫生管理专业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在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之外, 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工作经验, 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重视实践的重要性, 会变成“理论上的强者, 行动上的矮子”, 实践性差是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 这就要求在培养卫生管理人才的过程中, 要加大实践所占比重, 注重实践和理论的结合,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 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3.3 加强与医疗结构的合作机会

医疗机构在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 在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人才时要加强和医疗结构的合作, 为学生搭建实习平台, 让学生在接触实务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和医疗结构发生关系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医疗机构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 对于学生自我定位的调整是十分有帮助的, 有利于学生完善人生规划[3], 更好的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3.4 加强后续追踪评价

医疗结构和高校的合作对于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学生在实习完毕之后, 医疗机构加强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好处。学生在评价体系中可看出自我优势和缺陷, 在对优势和劣势的分析上可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优势, 改正缺点, 这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从调查中可看出, 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定的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卫生事业的发展, 加强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的改革已经是必然, 因此在改革过程重要明确目标, 寻找科学方法, 最终实现学生能力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景浩, 马月丹.构建新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9 (12) .

[2]杨爱荣, 郑毅, 张慧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职业适应能力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07) .

上一篇:建筑施工成本控制下一篇: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