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原因与护理

2024-06-03

产后出血的原因与护理(共12篇)

产后出血的原因与护理 篇1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 L, 其发生率为2%~3%, 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1]。所以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医护工作者的重要任务[2]。以我院住院的64例产后出血达500m L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2003~2008年在我院住院的产妇出血达500m L以上的64例, 其中初产妇43例, 经产妇21例;未做产前检查的3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的38岁, 平均年龄28.8岁;剖宫产6例, 经阴道分娩58例。出血量500~1000m L51例, 1000~2000m L6例, 2000~3000m L6例, 3000~4000m L1例。子宫收缩乏力48例 (占75%) , 胎盘因素8例 (占12.5%) 软产道裂伤6例 (占9.37%) , 凝血功能障碍1例 (占1.56%) , 子宫破裂1例 (占1.56%) , 治愈64例 (达100%) 。

2 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

2.1 产前、产时、产后监护

2.1.1 产前应定期检查, 加强健康教育, 对育龄妇女进行有

关高危妊娠因素及产前知识的宣教工作, 教会孕妇自我监测技能, 医务人员对高危孕妇加强管理, 定期随访记录。

2.1.2 产时监护 (1) 第一产程要密切注意观察产程, 胎心

宫缩变化, 定期肛查, 了解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的位置, 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 使用催产素时, 认真仔细观察滴速和胎心、宫缩情况, 避免宫缩过强引起子宫破裂。 (2) 第二产程注意胎心变化及科学接生, 特别注意:掌握会阴后一侧切开时机, 保护会阴, 正确指导产妇使用腹压, 避免胎儿娩出过快, 防止软产道裂伤。胎儿娩出后立即监测阴道出血量。 (3) 第三产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 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 避免过早粗暴地柔挤子宫或牵拉脐带, 正确协助胎盘娩出, 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胎盘娩出后认真检查软道有无裂伤, 及时缝合。 (4) 准确收集产后出血量。如产后2h阴道出血量超过200m L, 应积极查找原因, 发现异常立即进行抢救。 (5) 分娩时出现子宫病理缩复环、下腹部压痛、胎心异常和血尿等先兆子宫破裂时, 在抑制宫缩的同时, 立即行剖宫产术, 防止子宫破裂。

3 产后出血的抢救护理

3.1 集中人力、物力, 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 把握抢救时机

马上建立双途径静脉通路,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视病情掌握输液速度, 避免输液过快过多, 而导致急性肺水肿。保持呼吸通畅, 给于吸氧。

3.2 产后出血发生休克, 应立即采取保暖, 吸氧、积极促进子宫

复旧的同时报告医生, 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立即急检血型, 采配血, 应在短时间内补足失血量。

3.3 徒手按摩子宫底, 刺激子宫收缩, 使子宫壁血窦闭合

方法是:一手在下腹部按摩并压迫宫底, 挤出宫腔内积血, 按摩子宫应均匀而有节律, 或选用腹部—阴道双手压迫子宫法。直至宫缩恢复为止。

3.4 出血停止, 产房观察2 h后无异常可返回病房, 应督促产妇

及时排尿, 以防止胀大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 避免增加产后出血的机会。

4 讨论

4.1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

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 胎盘因素, 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 本资料显示以子宫收缩乏力所致者最常见占产后出血总量的75%。 (1)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在正常情况下, 胎盘与子宫分离后, 使血窦开放而出血, 这时需要子宫肌肉的强烈收缩, 使子宫壁上的血窦因受压而关闭, 出血停止。如果由于产妇精神过度紧张或产程异常、过多使用镇静剂、羊水过多或双胎、巨大儿等使子宫结构的结缔组织增多, 肌纤维减少, 以及子宫有肌瘤等, 均可使子宫收缩不良, 而发生产后出血。 (2) 本资料由于胎盘剥离不完全而引起的出血不止占12.5%, 如果胎盘剥离不完全或大部分排出而有小部分未能排出, 滞留于子宫腔内, 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不止。也有部分胎盘和子宫壁粘连, 或植入子宫壁内不能自然分离, 而已剥离部分出血, 出血量往往很大。 (3) 本资料软产道裂伤占9.37%, 常见于胎儿过大, 急产或手术产时均可使用软产道发生不同程度的裂伤, 如实施会阴后一侧切术, 不注意止血, 也可导致出血过多。 (4) 本组资料凝血机制障碍占1.56%, 任何原发或继发的凝血功能异常, 均能发生产后出血, 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 再生障碍贫血等产科合并症或胎盘早剥, 重度子痫前期等产科并发症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而导致子宫出血。

4.2 做好产前产时的监测, 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及时予以恰当的预防治疗, 本资料显示发生产后出血者的为高危妊娠者, 我们要认真地做好病情观察, 注意子宫收缩情况, 宫底高度, 阴道流血量;必须掌握各种急救常规和急救技术。才能确保抢救的成功, 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摘要:目的研究产后出血的因素, 并做出相应的护理, 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认真做好产前筛查高危孕产妇, 分娩前做好抢救准备, 分娩后准确收集出血量。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降低产后出血的病死率。结论产后应密切观察阴道流血量, 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护理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05.

[2]郑秀霞.妇产科护理学[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 2000:140.

产后出血的原因与护理 篇2

为产后出血的另一重要原因。子宫收缩力过强,产程进展过快,胎儿过大,往往可致胎儿尚未娩出时宫颈和(或)阴道已有裂伤。保护会阴不当、助产手术操作不当也可致会阴阴道裂伤。而会阴切开过小胎儿娩出时易形成会阴严重裂伤,过早会阴侧切也可致切口流血过多。会阴阴道严重裂伤可上延达穹窿、阴道旁间隙,甚至深达盆壁,阴道深部近穹窿处严重撕裂,其血肿可向上扩展至阔韧带内。分娩过程中,宫颈发生轻微裂伤几乎不可避免,通常裂伤浅且无明显出血,不作宫颈裂伤诊断。出血较多的宫颈裂伤发生在胎儿过快通过尚未开全的宫颈时,严重时可向下累及阴道穹窿,上延可达子宫下段而致大量出血。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篇3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护理

產后出血是妇产科常见的病症之一,往往来势凶猛,严重危及产妇生命。现对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寻找产后出血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54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年龄25~34岁,平均(27.3±4.2)岁,其中初产妇39例,经产妇15例;出血量均>500ml,平均出血量(820.3±100.4)ml。

1.2 诊断与处理 如果发现孕妇阴道出血较多,应当仔细观察子宫收缩状态,发现患者子宫柔软轮廓不清,或者通过按摩之后发现子宫变硬,则可以判定是宫缩乏力引起的出血;如果胎儿娩出后半小时以上胎盘尚未娩出,伴有阴道出血,则可判定为胎盘滞留引起的出血;如果胎盘娩出后,阴道持续流血,另外胎盘母体面或胎膜有缺损,刮宫可得残留之胎盘组织或胎膜,则可判定为胎盘胎膜残留引起的产后出血;如果胎儿娩出后即见阴道出血,胎盘娩出后宫缩良好而阴道仍出血不止,实施阴道检查,发现宫颈或阴道壁有裂伤出血,则可判定为软产道裂伤引起的产后出血;若产妇有血液系统疾病或由于分娩引起DIC等情况,表现为持续性阴道流血,血液不凝,止血困难,同时出现全身部位出血灶,则可判定为凝血功能引起的产后出血。

1.3 护理方法

1.3.1 做好预防 异常产、并发症都容易造成产后出血,因而在患者围生期时应当做好健康宣教,尽量筛查高危产妇,根据情况在分娩前做好较为充分的针对性抢救准备。加强对高危产妇的重视,对其可能出现的各种产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计划,从而对患者产后出血实施良好的预防和控制。

1.3.2 心理护理 孕妇在分娩后,身体和精神都已经处于疲惫状态,若发现产后出血会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产生恐惧感,不利于治疗。因此应当注意对孕妇的心理疏导,采用亲切的语言给予孕妇充分的安慰,对于抢救以及病情变化应当及时给予解释,逐步缓解其恐惧心理。

1.3.3 生命体征观察和处理 注意对产妇生命体征变化的观察,分析子宫恢复情况,并对出血量进行精确计算和记录,一旦发现出血迹象,应当立即报告主管医师,及时实施吸氧、保暖等一系列护理。

1.3.4 预防感染 产后出血孕妇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产褥感染,应做好预防感染工作。确保床铺清洁平整,对其阴道流血量、生命体征、会阴切口进行严密监测;遵医嘱采用静脉输入抗生素对会阴进行冲洗,每天两次,确保会阴处清洁;检测产妇体温,产房每天进行紫外线消毒,适时开窗通风;饮用高蛋白、富含铁质及高维生素的食物,确保营养充足;确保充足睡眠,促进身体康复。

2 结果

本组54例产后出血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和护理干预三天后,观察患者宫缩情况,30例宫缩情况良好(55.55%),21例一般(38.89%),仅3例患者宫缩情况较差(5.56%);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没有发生死亡病例。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分娩期严重并发症,现阶段已经成为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大约占到分娩总数的2%~3%,其中又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最为常见,统计显示,宫缩乏力性出血已经占据产后出血的7%~8%[1]。通过对本组54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可知其中不同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①子宫收缩乏力。产妇子宫会在巨大儿、羊水过多等因素的影响下过度膨胀,拉长肌纤维,削薄子宫肌层,从而对产后子宫肌肉的正常收缩和收复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最终引发产后出血。产后出血会在产程延长和产后宫缩乏力的情况下增多,尤其是胎盘粘连等因素会延长第三产程,使产妇无法正常排出胎盘,从而对宫缩产生不良影响,这种情况就必须进行宫腔操作,使产后出血量增加,也使产妇感染的几率上升;②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膜过早破裂等病理因素极易引发早产,加上产后子宫对缩宫素不敏感,产妇子宫具有较差的收缩性,极易造成产后出血;③软产道损伤。产后的出血量会在临床医师不够熟练的操作技术或较长的操作时间的作用下,因孕妇软产道损伤而增加;④凝血功能。产妇的凝血功能会在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下出现障碍,从而造成产后出血[2]。

加强对产后出血的治疗和护理有助于提升产妇生存几率和生存质量,避免充血性休克等危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全面掌握高危妊娠及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处理,对产前产时进行严格监测,若发现产后出血现象应给予恰当的预防治疗等。根据产妇不同出血性质给予相应措施止血,还应治疗其原发疾病,给予止血药物,补充容血量,纠正其失血性休克等,并做好一系列的预防感染。另外,对每一细节都应密切观察,不可忽视,尤其是做好产前预防、产时监测及产后监测等护理工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控制产妇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病情好转及子宫恢复,确保产妇健康及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蓝卫美.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1-32.

产后出血的原因与护理 篇4

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 L者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来势汹涌, 如抢救不及时, 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 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所以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医护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 胎盘因素, 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 经研究发现以子宫收缩乏力所致者最常见占产后出血总量的74%。正常情况下, 胎儿娩出后胎盘就与子宫分离, 使血窦开放而出血, 这时要靠子宫肌肉的强烈收缩, 使子宫壁上的血窦因受压而关闭, 并使血流逐渐缓慢, 而形成血栓, 使出血停止。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产程延长、产妇体力哀竭、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过深、羊水过多或双胎、子宫膨胀过大, 或因分娩次数过多过密, 使子宫的结缔组织增多, 肌纤维减少, 以及子宫发育不良, 子宫壁有肌瘤等, 都可使子宫肌肉收缩机能不良, 而发生产后出血。

由于胎盘因素而引起的出血占13.5%。在第三产程, 如果胎盘剥离不完全, 一部分与子宫壁分离, 其它部分尚未剥离, 或大部分排出而有小部分未能排出, 滞留于子宫腔内, 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不止, 也有可能部分胎盘和子宫壁粘连, 或植入子宫壁内, 不能自然分离, 而已剥离部分出血, 出血量往往很大。

软产道损伤裂伤占9.47%。分娩过程中产道撕裂, 也可发生大量出血, 常见于胎儿过大、急产或手术产时均可使产道发生不同程度的撕裂、裂伤, 严重时可发生大出血。如实行会阴侧切, 不注意止血, 也可导致出血过多。

凝血机制障碍占1.46%。产妇本人的凝血功能障碍, 如果产妇患有全身出血倾向性疾病, 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均可引起产后出血;重症病毒性肝炎, 也可引起产后出血, 临床不多见, 但后果严重。

产科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亦常引起产后大出血, DIC常发生于胎盘早剥、妊高症、子宫内死胎滞留、羊水栓塞等。如有上述疾病, 我们应考虑到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 应预先做好抢救准备。

全身性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 临产后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产程过长或难产、产妇体力衰竭、合并急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局部因素:子宫过度膨胀, 如双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 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 如子宫畸形或合并子宫肌瘤等, 可影响子宫肌正常收缩;子宫肌水肿及渗血, 如:妊高症、严重贫血、子宫胎盘卒中、以及前轩胎盘附着子宫下段血窦不易关闭等, 均可发生宫缩乏力, 而引起产后出血。

做好产前产时的监测, 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及时予以恰当的预防治疗, 对减少产后出血有很大的意义, 经观察发现发生产后出血者多为高危妊娠者, 存在着许多的高危因素, 产科工作人员要掌握和识别高危妊娠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 才能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处理, 如:不良病史、有产后出血史、人工剥离胎盘史、难产史、剖宫产史、多次以上妊娠史、2次以上人流史、子宫肌瘤史、肝炎、高血压、贫血、血液病等病史;妊娠期有双胎、羊水过多、巨大胎儿、妊高症、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位异常等;分娩期有宫缩乏力、产程延长、急产、难产、阴道手术产、剖宫产、胎盘滞留等。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出血的特征是宫缩时出血量少, 松弛时出血量多;开始先在宫腔或阴道内贮留, 以后流出暗红色或有凝块, 出现急性失血性休克时出现口渴、打吹欠、眩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胸闷、呼吸急促、出冷、面色苍白、脉细弱、血压下降。对小量持续性出血也不可忽视。

产后出血往往有许多社会、心理因素存在, 如:为了逃避计划生育而隐瞒生育史、婚前生育史、隐瞒人流史、经济困难者不愿意剖宫产 (有手术指征) 、因为想生男孩而又生了女孩的种种情况, 需要我们以良好的沟通技巧, 深入地与孕产妇交流, 建立良好的关系, 才能收集到真实的信息资料, 发现潜在的危险性。

降低剖宫产率也是我们产科工作者所要强调的问题。剖宫产后的患者, 除子宫出血外尚有伤口出血, 产后出血的危险更大。我们必须掌握好剖宫产适应症, 做好剖宫产术病人的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尽可能地降低剖宫产率。

2 产后出血的护理

针对高风险的产科而言, 医院应组织建立建全孕产妇抢救机构, 配备充足的人力、物力, 平时要注意产科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高产科急诊意识, 尽可能降低产科的医疗纠纷和差错。产科工作的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危、急、重症抢救监测和护理, 熟练掌握抢救常规和急救技术, 掌握各种急救设备、仪器的性能、原理和使用方法。

产后出血好发于分娩期要加强分娩监护, 注意产妇的休息和营养补充, 了解产妇的心里与产妇多沟通, 进行心里疏导, 防止产程延长, 产妇衰竭等导致产后子宫收缩乏力的因素发生。

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 如合并双胎、羊水过多、滞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重度妊高症、经产妇、既往有产后出血史者等, 可于胎儿前肩娩出后即予肌注或静滴催产素以促进子宫收缩。

产后出血常发生产后2h内, 子宫收缩乏力是最常见的原因, 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是加强子宫收缩, 因此发现产后出血时, 不管原因如何, 均应首先按摩子宫, 使用宫缩剂加强宫缩, 并进一步检查原因, 在产后2h内应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及子宫复旧、阴道流血等情况。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205.

产后掉头发原因与护理 篇5

有的妈妈可能会发现,自己在孕期似乎头发更浓密更健康,但是一生完孩子就开始大量脱发,而且头发也没有以往有光泽,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雌激素水平的变化。

女性在怀孕的时候,体内的雌激素分泌旺盛,导致头发的更新速度变慢,本该正常脱落的头发服役时间变长,再加上孕期饮食丰富营养全面,头发也会生长得更健康。可是分娩之后,体内雌激素开始减少,头发的脱落开始增多,看起来似乎是大量脱发。

原因2:精神焦虑

都说“聪明绝顶”,用脑过度或精神焦虑也会导致大量脱发。新妈妈产后虽然有迎接新宝宝的喜悦,但更多的是照顾新生儿的措手不及和劳心劳力,哺乳的困难,宝宝日夜颠倒的作息,担心宝宝生病的思绪,加上产后身体虚弱,就会形成巨大的身体压力,造成产后大量脱发。

原因3:产后营养不均衡

新妈妈产后往往会陷入两种饮食误区:一种是为了哺乳拼命进补,尤其很多地方的习俗是产后不能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只吃各种肉类蛋类和汤。另一种是为了产后迅速瘦身会采取节食的方法,支持蔬菜水果,不吃主食和肉类。其实这两种方式都不健康,都可能会由于营养不均衡而导致大量脱发。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原因,产后不洗头、护理手法不当等也可能会造成产后脱发,但是缺钙跟产后脱发并没有直接的联系,目前也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补钙能够预防产后脱发。

★ 引起产后出血四大原因

★ 消化道出血临床医学论文

★ 产后护理创业计划书下载

★ 临床护理教学计划

★ 临床护理反思日志范文

★ 临床护理实习自我鉴定参考

★ 临床护理应聘简历

★ 护理病案分析范文

★ 临床护理应聘求职简历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篇6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的14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分析其产后出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本次研究中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72.0%),胎盘因素(15.3%),软产道损伤(8.9%),凝血功能障碍(0.8%)。结论要注意产妇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的护理,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原因

中图分类号:R71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118-01 1前言

产妇产后出血主要发生在其分娩过后的20h之内,其间产妇的阴道的流血量超过了500ml。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以后的主要并发症,也是导致导致我国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不及时做出处理,很有可能导致产妇贫血、休克、甚至是产后感染,严重的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如肾功能衰竭、席汉氏综合症或者是DIC等,甚至是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医护人员应该有效的预防产妇产后出血,并重视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有效的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以及产后出血的患者的死亡率。选取本院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的14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分析其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有针对的进行护理。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本院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的产后出血的产妇140例,占总的分娩的2.5%。其中经产妇有91例,初产妇49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44岁,平均年龄31岁;自然分娩98例,阴道助产20例,剖宫产22例;孕妇产后出血在分娩后2h的119例,产后出血发生在2h到24h的21例。

2.2方法

对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的产后出血的140例产妇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其产后出血的原因。

2.3测量方法

产妇在分娩后24h内的失血量超过500ml时,则视为该产妇产后出血。主要的测量方法根据产妇分娩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当产妇是阴道分娩时,可以在产妇分娩以后,把聚血盘放在产妇的臀下,直到产后2 h 取出,测量聚血盘中的血量,以称重法估计血染纱布及血染产单上的血量,在产妇回病房后至到产后24 h 以会阴垫集血,也以称重法计算出血量,上述出血量的总和为产后24 h 的出血量。当产妇是剖宫产分娩是,可以在在产妇的子宫壁切开后先吸尽羊水并弃之,用负压瓶收集产妇的出血,其余出血可以采用与阴道分娩相同的测量方法。

2.4统计方法

对产妇的出血的各类原因的数据统计后,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

3结果

本院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的产后出血的产妇140例,其中105例产妇是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而导致产后出血的,占所有出血产妇总数的75%;共有21例产妇因为胎盘因素而产后出血,占全部产妇的15%;有11例因为软产道损伤而导致产后出血,占全部患者的7.86%;有3例产妇因为凝血功能障碍二导致产后出血,占本次研究的全部产妇的2.14%。

4讨论

4.1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本院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的产后出血的产妇140例,其中105例产妇是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而导致产后出血的,占所有出血产妇总数的75%,是本次研究中所有影响产妇产后出血的做主要因素。影响产妇子宫收缩的原因可能是产妇过度紧张、使用镇静剂、麻醉剂、解痉剂、产妇的急产或产程延长,以及产妇或有其他的病症,如血液病、心脏病或肝病,除此之外当产妇曾经在生产后也出现过大出血的也会增大本次产后出血的概率。导致孕妇因为子宫收缩而引起的产后出血的因素还包括巨大儿、巨大胎盘、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子宫肌瘤、以及子宫畸形等。

有21例产妇因为胎盘因素原因而产后出血,占全部产妇的15%。胎盘因素主要包括胎盘滞留、胎盘部分残留或胎膜部分残留、胎盘植入等,出现这些情况主要是因为在产妇生产过程中过早的揉捏产妇的子宫,使的在分娩时因为牵拉脐带,胎盘剥离不全;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产妇生产是,其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了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嵌顿于宫腔内,子宫肌壁血窦不能及时关闭,出现产妇大出血。

本次研究的140例产妇中有11例因为软产道损伤而导致产后出血,占全部患者的7.86%。引起软产道损伤的主要有宫缩过强、产程过快、胎儿过大、疤痕子宫,接产时未保护好会阴或阴道手术助产操作不当,均可引起会阴、阴道、宫颈裂伤,严重裂伤可达阴道穹窿,子宫下段甚至盆壁,形成腹膜后血肿或阔韧带内血肿,占本组产后出血的8.9%。

除上述3个原因为还有3例产妇因为凝血功能障碍二导致产后出血,占本次研究的全部产妇的2.14%。本次研究中有3例产妇在经阴道分娩巨大胎儿后发生羊水栓塞、DIC、出血3 200 mL,后行子宫切除术。

4.2产后出血的护理

4.2.1分娩之前

在产妇分娩之前要做好产妇的心理辅导工作,让产妇在充分的了解分娩的相关知识的同时,接触其对分娩的恐惧,使产妇在分娩前保持愉快轻松地心情。护理人员应多鼓励产妇多进食,以便咋生产前及时排空膀胱,而缩短分娩时间,防止产妇在生产过程中过分疲劳。

4.2.2分娩过程中

在产妇的分娩过程中,做好实行一对一的护理,方便及时观察产妇的情况。在产妇分娩进行到第二产程是,对产妇的各种检查要切记动作要轻,并引导产妇正常用力。对生产过剩中出现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在其分娩之后,要及时注射肌内或静脉宫缩素,并按摩产妇的子宫,是产素的子宫收缩增强,减少了产妇产后出血。

4.2.3分娩之后

产妇产后2h是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关键时间段,在这段时间要密切观察产妇的情况,包括面色、血压、体温、神智等,并定时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当发现产妇有阴道出血的情况时,要及时治疗,针对有可能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要及早做好预防措施。

5总结

由此可见,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较多,但本次研究中主要因素为子宫收缩乏力,且产妇产后2h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时期。要对产妇产前、产中、产后的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和细心,尤其是在产妇产后2h这个时间段,应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治疗及护理,提高产科质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赵卫红,郝敏,曹玉莲.全国产科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学术研讨会纪要[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l):8.

[2]高云荷.产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志,2003,19(5):258.

[3]刘建,黄建容.产科失血性休克的诊断、监测及抢救.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5):263-265.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产科足月分娩产妇5 136例, 年龄 (30±9) 岁, 孕周 (40±2) 周, 共发生产后出血109例。

1.2 方法

对全部病例的原始资料由专人根据调查统计表逐项详细填写登记, 最后将调查统计表进行汇总、核定、整理、总结。

2 原因分析及结果

2.1 产后出血的原因

本组资料中子宫收缩乏力66例, 占60.55%, 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胎盘因素26例, 占23.85%, 居第二位;软产道损伤14例, 占12.84%;凝血功能障碍3例, 占2.75%。产妇普遍存在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 也是产后出血的诱发因素。

2.2 产后出血与分娩史

本组资料中经产妇及有人工流产、引产史者74例, 占67.89%;初产妇35例, 仅占32.11%。

2.3 产后出血的发生时间

本组资料中出血发生在产后2h以内者92例, 占84.40%;大于2h者17例, 占15.60%。

3 护理

3.1 加强心理护理

产妇过度紧张, 临产后休息不好, 进食少, 产程延长等高危因素均可致宫缩乏力。紧张和焦虑易致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 诱发继发性宫缩乏力, 引起产程延长[2]。护士应耐心细致地做好孕妇入院宣教工作, 讲解分娩过程, 告知可能产生的疼痛, 指导孕妇采取良好的应对措施, 让孕妇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缓解其紧张和焦虑情绪。

3.2 加强孕前、孕期保健

经产妇及有人工流产、引产史者, 子宫内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宫内感染机会多, 再次妊娠时易发生胎膜粘连, 胎盘位置不正常, 胎盘滞留、植入而致产后出血。通过开办孕妇学校, 开通电话咨询服务, 向育龄妇女进行计划生育知识宣教, 避免多次人流;提高孕妇的孕期保健意识, 定期做好产前检查, 及早发现高危孕妇。

3.3 加强分娩期监护

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阴道分娩宫口未开全时, 指导产妇不要过早用力;巨大儿、急产、产力过强、软组织弹性差时易造成软产道撕裂伤, 导致产后出血。正确接产操作, 及时发现软产道裂伤。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在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肌注或静滴缩宫素以加强子宫收缩, 协助娩出胎盘, 仔细检查胎膜、胎盘是否完整。

3.4 加强产后观察

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h内, 占84.4%, 故胎盘娩出后, 产妇应继续留在产房观察2h。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 准确估计失血量;鼓励产妇进食, 多饮水, 回病房前排空膀胱;指导产妇早哺乳, 新生儿吸吮乳头的反射性能引起子宫收缩。

3.5 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

3.5.1 早发现早处理。

及时通知医生, 以明确出血原因。宫缩乏力者按摩子宫, 避免手法粗暴, 米索前列醇纳肛, 直肠给药以促进子宫收缩[3];胎盘因素者配合医生去除滞留胎盘;及时修补、缝合软产道伤口。

3.5.2 迅速补充血容量。

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尽可能用静脉留置针。备血同时给予氧气吸入。掌握输液速度, 注意颈静脉充盈度、血压、脉搏、尿量及产妇的自觉症状, 以免输液过多、过快导致肺水肿。

3.5.3 纠正失血性休克。

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皮肤颜色等生命体征, 有明显休克征象时, 快速补液后, 及时输血治疗;采取中凹位, 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 促进下肢静脉回流[4];加盖被子保暖, 最好不用热水袋, 以提高体表温度[5]。

3.5.4 争取产妇及家属的配合。

保持产妇安静, 给予关爱与关心, 增加安全感;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 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抢救过程及效果主动做出解释与报告, 以取得家属的理解与支持。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致休克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 即使获救, 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结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席汉综合征) 后遗症, 故应特别重视做好防治工作。产前认真筛选出高危孕妇, 加强分娩期监护, 产后仔细观察阴道流血量, 及时发现产后出血, 一旦发生产后出血病例, 应沉着、冷静积极配合抢救, 对于减少产后出血, 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 探讨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住的109例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宫缩乏力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经产妇及有人工流产、引产史者发病率偏高, 出血时间多发生在产后2h内。结论:防治产后出血重在预防, 完善产前检查, 加强分娩期监护是减少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急救护理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24.

[2]张红菱, 王丽华.产科护士如何实施健康教育〔J〕.中国妇幼保健, 2000, 15 (9) :589.

[3]陈晓娇, 施玲.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产后出血108例临床研究〔J〕.中华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4 (17) :665.

[4]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54.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产科收治分娩总数6 452例,其中阴道分娩37 59例,剖宫产2 693例,2年间产后出血共发生99例,无产妇院内死亡。99例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45岁,其中经阴道分娩发生45例,剖宫分娩发生54例,初产妇58例,经产妇40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发生55例。

1.2 诊断标准

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2],根据产科教材定义,胎儿分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达500 mL或以上者为产后出血。多发于产后2 h内,产后2 h出血量占产后出血总量的3/4,因此控制产后2 h出血量是降低产后出血率的关键[3]。

1.3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发生率

3年间该院分娩总数为6 452例,产后出血99例,占住院分娩总数的1.53%。

2.2 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产后出血与两种分娩方式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P<0.01),见表1。

2.3 产后出血与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关系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包括:既往不良病史,如人工剥离胎盘史、产后出血史、剖宫产史、难产史、2次以上人流史、多次以上妊娠史、子宫肌瘤史、高血压、肝炎、血液病、贫血等病史;妊娠期有、妊高症、双胎、羊水过多、胎位异常、巨大胎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分娩期有急产、难产、宫缩乏力、剖宫产、胎盘滞留、产程延长、阴道手术等。见表2。

由表2可见,有无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合并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P<0.01)。

2.4 产后出血原因

产后出血原因根据资料显示主要包括: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损伤等。其中,子宫收缩乏力73例,产后出血发生率占73.74%;胎盘因素20例,产后出血发生率占20.20%;软产道损伤5例,产后出血发生率占5.05%;凝血功能障碍1例,产后出血发生率占1.01%。

3 产后出血的预防护理

3.1 建立孕产妇抢救机制,产前系统管理高危孕妇

医院应组织建立孕产妇抢救机制, 注意产科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高产科急诊意识, 熟练掌握抢救常规和急救技术。产前定期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加强健康教育, 对高危妊娠和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实行专案管理,定期检查并记录。

3.2 加强产时监护,产后护理

产后出血的预防主要在于预防产后2 h内的出血。严密监护第一产程,合理限制第二产程时间,正确处理第三产程是控制产后出血的关键。第一产程要密切观察产程、定期肛查、宫缩变化、了解胎先露下降的位置和宫口扩张,及时发现并处理产程延缓与停滞。第二产程要注意保护会阴, 防止软产道损伤, 胎儿分娩出后立即监测阴道出血量。第三产程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 正确的协助胎盘娩出, 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胎盘娩出后认真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并及时缝合。准确测量产后出血量, 如2 h阴道出血量超过200 mL, 应积极查找原因, 并对症处理,密切观察全身情况、生命体征、面色、检查阴道流血量和宫底。

3.3 把握剖宫产指征,控制剖宫产率

正确把握剖宫产指征及手术时机,控制剖宫产率,同时提高手术质量,是预防产后出血的最根本措施[4]。掌握好剖宫产适应症, 并尽可能地降低剖宫产率。99例病人中有55例为剖宫产术后出血, 2例因子宫破裂引起生命危险, 因处理及时而得以挽救生命,提示我们子宫破裂引发的出血量多、止血困难、常引起母婴死亡。

4 讨论

4.1 产后出血发生急速且来势凶猛,直接威胁产妇生命安全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者预后良好。如治疗不及时,可以导致失血性休克、急性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席汉综合征、产褥感染等。

4.2 做好产前产时的监测, 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该资料显示高危妊娠者较容易发生产后出血, 产科的工作人员必须识别并掌握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才能够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及时处理, 并掌握各种急救常规、急救技术,确保抢救的成功。

5 结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分娩期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目前产妇妇死亡原因首位。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作为产科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助产技术,做好产前、产时的检测,识别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严密观察、正确处理三个产程,准确把握剖宫产指征及手术时机,从而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熟练掌握产后出血的抢救护理,提高产后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05.

[2]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06.

[3]杨晓华, 艾瑛, 杨沛.182例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分析[J].华西医学, 2006, 21 (1) :107.

产后出血的原因与护理 篇9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措施

产后出血往往发生快, 而且来势凶猛, 如发现抢救不及时, 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 目前在我国仍然是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因此防止产后出血应是产科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现总结我们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的对策、以供探讨。

1 产后出血的原因

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为首位原因, 而宫缩乏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样化的, 胎产次、多胎、巨大儿、产程延长、各种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及产妇心理因素等会影响子宫收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血液浓缩, 导致组织缺氧、水肿、微血管病变及血管脆性增加, 易发生产后出血。做好孕期健康教育、定期产前检查、做好高危筛查, 早发现、早治疗, 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占第二位。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滞留、胎盘植入等发生产后出血的机率增加。所以应加强婚前健康教育, 做好避孕指导, 减少人流、引产次数, 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对前置胎盘的产妇。产前明确胎盘位置, 选择合适切口, 同时应做好产后出血抢救的各项工作, 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2 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2.1 产前监测

产前检查时注意识别高危因素, 对高危孕产妇加强管理, 凡高危评分5分以上及有一项危险因素的孕妇列入专案管理, 定期检查。对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定期检查。

2.2 产时监测

(1) 第一产程要密切注意观察产程, 胎心、宫缩情况, 定时肛查, 用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 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如需手术助产或剖宫产时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和预防产后出血的准备。 (2) 第二产程要注意胎心变化和科学接生, 注意保护会阴, 防止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立即监测出血情况, 收集出血方法采用容积法。 (3) 第三产程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 避免过早粗暴揉挤子宫和牵拉脐带, 正确协助胎盘娩出。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并认真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 及时缝合。

3 产后出血的处治措施

目前, 在产后出血的四大病因中, 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占首位, 发生率为50%~70%, 约占产后出血的2/3, 因此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加强子宫收缩力, 常用药物有缩宫素、麦角新碱和前列腺素类。目前缩宫药物最常用的是缩宫素, 其有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的优点, 但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因此, 寻找高效、便捷、安全的促宫缩药是产科医生的期盼。

益母草治疗产后出血已有悠久的历史, 《本草纲目》记载, 益母草具有“活血破血, 调经解毒”作用, 治“胎漏难产, 胎衣不下, 血晕, 血风, 血痛, 崩中漏下, 尿血”。近年来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 益母草注射液可兴奋离体、在体动物与人体子宫, 促进子宫肌肉收缩。

缩宫素与益母草联合应用, 有促子宫收缩止血作用。益母草作用迟缓, 益母草注射液宫壁注射后引起宫缩的时间为 (2.51±2.16) min, 长于缩宫素 (1.68±0.68) min, 直接宫壁注射益母草注射液后约2min, 引起全子宫收缩。然而缩宫素作用时间较短, 半衰期1~6min, 益母草作用持续时间较长, 半衰期6h, 当缩宫素作用减退时, 益母草发挥作用, 因此整个手术过程中止血效果优于单纯应用益母草或缩宫素。临床研究发现, 缩宫素使用超过40U, 继续使用则促进子宫收缩的效果不明显。而益母草作用时间长, 维持子宫收缩时间长于缩宫素, 益母草促宫缩止血效果优于缩宫素, 在术后较长时间内维持宫缩效果较好, 所以将益母草与缩宫素联合使用, 可使子宫收缩时间明显延长, 两者协同互补, 可作为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首选方案。

4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

迅速建立双通道静脉输液, 必要时可用留置针, 及时有效地补充血容量, 把握抢救时机。密切监测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神志、尿量、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要注意作好特别记录。视病情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 快速输液的同时, 要注意产妇的自觉症状, 以免输液过多, 过快而发生急性肺水肿。保持呼吸道通畅, 有效、及时的吸氧。因失血过多, 流经肺的血量减少, 吸氧可加大肺泡血液的氧化作用, 使机体缺氧得以改善。经手按摩子宫底, 刺激子宫收缩, 从而使子宫壁血窦闭合。迅速协助医生边抢救边查明原因, 及时有效地止血, 做好各种检查。评估产后出血量注意观察阴道出血是否凝固, 有无DIC发生, 用有刻度的器皿收集阴道出血, 以便准确估计出血量。取平卧位, 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 有利于下肢静脉回血。并注意保暖, 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心理护理, 安慰患者, 做好解释工作, 对患者细心、热情, 解除其紧张心理, 保持镇静,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诊治。积极预防感染, 应给予大量抗生素治疗。

产后出血的治疗应针对出血的原因进行相应处理, 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治感染。产后出血与失血性休克、D IC、产褥感染、产后贫血等密切相关, 是严重威胁产妇生命的产科主要并发症, 并可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如席汉氏综合征。目前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是产后出血, 所以做好产后出血的早期识别、早期预防, 早期处理是极其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俞霭峰.妇产科内分泌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62.

[2]陈济民.益母草研究概况[J].沈阳药学院学报, 1991, 8 (4) :296.

产后出血的原因与护理 篇10

1 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

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为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以子宫收缩乏力作为常见, 约占患者总数的70%~80%左右[2]。随着病因的不同其临床表现各异, 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 流血过多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贫血和感染。产后出血可因一种或多种原因所致, 应综合分析以做好相关的预防和临床护理工作。

1.1 子宫收缩乏力

一般为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延续性宫缩乏力。这延长了患者的产程、延缓胎盘剥离的速度, 出现过多的阴道流血等改变, 阴道流血为暗红, 有时可见血凝块, 一般呈间歇性。宫缩与出血量有关, 差时量增多, 改善时量少。有时阴道可见流血量并不多, 按压宫底自阴道涌出大量血液或血块。其发生原因在于宫底较高摸不到底, 子宫松软如袋状甚或轮廓不清, 积血在宫底按摩推压时出现。若出血量较多且速度较快, 产妇可迅速出现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1.2 胎盘因素

主要原因在于胎盘滞留。胎盘已经全部剥离, 但宫缩乏力、腹肌收缩不良或膀胱充盈等妨碍胎盘娩出, 或宫颈缩复, 胎盘嵌顿于峡部以上, 均影响宫缩, 而致出血;胎盘不完全剥离, 胎盘粘连或植入于子宫肌层, 部分胎盘小叶残留于宫壁上, 均可影响子宫缩复而引起出血。根据胎盘尚未娩出, 或徒手剥离胎盘时胎盘与宫壁粘连面积大小、剥离难易程度以及通过仔细检查娩出的胎盘胎膜, 容易作出诊断。但应注意与软产道裂伤性出血相鉴别。胎盘因素所致出血在胎盘娩出、宫缩改善后常立即停止。

1.3 软产道裂伤

在胎儿娩出后发生持续不断的出血, 呈鲜红色且能自凝, 出血量主要取决于裂伤程度和累及血管与否两个因素。裂伤较深或波及血管时, 出血较多, 检查子宫收缩良好, 软产道仔细检查可明确裂伤和出血部位。宫颈裂伤多见于两侧, 可呈花瓣状, 严重者延及子宫或阔韧带, 可致大出血。阴道侧壁、后壁和会阴部多见裂伤, 形态一般不规则。

1.4 凝血功能障碍

多见于妊高征、胎盘早剥、死胎、羊水栓塞、严重感染或休克等;此外产妇患有白血病、再障、血小板减少等全身出血性疾病, 均可引起产后出血。在孕前或妊娠期已有易于出血倾向, 胎盘剥离或软产道有裂伤时, 由于凝血功能障碍, 表现为全身不同部位的出血, 最多见为子宫大量出血或少量持续不断出血, 血液不凝, 不易止血。根据病史、出血特点及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有关凝血功能的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

2 不同期别的预防性护理

2.1 妊娠期的预防性护理

加强孕期保健, 定期接受产前检查, 及时识别并治疗妊高征、肝炎、贫血、羊水过多、巨大儿等高危妊娠, 有产后出血史者及早入院分娩。

2.2 分娩期的预防性护理

临产后护士应与孕妇积极沟通, 针对具体情况给予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 保证合理营养,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防止延长产程和孕妇处于衰竭状态;为保证孕妇充分休息, 必要时给予镇静药物。第二产程时, 要做到科学接生,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告知孕妇如何正确运用腹压, 必要时行会阴侧切术, 缓慢将胎儿娩出, 胎盘娩出后为加强宫缩, 应立即肌注或静点缩宫素, 防止产后出血, 必要时注射0.2mg麦角新碱, 进一步促进子宫收缩。准确测量出血量, 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的完整性, 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 如有裂伤根据部位和程度的不同及时逐层缝合。注意, 胎盘未剥离前, 不可过早牵拉脐带或按摩子宫。

2.3 产后期的预防性护理

80%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内, 所以分娩后产妇仍应留在产房继续接受监护。监护的内容包括生命体征, 子宫收缩和会阴伤口情况。若产后出现量较多的出血, 应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对因处理。督促产妇将膀胱及时排空, 以免影响宫缩致产后出血。失血较多者及早为其补充血容量, 避免发生休克, 指导产妇早开奶、早哺乳, 有助于刺激宫缩, 避免或减少出血量。

2.4 加强健康教育, 促进住院分娩

产后出血和孕产妇保健水平有一定的关联性, 孕产妇产前保健水平越低, 产后出血的发生几率越高。因此, 护士必须开展高危妊娠的健康教育, 宣传住院分娩的重要性。另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增加了巨大儿的出现机会, 这会过度拉长子宫肌纤维, 致使分娩时子宫收缩乏力。因此应加强产前合理营养和合理饮食健康教育, 在保证母婴健康的前提下, 有效控制胎儿体质量, 避免或降低因巨大儿剖宫产所致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3 临床护理措施

3.1 一般护理

为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增加回心血量, 患者应取平卧位, 去枕, 抬高腿部30°, 来保证重要脏器供血。注意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 保持环境安静, 尽量不搬动患者, 防止出现相关并发症。

要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因患者失血过多可致低血容量性休克, 建立静脉通路应在2条或以上, 穿刺部位以上肢静脉为主, 争取抢救时间。如静脉穿刺较为困难, 可切开静脉, 以便及时补充血容量。

保持呼吸道通畅。一般患者应采用鼻导管或面罩的方式吸氧。出现休克先兆改变者, 为达到提高血氧饱合度, 保证重要脏器供氧, 恢复脏器功能, 缓解休克症状的目的, 应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

密切观察尿量和生命体征。尿量是反映重要器官灌注足够与否的一个最敏感指标。所以, 应遵医嘱留置导尿管, 准确测量每小时尿量, 以便出现意外采取得当救治措施[1]。出血后短期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测定值改变不明显, 早期休克一般不做该项检查。要判断是否出现休克或休克的程度, 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脉率、血压、皮肤黏膜颜色、肢体温度、尿量等变化情况, 视病情确定补充血容量的输液速度, 滴速较快时应观察患者心肺功能变化情况, 以免出现急性肺水肿和左心衰渴。

3.2 阴道流血量和子宫收缩情况的密切观察

为客观测量阴道出血量, 胎儿娩出后应立即在产妇臀下放置聚血器, 以正确掌握抢救时机。宫缩较差或乏力者, 难以触摸到子宫体或较为柔软, 应采用按摩子宫的方法, 刺激子宫收缩, 从而使子宫壁血窦闭合。也可根据情况选用宫缩剂、填塞纱布条或结扎血管等方法达到目的。

3.3 针对出血原因的护理措施

在抢救的同时, 应协助医师迅速查明出血原因。 (1) 宫缩乏力所致者, 除采用按摩子宫外, 尚可应用宫缩剂, 一般可达到加强宫缩目的;如仍出血, 可采用宫腔堵塞纱布或经阴道结扎动脉上行支甚或两侧髂内动脉, 否则采用子宫次全切术。 (2) 软产道损伤所致者, 应及时缝合止血。若为阴道血肿, 应切开血肿, 引流积血或清除血块后再缝合止血;若为子宫破裂, 应通过腹部手术方式修补裂口或行子宫切除术。 (3) 胎盘因素所致者, 应根据情况采取及时清宫或徒手剥离取出, 胎盘植入者做好子宫全切的准备[2]。 (4) 凝血功能障碍所致者, 遵医嘱给予促凝药物, 积极纠正休克, 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容量。若失血量较多, 应遵医嘱给予新鲜血液或行扩容治疗。

通过对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 作者体会到妇产科护士必须加强业务学习, 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产后出血;在护理实践中要重视产后出血的预防性护理, 通过护理评估找出产妇可能出现产后出血的因素, 并做好各期的预防性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 做好各期的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一旦发现产后出血, 要积极配合医师开展抢救工作, 在此过程中护士要冷静镇定, 以良好的职业素质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性,临床护理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799-802.

产后出血的原因与护理 篇11

【关键词】 产后出血;病情观察;护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2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35-01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当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产妇失血超过500ml以上时,即可认为是产后出血。本病在我国的发生几率为2%左右,一般产妇如果发生产后出血后不经过及时治疗,可在短时间内造成大失血,并因此形成休克甚至是脑缺血坏死等。所以探究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制定出预防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形成产后出血的原因加以分析,并介绍了详细的预防护理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患者年龄为20-41岁,平均年龄(24.1±1.5)岁。初产妇10例,经产妇11例。

1.2 产后出血的原因 结合本组21例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来看,其发病原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胎盘残留:本组有7例患者发生产后出血是由于胎盘剥离不全造成的。之所以造成胎盘的不完全剥离与胎盘组织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挤压造成破损有关。当残留的胎盘变性坏死以后,则可以造成产妇的宫缩乏力,进而使得基底部的血管充分暴露,造成产后大量出血。此外,有部分患者则表现为宫颈口松弛或是宫颈内见陈旧性血液流出。这类患者则多于妇科炎症、堕胎史以及宫腔感染造成的胎盘粘连有关。②宫缩乏力:本组患者中有10例是由于宫缩乏力造成的产后出血。一般来说,宫缩乏力是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故而在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特别注意产妇的生命体征以及产道的出血量。如果发现产妇因为宫缩乏力或有出血迹象的时候,可以给予适当的缩宫素进行缩宫治疗。③软产道损伤:在分娩过程中,产妇发生子宫及宫颈的破裂而造成出血。此类患者则需要进行缝合破裂处,并静滴缩宫素,并用纱布压迫止血,从而改善出血情况。④剖宫术后:近年来剖宫产术广为流行,部分患者于术后发生切开裂开出血。这与缝合不严,切口位置不当等均由关系。

1.3 产后出血的预防护理措施 ①产前: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史、分娩史等。对于一些高龄的产妇,更应该慎重对待。做好避孕宣教工作,减少人工流产次数,提倡早孕时行药物流产,降低前置胎盘、胎盘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②产时:首先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于首次生产的妇女,往往非常紧张,护理人员需要进行耐心的解说来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把难产的几率降到最低。其次,要密切观察产妇的产程进展,注意观察产妇的宫缩、肛门情况,如果发现有宫缩乏力时,应立即给予缩宫素来增强宫缩。如果采用剖宫产手术治疗,则需要做好妥善的准备。最后,第二产程时,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合理的使用个人的腹压。整个分娩过程中,以娩肩时候较为困难,动作要轻柔,注意保护会阴,重新检查娩出位置是否正确[1]。而在第三产程里,这应该正确的快速剥离胎盘,并确认其完整性,防止产生出血。③产后:绝大多数妇女发生产后出血都是在产后2小时内发生的。所以真正关键的时刻就在这里。此时应该密切关注产妇的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一方面安排产妇口服米索前列醇进行缩宫止血,另一方面还要对子宫进行按摩,频率保持在20分钟左右一次即可。一旦患者出血情况较多,立刻排查原因,防微杜渐。同时还要叮嘱产妇尽量多喝水,越早排空膀胱越有利于促进宫缩。④产后出血的止血方法:首先针对胎盘剥脱不全的,可以采用采取徒手剥离胎盘术;胎盘残留可做钳刮术处理;胎盘植入可行子宫切除术。而对于宫缩乏力的患者,采用纱布压迫止血或按摩子宫即可。一般纱布要务必确保无菌情况下才能放入子宫内,并于24小时内将其去除。而软产道损伤的患者采用缝合止血是比较方便的。⑤预防感染:在治疗的全过程里,必须做到无菌操作。同时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患者的恶露情况,发现问题时,要立即向上级医师报告。⑥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采取各种方法宣传、讲解相关医学保健知识,帮助孕产妇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卫生保健知识,要求护士做好产前宣传教育指导,产时严密观察,产后预防和处理。指导产妇出院后健康教育及有益的性生活,从而促进母婴健康,提高初生人口安全素质[2]。

2 结果

本组患者共计21例,全部治愈。其中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有19例,手术治疗的有2例。治愈率为100%。所有患者随访3-6个月,均无术后并发症存在。

3 讨论

产后出血好发于产妇产后的2小时以内,一旦发生如不及时治疗,大多数产妇都会在短时间内死亡[3],所以如何在第一时间发现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护理才是治疗的关键。

结合本组情况来看,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包括:胎盘剥脱不完全、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以及剖宫产术等。本组中的胎盘剥脱不全的患者,一般是从基层医院转院过来的,所以例数比例并不低。其次,直接在本院发生产后出血例数最多的当属宫缩乏力了。强烈的宫缩可以压迫子宫壁来起到止血的左右。当宫缩乏力时,则产妇自然形成大出血。再次,个别产妇还存在产道裂伤的情况,我们分析这与目前社会文化氛围有关。比如说,很多患者由于种种原因,对其生育史、人流史、或是分娩史以及其它情況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隐瞒,这也为其产生产后出血增加了风险。最后,很多产妇发生产后出血还与心理状态有关。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与孕产妇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方能了解却是可信的信息资料,发现潜在的危险[4]。及时予以心理指导和心理护理,使孕产妇以最佳心理接受分娩[5]。

另外,本组研究的患者中,有部分患者年龄偏大,患者本身存在多种高危因素。所以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更要加强临床观察,注意患者的出血量、宫缩情况。

结合本组疗效来看,本组患者共计21例,均治愈。其中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有19例,手术治疗的有2例。治愈率为100%。所有患者随访3-6个月,均无术后并发症存在。这说明加强分娩期监护,正确诊断及时处理,对高危孕妇分娩时,准备好应急措施,抢救过程中,沉着冷静,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工作,是完全可以提高本病的治愈率的。

综上所述,正确分析产妇出血原因后采取及时选择正确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可以大大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赵芳林.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9).

[2] 黄帼英,林丽霞,李庆梅.产后定时按摩子宫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14).

[3] 李小梅,蔡维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J].现代医院,2011,(06).

[4] 罗小平.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广西医学,2011,(07).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 篇12

1产后出血的护理

1.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多陪伴产妇, 鼓励其说出内心感受, 并给予同情 和安慰。护理人员抢救时要沉着、冷静、迅速, 不能惊慌失措、手忙脚乱, 以免影响产妇及家人的心理。要恰当的向产妇及家属解释出血原因、病情、实施各种抢救措施的目的、护理评估及抢救的有效程度, 增加他们的信心, 把恐惧感降到最低。动员并鼓励其家人陪伴, 给予产妇关爱, 增加安全感。因此, 给予产妇积极的情感支持、暗示等心理指导, 有助于稳定产妇情绪, 从心理上克服妊娠分娩带来的焦虑、紧张等心理反应[2]。对于因新生儿性别不满造成产后出血者, 应在产妇入院后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对期盼男婴的产妇, 尤其是经产妇, 当出生新生儿为女婴时, 可及早采取加强子宫收缩的措施, 如按摩子宫、静脉注射缩宫素等。

1.2 抢救护理

迅速止血, 纠正出血性休克:迅速置产妇于平卧位, 给予吸氧、注意保暖。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遵医嘱输液、抽血查血型及交叉配血, 准备输血, 记出入水量, 纠正酸中毒。协助医生找出出血原因, 做好抢救准备, 并积极参与抢救。给予按摩子宫底, 刺激子宫收缩, 保持呼吸道通畅[3]。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 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 视病情而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

1.3 健康教育

根据孕妇的身心状况, 临产后护理人员要及时为产妇提供心理支持, 避免精神紧张, 注意水和营养的补充, 保持充沛的精力。教会产妇产后按摩子宫, 自测子宫收缩状态。使产妇认识子宫复旧及恶露的生理变化过程, 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要尽早哺乳, 以促进子宫复旧。产褥期禁止性交及盆浴。同时向其讲解产后保健及新生儿护理知识, 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1.4 预防

产前保健:加强孕前及孕期保健, 有凝血功能障碍和相关疾病者, 应积极治疗后再孕, 必要时应在早孕时终止妊娠。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 减少人工流产; 重视对高危孕妇的产前检查, 提前在有抢救条件的医院入院, 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1.5 产后出血护理

针对出血原因, 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 纠正失血性休克, 防止感染。

1.5.1 子宫收缩乏力

加强子宫收缩, 能迅速有效止血。导尿排空膀胱可采用以下方法。①按摩子宫:凡产程延长者在胎盘娩出后可立即按摩子宫, 术者一手置于子宫下腹部位, 拇指及其余四指分别置于下腹两侧, 上扶子宫 (防止因按摩子宫底时, 子宫体下降) , 另一手则在子宫底部 (拇指在宫底前, 其余四指在后) , 压迫宫底, 挤出宫腔积血后, 均匀有节律地按摩子宫, 直至子宫恢复收缩为止, 为常用的有效方法;②子宫收缩乏力:常用药物有缩宫素, 对产后可能发生子宫收缩乏力产妇, 在胎盘娩出后可用缩宫素10 U加于5%葡萄糖液500 ml中静脉滴注, 125~165 ml, 可预防或减少宫缩乏力的发生。亦可用10 U直接注射于子宫体, 或加量经静脉快速滴入。也可用米索前列醇200 μg舌下含化, 或0.4 μg米索经阴道或直肠给药;③压迫法:出血多, 经按摩、药物效果不佳或紧急情况下采用。①双手压迫法:术者一手伸入阴道握拳置于阴道前穹窿托起子宫, 另一手置于腹部压迫子宫体, 子宫在两手紧压下出血可立即减少, 此法快捷有效;②宫腔纱条填塞法:将特制大纱条填塞宫腔, 压迫止血。助手在腹部固定子宫, 术者用卵圆钳持纱条由宫底由内向外, 纱条紧填于宫腔。若留有空隙, 将造成隐性出血加重病情。24 h后取出纱条, 取出前静脉滴缩宫素10 U, 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5.2 胎盘滞留

若有胎盘滞留可立即做阴道及宫腔检查, 若胎盘剥离立即取出胎盘;若胎盘粘连可行徒手剥离胎盘;如有残留胎盘和胎膜可行钳刮和刮宫术。

1.5.3 软产道新损伤

应行彻底止血, 并按解剖层次缝合撕伤。缝合时第一针应离裂伤顶端5 cm, 不留死腔, 避免缝线穿透直肠黏膜。对软产道血肿可行切开、止血, 缝合[4]。

1.5.4 凝血功能障碍

首先排除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原因引起的出血。尽快输新鲜全血, 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凝血因子。若发生DIC可按IC处理。

2严密观察及正确处理产程

2.1 第一产程

做好产妇心理护理。加强营养与休息, 保持体力, 防止疲劳和产程延长;合理使用镇静剂。

2.2 第二产程

认真保护会阴, 正确掌握会阴后侧切开指征和时机;阴道手术要轻柔规范;正确指导产妇使用腹压, 避免胎儿过快娩出, 造成软产道损伤。

2.3 第三产程

不过早牵拉脐带, 胎儿娩出后15 min;若有流血应立即查明原因, 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有无缺损, 检查软产道有无血肿及损伤。出血达200 ml时, 即行人工剥离胎盘, 如娩出胎盘、胎膜疑有残留者即行宫腔探查或用大号刮匙进行清宫[5], 产后30 min内帮助婴儿早吸吮, 促进子宫收缩以减少出血量。

2.4 产后2

h是产后出血发生高峰期, 产妇应在产房观察2 h。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 发生异常及时处理。产房回病房前, 鼓励产妇让新生儿早吸吮奶头, 可帮助子宫收缩, 减少出血量。

摘要: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 也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如处理不当, 可使产妇在短时间内死亡, 即使抢救过来也会因垂体缺血坏死, 严重影响妇女健康。本文对2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总结了我们对产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措施。

关键词:产后的出血的原因,护理

参考文献

[1]陈图珊, 朱波, 梁润彩.产后出血95例临床分析.广东医学, 2000, 21 (6) :532.

[2]王浩敏, 骆一凡.产后出血的治疗.中华妇科杂志, 2000, 35 (6) :378.

[3]刘彩霞.刺激乳头对产后出血影响.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 1993, 9:214.

[4]周明芳.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护理.护理学杂志, 1997, 12:92.

上一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下一篇:公文写作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