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的创新

2024-06-03

公文写作的创新(精选12篇)

公文写作的创新 篇1

逆向思维就是克服思维定势, 不依常规, 寻求变异, 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 从而显露出新的思想, 塑造新的形象。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思维形式。其特点是:不落俗套, 标新立异, 富于多向性。

《语文新课标》中特别强调要“敢于标新立异, 走进新的领域, 尝试新的方法, 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而在写作中运用“逆向思维”就是从与传统观点相反的角度探索问题, 使文章产生出奇制胜的艺术魅力, 收到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

对于创新作文, 我的教学思路是:授法, 示例, 趣练。

首先是授法。写作有法, 但无定法。对初学者必先学一定之法, 知其套路然后变通, 先入其格而后破格, 写出有新意的好文章。

通过实践, 我把授法的技法归纳为三种:

一. 对传统观点说“不”

在不违背公共道德的前提下, 对传统观点进行多角度的思考, 然后结合时势否定这种传统的观点, 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看法。

二. 对流行观点说“不”

在不违背时代精神的前提下, 变换流行观点的思维角度, 科学地“逆”, 往往也能推陈出新。

三. 对权威观点说“不”

在不违背科学常识的前提下, 用逆向求解的方式, 对权威观点作新的思考, 也会产生耳目一新的效果。

其次是示例。所有的创造都缘于模仿, 这种模仿不是生搬硬套, 而是一种智能型的模仿。所谓“始于学步, 终有创新”, 因而, 示例这步很重要, 他是学生眼前的模本, 是学生创新写作的基础。提供学生一则精当的例文, 引导他们品其精工, 得其诀窍, 模其形仿其神, 新的创作幼芽也许就此生长。如讲解技法 (一) , 对传统观点说“不”时, 我选取的示例是一代枭雄曹操。在人们传统的思想中, 曹操是一个心狠手辣、心胸狭窄、报复心强的人。但是在《为啥喜欢曹操》一文中写到:“从古至今, 行‘宁我负人, 不让人负我’之事者何其多也!可曾有谁肯大胆承认?没有!唯独曹阿瞒一片天真, 怎么做便怎么说, 不遮不掩。”“伪君子的可恶之处, 不在于他不是个好东西, 而在于他不是个好东西偏偏还装成是个好东西。”“小人, 往往喜欢把自己伪装成君子, 唯独曹操不装, 单凭这一点, 就让人喜欢。喜欢曹操, 就是喜欢他的‘真’”。这篇文章的作者一反传统观点, 从众人对曹操的一片骂声中点出曹操的率真, 如此立意, 令文章起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

最后是趣练。平常学生作文皆以其苦而畏惧, 而怠慢, 把写作文看成是一件苦差事。要改变这种状况, 作文教学就要注重一个“趣”字, 变苦为甜, 变怕为乐, 让情趣引路, 欢乐牵手。可以通过讲故事、说成语、对对联等寓抽象于形象中, 从而提升学生的求知兴趣, 比如说成语, 我选取“莲出淤泥而不染”、“东施效颦”、“良药品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班门弄斧”、“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例子来引导学生掌握逆向思维的方法。“莲出淤泥而不染”一例, 一般学生都会想到莲的洁身自爱, 赞扬莲的精神。我引导他们进一步想:“莲为什么有如此美———香远益清, 亭亭净直?”是因为有淤泥的无私滋养, 莲如果离开淤泥就不能生长。这样, “淤泥精神”不就值得赞美了吗?

但如果以此为灵丹妙药, 什么都要“逆”, 你这样说, 我偏要那样说, 这样往往就会牵强附会而贻笑大方。所以在运用逆向思维的技法中, 也须注意一些问题。

1、“逆”只能表现为局部范围的补充、发挥, 并不一定要全部推翻原来的观点。

如“开卷未必有益”、“熟不一定生巧”、“近朱者未必赤, 近墨者未必黑”等, 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特定的社会背景中的合理的逆向思考。对于这一类的“逆”, 一定要严格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严肃地探索, 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 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以至弄巧成拙。

2、“逆”不具有普遍性, 不是任何事物或观点都能逆向求异。

那些违反科学道理, 有悖人们共识和伤害他人感情的“逆”, 都是不可取的。如“螳臂当车”, 贬抑螳螂已成共识, 你若想褒扬它, 想借此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 人们将难以赞同。我建议同学们用“逆”这一手法时还是先作一番思考。一般来说, 以下几种情况不适用逆向思维。 (1) 自古以来人们公认的道理。 (2) 国家政策、路线、方针不宜逆。 (3) 一些寓言、神话、成语、典故不能单从字表面意义理解, 而应把握其内在含义。 (4) 对名人的优秀事迹不宜逆。

逆向思维是一种创新性思维, 能长期地坚持, 有目的地训练, 定能使学生聪明敏锐, 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学生的作文定会处处闪烁着多彩的创新之光。

公文写作的创新 篇2

峨边县新林中学:泽学钦

新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同时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而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作文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大,大多数学生患上了“恐写症”。即使勉强完成,往往思想贫乏、内容空洞、情感矫饰,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几乎没有生动的生活素材,没有动人的感情,更没有独到的观点。这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相去甚远。分析原因:主要是学生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没有去用心感悟生活。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入手,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激活学生思维,在此基础上,再循序渐进,适时点拨,不断加强学生写作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学习教材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深厚思想与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触发他们的写作灵感。

《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诗,诗人在这首诗里,融入他对生命的悲悯,对人的关怀。学生欣赏、品味诗歌后,对诗人的乡国之思,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然后,我找来“9.11”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情形,又把学生带到了硝烟弥漫的伊拉克战场。从学生眼里,我看到了同情、愤怒,于是我不失时机布置了课外练笔:《××说——为生活在战争中的伊拉克儿童而歌》,学生纷纷拿起笔,写出了自己的心声。有位学生这样写道:“轰隆隆,轰隆隆,恐怖的炮弹充斥黑压压的天空,无数哀伤的灵魂也穿梭其中。雷说,我来了,我要驱散骇人的炮弹声,我要扭转乱世乾坤。”语言尽管稚嫩,但是体现了学生的一腔真情。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学生的生活范围比较狭小,看待事物只停留在表面。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做到细腻地思考感悟,教会他们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用心灵去感受生活中点滴,用欣赏的眼光去看生活。经过训练后,一位农村学生在《品尝收获之快乐》写了她帮父母掰玉米的事,有这样几句:“我提起篓子掰了起来,摇得玉米杆儿咯咯直笑,而且前俯后仰。”“我学着大人们的样子把扁担搭在两个篓子中间,蹲下身子,一使劲,篓子便乖乖地跟着我起身了。可是刚一走,他们两兄弟就开始不听我使唤了,两个小家伙竟然把我的肩膀当支点,玩起跷跷板来了,你上我下,倒还蛮开心,弄得肩膀望着我直喊酸。”小作者最后才找到重心,一口气挑了好几趟。能把繁重的劳动写得轻松有韵味,这全在小作者能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生活。

三、尊重个性,不伤害他们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在体现个性的同时获得写作的乐趣。

“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从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是经常激发他要做个好学生的愿望。”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天地,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情感。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不设框架,不搞模式,让学生放飞思绪,自由翱翔,写自己的独特体验。一位学生因故没有吃午饭,经历了饥饿后,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肚子空空,脑子也空空,好像只有空气了,它在肚子里横冲直撞,发着脾气。眼前已经模糊一片:站在窗台上高歌的燕子似乎已变成一只躺在盘子里的烧鸡,正冒着热腾腾的香味儿;黑板上物理老师画的导线就是细腻的粉丝;导线上的灯泡已成了我日夜思念的汤圆。这时,同桌递过一张纸,上画有一圆,书曰:画饼充饥。我提起笔,在饼上加上了些许芝麻。”这样独特的感受只有亲历才能写得出,这便是个性的自由挥洒。

创新是写作的源泉 篇3

【关键词】想象力 发散思维 多角度 批判 创新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能打破思维定式,不落窠臼,有其独创性和鲜明个性的思维能力。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的创新。只有思维创新,才能写出思想独到、新颖、深刻的好文章。

消极的思维定式是作文的大忌,它像各种形式的思维模式的怪圈,套住了人们的头脑,使人很难摆脱既定的方向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正像心理学家分析的那样“在思考一个问题时,我们的思想往往重复同样的途径,这是因为各个观念已经合成为一个固定的思想锁链。习惯性思维程序的造成,就好像条件反射一样。这样往往不能使人摆脱无益的思想途径。”如果像他所说的一样,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缺乏个性,写人千人一面,叙事不觉新鲜,议论人云亦云,完全没有新意。提倡作文的创造力,就必须打破这僵化的思维模式。

创新能力的主要特点就是标新立异,独辟蹊径,做到常中出新,平中显奇。如高考作文《好奇心》,其中一篇抓住了两位老人生活中最平常又不平常的场景,来写爷爷奶奶在相隔不到几米的房间过几分钟就要喊对方一声,而我对此好奇不已,刨根问底之后发现这生活中的看似奇怪的举动饱含了两位老人相濡以沫的爱,“你在,我便心安,这是人世间最美丽的风景”将文章由平淡升华为感人至深的温情。像此类文章的思维,就具有其独到之处,创造力很强。

但是,在考场上,思维闭塞,文笔滞涩者大有人在,他们主要是受思维定式的束缚,缺乏创新能力。

作文的创新力既然那么重要,那么它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呢?

一、培养想象能力,使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古今变化须臾间,天上人间都可见

想象,一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二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人或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借助它,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可以再现过去或者展示未来,可以带领读者领略遥远地方的景象,也可以让读者欣赏前所未见的事物。科学的发展,有赖于科学家的想象力的驰骋。如果人失去了想象,就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一样,再也无法在蓝天上自由翱翔。同样,作文一旦失去想象,也会豁然失色,缺乏生机,看不到创造的光芒。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是可以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再造形象,如改写、续写、扩写等。二是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造形象。当然,想象不等于胡思乱想,它必须注意因果、种属、类似、相反等逻辑关系,推理要符合现实生活,决不能随意偏离现实,歪曲生活。

二、大胆设想,求异创新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本质特征,是创造活动中的主要思维形式。它可以对被人们认为完美无缺的定论持怀疑态度,提出新的观点;可以打破习惯思维的程序,从实际出发,闯出新路,写出新意。反弹琵琶,如“开卷未必有益”、“己之所欲,岂可乱施于人?”“不知足常乐”等等论题的提出,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求异思维可以在许多方面去拓开,首先是在立意方面,不拾人牙慧,不作平庸之说,而是提出新颖而又深刻的见解,或是对一些传统观念进行剖析,从中翻出新意,既显生动活泼,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培养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

发散思维是指对同一问题探求不同的、多种的甚至是奇异的答案的思维方式。它主要在揭示同一事物本质的各种现象之间的差异,或从不同的方向揭示事物发展的多种原因和结果。在作文的审题、构思中,运用发散思维,能开拓思维,突破单一的模式,充满着创造的意识。事物往往是具有多面性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让学生在作文中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从横向,纵向或者反问、侧向去思考问题,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也就是创造思维能力的训练。例如项羽,这个人身上有多重性格:刚愎自用、骄傲、多疑、虚荣、傲气、自矜功伐、缺乏原则、过分仁慈、没有远见。这样一个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有人视为英雄,有人视为懦夫。

1.然而刘邦不足以与你相比;刘邦是君主,而项羽,是英雄!于是,你英雄的起事,英雄的南征北战,英雄的失败。当楚歌的韵律从四面八方像魔音一般折磨你的耳鼓,面对嘶鸣的乌骓和似水的虞姬,你的眼泪磨蚀你的伟岸。“虞姬虞姬奈若何?”于是在乌江,你完成了一个没有丢弃诚信的男人的涅槃。(2010全国卷满分作文《诚信的选择》)

2.项羽,那个曾经仰天长啸的西楚霸王,拥有将阿房宫付之一炬的不可一世,拥有横扫江北的和赫赫战功,可最终,垓下的四面楚歌、草木皆兵、虞姬的鲜血染红利剑……就像是衣服上的污点,项羽沉浸于它的肮脏,任凭它扩散;刘邦设法将它洗净,化为生命的亮点。(2009全国卷2满分作文《莫为浮云遮望眼》)

3.抉择之难在于不愿低头。一个是乌江自刎,一个是卧薪尝胆。项羽和勾践都是逆境中的“孤儿”,却也有截然不同的结局。面对死亡,一向傲气的西楚霸王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身死绝境,勾践忍辱负重,最终重振国威。生死的抉择,折射了不同的人格。项羽不能苟且偷生,只因他不愿低头不愿屈服,不愿相信能却能神是大丈夫所为。(2010重庆卷《难题》)

项羽是个既让人爱又让人恨的人物,每位读者都会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来表达对这个人物的理解,所以在很多同学的作文中都可以发现有关他的字,不同的人就会从不同角度去挖掘有价值的东西来写,这样就实现了材料的多角度运用。

四、具有批判的意识,敢言古人所言之不足

这主要是体现在辩论、文艺批评等方面的写作。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力的个人,社会的发展不可想象。”批判的思维,是创造的重要内容。有批判,才会有鉴别,才可能有创造。批判的过程就是创造的开始,我们要让学生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及时地发现对方的漏洞或错误,明确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是针锋相对,致对方于无力回击之地;或是旁敲侧击,于委婉之中露锋芒;或者另辟蹊径,别树鲜明旗帜,与对方“分庭抗礼”。班里学生曾经就“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和“成大事者也拘小节”开展过一次辩论活动。同学们引经据典,思维敏捷,针锋相对。把各个历史时期出现的人和事拿出来评判分析,各抒己见。从辩论的过程我发现学生还是有很强的批判意识,不以前人定论为真理,敢于以批判的观点找出论据中的破绽。但是,要注意批判能力离不开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辨能力,除了要及时发现问题之外,还必须运用辩证法对观察对象作一番深刻的剖析,判断其美丑、善恶、正误、高下,才能找准突破口。

诚然,作文的创造力是写作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培养学生作文的创造力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首先要为学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堂教学要改革,变封闭式为开放式,与生活紧密联系,引入写作的活水,提高他们的创造欲望,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其次要开启学生创造的心理和意识,经常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启迪和点拔,鼓励他们冲破条条框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要经常进行形象思维的训练,同时,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整体提高,只有这样,培养创造力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需要创新,只有与时俱进的东西才有生命力,才能吸引读者,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说“惟陈言之务去”,只有推陈出新才能让我们的文章具有活力,创新是写作的源泉,是文章的源头活水。

作者单位:安徽阜阳市红旗中学。

写作素材的创新运用 篇4

一.写作素材创新运用, 有助于作文核心素材的创新积累

什么是素材?素材指以观察、体验和感受等方式, 从生活中直接摄取的, 尚未加工和提炼的原始性的材料, 自身具有朴素性、原始性和客观性, 但是, 在素材的挖掘方面有明显的主观性。在素材挖掘的过程中, 创作主体的内心有着复杂的活动规律。因此, 要在写作教学中, 研究素材的内涵, 引导学生以主体的身份, 依着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去疏理、评判、整合这些素材, 用心去体验与感悟这些素材, 将其内化为自己理解、相信、接受的资料, 从而为写好一篇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创新积累这种素材, 这就是作文教学中素材积累的创新。而写作素材创新运用的教学过程, 有助于作文核心素材的创新积累。

平时的作文教学中, 笔者十分注重语段训练。通过语段训练, 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作文半成品。而素材的创新运用, 正是在这些语段训练中完成的。通过平时进行的素材创新运用语段训练, 就可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作文核心素材库。

比如“文采训练”中创新使用素材:

(1) 文采训练之一:歌词生辉

2008年广东省高考作文:不要轻易说“不

a) 不要轻易说不, 是一种傲气面对万重浪的豪迈;不要轻易说不, 是一份去开天辟地地为我理想去闯的潇洒;不要轻易说不, 是一声男儿当自强, 强步挺胸做栋梁的呼喊。

b) 不要轻易说不, 因为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不要轻易说不, 因为《第一名属于每个人》。不要轻易说不, 因为我要做到《问心无愧》;不要轻易说不, 因为《壮志在我胸》;不要轻易说不, 因为我是《硬汉子》!只有不要轻易说不, 成功才属于我们。

(2) 文采训练之二:诗文增色

人与自然比邻而居, 遂得以常常看风景, 而看风景时, 看到的却往往是自己。

人生多苦辛。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 是不带惊恐的逃跑。一直逃至踪影全无时, 便是古来的隐者。结庐在人境而无人世的烦忧, 或许是令人神往的吧?然而极难做到。威猛如魏武, 当月明星稀之夜, 尚有无枝可依的喟叹;豁达如东坡, 月下访友, 看庭中积水空明, 树影绰约如藻荇交横, 竟也兴起时不再来的寂寞。日落黄昏, 雨打梨花, 都会被风流倜傥的才子看出血泪来。所谓“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或“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或“一树梅花一放翁”, 都是在看风景时看到了自己。临到最后, 人总要面对自己。

……

素材创新运用的具体要求:学生在训练中, 每使用一个人物素材, 都要求带出与人物素材相关的诗文名句、名言、歌词等, 可以直接引用, 也可以化用、活用。

作文中恰当地引用诗文能够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体现作者深厚的文学积淀和良好的文学素养, 同时也为文章平添一抹亮色, 提升文章档次。化用诗文除了以上的作用外, 还可使文章具有一种朦胧美与含蓄美, 更能引发人的遐思联想。

在素材创新使用过程中, 要求学生运用歌词或诗文来增加文采, 自然就有了自己的特色, 新意也就有了。而同一个例子, 从不同角度去运用的训练, 也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培养。除此之外, 我还使用“反复对比”法, “点例排比”法等方法去训练学生写作, 这些训练可以使学生储备大量的作文半成品, 对学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创新素材库有很大帮助。

二.写作素材创新运用能提升学生作文创新表达能力

在写作套路上要善于借鉴, 大胆尝试, 不吝败笔;在写作素材上要勤观察, 勤搜集, 勤积累, 丰富写作素材资源库, 用时要避免重复, 尽量翻出新意来;在语言上, 要注意更新自己的语言外壳, 要广泛吸纳和不断充实自己的语汇, 尝试着用多种方法表达一个意思, 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所以, 我们只有以一种批判的精神来审视自己, 才不会心满意足, 孤芳自赏;相反, 我们就会超越自身, 脱胎换骨, 从而提升作文品质。

程咬金有三板斧, 罗成有回马枪。中学生作文往往是急就章, 特别是考场上, 时间紧, 任务重, 如果有属于自己的绝招, 能又快又好, 自可胜出一筹。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 笔者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

(1) 新旧搭配法。有人戏说中学生写作:无爱迪生无作文。这主要是大多数学生的作文缺论据, 只会炒旧饭, 除了爱迪生就是居里夫人, 写来写去就是那几个人物。这几年, 更有苏轼通杀全国各地高考题的说法, 令人感叹。

作文中, 要求全部弃用老素材而采用新鲜事例, 对学生来说, 难度很大。其实, 老例子并非不可用, 只要有创意, 一样有很好的效果。比如,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这样的描写,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轻捷的叫天子 (云雀) 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就有无限趣味。……”在作文训练时, 笔者借用句式“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来组织素材, 以做到新旧搭配。具体做法是前两个“不必说”用老素材, 后面“单说”用新素材;前面略写, 后面详写。举个例子, 证明观点“身残志坚”就可以这样写:

不必说张海迪坐在轮椅上学习外语, 也不必说海伦凯勒失明失聪的情况下从事文学创作, 单说千手观音邰丽华就足以让人感叹。一个正常人跳好舞都不容易, 更何况是一个听不到音乐的聋哑人。试想, 她如何去踩上节拍?如何去跟上节奏?然而邰丽华做到了, 她用身体去感受音乐的振动节拍, 她用心灵去感悟音乐的节奏, 她用汗水去校正动作的不规范。她就是身残志坚的最好证明。

这样, “不必说”而又说了, 虽用了老素材, 却并没有给人老旧的感觉, 相反, 令人耳目一新。当然, 这种句式还可以随时变化, 比如“且不说……, 且不说……, 单说……”等。

(2) 正反对举法。

先看例子:

国家要兴旺发达, 也要靠自己的力量。二战后, 德国民生凋敝, 举步维艰, 但是这个勇敢的民族, 推行各种有力措施, 靠自己的力量, 成了一只腾飞的巨龙!但是, 回溯历史, 我们会发现, 古希腊城邦倒在一片残垣断壁中, 究其原因, 它在发展中依靠外来奴隶的力量, 而自身却不思进取, 最终被马其顿王国消灭。一个国家, 承载着无数人的生命与希望, 只有足够坚强, 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一席之地, 因此更加要靠自己的力量。否则, 无论一个国家多么强大, 到最后也会变得弱小, 受制于人。

正反对比, 多作为议论文的一种篇章结构。其实, 在语段展开中, 正反对比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两个简洁的正反事例鲜明对比, 可使论说更有说服力。上面的例子中, 作者先以德国为例子, 正面论述德国在二战后依靠自身迅速崛起, 从而证明了观点。接着又以古希腊为例, 从反面论述古希腊不依靠自己, 最终落得被人消灭的结局。不同的做法, 不同的结果, 一正一反, 对比鲜明, 说服力不言而喻。

此外, 还有排例法, 妙用修辞法, 妙用成语法等等。在平时的作文或语段训练中, 坚持用这些方法指导学生写作, 学生作文时对素材的创新表达能力自然就形成了。

如何走出作文创新写作的误区 篇5

“话题作文”作为一种“开放性作文”,的确为考生在完成考场作文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良机,从近几年来反馈的信息来看,也确实体现了这样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写,自由发挥”,也已成为命题者在拟题时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而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篇出色的“话题作文”,“创新”就成为摆在每一个考生面前的首选,事实上,“创新”成为每一个考生嘴边的一条口头禅,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因而在“创新”大旗的凛冽劲风中,一大批主题深刻、形式新颖、思路活跃的优秀习作便脱颖而出,也大受广大教师尤其是阅卷老师以及学生的青睐。然而,接踵而至的问题是,很多的考生对创新作文的理解往往过于狭隘,他们一味地认为,既然没了“桎梏”,那么就可以随情由性、信马由缰、海阔天空,甚至有些“为所欲为”了,也正由于如此,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所谓的“创新”作文走进了只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的误区,甚至有的作文为了追求观点的标新立异,往往带有明显的错误倾向,这些都是我们的考生在应考时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下面,我想就学生在试图完成创新作文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一些分析,以期我们的考生能在应考时引起警觉。

一、结构新奇就是创新的误区

曾受高考满分作文《患者无诚信的就诊报告》的影响,因而举国上下,“就诊报告”便一窝蜂地进入了考场,如果说当初的那篇“就诊报告”还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或者说还能称得上是一种“创新”的话,那么后来我们第二次看到的,甚至第三次第四次看到的就怎么也不会吊起我们的胃口。相反,恰恰就是由于屡次出现的这种形式反而给人们以倒胃口的感觉,这无疑与“第二个、第三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文学笑语是一致的。

“文体不限”成为这些年来“话题作文”的一大亮点,也是话题作文“开放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实质是解放了考生的“手脚”,为考生创造了充分展示自己独特个性的自由空间,也有利于考生发挥出最佳的写作水平,正因为如此,一大批才华横溢的考生脱颖而出。但是也正是由于“文体不限”,导致不少考生为追求文体创新,硬是选择那些自己本不熟悉的文体,如话剧、小品、影视脚本、教学求证、报告记录式、模拟法庭式,甚至“新概念作文大赛”模式在中高考作文中也已是屡见不鲜,其结果只能是不仅把形式搞丢了,甚至把内容也跟着丢了。

比如在一篇题为《初三学习时间表》的考场作文中,考生为了求得作文形式上的创新,从头至尾仅列出了一张作息时间表,想以此来反映初三学生学习生活的紧张忙碌。想法也许是好的,但整篇文章干巴巴的几句话:“吃饭”“上课”“自习”“作业”……没有一点点文采,形式可以说是新了点,但这还能叫文章吗?

浅谈创新写作的落实 篇6

学生作文缺少创新,最大的困难就在于不知道写什么,觉得没什么可写的,或者就是写了,也是干巴空洞,写不具体。这就需要从关注生活做起,因为思想是生活孕育的,那些不经意间触动心灵的日常之事往往是思想生成的因原。

上海高考有篇满分作文的,作者住在地处城乡结合部,附近的小菜场有很多外来务工者,有次去买水果,她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趴在卖水果的摊位上,一笔一画地写作业,四周的嘈杂混乱,与男孩独自伏案的小小身影形成的对比,让她看出些许无奈与坚韧,还有乐观与希望。这件小事引起她对农民工子女这一群体的关注和思考,这才有了日后那篇写农民工子女的满分作文。

把来自生活的鲜活体验和独到的思想相融合,正是近年来许多高考优秀作文的共同点。那些远离生活、注重概念的文章难免肤浅雷同,枯燥乏味。

1.小事不小,是因为它常常寓含哲理。只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加以分析,用整体的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考察,小事就会显现出价值。一些同学害怕遇到哲理性的作文题,就是因为平时让许多含有哲理的小事白白流失了。

2.有些生活现象的背后有着某种规律,不是满足于对现象的客观描述,而是加以归纳概括,思想就能更上一层楼。

许多人写高考作文题“季节”,都只是停留在对四季自然现象的描述上。有篇作文却这样写道:城市人已被季节所抛弃,上班族更是被迫远离了季节。季节是一种秩序,而现代人却是秩序的破坏者。季节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我们需要季节,而属于唐诗宋词的季节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如秋季般萧瑟的现代社会。读了这几句高度概括的话,也许谁都能心生共鸣。作者说,起初他也想写写一年四季,但想到一件事就改变了主意—乡下的爷爷到城里来居住,原以为他可以好好享受了,可是爷爷总是精神萎靡,便去问他,爷爷说,住在城里,听不到虫儿叫,闻不到花儿香,看不到燕来雁去,吃不到自家院里时宜果蔬,心里郁闷啊。这不是说住在城里找不到一年四季的感觉吗?由此他想到了城市生活悲哀的一面,再根据自己的体验写了此文。如果说他爷爷的话仅是对现象的表述,而他的话则把爷爷个人的感觉上升为一种概括,一种思想。一件小事引发了他对季节的重新思考,归纳琐碎零散的生活现象,从中发现它们的异中之同,就能写出感性与理性相交融的文章。

3.有些事虽小,却值得细究;有些事虽司空见惯,却有着鲜为人知的一面。所谓思想,就是抵达了事物深处的认识。

有位考生写“细微深处”这篇高考作文时,就抓住了一件被人忽视的小事—写错别字,如不少人会把“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中的“幽”写成了“忧”,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的“生”写成“升”。他对此先作了点分析:第一句中,“幽愁”和“暗恨”构成了对应关系,而“忧愁”和“暗恨”则不能。“幽愁”的内涵比“忧愁”要丰富,有深广而又难以诉述之意。第二句中,“海上生明月”中的“生”字气象阔大,有出神入化之妙,误为“升”字则是直接描摩,失了意境,且了无意趣。由此他得出结论:写别字的原因决不仅是“粗心”二字能解释得了的,它的深处是未能理解诗的内容,不会鉴赏它的美,同时写别字这件小事还反映出未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学习态度马虎等问题。

因此,写作教学中要特别引导学生,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以健康的审美情趣去观察生活,思考问题;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去表现生活,评价事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才能对生活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写起作文来,才能有话可说,有材可写,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当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生活的方式是很多的。可以启发学生仔细留心自己身边的事和物,认真观察周围的人和景,积极关注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也可以指导学生怎样观察生活,怎样思考社会问题,怎样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怎样评价社会现象,等等。学生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评价,写起作文来才胸有成竹,才能说出真话、实话、心里话,才能表达出自己真挚的情感。

消息导语的创新写作 篇7

(1) 妙用设问:发人深省

导语里只提出问题, 往往也能造成悬念, 牢牢地把读者抓住。在消息导语里使用设问, 其好处就是能集中读者的注意力, 引起他的关注和深思, 使他开动脑筋跟着记者去追根寻源, 把这篇新闻看完。由于设问的内容已凝聚新闻的核心, 这也便于读者掌握新闻的中心内容, 领会其精神实质。

例如:2007年5月24日《南方周末》刊登的一篇消息《寻找“血肉”钢板的下落》的导语:“4月18日, 清河特殊钢公司。32名工人的生命在瞬间被钢水吞噬, 酿成中国钢铁史上最惨痛的事故。在事情尘埃落定后, 这块特殊的钢板去向了何方?”

当读者看到这样一条导语怎能不想去探究事实的真相?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这种写作方法非常合乎读者的好奇心理和求知心理。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和好奇, 并受这种心理的驱使, 急切地对事物进行刨根问底的探究, 这可以说是最为普遍的现象。记者应该将新闻事实中新奇的东西作为问题提出来放在导语中, 这样就可以诱发读者的这种好奇心理, 吸引读者去寻根溯源。

(2) 俗语引语:轻松幽默

一个赋有创新性的导语是吸引读者的关键, 因此能够吸引读者的第一要件是新闻事实和信息的重要性、影响性;其次便是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新奇的、故事性的和人情味的事实。

例如:2009年3月4日《牡丹江晨报》刊登的一篇消息《别拿芦柑不当橘子》中的导语:“别拿豆包不当干粮”这话您一定不陌生。如今, 市农委有关专家也提醒您“别拿芦柑不当橘子”。

2009年3月7日《中国食品质量报》刊登的一篇消息《苏格兰打卤面现身郑州》中的导语:苏格兰打卤面现身郑州, 一开业就受热捧, 不少市民跑去尝鲜先问“卤要不要钱”。

这两条导语分别以俗语和引语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向其传达了消息的主要内容。只要作者多留意新闻事件中具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或者在群众中普遍流传的话语加以灵活运用, 便可以在消息导语的写作中获得不同凡响的效果。

(3) 开门见山:明白如话

开门见山也可以成为导语创新的一种方法, 导语通过开门见山概括地阐述所要报道的新闻事实。

例如:2007年5月《环球时报》刊登的一篇消息《印度媒体感叹:中国赢得非洲的心》, 其导语是:“《印度时报》5月10日文章, 原题:是中国而不是印度赢得了非洲人的心。”

2007年5月17日《南方周末》刊登的一篇消息《首位当选美国院士的中国女科学家》, 其导语是:“迄今共11人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李爱珍的研究完全达到了国际水平。”

由此可见, 作者在写这类导语时应活中有变, 既有侧面的, 又有正面的。导语中看到的是整体面, 然后待读者所要思考的新闻事实或事迹或事件, 是特殊点。通过这两面, 使读者对所阅读的新闻在一个整体的、集中的、全面的、概括的、一般的认识前提之下, 急不可耐地去阅读这条消息。

(4) 引旧显新:妙趣横生

《羊城晚报》有这样一则消息, 其导语这样开头。本报长沙专电:七月上旬, 湖南益阳市传来一桩与追韩信媲美的佳话。消息的主体内容是一位老干部上书五千言, 力排左的偏见, 保荐贤才, 使一位依法办事, 遭到非难, 因而被迫要求调离的律师, 在临走时得到了挽留, 并被任命为益阳市司法局副局长兼市法律顾问处主任的事。导语使用了人们所熟悉的古代萧何追韩信的典故, 从而勾起人们的阅读欲望, 希望了解现代“萧何”如何“追”现代“韩信”的来龙去脉。

我们再来看消息《山西制成蝴蝶杯》的导语:

山西古典蒲剧《蝴蝶杯》中, 描写男主角田玉川有传家之宝“蝴蝶杯”非常神奇, 只要斟酒入杯, 就有五彩缤纷的蝴蝶在杯里翩翩起舞。杯中酒干, 蝴蝶也就隐去。这种蝴蝶杯最近已由山西侯马市陶瓷厂试制成功。第一批近二千只已销售一空。

这条新闻的导语挺别致, 劈头就是一段背景材料, 但由于它给主要新闻事实———成功试制蝴蝶杯, 增添了具体形象的内容, 把蝴蝶杯的特点表现得活灵活现, 奇妙无比, 从而使这篇新闻大为生色, 让人看了觉得新鲜有趣, 饶有兴味。要是平铺直叙, 把这个背景材料放到后面去的话, 恐怕就难以收到这种奇峰突起, 妙趣横生的效果了。

(5) 侧面烘托:先声夺人

导语的中心突出, 主题的明确无误, 是可以而且应该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法来达到的。古人说:“善露者未始不藏, 善藏者未始不露。”导语写作中要是能有露有藏, 该露则露, 该藏则藏, 藏露结合, 不是也可以取得加强主题的表现力而又能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吗?在导语一开头恰当地引用诗句, 往往能很好地烘托新闻主题, 使新闻更为惹人注目, 招人喜欢。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数梨花开。”今晨, 北京城变成了一个银堆玉砌的世界。到今晨九时为止, 全市降雪量已普遍达二至三毫米, 北部山区达到四毫米。

这是新闻《今天好大雪》的导语。开头引用的“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数梨花开。”是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咏雪名句, 可谓流传千古。诗人以浪漫主义笔调把北风比作春风, 把雪花比作梨花,

消息导语写作还有广阔的开拓空间, 需要在不断创新中发展, 我们不能把眼光只停留在传统的导语写作模式上, 按部就班地搞新闻报道, 而应把眼光投向未来, 把笔端指向创新, 去撰写多姿多彩的新时代的导语。■

公文写作的创新 篇8

一网络环境对应用写作的影响

1. 思维空间扩大化

在传统模式下, 应用写作的文本是原子形态的, 获取和移动文本都要受到时空的限制;而网络应用写作文本是比特形态的, 将时空压缩为零, 接收和传递信息变得迅速及时, 使作者能全方位搜集和整理信息并及时做出相应判断, 进而促使思维空间不断扩大。

2. 思维结构多维化

传统应用写作的信息媒介是纸质的, 段落与章句之间都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连接成一体, 这使得作者的思维结构呈现直线化和平面化;而网络应用写作的信息载体没有时空限制, 作者可以随意从文本的一处跳跃到另一处, 可以删除不要的材料或者增添新的内容, 可以将写作思路自由组合, 从而促使思维结构变得多维化。

3. 思维方式多元化

作为社会活动的产物, 应用写作是为了有效解决社会生活或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写作。为了传播方便, 应用写作对格式、语言、程序都做了明确规定, 这容易导致作者思维方式变得单一化。在网络应用写作中, 作者利用网络资源库收集相关资料, 从多方面思考应用写作的语言与格式, 从而促使思维方式变得多元化, 使应用写作更显独特魅力。

二在网络环境下提升应用写作能力的策略

1. 培养网络资源搜索能力

众所周知, 网络信息资源浩如烟海, 培养获取有效网络资源的能力, 是提升应用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一定的写作积累和写作素材做支撑, 要想提高应用写作能力就如纸上谈兵。一方面, 教师要指导学生要多汲取相关的网络资源, 了解网络上有关辞职书、申请书、对联、请帖、广播稿、演讲稿、合同等各种文体的概念、特点、写法、结构、要求, 在网络环境下多接触应用写作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搜索工具和搜索方法, 比如学会用Google、Baidu等常用搜索引擎去检索所需资料, 学会在学位论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等电子数据库中查询自己所需的写作文献, 获取写作灵感。

2. 培养网络资源整合能力

网络资源整合能力, 即指人们将各种零散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分析筛选、优化组合和加工应用的一种能力。在网络技术不断普及的今天, 各种信息资源层出不穷, 人们要想切实提高应用写作能力, 不仅要学会搜索网络信息资源, 还要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 进而完成应用写作知识的重构。

毫无疑问, 网络环境与传统环境有着巨大差别, 个人在应用写作方面的经验也各有不同。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正视网络环境对应用写作带来的各种影响, 不要排斥网络技术;其次, 教师要指导学生不断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 学会在浩瀚无边的网络资源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并将其应用于写作过程中。在写作过程中, 学生可能会面临才思枯竭的局面, 而网络信息资源可以为其提供写作灵感, 关键是要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 不要盲目依靠“复制”“粘贴”功能。

3. 培养应用文写作规范意识

从本质上而言, 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存在很大的差别。学生必须不断强化规范意识, 认识到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追求个性无可厚非, 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进行应用文写作必须要意识到规范的重要性, 不要随意创新, 否则会弄巧成拙, 画蛇添足。不管在现实世界中, 还是在网络世界中, 应用文写作都必须遵循固定的写作规则和社会约定俗成的范式。在构思应用文时, 学生首先必须考虑的是语言的简洁、格式的规范和形式的准确, 而不是刻意游离于规则之外, 随意标新立异。

三结束语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动力, 也是推动个体不断向前发展的“催化剂”。在网络环境下创新应用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网络技术的包围下, 人们的思想更加自由化和多元化, 但是应用写作不能游离于既定的写作规则之外, 不可盲目标新立异。学生要不断增强网络资源搜索能力和整合能力, 多思考、多写作, 善于从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资源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提高应用写作能力。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之中, 对学校的应用写作教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教师要利用网络技术的传播优势、信息获取的海量化和便捷化特征来创新应用写作教学。本文尝试研究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提升应用写作能力。

关键词:网络环境,应用写作,创新

参考文献

[1]陈佳佳.加强实践环节, 切实提升高职生应用文写作能力[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0 (5)

[2]王艳霞.对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材编写的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0)

[3]罗智丰、王艳梅.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设计[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4)

[4]叶萌.改革与创新——应用文写作教材建设的必由之路[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2)

创新写作的几点尝试 篇9

一.形式上的尝试

学生写作形式较单一, 而作家在创作时形式较多样。如王愿坚的《草》、秦文君的《伟人细胞》都运用了题记;王安忆的《我们家的男子汉》采用了小标题。这些文章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多学生从最初学写作就是开头、中间、结尾各写一个段落。小学里是“老三段”, 到了初中还是“老三段”。形式上老一套, 即使有好素材, 也难写出新意。其实, 作文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如小标题、生活片断、书信体、日记体、实验报告、新闻报道等形式, 写作时都可以尝试。即使同样的素材, 如果用新的形式来表现, 那就比“老三段”要有新意。

我一直鼓励学生, 大胆采用新的形式。许多同学都积极响应, 大胆尝试。如胡某用日记体形式来写中学生一天的生活, 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 忙碌而有规则。李某用实验报告的形式来写初三学生生活, 辛苦中又充满着乐趣。赵某采用了新闻报道的形式, 写了关于落水的报道, 用采访的形式, 含蓄地引出对如何做人的思考。

二.内容上的尝试

爱国主义是个大主题, 可以通过气势磅礴的重大事件去表现, 而萧乾在《枣核》一文中却另辟蹊径, 通过写旧时同窗对几颗枣核的盼望与爱惜, 表现海外游子的爱国之情。法国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表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也没有写惊天动地的大事, 而是通过小弗郎士上最后一课时的见闻感受来表现。

描写景物, 通常以视觉为主, 听觉的欣赏处于次要地位, 而作家谢大光在《鼎湖山听泉》一文中, 却来个颠倒, 反其道而行之。对鼎湖山的天湖、瀑布、古木、名刹或略写或隐写, 而从听觉入手, 抓住了人们习见而又忽视的“泉”来写, 并把它作为鼎湖山之魂着力地予以表现, 让人们通过听觉去想象、品味。

写作人物时, 通常从人物的正面肖像、面部表情和衣着服饰写起, 然后再写人物的语言和行为, 对人物进行描写刻画。《红楼梦》中, 作家曹雪芹对王熙凤的出场描写是另辟蹊径, 采用了“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的写法, 一下子突出了人物的泼辣性格, 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再看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文章写的是自己的父亲。作者对自己的父亲当然是十分了解、非常熟悉的, 写人物的正面肖像和面部表情应该更加容易, 而作者却反其道而行, 抓住其父的“背影”来写, 给世人留下了感人至深的篇章。

学生写作文, 是否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另辟蹊径, 或违背常理, 或反其道而行, 或转换角度, 改变一下人的感觉来写文章呢?完全可以。在我的提示和鼓励下, 张某写自己的父亲, 不写父亲具有男子汉的大方、粗心、勇敢、坚强, 而是写了父亲的小气、琐碎、唠叨、细心, 同样表现出父亲对孩子的爱。赵某以“熟悉的陌生人”为题, 写了一位陌生的孩子对出远门的自己的热情与无私的帮助, 来表现陌生孩子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精神。胡某写老师, 不是写老师的博学多才、教学认真、循循善诱, 而是以“说谎的老师”为题, 写老师善意地欺骗学生说自己将要离开学生, 调去其他学校工作, 使得学生的真情流露, 表现出真挚的师生情, 从而将文章写出了新意。

三.方法上的尝试

作家在确定写作素材时自然会深思熟虑, 精心地选择;他们在运用写作方法时, 也是一样。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七根火柴》《一件小事》等文章, 都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 这种方法对我们的写作更具有指导作用。学生经历的多是小事, 对事情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只有抓住有代表性的小事, 具体写, 多挖掘, 才容易写好。如陈某在写母亲时, 抓住母亲每天上学时对自己“路上小心点”的叮咛、晚上放学回家总是倒上一杯热茶、深夜为做功课的女儿披上衣服等几件小事, 来表现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仲某写自己在喜悦、哀愁、成功、失败时, 好友的会心一笑、亲切握手、“后来一切都好”的鼓励字条, 来表现深厚而真挚的友谊。

写作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篇10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不仅是一项简单的技艺, 更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因而不是几节课或几次写作训练能够奏效的, 它应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一、思想意识的创新

我感觉, 写记叙文就要把一件事情从头到尾详细描述出来, 条理清晰;而议论文就要抓住作者的想法, 把意思准确表达出来, 这才称得上是好文章。正所谓:“文学之美不外是辞达而已。”

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构思, 善于去想, 能够学以致用。尤其要注意学生思维品质和个性的培养。文章是否有个性关键要看学生的创新能力, 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事实说明, 中学生并不是因为不会写才害怕写作, 而是不知道怎么去想, 怎么想才好。中学生欠缺想象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思维没有顺序, 少量, 质量差, 严重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线性联想的能力和发散式联想能力主要靠教师去开发和重视, 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联想的能力, 懂得分辨和批判, 从而写出有个性的文章。在学生选择题材和题目方面, 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题目、素材、话题评说等不同的角度训练其变通性, 从而达到观赏文章后想评, 在体验中写作, 写出张扬的个性。

二、命题上的创新

在起初训练时, 可以出各个类型的题目供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 也可以让学生根据给出的话题自定题目, 还可依据水平等级不同给出一组题目供不同的学生选择, 或者让学生补充部分限制的题目, 没有特别的限制, 只对题材做要求, 或者随意些, 不限制要求也可以。文题要和现实生活相结合,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有话可写, 才可以表达出真情。首先, 平时, 在作文训练中可出些新颖的作文题。新颖的题目能诱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激发学生兴趣。要做到这点, 命题必须新、奇、活、趣, 还要难易适度, 贴近学生生活, 具有导向性。其次, 应该注意教给学生一些拟题技巧, 训练学生的拟题能力。如“添加法”:就话题作文来说, 把话题或话题核心当作题目的一部分在它的前后添加词语, 从而形成问题的一种拟题方法。“借用法”:就是借用名言警句格言或俗语等生命力较强的句子来做文章的题目。“修辞法”:巧妙地利用各种修辞格来拟题的一种方法。拟题的过程就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才会得到读者的青睐。

三、立意上的创新

一般人们都感觉一篇好的文章一定要有思想。因此, 教师在跟学生讲写作方法时, 要结合文章的思想。一般认为没有思想的文章不是好文章, 所以在教授写作方法的时候, 教师更应该注意文章的思想性。每个人写出的文章都应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反映出来, 那些所谓的文法就不用太过顾忌。“文无定法”是初学作文的人必须具备的思想意识。所谓文章体裁, 也是由文思所定。譬如一篇议论文首先要立论, 文中还需有论点、论据等。

作文要写出心里话, 允许不同的见解。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 在作文中所提出的想法和所抒发的感受, 能够不落俗套, 否则人云亦云, 没有新意, 也很难真正做到“文以载道”。现实生活丰富多彩, 客观事物纷繁复杂, 人物千姿百态, 即使是同一生活现象、同一人物或同一景物, 只要观察者的角度不同就会表现出不同的侧面。所以, 在写作训练中, 教师应拓宽学生的视野,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在文章中体现自己的独特性, 这样就会抓住读者, 给人一种新鲜醒目的感觉。

四、选材构思的创新

素材是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规定时间内能否选准新颖恰当的材料是作文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 要选新颖的有特点的材料, 材料不落俗套, 才能使读者赏心悦目, 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写作中, 要力求在选材上多下工夫, 选取的材料要真实、典型、具体、新颖。作文选材不能仅仅局限于一点或一个方面, 可以运用联想规律拓展选材范围, 多角度全方位地选取材料。

五、语言表达上的创新

语言既是思维的直接现实, 又是写作的第一要素。作文要创新也离不开语言的创新。语言的创新, 必须立足于足量的常规训练基础之上, 不可急于求成。首先, 教师要指导学生先要学习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 反复吟诵, 仔细品味, 以语言大师的代表作品为养料滋润自己。其次, 注重词语表达的创新。汉语是世界上词汇最丰富的语言之一, 要让语言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必须积累大量的词汇。在此基础上, 精心挑选最为准确、鲜明、生动、传神的词语, 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能力。高度凝练, 生动形象, 读者喜闻乐见的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一旦进入习作, 将使文章言简意赅, 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 使文章增色不少。再次, 注意句式的选用和变化。一篇文章如果句式单一, 只能给人呆板凝滞的感觉, 缺乏感染力。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句式变换的训练, 在作文训练中根据表达的需要, 恰当地运用常式句或变式句, 整句或散句, 长句或短句, 使文章的句式灵活多变, 读起来舒缓有致, 抑扬顿挫, 这样才能形成独有的语言风格, 增强文章的语言魅力。

六、在合作与比较中创新

学生可以通过合作集合大家的想法, 共同出题并确定题目, 通过结合大家的想法完成写作, 并相互指正, 合作研究。通过合作, 每一个学生将自己对生活的经验和大家沟通和交流, 感情得到互补, 思维得到启发。学生在合作中对自己欠缺的部分及时查找并改正, 又能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 激发争当优秀的动力。

学生的个性是不同的, 我们要尊重他们, 要把学生的视野拓宽, 让学生在不同方面得到开发, 或擅长某一种问题, 或擅长某一个思维, 或充满想象力, 或者富有文采, 或构思独特, 或拥有超高技巧或能在写作方面开拓新的领域。

总之, 要赋予作文新的创造力和思维。人类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是创新思维, 在作文教学中注入创新思维。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灵感得以加法, 才能成为优秀的写作新人。

培养学生创新求异的写作个性 篇11

一、命题新颖,引发思维,即命题新

近年来,不论是中考作文,还是平时作文,为了拓宽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之写出不拘一格的文章。命题大都采用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形式。常言道:文题善,佳作成一半。作文题目拟的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老师命出一个好的作文题,学生见了会感到眼睛一亮,精神为之一振,写作兴趣顿生,跃跃欲试,肯定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拟作文题的基本要求就是:准确、简明、新颖;同时注意难易适度,贴近学生的生活;还应注意具有导向性,引导他们积极向上。

二、立意突破、敢于创新,即立意新

作文立意要解除传统的束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写自己想写的人和事。由于学生平时习作模仿范文多,影响了思维的扩散,个性的张扬,教师指导又未能突出个性特色。苏轼说:“文章最忌随人后”。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生活,培养自己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对真、善、美的爱,对假、丑、恶的恨的正确人生观。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写,大胆地思考问题,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做到我手写我口,大胆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落陈规俗套。

选择独特的创新角度。如写一个腿有残疾的青年如何战胜自卑,自强不息,给人擦皮鞋,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并用诚心为大家服务,赢得大家对他的赞誉的事,就比较有创新性。

三、选材要新、贴近生活,即内容新

文贵创新。选材内容新并非任意创造虚构,而是在自己原有的平实生活中咀嚼出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和感悟。

选材除了追求恰当、典型外,还必须力求新颖。所选事例要:事件新、生活新、感受新、体验新。要想选材新,需要做到扩展阅读范围,留心社会生活和时事热点。生活是作文之源,教师要重视开拓学生的社会生活视野,引导和培养他们勤于观察、善于思考面向社会、接触实际的良好意识和能力,力求做到做文内容与他们的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写起做文来便不会出现“无内容可写”的问题,学生也不会有挤牙膏的感觉,在写作中自然而然地便会倾注自己的感情,又能尽情地抒发自己的个性。朱自清正是由于在生活中有对父亲真切而贴近的观察、体味,才会有了这真实的怀念,才有了《背影》的问世。

四、语言独特、鲜活有个性, 即 语言新

鲜活的语言绝不是人云亦云,而是词必己出、精于修饰。如采用比喻、拟人、排比双关等修辞手法,新颖、含蓄、耐人寻味;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形象生动,具有文学色彩;还有的套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词、俗语等,都可以收到幽默、优美的效果。语言鲜活有个性,还表现在富有音乐性、立体性、多样性上。

五、布局起伏、构思新奇,即布局新

作文忌平淡无奇。布局新,使读者如入深山幽谷,顿时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欲望,欲探其究竟。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布局波澜起伏,构思巧妙新奇。有的采用曲径法,材料的组织,事物的发展安排,不是平铺直叙,而是一波三折;有的采用误会法,即通过误解,制造矛盾,产生纠葛,推动情节发展,达到渲染气氛的目的;有的采用“欧·亨利式”结尾的方法,先设计情节,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勾勒矛盾,最后在结尾处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递转,使读者感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禁拍案称奇,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我在教学中,摸索出了一些培养写作能力的方法:

1、实行"五个一工程"。即每天积累一条好新闻、一条好名言、用几个词说一段话、每周背一首古诗、每周不少于1000字的摘抄。

2、在自由作文课上,引用或化用所积累的素材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

3、开展评选“班级之星”活动。在前面的语文活动中,看谁表现出色,每周评选出“班级之星”,通过开展评选活动,提高了学生积累得积极性;通过在自由写作中的引用化用,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感到了积累的快乐。

4、课前三分钟演讲和两分钟佳作推荐活动。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只有多角度、多种形式地引发和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事,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

创新力——写作的隐形力量 篇12

一、少一点裁剪, 多一点培养

在中国, 无论是哪个领域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话———你要是不好好学习, 将来什么也干不了;不好好学习就要吃苦受累;等等。人们对于教育已经固定成为某种模式, 放大了教育本身的功能。小学语文是基础性的学科, 写作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其写作情况直接能够反映一个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心理特点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等等。然而, 在写作教师中, 不少教师在写作方面已经为学生画了一个圈, 让学生的思维局限在这个圈, 进行想象、描述、写作等, 从而使写出来的东西千篇一律, 内涵、思想都一样, 没有任何的价值和意义。如, 在写记事文章时, 老师一般都鼓励学生写正面的事情, 尽可能地少写或者不写不好的事情, 从而学生的记事都是好人好事, 大部分都是“扶老奶奶过马路”、“拾金不昧”等古老的话题。对此, 笔者认为, 不应该给学生写作思维画圈, 应让学生自己选择写作内容, 教师需要做的是培养, 而不是修剪。笔者在写作教学中, 给予学生多的思维培养。如, 一次写作教学时, 笔者画了一个圆圈, 让学生进行写作。刚开始学生很是不理解, 他们的思维已经定型在数字“0”上。对此, 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看到0你能够想到什么?有的学生说团圆, 有的说月亮, 还有的说是重新开始, 等等。思维开阔了, 也就很自然地写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 学生不同、思维不同, 其写作也自然是创新的。

二、给学生一双创新的翅膀

创新是看不见的一种个性化的思维。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黑格尔也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由此可见, 想象是创新力实现的关键因素。对此, 笔者认为, 在写作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给学生一双创新的翅膀, 使得学生神思飞扬, 文思泉涌, 浮想联翩, 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 展示自我创作的个性化以及独特创意。鉴于这种认知, 笔者在教学中, 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开展想象。如, 结合教材拓宽延伸, 强化学生的创新想象思维。在学习《渔夫的故事》教学内容时, 笔者运用教材中的空白, 启发学生开展想象的翅膀, 进行想象。结合自己的喜好对阅读文本进行改编或者续写。还可以借助教材中的插图, 让学生进行观察想象, 将静态的图画以动态的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写作, 这样一来, 学生的写作也就会实现突破。引导学生自主选材、自主整合想象思维, 从而将自我的这些情感体验与思维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尽情地在想象空间驰骋, 形成自我写作的创新力。

三、倡导我手写我心

作文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需要的只是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也可以说是不同的写作动机。而想要学生形成一定的个性化的写作动机, 就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写作空间。新课改一直倡导小学生写作要写自己心中的所想, 自己心中真实的情感。写作被人们称为是“文无定法”, 笔者认知到写作的这个客观规律, 在写作教学中, 将主权给予学生, 让学生选择或者创作写作的方法, 倡导学生“我手写我心”。让学生敢于表达自我心中的真实感受, 敢于自由地表达。小学生本身思维敏捷, 好奇心强, 心中更是多样化的, 对此, 笔者尝试采取多元化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如, 开展读书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自由地阅读, 并将自己的阅读感受或者读书笔记讲给其他学生听;开展思维创新活动, 看谁想象的最为丰富, 等等。以多种方式来打开学生的思维, 鼓励学生创新写作, 倡导学生写自己心中所想, 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逐渐形成创新写作。

陶行知说过:“真正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写作的隐形力量在于创新, 如果写作没有创新、没有个性, 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停止前进, 学生的个性情感体验也就会逐渐消失。创新是一种动力, 是推动学生思维发展, 促使写作可持续发展的原始力量。教师应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给予写作无形的力量, 促使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持续发展。

摘要:创新力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动力和关键因素, 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写作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本身是鼓励学生对某种事物形成独特见解或者心得体会等, 是对自我情感、思维的一种记录, 是个性的。因此, 笔者认为, 创新力是学生写作的隐形力量, 不仅能够充分展示学生个性的艺术魅力, 而且也有助于学生综合技能和素养的形成, 更是写作可持续发展的原始动力。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情况, 就创新力——写作的隐形力量谈谈自己的认知和了解。

关键词:创新力,写作,隐形力量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产后出血的原因与护理下一篇:互联网金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