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就业前景(通用9篇)
社区护理就业前景 篇1
根据卫生部的统计,到中国的护士数量将增加到232.3万人,平均年净增加11.5万人,这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转变,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
业内专家介绍说,护理职业一直是国际上地位较高、薪水丰厚的职业之一,同时,护理人才又是国际紧缺的人才之一。如护士在美国平均年薪达5万美元,而美国缺护士30万人。在澳洲,护士最容易找工作或获得升迁,同时,只要拥有了澳洲注册护士的资格,等于拿到了通向英联邦国家工作的“绿卡”。英、法、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对护士均有许多优惠的政策,因此,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流畅的国际交流语言的护士在国际上就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护理学就业方向
1、医院:绝大多数的人毕业之后都是选择在医院中工作。不过基本上是从事临床护理,极少有人能毕业之后就走上管理岗位。工作几年后,本科毕业生比较有机会走上管理职位(这要看医院是重视人才还是重视关系或者是提拔管理人员完全靠工作年限,论资排辈)。医院的所有临床科室都有护理本科生,具体每个人被安排在哪个科室是医院决定的,不过你可以向护理部说出你的想法,以及你对科室的选择的理由,也许她们会考虑你的意见。(定科是很重要的,因为各科室的奖金是不同的,而且有的科室重视本科生,那样的话你会有更多的机会)。
2、学校:可以到各医学院校(大中专学校)找个教师的职务,也是不错。不过学校的待遇一般会比医院的低。但是学校有寒暑假,这很好,因为临床工作是很难有休假的。
Ps:医院分为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和其它医院,附属医院一般更重视本科学历的人,机会相对其它种类的医院来说要多一些,也会有更多的非临床岗位。比如:临川带教学生、搞科研等。
社区护理就业前景 篇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5 年3 月至4 月,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在校学生 (高职2013 级、2014 级) 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 (1) 普通护理专业学生; (2) 目前在校正常就读; (3) 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排除标准:“3+2”大专护理专业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306 份, 回收有效问卷295 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6.41%。其中2014 级198 人, 2013 级 (实习阶段) 97 人。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基础, 再通过访谈法访问社区护理授课教师、护理专业在校学生及社区护理用人单位负责人, 了解可能对学生社区就业意向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本次研究的调查问卷 (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问卷内容包括3 个方面:学生的基本情况、对社区护理的认识程度、社区护理就业意愿。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 进行多个独立样本的spearman相关分析,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 (见表1)
2.2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及影响因素
2.2.1 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熟悉社区护理工作的有75 人 (占25.4%) , 熟悉部分社区护理工作的有162 人 (占54.9%) , 不熟悉社区护理工作的有58 人 (占19.7%) 。
2.2.2 对社区护理工作发展前景的认知认为社区护理工作有发展前景的有207 人 (占70.2%) , 认为社区护理工作发展前景不确定的有80 人 (占27.1%) , 认为社区护理工作没有发展前景的有8 人 (占2.7%) 。
2.2.3 影响因素通过进一步调查可知,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意愿与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社区护理工作的发展前景、对月薪的期望具有正相关性 (P<0.05) 。
3 讨论
3.1 不同年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意愿
从表1 可以看出, 2013 级学生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人数比例高于2014 级学生 (P<0.05) 。2013 级学生已经学习过相关的社区护理课程, 2014 级学生刚学习完医学基础课程, 说明学校的社区护理教育对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意向有很大的影响。但我国的社区护理教育开展比较晚, 课程设置不能适应社区护理工作的要求, 到社区服务机构调研时, 工作人员也提出目前学校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社区护理工作的需求。因此, 为了使学校教育更好地为社区护理工作服务, 首先, 学校应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增加社会医学、老年护理学、营养与膳食、心理护理学、人际沟通等的课时数;其次, 社区护理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应考虑到当地的社会文化背景、人口学特征, 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最后, 社区护理学由于开设较晚, 有的学校把其列为考查课, 且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 缺少见习、实习等, 这对学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学校的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转变教学方法, 增加社区实践。
3.2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意向的影响因素
3.2.1 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本研究表明, 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是影响其社区护理工作就业意向的主要因素, 70.2%的学生认为社区护理工作有发展前景, 但熟悉社区护理工作的学生所占比例仅为调查人数的1/4 左右, 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社区护理知识的教育, 促进学生对社区护理的理解, 增强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可。谈学灵[2]在进行相关调查后, 建议在教学内容中补充社区护理的相关政策、职业发展等内容, 增加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识。
3.2.2 社区护理工作的发展前景研究表明, 愿意毕业后到社区工作的学生认为社区护理工作有发展前景, 且对社区护理工作持乐观的态度。国外护士的工作情况是:约50%的护士在社区工作, 主要工作内容有家庭访视、健康指导、慢性疾病病人的功能恢复、社区健康档案的建立、家庭护理等。近年来,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改革, 国家把社区卫生服务纳入了改革的重点行列, 因此, 我国护理人员以后的工作场所也将主要是社区和家庭。但是目前我国的护理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型医院, 社区护理人员严重匮乏[3], 这将制约社区护理的发展, 因此学校要加强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
3.2.3 对月薪的期望大多数学生择业时会考虑经济因素, 对月薪期望值较高。而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起步较晚, 虽然政策使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发展, 社区护理工作也处于上升期,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机制也日益规范, 但社区护士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较低[4], 因此学生在就业时偏向于收入较高的综合医院。受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 月薪高低也成为学生选择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4 结语
本研究发现, 大部分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但毕业后愿意直接到社区服务机构工作的比例不高。影响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主要因素是对社区护理的认知, 调查发现这些认知受学校社区护理教育的影响。因此, 学校应加强社区护理教学改革, 重视社区护理实习实践, 在教学中提供职业发展信息, 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并积极为其提供就业途径。
摘要:目的 通过对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选择社区方向就业意愿的现状, 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护理专业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有55.3%的学生毕业后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各年级之间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学生人数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影响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因素主要有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社区护理发展前景以及对月薪的期望。结论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社区就业意向不高,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
关键词:职业院校,社区护理,就业意向
参考文献
[1]陈四清, 邹玉莲, 彭兰地, 等.高职院校与卫生服务中心 (站) 社区护理对接探讨[J].护理学杂志, 2011, 26 (8) :78.
[2]谈学灵.护生从事社区护理的意向调查及其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 2011, 25 (11) :2857-2859.
[3]王辉.不同教育层次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愿比较[J].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3, 36 (5) :363-365.
社区护理就业前景 篇3
方法
选择某职业院校600名护生,采用自制社区医院就业意向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的社区护理就业意向率较高,但就业意向自主性较弱。本科生社区医院就业意向低于专科生。影响护生择业决策因素中,专科生受教师影响要大于本科生。
结论
护生应树立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和贡献社会相统一的职业观念;高校应加快教育体制改革,酌情增加社区护理课程内容,积极开设社区护理专业方向。
【关键词】护理专业;就业意向
中图分类号:R47-4
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已成为我国亟需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社区护理服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对上海某医学院校在校、实习护生进行从事社区护理就业意向调查,明确学院护生从事社区护理的态度,分析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以期对学院社区护理教育及发展提出依据及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2015、2016届护理专业学生共600人进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参考国家教育部“关于高校毕业生择业行为及其意向的调查”问卷及《社区护理》教材自行设计护理学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①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学历,②社区护理认识程度,③社区护理就业意愿态度等共25个题目。釆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医学院每一届分层抽取五个班,再整群抽取每一位护生,共600人。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6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600份,有效率100%。问卷的信度评价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用克朗巴赫a系数进行评定。在正式调查之前随机选取学院30名护生进行小样本预试验进行信度检验,发现问卷的总的克朗巴赫a系数为0. 878,可以认为此问卷信度较好。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年龄结构
本次调查的学生年龄在15-25岁之间占人数最多436人,平均年龄为15-22岁,占比例为72.64%,其次为22-24岁(17.38%)、>24岁(3.50%)和<15岁(6.48%);在所有的调查者中女性523人(87.17%),男性77人(12.83%)。
2.2 调查对象学历及学制结构
在所有的调查者中大专人数最多,共250人,占比例41.67±5.96;其次是中专(23.5±10.09)、本科(17.67±3.18)、硕士(0.17±0.17)。
2.3 调查对象的择业观念
2.3.1 影响护生择业决策的因素
针对周围人群对护生择业的影响调查中反映,父母对其影响最大,占比例55.21%,其次是社会,占比例为36.59%;接下来就是老师占比例 6.31% ,亲戚朋友占比例1.89%。
针对不同学历护理专业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家庭及社会人员对其决策影响进行调查中,本科和专科学生受家庭和社会影响的总趋势基本一致,唯有一个较为突出不同就是,专科生受教师影响要大于本科生,比例为6.89%:2.82%。
2.3.2 护生社区医院就业意向
针对是否有愿意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工作展开调查,结果发现大约32.57% 学生愿意到基层社区工作,大约49.25%表示暂时愿意,有14.39%学生表示只有自己在没有任何选择时候才考虑到社区服务,还有3.79%学生明确表示不愿意到社区进行工作。
同时,针对不同学历结构学生对于是否愿意到基层社区进行服务展开调查,结果发现本专科学生情况还是存在差异的,其专科学生表示愿意比例大于本科表示愿意比例,表示暂时愿意比例专科也是高于本科,表示只有在别无选择时愿意和不愿意的比例本科都要高于专科。
2.3.3 护生社区医院就业的主要目的
针对上述护理学生对于从事社区工作的目的展开调查,结果发现以提高人群健康为目标的学生占比例最多,其次为为社区发展做贡献。
2.3.4 护生愿意或不愿意到社区医院就业的原因
护生愿意到社区工作的原因最主要是因为他们看中个人发展空间大,其次是专业对口和行业前景看好。仅仅有少量学生是因为不上夜班、容易调整岗位和社会地位和知名度高。
同时,护生不愿意到社区工作的原因主要是福利待遇低和工作环境不好。
2.4 社区医院护理工作与专业课程的联系程度
针对当前社区医院护理工作与自己学习的专业课内容联系程度开展调查,结果发现认为联系紧密占26. 32%,比较紧密占55.42%,联系不多占17.96%,没什么联系占0. 31%。
针对不同学历在校护生对社区医院护理工作与自己学习的专业课内容联系程度的比较调查,结果发现本科和专科生认为的紧密度总體趋势较为一致,但是认为非常紧密的比例本科低于专科(15.49%:29.37%)。
3 讨论
分析护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就业意向影响因素,可以为今后社区护理教育方向提出建议,对社区护理事业发展及改革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在校护生对社区护理就业态度中,护生的社区护理就业意向率较高,但就业意向自主性较弱。分析愿意或比较愿意从事社区护理的护生可以看出,他们比较看重自身价值体现,而那些不愿意或不太愿意从事社区护理的护生,其主要因为经济和社区条件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对策,如护生自身应树立起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贡献社会相统一的职业观念;高校应加快教育体制改革,酌情增加社区护理课程内容,积极开设社区护理专业方向,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应该改变单一的教育方法,积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政府部门应提高对社区医院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王琼.青海省护理专业学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调查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2.
[2]李佳佳.职业院校护生社区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D].吉林大学,2012.
[3]于海艳,黄巨恩,刘静,徐嵘嵘,何伯红.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6,04:104~106.
[4]曹玉凤,李向云,马姝.吉林省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及其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6,02:210~213.
[5]詹斌.将社区养老作为高职类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的新亮点[J].知识经济,2012,09:156.
[6]邓腊梅.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社区就业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3.
社区护理就业前景 篇4
为构建和谐社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员集中轮流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创业再就业政策,充分发挥社区劳动保障平台作用。创业社区再就业基地利用加强分类指导、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计划等手段,分期分批开展党员集中轮训,以确保及时完成社区创业再就业基地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社区党小组为指导,以劳动保障事务所为载体,以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开发就业基地为手段,以促进就业为目标,积极创办就业劳动组织,组织开发社区创业再就业基地。通过开展创业在就业基地,进一步完善社区就业服务手段,强化社区促进就业的工作职能,推动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
二、目标人群
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居民基本实现就业再就业。具体标准如下:
(一)4050人员、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登记失业人员。
(二)体制转轨时期遗留下来的下岗失业人员以及持有《再就业优惠证》人员。
三、工作措施
(一)全面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创业社区再就业基地本着创业惠民,创业富民的理念,以持续创建“优秀基层党组织”为抓手,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建设,做好创业再就业各项业务的政策宣传咨询工作,认真完成好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再就业任务。
(二)发挥社区优势,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创业社区再就业基地党小组的宣传作用,让辖区内“4050”人员、以及下岗失业人员了解到可以利用自身技能积极参加再就业基地的建设。再就业基地为弱势群体“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实现多渠道的达到稳定就业的目的,对就业困难人员给予帮助,对符合条件、手续齐全,将在最短时间内为申请加入就业基地的各类失业人员办理好有关手续。
(三)开展社区就业援助。以再就业基地为保障平台,对辖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免费提供“再就业培训”,发放有关再就业政策宣传资料以及对大龄就业困难群体入户摸底调查,造册登记、备案及时掌握了解辖区内各类失业者的基本信息。
(四)强化社区就业服务基础管理。创业再就业基地每月举办“再就业援助”活动,把再就业基地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信息及时地传达到需要再就业有求职愿望的劳动者的手中,详解劳动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定期举办再就业研讨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多层次、有重点地开展政策宣传活动,提高行政和管理意识能力。
(五)全面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创业再就业基地党员培训平台的作用,始终坚持以“先就业、后择业、先培训、后创业”的原则,鼓励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利用从创业再就业基地学到的创业就业知识,从事多种经营增加收入。免费提供国家新一轮优惠扶持政策以及发放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宣传资料,通过宣传帮助使其走上自主创业的之路,用双手打开致富之门。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要以新一轮再就业政策为有效载体。动员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和支持创建创业再就业基地。创建创业再就业党员领导小组,负责创建社区 “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指导工作。
(二)制定创建“创业社区再就业基地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责任,分工到人,并对当年创建活动进行评审总结,从2011年起,将其列入就业再就业岗位目标责任制内容进行考核。
(三)社区劳动保障站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帮助社区解决再就业基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好再就业基地的相关扶持政策。
沙河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总结 篇5
沙河社区位于铜陵市中心城区,所辖长江新村和沙河新村,人口密度大,下岗失业人员达到767人,针对社区的特殊情况,我们把下岗失业人员按照就业和家庭状况分为“A、B、C、D”四类, 对A类生活困难又有强烈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进行重点调查摸底、跟踪服务,基本上做到了五清:即家庭状况清、失业情况清、择业意愿清、安置去向清,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切实得到就业援助,更好地促进再就业工作,并据实建立了各类台帐,为每一位下岗失业人员建立了跟踪服务卡,将所有台帐数据输入电脑,实行网络化管理。
社区根据每位失业人员自身状况,技术特长,择业意愿,结合相关政策,给他们做出正确的指导定位。并通过宣传栏、黑板报、专题讲座、召开现场答疑会等形式,广泛宣传省市有关就业再就业工作文件精神,优惠范围,帮助他们理解、领会文件精神,树立全民创业观念,用足用活优惠政策,找准自己的岗位,如失业人员陈某,对自身条件估计不足,总想找份工作清闲,工资又高的岗位,对社区介绍的岗位总是看不上,每每不得如愿,还牢骚满腹,对此我们不厌其烦,确定了由社区主任定位帮扶,面对面职业指导,交心交情,客观地帮她分析自身的优劣势,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让她放下心理包袱,推荐做了一名酒类促销人员。社区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及时掌握就业信息,先后与市、区多家信息中心签订了再就业协议书,并充分利用社区议事委员会,党建联席会这些平台,倡导人人关心再就业,领导主抓再就业,单位参与再就业,营造浓厚的全民创业氛围,社区还将就业指标进行分解,以协议
书的形式,先后与辖区内10多家单位签订了优先用工协议,如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君安物业、长江路派出所等,他们先后多次提供各种岗位供下岗失业人员选择,已有11人成功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如失业人员左某,性格比较内向,失业之后多次求职未果加之孩子又小,只好在家带孩子,经济危机造成其家庭矛盾不断发生,他家人非常着急,社区了解该户情况后,发动一切资源,先帮他物色找到一家物业公司值班,结果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就业,社区并没有不管不问,继续帮助他分析自身的优劣势,指导他从能做的先做起,最后终于在长江路派出所做了一名社区警务协管员,他对这份工作很满意,同时也实现了稳定就业。在就业跟踪服务中,对一些就业时间不长再次失业人员,我们仍十分关心,适时推荐岗位,直到重新找到岗位实现再就业。如单亲失业人员李某,原在某处做保洁工作,由于各种原因,她被辞退了,当我们得知她再次失业后,就积极搜集就业岗位,推荐多个岗位给她,在一个周期帮她选择了一份离家近的饮食店工作,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
为切实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帮助一部分人圆“小老板”梦,我们先后组织22名失业人员参加了SYB培训,为31人次成功获得小额贷款,其中7人为续贷,金额为89万元。我们积极动员有一定特长的下岗失业人员组织起来再就业,如失业人员杨某,因为年龄偏大就业路子窄,打工不太现实,我们就根据他的特点,结合他以前的工作经历,帮助他成立非正规就业组织,享受到了岗位补贴,还办理了小额贷款,在这些资金的扶持下,他觉得信心十足,干劲更大,目前他所创办的企业已步入良性循环。到目前为止社区共成立了12家合伙就业组织,累计实现再就业人员68人。各种扶持政策使得广大失业人员真正感受到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社区先后荣获省“充分就业先进社区”,省“百佳社区”,连续5年荣获市级再
就业先进社区等光荣称号。
社区灵活就业证明 篇6
社区灵活就业证明
核 实 证 明
朝阳区残联:
姓名 xxxxxxxxxxxx,性别 xxxxxxxxxx,年龄 xxxxxxxxxxxxx,身份证号码 xxxxxxxxxx,该同志 xxxxxx年xxxxxxxxx 月 xxxxxxxx日至 xxxxxxxxx年 xxxxxxxxx月 xxxxxxxx日实现灵活就业已满30日。
特此证明
居委会(签章)
xxxxxxxxx年xxxxxxx 月 xxxxxxxxxxx日
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昨日公布《关于支付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补贴的补充通知》,最新一期政府公报刊登这一公告。按规定,已进行灵活就业登记的就业困难人员申请灵活就业补贴的,除提交《关于支付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补贴的通知》规定的材料外,还应提交由本人签字及灵活就业工作地点所在社区劳动保障窗口确认的证明资料(以下简称证明资料),内容包括具体从事的灵活就业岗位名称、工作内容、工作地址、工作时间、劳动报酬、联系电话以及雇主信息(包括雇主姓名、联系电话、地址等)。
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受理申请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核实。核实通过的,由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将申请人的灵活就业相关信息(含姓名、灵活就业方式、补贴金额等内容)在其居住地社区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在《灵活就业补贴申请表》上签署核实意见并加盖公章,在公示结束后的3个工作日内将申请材料报送市或区就业服务机构复核。经核实或公示发现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将材料退回申请人。
市或区就业服务机构收到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上报的资料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复核。对复核通过的,按规定向申请人银行账户拨付补贴;对复核未通过的,将申请资料通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退还申请人,并告知申请人未通过的理由。就业困难人员提供虚假信息申领灵活就业补贴的,一经查实,立即停止发放补贴,并按规定追回其所领补贴,同时将其相关情况记入个人征信系统。对提供虚假材料证明灵活就业的单位和个人,一并记入征信系统。
浅谈社区广场文化及其发展前景 篇7
一、社区广场文化的概念.
社区广场文化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内容和狭义的内容, 广义内容指当地社区广场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和社区广场所特有的文化现象, 如社区广场的建筑、雕塑和配套设施;狭义内容仅仅指社区广场开展的文艺活动所展示的文化, 如在社区广场上开展的各种专业或业余的艺术表演或展示或休闲式的体育活动等, 如广场舞、议事、欢庆、集会等, 本文所谈的社区广场文化指狭义内容。
二、社区广场文化的特征
1. 广泛的群众性。
纵观社区广场, 不管是早晨还是晚上, 这里热闹非凡。来自四面八方的人都来到这里, 开展各具特色的休闲活动, 展示自己的才艺2, 放松自己, 释放压力。来到这里的人没有贵贱之分, 人们都面带笑容, 平等交流, 你谦我让, 社区广场文化参与人数之多、活动样式之广、群众影响力之大3, 是其它活动无法比拟的。既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演, 又有大众文化。它汇集各自的兴趣爱好自发组成, 无固定时间、无固定人员, 是一种以休闲为主的文化现象。
2. 节庆性。
社区广场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 在地方政府的重视下, 利用重大的节日如春节、五一、中秋、元宵节、国庆等开展各种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活动, 使广场的文化节庆性更加突出4。社区居民利用假期来到广场上, 观看广场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 如腰鼓队、音乐队、舞蹈队, 使广大社区群众享受文化美食的滋味。
3. 公共性。
社区广场是社区开展活动的集聚地, 也是社区群众展示自己的平台, 公共性突出地表现为向群众免费开放的, 这就决定广场文化必走平民化道路, 成为社区居民休闲、社交与受教育的场所5。社区文化活动要和社区群众的生活接轨, 才能使社区广场活动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 并逐渐向水平更高的方向发展。
4. 时代性。
社区广场文化虽然存在历史悠久, 在新的时代下赋予了新的内容, 它是对低俗文化的一种否定和抵制, 对和谐、高尚、文明的追求, 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社区广场文化的蓬勃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也是社区居民文化品位提高的表现, 是顺应时代的发展, 更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新风尚。
5. 自娱性。
社区广场文化并不仅仅是文化部门或政府组织的, 它是社区自发参加的, 它的自娱性非常明显, 有练太极拳的, 有跳中老年秧歌的、有跳健身舞的, 融吹拉弹唱多种形式于一炉, 集歌舞剧各类节目为一体, 许多人即是演员, 又是观众, 各自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愉悦身心, 自得其乐, 是以休闲、放松、活络经脉、强身健体为目的。
三、社区广场文化的发展前景
在文化建设中, 社区广场文化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因为它把社区建设与文化建设融为一起, 使社区居民不仅享受到政府的公共设施——广场, 更为重要的是享受到文化福利——广场文化, 使广场文化成为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 社区广场成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大舞台。无论在偏远落后的西部地区, 还是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 广场文化已成为蓬勃发展之势, 传播着健康文明的思想内容, 既培育良好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 又让人们受到审美趣味的熏陶, 还可以展示了本地的文化现象6。因此, 社区广场文化具有美好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大投入提高社区广场文化发展水平。
各级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 也在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 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是相互联系的, 又相互制约的。社区广场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已经逐渐被各级政府列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把社区广场建设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开展社区广场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推广先进地区的广场文化活动经验。
在总结本地广场文化活动建设的同时, 不断地学习广场文化活动的先进经验, 并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广场文化活动主题, 与当地人生活习俗、风俗习惯结合起来, 形成“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社区广场文化局面。
3. 发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
在内容上培育群众道路、内容丰富, 更加注重内涵建设, 全面提升群众文化“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质量, 使广场文化活动既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又容易被广大社区居民接受。在形式上更加注重多种类艺术形式的大融合、大互动, 从而促进文艺活动的创新发展。
4. 多渠道筹集社区广场活动经费。
在加大地方财政对广场文化投入的同时, 又要积极地引导企业、个人、民间资本以自愿为原则, 自助投入广场文化活动, 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金参与的多方投入的格局。
参考文献
[1]聂婧.浅析广场文化在现代社区建设的作用[J].神州民俗, 2011 (164) :16-18.
[2]胡锦标.浅谈新农村文化广场建设的必要性[J].大众文艺, 2011 (14) :120-123.
[3]倪震宇.浅议广场文化活动的时代特征[J].群文天地, 2012 (05) :19-22.
[4]莫维玉.浅谈社区广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J].经营管理者, 2013 (18) :347-348.
[5]曹建红.论群众文化之广场文化[J].青春岁月, 2012 (24) :35-37.
充分就业社区是怎样建成的 篇8
以人为本,开展就业“跟踪”全程服务
“要是没有社区,那段时间我们都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毛塘路社区居民刘新平每每说起自己的再就业经历都会显得有些语无伦次。刘新平和妻子王丽原是广西第一机床厂的职工,2005年5月,该厂破产倒闭,666名职工沦为下岗工人。帮助这666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成了毛塘路社区最紧要的工作任务。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毛塘路社区迅速成立了就业帮扶小组,想方设法帮助这些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而家住毛塘路社区的刘新平和妻子王丽便是社区帮扶对象之一。因夫妻俩同时下岗,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也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喜欢京剧的刘新平,以前每天吃完晚饭,总要到社区娱乐室唱上几段京剧,可自从夫妻俩同时下岗后,就再也没有去过。用他的话说“肚子都填不饱了,哪还有心思去唱啊”。刘新平着急,和他一样着急的是社区里的劳保专员,那段时间为了他们的事情,鞋子都快磨破了,嘴巴也快说干了,终于把夫妻俩同时安排进了辖区凯金大酒店,一个当上了保安,一个做了保洁员。夫妻俩同时下岗,又双双同时上岗,这在毛塘路社区的下岗失业人员安置工作中也是首例。这几年,毛塘路社区不断探索和创新,对下岗失业人员采取分类管理、先难后易、大龄优先、残疾特困优先的管理模式,做到了辖区内下岗人员底数清、下岗原因清、家庭状况清、就业愿望清、就业结果清、工作表现清等“六个清”,对下岗职工做到关心走访到位、帮助教育到位、培训指导到位、安置就业到位、跟踪走访到位、协调管理到位等“六到位”。随着社区4050人员台帐、优惠证台帐、社区服务网点台帐、离退休人员台帐、公益性岗位台帐、创办微小企业台帐、劳务输出台帐、培训人员台帐等“八种台帐”和再就业走访记录、零就业走访记录、洽谈会记录、典型记录、工作计划记录、培训记录、日常工作记录、会议记录、送岗位记录、政策宣传记录等“十项记录”的建立,毛塘路社区基本实现对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动态管理,实现结合社区实际进行分类管理的就业再就业模式,实现对就业再就业人员的跟踪管理和全程服务。
双向承诺,保障100%的就业推荐率
“只要你有就业愿望,社区100%能帮你推荐就业。”这是社区对辖区居民的承诺。对拥有7000多社区居民的毛塘路社区来说,敢作出这样的承诺,没有过硬的底气是不行的。毛塘路社区这过硬的底气来源于何处?来源于其推出的社区与用人单位双向承诺的就业安置与管理模式!
2008年底,毛塘路社区在全市91个社区中率先推出社区与用人单位双向承诺的就业安置与管理模式,社区与用人单位制定“双向承诺协议书”。该模式是,用人单位向社区承诺优先录取社区推荐的失业人员,社区向用人单位承诺对推荐人员的思想品质、家庭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确保推荐人员服从管理,积极工作,使用人单位对社区推荐的就业人员放心,达到长期聘用,继续接受社区推荐失业人员的目的。
社区的真诚感动了用人单位。2009年4月桂林福达传动有限公司一次性接收社区下岗失业人员45人,2009年7月桂林正菱第二机床公司一次性接收社区下岗失业人员78人,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桂林国际电线电缆、漓江纸业、福达传动有限公司、正菱第二机床公司等30多家用人单位与毛塘路社区签订了“双向承诺协议书”。截至2010年底,毛塘路社区共推荐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71人次,社区对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做到了100%的就业推荐。
挖掘资源,积极拓展就业渠道
“解决就业问题需要拓展思路,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求发展。”七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柳炜林局长如是说。毛塘路社区在再就业安置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努力改善就业环境,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社区按照“先培训、后上岗、先拿证、后就业”的工作方针,及时调整再就业培训工作的方式方法,将过去以街道为单位统一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培训的模式,改为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组织,分小区包干,分小区管理的模式。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意愿,通过与培训学校签订培训协议,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截至2011年3月,社区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已达600余人次。通过培训,帮助43名“4050”大龄下岗失业人员在“两江四湖”、市容、交警协管员、计生协管员、图书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上岗,帮助6名下岗失业人员争取到了小区门卫保卫工作,帮助31名下岗失业人员在社区内开办理发店、修理部、小卖部、米粉店等社区服务实体。并通过小额担保贷款资金援助诚信润滑剂厂、壹参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及桂大机械加工厂等企业,帮扶12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扶贫帮困,建立“爱心”求助体系
用“屋漏偏逢连夜雨”来形容社区大龄下岗人员温大龙当时的境遇是再确切不过的了。女儿因患骨髓瘤半身瘫痪,为给女儿治病,已花光了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以前,家人还能靠温大龙的一点工资和妻子在社区开缝纫店的微薄收入免强度日,温大龙一下岗,生活的重担就全都压在了妻子的身上,那段日子夫妻俩终日以泪洗面。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他们的实际情况后,马上在社区上下奔走,仅用1个星期便筹集捐助款2万余元,将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到他们身边。2009年10月,毛塘路社区正式成立了由社区书记任组长、委员为成员的帮扶领导小组。采取“一帮一”、“一对一”的帮扶措施,社区党支部、社区团支部及辖区部分企业组织党员和团员在社区开展对孤寡老人、特困户等困难群体的爱心帮扶。“爱心”求助体系建立一年多来,已为社区困难家庭儿童买书包、买学习用具,为特困家庭送生活用品共计6000余元。
搞好建设,打造高效优质服务平台
2010年12月8日,毛塘路社区举行“一网一册一示屏”社区服务揭牌仪式,率先在广西范围内建成数字、信息服务综合平台。创新再就业服务理念和管理方法、更新服务手段,利用数字化管理平台来做好新形势下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是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质量的迫切要求。为适应新形势需要,由政府投入近15万元,在毛塘路社区率先进行“一网一册一示屏”试点。“一网”指的是毛塘路社区便民服务网,它是融组织、卫生、民政、社会保障、计生、综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事务受理网站。“一册”是指针对不会上网的居民,社区把党建、计生、社会保障、综治等10项服务内容印制成册,方便居民对号入座,寻求服务。“一示屏”则是专门设立户外的LED显示屏,主要播放社区公告、政策法规、招聘、技能培训、文化娱乐等信息,方便居民学习、培训和娱乐。自数字、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投入运行以来,社区已成功联系60多家用人单位在社区信息服务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帮助辖区有就业愿望的居民成功就业23人次。
充分就业社区事迹材料 篇9
充分就业社区事迹材料1
一、社区基本情况
南街社区位于小坝城区东南部,南起利民街,北至古峡街,东汉延渠,西至步行街,辖区面积0。5平方公里,企事业单位7个,现有居民住宅78栋,居民小区7个,常住居民20xx户,6340人。截止目前,社区下岗、失业人员430人,现已实现再就业355人。
几年来,南街社区再就业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抓好政策落实,使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较充分的就业,社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率达95%以上,零就业家庭实现了至少一人就业。社区针对辖区破产企业多、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就业困难群体人员技能差等实际情况,我们的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为适应新形势下劳动保障工作的需要,帮助“4050”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南街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从完善就业保障平台入手,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开展职业介绍,强化技能培训,加强就业援助,全力推进社区就业服务,将劳动保障服务工作整体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社区成立了由社区主任但任组长的劳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明确各项工作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将劳动保障工作纳入社区主要工作之中,把落实扶持政策、帮扶弱势群体就业等作为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内容。
二、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积极为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创造条件。
南街社区贫困户多,下岗失业人员多,社区始终把劳动就业工作作为工作中心,建立和完善社区就业服务台帐,实行网络化管理,实施动态管理,进行及时跟踪服务,坚持定期走访,及时更新就业信息,做到辖区内的就业人员底数清、择业意向清、个人技能状况清、家庭就业人员情况清。深入居民家中,调查走访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复转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及零就业家庭,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开展了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爱心链”系列活动,把挖掘社区就业和再就业岗位作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主要渠道,社区通过网络、劳动就业局、工会主动为下岗失业人员寻找就业信息和岗位,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市、区举办的各种招聘会,积极地安置失业人员,组织辖区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参加的职业招聘洽谈会5次,安排公益性岗位16人。
三、积极做好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工作。
社区充分发挥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优势,千方百计调动辖区单位参与“充分就业社区”的创建工作,利用各种活动载体,认真宣传国家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的各项优惠政策,并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xx余份。社区设立了劳动保障和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栏,及时将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张贴出去,并为社区失业人员免费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税费减免、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小额贷款等政策咨询服务,所有服务进一个门,全部可以办结,服务热情周到,确保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按规定享受优惠扶持政策。
四、积极开展多种技能培训、再就业援助,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促进灵活就业。
社区对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就业困难对象实施再就业援助,提供失业人员招聘机会,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工作。对辖区住户家庭进行认真摸底调查,建立健全各类基础台帐,掌握劳动保障工作第一手资料,根据下岗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广泛宣传就业与再就业政策,引导下岗失业人员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就业观念,激发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积极性,社区积极与十字绣老师李秋梅联系,举办丝网花、十字绣培训班,通过培训,有多人有绣十字绣的愿望,社区领导与十字绣老师联合,由十字绣老师出技术,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做产品,社区干部跑销售的一条龙服务,以市就业局、工会、妇联等单位为依托,为下岗失业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机会。零就业家庭残疾人蒋爱华参加了“十字绣、丝网花”手工艺品编制培训后,转变就业观念、自谋职业、收入不断提高,生活得到了改善。鼓励和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协助下岗失业人员选择创业项目,帮助落实经营场所,协助申请小额贷款和申请享受减免税费优惠政策,营造良好创业、就业氛围,使国家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到实处。几年来,南街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5人,还为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廉租住房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符合享受社会养老保险补贴“4050”人员申报补贴的有86人,人均返还20xx元。共计175870元。开具就业失业登记证105份,办理下岗人员培训7期共106人次。20xx年培育小企业调查登记2家,共有14人就业。用工单位信息采集表为8家。
五、扶贫帮困积极做好困难群众再就业工作
为了更好的做好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构建祥和、稳定、和谐的新型社区,南街社区本着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认真做好再就业工作,利用和发挥社区的残联、妇联、老年人协会的作用,将社区的劳动保障工作渗透到其他各项工作中去,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帮扶计划,一般对象经常帮,残疾、困难对象重点帮,开展多帮一、一帮一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社区居民赵华,离异后靠摆鞋滩抚养两个上学的女儿,收入极不稳定,社区为其办理低保,为其考上大学的女儿捐款,还积极协调,为其找了一份保洁的工作,使其有了一份固定的收入,本人对此非常感激,有空就到社区,积极参加社区的各种活动。社区充分整合辖区资源,通过辖区单位协助,社区推荐介绍,使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充分就业,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的劳动保障工作体系。
几年来,我们精心细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克服不足,开拓进取,多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把劳动就业工作做到实处,努力打造群众信任、政府放心、社会满意的“就业和劳动保障示范社区”,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努力为下岗失业人员创造更多再就业机会。
充分就业社区事迹材料2
一、基本情况
东大街社区常住人口5500多户,15721人,占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辖区绝大多数居民是西南铝加工厂职工及家属。社区属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转非、老龄人口比例较大,社区现有下岗人员68人,失业人员509人,退休人员2500。
近年来,社区“两委”在西彭镇社保所的指导下,在西南铝再就业服务中心的支持下,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以“零就业家庭”、“低保户家庭”、失业人员和“4050”等就业困难对象为重点,以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为手段,千方百计地解决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辖区居民的好评。 20xx年被区委、区府评为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结合地区和社区实际,积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一)摸清情况,全面掌握社区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的准确信息。东大街社区现已配备了专职劳动保障协理员,建立了社区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工作流程图、服务指南、服务平台简介、政策宣传栏和“充分就业服务”网络图。建立了劳动力资多人。这些因素给社区的稳定发展和管理都带来较大的困难。
源情况台账、下岗失业人员台账、就业困难群体(包括“零就业家庭”、“低保户家庭”、“4050”人员)等10个台账。依据《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求职登记信息库》,对辖区每个下岗失业人员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登记,准确掌握了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
(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培训,积极为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创造条件。
20xx年,社区通过对辖区下岗失业人员的调查了解,按照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的文化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个人志愿,联系西彭镇社保所和西南铝再就业服务中心,分期开设了微机专业、保安专业、型材安装专业、管电焊钳工专业和家政等专业培训,为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的有效推荐输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20xx年参加过就业培训的247人中,有247人被相关用人单位录用。
(三)拓宽渠道,实施就业援助。根据东大街社区的实际情况,我们重点抓了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1、以人为本,开展“跟踪”全程服务。东大街社区不断探索、创新,对下岗失业人员采取分类管理、先难后易、大龄优先,残疾、特困优先的管理模式,做到了辖区内失业人员失业时间清、失业原因清、家庭状况清、就业愿望清等“10个清”,实现了对辖区下岗失业人员的动态管理,实现了结合社区实际进行分类管理的就业再就业模式,实现了对就业再就业人员的跟踪管理和全程服务。
2、缔结“对子”,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我们率先推出了社区与社会用人单位双向承诺的就业安置与管理模式,并制定了“双向承诺协议书”,用人单位向社区承诺优先录取社区推荐的失业人员,社区向用人单位承诺对推荐人员的思想品质、家庭情况进行跟踪服务,确保推荐人员服从管理,积极工作,使用人单位对社区推荐的就业人员放心,达到长期聘用,继续接受社区推荐的失业人员的目的。社区还与西南铝再就业服务中心结对,由他们找岗位,我们输送人员的做法安置社区下岗待业人员。我们还主动联系新源金属材料加工厂、西彭创立园旭东铝业公司、恒压公司、天威公司、天箭电池厂、邦恩机械厂、富荣屋管公司等单位,广开门路,积极推荐安置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社区的真诚感动了用人单位。如西彭新世纪百货一次性招聘了社区推荐的25名失业人员,新源金属厂一次性招收了社区推荐的10名大龄人员,友才汽修厂先后录用了社区推荐的8名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天箭电池厂先后录用了社区推荐的12名待业人员,富荣屋管公司一次性录用了社区推荐的15名“4050”人员。据统计,20xx年东大街社区共推荐安置就业171人次。目前,东大街社区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实际占了25。3%。社区对有劳动能力、有劳动愿望的事业人员做到了100%的就业推荐率。
3、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开发社区就业项目。在实施充分就业过程中,社区重点抓了培育和发展新的就业增长点,主动积极搜索社区内外富余岗位的信息,拓宽就业空间,广开就业门路,积极推荐社区失业、下岗待业人员就业再就业,鼓励辖区下岗失业人员通过临时性,灵活性,弹性工作来实现就业。
社区设立了公益性服务项目,成立了社区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服务站。社区设立法律咨询、社区医疗服务站、护院、保洁、协警、夜巡等就业岗位。社区共推荐家政服务人员50余人次。温家祥、刘杰等10人通过保安培训,10人均持证上岗。曹远强、杨克伟等6人分别被西彭派出所、铝城分局交警队录用。
三年来,东大街社区共推荐安置了下岗失业人员和待业青年、农民工等490余人。
4、加大低保政策宣传力度,充分落实优惠政策。社区通过宣传栏、召开会议、组织学习、张贴通知以及开展咨询等方式,让社区广大居民群众及时了解低保工作的各项政策,把低保优惠政策做到家喻户晓。目前社区为21个“4050”人员办理了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办理低保就业补贴4户,办理零就业家庭一次性就业再就业补贴7人,07年办理小额贷款1人,为旭东铝业公司办理贷款40万。
5、扶贫帮困,建立“爱心”求助体系。社区成立了由书记兼任组长,委员为成员的帮扶领导小组,采取了“一帮一”、“一对一”的帮扶措施,社区党支部组织党员群众献爱心捐款20xx多元,社区团支部和新世纪百货西彭分店团支部联合组织团员,在本社区开展对孤寡老人、特困户进行定时定点的“一对一”的帮扶。给社区困难家庭儿童买书包、买学习用具,为特困家庭送生活用品,为孤寡老人打少卫生,送医送药,做到困有人助,弱有人帮。
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社区常住人口中“两有”人员509人,已就业490人,就业率约96。3%;
(2)下岗失业人员享受职业介绍服务,职业介绍服务率达100%;
(3)创建前“零就业家庭”7户,创建后消除7户,就业率100%;
(4)低保户当中有劳动能力的有106户,已就业85户,就业率80%;
(5)登记失业的有191人,在3个工作日开展职业指导的有191人,职业指导率100%;
(6)登记失业的“两有”人员有247人,1年内就业的有247人;
(7)市、区两级政府制订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100%得到了贯彻落实。
四、解放思想,明确目标,脚踏实地做好充分就业社区工作:
1、认真学习了书记在十七大上所做的工作报告和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方面的相关文件,认清充分就业与缩小贫富差距之间的关系,认清充分就业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认清充分就业与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之间的关系。
2、下岗失业人员是社区的弱势人群,关心扶助弱势人群,认真做好充分就业工作是扶助弱势人群的最好办法。贫富差距小,人际关系好,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是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大街社区两委务必高度重视,尽职尽责做好充分就业工作。
3、主动走出去,向充分就业先进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4、加大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力度,加强劳动光荣、就业光荣、自食其力光荣的宣传教育,使所有劳动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都树立起劳动脱贫、劳动致富的强烈愿望,转变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
5、把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的详细资料分类统计清楚,把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希望和要求牢记于心,把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的情况熟悉于心。结合社区实际,结合地区实际,帮助社区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社区主动创造就业岗位安置就业,继续加大与用人单位的联系,积极引进就业岗位安置社区下岗人员,使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充分就业,促进稳定发展,促进社区文明和谐。
充分就业社区事迹材料3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心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需要。八宝庄社区在街道办事处正确领导下,在社保所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社区为依托,以建立和完善社区就业服务体系为手段,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目标,完善机构、夯实基础、创新服务,推动职业指导、岗位开发、政策扶持等工作全面向社区延伸,基础建设初具规模,日常管理逐步规范,创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八里庄街道八宝庄社区占地面积0。34平方公里,户籍2418户,常住人口7308人、包括流动人口2572人。社区失业人员总数76人,就业困难人员22人,“4050”人员20人,低保户人员4人。其中大部分居民是1991年迁入的回迁居民和西直门拆迁人员,学历低、就业技能少、素质相对较差是造成社区居民中失业人员多的重要原因。为进一步做好社区就业工作,根据海淀区劳动保障局和八里庄街道办事处关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实施意见,社区服务站和社区就业服务站,在街道社保所的具体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创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领导重视是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组织保证。社区服务站站长、居委会主任高度重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贯彻落实新一轮就业政策,关心人民群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以社区再就业服务站平台为依托,以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为骨干,成立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机构,具体组织实施本社区创建工作。
二、完善工作机构,夯实工作基础
完善社区劳动保障平台是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前提。为充分发挥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我社区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一是机构建设。二是队伍建设。三是制度建设。社区普遍制定了工作职责、服务指南,建立健全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登记管理,就业服务机制,承诺服务制、跟踪走访制以及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岗位开发等项工作制度,使社区就业服务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
我们本着“知民所想、为民所需”的原则,夯实就业服务基础,一方面积极推进就业服务向社区延伸;另一方面规范台帐,做实基础工作为社区内失业人员建立档案,深入走访居民家庭,入户了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其建立辖区失业人员信息平台。根据每名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及特长,建立失业人员动态管理档案,提供安置就业跟踪服务;对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进行维权服务。按照“格式统一、内容完备、门类齐全”的原则,统一建立《失业人员走访台帐》、《就业特困人员台帐》、《长期失业人员就业台帐》、《4050人员台帐》、《失业人员转出转入台帐》五类台帐。将台帐资料全部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对失业人员信息平台的搭建和动态管理,我们及时准确地掌握了失业人员情况,为失业人员实现充分就业提供了数据基础。在社区服务站内专设劳动就业宣传角,摆放劳动就业相关的政策、宣传材料等,方便失业人员及时了解国家政策,积极就业。
三、立足社区优势,开发就业岗位
开发就业岗位是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关键。一是积极开发就业岗位。20xx年全球金融危机,就业岗位紧缺的情况下,社区居委会、服务站结合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和满足居民需求,积极开发了物业、家政服务等便民利民服务岗位及保洁、车辆看管等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不仅安置了失业人员,还方便了群众生活,提高了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二是积极进行岗位信息采集。发挥社区的服务和协调作用,主动与驻区周边单位建立协作关系,建立空岗信息库,签订长期用工协议,使驻区单位在用人时优先招用本社区失业人员。社区与便民超市、小区物业签订常年用工协议。
四、落实扶持政策,引导失业人员就业
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是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重要手段,而社区是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的服务终端,也是失业人员申请享受政策的起点。为充分发挥政策效应推动就业,首先是积极宣传新一轮就业政策。为了使广大社区居民更好的了解劳动保障政策,在街道社保所的带领下,通过在社区挂横幅、宣传栏、发放宣传材料等宣传活动对就业政策进行及时宣传,并将最新的就业信息通过入户走访和电话通知的形式告知给每一位失业人员,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参加社保所举办的各种活动、招聘会等,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通过上街咨询、走进居民家中等方式,宣传有关就业与再就业政策,鼓励和引导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逐项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通过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和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帮助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失业人员解决创业起步阶段的资金困难。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稳定性,也促进了隐性就业的显性化。
五、细致入微,帮扶就业困难人员
社区作为接近居民的最基层组织,失业人员属于社区弱势群体,面对他们的生活艰辛,我们感到就业工作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家庭幸福的一件大事,所以零距离的服务,用爱心、热情、温暖去体贴失业人员的心,把党的关怀、政府的温暖送到家,把岗位信息送到家。及时了解他们的心态,比如有些失业人员抱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在自身素质、技术差的情况下,要求工作岗位有不错的薪水、上三险、有双休等条件,和他们进行多方面的沟通,改善他们的心态,走出吃低保的保护伞,积极走上社会参加工作,过上稳定的生活。失业人员张宝华是聋哑残疾人,身体患有多种疾病,爱人是外地户口聋哑残疾人,两人的生活仅靠低保维持。当得知对他有利的政策时,就立即联系他本人积极为他介绍,全程帮他代理代办,12月初刚刚下完鹅毛大雪,劳动就业协管员邵景华两次带领他前往东四环酒仙桥办理免费为残疾人低保户上三险,路况恶劣,一路上只能用笔和纸写字交谈,邵景华同志不辞辛苦,用真诚和细致的服务让他体验到了党的关怀和政府的温暖。
通过扎实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我社区创建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创建活动改善了社区的就业状况,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20xx年社区为失业人员介绍工作60余人次。登记失业人员46名,已经实现就业42人;就业困难对象22人,已经实现就业18人。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达90%以上,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达80%以上。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我们存在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创建工作力度,探索建立更完善的工作机制,使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成为推动就业工作有效载体,积极创造各种条件,探索新办法,寻找新出路,争取有就业意愿的社区居民全部实现就业,力求为社区建设及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充分就业社区事迹材料4
石桥铺街道柳背桥社区,坚持以就业服务站平台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和网络用工信息,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扶持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入本地的农村劳动力及时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使社区就业工作实现制度化、社会化、规范化。为社区和谐,为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现就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区基本概况
石桥铺街道柳背桥社区座落在兰花村13号附1号,东至百合社区;南与巴国城相望;西至柏林社区;北与石新路社区交界。辖区面积0。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主要以原钟表厂和现在的中建厂家属区为主,下设11个居民小组。目前社区户籍人口5625人、流动人口3052人,总劳动力3982人,其中城镇劳动力2793人;农村劳动力1189人;4050人员109人。居民已就业1347人;非经济人口1418人;未就业25人;无劳动能力27人。就业率达98。97%已完成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指标,实现了社区充分就业。
二、促进社区充分就业的主要措施
在石桥铺街道社会劳动保障所的指导下,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以“安置一人,稳定一家;安置一户,稳定一方,”的指导思想和“急民所急,想民所想”,积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目前取得明显效果。我们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提供组织保证。
柳背桥社区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纳入全年社区工作总体计划,20xx年3月成立了柳背桥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站。站长由居委会主任担任,配有保障员和招聘的专职工作人员,添置新电脑3台、传真机、复印机等硬件设施。建立健全了工作职责、流程、制度等,使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得到了有力保障。20xx年5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担任组长,就业站、社区干部、居民组长、部分单位代表为成员。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促进了充分再就业工作的落实。社区党委坚持把再就业工作与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作为服务居民、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工作来抓。
(二)深入走访、建立台帐、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夯实基础。
为了全面掌握社区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社区创建领导小组与6月17日召集党小组长、居民组长、居民骨干代表、全体社区工作者等35人,在社区小会议室举行创建工作启动培训会,共同学习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相关文件,重点宣读了社区创建充分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和计划,明确了具体职责,分工和完成的时间段。对如何上门登记?采取哪些有效方法?谈了一些实际技巧,骨干们心中都有了底。我们坚持每月深入居民区、楼院走访了解社区内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状况;走访了解就业困难对象的下岗失业时间、年龄、家庭生活来源、个人特长、家庭成员情况、居住场所、就业愿望等方面的详细情况。调查走访的基础上逐一建立再就业援助登记、失业人员台帐等基础资料,使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状况、择业意向、就业能力、就业意愿,做到了“四清”,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建立健全了各类台帐、表册,并将收集的资料录入微机,实行了动态管理,从而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夯实了基础。
(三)大力宣传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失业人员就业。
1、坚持就业宣传与创建活动并进。社区共制作宣传横幅12幅;
新增固定宣传栏板块10张;宣传橱窗4个;开展大型就业活动四次,其中三次为社区自己举办。特别是利用6月23日社区服务日,在石新路鑫泰铭居前开展就业促进活动和11月11日在社区市民学校组织的就业指导及现场招工活动,共成功推荐就业人数21个,包括对农民工的就业指导等。
2、开展就业优惠政策专题宣讲会。按照北部新区安排,我们与9月2日下午2:00在社区市民学校组织了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单位代表及有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代表,共计76人参加的就业优惠政策宣讲会,对下岗职工就业、自主创业、4050人员就业等享受优惠政策、以及就业咨询等解答,受到代表欢迎。社区就业站还推荐11名失业人员参加街道社保所组织的岗位技能培训,为失业人员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同时社区利用国庆文艺演出、工会、老协组织在10月份的活动,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宣传,推进了整个创建工作更深入进行。
3、大力挖掘岗位信息,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为充分寻找社区用工资源,9月9日社区居委会与辖区强斯公司、好汉体育用品厂、力伦达公司等10个单位签订了用工信息协议。结合街道社保平台和辖区及友邻社区收集的空岗信息158条,就业岗位数200余个,先后在社区用工信息栏进行了公示。11月22截止共登记求职人员83人(实际失业人员38人),职业指导87人/次。特别通过社区网上“博客”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满足了不同失业者的需求,促进了居民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全面发展。
(四)完善措施、组织帮扶、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1、积极开展对困难就业对象的援助。社区就业困难人员的主要原因,一是年龄偏大;二是文化偏低;三是劳教释放人员单位不敢要。我们把这些失业人员例为“一对一”帮扶范围,在正确引导他们参加社区和街道组织的现场招聘会外,积极通过多方关系为其帮助就业和自主创业。例如:兰花村15—5—3号,义建华;男;现年40岁,原钟表公司下岗职工,企业破产后,四处打工,由于用工单位短期用人,经常失业。经过11月11日社区就业指导会后,他在辖区泰和锦苑物管找到了保安工作。
例二、侯鲜;49岁;男,住兰花村12号2—2号,系钟表公司破产企业职工,XX年买断工龄,从事货运。因效益不好,回家照顾病危母亲(近月母亲已去逝),自己到社区登记求职。社区按照其要求多方推荐无果,后通过社区党员徐远国介绍到华宇当车管员,因自己父亲病重放弃工作,最近社区又介绍他到附近的协信彩云湖当保安,长期值夜班,月薪900元,他本人非常满意这项工作。
例三、赖德明,男;52岁,妻王来兄35岁,住兰花村200号系零就业家庭。因以前做生意失败现待业在家,急需工作养家糊口。经社区几次推荐不是年龄大就是文化低,单位很难接纳,就业工作站特邀其参加就业优惠政策宣讲会听课,使他顿然醒悟,决心自主创业。在我们的鼓励和指导下,他准备办一个摩托车维修站,现正在筹备中。妻王来兄在我们的积极帮助下9月份在石桥铺一家快餐厅上了班。
2、就业指导与现场招工相结合,实现再就业。
柳背桥社区为推进创建工作深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困难对象就业,11月11日上午在社区举办了“就业指导专题讲座暨推荐就业会”,吸引到38名求职者光临。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主讲了这次就业指导。
1、阐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目的和意义。
2、学习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
3、如何以良好的心态去应聘工作。从就业的“三要素”谈到“先易后难,量力而行”,直到树立自谋职业思路,用自己所长去做力所能及之事。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交流赢得阵阵掌声,使到会求职者感慨万分。会后高新区保安公司、泰和锦苑物管、好汉文体用品厂等5家用工单位也到场招工,整个活动达成意向性协议9人,圆满完成既定任务。有力的推进了社区就业工作。
3、开发社区就业服务项目,解决就业岗位。在加强宣传就业的同时,社区在福源来路口与街道共同开办了水果副食品就业便民摊点,解决了租住辖区农民工和少量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使28人有了岗位。社区居委会还利用流动人口协会成立了6人的家政服务队,开展对居民的上门服务。社区根据不同求职者的需求分别给予职业指导和援助、岗位信息援助、技能培训援助等,引导他们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激发求职动力,实现再就业。
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最大的亮点是:通过社区网上“博客”向辖区失业人员宣传就业优惠政策和发布各种收集到的就业信息,以供有就业愿望的居民参考。对就业困难对象开展“一帮一”长效帮扶机制,积极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工作以各种活动形式宣传、促进再就业工作。如:国庆、工会、老协活动等。
今年通过努力11月22日截止共成功推荐就业36人,其中包括就业困难对象2人;4050人员12人;农民工10人。对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失业证45人;办理再就业补贴7人。目前社区无零就业家庭,各项创建工作初见成效。
三、今后工作思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源”不断开拓新思路是我们为辖区居民实现充分就业的重大责任。
1、加强队伍建设。我站工作人员将继续努力加强自身培训,提高素质,认真学习劳动保障的各项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把此项工作做得更加完善,保证充分就业社区的长期稳定性。
2、全方位收集岗位。为了社区居民生活更加稳定富裕,我站将继续为居民寻找更好的工作岗位,加强与街道就业保障所、周边社区、辖区单位紧密联系,同时尽量寻求沿海发达城市的就业岗位,提供更多层次的岗位供居民选择。
3、提高培训档次。依托街道社保所和周边职校对社区居民进行长期培训,尤其是计算机、营销、管理等,让居民向高级人才转变。
4、把就业工作与其他工作结合起来。如: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社保、医保、用工纠纷等工作,解决好就业人员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工作。重点放在就业困难人员和新成长劳动力就业上,特别要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家庭和睦,做到边工作、边学习、边提高。
由于充分就业工程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动态工程,我们开展的时间有限,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克服不足,开拓进取,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充分就业社区事迹材料5
社区位于——市最西面,是繁华的商业地带,辖区内有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有住房2892户,总人口7327人。几年来,宏伟社区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不断夯实工作基础,抓好政策落实,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工作,努力开发就业岗位。——市宏伟社区有效地发挥了就业桥梁作用,使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较充分地就业,社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率达95%以上,长期失业现象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全部消灭。
一、狠抓“基础性”工作,解决了促进就业工作的前提性问题
1、开展就业与失业实名制登记工作。做到三清:一是下岗失业人员底数清。通过入户调查,全社区登记就业人员2670人,失业人员75人,有就业愿望的人员基本上都实现了充分就业;二是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状况清。在就业与失业实名制调查中,宏伟社区将各类人员的技能状况分类登记,突出就业能力情况,为进一步指导实现就业提供了一手材料;三是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愿望清。每登记一户,都弄清他们就业愿望和求职意向。
做到三清为有针对地开展职业介绍,做好基础性工作,解决了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需求方向性问题,从而为进一步开发适合辖区特点的就业岗位提出了决策依据。
2、建立了通信联络机制,为及时开展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用工洽谈提供了联系保障。
一是将辖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的通讯号码编制成册,自制了求职用工通讯录。
二是实行了定期信息发布制度。每月的第二个周四为用工信息发布日,把一个月以来筛选的实用就业信息统一发布给下岗失业人员,并帮助他们进行洽谈对接。
三是建立了用工信息库。通过三条渠道搜集用工信息,即:通过就业信息网络搜集信息;通过实行的全市空岗报告制度搜集信息;通过与外埠劳动力市场建立联系搜集信息;现在,宏伟社区的就业信息库中,有可选实用就业岗位上千个。
3、实施动态管理,进行及时的跟踪服务。
在开展好就业与失业实名制调查工作基础上,建立了各种信息台帐,实行微机化管理;坚持定期走访,及时更新就业信息,做到下岗失业人员遇到困难时,就马上服务到位,指导到位,对接介绍到位,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完善了各项就业服务制度,社区工作人员真正成为下岗失业人员的贴心人。
二、努力开发就业岗位,解决有人无业就的问题
就业岗位在哪里,宏伟社区根据本社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努力的探索与实践。
一是对辖区的就业岗位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搜集到了一批有岗缺人的信息,及时提供给有相应就业愿望的人员,使74人实现了就业;指导增加了一些有潜力的行当开发了一批,使47人实现了学习性创业就业;帮助一些有一定资金能力的人通过兑铺兑店创业就业一批,有26人当上了小老板。
二是结合辖区实际,呈报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40个,主要是保洁保绿11人,社区管理12人,市场管理6人,治安巡逻11人;
三是在为新办企业服务过程中,为企业介绍下岗失业人员90人实现了再就业。
三、引导转变就业观念,解决有业无人就的问题。
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偏重于条件好、工资高的倾向性问题,开展了三项工作:一是组织艰苦创业典型报告会三次,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向艰苦工种要岗位,介绍苦脏累工种就业46人;二是指导一些没有文化、没有资金人员干起一些社区脏差工种,如修下水、淘粪井等;三是协商企业改进劳动条件,提高劳动保护水平,使一批人在家具加工业中实现了稳定就业。
四、积极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促进灵活就业,解决好促进就业的政策效能问题
为了进一步落实省、市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宏伟社区坚持“鼓励创业、扩大就业”的原则,一是为本辖区前来求职的失业人员免费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税费减免政策咨询860多人次。把宣传资源料送到下岗失业人员的手中,并对政策进行讲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为社区内的下岗职工免费办理《再就业优惠证》230多本,对那些困难的重点援助对象,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三是落实优惠政策,社区工作人员定期与工商、税务、银行等有关部门取得联系,了解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享受扶持政策的情况,协调和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税费减免中存在的问题。有35名下岗职工享受到了税费减免,有15名下岗职工通过小额担保贷款实现了再就业。
五、强化创业技术培训,提高再就业能力,解决就业能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