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社区护理干预

2024-05-13

糖尿病的社区护理干预(精选12篇)

糖尿病的社区护理干预 篇1

我国人口已进入老龄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日渐增加, 已成为最具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进行社区护理干预, 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积极配合治疗, 使疾病得到控制, 减少并发症, 提高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干预对象

社区内已确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56例, 男26例, 女30例, 年龄60~81岁。

1.2 干预方法

1.2.1 社区调查

建立健康档案, 按照住址、年龄、文化程度分类, 根据病情定时复检。

1.2.2 健康宣教

(1) 开展专题健康知识讲座, 使患者深入了解糖尿病只能控制, 不能根治, 需要终身治疗。 (2) 举行病友会, 患者之间进行座谈, 交流好的经验, 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形成一个社区团体,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因人施教, 根据患者的病情、文化基础, 从预防并发症入手, 进行有的放矢的护理干预。a.血糖监测:向患者讲解监测血糖的重要性, 定时监测血糖。测定血糖的时间可选择在空腹, 早、中、晚三餐后2h及晚睡前[1]。目前, 各种简便、快速血糖仪普遍应用于社区站和家庭, 向病人及家属传授操作技术, 达到正确使用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可准确反应血糖控制情况, 应每3个月检测一次。b.血管状况监测:糖尿病患者因高血糖, 引起血管退行性改变, 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易导致心、脑、肾、视网膜等靶器官损害。应定时进行血压、体质量、血脂、及血管检查, 对备有血压计的家庭, 教会患者和家属正确操作, 告知每半年校验血压计一次, 以保障测得血压值的准确性。如合并血管病变, 应坚持每周测血压, 每半年检测血脂及血管情况。c.正确服药: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减退和分辨力差, 对多种药物易混淆, 导致漏服、误服、多服。应指导病人按医嘱服药, 具体的用药时间、剂量可与每日的重要生活时间相关联, 有效避免遗忘, 并做好家属的宣教, 督促按时、按量服药。切忌滥用偏方、擅自停药、换药。d.合理的营养与饮食: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 限制食物摄入总量每日不超过6两, 早、中、晚餐摄入热量按1/5、2/5、2/5分配, 按时规律进餐[2], 以减轻胰岛负担, 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主张多食粗粮、杂粮、蔬菜、海藻、菌类等食品, 这类食品能促进胃肠蠕动, 减少消化吸收。蔬菜应选择含糖量较少的, 如:白菜、油菜、萝卜、黄瓜、苦瓜、芹菜等。烹饪时宜选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含糖量高的水果应少食。禁用动物内脏, 多食动物优质蛋白和植物蛋白。限制钠盐摄入[3]。e.心理健康指导:保持豁达、开朗的心态, 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鼓励他们多参加适宜的社区活动,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 适当锻炼, 采取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方式, 每周至少锻炼5~6次, 每次30min[4], 可减轻胰岛负担, 促进血糖的利用。

2 结果

对5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行为方式情况进行比较, 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注:*P<0.01

3 讨论

3.1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 自我管理在控制病程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患者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 达到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健康教育目的。

3.2 病情监测包括血糖、血压、体质量、血脂监测和定期的血管检查, 其中血糖、血压、体质量的监测均可由患者或家属在家庭中进行常态监测。患者掌握了计量工具 (血糖仪、血压计、体质量计) 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数据的记录方法, 减轻了患者往返医院的生活负担的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对自身病情监测管理的能力, 监测数据的规范记录为医师对病情的判断提供了依据。定期到医院检查血脂、血管情况和校准计量工具, 在社区护士的按时督促下, 患者能够做到按期完成。

3.3 按时按量服药是糖尿病病程控制的重要治疗方法, 尤其是在饮食和运动疗法不见效的情况下。老年人记忆力减退, 定期的护理干预和家属的督促是老年人养成规律服药的生活习惯的关键所在。

3.4 饮食控制和规律运动是糖尿病非药物疗法具备治疗意义的干预方法。通过全面的普及合理膳食、适当运动知识和制定个体化得饮食控制计划、运动计划, 社区护士、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 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4 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有效的干预, 使病人和家属掌握了基本护理知识, 提高了家庭护理水平, 患者建立了良好的自我照顾行为, 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得到了改善, 全面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水平。

摘要:目的 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方法 建立患者健康档案, 从心理、饮食、运动及服药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基本掌握, 以家庭为单位, 能够自理生活。结论 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的病程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黄人健, 吕一平, 贾明艳.社区护士培训教程[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9:180.

[2]傅祖植, 王佑民.2型糖尿病的综合治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0, 16 (6) :389

[3]梁雪爱, 白会能, 李格宁, 等.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12, 18 (3) :129-130.

[4]侯玉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社区护理干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 25 (3) :184

糖尿病的社区护理干预 篇2

糖尿病是因为体内胰岛素含量过低,导致血糖过高而引起尿糖,从而导致了代谢异常,以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为主要临床表现[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需要长时间的治疗,所以患者具备良好的遵医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据笔者调查,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并不高。

为了证实社区护理干预的有效性,笔者对出院的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3月-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糖尿病患者中的120例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试验组女22例,男38例,年龄43~65岁,平均(53.4±0.8)岁。

对照组女35例,男25例,年龄45~68岁,平均(55.9±0.6)岁。

两组患者经过全面细致的身体检查后均未发现其他重大系统疾病,同时两组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已出院的糖尿病患者同时进行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进行以下方式的社区护理:首先,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终身性疾病,一般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所以笔者对已出院的患者进行定期的家访,护理人员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年龄、病情有的放矢,耐心细致地开展精神心理教育,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对待疾病,鼓励患者坚持治疗,还要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给患者及他们的家属传授糖尿病预防的知识,让家属能够更好地监督患者的遵医行为,也可以给患者介绍临近的糖尿病患者,让他们建立联系,多参加一些糖尿病的友谊会,这样可以使他们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其次,每个月给患者安排一次讲课,主要讲解有关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教会患者定量按时进餐、按时用药和定时监测血糖的规律,教会患者循序渐进、定时定量、适可而止的运动方法,空腹和餐后都不能进行运动。

也可以组织患者进行小组讨论,以提问的方式增加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最后与患者经常保持电话联系,定期询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对药物的反应,经常提醒患者按时用药、合理饮食、坚持运动,同时患者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及时联系相关人员,这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有很大帮助。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护理20周后,记录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复住院率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遵医行为比较

两组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复住院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3.33%(26/60)和复住院率31.67%(19/60)明显高于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0%(6/60)和复住院率8.33%(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几年以来,糖尿病的患病率成直线上升趋势,已成为公认的三大疾病之一,且该病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所以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

据调查可知,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即有目地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3-5];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与患者经常联系,了解患者的情况;给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6-7]。

这些措施对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对糖尿病的认识有良好效果,使患者更好地控制饮食、规律饮食,促使体重变化范围减小,很大程度上减轻糖尿病给患者生活带来的不利。

通过本研究笔者发现,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普通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通过普通护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43.33%)和复住院率(31.67%)明显高于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10.00%)和复住院率(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以上论述,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以明显地增加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住院率。

参考文献

[1]银芳.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19(6):31-33.

[2]叶小梅.社区糖尿病病人的护理[J].家庭护士,,6(26):2440.

[3]陈小慧.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及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7(22):123-124.

[4]侯岩芳,刁振明.应用ADL量表实施分级护理对基础护理及分级服务满意度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0-62.

[5]徐君.糖尿病患者持续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J].职业与健康,2008,24(22):2438-2439.

[6]丁雅琼.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101.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 篇3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献编号:1671-4954(2010)09-677-02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联合作用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社区人口老龄化,它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并发症可波及全身各系统,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社区护理工作应不断总结探讨的话题,现对社区老年糖尿病的护理干预作以下概述。

1社区老年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的教育层面不仅停留在社区老年患者,更应深入到家庭成员中,因为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常需家人的关心,所以家庭成员的知识宣教应更为迫切。

1.1基础知识的教育

(1)用老年人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相关的疾病知识,包括症状、体征、诱因等。

(2)饮食控制以及食物合理搭配的重要性

(3)适当运动和维持正常体重的积极作用

(4)家庭护理:指导家庭成员关心鼓励病人,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以利治疗和稳定病情

1.2专业知识的教育

(1)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降糖药,按时按剂量和药物种类服用,不随意增减剂量和改换药物,注意用药后反应,有特殊不良反应者应及时就医

(2)胰岛素治疗护理措施:指导病人根据胰岛素作用时间的长短,严格遵守注射时间保证药物治疗效果,短效胰岛素在餐前15~30分钟注射,教会病人正确的注射方法,注射时严格无菌操作,随时更换注射部位,防止注射部位感染。胰岛素的储存是摄氏2~-8度(冰箱保存),开封后注明日期,保存三个月,保证注射剂量的准确性。

(3)低血糖的防治:应按时进餐,不要过度饥饿,避免运动过量,不要盲目限制饮水。平时应随身携带几块糖果以备急用。

(4)针对患者不同的合并症,如心血管、肾脏、神经系统及眼睛等器官和组织的患者,进行专题的指导性预防教育。

(5)定期体格检查:尤其是血糖、心电图、眼底、肾功能等检测。

2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的运动指导

2.1

让老年病人了解适当运动的意义所在,不仅增加机体代谢,还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降低血糖,加快脂肪的消耗。

2.2运动的注意事项

(1)运动量和持续时间应循序渐进,运动方式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可打太极拳,慢跑,散步,骑自行车等运动,时间以每天30分钟为宜,

(2)运动前可带些饼干、糖,最好与老伴同行在衣袋里放一张自己有糖尿病的警示告知牌,一旦发生低血糖便于急救。

(3)运动时穿宽松衣服,鞋子跟脚防滑,防止意外发生。

(4)运动要严格掌握指征,在糖尿病伴有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心脏血管病变或病情不稳定时应停止运动。

3社区老年糖尿病人的饮食护理

糖尿病人的饮食原则是控制总热量,保持合理营养,高纤维,清淡饮食,不吸烟,少喝酒。通过饮食治疗和护理,到达降低血糖,控制血糖水平的治疗目的。

(1)首先让病人了解他的血糖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餐前4.4—6.7MMOL/L,餐后5.6~10,OMMOL/L,入学前5.6-10.0MMOL/L。

(2)根据病人的体重合理安排饮食中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蛋白质>15%,脂肪<30%,碳水化合物55%;脂肪lg/kg(标准体重),蛋白质0.8g/kg,糖类[总热量一(蛋白质×4+脂肪量×9)1/4;六餐比例为1/10.1/10.3/10.1/10.3/10.1/10。

(3)糖尿病人需限制钠的摄入,因为钠盐进入人体内可激化淀粉酶的活性,加快淀粉的消化,从而加快小肠吸收葡萄糖,易造成餐后血糖增高。若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心梗,肾功能损害应严格控制钠盐2g/日左右为宜。

(4)鼓励老年糖尿病病人多吃豆类、海带、紫菜,它们在胃肠道遇水后与葡萄糖形成粘胶,可减慢葡萄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还可与胆汁酸结合,降低胆固醇水平。老年人也较易消化吸收。

(5)糖尿病人选择含糖食物,特别是天然水果中的糖特别易吸收,要特别小心;应选含糖低的甘薯、酸奶酪、花生、柚子等。

4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4.1清洁卫生和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接触尖,硬,烫的物体,以减少皮肤受伤和感染的机会。

4.2糖尿病足预防护理

平时应穿柔软透气好的袜子,鞋要宽松软底,不要穿紧身裤袜和窄小的鞋子;不要光脚走路,趾甲不要修剪过短,不要随意修剪鸡眼。注意每晚用温水洗脚,用柔软和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擦干脚部包括脚趾间,脚出汗后应及时更换干燥的鞋袜;及时处理足部伤口。冬天用热水袋或电热器取暖时,不宜直接接触皮肤,应用布包裹,以避免烫伤。

4.3视网膜保护

一年做两次眼科眼底镜检查,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眼底出血,睡眠时头部抬高15~20度可减低眼血管压力。

5总结

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中心管理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2例, 女48例;年龄45岁~73岁, 病程2年~25年。患者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四肢酸痛无力、腰痛、性欲减退、月经失调等临床症状。

1.2 方法

1.2.1 了解和评估

在开始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前, 首先必须对其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详细评估。了解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程度;有无糖尿病家族史、遗传史;有无体重超重和肥胖;有无多吃高脂肪、胆固醇饮食习惯;是否缺乏运动;有无烟酒嗜好;是否对疾病有精神紧张;是否定期检查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是否定期服药, 用药是否合理;有无并发症和其他疾病, 并对其进行一一评估, 做到社区护理有的放矢。

1.2.2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糖尿病综合治疗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通过健康教育可使患者了解糖尿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和技能, 在自我管理技能支撑下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 提高治疗依从性, 血糖控制率。要有针对性地制订家庭健康教育计划, 建立家庭成员对患者的有效支持系统[1]。健康教育一定要贯穿于整个护理的全过程中, 使糖尿病患者做自己健康的主宰者, 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预防和控制。只有患者、护士、家属三方密切合作, 才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根本好转。

1.2.3 饮食护理

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治疗方法, 要少量多餐, 做到定时、定量、有规律、平衡膳食。饮食护理过程中控制患者的体重至关重要, 要维持标准体重, 根据体重摄入与活动强度相一致的食量[2], 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减少热量的摄入;对于瘦弱的患者增加热量的摄入。饮食以少盐清淡为宜, 多食如谷类的麸皮、食用豆类、全麦面包等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B和食用纤维的食物, 这样可以帮助降低血糖和血脂。如果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饥饿的状况, 可用玉米面、豆面、白面按2∶2∶1的比例做成三合面馒头、烙饼、面条, 长期食用, 既有利于降糖、降脂, 又能减少饥饿感。空腹饮酒可引起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低血糖, 且长期饮用对肝脏有损害, 易引起甘油三酯的升高, 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尽可能不饮酒。只有注意饮食才能减少糖尿病症状的加重与复发, 社区护士要让患者充分认识饮食对于糖尿病的重要意义, 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订饮食计划并积极配合, 监督患者合理饮食。

1.2.4 运动干预

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 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和氧化, 使血糖降低, 同时增加脂肪消耗, 使肥胖患者的体重降低, 对糖尿病患者十分有益。糖尿病患者切不可进行激烈运动, 应进行中小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 如慢跑、打太极拳、登楼梯、散步等;还不可空腹运动, 以避免出现低血糖。运动应选择在餐后60 min~90 min, 运动时间应在20 min~30 min为宜[3]。运动中如感到头晕、冷汗、四肢乏力、心悸等应立即停止运动, 最好随身携带甜食, 以备急需。运动应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充分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淡化疾病的压力, 愉悦心情。

1.2.5 药物指导

药物治疗对绝大多数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药物治疗护理主要是让患者了解药物治疗不可能药到病除, 要长期、规律服药;了解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时间等;要遵照医嘱, 不擅自增减停药物。教会患者胰岛素注射技术, 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对药物副作用有正确认识。知晓胰岛素的储藏方法, 并注意保质期。对治疗效果不佳者, 督促其到综合性医院进行治疗方案调整。

1.2.6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非常必要, 其能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患病时间较长, 备受服药和疾病的折磨, 且很多患者治疗效果并不显著, 往往容易对治疗丧失信心, 继而出现如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 社区医护人员要针对每名患者的实际情况, 及时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要多理解、关心患者, 积极与患者交流, 多列举一些主动配合治疗, 并疾病控制良好的病例。让患者自己有信心、有决心战胜病魔, 积极主动参与到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中。

1.2.7 一般护理

糖尿病患者易出现皮肤瘙痒与感染, 且感染后不易康复。要注意保持全身及局部清洁, 尤其是口腔黏膜、皮肤、会阴部的清洁;指导患者勤洗澡、勤更换衣物, 不要穿紧身的衣裤和鞋子, 注意保暖, 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注意饮食卫生, 防止消化道感染;一旦发现皮肤有小的创伤和感染及时治疗处理, 不可忽视。

2 结果

80例糖尿病患者通过护理干预, 除21例患者出现血糖控制不理想外, 其余均控制在正常范围。患者基本能了解病情, 知道自己的服药剂量和次数, 并能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大多数患者解除了负性心理, 能保持正确和乐观的心态。合理的治疗, 正确的指导和护理干预使患者血糖保持稳定, 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干预前后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情况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并非单纯用药可以达到。而社区护理人员可以长期、主动地和患者进行联系, 经常提醒和督促他们科学饮食、运动、正确监测血糖, 使糖尿病患者形成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及时排除患者的焦虑、悲观情绪, 保持良好的乐观精神。通过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指导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 坚持科学、系统的治疗, 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良好的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 有效控制血糖起着重要作用。同时, 广泛的关注和宣传, 既可以促进社会对糖尿病防治的关注, 创造或寻求社区支持性环境, 又能减少患者治疗误区, 降低医疗开支, 对糖尿病的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任琼.116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 2011, 24 (8) :89-90.

[2]吴惠娟.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8 (32) :87-88.

[3]梁春莉.社区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24) :86.

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 篇5

随着全民医保实施和社区卫生的不断完善,社区医疗将成为多发病、常见病和慢性疾病患者就医的主要场所。糖尿病为一慢性、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综合性自主治疗,多数患者通过医院门诊在社区治疗为主,社区治疗具有减少患者因疾病的治疗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降低医疗费用等优势,故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将成为该疾病护理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通过社区护士对患者实施切实可行的社区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社区护理中重视对患者进行血糖水平的维持指导、教会防止低血糖、指导患者及家属实施糖尿病的合理饮食护理、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指导督促运动治疗、实施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指导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使糖尿病患者在社区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连续性的健康教育是坚持治疗的关键,定期的社区访视是保证正确用药的措施,定期复诊是并发症得以早诊断、早治疗的有效方法,以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对促进其正确治疗有重要的作用。

糖尿病是由不同原因引起胰岛素缺乏或周围组织对胰岛素发生抵抗,致使机体血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以慢性高血糖为突出表现的疾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正不断增多,其并发症日趋严重,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只有出现并发症的或因其他原因需要住院治疗外,大部分患者在社区通过门诊长期治疗,缺乏持续专业性的指导,社区的护理尤其重要。护士在社区采取灵活多样的卫生宣传、定期访视、持续性的专业指导方式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的有效控制、提高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防止并发症起重要作用。1糖尿病的社区护理措施

1.1指导患者血糖水平的维持无论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还是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都必须把血糖维持到正常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减缓糖尿病的发展,延迟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控制血糖维持到正常水平非常重要,定期到患者家里探望、询问病情,了解病情进展。1.2教会患者低血糖的防止糖尿病患者应归纳出定量按时进餐、按时用药和定时监测的规律性,不要过于饥饿,也不要过饱,不能盲目地限制食物和水分的摄入,外出时必须随身携带面包、饼干、糖块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1.3指导患者及家属实施糖尿病的合理饮食护理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饮食的控制中家属的支持非常重要,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是在合理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比例为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55%、蛋白质占总热量20%、脂肪占总热量25%,胆固醇摄入限制在300mg以下,因为脂肪摄入多易引起酮症酸中毒,10岁以下儿童蛋白质可以稍多,每日需要的总热量可按劳动强度分为轻、中、重,同时应注意饮食应清淡,低钠盐、高纤维素,做到不吸烟、不喝酒。

1.4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糖尿病病程长,治疗效果不明显,不易坚持用药,并且为终身性疾病的特点,给患者造成了许多心理障碍,如:紧张、焦虑、孤独、抑郁、绝望等,这些心理因素可使病情加重,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因此社区护士应对社区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和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兴趣爱好组织文化娱乐活动,如门球比赛、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鼓励患者短期旅游,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听音乐、练习书法、绘画、养鸟等来增添生活乐趣,以宣泄患者的不良情绪,加强患者积极的情感体验,降低不良情绪的影响,保持积极、稳定、愉悦的心理,有利于糖尿病的康复和控制。1.5指导并督促进行运动治疗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运动疗法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运动疗法的原则是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相对定时、定量、适可而止,教会患者运动量的简易计算方法:运动中脉率次数达到170-年龄、进餐后1h运动、最好不要空腹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运动能增强脂肪细胞中酶的活性,加速脂肪的分解,促进多余脂肪的分解,控制肥胖,使血脂降低。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可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利用使血糖下降。运动疗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属的理解支持显得很重要。

1.6实施有效的药物治疗指导社区患者合理用药,强调患者主动性和自觉性,而不是机械地遵医服药,鼓励患者对自己的行为做记录。对1型糖尿病患者,教会其胰岛素的注射技术,对口服降糖药的患者要严格掌握用药时间与进餐配合,了解药物副作用的表现,出现异常及时去医院诊治。

1.7教会患者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平时应穿柔软透气的袜子,鞋要宽松软底,不要穿紧身的衣裤和鞋子,不要光脚走路,指甲不要修剪过短,不要自行刮鸡眼,每晚用温水洗脚,用柔软和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的擦干脚部。冬天用热水代和电热器取暖是不宜直接接触皮肤,避免烫伤。一旦发现局部出现伤口、水疱、皮裂、疥疮要及时到医院处理。

1.8其他护理措施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定期检查和高危人群的筛查,防患于未然。注重个人卫生和皮肤的护理,避免接触坚、硬、烫的物体,以减少皮肤受伤和感染的机会。2讨论

2.1连续性的健康教育是坚持治疗的关键糖尿病患者在社区治疗时,缺乏专业医护理人员的监督和指导,对疾病的治疗和监测均有较大的随意性,规律治疗过程易受个人生活习惯、对疾病的认知、性格及生活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初次诊断治疗的患者,缺乏对疾病治疗和不良预后的认识,增加治疗的随意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2]。有报道[3]2型糖尿病患者有记忆力降低,早期的认知功能减退的现象,健康教育的效果与患者的记忆和学习能力密切相关。社区护士对其进行连续的疾病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使患者及其家人对疾病治疗的要求、监测的要点、不良药物反应的预防及处理、并发症的防治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通过不断的学习,强化正确的方法,干预其建立健康的行为,促使患者能坚持正确的治疗方法,获取有效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的社区护理干预 篇6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187-01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糖尿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康复时间漫长,须在社区、家庭中进行终身用药和护理。而社区护理干预具备连续、方便、经济特点,无论在服务形式、服务时间、服务质量等方面均具有独特的优势。本社区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对10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2年1月,选择本社区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44-76岁,平均(63.3±2.5)岁。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45-77岁,平均(64.2±2.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其他继发高血糖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社区护理:建立患者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患者一般状况、生活习惯、病情以及用药情况等。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面对面随访,了解患者饮食、运动、用药和病情变化等情况。测量患者的体重、血糖、血脂、血压、腰围、臀围和心肺肾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给予针对性的疏导,告知患者糖 尿病预防、控制和治疗知识,从而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使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采用宣传栏、举办糖尿病有关知识讲座、心理饮食运动咨询辅导、播放录像、同伴介绍自我管理成功经验等健康教育方式。根据患者的理想体重及热量级别,制订个体化饮食处方,注意少量多餐、限盐限油、清淡饮食,粗细粮搭配,多吃新鲜蔬菜,戒烟限酒。按热能相等的原则对营养素含量相似的食物进行替换,丰富食物种类,满足患者口味需要。同时让患者做好饮食记录。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体力、自我感觉安排适宜的运动项目,餐后1h以有氧运动为宜,以散步、慢跑和打太极拳等为主,时间20-30min;运动后休息5-10min,循序渐进,以不疲劳和无其他不适为宜。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以及药物的机理、适应证;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预防和减轻的方法。如需使用胰岛素,教会家属和患者注射的方法、部位、时间以及胰岛素储存方法以及低血糖的处理方法。选用一些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的录像进行播放或进行案例分析,提高患者对并发症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

1.3效果评价:社区护理干预一年后了解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内容包括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药物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知识,血糖监测方法,饮食安排和运 动情况,掌握以上内容65%以上为掌握。并测定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比较社区护理干预 1年后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血压及生化指标情况。

2结果

2.1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实验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血压及生化指标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血压及各项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健康教育是患者获取和掌握较全面知识和技巧的最佳途径。细致扎实的糖尿病教育是成功治疗糖尿病的根本前提。本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这是由于,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糖尿病的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药物疗法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知识,监测血糖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改变其不良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观念,从而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

3.2社区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合理膳食、体育锻炼、按时服药和自我监测的依从,自觉进行自我管理,从而提高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控制率,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本调查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都达到了控制目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4结语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及延续性。正确和有效 的社区护理干预不仅能满足糖尿病患者的需求,对控制疾病发展,减少疾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潘希方,邹剑平,糖尿病的社区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09,9(8):123-124

[2]范建洪,某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实践[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21(10),515-517

糖尿病的社区护理干预 篇7

1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征

作为一种慢性疾病, 糖尿病的病程长, 疗效不明显, 而且对于非医学专业人士来说, 不是病情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时, 这种疾病的病理特征不是非常明显。所以, 糖尿病患者往往有多种多样的心理特征。

1.1 不以为然的轻视心理

糖尿病早期症状较轻甚至根本没有症状, 有的患者还可能“红光满面”, 给人一种“体格健壮”的假象。不少患者认为血糖高对身体并无大碍, 故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有的患者因为顾及面子或对自己的身体过分相信, 往往不愿接受这一事实, 对检查的结果和医生的治疗建议持否认或怀疑的态度, 或自认为得了糖尿病无非就是血糖高点, 对身体无大影响, 对疾病采取不在乎的态度, 拒绝改变饮食习惯和药物治疗, 或者仅仅在片面理解的基础上减少糖的摄入量, 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

1.2 悲观沮丧的失望心理

现代社会中人们接受教育的程度大大提高, 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 给人们提供了多种多样获得信息的渠道, 所以, 尽管糖尿病患者中中老年人比例较大, 但他们大多能依靠自己的知识, 借助现代网络和信息工具, 查询了解糖尿病的病理特征和危害。再加上糖尿病患者大多是经历了人生创业和家庭经营的时期, 正准备进入生活的享受阶段, 而糖尿病的发现, 让幸福的生活中出现了不能吃这不能吃那的禁忌, 出现了天天得服药打针上医院的麻烦, 出现了病情是否加重的担忧, 当然还有对家庭成员影响的内疚感等。这些因素很容易造成悲观沮丧的失望心理, 有的甚至难以自拔。

1.3 恐惧焦虑的急躁心理

由于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或对糖尿病的危害认识不够全面, 加之病程长, 疗效不明显, 患者心理负担较重。他们过多地担心会影响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甚至惧怕死亡等, 具体表现在对治疗过分关心, 出现过于敏感、精神高度紧张、失眠等;特别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而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之后, 一些患者即会产生焦虑、恐惧的急躁心理。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 有的患者采取矫枉过正的做法, 为了快速降糖, 或过量、过频地用药, 或过度节食、过度运动, 往往会造成低血糖, 严重的还可能导致低血糖昏迷, 或造成其他的伤害。

1.4 起伏不定的矛盾心理

在糖尿病患者当中, 更多人的心理是起伏不定的, 很多时候甚至表现出矛盾的心理。有时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充满信心, 认为血糖高奈何不了自己;有时认为现代医学很发达, 经济条件比较好, 再加医疗保险能给自己带来较好的保障, 对治疗积极主动, 十分自信;但有时却又因为病情的不稳定而造成自责心理, 自责自己不能照顾家庭, 自责长年治疗花费大量金钱, 自责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赘等等;有的并发症多且重, 治疗效果不佳且产生对立情绪, 认为无药可医而自暴自弃, 不配合治疗, 而一旦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 血糖成功下降至正常水平时, 就自认为病已治愈, 则掉以轻心, 自行停药, 放松对饮食的合理控制, 直到血糖急剧上升, 病情加重时才后悔莫及。在糖尿病患者当中, 持有这种起伏不定、前后矛盾心理的人不在少数, 而这种变化无常的心理会加重病情, 影响治疗。

2 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心理干预的必要性

2.1 护理的长期性

糖尿病病程长, 易反复, 易产生并发症, 病因和防治方面与日常生活及饮食习惯有着密切关系, 医院治疗不能药到病除, 长期的护理工作是糠尿病患者康复的必要条件。而社区是患者的生活所在地, 社区参与护理, 在时间和空间上、在医患关系方面都比较便利, 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2.2 家庭护理的矛盾性

家庭是患者生活的第一空间, 家庭成员参与是合情合理的, 对于患者来说, 家庭成员的护理也是其第一需要。但是, 正是因为家庭成员与患者之间极其亲近的关系, 相互之间不仅有亲情, 而且还有紧密的利益关系。所以, 长时间的护理, 不仅给家庭成员带来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影响, 更会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让患者产生内疚感, 影响病情的稳定和治疗。另外, 由于家庭成员与患者特殊的关系和大多不是专业医生、护士的原因, 其护理往往会以情感护理为主缺乏科学性, 再加上对医学护理知识的缺失, 容易起到消极的作用。

2.3 社区护理的专业性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不只是生活上的帮助, 更需要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和病理知识, 社区护士的护理能够弥补家庭护理的专业性缺陷。社区护士可以运用专业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 分析导致疾病发生的生理、心理、社会各种因素, 针对患者不同的特点给予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护理与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求生物、心理、教育、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 不仅强调细心周到的服务态度, 更强调科学合理的方法。所以, 社区护理能提供更科学的专业护理。

2.4 社区护理者与患者心理距离的合理性

与医院的医生、护士和家庭成员相比, 社区护理者与患者之间具备了极为合理的心理距离。与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相比, 社区护理的护士工作地点与患者的空间距离很小, 护理工作比较方便, 工作的性质与医院的救死扶伤也有区别, 容易与患者形成较为亲密的朋友或其他合作关系, 相互间心理距离较小;与家人相比, 社区护理者具备了医学的专业性特征, 与患者家人间的职业角色不同, 与患者间的心理较大, 因而护理人员的护理以及管理容易被患者接受。合理的心理距离有利于护理效果的提高。

3 采取恰当措施, 提高社区护理心理干预的实效性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 要求护患双方共同参与, 特别强调患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医护不仅指导患者遵医嘱服用某些药物, 还包括生活、饮食习惯、效果监测、心理疏导等多方面的护理, 尤其是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中, 心理干预是必要的, 也是起着相当重要作用的护理干预措施之一。

3.1 用专业的护理优化患者心理

3.1.1 为社区培养专业的护理团队

社区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才能有效地为患者提供护理和心理干预, 所以, 培养专业的社区护理人员, 是优化糖尿病患者心理的首要条件。

有条件的社区应该成立专门的护理机构, 培训社区专职糖尿病健康教育护士, 选择有扎实理论基础、熟练护理技术、良好的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强的护士, 重点培训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药物治疗、运动疗法、饮食疗法, 并发症的预防、沟通技巧, 以及患者的心理及应对方法、社区护士的自我防护等。护理人员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要建立患者档案信息, 评估患者对糖尿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家属对糖尿病的认知及对护理干预的配合及依从性;要制定心理干预计划:从心理疏导、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各类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制订有针对性的完整的计划;熟悉患者情况,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采用预约复诊、电话随访、社区组织专题讲座、上门服务等方式进行多种形式的心理干预。

3.1.2

加强糖尿病患者及家属相关专业知识的宣传教育采用多种方式教育患者及家属加深对糖尿病的认识, 熟悉糖尿病的并发症、临床表现等;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讲座, 让患者和患者家属了解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心理护理等知识和注意事项, 从而让患者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自我护理, 并了解到心理情绪因素对血糖及病情变化的影响。

由专业的人员教授专业的知识, 既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康复, 更有利于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并积极配合治疗。

3.2 用细心热情的服务优化患者心理

无论是在家庭、社区还是在社会中, 糖尿病患者总会有弱势心理, 精神压力比较大。社区护理者应该用细心热情的服务优化患者的心理,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和心理护理。通过家庭访问, 与患者建立伙伴式关系, 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使患者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心态平稳, 以利于血糖的控制和并发症的预防;组织和鼓励患者参加糖尿病患者联谊会, 并交流在饮食、健康锻炼及控制血糖、血压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让家属学习和了解心理学知识, 帮助患者克服心理上的不平衡因素, 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 增强治疗信心, 克服悲观情绪, 保持积极、稳定、愉悦的心理, 有利于糖尿病的康复和控制。

作为社区护理人员, 一要掌握与患者的交流技巧, 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及时调整护理及心理干预的方式;要耐心倾听患者诉说, 给予必要的解答和信息反馈;鼓励患者 (包括家属) 提出问题或适当地向患者提出热点问题加以讨论;二要强调糖尿病患者护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尊重患者的权利, 循序渐进指导患者改变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三要注意咨询和健康指导须注重综合性和个体化, 多表扬、多鼓励, 引导患者及其家人积极主动地参与目标一致的团队合作小组, 明确医护人员与患者共同承担预期目标, 让患者心理上有目标感;四要善于用身边模范患者作典型, 让患者从身边患者身上看到希望, 树立信心。

4 结论

糖尿病患者通过住院和治疗还不能完成对其疾病的治疗任务, 对患者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社区护理中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是促进糖尿病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不仅可以随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 而且可以及时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更重要的是可以优化患者心理, 提高护理效率。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疾病, 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 患者往往有极其复杂的心理, 针对性地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是促使其康复的重要条件之一。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及全民医保实施和社区卫生服务的不断完善, 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的心理干预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糖尿病患者的复杂心理特征, 阐述了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的必要性, 继而提出了对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中进行心理干预的具体措施。

糖尿病的社区护理干预 篇8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血糖控制

糖尿病、肿瘤、心血管疾病为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在笔者工作的社区, 糖尿病病人占慢性疾病的比重极大, 很多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波动很大, 而波动性高血糖更容易引发氧化应激, 进一步加剧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2]。在糖尿病治疗的三大疗法中, 运动疗法、饮食疗法起的作用相当大。因此, 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帮助病人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对于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11月—2010年10月我院对糖尿病病人进行社区护理干预,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1月—2010年10月我院北环门诊部所属社区的糖尿病病人94例, 男59例, 女35例;年龄45岁~83岁;病程3年~28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3例, 中学78例, 大专及以上3例。

1.2 方法

1.2.1 社区护理干预

①建立糖尿病病人健康档案, 录入病人姓名、年龄、性别、体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等, 记录联系电话、家庭地址。②采用平时随时宣教与定期进行集体系统宣教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健康宣教。平时病人就诊时, 随时进行宣教, 每周定时发送短消息给予相关健康指导与提醒, 每月邀请病人参加医院举办的糖尿病知识讲座、糖尿病病人联谊会。③宣教内容:饮食热量的计算、饮食的禁忌、饮食的注意事项;运动量的控制、运动时间的掌握、安全适宜的运动方式;血糖尿糖监测的重要性;糖尿病病人用药方法指导、胰岛素注射技巧;心理因素及其他应激状态对血糖的影响、糖尿病病人的自我心理调节等。④有条件的病人鼓励其使用家用血糖仪。⑤督促病人定期监测血糖, 并根据血糖变化、病人自身饮食、运动特点指导病人设计个性化的饮食、运动方案, 对家庭困难的病人提供每月免费监测血糖1次。

1.2.2 效果评价

社区护理干预时间为2年。比较社区护理干预前后糖尿病病人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收缩压、舒张压等变化情况, 评价干预效果。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 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良, 可引起眼睛、神经、肾脏、心血管及感染等多种并发症[3]。随着对糖尿病认识的深入, 目前认为理想的血糖控制不仅要力争HbA1c达标, 更应注意减轻病人的血糖波动[4]。而在临床工作中发现, 血糖控制不良主要是与病人缺乏相关的糖尿病知识、饮食控制不良、不规则用药和未定期监测血糖有关[5]。而病人本身由于接受能力及知识、重视程度的限制, 往往需要借助外力督促强化糖尿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社区医务工作人员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予以适当的引导, 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社区护理干预, 糖尿病病人血糖和HbA1c等均有明显的改善。由此可见, 长期而稳定的社区护理干预是糖尿病病人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方法。长期的社区护理干预是病人多次获得个体化指导, 饮食控制合理, 运动适宜, 血糖监测正确, 从而自护技能得以提高, 良好行为得以强化, 使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得到更为有效的控制,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6,7,8]。

参考文献

[1]潘长玉.中国糖尿病控制现状——指南与实践的差距[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5, 25 (3) :174-178.

[2]蔡燕, 段宇, 刘翠萍, 等.间隙性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功能和凋亡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0, 26 (1) :47-51.

[3]陈辛华.糖尿病病人及家属的社区健康教育[J].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0, 20 (2) :109-110.

[4]周健, 贾伟平.血糖波动的评估方法和研究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0, 26 (3) :261-263.

[5]戚超英, 邓婉萍, 马育漩.糖尿病足病人的高危因素和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4) :254-255.

[6]王艳, 崔焱, 鞠昌萍, 等.强化教育与随访对2型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10, 25 (19) :72-74.

[7]姜节卫, 周梅芳, 胡惠芳.糖尿病病人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 2008, 22 (6B) :1541-1543.

糖尿病的社区护理干预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在2005年7月—2010年7月我社区的糖尿病确诊患者病例资料180份, 将这180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 平均每组90例, 其中男102例, 女78例;年龄在26~79岁, 平均57.6岁。两组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均为临床确诊病例。

1.2 方法

A组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B组患者不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相关社区干预方法和措施进行总结分析。

2 护理干预措施

为每位患者建立病情监控档案, 根据每位患者的患病程度和所患有的合并症以及临床诊断, 为其设计用药方案, 将服药过程中的相关禁忌向其进行宣讲[4];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使其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 以便病情的迅速恢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为每位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计划, 要注意适度, 不可使患者过于劳累;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干预, 嘱其勿食用高脂肪和含糖量高的食物[5];对患者进行健康方面的宣讲教育, 使患者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有系统全面的了解[6]。

3 结果

A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B组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进过社区护理干预, 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患者对该病的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也较护理干预前有明显的提高。

4 体会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对患者的症状减轻, 避免出现一系列严重并发症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可以起到很好的服务患者、服务社会、服务临床的效果, 值得在今后的社区护理工作中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

摘要: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 为今后社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帮助指导患者减轻病痛, 提供可靠依据和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5年7月—2010年7月我社区的糖尿病确诊患者病例资料180份, 将这180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 平均每组90例。A组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B组患者不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相关社区干预方法和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A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B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社区进行护理干预的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 患者对该病的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也较护理干预前有明显的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对患者的症状减轻, 避免出现一系列严重并发症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可以起到很好的服务患者、服务社会、服务临床的效果, 值得在今后的社区护理工作中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贾存显, 赵仲堂, 温红龄, 等.社区干预人群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现状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 2010, 6 (8) :401-402.

[2]孙莉敏, 胡永善, 吴毅.社区糖尿病患者运动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8, 17 (2) :93-96.

[3]赵学军, 杜文建, 昌桂英.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的做法和体会[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 17 (4) :25.

[4]赵列宾, 陈钦达, 王琴琴, 等.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0, 17:357-358.

[5]易鸣, 高晓远, 张峙, 等.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0, 9:357-359.

浅谈糖尿病的预防和社区护理干预 篇10

1 糖尿病的预防

1.1 一级预防:对象是一般人群, 目的是控制各种危险因

素, 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以宣传教育为主要措施, 使整个社会提高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 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二级预防:对已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是尽早和尽可能地控制好患者的血糖、血压, 纠正血脂紊乱和肥胖、吸烟等导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三级预防:目的是减少糖尿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长寿命。

1.2 糖尿病的日常生活预防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增加糖

尿病知识, 做好自我管理教育; (2) 调整饮食结构, 注意营养均衡, 少吃热量过多的食物, 多食蔬菜, 增加富含纤维的粗杂粮; (3) 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应坚持锻炼和适量体力劳动, 劳逸结合, 克服久坐久卧的不良习惯; (4) 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和工作态度, 放松心情。

2 糖尿病的社区护理干预

2.1 社区护理干预的方法

(1) 建立健康档案, 为每个糖尿病患者建立详细的个人健康档案; (2) 定期举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3) 免费发放糖尿病知识的相关资料、图片、各类小册子等。

2.2 社区护理干预措施

2.2.1 饮食干预

对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改变饮食习惯控制饮食相当重要, 是治疗方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向患者说明科学饮食的重要性, 同时还要做好必要的饮食指导。社区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活习惯制订合理的饮食处方, 尽量按规定时间、规定进食种类和规定进食量进餐, 养成饮食治疗的习惯后, 患者就能自觉遵守并收到良好疗效。

2.2.2 运动干预

告知患者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性, 适当运动锻炼可以增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有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 指导患者进行中等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 如快步行走、慢跑等, 每次运动不少于30 m in, 运动时间以餐后60 m in为宜, 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 清晨锻炼时要进食。糖尿病患者有严重并发症时应禁止运动锻炼。

2.2.3 心理干预

糖尿病的护理, 除药物控制血糖外, 心理干预也不容忽视。多数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治疗时间长, 饮食受限, 认为是不治之症, 而产生焦虑痛苦的心理。社区护士应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使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消除顾虑, 了解糖尿病是一种目前尚不能根治但可以良好控制的疾病, 大多数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2.2.4 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是治疗糖尿病的中心环节之一。教会患者使用家庭血糖仪, 定期监测血糖, 及时、准确做好记录, 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2.2.5 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按时按剂量服药, 注意用药后的反应和血糖变化, 教育患者了解各种药物作用机制、胰岛素注射技巧及注意事项等。

2.2.6 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1) 举行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 (2) 进行义诊活动, 通过图片展览、发放糖尿病宣传手册、健康教育处方等形式, 提高全民保健意识。

糖尿病的社区护理干预 篇11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05-01

引言

研究调查表明,糖尿病是患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不断的上升,社区护理对糖尿病的治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对患者的跟踪观察结果,社区干预护理对糖尿病监控效果较为明显。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特别是老年人患者的护理中,需要加强护理的健康教育,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宣传健康知识,以便于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稳定控制,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根据病情的发展,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加强社区干预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一社区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是使用护理措施来达到治疗护理的目的的实施方式,社区护理干预即是面对社区内的每一个个体,每一个家庭,以健康为中心,促进和维持社区人群的一项护理服务工作,包括康复指导,家庭护理,患者的营养指导等。英国中央 Lancashire大学护理系Fleming等提出社区护士在全国性的糖尿病服务体系实施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美国洛杉矶 Charles R.Drew大学临床研究中心 Davidson 认为改善糖尿病管理效果的途径多种多样,包括提醒患者会诊的时间,对个别患者采取特異性的治疗,让患者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经治医生,病例管理,医生能力培训以及多方面的质量改进干预等。在以上提出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社区护士全程参与的糖尿病管理模式。

具体的干预方法有如下几种:

(1)健康教育干预。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病因、诱发因素、预防和治疗等多方面增强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

(2)用药干预。便于使患者明确用药意义、相关知识和重要性,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检测结果适时地调整用药剂量和种类,护理人员鼓励和培养患者积极进行药物治疗,按时用药。

(3)饮食干预。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劳动强度、用药情况等与个人饮食相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以低糖、低盐、高纤维素、高维生素为饮食原则,多食用升糖慢、降糖慢的食物,使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丰富科学。

(4)运动干预。可以使糖尿病患者掌握合适的运动方法,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和方式,坚持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5)病情监测指导。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各项指标的监测,帮助病人了解病情的状况,调整生活模式,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更好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便于知道患者和家属识别并发症的特点,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

(6)心理干预。在征询患者和家属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前提下,采用支持的治疗方法及时排解和舒缓心理压力、矛盾的心理和绝望的情绪,糖尿病是一种可以通过科学自我管理控制的慢性疾病

二社区护理干预的优越性

患糖尿病的老年人多散居于家庭与社区,社区护士参与糖尿病管理的效果显著。这不仅与糖尿病的患病特点有关,还跟社区护士的工作属性和糖尿病社区护理的具体策略也有关。在糖尿病管理中,社区护士需要评估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对导致疾病发生的生理、心理社会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护理与健康教育。由于社区护理工作具有深入患者家庭、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的优点,可以大大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了糖尿病的管理费用。在做好糖尿病管理工作的诸多因素中,社区护士采取全面系统的护理策略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社区护理干预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糖尿病社区护理实践主要重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依据社区护理的定义对糖尿病需要进行三级预防。目前,社区护理的具体实施如下:对居民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减少糖尿病的发病诱因,针对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肥胖人群,应该改变生活方式,并且每周有不低于150min的有效的体力运动。

社区管理职能部门需要加大投入社区的全科医疗与护理实践,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筛查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早诊断,早治疗。在社区,设立糖尿病康乐中心,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动动场面话所和设备。为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建立个人及家庭档案、随访卡,社区护士定期上门评估汇总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情况。 在社区内,可以长期的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提高患者的身心素质和情操。可以知道病人及其家属的饮食自我搭配,搭建医疗咨询的社区护理平台,以便于提高自理与护理他人的能力。开展社区性的体育运动,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增加血糖的去处。 对全社区的居民进行糖尿病知识干预,促进团队综合干预的疗效。

结束语

糖尿病的治疗需要注重转变个体的行为规范,转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是极为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也是社区护理干预的实施措施之一。由于没有认识到个体所处的行为转变阶段的不同,在一次干预中行为转变成功的只有较少数,大多数失败或半途而废。在进行干预时,需要对干预对象的行为所处的转变阶段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获得成效。社区的参与和资源共享便于社区护理干预的顺利实施,但是目前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利用率不高,这要求有效地利用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资源进行社区护理干预。

社区护理干预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采取整体护理的形式。社区护理干预的形式多样,根据患者自身的需求,结合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资源。在获得患者的配合下,恰当地运用护理学的相关理论,实施综合干预,并以恰当的评估方法来评价干预效果,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因此,社区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美,张华.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J]. 吉林医学. 2009(016) [2] 林萍.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体会 [J]. 中国医药导报. 2010(10) [3] 孟东梅,王茜茜,林瑞新.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J]. 吉林医学. 2010(02)

[4] 郑秋明,陈亚华. 社区护理中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意义[J]. 现代医学. 2009(16)

[5] 茹海凤,周元林,韦素琼,莫群.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行为干预效果的调查研究[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06)

糖尿病的社区护理干预 篇12

1 干预对象

舟山市临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新城建设区域, 属城郊结合部位。大部分居民为农村人, 现有糖尿病患者752例。现通过筛选把其中的120例患者列为主要观察对象。男性有72例、女性48例。以年龄分:60岁以上有68例、35~59岁有52例。以文化程度分:文盲有57例、小学有34例、初、高中有29例。病程>10年有24例、1~10年有92例、新发现4例。所有病人全是2型糖尿病。

2 社区护理干预方式

2.1 干预内容

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的5驾马车是 (1) 糖尿病教育; (2) 饮食治疗; (3) 运动锻炼; (4) 药物治疗; (5) 自我监测。现针对5驾马车内容开展社区护理干预。

2.1.1 糖尿病健康教育

主要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有关知识, 让患者增加对疾病的认识, 了解糖尿病的病因、症状、并发症及其危险性。让患者积极参与, 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最终提高生活质量。

2.1.2 饮食指导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是糖尿病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必不可少的措施。告知患者适当控制饮食可减轻体重, 降低血糖, 让患者知晓饮食控制的重要性, 把饮食控制建立在患者自觉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身高计算出理想体重, 再根据患者体重和体力劳动情况, 确定每公斤体重所需热量数, 其与理想体重的乘积, 算出患者每日所需总热量, 再估算食物份数, 制订合理食谱。掌握热量的分配, 其中碳水化合物约占总热量的50%~60%, 主要用粗制米、面和杂粮等。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15%, 至少13%为动物蛋白。脂肪约占总热量的30%。严格控制各种甜食, 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做到定时的、定量、定餐合理分配, 不随意增加食物, 并做好记录。

2.1.3 运动指导

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 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改善血糖和脂肪代谢紊乱, 还可以减轻病人的压力和紧张情绪, 使人心情舒畅, 向患者提倡以有氧运动为主。运动时应强度适宜, 使心率=170-年龄, 活动时间为20~30min, 但应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合理安排运动内容、量及频度, 并做好记录。

2.1.4 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运用药物。掌握药物的剂量、用法, 知晓药物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 强调药物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严格按处方用药, 并请家属同时监督, 还要及时做好记录。

2.1.5 督促监测

告知患者和家属应定期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压。并及时登记、记录。这样可随时反应病情的稳定和变化, 及时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2 干预方法

掌握患者基本情况, 将家庭地址、通讯地址、电话号码、病程时间和监测内容登记入册, 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并输入电脑, 然后就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具体的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计划。每2周电话随访1次, 1个月定期上门随访服务1次, 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地指导。了解患者在控制疾病方面的遵医行为及存在问题。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 与家庭成员交谈, 取得家属的重视和支持, 为患者遵医提供家庭援助。上门指导时还分发糖尿病知识小册子, 内容有糖尿病相关知识、膳食配制、运动指导、药物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在社区内组织糖尿病俱乐部, 俱乐部每2个月举办糖尿病知识讲座, 有专科医师授课和病人经验介绍等各种形式, 让患者能通过多种渠道更多地了解糖尿病知识。并在俱乐部集中免费为患者监测空腹血糖, 让医护人员和患者本人及时了解病情。还现场逐个指导患者饮食、运动、用药等。让患者能更积极地配合治疗, 从而及时控制血糖, 稳定病情,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干预结果评价

3.1 评价内容及指标

3.1.1 遵医行为的评价

用表格方式调查患者, 内容包括饮食、运动、用药、定期监测等, 标准为优:完全遵医, 全部按医嘱执行;良:不完全遵医, 有外在原因妨碍遵医, 部分医嘱不能执行;差:完全不遵医, 拒绝按医嘱要求执行。

3.1.2 监测控制情况评价

定期测量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压, 其指标为6, 理想:空腹血糖4.4~6.1mmol/L、餐后2h血糖4.4~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2%。尚可: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8.1~10.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2%~8.0%。差: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8.0%。血压:理想<1 3 0 8 0 m m H g.尚可≤16095mmHg, 差>16095mmHg。

3.2 结果

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患者遵医行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压监测比较, 见表1。

4 讨论

4.1 通过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

按照糖尿病综合治疗5驾马车内容, 根据患者个体具体情况, 制定干预计划, 并具体实施, 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帮助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动员家庭成员共同参与, 能增加社会、家庭对患者的支持。最终使患者的遵医程度明显提高。

4.2 社区护理干预能控制糖尿病的病情发展,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社区护理干预针对患者个体, 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当面给予指导和帮助, 控制疾病进展,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医疗成本,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社区护理干预能改善社区护患关系。电话随访和上门指导可以增进护患之间的感情, 缩短护患距离。护士应关心体贴患者, 交谈时应认真倾听, 耐心解释, 语音通俗易懂, 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从而提高干预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通过电话随访、上门服务、印发小册子、建立糖尿病俱乐部等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 饮食、运动、用药、监测指导等护理干预。对干预前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各项监测指标作出评价。结果 P值<0.01, 干预前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各项监测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认知水平和遵医行为, 控制疾病进展, 减少并发症发生, 降低医疗成本, 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袁丽.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413.

上一篇:写字课教学下一篇:热电厂烟气脱硫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