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临床护理

2024-06-10

老年糖尿病临床护理(精选11篇)

老年糖尿病临床护理 篇1

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中很常见, 它是因为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引起的全身代谢性疾病。老年性糖尿病均属于非胰岛素依赖型, 其主要原因是高热量的饮食, 体力活动减少及肌肉组织减少, 脂肪组织增多导致肥胖引起糖代谢异常。老年性糖尿病起病缓慢, 多饮、多尿、多食、体质量减少等症状不明显, 只是疲乏无力。根据老年人糖尿病的特点, 决定了多数患者只要科学的控制饮食, 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 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 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 因而加强对老年性糖尿病的护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老年性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生活和运动护理等总结如下。

1临床表现

老年性糖尿病均有三多一少症状, 但是以消瘦、口渴、并有尿增多为主要表现。均属2型糖尿病, 均伴有酮症。患者的病情相对较轻, 进展慢, 大多不能明确指出发病时间。出现酮症的诱因, 常是各种感染。并发症较多, 常因手足麻木或冠心病反复发作感染而来院就诊, 才发现为糖尿病。经小剂量胰岛素治疗, 酮症消失时间为5~6 d。

2其他并发症

肺内感染、尿路感染、心电图异常、末梢神经炎、脑血管意外等。

3护理特点

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 机体处理糖的能力逐渐下降, 3.2 并发症护理 老年性糖尿病易并发肺内感染、尿路感染、心电图异常、末梢神经炎、脑血管意外等, 用综合性的措施进行对症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神志的变化及时测T、P、R、BP, 并做好记录。注意胸痛、咳嗽、咳痰性质、颜色及痰量, 保持呼吸道通畅, 痰不易咳出时, 通过雾化、吸痰及叩背排痰。呼吸困难者吸氧, 警惕肺性脑病发生。对合并泌尿系感染者, 要指导个人卫生, 引起外阴瘙痒者, 用PP粉或温水清洗会阴部, 保持局部干燥、舒适。对有心电图改变者及时观察心电图情况, 注意心率、脉率及节律改变。嘱患者卧床休息, 减少活动, 保持大便通常, 加强生活护理, 饮食要适量, 宜用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清淡饮食, 切忌饮咖啡、茶等刺激性食物。戒烟, 避免精神刺激以利心身健康。对并发末梢神经炎患者, 用温水洗手泡脚。行动不便者可做肢体按摩以舒张血管, 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神经营养供给, 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减少痛苦。

注释

1建立一般静脉通道, 根据需要保证足够的液体及药物进入, 及时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 重视并发症对治疗的影响;控制胰岛素用量, 保证疗效, 避免过量。治疗过程中应及时向医生了解胰岛素输入速度、用量, 根据医生的要求随时调节;密切观察患者神志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 定期监测血糖、钾、氯、二氧化碳结合力, 便于指导治疗;配合应用抗生素药物, 去除诱因, 控制感染, 消除酮症等对症支持疗法。

老年糖尿病临床护理 篇2

饮食误区的作用

[摘要]目的:纠正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建立良好饮食习惯。方法:对68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教育。结果:所有患者认识到饮食控制的重要性, 88%患者纠正了不良饮食倾向。85%的患者建立了正确的饮食习惯。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进行健康教育,可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利于疾病的良好控制。

[关键词] 糖尿病;饮食误区;健康教育

中老年人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并发症的出现与饮食密切相关,而一些中老年人因对疾病认知能力差,记忆力下降等原因,对饮食控制模糊不清,存在不少误区,使疾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1〕。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通过对68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龄48~70岁,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文化修养各不相同,大专及以上26例,中小学文化程度42例,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均存在对饮食控制模糊不清,或有不良饮食倾向。

1·2 患者常见的不良饮食倾向及误区:①控制主食:主 食尽量不吃,副食不节制,以较多的动物蛋白和脂肪取代主食, 1

结果造成机体的碳水化合物供热能不足,蛋白质脂肪在代谢中分解不完全,易诱发酮症和酮症酸中毒。②饥饿疗法:认为饮食控制越少越好,使机体处于饥饿状态,结果易发生低血糖及诱发酮症和酮症酸中毒。③不吃早餐:致使机体在十几个小时不能得到能量补充,会使体内血糖波动过大。④控制正餐食量:控制正餐食量,增加零食,尤其是一些含糖量高的糕点水果等,使血糖升高。⑤禁食水果:除甜食不吃外,其他食物不控制:这是很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最普遍的原因。⑥禁食水果:一切水果都不吃。⑦重视药物治疗,轻视饮食控制。认为反正口服降能药,控不控制饮食无所谓,使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⑧轻信偏方:长期大量进食某一种食物。而偏离了平衡膳食的轨道,导致病情恶化。结果

通过对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教育,使所有患者及家属认识到了饮食控制的重要性。88%的患者纠正了不良的饮食倾向, 85%的患者掌握并建立了良好的饮食习惯,配合药物、运动等治疗手段,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地控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健康教育的方法

3·1 随机性教育:在治疗、护理、巡视病房中有针对性 地指导,如看到患者饮食不合理时及时给予纠正。

3·2 座谈式教育:通过个别谈心,耐心解答患者提问,指

出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根据每个人饮食习惯一对一口头教育。

3·3 文字教育:通过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小册子、健康教育处方、图文并茂,进行生动地指导。

3·4 群体教育:利用多媒体进行集中地指导,使患者对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有了全面地了解及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

4·1 糖尿病饮食控制的重要性: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饮食、运动、药物、监测、教育)之一,也是所有糖尿病患者的基础治疗,不论是哪一类糖尿病,病情是轻是重,有无并发症,是否应用药物治疗,都应坚持饮食治疗〔2〕。正常人进餐后,血糖很快升高,这时胰岛受到升高的葡萄糖等因素刺激,及时释放足量的胰岛素,使葡萄糖被利用或转化成糖原及脂肪,所以血糖总是维护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升的过高,当发生糖尿病时,进食后胰岛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或胰岛素不敏感,饭后血糖就会明显升高,进食越多,血糖越高,尿糖也随之增高,这样就形成越吃越瘦越瘦越吃的恶性循环。对应用药物治疗的糖尿患者来说,过多的饮食必然抵消药物的部分作用。若增加降糖药,药物不良反应也增加。吃饭过少则

易引发低血糖,危害各个脏器。所以饮食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措施,一定要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4·2 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的方法

4·2·1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教会患者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活动量计算每日的摄入量,每天进食适量的谷类、肉类、蔬菜、豆类、蛋及奶类食物。并不是吃的越少越好,而是要营养全面平衡,不挑食、不偏食、任何一种食物都不能满足人体每日所需的营养素。

4·2·2 主食粗细搭配,食物多样化:每日饮食中粗、细粮各占一半,主食至少4-5两,其中大米、面粉、荞麦、玉米、小米、燕麦等所含碳水化合物相差不多,可任意互换。合理调配饮食中三大营养素的比例,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 ~60%,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2% ~20%,脂肪占总热量的20% ~30%。

4·2·3 定时定量: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将每天的主食分为早餐1/5,中、晚餐各占2/5,如果餐后血糖高,则少量多餐,即从全日主食中扣留25~30 g主食,分别于上午9~10时,下午3~4时,晚上睡前作为加餐。可达到预防低血糖及主餐后高血糖,早餐一定要吃,若不吃早餐,易发生中餐前低血糖,而且午餐容易多吃,出现午餐后高血糖〔3〕。

4·2·4 清淡少油,低脂低胆固醇:食用油过多,增加心血 管并发症的危险,每日烹调用油20~30 g,各种烹调用植物油交替使用,如花生油、菜籽油、豆油,尽量不用动物油,不吃油炸食物,少食用香肠、咸肉,限制高糖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罐头、甜点、冰淇淋、巧克力等。

4·2·5 适量蛋白质:蛋白质摄入量为1 g/(d·kg),不可过多食入以免增加肾脏的负担,鸡蛋每日可食一个,胆固醇明显增高时可吃一个鸡蛋白。每周吃2~3个整鸡蛋。牛奶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糖类、脂肪,每日可食用250~500 m,l肉类最好多种瘦肉(包括鱼、海产品、去皮鸡肉、鸭肉、瘦的牛羊肉)交替使用,每日总量100 g,也可用豆类代替部分肉类。

4·2·6 多吃新鲜蔬菜:蔬菜是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的主要来源,可减缓餐后血糖吸收的速度,每天应吃400~500 g,特别是深绿色蔬菜。血糖恢复正常前只吃含糖量1% ~4%的蔬菜,如冬瓜、油菜、大白菜、黄瓜、青笋、四季豆、菠菜、西葫芦、西红柿、蘑菇、韭菜、苦瓜、菜花、芹菜等。

4·2·7 水果限量食用:水果中含有很多微量元素,但也有碳水化合物,如:果糖及葡萄糖,易使血糖升高,血糖控制不好时,尽量不吃水果。如:餐后血糖≥11·1 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6·5%,或血糖不稳定,忽高忽低等不可食用水果,但可食用含糖低的西红柿(含糖2·2%)和黄瓜(含糖1·6%),从中获取维生素、胡萝卜素、纤维素、矿物质。

4·2·8 清淡少盐,限饮酒:世界组织推荐健康人每日用盐不超过6 g,糖尿病非高血压不超过5 g。盐可诱发高血压,加速和加重糖尿病心血管病的发展,盐还能增加淀粉酶的活性,促进淀粉的消化和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使血糖上升。因此应尽量减少吃盐。减少高钠食物,如咸菜、咸鱼、酱

油、香肠、罐头、味精、小苏打等含钠高的食物。

4·2·9 保证水分的摄入:糖尿病患者由于渗透性利尿,体内常常缺水,并且由于糖尿病患者大多数为中老年人,下丘脑渗透压调节中枢不敏感,常常无口渴现象,故每日应饮水1 200~2 000 m,l饮水应少量多次,每次200 ml左右,尤其在早起、睡前、运动后更要注意水分的补充。小结

糖尿病饮食控制是极为重要的治疗环节,关系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通过我们耐心、细致地饮食健康教育,使患者对饮食控制有了全面的了解与掌握,消除了饮食的误区,在思想上引起了重视,建立起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的机率,缩短了住院时间,为患者出院后自己控制饮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

[1] 焦广宇·临床营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7:2·

[2] 吕阳梅·糖尿病新型饮食疗法[J]·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6(1): 2·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篇3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临床护理;患者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83-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但糖尿病患者发生数量在近年来呈攀升趋势,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老年人若是患上此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因此需给予高度重视。我院于2011年10月——2012年11月对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精心护理组,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修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常规组40例患者,年龄60-75岁,平均(67.61±5.43)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5.78±2.84)年。精心护理组50例患者,年龄65-78岁,平均(70.18±4.89)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5.58±2.9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给予40例患者常规护理治疗,既包括日常的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护理、保持病房舒适环境护理、勤加给患者清除分泌物护理等。

1.2.2 精心护理组 具体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护理方法:

1.2.2.1 心理护理 老年人由于体抗力不强,患上糖尿病后难免会感到恐惧与紧张,这样的情况下,极度不利于治疗,因此,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进心里护理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可采取聊天的方式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鼓励安慰患者,树立患者的信心,使患者感觉到温暖,采取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疾病,从而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

1.2.2.2 饮食护理 患上糖尿病的患者,在饮食方面要倍加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饮食,对热量的摄入进行控制,尤其是糖盐的摄入量要严格限制,将体重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的状态之中,这样可有效控制糖尿病。

1.2.2.3 皮肤护理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时间都处于一个高血糖的状态当中,皮肤的体抗力难免会的受到影响[1]。此时,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皮肤护理要给予重视,首先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勤洗澡、更换衣物,由于老年患者的血管壁的弹性比较差,所以在护理的过程中要倍加注意皮肤是否出现肿胀、发红等感染现象,如是出现及时汇报给医生,避免皮肤破损。

1.2.2.4 降糖药的护理 老年患者在口服降糖药时,要给予适当的护理,指导患者药物的服用量,根据病情服用,不可随意增减药量。与此同时,还要时刻监测尿糖、血糖、尿量、糖化血红蛋白A1以及药物疗效等,查看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若是患者出现严重的呕吐、腹痛腹泻、低血糖等现象,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1.2.2.5 并发症防治 患上糖尿病之后,患者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代谢会发生混乱,若是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则会导致其他组织受到影响,从而发生病变,为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常常通过控制血压、体重、血糖等方法来抑制并发症的发生。

1.3 疗效判定标准 老年糖尿病患者疗效判定结果分别有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种。①显效: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血糖稳定在正常水平,可出院;②有效:病情有所缓解,血糖基本得到控制,仍需要再治疗一段时间;③无效:病情未有任何好转,甚至更加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2.0,计量资料主要是使用χ±s表示,组间对比则通过t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则以P<0.05表示。

2 结 果

40例常规护理组有18例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7.5%;40例精心护理组有32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其导致胰岛素分泌失调,或是胰岛素对靶细胞的敏感度不够灵敏,造成脂肪和蛋白质等代谢紊乱,从而引起糖尿病[2]。老年人患上此病后,由于临床表現特征不够明显,多是出现饥饿、口渴等现象,体重也会有所下降,因此,常常不被人们所重视,而老年人由于身体各方面的原因,给治疗增大了难度,病情比较难以控制,而且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比较大,所以,当老年糖尿病患者来医院就诊时,要给予充分的护理。老年患者年纪比较大,患上糖尿病后难免会产生恐惧心理和消极态度,当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护理时,首先要进行心理护理,和老人谈心、交流,鼓励老年患者勇于面对疾病,指导其饮食,从饮食上控制病情;其次,老年糖尿病患者皮肤容易受到损伤,要进行皮肤护理,根据病情的变化指导用药;最后为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要进行并发症的护理。在医护人员的护理过程中,家属要积极配合,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以免在患者出院后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3]。本研究给予40例精心护理组患者进行规范性护理,给予常规护理组基础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7.5,可见,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皮肤护理以及并发症等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精心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继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21(15):242-243.

[2] 张云芳.糖尿病患者的心理与饮食护理体会[J].云南中医药杂志,2009,30(7):77-78.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48例,有136例男性,112例女性 ,患者年龄在59~73岁之间 ,平均为63岁。把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24例,且比较两种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 究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于实验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所谓整体护理就是以常规护理为基础,采取以下干预方法。1较强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的及时沟通, 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2做好心理治疗,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3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合理控制,保证药物的定时定量供给。4适当鼓励患者参加锻炼, 以增强其身体素质。5对病房的作息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保证规范化作息制度。6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

1.3 观 察指标

在护理15 d后,让患者针对自身的焦虑程度,填写焦虑自评量表,并对医务人员手术相关项目的实施情况按1~4级评分,共计20个项目。最后将这20个项目的得分进行汇总, 总分除以1.25且对所得数字进行四舍五入 ,从而得到标准分。把50分定位焦虑度的临界分,患者越焦虑则分数越高。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量患者的血糖值,且患者在测量血糖时,需要保持空腹状态。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当P<0.05时视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当P<0.01时视为数据差距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而P>0.05时视为差距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数据分析可以发现, 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前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焦虑度是50分 , 与护理后的数据相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的患者在接受整体护理之后SAS评分比护理前 要低 (P<0.05),且明显比对照组要低 (P<0.01)。比较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的FBG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FBG值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FB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s)

3 讨论

通过长期用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但相应的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若出现忧虑、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还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加快肝糖元的分解,阻碍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使血糖的含量增加, 严重损伤患者的身体健康。通过该次研究可以发现, 实施整体护理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而且可以使患者的FBG水平得到降低,若用于临床,将收获良好的治疗效果。

老年糖尿病临床护理 篇5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2型糖尿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49-02

糖尿病是一种患病率很高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1],是因为各种不同原因导致的胰岛素分泌异常,或是胰岛素作用缺陷,从而造成以慢性高血糖为病理特征的一种代谢紊乱。随着我国老龄化进展的推进,老年人患有糖尿病的比率逐渐增高,其治疗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但是,常规治疗、护理的效果及依从性较差,容易并发其他各种并发症,影响其预后质量。现择取2014.01-2015.01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96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进一步探析综合康复护理作用于临床的实践价值,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4.01-2015.01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96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计算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性分组,每组平均48例患者。对照组:23例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年龄范围60-88岁,平均年龄(70.25±5.52)歲。病程时间0.6-17年,平均病程(8.49±3.34)岁。研究组:24例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年龄范围61-89岁,平均年龄(70.08±5.09)岁。病程时间0.7-19年,平均病程(10.02±4.8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基本平衡,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突出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干预。口服用药选择磺脲类,双胍类:通常应用格列苯脲或是格列齐特,适用于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或苯乙双胍,适用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同时,做好糖尿病的临床基础护理工作。

研究组:4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配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1)饮食控制干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由专业的营养师负责饮食配制,严格按照营养师的饮食处方搭配膳食。根据患者的体重情况[2],每天摄入热量的分配分别是脂肪约占20%-30%;蛋白质约占15%-20%;碳水化合物约占55%-60%。如果患者比较肥胖,应该降低脂肪的摄入量。并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注意饮食以低脂、低盐为主,严格把控糖类的摄入量。(2)运动康复指导: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科学的指导患者运动锻炼,每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运动的时间通常是在进餐后1小时后,运动方式主要是有氧运动,运动时间一般为10分钟,如果有条件可在步行机上行走30分钟。运动强度一患者略微出汗为宜,以便满足最大摄氧量的50%-60%程度。(3)健康保健教育: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自我血压、血糖控制,强调健康饮食、运动的益处及重要性,重点宣教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危害性、临床治疗的原则以及保健知识等[3]。

1.3指标观察

全部患者在入院时、治疗后分别接受空腹血糖(简称FPG)、餐后2小时血糖(简称2h PG)、糖化血红蛋白(简称HbA1C)等指标检测。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器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应用己糖激酶法(简称VG);应用免疫比浊法对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依从性的评价内容主要是定期监测、规律运动以及饮食控制。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于计量资料,应用方差±表示,并使用配对样本t进行检验;对于计数资料,则用百分比(%)表示,然后利用X2进行检验。当P值小于0.5时,说明试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研究组患者的FPG、2h PG、HbA1C的含量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一两组患者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分析表( X±s)

分组时间FPG(mmol/L)2h PG(mmol/L)HbA1C(mmol/L)研究组(n=45)疗前

疗后8.04±2.12

6.26±0.7312.69±4.11

7.82±1.049.42±1.39

7.53±0.96对照组(n=45)疗前

疗后7.86±2.07

7.17±1.0612.55±4.66

8.97±1.288.98±1.56

8.21±1.152.2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依从率约为95.83%(46/48)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1.25%(39/48),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二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对比分析表[n(%)]

分组例数良好一般差总依从性研究组4541(85.42%)5(11.11%)2(4.44%)95.83%对照组4527(56.25%)12(26.67%)9(20.0%)81.25%3讨论

糖尿病的病理特点是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者胰岛素抵抗,致使患者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并且随着年龄的递增,病情将持续发展。2型糖尿病应重视综合康复治疗,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干预、运动锻炼以及健康宣教等措施[4],使血糖水平控制在最佳状态,延缓糖尿病的病程发展。糖尿病饮食控制的目的自傲与限制热量的摄入,降低胰岛的负荷,纠正血糖水平。但是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因为伴有胰岛素抵抗,通过节制饮食并无法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还需结合运动锻炼,促进疗效的提高。运动锻炼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肌肉摄取葡萄糖,降低胰岛素抵抗。适当的运动强度及运动时间能提高肌肉的收缩强度,同时还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促进骨骼肌对葡萄糖的利用率,改善胰岛的分泌功能,对临床治疗起到了推动作用。运动总量与患者机体血糖水平息息相关,运动量越大、运动时间越长,血糖水平降低程度越明显。本次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FPG、2h PG、HbA1C的含量远远低于对照组;依从率约为95.83%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1.25%,在孟锡敏等人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5]。由此再一次证实,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获得了理想的效果,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比较稳定,并且临床依从性非常好。

参考文献

[1]段志宏,杨长生,向多文,等.综合康复疗法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J].中国临床康复,2013,7(30):4144-4145.

[2] 郭良燕.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炎疗效的影响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5):144-145.

[3] 吴毅,孙莉敏,胡永善.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与评定[J].中国临床康复,2013,7(1):15-16.

[4] 靳瑞英,续丽杰,曹淑萍.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导报,2012,5(34):136-137.

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对策探讨 篇6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9月我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其中男43例, 女37例;年龄60~88岁;病程3~30年;空腹血糖 (20.2±7.8) mmol/L;患者均不同程度表现为多尿、多喝、多饮、体质量减轻、疲乏、皮肤瘙痒、关节酸痛、月经失调、视力模糊等。并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心血管病变、肾病综合征、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皮肤病变、感染等。

2 护 理

2.1 心理护理

中医学认为, 人有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 其太过则为病。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在某些患者中, 形成病理心理和病理生理间的恶性循环, 从而加大了情志为病的因素, 尤其是老年患者。减轻其心理压力, 减少情志为患的因素, 则成为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之一。首先纠正患者对此病的错误认识, 减轻忧虑、抑郁心理, 从而使其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说明控制血糖对防止并发症的重要性, 帮助其充分认识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诱发因素等。向患者说明只要坚持治疗, 合理控制饮食, 就可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生活质量。

2.2 饮食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建立合理的营养结构, 控制体质量在理想范围。多数老年人摄入肉、鱼、蛋等营养食物, 从而导致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指导患者忌食用油炸、油煎食物, 炒菜宜用植物油, 且要少食动物内脏、海产品等, 注意补充维生素、钙、铁、磷, 多食用蔬菜。少量多餐, 以清淡饮食为宜, 多食粗纤维含量较多的食品如糙米面, 因含粗纤维较多的饮食能增加胃肠道蠕动, 促进排空, 减少消化吸收, 有利于控制血糖[1]。限制各种甜食, 包括各种食糖、糖果、甜点心、饼干、水果及各种含糖饮料。患者特需甜食时, 为满足甜味的口感, 可使用甜味剂如蛋白糖、木糖醇、甜菊片等。指导患者戒烟忌酒, 定期测量体质量, 如体质量改变>2kg, 报告医师查找原因。

2.3 运动锻炼

指导患者以有氧运动为主, 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不宜在空腹时进行, 长时间运动者应增加食量, 活动要以不感觉疲累为主, 避免低血糖发生。运动时身边要备有糖块或饼干等食用小食品, 一旦出现饥饿感、心慌、头晕、出冷汗及四肢无力或颤抖等低血糖症状时及时食用[2]。运动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 卡上注明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和病情, 以备急需;运动前检查鞋与袜, 防止受伤。

2.4 用药护理

2.4.1 口服用药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多数为2型糖尿病, 常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准确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及其适应证, 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磺脲类降糖药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 于早餐前0.5h口服。该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 肠道反应少见。双胍类药物不良反应有腹部不适, 口中有金属味, 恶心、畏食、腹泻等, 严重时发生乳酸血症, 餐中或餐后服药或从小剂量开始可减轻不适。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应与第一口饭同时服用, 服用后常有腹部胀气等症状;噻唑烷二酮主要不良反应为水肿, 有心力衰竭倾向和肝病患者应注意观察。

2.4.2 胰岛素应用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因体内代谢障碍, 机体抵抗力降低, 易遭受细菌感染, 所以注射前严格无菌操作, 指导患者家属必要的一些操作步骤, 保存方法。一般在冰箱4~8℃冷藏保存, 正在使用的胰岛素在常温下 (不超过28℃) 可使用28d, 无需冷藏。注射部位需常更换, 注射时选择皮肤松弛处, 以防局部组织硬化影响吸收。注射剂量必须精确, 在饭前30min注射胰岛素, 注射后需密切观察有无胰岛素过量所致的低血糖反应。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 可采用多点、多部位皮下注射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 若发生过敏反应则停止在该部位注射后可缓慢恢复;如产生硬结, 可用热敷, 但要避免烫伤。注意监测血糖, 如发现血糖波动过大或持续高血糖, 应及时通知医师, 改变胰岛素剂量。

2.5 皮肤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皮肤血液内含糖量高, 细菌繁殖力强, 机体形成抗体能力较正常时低, 且白细胞杀菌力与吞噬力均降低, 易出现皮肤瘙痒与感染, 且感染后不易恢复。所以指导患者勤洗漱、勤更换衣物, 用温和洗浴用品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每天清洁足部, 检查有无裂口、受伤。如有破损应及时治疗, 注意检查和保护皮肤的完整性, 减少或去除因小伤口未及时治愈而造成截肢等后果[3]。每天按时翻身, 按摩皮肤受压部位, 预防压疮发生。

3 小 结

总之, 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关键是控制血糖, 纠正代谢紊乱, 减少并发症, 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延缓患者生命。护理人员应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控制疾病, 提升健康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 老年,临床护理,对策

参考文献

[1]许海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13 (22) :328.

[2]尚米娜.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及护理[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24 (6) :3542-3453.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和指导 篇7

关键词:糖尿病,老年患者,临床护理,护理指导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性全身性疾病,是危害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老年患者居多。如果患者没有得到积极的治疗和护理,会加重患者病情,出现心血管、肾脏、神经、眼部、皮肤以及感染等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甚或致残致死。所以治疗必须与临床护理工作紧密结合,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指导,才能达到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并发症发生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1 基础护理

1.1心理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长,往往出现较多并发症,终身用药治疗易出现忧虑、抑郁等负性心态,医嘱依从性较低,难以控制病情。故护士要理解和关心患者,运用沟通艺术与患者进行积极交流,为患者介绍遵从医嘱且治疗效果好的成功案例,使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模式。同时,要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糖尿病知识,使之明了该病虽然不能根治,但通过终身饮食治疗、适宜的运动疗法或(和)配合正确的药物治疗,充满信心和耐心,持之以恒,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避免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完全可以回归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1.2 饮 食护理

严格长期的饮食治疗和护理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 这是保证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东北地区的饮食习惯决定了老年患者摄入较多的动物性食品和食用油尤其是动物油,合并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病症的几率较高,故应控制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高食物的摄入量,如动物内脏、肥肉、动物油、松花蛋黄和含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物。应摄入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以促进胃肠蠕动和排空,减少消化吸收,有利于血糖控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清淡少盐,少食多餐,根据患者实际合理分配各餐次的能量和碳水化合物,禁食糖果和糕点。为提高红细胞释放氧的能力,防止微血管发生病变,应注意摄入含有维生素、钙、磷和铁的食物。

为更好地指导饮食治疗和护理,护士应常规记录每天出入量,观察病情变化,定期测量体质量,遵医嘱对血糖和尿糖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测,依据观察和检测结果,合理调整饮食治疗和护理方案。

1.3 运 动指导

运动疗法有利于糖尿病控制。因为运动能调动更多的胰岛素进入血液而降低肥胖患者的体质量,加速糖的氧化利用,提高末梢组织和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患者在进行运动锻炼时应持之以恒,遵循循序渐进、定时定量和个体化的基本原则,运动形式以有氧活动为主,如散步、打太极、骑自行车、练健身操、适当的家务劳动等。运动时间一般30 min/d左右,以不感觉疲累为宜,根据体力情况可延长至1 h。不得空腹运动,最好饭后血糖较高时进行,一般餐后1 h左右运动最佳,降糖效果相对较好。值得注意的是,长时间运动食量应适当增加。为预防或减轻低血糖反应,运动时患者应备有糖块或饼干等小食品,一旦自觉有低血糖反应症状时立即食用,最好有同伴,以免出现急症时及时就医。

2 药物护理

2.1 降糖药应用的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一般均需应用口服降糖药物。要根据各种类口服降糖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证和禁忌证、毒副作用、患者的实际病情和血糖检测值的不同,选用适当的药物和剂量,达到合理控糖目的。如肥胖者饮食治疗无效,非肥胖者饮食治疗联合磺脲类降糖效果不佳,可应用双胍类药物。

2.2 胰 岛素应用的护理

胰岛素的保存温度应适宜, 不得在2℃以下或30℃以上的环境中保存,不得冷冻和剧烈晃动,注射前1 h时自冰箱内取出要掌握皮下注射时机,餐前30 min和早餐前1 h分别注射普通(短效 )胰岛素和鱼精蛋白锌 (长效 )胰岛素。长短效混合应用时应先抽前者再抽后者。要合理选择皮下注射部位,以上臂外侧腰部、腹部、臀部、大腿前外侧等皮肤松软处为主。为促进胰岛素充分吸收,避免皮下组织萎缩或增生、皮下硬结、局部红肿等反应的发生,应按顺序轮流选择注射部位,最近两次注射部位至少间隔3 cm,同一部位注射至少间隔8周。护士必须为患者讲解正确应用胰岛素的方法、毒副作用和应用的注意事项,达到良好控制血糖的目的,并预防血糖反应、胰岛素过敏、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掌握控制病情情况,合理调整胰岛素应用剂量,嘱患者每2~3个月检查1次糖化血红蛋白无条件者应检测血糖或尿糖。

3 皮肤与生活护理

3.1 皮 肤护理

患者皮肤和血内糖含量高,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白细胞杀菌力与吞噬力均降低,机体形成抗体能力较低,皮肤易出现瘙痒与感染等病变,后者往往较难康复。所以,护士应告知患者勤洗澡、勤换衣物;为避免次级皮肤,应选用温和的洗浴用品。每天用温水洗脚,检查是否有破损,之后用柔软浅色毛巾擦拭干净有破损者及时予以对症处理。注意检查皮肤的完整性,避免或降低因小伤口未及时治愈而造成截肢的严重后果。为避免压疮的发生,每天应按时为患者翻身,按摩皮肤受压部位。

3.2 生活护理

要告知患者劳逸结合,避免劳累过度。要讲究饮食卫生,预防消化道感染。要讲究个人卫生,保持身体和口腔黏膜、皮肤、会阴部等部位的清洁。为防止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要降低患者进出公共场所的频次,戒烟酒,注意保暖。要告知患者血糖和尿糖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指导患者定性测定尿糖的方法和演示便携式血糖测定仪的使用方法,掌握基本技能。

老年糖尿病足临床护理探讨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5例糖尿病足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WHO标准,且根据Wagner分级法分为1~4级。25例患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3.2±3.6)岁,糖尿病足病程最短的7 d,最长的8个月,平均(3.2±0.7)个月,根据Wagneir分级法,1级4例,2级9例,3级8例,4级4例;临床症状:14例患者多足趾坏疽,7例足背足底蜂窝组织炎;4例因烫伤踝关节溃疡。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包括降糖、抗感染、神经营养、饮食疗法等基础上加强临床护理,具体护理对策如下所述。

1.2.1 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病变程度等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健康宣教形式可包括集体教育、小组教育和单人教育等,同时对文化程度较低、存在语言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耐心教育,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足危害性、可预防性,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学会检查双足,以发现隐匿的组织破坏和鞋子内的机械应力增高,同时教会患者辨别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识别糖尿病足高危因素以及预防糖尿病足的具体方法等,其中预防糖尿病足的具体方法包括洗足、检查、涂擦润肤膏、按摩和下肢运动5个方面的内容,护理人员仔细教会患者上述五方面的内容,以达到预防糖尿病足部溃疡进一步发展的目的[1]。

1.2.2 饮食护理

合理饮食是各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不仅利于控制血糖,且有利于加速创面愈合[2]。指导患者合理摄入以动物蛋白为主的优质蛋白,减少高热量、高胆固醇、低维生素等食物的摄入,并嘱患者多食蔬菜,忌甜食,不偏食,同时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等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包括每日总热量的摄入等,同时教会患者及其家属血糖监测的方法,了解血糖和饮食的关系,提高饮食对糖尿病治疗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促进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

1.2.3 心理护理

糖尿病足常发生于病程较长的老年患者中,患者面对截肢等严重不良预后的危险,因此,极易产生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等心理,而这些不良心理又会反过来作用于疾病,影响血糖波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尤为重要,首先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告知患者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在疾病发展中的危害性,以使患者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正性心理,控制不良情绪,同时向患者介绍证明案例,协同患者家属帮助患者消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更好的控制疾病的发展。

2 结果

该组25例患者,经过积极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糖尿病足症状明显改善,足部溃疡面积均明显缩小,治疗期间无截肢等严重不良情况发生,所有患者经2个疗程的治疗均顺利出院,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性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合并过高的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破坏,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对已发生的糖尿病足,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以预防足部溃疡发生、发展或更严重后果尤为重要,临床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足截肢患者中有一半的患者是可以预防的。在该研究中,对25例糖尿病足患者加强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和心理干预3方面的临床护理,其中健康宣教方面,有相关调查显示,糖尿病足相关知识的缺乏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足部发生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3]。糖尿病足病变患者年龄普遍较大、糖尿病病程长,并多合并肾病、神经和血管等病变,同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决定了健康宣教在糖尿病足患者护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合理的健康教育,以加强对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并做好预防和减缓病变发展的工作,对糖尿病足导致严重不良预后尤为重要;饮食护理方面,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方案,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对保证患者营养、控制血糖以及促进创面愈合均具有重要作用;心理护理方面,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的配合治疗。综上所述,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3方面的内容在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俊丽,王沈歌,陈卫东,等.老年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2):63-64

[2]翁丽娟,陈涛英,张亮明.糖尿病足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8):7-8.

老年糖尿病临床护理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 符合WTO对于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3]。随机血糖在11.1 mmol/L以上, 空腹血糖在7.0 mmol/L以上, 2 h血糖在11.1 mmol/L以上, 对于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肌梗死、妊娠哺乳期、脑血管疾病以及严重感染等患者进行排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占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 其中男性患者占25例, 女性患者占20例,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60.5±10.0) 岁, 平均病程为 (10.2±4.1) 年;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 其中男性患者占25例, 女性患者占20例,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62.5±9.7) 岁, 平均病程为 (11.5±4.5) 年。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性,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方法的效果。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患者在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 交代好应该注意的事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 每周一次电话回访, 指导患者树立和提高自我护理意识, 每2周随访一次, 对患者的病情以及对疾病的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询问, 定期开展该疾病的健康教育活动。延续护理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给予患者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 和患者以及其家属之间做好协调, 强调饮食过程中应该注意均衡营养。根据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等对其每天所需要的热量进行计算, 对三大营养素比例进行合理调整, 制定出相应的食谱, 在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也要满足患者生理代谢的正常需求, 对患者每天的饮食以及血糖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指导患者在出院之后能够自行对饮食的热量进行计算。

1.2.2给予患者运动指导。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 指导患者可以通过打太极、散步等有氧运动锻炼, 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在15~30 min, 以无不适感以及无疲劳感为宜, 嘱咐患者在运动过程中药准备好糖果、饼干, 避免出现低血糖症状。运动的时间最好在餐后1 h, 指导患者通过运动进行自我评估, 运动量以患者出现微汗、食欲睡眠质量良好以及轻松愉悦为宜。

1.2.3指导患者对病情进行自我监测。对血糖、足部、尿糖以及生命体征等进行自我监测。对于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每周在餐前或者餐后对2 h血糖进行测量1~2次, 针对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的患者, 对每天的监测次数进行增加, 并发其他病症时要增加测定的次数, 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详细了解;使用手指的指腹血糖监测;对患者足部的感觉或者足背部的脉搏动进行常规检查;对患者是否出现咯痰、腹痛、呕吐、恶心、排尿异常等进行密切观察, 对其营养状态进行评估。

2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在治疗依从性上存在的差异性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血糖达标患者占41例, 血糖达标率为91.1%, 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血糖达标患者占36例, 血糖达标率为80.0%, 两组患者在血糖达标率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出现护理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占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2%, 对照组出现护理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占6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3.3%, 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延续护理作为延伸式的健康教育模式, 能够使健康教育指导延伸到出院后, 能够提高患者以及其家属的康复知识, 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遵医行为。延续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对疾病建立起自我监测、自我管理的意识, 把自己作为治病过程中的主体, 从健康教育、医患交流、行为干预等全方面干预, 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4]。延续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中, 能够提高患者自我保健的意识, 通过电话回访以及随访等方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解,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对重点内容不断强化, 避免患者遗忘, 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自我监护意识, 对其生活方式进行规范, 提高患者自我监测血糖和对治疗的依从性,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式,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5,6,7,8,9]。上述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在治疗依从性上存在的差异性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血糖达标患者占41例, 血糖达标率为91.1%, 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血糖达标患者占36例, 血糖达标率为80.0%, 两组患者在血糖达标率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出现护理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占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2%, 对照组出现护理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占6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3.3%, 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延续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凌剑辉, 陈春兰, 李金伟, 等.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护理难点分析及对策探讨[J].甘肃医药, 2011, 30 (9) :565-566.

[2]范秀娟.循证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5 (24) :27-28.

[3]承红, 胡青.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特点与护理策略[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8, 4 (10) :87-88.

[4]陈占军, 周莉, 孙晓玲, 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 (9) :12-14.

[5]陈艳, 张桂芹.老年2型糖尿病152例心理特征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21) :76-77.

[6]杨巧红, 黄金月, 黄洁薇, 等.延续护理模式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控制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 20 (10) :1335-1339.

[7]刘小平, 唐振旺.慢性心房颤动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院外延续护理效果评价[J].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 (23) :3945-3946.

[8]陈雪云, 黄映华, 许晓双.延续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4 (11) :81-82.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 篇10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足;护理干预;主动服务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29-02

糖尿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生物作用产生障碍而引起的,表现为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中老年人群是糖尿病的主要人群,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上升的趋势。糖尿病的治疗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临床研究[1]指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改善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组研究中,分析并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选择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75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34例;患者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9.8±8.7)岁;患者中合并冠心病12例,合并脑梗死7例。合并糖尿病足4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8例。全部患者均给予护理干预。

1.2排除病例标准

精神障碍患者;不能完成本组研究的患者。

1.3方法

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对患者的用药情况、饮食情况、糖尿病进展情况等信息进行记录,同时记录与患者的沟通情况、次数、患者反馈等信息,以便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及时调节。护理干预措施由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疑问进行答疑的被动式服务,改为主动式服务,通过健康档案,定时与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饮食、生活、运动等情况,并给予适当指导。干预形式通过开展小组活动、组织健康知识讲座、一对一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在院内设置专门心理咨询室,采用一对一咨询的方式,保护患者隐私。

1.4疗效判定标准

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护理满意度评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对本组患者FBG与2hFBG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发现, 經护理干预后,患者FBG与2hFBG得到明显改善,护理干预前后FBG与2hFBG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下表;全部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平均分为(94.2±8.9)分,护理满意度较高。

表 护理干预前后患者FBG与2hFBG改善对比情况表

时间例数FBG(c8/mmol·L-1)2hPBGc8/mmol·L-1)护理干预前7512.7±3.518.1±2.8护理干预后755.6±1.9*6.5±2.3*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3讨论

糖尿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研究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患者在应用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同时,还应对饮食等进行有效的调节,以控制血糖,改善病情。尤其是在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上,要针对老年人群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2]。

本组研究中,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改变传统被动护理的模式,改为主动护理,与患者保持积极有效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病情、饮食等情况,并给予及时指导,使护理工作落实到患者日常生活当中,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主要措施如下:

根据患者饮食习惯,与患者共同制定饮食方案,指导患者多食用高纤、糖降食物,选择含糖量小,且可补充维生素的水果。指导患者调节体重,减少钠盐的摄入,忌烟,控制酒精摄入量,改善生活习惯[3]。

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包括慢走、快走、散步、长跑等有氧运动,但每次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应以循序渐进为主,长期坚持,以不感到疲劳为宜,不可空腹或在注射胰岛素及应用降糖药作用强时进行运动,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还可适当组织多名患者一同参加活动,提高患者的社会参与度;同时应注意在运动时,应善于保护皮肤及骨骼,不宜穿过硬、过紧的鞋子,避免损伤及骨折的发生。

坚持小腿及足部运动,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发现足部皮肤发红、肿胀,应给予温水及软皂洗足,轻柔擦干脚部,按摩足部皮肤,保持皮肤柔软性。

向患者耐心讲解疾病等相关知识,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指导患者做好血糖监测,及时发现低血糖或高血糖情况,并到院就诊,配合治护理工作。在对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活动上,可配合光盘、小册子、宣传板画等形式,宣传资料以绘画为主,提高患者的阅读兴趣。

与患者家属保持一定沟通,使患者家属做好日常监督与管理工作。

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用药应定时、定量,不可随意增减剂量,观察药物疗效不良反应;注射胰岛素患者应注意更换注射部位,注意注射后可能存在的低血糖症状的发生,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一旦发现不适应立即给予处理。

本组患者在给予主动的护理干预后,患者FBG与2hFBG较护理干预前有明显改善,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由此可见,采取主动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并结合患者的自身特点,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金京玉.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9(17):115-116.

[2] 吴晓珍.老年糖尿病的护理[J].大家健康.2012,6(6):54-55.

老年糖尿病临床护理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分泌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纳入标准:(1)>60岁的患者;(2)无严重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如心、肾、视网膜病变等;(3)无中心血管疾病和精神疾病;(4)能生活自理者。排除标准:排除语言沟通障碍者及不愿参与实验者。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7~69岁,平均年龄(54.35±5.23)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31±1.25)年。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8~69岁,平均年龄(55.05±5.33)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47±1.3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2.1饮食护理饮食是老年2型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影响非常重要。因此,在综合护理干预中需要加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制定。首先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生活习惯、饮食喜好等基本情况,制定出符合患者治疗需求的治疗方案。例如严格按比例均衡搭配饮食热量,严格定时定量进食,控制食盐摄入量<6 g/d。饮食计划多考虑低脂、低盐、低糖、高纤维素、高维生素的食物,叮嘱患者戒烟、戒酒。

1.2.2 心理护理

积极鼓励患者,给患者营造一个积极的、乐观的、健康的心理状态,以有效调节患者的血管和胰岛功能的稳定。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用“心”,用“情”去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应激反应护理,避免患者出现过激情绪而影响患者的病情。

1.2.3 运动护理

运动是增强患者抵抗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为患者制定以有氧运动为主的运动计划。运动时长为20~30 min/d,运动时间宜为餐后1 h[2]。此外,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患者运动的质与量,避免运动过度带来的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的血糖(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控制情况、患者满意度情况。满意度评价采用本院自制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23例,满意17例,不满意0例,满意度为100.0%(40/40);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7例,满意18例,不满意5例,满意度为87.5%(35/4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为(5.07±0.28)mmol/L,餐后2 h血糖为(5.26±0.67)mmol/L,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为(6.25±0.67)mmol/L,餐后2 h血糖为(7.87±1.08)mmol/L,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不断提高,对患者生活的影响不断加大。有效加强患者的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糖尿病健康宣教成为了提高糖尿病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7.5%(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采取综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率,加强患者的预后情况。这与张红等[3]在其作品《太原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超越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中提出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这一结论非常相似。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丽,张俊蕾.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护理学报,2012,19(7):39-42.

[2]姚祚星.从理论到实践:老年慢病延续护理网络平台的构建--从糖尿病出发.南方医科大学,2014.

上一篇:教师认同感下一篇:中国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