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共8篇)
中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 篇1
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运用
摘要:研讨式教学法相较于传统教学法具有明显优势,从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看,通过构建研讨型课堂,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法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一、引言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经济学类专业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实践性课程。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性强,派别多,系统庞大,教学内容丰富,涉及大量图表、经济模型和专业术语,并且使用的教材基本为国外教材,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存在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从当前的教学实践看,讲授型课堂仍然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内容形式单一,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从学生的反馈评价看,学生不能及时理解掌握其基本理论和要点,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针对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法,通过构建一个研讨型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优势
研讨式教学法起源于德国教育家弗兰克创办的师范学校,这种教学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被广泛运用。直到1997年研讨式教学法才被引入国内,随后被得到极大关注。研讨式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教师进行全面、具体、自主和自由的学术探讨,从根本上充分挖掘课堂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潜能,打造一个在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的课堂,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的教育目的。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它的明显优势体现如下:
(一)教学过程更加真实。
宏观经济学的研讨主题一般是现实经济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贴近生活,具有高度真实性,因此教学过程相较于传统讲授法更真实。比如在讲授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时,教师可以将研讨主题设定为“中国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政策实践”。研讨现实中的真实热点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弥补学生实践不足的“短板”。
(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基础课,其能力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科研能力,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法适用于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却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研讨式教学方法是一种能让学生共同参与到现实问题的探讨中,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的一种学习方法。把宏观经济学课堂变成一个研讨型课堂,可以弥补讲授型课堂的不足,并且能更好地让学生紧跟学术前沿、促进学生分析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强化,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
将研讨式教学法运用于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研讨主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求知欲。同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以研讨主题为核心展开讨论,在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中的实践看,研讨型课堂的设计既要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又要考虑课堂的可控性。不仅包含课堂的研讨过程,而且应贯穿于课前的准备、课中的研讨和课后的评价等全过程。具体来看,该模式的操作程序具体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一)科学设计研讨主题
研讨式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是师生共同参与的“问题研究”的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在参透教材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并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科学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又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研究性探索性问题。
研讨式教学法能否实现教学目标,研讨主题的确定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设计研讨主题时不能根据主观想法随便确定,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根据课程内容、性质及能力要求,精心设计。同时,研讨式教学法能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能否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当中取决于研讨主题难度的高低,太难、太专的主题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很难参与,太过浅显、简单的问题不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研讨主题必须在考虑学生研究能力的基础上,科学设计,问题难度要适中。具体来讲,联系宏观经济学的课程特色及要求,在讲到国内生产总值部分时,教师可以把研讨主题设定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GDP的变动情况、变动原因及影响因素”;讲授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时,可确定主题为“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政策比较分析”;针对增长理论,可确定讨论主题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及与主要发达国家的比较分析”等。这些研讨主题的确定,既依托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既激发学生兴趣,又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研究的空间。
(二)合理安排研讨小组
确定研讨小组是研讨式教学过程的准备阶段,教师在“导论”课上,先介绍宏观经济学的性质、内容、学习意义及能力要求,然后讲解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方法,特别是研讨式教学法的内涵、教学过程,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完成任务要求,使学生对研讨式教学法有一个基本认识。
每次研讨课前,由教师向学生提供研讨主题,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研究,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兴趣确定选题。在学生初步选题确定后,根据自愿组合、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原则组成每组3-5名成员的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研讨式学习。
确立研讨小组后,学生自主查阅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由于学生对于查阅资料经验相对不足,因此教师需要告知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和要求,帮助学生制订研究计划。此阶段各小组可以通过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学术期刊文献检索网站检索文献,阅读经典原著,还可根据需要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学生通过材料阅读、归纳总结、形成基本观点,最后撰写研究报告和制作PPT讲演稿。
(三)组织课堂讨论
通过对某个经济热点问题的探讨、分析,获得对问题的正确认识,形成经济学思维方式,以此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宏观经济学研讨式教学法的最终目的。课堂讨论是这一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在课堂研讨过程中,每个小组推举一人向全班同学介绍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陈述过程需要有观点、数据、材料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的论证体系。在小组代表陈述完毕后,同小组同学可以对该问题进行补充。接下来是教师和其他同学的互动环节。师生可以对该问题进行提问,由小组代表回答,还可以进行辩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真正发挥主导作用,正确引导,使学生明确研讨主题,抓住争论的焦点。教师要把握课堂研讨时间,既要让学生参与讨论,又不能影响教学进度。最后是教师点评,从形式到内容,指出优点和不足,同时对学生疑惑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补充说明。研讨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深入交流和互动,真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研讨的课后延伸
研讨阶段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终点。研讨课程结束后,教师和学生都应进行总结。教师的总结包括研讨主题的确定是否恰当,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研讨等各个阶段的表现,对研讨课堂的把握有没有改进的余地,等等。学生可以从在阅读、分析和研讨过程中学到的知识;课前准备、课中研讨等过程中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等进行总结。同时,经过研讨阶段,学生可以对研讨主题撰写研讨心得或直接撰写小论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包括论文的规范性要求、论证方法和研究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笔者从本院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中的推行来看,总体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增强。这种问题驱动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由于研讨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从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到观点的提炼,再到具体解决问题方法的确定,从报告论文的撰写到主要观点结论的陈述都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并在此过程中,极大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从笔者对参与宏观经济学研讨型课堂的学生口头调查及专门针对研讨式教学法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来看,超过90%的学生反映“研讨式教学法优于以往的讲授型教学方法”。第二,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意识。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科研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研讨式教学法要求学生最后撰写报告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科研方法、科研论文撰写的规范要求,无形中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在课堂上,每年会有部分同学撰写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科研小论文。
研讨式教学法在理论上具有宏观经济学课堂中实践的诸多优势,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有亟待完善的地方。第一,加强教师课前准备,强化对学生的指点和辅导。实际上,在研讨型课堂中,对教师的学术能力、组织能力及课堂管理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学生在文献收集和对主题的把握方面由于经验不足,难免出现偏差,教师需要及时辅导。第二,优化研讨教学流程。在研讨过程中需要教师把握每个阶段的时间,包括学生陈述的时间,学生提问的时间,课堂讨论时间,以及最后教师点评的时间。并且从课前准备、课中讨论到课后评价都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时间,并监督各个小组的完成进度情况,否则,很难实现预期目标。第三,考核评价体系亟待优化。学生在研讨式课堂中的表现,具体包括在研讨小组中承担的角色、完成的任务、课堂研讨中的参与积极性等应该纳入最终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四、结语
研讨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本文通过教学实践,初步探讨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优势、具体实施过程及亟待完善的地方,希望在后续研究中继续不断补充和完善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叶洪涛.研讨式教学在《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12).[2]邓立治,郭颖.“研讨课”教学方法在经济学课堂中的运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3]曼昆.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韩芳.浅析研讨式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0(1).[5]彭婷.大学本科课堂研讨式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基金项目:
①吉首大学2014教改项目《研讨式教学法在统计学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
②吉首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项目(2014JSUKG24)
中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 篇2
宏观经济学是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研究资源有效利用的经济学,也是跟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的学科。《宏观经济学》是经管类本科生基础课程,是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入门,因此如何让经管类本科生学好、学会《宏观经济学》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在讲授《宏观经济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经典和现代的统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课堂和课外的衔接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的思考
(一)开章明义
《宏观经济学》是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讲授,在学习完《微观经济学》之后,学生对经济学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在此背景下讲授《宏观经济学》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宏观经济学中的“宏观”与微观经济学中的“微观”的区别与联系,明确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背景与发展流派。最重要的一点是明确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假设条件,除了“经济人”假设还有市场失灵、政府有能力调控市场,同时要让学生明确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从不同层面研究经济运行,但是“殊途同归”。
在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要给学生灌输一种理念,经济学的研究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假定”条件之下的,所有的研究都必须在一定的“假设”、“假定”条件下开展。“假设”、“假定”条件可以与现实经济社会相一致,也可以不符合现实经济状况,但不管“假设”、“假定”是如何的合理或不合理,只要得出的经济结论能够解释现实经济现象或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就认为这些“假设”、“假定”是科学的。“假设”、“假定”没有对错之分,同时不能用“假设”、“假定”直接解释经济现象。如经济学研究中“经济人”的建设贯穿始终,在经济人的假设下可以得出通过市场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可以得出市场并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存在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但不能直接用“经济人”假设来解释现实经济现象,某人A爱钱,因为A是经济人,这种解释是错误的,应该这样解释,在经济人的假设下,A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钱越多,A的效用就越大,所以A爱钱。
(二)高屋建瓴
在讲授《宏观经济学》时要让学生明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框架结构、实现的目标这三个问题,能够让学生脑海中有一个大致的网络架构,便于在以后的学习中分块分类学习。
明确宏观经济学主要是解决经济萧条、失业、通货膨胀的问题,在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主要是研究经济增长的问题,研究经济增长问题从短期和长期两个层面展开,短期内研究经济增长主要是学习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四个模型,长期内研究经济增长主要是生产函数的问题,要实现的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
(三)按部就班
在让学生掌握了宏观经济学的架构之后,“按部就班”进行各章节的讲授,在讲授各章节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各章节的假设条件、要解决的问题、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在讲授时一定要让学生注意到数学分析或边际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学生意识到逻辑推理或因果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在经济学讲授过程中,一定要把理论讲好、讲透、讲明白,理论就是理论,是马虎不得的。
“按部就班”并不是讲死书、死讲书,让注重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各章节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设置的,比如收入-支出模型是IS-LM模型的简化形式,而IS-LM模型是AS-AD模型的基础,AS-AD模型认为国民收入不仅取决于需求,而且也取决于供给,而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师基于IS-LM模型。
(四)循序渐进
在本科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也需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就需要先把概念、理论给学生讲透彻、讲明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这样。在两个课时的授课中,在第一个课时当中要让明白“是什么”,在第二课时中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或者质疑,然后再进一步进入讲授。
(五)双中心、两手抓
在讲授课程中,不能仅仅以“教师”或者“学生”为中心,要建立“双中心”,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中心,都是课堂的主体,课堂的教学是在两个主体或者两个中心的碰撞、交流、耦合的过程中传播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不要一味采取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课堂首先是“教师”的课堂,在把知识传播给学生之前,教师是中心,在把基本的知识传播学生之后,通过互动、提问、质疑、练习强化,进一步强化、深化、广化知识,这时学生是中心。本科教学中要“课堂”、“课外”两手抓,宏观经济学课堂讲授以教科书知识为主,课外必须加以习题强化,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强化。要让学生意识到,课外与课堂同等重要。
(六)脚踏实地
宏观经济学讲授课程中普遍存在以讲授理论为主,枯燥乏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顶天立地”,把理论讲授好的同时,要把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用理论解释现实经济问题或经济政策,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领略到宏观经济学的魅力。如在新时期,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而后又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让学生明白政府出台的这两项重要的发展战略或政策,这就要让学生意识到区域经济的发展或经济增长是有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共同决定,“一带一路”战略主要是需求侧的改革,目的是增加总需求,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供给侧管理,目的是向消费者尤其是国外的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就是更好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经济尽快的走出低迷期。
(七)宏观经济学的科学性
在我国经济学课程中,宏观经济学属于西方经济学的范畴,与之相对应的是政治经济学,关于宏观经济学的科学性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从“滞胀”的魔咒到“货币的非中性”,质疑与矛盾无时无刻不体现在宏观经济学的演变和发展中,因此也诞生了各种经济学流派。由于在宏观经济学讲授时学生未开展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因此无法引导学生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反驳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在宏观经济学或者西方经济学的讲授中要让学生明白宏观经济学有一定的科学性,也有一定的缺陷,但是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宏观经济学逐步完善。宏观经济学理论来源于实践,也要通过实践不断的验证、完善。
三、《宏观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保证充足教学时间
高校《宏观经济学》本科生课程一般选取高鸿业版本,共十章内容,设置学时为48学时,总体来说学时偏少,在讲授过程中部分章节会选择不讲,或只是做简单的讲解,这对学生理解和认识宏观经济学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建议要扩大宏观经济学的学时设置,延长至64学时,使教师有更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全面、深入、详细地的讲解,因为这是经管类学生最基础的基础课程,也是以后继续深造的基础。
(二)讲授中级宏观经济学
在经管类本科生课程设置中仅开设初级宏观经济学是不够的,也是不合理的,尤其是在211高校,建议在经管类本科生二年级上学期或者下学期,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使学生在初级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掌握宏观经济学,尤其是模型、公式的推导,理论的推理过程,一方面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为毕业后的保研或考研打好基础。建议中级宏观经济学课时设置为36学时,必修课。
(三)由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高校中在推行各种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一哄而上”,也就意味教学方式的“一哄而散”,建议新的教学方式先试点,再推广。同时,不同的教师适合不同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在不同的教师手中发挥到最大功效,应允许教师自主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有些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把理论教的很透彻很形象,而无需案例,就不需要非要案例教学法,给教师一定的自主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只要把知识、思想传播给学生的效果实现就可以。
(四)“顶天立地”讲授
宏观经济学要把理论讲好,更要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高鸿业版本的宏观经济学在案例设置上偏重于西方的案例,对中国的案例涉及较少,也有中国数据不存在或不公布的部分原因,如失业率,但在宏观经济学讲授中应以中国的案例为主,西方案例为辅,虽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也要“洋为中用”,毕竟我们学习宏观经济学是要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宏观经济政策,或者通过学习宏观经济学,可以让我们读懂我们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五)优化课程考核方式
宏观经济学课程考核应逐步降低考试成绩占比,提高其他方式考核占比,比如分小组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课程作业,甚至可以规定在学习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如发表了相关的课程论文可以免考,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考试内容上不一定要照本宣科,可以增加主观题型、开放题型。
摘要:本文在分析《宏观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中要注意“开章明义”、“高屋建瓴”、“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双中心、两手抓”、“脚踏实地”、“宏观经济学的科学性”等七个方面问题基础上,提出要保证充足教学时间、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由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顶天立地”讲授、优化课程考核方式以更好地讲授《宏观经济学》课程。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本科教学,思考
参考文献
[1]杨建云.“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2):25-30.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篇3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 问题 思考
计量经济学作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的8门共同核心课程之一,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相关专业中开设已有20余年的历史, 并逐渐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经过多年的发展,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本科教学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充分肯定这门课程作用的基础上, 笔者认真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也感到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一、应加强与教学管理部门的积极沟通,优化课程设置
优化课程的设置,主要基于在教学的实践中,一方面要合理设置好计量经济学教学与其他先修课程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对该课程设置合理的课时数。在普通高等院校讲授计量经济学的教师,都知道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要有一系列的先修课程作为知识储备,如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微积分、概率论、经济统计、线性代数等知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课程安排的不合理,学生对必要的先修课程还未学习,或者将某些先修课程和计量经济学在同学期同时开设:如笔者所在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在同学期同时开设计量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使得该课程的教学很难进行;二是课时数安排不够合理:现在一些高校开设了许多课程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宽度,从而压缩了一些重要课程的学时数。例如,计量经济学理论课程包括实验课程即软件使用的学习,总共安排48个学时,有的高校甚至只有32个学时,使得教师难以安排教学内容。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分析,合理的课时安排应该是72学时。在授课学期上,一般来说,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最好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对于统计学和数量经济学专业可以提前到大二下学期,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应的先行知识。
二、注重应用,优化教学内容
现有的计量经济学教材中,大多数教材都偏重于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的介绍和推导, 整本书都是繁琐复杂的数学公式, 初学者往往是文科出身,本身数学功底不扎实,导致对该课程的学习感到很困难;同时,在教科书中,与实际问题结合的内容太少, 不少学生感觉学完计量经济学不知怎么用, 也不知道用到哪?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针对本科生的教材的内容应该组织一批专家重新进行修订和整合,并从以下几方面加以优化:1. 突出理论与实践兼顾,优化原先的知识结构体系,多引入实际问题中的经典案例, 教材要突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2. 课程的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要引入当前有关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 教材要配备适当的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现在很多教材倒是有些练习题, 但有参考答案的却很少。
三、注重软件使用,组织课堂案例教学
计量经济学的学习, 除了要有充足的理论课时讲解之外,还必须通过上机实验,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 消除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系统的做好理论知识的回顾、基本操作的讲解、实验案例的设计分解、现场操作指导和巡视等各项工作。没有软件讲解的案例讨论,往往是学生对课程的性质产生误解, 认为计量经济学就是统计课、数学课, 继而产生害怕情绪, 对学习失去兴趣。笔者在实验课程的讲解指导过程中,通常先给学生讲解并演示了软件EVIEWS的具体操作,遵循讲练结合的原则,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案例, 由学生自由组队,在每次上实验课之前搜集资料、建立模型、书写报告, 然后课堂上请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 最后老师点评。通过这种讲练相结合的方式,学生通过运用软件和设计案例,逐步自发地对现实一些经济问题产生了兴趣, 他们经常会有意识地尝试用计量经济模型去分析这些问题。从笔者亲身实践看, 案例教学对于该课程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很高。当然, 案例教学对任课教师来说是一件很富挑战性的工作, 需要任课教师认真的组织、安排和实施。笔者相信, 案例教学只要组织的适当, 一定会对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起到很大促进作用的, 建议大家广泛采用。
四、积极探索,改革评价制度
对于计量经济學这门课程的考核,许多学校往往采取期末闭卷考试这种单一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总体来讲弊大于利。导致了学生平时的学习不用功、考前搞突击,只注重死记硬背公式,不理解各种分析工具的适用范围,也无法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行为,导致我们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解决一些前人未解决过的问题,而光靠死记硬背公式,不知所以然,是无法提高学生们的理解和创新能力的。因此,改革传统的考试评价模式尤为重要。计量经济学的考核,应避免以期终考试成绩定终身的情况,将卷面成绩、平时上机实验成绩、课程论文的成绩,以及各种开放性的研究报告的成绩结合起来,评定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总评成绩。使课程评价真正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 既能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又检测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又能通过课程评价中的反馈信息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子奈,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俞培果,高翔.本科学生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2): 103 -105.
中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 篇4
摘 要:本项目基于独立学院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经济学基础专业课进行教学改革,设计参与式教学的品牌活动“财经新闻分享会”和评价机制,并对在经贸类专业的学生中进行广泛的试点教学的各个班级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该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善学生被动听课状态,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经济学基础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法;财经新闻分享会;教学活动设计;效果分析
一、引言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是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经济与贸易系为例,其主要的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及业务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鉴于此,经济与贸易系下五个专业的公共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创新教学方法,重点突出“实践性,应用型”对人才培养的意义就显得更加重要。
本课题主要针对经济类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包括经济学原理,中级宏、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以及国际金融学等课程理论性强的特点,结合独立学院的学生数学基础一般较差,理论学习的自发动力不足等现状,试图改变传统以教师讲授理论和数学推导等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枯燥的现状,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经贸系为试点,通过运用参与式教学法――“财经新闻分享会”品牌活动,对独立学院的经贸类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在创新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索与实践。
二、参与式教学活动的改革目标
通过设计“财经新闻分享会”品牌活动,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树立“理论≠枯燥”的课程观念,实现新华学院经济与贸易系“枯燥经济理论课程”的升级转型,打造受学生欢迎的“乐学,乐思,乐参与,乐展示”的专业基础理论课课程品牌。
三、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设计
(一)教学活动的内容设计
假设:一个班级共80名学生。以8个学生为一组,共10组,从第六周每周安排一个小组同学开展一次“财经新闻分享会”教学活动,每个小组15分钟左右展示成果,5分钟点评和讨论。
活动设计两部分内容:一是近一周主要财经新闻分享;二是新闻聚焦。新闻聚焦部分要求学生紧跟课程进度,结合指导老师给定的参考话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学生也可根据自己兴趣选择经济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但需征得教师许可情况下方可开展。
整个“财经新闻分享会”教学活动将通过“乐学,乐思,乐参与,乐展示”四个模块来调动学生对理论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表1 “财经新闻分享会”创新教学活动设计
(二)教学活动的评价体系设计
1.平时成绩占比。该参与活动纳入平时成绩评价的一部分,占整个平时成绩50%。
2.活动成绩构成。活动评价由其他小组评分(占40%)与教师评分(60%)组成。
3.评价标准包括。
(1)内容评价(50%):是否分享了一周的财经新闻,其他同学是否能够获得新的资讯,是否在新闻聚焦中运用所学经济理论进行分析。
(2)展示形式评价(20%):现场展示活动是否有吸引力,比较活泼,形式多样,还是比较呆板,形式单一,PPT的效果,电子书效果,视频效果,音频效果评价分析。
(3)展示效果评价(20%):通过活动展示,是否达到了传递信息的目的,其他学生是否从中有所获益,收获新的知识。
(4)团队综合评价(10%):全部成员是否都积极参与主持人是否着重得体,对内容是否熟悉,现场气氛和效果。
4.教学活动的风险规避。被激励出学习热情的同学参与“财经新闻分享会”的责任心和学习兴趣都很高,认真准备每一个环节。但是一个班级里总有个别的学生的学习热情较低,在“乐思考”与“乐参与”环节搭便车,不积极参与准备和讨论,导致整个小组“乐展示”环节效果大打折扣,为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在活动评价体系中教师可将采取以下两种措施:
(1)每个小组展示提交的材料都必须清晰显示每个成员的主要分工情况,并在展示的过程中显示出来,组长对真实性负责,若发现该小组学生不参与该小组活动的学生,该学生的此部分平时分将为0分。
(2)旁听的每一位学生需对该小组当天展示效果进行评分。学生评分达到两种效果:一是学生认真旁观,客观公正的评分;二是促使参与展示的组员能认真准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5.活动激励机制
①针对主要角色在课程结束时设置单独奖项,例如“最佳团队奖”“最佳主持人”,“最佳记者”等称号,纳入期末考评;
②学生对该教学活动提出合理建议并被采纳,设置合理建议奖项,从项目经费中颁发奖品奖励,纳入期末考评;
③活动现场进行录像,课程结束后制成光碟,派发给项目参与人和学生。
④其他配套措施:邀请课题组及相关经贸系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老师到现场担任嘉宾,点评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四、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
本项目的教学活动历时2年以上,主要在经贸系的11级国贸中级微观经济学,11级税务的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课程,12级经济学(应用金融方向)和13国贸的中级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部分)进行了该教学法的实施。
在2011级和2012级的三个专业的五个班级的实施过程中,各个小组同学主要按照该教学活动的设计,通过课外资料的搜集、分析,制作成PPT,结合多种形式进行课堂的展示,如访谈的形式,现场模拟表演,播放新闻视频等,结合经济学的热点进行探讨,如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当年的国际经济事件、国内重大经济事件对微观经济体的影响,进行分析。
到了2013级的国贸专业,该课程的展示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学们通过观看师兄师姐们的展示,激发了自己的创造热情,运用更多的多媒体技术,通过课外的经济热点新闻的实地考察和采访,如2014年东莞酒店业遭遇扫黄,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东莞校区周边商圈,南铺北店等热点,从身边就地取材,关注微观经济,也有从国内外热点新闻取材,进行场景模拟和再现,录制视频,并进行后期制作,压缩成为大约20分钟左右的视频,加入了同学们自己关注的视点和形象的生动的表现形式,引爆课堂笑声一片,有的小组的视频效果,甚至达到了制作影视大片的水平,轰动全场。
五、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分析
本项目实施以来,相关经济学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特别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显著
通过实施本项目的“财经新闻分享会”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热情明显提高。在课堂上,学生关于理论学习不会再觉得那么枯燥,到课率明显提到,比如11级税务和11国贸,基本上每堂课除了个别同学请假,基本都是全勤。
(二)培养学生关注经济生活的热点习惯
学习兴趣的提高,也激发了他们更多的关注经济热点话题,从学生的展示作品的话题可以看到,比如2014年的黄金过山车的行情,就有小组的同学模拟情景剧,中国大妈轻生闹剧,都是黄金惹的祸;2014年东莞扫黄行动,对东莞酒店业的影响,就有学生到现场进行采访,并模仿保安、老板等角色,进行分析;央行的降息对楼市、对储户等的影响,也有小组的学生到银行采访客户经理等。学生看到的就不再是单纯的新闻,而是由新闻走进生活,体会经济对生活的影响,并寻求解决之策。
(三)激励学生小组的创新与竞争意识
本项目在实施期间,教师通过播放往届师长的优秀作品的范本,激励师弟师妹要有超越的精神,给他们第一波热情的激励;当年该班级的学生,随着一组组展示的亮点不断通过教师的点评和肯定,激发了后面小组的竞争意识,于是出现的结果是一组比一组更给力,在内容的组织上,模拟情景表演上,编排和技术手段的运用上,都不断创新。
以13国贸在《中级微观经济学》的财经新闻分享会的表现为例,A班10个小组,第一个小组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现了十一黄金周期间高速路经济学,通过学生现场的模拟表演及假日经济的分析,运用供给需求原理,分析了高速路这样的公共资源在假期是否适合免费开放,获得现场的好评。第二小组的同学就在下一周马上创新了表现方式,以前方记者采访周边商圈的小企业主的形式,通过前期的实地调查和采访,制作视频的形式,在课堂现场播放他们的课外调查成果,幽默有趣,获得阵阵掌声;第三小组于是寻求更新的突破,特别是在内容和现代媒体技术的运用上,拍摄短视频,情景剧,幽默诙谐,传递的不仅仅是新闻信息,更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出来;到后期,有的小组直接在课外完成了主持人的主播拍摄,新闻内容的编排,以一个视频的形式20分钟在课堂播放,引发笑声不断。
同时,在期末所有小组完成了课堂展示活动后,我们举行了评比和颁奖活动,评出最佳团队奖,个人优秀奖多个项目,也激励了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更有了比拼的劲头。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并挖掘个人闪光点
本项目的教学活动实施以来,经常会出现小组的同学,班上的同学不时在我面前感叹,“原来我们班卧虎藏龙啊!”“同学们的潜力的无穷的,不挖掘真还不知道!”比如,13国贸A班第六组某同学的视频后期制作技术是炉火纯青,甚至把某大片的震撼效果带到了课堂,带到了新华;13国贸B班的女子组合,斧头帮的舞蹈也是震撼全场;还有小记者到现场采访各专业老师、学院领导的专业素养;周小川在新闻发布会的讲话,国贸同学后期配音演员的神配音、神模仿,引发全场爆笑,最佳主持人,最佳励志宣传片的花絮和拍摄等,都引起了课堂轰动。同学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这些有贡献的,敢表现的同学也收获了别人的认同,自我价值的展现,相信对他们的自信提升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五)项目存在的不足分析
本项目实施以来,在教学效果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的不足。
第一,“搭便车”现象依然存在,质量监控依然有漏洞。个别同学还是会缺乏参与的热情,但是总体的“搭便车”率控制在5%以内,本项目认为也属于正常范围。
第二,本项目在不同的专业和年级进行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不同。在2011级国贸、2011级税务和2013级国贸实施的效果最佳,而在2012级经济学(应用金融方向)实施的效果较为一般。主要原因在于2012级经济学(应用金融方向)学生在开设国际金融学课程时,由于先行课程《货币银行学》未学,专业知识板块有所欠缺,运用理论分析的能力较弱,且分析的层次较浅;且小组人数较少(4-5人),这使得“乐参与”环节的质量打了折扣,从而在“乐展示”环节上无法高质量的提交他们的课外学习成果。
六、总结
通过本项目活动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经济学基础理论课教师“一言堂”的现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走向课外,关注经济生活,最后又回归课堂,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关注经济热点,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互助精神,增强自信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所谓“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本项目通过参与式教学法的品牌活动“财经新闻分享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善学生被动听课状态,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中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 篇5
宏观经济学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课程编码:1111203 学分:3分
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学时 适应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 执笔人: 审订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宏观经济学》是经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经济学,是现代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民经济总量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宏观经济变化规律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对宏观经济的总体结构、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不同学派等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现实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运行的基本趋势进行初步的分析。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所运用的基本方法,以作为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同时也了解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为学生将来的实践和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6学时)
本章为宏观经济学的导言,简述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问题,讨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及其核算方法,分析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模型。本章重点要求学生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一些基本概念。
本章重点与难点:
1、定义和衡量总产出或总收入的五个总量指标及其相互关系;
2、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方法;
3、国民收入的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
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第四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投资--储蓄恒等式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6学时)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学说的中心内容。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只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被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本章介绍凯恩斯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讨论短期内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分析政府收支(财政)对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提出乘数原理。本章的内容,要求学生作为重点掌握。
本章重点与难点:
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消费函数;
2、均衡国民收入及其决定因素
3、财政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乘数原理。第一节投资与储蓄的相等
第二节消费函数
第三节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节简单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和乘数论 第五节三部门和四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6学时)
现代市场经济中同时存在着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它们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强调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并非相互独立,货币对经济非中性,是凯恩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本章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引进货币市场因素,讨论两个市场同时实现均衡的情况下,总需求水平和均衡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建立起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核心工具之一:IS—LM模型。本章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包括模型的推导)模型的基础之上,初步练习运用模型。
本章重点与难点:
1、投资需求函数;
2、IS曲线的含义和性质;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以及 LM曲线的含义和性质;
4、IS—LM曲线的含义和性质。
第一节投资的决定
一、投资与利率;
二、资本边际效率的意义;
三、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四、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第二节IS曲线
一、IS曲线及其推导;
二、IS曲线的斜率;
三、IS曲线的移动
第三节利率的决定
一、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二、货币需求动机;
三、流动偏好陷阱;
四、货币需求函数;
五、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第四节LM曲线
一、LM曲线及其推导;
二、LM曲线的斜率;
三、LM曲线的移动
第五节IS—LM分析
一、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二、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
第六节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
(6学时)
宏观经济政策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西方国家进行总需求管理的两大基本经济政策,其理论基础是IS—LM模型,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及其效果。并从实践方面讨论西方国家如何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考察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些内容也是财政学和货币银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运用及其效果分析,掌握诸如政策目标、各种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了解各种经济政策的适用条件及其局限性。
本章重点及难点:
1、财政政策的运用及其效果分析;
2、货币政策的运用及其效果分析;
3、两种政策的配合使用;
4、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5、财政政策工具及其实施;
6、货币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
7、各种经济政策的适用条件及其局限性。
第一节经济政策目标 第二节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及影响;
二、财政政策效果和“挤出”效应;
三、西方国家财政的构成;
四、财政政策工具;
五、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六、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
七、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第三节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含义及效果分析;
二、银行和存款创造;
三、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四、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第四节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第五节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演变 第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4学时)
价格水平同产量(收入)水平密切相关。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和IS—LM模型假定价格水平是不变的,没有讨论价格水平同产量(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总需求(AD)—总供给(AS)模型则取消了价格水平固定不变的假定,着重说明价格水平和产量(收入)水平的决定。AD—AS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也是理解宏观经济学中一些重大问题的基础。本章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包括模型的推导)模型的基础之上,初步练习运用模型。
本章重点及难点:
1、总需求函数和总需求曲线及其推导;
2、总供给函数和总供给曲线、长短期的区别AD—AS模型及其政策含义。
第一节总需求函数及总需求曲线 第二节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一、宏观生产函数与潜在产量;
二、劳动市场均衡理论 第三节长期总供给曲线
第四节短期总供给曲线
第五节长短期曲线的同时使用及其政策 第六节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数学小结 第六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3学时)
前述各章讨论的是封闭型经济,但在现实世界中,任何一国经济都是或多或少对外开放的,即所谓的开放经济。因此,西方宏观经济学也必须分析和说明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运行和调节。本章介绍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目的是为分析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运行和调节提供理论准备。本章内容是国际经济学和国际金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重点及难点:
1、国际贸易理论;
2、国际贸易组织;
3、国际贸易政策;
4、国际金融体系。
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
一、重商主义;
二、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三、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四、约翰.穆勒的国际价值理论—相互需求说;
五、马歇尔的国外贸易需求曲线;
六、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
七、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第二节国际贸易组织 第三节国际贸易政策
一、关税及其经济效应;
二、非关税壁垒;
三、当代世界贸易政策
第四节国际金融与国际货币制度
一、外汇与汇率制度;
二、国际货币体制的演变 第七章开放经济理论(5学时)
本章介绍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论述用来解释经济贸易余额和汇率的IS—LM—BP模型,分析贸易政策的宏观经济影响,讨论国际经济对一国经济的作用。本章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包括模型的推导)模型的基础之上,初步练习运用模型。
本章重点及难点:
1、BP曲线 IS—LM—BP模型;
2、开放经济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第一节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二节经常项目与宏观经济理论体系
第三节资本项目与宏观经济理论体系 第四节国际收支的平衡
第五节调整国内均衡和国外均衡的政策
第六节包括国际部门在内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的数学小结 第八章通货膨胀理论与失业理论
(5学时)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经常出现的两种现象,不利于市场经济健康运行。本章介绍西方通货膨胀理论,考察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分析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讨论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以及介绍西方失业理论,考察失业形成的原因,分析失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效应,讨论治理失业的政策。
本章重点及难点:
1、通货膨胀的定义和分类;
2、通货膨胀的成因;
3、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4、菲利普斯曲线;
5、奥肯定律。
第一节通货膨胀的种类
第二节通货膨胀的起因及其影响
一、通货膨胀的起因;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
第三节价格调整曲线或菲利普斯曲线
第四节用衰退来降低通货膨胀率 第五节其他对付通货膨胀的办法 第六节失业概述
第七节失业的经济影响及奥肯定律 第八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第九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
(5学时)
经济增长理论及经济周期理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介绍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考察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及其贡献,讨论理想的经济增长率以及实现理想经济增长率的途径以及有关经济周期一些基本概念。本章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模型(包括模型的推导)及其理论含义。
本章重点及难点:
1、经济增长的源泉;
2、哈罗德—多马模型;
3、新古典增长理论;
4、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5、经济周期理论;
6、乘数—加速数模型。
第一节经济增长的源泉 第二节哈罗德—多马模型 第三节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二、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
三、增长率的分解
第四节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一、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二、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第五节最优经济增长途径简述
第六节经济周期理论概说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及阶段;
二、经济周期的类型;
三、经济周期理论概说 第十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2学时)
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是沿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三条线索发展的。本章介绍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学术观点和政策主张,目的是使学生概略了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动态。
本章重点及难点:
1、货币主义(新货币数量论);
2、自然率假说;
3、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4、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5、粘性价格理论;
6、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波动理论
第一节三个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概述 第三节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概述
第四节新增长理论概述 第五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歧
三、教学基本要求
宏观经济学是经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所运用的基本方法,以作为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
四、大纲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经贸及管理类本科各专业。教学总学时数为48学时。课堂教学以参考书为参考材料,按照本大纲的内容进行教学。本课程宜安排在学生学完微观经济学之后的第二学年上学期。
五、教学参考书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2][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第十九版)(中译本)[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
[3][美]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中译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4]宋承先,许强.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六、学习网站
政治经济学课程论文 篇6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2)班
姓名:陈 蕴 如 学号: 1103688
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解我常常把它同高中时所学的经济学常识联系在一起来学习。总体来说,我觉得就是经济常识的延伸,内容更具体了也更广泛真实了,特别与我们以后的工作社会接轨所以更显真实与渊博。
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是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奠基,现代经济学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众多专业方向,并应用于各垂直领域,指导人类财富积累与创造。而政治经济学,则是一门以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及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中国经济社会体制的改革以更快的速度向前推进。传统上我们一直将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突破了我们思想上的诸多禁区,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市场经济诞生在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西方经济学作为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建设的指导理论在我国大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的教育中得到了快速的普及。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大学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却有所下降。同时,西方经济学中的很多专有名词在我们的大众传媒中也开始经常出现,大家似乎已不再区分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
一般地,我们认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物质利益关系或阶级关系),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配置。既然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冲突呢?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解释,土地、劳动、资本是西方经济学中所说的几种基本资源或者说是基本生产要素,按照西方经济学最大化的分析方法,各种资源根据各自的边际生产力获得报酬或者说是利润,那么利润从哪里来的呢?这必然又会涉及到生产关系,涉及到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这种边际分析方法最终还是回到了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畴之中,这也说明我们无法摆脱对生产关系的研究而单独研究资源配置问题。
任何一种成熟的经济理论或学派,都必须有三个组成部分,即硬核、保护带和分析方法。硬核是其理论核心,是指不可证伪的理论或无法加以拒绝的公理,它一般由最能反映这种理论体系特征的核心概念组成。#感悟&总结
中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 篇7
一、技术经济预测的目的和作用
技术经济预测具有前瞻性, 其目的是为了研究事物发展的趋势和动态, 分析技术经济发展的前景, 为尽快地、更好地发展市场经济, 满足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1. 技术经济预测是对经济、技术方案做出决策的前提。技术与经济问题纷繁复杂, 倘若事前的调查或预测不周密、不细致, 计算的结果就会有偏差, 方案选择和确定就会失之偏颇, 因而也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2. 技术经济预测是制定规划、决定技术与经济发展速度和方向的重要依据。编制规划时, 对于产品的发展定位、产量的多少、发展速度的快慢, 都要有定性与定量的研究。国家、部门、企业的发展规划必须以技术经济预测为主要依据。
3. 经济预测为计划部门、生产部门改进技术, 提高技术含量, 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基础, 同时还可以提升产品的活力, 增强产品竞争力[1]。
二、技术经济预测的步骤
1. 确定预测目的;
2. 搜集历史资料、分析资料的数据属性, 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3. 遴选合理的预测方法, 排除干扰项;
4. 通过数学表达式建立预测模型, 显示实物的发展趋势;
5. 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检验, 对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 必要时要对模型进行修正;
6. 对预测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将分析结果用于预测方案。
三、常用预测方法的选用
( 一) 定性分析预测法
定性预测是凭借主观经验, 通过享有经验丰富和分析能力的内行和专家, 对需要评价的工程、项目、事件等, 做出性质上和程度上的推断和估计, 协调和综合各方面的意见, 以此作为预测事物变化的主要依据。适合于对影响因素多变, 数字描述不确切, 预测对象的数据资料掌握不充分, 或难以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数量分析等情况。定性预测方法主要有: 经验判断法, 包括经验评判法、会议专家法和专家调查法 ( 特尔菲法) ; 主观概率法; 调查访问法等[2]。适用的定性预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见表1。
( 二) 定量分析方法
包括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方法、因果分析预测法、组合预测法。
1. 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方法。
该方法包括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灰色预测法、自回归预测法、神经网络预测法和马尔可夫预测法。
2. 因果分析预测法。
该方法包括弹性系数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系统动力学预测法和投入产出预测法。
3. 组合预测法。
该方法包括等权平均法、方差—协方差法。见表2。
四、常用预测方法的综合分析
三种因果分析方法的解读。
1. 回归预测法多软件嵌入。
( 1) 用Excel进行回归预测。基础数据要有6组以上, 通过整理可得出预测数学模型, 但需要检验, 包括R检验、T检验等。
( 2) 应用SPSS软件进行预测。在软件中应用相应的命令, 可得出表达式和检验值。
( 3) 应用Metlat进行插值, 再进行回归预测。
2. 灰色系统理论。
( 1) 利用灰色预测方法。采用累加、累减构造动态模型、数据矩阵和向量, 最后进行残差计算, 得出数学模型。
( 2) 生成数列分析方法。对关联因素进行相关分析, 定量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建立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生成数列。
3. 预测方法的特性分析。
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 对于提高预测精度, 保证预测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预测方法的选择因素有很多, 选择时应综合考虑。采用战略性决策的适用于中长期预测方法, 但对其精度要求较低; 采用战术性决策的适用于中短期预测方法, 但对其精度要求较高; 用于业务性决策的适用于近期和短期预测方法, 精度要求最高。
应用于近期与短期的预测方法有: 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季节指数预测法、直观判断法; 适用于一年以上的短期与中期预测方法有: 回归分析法、趋势外推法、经济计量模型预测法; 适用于五年以上的长期预测方法有: 经验判断预测法、趋势分析预测法。
精度要求较高的预测方法有回归分析预测法、灰色预测法、神经网络预测法。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使用的曲线模型有指数曲线 ( 修正指数曲线) 、线性模型、抛物线模型、龚伯兹曲线等。
这类问题要实现假设的合理性, 建模的创造性, 结果的合理性, 表述的清晰程度。结果表示、分析与检验, 误差分析, 模型检验等一应俱全; 对模型的评价、优缺点、改进方法、推广的层级给予详细描述; 计算框图、详细图表要列在其中。
参考文献
[1]隽志才.运输技术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
中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 篇8
摘要:本文结合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本科生教学实践,探讨了实证分析案例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分别就实证分析案例的含义、实证分析案例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难点及对策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实证分析,案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X196-4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J130101,K140107)
引言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自然资源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经济学研究向自然科学领域扩展和深入[1]。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和采矿工程专业的本科课程,由于没有西方经济学的先驱课程学习,增加了资源与环境经济學的教学难度。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讨论将实证分析案例用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中的一些心得思考,以期为提高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水平提供借鉴。
1、实证分析案例的含义
实证分析案例一词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即实证分析和案例教学相结合。一方面,实证分析来自于经济学分类中的实证经济学,它是在解释经济运行时从客观数据本身出发,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并借以预测将会怎样运行。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各学科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阅读、思考、分析讨论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发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达、沟通和协调等方面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素质[2]。实证分析案例在教学中的应用,是通过整合实证分析和案例教学的优点,一来使实证分析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二来使案例教学更加具有学术性和科学性。
2、实证分析案例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深刻地理解和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以客观数据为基础的实证分析案例,引导和启发学生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实现基础理论与经济运行与环境发展实际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系统地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解决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有助于充实和改进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外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教科书中大多以理论内容为主,特别是针对本科生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相关教材中,限于篇幅和内容深度限制,实证性分析案例还较少。一些教材在每一章结尾部分提供一则简短的案例供学生阅读与分析,但大多高度抽象和简化了实证内容。所以,将实证分析案例引入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教学中,可以充实和改进原本的教材内容,实现对枯燥乏味的课本理论知识的升华,从而最终实现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3)是科研型教学模式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课程中的重要探索。科研型教学模式是指教学过程中穿插科研思维,教与学的过程都按照科研思维模式进行,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正处于探索和发扬的阶段[3]。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领域的科研成果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实证分析形式来实现的,将实证分析案例用于课堂教学中,无疑是对科研型教学模式的重要探索。
(4)有利于学生寻找科研兴趣,满足优秀学生的求知需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相关的实证分析案例,特别是基于国内外知名学府一些有影响力的学者的科研成果,往往对优秀学生具有感召力。具有科研志向的优秀学生,可以通过接触代表学科前沿领域的实证分析案例,从中发现自身的科研兴趣,满足学习需求,为日后的深入研究做铺垫。
(5)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启发科研想法。在实证研究案例的备课准备过程中,任课教师通过对大量已有研究结果及结论阅读、思考、分析、提炼,可以洞悉学科最新发展及学术动态,拓宽科研思路。特别地,对数据要求较高的情况下,还需亲自开展实证研究与分析来满足课堂需要,进而提高自身学术水平。
3、实证分析案例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难点及对策
尽管实证分析案例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的困难和挑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第一,实证分析案例教学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选择合适的案例,而且,实证分析案例又比普通的工程案例、应用实例更具深度、难度,加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知识点繁多,这对授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一方面授课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案例准备,下功夫积累实证分析案例,设计与课程相匹配的实证研究素材,如在讲授需求收入弹性理论时,设计主要国家恩格尔系数的实证分析案例。另一方面授课教师要全方位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除了全面深入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外,还要学习和洞察资源可耗竭性、环境经济学等前沿动态,例如,关注并研习包括“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经济研究”在内的国内外顶级经济学期刊最新出版的相关学术论文。
第二,实证分析案例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成功与否,还取决于学生积极配合与参与的程度,而学生的兴趣、主动程度、学习效率不一也给实证分析案例的教学实践带来困难。对此,授课教师宜做好以下几点:
1)案例引入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课堂气氛,如讲述资源税收的实证案例时从纳税人角度启发学生;
2)综合运用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案例,避免枯燥死板,既要有科学严谨性、深入系统性,又要有人物色彩和故事情节,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例如,实证分析案例中穿插政治人物、诺贝尔经济学家的观点和行动;
3)实证分析案例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例如,设计实证分析案例考察当前煤炭产能过剩和环境瓶颈,并据此判断当前和未来煤炭工业发展及就业形势;
4)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程参与程度,例如,采用包括现代信息手段(QQ、微信等)在内的多种渠道与学生互动、提高课堂表现成绩比例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技巧等;
5)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学以致用,例如,鼓励学生参加基础科研课题、参与论文撰写,帮助学生挖掘学术潜力。
4、总结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兼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的多重特点,实证分析案例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讨论了实证案例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本科生教学过程中应用的重要性、发现并探讨这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难点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案,为进一步提高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发展提供一定的信息参考。
参考文献:
[1] 薛黎明,石森森,龚爽.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使命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课程教育研究.2014.8:23-24.
[2] 李秉承,何小媚.大学本科财务案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问卷研究.财会通讯.2011,10:60-62.
【中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推荐阅读:
宏观经济学课程简介12-17
宏观经济分析实验课程教案08-28
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论文10-11
宏观经济学教学研究论文08-13
宏观压力测试论文08-01
土地宏观调控论文12-14
日本宏观经济分析论文08-03
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论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