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过程观

2024-09-17

教育过程观(通用11篇)

教育过程观 篇1

试论理解的教育过程观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系张天宝

摘要:“理解”是哲学解释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活动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塑造与建构人的精神世界为主要任务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过程是一种“唤醒”,是一种体验,是一种“视界融合”,是一种“对话”,也是一种学生自我理解的过程。

关键词:理解、唤醒、体验、视界融合、对话

“理解”是西方解释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解释学看来,理解不仅仅是一种认识和研究方法,更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特征,它对于个体的精神世界的建构,对于实现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对于个体的人生经验的增长和扩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必须高度重视理解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及其理解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意义。?

一、理解的内涵

西方解释学的研究重心经历了从认识论到方法论,再到本体论的转变,每一次转变都极大地改变了解释学的研究方向及理解的内涵。纵观西方解释学的发展历史,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理解观:?

(一)理解是一种认识

在古希腊,古典解释学是一种对《圣经》等古典文献的注解和解释的技术、技巧,理解就是去发现、揭示那些已假定蕴藏在圣典中的上帝的意图。?

文艺复兴以后,解释学逐渐超出了解释圣典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具体文献的解释方法和规则,而试图把解释学扩展到人类的一切表达方式。这样,解释学就转变成为适用于对整个古代文化和各个领域的普遍的理解方法和解释规则。例如,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FriedrichErnstDanielSchleiermacher,1768-1834)认为,解释学是一门“避免误解的艺术”,这种艺术表现为在理解典籍、文献、历史时,理解者能自觉地运用恰当的理论、方法,在语言分析和心理转换的统一中,避免误解和曲解,完整地再现出作品的真实意蕴。但是,由于理解者与作者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距离、历史环境造成的词义上的`变化以及对作者个性心理的缺乏了解,使理解容易产生误解,“哪里有误解,哪里就有解释学”。因此,在理解作品时,理解者应消除自己的成见,从自己的心境进入到作者(古人或他人)的心境,避免曲解作品的真意,这样就可以实现“理解一位作者像作者理解自己一样好,甚至比他对本人的理解还要好。”由此可以看出,认识论意义上的理解,就是指由理解者向他人或作品的精神心理状态转换的过程,从而在心理上重新体验作品和作者的心境与精神状态,实现对作者和作品的精神世界的重建、复制,“理解与解释历史是对已失去的进行重建”。理解的认识论意义将理解视为一种认识过程,这样,理解就被限定为理性或主体的认知活动,造成了理解的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使理解成为一种达到某种认识的工具和手段,沦为了理性的附庸。?

(二)理解是一种研究方法

德国哲学家狄尔泰(WilhelmDilthey,1833-1911)认为:“自然界需要解释说明,对人则必须去理解。”在他看来,科学研究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是自然世界,一个是精神世界。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研究对象、方法和目的上存在明显的区别,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关注的是事物的因果关系方面的知识,缺乏意义上的内涵,对自然

[1][2][3][4]

教育过程观 篇2

虚拟交易正在改变人们从事交易的方式。在B2C (Business-to-Consumer) 这种方式中, 通过网络, 企业的销售量在过去的几年内显著增长。网络市场的竞争也因此渐趋激烈, 对网络消费者的争夺也引起了实践者与学者们的关注。由于网络特有的虚拟空间性, 网络商店具有无形性、不可触摸性等特征, 关注的焦点放在了为消费者创造真实的消费体验上。如果能够为消费者创造如同实体商店一样的体验, 他们也会经常上网并在网络商店购买, 那么与消费体验有关的在线交易过程如何, 怎样才能促进消费者从一次消费或购买到实现多次或重复购买的过程, 就成为本文研究的目标。

1、三阶段模型

Gabbott和Hogg (1998) 的研究认为, 一次服务遭遇 (encounter) 并涉及三个阶段:一是购前阶段, 在该阶段, 顾客经历发现业务的过程;二是购买阶段, 顾客能够完成他们的任务;最后是购后阶段, 任何重复的产品或服务的支持与交付被提供。[1]Dawson L.H.将该模型也运用到电子商务互动中, [2]如图1所示。只要从与电子商务环境的经历中得到价值, 顾客就会愿意做交易。顾客评估总的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 以与电子商务环境交易前、交易中与交易后发生的经历及所有的暗示为基础。不满意的体验在服务的任何阶段或在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中可能导致负面的总的顾客体验。

2、五阶段模型

Shaw&Ivens (2002) 在离线环境下建立了一个顾客体验模型, 该模型包含五个阶段:预期形成、购前、购买、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与体验后的评论。[3]这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模型, 涵盖范围比较全面, 与Gabbott和Hogg (1998) 从购买前、购买中与购买后的三个阶段描述服务遭遇过程大体一致。参考图2所示。

3、七阶段模型

Marian、Shailey和Dave (2006) 基于Shaw&Ivens (2002) 建立的模型, 增加了两个阶段:接近网站与购后阶段, 构造了七个阶段的网络购买与消费模型, [4]如图2所示。

预期形成阶段:顾客利用许多因素, 包括个人、社会与文化因素, 以形成服务质量的预期:个人基准 (benchmark) ;这样的因素包括品牌、广告、口碑、评论、关于离线业务渠道的个人体验等。

接近网站阶段:在该阶段, 顾客通过在URL上键入, 直接或通过搜索引擎或入口, 到达电子商务网站。

购前互动阶段:顾客在网站搜寻产品与信息, 决定是否做出购买。

电子购买阶段:顾客订购或购买产品或服务的阶段。

购后互动阶段:该阶段包含等待收到订货与任何在交货之前的互动。

产品或服务的消费阶段:顾客使用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阶段。

购后总的顾客体验 (Total Customer Experience, TCE) 评价阶段:顾客与其预期相对比, 评估电子商务环境的体验。为了形成后续的电子商务体验, 最后的评价将提供给下一次的预期形成阶段。

4、在线购物过程的综合模型

Su-Jane Chen&Tung-Zong Chang (2003) 在深度访谈及后续调查的基础上, 描述了一个常见的在线购物过程模型, [5]如图3所示。从个人电脑质量、链接速度到购后满意, 从购买者到重复购买者, 其间有三个重要的体验要素:互动、交易与履行, 影响了在线购物体验。该模型是由大多数被调查者所描述的一般在线购物模型组成。

5、系统观的在线购物过程

Pingjun Jiang与Bert Rosenbloom (2005) 认为, 将在线购物看成是一个消费系统, 从系统的过程观来阐释在线消费行为。在线购物消费系统由一系列信息、服务与产品所构成, 它们在多个环节的一段时间内被消费, 因此在这样的消费系统存在三个因素, 即属性———水平评价、过程中的满意与行为意图。[6]基于此, Pingjun Jiang与Bert Rosenbloom (2005) 将在线购买过程模型分为两个子系统:购物体验子系统与履行子系统, [7]核心内容是关于潜在质量因素如何与不同的子系统相联系, 每一个子系统的满意水平如何相互影响, 尤其对顾客保留如何产生影响。并将研究焦点锁定在信息搜寻 (information search) 、结账时 (at checkout) 与交付后 (after delivery) 三个阶段。电子零售的盈利性与长期成功取决于顾客感知的购物体验与电子零售商的后续行动。因此作者检验了属性权重, 比较了售前、交易与售后服务子系统, 表明这些成分如何彼此联系影响完整的在线购物消费体验与行为意图, 以获得与电子零售商互动的消费者购物体验的结构观。

6、Pavlou (2003) 的在线交易过程模型

如图4所示, 这是Pavlou (2003) 援引自营销与消费者行为文献, 以及B2C电子商务的实证研究, 得出的消费者与零售商之间的交易关系过程模型。Pavlou (2003) 指出消费者在线交易过程由信息检索 (information retrieval) 、信息转移 (information transfer) 与产品购买 (product purchase) 三个部分构成。[8]消费者与零售商间的交易关系涉及几个步骤的活动过程。第一步经常是包含从零售商到消费者的基础数据交流, 如浏览、搜集信息、做出产品与价格的比较;下一步通常涉及消费者提供一些个人信息, 通过注册e-mail地址、描述产品偏好以及提供反馈等实现。这一步骤经常通过自动信息交换得到补充, 借助路由器、登陆数据、数据挖掘工具等有意或无意地获得这些信息;最后一步包括为了完成产品或服务购买而对隐私与货币信息的提供, 如信用卡信息、实际购买偏好与付款及地址信息等。

二、在线消费体验过程研究评价

从过程角度, 以前文献对在线交易活动进行研究, 将交易过程区分为不同的阶段, 有三阶段、五阶段、七阶段过程模型等, 其中最概括的是三阶段过程模型, 最详细的是七阶段过程模型, 除了描述一次交易过程的模型 (如[8]) 外, 还有将初次购买与重复购买包含在内的在线购物模型 (如[5]) 等。

通过对在线交易过程模型的回顾, 可以看出大多数模型关注的是一次交易过程, 以最初的购买者为营销最终目标, 只有Su-Jane Chen和Tung-Zong Chang (2003) 将初次购买与重复购买置于一个模型中, 但其研究重点只是一次购买体验的过程, 并未涉及重复购买这个阶段。

由于仅仅一次购买并不能给电子零售商带来长期的收益, 他们追求的是顾客的长期持续购买,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其长期发展的需要。而且从成本上来看, 吸引新顾客要比保留老顾客花费更多, 这已在文献中得到证明。因此, 保留原有顾客、鼓励他们做出持续购买是网站成功的保证。因此有必要整合一次交易过程与后续行为过程如重复购买或离开于一个模型中, 以探讨完整的在线交易过程。与以前文献研究所不同的是, 本研究从消费者体验观的角度建立模型, 并添加了信任的形成过程。

三、体验为基础的在线交易过程模型

已有文献证实信任是影响在线交易的最重要因素之一。[9]在B2C电子商务环境下存在着两种信任水平:初始信任与持续信任。[10]Mc Knight、Choudhury和Kacmar (2002) 将在B2C电子商务背景下信任的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探索阶段与承诺阶段。[10]在探索阶段, 首次接触不熟悉的网站, 消费者通过他们的最初体验会形成初始信任或不信任的认知;当多次交易后, 消费者与网站及交易过程变得熟悉时, 在线信任逐渐发展到承诺阶段, 这个阶段的信任被称为持续信任或强势信任。[11]Mc K-night, Cummings and Chervany (1998) 将其定义为“在给定时间框架内不会显著改变的信任意图水平” (p.482) 。[11]因此在在线交易过程的初始阶段, 消费者形成了初始信任, 同样, 消费者在经过多次交易体验过程后可能会形成持续信任的意图。当然, 不是所有消费者在首次交易后会继续购买或继续信任网站或在线零售商, 特别是当他们有着负面体验时。

借鉴文献综述中对在线交易过程的回顾, 从在线消费者体验的角度, 本文将初次购买的过程看作初次体验在线交易的过程, 而重复购买的过程则看作多次体验的过程。不同于以前文献关注一次在线体验过程的研究, 本文将一次体验过程延长到重复交易的实现, 整合初次体验与多次体验于一个模型中, 并区分为初次体验的过程与多次体验的过程两部分进行分析, 如图5所示。

1、模型反映了初次体验与多次体验过程

在线初次体验的过程指的是消费者初次接触网站, 经过与网站互动, 建立初始信任 (initial trust) 的过程。在这个阶段, 如图5所示, 消费者浏览网站内容或者进行信息的搜索, 经过引导 (introductory stage) 与探索 (exploratory stage) 两个初始信任形成的阶段, [9]以再次访问或选择进行第一次交易为该过程的“终点”。探索阶段即包含了上述的引导与探索阶段。承诺阶段则指的是信任发展的高级阶段, 即高度信任或持续信任 (ongoing trust) 。[11]Kim和Tadisina (2007) 扩展这种见解, 定义可持续信任为维持承诺关系的一种较高水平的信任。[12]这种水平的信任通过较高水平的信任态度以及信任意图所表现, 因为信任态度描绘了对信任方的注意或行动有所准备或准备就绪。[13]即持续信任指的是在线消费者或称重复消费者在拥有与某网站的购买体验后形成的稳定高水平信任。

2、模型体现的是交易关系的实现

从Pavlou (2003) 建立的在线交易过程 (图4) 中可以看出, 一个完整的在线交易过程是消费者与网站间信息互动基础上形成的在线交易关系。因此从消费者初次接触网站到产生再次访问或购买行为即形成初次体验过程, 这一过程体现的是在线消费者与网站间的交易交换关系, 1而在线消费者经过与电子卖方的多次交易, 有了多次良好体验后形成了持续信任, 继而重复交易。在线消费者与电子卖方之间从尚未建立起B2C关系, 直到初始信任、持续信任的建立, 体现出双方交易关系的实质。

3、模型凸显信任的重要性

从图5中可看出两个体验过程共同的部分是信任, 因此该模型强调了信任的重要。初始信任水平可能较低, 但这是关系建立的伊始, 随着体验的逐渐增加, 信任水平逐渐提高, 达到较高水平的信任时意味着关系的持续与稳定。不论是引导阶段还是探索阶段, 在线消费者是作为潜在的消费者与电子卖方的网站初次接触, 产生第一印象后导致不同的行为意图。因此, 首先是要吸引消费者到网站, 其次是诱使消费者与网站互动, 最后形成对网站的初始信任以促成最初交易或再次访问。

在线多次体验的过程指的是第一次交易后, 经过初次体验, 在线消费者形成认知与心理上的评价, 决定是否重复交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高度信任或持续信任建立, 进入承诺阶段, 并在消费者心理中形成情感契约。从使用者技术互动的关系观点来说, 个体对网站的情感契约是一个重要的新洞察力, [14]这也意味着忠诚的形成。

四、研究结论

本研究综述介绍了相关作者的研究成果, 特别是从消费者体验的视角介绍了这些学者建立的在线消费者行为模型, 并且识别出两个阶段:初次体验阶段与多次体验阶段。在此基础上, 在线信任的发展经历了初始信任和持续形成的两个阶段。这将有助于识别与研究这两个阶段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因素是否存在不同, 并有助于从不同角度了解和研究在线信任。通过模型的建立可以判断客户是否形成了与网站或电子零售商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15]

关于教育的目的观与过程观的思考 篇3

关键词:批判理论;工具理性;目的观;过程观

人接受教育总有某种目的:渴望自己能有一份好的工作,过上好的生活;能有一颗高尚的灵魂,一个充实的人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等等。人类受教育的这种目的性是合乎情理的,这是接受教育的动力和基础。然而,现实往往难以如愿。人们时常发现,受过教育的人并非都是高尚的人,出色的人。相反,有些受过教育的人,倒不如没受过教育的人,何以至此?批判理论对“工具理性”的批判对我们认识这一问题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就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使人们对科学与技术的信仰与依赖与日俱增,而依靠科学知识探讨自然所取得的成功更向人们展示了知识的巨大力量。以至于伟大的哲学家培根宣称“知识就是力量”,受其影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而在他们的心目中,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呢?斯宾塞的回答是“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他认为教育的任务就是教导人们为了能够很好地生活而获得所需要的一切科学知识。从此,古老的以宗教、文学和艺术为核心的知识净化心灵的教育思想,开始让位给以科学知识为主的理性主义教育。人们对教育的探索从古典的人文理想和传统的哲学思辩转向了一切以科学为依据,“科技工具理性”开始支配人类的生活。人类接受教育就简单地化为获取科学的知识,为日后的生活做准备。

诚然,我们不能否认科学教育所起的重要作用,它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物质进步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不管是现在抑或将来,科学教育仍将起重要作用。然而在工具理性支配下,教育走向了唯科学主义的道路,教育活动中唯“科学”是从,认为教育现象以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都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对教育现象作了原子论式的肢解,把教育的研究类推为物理科学的研究,视教育为明确变项所组成的系统,取消质的分析,从而把教育的过程简化为一种技术处理的过程。而这样的过程是客观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逻辑和规律,因而对教育可以进行因果分析。工具理性行为注重如何用手段达成目的,至于目的本身的价值是否为人类理想的终极价值则在所不论,一切只为追求功利的目的所驱使,势必漠视精神价值与人类情感。其最终结果就是教育只看重目的而忽视过程本身,使教育活动成了目的的奴隶。

以霍克海默、马尔库塞等为代表的批判理论思想家对“科技工具理性”进行了尖锐地批判。他们认为,理性是一种从自然中解放自身的能力,人从自然中获得解放后却又把自然甚至自己的同伴作为自己的统治对象,从而使理性衍生为统治工具进而转化为“工具理性”,这种“工具理性”正是人性异化的根源,它以其实效性、实用性为导向,限制了人的自由、自主和生活空间,贬低了人的尊严和价值。马尔库塞认为,在物质和技术高度发展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变成了一种统治力量而成为社会的新型意识形态,人在物质和技术的压制下已变成只求物质,不求精神;只顾现实,不讲未来;只按“技术理性”行动,而没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单面人”,社会也变成了没有反对思想的“单面社会”。知识成了谋生赚钱的手段,升学成了学习的唯一目的,教育成了科学的奴隶。正如西方后现代主义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教育”往往被写在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的下面,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从教育结构到教育计划,教育依靠着科学已经“证明”或“测试”的知识,一句话,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与“科学”已达到一种难分难解的程度。虽然我们的课程中也不乏有关于价值方面的知识,但那不过是一种装饰、一种点缀而已,并没有引起人们真正的重视。

批判理论的右翼代表哈贝马斯认为,人类有三种兴趣:技术兴趣、实践兴趣和解放兴趣。每种兴趣都引致“科学”的一种不同形式。技术兴趣引起(自然)科学的知识,即力求阐明有关自然界的解释性的能够预测的知识。实践兴趣引起了历史——解释性的科学。这些科学产生社会生活的解释性的知识,从而使得生活更易理解。解放兴趣是从解脱对人类理智所加的种种限制的欲望而来,例如权威、无知、习俗、传统之类的限制,它引起的是一种解放性的知识,是“指向于对反省的追求”,即指向于自我反省和批判意识的追求。实践兴趣和解放兴趣引起的知识其实是一种关于价值及价值判断的知识。科学知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开启智慧与创造财富的作用,而价值及价值判断知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导向的作用,因而三种兴趣引起的知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同样重要的。

由此可见,无论是批判理论左翼对“工具理性”的批判,还是哈贝马斯三种知识的划分,其实质都是批判“工具理性”只重功利、重实效,注重为实现某个目的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把方法、手段和目的同质化,只重工具合理;而轻视人类的精神、情感和体验,轻视过程本身的价值,轻视价值合理。“批判理论”的左翼思想家大都主张采取“意识革命”或“本能革命”,以唤醒人们的批判意识,使人性从“科技——工具理性”中“解放”出来,他们强调人的价值、态度与体验,认为获得对事实、真理的认识固然重要,但获取真知的过程更为重要,因为它是形成人的信仰、价值与情感的过程。批判理论对于我们认识教育的目的与过程及其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人接受教育是有目的的。就社会而言,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从而使人类社会得以发展。而就个人而言,接受教育是为了能够过上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这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人类行为是有目的的,这没有错;为了实现目的,需要选择、设计经济、有效的方法或手段,这也是合理的。问题在于我们在选择手段的时候,往往因为要对多种手段进行研究和挑选,从而陷于了研究手段的兴趣之中而忘却了我们最初的愿望和目的,错误地把手段等同于目的,将目的置于手段之中,使人变成了视野狭隘、目光短浅、头脑简单的“单面人”,最终使人的活动和行为走向了异化。

比如考试分数成了目的,作业成了目的,教育方法、教材、管理、现代信息技术等都成了目的。“我们很多的教育活动已经没有了它的人文意蕴,手段谮越了目的,教师整天在手段上打圈,陷于手段之网,而目的却成了模糊的、非真实的存在,以至于当我们有幸醒悟过来,质问一下终日之行为的意义时,我们只能怅然若失。”而这正是“工具理性”支配的必然结果。而且受工具理性的支配,教育成了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工业生产提供后备人才的手段,学校、教师、课程等都转向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教育的需求就是国家经济、政治的需求。教育追求的是其政治、经济效益,而对生命的意义、价值、尊严、文化的意蕴、人生的境界以及它们在教育活动中的内在涵摄等却关注甚少。

批判理论强调人的价值、体验与态度,就是要求教育重视本体价值,重视教育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为科技、经济和社会服务,更应该关涉人的美好生活,关涉人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学会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能力不是通过单纯的说、教所能形成的,须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学生亲身的体验、感悟和思考才能形成。这种过程是动态的、非功利性的,由于不受目的的束缚,因而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本身。师生在这种共同进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交往与对话,发现生活的乐趣,保持生活的活力。对于教育中的学生来说,教育的过程既是精神生长的过程,也是理念形成的过程;对教师而言,教育不是在重复人类已有的经验,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享受,是创造,是生活本身。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从对目的的过于关注中解脱出来,不为各种目的化了的方法、手段所奴役,我们的教育就能让学生更多地感悟生命的意义、体验人生的价值了。

我们并不否认教育是有目的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而美好生活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缺乏任意一项,都不能算是美好生活。教育目的内化在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教育过程之中。我们不能为了实现目的而忽视了教育最本质的东西——过程本身。其实,目的就像冰山上的一棵灵芝,它招引我们去采撷它,而在走向它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把注意力移至一路上的风景和跋涉的快乐,我们就不会在乎路途的遥远和艰辛,也不会在乎何时能到达目的地,因为这种跋涉的过程已经给了我们采撷灵芝的喜悦,我们在攀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谛、生活的欢乐、愉悦和充实,这就够了!因此,目的与过程是相辅相成,互相依赖的。目的给过程定向;同时,目的的实现有赖于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过程与目的是同一的。

参考文献:

[1]李江源.知识与智慧:现代教育中的二律背反[J].教育学,2001,(7).

[2]陈来.人文主义的视界[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49.

[3]张华.批判理论与批判教育学探析[J].外国教育资料,1996,(4).

[4]陆有铨.躁动的百年[J],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166.

五观教育 篇4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使新疆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境内外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对这些铁的事实视而不见,与国外敌对势力遥相呼应,采用各种手段,通过各种途径,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分裂主义的宣传和渗透,妄图与我争夺人心、破坏新疆稳定。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自治区党委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开展了“三个一”教育:一个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党——中国共产党、一条道路——社会主义道路。这次活动收到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后来受到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的冲击,未能持续下去。

上世纪80年代初,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立足于民族团结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保证的认识,创造性地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1998年初,自治区党委作出了在全区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中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简称“五观”)宣传教育的指示,“五观”教育遂成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使我区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2004年,自治区党委将“五观”内容规范表述为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进入21世纪,根据国内外出现的新形势及随后在全区干部群众中广泛进行的“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自治区党委提出了在以往“五观”教育的基础上,在全区干部群众中开展“四个高度认同”(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的宣传教育。在教育活动中,自治区党委始终坚持把正面教育引导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主要方式,持续进行,力求在内容上做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包括中国历史与新疆历史教育、国情区情教育、政治理论(民族理论、国家理论、政治学理论)教育、法制教育、前途教育等。其中,新疆历史(包括民族史、文化史、宗教史)教育是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教育,达到了强化各族干部、群众和广大青年“四个认同”的最终目的,从而使各族干部群众和广大青少年真正懂得: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互相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文化,各民族都为创造和发展中华文化作出了贡献;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

“四个认同”教育是“五观”教育的升华和具体化,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保持新疆社会政治稳定的治本之策,是我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又一创举。实践证明,“五观”教育和“四个认同”教育极大地增强了新疆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推动新疆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沙湾县第二中学

“五观”教育

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我党制定民族政策,处理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我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国际上,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和遏制我发展的战略图谋始终没有改变;境外“三股势力”加快联合化、政治化步伐,谋求建立统一组织;境内“三股势力”不断变换手法,以更加隐蔽的手段重新聚合,暗中积蓄实力,发展组织,伺机进行破坏活动。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还将进一步显现出来,人民内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已成为维护地区稳定的重要课题。因此,在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中,认真开展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五观教育,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五观教育活动中,地区及各县市区分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法,提出不同要求。通过面对面宣讲,举办培训班、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专题讲座、文艺演出、电影展放、图片展览、演讲会、板报比赛、知识竞赛、有奖征文等多种形式,组织各族干部和广大农牧民群众进行深入学习,使五观教育深入到工厂、街道、学校、乡村。特别是在每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中,地区及各县市及早制订学习计划,抓好学教活动的每个环节,并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开办五观教育专栏专题,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

通过深入持久、形式多样地开展五观教育,各族干部群众强化了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提高了各族干部群众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激发了各族群众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调动了各族群众投身我区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促进了地区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当前,在民族团结教育中,各级党委、政府都要将五观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与“四个认同”教育结合起来,研究部署好,组织实施好。让全区各族群众在民族团结的旗帜下,进一步凝聚起强大合力,维护好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大好局面,为推进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而奋斗。

将成长的过程还给孩子

前不久接触到了我国著名教育家林格先生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书中关于学校教育的思想,让我这个教坛上的新人有了一种醍醐桄顶,耳目一新的感觉。林格先生认为,教师和家长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去控制甚至摧残它。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是一切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回归本质的起码要求。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家长素质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了这一点,这很可贵。但在与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探讨中发现,还有相当多的教育者对教育的本质和人的发展最基本规律的认知有待提高,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如果搞不清楚的话,教育者也就无法寻找到教育的切入点。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可以说,林格先生的观点,首开了对传统教育观念说“不”的先河,让人耳目一新,仔细想来,却是一种理念的回归。当他把“教育是没有用的”作为一个命题来阐述的时候,内心是非常忐忑的,担心师长们批评他“没良心”。最终,回归到教育的根上来、为中国教育进步寻找突破口的顽强理念,战胜了他个人的得失,通过走访了数以千计的学校,拜访了大量的知名教育者家,林格先生以其大胆的言论、全新的观念警世。既是对老祖宗教育理念的诠释,是对当前教育方式的提升,甚至有点“叛逆”。对比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我个人认为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包办让孩子失去了成长的乐趣

现代社会在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后,一切事情都加快了发展的速度,凡事以“快”为主。教育也是同样的,教育不是空中楼阁,它除老师和学子外,还包括社会、家长、国家的教育体制、老师的待遇、学校的环境等等很多软件和硬件,又快又好,成为一个重要标准。在凡事求“快”的条件下,好多老师恨不能代替学生成长,要是能拔苗助长那就更好了。理由是怕他们犯错,怕他们走弯路,其实这样的想法是自私的想法,这样的想法看似无害实则自私,它剥夺了学生成长的体验。任何一个人的经验的获得是建立在个人的亲身体验之上,如果没有切身的体验,这一经验的获得是肤浅的,也就容易忘记,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问题老师一再重复可是学生还是一再的错的原因了。因为这一切经验的获得不是建立在孩子本身的体验之上。对世界探索和发现的路上有快乐,有痛苦,因为怕孩子们走弯路,老师们将他们探索世界的权利剥夺了,所以现在好些孩子对自己周围环境的变化一无所知,他们不觉得很痛苦,也不觉得很快乐。对世界的探索是他们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他们最大成就感,最大乐趣的来源地,结果却因老师的包办乐趣全失。所以在初一的孩子中要求列举学习之苦与学习之乐时,学习之苦举不胜举,学习之乐寥寥无几,他们的体验就是学习是件苦差事,毫无任何乐趣可言。当知识的传递只有痛苦而没有快乐的时候,那么这样的学习

是没有几个孩子愿意去尝试的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老师要允许孩子们犯错,不犯错的话,就不会对比知道什么是对的。对于孩子无关原则性的犯错,老师不要轻 易给孩子

扣帽子。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老师是孩子学习的“陪跑者”,陪着背书,陪着写作业,陪着默写单词,陪着扫地,陪着做操。在这一点上林格先生认为“教育者永远无法和孩子们一起跑到他人生的终点,因此,最好的选择是站在看台上,为孩子呐喊助威,起到拉拉队的作用,不做孩子的陪跑者。”

放开手,让孩子自己来做这一切,只有他自己体验过什么是真正的失败,什么是真正的成功,他才会对成功燃起追求的愿望,当他有了追求成功的愿望时,老师的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因为孩子自己自觉去追求他所需的。

(二)、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价值观

也有不少老师是爱着孩子的,一切以孩子的发展为第一前提,可还是得不到孩子们的认可,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企图以自己的个人意愿为蓝本,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如孩子们喜欢看“快乐男生”“快乐女生”“快乐大本营”等娱乐性较强的节目,对于新闻联播等时政性强的节目则是敬而远之,老师则认为 喜欢看这些娱乐节目是浪费时间,不提倡,或是明命禁止。师生间因为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个人体验不同,在价值观,审美观上有着巨大的差异是难免的,可是有部分老师不仅不能以平等眼光来看待孩子们的偶像,还要以打击孩子们的心目中的偶像为第一要务,期望在孩子们心中摧毁一个价值观后,建立起自己想要的价值观。这种做法常常是得不偿失,不但孩子们不接受老师的价值观,还会以和老师顶着干为乐。

在这一方面林格先生认为,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而发现和解放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其中包括两个层面的尊重:一是高度尊重孩子的发展权利。与成人一样,孩子具有生存权、发展权,等等。二是高度尊重生命的发展规律。我认为这两个层面的尊重,正是第二个问题的解决之道。

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偶像,说明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今后我想要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而他的偶像就是他的答案。当然他们因为自身生活经历,社会阅历的局限,在偶像的选择上难免有不妥当的地方,可是这些都是可以引导的。我个人认为,在价值观方面,老师可以不赞同孩子们偶像,但是你不能打击孩子们的价值观,更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只有尊重了孩子们的价值观,你的意见才可能被孩子们接受,这样教育才可能继续。

(三)、师生关系的亲密度不够

在社会功利的要求下,教育成为了批量生产的流水线,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在现实的教育中成了神话传说。当一切评估、考核都以成绩为主要依据时,学生的个性成了老师最棘手的问题。因为只有能成批量的生产出某一种学生,平均成绩才会提高,评估、考核才能通过,教师的个人价值才能得以实现,教育的成就感才能得以满足。

正如林格先生所认为的,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强迫学生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和种树、种庄稼一样,疏松土壤,兴修水利,让根系得到自然发展,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而在我们的现实教育中以“填鸭式”的多,忽略或是无视学生是有个性的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不一样,对于同一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老师只管将现成的知识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将其塞进学生的头脑中。至于有没有用,会不会用,能不能用,是许多老师在完成了艰难的“填鸭式”教学后,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关注的问题了,更谈不上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了,于是成绩不好的孩子怕老师,成绩好的孩

子不喜欢老师。

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第四课中有一段课文是这样描述老师的:“老师的工作不只是传授知识。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情感才能唤醒情感。老师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样。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是人的精神的生长和充盈,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师生关系好些时候只是冰冷的考试分数的变化,老师无暇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学生看不到老师的辛劳,老师抱怨学生不体谅,学生抱怨老师不理解。这中间出了什么问题呢?因为少了情感,师生间本因是最亲密的关系,却因为建立之初时以学生成绩为标准,将不少师生距离拉得更远了。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社会中,老师的知识从量到更新速度都比不上网络,而老师之所以还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师能满足孩子们情感的需要。可是很多老师看不到这一点,对于学生的生活,心理,成长环境不闻不问,只要求学生成绩要好,无视学生的情感需要,自然也就不可能成为学生的朋友,不能成朋友也就自然不懂孩子们的需要,结果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对于这一点我非常同意林格先生的观点,他认为“教育之道,道在心灵。”我们教师应当更多去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以爱唤醒爱,以心灵塑造心灵,重建起真正的亲密师生关系。

总之一句话,就是将孩子成长的过程还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成功与失败,老师不再做一个辛苦的“陪跑者”,而要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拉拉队”,当孩子们失去信心时,帮他们找到希望的星星火花,当孩子们成功时,做他们的第一个粉丝,以孩子的价值观来认识他们的世界,只有走进了他们的世界,教育才

观《感恩教育》有感 篇5

讲座首先映的是一部电影,名叫《暖春》。里面讲述了一个女孩子从年幼到成年的一段看似平凡却做起来不容易经历。她的父母开始对她很不好,可是她用自己的努力,感动了父母。成人后,她没有离开家乡,而是留在了这里,当了一名乡村教师,用这种方式来回馈自己的父母和这片土地。

在这个讲座里,于丹老师还讲了一个小故事:说有一棵大树,它将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给了一个小男孩。最后,大树已面目沧桑,而满头白发的孩子,却来陪伴那早已一无所有的老树根。大树做的一切不正象征着父母对孩子的毫无保留地爱吗?

教育过程观 篇6

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和智能观及其教育启示

本文简要分析了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的`起源、形成及心理机制,概括了认知心理学关于智力的阶段性、连续性、多元性特点及其形成机制,启发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树立积极的学生观、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知识掌握及智力发展的特点.

作 者:李方安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日照分校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山东,日照,276800刊 名:沈阳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ENYANG COLLEGE OF EDUCATION年,卷(期):20024(3)分类号:B842.1关键词:认知心理学 知识观 智能观 教育启示

教育过程观 篇7

一、创设情境, 问题激趣

首先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的两个片断导入, 在播放之前先提出问题:这两个片段在用色上有什么特点?片断一:现实中父亲已经去世, 悲伤的母亲坐在父亲曾经教书的小学校外久久不肯离去……这时的影片是黑白色调, 背景音乐忧伤、哀婉。片断二:回忆中年轻漂亮的母亲身穿粉红色的碎花棉袄奔跑在林间……这时的影片色彩鲜艳, 背景音乐优美、欢快。学生正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 电影片断戛然而止, 学生都感觉到意犹未尽, 这时教师重新提出刚才的问题,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我们看过这部影片都会被它美仑美奂的意境深深地吸引, 影片是通过色彩烘托出优美的意境。这部影片最大的特点, 就是用色彩来区别现实与回忆。现实中的母亲已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 父亲已经去世, 在母亲的眼里, 现实生活是黑白的。只有当她回忆起初恋时的美好时光, 颜色才是绚烂的、多彩的。假设回忆的镜头也是黑白的, 那我们就感觉不到现实与回忆的差别, 也感受不到这些优美的意境。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色彩与人的感觉和情感有关。”由此引出课题———色彩与人的情感。

二、走进生活, 选题激趣

1. 关注生活, 寻找色彩

导入新课后, 利用课件从“衣、食、住、行、用”等几个方面展现出生活中的色彩, 学生的目光立刻被这些精美的图片所吸引, 不断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并且从图片当中总结出如“中国人办喜事喜欢用红色, 西方人喜欢用白色”“食品的包装设计通常会采用明亮的暖色”“食物的颜色还可以联系到味觉, 不同的颜色会给人以酸甜苦辣等不同的感受”“色彩在古代建筑中还被赋予了等级差别”“红灯停绿灯行是我们都遵守的交通规则”、“饮水机的水龙头用红蓝两色表示冷热

———————我的美术教学观

水开关”……从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发言中, 我能感受到学生寻找到了生活中的色彩。

2. 欣赏绘画, 感受色彩

自然界有着无比丰富的色彩, 绘画来源于生活, 那么绘画中的色彩是否完全追随自然界的色彩呢?当然不是, 画家将五颜六色的世界高度概括化, 表达方式非常多样化。

这时用课件播放凡高的肖像及作品, 并请班上的“凡高迷”给大家介绍凡高的生平及作品特点。 (课前请学生查找有关凡高的资料) 这位同学声情并茂地讲解:“凡高, 荷兰人, 后期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人生经历非常坎坷, 性格孤僻, 靠他的弟弟资助画画, 他的艺术语言非常特别, 扭动的笔触就像火焰, 色彩充满着紧张而激动的情绪。自然物象在他的眼中, 只是表达主观情绪的载体, 他画的向日葵是他情感的真实流露, 充满了激情。”这位同学讲完后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三、体验创作, 活动激趣

美术教师要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要解放思想, 尊重学生, 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另一方面, 要为学生的个性张扬和神思飞越营造氛围, 鼓励学生放胆构思。

在本节美术课中, 我设计了两次作业, 一是课堂练习:请用语言描述自己学生时代的色彩。有的说:“我用明亮的黄色来概括, 因为黄色象征着光明, 散发着生命的光彩。”有的说:“我觉得学生时代是五颜六色的, 因为学习生活丰富多彩。”有的说:“我用红色来概括, 因为我觉得上学真好。”回答中, 学生们思维活跃, 兴趣浓郁。

四、灵活训练, 点评激趣

浓厚的兴趣和活跃的思维是学生创作取得成功的基础。在刚才课堂练习的基础上, 我又布置了课后作业: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画一幅画, 题材不限, 写上题目及画这幅画时的心情。

最后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 通过自评、他评、师评、互评的方式进行点评。对作品的评价标准应该是相对的, 对于学生自己能够言之成理的评价, 教师应该给予肯定。

教育过程观 篇8

关键词:大学教学 过程 目标 关系 教学观

大学教学是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主要平台,关于大学教学的内涵,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其内涵也不同,笔者从大学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与学的关系以及教学观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大学教学过程方面

因理解角度不同,大学教学过程的意义也不相同。站在学生的角度,教学活动过程就是认识的过程;站在教师的角度,教学活动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站在社会学的立场,教学活动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

郑锡伟认为,大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学科、专业、科目的教学过程。学科和专业既有统一性,又是不同范畴的概念。学科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分类,专业是指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只有设计好课程(科目)体系,才能办好一个专业。

肖川提出,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有两层涵义:一是教学过程应该具有探索性。大学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播,也是知识的创新;二是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交往,即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为了协调、沟通、达成共识,联合力量去完成任务的活动。

教学过程也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各种情感表现,不仅影响到学生学习知识,而且影响到学生发展情感。

二、大学教学目标方面

有的学者从大学教学的目标出发,研究大学教学的内涵。如王金明提出,大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就是主体独立地做出新发现或新发明的素质。

还有的学者认为,大学教学的目的是传授高深知识,使学生清楚地掌握概念、原理和方法等。持不同观点的学者则认为,大学教学的目标不应局限于认知领域,即知识的传播和智能的培养,更应注重塑造完整的人。

还有学者认为,教学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维、如何研究,保证学生有机会独立学习。

三、教与学的关系方面

从教与学的关系出发,大学教学有其特殊内涵。

科维在阐述现代大学教与学的关系时,强调教是一个社会活动,是一个人与多个人交往的活动。教师是这一活动的动因,并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有关,但教不一定是学的动因。

格拉瑟菲尔德认为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共同营造一个真实的教学环境,并以教学内容为宗旨,进行面对面的思想交流和碰撞,知识是教师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实现意义共享的结果。

德雷斯尔和马克斯提出,教师教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是否学了以及学到了什么,不是教师教了什么或让学生学了什么。

大学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共同双边活动,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学,教师不仅在学习上,更要在做人、情操和道德观念上对学生产生影响。

四、教学观方面

赫尔巴特认为,传统教学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三中心”,传统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师和学生通过教材来联系,强调教师中心的意义、教材包含的内容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学到大量的系统知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个性和兴趣等。布鲁姆认为,传统教学观要求教师包揽学生的学习,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其实教师应让学生肩负起学的责任。

杜威认为,现代教学以学生、经验、活动等为“三中心”,强调学生中心的含义、意义、经验中心的缺陷,以及活动中心对大学生的意义。现代教育观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已有知识,却容易导致学生学不到系统的基础知识。

大学教学是传统教学观与现代教学观的结合,即教师、学生、教材、经验和活动的结合。大学教学既要重视系统知识的学习,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以及个性、兴趣等。

五、小结

笔者从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与学的关系、教学观等方面探讨了大学教学的内涵,通过分析教学过程与结果、教与学、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关系,揭示了大学教学是注重塑造完整的人的过程,是教学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是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郑锡伟.关于大学教学的若干问题思考[J].高教论坛,2007,(2).

[2]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观保密教育视频有感 篇9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日渐成熟,网络黑客攻击也日渐频繁。作为新时期军人,如何正确使用网络,鉴别网络中的危险、诱惑,对我们每一个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网上有陷阱,防线要牢固。

作为一名军人,思想信念坚定,生活作风良好是一名军人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面对诱惑潜伏、琳琅满目的世界,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以下几点:

1、价值追求不能偏

军人就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做到勤俭节约、生活节俭,不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品质生活”,使自身的价值追求产生偏差,给别有用心的人和敌特分子以可乘之机,从而从内部攻破我们的阵营。

2、情趣爱好勿低俗

良好的生活情趣爱好,是高品质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树立高雅的生活情趣爱好,既有利于身心健康,也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影响。低俗的生活情趣会导致人的心理扭曲,做出很多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最后自己甚至被低俗的生活情趣爱好逼上绝路。泄密、卖密的主要源头之一就是生活中养成了不良的生活情趣爱好,导致生活拮据,最终走上泄密、卖密的绝路。

3、不良心理需根除

不良心理是最终走上卖密、泄密犯罪道路的催化剂,不良心理通常会使人们放松警惕,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心存侥幸、自欺欺人的心理仍自己感觉,自己做的错事,只要小心、只要不过分就不会被别人发现,这样的心理是最要不得的,也是最致命的。

4、违纪底线莫触碰

观教育能改变吗有感 篇10

洋口小学何丽芬 这几天,在学校的组织下,观看了一部教育题材的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我觉得触动很大,记录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现在教育的问题,也唤醒了人们对现在教育的思考。总得来说,该纪录片敢于面对问题,敢于实事求是去找问题,敢于对如何解决问题去思考的做法,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很多人特别喜欢这一记录片。

在看的时候,我不禁在想作为一名教师怎么去做出些改变?怎么去实践一些今天看来还是教育理想的东西?在现行的教育环境下,教育能改变社会、改变家庭、改变人的命运吗?教育能改变在自己,走出困境吗?教育如果不改变行吗?„„

本片中第一集《起跑线上》与第六集《大学危机》折射出中国现状教育的矛盾。在中国的基础教育流行着“抢跑”、“揠苗助长”、“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现象,为了起跑线上的领先,孩子们苦不堪言,严重被缩短了童年的快乐时光,孩子们的幼儿班,小学、中学似乎都成了高考的“预备班”,最终的目标是考取梦寐以求的大学。可在所谓理想的大学校园内,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的滞后,培养模式的单一,教师忙于论文,疏于教学,学生普遍感到迷茫,缺乏独立的思考与能力,让中国公众对大学教育的失望情绪日趋严重。就业难,扎堆考公务员,大学生择业观与现实的脱节等现象将大学教育的弊端暴露无遗。高等教育大众化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大学校园,而从中走出的“合格的公民”却越来越少。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些根本性的教育常识问题,站在教育未来十年的起跑线上,我们是否清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否清楚教育最终为谁服务?该纪录片中一位芬兰国家教育顾问认为:“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孩子成为好公民的,掌握一些学习方法,要比具体知识的引导更重要。”教育其实没有终点,教育是为人成长做准备的,它的目的是让一个自然人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好公民,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教育首先要改变自己,要去除自身的浮躁与急功近利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在未来世界,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

该纪录片还从《学习革命》、《公平之惑》、《高考变局》、《再度出发》等专题分别从学习模式、教育资源分配、高考制度等不同层面剖析和回应了当下公众关注的教育话题。我想,站在理想与现实的“起跑线上”,需要“再度出发”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承载着教育使命的人民教师。让我们一起加油!坚定对中国教育的信心,重新确定中国教育的坐标。

本人还从中摘录这样几句话与大家一起分享:

除了教育,没有什么能改变未来。

我们的孩子比的是人生,不是某一阶段。

人生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旅途。

教育,难道只能把好学生教好?

我的教育目的观 篇11

关键词:教育目的;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20-01

一种教育行为的背后,必然隐藏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理念。教育目的的表述是多样的。在人类社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教育观,这些不同的教育观中蕴含着不同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内涵丰富,教育目的是由国家的实际情况和政策方针决定的。譬如:斯巴达实行的军事教育,它的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勇敢善战的战士,而当时这样的一种教育目的正是由斯巴达这个国家实际情况和政策方针决定的;还有中国西汉时期的“学在官府”,它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贵族的年青一代,使其成为有文化教养、有道德威仪、有军事技能的统治者,进而巩固统治,这也是由国家的实际需求和政策所决定的。

我们现今的教育亦是如此,任何一个国家的合法教育都要遵循国家的宏观指导。对应《教育学》中的知识,就有社会本位论,其中代表人物孔德认为“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还有涂尔干认为“塑造‘社会我’,这就是教育的目的”。

我国当下出现的形式化教育和过分强调双基导致双基异化的教育界实况。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我们的教育目的没有做到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身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不过,教育目的应该与国家和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程度紧密结合。现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国家的教育资源仍然相对缺乏,国家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使得这些有限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从小学升初中,再到初中升高中,然后高中升大学,每一次升学都是由考试决定的。考试决定了学生的升学路。我觉得这主要是受限于我国人多,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只有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才能享有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当下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人。因为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今后适合从事的社会行业也会有不同,所以目前的教育通过考试的层层区分,让不同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进一步分化为社会各行业的专业型人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加之我们每个人都有发展自己的权力,都有完善自身能力的需求。这些时代思想使得个人本位论被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该论代表人物有卢梭,他认为“自然人完全是为自己而生活的人”,把人的天性发展作为最高目的。他强调要根据学生的本性,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来建构教育活动。在现今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这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目的也引起了人民的广泛关注。

在此基础上,我认为我们的教育从小学或者幼儿园的时候就可以分科,哪些小朋友喜欢数学,就专攻数学,当然我并不是指他们的学习内容只有数学,还包括一些生活所必需的一些学科的基本知识,只不过这些学科没有必要过深地去研究,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不能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举个例子,我喜欢数学,可从小被语文、英语、科学、历史和物理等课程牵制脚步,现在想想初高中所背诵的古诗和古文,又有几首是我自己真正理解并能用于抒发情感的呢,现在留在我脑海里的关于文学的,恐怕只剩下对一些小说的故事概况。

伴随21世纪的悄然而至,部分农村的一些老教师仍然坚持着片面的教育目的,他们认为:教育是完全受制于社会的需求的,好好读书就是为了将来有个好工作,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接受教育的背景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一样。当时读书的“光宗耀祖”的潮流和一切服从国家安排的思想均是社会本位论的体现。虽然我也觉得这样的教育目的观对国家和个人都是十分有利的,但是这与我的教育目的观有点矛盾,自私是人性的组成部分,若想要一个人不断地为国家为社会而奋斗,而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想必也不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吧。要不然就不会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名言了。所以归根结底,我还是认为我们的教育可以朝着科目自由的角度发展,给予学生更多选择学习的空间,当然例如思想政治等爱国课程还是需要带点强制性的要求,毕竟理科学生对这些课程可能多多少少会有排斥心理。

我认为现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从一定程度上体现社会对学生全方面发展的更高要求,也是支持我的教育目的观的一个实例。因此,我觉得我们的教育目的观要与时俱进,综合考虑当前我国的国情以及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在应试教育的大前提下,教育还是应该去迎合社会的要求。个人觉得可能等到社会高度发展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目的观可能会更倾向于注重个人完善及发展。

(上接第19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对违法的统计工作人员除依法处理外,一律清除出统计队伍。二是对参与违法的领导,一经查实,必须依照有关法规从重从快处罚,决不手软,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三是将处罚费用与统计违法行为责任人挂钩,从经济上处罚责任人。这样,就可以把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处罚,让违法者得不偿失。

统计工作必须还要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来带动统计工作的正确发展;并通过统计工作的正确发展,反过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此外,充分运用现有的科技成果,使政府各职能部门数据共享,使得虚报、瞒报者无处藏身。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查出虚报、瞒报的同时,去引起、带动职能部门对其进行专项调查,从而使统计工作能真正地服务于国家建设,同时服务于党风廉政建设,服务于人民的需要。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步一步地去努力。我相信统计工作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下,在广大统计工作者的努力下,其可靠性、真实性和权威性会逐步提高,统计数据失真的现象会得到有效的控制。统计工作会随着大家的共同努力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伟胜.魏宏.统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统计月报,2010.(7)

[2] 符华敏.我国的统计现状分析[J].统计学杂志,2012.(3)

[3] 朱传云.对统计信息失真的思考[J].经济师,2015.(7)

上一篇:我的家乡无锡下一篇:医院发生火灾应急演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