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过程

2024-12-12

教育过程(精选12篇)

教育过程 篇1

一、只有教育过程公平才能体现教育公平“人的发展”的本质内涵

没有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基石就会不稳,也就谈不上人人享有发展,更谈不上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公平的召唤把教育公平推到了社会发展的前台。教育公平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教育公平指教育系统整体的公平,指在教育资源的分配过程中,给与人应得而不给予人不应得的行为。赋予了教育公平“物”的含义上的意义,属于社会问题,如,贫穷边远地区儿童的教育问题、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问题。属于一种制度的公平。教育制度执行的是公共的意志,因此,制度上的公平只能对群体实施,体现的是群体的利益,不可能针对个人实现。微观层次教育公平指教育系统内部的公平,指教师如何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使之“成人”的过程中存在的公平,是教育过程中的公平,是在“人”的层面上的公平,针对的是学生个体的利益与发展。教育系统整体的公平,探讨资源的公平分配,为教育过程公平消除障碍、创造条件,然而,这一宏观层面的公平是“物”的意义上的公平,缺乏对人的层面的理解与反思。教育是一种“成人”的教育,人的丧失就不能称其为教育。不管是什么层次的公平,其终极目的是“人的发展”。因此从本质上看,教育公平是一种个体公平,必须关注人的层面上的公平。宏观层次的公平只有转化为微观层次的公平,实现教育过程中的公平,才能体现教育公平的“人的发展”本质内涵。否则,教育系统整体的公平就是一个空洞的承诺。微观层次的公平是教育过程的公平,针对学生个人的利益与发展,目的在于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张扬和发展,关注的是“人”的层面上的公平。教育公平这一概念在学理上固然包括起点、过程、结果均等三重含义,在实践中,起点公平靠法律、政策、制度、保证,结果公平则是其理想状态,过程公平是其核心内容。只有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现,才能保证公平的真正实现。

二、教育发展呼唤教育过程公平

1.义务教育的普及使教育过程公平凸显

受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现阶段,教育系统的外部公平调整的水平或范围只能停留在入学机会公平的水平上。但是,近年来,中央和省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加大,政府义务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每年提高0.1个百分点,已由2002年的1.87%, 提高到2007年的2.4%以上。政府还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困难学生义务教育保障问题,各级政府增加的教育投入主要用于解决农村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建立九年义务教育最低经费保障线。力争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缓解全国各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和发展不平衡,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使教育资源分配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倾斜,加大中央财政用于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专项支出。从2001年秋季开始,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对中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费教科书中央专项资金每学期增加到8.7亿元,受益学生数量占到中西部农村学生总数的22%。按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工作暂行管理办法》,享受中央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补助的地区,地方政府对贫困学生同时承担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责任。从2005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的生活费(即“两免一补”)。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2003年底,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65%,辍学率下降到0.34%,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7.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7%,辍学率下降到2.84%,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59.6%。2007年,我国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的覆盖率可达98%。

这些数据说明,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基本解决了适龄儿童有学上的问题。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将从教育机会公平转移到孩子受到什么质量的教育,教育过程中的公平问题将凸显。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重点转向教育过程公平。

2.教育均衡发展正从外延式逐步走向内涵式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发展。如同教育公平具有不同层次一样,教育均衡发展也有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两个层次。教育均衡外延式发展主要是依靠追加教育资源投入的方式来促进教育均衡,是一种宏观的国家行为,实现的是教育系统整体的公平。但是,由于教育投入总量有限,国家投入持续增加但仍不能满足教育的实际需求,这催生了内涵发展。相对于依靠追加教育资源投入的外延式发展而言,内涵发展强调的是不依靠外部力量,不为国家增添新的财政负担,而是依靠自身的力量,依靠地方行政部门和学校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的最大潜力,改革教育过程,使受教育者在投入总量既定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程度的公平与平等。即内涵发展是依靠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的方式来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是为了让全体受教育者获得相对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与受教育权利。这些机会权利的获得从根本上讲离不开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操作,因此,无论是外延式发展还是内涵式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因此,内涵式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元素。内涵式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促进教育均衡的新趋向。

3.教育现状:教师公平意识薄弱导致不公平行为发生

早在两千年之前,亚里斯多德就提出了公平的分配原则:平等地对待平等的,不平等地对待不平等的。选举属于前者,工资属于后者。将之运用于教育过程,就应该根据某些理由或原则将人分类,以便同样地对待同类的,对不同类的给予不同的对待。在班级授课制中,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采用相同的方式在同样的时间内传授同样的内容,这种平等对待一般只适用于班级中学业成就居中等的大多数同学,对优生照顾少,对差生照顾更少。从英才教育角度看不公平,从契约论角度看也不公平。在普通中小学的班级教学中,差异地对待差异的,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适宜的发展应该是首选的价值要求。

(1)教师的公平意识水平有待提高

有调查指出,78.6%的老师认为教育公平是指接受教育的机会均等;41.6%的老师认为教育过程中(内容和方式)一样就是公平;14.2%的老师认为教育公平指教育的质量和结果一样;另有17.8%的老师认为三者都有。可见,多数人认同教育公平是教育机会均等,只有近一半的人认为包括教育过程的平等,少数人赞成质量与结果的一样。研究发现,不同学科的教师在精力安排的价值取向上存在差异,教师对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及其价值重要性缺乏敏感性和洞察力,对公平的理解存在差异,对“什么是公平的”存在错误理解。

(2)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行为不公平

(1) 同样对待学生差异的行为。素质教育要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有人认为面向全体学生就是在教学内容、方法、速度上一视同仁。班级授课就是采取“着眼中间,兼顾两头”减少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做法对中等学力的学生大为有益,却致使部分优生永远只是在等别人,在“陪读”,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也许在缺乏挑战的学习中消磨殆尽,最终“泯然众人矣”。“陪读(坐等他人)”,和不少弱生(通称困难生或差生)“白读(收效甚微)”,学习困难的学生没有得到切实的帮助,成为“白读生”,他们是传统教学制造出的失败者。

(2) 差异对待学生的行为。有研究表明,10%左右的所谓差生被提问次数只及班级平均次数的一半,只及优等生的1/4,教师将课内80%的问题请约占学生总数20%的思维灵活者来回答,约有30%的学生没有被提问的机会。这个结论得到了东北师大毛金秋研究的验证:教师对优秀、中上、中下、差等这四种类型的学生在课堂提问的次数差异显著。并进一步得出结论:教师对好学生的积极反馈为86.6%,无反馈占6.7%,消极反馈占6.7%,教师对差学生的积极反馈占16.7%,无反馈占56.7%,消极反馈占26.6%。即教师倾向于对好学生给出积极反馈,而对差生倾向于没有反馈和做出消极反馈。此结论得到了蔡轶佳的研究的证实,对后进生的课堂质疑不加以足够的重视和引导,对后进生施予一种出于惩罚目的的反馈,对后进生的反馈评价过于笼统。在对待不同学业成绩的学生时,不能做到一视同仁。通过对30节课师生言语互动状况的观察,发现教师与不同的对象进行言语互动时确实存在着差异。教师与不同学业成绩的学生进行语言互动的差异性表现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信息反馈、课堂管理等不同的互动环节中。具体而言,教师在与“好学生”进行言语互动时,课堂提问的次数更多,提问的思索空间更大,给的思考时间也更长;课堂讨论中给予的启发性提示更多;信息反馈更倾向于采取民主的、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方式;在课堂管理中(主要指纪律管理)从情感上对他们给予更多期望和宽容。反之,在与后进生进行言语互动时,教师更多地采取专制的、否定的、控制的方式,并且较少给这些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表达机会。总之,相对而言教师为好学生想得更多,而为后进生考虑得偏少。

教师面对差异却同等对待,优生、差生成绩虽然有些差异,却又差异对待,该差异对待时,不差异对待,该相同对待时,却差异对待,是不公平的,很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

三、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现

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呼唤着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过程公平是一种对待人的方式上的合理的差异,强调差异对待的行为的合理性。学生的差异就像某些社会现象一样无法预料,来自学生差异性的挑战和促进学生发展正是推进教育过程公平的动力之源。教育过程公平的实质是关注学生的差异,针对学生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差异对待,让学生都有机会获得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针对差异的教学,无疑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是最好的。从学习速度看,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自定步调,意味着学生同时处在较长的学习轨道上的不同点,一方面,正如普莱克罗斯指出的:“教师就像马戏场上玩杂耍的人,其目的是让30个盘子在30个柱子上旋转。”为了达到目的,哪里需要他他就得到哪里,忙乱不堪。另一方面,教师辅导别人时,有困难的学生通常停止学习,坐以待援,影响学生情绪和学习效率。因此,纯粹的个别化教学是不现实的。班机授课制整齐划一的形式不能关注学生差异性、自主性,具有致命的弱点。然而,班级授课制具有能在时间和精力都比较经济的条件下,比较全面地实现教学任务的优越性,使它从产生三个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迄今为止仍然是广大学校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虽经一个多世纪的怀疑、非难乃至猛烈的抨击而仍然站得住脚,决不是偶然的,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只要它赖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条件未曾消失,它就不会消失,人为地强行否定是不行的。班级授课制与个别化教学各有利弊,我们在追求按照每个人的特点来教学的同时,是不是就必须舍弃班级授课制原有的优势:经济高效的教学效率?谁是解救班级授课的灵丹妙药?学生一人一个样,是将这种挑战归咎于学生自身,还是把这些现象看成是教学生涯中新的生长点?我们怎样面对学生的差异,实现学生的差异发展,以实现教育过程中的公平?

最可行的办法是将班级授课与个别化教学结合起来,以班级授课为基本框架,辅以个别化教学,使二者优势互补。这样,个别化就不再是一个全有或全无的问题,而是一个程度问题,是一种决策,是在满足差异和符合现实之间采取的一种最佳的决定。最大的个别化并不等于最有效的个别化,追求过度的个别化,将因人力、物力的匮乏和其他种种不切实际而流于形式,成为一个无法执行的个别化系统。同时,太小或全无的个别化固然省事,但忽视个别差异是教育的失误和损失。所以,个别化在班级授课中应是一种变量不是一种常量,应视需要而变。所以,在班级授课的框架内加入个别化这个变量,将二者巧妙地合流,构建个别化教学与班级授课互补,班级授课包容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支持班级授课的多种教学形式并存的格局,寻求既不失集体影响,又有个人独立自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实现教育过程公平的必然选择。将学生差异视为教学的组成要素,从学生的不同的准备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出发设计弹性教学组织形式,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教育公平由最初的入学机会均等,到资源分配的公平,近年来再延伸到学生受教育过程的公平,这是历史发展的脉络,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仅仅解决儿童入学机会问题、资源分配问题,在教育系统外部的公平层次徘徊是远远不够的。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过程的公平问题凸显出来。在个人发展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每个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都需要被关注,并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教育的终极关怀就是以人为本。传统教育忽视了人的个性差异,忽视了人的多样化发展需要和可能,过分强调模式化,违背了人即目的的教育原则。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张挖掘人类无限潜能的方法,而不是去制造一个人。教育的一切问题归根结底是伦理问题,因为伦理表达了终极关怀。因此,对教育过程进行以公平为标准的伦理规范,是教育本体的内在呼唤。

参考文献

[1]李应龙.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求索, 2005 (12) .

[2]苏君阳.论教育公平.复旦教育论坛, 2004 (5) .

[3]范国睿, 李树峰.内涵发展: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趋向.上海教育科研, 2007 (7) .

[4]钟祖荣.中小学骨干教师眼中的教育公平.中学教师, 2007 (1) .

[5]纪大海.学校关系大转型.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4.

[6]毛金秋.课堂教学公平问题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06.

[7]蔡轶佳.课堂中教师与弱势群体的言语互动[D].华东师大硕士毕业论文, 2004.

[8]熊川武.反思性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9]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10]马和民, 高旭平.教育社会学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11]赵健伟.教育病——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3.

教育过程 篇2

从研究对象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教育过程说到底是培养教育人的过程。既有培养者、教育者,也有被培养者、被教育者。也就是说既有老师又有学生。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相互促进完成教学和教育任务的过程,就是教育过程。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是指教育过程中老师的心理现象和学生的心理现象。老师的心理现象主要指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应该具备的心理品质。例如,在品德方面要热爱生活,追求真理,热爱学生以及具有良好的意志、个性品质等。在能力方面要有坚实的业务知识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材施教能力、善于教育学生的能力等。学生的心理现象主要指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心理现象。例如。学生学习的规律;掌握知识的过程;品德的形成、情操的陶冶、美感的发展等。

现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就是对教育过程中种种心理现象研究成果的总结。虽然,在总结这些成果时由于各个作者的观点不同、思路不同,从而在表述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基本内容都大致一样。

教育过程应充满爱 篇3

一、教师的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广义的,是非血缘关系的爱,是类对类的爱,是既普通又神圣的超越的爱的诠释。它源于人民教师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深切理解和期望,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释放和表达。可以说,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生命的延伸和生活的镜子,是教师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关爱学生,也就是关爱自己;是一种珍惜,是一种生命的表达。师爱,除了是教师的一种道德素质,还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着重体现在教师对爱的理解、对爱的意义的认识,体现了教师道德情操的高尚,是教师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还包括了教师创造爱的环境的能力——让每个学生处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以便感受和模仿,把爱的分寸能力恰到好处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自由自愿的爱的空间,感同身受地健康成长。师爱,倾心而为了教育,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充满激情地爱自己的学生,就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与爱,从而促使他们乐于接受对之的教导,使师生关系健康发展,推动教育教学的进程。

二、师爱的表达

教师对学生的爱融合于师生实际的交往中,既具体、实在又可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道德素质的形成都具有无比重要意义。于是,就需要我们对师爱有一个正确的表达方式,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一书中的主人公安利柯老师,是一位表情非常严肃、额上皱纹清晰的男老师。在看似粗犷的外表下,却存着的确是一颗母爱般细致的爱心。那天他发现有一个学生的脸上长痘时,便停止默写,用手捧起孩子的脸仔细察看,询问他是否不舒服,还用手摸摸他的额头,看是否发烧;当他发现有同学朝自己扮鬼脸时,并没有责骂他,而是抚摸着他的头,说:“以后别这样了。”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的一番话:“你们是我唯一的爱,你们就是我的孩子,我爱你们,也需要你们爱我。我不想处罚任何人,请你们向我证明,你们都是真诚善良的孩子……”实在叫人佩服之至,将学生生理、心理规律作为教育学的黄金律令来遵循,用爱来感化、呵护学生。每每,追忆我二十三年来的教学历程,回味与孩子们一起走过的时光。不时在反思,在自省——我有这么爱学生吗?有过这样爱学生的表现吗?“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爱学生也不是一样道理吗?在给予孩子们尊重、爱心之外,我也曾经不止一次地严厉批评“违规”学生,摆出过多么权威的“凶巴巴”的面孔对他们进行着自以为是的“教育”。真的太多的“过”了,为什么不学会用宽容用爱心去教育呢?可是,过去的学生还是对我说:老师,你对我们太好了,应该凶一点。家长对我说:还是你比较严格,揍他们几下也是可以的,自己也沾沾自喜以“严师出高徒”自慰。对比之下,不禁惭愧内疚:我们的孩子太天真善良,我们的家长太老套了,我们的教学观念太落后了,竟把老师的责骂甚至处罚视作理所当然,并已在潜意识中演变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甚至还被继承和沿用。这是孩子们的悲哀,教育的悲哀啊!应该引发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深思了。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应该就是这个时代教育的真谛所在,是时代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是人性化的再现,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闪光点。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无不感受到爱的力量的宏大。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情景教育,与他们感同身受,通过活动的方式传递爱的教育。是的,教育如果没有爱,就不称其为教育;教师如果没有爱,实在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更需要教师调整好健康向上的心态,以博爱积极的心胸履行教师应尽的教育职责。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默默的赞许眼神、一片热烈的掌声,都在传递爱、分享爱,都会使学生群情激发、积极向上。关注这样的细节,是表达师爱的微妙与伟大,是彰显关爱的亮点,师爱应该体现在一言一行中。

三、 与爱同行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应该永不放弃。在剖析了师爱、理解了师爱、注重师爱的表达后,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坚持走自己的路,规范自己的行为,强化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教育与爱同行。作为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教,难免有情绪的低潮,难免出现情感的失落。也许会滋生一些自由主义消极的思潮,低调地应对工作,敷衍塞责地了却工作量。因此,我们就必须加强学习,强化管理机制,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积极性,使之迅速振作精神,以满腔的激情和高昂的斗志投入教学中来。面对工作压力、面对别人的不理解、面对“清水衙门”的经济窘态,教师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神圣的历史使命;应该学会忘却感伤、丢掉失落;面对流动的学生,却不能流动的失去了爱;送走了长大的孩子,重复面对等待教育的孩子,调整好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下一个受教育的对象。爱,使我们不言放弃,不言自我,不容选择,不堕入低潮。当我们从事了教师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当我们以一个教育者的角色出现,我们注定肩负历史的使命,以教师博大的心胸投入战斗。然而,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把对教育爱的热潮,在爱的教育过程中找到教师的乐趣。是啊,教育需要爱,爱就是最好的教育。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这是人性的根本,是教育的呼唤,是一个教师应有的品德闪耀,是宽宏、博大、和谐教育的理念。爱是信任,就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无限的潜力,而且老师也要善于发现学生,发现他们身上有各具特色的潜能,然后挖掘它们,鼓励孩子们去自主探究,从而把他们自身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这样才算达到了教育的良好效果。爱是理解,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有失误与困惑,需要老师支持他们、宽容他们重新扬起前进的风帆。爱是和谐、共荣,需要建设起教育环境的瑰丽空间。

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教育全过程 篇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正式颁布施行。《条例》要求各级政府应当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 纳入公民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全过程, 纳入各族青少年学习教育全过程。

《条例》规定, 教育部门应当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贯穿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进课堂、进教材。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 坚定不移依法推进双语教育, 建立和完善从学前到大学的双语教育衔接体系, 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融情实践活动, 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 使各族青少年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篇5

我们的新课标、新教材,它的人文内涵十分的丰富。无论是教材的内容,还是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式,它们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德育内容。下面我就在实施新课标、新教材下找准切入点,渗透德育教育谈几点自己探究的感受。

一、挖掘文本内涵,引导学生感悟、体验,从而让学生在精神上受到陶治与洗礼,达成德育教育

文本如一座矿藏,可让我们充分地去挖掘,一定可以挖到金子的。如我在教学《我的信念》这一篇文章时,初读课文,我就想:阅读这篇文章我可以从中吸取什么?思考之后,我认为学习此文,精神食粮远盛于其它。居里 夫人献身科学的崇高信念、高尚的人格魅力、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坚定的人生信念是文本的精髓。挖掘出了这些内涵后,能否让这些融入学生思想,如何让这些融入学生的思想,这些就需要教师作精心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学生评价 居里 夫人,交流 居里 夫人对大家的启示,并发表即兴演讲活动。通过这一感悟、体验,居里 夫人的精神在学生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通过交流演讲,居里夫的精神在学生心中又得到了内化和升华。从而,让学生欣赏文本的过程中,得到了陶冶,美化了情怀,达成了德育教育。

象这样的对文本的内涵的挖掘是必要的,我相信精神食粮远胜其它,并且是学生终身受用的。在新教材中,象这样的精神食粮是丰富的。如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册文本内容就包含了人生、生命、理想、人生修养、信念等十分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

二、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实践,从而让学生树立切实的理想,树立社会责任感,达成德育教育

在教学《散步》这一课时,我的收获是大大的。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尊老爱幼,在充满诱惑的今天,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人们忙碌奔波的今天,它越来越被忽视、冷落。然而,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我们的老人们,如果他们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那该是多大的一个悲哀呀!物质富裕的今天老人们的真实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在被莫怀戚的《散步》感动之后,我们走向了社会。首先,我们拜访了我们街道上一所“敬老院”。我让同学们带上一颗慰老的爱心上路了,他们以为“敬老院”的老人们一定生活得很幸福。通过到院的一系列参观、访谈,他们看到了真实的状况:老人们基本生活的费用都得不到保障,更别说得到亲人的关爱。他们流泪了。这时我作了积极的引导,因为我们的社会福利体制还不够健全,经济还比较困难,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没想到,在同学们观后感中几位同学表达了这样的愿望:我要发奋图强,挣了钱,盖一个家一样的福利院。他们要奋斗,要改善这种状况,一种崇高的理想、一种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

找准了德育教育的切入点,确实比空洞的说教效果更好。

三、拓展延伸,接受感染熏陶,从而提高品德修养,达成德育教育

回想我们走过的路,也许我们出生穷乡僻壤,也许我们的父辈也还带着无法根除的小农意识,总之,也许我们的生活环境不能带给我们很好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说,我们已经脱胎换骨,有了很大的改变,仔细思考一下,可以恍然大悟地说,我们得益于阅读,得益于那一本本好书。

至今,保尔在烈士墓前想到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斗争。’”仍在我们心中回荡;《水浒传》中梁山英雄们“大丈夫生天地间,应以天下为己任,终生不移”仍让我们心潮澎湃,思绪激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仍时时敲打着我们。在好书、名言、警句中我们渐渐成长。

今天,我们的学生们更需要这些精神食粮,把课内知识作适当的拓展延伸,有机结合,学生定会在和许多高尚的人的谈话中得到最好的教育,从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记得在教学<<理想>>这一课时,我不仅引导同学积累了书上提供的关于理想的格言,还引导同学们积累了课外的格言。如:“最糟糕的人,就是没有志向的人”(苏联谚语)、“人无志向,等于迷途的盲人”(朝鲜谚语)等等。好些谚语和格言被同学们作为座右铭,这些谚语和格言成了同学们生活的动力,成了他们前进路上的导师。一学期下来,我班就积累了上百条格言、警句和谚语。这些都成了同学们的精神源泉。

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过程 篇6

一、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对于教学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它对于教学过程有着明确的导向性,它的存在保证了教学过程是有意义的;其二,它控制着教学过程,预先规定了教学过程的大致进程——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应该在教学目标的统领下展开;游离于目标之外的教学活动,无异于“南辕北辙”;其三,它是一种精神标杆,可以给予“教”与“学”的动力,使之产生达到目标的迫切愿望。譬如,教学小学英语Holidays Part E一课,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①浏览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单词、词组或句子;②仔细阅读短文,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单词、词组或句子的意思;③质疑问难:说说不理解的单词、词组或句子;④教师针对学生质疑进行适当讲授,并在读音方面予以指导;⑤再读文章,完成练习;⑥小组合作,介绍一下自己感兴趣的、课文中没有提到的其他节日,并把介绍写在作业本上。本课教学,笔者心里始终装着目标,能够“咬定文本不放松”,以短文为中心,围绕着新单词、新句型和描述节日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通过安排学生初读,找到了新单词、词组和句型;通过第二次阅读,完成对部分新单词、词组和句型的理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掌握了新的语言知识点,扫除了障碍;最后,在完成练习的基础上,学生通过仿说和仿写,掌握了如何描述节日这一语言技能,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热情与动力之源泉。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倾注自己的热情与智慧,努力优化教学策略,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感情。英语课堂,不能只是反复地听、读、写,还可以引入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尽情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样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教师要善于创设“说”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充满自信地开展交际活动,不断提升语用能力。譬如,教学小学英语5A Unit 9 Shapes 中的相关内容,笔者开展了如下的教学活动:首先,利用多媒体呈现圣诞节画面,引出Christmas card.What shape is it?(板书)Teach:shape,shapes,rectangle以及句型What shape is the…?It's a…接着,课件呈现圣诞树,利用圣诞树的树干和树枝引出单词:rectangle,triangle 然后是“Say a chant”;最后完成三个小任务:①Look and guess.(课件展示)T:出示图形的一部分,生猜图形: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Is this a triangle/rectangle?Let's have a look.变换图形,引出diamond和square的教学;②师出示彩色纸分别剪出圆形和星形——首先出示一张正方形的纸,将它折叠,剪出圆。Teach:circle;再将刚才剪出的圆形折叠,剪出星形。Teach:star;③Look and say.出示一幅用各种形状拼成的房子图片,进行问答,操练所学过的形状名称。T:How many circles/…can you see?Ss:I can see…circles/…上述案例中,笔者通过不同的形式来教学形状类单词。一种是利用圣诞节中常用的贺卡和圣诞树来进行教学,由于多姿多彩的贺卡有不同的形状,因而在符合教学情境的同时,可以自然地教学新单词。另外,圣诞树的形状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由此教学新单词rectangle,triangle,因为有了教师的启发,学生很容易联想到现实中各种各样物品的形状,这种形状跟他们的生活又是那么紧密和相关,所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挖掘,教学活动也走向有效。

三、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角,理想的课堂学习氛围就是所有的学生都能以饱满的精神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实现思想碰撞与共同进步。在主体理念的指导下,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真正放在眼里,而不是一味地照本宣科,进行无情地“灌输”;相反,要优化教学策略,讲究教育艺术,最大限度地点燃他们的参与热情,使之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进入这样的学习状态,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主体”,真正获得发展。如笔者曾教学小学英语4A Unit 4 I 1ike…这一单元中的对话部分,是这样开展教学活动的:首先利用教学挂图,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尝试着背诵课文。借助生动的教学挂图,利用大约和分钟的时间,好多学生就已经能够将课文中的对话背诵出来了。在学生进行一番“自主先学”之后,笔者要求各组推荐学生,面向全班展示,并引导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指点。课外作业布置的是进行“对话创编”,第二天在课堂上进行创编成果展示,几乎所有的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都没有出现发音的错误,语言都十分流畅,这让笔者感到非常高兴。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笔者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通过利用挂图指导背诵,并给予学生充分时间进行创编等方法,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在课堂上得以充分展示。这样做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参考文献:

教育过程 篇7

关键词:高中物理,情感教育,实施

一、在教学内容上培养学生的品质

物理学科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物理学史中包含着每一个物理概念、规律、结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物理学史不仅是物理学科发展的历史,还包含着物理学家们坚持不懈探求真理的历程,包含着科学家们对科学事业的奉献精神.物理学史中记载了丰富的物理知识,这些知识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却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比如,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定律等,学生在讲授教材知识的同时应该增加对物理学史的讲述,让学生了解这些物理结论是怎么被发现和推理出来的,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常见却容易被忽略的物理现象,学会对知识的应用.物理学家发现问题并证明和推理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包含了各种辛酸和执着精神,通过对物理学史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

二、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绝大多数的理论都是靠实验来证明的,因此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利用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物理积极的情感,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教师可以用实验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探索问题的究竟,从而在学习中更积极主动.在课程开始前,由于学生的大脑得到了休息,情绪比较高涨,精力比较充沛,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时间特点,结合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先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注意力,比如,在讲圆周运动时,可以借助易拉罐做水流星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产生好奇心,会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出答案.中学生有追求刺激的心理特点,教师在实验的操作中多设置一些出乎意料的结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以利用单摆来做实验,使单摆靠近教师的面部,然后放手让单摆自由摆动,在摆动过程中学生会注意单摆是否能碰到教师,会集中注意力观察,结果没有碰到教师,教师下面就可以为学生进行解答了.物理实验并不是全部要求在实验室里进行,有很多简单的实验是能够在生活中进行的,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物理实验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实验去证明它.

三、在师生关系中渗透情感教育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如果学生喜欢教师,那么在课堂上就容易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课堂纪律也有保证,相反,学生不喜欢教师的话,高中生的叛逆心理就使得他们上课不听讲,甚至故意破坏课堂纪律,因此,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不要再给学生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传统的教师形象让师生之间存在距离,学生也不敢提出问题,教师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平等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教师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教育环境,学生就会放松心理负担,和教师进行真诚的交流,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意见,帮助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受到学生的爱戴,传授的信息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达到双赢的效果.教师要与学生做好沟通,做到理解学生、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情况,那么学生也无法和教师真正的沟通,教师也就无法知道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理解学生,会让学生感动,在心里更加相信教师.

四、在合理的评价中培养学生的信心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学习信心的影响很大,传统的教学评价只是对学生的物理知识进行评价,并且评价手段也比较单一,不利于教师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信心.教师要丰富评价的内容,不仅评价学生在认知方面的信息,还要评价学生情感方面的信息.由于学生的物理知识基础不同、性格也存在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合理的评价,对物理基础不好的学生不要制定过高的要求标准,对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要多多进行积极的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语气也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如果教师总是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或命令,时间久了学生也会自暴自弃.相反,如果教师多多采用温和的语气和鼓励的语言,会让学生发现自身优点,从而树立信心,学生的态度也更加积极向上,有利于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

参考文献

[1]李妮娜.中学数学的情感教学实践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

[2]杨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8.

[3]陈玉琨,沈玉顺,代蕊华.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1.

寓思想教育于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篇8

现在的中学生思想状况比较复杂, 他们有积极向上、努力追求人生价值的一面, 又有目标缺失、充满迷茫和自私的一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信念和理想出现危机, 生活和学习目标出现偏差

在教学活动中, 每当问及学生们的理想时, 其中一部分学生的答案是“考个好高中”, 以后呢?“上大学”, 再以后呢?“找个好工作”。不用再问下去, 其理想目标的性质是自私的, 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竟然摇头表示没想过。

在当今的中学生中, 共产主义信仰在头脑中淡化, 为祖国奉献、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严重缺失,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定位模糊。这已成为当前学生思想教育中遇到的最严峻的问题。

二、道德自觉性的缺失

当前中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不高, 在公共场合、在有人要求的时候基本还能做到, 但仍然停留在被动遵守的层面上。例如, 随地吐痰、不遵守交通规则、随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的行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屡见不鲜。

三、拜金主义思想严重, 利己主义思想抬头

相当一部分学生赶时髦、理怪发、追求名牌、生日送礼、请吃、过洋节, 其消费远远超过了成人, 而助人为乐的思想少有自觉施行。

四、普遍缺乏责任感

缺乏家庭责任感。我们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生活在农村, 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家庭生活条件一般, 但有些学生还要讲吃讲穿、买手机, 不体谅父母的辛苦, 不但不主动分担父母的忧愁, 还提出无理要求, 缺乏家庭责任感。

缺乏集体责任感。在班级工作中, 只有一部分学生能认识到值日劳动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劳动积极主动, 认真负责。还有一部分学生敷衍了事, 能拖则拖、能逃则逃, 地上的纸片很多时候没人主动捡起, 缺乏责任感。

缺乏社会责任感。我们的学生大多都很少关心国家大事及国际时政, 他们大多为追星一族, 只关心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及文娱界明星, 国家的领导人是谁, 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如何, 他们很少问津, 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

针对目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 在实践中搞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这就给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 在教学中, 我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努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1. 让课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寓思想教育于传授知识的过程之中

在教学中, 我充分结合教学内容, 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例如, 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时, 通过典型人物事迹介绍、身边孝亲敬长的同学先进事迹介绍, 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父母的辛勤付出, 感受到了父母深深的爱, 从而更加爱自己的父母, 也增强了家庭责任感。

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师友结伴同行》时, 结合教学内容, 对学生进行集体荣誉感教育、责任感教育、感谢师恩的教育, 对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有了很大的帮助。

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交往艺术新思维》时,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礼仪礼貌教育、诚信教育, 并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对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有很大帮助。

2. 广泛开展系列感恩活动

为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我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系列感恩活动:通过召开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主题板报等形式, 教育学生学会感恩。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的人开始, 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的人应抱有感激之心, 让学生知恩图报, 不忘国之恩、党之恩、社会之恩、老师之恩、养育之恩、知遇之恩、帮扶之恩……让学生明确,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社会才会越来越和谐。

3. 精心设计, 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小公民道德计划”“青少年维权岗”“青少年阳光上网计划”等活动, 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 引导他们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 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抓住时机, 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各种法定节日, 传统节日, 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 建党纪念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 “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 都蕴藏着宝贵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团会, 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和必要的仪式, 引导未成年人弘扬民族精神, 增进爱国情感, 提高道德素养。

5. 运用各种方式向广大未成年人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 激励他们崇尚先进、学习先进

为他们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 让他们从榜样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

教育过程 篇9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解释:“所谓知识, 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 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 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 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 属于感性知识, 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 属于理性知识。”本文所指的知识指自然科学知识。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是:“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广义上说,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 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 (或阶级) 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 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 (或阶级) 所需要的人的活动。”那么知识从哪里来?又是如何应用的?知识和教育二者的相关性及其发展前景又会怎样呢?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创造知识, 但是那时候的人们创造知识的能力很低, 所以古代人把创造知识的人士视为神灵。在古代希腊雅典娜就被认为是创造知识的女神, 而人要想获得知识只有靠神的恩赐或通过身在人间的代表巫师来获得知识。那时候的知识是和迷信在一起的, 所以人们受到巫师的指示更多的是迷信而有很少是知识。到了柏拉图时代, 柏拉图开设了欧洲最早的大学—柏拉图学院, 柏拉图强调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强调逻辑的重要性, 柏拉图认为知识不是人们能够创造的, 而是依靠灵魂回忆理念而实现的。柏拉图学院在希腊存在了九百多年, 先后教育出了亚里士多德、欧多克斯、欧几里得著名的学者, 为对于西方知识的创造和教育打下了基础, 为人类创造出了许多知识。此时, 东方的中国也出现了能够创造知识的神—燧人氏、伏羲、扁鹊和仓颉等等, 他们创造了结绳记事和文字等记录知识的方法, 并传授给人们各种知识。到春秋战国时期, 知识在教育中得到了进一步推广, 知识的创造者从神变为了人间的圣人, 诸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 在中国也开设了私塾, 孔子的教育也获得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赞誉。在中国, 这些能够创造知识并会教育别人的人往往被认为是圣人, 或者是往往被认为是天上文曲星下界, 诸如李白、杜甫, 等等。

到了中世纪, 人类的非理性因素控制了理性的发展。这个时期, 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研究仅凭借经验积累, 知识创造处于自发阶段, 因此已经具有的经验和技术没有很好地被开发利用。具体表现为科举和私塾都不传授自然科学知识, 所以中国的科技知识创造非常缓慢。对于知识的教育问题, 中国古代诗人韩愈提出了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宗旨, 摒弃了知识的创造功能。无论西方还是中国, 中世纪前后对于知识, 尤其是自然科学知识创造和教育一直没有得到重视。

西方中世纪缺乏知识创造的情况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被改变,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成为科学知识创造的中心。在文艺复兴的科学家中伽利略最优秀, 史蒂芬·霍金说:“自然科学的诞生要归功于伽利略。”伽利略曾经先后在比萨大学和帕多瓦大学执教几何、机械和天文。“伽利略在力学、物理学研究中, 创立了实验与数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开辟了研究自然的新途径。”[1]伽利略的这个研究突破了科学从过去的自发式的经验积累和纯粹的数学理论毫不相干的发展模式, 使科学技术进入了自觉发展阶段。从此以后, 西方科技很快地超越了中国的科技。同时期, 做过大学教授的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再后来, 在剑桥大学读书的牛顿综合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 创造出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 推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革命。1665年, 牛顿发现了微积分学。在此后两年里, 牛顿在家中继续研究微积分学、光学和万有引力定律。由于牛顿、胡克、瓦特等科学家的出现, 英国成为科学技术知识创造的中心。

由上可知, 人类早期和后来的最重要的自然科学知识创造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大学中, 知识的创造和大学教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在大学教育中, 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创造仍然没有在教学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知识创造的一般功能在英国皇家学会这样的专门研究机构中, 进行创造知识的人往往被认为是神圣的, 人们认为牛顿是上帝的代理人, 所以知识创造仍然留下了神的烙印。教育及知识创造的相关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 但是科学知识毕竟是接受教育的人那里获得创造, 因此, 教育为打破神创造知识的传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知识创造的中心转移到法国, 法国出现了一大批科学巨匠, 比如达朗贝尔、蒙日、拉格朗日、拉瓦锡、安培、泊松、拉普拉斯等。在大学教育中广泛推广和应用科学知识, 最早发生在1794年法国综合工艺学校开创了以数学和自然科学为基础训练工程师的新模式, 提出了用科学指导技术的技术科学, 工艺学校的建立使得科学在工业中得到应用, 科学和技术开始相结合, 科学知识的创造开始去神化和职业化。然而科学研究在法国仍然是局限于法国科学院, 在大学中仍然很少有教学和科学技术创造相结合。

把科学知识的创造和教育真正结合起来的是德国的洪堡大学。1810年10月, 由普鲁士教育大臣, 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创办了柏林洪堡大学。洪堡大学是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化大学, 洪堡大学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和研究相结合改变了原来科学研究和大学教育相分离的原则, 是的科学知识的生产和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教学相结合, 扩展了科学研究的范围, 而且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把以前仅仅局限于科学院的研究延伸到大学和课堂的实验室中, 扩大了科学研究和教学对象的规模, 实现了科学知识创造和教育相结合, 即教学相长, 使知识创造和教育的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张, 创造了大量新的科学知识, 培养了更多的科学家, 强化了知识创造职业化的进程。洪堡大学模式的开创首先把教育和科学技术知识创造集合起来, 这是具有世界性意义的创造, 从此以后现代化大学层出不穷, 人类从神创造知识和学习神学阶段进入了知识精英创造科学知识和精英化教育和学习阶段。

1876年创立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美国第一所把科学技术知识的研究创新和教育学习相结合的现代化大学, 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始人希望抛弃美式学院的陈规旧制, 打造一所专注于扩展知识、研究生教育和鼓励研究风气的新式研究型大学。其目标为:“鼓励研究以及独立学者的进步, 使得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精湛的学识推动他们所追求的科学以及所生活的社会前进。”[3]仿照威廉·洪堡等人所倡导的以柏林洪堡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模式, 其理念和模式都对后来的美国大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并为之纷纷效仿。一批老牌学院如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等, 纷纷步其后尘而改革成为大学, 一批新型大学, 如克拉克大学、芝加哥大学相继建立。美国对于德国洪堡大学等现代化大学的学习为美国成为世界科学技术知识创造和教育学习的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为美国成为世界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斯坦福大学建立于1885年, 该大学拥有八千多英亩的广大面积, 1959年工程学院院长特曼提出了一个构想:将一千英亩以极低廉、只具象征性的地租, 长期租给工商业界或毕业校友设立公司, 再由他们与学校合作, 提供各种研究项目和学生实习机会。斯坦福成为美国首家在校园内成立工业园区的大学。斯坦福因此使自己置身于美国的前沿:工业园区内企业一家接一家地开张, 已超出斯坦福能提供的土地范围, 仍不断向外发展扩张, 形成美国加州科技尖端、精英云集的“硅谷”。随着美国西海岸高科技带的兴起, 斯坦福大学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

斯坦福大学奠基并创建了著名的美国硅谷, 孕育了享誉世界的现代科技文化。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们创造了世界众多一流科技企业, 包括惠普、思科、谷歌、雅虎等等数以百计的美国知名上市公司。所以斯坦福大学是二十一世纪科技精神的象征, 斯坦福大学是集科学知识创造应用和教育学习相结合的当代典范, 斯坦福模式使人们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创造和应用成为现代化经济的范例, 推动了知识经济在全球的发展。

教育被视为民主制度和人类自由支撑的手段, 但是精英教育显然与民主制度不是完全适应的。然而, 斯坦福大学模式仍然是精英教育, 而不是大众化的教育。在当代, 大众化教育通过互联网得到了彻底实现, 也即是说只有互联网教育才能够支撑民主制度的教育模式。互联网教育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符合学习活动本身的规律, 互联网学习是个别化和个性化的学习, 人在一生中都需要发展, 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 人总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进行有意的或无意的学习。但是仅仅依靠互联网教育和学习也不行, 因为精英教育末期已经把教育和研究, 即知识的创造结合起来了。所以我们不仅仅需要知识的互联网教育, 同时也应该让互联网教育把知识教育及知识的创造相结合起来。并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这种开放式的互联网的教育学习和知识创造和应用的结合将会在全球得到普及, 所以知识的创造和应用及知识的教育和学习在未来人类社会将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互联网教育和学习将使每个人都是创造性的人才,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从而拥有自己所创造的知识财富, 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人平等打下经济基础。随着互联网教学的出现, 大学的发展将从具有围墙的大学, 到没有围墙的大学, 再过渡到虚拟大学时代, 每次大学教育的变革都会带来人类的解放和文明的进步。在虚拟大学时代, 网络就是大学, 是人们接受教育、学习和创造的场所。在这种大学中, 课堂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的时空限制, 而是扩展到全社会, 上课学生的年龄没有限制,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老师和学生平等交流, 有时候甚至是师生不分, 亦师亦生, 知识的学习、创造和应用不分, 这种大学在当下的表现就是慕课网。随着时代的发展, 更多类似慕课网的大学将会取代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学习、研究和应用相结合的大学。不久的将来, 人类将通过网络教育, 实现人人之间的教育公平、学习公平、创造公平, 从而建设人人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

从目前看, 我国的高等教育依然落后于西方的高等教育。因此, 我国应该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 加大互联网教育设施的建设和相关人才的培养, 制定互联网教育程序和制度, 强化互联网教育模式的研究,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互联网教育强国, 通过互联网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相对于西方高等教育的弯道超车而早作谋划。

摘要:文章考察并分析了知识的创造和应用过程与教育发展过程的相关性, 指出人类知识创造和应用与教育发展的未来前景, 为当今知识创造和应用与教育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知识,教育,创造

参考文献

[1]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1194591.htm.

[2]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028/15/557801_64758285.shtml.

艺术教育应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篇10

一、确保艺术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学校应从提高国民素质的高度出发, 把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当作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一项战略任务, 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 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 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与整体素质。严格认真地执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 加强教科研活动, 加强对艺术类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过程的指导, 使艺术课不仅开齐开足, 还要大幅度提高开课质量, 使学校艺术课真正成为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二、构建学校艺术教育科学的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

目前, 学校音乐、美术学科都有了专业教师, 在艺术教育中, 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宗旨, 狠抓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 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 加强课程建设, 深化课程改革,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学校艺术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应着力探索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机制, 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给予全面评估。

三、加强队伍建设, 强化艺术教育师资培训

学校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配备具备教师资格的专职或者兼职艺术教师的同时,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开展学校艺术师资的培训工作, 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 做好艺术教师的培训、管理工作, 为艺术教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学校还应把艺术教师培训纳入本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教师培训工作计划之中,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艺术教师全员培训, 不断提高培训质量。要积极探索建立激励机制, 支持、鼓励优秀的中青年艺术教师和骨干艺术教师走出去、开眼界、长学识;利用假期加强教材培训工作, 提供机会让专家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研讨;定期举办系列专题式、诊断式、观摩式的教学研究活动。为艺术教育改革打造一批优秀教师。学校领导应尊重艺术教育的特殊性, 让艺术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将艺术教师组织、辅导的课外活动合理地计入工作量。

四、创设良好的学校艺术教育的社会环境, 提高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水平

教育行政部门应站在立足普及、面向全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 加强对各级各类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的组织和领导, 充分发挥各类艺术教育资源的作用, 依托青少年宫、各种民办培训班等校外教育机构, 因地制宜, 创造条件, 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类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艺术活动。

教育过程 篇1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时象接受教育情感

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等要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教育对象即受教育者,它是教育者实施教育内容的接受主体。教育对象在接受活动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环节上,以其自身的内容因素进行参与。其中,情感过程对教育对象接受教育有重要影响。

一、情感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从广义上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这是情感的客观属性。从狭义上讲,情感是人心理状况的外部表现,是心理活动的晴雨表。这是情感的主观属性。

情感虽然不是认知因素,但它对教育对象的接受能力的发挥,对接受教育活动的进行和完成有着巨大的促动(促进和促退)和调节作用。当教育对象的动力要素(精神需要)提出和明确了接受目的和内容,能力要素准备好既成的认知态度后,接下来就要看教育对象能否在接受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同的情感表现,会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不同的效果。马克思指出:“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情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列宁也曾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人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常常表现为两种对立的性质,即情感的两极性。这种两极性主要表现有肯定和否定两极。肯定是积极性情感,是满意愉快、热爱等内心体验,对接受教育起促进作用,使教育对象接受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推动人们为探索真理寻求真理而奋斗不息;否定是消极性情感,是否满意、苦恼、愤怒、绝望等内心体验,对接受教育起促退作用,弱化教育对象对教育的认识和接受,使得一些人为了个人或小集团的私欲而行动。情感的复杂性还表现在两极既对立又联系的关系之中。两极的联系反映互相交义、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在一定的时间里,占主导位置的情感起决定作用。我们必须注意把握教育对象的情感变化规律,善于利用时机,激发和保护人们的积极性情感,抑制和转化消极性情感,对教育对象的情感加以引导,这样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情感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的影响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情感无处不在,它以一种弥散的方式对是否接受及承受的程度发生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起到调控的作用。情感并非接受活动的某一个独立环节,它存在于接受活动的诸环节之中,是对每一环节都发生影响的一种导向机制、调节机制。情感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接受活动的信息接收,信息选择所发生的过滤作用和对接受活动所发挥的激发作用两个方面。

(一)情感的过滤作用

当接受对象确定之后,接受者会不由自主的对接受客体产生一定情感倾向,这种情感的产生,有时来源于以往的经验,有时是由于我们对接受客体瞬间形成的第一印象,有时是由于情感的传递等等。这种在接受活动初始就形成的情感,将对接受客体大的信息择取,信息的理解产生重要的作用。接受主体会有意无意地受到这种情感地驱使,从而使接受主体地注意力指向能满足接受主体情感需要的信息,回避或忽略与接受主体情感相悖的信息,或者对这些相悖的信息作出与主体情感需要相一致的理解。同时,情感还对接受时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强度发生影响。对喜爱的接受对象,接受主体会保持更持久的注意,且注意的强度也更强烈,因此,也就越容易对接受客体加以接受;而对厌恶的接受对象,接受主体往往注意的时间较短,甚至不加以注意,注意的强度也较弱,不太容易接受。总之,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所具有的情感强度越高,接受过程中情感的支配作用就越大,而对信息的过滤作用也就越明显。

(二)情感的激发作用

接受者的情感可能会加强或者减弱他在接受过程中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判断力等等。当接受者的情绪状态不好时,他的大脑感受力随之降低,神经反应活动迟钝,感知、理解、想象、判断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接受;接受者情绪状态较好时,大脑的感受力增强。

接受者的情感不仅影响接受的主导取向,而且影响能否接受。接受主体的情感状态不由自主的将内在的情感转移至接受对象,使接受活动充满着感情色彩,使接受活动具有一定的与接受主体情感保持一致的倾向性。当接受主体处于一种消极的情感状态时,他往往对接受客体的感知和理解会带有这种否定性情感的痕迹,反之亦然。在现实的接受活动中,接受主体面对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往往作出截然不同的感知和理解,从而出现是否接受以及接受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情绪型的接受而然,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也许更高。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重视情感因素的运用

教育者能否引导受教育者对教育的内容感兴趣,始终处于饱满、振奋、积极、渴求的情绪和状态,提高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主动性,要看教育者发挥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具体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教育者要关注教育对象的情感

所谓情感关注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倾注真情、真爱和真心。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既来自讲道理,更来自教育者的以作则和率先垂范。这就要求教育者对教育活动和受教育者倾注真情实感,热爱自己的事业和教育对象。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情感的桥梁,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心与心的呼应,情与情的交流,是最难能可贵的情感因素。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没有爱的播种,就不会有情感的结晶,思想政治教育就会苍白无力。一方面,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倾注自己的情感,关心、尊重、信任和理解受教育者,平时多跟受教育者交往,关心其学习、生活和思想,既做良师,又做益友,搭起情感的桥梁。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善于唤起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彼此进行沟通,即及时发现和肯定受教育者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使他们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精神振作,情绪饱满,使受教育者感应出奋发向上的精神,振奋人心,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因此,教育者要尊重并满足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实现教育主客体情感的融通,从而使受教育者在情感上认同并接受教育内容。

(二)教育者要正确区分情感的整体性和个体性

情感有群体情感和个体情感。群体的情感具有整体性,个体的情感具有个体性。正确区别情感的整体性和个体性,有助于我们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情感的整体性反映一些人的内心活动,一般说来群众情感决定我们工作的整体效果。因为一些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另一些人,产生情感流动,形成一种态势。情感的个体性反映某个人的内心活动,一般说来不直接影响我们工作的整体效果,我们可以针对个别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个别加以引导。如某单位在受教育者中开展“三文明”教育活动,制定相应的条例,如果这项活动和本条例引起一些人的反感,我们必须认真加以对待,仔细研究和调整,否则硬性开展下去,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如果绝大多数人支持这项活动,赞同这个条例,只是个别人有意见、不满意,我们就可以大张旗鼓地开展这项活动,对个别人要个别做工作。当然,对个别的意见的正确部分,我们也要注意吸取。因为,在特定的情况下,某个体性情感也有感染和影响他人的可能。

(三)教育者要以知育情,以情促知

基于“过程”的小学科学教育 篇12

一、以过程为导向的小学科学教育将成为必然

1.从儿童的立场来判断,以过程为导向的小学科学教育将成为必然

从孩子们欢快的充满求知的笑脸上,我们知道在他们心里装着数不尽的问题。儿童时期是一个喜欢对周围迷人的世界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和发现的特殊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儿童总喜欢问这问那。比如说,为什么会下雨?当水坑干了的时候,原来的水哪儿去了?鱼是怎样呼吸的?月亮为什么会跟着人走?当问题产生的时候,他们总喜欢通过自己方式进行解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总喜欢通过操作材料加以研究。不是吗,人从出生开始,就通过动手来探究周围的世界,他们喜欢用手摸摸,喜欢用眼睛看看,喜欢用嘴巴尝尝。在大些的时候,他们开始疯狂地喜欢上了玩具,可以玩的一切器具。我们不妨将这些器具称之为可以探究的材料。我们常常听到妈妈们的一句话“不许碰”,从中我们同样能感受到孩子们对于动手探究材料的强烈欲望。其实这一点对于许多成人来说同样适合。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中,不管大人还是小孩,他们对于呈放在他们面前的材料总是喜欢动手去操作片刻,喜欢动手操作是人的天性,儿童和成人在探究自然世界方面都有天生的兴趣。

由此可见,儿童学习科学的基本方式是自己动手去探究,去了解,去发现,去交流。儿童在学习科学必须借助丰富的材料。儿童这种学习科学的过程,科学界谓之为“做科学”。儿童的“做科学”和科学家的“做科学”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有一个大家公认的过程,即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儿童不仅能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探究和解释,更为重要的是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孩子们的观察、分类、交流、测量、预测、推断、假设、解释等相匹配的科学能力将会得到系统地发展。

2.从科学概念的角度来判断,以过程为导向的小学科学教育将成为必然

我们知道,无论我们知道多少知识,总是不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今天已知的信息量是相当庞大的,任何人要全部掌握都是不可能的。霍金在1998年白宫千年晚会上发表演讲时说,如果科学概念仍以现在的发展速度增长的话,到2600年,“如果你将新出版的书依次摆放的话,你要以每小时90英里的速度行走才能跟上新书出版的速度。”这话有些怪诞,但足以说明科学概念真的处于“大爆炸”时代。

科学概念除了信息总量的不断增长,其更新速度也是惊人的。在科学领域中,不仅新信息不断充实到已有的科学概念之中,而且已有的科学概念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有些科学概念过时了,它们被新的、更有效的科学概念修正或代替。比如,20世纪60年代的板块构造理论就很快取代了以前盛行的大陆漂移理论,原本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被八大行星理论所替代以及由转基因技术而衍生的新物品等。所以,以科学概念为主要价值取向的小学科学教育是不能满足当今世界发展的需求。人们更加重视如何去获取信息,也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而不是只追求获取信息的多少。

3.从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来判断,以过程为导向的小学科学教育将成为必然

众所周知,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肯定不是指一位公民所拥有的科学概念的多少。具有科学素养的人知道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批判性地思考以及理性地作出决定,而不是根据情绪或盲目地作出决定,他们会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现象。

国际科学教育界中多个行动纲要都表达了一些相似的主张:强调少教知识内容,多教调查过程能力;强调以探究的方式开展科学教学;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主张面向所有学生;重视激发儿童对科学的兴趣,特别强调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科学家、科学教育工作者及其他一些相关的专业人士一致认为,儿童学会如何探究、如何发现问题的答案、如何对科学问题开展调查是很有必要的。他们认为探究比积累大量的科学概念要重要得多。

二、以过程为导向的小学科学教育的具体阐述

21世纪的科学教育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方法大不相同。今天的科学教育充分调动了儿童的好奇心。它的焦点是“做科学”而不仅仅是获得科学概念,掌握科学技能。儿童通过做科学来学习科学,而“做科学”则是通过运用科学知识的过程来建构个人的探究而实现的。之前,国内曾有科学教育专家质疑是否存在一个大家较为认同的科学过程,他们认为科学家由于其所处的领域不同,他们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探究过程。经过大量的研究,国际科学教育界认为虽然科学家所处的专业领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在进行科学探究时都存在着一个较为相同的过程,他们称之为科学过程。

看到“科学过程”这个词,不禁会追问:什么是“科学过程”?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科学家是怎样做“做科学”的。不管哪个领域中的科学家,他们在做科学时一般都要经历以下一些过程,即: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形成理论、发现更多的信息或挑战他人已形成的观点。在这些大的过程中又同时包含着一些小的科学过程,也称之为科学技能,即:观察、分类、交流、测量、预测、推断、识别与控制变量、形成与验证假设、解释数据、下操作性定义、实验与建立模型等。

在小学科学实践活动中,有一个关于研究降落伞降落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科学探究活动。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孩子们运用了多种的科学过程来获得结论。首先孩子们要制作降落伞,在制作降落伞的过程中,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测量和计算降落伞伞面的面积,还要测量绳子的长度。这里,他们的测量和计算的能力得到了发展。为了研究的需要,他们要做三个大小不同的降落伞。这样,他们的分类能力得到了发展。做好后,他们要进行预测,哪个降落伞落地快,哪个落地慢,他们还要推断为什么会出现快慢不同的结果,影响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在这里,他们的预测和推断的能力又得到了发展。当他们在改变降落伞的大小、材料、重物等一些因素时,他们就是在识别和控制变量。当他们测量一些因素和降落伞下落所用时间之间的关系时,他们就会形成假设,接着他们就会通过实际操作掷降落伞来验证自己的假设。他们还会通过观察降落伞落地所用的时间来解释数据。其实,他们的整个探究活动就是以实验控制的形式进行,其中使用的降落伞就是真实降落伞的模型。

在探究摆锤周期这一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到关于摆摆动的现象,有的摆摆动得快,有的摆摆动得慢,从而引发他们的猜测与交流:摆摆动得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接着他们会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类,有的摆摆线长,有的摆摆锤重,有的摆摆角大,这样就为下面研究进行了分类。随后,他们将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在实验之前,他们将对摆长、摆速等一些因素通过讨论交流下定义:到底什么是摆长?什么是摆速?在统一了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之后,他们还需对问题进行假设,还要验证自己的假设。有的学生认为摆的快慢可能跟摆锤的重量有关,他们要识别和控制变量,自变量是摆锤的重量,因变量是摆的速度,不变量是其余条件。到此为止,他们可以开始测量摆长的长度、摆锤的重量、摆角的度数、摆的速度,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可以对没有实验的结果进行预测推断,再通过实验二次验证自己的预测和推断。最后建立关于摆的模型,并尝试运用此模型进行一些简单的解释。

上一篇:核电厂交流电源下一篇:有效课堂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