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处工作的总结

2024-10-14

中学德育处工作的总结(精选9篇)

中学德育处工作的总结 篇1

本学期德育处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德育兴校,突出德育为首,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努力开创全员育人,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安全、和谐为目标,以思想引领,强化细节为方针。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为重点,以感恩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三大主题活动为抓手,不断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德育常规和细节的落实工作,力求把每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促进学校德育工作上新台阶。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德育整体素质。(1)班主任队伍建设

本学期继续实行班主任例会制度,定期向班主任推荐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的教育文章,以及班主任工作的经验体会,目的是在增强班主任的责任感的同时,引导班主任改变教育观念,探索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在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德育处注意抓住典型事例及时对班主任进行思想教育和工作方法的指导。例如,有个别班主任因不注意工作方法,在与家长的沟通方面遇到比较大的问题,造成教师和家长的关系非常紧张;有些老师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学生,引起学生的不满。德育处及时地通过个别谈心、班主任例会等渠道对班主任老师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地开展工作。为提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本学期组织全体班主任到椒江实验二中聆听我国教育教学专家的班级管理报告。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增强了工作能力,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2)学生队伍建设。学生干部是学生集体的核心,他们是学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也是最关心集体建设,最具有主动精神的,学校组织各项文体活动时,放手让他们去做,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在学期末将对品学兼优、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干部进行表彰。本学年我校初中部:初三(2)黄旭被评为台州市优秀学生干部,初三(1)泮奔洲和初二(1)蒋乐萍被评为台州市三好学生,刘妙慧、金春、何露依被评为黄岩区优秀学生干部,黄金涛、郑佳媚、涂航被评为黄岩区三好学生;高中部的:09数控(2)蔡妙妙被评为市优秀毕业生,09汽修(1)鲍立慧被评为台州市优秀学生干部,09汽修(2)将帅和09数控(1)王艳被评为台州市三好学生;09营销孔晓妮被评为区优秀毕业生,10数控(3)李智敏评为黄岩区优秀学生干部,10营销潘奚佳和10数控(2)何 飞被评为黄岩区三好学生(3)班集体建设

班级是学校多姿多彩的生活园地,是学生全面成长的阵地和初步社会化的摇篮。为创建健康向上的班集体,德育处采用在评比文明班级的基础上,进行星级班级的争创及上月标兵的展示,通过多项评比激发班级向上的源动力。

二、继续深化德育管理,重视德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推行特色班级评比活动。为突显个性化、特色化管理,发挥班级学生的不同个性,学期初提出特色班级的创建,初

一、初二年级和高中的部分班级积极参与期中,开学初各班申报特色班级的名称、计划,期末总结本学期的创建活动过程等进行评比。

2、注重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a、积极相应上级部门提出的安全低碳出行牵手活动,开展系列的教育活动。在此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学生会主席向全校发出倡议,何校长进行动员讲话,然后进行全校的签名仪式拉开了此活动的帷幕。在后来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活动有:a、安全低碳出行牵手活动主题班会评比(初二(2)班获得一等奖,并把此主题班会方案、光盘上送区教育局参评。初一(6)班和09数控2 班获二等奖,10数控2班、10数控3 班获三等奖。)b、进行安全低碳出行牵手活动主题摄影和绘画比赛,选出优秀作品到区教育局进行评比。c、进行安全低碳出行牵手活动征文比赛

2、活动育人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继续受到重视,德育处和学校团委、体育组协同,认真组织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和主题团活动,如初中的乒乓球比赛、初二篮球赛、高中的跳棋、跳长绳、初一的防风筝、初二的跳长绳等活动,既增长了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增进了友谊和团结,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

六、今后工作设想

1、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突出全员育人观念,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育人作用,真正做到服务育人,教书育人的全方位育人观。

2、加强德育科研,探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实效性。

3、继续抓好班主任老青帮带工作,营造良好的教育育人氛围。总之,本学期工作虽庞杂,但能做到主线清晰,重点突出,措施亦得力,且收到较好的效果,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与实践,这也将成为今后努力之方向,但我们有信心通过努力使我校德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中学德育处工作的总结 篇2

当前中学的德育工作存在很多困境, “德育孤岛”现象以及德育理论跟教师实际工作需要相距较远, 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两个方面。

(一) “德育孤岛”

根据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 本研究提出“德育孤岛”概念。它包括两层涵义:外部孤岛和内部孤岛。外部孤岛是指各个学校各自开发案例和开展案例教学, 同行之间缺乏横向交流。内部孤岛是指在同一个机构和单位内部, 教师相互很少在德育工作案例方面进行交流与分享, 各自耕耘各自的一片德育园地, 同事之间缺乏横向交流。

(二) 德育理论跟教师实际工作需要相距较远

灌输很多理论和原理, 在真实工作中却派不上用场, 这是德育师资培养中存在的弊端。德育工作中充满了未知数, 遇到问题时不是简单套用理论就能应付过去的, 没有标准答案, 没有唯一正确的解决办法。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来说, 判断力和决策力都显得很弱, 迫切需要了解怎么样像有经验的教师那样去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做出专业的判断。

因此, 构建一个管理有序、使用便捷的案例数据库, 开发、搜集相关有教育意义的素材, 实现案例信息服务功能, 为教师德育工作提供有实战价值的参考, 更好地为中学德育工作及德育师资培养服务, 具有实际的社会价值。

二、德育工作案例库前期相关研究梳理

(一) 针对德育工作案例的相关研究

以“德育”、“案例”作为关键词取交集在中国知网 (CNKI) “题名”字段进行检索, 共得到119条结果。经分析, 这些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 分别是具体案例分析 (84篇) 、案例教学 (17篇) 、基本理论探讨 (12篇) 、案例撰写 (2篇) 。从分析结果看, 目前针对德育工作案例的相关研究, 大多仍局限于具体案例分析的层面。德育案例教学研究在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工作案例库的情况下, 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对德育案例基本理论的探讨大多也仅停留在“德育案例研究的价值”、“网络时代德育案例的特点”等层面;针对案例撰写的研究仅有2篇, 仍有巨大的研究空间。

(二) 针对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的研究

以“德育”、“案例库”作为关键词取交集在中国知网 (CNKI) “题名”字段进行检索, 没有任何返回结果。将两个关键词输入百度搜索引擎, 也没有符合要求的结果, 只返回了“德育案例”、“德育工作”以及其他领域案例库等模糊匹配的结果。再加上“中学”关键词后, 检索结果更不尽如人意。针对德育工作案例研究的分析结果反映出, 德育工作案例研究的理论体系构建较为薄弱, 亟待加强;而针对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研究的检索结果则反映出, 严格意义上具有开放性的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的建设目前在国内尚属空白, 急需填补。

(三) 针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

与德育工作案例研究及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研究的情况不同, 我国针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却较为充分。

1. 其他领域的案例教学法研究

自1919年哈佛企业管理研究所沿用并创新了案例教学法后, 之后六十多年间, 逐渐从美国推广至英、法、加、德、意、日本等多国, 除了商学、法学、医学教育外, 其他专业教育领域也纷纷提倡案例教学法, 并且建立了案例发展及交流中心, 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中国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从国外引进案例教学法的, 在管理院校受到比较多的重视。在全国MBA教指委支持下,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出版了16部案例教学指导书籍、《管理案例研究》刊物, 举办了中国企业管理案例研究学术研讨会及40多期案例教学法培训班, 拓展了与国内外知名商学院的合作交流。2007年成立的“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 在开发本土化管理案例、传播案例教学成果、促进案例教学经验交流、MBA院校间案例资源共享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1]

2. 师资教育领域的案例教学法研究

师资教育领域案例教学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 案例教学法在师资教育中的运用和研究起步较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涌现出一批研究学者, 此后研究力量有明显增长。案例教学法运用及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行政、教育心理学、多元文化教育、教材教法、职前教师实习、专业伦理等方面。第二, 将案例教学法置于师资教育这一新领域, 突破了案例教学在法学、商学、医学的传统运用。第三, 未形成系统的师资教育领域案例法学说, 理论范式并无显著出新。应该说, 师资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是从成熟的领域向另一个领域的成功借鉴和移植。

综合来看, 我国近年来案例教学法研究的兴起正与当前德育工作案例研究的薄弱以及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的空白形成鲜明的对比, 侧面反映出加强研究, 构建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的必要性。

三、构建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 破解当前德育困境

(一) 有助于在“德育孤岛”间假设桥梁

在德育师资培养中, 经验的学习有重要意义。一些宝贵经验因为没有一种好的形式保存下来而流失, 更多的经验则是分散的、原始的, 潜在的功能未能发挥出来。在某种意义上, 案例就是经验的载体, 是对经验的整合和保存, 可以反复供学习者分析和反思。构建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 一方面可促进单位内部教师分享心得, 另一方面可以为学校间德育经验交流提供平台, 有利于打破“德育孤岛”的孤立性。

(二) 有助于教师了解德育工作实务

对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案例有较多详细生动的描述, 便于直观地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案例教学较多关注教师工作的复杂性, 揭示比较典型的教学及管理中的问题, 分析教师行为和采取措施的理由。这种方法为教师提供了在真实背景中学习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获得感性认识。

(三) 有助于教师模拟思考

通过案例分析可使缺乏经验的教师思维模式逐渐靠近有经验的教师, 学会像有经验的教师一样去思考。德育实践复杂而充满不确定性, 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 但是可以借助案例这种工具, 使教师在真实的、多层次的问题情境中思考, 理解变得更清楚, 认识变得更深刻。案例教学侧重于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引导讨论,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和理论。

四、结论

总之, 从应用层面来看, 对于学校德育工作, 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是系统化、有序化的案例来源, 是中学德育工作和德育师资培养必不可少的支持系统;对于在职教师, 案例开发和案例使用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工作反思, 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对于职前教师, 案例教学法运用真实生动的案例, 引导自主学习, 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对接, 有利于高工作水平。从这个意义出发, 本研究与中学德育工作和德育师资培养密切相关, 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中学德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从理论层面来看, 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的构建过程中提炼出的理论思考将丰富案例教学理论, 检验中学德育工作中的“人本主义”理念, 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从操作层面来看, 数据库技术是一项相对成熟的技术, 而案例库在其他领域也早有应用, 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 具有可操作性。

摘要: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 存在“德育孤岛”现象以及理论无法有效指导实践等困境。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是系统化、有序化的案例来源, 是中学德育工作和德育师资培养必不可少的支持系统。构建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 有助于在“德育孤岛”间架设桥梁, 帮助教师更快掌握德育工作实务, 破解中学德育工作中的困境。

关键词:中学,德育,案例库

参考文献

[1]央青.工商管理案例库对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建设的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13 (10)

中学德育处工作的总结 篇3

【关键词】德育工作;心理需要;学生实际;学生主体;德育网络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新一轮课改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本文就中学德育工作的问题和对策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要改变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心理需要相脱节的现象

传统的德育工作没有把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授的理论知识和学生的成长实践相脱节,得不到学生内心的认同,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学校的德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点,对于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只能是肤浅的、唯心的理解它。如学习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这些人物不具有时代特征,无法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实践。

要改变德育工作脱离学生实际需要的做法,必须注重学生的心理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无数事实证明,把学生的养成教育与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结合起来,就可以调动中学生心理机制的积极性,把外部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转化为学生的内部因素,形成一种动力调节机制,从而产生积极的效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把心理教育引入课堂教育领域,重视对学生心理障碍的了解和疏导,增加师生间的心理沟通。教师应注重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二、要改变传统德育重说教、轻实践的德育方法,强调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传统的德育工作大多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重知而轻情和行,把知识的学习摆到了不适当的位置,使思想政治课异化为一般的知识课,失去了情和行,也就失去了思想政治课的灵魂。

在新课程实施中,要改变以往说教灌输的方法,把德育融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倡导品德培养回归生活,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使学生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受到熏陶,逐步形成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中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但识别能力差,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和思潮进行剖析判断,以提高他们的识别能力,青少年学生时刻面临着形形色色的物质和精神因素的诱惑,采取单纯的禁止不是根本的办法,应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提高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学校和班级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艺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等,充实他们的生活,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品行。

三、要改变学校德育工作偏重教师主导作用的现象,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校的德育过程实质上就是教育者把道德规范传授给学生,使受教育者形成道德品质的过程。传统的德育工作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向学生传授固定的道德规范,忽视了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的参与,教师往往以批评、禁止、训斥、说服、奖励与惩罚等方法,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求一律,阻碍学生个性及主体性的发展,也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影响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生这个主体,想方设法让他们活动起来,我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或热点问题,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充分利用图书室、课外资料及网络等渠道,让学生搜集有关信息,让学生通过自己搜集的资料发表自己的见解,展开分析讨论,将热点知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改变由教师满堂灌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要改变传统德育工作中学校与社会、家庭相脱节的现象,加强多维联合,形成德育网络

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家庭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一致,对子女娇生惯养,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长都包办代替,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对子女的期望过高、拔苗助长,严重阻碍了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再加上社会上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思潮影响,严重影响了未成年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产生了“五天的学校教育敌不过两天的社会影响”的现象,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和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差之千里,对中学生的心灵产生重大的震动,因此,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德育工作不单单是教育工作者的事,全社会都应关注,德育工作要坚持多维联合,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的德育网络,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开展社会实践等活动,让新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让全社会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在整个社会道德教育普遍弱化的情况下,要转变学校德育工作中不适合学生全面成长的现况,改变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脱离实际、呆板生硬、成人化倾向、缺乏实效等情况,德育工作者要创新思维,转变观念,掌握德育工作新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吴萍,谈当代心理学者的素质要求——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给我们的启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2]周秋竹,浅析注意在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效果,鄂州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王 枬  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

[4]周勇 论德育教育的叙事方式[J], 《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1

[5]刘慧 生命叙事的道德教育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1

[6]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悦来中学中学德育工作总结 篇4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根据上级领导有关会议精神,围绕新颁布的《新源县中小学教职工管理条例》、《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按照“以爱为本、以严为准、以细为好、以导为主、以行为重”的德育工作原则,更新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立足实际,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努力打造农村特色德育示范学校。经过全校师生的齐心协力,我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学生思想稳定,辍学率控制在1.5%以内,使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100%,优秀率90%以上,犯罪率为0。学生普遍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校风好,学风浓,班风定。2007年我校被评为武鸣县规范化管理“十佳”学校。被推荐为南宁市“绿色”学校。现将本学期的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目标

本学期开辟了创学习型、创新型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学校德育工作从学生思想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群体上取得的新进展为出发点。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科学把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规律性和当代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把德育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受教育者当中,把一切为了人、帮助人、服务人作为德育工作的基本活动准则,德育工作做到“思想品德教育要坚定,德育思路要创新,德育作风要民主,德育工作要尽责”。确定“思想道德建设要有新提高,班主任工作要有新水平,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有新突破,班级建设要有

新进展,学校德育工作要上新台阶,德育针对性要有新成效”的“六新”工作目标。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真正把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加强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探索传统美德在平时教育中渗透,进行良知、正气、节操、胸怀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纪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学生追求真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具体工作及成绩: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为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严肃劳动人事纪律,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规范学校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共中央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自治区及南宁市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精神,我县教育局特制定了《武鸣县中小学教职工管理条例》。德育处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本管理条例。使广大教职工明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核心要求: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同时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作风整顿,破除“本位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意识,使广大教职工树立真心为民、为校、为生服务的干部形象。

(2)政教处抓好班主任常规管理。每月组织班主任学习新的管理理念与要求。加大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力度,提高班主任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法规意识、道德意识。政教处每周定好班会课的主题,定好周记评阅的人员、分配科任教师跟踪指导转化“问题学生”等。①主题班会做到有计划、有教案、有主题、有实效。班会主要针对安全、学习、心理健康、生活指导、爱国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校教育、纪律教育等;②规范周记的评阅,充分发挥周记教育特殊功效。既使老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又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同时及时解决了学生存在的问题③各班有的放矢地建立“问题”学生的分类档案,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有效措施,跟踪教育,进行帮教工作,减少违纪现象,保证犯罪率为零。

(3)加大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力度,通过举办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全面提高班主任从事教育学生、管理班级的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

(4)加强年级领导,充分发挥年级的教育功能,每月定期召开年级组及班主任例会,针对各年级的具体情况,集思广益,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带头营造良好教书育人氛围。如整洁氛围、诚信氛围、友爱氛围、全勤氛围、竞争氛围和教研氛围等。

(5)期末开展校级优秀班主任的评选活动,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鼓励教师终身从事班主任工作。

(6)加强师德建设,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发挥学科教育是德育主渠道的作用,以良好的师德促进学生品行的健康发展。本学期开学初,韦副校长到南宁参加培训回来,组织班主任进行校本培训,主题为《师德,在顺应和发展中丰满提升》,通过培训一是更新教师观念二是明确规定底线三是实行分层管理四是加强制度建设。使广大教职工明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和职业

行为的灵魂:“爱”与 “责任”。认清社会转型期如何坚守教师的精神家园。人人怀师爱之心,创育人之本;修师德之道,思为人师表,守为师之规,重依法执教;惜师誉之名,尚廉洁从教,尽师智之能,树创新精神.(7)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班主任工作职责》,增强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坚持把指导学生“学会做人”放在首位,倡导科学、民主的管理方法,要重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全面关心学生,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宣传优秀班主任事迹,发挥“优秀班主任”的榜样示范作用,重视培养年轻班主任,培训学习、观摩交流等活动,学习管理班级、指导学生的方法,尽快走向成熟。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修订并落实《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评选优秀班主任,全面提高班主任队伍素质。

2、认真扎实地搞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1)结合学雷锋活动,深入开展“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确保安全”主题教育。利用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倡导道德自律。通过评比考核评估制度,构建学校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学生的逐级管理体系,层层落实。在全市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活动中,学校划分区域,在竞争环境中实行动态管理,以促进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争创“文明班”、“学风好班级”,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行为规范,“管好自己的嘴,不随地吐痰、不出口成‘脏’;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偷盗;管好自己的腿,不乱踏进绿化地”。自觉养成珍惜自己、关爱他人、维护社会的良好习惯。

(2)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指导团委、学生会工作,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办好中学生团校,加强团员先进性教育,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继续督导好学生会“爱心基金”的管理工作,帮助校内“急、危、困”学生,奉献爱心。发挥“三自”功能,抓好学生会建设,办好学生干部学校,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热心为集体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优秀学生干部。做好常规管理的考核评比工作,公平公正做好班级常规管理的考核工作。经常进行班风、班貌的抽查;

3、加大法制教育力度,做好防差转差工作。

(1)做好问题学生的调查摸底工作,及时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并跟踪教育。

(2)建立班级、年级、学校、派出所四级帮教网络,帮教重点问题学生。政教处开办后进学生学习班。

(3)邀请法制校长、司法专家给学生上课,让青少年了解违法犯罪的特点和危害。

(4)落实“交通安全学校”与“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各项工作,3月份组织学生观看 “安全与法制教育”有关方面录像。

4、加强德育科研,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在立足校内从严管理的同时,积极争取社会的配合,把“警校共建”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来抓。

5、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1)重视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办好宣传窗、黑板报和广播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贴近校园生活,注重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有机结合。为“两基”迎国检活动中,新做了横幅,固定标语、喷绘画,校园到处洋溢着浓浓的书香味。四月份开展“读名著、看名片、赏名画、听名曲”活动。“珍惜资源,崇尚科学”读书活动在团委的组织下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新添置了校园广播IP数字广播系统,强化了“教室文化、网络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提高文化品位,展示五中学生风采。

(2)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认真组织每学期的参观访问活动,组织好社会实践活动,以小型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扩大视野,热爱家乡,服务社会,学以致用。

6、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中学德育工作总结 篇5

近年来,在学校统一安排部署下,紧紧围绕“让每一位实验中学人拥有自豪感、幸福感”的办学宗旨,坚持“课堂渗透,文化育人”的思路。强化常规管理,实施“五个一”常规教育,养成升旗、间操、集会、仪表、卫生等基本规范。以课堂教学为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充分发挥课堂的德育主渠道作用。开展丰富有效的德育活动,加强学生公民素养、法制、理想、信念等教育。以校风、学风建设为主导,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以儒雅的校园文化教育人,以鲜明的人文理念塑造人,形成全员、全面的德育模式。

一、重视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习惯养成教育是关怀学生一生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是关乎学生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奠基工程。为此,实验中学提出了实施“五个一”常规教育,即

整顿“一个阵容”,抓好升旗仪式,课间操的队列,塑造学生的精神面貌; 建立“一种秩序”,即课堂秩序、集会秩序以及课间秩序的文明有序; 养成“一种习惯”,做到仪表整洁、语言文明、待人接物大方礼貌并形成习惯; 坚持“一项制度”,室内卫生和室外责任区保洁制度,确保学校环境的整洁优美; 树立“一个观念”,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团结友善。

通过实施“五个一”常规管理,养成升旗、间操、集会、仪表、卫生等基本规范的思路。同时学校把“四别”、“四带”、“五有”“五无”、“六不”、“六会” 德育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中,通过“445566”的教育,走出一条我校颇具特色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之路。

四别: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谎言告别、向自私告别;

四带: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给他人; 五有: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人人有进步; 五无:地面无痰迹、校园室内外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六不:不追逐打闹大声喧哗、不讲吃讲穿互相攀比、不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不损害公物、不迟到早退旷课、进网吧游戏厅; 六会: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审美。逐步形成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系列化、规范化。

为此、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政教处、教务处、团委及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习惯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并且为了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到实处,得到适时监控,我们把全体教师落实到班,组成强大的德育网络。为加强其可行性,并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各班班委会和团支部也纳入习惯养成教育网络之中,并落实具体工作。这样,全体师生形成合力,组成阵容强大,力量超强的习惯养成教育网络。同时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形成一种气势、一种压力,在很大程度上能遏制不良行为的发生。我们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刊、班团会,一切可利用的阵地,把每一面墙壁、每一张宣传栏变为育人阵地,使学生听到的是正确的行为引导,看到的是文明的行为标准,耳闻目濡的是文明的语言、文明的行为、卫生的环境。另外,给学生讲清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前提。讲清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能那样做。让学生分清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讲清了道理,使学生获得了正确的认识,明白了判断好习惯、坏习惯的标准是什么,不同习惯会带来什么不同的后果。这样,认识才能内化为行为的准则。

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落实是关键。工作的落实,离不开检查与督办,学校除了值班领导与值日教师的检查,还成立了学生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学生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而班主任工作的落实,是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环节,每月的班主任例会,既是工作安排会,更是辅导会,还是检查评比会。学校的各个区域,在学生活动期间,落实到人,有力的加强了行为习惯养成的监督力量。为加强班主任之间关于养成教育的经验交流,我们开展了班主任工作论坛,大家互相交流,相互促进。

二、全方位地开展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加强公民素养教育 公民素养应该是面向全体公民的一种最基本的标准和要求。作为一个育人的机构,学校更应该承担起公民素养教育的重任。为此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公民素养教育。

1、认真开展了公民素质教育宣讲活动。我校通过教育讲座、资料印发、专栏墙报、文化标牌的宣讲,让广大师生员工了解了我国公民素质存在的问题、原因与背景,并结合我县、我校实际,让广大师生员工认识到开展公民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从而统一了思想,提高了对学校开展公民素质教育工作的认识。

2、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学校开展了以感恩党和国家、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思师长,感恩同学和朋友,感恩大自然等为内容的感思教育系列活动。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征文比赛、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开展感恩系列主题教育,使其经常化、制度化。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逐渐领悟了人生的第一课,在感恩中成长,表现出了文明礼让、体贴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勤奋学习、勤于动手实践、爱护环境卫生等良好的教育效果。

3、为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有关精神,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结合政治课,组织学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在“防”上下功夫,在“疏”上做文章,净化了校园环境。以法律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利用专题教育的课时,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 “法在我身边”“遵纪守法,做合格中学生”等主题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宣传图片,出宣传板报,写活动心得,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明辨是否的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校纪。

4、开展了“文明细胞”的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校园文明细胞、文明班级创建活动。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在全校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学生中开展了“文明学生”、“文明班级”等文明细胞的创建和评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认真检查、评比,及时通报,并总结表彰,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引领,促进文明习惯的养成,提升了文明层次。

5、大力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学校进一步加大了以改善校园环境卫生状况,加强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安全管理为重点的环境整治活动,加强了对校园内及周边、校园内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由政教处、综治办定时不定时地进行联合督查,公布结果并实行奖惩,进一步优化了校园环境卫生面貌,促进了师生员工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养成,巩固了以往的教育效果。

(二)、注重培养健康的人格品质

“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壮的体魄和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形成健康的要人格品质,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我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并安排具体的老师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有关工作,开展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学生的消极情绪得以释放,顺利摆脱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和行为,提高心理平衡能力与承受能力。通过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同时,把学生人格品质培养队伍扩大到学校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实行多元组合,各人员根据自身特长从不同角度、不同渠道开展工作,实现中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整体优化的目的。而课堂是教育实践的主要场所,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表现较多,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健康心理的培养要立足于课堂渗透。我校在各年级不定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程,具体内容涉及学习方法的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健全人格培养、抗耐挫力和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等,使学生们学会科学的理解人生、客观地面对现实、合理地对待自我和评价自我,懂得自尊自爱的重要性,正确处理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挫折、冲突和矛盾。

(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形成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

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任。我校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规律,运用求实、创新而有成效的理想教育原则,开展扎实而又生动活泼的理想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学生逐步树立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1、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规范升旗仪式。国旗下的一课中,结合本学校的实际,着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文明行为教育等。结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结合清明节、教师节、十一国庆节、中秋节、一二九纪念、元旦等重大节日,先后举办了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专题黑板报等活动,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心理素质、革命传统和理想前途等教育。

2、重视发挥榜样、先进的激励作用。在学生中,我们注意发现和树立这样的典型,如学生刻苦的、帮助他人的、有集体责任感的同学,等等。宣传这样的典型,使同学们感到亲切、信服,把理想教育落到实处。另一方面积极培养优秀学生入团,是理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组织学生入团学习,使他们更加坚定自己的正确理想。在条件成熟时,吸收优秀学生入团或,这也是他们建立起共产主义理想的过程,同时对其他的学生起着十分重要的引路导向作用。

3.促进自我教育。学生自己组织有关学习和活动小组,通过小组活动,对自身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这既反映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也锻炼了学生独立工作和自治自理的能力,同时对形成学生的理想人格和理想信念也有深远的影响。

4.开展主题活动。围绕一个主题,学生自己设计、筹备、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这样的方法特别能激励学生创造性充分发挥,使他们在自我教育中得到思想的升华。

中学德育工作总结 篇6

育人德为先”,30年来,文峰中学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狠抓德育领导班子建设,成立了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德育室,构建并不断完善学校、社区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的德育网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赞赏就没有成长。”学校把“爱”和“赞赏”作为主线,贯串在的德育工作的始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赢得教师才能赢得21世纪的教育”,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排头兵和中坚力量,长期以来,文峰中学把教师的师德教育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培训作为德育工作的首抓任务,经常举行专题讲座、座谈会,提高老师的育人技巧和管理水平。

家庭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又一阵地,家长的合作、配合往往是德育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开办家长学校、为家长举办讲座、与家长沟通反馈,让家长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坚强助手。

学生一举手、一投足、一席话、一种表情都能体现出素质和修养。德育工作应该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我们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自尊、自律,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自信、坚强、乐观”,克服自卑心理,塑造百折不挠的品质,打造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通过心理训练、口号激励,全方位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理。是文峰中学德育工作的又一创新特色!

补位教育让单亲家庭、留守家庭的学生找到了心灵的家园,这项工作成为文峰中学德育工作的一个亮点。两年多来,校风发生了根本好转,学校再没有出现打架、出走等安全事故,更主要的是:补位教育融洽了师生感情,密切了师生关系,后进生转化率达到了100%,文峰中学真正成为了学生心目中的阳光校园、和谐校园、成功校园!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对老师的尊,对父母的孝,对国家的忠,成为对学生心灵塑造的核心。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探源 篇7

一、跟不上社会转型的需要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 新现象、新事物层出不穷, 社会各方面变化巨大。农村中学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过分强调教学的社会价值, 忽视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 而广大的中学生在对待社会的现实问题和对象, 对待书本中的现成的理论, 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不同的想法, 对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 也有不同的追求和向往。农村中学的教育工作, 并未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 并未真正关注他们的生命成长规律, 学生希望解决的问题得不到回答, 没有把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思想政治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成长实践和需要相脱节。学生不能用所学的思想政治课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当今世界的社会热点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怀疑, 就会感到思想政治课的无趣、无利和无用。

学校的教育环境也存在着严重的“重智轻德”的倾向。在学校内部, 以升学为中心, 以应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仍在大行其道。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主要看“升学率”的高低, 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 作为社会中的学校, 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校长在社会压力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 不得不为了学校的“声誉”和单纯的“成绩”而放弃道德教育的功能。因此, 学校的整体德育工作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学生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让每个学生都明白, 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既尊重个人权益又提倡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既鼓励公平竞争, 又不忘互助;既不懈求是务实, 又富有远大理想;既鼓励通过正当途径发财致富, 又不忘他人和国家利益。

二、跟不上学生自我实践的需要

学生的需要是由认识支配的, 并随着认识的变化而变化。因此,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是德育的重要功能和职责。德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使学生成长发展得更好。

我们从事德育工作, 既不能把它看成是一项任务, 更不能把它作为管理学生的一种手段。中学德育存在着专门化和知识化的倾向, 如把思想政治课置于封闭状态之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 就会形成单一的说教模式, “灌输”式的教学就成为知识化德育课程最简便易行的方式。这样, 高尚的道德便缩水为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 从而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血肉联系, 道德成了与学生学习无关的客观知识对象。这种客观和外在的知识对象与学生当下正在进行的生活无法发生意义联系, 学生无法产生真正的学习动机和热情, 无法进行也不愿意进行道德的自我实践和道德的自我教育。这种灌输性的说教与强制性的学习已经走向了道德的反面, 是以不道德的方式进行的道德教育, 这样的道德教育其实效当然不高。

三、跟不上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需要

转型期的社会深刻影响着未成年学生的道德的养成, 产生了五天的学校道德教育抵不过两天社会影响等现象。由此可见, 如何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 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在必行。

在现实的中学德育过程中, 一方面学生的主体性泯灭了, 另一方面又脱离了积极的文化内容, 使道德教育变为纯粹的形式, 这反映了道德教育脱离生活的严重后果。中学生生活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中, 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基本群体, 是组成社会的分子。家庭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 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 在现实生活中, 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 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拔苗助长, 过分溺爱子女, 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网络对中学德育工作的利与弊 篇8

一、网络使德育教育更有效率

互联网作为现代文明的载体,它的使用普及性极高,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连为一体,这样子的一个整体可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使得教育空间更为开放。其次网络的信息是对教育资源极大的丰富,使得传播信息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第三,网络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使得德育教育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使得教育更为直接、更为深入。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得教育更加具有影响力。第四,网络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思想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传统的德育教育,大多采用课堂讲课的方式,我们这些教育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找资料,学生则是被动地、封闭地接受灌输。多媒体的应用为学生们提供更多渠道来接受教育,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泼的三维动画所产生的效果非传统方式所能比拟。

二、网络的参与使得德育教育具有强烈的互动性

网络的参与,使得这种教育变成双向的,接受了教育的同时,学生们也会独立地、积极地参与讨论,更主动地了解所需要的信息。这样就促进了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使得他们的个性得以发展和形成,完善知识结构,健全道德意识。在很多著名的网络社区的BBS上,很多的网民都会积极参与到这种教育的互动中来,大家的思想在讨论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也有的网民介绍自己成功教育孩子的经验,这样的“晒经验”的网络形式对于推动德育教育也是大有裨益的。

总而言之,网络的参与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利好影响,使得教育的手段更多元化,教育的资源更加丰富,教育的效率大大的提高。这些利好影响带给我们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网络带来的弊端也是不可避免的。

网络教育专家陶宏开教授为青少年的网络问题做过一个涉及35个城市的调查,“沉迷网络,使青少年精神空虚、道德缺失,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陶宏开的新浪博客中,很多父母写下了自己种种的无奈、心疼,笔者注意到,很多孩子因为过分沉迷于网络游戏,从而变得精神恍惚、思想混乱,表现为厌学、敏感、孤僻、自卑,这都是网络的无序化、无约束造成的。还有的学生因为自制力差,迷恋上了黄色网站、暴力网站,幼小的心中布满了逆反情绪,这也导致了青少年犯罪率的大大上升,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确确实实已经成为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

那么如何使用好这把双刃剑,使其能为我们更好地服务的同时又不危害到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呢?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这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多方面的引导和教育,这样才能让孩子正确使用网络,从网络中汲取成长营养,使网络真正成为青少年成长的有力助手。针对青少年上网的道德偏差问题,应该发动广大的教师、家长、专家学者都来上网,在网上和青少年对话,形成一股声势强大的正确导向力量。成年人把自己和中小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跟他们倾心交谈,能更好地引起思想共鸣。有些德育工作者已经开始利用网络来进行道德教育,他们以普通网民的身份上网与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惑,进行教育和疏导,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总结起来,德育工作的对策主要有:(1)学校应充分扮演好教育工作者的角色,针对学生思想尚未成熟、识别能力差、容易受误导的特点,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2)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相应的网络警察的设置应该加快建设力度,加大打击力度,加强管理,从而净化网络环境。(3)多建设适合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网站,吸引他们走进有活力、健康的网络文化中来。(4)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多方合作,形成合力,积极配合,有效引导,才能使得孩子在网络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健。

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正确的德育教育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课题,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都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来保证我们的教育永远走在正轨上。

中学第二学期德育处工作总结 篇9

本学期,德育处在学校的直接领导下,按照学校新学年的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了德育教育工作,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使全校的德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常规工作方面: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升旗礼讲话制度。开学以来,德育处在每周星期一早上组织升旗礼活动。会上,学校领导及时总结上一周情况,然后提出新的一周工作的重点。校会内容涉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思想纪律、助学扶贫帮困、安全、环保、单车停放、清洁卫生制度等。

2、落实了各项常规检查工作。德育处充实和加强了校风校纪检查组的力量,定期组织检查组人员检查学生的仪表、宿舍纪律及内务、上课纪律及每月一次的“双文明”评比活动,通过检查、公布、扣分、评比,进一步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为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了约束和指引的作用。

3、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教育活动。在第2周,在全校开展了“文明礼貌月 ” 活动 ,宣布自开学第一天起,第一个月为“文明礼貌月”,“文明礼貌月”活动期间,学生要做到包括学习《公民道德格言》,遵守宿舍

纪律等13条规定。在第9周,学校邀请了云城区司法局副局长作了法制专题讲座。第3周,开展了学雷锋,争创优秀班集体和模范个人活动,强调学雷锋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在第9周和16周、18周、20周z副校长、z副校长、z主任、z校长分别作了考风考纪教育。第11周、12周、13周分别由z副校长、z副校长、z主任作了大搞爱国主义卫生运动,防治“非典”的布置。对学生如何防治“非典”作了明确的指引。健全了清洁和保洁的卫生制度,制定了晨检和出入校门戴胸卡的制度。全校师生没有发现非典疑似病例和非典患者。4月24日。省防治非典工作督查组对我校防非典工作作了检查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第14周、15周,z副校长、z主任就安全工作作了重要讲话。第16周,z副校长作了环保工作的讲话,第20周z校长就我校今年高考取得的辉煌成绩向全校师生作了全面性的总结。并就如何搞好下一阶段的工作作了动员,他鼓励全校师生继续珍惜时间,顽强拼搏,讲究方法,团结协作,争取更大的成绩。

二、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开创了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校德育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新的局面。本学期,学校德育处本着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的宗旨,不断摸索,大胆创新,采取了一系列新的举措,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成功举办了浮云中学首次德育开放周活动。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培养他们自主管理的能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展现浮云中学师生文明礼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3月30日--4月4日,我校举办了德育开放周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浮云中学德育工作成果展”、“讽刺不良行为习惯漫画展”、“教育成功案例报告会”、“主题班会公开课”、“浮云中学德育电视专题片”、“家长课堂”、“青春期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学生祭扫革命烈士墓、义务清洁公共场所等十二项内容。我校自己拍摄制作的德育电视专题片《德苑》对我校德育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评价;市妇幼保健院z主讲的“青春期讲座”第一次真正使学生全面了解青春期生理卫生的知识;中印石材厂z经理主讲的 “家长课堂” “用知识铺就成功之路”,通过一系列真实生动可信的故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义务清洁公共场所的活动,增强了学生的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的意识;祭扫革命烈士墓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主题班会和教育成功案例报告会体现出我校教师较高的德育理论水平和德育实践能力。

本次德育开放周活动,得到了区教育局的大力指导和全区各中小学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使该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区教育局领导及全区各中小学800多位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他们认为,浮云中学德育开放周活动体现出了德育工作与时俱进的精神,为全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德育工作的新模式。尤其是主题班会和教育案例报告为全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解决类似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德育工作的出路在于创新。归结起来,浮云中学本次德育开放周活动具有以下“七个第一”:

1、在全区各中小学“第一次”举办“德育开放周”活动,开拓了一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2、“第一次”举办了“讽刺不良行为习惯漫画展”;

3、“第一次”举办了“教育成功案例报告会”;

4、“第一次”举办了全校性的“主题班会公开课”;

5、“第一次”拍摄了浮云中学德育工作电视专题片,对浮云中学德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评价,对未来德育工作的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6、“第一次”请家长作全校性的家长报告;

7、“第一次”请医院专业医生为正处于青春期的同学讲授青春期的有关知识。

以上“七项第一”凸显出我校德育工作在“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思路,突出了德育工作要从人本、氛围等良性方面去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思想。对全体德育工作来说,这是一次接受教育,交流学习的良好机会,对进一步提高我校德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及在全校学生中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开辟了“每周评论”。为进一步营造“环境育人”的氛围,本学期,德育处开辟了“每周评论”专栏,针对每周工作重点,及时提出工作指引,弘扬正气,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使学生受到了熏陶,得到了教育。

(三)在第四周,我校请来了区司法局副局长到我校做了法制专

题讲座,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

(四)继续健全上学期学生单车的管理制度,实行了单车组管理的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班干部的作用,使学生单车被盗事件大大减少。

三、加强了安全防范,对学生进行了广泛的安全教育。

1、安全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学校时刻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本学期,德育组织在第5、11、12、13、14、16、18周的升旗礼上共进行了九次关于安全方面的教育。明确了防交通事故、防火、防水、防雷击、防跌倒以及上下楼梯等方面的安全常识;各部门、级组又对安全工作作了一次大检查,学校及时采取措施排除了安全隐患,添置了灭火设备。

2、严惩了打架斗殴事件的肇事者,处分了14位同学,严肃了校纪,教育了这14位同学,也警戒了其他学生。

四、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本学期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根据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室安排了专人负责并制定了值班时间(每周一、三、五晚上和二、四白天第七节),学生可以在上学时间或晚修时间前来咨询。今学期,通过宣传学生认识到心理咨询是一种忠告,一种理解,一种同情,一种帮助,一种坦诚和尊重,一种自强信念的唤起……因此,今学期前来咨询的学生达到200多人次,比上学期增了一倍多。通过心理咨询员的咨询工作为学生排除了心理障碍,心理咨询员并对前来咨询的学生做了详细的个案记录。

上一篇:三年极作文下一篇:大学演讲比赛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