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志愿服务队纳新

2024-09-28

大学志愿服务队纳新(共9篇)

大学志愿服务队纳新 篇1

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心纳新通知

大学是一片播撒爱心的热土,是一个放飞梦想的天堂,而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心作为释放爱心和实践梦想的平台,将会帮你实现用自己的双手回报社会的梦想,为自己的大学生涯留下最绚丽的一笔!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心隶属校团委,并秉承“友爱、奉献、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组织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服务同学,服务社会。自中心成立以来,先后承办了国际霍比帆船赛和威海铁人三项两项重大赛事的志愿者招募和选拔以及组织工作,并获得一致好评。此外还组织了2010年迎新和“315消费者维权启动仪式”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心于本周开始纳新,纳新部门有:办公室、外联部、监察部、培训部、新闻部和网络部六个部门(各部门职责与要求请到FTP中查找,或于中心值班时间到值班室查询),每个部门均有部长和部员职务,原则上部长只招纳大二学生。

报名方式:学校主页 Ftp-文件与公告-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心-2011纳新报名表下载报名表(各公寓楼下有部分报名表),并于中心值班时间(上午8:30----11:00和下午2:30----5:00)交至办公室(H319),接受现场报名。

如有疑问请联系:

报名截止:3月10日

面试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欢迎大家的加入!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心

2011年3月4日

大学志愿服务队纳新 篇2

恩格斯说过, 需要是人缺乏某种必需的东西 (物质的或精神的) 时, 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具有紧张感的主观状态, 它是个体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层, 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此种理论是基于两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 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 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 首先满足迫切需要, 通常是较低的需要;该需要满足后, 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未满足的需要是激励的开端, 需要得到满足是激励得到完成并从而产生新的需要。从产生需要, 到朝既定的目标行动, 再到实现目标, 满足需要, 并将这一情况反馈到下一过程的需要, 这是一个完整的激励过程。它是大学生志愿行为的动力系统。美国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在多年研究基础上指出:如果没有激励, 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将仅为20%-30%;如果施以适当的激励, 将通过其自身努力使能力发挥出80%-90%。

2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高校在志愿者激励方面进行过不同的努力和尝试, 但是与发达国家已形成的一整套成熟的志愿者激励制度相比, 当前高校志愿服务激励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志愿服务只重精神激励, 忽视了大学生需求的多方面;志愿人员专业培训较少, 其自身专业性有待提高;志愿行为缺乏制度保障, 同时我国很多志愿组织还存在经费短缺、难以为继的窘境。

2.1 志愿服务只重精神激励

当前各高校的激励方式主要有赞许和表扬、大会表彰、宣传事迹、发放荣誉证书等精神鼓励, 而提供必要实物、适当奖金、一般性费用补贴等物质激励较少。究其原因, 主要是观念没有转变, 依旧停留在志愿服务即无偿服务的思想, 一旦有“功利性”的物质奖励, 就认为违背最初的志愿精神。这种思路没有关注到志愿者需求的差别化, 没有依照志愿者不同的特点与需求来激励, 导致志愿者的积极性较低, 参与度较低。

2.2 志愿人员专业培训较少

当前各高校志愿组织“行政化”或“官僚化”倾向日益明显, 过分强调成员对组织安排和决策的服从和执行, 忽视成员反馈意见以求进步的权利, 从而导致培训设计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需要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会员被“拔高”, 需要提高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的会员得不到满足, 以及志愿服务管理、技术等较高层次的人才培训与学习需要亦不能满足, 因而挫伤了培训对象的积极性, 难以实现志愿者的自我引导与管理, 不能满足其被信任与自尊心的需求, 更不能激发其发挥进取精神, 承担更为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任务。

2.3 志愿活动的社会支持度不高

公民社会的发展与公民对公益事业的支持度和参与度是息息相关的, 增强公众对志愿活动的支持和参与也是普及公益事业的重要动力。然而, 当前社会对志愿活动的认可度受到历史文化传统、公共部门的扶持、公民社会发育状况、志愿精神普及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由于当前社会盛行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 导致众多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活动中都遭遇过不被他人理解甚至误解的情况。一部分公众对于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仅仅停留在“听说”或者“认知”的层次, 志愿服务的典型没有被宣传, 没有成为社会的风向标。

2.4 志愿行为缺乏制度保障

对志愿服务行为的保障, 我国当前的国家性法规更多是从原则性和方向性上作笼统的肯定和提倡, 而缺乏统一的志愿服务法律, 最终直接导致志愿服务开展缺乏有力的权威和法律依据, 志愿服务纯粹成为“道义行为”和“业余行为”。虽然青年志愿服务的地方性法规出台不少, 但也是原则性规定多, 可操作性规范少, 且对志愿组织与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也各有不同。同时, 大学生志愿者并不完全等同于所有志愿者, 高校志愿服务有其服务的重点领域及组织的特殊性。一旦由于意外事件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时, 在补偿方面就存在很大的困难, 如2002年12月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内发生的志愿者遇难事件, 死者的善后事宜在很长一段时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严重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 这也是一些大灾难过后的志愿服务缺乏吸引力的部分原因。

3 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构想

大学生志愿服务应做到个人奉献与社会回报的同步实现, 援助他人与他人援助的同步实现, 社会进步与个人进步的同步实现。要做到“三同步”, 可借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制订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从大学生物质层面获取回馈、个人经验与知识技能增长、个人能力受到社会认可及自我社会价值实现等方面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

3.1 物质回馈激励

各级部门可将志愿服务纳入升学考核和选拔录用范畴, 并可根据不同的志愿服务项目提供给志愿者一定的补贴、教育奖励、医疗保险、服务期末的一次性奖励等。目前, 江苏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已进行了尝试:参与服务的志愿者除享受国家规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政策外, 还享受每人每月1, 000元生活补贴和每人每年400元交通补贴, 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和住院医疗等保险;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享受应届毕业生待遇, 连续计算工龄, 且服务期满报考硕士研究生或者江苏省公务员职位均有政策优惠。地方政府可以鼓励博物馆、科技馆、公共图书馆、体育场馆、电影院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及公园、旅游景点等场所, 对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免费或者优惠开放。也可鼓励城市公共交通对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给予票价减免优待。还可成立爱心商家联盟, 为星级志愿者在商场、超市等提供最高折扣的优惠。政府或慈善组织为志愿者购买社会保险。

3.2 个人经验技能增长激励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有一大部分原因是获得社会实践经验和技能增长, 如何满足他们这一需要, 这也是相关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按照《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第三章规定:志愿者有接受相关志愿服务培训的权利。不妨来看看新加坡政府的做法:政府主导推动对志愿者组织的管理者的培训工作, 如由新加坡人民协会创办的“国家社区领袖训练学院”, 定期开展培训学习, 着重培养志愿服务组织者的领导技巧和组织能力。同时, 学院还时常邀请政府部门官员与学院的学员一起进行交流与探讨。然后由组织者召集志愿成员进行培训, 为志愿服务管理提供后备人才。培养一批大学生志愿者骨干及领袖, 对普通志愿者的培训可以形成以点带面的优势, 从而带动志愿服务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2012年3月份开始, 广州团市委每月通过“志愿时”综合管理平台向广大志愿者提供近千个专属服务名额, 其中包括知名培训机构的语言培训课程、新上映电影观赏活动、联谊交友活动、创业就业辅导以及各种个人发展技能培训等。一些地区的120急救指挥中心还可组织志愿者开展常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志愿者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3.3 个人能力受到社会认可激励

政府及社会必须主动宣扬志愿精神, 让公众了解志愿服务, 这样大学生志愿者才能被社会理解和接受, 也才能使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走向成熟。如民政部印发的《志愿服务记录办法》规定:志愿服务记录时间累计达到100小时、300小时、600小时、1000小时和1500小时的志愿者, 可以依次申请评定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志愿者, 并获得物质回馈或经验提升激励。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学习优秀志愿者的行为, 一方面我们可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电台、网络、微博、微信、楼宇电视、移动电视等各种社会媒介, 大张旗鼓地开展志愿服务宣传, 定期组织开展“星级志愿者”、“每月志愿之星”、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感动人物”、“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 树立志愿服务典型, 放大志愿服务精神;另一方面, 对于表现突出的大学生志愿者, 为他们颁发奖章、证书, 授予优秀志愿者荣誉, 将他们的志愿活动编辑成视频节目, 扩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 扩大优秀志愿人才的公众认知度。在这一过程中, 大学生获得了尊重、赢得了赞誉, 整个社会营造关心、关注和支持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不断弘扬向上向善的力量。

3.4 自我价值实现激励

实现自我价值正是马斯洛需求理论中人的最高需求层次, 就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 挑战自我, 超越自我的过程。他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过程中, 产生出的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 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 是人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 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 如痴如醉, 销魂的感觉。”

当代大学生对自身价值在志愿服务中的实现越来越重视, 不仅对经济名利的价值有所追求, 而且对付出后的社会回馈也有着心理期待。个人参加到志愿服务的群体当中, 不但可以体会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 而且通过自身的劳动和努力, 对社会对活动本身产生了正面积极的影响。对他人的无私帮助, 为的是心里愉悦、满足, 如果能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赞许, 就相当获得真正的内在酬赏。在精神上的和道德上强化其志愿服务行为。

通过这些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需要的激励方式, 志愿者的个人素质得到提升, 更有利于志愿服务质量的提升;营造志愿者文化氛围, 增加志愿团体的凝聚力;表现为社会对志愿者这个新时期‘活雷锋’群体的一种认同, 吸引更多的社会成员加入其中。

摘要:大学生牺牲个人的精力和时间从事志愿服务, 理应获得基本的保障和激励。激励应该从需要入手, 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纵观当前的志愿服务激励, 存在四大问题:只重精神激励;志愿人员获得的专业培训少;志愿活动的社会支持度不高;志愿行为缺乏制度保障等问题。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可从四个方面对当前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激励:物质回馈激励;个人经验技能增长激励;个人能力受到社会认可激励;自我价值实现激励。

关键词:志愿服务,需要,激励

参考文献

[1]陈世海.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联动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 2014, (1) .

[2]江苏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实施方案[EB/OL].http://www.jszyz.org/zcms/Docs/news/5/html/5776342/20110819092959454.shtml.

[3]彭华民等.服务学习: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教育整合模式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09, (4) .

大学志愿服务队纳新 篇3

【摘 要】大学生志愿文化是促进和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精神保障,注重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和志愿文化方面的研究,可以有效针对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妥善处理。因此,本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征表现和志愿文化的发展及内涵两方面进行了相应阐述,希望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性发展和责任意识的建立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志愿服务 志愿文化

志愿服务是指个人基于社会责任及义务,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为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无偿地参与社会服务的工作,其倡导的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志愿者行动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十多年中,青年大学生已成为主要的参与群体。因为这个群体的整体素质较高,因此在志愿服务中形成了独特优势,但同时因为起步较晚,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而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应用社会科学,在长期助人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理论和模式。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导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手法,不仅能使志愿服务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用,而且能让大学生个体在参与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成长,并且有利于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责任意识,以满足当今各种社会问题对志愿服务的广泛需求。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征及表现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具备较好的组织基础

目前,绝大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以青年志愿协会、服务队等社团为有形依托,充分借助党团组织的号召力与组织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面积整合、调动资源,组织架构相对简单,管理上相对方便,较易实现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行动。同时,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可度和参与度都很高,志愿服务已经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载体。良好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性发展,特别是责任意识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

经过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和人文环境的熏陶,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有着更丰富的理论知识作指导,同时,大学生仍处于学习阶段,比较善于发现新问题、学习新技能,专业水平即使不能和社会上资深的专业人士相比,但是与社会一般人员相比,专业能力优势仍非常明显。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具备较强的时间保障

志愿服务的开展需要一定的时间投入。我国高校目前的学制为3-5年(不包括研究生阶段),以笔者从事多年志愿者组织工作的经验看,在校大学生除到了毕业年级外,都会一定程度地参与志愿工作。也就是说,在校期间学生参与志愿工作可长达2-4年。

二、大学生志愿文化的发展及内涵

从2001年开始,党和国家逐渐把志愿服务事业确定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力量、推动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并做出总体部署,加强组织,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实现长足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中。志愿服务队伍由以青年为主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转变,志愿服务活动由以阶段性为主向常态化、多元化、品牌化转变,志愿服务管理由松散型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转变,志愿文化也初步孕育生成。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历史发展轨迹表明,当代中国大学生志愿文化具有其鲜明特征:

一是建立在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基础上。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志愿服务具有“利他”的共同特征。学雷锋活动是我国最具有志愿服务特征的行动,为以后志愿服务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是对西方志愿文化的整合扬弃。一方面,吸收西方志愿文化中的先进因素,如重视志愿者与被服务群体双方需求的满足,将志愿服务视为公民意识的具体体现,将“责任”作为坚持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改变西方以宗教作为志愿服务精神支撑的做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友善、仁爱、奉献作为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推动力,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在志愿服务中的带头作用,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条件支持。

三是把思想引领、实践育人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导向。把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实现自我发展有机结合,与大学精神中共有和凸显的人文情怀以及社会责任有机融通,使大学生志愿服务从个体的自发走向群体的自觉。

四是与大学生群体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需求、兴趣爱好、行为选择上呈现出的许多新特点、新变化有机互动,使大学生志愿文化成为青年文化的一部分。

三、结语

大学生志愿文化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内核,以利他、自愿、无偿为基本特征,是具有高校和青年学生显著特征的志愿服务文化。大学生志愿服务责任意识的建立意义重大,其根本意义在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宗旨。大学育人,德育为先,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创新载体,建立志愿服务责任意识对实现高校育人目标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静萍.浅谈高校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J].才智,2014(21):25,27.

[2]陈敬道.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01):239-240.

志愿者协会纳新策划书 篇4

大学生志愿者联合会

2012.3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

新学期里,大学生志愿者协会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纳新活动。在纳新活动中,爱好志愿活动、责任心强的同学们可以申请加入我们志愿者联合会,为大学生志愿者协会注入新鲜血液,促使志联更好的开展新学期的工作。

二、部门纳新简介:

宣传部:

简介:按照校团委、大学生志愿者联合会主席团的要求开展各项宣传工作。以外树形象为己任,积极与新闻媒体联系,对志愿者联合会所举办的重大事宜和活动进行宣传报道,传达学校的建设情况和工作方向。

纳新要求: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美术功底和电脑操作技术 组织表达能力强 纳新人数:

外联部:

简介:外联部主要负责建立与校内、外相关组织的沟通渠道,处理各项对外事务,为各成员组织活动在财力物力等方面提供支持;通过联谊、交流等形式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增强社会各界对本校和本会的了解。

纳新要求:交际能力强形象佳气质好

纳新人数:

评议部:

简介:对各项工作进行评议,综合考核社团各项工作的进行及负责人的工作,制定相应的惩罚及奖励制度,并对各部门成员进行监督考察,给予相应的评价建议及惩罚警告措施,提高各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与水平,确保会员的权益。纳新要求:责任心强 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纳新人数: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部员纳新:

时间: 2012年

地点:教学区

四、活动流程:

(一)部员纳新:

1、前期宣传

分发传单,摆放纳新展板,内容包括志联及各纳新部门简介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并网站上传纳新报名表

2、纳新点布置

提前申请教室,在所分配的纳新点墙壁上张贴大学生志愿者协会纳新海报,桌前横挂协会会旗,桌上摆有协会简介、各部门简介、部员报名表、协会简介、各部门简介等。

3、具体流程

(1)有意参加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部门工作的同学,在纳新点报名,报名时需按要求填写表格(报名表格见后附)。

(2)部门统计报名人数,整理报名表格,由部门的部长和副部组织部员面试。面试的具体时间地点由部门自行规定并通知报名的同学。

(3)第一轮面试:

准备工作:

1、秘书处成员提前半小时到场,维持秩序。安排引导工作,将新生带入指定等候地点。

2、将展板摆放到指定位置,同时将指引标示贴于指定教室门前。

(二)面试流程:

1、三分钟自我介绍

2、二分钟的应试和面试者的交流时间

4、面试结束,由所有面试官考评留下进入复试的同学名单。

5、相关人员负责通知进入入选的同学。

(三)面试监督:

1、由部门专门抽调人员组成侯考引导组,每考场一名引导员,由组长负责处理本考场的一切问题

2、侯考室由四名部员组成纪律组,维持侯考室纪律,安排面试人员有序进入侯考区,并可做适当的部门简介

3、对于在侯考室侯考但纪律较差的同学,纪律组应做好相应记录,并及时提醒注意侯考纪律

(四)后期安排:

1、召集新成员开会

2、进入为期半个月的试用期

五、注意事项:

1、所有评委保持良好形象,不得无故缺席,早退。

2、若现场人数过多,可调为两场面试。

3、现场引导人员注意态度,做好接待工作。

4、注意报名阶段中报名表的收集、统计与整理,以及结果的统计、整理、总分公示及通知录用。

5、报名前公示部门纳新人数及具体要求。

6、在纳新活动过程中,请有意向的同学认真填写报名表并按时上交。如有报名表逾期上交,考试过程中迟到、不到者,一律视为自动弃权。

7、关于纳新活动的进一步情况,请同学们密切关注宣传栏相关通知事宜。

六、尾声:

1、部门确定部员,将名单上报学院及社联有关部门。

青年志愿者协会纳新活动策划书 篇5

一 活动前言:

秋风送爽,新的学期,新的气象,大一的小伙伴们也开始了他们梦寐的大学生活,为我们的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来自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城市,但是他们其中会有部分同学怀着同一的梦想——服务校园,服务大家,服务社会。所以我们华水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大家提供一个平台,来实现大家的梦想。

二 活动目的:

新的学期的到来,为了华水青年志愿者协会更好的发展和更好的服务大家、服务社会,现面向大一全体同学招收新一届青年志愿者和华水青年志愿者协会干事,为协会注入新的血液,增强协会的活力。

三 活动时间: 10月22日—— 10月23日

上午8点——下午6点

四 活动地点:文体中心(干事初试、复试均在教室进行)

五 活动人员

1、青年志愿者协会副部长及其以上人员全体参加。

2、本次招新活动由祝文龙(青协主席)控制活动流程,石义闯、孙阳、马宏魁分别负责相关分支工作,并相互协助,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3、第一组织者:祝文龙

主要组织者:石义闯、孙阳、马宏魁

六 活动对象:大一全体同学

七 活动具体流程策划:

1.前期准备工作:

a)宣传部有关人员做好宣传展板供招新活动期间使用,展板内容包括关于青协部门设置,部门职责,往来活动项目等基本情况,还有协会参加活动的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并在活动当天提前带到文体中心。

b)办公室有关人员准备青年志愿者协会团旗和活动当天所需要的志愿者衣服帽子20套,并负责借桌子,帐篷由外联部负责,椅子由女生从宿舍搬。组策部有关人员做好活动策划,对活动作做可能性分析,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性问题做解决方案,以确保活动不会因突发性问题而中断。

c)信息监察部有关人员在活动举行的前一天(4日)晚上10:00以前,对上述四部门的准备工作进行监督检测,以确保活动能如期顺利举行。

d)各部门各负其责,在活动前将所需材料准备稳妥。办公室负责提前将活动所需会员面试所需表格50份,干事500份

2.活动中的工作

a)招收会员阶段

1)22日早上8点全体工作人员到位按分工各司其职,布置活动场地。上午8:00——12:00,工作人员对前来报名的同学进行面试。信息监察部办公室有关人员为通过面试的会员做电子档案。并负责及时打印张贴公示

2)自开始面试起,10点左右,11点宣传部把通过会员面试的人员名单公布在招新点处的展板上。并告知其于23日在上午8:00~12:00,下午2:00~6:00时间段内参加干事第一次面试。

3)下午2:00——下午6:00,若干名工作人员在招新点对前来报名的同学进行

会员面试。下午2点,5点各更新一次会员录用名单,请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到面试地点查看结果并交纳会费正式注册入会。

4)外联部孙婉婉等负责收取会员费,每人10元。

5)下午各项面试结束后,信息监察部组织签到,签到后全体工作人员协助外联部归还所借物品。

b)招收干事阶段

1)23日留部分人员在文体中心继续进行会员招新,其余人员8点至下午6点点在教室分部进行干事初试。

2)23日上午8:00至下午6:00每部两名(正副部长各一名)及主席团若干名人员在教室****对会员进行招收干事的第一轮面试。

3)于25日将通过第一轮干事面试的人员名单公示,并且各部通知通过本部第一轮面试的人员于27日(周四)下午2:00至6:00到****教室参加第二轮干事面试。

4)27下午2:00——下午6:00,各部工作人员及主席团人员到****教室对准干事进行第二轮面试。

5)面试结束后一天内,宣传部把成为青协干事的人员名单制成海报,于10月29日张贴在海报宣传栏。

c)后期工作:办公室做活动总结,存档备案,同时保管新一届全体成员个人相关信息。

八 经费预算:

签字笔10支,10元,红色条幅一条,50元;会员面试表50张,干事500张,55元,矿泉水两件,32元,胶带彩纸气球,打印工作证等25元,活动预算经费共计172元。

九 注意事项:

1、活动前期的准备工作,各部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免影响活动的举行。

2、招收会员阶段,各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态度,注意个人影响及社团名誉。

3、招手干事阶段,各工作人员要切实负及到主考官的责任,公平公正,量才录用。

4、招新阶段,要和各兄弟社团和校有关部门保持友好关系。

5、当天如果遇到突发事件各位工作人员应及时与活动负责人取得联系,如果能解决应立刻解决。

6、活动中,不得私自离开。如有急事,可向活动负责人请假。

7、活动中全体成员应注意安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十 备用方案:

1、若由于无法预测的自然原因,造成活动当天不能举行,活动推迟,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工作人员若于活动当天有事不能参加活动,应提前向主席团提出申请。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织策划部

大学慈善志愿者服务队事迹材料 篇6

“西安理工大学慈善志愿者服务队”隶属计算机学院团委绿窗协会,是一个面向全校的志愿者组织。前身为“互助社”,成立于2009年。2011年改制为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绿窗协会”。以“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关注儿童,奉献爱心”为宗旨,让协会不断发展。以儿童村的所有孩子、贫困偏远山区的中小学生、基层贫困劳动人民、退休老年人为服务对象,开展各种公益慈善活动,同时也参加组织各种志愿者活动。

本队现有队员100名,由西安理工大学生组成。有着完善的志愿者招募、注册和管理制度。有经常性的活动项目、相对集中的活动时间,在当地或行业内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和社会影响力。志愿服务组织的每位志愿者每年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均在50小时以上,活动经常、成效明显。

我们所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有:

① 青海支教:

我们已经连续三年远赴青海进行支教活动。期间我们给贫困山区孩子带去他们所得不到的知识,尽心尽力教书育人。先后给他们捐了40余个垃圾箱,很多书籍(数据未统计);用13000元人民币同时帮他们硬化篮球场;支教活动预计在今年暑假将继续在别的地区进行,一定会把这个活动坚持下去。

② 儿童村义工活动:

每学期会派志愿者(每次十至二十人)到儿童村开展各种义工活动,累计20余次。活动形式很多,如:给孩子们辅导课程、陪孩子们玩儿、为儿童村植树、盖房、运煤、铺路、打扫、种菜等等。今年我们还在校园内举办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儿童村义捐活动,为他们送去:人民币1000元整,衣服一小货车(几千件,未统计),书籍三百余本,以及各种玩具及学习用品登等。

③“ 夕阳乐”电脑培训:

此次活动对象较小,为理工大退休老教师。内容就是为他们义务培训电脑知识,让他们晚年生活更加多彩。总共举办此次活动10余次。

④ 迎接世园会志愿者活动

在陕西省慈善协会的领导下,在世园会即将开始期间前往大雁塔南广场开展“扮靓新西安,迎接世园会”主题活动,活动内容为维持交通秩序、分发世园报、捡拾垃圾、搀扶老人等,活动时间累计16小时。

⑤ 其他活动:

在2011年至2012年期间:我们积极响应陕西省慈善协会号召,2011年9月25日,到曲江敬老院开展主题为“情满九月九,爱在夕阳红”的义演活动;

2011年10月31日主办西安工程大学白血病患者陶翠红募捐活动。募捐金额4615.6元;2011年10月1日到曲江敬老院开展为老年人包饺子活动,15人参加。

2012年3月4号、10号,兴庆宫、新城广场志愿者宣传活动,参加人数25人;2012年3月2日星期六,绿窗30个志愿者,参加陕西省慈善协会千人志愿者大会;2012年3月11日星期日,周至植树,参加人数52人。

志愿心得:

大学志愿服务队纳新 篇7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研究概述

现代志愿服务发源于19世纪初欧美国家的宗教彩慈善服务, 而中国的志愿服务工作起步较晚,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创建了志愿服务的雏形。直到1993年12月, 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第一次提出“青年志愿者”的概念, 真正推动了国内的志愿服务工作。

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是青年志愿者的先锋队, 各大高校为了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纷纷组建了自己的志愿者社团或协会, 如北京大学的“阳光青协”、上海交通大学的“青志队”等, 负责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为了更好地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在此我们必须厘清何为“志愿者”、“志愿服务”、“志愿精神”三大概念。

(一) 志愿者 (volunteer)

志愿者是自愿、无偿服务的人, 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指出:“志愿者是指在不为物质报酬的情况下, 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 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 贡献个体精力、时间的个人或群体”。而大学生志愿者是具其中有一定的专业技能, 热心服务和公益事业, 以招募方式自愿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大学生。

(二) 志愿服务

在联合前秘书长安南眼中, 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志愿行为分为有组织、无组织两类。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通常是在高校或院系团委的组织领导下开展集中的或零散的志愿服务工作。

(三) 志愿精神

2001年, 安南秘书长在国际志愿者启动仪式上指出, 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信念。而在我国, 根据中国实际, 将志愿者精神概括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目前国内外对于志愿服务工作的研究视角略显不同, 国外学者重视志愿服务工作的宏观理论研究, 例如, 社会学家如莱斯特·M·萨拉蒙特别关注青年志愿服务工作, 他认为志愿服务的组织单位———社会机构或社会组织是国家和市场之外和民众联系最为密切、灵活性最强的单位。[1]英国学者贾斯汀·史密斯则将志愿服务划分为互助、慈善、参与、倡导四种类型。[2]而国内研究较多关注志愿服务工作的经验总结, 从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的动力研究到激励机制探索, 从志愿法律制度建设到志愿发展的路径等等, 这些都是国内学者关于志愿服务的相关研究, 鲜有专注于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运作机制。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抛开国家层面的宏观研究, 我们从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团委组织的志愿服务工作实践出发, 总结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在运作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社会认可度不高, 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

在二级学院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中, 我们遇到了难题, 校外有一部分人将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理解为“免费服务”, 认为大学生志愿者是免费劳动力, 这无疑严重打击了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此外, 很多高校并没有把志愿服务作为评奖评优、党员发展、学生干部选拔的重要指标, 学生的志愿服务得不到认可。

(二) 管理机制不到位, 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持续性

各大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大多数归口到校级团委或院系团委, 下设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管理和实施。当前, 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还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 在人员招募、志愿者管理、志愿者培训、志愿者激励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第一, 志愿者招募没有形成机制, 志愿者流动性大。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志愿服务活动中, 志愿者招募以组织动员为主, 社会招募为辅, 活动结束后, 大批志愿者自动流失。

第二, 志愿者培训工作缺失。系统的高校志愿者培训是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和提高志愿者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 然而目前来看, 各高校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 志愿者招募后经过临时组织的培训或者学长学姐的经验介绍就急忙开始工作, 志愿服务目标不明确, 志愿服务也显得无序和随意。

第三, 志愿者队伍日常管理缺失。伴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蓬勃发展, 提高志愿者管理水平, 健全志愿者队伍日常管理体系也是势在必行。从管理者来看, 一般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管理者都是在校学生干部, 而在校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社会经验不足, 难以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此外, 大学生志愿者具有流动性大、临时性强等特点, 不利于组织者进行日常管理, 长此以往, 会导致重复招募、培训缺失等现象, 制约志愿者服务水平的提升。

第四, 志愿者评价与激励体系有待建立。完善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是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关键, 评估和激励是志愿服务工作效果和价值的直接体现, 然而, 很多高校的志愿服务工作中缺乏一套完备的评价与激励体系, 难以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志愿服务工作有虎头蛇尾之嫌, 人员招募、活动开展场面做得很大, 而到了后续的评估与激励体系便势弱了。

(三) 志愿服务工作认识有偏颇, 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单纯公益性

广大大学生志愿者是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主体, 志愿者对于志愿工作的认识是决定志愿工作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 很多大学生志愿者把志愿服务工作理解成“免费劳动” 或者是帮忙做一些简单的杂事儿, 志愿服务的热情得不到激发。另外, 还有些大学生喜欢“随大流”, 报名参加志愿服务的理由是:班级同学都参加了, 所以我也来参加。对于志愿服务工作认识不够全面, 内心驱动力不足。还有些同学参加志愿服务是希望获得更多的荣誉, 具有功利性。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运作机制探索与路径选择———以杭科院二级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为例

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形成了“宣传———招募———管理———培训———激励”为一体的二级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加强志愿服务工作宣传, 做好人员招募工作

我们立足富阳地区, 让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农村、企业、工厂、中小学、福利机构等提供志愿服务工作, 让更多的人接受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并借助网络、媒体等平台加强宣传。一方面, 鼓励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 在志愿具体实践活动中感受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另一方面, 让更多人感受志愿活动的氛围, 在更大范围内接受、认可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在人员招募上, 我们以志愿服务社团、志愿者协会为基础, 让志愿者相对固定在社团或协会范围内, 当然, 志愿服务社团或志愿者协会不同于其他社团, 我们采取“宽进严出”的原则, 即人员进入具有相对开放性, 每个月两次纳新, 人员退出需遵循严格的退会手续。建立志愿者注册制度, 为每个志愿者建立电子档案, 并按照专业、兴趣、特长进行分类存放, 颁发志愿者服务卡, 记录志愿服务工作积分, 这样既能保证志愿者的稳定性, 也能实现分类管理。

(二) 建立志愿者日常管理制度, 提升管理水平

面对松散无序的大学生志愿者管理状况, 我们积极探索, 效仿社团日常管理制度, 建立了志愿者日常管理办法。在具体工作中, 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团委的领导与指导作用, 由学院学生会与学院学生志愿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分工协作, 选拔“管理型志愿者”并进行定期培训, 提升志愿者管理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危机应对能力。接受校院两级团委的领导, 让志愿服务工作有号召性;由学生自主自发组建的志愿性社团组织实施, 让志愿服务活动更加贴近学生、更符合学生需求。

(三) 增强志愿者培训, 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要建立起系统的培训机构, 因此在我们的工作中, 我们对于管理型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 对于全体志愿者进行长期的素质培训, 让志愿者明确工作的目的、意义、工作方法与价值。目前, 定期、系统的培训主要有两种:即入会前的培训和志愿服务技能培训。除此之外, 还有各类活动开展之前的临时培训、专题培训, 以及礼仪、表达、沟通等专项技能培训。

(四) 完善激励机制, 激发学生内驱力

如果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将难以持续进行, 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的热情势必不能长久保持下去。因此, 在我们的具体工作中, 我们尝试建立了“积分制”, 设立志愿服务测评员, 登记每个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积分, 每个年度对超过100积分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其次, 我们还将志愿服务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志愿服务优秀的学生在发展党员、评选学生干部时优先考虑。此外, 我们还设立了“志愿服务特别奖学金”, 将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结合, 激发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的热情。

摘要:大学生志愿者是青年志愿者的先锋队, 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蓬勃发展, 但在实际运行上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还未形成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本文在梳理志愿服务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实际志愿服务工作遇到的问题, 并结合实践经验形成较为有效的工作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运作机制,探索

参考文献

[1]白宏亮.中美大学生志愿服务比较研究.东北林业大学, 2009.

[2]兰宇新.大型活动中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机制建设研究.华东师范大学, 2008.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与实践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9-0155-02

一、志愿服务的历史回顾

志愿服务(Volunteers service)是任何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从事志愿服务的人称为“志愿者”(Volunteers)。

志愿服务是世界各国和联合国进行人道主义援助计划、技术合作、改善人权、促进民主与和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实际上,人们在自古至今的生活中相互之间的帮助,已经体现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志愿服务发展至今,体现出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等特征,集中表现在非政府组织、专业协会、工会和其他民间组织的活动中。

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一大批怀有慈善之心的各阶层人士成为了最早的志愿服务人员。至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欧美等国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有关社会福利方面的法律法规,政府招募了大批具有志愿服务精神的志愿者投身于有关各项服务工作之中,志愿服务逐渐受到了政府层面的重视和鼓励。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的志愿服务工作不仅进一步规范化,而且扩大成为一种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的广泛性的社会服务工作,志愿服务工作逐渐走上组织化、制度化、专业化的道路。

在我国,古代的传统慈善文化以及儒家、墨家、道家、佛家思想中所蕴含的仁爱、互助、奉献、慈善思想都折射出了志愿服务的思想。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雷锋”活动热潮,奠定了新中国志愿服务的良好基础。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2月19日,2万余名铁路青年率先打出了“青年志愿者”的旗帜,在京广铁路沿线开展了为旅客送温暖志愿服务。之后,青年志愿者行动迅速在全国展开。以此为起点,青年志愿者行动不断发展,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志愿服务工作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上,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的志愿者们为国内外来宾提供了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他们传播弘扬中国文化,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融通,激励国人参与公共事务,展现了国家的凝聚力。据统计,北京奥运志愿者总数170万,其中赛会志愿者10万,城市志愿者40万,社会志愿者100万,拉拉队志愿者20万。志愿者工作刷新了奥运志愿服务的历史,已经成为现代奥运会志愿服务的里程碑。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这样说道:“我们要特别感谢成千上万、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没有他们,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这充分体现了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肯定和褒奖。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开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加到志愿服务中来,大学生志愿者已经发展成为青年志愿者队伍中最活跃、最积极、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群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以自己的知识、技能、体能等来服务社会发展。

1、志愿服务是提高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

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当代“80后”、“90后”大学生出现了多样化思潮引发的信仰迷失、社会不公平现象造成的诚信缺失、市场竞争和就业难带来的心理畏惧、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功利取向等问题。大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中进一步了解国情、民情、校情,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高尚情感;在志愿服务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在志愿服务中体验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和评价,激励对自身的反省和正确评估,形成创造力和青春活力;在志愿服务中学以致用,促进学习应用能力的提高;在志愿服务中全面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创造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

2、志愿服务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

大学生志愿服务特有的紧扣育人主题、注重社会实践、形式新颖多样等内在特点,决定了它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活动载体。高校通过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将志愿服务与学生所能、社会所需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这样就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3、志愿服务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如敬老爱幼、关心弱势群体等活动,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中广泛宣扬,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普遍认同,增强了社会公民的民族精神,促进形成人际关系和睦、充满关爱的和谐社会。

三、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考虑到我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起步较晚,大学生志愿者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如下一些现实问题。

1、组织层面

一方面,志愿服务组织缺乏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培训,使得志愿者水平参差不齐,既没有充分表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和意义,也不能广泛传播志愿服务的道德理念和行为方式;另一方面,组织开展的部分志愿服务流于形式,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还有的是为了名利、宣传等而组织活动,出现了摊派任务的做法,易引发大学生叛逆和抵触的情绪。

2、学生层面

一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定义和内涵不够理解,甚至出现把志愿服务作为提供廉价劳动力或者应付上级检查等庸俗化的倾向。同时,部分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形式较为简单,多以提供体力服务为主,高、精、专的知识和技能性服务不够,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形式特点不够鲜明,这也间接影响了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3、社会层面

目前还存在着低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意义,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就是“免费服务”的狭隘理解,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的学生干部的身份而忽略大学生志愿者的身份。同时,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的人员构成、权利和义务、行动的范围和形式等许多问题,还都缺乏法律上的界定,使得大学生志愿者无法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自身权益更无从维护,从而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积极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新路径

大学生志愿服务要实现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为和谐社会构建作出新贡献,需要广搭志愿服务平台,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科学稳步发展。

1、搭建学习平台

一是加强志愿者培训,提高志愿服务水平。根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时期、不同的服务对象、不同的服务内容和形式,邀请志愿服务活动的专家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能力培训和岗前培训,以满足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各种具体需求。二是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在帮困扶贫、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社区建设、社会公益服务等方面充当文明使者的同时,通过设立专项志愿服务项目、专项志愿服务课题等形式,调动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借鉴国外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理论水平。

2、搭建实践平台

一是整合资源,推进志愿服务基地建设。规范校外志愿者服务基地建设,通过命名挂牌制定基地管理办法、志愿服务计划,鉴定服务协议,颁发志愿者上岗证书,使服务基地真正成为大学生志愿者在实践中服务、奉献的阵地。二是建立志愿者网上实践平台。通过建立服务信息传递快、服务内容接触面广、服务资源良性共享的特色服务网络系统,使大学生能够足不出户就了解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同时还能将个人志愿服务时间、内容、地点、用人单位对志愿服务的评价等信息录入系统,实现志愿者电子信息化管理。

3、搭建保障平台

一是推进法制建设,加强对志愿者的法律保护。通过志愿服务立法,把志愿服务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明确志愿者组织的法律地位,确定志愿者组织与志愿者之间、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以法律手段来支持、保障和规范大学生志愿服务,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长期发展。二是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的来源既可以采取政府补贴、社会赞助、学校支持、民间募集、公益义卖等多种途径,也可以积极寻求国际基金组织的支持。此外,还可以结合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让志愿者们自办实体进行创收。

4、搭建宣传平台

一是加大宣传,提高大学生对志愿者的认可。一方面,通过在校内广泛宣传杰出志愿者的先进事迹,以如组建“优秀学子宣讲团”、举办“西部计划志愿者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吸引更多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二是充分利用网络、微博等新媒体,以创办志愿服务电子杂志、开设志愿服务专栏等形式,争取做到志愿服务“报纸天天有文、广播天天有声、电视天天有影”,加深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解和认识,形成全社会支持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北京志愿者协会.走进志愿服务[M].北京:中国国际出版社, 2006.

[2]北京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你准备好了吗[M].北京:中国国际出版社,2006.

[3]北京志愿者协会.志愿组织建设与管理[M].北京:中国国际出版社,2006.

[4]丁元竹,江汛清.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5]杨晓东.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初探[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6]王慧,田达志.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7,(5).

[7]陶倩.科学发展视野下志愿服务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13).

[8]高菲.志愿服务工作搭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J].继续教育研究,2009,(8).

[9]黄丹琳.深化高校青年志愿服务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途径[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4).

[10]贺红霞.开展高校志愿活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9,(2).

[11]赵剑民.作为文化时尚的志愿服务及其组织机构——兼论志愿服务事业的长效机制[J].学术论坛,2010,(1).

大学生志愿服务感想 篇9

篇一: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经常参加入学校和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说是志愿服务给了我这个大学生最好的锻炼机会和实践舞台。突出的感受就是通过志愿服务平台,眼界更加开阔,心灵更加清纯透彻,对奉献过程中得到的快乐感受也更加深刻。正如经济系志愿者服务口号“助人助己,乐人乐己。”以助人为快乐之本为座右铭。

做志愿者工作,在工作的时期里,我们在他人还在睡懒觉的时候,便已经出现在了校园里,经受阳光的洗礼。所以,当别人问起我们是否疲累的时候,我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重担。整个工作过程中,我们所代表的其实并不是个人,而是我们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的声誉。所以你做得越好那么这所学校,这个系给他人的映像也就越好。我们对每个人都一直在微笑着,衣着整齐的做自己的工作,在他人需要时总是第一时间给予他们帮助。

今年我作为第六届“飞思卡尔”全国大学生

智能车竞赛的志愿者,亲身体会了作为一名志愿者的无私和光荣。我们的工作分为几部分,前期主要是志愿者的培训和调试跑道的制作;中期就是迎接参赛队

伍,安排他们的食宿问题,让他们熟悉学校的一些地方;后期就是比赛了,这个过程还是比较心酸的,大家白天还要引导参赛队员进入赛场调试车模,晚上还要制作第二天的跑道,每天晚上辛苦到凌晨两点。这些基本上就是我们为您志愿者的工作了。

虽然我们的工作大家看起来都是比较简单的甚至有的人不屑去做,但真正做起来还是有困难的,大家都成长了许多明白了很多道理。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学会了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其实有的是看似简单,但是只有经历了才会有收获的,不要想着投机取巧,这样有可能会走很多弯路。

志愿服务是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一种方式,是传递爱心、播种文明的过程。对被服务对象而言,它是感受社会关怀、获得社会认同的一次机会。对社会而言,它是提升社会文明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一块基。志愿者当以爱心为前提。服务社会,帮助他人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发自内心,要用真心去关爱需要帮助的人,哪怕是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关爱的手势,都能给予人温暖的感觉,因为爱心最具魅力。志愿者当从点滴小事做起。并非所有人都能成就惊天伟业,大多数人都在默默无闻中度过一生,工

作着,奉献着,只要你不计得失地付出,那么你就是社会的志愿者,公共场所少吸一支烟,你就为净化环境出了一份力;办公室内少开一次空调,你就为节约能源献出了一份力;多一句劝慰和祝福,你就为社会和谐出了一份力,如此尔矣。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志愿者,就要在各个方面要求自己严格一点。虽然有的时候在工作中有所松懈,但是惟独在工作中成长起来,才能磨砺出一个成功的自己。还有不到三年的时间,我就要踏进社会,从事工作。从每一次的志愿者工作中逐渐地积累起今后所必须的社会经验和阅历,是我现在所需要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惰性,如何控制自己的惰性,调整自己,克服自己的困难,是今后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必要途径。志愿者工作就如同今后的工作,如果你对待每一件事情都能像志愿者服务时这么认真的话,我相信,成功的喜悦其实离你很近很近。我们是一个团体,需要每个志愿者辛勤的努力和有效的协作,才能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在我每次在那里工作时,时刻都把工作作为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无论如何都尽一切努力做的更好。因为这是我自己所选择的,我已做好的思想准备,没有任何

理由不去做好。其实,活也不是很累,就是累心里总是觉得很知足了。

做志愿者就好像是一个工作岗位的小型平台,真正全身心投入地去工作,因为我们每一个志愿者都明白,此时此刻我们需要的,是社会经验与公共关系。

作为志愿者,辛苦之余,颇有感想:志愿者,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以尽忠人民为职责;勤于行动、善于关爱、乐于奉献、尽己所能;不计报酬、立足身边、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每个人之于社会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同时也在于为社会创造了多少精神财富。在付出爱心、奉献社会的同时,人生的价值就会得到充分彰显。

每位志愿者之于社会,无异于沧海一粟,而正是这无数的沧海一粟,构成了川流不息,构成了波澜壮阔。社会需要志愿者,人类的发展需要志愿者。

我想,做志愿者最重要的是成为一个有心人,也许我们做不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但却可以从身边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用这种方式来培养自己的一颗爱心、一颗好心。

以上就是我的志愿者心得体会。篇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心得

大学生志愿服务心得

我是一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本以为大学生涯会过得平平淡淡,却不想在加入志愿者之旅后,大学生涯变得多姿多彩!志愿者服务的经历对我的大学生活以至整个人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能更深刻地领会到生命的意义,更理性地看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当今社会予以重视和关注的公益事业,有利于树立和谐友爱.团结互助的社会风气,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努力做好这项事业,是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也是青年志愿者的使命。人情冷暖,社会不是无情的,人心不是冷漠的,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爱,都有一份对社会弱小群体的关爱。而青年志愿者活动则很好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社会实践的平台,提供给我们磨练的机会,让我们不断地锻炼自己,要求自己和完善自己。

作为一名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人生财富。学会了关爱他人,学会了与人沟通,学会了感恩和不计回报的付出。参加了很多次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爱心包裹”活动带给我的感触最深。虽然在街上强忍着寒风肆虐,虽然向路人劝捐时遭受很多白眼和不屑,虽然心里失落了无数次,受挫感越来越强,但只要一想到灾区孩子收到爱心包裹时从他们清澈眼眸中流露出的感动和喜悦,只要一想到自己现在磨破嘴皮换来的是许多孩子温暖舒服的冬天,心里一下子就有了坚持下去,不轻言放弃的勇气。作为志愿者,我知道自己的力量不算什么,但只是想纯粹的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更多的人罢了。在志愿服务的体验中,我明白了时刻以青年志愿者的身份严于律己,时刻身体力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做一名合格的为他人着想的志愿者。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在人生某段旅程中接受过别人的帮助,也曾经在某个时间给予别人帮助,正是因为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今天我们帮助过的人将来也必定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如此不断的将爱传播和延续下去,世界会变的越来越美好。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的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只要用心的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的人生也能迎来别样的精彩!篇三: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体会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体会

作为一名大学生,可以说志愿者服务给了我最好的锻炼机会和实践舞台。突出的感受就是通过志愿者服务平台,眼界更加开阔,心灵更加清纯透彻,对奉献过程中得到的快乐感受也更加深刻。正如志愿者服务口号“助人助己,乐人乐己。”以助人为快乐之本为座右铭。

参加志愿者的时间里,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感受到了很多,领悟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作为志愿者我们不过是在尽一份真心,让周围的一切都会因你的光彩而变得美丽。如果你有一颗真诚的心肝,常常在笑着,你的气质会不经意间感染身旁的人。小小的动作都会有巨大感染。并不是一定要做一些轰轰烈烈的事。在志愿者的大家庭里,来至社会不同地位的人们。有来至不同地区的人们,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面孔,不同的想法。可我们有一颗同样奉献的爱心的心。即使观点和做法不一样,可是这位爱心的中庸让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我学会了沟通,我们提出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我们同微笑、同服务,共吃苦、共幸福,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原本不相识,也变得熟悉,原本的陌生人,也成了朋友。多么珍贵友谊。

从志愿者的服务工作中,通过谦虚,我学会了许多人生的经验。通过活动,我的到很多的快乐与心灵的满足,这一切都是我宝贵的财富,是书本学习不到。在许多的志愿服务的活动中,我体会到工作的成效取决于个人的积极性。积极地投入、热情地参与、耐心地引导、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明,即使棘手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我们互学习,互努力,共付出,共奉献,原本没有的经验,也装的瞒瞒的。所以我们志愿者既是奉献者,也是受益者。工作锻炼我的思维,更磨练我的意志。使我更有能力,真心去实人生的价值,从而回报于社会。

上一篇:学校与食堂合同书下一篇:六年级年级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