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精选9篇)
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 篇1
志愿服务是通过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 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社会事业[1]15。青年学生是志愿服务的生力军,是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2009年7月,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要求将高校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关记录纳入到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毕业生信息库,将高中学生参加志愿活动情况记入学生成长记录。2014年1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要求把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次数、持续时间纳入思想品德评价内容,进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高校将参考评价情况招生录取。下面,就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档案的建设和管理谈谈个人看法。
一、加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档案建设和管理的意义
1.是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需要。志愿服务最早发源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1990年,深圳建立青少年义务工作联合会。1993年,北京大学学生自发组织爱心社。1994年12月5日,团中央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迅速。但从总体上看,还处在初始阶段,体制机构不够完善,存在无序、盲目、专业化水平不高、志愿者个人权益保障不充分等问题,甚至出现“扎堆献爱心”“、刮阵风”现象。 2014年2月19日,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提出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教育培训、组织管理、服务记录、 星级认定、典型选树、嘉奖回馈等工作机制,构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制度。青年志愿者行动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主体,青年学生是志愿者中的佼佼者和中坚力量,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档案建设和管理,对于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学雷锋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开展青年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美国是世界上志愿服务率最高的国家,参与率为50%[2]116。 美国大中小学的社会公益活动一般由学区制定基本标准,由学校组织实施,如养老院公益活动、为非洲灾民募捐活动等,以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不少日本高校将志愿者活动作为学校授课内容和研究对象,教育学专业生在参加教师资格考试之前, 必须到福利机构,如敬老院、残疾人康复中心、孤儿院等进行为期两周以上的服务,否则拿不到教师资格。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档案建设和管理,能够促进他们把自己与社会融为一体,把服务他人与教育自我有机结合起来,了解国情民情,丰富生活阅历,培养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体现人生价值,对于学生成长成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档案管理现状及其问题
志愿服务在我国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整体上看还不成熟,志愿服务档案对于多数人而言还比较陌生,不清楚档案如何建立,内容应包括些什么。志愿服务档案的管理比较松散和随意,存在不规范、 不严谨的现象。其原因可以分为以下两方面。
1.思想认识不足。在一些人看来,现在社会上只要有能力就可以挣到钱,有无档案不重要,对于自己的档案在哪里,里面装了哪些材料,他们不关心,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有人认为,志愿者是一个不分国界的称号,志愿服务最重要的特点是自愿和无偿,因此,英雄不问出处,志愿服务活动一结束,志愿者就应该安静地走开,没有必要留下资料信息和服务档案。有的志愿者认为,自己怀着一颗爱心, 不受私人利益的驱使,不受法律的强制,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而从事公益事业,受助者一个灿烂的微笑、一句真诚的感谢就够了。因此,传递爱心,传播文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收获这段宝贵的人生经历和精神财富就行了,他们陶醉在真情与温暖的幸福里,荡漾在感动与友谊的快乐中,对有无志愿服务档案并不在意,只是偶尔在微博、微信、QQ或者朋友圈分享一下自己服务的经历和感悟。
2.高校管理不到位。有的高校片面理解教学中心地位,档案工作处于边缘和附属地位,对学生思想品德表现、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情况只是寥寥数语,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目前, 大学生档案中还没有实践活动的专题档案,可是用人单位对“实践经验”的要求,以及将来对大学生就业的要求,都决定了建立大学生实践档案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3]26。有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或者为了学生顺利出国继续留学深造,不惜美化、修饰甚至修改学生档案中关于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方面的部分表述内容, 影响社会诚信和学校形象。有的高校把志愿服务简单归结为团学活动,由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开展,年轻的团干部缺乏经验,而且流动性强,对于志愿者档案如何规范建立、服务的时长如何计算、 工作效果如何衡量等问题缺乏系统规划。有的志愿者没有完全自愿甚至“被自愿”,有的志愿者积极性受到影响,制约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微公益”时代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档案的建设和管理
根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教育部27号令)的精神,档案工作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高校应当加强管理,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档案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档案信息收集工作。档案从性质上看是一种信息,应当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收集。“微公益” 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件做起,强调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的效果。2004年,国内出现“多背一公斤”公益旅游项目便有此意。二是取意于使这种新型的公益方式得以迅速传播并被公众广泛接受的网络微博平台。通过网络把许多个体连结起来,让公益成为普通人随手可做的行动,大大降低了公益实践的成本,开启了全民公益的新纪元。广州微博名人梁树新发起的铅笔换校舍活动,在25天时间里,通过网络完成了用一支铅笔换得一座新建校舍的奇迹[4]15。大学生是使用新媒体的最大群体,微博、QQ、人人网等都成为大学生随手微公益的平台。近年来,校园里常常出现救助患病学生的微公益募捐以及宣传环保理念的微公益传播等。与传统的公益实践不同,微公益没有太多的环节或流程,也没有分工明确的组织机制,它是一个提供信息服务的松散的网络组织。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为志愿服务指导教师提供必要的档案知识培训,明确档案的收集范围。例如,志愿者的基本情况、服务特长、服务对象、服务经历、 服务效果等等,提供必要的档案收集模板,有利于他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志愿服务指导教师则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新型的通信手段,与学生干部和志愿者保持密切联系,指导学生整理相关的档案, 从而完成收集工作。
2.建立健全数字化的志愿服务档案管理机制和管理措施。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是一项面对全体学生的教育,是立德树人工作的基础。因此,志愿服务档案并不是等学生毕业后才开始收集和创建。毕业后继续进行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服务档案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因此,志愿服务档案应当从新生入学时便开始创建。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档案袋可划分为描述、展示、 评估三个部分收集材料[5]95。其实,收集范围应当包括六个方面:一是上级主管部门相关文件;二是学校相关工作文件;三是学生上大学前参加志愿服务的记录;四是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的相关文件;五是志愿服务典型事迹;六是服务对象反馈信息。 由此可见,档案的内容是全面、丰富、繁杂的,应当建立专业的数据库,实施数字化管理,对志愿服务活动做好记录并进行存档,健全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和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台账,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文字材料、活动图片、影像资料进行规范收集。坚持“分门别类、统一管理”的原则,学生志愿服务档案全宗应当纳入到学校档案馆的数字管理系统中,实施集中管理,严格登记,合理使用,妥善保管,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真实规范和安全可靠。对于涉及志愿者个人信息和服务对象的隐私,以及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些涉密内容,应当予以必要的保护,不能随意公开。
3.发挥志愿服务档案的信息服务功能,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深入发展。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档案数字化管理后,可以提供以下两大方面的信息服务:(1)常规性服务。包括:1志愿服务理念传播。高校可以在现有的网络平台上采用视频、文字、图片等方式宣传志愿服务, 介绍志愿服务起源,发布服务信息,展示服务案例,普及服务知识, 提供服务指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2志愿服务信息检索。学生可以在高校网站上检索和查询关于志愿服务的知识和信息,实现自助式学习,也可以获得服务对象的相关需求信息、服务项目介绍、 志愿者招募启事、优秀志愿者事迹宣传和经验介绍、青年志愿者协会和指导教师的相关信息,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领域、项目、方式和时间、地点。3志愿服务双向互动。高校建立健全注册志愿者档案管理系统后,团委就可以对全校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网上登记、审核注册和日常管理,教师可以利用系统中丰富的资源和素材对学生进行志愿服务宣传发动,掌握青年志愿者的基本情况、服务特长及服务意向,大学生志愿者也可以采用微信、QQ、电子邮件等更为方便快捷的方式与青年志愿者协会干部、指导教师和服务对象建立联系,服务对象也可以通过系统对服务情况和效果进行信息反馈。4志愿服务统计分析。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情况汇总及上报有关数据提供便利,为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关知识、素材和案例,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数据。(2) 个性化服务。包括:1志愿服务有效对接。在大学生志愿者能为、 可为、愿为的有关事项和服务对象的基本需求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和交往的纽带,通过“私人定制”并根据服务内容进行必要的岗前技能培训,有效解决以前出现的“供需脱节”、“扎堆献爱心”等现象,提高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专业化水平,提高双方满意度,避免相互看不惯。2志愿服务项目推介。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转型期的影响,社会对于志愿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而志愿服务项目的前期调研、设计论证、政策配套、 宣传发动、运行调整、认证认可等是一项十分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比如,保护母亲河、希望工程、三下乡、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和社交渠道,将一些有价值的志愿服务信息推介给相关大学生或是教师,吸引大家参与相关话题讨论、献言献策、宣传策划和活动参与。3志愿服务风采展示。集体和个人获得的荣誉、重要奖项是志愿服务档案的重要内容,对于获得省市级以上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或者五星志愿者等先进典型,可以邀请他们建立个人或者团队服务档案,也可以请学生自己管理个人数据,例如资料上传,信息更新、视频拍摄、画册制作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档案数据库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带动效应,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全社会弘扬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 篇2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高速发展,人们更加注重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志愿者健康倡导行动是结合当前食品卫生与安全形势,讲解饮食文化、食品安全、中华美食等相关方面内容,进一步倡导市民均衡饮食,引导市民树立健康饮食理念。通过此次活动可以使广大同学和社区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饮食,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
结合全民健身工程,联合农大社区、校学生会其他部门等开展健身运动倡导工作,引导青年学生和群众主动锻炼、增强居民健康素质。动员各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分会组织开展“参加一个健身类体育社团,学会一项基本的锻炼身体方法,早操形式多样化,参与人群扩大化”的全校体育行动,组织青年志愿者以多种形式和渠道倡导健身行动。
志愿者疾病筛查促进行动主要是动员农大校医院、医学类相关专业志愿者,配合农大社区居民委员会、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单位开展疾病早期筛查、常见疾病防治知识普及等工作。组织应急志愿者队伍进行药品说明书、危险标识识别等知识宣传工作,广泛开展药品安全、无偿献血、禁毒防艾等专项知识普及工作,开展消防、触电、溺水、地震等安全自护知识普及工作。针对十种居民常见疾病、十类儿童疾病,禽流感、口蹄疫等市民关注热点疾病现场对居民进行解答。
大学生素质拓展是对大学生进行人力资开发、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是大学培养人才基本职能的体现。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包含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方面的内容。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要抓好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和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的工作。通过本次使大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健康锻炼的重要性!
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 篇3
关键字:随手公益;高校志愿服务行动;吉林大学和平校区
志愿服务是当今人类社会文明与智慧的重要结晶,它以建立更加美好、公平的社会为根本目标和基本愿望,通过社会群体主动自觉或有组织的参与而不断发展和进步。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人类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和精神层次的不断提高,志愿行动的服务内容、服务人数和服务领域不断增多和扩大,其业已成为惠及全球的国际性社会事业。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志愿服务自20世纪90年代之初在我国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响应。我国的志愿服务行动在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广泛,是志愿服务过程中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
一、高校志愿服务行动的背景和特点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指“在校大学生在志愿组织的安排下自愿贡献其时间、精力及技能等,不计报酬地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这里所说的大学生,主要包括本硕博和专科学生群体。
依据其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以下几个显著地特点:
其一,有志愿组织的安排。在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主要以学生组织或学生社团的形式出现,其管理依托学校共青团,因而从组织建设,制度章程,志愿者招募选拔,服务行动的形式、内容、方向,服务费用的提供与安排等诸多方面都由高校共青团内具有一定志愿服务管理和运营经验的教师进行,是有组织有纪律的行动。
其二,由参与者自愿贡献其时间、精力和技能。志愿服务行动因其服务具体内容的不同,所需服务项目也有所不同,因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践特点。其无强制性要求的特点,是大学生实现中国梦“正能量”的积极体现,也是当代大学生回馈社会,完善自我,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的真实反映,因而,在不断的传承中,志愿服务行动是一项富有活力和生命力的事业。
其三,不计报酬。志愿服务行动一经参与,通俗来说其自我价值的实现将以且仅以精神满足的形式体现,具有公益性质。所有行动的服务对象为社会和他人,而非个人利益。
二、高等院校志愿服务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在高校开展的如火如荼,社会上活跃着一批优秀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并且诸多高校已将志愿服务学时纳入到大学生成绩或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当中。然而,大学生志愿服务也有着其自身的局限性和问题值得深思。
第一,志愿服务的保障体系不够完备。
其一,资金来源困难。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活动的经费来源主要为共青团活动经费的支持,然而作为非盈利性质的高校教育,也无法将本就有限的资金更多的投入到不断壮大的学生志愿服务行动中去。大学生群体作为经济尚未独立的群体,其衣食住行仍然主要依靠父母的支持,有些活动的开展经常需要“自掏部分腰包”来完成,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虽然精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但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不免受到影响。而从社会方面来讲,极少有社会团体、企业单位的资金能够面向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志愿服务行动进行投资。
其二,社会认可度不高。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行动的过程,是走向社会,面向各类群体的实践过程。然而,由于人们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的认可度并没有达到很高的程度,因而会造成诸多困難。一则,社会对于学生从事的志愿募捐等行为不予理解和尊重,挫伤其自尊心。二则在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行动过程中,社会公众将其视为简单的“免费”劳动力,将一些脏乱差的工作直接抛给志愿者。三则对于大学生志愿者而言,法律上的规定和保障不够充分,也是导致社会认可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专业培训的匮乏。当前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较多的以简单劳动和文艺慰问为主,正规、专业和系统的培训较为缺乏。大学生作为学生群体,学习能力虽强,但是由于志愿服务的能量未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释放,与一个真正的社会人之间的差距较大,使得大学生志愿者不能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从事有助于社会发展的行动。也因此,在社会中的认可度也随之下降。
第二,志愿服务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
当前,部分志愿服务活动限制性强,有着单一的服务形式,固定的服务时间,狭隘的服务范围,更有甚者是通过一定强制力进行的活动。比如学习雷锋的相关活动,其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重要的传承意义,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重要体现形式则变成了“敬老院的打扫,儿童福利院的慰问,特殊教育学校的陪伴,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卫生的清理”等等,造成一时间高校周边福利机构遭到“疯抢”,甚至容易导致对接群体的秩序混乱,而在号召学习的月份结束之后,则再次恢复无人问津的常态。同样面临此种尴尬境地的还有诸如贫困地区送温暖等行动,通常以一个盛大的启动仪式为起点,召集诸多新闻媒体,高校领导共同参加,但是虎头蛇尾的现象时有发生。此类逐渐流于形式的活动,未能真正激发起参与者的热情,反而容易滋生许多抵触心理,造成活动精神未得传扬,活动实质已经走样的恶果。
第三,志愿精神的培养并不到位。
其一,从事志愿服务出现功利性。由于志愿服务与课程成绩等相关的挂钩,部分学生出于自身利益的角度,如入党、评奖评优等而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不能够在活动中体会到真正的意义。
其二,从事志愿服务仅凭“一时冲动”。从事志愿服务的学生群体,绝大部分能够对“什么是志愿服务”这一命题侃侃而谈,而真正触及志愿精神的精髓则少之又少。一些学生在选择学生社团的时候,仅仅是对“青年志愿者协会”此类社团名称比较感兴趣而参与,还有部分同学是与其他同学结伴“被加入”。
nlc202309020457
其三,从事志愿服务“不可持续发展”。部分同学在完成自己的功利性目的后,或是自己进入高年级时就选择不再进行志愿服务行动。因而容易导致志愿服务成员的更新换代速度过快,部分成员刚刚理解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之时便离开了服务群体,组织的传递中断。而低年级的群体仍处在象牙塔的“新鲜期”,学业压力也并不太重,因而对于服务的参与度更高,稳定性更强。
三、基于随手公益形式下的高校志愿服务形式创新
当前国内大学生志愿服务主要以校园为基础,在党委的领导下和团委的指导下共同进行。如何能够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从体制机制的各个层面进行创新,成为覆盖面广,内容扎实的有一定代表性和先进性的校园文化,真正做到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是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建立的初衷和要求。
而随手公益这一缘自网络新媒体的行动,从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先生为代表的网友发起的“随手送书下乡”、“随手拍解救流浪儿童”活动开始,不断深入人心。它以随时随地做公益的理念,通过发动更加广泛的人群携起手来,用更小的时间和物质成本,“点滴小流汇成江海”服务社会。
基于此,吉林大学农学部团委以每年3月16日“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全国统一行动日为契机,于2014年3月起举办吉林大学和平校区“春苗·和平瓶——我的未来我做主”手拉手情系小伙伴系列活动。
活动旨在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也可以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较好的学习条件,提高学习素质,用自己的爱心和能力去帮扶贫困地区的小学校。同时将与贫困地区的小学校手拉手,给予他们资金、教学等方面的帮助,并定期与他们进行交流活动,增进对他们的了解。 经过认真的先期调研,结合自身情况,服务团队选取了位于长春市农安县的一所未接受过其他任何形式的社会、高校对接的学校进行第一期的资助行动。该校现有在校学生90余人,专职教师14人负责语、数、外、体育、音乐、科学、品德与社会等多门课程,六个年级的教学工作。近年来,由于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农村师资匮乏等原因,许多地方的乡村小学都面临着逐渐萎缩的窘境。2010年9月,在农安县校安办帮助下,学生们从破败的校舍搬入了现有的7间校舍。泥土地构成的操场,简易的黑板,木制的桌椅,冬日取暖的土炉共同构成了校舍的全部。然而,虽然文具、辅导书、文体设施缺乏,但仍不能阻挡他们追求知识的步伐。
而结合该校的具体情况,通过研讨,针对高校志愿服务行动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阻碍,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第一,志愿保障体系的建立。
其一,资金来源的形式。本活动的形式创新点主要来源于和平“瓶”的创意。瓶的概念,意指废旧物品的回收,高校大学生作为重要的消费群体,经过日积月累所产生的“废弃物”不计其数。因而,活动实施决定于每月的倒数第二周,由工作人员利用微信平台、人人网、QQ空间等线上方式及海报、传单等线下方式向校区同学及老师宣传旧物回收活动。而每月的最后一周工作人员会在公寓、教学楼、办公楼下设置旧物箱并向在校师生回收旧物并每月最后一周周末将收集好的废品进行分类,将废瓶子、废纸箱、旧书等卖给废品回收者;将旧衣物、旧台灯等物品拿到校外的跳蚤市场或社区中义卖,以此筹集善款作为“春苗活动”的活动基金。该资金的筹集形式,一则提倡了环保的理念,让废弃物变废为宝,打造节约型校园。二则让资金募集不再成为学生群体参与志愿服务行动的门槛,让每一个人通过简单的十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参与到活动中来。其便捷省力的特点符合随手公益的理念和发展方向。而除此之外,资金的募集还主要有其他几种途径。包括通过手工艺品学习、制作、义卖等形式募集,此类募集形式只要有闲暇空余时间的同学均可参与其中,通过老师和同学的教授,自己创作或制作手工艺品,交由统一回收义卖,义卖所得均汇入活动资金。其他资金募集形式还包括社区义演,大型活动赞助支持等。上述资金来源均由专人进行统计核算,经由海报等形式公布后入账,存入专项资金账户,保障了其资金使用的有序。
其二,社会认可的实现。本活动的社会认可主要体现为文艺进社区行动和社会宣传报道等多种形式。通过与社区、企业等多项合作,发挥广大青年学子的文化艺术特长,以社区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资源的支持形式,在给社区群众带去欢乐的同时,实现服务行动的社会性推广,以期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其三,专业技能的培训。活动专业技能的培训主要集中于支教行动之中。在公开招募志愿者后(含公开课程志愿者(以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为主)和课外课程(如体育、音乐、手工等)),在工作人员确定上课内容后,以独立备课和集体备课的形式进行筹备。经由专业教师和具备一定支教经验(如大学生西部计划教师,暑期三下乡活动支教教师)的成员构成的评审组进行试讲评价,选拔出当期中的佼佼者,组成讲师团。随后,由具有经验的成员对授课形式、授课深度、语音语速语调等诸多方面進行培训。
第二,志愿服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针对小学校的特点,结合大学生的服务形式,展开志愿服务的创新。其一,开展志愿资金募集形式的创新,如废旧物品回收义卖,手工艺品制作与义卖等。其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接形式的创新,除了普通的支教以外,邀请小学生参与到高校校园活动中,感受大学生活的魅力。
第三,志愿服务精神的培养。由于该活动的性质,使得活动参与的广泛性大大提高,以一个瓶子,一件废品的参与形式,让每个人感受到志愿服务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随手公益的满足与乐趣。在公示的过程中给予一定形式的精神鼓励,让每个人感受到付出的快乐。同时,建立具有固定组织,固定选拔模式的专项行动服务团体,使之成为与各学生组织相类似的长效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1]黄艳.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4(2).
[2]王观宇. 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
[3]谭建光,周宏峰.中国志愿者:从青年到全民——改革开放30年志愿服务发展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9(1).
[4]许人冰.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1(01)
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 篇4
一、文化志愿者的含义
文化志愿者是指不收取物质报酬, 自愿为公众提供公益文化服务或者帮助的人。他们是志愿者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性更强, 强调公益文化艺术服务。
二、文化志愿者产生的原因
文化志愿者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小康阶段, 生活富裕、物产丰沛为文化志愿服务提供了物质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 推动了文化志愿服务的繁荣;人们对志愿精神推崇, 以及先进事迹的传播, 为从事文化志愿服务营造了氛围;人们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 以及对文化服务的需求, 使文化志愿者逐渐走进人们生活;社会的进步, 人们思想认识的提升, 使文化志愿服务成为个人丰富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总之, 文化志愿者的出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当下历史阶段的结果, 它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与需要, 也反映了文化志愿者自身的需要, 彰显了进入小康社会的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的美好诉求和时代特点。
三、文化志愿者服务为公益文化服务注入新的动力
(一) 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壮大, 为公益文化服务队伍补充新生力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单靠公益性文化机构的从业人员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文化志愿者便是公益文化服务队伍最好的补充力量。他们依靠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才华, 参与管理公共文化设施, 生产公共文化产品, 提供文化咨询、文艺辅导, 策划、组织群众文化活动,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二) 文化志愿者服务深入基层,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
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已经将文化志愿服务列入重要日程,
组织引导文化志愿者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广大群众中广泛开展文艺演出、文化艺术知识普及教育、文化艺术技能辅导、文化展览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进一步引导基层群众创造文化、参与文化、享受文化, 以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推动全民文化素质的明显提升。
(三) 打造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进一步提高公益文化服务质量
各地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在进一步完善、优化长期志愿服务项目的基础上, 整合志愿服务资源, 全力打造文化志愿服务品牌, 公益文化服务活动日益丰富多彩。在2012年12月4日召开的全国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会议上, 38个全国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优秀品牌都得到了表彰, 其中既有活跃在基层、深受百姓喜爱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也有紧贴少数民族文化需求、远赴边疆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品牌。这些品牌化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推动了公益文化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四) 文化志愿者服务精神的传播, 带动全民参与公益文化服务的积极性
文化志愿者在提供文化服务的过程中, 同时也传递了友谊、信仰、团结、奉献的精神。他们不仅是文化大使, 更承担着社会责任。如今, 公益文化服务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 深入基层的文化志愿者, 更有利于促成公益文化服务成为全民行动, 是公益文化服务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他们心中形成的那种自觉、自愿回馈社会的风气感染和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文化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带动全民参与公益文化服务的积极性。
四、推进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第一, 不断完善文化志愿服务管理机制, 使其纳入规范化、常态化管理。目前, 文化志愿者流失率较高、人员构成单一、缺乏健全完善的志愿者管理体系以及志愿者服务下缺乏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等, 不断完善文化志愿服务管理制度与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对文化志愿服务进行法律支持、规范, 对文化志愿服务的立法有助于提升公民对文化志愿服务的认知水平;建立健全文化志愿服务管理制度, 加强对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导和引导, 促使志愿者更好地提升服务水平。
第二, 建立文化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促进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健康发展。文化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害。为了提高文化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 应该建立文化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支持、肯定文化志愿工作, 对志愿者绩效进行评估, 对优秀志愿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同时, 进一步探索文化志愿服务的自身特点与内在规律, 逐步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志愿者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 促进文化志愿事业健康发展。
第三, 加强对文化志愿者的培训和辅导, 确保文化志愿者的服务质量。文化志愿服务涉及的面很广, 需要懂得多方面的知识, 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公共文化机构阵地活动管理知识、广场文化活动管理知识、图书管理和借阅知识、知识共享工程知识、博物馆管理和讲解知识、音响使用知识、文化活动的策划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文化政策法规知识等等。文化部门可以根据自愿者的素质情况以及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知识与能力要求, 从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管理能力、文化素质、服务能力等方面, 对文化志愿者进行相应的培训, 从而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文化志愿者队伍。
第四, 丰富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方式, 推进文化志愿者服务品牌建设。文化志愿服务品牌要在提升文化服务品位、创新文化服务形式上做文章。善于挖掘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志愿品牌, 努力使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成为当地主流文化和时尚文化的一部分, 并自觉担当起公益文化服务的重任。
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 篇5
一、大学生志愿“双服务”工程的概念
高校在新形势下, 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 结合他们的热情、专长和社会需求, 立足校园、面向社会, 通过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构建志愿“双服务”工程体系, 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有效开展。大学生志愿“双服务”工程是指:高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课题, 利用人才智力优势, 扎实开展服务学生、服务社会志愿活动, 实现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目标。志愿“双服务”, 既是一种富有创新精神、时代精神的素质教育思想, 也是一种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素质教育实践。在参与志愿“双服务”的过程中, 大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自身的社会价值, 感受到志愿“双服务”对塑造自身人格的强大作用, 实现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 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 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的要求。
二、大学生志愿“双服务”工程的特点与特征
(一) 大学生志愿“双服务”工程的特点
志愿“双服务”, 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 事业性是基础, 大学生志愿者是主体,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成长成才是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功能,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的志愿者精神是本质, 内化成为大学生志愿者自觉行为的志愿精神是原则。
志愿“双服务”的基础是事业性。青年志愿者行动, 作为新时期重要的群众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公民道德实践的载体, 被正式写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十五届三中全会决议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志愿服务活动并实现制度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 深入开展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自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实施志愿行动以来,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蓬勃发展, 队伍不断壮大, 影响日益广泛, 成效十分显著。在新形势下, 无论是从志愿者主体还是从志愿者活动内容来看, 高校开展的志愿“双服务”成为青年事业。
志愿“双服务”的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志愿者是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具有独立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是志愿“双服务”的践行者和受益者, 在服务他人的同时, 强调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需求, 既有帮助他人、贡献社会的公民意识体现, 也有实现自我价值需求的主观自愿。在志愿“双服务”倡导的人人都是志愿者的前提下, 大学生成为志愿“双服务”工程的主体。
在志愿原则指导下的利他利己行为和精神是志愿者“双服务”的本质。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服务活动时的动机是复杂而多样的, 既有服务社会的公民意识的自愿, 也有充实自我、锻炼才能的自身需求。“在提供服务的同时, 志愿者自己也获得被尊重感、成就感、交友的需要以及在非正式组织锻炼领导才能的需要”[1]。志愿“双服务”行动, 作为一种超现实利益行为, 有效推动了大学生志愿者对人和社会的理解、对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对学好专业知识的紧迫感, “志愿服务成了动员、凝聚进而教育引导青年的有效方式”[2], 志愿原则指导下的利他利己行为和精神是志愿者“双服务”的本质。
德育是志愿“双服务”的重要功能。志愿“双服务”德育功能的实现过程, 突破了以往高校志愿活动中带有的政治色彩、形式主义和行政命令的弊端, 讲究志愿共赢的理念, 有其不同于传统教育的特点, 是潜移默化、自然实现的过程, 是志愿“双服务”精神内化为大学生自觉行动的过程。志愿“双服务”在大学生群体中弘扬了社会主义道德理念和价值观, 培育了大学生群体的道德主体意识, 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教育机制的形成, 构建了实践育人的德育途径, 丰富了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促进了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和公民人格的生成。
(二) 大学生志愿“双服务”工程的特征
志愿“双服务”在“自愿参加、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原则指导下, 始终坚持以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为主线, “志愿者不是被教育者, 在活动中不再是抽象的、简单的、被动的接受教育, 而是一种自觉行为条件的积极体验”[3]。志愿“双服务”是一项素质教育的系统工程, 而不是单纯的组织几项活动, 具有明显的特征。
志愿“双服务”的多样性。从志愿“双服务”服务领域、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来看, 它始终关注和谐社会建设的边缘化群体和领域, 涉及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弱势群体帮扶、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现代企业建设等诸多方面, 大力开展校园建设、低碳宣传、健康义诊、法律宣传、慰问演出、支农支教、企业调研, 志愿“双服务”呈现出服务对象、服务领域、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的多样性特征。
志愿“双服务”的区域性。志愿服务活动, 始终坚持立足当地社会、服务百姓需求的原则, 结合区域实际, 找准服务项目, 开展服务活动。例如, 我校所在张家口市的部分县乡处在坝上高寒地区, 我们选择适合高寒地区开展的农业项目在周边地区推广, 而且部分师生经常在服务地蹲点指导, 开展多项科学研究和蔬菜节水新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 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大力开展志愿社区服务, 从社区发展角度来看, 社区服务对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参与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重要意义。志愿“双服务”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志愿“双服务”的互动性。志愿“双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参与社会的渠道。在组织化运作与管理下, 大学生借此过程, 获得学习技能与实现价值的机会, 增加社会成员间的彼此联系、了解与信任;通过与服务对象深入交流, 共同探讨服务内容和形式, 大学生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 明确了服务方向和服务任务, 增加互助互惠的意愿, 并因个人自我的贡献而增进身心满足与福祉, 进而促进社会不同群体的关系整合, 表现出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大学生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强烈互动。
志愿“双服务”的协调性。学校成立志愿“双服务”素质教育领导机构, 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整体联动, 实现工程组织实施的领导机构协调性;建立志愿“双服务”“学校—学院—班级”三级青年志愿者组织网络体系, 实现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协调性;健全志愿“双服务”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宣传机制, 实现制度机制的协调性;形成人人都是志愿者的育人氛围, 实现志愿服务全员参与、工程建设全程关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志愿“双服务”育人理念的协调性。
志愿“双服务”的互融性。志愿服务精神与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两者在理念和精神上的相通互融, 构成了志愿“双服务”育人功能的内在基础。志愿“双服务”是青年认知社会, 实现完整社会化过程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手段。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提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因此, 志愿服务是高校课堂教学的延伸, 是素质教育的内容, 也是智商与情商协调发展的手段。因此, 志愿“双服务”和高等教育体系因为其教育的内在本质而互通, 也由于其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外在形式而相融。
三、构建大学生志愿“双服务”工程体系
构建大学生志愿“双服务”服务体系。构建“1+6”志愿“双服务”体系, 实现志愿活动的项目化、合同化、队伍化、阵地化运行模式。“1”是指统一志愿者电子注册、人手一册志愿者手册、每人每学期志愿服务10小时、每年开展一次志愿者活动月活动、每年开展一次志愿者表彰活动;“6”是指围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两大高校职能, 在志愿服务学校、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弱势群体、志愿服务社会公益事业、志愿服务新农村建设、志愿服务企业发展等六个方面, 健全志愿“双服务”服务体系, 拓宽服务领域, 拓展服务内容, 提高服务效果, 提升服务品位。
构建大学生志愿“双服务”组织和制度体系。建立学校和二级学院两级大学生志愿者协会, 在班级团支部建立志愿者活动小组, 形成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学校—学院—团支部”组织运行模式。执行志愿者电子注册制度、志愿者手册使用制度、志愿者表彰制度、志愿“双服务”标准制度, 这样一方面可以总结志愿者的行为价值, 另一方面有助于志愿者自觉提升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 从而实现志愿“双服务”组织在基层、创造在基层、活力在基层。根据服务内容和服务领域的不同需要, 经常性地组织指导教师进行相关业务培训, 帮助指导教师掌握相关政策, 并及时有效地对志愿“双服务”素质教育工作给予全面客观的指导, 深挖本质内涵, 提升育人功能, 提高活动品位。将志愿“双服务”工程纳入团的工作目标管理体系中, 使其成为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必要组成部分, 通过经常性组织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双服务”活动, 实现志愿“双服务”工程在团内工作的常态化。
构建志愿“双服务”机制体系。着力构建志愿“双服务”宣传机制, 既要注重发挥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的作用, 又要发挥志愿者体验功能的宣传作用, 更要发挥身边的优秀典型人物和事迹的宣传作用, 宣传和弘扬志愿者精神, 普及志愿者“双服务”工程理念, 实现人人了解、人人参与志愿“双服务”工程的局面。积极构建包括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在内的志愿“双服务”工程评价体系, 深入总结“双服务”工程的经验和做法, 为志愿“双服务”的活动内容设计、工程组织实施、志愿者选拔使用提供了标准化模式。建立科学公正的志愿“双服务”激励机制和动力机制, 将参与志愿“双服务”工程活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推优入党考察和团内表彰等考核评比体系, 每年表彰一批志愿者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在有效服务社会的同时又满足志愿者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构建志愿“双服务”培训体系。着力加强志愿者“双服务”培训体系建设, 通过讲座、集体学习、组织参加志愿服务等形式, 加强对志愿者的志愿理念、基础理论、专业技能、社会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训, 为大学生全面了解专业理论、组织管理常识、社会沟通技巧等提供培训, 并激励学生探讨志愿活动现状与发展方向, 交流服务感受。
参考文献
[1]刘晋芳.从志愿者行动看公民教育[J].中国德育, 2009, 4 (2) :24.
[2]王玉辉, 殷学东, 等.“志愿服务”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J].镇江高专学报, 2005, 18 (4) :77.
[3]沈东华.论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德育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23 (3) :77.
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 篇6
一、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内化为就业的动力
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这与高校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理想教育的导向相契合, 而志愿服务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符合当代青年特点、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等诸多特性也使其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吸引了无数青年学生投身其中。正如迈克尔·沃尔泽所言, “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对公共事业的投入是公民美德的关键标志[1]。
志愿服务活动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无疑是重要的, 同时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考核的首要选择, 已经形成共识。我们知道, 大学生就业的选择, 无外乎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 尽管单位的性质不一样, 但是责任心、责任感、奉献精神的缺乏, 是任何一个用人单位都无法容忍的。然而,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感受奉献的乐趣, 体现自我价值, 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以后, 认真对待这份工作, 体现出对待这份工作的职业道德, 对于博得用人单位的好评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用人单位优先选择政治素质高的毕业生呢?这里面有两个因素, 一是政治素质高的毕业生在以后的职业发展当中往往具有潜力, 在动手能力和知识储备等很多方面都能达到用人单位需求;二是在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社会道德规范中,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的志愿服务精神对于单位的事业发展来说很重要。由于志愿者的自愿性等特点, 管理者不可能采用各种具有强约束力的方式让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 这需要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这里精神性的满足成了极为重要的因素。当前志愿服务往往是几十个人一起做着大同小异的工作, 志愿者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都为管理者所看重。
因此, 若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志愿服务活动就显得极为重要。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扩大, 以及大学生家庭背景等因素方面的差异日趋明显, 使大学生群体日趋分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认同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若是在这里重视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把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度予以考虑,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虽然很多志愿者只是一群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大学生, 但是从他们身上都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这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使他们在就业时更加富于创造力。特别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 他们更加意志坚定, 这些都为所有的用人单位所乐见。若要有效发挥志愿服务精神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当中的作用, 就要大力宣传志愿服务理念, 充分发挥校园报刊、校园广播等大众传媒的作用, 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积极展现志愿者的良好风貌和高尚情操, 形成有利于就业的志愿服务环境。
二、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深化毕业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
传统思想影响下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差异化的存在, 导致部分大学生大量聚集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 进一步加剧了我国高等教育总量不足与大学生结构性过剩的矛盾。一步到位、终身稳定、地位高、待遇好的想法深植于心, 造成心理期望值偏高, 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现象。但是, 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满足不了大学生需求的今天, 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提高就业的专业化水平可以实现, 而且那种长期忽视艰苦地区就业的心态会发生变化。经过调查, 70%专业化的志愿服务者认为, 社会知识丰富多样, 专业知识如果不经过社会的考验, 则很难得到实际应用, 对于就业是不利的。
因此, 提升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水平, 需要我们在涉及英语、旅游、外贸等专业化比较强的领域实现志愿服务的专业化, 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随着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和志愿者队伍的壮大, 志愿服务对社会的贡献不仅需要量化, 还要努力探寻志愿服务专业化的发展路径。
最近, 国务院对大学生就业采取了很多促进就业的措施, 各省也陆续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制定了积极的具体的政策。这些对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对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也有着重大意义。但是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应该引导大学生到有需要的地方去。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国家可以以此为契机, 在已有促进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基础上, 加大对于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引导, 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比如在西部计划、绵竹计划、保护母亲河行动中, 加大对于专业化志愿服务的理解与认识, 并加大政策的落实力度。
目前,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各项事业正在有序进行, 正是加大志愿服务专业化服务的最好时机, 可借鉴国外的经验, 对参与专业志愿服务的公民给予各种优惠条件及奖励。这些激励措施不仅是对志愿服务行为的褒奖, 也有助于提升公民对专业化志愿服务的认同。从专业化志愿服务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来看, 志愿服务应明确志愿者的权利, 如志愿活动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物质保障的权利、接受培训的权利等等。对于专业志愿者应进行定期培训, 并为他们创设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 从而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而一些活动的主办方在高校招募到志愿者后, 对普通志愿者只进行简单培训。培训内容若仅仅涉及活动情况介绍、规章制度及工作内容介绍、自我保护事项和工作用语等, 志愿者所需的专业能力常常需要无师自通, 则不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提高志愿者的心理素质, 应对未来就业的激烈竞争
对于专业志愿者更应进行心理健康培训, 并为他们创设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 从而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因此, 只有加强高校与服务对象的信息沟通, 切实满足志愿者心理需求, 才能保持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生命力, 进而吸引更多大学生的参与。高校可尝试采用心理介入模式参与志愿服务, 在开展活动之前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 立足自身优势、结合学校及学生专业的特点, 确定相对明确的心理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 使志愿服务项目健康发展。而对于志愿者来说, 应注意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的训练, 根据自身特点设计服务计划, 并尽可能充分地发掘高校内部丰富的志愿服务资源, 从而实现高校志愿服务与提高心理素质的有机结合。
志愿服务工作一般比较集中, 因此存在强度大、任务重的特点, 如果志愿者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则很难适应。相反, 如果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得到了锻炼, 提升了能力, 就可以适应毕业以后新的工作岗位。在高强度的志愿服务工作中, 心理健康是志愿服务对象对大学生的重要要求, 同时任何一个用人单位都不希望招聘的毕业生出现心理问题。这说明,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不仅表现为个人的爱心、责任感和对集体、社会的贡献, 同时也包含着个人价值和利益实现的因素。因此, 要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就必须正视志愿者合理的心理需要, 建立健全志愿者心理健康保障机制。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 影响、制约其成功就业的心理因素分为三种;盲从、焦虑、自卑。对于盲从的毕业生来说, 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对于自己定位不清, 不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在志愿服务活动中, 志愿者通过亲身实践, 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 能做什么, 这样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位。我们知道, 每一个人的才能是不一样的, 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毕业生来说, 如果处处出击, 什么都想做, 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恐怕难以得到自己所希望的职业。但是, 在志愿服务当中, 科技、旅游、教育、培训、接待等很多领域都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要求, 如果志愿者在心理上没有一个很准确的预期, 很难使得自身与工作相适应。
对于焦虑的毕业生来说, 就是要破除其求稳的心理, 增强竞争意识。相对于日益健全的志愿服务工作来说, 每一次志愿服务结束以后都要进行评优工作, 这对于增强志愿者的竞争意识尤为重要。现在的就业招聘, 通常是一个岗位有几十个或者上百人前来应聘, 如果没有一个主动竞争意识, 则很难成功。对于毕业生来说, 克服焦虑心理, 主动适应竞争, 是我们在志愿服务中需要着力培养的意识。
对于具有自卑心理的毕业生来说, 大部分志愿服务其实是与人打交道的过程, 交际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都可以在志愿服务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 在高校中扩大志愿服务的范围和层次, 对于提升毕业生应对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显得非常重要。
四、强调志愿服务中学习的重要性, 加深毕业生对于社会实践的理解
在总量失业与结构性失业长期存在的情况下, 大学生就业呈现出两大变化:一是大学生就业分层分化更加明显, 职业选择更加理性, 面向非公经济组织的比例迅速扩大;二是外企作为大学生就业首选的地位下降, 大学生对事业单位和具有竞争力的民族企业日益青睐。因此, 毕业生对于社会实践的理解, 需要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学习得到。“作为一种个人品德, 公民美德是在社会实践中生成的。”[2]二十一世纪, 对于人的能力要求, 美德的学习位于首位, 而美德的学习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
强调志愿服务中学习的重要性, 主要是强调向身边的普通劳动者学习。当前大学生眼高手低, 不会用群众语言进行社会交往, 对于普通老百姓喜欢什么、追求什么, 缺乏深入了解。大学生必须深入社会的公共领域, 去寻找自身实际价值可以发挥的地方, 表现自身, 在不断的学习中了解将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学习的心态对待志愿服务, 有义务和责任参与志愿服务。“还可以使他们留给他们过去对付的课题上获得熟悉的知识”[3]。以“学习”为轴心的现代性动机, 志愿服务中的大学生往往将自我发展和成就作为个人的核心价值, 参与志愿服务的很多大学生都认为通过志愿服务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 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以致用, 把在学校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志愿服务对青年志愿者的功能是青年人通过志愿服务了解国情民情, 学习社会知识。社会知识广阔无边, 普遍认为, 社会知识与书本知识同样重要, 适合社会知识对于青年志愿者个人的成长、心理的成熟、行为方式的选择以及实现个人价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 毕业生在未来走向工作岗位, 书本知识可能很快落伍, 如果没有一定的可持续学习能力, 很难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社会。那么, 相对于大学生来说, 在志愿服务中提升学习能力, 主动适应社会, 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 我们需要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就业能力结合起来, 通过促进传统就业教育内容的扩展和深化, 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志愿服务, 建立就业路径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不断提升就业服务的水平和层次。我们只有长期坚持将志愿服务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 并鼓励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才能不断提升就业能力。
摘要: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对于提升就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做的是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内化为就业的动力;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深化毕业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志愿者的心理素质, 应对未来就业的激烈竞争;强调志愿服务中学习的重要性, 加深毕业生对于社会实践的理解。
关键词:志愿服务,志愿精神,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100.
[2]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89.
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 篇7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
(一) 志愿服务是科学价值观内化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是我国重要的储备人才, 也是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价值观直接对国家、社会有着影响。因此, 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是各高校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而高校通过积极的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使大学生能够了解社会、深入社会, 进而大学生在此过程中也会了解到奉献的内涵, 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大学生养成有爱、奉献、互助的良好品质, 进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促进大学生的良好发展[1]。
(二)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丰富阅历的有效平台
由于大学生在小学起就在学校接受教育, 没有接触过社会, 导致大学生缺乏必要的人生阅历, 进而也影响到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对大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2]。此外, 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 存在着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技能脱节的情况, 很多大学生在社会中遇到问题时候会出现迷茫, 进而表现出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 存在着迷茫、消极的情况。而大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 能够更深入的接触社会, 进而丰富大学生的阅历, 使大学生能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之处, 进而通过改正能够更加适应社会。
二、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分析
鉴于志愿服务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 高校应该积极的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并且应构建科学的社会实践体系, 以促进大学生的良好发展, 下面针对于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 完善志愿服务组织机构
在构建社会实践体系的过程中, 首先应该完善志愿服务的组织机构。首先, 高校领导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应成立领导小组, 由学校的党委进行统一的领导和协调, 并且由团委具体的实施。其次, 建立自我监督的志愿服务管理机构。该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进行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 并且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社会中的各项志愿服务。该机构主要由团委领导实施, 并且由学生干部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进而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机构的良好运行。
(二) 建立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高校通过建立志愿服务保障机制能够确保志愿服务安全有序的进行。具体应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首先, 高校应该加强对志愿服务资金上的支持。由于志愿服务机构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经济支出, 例如, 志愿者统一的服装等。因此, 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为志愿服务机构拨一定的经费, 使其能够更好的运行。其次, 要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由于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中, 会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导致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受到一定的威胁, 因此, 应该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安全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此外, 高校还应该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法律上的支持, 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再次, 高校要给予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一定的优惠政策, 做好政策保障工作, 积极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形成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进而促进大学生及高校的共同发展。
(三) 健全志愿服务管理体系
在构建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体系过程中, 还应该健全志愿服务的管理体系。首先, 应对志愿服务组织机构进行有效的管理, 采取项目化管理方法, 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配合, 使其能够提高素质, 更好地完成志愿服务。此外, 在管理中应规范志愿服务的具体实施内容, 形成系统化、品牌化、特色化的各高校志愿服务格局, 建立志愿服务项目库, 巩固传统志愿服务项目。进而通过健全志愿服务管理体系, 能够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的完成。
三、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 通过本文的研究, 我们了解到,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利己利他的伟大事业, 大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而学校也应该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进行支持, 并且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为其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体系, 使大学生能够更充分的投入到志愿服务当中, 进而促进大学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曾三侠, 李道琳.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模式探析[J].滁州学院学报, 2014, 12 (06) :221-222.
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 篇8
下定决心一定要积极帮助别人
1990年, 李清云出生在信阳市新县的一个贫困山区农村家庭, 家里还有一个姐姐, 父母为了供应两个孩子读书需要常年劳苦工作。俗话说,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李清云比同龄人懂事早一些, 上初中时, 就学会了坚强和独立生活, 不和同学比吃穿, 不浪费一分钱, 因为她知道家中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的血汗钱, 来之不易。
初二那年, 本来就体弱多病的父亲又得了一场大病, 家里顿时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 并欠下大量的外债, 姐姐因此辍学。为了给父母减轻负担, 上初中的李清云利用暑假外出打工, 当过快餐员, 做过促销员, 还在一家工厂打过零工。为了能够挣足学费, 她曾在一家工厂整整加了两个月的夜班, 一度虚脱进了医院。
2007年, 李清云跟随父母来到郑州, 作为外来务工子女插班到郑州十中。由于家境贫寒, 实在交不起学费和生活费, 就在她不得不面临放弃学业的时候, 郑州市教育和民政部门给了她3000元困难学生救济补助。“对我来说, 那真的是雪中送炭, 没有这几千块钱, 我的学业就无法继续, 就没有机会上大学。也就从那时起, 我下定决心, 一定要积极帮助别人, 回报社会。”李清云告诉记者。
在郑州十中, 李清云学习刻苦, 成绩优异。担任学生会干部后, 她在老师的带领下创立了校红十字会, 两年下来, 共招收会员2000多名, 组织公益活动20多次。汶川地震发生后, 李清云组织成立了郑州十中首支志愿者救护队, 多次参与郑州市地震救护演练, 同时为灾区募捐善款2万余元。其事迹被郑州多家媒体报道后, 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高二时, 李清云在老师的带领下, 和其他志愿者发起了“1+1”助学活动。由于捐助资金有限而申请资助的学生多, 李清云就带领志愿者挨家挨户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中考察。有的学生家住在黄河边, 她和其他志愿者就利用周末过去, 很多时候都是早晨出发、半夜归来, 最终确定了真正需要帮助的对象。在开展“1+1”助学活动的两年里, 先后有4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了及时帮助。由于工作出色, 2008年4月, 郑州十中红十字会受到了时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彭珮云以及十余名全国人大代表的赞许, 郑州十中也荣获了“全国红十字模范校”的殊荣。
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公益做得更好
2010年, 李清云考入黄淮学院。作为红十字会会员, 她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 大学生活一开始, 她立刻加入了驻马店市红十字会和黄淮学院红十字会, 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义务献血知识宣传、慈善募捐活动以及“关爱涉艾儿童”等各类公益活动, 特别是担任黄淮学院红十字会团总支书记后, 李清云对公益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012年5月, 驻马店市卫生局“艾防办”和黄淮学院红十字会共同举行了“关爱涉艾儿童”活动。为了组织好这次活动, 李清云在图书馆查看了很多相关资料, 作了认真的准备。被邀请的十几名来自艾滋病家庭的孤儿由于特殊的家境, 失去了亲人的关爱, 他们特别需要社会的温暖。但与普通孩子相比, 这些孩子显得更为内向、孤独和胆怯。为了打开这些孩子的心结, 李清云和志愿者们带着他们一起参观了美丽的黄淮学院校园, 又带着他们在学校龙湖餐厅共进晚餐。第二天, 他们又领着孩子们去森林公园放风筝, 参加植树活动。
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的过程中, 李清云感到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 只有引领身边更多的学生加入公益活动, 公益事业也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2011年9月, 由于驻马店市临床用血量增加, 血液供应紧张, 驻马店市血库全线告急。得知这一情况后, 黄淮学院党委高度重视, 立即安排校团委和红十字会向全体师生发出献血倡议。李清云和其他志愿者马上行动起来, 通过精心制作献血知识宣传展板和散发献血倡议书的方式, 及时开展义务献血宣传活动。献血倡议得到了全校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 在短短3天时间内, 全校师生义务献血达7.5万毫升, 有效缓解了该市用血紧张的状况。为此, 驻马店市公民无偿献血委员会给黄淮学院发来5封感谢信, 对黄淮学院师生在义务献血活动中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
在做好义务献血宣传、急救知识培训、预防艾滋病宣传等工作的同时, 李清云还带领校红十字会会员充分通过海报、问卷调查、知识竞赛、校园网等多种形式, 在全院师生中广泛宣传义务献血的意义, 营造献血光荣的良好氛围。黄淮学院党委书记景照辉告诉记者, 经过校红十字会的大力宣传, 仅去年黄淮学院献血人次就在2000人以上。由于成绩突出, 黄淮学院连年被评为市义务献血先进单位, 40多名学生分别被授予“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银奖和铜奖荣誉称号。
2011年11月, 黄淮学院红十字会因为在志愿服务方面的突出表现, 荣获“河南省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称号。2012年5月8日, 第65个世界红十字会日, 校红十字会再获殊荣, 被中国扶贫基金会授予“爱心志愿者团体”光荣称号。李清云也被评为“驻马店市优秀志愿者”“驻马店市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黄淮公益大使”等, 并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优秀志愿者, 而全省仅有3位大学生获此殊荣。“荣誉给我更大的动力,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公益做得更好, 让爱心溢满校园。”李清云说。
2012年5月, 由于她自强不息、投身公益的突出事迹, 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共同举办的2011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中, 李清云荣获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千里赴京只为传递爱心力量
2012年4月中旬, 李清云在网上看到“华美博爱助残”公益活动倡议书后, 主动与活动发起人取得联系, 表达了参与该志愿服务的强烈愿望。
5月11日, 李清云坐上开往北京的火车。经过6个多小时的奔波, 下车后, 李清云不顾一身疲惫赶往清华大学。在那里, 她与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的几十名学生志愿者会合。5月12日, 在李清云和其他志愿者的帮助下, 40名残疾学生先后游览了清华园、颐和园, 并与北大学子们一起观看了“爱在中国青年使命”公益晚会。在颐和园, 游人如织, 坐在轮椅上的残疾学生欣赏着宜人风景, 但李清云和志愿者们顾不上看风景, 除和残疾学生交流外, 还需要双手紧紧握着轮椅把手, 每过一道台阶, 大家总是一起将轮椅上的残疾学生抬过去。
李清云告诉记者, 那是她第一次去首都参加公益活动, 感触特别多。“通过公益助残这个平台, 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 感受到残疾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 感觉到通过志愿者的细微服务, 不仅打开残疾学生的心结, 而且传递了无尽的爱的力量。”
李清云, 这个年仅22岁的女孩, 在社会公益的这条道路上已经走过了8年时间。虽然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占去了她的绝大部分课余时间, 但李清云的学业并未落下, 做公益活动又给了她更大的学习动力。李清云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考评始终在整个年级排名第一, 2011年她还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在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的过程中, 李清云深刻地认识到了什么是感恩、怎样才能感恩。“也许我们能做的很少很少, 也许更多时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只能靠他们自己, 但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 能使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 哪怕只有一点点, 就足够了。”
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 篇9
1、志愿服务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1990年深圳建立“青少年义务工作联合会”,1993年北京大学学生自发组织“爱心社”,同年底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994年12月5日团中央成立了中国青年职员者协会,这标志着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逐步走上了组织化、规范化的轨道。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在后来的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2010广州亚运会以及2011深圳大运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活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
1.1社会热点和时代需求的历史选择
2011年12月4日,深圳市作为在全国第一个系统提出建设“志愿者之城”的城市,发布建设“志愿者之城”的决定并征求意见:到2015年,全市志愿者人数达到常住人口的10%,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达到国际城市的先进水平,志愿者之城初步建成。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也在全国率先提出“志愿者之校”建设,全面打造志各类愿者服务基地,扎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至此,我国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的阶段,正逐步朝着“常态化、全员化”方向高速前景。 因此,志愿服务基地的成功建立和长期有效的维护,是社会热点和时代需求的历史选择。
1.2基于安全等因素出发不宜单打独斗
诚然,目前志愿服务活动提倡全员化、常态化,随时随地都有志愿服务行为正在发生,但是由于高校学生的年龄相对较轻,是非辨别能力不是很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不法分子的教唆及挑逗,而导致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有可能发生一些不安全情况,单打独斗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着各类安全隐患,而通过充分调研、认真沟通后建立长期稳定的志愿服务基地,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
1.3志愿服务长期稳定开展的必要条件
志愿服务想要长期稳定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就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对象和服务基地,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与深圳武警南山中队,开展志愿服务基地共建超过10年,双方本着文明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共同提高的原则,以志愿服务基地为依托,以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警校共建共育项目,建立了警校共建共育的长效机制,搭建了警、校青年健康成长的广阔平台, 谱写了一曲“警校携手培育英才”的壮丽诗篇。而其他没有建立基地的志愿服务活动,或者基地建立时间不太长的志愿服务基地,目前成绩还不够突出。
2、志愿服务基地的种类
目前各高校建立的志愿服务基地的类型繁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2.1基于服务基地建立时间及服务时长的划分
按照志愿服务基地建立的时间及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时长区分,如深职院计算机工程学院与深圳南山武警中队的 “警校”共建项目已开展十一年,双方以“流水的学生培养流水的士兵”的模式,将文艺培训、计算机培训等志愿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并将持续下去;而由于社会需求和学生志特点的不断变化,可能会有新增志愿服务基地,也会有个别既有服务基地逐渐消失。
2.2基于志愿服务基地空间距离远近的划分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支教单位,是学生志愿服务中一种长期、稳定的志愿服务基地,一般位于跨市甚至跨省的贫困山区,一般每年赴当地开展一次助学支教志愿服务活动。校园周边的服务基地则可以采取每月一次甚至每周一次的活动频率,而校内志愿服务基地的建立,由于空间上的优势,可以不定期开展相关活动。
2.3基于是否具备专业关联性的划分
部分志愿服务活动是基于志愿者的专业特长或者专业背景开展的,如计算机类学生到周边社区开展“义务维修” 等志愿服务活动,又如利用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指导老师培训成立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分队,对周边企业开展团体辅导员等“关爱青工”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而通用型志愿服务活动则对专业要求不是很高,如开展“文明排队”、“党员挂职”等志愿基地。
2.4 “请进来”还是“走出去”
一般志愿服务基地都是建立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环境之外,学生志愿者在做志愿服务时往往需要“走出去”,这就导致了志愿服务时间安排的不确定性,且需要志愿者积极主动的与校外志愿服务基地沟通联系。而目前,深职院学生志愿者在校内建立了一些志愿服务基地,采取将志愿服务对象“请进来”的形式,开展相关服务,例如“小家电”义务维修站志愿服务基地正是基于电子类学生社团实践需求,而在校园内建立而成的,通过广泛宣传面向校内外师生居民开展常见小家电义务维修,得到附近居民和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3、志愿服务基地建立的途径与维护
3.1基于专业特色和按照学生特点和特长建立基地
按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及时了解社会各阶层、团体和单位的实际需求,主动联系一些需要某方面专业特长协助的社区、工厂、中小学等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如外语类专业学生可以在中小学、社区开展“四点半”外语学堂; 食品专业学生可在社区建立食品安全监测点,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及食品安全监测相关志愿服务活动;法律专业学生可在工厂建立法律知识普及或法律咨询志愿服务基地。
3.2结合社会及时代热点问题
结合时代热点问题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开展系列活动。 比如十八大提出的“节约型社会建设”,深职院计算机学院与学校后勤部门联合组建“节能卫士”志愿服务分队,在学校后勤部门、学生宿舍区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开展节能理念宣传、绿色环保等活动;又如今年企业青工发生多起自杀、 群殴等恶性事件,为此深职院计算机学院利用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指导老师培训成立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分队, 在某去也建立“心灵U站”志愿服务基地,对该企业青工长期开展团体辅导员等“关爱青工”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3.3志愿服务基地的维系
志愿服务基地的维系,主要可以通过长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座谈,共叙经验与不足, 将志愿服务活动与时俱进,进行适当的调整;还可以通过邀请志愿服务基地指导老师来校参加指导活动,双方开展如篮球友谊赛、联欢会等群体性文体活动等形式;此外,建立“校外志愿者指导师”制度,聘请志愿服务基地工作人员担任学生志愿者指导师等。
4、结语
我们应当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其在高等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充分发挥社会、 学校、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建设的新模式,共同参与志愿者服务基地建设,为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有效开展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
摘要:志愿服务基地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规范化、常态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志愿服务活动经验总结和不断创新的有力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种类繁多,如何结合社会及时代热点问题,基于专业特色和按照学生特点和特长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在传统“封闭式”教学模式向“开放式”教学模式转变趋势下,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志愿服务,基地建设,思路
参考文献
[1]李秀美.关于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9).
[2]贝静红.文化生态视野中青年志愿服务基地化建设[J].当代青年研究,2012(3).
[3]王如海.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0(6).
【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推荐阅读:
大学生“村官”与“三支一扶”、农村教师特岗、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人员的区别10-19
大学生志愿服务12-15
大学生志愿服务09-24
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05-14
中国大学生志愿服务11-18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06-30
大学生志愿服务感想 3000字11-30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笔试试卷06-10